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三要素

2024-04-21

工程项目管理三要素(共11篇)

篇1:工程项目管理三要素

酒店工程管理成功三要素;

大家新年好,祝愿大家尤其是关心酒店工程管理的人更幸福、快乐。基于对酒店工程行业的关心和热爱,使 我在酒店工程这一行业一干就干了十年,从普通的一名员工一直做到领班、主管、值班工程师、工程部副总监,身处在深圳这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城市,我深深的体会到不去学习、总结、创新是无法生存的,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南漂者更需要靠刻苦、努力、奋斗、总结、创新、能力去争取社会的认可,我们的老师就是我们自己,我们的裁判就是我们找工作时的面试官。十年了,感觉一个快字是经常提到的,曾先后在五家高星级酒店工程部工作过,也曾参加过国内顶级五星级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培训管理学习、雅高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旗下索菲特品牌工作学习过,也曾参加过喜达屋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旗下喜来登酒店的喜达屋酒店管理培训学院的学习。工作之余,也曾专门研究学习过广州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广州东方宾馆,洲际集团的假日酒店、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工程管理,从这些酒店学习总结中得出酒店工程管理成功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合理、科学、因地制宜的组织管理结构,(也就是管理架构和运作模式)。

二,完善、实用、科学的工程部管理程序和以人为本管理制度,(技术加管理)。

三,拥有团结向上、专业知识精湛、业务水准高超、一职多能、善于学习总结创新培训的团队。

篇2:工程项目管理三要素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三要素的探讨

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对园林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影响极大,也决定了园林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就园林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工程管理和成本管理三要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针对工程异常、工程进度受影响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作 者:李丹 作者单位:南宁市滨江公园,广西,南宁,530031刊 名:城市建设英文刊名:CITY CONSTRUCTION年,卷(期):“”(10)分类号:关键词:园林工程 施工管理 质量 成本

篇3:工程项目管理三要素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 企业危机管理

企业危机可被定义为现实情形偏离主体或既定目标的可能性, 起因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是量变的积累达成的质变的反应而带来的损失。危机的爆发通常具有一定的突发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紧迫性等特征。我国曾有学者将其形象地划分为“天灾”和“人祸”。天灾, 即自然灾难所引发的危机, 如:地震、干旱、洪涝等。人祸, 即一切人为因素而引发的危机, 如:组织人员素质低下、产品与服务质量低下等。

危机管理最早出现于政治领域, 后逐渐引申到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经济危机等领域。企业危机管理 (Enterprise Crisis Management, ECM) 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一些跨国公司针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外部风险因素, 如:地震、恶劣的气候和环境等而提出的。现今,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激化, 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 企业危机管理工作已不仅仅是对自然灾害类风险的评估管理, 更多的涉及对市场发展态势的跟踪和评估, 以及对企业生产流程中各危机要素的监控和内部各层面人员危机意识的培养。关于企业危机管理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给予不同的解释。任春华教授指出所谓危机管理就是突发事件管理或紧急状态管理, 特指公共危机的控制、化解、潜伏、爆发、修复、常态化等全过程中的应对机制和制度安排。我国学者李纲教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阐述, 广义方面指企业从业人员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 依据危机管理计划对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企业危机事件进行预测、监督、控制、协调、处理的全过程;狭义的角度则是对已经发生的企业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 统指危机处理。

企业危机管理工作的宗旨是消除威胁和降低损失 (包括经济损失、社会损失) , 同时积极吸取经验教训, 从中获得相关管理经验, 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企业危机管理工作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做到内外一致、集中管理、全局观念和核心价值的理念。由于企业危机的出现通常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 此过程历时可长可短, 通常由萌芽期 (潜伏期) 、爆发期和消散期组成。基于此, 可将企业危机管理工作划分为萌芽期的预防、爆发期的处理和消散期的反击三个阶段, 即危机前-危机预防, 危机中-危机处理, 危机后-危机反击。预防是前提, 处理是重点, 反击是总结。当前我国企业在危机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危机发生前, 没有危机意识, 麻痹大意主观上认为不会发生危机;2.危机发生时, 手忙脚乱, 事前缺少危机管理计划和应对措施, 错失最佳处理时机;3.危机发生后, 急于寻求恢复或降低损失, 缺少深刻的反思而导致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二) 竞争情报三要素

竞争情报最早源于军事作战领域, 春秋时期齐国将领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中就提出了军事竞争情报思想。竞争情报广泛适用于个人、企业、非盈利性组织以及国家之间, 而企业间的竞争情报统称企业竞争情报。企业竞争情报体现出强烈的对抗性、高度的谋略性、严格的保密性等特征, 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决策依据、风险评估的预警系统、标杆学习的有效工具。关于竞争情报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各持己见, 大抵可以划分为三种说法。其一, 从动态的角度来讲, 根据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 (SCIP) 的定义, 竞争情报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CI) 是一种过程, 在此过程中人们用合乎职业道德的方式搜集、分析和传播有关经营环境、竞争对手和组织本身的准确、具体、及时、具有前瞻性以及可付诸行动的情报;其二, 从静态的角度来讲, 竞争情报就是一种信息产品, 本质是“信息”, “竞争”是其基本也是最强烈的特性;其三, 从动静结合的角度, 竞争情报专家包昌火教授指出竞争情报就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自身竞争状况的信息产品和研究过程, 是为了提高竞争力而进行的一种合法的、专门的情报活动。它既是一种过程, 又是一种产品, 过程是指竞争情报的搜集和分析, 产品则指这一活动所形成的情报或谋略。本文围绕的三要素基于第三种概念的提炼, 即竞争环境、竞争对手、自身竞争状况。竞争环境范围广泛, 从整个社会发展背景延伸到产业状况、产业环境、自身内部环境, 都属于竞争环境分析的范畴。竞争对手包括直接竞争对手、间接竞争对手以及潜在的竞争对手, 甚至是第三方对象, 凡是对自身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的对象都应囊括在内。自身竞争状况, 简言之就是本企业或组织自身发展战略, 是依据当前大环境在国家政府政策的支持下, 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或方法而制定的有益于自身长远发展的战略方案。

三、基于竞争情报三要素的企业危机管理分析模型

(一) 模型构造

企业多数危机事件的爆发通常都是由于企业产品与服务、资本、劳动者、消费者、市场竞争等方面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企业管理者认识上的模糊性所造成。基于竞争情报三要素的企业危机管理模型之目的就在于尽可能消除这种不对称性和模糊性。模型从企业危机管理工作方面分三个阶段, 即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危机反击入手, 分别与竞争情报三要素, 即竞争环境、竞争对手、自身竞争状况, 构建多对多框架。

(二) 模型实施

基于模型的构造, 企业针对危机三个阶段的实施与竞争情报三要素多对多分析。尽管每一阶段都需要分析这三个要素, 但实质上具体分析内容并非完全一样。不同的危机管理阶段, 其所需分析的竞争情报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1. 危机预防阶段

最好的危机管理工作是对潜伏期的危机进行预防。该阶段中针对竞争情报三要素的分析侧重于综合性和全局性。竞争环境方面, 主要对社会政治变动、经济变动、科技法律变动、文化思潮变动和内部各部门环境包括人事变动等综合方面的环境因素进行全面宏观的监测扫描, 预测所有变动将给企业带来的是机遇或是威胁。竞争对手方面, 主要是捕捉竞争对手行为可能导致企业危机的情报信息, 具体内容包括:分析竞争对手现行策略、竞争手段、未来经营目标、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状况、营销扩张领域等。此外, 企业也可借助SWOT分析模型分析对手的优劣势。识别竞争对手行为可能给企业自身带来哪些风险的同时,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制定科学的竞争战略和危机管理战略的过程。自身竞争状况方面, 主要通过对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评估企业自身的产品生产和市场经营状况, 以此发现潜在的内部危机。企业内部状况分析内容包括管理方式、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生产运作、人员技术、资本构成等方面。

危机预防阶段旨在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自身竞争状况着手, 及时识别潜在的危机因子, 并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对于企业自身离不开控制危机因子, 做足相应危机管理计划, 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从容应对。

2. 危机处理阶段

危机处理阶段中针对竞争情报三要素的分析侧重于针对危害程度的管控。竞争环境方面, 主要是加强对周遭竞争环境的实时监测, 持续、迅速收集与企业所正经历的危机相关的信息, 诸如外界媒体的评论、相关政府监管机构的反应、本行业人士及相关行业协会的点评以及消费者的态度等。竞争对手方面, 主要是监控和分析竞争对手的当前策略和竞争行为, 包括其产品价格的调整、产品宣传力度的变化、人员的流动, 以及其针对本企业危机所发布的相关言论等。自身竞争状况方面, 主要是全面了解企业目前的现状, 如内部各部门的损失情况、企业内危机相关信息的流通状况, 以及各部门在应对危机过程中的协调状况等。

3. 危机反击阶段

危机反击阶段中针对竞争情报三要素的分析侧重于恢复和重塑企业形象。竞争环境方面, 企业需反思危机发生前的竞争环境整体态势, 因哪方面环境因素获取失误而直接或间接导致危机的发生, 吸取经验, 避免未来类似情况的重现。竞争对手方面, 更深入探究危机发生前竞争对手的行为是否异常, 是否对企业危机爆发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自身竞争状况方面, 总结企业自身竞争状况或营销策略所存在的缺陷, 分析竞争对手规避风险的经验。

对于不实信息的反击是危机反击阶段的重要任务, 通过反击挽回部分损失或重新赢得市场声誉是企业危机管理收尾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阶段。然而, 危机反击阶段并非单纯的为企业辩护、反击指责, 其更注重针对危机的深刻总结和自我反省, 其应被视为对危机损失的补救阶段。

四、结语

基于竞争情报三要素的企业危机管理分析模型是从竞争情报三要素的思维角度出发与企业危机管理各阶段嵌套融合而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框架模型。企业在利用此模型进行危机管理时需注意几点相关事项。

首先, 基于理论的理解, 此模型结构的设计虽是按照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危机反击步步展开, 但现实工作的开展并不是独立进行而是贯穿于整个危机管理过程的始终。其次, 该模型的设计是以企业危机管理的三个阶段为主体, 以竞争情报三个要素为分析方法而展开, 因此, 在为企业危机管理工作服务的同时须严格结合竞争情报三要素, 全面详细地分析企业当前所处竞争环境的优劣、面临的竞争对手的强弱以及自身竞争状况对危机缓解的利弊, 这里所说的自身竞争状况亦可理解为企业危机管理策略, 涵盖了危机的预防、处理、反击三个阶段。最后, 该模型的执行需要一直具备较强危机意识和情报意识的高素质工作队伍, 同时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精神, 以便在危机一触即发的紧急情况下深谋远虑, 准确分析内外环境、竞争对手行为、自身策略的优劣, 统筹全局。

摘要:基于竞争情报三要素的企业危机管理分析模型研究以企业危机管理工作中的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危机反击三个阶段为研究对象, 以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中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自身竞争状况三个要素为分析内容而展开讨论。在对两个领域相关基本理论概述的基础上, 建立两个领域内各要素之间的多对多关系模型。针对如何运用该模型进行企业危机管理工作展开具体阐述, 同时辅以真实案例进行论证, 以期为企业的危机管理提供系统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竞争情报,模型

参考文献

[1]王娜, 夏佩福, 等.面向企业危机管理的而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6) .

[2]王克平.基于危机生命周期的情报保障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2) .

[3]王知津, 范淑杰, 等.企业危机公关中的竞争情报实施方案[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0 (5) .

[4]蒋涵霏.企业危机及其管理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4 (8) .

篇4:浅谈技校班级管理三要素

关键词:技校班级管理 班规 班干部 活动

笔者曾带过两届技校班级,在班级管理上,从“人管”逐渐过渡到“制管”,从班主任抓权过渡到学生干部分权,从以班主任为班级的凝聚中心过渡到以学生自己的内聚力为中心。在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班级管理的几要素,即班规班纪、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活动、获得校管部门及任课老师协助、班主任的学习总结和反思。

一、班规班纪

家有家规,校有校规,班有班规。班规非常重要,所以班主任需拟定符合学校和班级特点的班规班纪。班规中需包含出勤、纪律、教室卫生、寝室卫生、课堂纪律等各种条目。班规可以以操行分为承载体,并且规定处理措施。规章制度在一开始推行的时候也许会出现各种阻力,但需要坚持执行,一段时间之后自然产生效果。当然,在班规的制定方面,也需要因班而异、因师而异、因生而异,因此班主任应观察和了解学生,制定本班适用的班规班纪。

笔者在新生到校时,就在教室张贴了班规班纪,当时有部分学生抵触情绪比较严重,但是笔者仍然严格按照班规班纪来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月均操行分就是学生的学期总评分,各项评优、评奖学金等也以此为基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对班规班纪非常看重,并会主动遵守。

二、班干部队伍建设

在一个班级中,班干部的作用和影响是非常大的,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一定要培养出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队伍的建设首先是人员的选择,最重要的是班长的选择。班长作为班干部的领头羊,必须是品学兼优且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如果确实从班级学生中难以挑选出比较全面的人才,那么班主任就要在人品、学习、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权衡。笔者把人品放在第一位,班长首先必须人品要好,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帮助别人;然后是能力,在管理班级时不能是畏畏缩缩,生怕得罪人,并且做事情要有一定的逻辑,最好是有班干部经验的;最后是学习,把学习放在最后,并不表示学习不重要,相反笔者认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最能体现一个学生的智商、态度和决心。笔者一开始把这项要求放在最后,但是在班长上任后笔者就对其做出要求,要求他的成绩至少需要在班级排名的前30%。

除了班长,对于其他班干部的选择,笔者也需遵循这几条原则,但是根据不同职务可以有所侧重。比如学习委员要学习好、卫生委员要特别能吃苦、生活委员要会算账等等。选出了班干部还只是第一步,之后班主任要去培养干部,一个最有效的培养方法便是分配任务,让班干部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能力。

三、班级活动

如果说班规班纪是基础,学生干部是骨干,那么活动便是一个班级逐步成长的节点。在一个班级组建之初,各种活动起到了关键作用。学校一般都有校级活动,如军训、运动会、元旦晚会、春游秋游等等,班主任可以进行充分利用。每个活动都有其作用,比如军训的最大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生活习惯等;元旦晚会是班级气氛的活跃剂,有才艺的学生能够得以展示,班级其他同学也能被带动,对班级的士气起到鼓舞作用;运动会锻炼了学生的拼搏精神和吃苦精神,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对整个班级的凝聚力都会有所推动;春游秋游能很好地融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班级气氛的活跃剂。

笔者通常会在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上,着重介绍本学期学校的一些大活动,让学生尤其是相关班干部提前进行准备。笔者现在所带班级刚开始班风不太好,还出了几桩大事,当时整个班士气低沉。为了让班风好转,笔者让学生提早准备学校元旦晚会,请专人为学生排练舞蹈,未参与学校元旦晚会舞蹈排练的学生也要在班级元旦晚会表演节目。最终,无论在班级举办的元旦晚会上,还是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学生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所排舞蹈获得了校级一等奖的好成绩,对此笔者大加表扬,全班士气大振。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此后该班级各方面都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反思和总结,这样在下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才能有所准备。但仅靠自己的摸索和实践还不够,还可以多学习其他老师是怎么处理问题的,或跟同事交流,听取其他老师的建议,获得一些启示。此外,班主任也可以学习教育名家的管理方法,但应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能照搬照抄。

篇5:学校管理三要素

[ 作者:吴越转贴自:天津教育报点击数:78更新时间:2011-5-16 ]

每所学校都需要管理,每个校长都在进行着管理,但每所学校、每个校长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都不尽相同,而大家又都在追求着一种无为而治、心灵相通、共生共荣的理想状态和崇高境界。然而,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学校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学校的管理者“目中无人”,没有将尊重人、发展人、包容人作为管理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内容。

民主是最好的尊重。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尊严的个体——一个个鲜活、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学校管理者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而作为学校来说,民主是最好的尊重。因为教育工作千变万化,人的智力和性格千差万别,任何制度、规定和管理手段都会有局限性。只有实施民主化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校工作的积极性,唤醒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真正尊重每个人的人格、个性和尊严以及发展的权利,学校才能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发展是最大的帮助。学校发展的前提是教师的成长,没有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校长对教师的任何管理莫大于给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为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创造进修、培训、参加各种会议的机会,鼓励教师走出学校、走出地区,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竞赛,帮助教师展示自己的才华,形成自己的风格,成为有思想、有个性、有专长的新一代教师。以教师的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以教师的精彩,带动课堂的精彩;以教师的特长,带动学校的特色。

篇6:三要素法练就管理真功夫

曾经参加过一个企业安全生产会议。一名生产员工由于未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导致手指被开料机切断。

当问起车间安全生产落实情况时,车间主管竟然理直气壮地说:“我已经多次要求员工一定要按操作规程作业,可员工偏偏不听,我有什么办法呢?”言下之意,他已经尽责。

这样的现象在企业随处可见。“我安排了”、“我要求了”、“我布置了”……这类的话也经常挂在各级管理者嘴上。

如此做管理、做领导,那不是太轻松、太容易了吗?

布置了、要求了、下指令了,但又没跟进、检查员工是否真正按要求做?效果怎样?

管理界有一句名言:下属不会做你期望他做的事,只会做你检查的事。

一件事情,无论你事前计划得多好,只要你不去跟进、检查、监督,最终的结果总会令人失望。

企业中常见如此现象:只做不管。每个人都在做事,但做了就算完成任务。至于做得好不好,到不到位,却没人去管。这就导致很多管理活动(如ISO、5S、绩效考核等)流于形式,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成了“假动作”。

这个时候需要祭出企业管理中的打假利器:三要素法,即标准、制约、责任。

东莞有一家钢构企业,主要经营厂房、仓库、大型体育场所搭建业务。从它的业务流程来看似乎没什么问题,就连企业管理人员也认为自己的管理还不错,

当我们用三要素法对其诊断,却发现该企业运作流程中处处失控。

如订单结案环节。流程中虽然有结案这个动作,即由财务部门核算工程完工后所消耗的物料。但当问到财务人员:如果物料使用超标有没有处罚,节约有没有奖励?财务人员说没有。说明没有人对结果的好坏承担责任。

所以,它有制约,财务部门对生产部门进行结算就是制约。但物料应该使用多少,没有标准,因而也不存在追究任何人的责任,既无奖励也无处罚。管理的三要素在订单结案动作中,只有制约,而标准和责任缺位。

表面上看起来该企业一切正常,只要用三要素法去分析就发现它处处失控。同时有一个要素是所有环节都共同缺少的,那就是责任。该企业的核心问题就是责任缺失,它的责任系统相当于零。难怪老板纳闷:企业办了三年一分钱没挣。

可以简单地分析管理问题:任何一件事情你问他有没有标准(如何做)、有没有制约(谁检查)、有没有奖罚(担何责)。如果做一件事情没有任何标准,也没有人去检查,也没有奖罚,那么这件事情一定是失控的。

所以,三要素法既是分析失控的重要方法,也是建立控制系统的有效方法。没标准就建立标准,没制约就设立检查的环节并落实检查人、检查频次,没责任就要搞奖罚。为了将流程中各个环节都控制住,可以根据三要素的原则,设计实施一种叫“动作控制卡”的管理工具,既简便,又实用。

动作控制卡将任何一个管理动作都分解成如何做、谁检查、担何责三方面,做事的人和检查的人都持有这种小卡片,每个人都按卡片上的标准去做,使管理活动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有一家陶瓷集团,各生产基地推行“三要素法”收效显著。遇到刺头员工,企业流行一句话:只有“三要素”奈何得了你。

三要素,让做事、管事分离,同时,在每一个管理动作中都落实标准、制约、责任。它的核心就是管理要做循环:做完标准以后就要检查,检查以后就要奖罚。奖可以奖钱,罚不一定是钱。拿结果同标准之间的差距做个评价,这就是奖罚。

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就是每天评价、每天奖罚、每天提高。只要企业坚持天天“三要素”,天长日久,管理中的假动作就会逐渐杜绝,从而练就管理的真功夫。

★ 职场不败的六大真功夫

★ 在文明礼仪教育上下真功夫

★ 玉兰花话题作文600字

★ 话题作文拥抱600字

★ 分别话题作文600字

篇7:学生管理的三要素

我们认为,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其实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班级管理有效,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

第一、教师的自身定位。教师自身的定位所体现的是人的因素,其中的重点在于你的班级管理策略是否与你面对的学生相匹配。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只有与学生发展相匹配的教师定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小学生有小学生的管理策略,中学生有中学生的管理策略,大学生有大学生的管理策略。如果教师的自身定位与学生发展产生错位,那么管理就会出现问题。比如,面对小学生,老师自身定位是一个大学老师的形象,那你管理小学生就管理不好了,这也是大学教授不见得能教得了、管得了小学生的原因。因此,教师在管理学生之前,必须清楚:小学生需要怎样的管理,中学生需要怎样的管理,大学生需要怎样的管理。教师自身定位、班主任形象塑造必须与学生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促进管理工作。

第二、相关的影响策略。教育从本质来讲是一种“人际影响”,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彼此互动,然后学生就受到老师的影响,这种影响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比如教育培训中,有的老师会以授课者为圆心,尽量坐得离授课者远一些,离后门近一些,这也是一种社会影响。

人对人的影响有几个规律:

一是认知的规律,也就是我们被影响而发生改变是由于观念的变化。现在不管是我们的教育行政机构还是一些教育专家,都是想通过转换教师的观念来改进我们的教育工作,但我们知道这并不容易。

二是情绪的规律,因为情绪体验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你因为高兴、兴奋,就做出了一些事端。比如说,许多女老师在逛商场的时候,一高兴就买了许多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穿到的服装。

三是人情脸面,因为受到社会压力而发生改变。比如有些老师参加研究生考试是因为周边的年轻老师都考了,自己再不努力面子上过不去。

四是行为习惯,因为习惯的变化而产生改变。但行为习惯改变起来并不容易,比如,讲座中有的人为什么坐后面,他习惯性地坐后面,哪个老师来了他都坐后面,并不是因为我长得难看他就坐后面。

人的行为习惯是有规律的,人们之间彼此影响也是有心理规律的,那作为老师的你有没有认识这些规律,有没有运用这些规律,是我要讲的问题。可以说,有些老师可能不熟悉这些策略但一样管理好了班级,但是不管你是否熟悉,只要你管理好了班级,就会有意或者无意间符合了相关的心理规律。

第三,管理的情境因素。同样的策略方法,同样的管理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其管理效果是不同的。那么,如何根据班级的现状、班级的发展来实施管理?你自己现在的班级处于什么状态,根据班级发展水平老师采取相应的办法。班级情境处于不同的状态,老师要采用不同的办法。

换句话说,班级管理是人、策略、情境三个因素共同起作用,缺一不可,这三者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下面的一个公式来说明:

篇8:试论创建和谐校园管理的三要素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如果仅仅依靠教职员工的敬业和人际关系实施管理, 只能维持一时而不能维持一世, 不能推动学校持续发展;学校只有依靠健全的制度、和谐的校园文化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管理, 才能维持长久并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为此, 学校健全的制度、和谐的校园文化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实施和谐校园管理的必然途径。

要素一:健全的学校制度

1、在实施和谐校园管理过程中应采取正面灌输与思想疏导相结合、一般教育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学校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结合, 以增强和谐校园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2、在实施和谐校园管理过程中要按规律行事, 保证管理与工作效果。

第一:坚持并用好乘法原则以保证管理效果。

乘法原则内容:A (布置) ×B (检查) ×C (措施) =D (管理效果) 。

内容解读:和谐校园管理效果等于三者之积, 其中任何一项为零, 学校管理效果都是零;在实施和谐校园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为保证管理效果, 必须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措施, 只有布置没检查, 或者虽有布置也有检查, 但没有措施或措施不到位, 管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甚至等于零。

第二:坚持并用好加法原则以保证工作效果

加法原则内容:A (工作准备) +B (工作状态) +C (总结反馈或反省思考) =D (工作效果) 。

内容解读:和谐校园管理工作效果等于三者之和, 具体工作中三者缺一不可;在实施学校任何一项具体工作的过程中, 为保证工作效果, 必须做到有头有尾、善始善终, 最重要的是加强对工作过程的管理。精心准备是提高工作效果的基础;踏实认真是提高工作效果的根本;善于反馈总结是提高工作效果的保证。

要素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在学校教和学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 那么, 校园文化就应成为师生思想信念的凝聚、精神风貌的象征。同时, 校园文化对和谐校园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管理的基础。和谐校园管理总是在已有的校园文化中进行:在实施管理过程中, 一要利用校园文化的组织机构来发挥管理的计划、控制等职能作用, 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推进;二要利用校园文化中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师生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 从而保证师生们的行动一致;三要利用校园文化中的宣传阵地 (如标语、黑板报、校训、校风等) 使师生明确学校的工作目标;四要利用校园文化中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 (如学科兴趣小组、“读书”活动、艺术节活动等) 去引导、教育师生, 努力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

2、校园文化影响着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进而影响学校工作目标的确定、管理方法和采取的措施。长期处在校园文化熏陶下的师生, 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若管理者追求奉献、进取, 思维方式上能做到整体思维、发散思维, 就会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工作目标, 多采取思想沟通、榜样示范方法;若管理者追求功名、利禄, 思维方式上总是局部思维、线性思维, 可能把分数第一、智育第一作为目标, 多采取物质刺激、人治的管理方法。所以, 学校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对学校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校园文化也影响被管理者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 进而制约着他们的行为能否去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程度。每所学校都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视学校名誉为自己生命的教职工;但也有金钱至上、得过且过, 不认真干好本职工作的教职工。一句话, 校园文化影响着教师的精神风貌, 也影响其去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程度。

综上所述, 文化是和谐校园管理中最有效的约束方式。为此,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实际工作中:一要加强“学习文化”建设, 如果学校管理上缺失“学习文化”, 将会抑制教师的素养、教育智慧和教学品质的提升;二要加强“参与文化”建设, 如果学校管理上缺失“参与文化”, 将会导致教师“主人翁”意识淡漠、民主意识匮乏。

要素三:学校价值取向

管理在于管人, 管人在于管心, 管心在于管价值, 价值在于认同, 价值认同需要创造。认同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包容性和适度的超前性, 引导教职工的价值观要由深层思想变成直接行动。

1、引导教职工做一个精神上真正“富有”之人。在物质丰富的今天, 少数教职工的精神世界发生了较大变化, 思想变得“贫瘠”了, 这种现象虽是少数, 但影响深远, 应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为此, 管理者要积极引导教职工更新观念、战胜愚昧——提高其思想认识;要努力引导教职工勇于上进、努力追求——端正其职业精神;要善于指引教职工的信仰——充实其精神世界, 只有通过管理者的不懈努力, 才能让教职工做一个精神上真正“富有”之人。

2、引导教职工做一个理想上有追求之人。首先要关注教职工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家庭的实际困难——让其克服困难, 保证教育教学工作上的精力和时间。其次要积极创设条件提高教职工们的需要层次 (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需要) , 并在其“满足”需要实现的基础上, 通过制度和文化, 让他们个人价值、个人能力、个人成就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认可。再次要抓教职工思想, 促其专业发展, 要让教职工明白:“教育是事业, 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 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 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

篇9:论餐饮管理三要素之关系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三要素:质量、特色、品牌。在餐饮企业中主要体现为:餐饮的质量、餐饮的特色和餐饮的品牌。

一、各自独立的关系

三要素之间各有自己的领域,质量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餐饮的质量主要指“菜点质量和服务质量”;特色为产品或工作的独特风格。餐饮的特色同样指“菜点特色和服务特色”,如服务特色,讲究“三声、三到、三不计较、四轻、五要、五心服务”;餐饮的品牌体现在莱点和服务中的综合体系,所以它们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

二、层进的关系

“质量一特色一品牌”三要素,实际上反映了餐饮企业产品和工作的不同层次。质量是基础,质量是形,正像是一个人的躯体,不注重质量的企业没有生存基础;特色是建立在产品或工作质量基础上具有的独特风格,特色为气,一个人有了躯体就得有气,这样才成活人。有特色的企业是一个活的企业;品牌是具有质量加特色的产品或工作的牌子。品牌是神,就像是人的精神一样,有品牌的产品才具有吸引力,品牌发展成名牌,吸引力更强。“质量一特色一品牌”是产品的三级层进阶梯,是形、气、神的层进。

三、互相联系的关系

没有质量,何谈特色、品牌,特色需要重质量,品牌更需要保证质量;特色是在保证质量上的求新求异求奇求特,品牌更是在保证质量基础上形成特色树立起来的牌子。没有质量、没有特色的品牌不成品牌,也就没有市场:有质量没有特色的品牌,不会吸引顾客,不流行;同样不讲质量,只讲特色的品牌,这种品牌也同样没有立足的市场。所以,三要素之间互相影响,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缺一不可。

四、管理者与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管理者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就是从质量管理到特色管理再到品牌管理,管理者根据管理需要,采用相应的管理手段,对三要素进行控制,这里管理者是控制系统,三要素是被控制系统,加上反馈系统,如下图:

从中可看出,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是一个互相影响,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控制系统(管理者)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对三要素的管理,要素系统的每一要素也都从自己的角度直接决定着或证明着控制系统的控制水平。纵观近期餐饮市场,其管理过程大致经历了从“吃不饱——吃饱——吃好”三个阶段,侧重点不一样。

1、吃不饱阶段

消费水平低,供需不足,经济来源缺乏,生活水准不高,不求高质量,不讲特色,不谈品牌,菜肴只求数量多,油水足,能吃饱就行。

2、“吃饱”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也慢慢提高,经济稍有积余,餐饮消费渐旺。此时,肚子里有了一定的油水,才开始讲究质量,追求特色,但还不求品牌。

3、“吃好”阶段

生活处在小康阶段,市场繁荣、货源充足、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吃的日常消费不但追求高质量,追求新、奇、异之特色,而且注重品牌,叫“吃品牌”,并把品牌视为精神和文化。同时不同类型的餐饮企业,对管理三要素都会有不同的侧重。

综上,科学管理离不开对三要素的管理,现代餐饮企业的竞争已由低层次的价格竞争逐步走向高层次的管理科学化的质量竞争、特色竞争和品牌竞争。

篇10:管理者必备的领导力三要素

无序的管理,即使你忙得焦头烂额,也不一定有好结果。只有设立清晰的目标,增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彼此间建立信任,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几要素,现在成了有效管理的基石。

西西弗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冒犯了上帝的一个国王。他受到的惩罚是在地狱里把一块巨石推上一个陡峭的斜坡,看着它滚回山脚下,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古希腊神话对地狱的描述很像现代员工们的生活状态:整天忙于那些毫无意义且看不到尽头的工作任务。太多的公司就像在一个真空里运营,不仅雇员,甚至他们的上司也不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工作迷失了方向,员工们只是按惯性前行,很快就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

设定清晰的管理目标

虽然领导者不能经常改变组织的任务,但他们可以通过设定清晰的组织或团队目标来改变员工对工作的态度。通过明确任务目标并努力实现理想的结果,有效的领导者会让工作充满意义和目标清晰。任务仍是原来的任务。但它在员工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却大幅提高。

以医疗行业为例。与其他行业不同,医疗行业的有利之处在于,具有基本令人满意的固有目标:许多人选择该行业工作是为了帮助别人生活得更好,此外很少考虑其他什么更为高尚的目标。即便如此,那些能让员工和患者达到最大满意度的医疗组织,也会努力培养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目标意识。

在一个拥有60多家医院的医疗组织中,领导者定期进行调查,询问员工“使命和核心价值观是否使你的工作变得更有意义”。该组织将目标和价值观融入整个组织的招聘程序、员工评估和战略计划之中。组织的日常工作完全围绕其使命和价值观进行,因此该组织在此问题上的全国满意度百分比出现了重大飞跃:从2002年的35%上升到2004年的61%。

无论所卖何物,也无论所在何处,所有行业中的优秀管理者都会给他们的员工灌输一种清晰的目标意识。他们不仅要从服务顾客、诚实做事、做产业中的佼佼者等诸多方面阐释组织的使命,而且要讲清楚如何将所有重要的使命,落实到团队和每个人日常工作的具体目标中去。

但奇怪的是,许多领导者在制订出公司价值观后,就将其束之高阁,并未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一位领导者曾经告诉我:“我们已经印制了工资卡,每人都有一个。每个会议室中都张贴了印有公司价值观的海报。”但还会出现员工行为与组织确立的价值观不一致的情形,领导者对此颇感疑惑。我们发现,虽然设立目标是个基本的管理技能,但实际上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领导者非常少。

优秀的管理者会将员工的目标和公司的目标紧密相连。而这种联结就是领导力――旦发生,成效非凡。事实上,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具有相当惊人的威力,以至于成了许多传奇故事的中心。几乎所有的文化都曾创造过关于探险之旅的神话故事:身处险境、令人绝望,但最后成功到达。而英雄们之所以不惜代价,甘冒风险,就在于他们心中存有崇高的目标。

与员工坦诚沟通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曾读过位于落基山脉的某能源公司的一本员工杂志。其中一篇文章谈到:公司新上任的CEO透露,他赞成与员工沟通时贯彻“必须知情”政策;但同时他又认为,告诉员工们任何与他们具体工作无关的信息会分散其注意力,同时也是浪费时间。

我当时猜想,他在这个职位上最多能做一年的时间,但实际上他做得更短。到他离开时,整个能源公司的经营混乱不堪。

更有趣的是,管理咨询公司最近在336个组织中所做的一项员工调查显示,只有1/3的员工知道或理解他们老板的经营战略。乍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不让员工知情是导致被调查员工不满的最大因素。

高层领导的工作不是独占全部或大部分经营战略,他的工作是与员工沟通公司目标并激励他们去完成。对基层管理者同样应该如此。必须对员工的能力给予一定信任,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基本要求。

通用电器的前CEO杰克?韦尔奇对此给出了很好的解释:“我认为任何一家公司都应该想方设法让每位员工的大脑都运作起来,如果你不时刻考虑如何让每位员工更有价值,你将没有机会取胜。什么叫可替代资源?什么叫被浪费的大脑?什么叫无关人员?什么叫愤怒或厌烦的劳动力?说这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善于与员工们坦诚沟通的领导者基本可以不利用权力和威胁就能使企业有条不紊地运作。正如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所说的,“你不能靠敲打人的头来领导――那是侵犯不是领导。”

当然,领导者也可以在其他层面上进行沟通。比如借助榜样、姿态、决策、重视和赞赏的事物、予以奖惩的事物及自身行动等。但是有一件事他们不能做,那就是呆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没有坦诚的沟通,管理者便无从管理好员工。循序渐进地进行坦诚的沟通,会为你以及你的员工或你的公司开启成功之门。

以DHL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快递公司为例。几年前,公司意识到它需要采取一些特别举措来巩固它在美国的地位并扩大美国市场的份额,当时它的市场占有率仅排第三。于是公司确定了“传奇顾客服务”核心战略,并随后导人了“由我负责”的广告推广活动。在实施成功战略和成功营销活动的同时,DHL认识到只有员工们真正树立起特殊顾客服务的品牌意识,这些战略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因此公司让所有员工都参与其中。

“只要我们得到的是公司的同一指示,那么每个部门、每个区域在设定自己的目标上就都有发言权,”DHL人力资源部全球执行副总裁斯科特?诺斯卡特说,“应该让所有人参与其中,应该确保每个司机、管理者及员工理解这一目标,这对战略绩效和最终成功至关重要。”

如今,DHL的知名度得到巨大提升,在美国的运营收入也大幅增长。无论是对DHL的未来发展,对DHL的管理者还是世上其他任何企业而言,坦诚沟通都是迈向成功、成为行业领袖的关键所在。

通过交往建立信任

信任往往被视为人们相互交往的品质,而不是领导技巧,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事实证明,信任是商业中的核心概念,它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克莱蒙大学(Claremont)经济学教授保罗?泽克发现,在一个社会中,信任可以鼓励投资,减少交易费用。在一个人们相互之间信任度不到30%的社会里,贫穷会明显增加。

这对一项业务和一个团队而言同样适用。在一个人人都信任其领导者的组织里,员工会给予组织更高的回报。当一位员工认为管理者真心为他着想时,就将激发他最大努力投身于工作与企业中,这将会带来更高的敬业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哈佛商学院教授路易斯?巴恩斯将信任现象描述为互惠的理论:简而言之,人与人之间总是投桃报李。对希望在组织中建立信任的管理者来说,这意味着他必须尊重员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公平地对待他们,关注组织整体利益而非个人成功。

这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品质清单,对我们多数人来说,要具备这些品质或许有点强人所难。我们发现,如果领导要建立与员工之间的信任,他就应该经常出现在员工的面前。经验也表明,解决常见的信任问题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离开办公室与员工们打成一片。在举办组织改进研讨会时,我们总是惯例性地问:“你与你的老板在改进彼此间沟通与信任上最大障碍是什么?”几乎没有例外,员工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我从没有见过他,他总是在开会”。

这正是某个美东海岸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该组织的员工调查结果显示,高层领导的信任度得分非常低。从随后进行的专题调查中了解到,该组织的CEO很少离开他的办公室,他与员工问的沟通都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的。员工们对他的评论一般是,“他每天早上坐着豪华轿车来上班,到达第四层,然后我们就再也见不到他了。”员工们如果连CEO办公室的那个人是谁都不知道的话,怎么期望他们能与高层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呢?那位CEO如今已经离开该组织了。

而另外一家公司,在首次调查中,信任分数很低。然而,该公司CEO立即对该结果给予重视,并召开所谓的“市政厅会议”,实际上就是一个自带食物的午餐会,但员工们却有了与总裁们谈话的机会。他同时还要求所有的副总裁都要与本部门或其他部门的员工进行交流。结果在第二次调查中,领导者的信任分数大大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篇11:工程项目管理三要素

安全——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遍布于我们生活及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乃至缝隙当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周围,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凡是无视安全,必将付出沉痛的代价。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安全预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更加不能摆架势,走过场,虚张声势。应当将安全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人人监督、各负其责,坚决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一线,是安全问题易发处,班组作为安全管理的最小单元,是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的贯彻执行单位。所以,班组安全管理水品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应当做到“讲、查、抓”三个要素。

“讲安全”——班组长及班组安全员要充分利用班会,班组安全会等各类会议,不厌其烦的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做好“安全经验分享”工作和各类事故(事件)原因的分享工作,以实例告诫每位员工。讲安全,内容要结合实际,切中要害,形式要有所创新。要在班组中树立“所有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安全理念,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实重安全,时时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查隐患”——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并非偶按,是有先兆和苗头的。班组员工在交接班时,首先应当检查岗位及周边各种危险源的防控措施是否完善到位。执勤过程中要有安全措施做保障,要勤观察,善于发现事故(事件)哨位苗头,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分析,整改和上报,并做好相应备查记录。班组长也要不定时对执勤哨位内外及执勤过程进行细节性检查,针对岗位的工作性质加强监控,重点防范。对冬季的“防冻防凝”、“防滑防摔”、“六防”作为重点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抓典型”——班组长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安全管理经验,善于发现和培养“安全先进个人”在班组中抓典型,造声势,树榜样。为此,班组长要经常把“安全先进个人”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加以宣扬。此外,班组长还要注意吸取事故教训,了解事故经过,避免同类事故在自身或周围发生。要善于客观分析形成安全隐患的原因,做到超前分析,举一反三;既要分析班组工作运行现状,还要分析班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超前控制。在班组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强化班组成员的安全责任心。

上一篇:奖教奖学金颁奖仪式上的讲话下一篇:新员工入职保险办理流程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