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安全管理

2024-04-20

全要素安全管理(精选8篇)

篇1:全要素安全管理

浅论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式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广东省天井山林场 赵学军

摘要:人、物、环境的不安全是安全生产事故的三个主要诱因,从这三大因素入手,查漏堵缺,严防死守,是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而有效的手段;行业、单位、岗位是安全生产的三个责任主体,强化三者的安全生产监管,对实现生产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前、生产中、停产后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抓好这三个环节的监管,生产安全就有了可靠保障。本文对如何进行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全要素 全方位 全过程 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

一、引言

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维持家庭完整美满、幸福快乐,推动企事业单位创富增效、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安全生产监管是社会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也是企事业单位确保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性工作,如何有效地进行安全监管,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安全,是摆在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要找准着力点,采取得力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全要素(人、物、环境)、全方位(行业、企业、岗位)、全过程(生产前、生产中、停产后)的预测监控和动态管理,做到每一个岗位都不发生事故,每一个环节都确保安全,每一位员工都不受伤害。

二、全要素监管

人、物、环境是影响生产安全的三大因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要取得实效,就应该把“引导人的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化解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对人、物和环境的监管,坚决整改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㈠人的监管

人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据国际权威机构的事故统计,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0%以上,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安全了,安全事故就会大大减少。因此,安全生产必须全员参与,安全监管责任必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

1.从业管理

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屏障。企事业单位应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特质、工作能力、从业资格、职业操守、知识技能、心理素质、身体状况来确定其是否适合从事某个岗位的工作,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提高员工的综合技能和安全素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对企事业单位从业管理的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和动态监控,把好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关。

2.班组管理

班组是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的最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最终都要通过班组来具体落实,安全生产更是如此。要通过安全月、遵章守规、争先创优等活动和精细化管理促进班组人员的安全行为,通过总结交流和教育培训全面提高班组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出黑板报安全专版及开展安全生产竞赛等营造班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来构建班组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进而打造本质安全型班组。

3.行为管理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企事业单位应让员工了解13类不安全行为,认识安全事故对人身、财产、家庭、单位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自觉防范和杜绝不安全行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也应把行为管理纳入监管范畴。

4.制度管理

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事业单位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对企事业单位遵守《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岗双责”制度、行业和职业准入制度、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事故报告制度、事故查处督办制度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程、工作规范、技术标准、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合同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思想管理

文化决定意识,思想决定行为。建设并普及安全文化,是培养和增强安全意识、倡导和促进安全行为的重要举措。企事业单位要在员工中树立“生命在于安全”、“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生产无小事”、“行为决定安全”、“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安全就是知道加上做到”等观念,还要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和预案演练,使员工做到“两细三严”(检查细致、注重细节、严于要求、严肃纪律、严格整改),确保生产安全。

6.应急管理 在出现安全危机、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否迅速消除危害、控制伤亡、减少损失是检验企事业单位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唯一标准。应纳入安全生产监管范围,对其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反应速度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使企事业单位的应急体系真正做到“有急能应”且“应对有效”。

㈡物的管理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第二大诱因。企事业单位应改善物的管理,预防、发现并及时消除物的各种不安全状态。

1.现场管理

生产现场是一个动态、复杂、多变的系统,是物质、能量、人员、信息多向流动交汇的场所,这种流动交汇往往潜伏着危机,稍不注意就会酿成灾祸。生产现场应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如生产设备分布合理,人员通道畅通安全,采光通风良好,安全防护设施、测控报警装置齐全有效,有害因素得到隔离防治,安全警示标志布设准确、清晰醒目等等,对生产现场的监督管理应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

2.硬件管理

生产设备、配套设施、仪器工具是影响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除应进行安全设计、提高安全防护标准外,在设备设施的购置、安装、使用及工程建设方面,首先应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从措施上保证安全生产;坚决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设备、工程投入生产运行;努力使各类设备、设施和基础建设做到本质安全,保证物处于安全状态和安全环境、人处在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场所;还应加强对设备的完好状况和工作状态的动态监控,消除一切使设备设施遭受损坏、人身健康与安全受到威胁的因素,避免事故发生。3.危化物品管理

对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废弃易燃易爆、有害剧毒、腐蚀辐射等危化品的单位和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监督管理。

4.应急储备

应急物资的储备是否齐全、适用,管理是否到位、规范,直接影响到发生危机或事故时应急反应和救援工作的有效性。应加强对安全生产重点企事业单位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发挥应有作用。

㈢环境管理 1.作业环境

确保作业环境整洁有序、无毒无害是防止职业病害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督促企事业单位加强环境监控、隐患排除、风险预测和险情处置,对布置不合理、物流规划不科学、照明通风欠佳、安全距离不足、环境温度过高、安全标识不符要求、卫生条件不良的,要坚决整顿清理,;对存在粉尘、有毒或刺激性气体、挥发性溶剂、细菌或病毒、会引起接触中毒的金属或类金属毒物、强腐蚀性或辐射性物质的,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登记监控,要求企事业单位采取优化生产条件、改善技术装备、改进生产工艺、改变操作方法、机械或材料替代、隔离或密闭、个体防护等措施,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确保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实现安全生产。

2.灾害预防

在一些生产经营场所,温度、湿度、风力的变化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一些生产经营场所容易受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的危害,一些重要的生产企业若遭受地震、台风等的袭击后会产生灾难性后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与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预报、预警、预防,严防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

三、全方位监管

由于我国国情和体制的特殊性,开展行业、单位、岗位安全生产管理十分必要。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专业性、前瞻性和实效性,便于统一行业内安全生产行为、标准,找出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律,更好地推进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企事业单位是自身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对搞好自身的安全生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岗位员工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安全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必须强化对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㈠行业监管

行业管理是我国的一大特色。通过行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行业的安全生产规划、指导、管理、监督作用,具有针对性强、重点突出、规范统一、信息灵便等独特优势。要发挥电力、煤矿、机械、建筑、冶金、消防、交通运输、石油化工、民爆物品、非煤矿山等行业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的作用,使各个行业都能形成一套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㈡单位监管

要规范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监督管理,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对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要责令停产停工整顿。要定期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全面推行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单位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事业单位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强化员工安全培训,对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员工必须全部经过专业和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㈢岗位监管

安全生产是每一岗位、每位员工都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要实施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每位员工都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要推行安全标准化岗位达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应知应会。要求员工熟悉或掌握本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措施等。二是行为安全。要严格按安全规范、操作规程、技术标准进行作业,禁止各种不安全行为及与作业无关行为,对关键操作进行安全评估和预测,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拒绝作业。三是安全防护。根据生产工艺、作业流程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工具和个体防护用品。四是作业现场安全。作业现场清洁有序,作业环境中粉尘、有毒物质、噪声等有害因素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安全通道畅通,各类标识和安全标志醒目等。五是规范岗位管理。明确岗位工作任务,强化岗位专业和安全培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分析事故风险,落实防范措施。

四、全过程监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点在现场、在班组。要强化全过程安全监管,建立完备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安全生产推进机制,把事前防范、事中监管、事后追究有机衔接起来。从生产经营项目的规划、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调试到生产运行、检修等各阶段、各环节都进行安全生产评估、监督管理,要求整个过程对人身安全、消防、防爆、防暑降温、防腐蚀、工业卫生等都有完善的措施,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章、政策和行业标准、规范的规定,把好安全生产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㈠生产前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开始,要做好几件事:一是召开班前会。班长或值班长应做到“五知道”、“五交待”,即知道前一班生产工作进程和安全状况并作交待;知道当班的安全生产任务和要求并作交待;知道前一班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处理情况并作交待;知道当班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并作交待;知道发生安全危机或事故时应如何进行应急处置并作交待。二是对当天可能发生的安全危机或事故进行预测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三是进行设备工况和人员身体状况的检查,先排查并消除隐患,后进行生产。四是对一些新员工或转岗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安全生产教育、提醒。

㈡生产中

生产过程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关键环节,要求每一个岗位作业都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标准进行作业,要突出对操作流程、生产工艺、设备状况、防护装置、危害因素和员工遵章守规情况的动态检查和监督管理。对工作岗位较多、生产工艺复杂、设备连续运行、存在危害因素的还应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设备、岗位、环节对安全的重要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监控标准和尺度:对直接影响安全的重要设备和关键岗位,要实行高标准、严要求、全过程的监管,对其余设备和岗位则应视其影响安全的重要程度进行相应尺度的监管。

㈢停产后

一个班次或生产周期结束后,应视情况对生产设备设施、仪器工具、防护和测控报警装置进行维修保养,对存在的缺陷或隐患进行整治改进,为下一班次或周期的生产做好准备并提供安全保障。在有必要时,下班后班组应召开班后会,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违规、违纪现象和其它忽视安全生产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对员工学习补充生产所需的知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提出要求。

五、结论

安全生产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安定和谐、文明进步的基本要素,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创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模式,进行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能够大大改善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理各种事故苗头和安全隐患,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推动企事业单位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九五”期间 安全生产规划的建议》的通知。1996。

2.甘心孟,林宏源.安全文化导论.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毛海峰等.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4.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5.崔政斌,徐德蜀,邱成。安全生产基础新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7.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生产技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篇2:全要素安全管理

一、演练前准备工作

1、成立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对患病幼儿情况持续关注,每天加强疫情防控与巡视,对其班级及学校其他同学加强后续观察和情况排查。)对外联络人员:XXXXX(负责出现疫情后,及时联系定点医院,并通知幼儿家长;

按规定向上级教育部门、疫情防控部门报告情况;

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疫情防控、调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2、演练前培训:

①讨论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的各种预案、方案,强调岗位职责,明确具体要求,不断细化、并让全体教职工知晓、记牢,力求有执行、有监督、有审核、有报告。

②对参加演练的教职工介绍整个应急演练流程,并对各个环节工作要点作了详细说明,明确到责任人,确保演练安全、有效。

3、防疫物质准备准备演练所需的防护服、口罩、橡胶手套、含氯泡腾消毒片、消毒喷雾器等。

二、演练时间及地点时间:

20xx年3月15日上午8点地点:校门口、教室、操场、食堂

演练内容和步骤场景一:入园流程演练

1、学校大门是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把好校园第一道关卡至关重要。值班老师、保健老师、保安要提前换好防护服,戴好口罩、手套和护目镜。

2、早上小班9点到校,中班8:30到校,大班8:00到校。早晨入校时幼儿和家长戴好口罩,家长和幼儿手拉手排成两队,大家前后保持一米左右间距,分二条通道排队进入学校。

3、入校时依次走过测温区,检测人员在二边用测温仪对幼儿和家长逐个进行体温检测记录,并对幼儿的书包、衣物等物品进行消毒。体温正常、无其他症状者,有序进入自己班级上课。家长送到校门口迅速离开,不逗留。

4、体温异常的幼儿由专人带至隔离区,送至复测区,由保健老师再次用水银温度计对幼儿体温进行检测。同时将此生经过的通道消毒并封闭。家长来到等候区,疫情监测人员确认是幼儿家长后,给家长消毒,并让家长签字,并向幼儿家长了解孩子近14天内有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途经史或有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隔离幼儿经再次体温检测正常的进入班级,体温不正常的由对外联络人员联系上级部门专车负责接走,并及时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幼儿情况。经检查,此生为普通的感冒发烧。

场景二:晨午检演练

1、每天进行晨检、午检,对缺勤幼儿进行电话跟踪,了解其具体情况。在午餐前由班级老师为幼儿进行测温,疫情监测人员做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有幼儿体温为37.8度,班级老师马上电话联系家长,并将其他幼儿转移到备用教室。保健医生穿好隔离衣带领幼儿前往隔离室进行隔离,并安抚幼儿情绪。消毒人员马上进行班内消毒,逐级上报相关部门。

2、家长来到学校,向保安说明来意,并进行体温测量,查看健康安全码并进行登记。保安通知隔离室,带领家长到隔离室。保健医生对幼儿家长了解孩子近14天内有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途经史或有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经了解该生有武汉亲戚接触史,保健医生通知疾控中心。

3、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到达幼儿园,保安向园长XXX汇报,待园长确认身份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入幼儿园,到达隔离室,保健医生如向疾控人员报告该幼儿初步情况。在了解该幼儿初步情况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幼儿进行更详细的检查。

4、幼儿在医院初步诊断为疑似新冠病毒肺炎,正在进一步检查中,班级老师第一时间向疫情监测人员汇报。疫情监测人员向园长报告,学校立刻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疫情处置,并迅速向市教办领导汇报。学校马上对所有场所进行重新消毒,对所有幼儿进行体温测试。对与该幼儿密切接触的幼儿、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迅速切断感染源,防止疫情扩散。消毒组人员对隔离室、整个校区进行彻底消毒。

场景三:午餐演练

1、幼儿间隔1米排队进行间隔水龙头洗手,带班老师进行七步洗手法指导,洗手后用手部烘干机烘干。分两队排列取餐,队伍间隔在1米以上。

2、幼儿就餐进行错位进餐,不能面对面,一张桌子一个小朋友。就餐中不交流、少说话,避免交叉感染。用餐结束后,佩戴好口罩,按一米距离排队,将剩饭菜倒进泔水桶,餐盘、餐具分类送到相应回收桶。

3、用餐后生活老师对餐桌、教室进行消毒。

场景四:下午放学演练

1、把好离校关,下午放学后,为避免幼儿和家长大面积群体接触,学校实行分时间段、分年级错峰放学。时间安排:15:00小班放学,15:30中班放学,16:00大班放学,各班级按照规定时间准时放学,班级间间距为10米左右。带班老师严控时间点,将幼儿有序送至指定接送点,确保幼儿安全。

2、放学排队间隔1米以上,家长队伍和幼儿队伍面对面排列,家长在队伍中的位子要和孩子保持一致,家长和孩子一一对应接自己的孩子,接到孩子的就立即回家,不聚集。

场景五:疫情发生后处置演练

1、发现:X班出现2名幼儿确诊为新冠病毒肺炎。

2、报告:由带班老师报告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处置流程,疫情监测人员、现场消毒人员、对外联络人员等相关教职工迅速进入岗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3、隔离:迅速将患病幼儿带到隔离室观察,稳定幼儿情绪后,再次测量体温,并对疫情幼儿进行初步救治。患病幼儿所在班级其他幼儿停止校内常态活动,转移到备用教室。

4、送医:立即通知幼儿家长,由家长自驾接幼儿去医院就医;

如果家长不能及时赶到就拨打120;

如120遇突发情况不能及时赶到,迅速调用学校公务车辆将其送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

5.排查:排查发热幼儿的活动轨迹、上学所乘交通工具、入校晨检或就餐过程周围人员,确定密切接触者;同时对患病幼儿所在班级老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体温测量、记录。

6.上报:如幼儿被确诊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及时将感染情况和排查情况上报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第一时间上报区教体局和疾控中心。(综合协调组、对外联络组)

7、消毒:教室确保开窗通风,整个教室作全方位消毒:桌椅柜面、墙面、门把手等处用含氯消毒泡腾片稀释至500mg/L的浓度擦拭,作用1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地面用含氯消毒泡腾片稀释至浓度为1000mg/L喷洒,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毒。

8、宣传:告知其他班级幼儿不得串班、不能接近患病幼儿教室;

指导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要求家长不要带幼儿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

9.评估:综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疾控部门的指导和建议,确定是否停课以及停课的时间、班级或年级范围,并将意见报告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最终决策。(综合协调组)

10.善后:加强校园舆情管理,引导全校师生不单独接受采访或对外谈论,不拍摄和发布相关视频,不主观臆测、夸大其词,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提供信息,以上级部门正式发布的信息为准;确诊幼儿班级同学十四天内全班在家隔离,所在班级教师不得串岗。积极做好患病幼儿的家访工作,每天知道患病幼儿的身体状况,做好跟踪观察做好心理疏导;对所在班级其他幼儿也要做好跟踪,提高日常体温监测频次。

四、总结反思及改进提高通过实操演练

幼儿园进一步规范了应急事件的报告和处置流程,提高了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应对新冠肺炎的防范意识、应急和组织协调能力,保障新学期幼儿园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

篇3:全要素生产率文献综述

(一) 生产率的概念

生产率是指由原材料变成产品的过程中的效率表现, 是每单位投入的产出, 即产出与投入的比率。生产率的公式为: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的总量/所消耗的资源总数。生产率的提高是由于资本或者劳动力效率的提升。对于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作用的研究, 始于P·Douglas及其助手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总量生产函数的概念。之后, Tinbergen (1942) 对Douglas提出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于资本和劳动投入函数中增加了时间趋势项, 用它来表示生产效率的大小。

(二) 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

全要素生产率指的是由索洛提出的, 去除劳动力和资本两大要素投入外其他所有生产要素投入带来的产出增长率。这一概念是索洛于1957年提出的, 在其《技术变化与总合生产函数》中提出了带有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亦被称为“索洛余量”或“索洛残差”。

全要素生产率也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 经济增长可以归结于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投入的结果。从效率角度看, 生产率等于一定时间范围内, 国民经济中的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投入的比值。而从本质上看, 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生产效率的衡量有三个来源:其一, 效率的改善;其二, 技术进步;其三, 规模效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作为一个余量计算出来的, 是作为考虑了可以衡量的增长决定因素后剩下的产出增长量。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简介

(一) 参数方法

参数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建立在一定生产函数的假设基础上, 分为C-D函数法、代数指数法、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

1. C-D函数法。

这一方法由索洛提出, 以劳动力和资本的两要素C-D生产函数为基础, 将技术进步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 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量化, 在数量上确定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产出增长率、各投入要素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2. 代数指数法。

这一方法是由Abramvitz (1956) 提出, 基本方法是把全要素生产率表示成产出数量指数与投入要素加权指数的比率。

3.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法。

这一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桥根森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 在部门和总量两个层次上, 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生产率进行度量。

(二) 非参数方法

1. 指数法。

指数法属于统计学方法, 它是利用一段时期内的总产出与总投入的比值得到的统计指标, 之后将两个不同时期的此统计指标的比值得到TFP指数, 用此指数来衡量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由Kendric和Dennison最先提出, 由Jorgenson、Griliches等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于是这一指数便逐渐趋于成熟。对于指数形式的选择, 主要有:Paasche指数、Divisia指数、Laspeyres指数, Fisher指数、Tornqvist指数和Malmquist指数。如果单纯用指数法衡量全要素生产率, 一般使用Tornqvist指数。

2. 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 。

这一理论, 是于1978年由运筹学家Charnes、Cooper及Rhodes等人, 在确定性无参数前沿概念上发展起来的, 用以评价多输入、多输出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有效性。他们的第一个模型被称为CCR模型。根据规模报酬是否可变, DEA模型分为两类, 其一是规模报酬不变的CRS模型, 其二是规模报酬可变的VRS模型。

3. DEA-Malmquist指数方法。

它是Caves、Christensen、Diewert在CCR模型基础上于1982年率先提出。它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构造法结合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因此, 该模型也称为CCD模型。

三、国内、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一) 国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于1957年首次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量化研究。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权数概念, 把各种投入要素进行详细的分类, 再利用加权数合成了总投入指数, 进一步发展了“索洛余量”。1977年, Aigner、Lovell、Schmidt等提出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此后, 逐渐发展起来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允许技术无效的存在, 并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解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和技术效率的变化。之后, Schmidt (1980, 1986) 、Kumbhakar (1988, 1990) 、Bauer (1990) 、Kalirajan (1993) 等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主要涉及到产出与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 由此使得这一方法日渐完善。Fare等 (1994) 以规模报酬可变模型为基础, 将生产指数的变化分解为规模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和纯技术效率变化。Ray和Desli (1997) 提出了RD分解模型。Harry Bloch&Sam Hak Kan Tang (1999) 用一种内生模型测算了技术变化率, 将技术变化率与TFPG进行了比较, 且用传统方法计算了TFPG。Ubiana Chamarbagwala等 (2000) 经研究得出结论,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 它所处的发展阶段、劳动力水平及资本技术对生产率都有影响。

(二) 国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国内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起步较晚, 在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引入, 这方面的研究才逐渐多了起来, 但直至目前, 差距还较大。国内学者李京文等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研究的先驱。他们在与外国经济学者合编的书《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分析比较了中美日三国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孔翔 (1999) 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 估算了中国1990—1994年化工、建材、机械、纺织4个行业的技术变化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郑玉歆 (1999) 认为, 根据不同的生产率测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全要素生产率可能不同。叶裕民 (2002) 利用索洛模型对中国1978—1998年的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 得出结论:资本和技术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张军、施少华 (2003) 运用生产函数法, 对中国1952—1998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测算出了中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增长率。葛虹、冯英浚 (2005) 经研究得出结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是改变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因素。颜鹏飞、王兵 (2004) 运用DEA方法, 对中国30个省的1978—2001年间的数据进行了测算, 得出结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不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技术效率的提高。

四、总结

随着对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也使得在研究过程中, 能够做到对某一种或几种因素在进行分解, 从而使研究细化, 以求能更好地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变动原因。未来的研究, 一方面在于方式方法的创新, 另一方面在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更细致的分解, 得到更接近现实的结论, 为未来的研究及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方向。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要求, 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也不断增多。首先介绍了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然后介绍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之后说明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最后作总结及未来研究展望。

篇4:苗木市场未来“全要素”

彩叶树种夺眼球。银杏、小叶女贞、金边六月雪、紫叶李、克罗拉多蓝杉、苏格兰金链树、红叶椿、美人梅、美国红栌、紫叶黄栌、元宝枫、七叶树、灯台树、红叶李、紫薇、金边瓜子黄杨、金边水蜡、洒金柏球、彩叶桂樱、金叶刺槐、紫叶合欢、金叶连翘、金叶接骨木、花叶红瑞木、彩叶卫矛、黄金树、红叶石楠、金叶小檗、常绿六道木、金叶皂荚、紫叶梓树等数不胜数的彩叶品种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费氏石楠、北美枫香、美国紫树、红叶乌桕、北美红栌等彩叶树种在上海十分抢手;大连、天津、成都等地则表示需要更多地使用彩叶树种,以增强城市的季相变化。

芳香苗木醉人。除了为人们熟知的桂花、腊梅等香花树种外,美国红荚迷、苏格兰金莲树、美国红叶石楠、日本紫藤、美国香桃树、韩国香杨、美国香柏、西班牙香花槐、美国香松、欧洲丁香……这些都是舶来的“异域味道”;结香、七叶树、栾树、金缕梅、干枝梅、蜡杨梅、天师栗、银鹊树、观光木、白玉兰、紫玉兰、玉铃花、望春木兰、红花木莲、深山含笑、醉香含笑、黄心夜含、暴马丁香……这些却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气息”。随着人们从接触到喜欢上这些“香气”,芳香苗木市场的大门越开越敞,身价自然水涨船高,而一些“香气”的独特效用也令芳香市场的前景不可限量。

大规格苗木吃香。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今社会,人们往往不惜“以千金换时间”,怎么换法?在绿化城市的过程中,就是启用大规格苗木。上海、南京、武汉、西安……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纷纷大量使用大规格苗木美化城市。在今年年初的苗木交易会上,苗农提供的报价表明,直径达到8厘米以上的苗木都比较热销,直径10厘米的银杏300多元一株,而到了15厘米每株最少也要1800元。所以,苗农要抢占这一市场,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和耐心。

篇5:凭证要素不全引发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网点收到监控中心下发的查询:一个人汇款业务缺收款人户名、帐号、金额。核查人员通过查阅相关业务凭证,调看录像,核查确认为:柜员办理跨行汇款时因客户原填单金额涂改,柜员便按原填单填写其他要素与客户核实无误后先录入系统,操作完毕打印在空白填单凭证上,并交由客户核实无误签名确认而漏填要素。形成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是一起典型的因柜员疏忽大意引发操作风险事件,柜员在办理业务时不够认真,未认真审核大额凭证内容,审核凭证要素不仔细,主观意识太强,如果柜员不要急于求成,当发现客户填单有误,让客户再作正确填单后,再给于办理,也不会造成此笔风险事件。

柜员工作疏忽、未按流程办理业务的行为,都是在现场管理员的现场监控下操作完成的,现场管理员作为事中风险控制的第一把关人,未对凭证的所有要素进行全面细致审查,事中审核不够严密,未能有效把好复核关,说明在凭证审核上还存在盲点,日常操作还不够规范。远程授权人员也未能把好风险关口,发挥事中控制作用,授权流于形式。

三、案例启示

(一)业务凭证是银行柜员为客户办理结算业务的依据,也是银行和客户之间形成业务关系的凭证。柜员要严格按照银行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业务操作,养成认真执行操作流程的好习惯,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办理业务要稳妥、扎实,不留任何隐患,认真、细致、审慎处理每一笔业务。

(二)完整、有效的业务凭证可以明确银行和客户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从而防止产生业务风险隐患。现场管理人员要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充分发挥现场监督的作用,切实做到严格把关,做好、做细各项监管和指导工作,要对典型案例结合日常工作进行培训、讲解,及时纠正员工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确实防范可避免的差错事件发生。

篇6:全要素安全管理

基于南方CASS的全要素地形图数据入库整理

数据标准化是建立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工作.文中结合泰州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数据标准,探讨了基于南方CASS软件快速、高质量地对全要素地形图进行数据加工整理的`方法、流程与注意事项.

作 者:陈庆 谢亮 作者单位:泰州市测绘院,江苏,泰州,225300刊 名:矿山测量英文刊名:MINE SURVEYING年,卷(期):“”(5)分类号:P208关键词:CASS 数据标准 地形图 数据整理

篇7:全要素安全管理

摘要:

文章基于1978~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AR模型研究了自主创新、外商直接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自主创新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至关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力资本水平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吸收作用日趋明显。

篇8: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研究

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水资源、农机、化肥、人均耕地和家庭国定资产等等。其中, 所存在的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等对农业经济增长效率游负向影响。在现代化的今天, 要想促进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提高, 不仅仅是依靠增加经济投入, 还要注重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使得农业内涵式增长, 以此来促进农业发展。以下笔者利用随机前沿技术对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进行分析和研究。

1. 指标的选择与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

就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应用随机前沿技术能够测度个体要素的同时, 还能够分析作用于个体效率的相关因素。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效率指标的选择, 应当就当前我国农业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了解农业生产方式、农田灌溉、农业产出的情况、存在的不足等, 进而制定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的农业生产投入指标、水资源投入指标、产出指标, 为全面的、合理的、有效的、规范的进行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分析创造条件。

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主要是为了更加准确的、有效的进行农业经济全要素分析。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是基于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来进行具体的构建。对于农业生产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是对农业生产方面的生产要素进行了解和分析, 进而利用函数的随机前言模型来构建, 即为:

由于农业经济增长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能够了解影响农业经济的各种因素, 需要利用函数的随机前沿技术来构建技术无效率函数, 即为:

在此种情况下, 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展开。

2. 描述性统计

利用上文中所确定的指标、农业经济相关的模型就可能影响农业经济的各个要素进行测度。再对所得的各个要素测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处理, 了解各个要素的极小值、极大值、均值以及标准值, 进而有效的进行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分析和研究。利用描述统计法所进行的农业经济全要素测度统计, 能够保证所统计的数据是真实的、合理的、有效的, 可以为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提供重要依据。

3. 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的分析和研究

要想实现农业发展, 需要不断的推动农业经济的提升, 利用随机前沿技术所进行的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分析和研究, 能够确定影响农业经济的要素。就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 农业生产和不同地区差异是导致我国农业经济水平不高的原因。农业生产方面中的农业机械推广和使用效果不佳、化肥未能有效使用、人均耕地面积下降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农业经济的提高受到影响。地区之间的存在差异主要是我国一些地区农业技术水平较高、耕地面积较多、地区整体经济水平较高等, 大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提高。但我国还有很多地区的在农业方面较为了落后, 这使得我国农业整体水平不高, 还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效率提升的有效措施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效率不佳的情况, 应当结合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的分析和研究, 制定有效的措施予以控制, 以此来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效率, 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1. 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在现代化的今天,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合理、有效的应用科学技术来优化和创新农业生产, 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促进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田灌溉是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有效措施。为此, 注重加强节约灌溉技术的推广是非常必要的, 其不仅能够给农田予以足够的水分, 还能够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促使水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2. 优化农用地结构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不断的发展, 注重优化农用地结构也是非常必要的。对我国农用地结构进行改良, 可以降低我国旱地比例, 改变部分牧草地性质的土地。这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

三、结束语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注重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 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有很大帮助。但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全要素中存在一些对农业经济负向影响的因素, 使得农业经济增长效率下降。为此, 笔者在文中利用随机前沿技术对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确定农业生产效果不佳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水平。要想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效率, 注重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农用地结构的优化等等, 这能够大大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关聚.我国农业经济全要素增长效率研究[J].经济纵横, 2013, (10) :22-26.

[2]赵晓波.中国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计量分析[D].辽宁大学, 2013.

上一篇:七年级作文题目半命题作文题目下一篇:沁园春长沙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