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初探

2023-02-03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 (人口、能源、环境) 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各国的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发达的西方国家走过的道路已证明, 以牺牲人类生态环境作为代价来换取人类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它将最终危害人类自身。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工作, 甚至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退化, 则将极大地影响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化学是一门与环境科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因而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化学教学,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学会运用知识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在化学教学中, 渗透环保教育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场所, 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初中化学新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也不少, 只要与环保有关的我会适时地挖掘一些内容, 来拓宽学生的环保知识面。

1. 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CO、SO2、氮的氧化物、烟尘, 化工厂排放的未经处理的尾气中的H2S、HCHO、HCl、NH3等空气污染。

2. 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 是水污染源。

3. 农药和化肥的不适当施用, 是土壤污染源。

上述这三点与教材的相关知识有联系, 为拓展学生视野, 还应让他们了解光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课本未介绍的环保污染源。

二、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在教学中可针对学生的环境污染知识举例说明。

如SO2与O2、H2O共同作用形成的酸雨和酸雾会损伤人的呼吸道, 还可使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NO2等氮的氧化物会造成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癌等疾病;水污染不但造成渔业减产, 也会使人体器官主生各种疾病。酸雨对全球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是一种典型的毒杀。当江、河、湖、海的PH值为6.5时, 水生生物会受到损坏;降到6.0时浮游生物就难以生存;降到5.5时, 鱼类开始死亡;到4.5时, 几乎所有的水生物都会死亡。酸雨使土壤酸化, 从土壤中淋洗出植物所需营养元素, 抑制土壤中有机物分解, 造成农作物减产;酸雨对建筑物直接产生化学腐蚀;酸雨还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中的SO2气体多达一亿五千万吨;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每年损失达十五亿元人民币等等的数据。还要结合多媒体播放一些彩色图片或录像来加深学生的视觉印象, 使学生既见到“森林”又见到“树木”, 既生动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印象至深。这样会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并能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但要补充这些内容时, 注意体现这些知识的常识性、适时性及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 一定要做到适可而止。又如:在讲授CO2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时, 可以讲述温室效应对全人类的危害。温室效应的危害使冰川加速融化, 海平面逐渐上升, 一些国家的海拔正在降低, 一些地区的台风或飓风更加频繁;另外一些地区会更加干旱, 最终会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灭绝。让学生充分认识了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就能使他们尽快建立起环保意识。

再如:在讲授空气成分变化的原因是源于空气污染这一节内容时, 可以介绍空气污染事件, 如1952年发生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和美国洛杉矶的化学烟雾事件、1970年东京化学烟雾事件、2005年的江苏淮阴的液氯泄露事件等等, 这些事件都能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通过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更加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也能增加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研究环保对策

全球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为保护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要求人类在致力于追求发展的过程中, 保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持久平衡。这也要求人类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 倡导环境科学新观念深入人心, 真正进入“自为生存”的状态。而要想适应“自为生存”的环境, 就必须自觉地、不间断地养成人人保护环境, 时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普遍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课余的“第二课堂”、“化学兴趣小组”、“环保兴趣小组”等活动中, 集思广益的开动脑筋, 在现有条件下因地制宜的自行设计环保活动, 为环保开辟新天地。

一是组织学生参观磷肥过磷酸钙的生产过程后, 让学生讨论尾气的成分, 继而对周围环境调查后发现, 附近农作物产量低, 患呼吸道疾病的人较多。由此可得出尾气中的SO2是大气污染物, 尾气应进行回收处理。讨论回收方法时, 学生根据SO2转化为 (NH4) 2SO3, 再经空气氧化、浓缩、结晶等过程得到化肥 (NH4) 2SO4, 也可用Na OH溶液吸收转化为NaSO3代替烧碱送造纸厂蒸煮纸浆。这样不但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更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是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保方面的电影、录像片, 组织学生浏览环保网站, 参观气象台, 参与气象观测, 空气质量采样分析, 宣传《环境保护法》、《排污暂行办法》等党和国家的环境法规, 办环保专栏和展览, 撰写环保小论文, 了解本地环境污染源及其对策等。

此外, 可向学生宣传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同时, 组织学生参加“绿色”行动, 清除“白色污染”活动, 保护“母亲河”行动等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让同学们从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实践, 成为保护环境, 创造人类美好环境的文明使者

总之, 社会的进步, 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不应该成为环境污染的祸首, 而应当是美化环境的主导者。作为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成员, 在中学阶段通过各种方法将环保知识一点一点的渗透给学生, 这样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高职机电专业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下一篇: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发展现状和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