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站实施《救助管理办法》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2024-05-08

救助站实施《救助管理办法》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精选4篇)

篇1:救助站实施《救助管理办法》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救助站实施《救助管理办法》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关于实施《救助管理办法》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区民政局:

从《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实施近一年来,xx区救助站在区民政局的领导下积极认真的搞好救助管理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实施一年来,我站认真贯彻学习《办法》和《细则》的主要精神,严格执行救助对象的基本条件,坚持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救助站实施《救助管理办法》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从去年8月1至2004年6月20日共接受求助对象xxx名,男求助者xxx名,女求助者xxx人。本市xxx人、外省市xxx人,年龄最大84岁,最小2岁。按照《办法》和《细则》的规定对他们提供了救助服务,未出现任何责任事故。

二、主要做法

1、加强对《办法》和《细则》的认真学习,提高全站干部职工对《办法》和《细则》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全站职工思想观念从原来强制性收容遣送转变到关爱性的救助管理上来。自觉为求助对象服务。

2、加大对“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政策宣传,翻佣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各60份,分发到有关部门和相关的乡〈镇〉。将《办法》和《细则》原文录制成磁带2盘,组织宣传车在城区巡回宣传,发放宣传单2000份,组织工作人员到车站、码头和闹市区进行宣传,制作《办法》和《细则》宣传橱窗一块,在xx日报发表救助管理工作及行评报道六篇,救助人员离站后写感谢信一封,救助工作图片展一幅,工作总结《救助站实施《救助管理办法》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在车站和进出站巷道口制作告知牌4块,由于采取了以上宣传,使广大群众都了解了《办法》的只要精神。救助管理工作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0个,设立了政务公开栏。对救助原则、救助条件、办理程序、工作人员职责和“八不准”等主要制度都分别张贴上墙,使全站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按照规定和要求履行职责,同时也使求助者了解救助的条件。

4、在接待和服务管理工作中,我站热情接待、礼貌待人、服务周到、手续简便、程序合法。凡来站求助者必须符合救助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的登记和离站手续。资助车〈船〉票使其返家。在服务管理工作中,我们对救助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对年老、年幼和残疾人实行特殊照顾,并派专车护送其返家。对一些暂时遇到困难的,如被偷、被抢者,我们则采取灵活的方法,通知其家人和亲属来站接领或寄款的方式给予临时救助。从而使接待管理服务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得到了救助对象及家人的赞扬和感谢。

5、有救助人员住房20间、35个床位,均为2人一间,设施齐全,备有日常生活用品。还有集体活动室用于待站受助人员学习和收看电视。

6、保证救助人员每天4元生活标准,做到一日三餐按时开饭,确保了救助人员吃饱、吃卫生。同时还配有洗衣机、冰箱、消毒柜等主要生活用品。

7、在站内设有医务室,配有专职医务人员,备有一定的药品和白糖。对一般的伤风感冒能及时得到治疗。同时对救助人员房间定期消毒处理,让他们有一个清洁卫生的居住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关部门配合不够好,有关部门和群众在城区遇到一些危重病人往往直接送到救助站,而救助站又无力医治此类危重病人。无姓、无地址的痴、呆、傻和精神病人安置困难等。

建议重庆市近快出台相关救助管理实施规定,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市民政局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市内救助站走出去参观省外救助管理工作做得好的救助站,借鉴省外兄弟站好的作法和先进经验,以推动重庆市救助工作的开展。

篇2:救助站实施《救助管理办法》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摘 要:延吉市救助管理站始建于2003年7月,改扩建于2008年,现今站内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设有床位100张,主要负责延吉市内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本文通过针对延吉市当前新形势下乞讨人员的特点,结合国家出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下发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具体内容,就如何加强救助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探讨,使延吉市救助站的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以及有效。

关键词:救助站 档案 管理 延吉市

1、单位背景

延吉市救助管理站始建于2003年7月,原址位于延吉市依兰镇实现村。在延吉市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为了扩大规模、规范救助工作,2008年投入750万元,新建了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的延吉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新建的延吉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设有床位100张。延吉市救助管理站主要负责延吉市内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的临时救助、救治、管理、教育、护送、安置工作及全州范围的跨省护送工作。

2、救助站救助人员档案的特点

救助档案的含义主要指的是政府所设立的对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机构或者机构,在进行救助人员甄别以及具体的救助过程当中所产生的需要进行整理存档的有价值的相关性书面材料。它主要属于民政部门的专业档案范围内,也是地区城市救助单位必须存储的重要业务材料,它主要含有一下几个特点。

2.1 材料收集有动态性

当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相应的救助工作时,救助站首先需要对被援救对象所做的工作就是乞讨人员的身份认证,所采取的相应救助措施需要根据被选择对象的具体年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按照一定标准划定的需救助的程度拟定救助方案。所以,对于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的开始时间以及成功救助后的结档时间不同,导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过程中所形成的的个人档案材料就处在动态变化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节点来更新被救助对象的个人档案材料内容。

2.2 材料归档有差异性

虽然在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过程中所采取的救助措施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不同的流浪乞讨人员所经历的救助程序也大体上相同。但是由于被救助对象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或者所裁定的需要救助的程度都不相同,所以不同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档案中形成的材料内容或者不同救助时间产生的救助期限也会因此变得不一致,甚至有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2.3 救助档案有凭证性

救助站在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具体的救助工作时通过相关鉴定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对被救助对象建立的档案,是很多政府其他部门或机构进行相关工作的有效凭证。比如能够为公安机关提供一定的办案依据,再就是为救助站等相关部门或者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全力维护活动提供方便等。

3、延吉市救助站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2016年,延吉市共救助符合救助条件的人数已高达419人。其中,男性303人、女性116人。因此,巨大的救助工作需要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下面将对延吉市救助站救助人员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3.1 建立健全救助档案归档制度

延吉市救助站需要制定针对救助人员档案的时间、范围和其他相关要求的归档制度,采取救助工作完成后30日?缺匦牍榈档谋曜迹?所用于救助人员归档的相关文件材料内容必须完善无缺,倘若使用文件复印件来代替原件的红头文件等材料需要保证内容清晰可见,并且需要按照民政部下发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中的工作思路以及实施要求进行救助人员档案的整理工作,并对材料逐一打印后进行统一归档的制度。

3.2 划定救助人员档案的归档范围

救助人员档案的形成主要是在对街头、站内或者救助工作完成后对救助人员回访探寻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中大部分还是站内救助产生的。但是由于被救助对象在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会在接受救助时的实施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只有一部分是基本相同的。所以,需要针对流浪乞讨人员个体的不同,对被救助对象档案的桂芳范围进行比较科学、明确、合理的划定。

3.3 完善救助档案的整理工作

在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档案进行系统的整理过程中,尽量采取一人一档、一人一案的一对一方法进行标准化整理。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可以按照对被救助人员所形成的档案的具体日期、存档期限以及人员的类别等比较容易标准划一的特点进行特殊的分类。比如说人员的类别方面就可以进行需要救助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救助的未成年人以及需要救助的成年人三个层次来进行相应的划分,这样能够使得救助人员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整齐化、系统化;其次,可以对救助人员的档案进行序列编号,但是在进行档案编号的时候需要根据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的具体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然后,对救助人员的所有档案进行统一的项目编排。这样就能够对多个项目一目了然,方便任何时间对档案进行查找。

3.4 明确救助人员档案的保管期限

救助人员档案的保管期限主要是根据所归档的被救助对象的文件材料价值来判断,而在判断具体保管期限长短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这样几个因素:首先,需要坚持的原则就是档案保管期限尽量最长化;其次,需要根据救助对象的特点来判断;再次,当然根据延吉市救助站的实际档案储存能力来确定,在进行档案的保管之前,救助站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被救助对象的全部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一般的保管期限基本都在十年左右,但是对于未成年人群、智力障碍的人群、身体有残疾的人群或者需要在延吉市长期进行安置的人群的保管期限设定为三十年。而对于那些在接受流浪乞讨救助的人员档案进行存储的时候,保管期限设定为永久。

3.5 依法使用救助人员的档案

流浪乞讨人员在接受救助之后形成的档案可以在很多情况下被使用到,而对于救助人员档案的使用需要依法依规。比如公安机关想要通过救助档案进行案件的调查时候,档案管理部门利用救助人员的档案进行风险规避的时候,任何情况下需要考虑的第一因素就是被救助人员的隐私问题。因此,需要延吉市救助站对救助人员的答案使用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在使用程序上进行严格的规定,争取在依法依归使用档案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维护救助人员的个人隐私。

3.6 科学改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模式

在延吉市救助站当前面临的新形势下,需要通过科学改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模式来为市内外所有流浪乞讨人员谋取更多幸福。因此,延吉市救助站需要通过一些学习、培训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激发创新意识,帮助更多需要被救助的人员,更好地推动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发展。

4、结论

本文通过对延吉市救助站的基本情况的了解,以及以往延吉市救助站的工作经历的总结,针对当前新的工作时期下,对每个求助人员的救助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档案材料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促进救助单位救助人员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为当事人家庭和公安机关办案提供更好的服务,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健全救助档案归档制度、划定救助人员档案的归档范围、完善救助档案的整理工作、明确救助人员档案的保管期限、依法使用救助人员的档案以及科学改善救助人员档案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延吉市救助站救助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何文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制度构建[J].新形势下档案资源管理服务,2014(09): 145-148

篇3:救助站实施《救助管理办法》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 一) 社会工作伦理的概念

社会工作是一门关于助人自助的学问, 其救助对象为社会弱势群体, 其灵魂和核心是专业价值和伦理。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决定了其专业价值和伦理包涵人道主义精神。社会工作伦理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实践, 促成着社会工作者的成长, 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关键。

( 二) 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发展

迄今, 内容最丰富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体系是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在1999 年颁布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即便西方的社会工作伦理依然相当成熟, 但我国还是要确立适合本土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和价值。随着国家的积极推动, 社会工作者将其专业工作方法、技能、伦理、价值观等应用到救助工作中去, 大大促进了救助工作的发展。下面, 根据笔者在救助站实习的经历, 来探讨一下救助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

二、救助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

大三的时候, 笔者与其他同学们在烟台救助站进行了为期2 个月的实习, 这个过程让笔者看到了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介入弱势群体的必要性, 同时也看到了其局限性。

( 一) 救助对象除物质之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救助者关注的仅仅是流浪乞讨人员的物质方面, 对其心理变化关注甚少。救助站工作者中专业人员所占比例偏低, 救助层次有限。此外, 救助站休闲教育的资源匮乏。有次去救助站感觉气氛不大对, 原来一个小寝内的几个人之前为了一本杂志打了一场架, 她们中间也有识字的人, 由于图书资源匮乏, 为了能看到有字的杂志, 参与打架的人身上都有了肿块。由于被救助者得不到精神慰藉以及能力发展的资源, 使得她们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 二) 政策规定的救助方式得不到贯彻执行

救助站里很多人都是强制性收容进来的, 同时他们在救助站里面的生活也受到限制。虽然新的《救助管理办法》主张自愿引导进站, 但是救助站很多沿袭下来的救助方式和程序还是没有变化。笔者在救助站就看到有的被救助人员为了离开救助站, 有时候会选择晚上翻墙逃走。很多流浪乞讨人员包括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 往往会选择这种失当的方式离开救助站。

( 三) 救助人员缺乏专业救助能力

救助人员专业能力缺乏, 在对被救助者的心理辅导、精神保健、能力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救助站里有个年轻的姑娘, 听站长说她来站里的时候跟正常人无异, 且懂礼貌。但是由于周围的人大都有些精神异常, 渐渐其语言及行走能力下降。救助站里面存在许多精神疾病者, 笔者接触到的就有失忆、自闭等有严重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病人。但由于救助站工作人员在心理方面给予的帮扶有限, 他们的疾病很难得到有效的治疗。

三、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下完善救助管理工作的对策

( 一) 促进救助站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积极倡导救助者的工作人员朝社会工作方面努力, 比如考取社会工作资格证书。按照笔者在老年福利中心的实习经验, 还是有很多福利机构的人员希望考取社工证书的。这样, 他们在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帮助的时候, 会不仅仅关注流浪乞讨人员的物质生活, 还会从社会工作伦理的视角出发, 尊重和满足流浪乞讨人员不同层次的需求。

( 二) 完善救助法规体系

由于新的《社会救助管理办法》在内容上有很多不足之处, 需要国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订。比如关注流浪者归家之后的后续服务, 救助站需与流浪者本地的民政部门和当地政府及机构取得联系, 帮助他们获得治疗、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工作等机会, 从而让他们过上安稳的生活。社会工作者始终秉承“预防问题”的发展视角, 这对于改善我国流浪乞讨现状有很大的意义。

( 三) 加大政府救助方面的财政支出, 试行政府购买服务

服务性政府需要有条件的向社会放开事务性管理服务。救助站如果缺乏社会工作者, 可以从民间社工机构购买其服务, 以期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更专业有针对性的服务。这样有利于向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更加专业性的服务, 解决针对性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心理咨询介入、小组工作等的优势。救助站可与机构社会工作者保持长久良好的关系, 这样, 当遇到临时性的困难和问题的时候, 救助站也可以做到有方可循。

参考文献

[1]李米换.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下救助管理工作困境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

[2]赖志能.现代救助管理机构职能定位的探索——以苏州市救助站为例[J].学理论, 2013 (2) .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篇4:救助站实施《救助管理办法》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一、救助管理工作现状

(一)目前工作依据

目前,救助管理机构的主要工作依据是国务院令《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工作实行“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原则,贯彻“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理念,具体操作按国家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救助法律法规不完善,一些服务管理难题日益突出。

(二)受助对象来源

1.进站方式。流浪乞讨人员进入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自行来站。自己询问至救助管理机构求助。

二是护送来站。公安、城管执行公务时发现并护送至救助管理机构,或由其他救助管理机构护送来站。

三是主动外展。主要是救助管理机构救助巡逻车主动将救助管理工作拓展至 街面,发现并带至救助管理机构。

2.流浪原因。造成流浪乞讨人员乞讨的根本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关系复杂、家庭结构异常,导致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并且,由于地区差异,我国各地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尽相同,也不够完善,一旦家庭出现问题,依靠自身无力解决时,即易造成流浪。研究流浪乞讨人员流浪的原因,是减少流浪乞讨现象发生的必然途径。

(三)工作开展情况

1.成年人救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目前,从全国救助管理机构来看,对受助成年人的救助,主要是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为他们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安全整洁的住宿环境,以及通讯设备和返乡车票,并对无法核实身份的受助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对患病受助人员送医救治。此外,一些救助管理机构也初步开始探索,为具备一定条件的务工不着受助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2.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对受助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除了提供基本的食宿与照料外,还要联系其亲属来站接回或护送至原籍地救助管理机构。救助管理机构在救助保护未成年人的整个过程中,保护是第一位的,要担当对受助未成年人的临时照顾职责,负有一定的监护责任。目前,一些救助管理机构也开始探索在机构内开展针对受助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以及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

二、救助管理工作困境

(一)存在的主要瓶颈

1.法律法规滞后。新时期,救助管理工作面临了很多新问题,求助人员的流浪乞讨原因多种多样,情况复杂多变,其中职业乞讨、跑站骗助、非自愿入站未成年人,以及精神病人占很大一部分,对他们的管理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工作常常会陷入被动和尴尬的局面,这属于政策层面的瓶颈。

2.救助力量单薄。单纯在机构内,满足受助人员基本食、宿、行的传统救助模式,已经滞后于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开展前期预防和后期跟踪回访,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合力开展救助管理,已经成为救助管理机构必须研究探讨的新课题,这属于机构层面的瓶颈。

(二)存在的突出难点

由以上救助管理工作的主要瓶颈,衍生出救助管理工作存在的以下一系列突出难点:

1.职业乞讨人员劝助难。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一直是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也是媒体关注、百姓关心的热点。目前,老百姓对是否应该救助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一种认为政府必须管,一旦街面出现乞讨人员就是不作为;另一种认为政府不用管,乞讨并不犯法,不让他们乞讨就是乱作为,这让救助管理工作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同时,全国范围内没有明确的管控区,管理职业乞讨行为没有立法支持,没有处罚依据,只能以劝助为主,不能强制管理,导致劝离后又返,甚至购票送上返乡车辆后,过几天又出现在原乞讨地,如此往复,成效不佳。

2.精神病人甄别救治难。在日常接待工作中,一些求助人员身患精神疾病,然而入站时处于发病间歇期,其言语、行为、表现与常人无异,无法分辨。这类人员入站后一旦发病,往往事发突然,极难控制,甚至危害其他受助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有的精神病人同时还患有多种躯体疾病,比如肝炎、结核、性病等传染病,或者感染、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精神病专科医院和普通综合性医院一般缺乏相应的综合性治疗条件,不能同时治疗两类疾病,都不愿接收,救助站只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费尽周折从中协调。

3.特殊受助人员逐年增加。近年来,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经济、环境等差异仍呈较大态势,大量的流动人员涌入经济发达地区与城市,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出现了一些家庭无能力或无人员照顾、看管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精神病人和残疾人,这些人员在缺乏有效监护的情况下自行外出,或迷路无法返家在社会上流浪、拾荒,或受人操纵加入职业乞讨及犯罪组织,从而直接导致救助管理机构内痴呆老人、流浪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残疾人数量不断增加,而这些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受助人员,都需要联系家人领回或由工作人员护送至户籍所在地救助管理机构。然而,救助站工作人员编制有限,人员紧张,逐年增多的特殊受助人员使救助、管理、护送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难以及时完成。

4.非自愿入站未成年人管理难。一些由公安部门护送来站的流浪未成年人,大都是从事小偷小摸行为的违法犯罪人员,甚至有的从事过色情l服务,但由于案值小、年龄小,尚未达到量刑条件,目前的做法是护送至救助管理站来实施保护性救助。但此类受助未成年人一般都不愿接受救助,在他们看来,救助管理站对他们的保护就是一种强制,通常采取一些自残、自虐、绝食、打架等过激行为以示对抗,想要脱离保护。救助管理站作为该类流浪未成年人的临时监护人,存在着很大的.看管难度,正常工作开展受干扰,特别是在护送其返乡的过程中难度更大,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保护性救助一直是救助管理站非常棘手的问题。

5.跑站骗助人员劝返难。对跑站骗助人员的处置,是所有救助站管理中遇到的最为头痛的问题。他们有的单个而来,有的结伴而来,来救助管理机构不是因为真正遇到困难,其目的是要好吃好住还要钱,稍有不称心,就会辱骂刁难工作人员,有的甚至借醉酒故意寻衅闹事。由于救助管理机构没有执法权,不能采取强硬的处置措施,只能拨打110报警电话,请公安部门处理,但警察也无相关依据采取强制性措施,只能以教育为主,待警察一走,他们的气焰就更嚣张了。长此以往,对这类人员的管理越来越难,工作人员的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三、救助管理工作思考

救助弱势群体,仅单靠救助管理机构去实现是远远不够的,要更有效地救助弱势群体,深层次解决救助管理工作面临的各种难题,需要多部门共同协作,整合资源,才能真正达到助人自助的最终目标。特别是流出地政府要加强对外出流浪人员的监控和帮教,各部门在管理返乡流浪人员时,应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权限,要积极帮教,妥善安置,帮助返乡流浪人员尽快步入正常的生活,融入社会。

(一)政府牵头,社会关注,把救助管理工作作为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进一步加强全面宣教引导。

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做好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力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重点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养公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八荣八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是促进农村文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占全国人口比例大多数的农民也富裕起来,从源头上减少农民弃农务工、外出流浪乞讨现象的发生。

三是加强主流媒体宣传。借力主流媒体,宣传救助管理政策,加强社会关注,营造良好的社会救助氛围,提升全社会救助弱势群体的责任感和参与热情。

2.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意识。

一是实行城市属地管理。在城市确定属地管理范围,由属地责任部门对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履行发现、教育、引导或护送至救助管理站求助的责任和义务。各地方政府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纳入对各市(区)政府及属地责任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在此基础上,救助管理机构充分发挥社会管理职能,履行监督管理和后续保障职责,合力做好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

二是加强城市社会保障。对于家中有精神病人、痴呆傻人员以及残疾人的特殊家庭,应当由当地政府根据其行为能力的高低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最低生活保障,减轻困难家庭负担,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于由救助机构救助护送返乡的,应由当地救助管理机构介入,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发挥社会保障职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三是大力开展社会工作。依托各地方政府,从救助管理机构内到机构外建立系列、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队伍,培养专业的社工人才,为弱势群体整合资源,介入问题家庭,帮助其在解决临时困难返乡后,能够自力更生,尽快融入主流社会,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3.进一步增强法制建设力度。

一是有法可依。建议立法部门,加强救助管理工作中的相关立法,填补法律空白,使救助管理在处置强讨恶要、跑站骗助、寻衅滋事人员时,有法可依,处理有规可循,避免救助管理工作陷入尴尬境地。

二是违法必究。各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共同严厉打击拐卖妇l女儿童、强迫妇女儿童犯罪的违法行为,解救被害妇女儿童,全力保障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利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是执法必严。除了对拐卖、强迫、组织犯罪严厉打击外,特别要对遗弃现象追责,以遗弃罪定罪,追究遗弃人的法律责任,严格惩处。否则,一旦遗弃现象无法控制,遗弃人对社会的依赖越来越强,而且无所顾忌,势必继续助长遗弃之风。

4.进一步强化精神疾患管理。

一是知识宣教。卫生部门加强心理疾病知识宣传,引导大众正视心理疾病,鼓励公民积极接受心理治疗,预防减少抑郁成疾现象的发生。

二是加强治疗。卫生部门做好精神疾病的干预工作,为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便捷良好的途径,各大医疗卫生机构专设心理门诊,并鼓励开设心理咨询室,使心理疾病能与生理疾病一样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病率。

三是源头收治。各地公安、卫生部门应做好当地精神病人的管理、统计、收治工作,指导精神病人诊断治疗,整合资源为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家庭提供就医保障,防止精神病人被弃外流。

(二)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全面完善提升救助管理站作为专门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和社会地位。

1.实现救助管理硬件设施现代化。

一是救助场地布局合理。按照《全国规范化救助管理机构建设标准》要求,合理布局救助管理机构场地,实现受助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分区管理,男性、女性分区管理,精神病人、痴呆傻人员、残疾人与正常受助人员分区管理。

二是服务设施配置齐全。按照《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进一步实现救助管理机构基础服务设施配置齐全,服务受助人员的各项功能用房到位且配套用品齐全,服务老弱病残受助人员的各种康复辅助设备齐全。

三是安全设备保障到位。进站安检设施设备要高灵敏度、高辨识率,防止危险品被带进站。监控设备要全面覆盖,保障站内受助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对精神病人进行临时观察的隔离室要严格按照精神病人住院病房设计、使用,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2.实现救助管理运转机制规范化。

一是严格安检,加强管理。严格进站安检制度,杜绝危险品被带进站内。同时,加强安全巡视,加派人手,发现问题尽早控制,及时处理;加强入站甄别,利用公安户籍网和救助信息网进行人员信息比对,对于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坚决不救助,彻底消除跑站骗助人员的侥幸心理。

二是增加工种,明确分工。对于持续增多的精神病人、痴呆傻人员、高龄老人、残疾受助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应当配备相应的专业护理人员,确保其在站的日常生活;对无理取闹、打砸l抢夺、突发精神疾病人员,增加治安管理人手,巡逻管理,有效控制,必要时报送公安机关或转送医疗机构,保障其他受助人员和工作人员安全。

三是多方协作,统筹安排。由于救助管理机构属于临时性救助机构,人员流动性大,不适合受助人员长期滞留,应当与福利机构加强沟通和协作,尽快将特殊受助人员送至福利机构救治。对于身患多种疾病的精神病人,建议卫生部门指定医院,建立综合救助病区,专门收治特殊受助人员。

四是人性服务,专业救助。在救助管理机构规范社工服务,以“助人自助”理念,用接纳的态度和专业的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帮助受助未成年人走入正轨。加大对进站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力度,采用多媒体课堂普法、播放法制宣传片、翻阅法制书刊、聘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大力宣传法律知识,教育流浪未成年人用法律保护自己,遵纪守法,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3.实现救助管理机构性质统一化。在救助管理机构成立的7年时间里,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工作内容在国务院、民政部文件指导精神下是相同的,但是各地救助管理机构性质却由于不同地域环境和各地政府的工作方法不同产生了差异。有的城市救助管理机构是事业单位性质,有的城市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性质,有的地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是独立的机构,有的地方是与救助管理站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运转模式。全国救助管理机构联系密切,工作中要相互协作,共同做好受助人员的护送、返乡、帮教工作,不同的机构性质容易造成工作上的不便利,以及工作人员心态上的差异,不利于救助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救助管理机构社会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因此,应逐步实现救助管理机构性质的统一化。

上一篇:留住企业的核心员工下一篇:环评资质申请规范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