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刚刚起步,各地制度运行尚处于试验和摸索阶段,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细则、城乡医疗救助公共财政体系、城乡医疗救助监督机制等方面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论文 篇1:

完善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探讨

摘要: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刚刚起步,各地制度运行尚处于试验和摸索阶段,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细则、城乡医疗救助公共财政体系、城乡医疗救助监督机制等方面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统一医疗救助模式,建立“守门人”制度;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机制;建立医疗救助监督制衡体系;合理界定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和救助标准、简化医疗救助程序;加强与相关制度的衔接及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加大培训考核力度。

关键词: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一、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设计层面的问题

1.救助对象不明晰

现行制度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个人难以承担的人员和其他特困群众均纳入城市医疗救助范围;农村五保户、农村特困家庭成员以及各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成员均纳入到农村医疗救助范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的地区突破了文件规定的救助对象范围,已将救助对象扩大到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而另一些地区由于财力限制,救助对象仅限于低保对象,从而造成同一省份内部各地区境况相似的贫困者在医疗救助权益上的不平等。

2.救助模式不統一

从全省来看,普遍采用的医疗救助模式有“大病救助”和“综合救助”两种。“大病救助”模式是政府只为某些费用高的大病患者事后提供一定救助,其救助面窄,而且对身患救助范围之外大病的低收入者不公平;“综合救助”模式是政府支付低收入者部分门诊和住院服务费用,而且医疗救助的“核心服务包”中还包括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提高了低收入者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其提高健康水平,增强其参与劳动力市场并摆脱贫困的能力。总体来说,只要筹资水平能够达到一定高度,“综合救助”模式值得推广,也是发展趋势。

“综合救助”模式对加强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促使他们少生医治费用高昂的大病,更具有成本功效性(cost-effectiveness);而“大病救助”因其只提供大病开支报销,近期看来虽会节省大量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开支的报销,长远看却将有因贫困人群大病开支偏高而得不偿失的可能,同时对于提高贫困人群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没有助益。

3.救助标准不科学

救助标准不科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医疗服务、药品价格以及仪器检查费用近两年都随物价上涨而有调整;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要求,各地公立医院对贫困群体就诊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优惠。这些“增支”和“节支”因素,都影响着救助对象的诊疗费用,从而间接影响着救助金额。

在这些方面,医疗救助相关部门缺乏统计和分析,导致救助标准的提高缺乏科学依据,实践中只能反过来依据资金充裕情况来确定救助标准。这样的救助标准,难以准确地满足被救助者的真实需求。

4.救助程序有待完善

救助程序复杂给困难群众带来就诊、转诊和报销的额外麻烦,影响急症或者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质量。同时,繁琐并不等于严密,现程序仍存在漏洞,给“败德”行为留有契机。各地在医疗救助申报的资格审查、报销手续复核等方面虽然做出了相应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各地基层工作人员都反映票据真实性审核的难度很大,单凭目前的审核程序,很难控制医院“大处方”和医患合作这一“道德风险”的发生,从而影响救助效率。

(二)救助资金筹集和使用层面的问题

1.资金筹措渠道单一,基金规模较小

从理论上讲,政府财政拨款并不应当是医疗救助的唯一筹资渠道,但是,各地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是医疗救助的绝对主渠道。政府通过福利彩票的预算外投入贡献甚微,境内外的捐助更微不足道,而这种单一的筹资渠道不可能带来较大的资金规模。

从各级政府预算筹资结构上看,又是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比例较高,区县财政投入不足。如此情况,恰恰又成为“综合救助”模式无法广泛推行的原因。

2.基金支付量较少,结余过多

在医疗救助基金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有的地区基金结余却较多,而且相对来说,贫困率较高的地区基金结余量更大。无独有偶,云南省的新农合实践调查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奇特现象:越是贫困地区,新农合基金结余率越高。究其原因有:一是执行问题,由于黑龙江省试点和推广城乡医疗救助先于全国大部分省份,属新生事物,各地政府在“摸不准风向”的情况下作出“适当观望”的选择是符合行政理性的,同时也是没有监督约束机制的体现。二是制度问题,主要是各地职能部门对本地贫困群体的支付能力判断不准确,从而制度核定的救助水平过低、自付部分(起付线以下、封顶线以上部分)仍难以承受,致使贫困群体在有医疗救助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不去看病,出现一方面救助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救助资金大量结余的现象。

(三)管理层面的问题

1.多头管理、部门衔接差

按照现行制度,城乡医疗救助的许多工作都涉及到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而这些工作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城乡医疗救助由民政部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由卫生部门负责,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由于各部门之间衔接不及时,信息不对称,制约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顺利开展,时有患病城乡困难群众就医后不能按规定及时得到医疗救助的现象。

2.行政监督缺位,没有相应的制衡机制

再富裕的社会、再高的筹资水平,如果没有制衡,也难以实现健康收益和较高的救助效率。理想的制衡机制应当是医疗救助的各参与主体构成“制衡链”,“制衡链”中各服务主体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尽可能到位的服务”为目标,在这个“链条”里,财政和审计机关应提高行政监督能力,建立医疗救助系统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否则,再多的筹资、再多的补贴也无法惠及贫民。各地在医疗救助的行政监督方面基本是没有作为或者少作为,财政和审计的长效监督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3.基层办公经费不足、工作力量薄弱

由于市县财政困难,对医疗救助工作缺乏经费投入,经费供给不足;而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全面展开,工作量越来越大,经费需求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难度很大。同时,由于对具体工作人员缺乏专门、系统地培训,导致实际工作中时有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现象,影响工作效率。

(四)政策层面的问题

政策层面存在衔接上的问题,如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的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性质上都属于社会保险这一层次,城乡医疗救助在性质上则属于社会救助,当保险功能不能保障或者不能完全保障的时候,救助功能发挥“最后防线”的作用,可见城乡医疗救助在救助对象、救助标准乃至工作程序上与前两者都有相关联、相交叉的地方。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感觉到了政策衔接的必要,并开始尝试,但是总体还是衔接不足,常常出现“保险”之后,“救助”承接不及时的真空时段,影响医疗救助的“口碑”。

二、进一步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办法

1.合理界定城乡医疗救助范围

界定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包括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要逐步扩大救助的覆盖面。各地要在确保把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户纳入救助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将低收入的老年人、重病或重残的人群纳入保障范围。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充分考虑其他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探索扩大救助范围。二是各地要建立健全城乡医疗救助人员家庭生活困难程度的界定办法,提高对救助对象的识别能力,为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提供依据,使救助资金成为真正的受困群众的“雪中炭”。

2.统一医疗救助模式,建立“守门人”制度

在稳定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将“综合救助”确定为黑龙江省各地医疗救助的统一模式,将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列入“医疗救助服务包”,提高贫困人群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再者是常见病种的救助和住院救助。以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基点,建立“守门人”制度,即门诊服务必须由基于社区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一般是全科医生)来承担,各类医院只提供专科医疗服务,救助对象必须接受社区全科医生的首诊制,医生诊断确需住院治疗的,必须接受定点医疗机构安排的逐级转诊,方能享受医疗救助。

3.简化医疗救助程序

简化医疗救助程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应尽量缩短办理时限。根据救助对象难以垫付医疗费用的实际困难,坚持快捷、便民、利民的原则,探索建立适合困难群众特点的申请审批程序;对申请医疗救助的困难群众要及时受理申请,对符合条件的要按时办理审批手续;对于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已明确的救助对象,经民政部门授权定点医疗机构核定,应当直接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另一方面要改进救助资金的结算办法,如建立定点医院垫付机制。加强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协调与配合,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医疗救助规定额度内的医疗费用,救助对象出院时只需缴纳个人自负部分,民政部门定期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垫付的费用。同时,对按规定转诊的救助对象简化手续。对按规定转诊到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救助对象,可采取就医后到民政部门申请办理有关费用的补助,但要简化手续,方便救助对象。条件成熟的地区,应积极探索对转诊救助对象预先支付部分医疗救助金。

此外,尽量采取灵活多样的便民措施。要充分利用医药集团、连锁药店和基层医疗机构网点多、价格低廉、服务便利等条件,通过发放一定限额的医疗救助卡券,建立平价药店,方便救助对象日常门诊和购药。

4.合理确定救助标准,对特殊困难群众实施分类救助

各地要随着医疗救助资金总量的增加,及时提高医疗救助补助水平,重点是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各地要进一步做好分类救助,针对救助对象的困难情况和基本医疗需求,制定不同的补助标准和办法,对救助对象中“三无人员”、“五保户”以及重病、重残等人员给予重点照顾。

(二)建立稳定的医疗救助资金管理机制

1.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机制

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机制包括扩大社会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两个方面。建立穩定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机制,其中中央财政应承担更多的筹资责任;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不断增长的有利条件,逐步加大对医疗救助的投入力度;落实社会捐助的税收减免政策,引导社会捐助资金投入医疗救助;加强和慈善组织的联系与协作,引导慈善资金投向医疗救助。单次治疗额度大的病种和单次医疗费用虽不高、但需长期频繁支付的慢性病种是“综合救助”模式中门诊和住院救助都无力负担的难题。但在实践中,由慈善组织出资救助上述贫困患者的做法,因最大程度实现了社会公平与效率,而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同时,各地方财政要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预算中将本级应负担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打满打足,保证城乡医疗救助事业的资金需求。为保证地方负担资金足额到位,可要求其先将款项上交到省,省财政再会同省级资金一并下发到终点;不上交者,年终从预算中扣回。

2.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监管体系

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监管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使用公示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要通过张榜公布和新闻媒体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二是建立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制度。财政部门会同民政、审计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医疗救助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单位和个人弄虚作假、挤占挪用、贪污医疗救助基金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三)建立医疗救助监督制衡体系

根据世界银行2004年发展报告给出的“长线”和“短线”制衡架构及其配套要求,通过“信息-制度-行为”的架构,让各利益主体相互制衡,形成行政纪律、市场纪律、受益人和社区参与、舆论监督等有效的、制度化的激励和约束,规范相关主体的行为,确保制度的持续、自动和低成本运行。

医疗救助监督制衡体系可以使用上述架构,具体应用为:长线制衡用于构筑“救助对象→政治家→公务员→医院→医生”多重委托代理链,靠约束和激励机制实现;短线制衡用于构筑救助对象对服务提供者(医院、医生)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救助对象行使“客户权利”,形成“救助对象→医院→医生”的制衡关系。配套以医疗救助信息公开化和医疗救助公共信息立法,确保各利益主体“成本”和“绩效”信息的“自动披露”。

(四)加强与相关制度的衔接

加强与相关制度的衔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级民政部门进一步调整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方案,搞好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政策、技术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衔接。具体衔接点有:资助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帮助困难群众享受到相关保障制度的补偿,对困难居民经相关保障制度补偿之外个人仍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要通过医疗救助给予适当帮助,对于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群众,符合条件的要按照规定及时给予医疗救助。二是加强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的衔接。建立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的衔接机制,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平台作用,积极引导和协助慈善机构通过医疗救助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医疗援助。慈善医疗援助要重点解决患有大病、重病且通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补偿后难以自负医疗费用的困难群众。

(五)加强部门衔接与配合

民政部门要加强与财政、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配合,做好衔接工作,建立“一站式”服务规程,及时传递信息,实现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信息共享,推行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六)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加大培训考核力度

要加强基层工作力量,改善基层工作条件,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基层工作中的困难,努力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人员和经费不足的问题,促进基层实际问题的解决。各地业务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条件,定期组织具体工作人员进行政策和业务培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作者:张洪艳

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论文 篇2:

完善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措施的探讨

摘 要: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刚刚起步,各地制度运行尚处于试验和摸索阶段,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细则、城乡医疗救助公共财政体系、城乡医疗救助监督机制等方面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统一医疗救助模式,建立“守门人”制度;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机制;建立医疗救助监督制衡体系;合理界定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和救助标准,简化医疗救助程序;加强与相关制度的衔接及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加大培训考核力度。

关键词: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一、城乡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设计方面的问题

1.救助对象不明晰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是指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建立基金,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给予医疗费用补助的救助制度。

现行制度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个人难以承担的人员和其他特困群众均纳入城市医疗救助范围;农村五保户、农村特困家庭成员以及各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成员均纳入到农村医疗救助范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的地区突破了文件规定的救助对象范围,已将救助对象扩大到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而另一些地区由于财力限制,救助对象仅限于低保对象,从而造成同一省份内部各地区境况相似的贫困者在医疗救助权益上的不平等。

2.救助模式不统一

全省来看,普遍采用的医疗救助模式有“大病救助”和“综合救助”两种。“大病救助”模式是政府只为某些费用高的大病患者事后提供一定救助,其救助面窄,而且对身患救助范围之外大病的低收入者不公平;“综合救助”模式是政府支付低收入者部分门诊和住院服务费用,而且医疗救助的“核心服务包”中还包括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提高了低收入者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其提高健康水平,增强其参与劳动力市场并摆脱贫困的能力。总体来说,只要筹资水平能够达到一定高度,“综合救助”模式值得推广,也是发展趋势。

3.救助标准不科学

一方面,医疗服务、药品价格以及仪器检查费用近两年都随物价上涨而有调整;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要求,各地公立医院对贫困群体就诊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优惠。这些“增支”和“节支”因素,都影响着救助对象的诊疗费用,从而间接影响着救助金额。

在这些方面,医疗救助相关部门缺乏统计和分析,导致救助标准的提高缺乏科学依据,实践中只能反过来依据资金充裕情况来确定救助标准。这样的救助标准,难以准确地满足被救助者的真实需求。

4.救助程序有待完善

救助程序的复杂给困难群众带来就诊、转诊和报销的额外麻烦,影响急症或者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质量。同时,烦琐并不等于严密,现程序仍存在漏洞,给“败德”行为留有契机。各地在医疗救助申报的资格审查、报销手续复核等方面虽然做出了相应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各地基层工作人员都反映票据真实性审核的难度很大,单凭目前的审核程序,很难控制医院“大处方”和医患合作这一“道德风险”的发生,从而影响救助效率。

(二)救助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问题

1.资金筹措渠道单一

从理论上讲,政府财政拨款并不应当是医疗救助的唯一筹资渠道,但是各地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是医疗救助的绝对主渠道;政府通过福利彩票的预算外投入贡献甚微,境内外的捐助更微不足道。而这种单一的筹资渠道不可能带来较大的资金规模。

从各级政府预算筹资结构上看,又是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比例较高,区县财政投入不足。如此情况,恰恰又成为“综合救助”模式无法广泛推行的原因。

2.基金支付量较少

在医疗救助基金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有的地区基金结余却较多,而且相对来说,贫困率较高的地区基金结余量更大。无独有偶,云南省的新农合实践调查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奇特现象:越是贫困地区,新农合基金结余率越高。分析原因应该有二:一是执行问题,由于我省试点和推广城乡医疗救助先于全国大部分省份,属新生事物,各地政府在“摸不准风向”的情况下作出“适当观望”的选择是符合行政理性的,同时也是没有监督约束机制的体现。二是制度问题,主要是各地职能部门对本地贫困群体的支付能力判断不准确,从而制度核定的救助水平过低、自付部分(起付线以下、封顶线以上部分)仍难以承受,致使贫困群体在有医疗救助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不去看病,出现一方面救助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救助资金大量结余的现象。

(三)管理方面的问题

1.多头管理部门衔接差

按照现行制度,城乡医疗救助的许多工作都涉及到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而这些工作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城乡医疗救助由民政部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由卫生部门负责,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由于各部门之间衔接不及时,信息不对称,制约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顺利开展,时有患病城乡困难群众就医后不能按规定及时得到医疗救助的现象。

2.行政监督缺位

再富裕的社会、再高的筹资水平,如果没有制衡,也难以实现健康收益和较高的救助效率。理想的制衡机制应当是医疗救助的各参与主体构成“制衡链”,“制衡链”中各服务主体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尽可能到位的服务”为目标。在这个“链条”里,财政和审计机关应提高行政监督能力,建立医疗救助系统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否则,再多的筹资、再多的补贴也无法惠及贫民。各地在医疗救助的行政监督方面基本是没有作为或者少作为,财政和审计的长效监督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四)基层办公经费不足

由于市县财政困难,对医疗救助工作缺乏经费投入,经费供给不足;而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全面展开,工作量越来越大,经费需求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难度很大。同时,由于对具体工作人员缺乏专门、系统地培训,导致实际工作中时有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现象,影响工作效率。

二、开展城乡医疗救助的对策

(一)完善城乡医疗救助

1.合理界定城乡医疗救助的范围

在切实将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五保户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将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主要包括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具体救助对象界定标准,由黑龙江省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根据本省经济条件和医疗救助基金筹集情况、困难群众的支付能力以及基本医疗需求等因素制定,并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2.统一医疗救助模式

在稳定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将“综合救助”确定为省内各地医疗救助的统一模式,将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列入“医疗救助服务包”,提高贫困人群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其次是常见病种的救助和住院救助。

以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基点,建立“守门人”制度,即门诊服务必须由基于社区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一般是全科医生)来承担,各类医院只提供专科医疗服务,救助对象必须接受社区全科医生的首诊制,医生诊断确需住院治疗的,必须接受定点医疗机构安排的逐级转诊,方能享受医疗救助。

3.简化医疗救助程序

一方面应尽量缩短办理时限。根据救助对象难以垫付医疗费用的实际困难,坚持快捷、便民、利民的原则,探索建立适合困难群众特点的申请审批程序;对申请医疗救助的困难群众要及时受理申请,对符合条件的要按时办理审批手续;对于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已明确的救助对象,经民政部门授权定点医疗机构核定,应当直接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4.合理确定救助标准

各地要随着医疗救助资金总量的增加,及时提高医疗救助补助水平,重点是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各地要进一步做好分类救助,针对救助对象的困难情况和基本医疗需求,制定不同的补助标准和办法,对特殊困难群众实施分类救助,对救助对象中的“三无人员”、“五保户”,以及重病、重残等人员给予重点照顾。

(二)建立稳定的医疗救助资金管理机制

1.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机制

首先,扩大社会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建立稳定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机制,其中中央财政应承担更多的筹资责任;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不断增长的有利条件,逐步加大对医疗救助的投入力度;落实社会捐助的税收减免政策,引导社会捐助资金投入医疗救助;加强和慈善组织的联系与协作,引导慈善资金投向医疗救助。单次治疗额度大的病种和单次医疗费用虽不高,但需长期频繁支付的慢性病种是“综合救助”模式中门诊和住院救助都无力负担的难题。

其次,各地方财政要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预算中将本级应负担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打满打足,保证城乡医疗救助事业的资金需求。为保证地方负担资金足额到位,可要求其先将款项上交到省,省财政再会同省级资金一并下发到终点;不上交者,年终从预算中扣回。

2.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监管体系

建立医疗救助基金使用公示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要通过张榜公布和新闻媒体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

建立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制度。财政部门会同民政、审计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医疗救助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单位和个人弄虚作假、挤占挪用、贪污医疗救助基金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三)加强与相关制度的衔接

首先,各级民政部门进一步调整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方案,搞好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政策、技术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衔接。具体衔接点有三:一是要资助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职工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是帮助困难群众享受到相关保障制度的补偿;三是对困难居民经相关保障制度补偿之外个人仍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要通过医疗救助给予适当帮助;对于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群众,符合条件的要按照规定及时给予医疗救助。

其次,加强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的衔接。建立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的衔接机制,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平台作用,积极引导和协助慈善机构通过医疗救助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医疗援助。慈善医疗援助要重点解决患有大病、重病且通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补偿后难以自负医疗费用的困难群众。

参考文献:

[1] 于垲.城市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衔接政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2] 宋相鑫.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3] 贾维周.我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现况及对策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8,(3).

[4] 许沙沙.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问题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1.[责任编辑 王 莉]

作者:王殿元

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论文 篇3: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现状的分析及建议

[摘 要] 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而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通过确立政府在医疗救助中的主导位置,加强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的力度,建立社会救助机构和基金,完善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和建立医疗救助政策法规体系而实现。

[关键词] 农村贫困人口 医疗救助 现状问题 对策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三,而恰恰是这四分之三的人,仅仅拥有全国不到三分之一的医疗资源,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对于医疗资源的拥有和使用情况更加令人担忧。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农村医疗卫生问题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从总体来看,现有农村卫生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基础的公共卫生设施相对薄弱,一些贫困农民有病得不到及时医治,“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医疗救助资金缺乏稳定可靠的来源,难以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也会影响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课题。

一、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现状

虽然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在过去也存在着一些形式的医疗救助,但均为临时性的,且范围小、保障水平低。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组织的推动和资金支持下,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开始了较大范围的贫困医疗救助活动。近年来,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也越来越重视卫生扶贫。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提出建立这两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居民的恶性循环,并决定由政府对这两项制度予以支持。2003年,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三部委发布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开始在全国农村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改善贫困人群的健康状况。民政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都初步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累计救助贫困农民1112万人次。其中,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868万人,直接救助244万多人,发放救助金10.8亿多元。

总的来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框架,主要包括:救助申报制度、入户调查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张榜公示制度、对象核查制度、基金管理制度等。为了进一步确保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民政部还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信息统计通报制度,设计了农村医疗救助统计台账,今后将通过民政部网站等媒体,定期向社会发布各地农村医疗进展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二、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医疗救助资金相对不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满足医疗救助资金的需求,无论中央还是发达地区的财政,都是难以做到的。况且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较小,资金又缺乏统一的管理,无法满足贫困人口对医疗救助的需求。据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家庭人数已有3000万,农村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使不少贫困人口处于病贫交加状态。以吉林省为例,自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实施以来,吉林省最大的压力就是医疗救助资金严重不足。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看,全省120万特困人口中,有一半是因病致贫,每年患大病需要救助的人口近25万人,按平均每人每年补助500元计算,需医疗救助资金1.25亿元。全省每年包括国家补助在内只能筹集3000万元左右,资金缺口近亿元。

第二,医疗需求费用增长过快。虽然国家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资幅度逐年上升,但仍无法满足对其庞大的需求。据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显示,1999年~2003年,农村医疗卫生支出增长了11.8%,而同期农村收入增长仅为2.4%,农民看病贵问题严重。调查发现,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的门诊患者中,38.2%是由于经济困难;应该住院而未住院患者中,70%是由于经济困难导致。

第三,医疗救助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医疗救助费用补助起付线门槛较高、封顶线过低。各地医疗救助主要是依据财政情况而不是病人的医疗需求作为救助标准。由于各地的经济社会水平,特别是财政收入的差异,因而医疗救助水平也存在差异,它与救助程度的客观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医疗救助工作的总体效果来看,仍然与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相差很远。

第四,管理体制不健全。医疗救助属于社会救助范围,但在实行当中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首先是与医疗保险混淆。社会医疗保险分为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凡是参加医疗保险的,必须在享受保险后仍有困难的特困人员,才能申请医疗救助。在现实中往往混淆了这两种形式,阻碍医疗救助发挥作用。其次要想顺利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只靠民政部门远远不够,应协调财政部门、卫生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才能做好医疗救助工作。最后在管理上,还表现为监督机制欠缺。主要是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欠缺,对救助对象获得救助资金的用途缺乏监督。

三、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议

我国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着许多问题,需要在很多方面不断地改革和完善。

第一,确立政府在医疗救助中的主导位置。政府是社会保障的最终承担者,有责任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贫困人口有效的、必要的保障。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改善贫困人口的卫生状况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而对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也是政府的职责之一。

第二,加强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的力度。目前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主要存在两类困难:一是少数贫困农民交不起每年的参合资金,以致不能参加合作医疗;二是部分农民不能承担报销之外的自付费部分,而减少、中断医疗,后者尤为严重。即使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由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仍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所以,适当加强农村医疗救助的力度,使之成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补充,就能够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建立社会救助机构和基金。医疗救助资金的稳定可靠来源,是医疗救助工作运转正常,运作有效的保证。国家的财政拨款毕竟有限,应建立起贫困医疗救助的稳定筹资渠道和可持续性筹资机制。首先,在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筹资方面,应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作为主渠道,辅以其他途径,建立起确实能够发挥作用的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系统。其次,应使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制度化。再次,建立完善的医疗救助资金的管理体制。医疗救助资金应统一管理,并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行政监督、民主监督制度,以克服目前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分散、管理职责和层级划分不清、资金挪用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第四,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其一,争取实现两个制度的“无缝衔接”。对农村贫困人口,不能限于仅仅资助其参加新农合,应提高贫困人口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可得性实施门诊补偿的衔接;其二,努力提高两个制度管理与服务方面的衔接效果,争取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的定点医疗机构一致,目前新农合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的互联网连结的计算机化信息管理系统,农村医疗救助可与之共用信息平台。

第五,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法规体系。医疗救助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行为,需要以法律作为保证,明确政府、社会和个人,医疗救助的供给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明确实施医疗救助的制度目标、基本原则和管理体制,并解决和规范医疗救助对象、救助方式和救助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应建立由民政部或社会保障部门为主,卫生部、劳动部等参与的统一协调的机构或组织,抓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救助法》草案,并交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式法律,依此指导全国的医疗救助工作。还要陆续建立医疗救助的档案制度、统计通报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等体系。进而逐步完善我国城乡统一协调,形式多样的医疗救助制度。

参考文献:

[1]路和平:要让生病的农民都能看的起病[J].中国财政,2004,(6):24

[2]于丽华:关于建立我国医疗救助体系的探讨[J].中国医院,2005,9(6):29~31

[3]新华社:吉林开展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的瓶颈及对策[R].新华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 2006,(32):31

[4]房莉杰:我国城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研究[J].人口学刊, 2007,,(2):48~53

[5]肖绮芳:日本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制度改革及相关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与启示[J].东北亚论坛,2008, (2):106~107

[6]赵 峻 杨 昆 邵 念:我国医疗救助制度中的城乡差异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 (9):65

作者:宋明达

上一篇:技术企业成本控制论文下一篇:技术管理电力工程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