读赤壁赋有感

2024-05-02

读赤壁赋有感(共11篇)

篇1:读赤壁赋有感

读《赤壁赋》有感

因逢乌台莫须罪,苏子遭贬赤壁矶。时圆时缺岁月短,滔滔江水流不息。亦渔亦樵容颜瘦,行止无愧天和地。沧桑人生从容对,忘却荣辱是菩提。

篇2:读赤壁赋有感

人们总爱在开篇上做文字,但什么逍遥游乐图简直是胡扯。被贬三年,何来逍遥。细看其中深微隐曲,东坡多用典故,不过是表达内心失意后的豁达,也正因他的本性如此才能发出如此震惊千古的言论。心态豁达、胸襟开阔则能参悟自然万物,通透古今人事,才能有“变与不变”的沉思,“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的深刻认识。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学会并善于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而并非只关注问题的绝对性,也因此,东坡常能从惆怅怵惕中解脱,理性看待人生中的无常。

说到无穷尽,就又会想到愚公精神。这也就是为什么愚公精神千百年来依旧被人们推崇,赤壁两赋为什么可以流传千古人人皆知,他们所呈现出来的观念是世人心之所往。谁不想“长生不老”看尽天下事,可万物皆有时尽,但从是赤壁之赋中我们看到了,无论是传宗接代还是变与不变之间生死的形式,都打破了平常意义上的生命的概念。将个体生命与万物同观,这是人们几千年来一直追求的态度,“人生短暂,功业永恒”,这才是人与万物同存的真谛。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是赤壁两赋穿越时空带给我们最后的感悟。

篇3:读赤壁赋有感

祢衡死时才26岁, 到死也没个官衔职称, 墓碑上写的仅是“汉处士祢衡”。处士, 即指未做官的文化人。如此境遇的他心里自然有着一腔愤懑的苦水了, 而这就是写这篇《鹦鹉赋》的心理背景。至于奉命提笔的具体缘由, 他在该篇“序文”里有明确交代:一次黄射在鹦鹉洲上大会宾客, 有人献鹦鹉并希望他能以鹦鹉为题作赋以“使四座咸共荣观”, 于是他竟“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地当即完成。总之, 这还是一篇颇有限制的“命题作文”。

一、文学成就

细读《鹦鹉赋》全文给读者的总印象是寓意丰富、抒情含蓄、结构精巧、文字形象。

全文分两大层, 第一层 (前三段) 是咏赞“鸟之形质美”, 即从多个侧面用多种手法描绘赞美鹦鹉鸟的超凡不俗。先写其丽容丽姿, 再写鸟的聪明辩慧和情趣之高洁。如此便达到“一箭双雕”:既显扬出鹦鹉鸟之奇美, 又暗示自己志向的高超和才智的出众。而其中第二段所写虞人们奉命布下天罗地网捕捉鹦鹉而献全鸟者受赏的细节, 则更巧妙地影射出东汉末年权贵压迫忠正控制贤才的行径, 以及他自己被人几经转送的尴尬苦楚。第二层 (后三段) 则进一步抒写“鸟之神苦 (困境与悲情) ”, 即美丽高洁的鹦鹉身陷笼槛却时时“想昆山之高岳, 思邓林之扶疏”, 又暗衬出他自己有志难酬有才无时的愤懑情怀。

以上所说便是该篇的“主脉”。此外, 考虑到命题之需和扣题之宜, 祢衡还于字里行间一石三鸟地满足了在场主客们各自的审美需求。他不仅给予了众宾客以“荣观”之乐, 而且点透出献鸟者的殷切之意。而面对美鸟佳篇、宾客们得其欢乐之态和献鸟者自得之色等, 宴会主人不是也会油然而生一番幸慰吗?所以该作真可谓是一石三鸟的神来之笔了。

祢衡的代表作《鹦鹉赋》是他留存于世的唯一一部赋作, 也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 更像是一首表露心迹并印证生命的绝世悲歌。在这篇仅558字的赋中, 祢衡以鹦鹉自比, 把咏物与自喻紧密相融, 浑然奔放, 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遭遇坎坷不平之真情实感, 被古人评为“辞采甚丽”之作。赋中描写具有“奇姿”、“殊智”的鹦鹉, 却不幸被“闭以雕笼, 剪其翅羽”, 失去自由。赋中“顺笼槛以俯仰, 窥户牖以踟蹰”、“顾六翮之残毁, 虽奋迅其焉如”的不自由生活, 显然是以鹦鹉作比, 抒写才智之士生于乱世的愤闷心情, 反映出作者对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的强烈不满。而其中“归穷委命, 离群丧侣……眷西路而长怀, 望故乡而延凝”一段, 物我浑然一体, 亦物亦人, 咏物如此, 前此未见也。此赋寓意深刻, 状物维肖, 感慨深沉, 融咏物、抒情、刺世为一体, 是汉末小赋中的优秀之作。可以这样毫不夸张地说, 仅此一篇《鹦鹉赋》便奠定了祢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此赋的赋史意义就在于开了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先河, 对之后文人创作的垂范作用极大, 诸如以后晋张华的《鹪鹩赋》、鲍照的《舞鹤赋》莫不受之影响。此赋的艺术成就本身也极高, 李白评为“铿锵振金石, 句句欲飞鸣” (《古风》) 。

不仅如此, 就连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成语都来源于祢衡的这篇《鹦鹉赋》。如成语“名不副实”源自“惧名实之不副, 耻才能之无奇”。还有成语“文不加点”。对于该成语, 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情况, 容易理解成“文章没有标点”, 这就大错特错了。“文不加点”最早语见萧统《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 笔不停缀, 文不加点。”这里是形容祢衡写《鹦鹉赋》时虽下笔千言, 但瞬间一挥而就。“文不加点”里的“点”是改动、修改的意思, 成语的意义是指作文章水平极高, 写文章一气呵成, 无需修改。

二、社会影响

1.“鹦鹉洲”得名

鹦鹉洲声名远播, 常人多言缘于崔颢的那句“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此说亦是亦非。因为此洲原本得名亦盛名于三国名士祢衡与他那“辞采甚丽”的《鹦鹉赋》。崔颢当年站在黄鹤楼头所看到的鹦鹉洲, 也并非今天的汉阳鹦鹉洲, 而是清初沉没于江中的古鹦鹉洲。

据史料记载, 时逢黄祖之长子黄射在长江中的江心洲上大宴宾客, 有人献鹦鹉, 歌女碧姬劝酒求赋。祢衡触动心事, 借物抒怀, 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铿锵戛金玉, 句句欲飞鸣”的《鹦鹉赋》, 四座皆惊。

相传祢衡冤死后, 那位黄射身边的歌女碧姬身着重孝, 带着那只绿色鹦鹉至洲头, 哭倒于祢衡墓前, 誓言愿与他灵魂共翔。她哭够了, 竟一头撞死于墓碑前, 那只鹦鹉则彻夜哀鸣, 第二天, 人们发现鹦鹉也死于墓前。江夏城里有人集资为碧姬修了一座坟墓, 把鹦鹉也一同葬在洲上, 从此, 人们就叫那江心洲为鹦鹉洲。这便是靠近武昌江边的古鹦鹉洲, 也是崔颢当年站在黄鹤楼头所看到的“芳草萋萋”之洲。后人还建正平祠、鹦鹉寺于洲上, 以纪念祢衡。

祢衡的《鹦鹉赋》, 堪称汉魏六朝辞赋中的精品, 也是咏物赋中的名篇, 其语言清丽, 骈俪工致, 开六朝小赋之先声。故祢衡死后葬于该洲, 后人为纪念他而以“赋”名“洲”, 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 祢衡和《鹦鹉赋》应是鹦鹉洲文化的源头和精髓, 同时也是武汉三国文化链上璀璨的一环。

2. 后人凭吊

作为祢衡好友的黄射, 也为一代名士的夭折而痛心疾首。据说当年黄射闻知其父欲斩祢衡, 便一路快马急鞭赶往江夏, 可惜等其赶到时, 祢衡早已人头落地。后黄射题有鹦鹉洲联以悼祢衡, 其联曰:

鹦鹉无言, 看草色萋萋, 遗冢尚传谪仙句;

江流不断, 听水声汹汹, 怒涛似诉老瞒奸。

欲“倒却鹦鹉洲”的李白, 既作过那首与崔颢打擂台的《鹦鹉洲》, 又写过一首《望鹦鹉洲怀祢衡》, 其诗曰:

魏帝营八极, 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 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 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 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 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 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 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 兰蕙不忍生。

李白一生道路坎坷, 虽有超人才华而不容于世。当时, 他从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来, 望鹦鹉洲而触景生情, 思念起古人祢衡来。

宋朝大文人苏轼的《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一词, 有近一半之笔触追思这位同样以词赋见长的“狂处士”, 其词有曰:

《江表传》, 君休读;狂处士, 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 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 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 追黄鹤。

南宋抗金名将李纲曾作五言长诗《汉处士祢衡》一首, 寄托对祢衡的缅怀:

祢生抱逸韵, 乃是古人狂。

负才颇傲物, 齿少气方刚……

清代董大伦的《鹦鹉洲》堪称凭吊祢衡的佳作, 其诗曰:

欲把椒浆吊祢衡, 江中芳草一渊横。

渔阳悲愤应难尽, 日夜风涛作鼓声。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亦作七律《祢衡墓》以吊祢衡, 还自称是“一曲反离骚”之诗, 其诗曰:

荒坟三尺掩蓬蒿, 挞鼓余声作怒涛。

落笔争夸赋鹦鹉, 骂人何苦学山膏。

干将易折终非宝, 元弱难寻始是高。

知否才流生叔季, 扬云一曲反离骚。

时隔1500年后, 祢衡击鼓骂曹之声犹如波涛一般, 仍在诗人耳边回荡。然而, 最为仁人志士称道的还是祢衡不畏权贵的文人血性。康有为曾在《出都留别诸公》中慷慨悲歌:

岂有汉庭思贾谊, 拼教江夏杀祢衡。

陆沉预为中原叹, 他日应思鲁二生。

其情真可谓千回百转, 感人至深。

历代中国文人, 大多才华横溢, 超凡脱俗, 但又秉性耿介, 愤世嫉俗, 落拓不羁。或许正是那失落的凄楚、落魄的惆怅、伤逝的悲怀, 才更加激起他们对祢衡的同命相惜相怜。于是, 或隔江酹杯, 吊祢衡亦悲鹦鹉;或赴临洲头, 在祢衡墓前悲歌一曲, 悲切而凄凉。

总之, 祢衡作为魏晋历史长河中一朵昙花一现的文学奇葩, 虽然生命短暂, 但他耿介愤世、落魄人生的个性魅力和“辞采甚丽”、超凡脱俗的《鹦鹉赋》必将影响深远, 留下灿烂夺目的耀眼光芒。

摘要:才华横溢、颇有辩才的一代少年英才祢衡因为性格孤僻乖张而早逝, 但他留给世人的一篇《鹦鹉赋》却名垂千古, 堪称汉赋绝品。历史不会因为他的早逝而淡漠他, 反而因《鹦鹉赋》和他身上所遗存的中国文人那股愤世嫉俗、落拓不羁之风而永远铭记, 他真可谓是魏晋文坛昙花一现的生命奇葩。

关键词:祢衡,《鹦鹉赋》,生命奇葩

参考文献

[1]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卷八十七) [M].北京:中华书局, 1958.

[3]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4]范哗.后汉书文苑列传 (第七十下) [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篇4:《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之比较

《前赤壁赋》对月色的描写显得很空灵。“徘徊”二字用拟人化的手法既细腻地描摹了月出的缓缓之貌,又表现了作者的心之切盼。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一片静静的天宇下,诗人“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豪迈奔放之情怀。“击空明兮溯流光”,诗人视角由近及远,月光由明亮而变得烟笼雾绕。在这超旷空灵的氛围中,诗人寄托着“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抱负。理想在艺术中实现的就是意境。诗人借助于月色这一意象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充满期待而又不乏惆怅的情怀。“抱明月而长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诗人把“月”当作了一个永恒的意象。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诗人在认识到仕途风波的险恶后,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江山风月之中所得的佳作。前赋是记“七月既望”的秋天,后赋是记“十月既望”的冬季。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表面上看,似乎皆触景生情,仿佛前赋的旷达在于秋,后赋的虚无却因冬。其实不然。

前、后赋的命名只是相对于写作时间而言,其实都是写同一地方的月下之游。我们如果把二赋放到苏轼对月的意象描写这个大系统中去考察,就会发现,前赋对月作了极大的渲染,后赋则在月的描写方面留下了很大的空白。而艺术的魅力正在于能给人留下空白,给人以最大的想象的空间。意象具有两重性,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当作者观照客观景物的时候,面对的是景物的整体。他可以把自己的思绪或“正”或“反”地和同一景物的不同特征联系起来。如杜甫同是写“花”,有“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令人赏心悦目的一面,也有“感时花溅泪”这令人悲伤的一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曲终见“月”,给人的是一种洒脱、坚韧的意象。《记承天寺夜游》是这样来写“月”的:“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诗人首先见到的是月光如水,既而联想到一泓积水中的水草交横,正当作者沉浸在水、月莫辩的想象之中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水草,而是竹柏的影子,“月”在这里是透明的,是水中影、镜中花,引起人无限的联想。《赤壁赋》中的“月”则是永恒的、完美的,既有月光普照的静态之美,又蕴含着“美人”的脱俗空灵之美。

在《后赤壁赋》中,几乎是开篇,作者即点明了行踪目的:“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作者俯视人影,然后“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一个“行”字,点明了作者的随心、机智,“相答”则说明话很投机。“今者薄暮,举网得鱼”,“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给人一种呼之即来的感觉,难怪诗人发出了“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的感叹!

元人虞集评《后赤壁赋》说:“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用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山高月小”这不是对月的实写,而是艺术的变形。所谓变形,即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固有形态的有意或无意的改变。相对《前赤壁赋》而言,诗人的心情变了,不再是面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而抒发怀抱,而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在这种“情境”下,作者笔下的山就更高了,月小而冷峻了。

《后赤壁赋》中“月”的意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稍经点染,便烘托出了一处静寂可怖的意境。读者从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的攀援中,可洞见作者在政治上的求索和朝庭中的艰险可怖;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则又隐含着心潮澎湃的激越心情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险恶处境;而“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则很自然地倾吐了作者无能为力和企图远避的悲愤心情。《三苏文苑》里讲:“东坡不得志于黄,故其文字亦萧瑟。如划然、悄然、肃然、四顾寂寥等句,犹有未平之气也。”不能仅仅把这看成是消极悲观的情绪。恰恰相反,两赋还透露了作者在遭受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以上列举的都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作。为什么同是写月,诗人笔下会出现不同的月的意象呢?正如诗人所言:“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又据史料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在黄州写完前、后赤壁赋后,他的友人傅尧俞派人到黄州来向苏轼索求近文,苏轼便把他的前赋亲书送之,并在文末题《跋》云:“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俞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苏轼《书<赤壁赋>后》)可见,《后赤壁赋》并非即兴之作,从游赤壁到写成文章,其间有一段时间。苏轼写前、后赤壁赋,是“先得成竹于胸中”、“了然于心”后才“了然于口与手”的。“月”作为一种景,是诗人的“眼中之竹”,一旦渗入诗人的心血,注入诗人的情感,化为一种包含着作者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意象,便成为“胸中之竹”。诗人正是凭借客观上的所见与主观上的所想,借助夸张与联想,把“月”描绘成可供读者观照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

篇5:读赤壁赋有感

文章看似多以苏轼与客人之间的对话形成,却实质上是与这浩渺时空,动人赤壁景的无声对白。且看那徐徐清风和水波不兴的湖面,难道不是心如止水,沉浸在被贬之痛的作者心情的写照吗?悲伤、迷茫似“白露”横贯江面遮住了那小小一叶在“凌万顷”之上的扁舟;前途渺茫,小舟乘载作者凌空乘风而行,不知何处停栖,无所依的生活却有如远离世人羽化成仙的仙气萦绕,景是情、情即化为人,游赤壁倒不如说是写自己,画出的是赤壁之下不再“卷起千堆雪”不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在生活这一面水上被白露笼罩,无所依的迷茫苏轼。景与人在对话,传达彼此的故事。

船游在月光之上,浆划破月下清波,冷清的月光照进作者的心,勾起的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梦想展望;听见的是悠悠箫声,“倚歌而和之”。无奈这梦想在天另一方,而这萧却有如细丝不绝,缠缠绵绵,余音回荡,听得蛟龙起舞,寡妇饮泣,愁苦像萧不绝如缕,像船与明月船在月上走,却究其也不得走进真正的月中。赤壁褪去了昔日“千古风流英雄”的壮烈,留下的是寂寞的景与人。他们在对话,景与人彼此传达着情,愁苦悲凉的情。

箫声何其悲,战争何其烈!这一代英雄在赤壁留下辉煌战功,却有和人知晓他的去处。纵他麾下战船延绵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可时光还是抹去了他的踪影。这样一想,你我本是江渚一人,以鱼虾麋鹿为友,何其渺小啊。看那广阔之江河,你我只不过是蜉蝣,沧海一粟。奈何一生短暂,不敌长江之尽,旷达便在小我中产生,悲凉寄托在箫声中被景与风携走。乐观被激发,因为景与人在对话,传达深刻的道理。

流逝的是水、是月、是人、是天地。万物均变,与自己生命一同无尽,我的生命即是月、水、是天地啊!虽物有所主,但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得之声,眼遇之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乃是不尽生命的宝藏。即得宝,又管何贬谪之事,任白露横江;任美人兮天一方;任箫声如泣如诉;任吾乃蜉蝣,沧海一粟,此刻举杯,共迎旷达乐观的东方曙光。景与人在对话,传达不变得真理。

篇6:读赤壁赋有感

阅读苏子《赤壁赋》,文字美,音韵美,风景美,意境美,哲理美会一齐向你袭来。你会情不自禁地慨叹:这真不愧是古今艺术珍品!特别是“风月”二字,贯穿全文,无边风光,使人心醉;从头至尾有关“风”与“月”的语句不下十句。难怪清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读完此篇后,作出“此赋通篇只说风月”的点评。

苏子是在“七月既望”“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既望,就是阴历十六呀!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是一月中最亮最圆的月亮呀!难怪他在“月出与东上之上”后,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祥和的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了,诵着唱着,唱着诵着,就浩浩乎飘飘然,就“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了。——是风月,触动了苏子的情思,催生了这篇美文。

良辰美景,风月无边;饮酒作赋,甚是快乐。苏子情动风月,其乐融融。他忘情地扣舷击节,歌而唱之。当他唱到“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时,心里就掠过一丝淡淡的,因忠君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的悲哀。不料一客洞箫和歌,又撩拨了他的伤痛。箫声呜呜,“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使孤独的嫠妇也落泪悲泣。苏子不禁由喜而哀,正襟危坐,变脸失色,厉声责问:“何为其然也?”——是风月,触动了苏子悲伤的心灵。

徐风皓月之下,作者由眼前的风月想到了当年的曹操——踌躇满志,一世枭雄;又由眼前的风月想到了困孟德于赤壁的周郎——“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然而,风月依旧,赤壁仍存,枭雄安在?英雄何处?此番议论,虽出于客人之口,却流动于苏子笔端,是苏子感情的流露。——是风月,引发了苏子的联想。

风月,又是作者阐发哲理的凭借。苏子在歌风唱月之后,先借客人之口,哀叹了“吾生之须臾”,知道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不可得。然后又借“水与月”发表议论:江水虽然东流长逝,却未曾枯竭;月亮虽然有圆有缺,但却没有消减;万事万物既是不停的运动变化着,又是无限的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也没必要悲伤呀!——又是风月,引发了苏子的议论。

风月,也暗示了人生的觉悟和旷达。全文由月出、月照一直写到月消,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也是通过风月,推进了人们情感的变化,预示了人生的觉悟和旷达:作者因风月而“饮酒乐甚”,因风月而悲伤愀然,又因风月而觉悟和旷达——达到了不悲不哀不叹不羡的大彻大悟。最后在文章结束之时,主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真是“结出大自在”(金圣叹语)。

篇7:读《后赤壁赋》有感

其实,我觉得他没必要逃的,留下来体会一下一个人的孤寂反而更美好。人都是孤独的,平日里周围有很多过客,很多幻影,繁华喧嚣湮灭了那种孤独的本质,当你一个人处于万籁俱寂的黑暗中时,你就会深刻地感受到那种彻底孤独的感觉了。如果那时苏轼仍然留下来,品味一下夜的孤独,当忍受了许久的孤单,终于看到阳光的那一刻,那种感觉会很美妙,肯定比和一群人看日出有感觉……如果真是那样,或许我们会看到另一篇更美好的、更有意义的《后赤壁赋》吧!但,仅是“如果”二字,便注定这只能是一种遗憾了,苏轼最终输给了自己的孤独。

然后我又想起了阮籍的诗,那个“穷途而哭”的男子,却也有一首乐观豪爽的诗,虽然略带忧伤——“夜中不能寐,起坐独鸣琴,薄帏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徘徊何所见,忧思伤我心。”睡不着有什么关系?睡不着就让自己醒着嘛!听听歌曲,想想心事,像阮籍一样弹弹琴、听听鸟叫,顺便写一首小诗,抒发抒发心情,多好啊!孤独的时刻真是太好了!孤独使我们不再是面对别人,而是面对最真实的自己,面对辽阔的苍天与大地。

我喜欢孤独。所以我喜欢一个人旅游,一个人爬山,一个人独来独往。刘墉说过:“一个人登山,不必看别人的脚跟,不必因为后面有一群人,明明想停下来看看,也不得不走。一个人登山,不必聊天,不用管别人,于是面对的不是人,而是真正的山。“我终于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里,长只画一个人,高高地站在山头上,看山。我很喜欢刘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中,一位身披斗笠的老翁,独坐在一叶扁舟上,垂钓。他钓的不是鱼,也不是雪,而是自己的心灵。

我喜欢一个人旅游。从小就有这样一个梦想:“一人、一背包,行遍天下,做一名无所顾虑的背包客。我要在普罗万斯那一片薰衣草田中,看日出日落,吟赏烟霞。我要登上珠穆朗玛峰,那世界之巅。我要去百慕大三角探险,研究轮船飞机失踪之谜。我还要去亚马逊热带雨林,拍食人花的照片。我要去独身漫步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道看夜景……一个人多好啊!不用跟着来去匆匆的旅游团,踩点即过,直讲数量不求质量,这种快餐式旅游早已湮灭了旅游的实质。旅游的意义在于你有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而不在于你去没去过,去过的地方多不多。说到一个人旅行,当旅途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我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还会觉得兴奋。可是如果和同伴一起,我会觉得内疚,会尽可能事先想周全一点儿,可这样也就少了那种无知无畏的自由。

想起前年暑假,我自己一个人跑去苏州的北寺塔。那是南宋时建的塔,塔高九层,为江南第一塔。每层塔由下而上面积逐渐减小,塔内乌漆抹黑,连一盏灯也没有,楼梯很窄很难走,每走一步总担心会踩错而掉下去。许多游客在中途就放弃登楼,而他们的同伴也大多只能无奈地陪他们放弃了。而我没什么好牵绊的,于是继续在黑暗中摸索,最后终于爬到最顶层。站在最顶层外面那窄小得仅容一人通过的走道,望着塔下密密麻麻的建筑物都化作零星点点,有点恐惧又有点自豪。突然间,恐惧与孤独来袭,天地间仿佛只剩下我一个人,好渺小,好孤单。走道底边的墙壁上刻着许多“XX到此一游”、“XX,我很想你”、“我害怕”、“好孤单”等留言,同是天涯孤独人啊!突然看到一个“1889”的字样,应该是某人100多年前来这里游玩留下的纪念。这个人很聪明,如果刻下的是人名,那么除了你自己,没人在乎你曾经来过,而刻下时间,却能让后来人无限唏嘘感叹,原来肉身只是渺小微茫的存在。相比宇宙的永恒与孤寂,自己这点小孤独算什么!

孤独没什么可怕的,相反的,它很美好。孤独的时候,我会选择做一些更孤独的事: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听歌、倾听雨声、独赏风景、望着窗外发呆……当孤独挥发的淋漓尽致,孤独到极点时,你就不会再感到孤独了。忍受黑夜的孤独,收获黎明时看到阳光的欢愉;忍受一个人旅行时的孤独,收获千辛万苦终达目的地的欣喜。孤独过后,总会有许多不期而遇,或者使人,或者是事。那种对未知的向往和期待让我在享受孤独的美好中无法自拔。

享受孤独吧!孤独是如此美好。

篇8:读赤壁赋有感

何谓致仕?致仕在职官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 我在没读《明朝官场之致仕制度》以前心中茫然, 一概不知。现在, 我明白了。所谓致仕, 即“致其事于君而告老”, 交还官职, 退休养老。致仕, 在职官制度进、管、出三个环节中位居最后一个环节, 并对前面两个环节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一条江河而言, 出口不畅, 势必引发中下游江河泛滥, 即使修建分洪工程也还是要有一定的损失;对一个人而言, 消化不良、肛肠有病、出口不畅, 势必影响新陈代谢, 而新陈代谢一旦停止, 死亡就要来临;对一部国家机器而言, 出口不畅, 势必影响流速, “铁打的衙门, 流水的官”, 官不流、流得慢、该退不退, 就会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吏治腐败, 最终导致国将不国的悲剧!看起来, 官员致仕, 出口畅开, 其意义是何等的重大啊!

致仕制度, 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如何?考核制度, 在职官得失、荣辱与进退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读了《明朝官场之致仕制度》我明白了明朝的致仕制度, 在历史上的进步性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因其有破有立, 破的是世袭制与终身制, 立的是任期制与退休制。这种在职官管理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使贵族特权、等级封闭在社会各群体交流互动中的障碍得以克服, 从而给人们追求等级变换带来希望, 同时也给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动力。这是君主在皇权至上的前提之下, 统驭群臣的明智之举!明朝对职官的考核制度比较完善也比较复杂, 如果将其化为简约, 则有所谓的“三等八法”:考核的三个等级———称职、平常、不称。在九年考满之后, 称职者升迁、平常者平调、不称者黜免或令致仕。考核的八项内容———贪 (即赃私显著, 罪迹昭彰) 、酷 (即为政严酷, 所用非刑) 、浮躁 (即举止轻浮, 躁进妄动) 、不及 (即才力有限, 难以胜任) 、老 (即年过七十, 体容衰老) 、病 (即体弱多病, 难理政事) 、罢 (即疲软无力, 优柔寡断) 、不谨 (即行为不端, 言语张狂) 。针对不同的情形, 处理办法也有不同:贪者为民;酷者为民;浮躁者降一级酌调;不及者降一级酌调;年老者致仕;有病者致仕;罢者冠带闲住;不谨者冠带闲住。根据“三等八法”的考核, 来决定职官的得失、荣辱与进退是比较公平的, 同时对好官是一种激励, 对坏官是一种制约, 对不好不坏的庸官则是一种鞭策。因此, 明朝这个考核制, 在监督职官、防止吏治腐败方面的作用, 是值得肯定的。

致仕制度的内容如何?究竟包括哪些方面?明朝官场之致仕制度, 本身比较复杂也比较完善。马斯洛关于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归属与爱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个人之所需心理学理论, 在明朝官场的致仕中, 或明或暗, 或直或迂, 或长或短, 或大或小, 都有程度不同、效果各异的反映!尽管明朝之致仕制度比较复杂, 但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 致仕条件。在年龄上, 文官 (京官70、外官65) 、武官60致仕, 特旨不限;身体患病, 久治不愈, 难以工作者, 也可提前致仕。第二, 致仕待遇。由常制与特恩两部分组成:常制待遇有十二项——— (1) 半俸; (2) 岁米; (3) 免徭役; (4) 升等; (5) 冠带; (6) 给诰敕; (7) 年节存问; (8) 驰驿还乡; (9) 遣使存问; (10) 岁拨月廪人夫; (11) 赐物; (12) 官其子孙。特恩待遇有五项——— (1) 驰驿还乡; (2) 遣使存问; (3) 岁拨月廪人夫; (4) 赐物; (5) 官其子孙。常制不常, 君主根据政治斗争的需要和经济财政的状况, 时有修订;特恩奇特, 君权至上, 不受限制。第三, 致仕后的管理。明朝对致仕官员的管理比较严格, 具体规定有十项: (1) 致仕官员, 一般都必须回其原籍, 否则必须得到特准; (2) 回到原籍之后, 要将朝廷所发致仕诰敕向本地州县官出示, 并登录在案; (3) 所居住所及年龄, 由礼房注册, 在朝廷慰问高年, 或州县官年节存问致仕官时, 提供名单; (4) 致仕官在家乡的表现, 州县官在每季报府的循环簿上要填注; (5) 慰问致仕官的礼品和其回赠礼品, 要登记在簿书上; (6) 致仕官与州县官平时交往和书信, 也要登在薄; (7) 致仕官可以参加地方的各种礼仪、祭祀、宣讲活动, 也可以向地方官提供个人意见; (8) 州县官对致仕官有监督之责; (9) 巡抚、巡按对志行优良和恶迹昭著的致仕官, 有举荐弹劾的责任; (10) 对地位特殊情况特殊的大官, 即使在致仕之后也要受到朝廷的严密监控。

篇9:后赤壁赋有感

我坚信他害怕的不是那恐怖的氛围,而是害怕那种一个人的感觉。当孤身一人处于万籁俱寂、暗夜笼罩的环境中时,这种感觉就会越来越强烈,直接冲破层层防备直达你内心最脆弱的地方,你会感觉自己好像被整个世界抛弃了。于是,平日里你像刺猬般用层层的刺将自己包裹起来,此刻,这层武装却被如此轻松地拆卸掉,就像蜗牛没了壳,刺猬没了刺,你就只能逃了。所以,苏轼逃了,没敢再留下来。

其实,我觉得他没必要逃的,留下来体会一下一个人的孤寂反而更美好。人都是孤独的,平日里周围有很多过客,很多幻影,繁华喧嚣湮灭了那种孤独的本质,当你一个人处于万籁俱寂的黑暗中时,你就会深刻地感受到那种彻底孤独的感觉了。如果那时苏轼仍然留下来,品味一下夜的孤独,当忍受了许久的孤单,终于看到阳光的那一刻,那种感觉会很美妙,肯定比和一群人看日出有感觉……如果真是那样,或许我们会看到另一篇更美好的、更有意义的《后赤壁赋》吧!但,仅是“如果”二字,便注定这只能是一种遗憾了,苏轼最终输给了自己的孤独。

然后我又想起了阮籍的诗,那个“穷途而哭”的男子,却也有一首乐观豪爽的诗,虽然略带忧伤——“夜中不能寐,起坐独鸣琴,薄帏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徘徊何所见,忧思伤我心。”睡不着有什么关系?睡不着就让自己醒着嘛!听听歌曲,想想心事,像阮籍一样弹弹琴、听听鸟叫,顺便写一首小诗,抒发抒发心情,多好啊!孤独的时刻真是太好了!孤独使我们不再是面对别人,而是面对最真实的自己,面对辽阔的苍天与大地。

我喜欢孤独。所以我喜欢一个人旅游,一个人爬山,一个人独来独往。刘墉说过:“一个人登山,不必看别人的脚跟,不必因为后面有一群人,明明想停下来看看,也不得不走。一个人登山,不必聊天,不用管别人,于是面对的不是人,而是真正的山。“我终于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里,长只画一个人,高高地站在山头上,看山。我很喜欢刘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中,一位身披斗笠的老翁,独坐在一叶扁舟上,垂钓。他钓的不是鱼,也不是雪,而是自己的心灵。

我喜欢一个人旅游。从小就有这样一个梦想:“一人、一背包,行遍天下,做一名无所顾虑的背包客。我要在普罗万斯那一片薰衣草田中,看日出日落,吟赏烟霞。我要登上珠穆朗玛峰,那世界之巅。我要去百慕大三角探险,研究轮船飞机失踪之谜。我还要去亚马逊热带雨林,拍食人花的照片。我要去独身漫步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道看夜景……一个人多好啊!不用跟着来去匆匆的旅游团,踩点即过,直讲数量不求质量,这种快餐式旅游早已湮灭了旅游的实质。旅游的意义在于你有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而不在于你去没去过,去过的地方多不多。说到一个人旅行,当旅途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我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还会觉得兴奋。可是如果和同伴一起,我会觉得内疚,会尽可能事先想周全一点儿,可这样也就少了那种无知无畏的自由。

想起前年暑假,我自己一个人跑去苏州的北寺塔。那是南宋时建的塔,塔高九层,为江南第一塔。每层塔由下而上面积逐渐减小,塔内乌漆抹黑,连一盏灯也没有,楼梯很窄很难走,每走一步总担心会踩错而掉下去。许多游客在中途就放弃登楼,而他们的同伴也大多只能无奈地陪他们放弃了。而我没什么好牵绊的,于是继续在黑暗中摸索,最后终于爬到最顶层。站在最顶层外面那窄小得仅容一人通过的走道,望着塔下密密麻麻的建筑物都化作零星点点,有点恐惧又有点自豪。突然间,恐惧与孤独来袭,天地间仿佛只剩下我一个人,好渺小,好孤单。走道底边的墙壁上刻着许多“XX到此一游”、“XX,我很想你”、“我害怕”、“好孤单”等留言,同是天涯孤独人啊!突然看到一个“1889”的字样,应该是某人100多年前来这里游玩留下的纪念。这个人很聪明,如果刻下的是人名,那么除了你自己,没人在乎你曾经来过,而刻下时间,却能让后来人无限唏嘘感叹,原来肉身只是渺小微茫的存在。相比宇宙的永恒与孤寂,自己这点小孤独算什么!

孤独没什么可怕的,相反的,它很美好。孤独的时候,我会选择做一些更孤独的事: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听歌、倾听雨声、独赏风景、望着窗外发呆……当孤独挥发的淋漓尽致,孤独到极点时,你就不会再感到孤独了。忍受黑夜的孤独,收获黎明时看到阳光的欢愉;忍受一个人旅行时的孤独,收获千辛万苦终达目的地的欣喜。孤独过后,总会有许多不期而遇,或者使人,或者是事。那种对未知的向往和期待让我在享受孤独的美好中无法自拔。

篇10:读苏轼的《赤壁赋》心得

苏轼的《赤壁赋》表现了苏轼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提出了求端追美为大道的思想。

苏轼的《赤壁赋》提出了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的看法。苏轼认为世界是永久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赤壁赋》中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是用水与月比喻论述世界的永久性和变化性。接着直接论述了世界的永久性与变化性。“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就阐述了世界的`永久性与变化性,甚至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苏轼把世界的永久性与变化性辩证统一起来认识,在当时这应该是很有见地的。这个观点不单单是对世界的看法,也包括对其它事物的看法,同时也包括了对人生的看法。这里苏轼把人的生与死看作是人生的不同阶段,因此“物与我皆无尽也”,由此可见苏轼的豁达超然人生态度。

《赤壁赋》提出了做人要端庄,要纯正,为官要端正,要清廉的标准。

在关于人生问题中,就如何做人、如何为官,《赤壁赋》中提出了端庄、纯正、清廉的标准。《赤壁赋》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里指出物不苟取,不贪不占,只有对大自然中人人可以取而用之的事物方可随意取用。这就是说做人要端庄,要纯正,要廉洁。苏轼是官员,如此为官,自不会贪占,会廉洁自处的。为官廉洁是少见的,也是不易的,苏轼做人为官,自己提出这样的思想理论,追求做官的端正清廉,是很高尚的。

《赤壁赋》表现了主客对美的追求和高尚的精神境界。《赤壁赋》的开篇就描绘了一个非常幽美的环境。“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一段描绘了天空的圆月空明,奔腾的大江东去,一叶扁舟飞翔,如凭虚御风,由天上到江面,幽美的。立体景象展现出来了,为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展开布置好了美好的舞台。

《赤壁赋》描述了美好的事件。苏轼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美好的景象中饮酒赋诗,回顾历史,纵观世界,品评英雄,体会自身,谈论人生,叙述哲理,阐发大道,这是何等的快乐啊!真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啊!夜间到长江上泛舟,临风赏月,饮酒赋诗,高谈哲理,这在当时的官员和士大夫中也是极少见的。这里描绘了美好的事物,表现了很高的精神境界!

《赤壁赋》体现人生的美好追求。赋中主客主要谈论了对人生的看法,“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表现了豁达超然的人生境界。“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又表现出端正廉洁的人品,这两点豁达超然与端正廉洁,正是人生的美好的境界与追求,这是《赤壁赋》要大力弘扬的精髓。

篇11:读赤壁赋有感

班级姓名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薄雾浓云愁永昼

邻之厚,君之薄也

以大夫之礼葬之,薄。

红颜薄命

岁种薄田一顷余

薄赋敛,广畜积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曾益其所不能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处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与贵酋处二十日

德不处其厚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

是故卷甲而遁,日夜不处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择其善者而从之

弟走从军阿姨死

樊哙从良坐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佯北勿从

则又以军法从事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六国约从,则秦畏而六国强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

荆轲顾笑武阳

拔剑四顾心茫然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不敢加兵于赵者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不过三十日

愿枉车骑过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人恒过,然后能改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

吾尝跂而望矣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吾令人望其气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先达德隆望尊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若望仆不相师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

臣乘愿披腹心而效愚忠

木实繁者披其枝

予乃摄衣而上

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成王既幼,周公摄政 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解释双音节词: 行歌相答 ..断岸千尺 ..悄然而悲 ..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反而登舟 ..

动无死地,而谓之善摄生 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子孙视之不甚惜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曾日月之几何 ..戛然长鸣 ..

翻译句子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后赤壁赋小白皮检测教师版

班级姓名

薄bó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浅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迫近,接近)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鄙薄;轻视)薄雾浓云愁永昼(淡,不浓)邻之厚,君之薄也(少,薄弱)以大夫之礼葬之,薄。(轻,不隆重)红颜薄命(命运不幸)岁种薄田一顷余(贫瘠)薄赋敛,广畜积(减轻)薄衣食,致孝于鬼神(粗陋)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曾经)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竟然)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乃;又)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住,居住)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闲居,隐居)与贵酋处二十日(相处,交往)德不处其厚(保持)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处所,地方)愿将军量力而处之(处置,处理)是故卷甲而遁,日夜不处(停留,止息)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跟随;跟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择其善者而从之(顺从;听从)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从事)樊哙从良坐(依傍;紧靠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任;任凭)佯北勿从(追赶;追随)则又以军法从事(行;做;处理)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由;自)六国约从,则秦畏而六国强(合纵)广从弟李蔡亦为郎(堂房亲属)

荆轲顾笑武阳(环视;回头看)拔剑四顾心茫然(视;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看望;拜访)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回还;返回)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不敢加兵于赵者(只是;不过)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岂)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过失)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走过;经过)不过三十日(超过;胜过)愿枉车骑过之(访问;探望)过蒙拔擢,宠命优渥(过分;过于)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时间过去)

吾尝跂而望矣(远望;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期望)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希望)吾令人望其气(观察)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念头,希望)先达德隆望尊(名望;声望)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若望仆不相师(怨恨,抱怨)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揭开;拨开;分开)五色纷披,灿若图绣(散开;分散)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翻阅)

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披上;覆盖或搭在肩背上)

臣乘愿披腹心而效愚忠(剖开;披露)木实繁者披其枝(裂开;裂)

予乃摄衣而上(提起;撩起)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捉拿;拘捕)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整理;整顿)成王既幼,周公摄政(代理)

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辅助;帮助)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夹)动无死地,而谓之善摄生(保养)

不然,则武震以摄威之(通“慑”。恐惧,威胁,使慑服)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看)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比照)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视力;目光)重念蒙君实视遇厚(看顾;照看)子孙视之不甚惜(看待;对待)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读赤壁赋有感】相关文章:

读前赤壁赋有感04-28

观赤壁有感04-21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译文05-17

赤壁赋感情05-19

赤壁赋原文范文05-18

前赤壁赋习题04-12

1赤壁赋学生04-24

后赤壁赋学科自习04-08

赤壁赋读后感06-23

赤壁赋名句理解默写08-04

上一篇:打扫卫生的五年级作文下一篇:我是中国人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