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2024-04-23

语文渗透环保教育教案(精选8篇)

篇1:语文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环保教育渗透教案——

18、鸟岛

因远小学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全文,了解鸟岛在青海湖西部,具有鸟儿多.鸟蛋多、鸟窝多的特点而闻名中外,吸引了许多游客。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3.指导书写生字:筑

类。

二、教学重难点:

从语言文字入手了解鸟岛鸟儿多.鸟蛋多、鸟窝多的特点。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三、教学准备:

⒈ 多媒体课件。

⒉ 学生课前搜集关于鸟岛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初读了课文——鸟岛。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近鸟岛。齐读课题,18、鸟岛(二)、学习第一段:

1、引读第一自然段:青海湖西部——

2、交流:

教师叙述:海西皮是一个只有0.8平方公里的小岛,却是个 闻名中外的地方。(点击变红)

一边板书:闻名中外,一边提问:“闻名中外”还可以怎么说呀?老师这里也有几个词语,大家来读一读(驰名中外

举世闻名

世界闻名)

3、小朋友积累的词语真多!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闻名中外的鸟岛,你觉得怎么样?

生:很自豪。(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4、读得真棒,我为你自豪,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三)、学习第二段:

过渡:“海西皮”这个小岛为什么会成为闻名中外的鸟岛呢?赶紧打开书,认真地读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1、生自由读。

2、小朋友读得真认真,谁来读第一句。你读得真流利,你知道了什么?

从你读的“一群一群”让老师感受到来这里鸟可真多。我从“陆续”知道了这么多鸟不是一起飞来的。我知道这些鸟儿喜欢这儿。你从哪儿知道的?

3、来岛上的鸟儿真多呀!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4、鸟儿们一群接着一群来到这里,这么多鸟来这里干什么呢?(出示:它们在这里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录像)春天到了,青海湖这里天气变暖,湖面上的冰融化了。湖里的水草生机勃勃,长得十分茂盛,鱼虾一群群,十分肥美。仔细看,小鸟们都在干什么?

5、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小鸟们在这儿生活的多么忙碌,又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呀!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春天的鸟岛生机勃勃,想知道夏天的鸟岛会是怎样的吗?请小朋友们接着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出示: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你读得真带劲儿,请你读读第一句。读得真好听,你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了 „„(板书:鸟多)

还有哪里也能看出鸟多呢?

鸟的世界

鸟岛上都有哪些鸟呢?老师收集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课件)解说:洁白的天鹅,捕鱼能手鸬鹚„„一共有100多种,十万多只鸟儿聚在了岛上。看到这儿,你想说:

鸟儿真多呀!真的成了——鸟的世界。(板书:鸟的世界)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3、在鸟岛上,天上飞的,地上跳的,水里游的全是鸟,这 里成了鸟的世界。那么,岛上仅仅是只有鸟多吗?鸟岛上还有什么?

(出示二、三句话)

指名读。你读了这两句话,知道了什么? 抓住 “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体会鸟窝多 抓住 “窝里窝外”、“到处”鸟蛋多。

鸟窝多,鸟蛋多,其时就是什么多?那么你愿意把这二句话给大家读一读吗?

4、一眼望去,这么多的鸟,这么多的鸟窝,这么多的鸟蛋,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六月的鸟岛真是最热闹的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5、指导背诵:这么热闹的场面,你想把它记在脑海里吗?(1)自由背诵

(2)填空:个别

(3)看图背诵(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鸟岛这么热闹,谁不想亲眼瞧瞧呢,所以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引读第四自然段)——

2、(出示:他们伸手就能捉到幼鸟,随处都能拾到鸟蛋,可是却没有人去碰一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你从“伸手”、“随处”可以知道什么?

3、对,鸟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爱鸟!岛上的游客和我们一样,虽然他们伸手——(再次引读第四自然段)。所以,每年春天—— 六月的鸟岛才会那么热闹——

4、看录象。

(六)、总结:今天我们走近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那里,鸟多,鸟窝多,鸟蛋多,是鸟的世界,离开这里真有些舍不得,让我们再仔细领略一下鸟岛美丽的风景吧。齐读课文。(七):学习生字: 指导书写生字:筑

类。

小朋友们这么喜欢鸟,今天鸟儿给我们带来了三个字宝宝,看谁写得最漂亮!⒈ 识记。⒉ 师范写,⒊ 生描红,临写。(时间十分钟)(八):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了课文以后,画一只你喜欢的鸟。

3. 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吗?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五、板书设计:

鸟多

闻名中外

鸟岛

鸟窝多

鸟是人类的朋友

鸟蛋多

鸟的世界

篇2:语文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怎样保护母亲河

柯贤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关注热爱、保护母亲河的兴趣。

2、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力要既丰富而又合理,又要对人类有所启发,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人也来保护母亲河。

3、口语交际中,参与讨论,发表见解;耐心听,简明扼要说,通过多方评价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话和说话习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一些有关母亲河遭到严重破坏而导致生态灾难的资料。

2、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收集、摘录有关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和人们采取措施进行环保的资料、图片,提通过观看、阅读,让学生知道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

3、引导学生设计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共同商讨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讨论怎样保护母亲河,我想问问大家,母亲河指哪些地方?

二、过渡:

三、讨论水污染现象、后果及应对措施。

交流资料,了解“母亲河保护”。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并结合图文、音像等;让学生加深对环境保护的了解。

1、出示系列:课件,定格:小河上漂浮着死鱼。

2、从这张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还看到过或了解到哪些污染河流、湖泊的现象?

3、人们把生活垃圾倾倒在湖泊里,把工业废水排放到小河里,这些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4、是啊!湖泊里的水变黑了,变臭了。小河里的鱼儿不再欢快地畅游了,鸟儿也不在这里栖息了。我们人类更是自食其果,遭到了无情的报复:健康被损害,出现了许多怪异的病症,有的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水污染不能再继续了,那我们怎么办呢?你能采取什么行动制止或减少水污染现象的发生呢?

①捡起来,或捞起来。

②比如我现在就是一个环境破坏者,我正要把刚喝完的饮料瓶扔到河里。你准备怎么办?你准备怎么劝说?(注意:一要懂礼貌,二要以理服人,让人心服口服)

③科幻发明。

但愿科学家们早点儿把你说的这种机器发明出来!

④还有那些你看不到的,甚至看到了凭你的能力也解决不了的现象。比如,你只看到小河里有垃圾,却看不到是谁扔的;你明明知道有人向湖泊里排放污水,却没有能力去制止,你怎么办?(宣传、写倡议书、向有关职能部门投诉等等)

同学们的办法真多,真高!

四、讨论畅谈母亲河污染的现象及应对措施。

师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已介绍了很多有关母亲河遭到严重破坏的资料,了解了了什么是保护母亲河,明白了我们全人类都必须行动起来进行保护母亲河。那么假如你是母亲河保护大使,你想怎样进行保护呢?先来看看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默读提示,思考:什么是保护母亲河?为什么要进行保护母亲河?如何进行保护母亲河?

要求:

1、想法要新奇、得体;

2、想法要符合母亲河保护的要求;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谈话引导、启迪思维:假如你是保护母亲河的大使,你最想做什么?如何呼吁全人类去保护母亲河?假如要你设计一些公益广告,你会怎样设计?有什么好的建议?

五、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1、四人小组组织交流,看谁的想法最新奇有趣,最有益于人类,最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2、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3、小组推荐或自荐一名上台说给全班同学听,教师引导评议。(主要评议:话语是否清楚、具体,重点是否突出;建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设计的公益广告是否琅琅上口)

六、对于防治环境污染,我们个人应该做些什么?

篇3:语文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一、注重在挖掘教材主题内涵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蕴含着环保因素的课文比比皆是, 只要教师善于解析文章内容, 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桂林山水》《林海》《迷人的张家界》等, 这类专门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壮丽风景的课文, 教师可以利用生动的描述为学生编织一幅秀美山川的蓝图, 引导学生树立对祖国环境的热爱与保护意识。教材中还有对各种动物的介绍与刻画, 如《珍珠鸟》《松鼠》《雪猴》《鲸》等, 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依据课本对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细致的描述, 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并将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渗入到教学中, 加强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认知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想相处的理解, 从而自发进行环保行为。同时, 还可以利用反面教材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使学生产生想要积极参加环保工作的迫切心理, 自觉地投身到改善生存条件、保护自然环境的实践中。

二、注重在引导学生感知教材插图意象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插图, 这些插图实际就是对现实事物的另一种体现方式,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 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在《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尝试把课文的插图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放映或利用多媒体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湖水的澄澈、山峰的秀丽, 以及山体、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当这些图片唤起了学生对山川之美的欣赏时, 教师要趁势对配图进行引申:地球上除了桂林山水外, 还有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森林、熙攘的城镇、丰厚的矿山……由此开拓学生视野, 加强学生对生存环境的认知, 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引起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要性的感知。当学生的思想和理解上升到一定程度, 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 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注重在引导学生激情朗读中渗透环保教育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很多课本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使得文章感情丰富、真实感人。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 能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情感, 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为提升环保教育的效果提供了基础。如对《火烧云》《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秋天的雨》《找春天》《咏柳》、《望庐山瀑布》等课文进行讲解时, 针对文章中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写的语句, 引导学生用赞美和自豪的语气读出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同时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认知。

四、注重在引导学生揣摩文意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富有深意的课文, 它们虽没有直观的对环境保护进行表达, 但在字里行间藏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环保教育的引申。如《鸟的天堂》一文中, 作者通过对大榕树的细致刻画, 将榕树本身的形象以及对鸟儿的意义明确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并且作者在文中很自然地插入了一句话:“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 教师除了要加强学生对文章中优美语句的回味和对自然喜爱之情的指导外, 更应重视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内涵, 通过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留心这句话, 使之明白美丽和谐的环境得益于农民对自然保护始终保持着一颗淳朴的心, 想要获得这样美好的世界就必须注意环保。这在无形中树立起了学生对环保的意识, 明白人类生存与环境保护相辅相依。由此可以看出,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细微处出发, 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品味, 促进了环保教育的进展。

五、注重在课外延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针对环保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问题, 语文教师应结合其他学科尤其是科学、社会、综合实践等相关课目进行教学,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增强其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图书、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 理解环保、获取环保信息, 同时做出环保行为。在课外活动中, 带领学生去环境优美与污染破坏严重的地区,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环境差异。在对其进行比较的过程中, 进行环保教育的指导。在讲到一些科学实验和社会问题的课程时, 教师应布置一些关于社会状况的小课题,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引导学生废物利用, 美化生活环境。通过各种活动, 让学生身体力行, 自觉做到“环保从我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篇4: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渗透环保教育

关键词:课程资源 渗透 环保教育 生态文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绿色文明是21世纪的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周围的环境也 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下面谈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何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渗透环保教育的体会与做法。

一、选准语文教材,适时渗透环境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环境教育,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环境教育资源,并根据这些教材的特点,将语文教学和环境教育适当结合。例如:人加班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燕子》、《燕子专列》、《翠鸟》、《珍珠泉》、《咏柳》等课文,在教学时要认真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图片进行分析、理解和品评,借助课件等直观影像帮助学生理解词句,鼓励学生围绕课文词句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或复述课文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和欣赏大自然及人文景观的美丽和伟大,体验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对自然、对人文景观的热爱。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说明文直接以环境问题为主题,例如:《黄河怎样变化的》、《只有一个地球》、《太阳》等。这类课文教学中我们应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认真想,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课文第四自然段后提问到:“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不能使他们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教学中启发学生牢记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惨痛教训,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教师:“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自身也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同时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环境科学术语、环境科学知识,掌握适度利用环境和有效保护环境的科学方法,从而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精心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教师教学时要善于利用这些课文资源巧妙地进行环境教育。

二、在朗读训练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人,加强朗读,能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例如:教学《燕子》、《鸟的天堂》、《翠鸟》、《咏柳》、《望庐山瀑布》等这类课文时,我着重指导学生欣赏描写自然美丽景致的语句,并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激发学生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三、利用语文课堂渗透环保教育

课堂是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阵地,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因为语文书上有许多课文或描述大自然的奇妙风光,或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也有一些讲述因不受到保护而消失的自然景观的故事,很多还配有插图,我们可以用这些优美的插图和文字熏陶学生,让他们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引导他们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例如:开展环保手抄报、写环保征文等。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语文课堂进行环境教育并不要占太多时间,一节课只需渗透几分钟,以至两三句话,日积月累就能收到滴水穿石之功,巧妙“渗透”,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四、在习作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习作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指导学生习作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例如: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写“环保日记”,让学生记下自己每天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事,哪怕是随手关灯、关水龙头,捡自己周围地上的垃圾,分类倾倒垃圾,种植一棵树木,保护一只小动物等日常生活小事。又如:教师多给学生布置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习作。每次作文前要安排学生参加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或观察校园、家乡的风景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来,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习作的方式写下来。通过对家乡优美环境的真实描写,抒发学生心中的真情实感。这样一来,学生所写的作文中,往往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也有对所见景致环境问题深深忧虑的,提出改善环境方面的自己的观点、见解等。通过有目的地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在习作训练中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習作素材。

篇5:语文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1.能读懂“Read and write”部分的选择任务和写作任务。2.能读懂“Let’s check”部分的录音并完成判断和填空任务。3.能听、说、认读单词“move”,“dirty”,“everywhere”和“mouse”。

4.能读懂“Story time”部分的故事。5.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6.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教学重点

1.能读懂“Read and write”部分的选择任务和写作任务。2.能读懂“Let’s check”部分的录音并完成判断和填空任务。教学难点

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和录音带。2.教师准备词卡、教学挂图。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Warm-up)

1.Free talk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Ss: Good morning, teacher.T: How are you today? S1: I’m fine, thank you.2.教师播放歌曲“A photo of me”的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唱歌曲,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

二、课前预习(Preview)

“词语接龙”游戏。

学生在小组内玩“词语接龙”游戏,第一位学生说出一个方位介词,如“on”,第二位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表述方位的介词,如“on, under”,以此类推。然后教师请几位小组代表上讲台玩“词语接龙”游戏,获胜者所在的小组将会得到老师的奖励。

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1.B.Read and write(1)教学新单词。

①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搬家的场景和老鼠的图片,引出单词“move”和“mouse”。

②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到处都是垃圾的场景,说:“Look, here is the rubbish and there is the rubbish.The rubbish is everywhere.It’s dirty.”,教师利用身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单词“dirty”的意思。

(2)简单介绍阅读材料。

T: We know that the robot, Robin, is very helpful.Wu Yifan’s art teacher has some trouble.So he writes an email to ask for help.(3)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的图片。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判断下面句子正误。① Mr Jones is an art teacher.② The rooms in the old house are clean.③ There are pencils and crayons on the table.④ There is a mouse in front of the computer.Answers: ① T, ② F, ③ F, ④ F(4)What’s in your room?

学生用There be 句型写一写自己的房间里有什么,并在四人小组内相互交流。

2.Let’s check(1)介绍听力任务。

T: Now I’ll play the tape for you.After listening to the tape, you’ll know what’s in the room.Please tick or cross and fill in the blanks.(2)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判断图片正误。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完成填空练习。第三次播放教学录音,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四、巩固延伸(Consolidation & Extension)

C.Story time

(1)教师出示“Story time”部分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猜测故事大意。

(2)教师播放本部分录音,学生边听录音边读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3)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听完录音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Where does the can want to go? ② Why don’t Monkey and Rabbit help the can? ③ Who helps the can at last? Answer:

① It wants to go home.② Because they are late for school.③ Zoom

(4)第三遍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分角色跟着录音读对话。

(5)学生在小组内容练习分角色表演故事,然后教师请两三组学生上讲台表演,提醒学生表演时要带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教师评选出“最佳表演组”,并给予表扬。

(6)学生讨论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教师总结: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不能以任何理由推卸这个责任。

六、布置作业(Homework)

1.听录音,跟读本单元的内容一次。

2.将单元学习的新单词在四线三格内抄写六遍。

3.预习下一单元的内容。

板书设计

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B.Read and write B.Let’s check C.Story time

Your room is really nice.There is a big bed.My computer is here on the desk.Where is the ball?

篇6: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教案孔建雁

教学目标:

1、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2、通过观察,了解家乡环境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哪里呀?对钱仓,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乡村小镇,那你们对她了解吗?当我从一个小村庄走入另一个村庄,我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各个角落都是那么地富有吸引力,是那么的古老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

二、口语交际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教师播放课件,出示资料,图文结合:钱仓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中部,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北宋时即为温州四大镇之一在。在平阳的历史上钱仓是出名的。分县前的老平阳有2312平方公里土地(现平阳1051平方公里,苍南1261平方公里),共有9条城,钱仓就占了一条。钱仓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名胜景区,又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底蕴的文化古镇,境内有北宋双塔等省、县重点保护文物多处。明代的蔡芳携马性鲁游南雁时,把钱仓的宝胜寺、双塔、钱王的一宿楼都载入了《南雁荡山游记》中。近代钱仓更是豪杰辈出,金钱会英雄揭竿而起,声震浙闽。钱仓至今还保留着老城门、石板街、老码头、贞洁牌坊、南雁第一桥等古建筑。钱仓景区被称为南雁门,在宋代时就享有盛名,现留有碧泉和双塔两处景点。

碧泉景点位于钱仓与梅溪交界的岩庵山上。山上有建于1957年的岩庵水库(碧泉湖),碧泉寺为唐代僧幽谷开山创建,千年来几经兴废,后于20世纪80年代重建。双塔景点位于104国道旁的凤山,又称凤凰山。凤山是钱仓风景荟萃之地,山上单是宋代摩岩就有13处之多。

(3)学做“小记者”采访。如,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家乡的哪些现状让你担忧,你准备为家乡做些什么,让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好!(可以从河流,山林,公共设施等方面谈谈,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

(2)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

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三,课后实践活动:

1、为保护家乡环境设计一句广告语

2、开展保护家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活动

四、宽带网

一、宝胜寺双塔

钱仓现存最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大概就要算宝胜寺双塔了。双塔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外形相似,皆为砖砌五层六面楼阁式塔,相距11.8米,高15.6米。关于宝胜寺及双塔的历史在平阳县志上有简略记载。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平阳县志》卷九·寺观中载有:“宝胜寺在钱仓,唐咸通间建子院二曰律院,宋大观间建教院,元佑间僧德玉重修。”卷十八·古迹载:“钱王楼在钱仓宝胜寺,五代吴越钱王曾宿于此。”民国时期的《平阳县志》卷四十六载:“宝胜寺在凤山麓,唐咸通间建子院二曰律院,宋大观间建曰教院,元间僧德玉重建,咸丰季年金钱匪乱被毁,同治僧广法重建,规模狭小矣。”卷五十四载:“钱王楼在钱仓宝胜寺,五代吴越钱王曾宿于此。”以上史料文献表明,历史上钱仓曾建有宝胜寺、“钱王一宿楼”等具有相当规模的建筑。相传吴越王钱俶去南雁荡山朝圣时曾路过钱仓,下榻宝胜寺楼,于是这座楼就被称为“钱王一宿楼”。宝胜寺毁于何时,现已无法查考,如今仅存双塔及残牌楼柱。因双塔是宝胜寺的主要建筑物之一,因而又叫宝胜寺双塔。清代张元启曾撰诗《钱王楼怀古》:

钱王遗迹至今存,忧见层楼绕断垣。

千乘旌旗空想象,万家灯火自朝昏。

添州未补英雄恨,废寺徒留寂寞魂。

闲立西风残照里,霜图销歇不堪论。

二、凤山摩崖石刻

在宋代,钱仓景区就已在温州一带颇有名气了。凤山是钱仓风景荟萃之处,明代方鹏的游记中就说,此山“多巨石,或覆如屋,或仰如舟,或比如栉,或伏如怒猊卧虎。其色皆如墨泼,间有纹理,如玉如雪,莹洁可爱。”乾隆年间《温州府志》里的《南雁荡山图》便将凤山景区包括在内。

凤山上有宋代摩崖石刻10多处,历代文

人骚客在此留下了不少吟诵钱仓美景的诗篇。在凤山西南山坡上,有几块上圆下尖的巨石倚叠在一起,一块如陀螺般浑圆,称为“陀螺岩”;一块形如河马,称为“河马岩”。游人躺在“河马”的鼻子上,双脚用力向“陀螺”推,“陀螺”就能摇动起来并发出声音。人们形象地将这处巨大的岩石称为摇动岩。清代旅行家潘耒曾在游记中记载:“钱仓凤山岭半,有两岩相偎依着,摇它一下,就徐徐辄开,又慢慢合拢,是一块闻名遐迩的摇动岩……”摇动岩上留有不少摩崖石刻,譬如明正德年间驻守平阳金乡的武官徐岳手书的“石乐”二字;其中最显眼的当属“动静随缘”四个雄浑苍劲的大字。清代号称“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袁枚也曾留有《摇动岩》的诗篇:

两石相倚眠,隆隆万钧重。

十手推不摇,一足蹴乃动。

其事实可骇,其理不可求。

三、【清】赵起(赵启)

赵起(?—1863),一作赵启,平阳钱仓人。出身贫苦,曾在鳌江码头当佣工,后在江边开设饭铺。慷慨好义,乐于扶危济困。清咸丰八年(1858)四月,太平军进抵处州(今丽水市)。浙南连年水旱,民心思变,起和朱秀

三、缪元等8人歃血结盟,准备起义响应。八月十五日(9月20日),在钱仓北山庙正式成立金钱会,入会者发给铸有“金钱义记”四字大铜钱一枚作为凭证。此后向浙南、闽北各县发展,由于支持平粜救荒,深得贫民拥护。九年春,瑞安马屿金谷山农民数千人入会。十一年,瑞安仙降屿头拔贡蔡华率弟蔡岑等入会,成为得力助手。五月初一(6月8日),孙锵鸣招集乡民聚饮,每人分给白布一块,印有“安胜义团”四字作为团勇号衣,故称白布会。白布会和金钱会尖锐对立。随着瑞安林垟二会相持不下互拔对方旗帜,势不两立,起遂于六月二十六(8月2日)在北山庙举旗起义,率起义军3000人攻进林垟,烧毁白布会首陈安澜家大院。八月十九日(9月23日),击溃平阳雷渎温和钧为首白布会。次日,金谷山义军进攻孙锵鸣老家——瑞安潘岱,火烧安义堡。二十八日(10月2日),与潘英、蔡华等因攻瑞安城未成,率众2000余人攻入温州府城,温处道志勋仓皇逃走,缴获道、府、县印信。另一支由谢公达率领,曾于八月底经灵溪、桥墩门攻入福鼎。清政府闻变大惊,调兵反扑,义军向飞云江上游转移,击毙湖石白布会敬胜局练首张家珍,然后沿江东下,于十月二十五日(11月27日)至十一月初六(12月7日)合力围攻瑞安县城。闽浙总督庆端调集秦如虎、张启煊和吴鸿源等部官兵前来镇压,形势迅速逆转。起在沙垟会众掩护下,藏匿破棺中,越过瑞安、青田交界白沙岭,抵达处州,引领太平军白承恩部南下,连续击溃孙诒谷所率白布会乡团和驻扎桐岭张启煊所部清军。但同乡白承恩在瑞安陶山中伏兵牺牲,太平军失利北撤,金钱会和太平军联系中断。无奈就地隐蔽,同治二年六月(1863年8月)偕林宗启等数人寓居乐清塘下客栈,因叛徒林宗启出卖,被杀。余部在林孔葵等领导下,改名红布会,曾于次年五月十五(1864年6月18日)前往福建福宁发动起义未成,最后失败。

灰雀(三年级上册)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课外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3、列宁对灰雀的爱深深感动了小男孩,那感动了你吗?鸟是人类的好朋友,你打算

怎样保护鸟类,和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板书:

5.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

男孩

每次„„都要„„“没看见”

经常带„„“一定会飞回来”

可惜

篇7: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浅谈《大瀑布的葬礼》教学体会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小学麦慧玲

环保意识对现代人来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现在时刻都在反省自己是否有环境。由于以往人们的滥采滥伐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对人们进行环保教育是迫在眉睫。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进行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语文性,而忽略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这是值得我们的反思。

在语文教学的阅读课文、讲解词汇、分析句段,观察、描写周围事物以及作文、演讲等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重点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环境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只要用心寻找,一定可以在许多语文课文中发现能渗透环境教育的渠道。让我们翻开人教版的五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本看一看吧,教材十分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而环保意识教育也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例:《迷人的张家界》、《索溪峪的“野”》、《珍珠鸟》、《大瀑布的葬礼》等课文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的教育。因此我在教这些课文时很重视环保意识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得到教育。

在《大瀑布的葬礼》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这样的: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重难点、学生的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渗透了表述体会的方法,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突出,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在本课时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来进行教学。运用自读--自悟--交流--自得的教学方法,通过自读来质疑、梳疑;通过自悟、小组讨论来解疑;最后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深入地理解,学生达到自得,同时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初读质疑、梳疑

1、读课题,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师生交流课前学生收集有关塞特凯达斯的资料。

2、学生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继续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理清文章作者的思路,再次提出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梳理,确定最后有四大问题需要解决。

(1)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亲自主持一个瀑布的葬礼?

(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一世界闻名的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样既增强目的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二、自悟、小组合作学习解疑

让学生主要围绕“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亲自主持大瀑布的葬礼”这一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可采取“读—画—议—说”的方式进行讨论,要求每个学生交流前,最好把自己的发言概括成几点来说。

三、全班交流,深入理解

1、巴西总统之所以要亲自主持大瀑布的葬礼,是为这个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惋惜和遗憾,因为它一直是巴西人民的骄傲。

师引导对比朗读第4自然的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体会大瀑布昔日的雄奇壮观;对比

朗读第5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体会昔日的旅游胜景。同时展示大瀑布雄奇壮观与逐渐枯竭的图片资料。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落差,使其同作者同惋惜。

2、大瀑布是怎样消失的?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就很容易归纳得出瀑布消失的原因有三:①上游建起了水电站;②水资源浪费,“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③严重破坏森林、乱砍滥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四、交流学习体会,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突出了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学习后的感受,发散思维,把学习的气氛推向高潮。

引导学生:“面对即将消失的瀑布,人们举行了浓重的葬礼,这葬礼难道仅仅只是向人们宣布大瀑布逐渐枯竭吗?它的意义所在?让我们来读读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里巴西总统菲格雷特所发出的倡导。”“如果你当时在场,有什么感受?”就这些问题请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感受。“你们可以为菲格雷特总统写一份悼词吗?”“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共建美好家园!” 让学生现场设计有关环保的广告语,把对学生的环保教育推向高潮。

五、课后延伸,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小结后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指导学生在课后就自己的居住地周围的环境污染作一次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篇8:语文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就包含了许多文质兼美的环保教育内容,是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下面笔者就简要地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⑴实地考察。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才能使教学不流于形式。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考察学校附近的水域情况,到河边、工厂、居民生活区拍照片,采集水样,让学生亲眼看到大街小巷一堆堆蚊虫聚集的生活垃圾,一根根直冲云霄的高大烟囱不时向空中排放浓浓的黑烟,一条条伸向母亲河的明沟暗道,闻到浑浊不堪的母亲河水散发出阵阵恶臭,从而激起他们一种触目惊心之感,认识到环境被破坏所造成的恶果,引人深思“长此以往,会怎么样?”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环保责任,这对他们终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⑵搜集资料。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通过课外书、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数据资料。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1)黄河的发源地在哪里?她流经了哪几个省?(2)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3)为什么说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4)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为祸河的原因是什么?(5)我们应如何治理黄河?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大量有关黄河方面的资料,体会到人类生存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感受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⑶运用多媒体。运用声、光、色俱全的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更能说明问题,更具有说服力。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桂林山水的优美景色。当这些赏心悦目的画面唤起学生感觉的时候,他们自然会产生一种愉悦之情。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地球上,除了桂林山水外,还有……既然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环境,那么,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做环境保护的小卫士。”这样学生在多媒体应用中不知不觉就受到了环保教育,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激发起他们要保护大自然的决心。

⑷朗读。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情景交融、非常感人的课文,如《桂林山水》、《林海》、《鸟的天堂》等。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让他们兴致勃勃地去读课文中自己最喜欢读的部分。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自主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同时还能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激发出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⑸提问。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提问,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能够为他们后面的学习定好基调。如教学《林海》一课时,当同学们对大兴安岭独特的景物特点很感兴趣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提出:“大兴安岭离我们那么远,与我们有哪些直接联系呢?我们的日常用品中哪些是来自大兴安岭的呢?”同学们情绪高涨,议论纷纷,但都答不出来。此时老师可以为他们析疑:“其实大兴安岭与我们也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平时所用的纸张、一次性木筷等,大部分都来自大兴安岭。”同学们听了会恍然大悟。教师可以接着问:“如果我们不爱惜纸张,长期使用一次性木筷子会有什么后果呢?”同学们都会说要节约用纸,少用或不用一次性木筷。这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指出大兴安岭在一九八七年曾发生过森林大火,损失几百个亿,学生们听后肯定会受到触动,纷纷表示以后去游山时一定不使用火源。这样教师就很好地运用了提问,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环保教育的洗礼。

⑹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中心问题:“你们认为环境被破坏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听到这个问题后,学生会开始热烈地讨论,有的说来自家庭的生活废水,有的说来自工厂的工业污水,有的说来自于人们乱坎乱伐树木,有的说来自于人们吸烟,有的说来自于家长们骑的助力车,有的说来自人们不自觉的吐痰行为……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出:“大家讨论出了这么多的理由,那么哪些是我们小学生可以制止的呢?”学生肯定会踊跃地发言:“人们吸烟、骑助力车、不自觉的吐痰行为等这些都是可以由我们小学生制止的。我们要动员我们的家长不要吸烟,不要随地吐痰,尽量少骑助力车等等。”这样学生就在讨论中受到了一次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

总之,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检验。坚持长期、有效地渗透环保教育,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为之不断努力。

摘要:当人类在我们这颗星球上生存、繁衍到今天,人们开始醒悟了:越来越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制约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而且甚至会使其根本无法在这颗星球上生存下去,最终会造成人类自身的毁灭。如今,人类这种日益清醒的环保意识已开始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各门学科中,尤其是语文学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环保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巧萍.小学语文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3

[2]屈惠芳.让环境教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靓丽风景[J].读与写,2010

上一篇:三八妇女节文艺节目演出主持词下一篇:红镇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