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24-04-16

信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用11篇)

篇1:信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史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是必修课。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思考的问题。信息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心理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认识就快。否则,就慢或干脆不接受。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发现“错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word绘图工具的使用”一节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动手制作板报,并且鼓励学生互相帮助,然后以分组为单位进行演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带着疑问,学生就会主动求知,主动探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多数老师讲课的模式基本一致: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如此循环往复,教师在社计教案中所提到的教学方法,也仅仅是讲练结合,多媒体演示等,这种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在被动接受,没有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效果一定不是最好的,因此,在讲“信息安全”一节时,提前准备了一个有关短息诈骗的短片,当我演示短片时,大家神情专注。我问大家短片中的女士做的对吗?大家回答不对。我问什么地方做错了?大家却会答不出来。我又问身边有没有人遇到过着中情况呢?应该怎么办?引出如何运用所学信息知识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则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三、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而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根据需要,选择或编制合适的课堂教学软件,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把形、声、色等各种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创设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将教学的重点、难点用适宜的多媒体信息表现出来,如:在学习“数据通信”一课中,我们可以再设计中加入一些有声有色的动画,形象直观地给学生一个印象,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搞好信息技术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篇2:信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论文题目: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姓名:曾桂宝 联系电话:***

南 京 市 天 印 高 级 中 学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南 京 市 天 印 高 级 中 学 曾 桂 宝

[摘要] 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是生动有趣的,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会考,再加上教学不得法,又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感到信息技术学科枯燥乏味、缺乏兴趣,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因此,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就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试从三个方面讲述如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词]问题情境 兴趣

信息技术课堂就好比一个大舞台,教师要成为导演,学生应该成为主角,师生共同合作,表演出精彩的节目。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突出地显示出来。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时,尤其是心理感到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相反,热烈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思维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将得到极为充分的激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其次才考虑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知识,掌握操作本领。试想,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还怕要学的知识学不好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于“教学过程”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激发学习学习的兴趣,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无疑显得很重要。而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互动正是营造这一空间的有效方法。古训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陶行知先生说的“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正是这个道理,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为课堂互动打好基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了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驰有效的理想氛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三个方面讲述如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同行交流一下。

1.从学生或人们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出发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言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点明了本节的主旨,更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只有在学生有兴趣的条件下,学生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我常常从学生或人们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出发来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以前认为平淡无奇的现象中,找到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惊讶、迷惑的切入点。

笔者在《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二单元第二节“搜索引擎的使用”的教学中,课题的导入这个环节,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首先屏幕展示两个案例。第一个是,“你知道福娃的真正含义吗?”。学生回答的不具体。我想,我国是今年奥运会的主办国,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掌握一些关于奥运会的知识都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学生不能准确说出福娃的真正含义,对这个问题学生很感兴趣。紧接着,展示了第二个案例,“你知道蚊子有多少颗牙齿吗?”,学生立刻就小声议论起来了,都感到很诧异,蚊子难道还有牙齿?学生的思维都被吸引过来了。我紧接着提出了一个疑问,“我们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学生七嘴八舌,有的回答,“我们可以去上网搜索”。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下我用幻灯片展示了本节课的课题“搜索引擎的使用”,并强调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被我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学生的兴趣有,我还怕什么。此时此刻学生的心情就是想立刻上网了解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2、抓住契机,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课堂切入口

如果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头就能像一块无形的“磁石”,在短短的一两分钟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将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切入口。

笔者在《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三单元第一节“探讨信息管理”的教学中,在讲到利用资源管理器管理对文件进行管理这个环节时,我是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首先给学生听了一小段周杰伦的“借口.mp3”(剪辑过的);学生意犹未尽时,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这首歌曲的曲库(有好多好多歌曲),但一时很难找到这首歌(排除用查找的方法);问题1:同学们,你们感觉这个曲库乱不乱?要找一首歌难不难?问题2:那么,假如要给你去管理这些歌,你会怎么办?引出利用资源管理器以歌手为文件夹来对歌曲进行管理。此时此刻学生的心情就是想立刻尝试管理这些歌曲的方法,完成任务的同时还可以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顺利完成了任务。

3、利用精彩的活动内容创设问题情境,透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信息技术是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各种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充满着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利用实验内容的魅力创设问题情境,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研究和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达到理想的效果。

笔者在 “网络安全”的教学中,开展了一个主题是“你的资源是怎么被我窃取的?” 活动。任务布置: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休闲一下,提提神。第一:上网找一幅你崇拜的明星照片,下载下来,收藏到D盘;第二:登录ftp素材库,打开今天的文件夹,下载一游戏,安装,玩一玩。学生一听说有的玩,积极性太高了。纪律也特好,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完成任务。在4分钟的时候,我做了一下调查:两个任务都完成的同学请举手。这时已有一大半的学生完成了(还有2分钟,继续完成任务),紧接着,关注有多少学生已被我控制了(凡是完成任务的学生,都中了冰河病毒,而中毒的电脑我都能控制)。原因是我在游戏软件上捆绑远程控制服务端软件。只要有学生安装了游戏,他的机器就中毒了。我随机抽取了几台机器,将学生下载的明星图片拷到我的电脑,记下了学生的姓名。紧接着我宣布时间到了。同学们,你们能跟我说说你们都喜欢哪些明星吗?叫一两个回答。其实,我早就知道你们的答案了。我将从学生电脑窃取的明星照片打开,并一一指出了下载的学生姓名。学生感到很神奇,小声议论起来:老师怎么知道的?这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知道你们的秘密的?下面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学生的讨论很激烈。经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学生从终于明白,他们在娱乐的同时,不知不觉中,机器中毒了。这个毒来自于那个游戏文件,下载的所有内容对我来说就没什么秘密可言了,最后得出结论:在网络中没有绝对安全可言。所以,我们在使用电脑时,要注意安全。学生掌握了有关的一系列知识,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在这一方面,例子是很多的,只要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多动脑筋,多查一些资料,每一章节都会有精彩的教学片断。

当然,创设问题情境时也需要我们注意的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情境的素材要有针对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的、科学的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第二,问题要有方向性。教师通过情境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第三,问题要难易适度。所谓问题难易适度,是指教师提出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因而,可能会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的精彩在课堂,信息技术教学要紧紧抓住学科自身的特点,紧紧抓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出学科的特色。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并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是新课程追求的教育目标,也是我所追求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2]《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篇3: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教师良好的素养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首先,好教师都是热爱学生的。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说:“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爱才能触及心灵。”因此,每位教师都要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在学生心中散发着芬芳,从而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

其次,好教师都是对自己的课堂精益求精。教师应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语文课上力求做到或以真挚的感情打动人,或以深刻的哲理启迪人,或以丰富的知识充实人,或以风趣和幽默吸引人,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深深地吸引学生。

二、实施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这些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和手法常以音响和动态画面同时传播信息,而且图形、声音逼真,色彩鲜艳,画面精彩动人,能够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轻松地去学习。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精心设计或搜集一些摄像材料,自己制作教学软件。如在教学 《三峡》 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收集了许多祖国名胜古迹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风光,体会祖国山川的美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驾驭课堂进程,注意课堂调控

(一) 课堂氛围要融洽。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最佳的心态下学习。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创造力。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个学生发生心灵上的沟通;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作出否定的评价,应贴近学生,尊重学生。

(二)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要“动态”。

首先,改变传统的“静态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一本正经,学生恭恭敬敬,这属于“静态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继承,却不利积极性的调动,所以教师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生动活跃的学习。在动中学,在学中做,这属于“动态教学”。

例如,在进行 《史记》 选读的教学时,如果教师死抱课文,逐段分析,就会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但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比如 《项羽本纪》 中精彩的巨鹿之战、霸王别姬和东城之战,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参考书理解情节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讲给其他同学听,并谈谈自己对项羽的看法,也可将项羽和刘邦比较分析。

其次,巧设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习的兴趣。

学习内容能激发学习兴趣,而学生智力活动的本身能激发学生更浓的兴趣。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 提出: (学生能) 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教师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使学生脑子自己转起来,动起来,使他们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心想,吸取知识营养,获得语文能力。

例如在 《鸿门宴》 这一课中,有一个问题: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有人说是 “ 妇人之仁”, 苏轼说是“君人之度”,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可以赞成任何一种说法,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哪怕有点偏激都是可以理解的,教师也不应定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求异思维能力的一个机会。

再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篇4:信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学习兴趣

初中信息教学需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教学观念落后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还秉承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主导,学生处于听讲的被动接受状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并能够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信息技术教师认为,只要在教学中教授了这些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这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陈旧

对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很多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就是一般的课堂讲解,其实还有很多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如活动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及情境教学法等,这些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教师并没有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这对于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水平是非常不利的。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

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讲授信息技术的具体内容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基本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着基本的教学目标精心创设一种教学情境。

如在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有一节课的内容是“Powerpoint2000”,在讲授这节课时,要根据本节课的基本教学目标,给学生展示这种多媒体演示文稿,让学生观看集视频、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悦耳、悦目、悦心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节课的内容,懂得这种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优点和基本特点。这种教学方式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教师如果一成不变地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必然会感到枯燥和乏味,因此,教师要善于贴近初中生的心态和特点。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特点,将一些比较新奇和有趣的事物展现给学生。教师可以将所要讲授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讲授关于剪切、复制、粘贴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来进行讲解。例如:教师在授课开始之际,给学生播放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然后给学生布置问题:我们知道这首歌非常好听,那么如果让你们将这首歌的歌词录入到word文档中,你们可以采用什么有效的方式呢?带着疑问,学生开始思考,有的学生会回答“通过打字的方式”。教师再引导学生:“打字的速度是有限的,而且还要一字一句进行输入,速度很慢。那么,如何将歌词内容快速、便捷地展现在word文档中呢?”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剪切、复制、粘贴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有一种方式是可以快速地完成这一任务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一步步地探索教材的基本知识,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培养兴趣

初中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有很多知识都是需要进行上机操作的,但是上机操作的很多知识都是枯燥和乏味的,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就会有很多学生对计算机操作降低兴趣,这对于计算机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丰富自己的已有知识,这样能够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如在讲解Windows操作时,教师尽量让学生自由地进行操作,然后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所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恰当地引导学生,如每个学生都想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更新电脑桌面,但是有些学生并没有掌握实际的操作过程,这样教师就可以适当地指引学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在这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如教学观念落后、未建立完善的课堂活动评价机制以及教学方式陈旧化,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要不断地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侯慧玲,王新龙,李学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J].长治学院学报,2011,11(5):21-22.

[2]张姣姣.《分析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调查和培养策略[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3):23-24.

篇5: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再谈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长沙市宁乡县白马桥滨江学校

袁正连

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早巳毋庸置疑。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兴趣对于学习的最大作用呢?

一、精彩开场,创设氛围。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开场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如果一位老师每次走进课堂第一句话都是把书拿出来,翻到第×页,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节课之后,身心都已疲惫,正昏昏欲睡时,这样的开头无疑是最好的催眠曲。特别是语文,学生自认为看得懂,一两节课不听没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格外重视开场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每当上课之始,学生首先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他们的精神能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有了良好的氛围,学生定学得用心、学之有效。

有经验的老师是从不忽视开场白的,我也在这方面也努力而为。如学习《草原》一课时,我与学生展开歌唱、吟唱草原的歌唱、诗歌比赛,激起学生对草原的神往,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如学习《童年的发现》一课,我先神采飞扬地讲述我童年时候的两个自以为了不起的“发现”,引得学生哈哈大笑,也引起他们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学习古典名著一单元时,我在布置学生充分搜集资料之后,我并不急于讲解,而是给足时间鼓励学生充分交流,并给予他们充分肯定与欣赏,激发他们对名著阅读的最大兴趣,以收获阅读的乐趣与喜悦。如此等等,精彩的开场师生一起活动,一扫压抑沉闷的气氛,既复习了学生原来学习的诗词,又极其自然地与即将学习的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这为下面的课文学习创造了良好氛围。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很善于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进入课堂以前,精心设计一下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开场白,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巧揭题旨,激发兴趣。

如何出示课题,如何引导学生审题、解题,对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关系很大,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必须仔细考虑,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例如:我在教《桥》一文时,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语“桥”引导学生:“初看这个标题时,你如何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同学们都说是村民走的木桥。我没有否认同学们的回答,而是继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文中寻求答案,最后得出标题中的“桥”既指村民走的木桥,又指老村支书用自己的生命在洪水淹没村庄之际,为村民搭起的生命之桥,一语双关,这样,既揭示了题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紧扣文本,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的兴趣,还得从文章本身入手。(1)从字词句入手培养兴趣。

语言准确是对所有文章的要求。大师级的文章尤其讲究语言准确,以便恰如其分地反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易为读者理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和其有特色的用词来引导学生反复琢磨品味,以提高兴趣。

《晏子》一文开头写道:“„„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其中“乘机侮辱”是全文的文眼,表现出楚王的高傲与别有用心,文章又以“从此以后,楚王不得不尊重 晏子了。”来结尾,这样的对比措辞足以引学生体会到晏子的巨大能量与高超的语言魅力。又如《金钱的魔力》中以准确的语言对比描写如:“终于等到托德把手头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他才从一堆无人问津的衣服堆里随便翻出一件大小并不合适的丢给他„„尊贵的公爵殿下„„”一针见血地讽刺了小市民的金钱至上、唯钱是论的丑态。如能通过这些比较阅读可使学生领略到遣词造句的妙处,从而产生兴趣。(2)从内容入手培养兴趣。

教材中所选的范文一般观点鲜明、思想性强。学习阅读这些课文能激发学生的各种优情感,接受正确的理论教育,使之学有榜样,从而提高觉悟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极大的帮助。如《趣味语文》从一则笑话故事引出交通安全之重要,所说道理学生非常容易接受;如从《杨氏之子》中领略到语言的丰富多彩、幽默、含蓄、生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做好范读,激发兴趣。

良好的范读胜过讲解,不仅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因此在备课时,我反复阅读课文,领会作者意图,理解中心意思,然后大声朗读,自我鉴定,努力做到使自己满意为止。这样,教学时就可以在适当时机,用表情朗读,激发学生感情,唤起思想共鸣。如教学儿童诗《我想》时,我以未泯的童心、轻柔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全班同学沉浸在充满幻想、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听后不少学生抢着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奇特事,范读起到了很好的感染效果。由于我重视范读,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产生满足感,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对于后进生更为需要,后进生在上课时 比较被动,视上课为“煎熬”、“受罪”,由于这种情感障碍,还何谈上课产生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撤擅于把握设计一些较为容易的问题,把机会给予他们,并给以适当的表扬与鼓励,“你挺棒的!”“你回答得真不错!”“你的进步真不小!”„„心理学认为效果可以激发兴趣,当学生发现自己有了进步,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后,就会体会到一种快乐,从而产生了兴趣。

六、多种形式,引唱主角。

大胆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尽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方法。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手段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有了许多新途径。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语文课比其他学科更适合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录音机、投影仪、电视机、电脑应当充分利用起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搜集相关资料与信息,这样学生投身参与的学习效果大大胜于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真可谓“事半功倍”。

另外鼓励学生将课本改编成课本剧、表演,演后再讨论评析,全过程都由学生完成。老师只有幕后作指导。还可以改变学生“排排坐”的形式,采取“圆桌式”,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平起平坐”地进行讨论,留出空间,学生随时可以走出来发言、表演。还有像诗歌、散文采取配乐欣赏的形式,不是简单找一段音乐边放边朗读,或者直接播放事先配乐的朗读带,而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意境和所表达感情的基础上自己挑选音乐来配,看谁的配乐与诗文的内容、意境、感情、主旨最吻合。音乐是学生喜爱的,诗文的意境美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的,利用艺术相通的特点,把二者结合起来,既是语文课又是美学欣赏课。既学语文知识,又受到美的熏陶。学生能不有兴趣吗?

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 的兴趣。教师退居“第二线”让学生唱主角,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相反还会学得更主动,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

篇6:信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节课能不能开好头,能不能把学生带入到具体的历史故事情节中,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因此,我们在上课之前不仅要将教材烂熟于胸,更要精心策划一个开头,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使出现的历史人物生动起来,使课堂气氛融洽而不失活跃……因而,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开好头。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历史图片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把握好图片的教学,尤其是历史漫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可以说,大量图片信息的输入,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等都将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现在,漫画较多地选入历史课本中,试卷也出现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因此,让学生认真体会漫画的立意,通过漫画了解真实的历史,既增加了生动性,又给枯燥的课堂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三、联系新旧,激发兴趣

寓教于乐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以兴趣为基础,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会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也会激发兴趣并不断探索。因此,教师在讲新课时,如果涉及到旧知识,应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如在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时间、主要参战国、结果、影响,接着又及时切入新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它与第一世界大战又有那些异同?”在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这样既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情感教学,联系实际

我们都知道历史是具有丰富思想教育内容的文化课,历史教学的过程应当成为学生体验生命价值、体验人文精神的活动。因此,历史教育要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要完成认知目标,更要完成情感的、意志的、道德的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目标,要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爱国主义的熏陶,这是历史教育所承担的最基本的功能。通过对初中历史教材的研读,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坚持情感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有多种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进行演讲辩论、社会调查、历史知识竞赛等,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讨论,从而把实践活动中获取的各方面历史知识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这样,把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能让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加以消化、创新,从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保持历史课的生动性,激发兴趣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无形中会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音乐,创设一种氛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所以,有效地利用音乐资源,能起到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之效。在21 世纪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手段在不断更新,而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必须的。它可以优化教学,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更容易理解相关知识,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六、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激趣”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听课“快乐”,还在于能激发学生乐于思考,使学生既真正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出问题,并且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才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多方思索,多角度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把好提问题和提好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问题设计作为激趣的手段,不断刺激学生的思维,尽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碰撞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篇7:信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课前恰如其分的过渡语言作导语,不仅能使课与课之间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五彩池》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五彩池的神奇,然后用简洁明快、抑扬顿挫的语调描述五彩池的大小、形状、颜色的语句作导语,这样使人听了如临其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好这一课的兴趣,而且使学生产生了美好的境界,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情。

二、巧设提问、激发兴趣 课堂上巧妙地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学《五彩池》一课,当学生们了解到来自同一溪流的水流入池里颜色就不同了,甚至一个池里就有几种不同的色彩。而舀出来看又跟普通的水一样,在这时候我就问: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同学们的兴趣一下激发起来了,学生有的想,有的查找工具书,教师在班中来回询问,老师再加以总结,课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不但使他们受益匪浅,而且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引导争论、激发兴趣 争论往往能折射出智慧的火花,有争论的课堂就有求知的高潮。一次我们班会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某城要扩展公路,可一旁有几株树怎么办?为此,同学们展开激烈的争论,大家各抒己见,纷纷摆事实,讲原因,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篇8: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针对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学, 不断创造教学条件, 抓住机遇, 运用多种方法, 多渠道、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是笔者在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体会.

一、充分挖掘教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章节中的“问题探讨”、“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本节聚集”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聚集”是对每一章节知识要点的再考察.如果学生能认真地思考、讨论并加以完善总结, 将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活跃思维, 把生物知识同日常生活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细胞中的无机物时, 让学生认真思考边栏中的讨论题:“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 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笔者叫学生认真回忆生活中水的作用, 然后再联系水与生命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思考、想想、议议, 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 把知识巧妙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把教材中的知识要点牢牢掌握, 从而达到生物教学的目的.

二、用多种形式的教具以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 引发学生兴趣

由于学校教学条件和实际环境条件的限制, 有很多生物学知识或有关实验是不可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或实践到的.而且一个课时只有45分钟, 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了解到多一点的相关知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他们的兴趣呢?这是广大生物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面对的问题.要利用生物活体、标本、模型、挂图等传统直观的教具来协助教学.另外, 对较为抽象、难懂的内容宜采用电视、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这不仅可以将教科书中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具体、直观、形象, 使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而且可以充分地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听课的效果.

三、从实验教学入手, 培养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因此在生物学的教学中, 必须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教学, 不仅是为了验证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生物学实验的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指导实验时, 要鼓励学生自己分析、设计实验方案, 经过教师审查后如果可行, 那么应帮助学生尝试,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又培养了其创造性.做完实验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应学会总结, 做得好要再接再厉, 精益求精.事实上学生对自己做的小实验总是望“实验”兴叹, 抱怨缺这少那, 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例如, 可让学生自己找罐子、盐、水、豆腐等, 来制作腐乳.学生通过自找器材、亲手实验, 不但能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 而且能提高识别真伪的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探求知识, 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其思维更加活跃, 增强学习兴趣.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观察现象, 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从而主动获得知识, 进一步提高实验能力, 从而将他们对生物学的好奇心转变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研究性学习和介绍最新生物科技,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 这种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能力、启迪创造发明、全面提高素质等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 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并根据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进社会, 接触社会.在学生做实验时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 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学生完成课题时应对完成得较好的学生予以鼓励性评价, 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和喜悦.这样, 因为有了成功的体验, 学生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 就会有一种更强烈的求知欲.对于那些课题完成得一般或者不是很好的学生, 要协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 引导他们解决问题.

篇9:信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初中教学    兴趣激发

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的表现并不能让人满意。在一次随机的课堂调查中发现,一堂信息技术课上,认真练习信息技术技能的人仅有两人,其他人大多在玩游戏或者在聊天、看电影等。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十分有限,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教学问题的原因探讨

就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看,其引发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课程设计不合理的因素,又有教师的主观因素,还和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关。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兴趣不浓厚的原因。

1.1学校方面

就学校方面看,学校设置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应付课程检查。一方面课程设置较少,且大多设置在下午的第一节课,学生上课积极性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调动,上课精神状态比较差。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比较枯燥。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电脑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已经大大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学生早在信息技术课程之前就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这就导致学生上课时的兴趣不浓厚;二是office软件的简单运用,这部分的信息技术教学偏理论化,而且具体实践操作的趣味性较小,这就导致学生上课效率不高;三是在课程考核方面,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课程考核设计的难度较小,完全不能达到课程考核的效果,而且其课程考核的结果并不记入成绩排名,这使得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平平。另外,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对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较慢,计算机的配置较低,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1.2教师方面

由于学校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低,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配置方面比较随意,大多教师并不具备专业教学知识,专业水平较低。除此之外,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较低,对教学成果的要求较低,这就导致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的管理较松懈,学生课堂上的自由性较强,自然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在教学方面,一些教师往往照本宣科以完成任务为目的,通常的教学就是演示一遍草草了事,很少考虑教学的趣味性。这导致学生上课的兴趣不浓,很难提起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教师们面对兴趣不浓的学生,很难提起认真教学的兴趣,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学生上课的兴趣越来越低,自然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3学生方面

现代学生大都在信息技术课之前就已经接触过电脑,对电脑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大多接触重复的知识,学生很难提起兴趣。由于学生对电脑技术较为了解,强行退出教学系统做自己的事情。部分学生将游戏拷到U盘上然后带到信息技术课堂上玩,自然失去学习兴趣。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较低,在课堂上呼呼大睡或者将其他科目的作业带到信息技术的课堂上。

以上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最终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较低。

2.解决措施

从上文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兴趣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方面不够重视,对信息技术的课程安排不够合理,课程内容安排较为枯燥;二是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考虑较少;三是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较了解,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属于重复接触知识,自然难以对信息技术课程提起兴趣。针对以上三方面的原因,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2.1增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较低,很大程度上是由课程内容的性质决定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依旧停留在十年前的状态,不符合当今社会学生的课程需求。针对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更新过慢的问题,可以自发进行教材改革。在课程内容的教学中加入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比如游戏制作、网页编写等,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课程定位方面,不应当仅仅将信息技术定位为可有可无的副科,而应将其重视起来,最终的考核成绩应当加入期末总分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2.2改变教学方法

要增强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最重要的是要靠老师的努力。教师是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衔接者,好的教师可以顺利引导学生与课程之间展开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加入新的因素。比如可以通过开展信息技术比赛的方法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与竞争性,还可以通过学生授课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当老师的感觉,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起到相应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2.3端正学生的观念

学生应当转变以往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门课。善于发现信息技术一课的乐趣所在,用积极的态度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另外,学生还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学好信息技术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大有裨益。

3.结语

针对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兴趣不浓厚的问题,笔者主要提出三点解决方法:一是学校方面要提高相应的硬件配置,调整课程内容配置,重视信息技术课程;二是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为信息技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三是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海山.初中信息技术兴趣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B,2012(6):96-96.

篇10:信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钦州市小董中学广西钦州535022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诱发和树立学生正确的动机,是物理课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

【关键词】兴趣 多媒体 演示实验 竞争机制

篇11:信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学习。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对知识渴望的源泉和动力。教师倘若能很好的把握,抓住学生的兴趣,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等。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英语

学习兴趣

树立信心

创设情境

融洽师生关系

课内课外结合激发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且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对知识渴望的源泉和动力,教师倘若能很好的把握,抓住学生的兴趣,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等。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考虑调动对所学科目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是学习成为一种由兴趣出发的主动行为,使课堂的45分钟得到充分的利用,以最好的成绩完成课程的任务,既要省时高效、高密度,又要大容量的完成教学目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确立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需要”的观念;

学生的“学习需要”的观念,这是进行“乐学”的前提。就是说,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都会有积极发展的需要,心理学认为,需要的满足,是心理健全必要的“营养”。要让学生们能够感觉到学习需要的满足,这样,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就不能够对每一个学生提出同样的学习要求,而应当根据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应当指导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来学习,要因材施教。重要的是,必须帮助那些对于学习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了发展,才会有积极的体验,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兴趣。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最为有效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合作的师生关系 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儿童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儿童学习的兴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2)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3)互动的师生关系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4)融洽的师生关系 朱小蔓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初学英语时都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的保持程度则会因人而异,出现差异,有的学生甚至会完全丧失兴趣。针对这一自然现象,我们不能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态度,而应该多关心鼓励、多给予实际行动上的帮助,从众多方面着手,要防微杜渐,更要亡羊补牢。具体措施如下:

1、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进行目标激励,分层互促。知识层次低的学生,做问答练习、转换练习,对于他们的提问更要保护其积极性,简单的问题要尽量留给他们,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他们能回答更难的问题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智力因素突出的学生做阅读性强、推理性强的练习。根据渐进性原则,在部分学生确有困难,难以为续时,适当放慢进度,查漏补缺,甚至是“开小灶”,让他们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充满信心,一步步地赶上。对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也不能轻视,否则会使他们盲目自大,进而丧失积极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扩大难度和浓度,也可以在练习或检测中增加信息量,让他们不断受到新的信息刺激。总之,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遇事能做,做则有所获,进而乐此不休。

2、关心鼓励:对学生关心,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老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尤其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比如,我在班上实行平时成绩计分制,鼓励学困生平时多表现,多加分,增进了他们学习的动力。三. 渲染英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说,课堂上如果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和学生做一些贴近生活的小对话,如:-Are you happy? –Why are you sad?等有趣的对话来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再者,学生学习的情况各有差异,因此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常常会设计口头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训练,这时可以充分利用集体、小组、同桌组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创造一种互助协作的气氛,这对于能力相对差的学生来说既得到参与练习的机会,又能感受到集体学习的安全感;当需要个别提问或检验个别学生情况时,教师应更多地作出鼓励和引导,适当、中肯的表扬、启发和暗示有利于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如此一来,学生遇到适合自己程度的题目并作答成功,就能从中获得了成功感,激发信心和热情,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兴趣也得以培养。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就会喜欢学习英语,爱上英语。

四、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所以我们在课上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应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用多媒体教学容易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它改变了以往学生不论什么内容都只能面对教师和黑板的单

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情境,改变以往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气氛,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兴趣昂然地学习知识,培养口语能力,从而提高英语的实践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情景,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我在教学英语“Numbers”时,利用小朋友充满童稚的心理,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让七个小矮人出现在小朋友的面前,同时还配上欢快的音乐,当我点击他们时,他们亲切地发出“How old are you? I’m five years old.”学生们见到了童话中熟悉的人物,乐不可支,争先恐后地想和小矮人教朋友,不仅快速地学会了课文中的句子,而且还复习了日常用语。“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Goodmorning.Hello!”等句子,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又如我在教学Christmas这课时,在本课开始阶段,引入了著名的圣诞歌曲《Jingle Bells》,学生随着优美的歌曲一起 哼唱,仿佛把学生带入了圣诞节祥和的氛围中,接着让学生看了外国小朋友欢度“圣诞节”的场面,以及圣诞老人从烟囱中爬进家里给小朋友送礼物等,学生看了,非常感兴趣。这时我又结合实际,让小朋友看了我们是如何过传统的节日“春节”的,放鞭炮,焰火,赏灯,吃汤团等,在真实有效的情景中,学生既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又学到了本领。

五、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玩,还要善于组织学生玩,和学生们一起玩,引导学生玩得有意义。英语游戏由于带有比赛的性质,参加游戏的人都抱着渴望获胜的心理,这就使参加活动的学生有兴趣学、积极去学,并有助于克服腼腆羞怯的心理障碍。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激发了表达的欲望,提高了口语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参与语言交际,在游戏中学会使用语言,育教于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精心设计各种游戏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 Whisper(悄悄话)、Listen and do the action(听音做动作)、Find your friend(找朋友)、Listen and color(画一画,涂一涂)通过多听、反复感受,从而加深了印象,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如在教学 “hamburger、chicken、French

fries、bread” 等food 的单词时,我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我让一个学生出教室,把学过的其中一个物品的卡片放在另一个学生课桌里,然后请其他同学齐声念这个物品,而出教室的那个同学进教室里根据同学其他同学的声音来猜卡片在哪里。规则是当猜的同学靠近卡片,齐声念的声音轻;反之则响。用这个游戏,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脑筋,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这个单词的发音,学生兴趣十分高。用这种方法既活泼又能掌握知识,实在一举两得。

又如在巩固色彩及动物的单词时,我借助“Magic Bag”,让学生触摸、猜物、取物、观察、描述,让学生在自我尝试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揭开谜底,享受到“跳起来摘桃”的成功喜悦,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内容。

六、坚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和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并不代表教师因此能够放松对学生的要求,情况正好相反,课堂上听说活动的增加就会造成其他练习的相对减少,要引导学生培养各方面的素质就必须顾及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训练。为此,我校特地为初一学生聘请了外籍教师,每周上一节口语课。让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并有机会适应不同的语音、语调和地道的英美口音。着重强化培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达到适应新时代对英语技能的高需求;改变长期以来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落后做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英语素质全面发展。同时我们重视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在起始年级就抓好书写规范化,课堂做笔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养成自觉订正的好习惯。为此我校还开展了作业评比、展览活动,以资鼓励。课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自学能力,组织学生欣赏演唱英文歌曲、上演英语剧,例如The fox and the cock,The race between 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例如,学生之间互相交换英语课外读物进行阅读,从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开拓视野和扩大知识面;在课室里出版英语墙报,开设英语角,开展英文手抄报比赛、英语剧比赛和英语单词竞赛,还组织学生在教师节给老师写英文敬师卡、节日给老师写英文慰问信等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培养集体荣誉感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同时也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学习可以取得好成绩,取之,欣喜若狂;反之,垂头丧气。这时,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并作出恰当的评估,增大成绩好的学生再接再厉,注意发掘成绩差的学生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和表扬。我们重视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律成才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明白学好英语是为了将来的前途、个人的持续性发展,和为了适应将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准备,有着终身受用的好处。同时我们觉得无论在教学还是在各种活动中作出适当的奖励,即使只是一本练习本、一张小卡片也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通过努力取得的成功,“激励就是向上的动力”,因而学习兴趣就更浓厚,学习也更努力,成绩也会逐步提高。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活动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笔者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由当天的值日生(两个),先用英语作Duty Report.内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未学到的项目可适当删减)。然后由这两个值日生,或者他们再邀请别的两三个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需要运用已学过的类型。之所以这样做,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但是,针对学生怕听怕说的心理,且缺乏相应的学语言的环境。教师应该特意在课堂上开设形式多样的口头活动。具体做法:

1、布置课前的口语训练,如唱英文歌曲、朗读英文简短的诗歌,听录音带等,让学生过渡到新课作准备。

2、组织学生进行句型问答。这类活动的内容是已学过的基本句型,让每个同学都有参加的机会。这样既可以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有锻炼口语的机会。

3、巧设课堂小游戏或小比赛。在学完课文新内容后,适当设计一些新颖巧妙的小题目,以游戏或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复习巩固新知识的积极性。以上这些口头活动,占用时间虽然不多,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了听说的机会。既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八、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渗透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兴趣。

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习俗往往跟我们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每逢节假日,教师都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把节假日的名称,由来(如April Fools’ Day,Christmas Day)做一介绍。这不仅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也补上了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教学,从而通过文化差异比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十、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例如,在教授“Ask the way”一内容时,笔者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还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 bookshop”,还有的“Ask the W.C.”,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妨进行一番 “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在英语学习中,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尽可能的发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让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

上一篇:《春节记事》作文400字下一篇:国贸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