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2024-04-17

科学(通用8篇)

篇1:科学

科学哲学不是科学

【摘要】科学哲学是上世纪中叶新兴起来的哲学分支,主要以科学理论为研究对象,探讨科学认识论和最一般的科学方法的学科。但好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者有一种误区,即认为科学哲学是科学的孕育者,是最科学的科学。本文从科学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入手,澄清科学哲学的学科地位。

【关键字】科学哲学;科学理论;科学进步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52(2011)09-00-

作者:苗瑞杰

科学哲学不是科学。将科学哲学看作是科学的母亲,甚至认为科学哲学可以给科学最一般的理论指导,就好像指望第二代永动机被发明一样不现实。我认为一个非常好的解释是这样说的,如果科学哲学像科学一样精确,以至于我们从中可以准确地把握某一科学理论的每个细节,及其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那么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评判该科学哲学正确与否的超科学哲学应该是什么?换句话说,科学哲学具有评判科学进步与否的功能,如果一定要致力于研究出像科学一样的精确的科学哲学,从而得到科学进步最一般的公式,那么必然会出现超科学哲学这个学科,以便于给这以科学化的科学哲学做一个评判。因为科学发展需要这样一种立足点。

我们不知道维也纳小组如果得知如今的归纳主义被批驳的千疮百孔是否会感到黯然神伤。但我们清楚地知道归纳主义在解决科学理论是如何得出的这一问题上束手无策。当年,卡尔纳普的那本《世界的逻辑构造》中的那句名言:“科学始于观察”,至今仍然余音在耳。但现在的大多数的科学哲学家已经认识到他的理论就像他的书名给人的感觉一样,太过夸大了。“归纳主义的困难不仅仅是因为,事实‘依赖于理论的’,并且是可错的,没有充分明确的事实使他们观点得以维持,而且还因为,对于理论如何能够从可发现的事实中推导出来,没有一个明晰的说明。”①

归纳主义的困难虽然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它的意义,因为当时正在与后面我将提到的否证主义还在进行着激烈的智力交锋,但我们应该为这样的事实而感到不安。因为归纳主义和科学史式的科学哲学有本质的不同,因为他力图给科学定理的得出提供最一般的科学方针。换句话说,有别于库恩、拉卡托斯或费耶阿本德的理论,逻辑实证主义想要解决的是科学真理问题,而他们更侧重于解决科学是如何进步的。

如果把现在的闻名的被认为是科学样板的理论全部都拿出来统计的话,我认为至少有95%的定理和定律是用到过归纳的方法的。(请注意,我并不是强调只靠归纳推理我们就能得出科学理论,我的意思是说归纳仍然是大部分科学论文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并没有完全按照科学哲学家纠缠归纳的缺陷的那样,不使用归纳的方法。在医药学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当实验员们为了验证新药品的特性时,会一次性做出几十个或几百个同类样品,目的并不是简单的统计层面上得出某个药品性质的发生属性概率,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这种归纳推理的方法是稳定有效的。在我看来,科学没有受到科学哲学家们的争论的影响,实在是件幸事。

像柏拉图不愿意承认亚里士多德是他最出众,但又是最让他头疼的弟子一样,波普尔也是一个“我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一样的人物。维也纳小组不得不承认,他们培育出了一个最有名气,但也是后来对他们的理论抨击最严厉,而且是最有效的学生。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更像是一部战斗檄文。他的序言里有这样的`一句话:“既然我们绝不可能确实地知道,就不可能存在有权声称是权威的权威,有权为我们的知识沾沾自喜或者自命不凡的权威。”②

的确,按照查尔默斯后来的说法,否证主义者并不比归纳主义者面临的困难小,但我们永远不可能从逻辑上把否证主义驳倒。虽然波普尔的否证主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显得有些无奈,但科学理论发展脉络的雏形正是在波普尔“P1→TT→EE→P2……”的四段论的基础上得以成形的。正是这样,库恩、拉卡托斯、劳丹、费耶阿本德等科学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家才能在波普尔理论的基础上继续前行。

我并不是沉浸在对波普尔的颂扬,以至于我忘却了我写这一段的的主旨。我只是强调一下,正是波普尔对科学哲学的研究从科学逻辑转向了科学史,而他此后的科学哲学家大体都是按照他的方向走下来的。这不能不让人有些失落,科学真理如何得出这个问题其实还没有解决,他们就转移到了科学理论如何进步。一个不错的理由认为,科学真理也许并不错在,只能在科学进步中不断逼近真理,只要搞清楚科学是如何进步这个问题,科学真理问题也就解决了。但是,我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依靠动态的方法研究科学,依旧解决不了静态科学的合理性问题。比较幸运的是,有人也看出了问题。现代西方前沿的科学哲学,比如贝叶斯主义和科恩的非概率主义归纳正是这种趋向的回归。

当科学哲学家们为科学到底是什么还在争论的同时,科学家们似乎并没有关心这场争论的最后结果到底是什么。如果否证主义或者之后的科学哲学理论工作者的理论正确的话,也许不只一个人为下面这件事而感到困惑,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宏观的层面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显而易见的否证了,而在微观的层面又被量子力学所代替。如果按照波普尔的说法,牛顿定理这种显见的否证后的理论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如果按照库恩的提议,相互竞争的牛顿范式、爱因斯坦范式和量子论范式为何相处的如此和谐。或者按照拉卡托斯的想法,这到底是三个不同的研究纲领,亦或是一个纲领中三个相互否证的核心。

科学以它自己的方式发展着,不单理论科学如此(比如,我上面提到的例子),技术科学也是如此。技术工程师和科学理论工作者相比,他们的哲学修养应该更为不足,甚至直接参加技术开发的人,从来不清楚科学哲学家们正在争论着什么,但是,正是他们快速地推进着科学的前进。在计算机行业,每项计算机硬件设备每年都在以几何倍数加速成长。从单核100M赫兹的中央处理器,到四核2000M的家用CPU,只短短的用了十年时间。用一个量化的标准可以这样描述,一个电脑的核心部件的性能正在以每年32倍的速度飞速发展着。这不能不让人惊叹,可以想象在这项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或者意想不到的失败,但他们不一定是通过求教过科学哲学家,才把这个问题处理的。就我硬件工作从业经验来看,更多的进步方案都只不过是以下三项的合取,即大脑的一闪念、技术的熟练应用和出错后的及时更正。

我有必要重申一下,我不是为了批判科学哲学,从而推高科学的地位。我只是在科学与科学哲学关系这个层面,探讨科学哲学不应该有的思想倾向。科学哲学不是科学,科学哲学同样也不具有站在科学之上,并向科学提供理论指导的能力。但这并不代表科学哲学没有作用,科学哲学所具有的批判和思辨的精神,在对科学理论的发展和评判方面,以及避免技术过度扩张所带来的危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个问题,不是我这篇文章所要讨论的重点。

如果把科学发展好比正在飞驰的列车,那么科学实验就好像列车下的铁轨,数学和逻辑就好像铁轨下的底托,而科学哲学就好像各个底托之间的类似石块状的填充物。

篇2:科学

1、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征。

2、品尝香蕉,知道多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活动准备:

用黑色布透明的袋子包裹的香蕉五六袋(香蕉多为黄色,其中两三根是绿色的),擦手巾若干;垃圾桶。活动过程:

1、以神秘的礼物引起兴趣。

教师手拿一个装有物品的黑色袋子,神秘地说: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些什么东西吗?

2、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征。

(1)教师:老师先不告诉你们这是些什么东西,你们自己用小手袋里摸摸,说说它们长什么模样,然后猜猜它们是什么。

(2)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征。

(3)出示香蕉,引导幼儿观察,感知香蕉的外形特征: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4)鼓励幼儿用肢体表证香蕉的外部特征。

(5)教师:香蕉真可爱,有的弯,有的直。谁能将自己变成一根漂亮的香蕉呢?

3、剥香蕉,吃香蕉,认识香蕉肉的特征。

(1)教师:猜猜香蕉肉的颜色和皮的颜色一样吗?

(2)引导幼儿剥香蕉,然后品尝香蕉。(丰富词汇:软软的、香香的。)

(3)讨论吃香蕉的好处:水果可是好东西,多吃水果有助于消化,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香蕉就是水果的一种。

4、游戏“香蕉变变变”,自然结束。

游戏玩法:教师说“串串香蕉变梳子”,幼儿双手合十,放于头顶,弯腰,手与同伴相连;教师说“分开香蕉变小船”,幼儿与同伴手分开,弯腰;教师说“剥开香蕉变花儿”,幼儿双手分开手心向上,做托盘的样子于体侧;教师说“咬一口---咬一口---,再咬一口---,最后咬一口---,吃完了”,幼儿不断下蹲,蹲到无法蹲下。游戏可反复进行。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中摆放一些香蕉,引导幼儿自由观赏品尝。

篇3:科学

关键词:科学传播,大众媒介,媒介素养,教育

《科学与大众媒介》全书共有十三章内容, 因原书第八章为实物介绍, 缺乏背景说明, 且限于篇幅不宜太长及参考价值不大, 译者因此未予翻译。剩余的十二章内容, 按照奎包姆的逻辑框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话语体系的构建;2.“文明的冲突”;3.“守门人”、“翻译官”or“娱乐至死”;4.科学记者的培养。

一、话语体系的构建

该书前两章主要是从科学普及和科学新闻的角度, 对“科学”“科学新闻”等核心概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 并由此将研究者自己的研究逻辑、研究方法作了深入浅出地阐述。这在学术共同体内是一般通行做法,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在其《经济解释》开头的几章里所做的一样。这些学者此番作为的初衷是一样的——就是让读者摒弃“成见”, 从而以一种“无负担的”“轻松的”状态进入他们的话语体系。从一些普遍的基础理论入手, 建立研究者自己的逻辑框架和话语体系, 给读者一个适应他们话语方式的过渡, 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这样做的聪明之处在于, 他们之后的叙述就有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 掌握了话语权——如果读者要反驳他, 他也更容易把读者限定在他的框架里。也许, 要反驳他最好采取弗里德曼的方式, 即首先颠覆、解构、重构研究者的话语体系。

二、“文明的冲突”

第三、四两章的内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冲突”——观点、文化甚至是文明的冲突。

第三章主要论述科学家、医生等面对新闻人员时产生的两种不同观点的冲突。这其实是英国的作家、科学家 (也可以称之为“科学作家”) 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理论”。他指出人类社会中科学家与非科学家之间毫无沟通, 沟鸿如汪洋, 有如两种不同文化的人类。他们互不相识, 歧见很深。这一理论就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以我观物, 则万物皆著我之色彩”, 与“我之色彩”相悖者就不予理睬了。美国著名学者萨缪尔·亨廷顿也在其最负盛名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讲述了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 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 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斯诺的这种说法, 在科学传播的实证中也不断得到证实。科学家与科学传播者对科学、科学知识的普及等问题, 在认知观念、哲学思想, 乃至彼此的专业理念的标准上都有歧见。而科学家和记者却是各有各的专业标准及行为准则, 而且彼此互异。科学家认定科学消息的精确第一, 可读性及时宜性都是次要;而新闻记者却认定新闻性第一, 可读性及正确性次之。科学家要求信息传播必须像科学研究一样精确;而新闻记者却认为正确或没有重大错误就足够了。当任何一方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世界时, 双方的问题接踵而来, 其紧张关系愈演愈烈, 冲突似乎无可避免。如此简单的一个事实 (科学消息) , 却因为双方专业理念的小异而终成彼此的误会, 关系不佳, 甚至恶化, 终至使得科学传播的过程困难重重。从这里似乎可以认定无论科学家还是新闻记者, 都不是完美主义者。

第四章则是阐述科学新闻的传播或者说是“流传”。奎包姆谈的第一个问题可视为公众的知情权问题。那就是科学家有没有必要将它的最新研究成果 (或许还不成熟) 迅速告知公众?现在的科学家似乎相当热衷于这一点。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告知同行, 大多数人觉得对支持研究的政府 (甚至一般大众) 有告知的义务, 因此会让一般民众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但是大众到底需不需要, 或者在多大程度上需要, 这又是一个问题。毕竟还是有一部分科学家不愿意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太早“暴露”的。这也是一种“冲突”。牛顿就曾用拉丁文撰写他的一些实验报告, 有些实验报告迟至多年后才发表, 而他甚至拒绝英国皇家学会的同事研读他的报告。而今很多科学家深知大众媒介的好处, 甚至不惜伪造实验数据及报告通过大众媒介传送给大众。然后科学家在巨大的名声下获得巨大的研究经费真的搞起研究来还是继续创造“伟大的新闻”。大众当然无法验证, 甚至可能长时间都不会知道。21世纪以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科技造假行为, 都是对科学家和大众之间的这一冲突的极好注脚。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科学新闻的写作标准。斯诺在《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里提到“正如描述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现代人该有的能力一样, 此种科学知识正如识字的人该读过莎士比亚一样基本”。斯诺的标准着实太高了。但科学记者的水准似乎只停留在让大众知道某个主题、某个观念或是某个事件, 即记者的稿子只能让读者说:“哦, 是的, 我读过那篇文章, 可是我记不得了。”这当然不只存在于科学新闻, 但是科学记者常常无法把复杂的技术资料写得让门外汉懂似乎是最突出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科学记者本身也许就是科学的门外汉。

三、“守门人”“翻译官”or“娱乐至死”

第五至九章 (除第八章外) 的内容主要从“守门人”和“翻译官”的角度来阐释了科学记者如何将科学新闻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原则及其过程。

第五章的内容实质上奎包姆在阐释“守门人理论”。“哪些播出了, 哪些刊登了?”科学记者和编辑在筛选科学新闻过程中, 有如守门人一样审核、过滤消息。正如传播学教授在课堂上考察学生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守门人理论”“5W理论”和“场域理论”等名目的认识和了解时, 大多数学生像前述的读者一样“哦, 是的, 我听过那个名目, 但是我不记得到底是什么意思了”。而第六至九章的内容是一以贯之、不可分割的。这似乎是传播的数学理论的分析的一个分离的再结合。纵观这四章, 没有跳出“信息——传播者——传播通道——信息——受众”这一模式的思考方式。这当中, 奎包姆最关心的问题是“科学新闻如何让外行人易读易懂又容易吸收”。社会学家之所以说记者的功能有如观察家, 或许可以这么理解——科学记者之作为观察者, 就是将它所见所闻的新闻事件, 以一般人能懂的语言向大众翻译解释。这项工作面对的是专业术语 (或许可以称之为“科学方言”更形象些) , 是记者不可能从平日生活中找到的抽象事物。有些科学家甚至认为这种翻译、解释工作永远做不到。要使科学新闻“易读易懂”, 就是以外行人容易懂为原则的话, 那么科学记者可以采用的, 就是说服科学家勿用专业术语。但是, 由于“两种文化的冲突”所造成的极大成见, 科学家很少有被科学记者采访时说服的。其实, 一旦科学家被说服, 这种方式更容易使门外汉“易读易懂”。翻译和诠释的事是需要耐心的:需要科学家的耐心, 需要记者的耐心, 也需要读者的耐心。就像玩组队赛制的游戏时, 大家对同伴要有耐心, 大家要配合。

在当下全民“娱乐至死”的年代, 科学记者是否应该作为大众娱乐的提供者而存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作为大众娱乐界人士, 新闻记者完全可以像报道其他类型新闻的同事一样, 写“有人情味”的科学报道。如此可以让人们认识到科学家的人类本性——大众往往将科学家“神化”, 视其为半神半人甚至魔鬼, 往往没有意识到科学家也是人。科学记者也可以从惊险刺激的角度报道, 让读者忍不住欢呼赞叹。或者, 也可以从幽默的角度来报道科学事件人性的一面。当然, 这里可能会产生些问题。科学家们和“正经人”可能会说:“科学报道的目的, 如果不在教育而在娱乐的话, 就不可能有好的科学报道。”但是如果我强调大众的“权利”和“需要”观念的话, 记者凭什么必须要从大众应该听的角度而不是想听的角度来报道科学新闻!这可能真是个问题, 不只是科学报道——报道到底该从哪个角度来报道?人们想听的还是人们应该听的?接下来的问题更复杂, 什么又是人们该听的呢?……正如提倡“八荣”抵制“八耻”的做法并不能保证取得教育所有人的效果一样, 仅仅是刊出“教育导向型”科学新闻的做法, 并不能保证教育了所有人, 也无法保证一般大众因而更具科学素养。好的报道必须抓住读者的兴趣, 并让其兴趣持续不减。奎包姆并不反对科学报道须兼有教育功能, 也认识到过分或极端的娱乐化的科学新闻最终是不利于科学报道的。好的报道, 不但要有告知功能, 也要吸引人:不但要有教育价值也还要有娱乐性。很可能娱乐性是对教育功能的一个正面的加强。但笔者仍想追问:娱乐, 它到底是手段, 还是目的呢?

四、科学记者的培养

在第十至十三章中, 奎包姆指出了科学记者 (作家) 的培养以及科学新闻的未来的问题。人才储备对于任何一个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新闻传播行业也不例外。科学记者的培养, 涉及到科学新闻报道的质量和科学新闻的未来, 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极端重要问题。本文囿于篇幅不再展开, 将在以后的研究中专门论述。

参考文献

[1]Hillier Krieghbaum著, 谢瀛春译.科学与大众媒介 (Science and the Mass Media) [M].台湾:源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4.

[2]C.P.斯诺著, 纪树立译.两种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 1994.

[3]张五常.经济解释[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5.

[4]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篇4:科学精神 科学管理 科学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谋事创业缺乏科学精神的问题。结合淮海集团自身实际,对照“严谨、踏实、认真”的要求,我们确实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作态度缺乏科学精神,执行力不够,办事拖拉;管理上缺乏科学性;发展上不协调。这些具体表现,有些是子集团层面的问题,有些是科研线条、分厂的问题,有些是子集团与各单位共同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端正工作态度,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领导班子成员做起,以上率下,深刻剖析原因,找准症结根源,强化整改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秉承科学精神,加强科学管理、推动科学发展。一是以严谨、踏实、认真为标准,促进工作态度转变。要以端正的工作态度促进执行能力的提升。要倡导自上而下的执行文化,以严谨、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实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严格制度落实,促进企业整体执行力的提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是以严谨、踏实、认真为标准,加强企业科学管理。要持续推进精益研发,以重点项目为切入点,通过深入推进军品科研项目管理、提升精益研发综合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军品科研技术突破、完善薪酬激励制度等措施,促进科研项目的“三提升、三降低”。同时,要以提升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实现流程为核心,从精益设计、精益试制、精益试验等方面入手,对不同阶段的研发流程进行逐步完善与优化。建立以产品领域及项目研发的核心团队和研究室专业化团队。健全行政指挥系统、设计师、质量师、工艺师、会计师等不同系列的研发团队组织结构,明确各系列研发团队的定位与职责分工,优化协同开发的团队运行机制,提升研发沟通效率和五师系统协同效率。要内外结合推进精益生产,在经营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只有加快推行精益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严控产品质量,降低废品损失,加快军品产出才能使企业摆脱困境。要脚踏实地推进精益管理,对科研、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堵住“漏点”、填补“盲点”、挤出“无用点”,把利润一分一分抠出来,把竞争力一点一点提上去;坚持用数据说话,以实实在在的指标改善来检验精益管理成效;切实落实集团公司的“九降低、三改善、一杜绝”要求,逐个环节、逐个岗位制定改善目标和具体措施,工作成效要体现在成本费用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两金”占用等绩效指标的改善上;学习借鉴系统内外单位在集中采购、质量控制、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及时总结推广,扎实推进公司的精益管理工作。

三是以严谨、踏实、认真为标准,推动企业科学发展。要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准确把握武器装备信息化、体系化、实战化的新要求,客观、准确、科学研判军工行业发展趋势,积极贯彻国家和集团战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的新要求,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外部资源,做大、做强特种车辆、建筑用型材、汽配零件机总成等相关民品产业,做实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要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坚持以精兵简政、打造虎狼之师为目标,在子公司、研发中心和各分厂人力资源优化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薪酬制度改革,使能力绩效工资在明年得以全面实施。同时,强化两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强化考核,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完善研发中心组织架构,变垂直管理为矩阵管理,优化项目组织资源配置,强化项目研发组织力和协调性。要以划小核算单元、剥离辅助业务为目标,积极推行辅业资产市场化运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要以有序退出、移交社会职能为目标,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三供一业”移交事项。通过坚定不移地开展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工作,将淮海集团真正打造成区域内有影响力、行业内有竞争力,集团内有贡献力的一流企业。

篇5:小学科学科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 言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这些都为科学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基本理念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

篇6:什么是科学_科学知识

科学是人类文明伟大的创造。“科学”这个词,源于中世纪拉丁文“Scientia”,原意为“学问”、“知识”。 对科学的界定:最熟知的原理是法兰西学院在笛卡尔去世后约30年对科学的界定,“科学是由事物动因引发的对事物确定而明显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说就是,整体是各部分之结果。(摘自--《已经发生的未来》,作者:Peter F. Drucker)

【自然科学】通常简称为【科学】,其特征:1.可重复、2.可证伪、3.自洽、4.系统知识。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1.证伪只涉及自然科学的理论,不涉及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数学等其他科学的理论,更不涉及科学实践(实验)。2.证伪只能采用波普的【可证伪性】中的【试错法】。

笛卡尔的理论本身就是一个双重矛盾,笛卡尔提供了使其理论可以有效地组织和探究知识的方法。不管他的解析几何对数学的意义如何,它建立了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普遍量化逻辑,成为普遍应用的符号和语言。科学没有政治偏见,包容客观存在的一切,如有限与无限。科学的双重矛盾很难理解,需要极其丰富的知识量,才能够逐渐领悟。现代科学都建立在各种概念之上,与科学最初的定义显得格格不入。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不同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哲学也是一门科学,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

篇7:爱科学 学科学 用科学

学科学

用科学

当我们捧着装订漂亮的书籍孜孜阅读的时候,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丰富多彩的节目时,当我们手按鼠标畅游于网络世界时…..我们可曾想过,是什么给我们生活带来了那么多得变化?是科学,是科学这股巨大的力量,无形中改变了我们身边的一切,改变了整个世界。

在二十一世纪里,科学将会成为人类的生命。你不懂科学,就无法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如果你有了科学的种子,精心培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课种子就会不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而“诺贝尔科学家”,就是用这样一种鼓励,来激发人们热爱科学,并用科学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有20多个国家,466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当他们走向“诺贝尔奖”的领奖台时,他们代表自己拥有了科学创造的巨大财富。

食物是离不开种植。继20世纪60年代农业绿色革命之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或固体基质加营养液栽培作物“栽培革命”——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农业生产依赖土壤的传统种植方法,使农业生产摆脱了时间,空间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向自动化、机械化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发展,对于缓解地球日益严重的土地资源问题和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有重大的影响。这正是科学的贡献,而我们是最大的收益者。爱之深,责之切。无土栽培具有土壤栽培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也有着投资大,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等缺点。专家认为无土栽培的蔬菜与土壤种植的蔬菜相比营养略差一些。毕竟农作物的母亲是大地,因此,人们又有了新的方向:如何提高无土栽培技术,让无土栽培的营养成分赶上甚至超过土壤成分。科学就是这样,她并不会把她最美的一面瞬间展现出来,她始终充满着那独特的出力与神秘,让人无可救药的迷恋她,爱上她,永不停息地探索。

因此,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把科学展示出来。但怎样才能做到呢?科学家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激发探索奥妙的主要动机;而最能满足这种强烈欲望的方法是要勇于问为什么,勇于尝试,创新,勇于推翻前人的话、结论,而最终得到的就是自己的成果。例如:伽利略、哥白尼等,他们不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反对,勇敢地指出前人错误的观点。通过亲身实践,做实,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换来的是自己的成功。

我听说有一所中学的高一年级的三位学生,他们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煜”这去做,一种民族乐器充满了好奇,他们分析了这个乐器的特点后,决心也要做类似“”的乐器。他们每天都去捡或去买很多支吸管,他们又仔细研究了这些吸管,利用了无数休息的时间,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他们终于成功了,1000支吸管插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吸管乐器,吹起来一样美妙,婉转,比“芋”吹出来的声音还要好听。他们虽然不是什么伟大的科学家,却能想到这样的东西,并克服重重困难去做,真不简单。想想自己,我也尝试过成功的滋味,以前我看见别人玩航模,好奇心驱使我产生我也要做一个的愿望,于是我不断收集材料,接着自己动手做起来。在做得过程中,虽然被发动机伤了手,流了血,留下疤痕最终还成功地做出一个精美的航模。当时我喜悦的神情早把做得过程中的痛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是我们青少年的好奇心了,青少年能想到的东西,大人不一定能想到,因为青少年的幻想是天真的,是奇异的。其实,诺贝尔获得者的先天条件不如我们,他们能做到的东西,我们又为何做不到呢?青少年朋友们,抓紧我们宝贵的少年时期吧!动脑筋动手去做吧!科学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所以,我们应当热爱科学,但你如果不去挖掘科学中的奥秘,不去实践,你将永远不会得到科学的幸福。有些人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了解表面而没有深入探索,这样怎能获得成功呢?科学就像是比一个宇宙大好多万倍的海洋,我们就像是一些鱼,虽然今天自由自在地游着,可是明天,水里就没有了氧气,必须换一个地方,这样换来换去,这个海洋会被我们污染了,到了这时候,就要寻找另一片海洋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寻找的新科学,只有不断更新,才会有更好的生活。

篇8:科学发展和科学批判

一科学发展的历史条件

波塞尔考察了科学认识以及科学知识之所以能够产生的条件。可以概括为两类:方法论层次上的第一级规定和形而上学层次上的第二级规定。这些规定, 能很好地说明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 而且对科学的构造具有非常重要的规范作用。

(一) 第一级规定

波塞尔认为第一级规定相当于库恩的范式, 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本体规定、知识来源规定、知识来源等级的规定、判断规定和学术规定。本体规定决定“各个科学分支即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这些基本对象之间的一般关系”;知识来源方面的规定“涉及到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与渠道‘应该’是什么, 同时规定来自哪些途径的‘知识’不能算作‘知识’”;知识来源等级的规定知识种类中“有个轻重先后的问题”;判断规定“确定什么是‘证明’, 何谓‘指出原因’, ‘经得起检验’的意思是什么;还有什么样的‘批评’是合理的批评, 甚至什么是‘反驳’, 什么叫‘推翻’等”, 另外还区别出科学陈述与其他陈述;学术规定指学科中一些规范性的规定, 如理论的形式、理论的表达方式以及提出问题和给出答案的规范和一些基本的不可推翻的陈述。“这类陈述相当于拉卡托斯所说的‘硬核’。”[1]155-159

20世纪科学哲学研究表明, 科学理论并非都是来自于经验观察或实验, 其中还有一些人为的规定。波塞尔认为试图建立一个没有任何前提条件和没有丝毫形而上学成分的科学是个无法实现的过时的幻想。不可否认的是科学上的陈述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依赖于方法规定, 而这些规定在历史上发生过变化。在一个固定的范式内, 方法规定有着重要作用, 且不说本体方面的规定, 判断规定就使得一个科学上的有效陈述并不是某个科学家的随意而为, 而是需要科学家之间的互相交流与监督来保证。判断规定是科学思维的核心因素。那么这是不是可以证明科学认识是相对的, 因而科学真理也是相对的呢?波塞尔对此否认, 认为这样论证无视人们对科学知识、解释和真理的追求, 也没有看到科学陈述的可检验性。“科学一方面着眼于追求真理, 另一方面带有约定俗成性质的方法论规定”, 而且二者应被“视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因此, 判断规定就不应仅仅理解成“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制定的共识”, 而应该还视之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尝试, 即不断寻找一个更合适、甚至最合适的标准与形式”。[1]163这样, 库恩所说的范式转换以及范式之间的无法调和, 便可以理解为是寻找更好的判断标准, 以便能更好地接近真理。方法论上的第一级规定就是这样的人为规定, 借此来解释什么是历史的科学知识以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二) 第二级规定

科学发展的模式表明,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第一级规定发生过变化。如库恩的科学革命就带有非理性的特征。但科学发展事实却表明, 即便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 科学家们也是据理力争, 而不是仅以情服人。波塞尔对此提出:这个“理”来自何处呢?他进一步考察发现, 在第一级规定的背后或者上面还有另外一级的规定, 他称其为“第二级规定”。它与第一级规定不同, 无法明确表现, 没有成文的规定。但是只有借助它才可以说明第一级规定的变化, 才能发现科学革命时期的“理”之所在。第二级规定也决定着人们对科学性的一般构想:“科学是在一定的系统内追求可靠的认识。”简而言之, “第二级规定提供理由, 说明第一级规定的变化在什么情况下是可以接受的, 在什么情况下又必须拒绝。”[1]165

究竟什么是第二级规定呢?波塞尔用科学中的陈述这个工具来说明。科学中规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人们通过修改旧的规定或引入新的规定来更好地把握世界。然而这需要有一系列的前提。如果去分析这些前提条件, 就会触及到每个时代对世界的基本看法, 而且这些看法又会受到当时科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如果把科学看成是带有历史性的, 即是其时代性的一个陈述的话, 那么对科学的思考就进入了形而上学领域。波塞尔指出, 这里所说的不是传统的寻找“永恒真理”的形而上学, 而是指试图通过概念弄清楚上面提到的“世界观”或者“自然观”是什么。世界观也含有“每个时代特有的具有规范意义的道德设想”。在科学中它们表现为科学道德, 在技术中表现为对技术的看法及评判。人类欲望的根源就是在这里, 并且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世界观的具体内容一般比较空泛, 通过诸如本体规定、方法规定、判断规定等形式科学内在规定世界观, 可以进入科学当中的规定之中。”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是“类比”与不切实际的“思想实验”。总之, 第二级规定可以部分地理解为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1]165-168其实, 科学变革的实质就是世界观的更迭, 第二级规定就在科学革命时期规定科学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的动力

一般而言, 科学发展的动力可以理解为实践的需要, 或是兴趣所致, 亦或是观察和理论与事实之间互动的结果。证伪主义的代表波普尔认为逻辑经验主义关于科学发展的理论没有顾及科学发展的动力, 从而提出了“不断革命”论, 认为科学发展是动态的, 科学是不断证伪, 通过不断发现和排除错误, 从而使自身不断发展。波塞尔认为在科学发展动力上, 波普尔的证伪不可能在第一级规定中得到解决, 因为在数学及人文科学是解释不了此问题的。

波塞尔认为科学发展的动力最终来自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有的科学哲学家认为科学目标是提出科学假说并对其检验。这样, “精确预测的目标成为了事情的核心, 对可能结果的探索就不仅是检验假说之有效性的手段, 其本身就是一个目标。”[2]670波塞尔则认为“追求真理是科学的最高宗旨:科学追求认识, 认识应该尽可能是可靠的认识、尽可能不需要再受到怀疑的认识。”“不管是对第一级规定的说明还是依赖第二级规定对第一级规定作出改变, 均是以这个期望达到的最高目标为导向。”[1]165他所说的真理当然不是永恒的真理, 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规定得到并经过论证的可靠的、具有客观性的认识, 并且这种认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这些方法与规定的形成是因为主体间的共识, 更重要的是人们对科学知识客观性的追求。这种意义上的认识即是真理或者说它们接近真理, 并且他认为比真理更重要的是寻找。在科学的发展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 并力争使科学提供的解释说明具有客观性与普遍性, 这成为科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所在。

三科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科学与世界观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波塞尔着重从两方面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如下图) [1]170。

首先, 世界观对科学有着制约作用。科学作为陈述系统, 在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 即世界观。世界观通过诸如本体规定、方法规定、判断规定等形式科学内在规定渗透到科学的规定之中。波塞尔所说的世界观内容包括了人生态度、价值标准等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在内, 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当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 不但受到科学内在的方法论方面的规定与制约 (第一级规定) , 而且受到世界观层次的第二级规定的制约。同时科学工作者还会受到科学伦理道德等准则的限制, 而科学伦理道德最终又必须建立在世界观中的道德准则基础之上。与科学不同, 科学的形而上学的方向与目的不是真理, 而是提供一个可能的框架;与所有科学一样, 这一框架本身亦受到时代的限制。其次, 科学总在不断地影响着科学之外的世界观。科学研究得出的知识, 可以提供“工具知识”, 人们通过科学知识得到一定的工具, 借此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要求 (同时又唤起新的欲望) ;科学也提供“定向知识”, 即为我们提供了人与世界的秩序, 借此人们有能力确定自己要达到的目的。科学思维与科学行为可以渗透与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活态度中来。科学总是努力使用已被证明为真的陈述, 这种追求真理不单是单纯的科学的内在问题, 而且是一种人生态度或者说生活观, 也是一种规范性的理想。在科学研究方法规定或科学伦理等方面有相关的规范和要求, 指导科学工作者的科学行为, 保证研究中自由和平等, 从而使他们做到互相监督、互相批评, 达到共识, 进而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形式。这样, 在世界观、科学行为、科学规定、知识与欲望以及科学的陈述系统之间具有一个非常清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一种结构, 其内容的填充在科学史及文化史的不同阶段可以是不同的。[1]167-170

在科学与世界观方面, 多伦多大学的哲学教授威廉·西格认为, “几个世纪以来, 科学已经从‘纯粹的’思辨状态中脱离出来, 完全与下列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这种形而上学的任务是提供一个连贯而全面的世界图像。对于形而上学来说, 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数据和关于世界的新见解, 这种新见解能够导致对形而上学原理的修正。这大体上是莱布尼茨的图像:把对科学的实在论者的评价看成是形而上学原理和经验研究的产物。”[2]350罗森堡认为, “的确, 某些哲学问题追踪着自然科学的变化, 哲学家如何思考心智与它在自然中的地位、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生命的意义等, 所有这一切都深受科学进步的影响。由于科学对实在的描述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不断变化, 于是哲学问题的本性也随之变化。”[3]这都与波塞尔的观点有一致之处。波塞尔立足于传统 (特别是欧洲大陆科学哲学传统) , 吸纳现代科学哲学和科学界的最新的研究成果, 通过采用一种新的广义上的理论解释框架, 为我们论述了科学发展的条件以及科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从而多角度地为我们呈现出了科学发展理论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在分析科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中波塞尔引入了价值观念, 而逻辑经验主义者对此是持反对态度的, 他们更注重科学的客观性。这种虽然有争议但越来越被人们接受的价值介入的观点, 是当代科学哲学的热点问题。同时他在分析中也融入了科学生活和科学批判等内容, 可见波塞尔是从更宽泛的视角来论述这个问题的。

四科学批判和科学态度

科学以及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的迅猛发展, 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 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比如环境问题等。科学哲学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 科学理论的客观性、确定性以及真理性等也受到了不同的挑战。所以二战之后到现在的科学哲学开始面向生活世界, 批判传统和科学技术, 并且采取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我们的这个世界。

(一) 对科学的批判

自康德的批判哲学之后, 哲学界甚至人类思想就进入了“批判的时代”, 当代的批判精神被人们广泛认可。哈贝马斯曾指出:哲学的最主要职能是批判, 德国哲学的力量就在于它具有批判的潜力。[4]批判不是一味的否定, 全盘放弃, 而是一种反思, 意味着研究、分析、追问等等。批判不是“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而是对一切包括自身在内的反思, 是立足于现实, 辩证地思考, 以求有所超越。

一般而言, 批判可分为外部批判和内部批判。外部批判可以从被批判对象之外的理论或被批判对象所带来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内部批判则是在被批判对象自身的内部展开。前者如法兰克福学派对科技 (工具) 理性的批判, 后者如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对逻辑经验主义科学观的批判。波塞尔对科学批判的论述是从对科学的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入手的。

波塞尔指出批判是对科学中提出的每一个答案的批判, 是围绕着科学所追求的答案客观性的批判, 是对科学中每一个答案的解释与说明的批判。他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 近代科学这座理论大厦中没有个人主义的位置, 而近代西方自从文艺复兴以来就强调个人的价值与作用。近代经验科学追求陈述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因而主体在科学的研究与实验中不是特定的某个人, 从理论上来说无论是谁只要从一定前提出发就能得到相同或相似的结果。只要经过技术上的训练, 谁都可以掌握并操作机器。波塞尔认为“如果不强调人人都具有的理性, 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个人的历史性上, 我们就会觉得科学与技术‘不人道’, ‘没人性’”[1]242。这样就把具体的人变成了抽象的人, 甚至成了“单向度的人” (马尔库塞语) , 并且在规律面前, 人显得无足轻重。

其次, 近代科学总是与进步思想联系在一起, 然而事实却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带来了人类文明和道德的进步。从培根开始就希望通过科学发展来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自启蒙运动以来, 人们也一直持有科学会带来越来越多的知识、更多的知识会使社会越来越文明的理想。波塞尔解释说, 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要求新闻及言论自由与要求科学研究的自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世纪50年代在德国的大学里要求学生入学“宣誓”“只服从真理”, 这种做法当然有一定的理由, 但放弃加强对科学的内在批判, 试图通过政治及行政手段规定科学的做法却是值得怀疑的, 人类的道德进步是无法因此得到保证的[1]242。

最后, 科学无法解决人生意义问题。胡塞尔在其《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论述了没有一个科学能够回答人生的意义问题, 而他认为科学是人类普遍理性的知识, 其内容应包括人的主体性、价值和意义问题。波塞尔认为“如果这类问题与科学还有什么联系的话, 那只能通过对世界的看法即世界观这个途径。而世界观却是科学的前提, 并不是通过科学认识得到的结果。”[1]243对科学内在的批判, 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而且科学的内在批判也会导致对科学的外在批判。这样批判的视野就不仅仅局限在科学自身, 而是涉及到了其周围的世界, 从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这实际上已经进入到社会维度之中了。

波塞尔认为对科学的外在批判, 往往是对科学化了的技术的批判。虽然科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活方式, 使得人们乐观地相信科学发展会带来人类不断的进步, 甚至包括道德进步, 从而为自己赢得了权威和尊重,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宗教,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到来, 出现了诸如大气层黑洞、气候变暖、能源短缺、核污染等问题, 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于是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科学, 反思科学, 从而展开了对科学以及技术的批判。科学不是完全“自由”的事业, 不是“无禁区”的, 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应受整个社会文化的限制。但是波塞尔谈到科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科学对此只能负间接的责任。换言之, 科学往往成了技术的替罪羊。另外, 他认为在对科学的批判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来自科学外部的批判。

(二) 科学态度

通过对科学的批判, 使我们看到了科学的局限性, 也使我们更深刻更合理地理解了科学这一当代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波塞尔肯定了科学的积极作用, 指出科学为我们提供着“工具知识”和“定位知识”。

他进一步指出科学思维与科学行为会渗透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活态度。例如科学力争使用被证明为真的陈述, 科学追求真理等, 这些其实蕴涵着一种人生态度——受科学发展影响的生活态度。科学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时, 特别是面对问题的答案时总是寻求一种合理性, 也就是合乎理性。科学的精神也融入整个社会当中, 指导人们的思维与行动方式。在科学研究中需要有相应的规定与伦理方面的规范作指导, 使得科学工作者能相互尊重、自由平等地对话和交流、相互监督、有理有据地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等, 这进而会影响其生活方式, 从而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展。因此波塞尔提倡人们过一种科学的理性生活。而批评是理性生活的前提, 波普尔就表明批评是帮助人们接近真理的方法。当然, 批评不是简单的拒绝, 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摆事实、讲道理, 从而有效地进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另外, 也要看到波塞尔在这里所说的理性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工具理性, 从他的行文当中可以看到理性指的是人的内在本性和认识能力, 有着规范性。

欧洲大陆有着理性和批判传统。理性本身就具有批判性, 而科学正是理性的事业, 怀疑和批判是科学重要的精神。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总结道:“理性是颠覆性的力量, 否定的力量, 作为理论理性, 它确立了人和万物的真理。”[5]153哈贝马斯在其《知识与人类旨趣》中提出了与实证主义相左的科学理论, 称之为“批判的科学哲学”。哈贝马斯认为批判理论不应把自然科学拒于理性门外, 一切科学都有合理的、可利用的东西, 问题是在于如何把科学与人性沟通起来。这就指出两者在生活世界基础上的一致性[5]159。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在不断的批判谬误和破除迷信中达到对真理性的认识, 而不是一经确立就永恒不变的知识体系。波塞尔站在理性反思也就是批判的立场, 审视了科学是什么, 批判了科学过分强调客观性、普遍性而忽视了具体的人的存在, 也批判了主客体二分的机械观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世界, 从而强调了自胡塞尔以来就关注的生活世界的重要性, 并使对科学的考察进入到生活世界领域, 从生活世界的角度得出了科学的这个独特文化现象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重大影响, 并强调了人作为主体的作用和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

总而言之, 波塞尔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科学进行了批判, 并指出了科学对我们生活态度的意义。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 并把其理解为“科学世界或哲学世界奠基性的本源”[6]。马克思就非常关注现实世界, 从而提出了实践的哲学。法兰克福学派则从哲学批判走向了社会批判, 对科技理性当道进行了深入批判。波塞尔反思了科学的发展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带来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虽然给人们生活提供了方便, 但是也破坏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并且使得人这个主体失去了活生生的本性, 成为没有个性的抽象的人, 而且科学也没有给出人类自古就寻求的人生的意义。这些问题其实是近代科学和哲学发展所带来的困境, 也是现代科学哲学所面临的问题。也许这些问题最终的解决需要进入到生活世界当中, 这也是现在很多科学哲学所研究的方向。波塞尔虽然批判了科学, 但也指出它对生活的积极意义, 并提倡科学理性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 (德) 汉斯.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M].李文潮,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2] (英) 牛顿-史密斯.科学哲学指南[M].成素梅, 殷杰, 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6.

[3] (美) 罗森堡.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M].刘华杰, 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20.

[4]庞学铨.德国哲学二十年 (上) [J].哲学动态, 2000 (4) :44.

[5]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简单总结一下我准备考试的经历下一篇:育星幼儿园2014-2015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