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作文1000字

2024-04-25

变迁作文1000字(共9篇)

篇1:变迁作文1000字

月假回家的途中,我与奶奶坐在出租车上,窗外的景物飞快地闪过我的眼帘。窗外满是川流不息的人群,来来往往的车辆络绎不绝。街上再难见那种老街老巷,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耸立在城市中央的高楼大厦。眼前的景物熟悉而又陌生,使我略微怔了一会儿。

出租车行驶的很慢,因为正值我们学校放月假的时候,所以这儿周围的街道十分的拥堵。好不容易出了瓯海大道,走进了六虹桥的范围,路面渐渐显得空旷了起来。

这里正是我从小生活的城镇,经过的每一个地方我基本上都还记得起来。只是有些旧建筑已经开始翻新了,我辨认了许久才认得这曾经是哪儿。也许是因为我在寄宿学校待的太久,外边的事物早已变化,还是怎么的,这不得不让我感叹变化如此之大。

兜兜转转终于来到了我记忆中的地方。“接下来应该是永庆街了吧,终于要到家了!”我心里高兴地想道。

我的回忆渐渐浮上脑海……

这是一条热闹的老街,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街的两旁有许许多多的小摊贩,摊上有许多琳琅满目的小玩意;街道旁的菜市场整天也没有安静过,总是汇聚着喧闹的人群;每到元宵节,总会有走花灯路过这一条小小的街道,一个又一个火红的轿子与灯花,十分的亮眼……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每天晚上的打糍糕了。那时候,每天晚上都会有一个来打糍糕的中年男子。开始打糍糕前,他总要热一热身,大呼一口气,才拿起打糍糕的石台旁边的大锤子,开始打起糍糕来。一下,一下,打在那糍糕上,每一锤都十分有份量的样子,好像他有使不完的力气。打完糍糕之后,他要洗一洗手,开始将糍糕捏成不同形状的样子。他不时把年糕抛起来,拉开,再在头上转几个圈,又不时把糍糕扭成麻花状,再拉开。待拉的到时候了,他便把糍糕放在石台上,用手拍来拍去……大人们看了叹为观止,纷纷说“再来一次”,而小孩子们只是看到这手上的年糕,嘴馋了起来。我还记得有次看完打糍糕时,那个打糍糕的人掰了一块糍糕给我吃,我感觉那味道甜滋滋的,但随后奶奶看到了,便说了我一句“泥头”,拉着我走了。在路上,我又看到了琳琅满目的小玩具,奶奶不肯,我就不依,倒在地上不肯起来,奶奶没法子,只好摇着头买下了玩具……

将飞扬的思绪拉回车内,车逼近了一个被蓝色围栏围起的庞然大物,司机猛地一转弯,绕了过去,直接开到了我家小区的门口的街道了。

“咦,这里是哪里?”我惊奇的问道。

“这儿是永庆街。”司机说道,“这儿最近在搞什么高架,这一块全部拆啦。”

我怔怔地望着窗外,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呀?

奶奶看我困惑的样子,便解释道:“十几天前吧,你还在学校呢!这里老早说要拆啦,结果拆的比我们的老房子还慢。住在旁边的房子里哟,每天晚上轰隆轰隆的,吵死人啦……”

我有些失神,那条老街不在啦?

那条不是很大的小街,热闹的小街不复存在了?

……不知不觉间,车已经开到了家门口。我匆匆忙忙地跑到楼上,走进家门,打开窗户,我看着对面正在施工的工地,一个个工人在上面堆上了一块又一块的石砖,铺平了坑坑洼洼的地面……

……

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繁荣昌盛的标志,就连路边的霓虹灯也变得愈加五彩斑斓。老街在变迁,城市在变迁,国家在变迁,世界在变迁。这是一个在不断变迁的世界。这仿佛是为了象征世界的飞速发展,在不断加快着前进的步伐。但这种变迁,似乎改变了原本的城市温馨的面貌……

篇2:变迁作文1000字

从1949年建国到,中国历经了60年的变迁。那是沧桑巨变,在这60年中我们的家乡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变得生机盎然。

记忆里小时候的家乡,是我的乐园。那里有大片大片的池塘,听爸爸说他小时候还有船呢。我有些羡慕。每到暑假我和小伙伴们都会在池塘边玩耍,池塘边上有大片的树林。雨季里水就会长高,一些树就会矗立在水中了。知了燥热的叫声,阻碍不了池塘边的清凉。树的影子斜掉在水面上,我们的说话声惊的鱼儿四处逃散。我们就会脱了凉鞋,搂着树身尽情的在水中游戏。玩累了就会回家在妈妈的盛化妆品的小木盒里,偷偷的拿走几分钱,拉上小伙伴买些零食吃。

妈妈每天早晨天没亮就起身给爸爸做早饭。爸爸在离家大约有七八里的镇上上班,那时候没有自行车,每天都会走着去。对于这些都是后来妈妈说给我的,我有记忆时,爸爸已经拥有了一辆自行车。听说买那辆自行车时还在村子里引起了轰动。自行车是有了,可每到下雨,又都的穿着雨靴,在泥泞的小径上艰难的前行。

都多少年了,那些记忆虽已模糊。可却会在不经意间涌现。

家乡那大片大片池塘已经没有了,更别说水中的鱼儿了。只有池塘边树上孤独的知了的叫声还在,却也只是稀稀落落的声音。现在想要拿走妈妈小木盒里的钱,已经买不到什么了。现在上班再也不用天不亮就做饭了,家家户户都安上了液化气,电动车。摩托车,乃至汽车在家乡已经不足为奇了。更不用说自行车了。

那条在雨后总是泥泞的小径已经不见。哥哥们给家乡捐了款,修建了公路。无论下多大的`雨,大家再也不会把车子陷到泥里了。主妇们再也不会为男主人上班没有回家,而坐卧不安,派孩子们去打探消息了。电话就在桌上放着,手机就在兜里装着。想知道消息,只动动手指就行了。

搬来县城已有左右了,刚刚来县城时。大多的房子都是平房,只有几栋居民楼。公路那时也很窄小,有路灯的路也很少。夏日里大家就都在风扇下乘凉,平房一到夏天就会潮湿。那时候大街上只偶尔能看到骑摩托车的,和偶尔从身边掠过一辆汽车;自行车是大多数人们上班的代步工具。多少年来人们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变化着,发展着。

现在县城中的平房也已占少数,新建的小区,林林总总;宽阔的马路两旁,路灯像窈窕的淑女伫立在那,守候自己的使命。私家车在宽阔的柏油路上急驰已经成为主流。夏天里,人们再也不会为了凉快而整夜的开着风扇而致使自己感冒了,冬天里,人们再也不会自己去点暖气,而弄得灰头土脸。

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为能吃到什么而发愁,而是为能怎样吃才会有营养而发愁。改革开放60年来,这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篇3:变迁作文1000字

一、学生作文变迁的表现

(一) 价值观的变迁

1. 学生价值观逐渐走向多元。

1995、1998年的学生写孔乙己好运, 基本上写他在贵人相助下高中出人头地, 或在大官推荐下也当了官。2000、2001、2002年作文, 做官或金榜题名仍是主流, 少量学生写他当上了村长、校长、掌柜、元帅、将军, 官本位思想开始松动。2008年从政不再是主流, 也找不到主流, 价值观走向多元。除做官, 还写当专栏作家、阴间判官、董事长、方丈、实业家、革命家、丐帮帮主、义军头领、农民、黑老大等。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扶持的力度, 农民渐富, “农民”也开始得到学生的认可。还有写他摸奖、炒股改变命运。

2. 社会主流价值趋向滑落。

写孔乙己转机时, 前两届多是因德救人以德报德, 有写他拾金不昧, 对方感激助他;2002年的孔乙己拾钱要酬金;而2008年的孔乙己捡到钱拿回家, 开办酒店或药店, 拾钱不还已成天经地义。甚至有写丫环从主人家偷得钱财被主人追赶, 结果孔乙己掩护丫环逃跑, 分得钱财, 改变命运。还有学生写他乞讨, 想了一夜, 只要活着干什么都行, 什么狗屁尊严让它见鬼去吧, 此后在丐帮生活逍遥。

前两届有不少还写了他以德报怨, 成名后善待小伙计、掌柜、沿街乞讨的丁举人。2002年写他得势后找丁举人算帐;2008年有不少写以怨报怨, 甚至临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 绝望的孔乙己用棍子戳死掌柜。前三届写他做官, 为社会做不少善事, 社会本位。2002年写他做官既做善事, 又谋私利。2008年写他做官无限风光贪图享乐, 还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个人本位。

3. 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

同写官场, 前三届写同僚们狼狈为奸;2001、2002年官场既勾结又拆台;2008年官场险恶互相倾轧,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有学生写孔乙己与张乡绅勾结搞垮范进, 二人同升;有写孔乙己为官清廉, 后受同僚盅惑变成贪官, 因积怨又被同僚谋杀。

4. 阶级斗争意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发家致富、追求个人幸福、实现个人价值已成为社会主流文化。

前三届多写孔乙己与丁举人、掌柜之间结下了血海深仇, 阶级立场鲜明。2001、2002年开始写孔乙己发家致富。2008年不再写阶级斗争, 多写孔乙己抓住机遇, 赢得爱情、事业的丰收, 实现了自我价值, 生活美满。

5. 乡土情结逐渐淡化, 打工文化兴起, 人们观念更加开放。

前三届多写孔乙己在家乡鲁镇的活动。2001、2002年, 他开始飘扬过海。近年来打工文化兴起, 不少学生假期随父母来到城市, 视野开阔, 笔下的孔乙己生活的时空空前拓宽, 职业多样化。

(二) 内容的变迁

1. 学生视野越来越开阔, 题材越来越丰富。

前三届多是写孔乙己的落魄生活、考场生活、官场生活、家庭生活。2001、2002年还写干部生活、商贾生活、教学生活、军旅生活、寺庙生活。2008年还触及到农民生活、丐帮生活、革命生活、作家生活、义军生活等;既有精英生活, 也有普通人生活;既有大陆生活、香港生活、异国生活, 也有鬼域生活, 念经、腐化、抗战、救死扶伤、炒股、摸奖、追星等一一走进学生视野。

2. 感情基调由悲转喜, 搞笑意味越来越浓。

前三届写悲剧的较多, 2001、2002年减少, 现在更少。以前的孔乙己感人泪下, 现在的他很有些搞笑、戏谑的味道。要死死不掉, 要活也搞笑。有写他跳崖竟不死;或成了专栏作家, 开涮名人骂鲁迅;或去赌, 不想赢也得赢;还有开“国际玩笑”, 一翻身到了法国, 帮威灵顿打败拿破仑。

(三) 学生写作心理的变迁

1. 写作意识的变迁。

前三届大多“代圣人立言”, 以课文的读者意识来继续诠释格式化的孔乙己, 缺乏作者意识。2001、2002年, 作者意识萌芽。2008年作者意识凸现, 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 甚至以写作来自娱自乐。

2. 思维更加开阔、深刻, 情节更加丰富。

孔乙己生活的时空进一步拓宽, 从清末延伸到2008年, 由鲁镇转徙到北平、香港、英国、美国、南洋, 从人间到阴间。思维更加深刻, 前三届情节多是一条直线, 孔乙己下半生越来越幸福或越可怜。2001、2002年个别作文一波三折, 好人让他站起来, 坏人又使他倒下去。2008年有不少一波多折, 如:被神医救活, 高中, 清官, 同僚传授贪术, 无限风光, 因官场积怨被杀;被老僧搭救, 安心修行, 酒瘾忽发偷香油换酒喝, 被罚, 改过自新, 当住持, 日寇来了, 叫和尚们还俗, 与日寇同归于尽;被革命党人皇甫雄轧伤, 治好伤, 帮助皇甫雄实业救国, 赶制军用棉被得罪日本人, 就义。同是写死, 以前多是饿死、打死、冻死、投水、被野兽吃掉;2008年死法大变:上吊, 跳悬崖, 当替罪羊冤死, 贪污被杀, 被丐帮打死, 甚至想死也死不掉。

思维由求稳向求新求异发展。前三届因老师过于强调审题立意, 作文求稳缺乏新意。2001、2002年有时代气息, 如写孔乙己当村长。2008年情节离奇, 题目、文体、题材力求个性化。前三届体裁多为短篇小说。2001、2002年还有孔乙己上告丁举人的诉状、死因调查报告。2008年还有科幻小说、神话故事、传奇等。

3. 想象更加飘逸, 脱离正常轨道。

前三届多写“死”, 生路较少。2000、2001、2002年多写“生”, 生路渐宽, 少数想象不合逻辑, 有写孔乙己抄药书却通晓兵书。而现在天马行空, 脱离正轨, 表现如下: (1) 背离文本。有写孔乙己是个小伙子, 英雄救美。 (2) 篡改、歪曲历史。写孔乙己帮曹操打孙权, 还有写他推翻清朝称帝。 (3) 想象突兀, 跳跃太大。有写孔乙己被老农救活, 帮老农砍柴、捉兔子。

(四) 语言的变迁

1. 语言更加丰富, 总体风格由平实庄重向轻松诙谐转变。

前三届语言平实庄重, 规范得体, 病句较少, 夹杂少量方言俗语, 缺少文采。2001、2002年语言生动轻松活泼, 文白夹杂。2008年词藻丰富, 汉英夹杂, 病句不少, 语言不规范, 最大特点是轻松诙谐, 如:“Hi, 孔哥, 偶 (我) 是你救的MM。”“老孔, 今天真是酷毙了!”“孔乙己摸奖中了三千万, 手里挎个大哥大, 坐着桑塔那, 夜里逛酒吧。”

2. 网络语言逐渐风行。

以前作文中没出现网络语言, 近年来农村渐富, 电脑逐渐普及, 学生上网普遍, 2008年作文出现了不少网络语言, 如:“拍砖” (点评) 、“果酱” (过奖) 、“GG” (哥哥) 、“打PP” (打屁股) 、“菜鸟” (新手) 、“粉丝”、“帅呆了”、“好的一塌糊涂”等。

二、变迁的原因

(一) 成长环境的改变。

十多年前的农村比较落后, 大多数家长在家务农或在乡镇企业上班, 而现在家长大多在城市打工, 大多由温饱型迈进了小康型家庭, 学生中独生子女家庭较多, 在物质上得到较大的满足, 经常随父母寒暑假来城市, 见识开阔, 思维活跃, 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巨变。从父辈发家致富的经历, 他们看到了成功的道路千万条, 笔下的孔乙己出路也很多。

(二) 受不良习气的影响。

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挑战, 一些学生认为拾金不昧太傻, 勤奋节俭太土, 把奸诈滑头当作聪明, 把贪图享乐、挥霍无度当成潇洒, 认为可怜人低贱罪有应得, 缺乏同情心。

(三) 流行文化的影响。

如今农村由于条件改善, 影视、流行音乐、娱乐报刊、网络等走进学生生活。一些轻松搞笑的影视剧、武侠类电视剧和类似的书刊对他们影响很大, 作文情节更丰富、内容更搞笑。

(四)

篇4:“一”字哲学范畴的变迁

关键词:一;哲学范畴;变迁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7—0102—02

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一”字,最简单却又最重要、最古老、最丰富而又最深刻。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象‘一’应不应视为一个数字这种哲学意味大于数学意味的问题,在中国也同样出现,就象在西方一样。”哲学大师黑格尔更以为:“‘一’现在存在、永远存在,并且必然出现在每一逻辑哲学里作为一基本的环节。”[1] 因此,探究“一”字哲学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历程,理清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对于“一”这一汉字中最简单的文字来说不仅是有趣的,而且意义重大。由于先秦哲学思想演变的一条主要脉络,是由《易经》到老庄、而《易传》。《易经》是一部占筮之收,《易传》则得升而为一部哲学义理的作品。两者相距有七八百年之久,这期间,老子思想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2]。由于“一”字演变的历史源远流长,纷繁复杂,本文主要围绕这一历史阶段进行分析。

“一”最早是作为一个数的概念出现在人世生活中的,这个历史至今有多久,已经无从考究。至到殷周时期“一”与“二”仍是数名词,尚非一哲学语义。但是在自古以来表示数名的“一”字,就有“首”“始”等义[3]。所以清儒许印林说:

“一”为数始,余皆处于其下。“史”位在上,故从“一”;亦犹古文“帝”“示”之从“一”矣。(引自桂文燦《经学博采录》卷七)

“两”作为“一”之对立面,是“一”之“悖”或“反”。这一范畴渊源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其形成同时又影响了古代思想家的思维方式与处思想体系,并为其进一步完善。在《国语·郑语》仅由“一”即表达了“一”与“两”的相互辩证关系。《国语·郑语》史伯对郑桓公曰: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

意思是讲一种声响不成音乐;一种颜色不成文采;一种味道不成美食;一种事物没有比较,无法品评。一段之中,未出现“两”或类似词汇。但此时,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之“一”与“两”之关系已经一目了然。“一”之“同”或“无异”必至不和,而谐出于不一,对立互补,相反相成。由此与“一”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之“两”必然成为存在。

由上述可见,“一”哲学范畴的产生源于人类历史活动的发展,而非周瀚光所言,第一个把一从数学王国的沉睡中唤醒,并引导着它登上哲学思维奥室的,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老子[1]。《老子》确实从宇宙发生观、人生哲学、政治学等多方面将“一”的哲学范畴进一步扩充,而《易传》则在继承老庄之后,真正从哲学义理高度对这一对范畴进行了论述。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道生一,一生二……万物负阴而抱阳”,“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虽然《老子》没有明确提出“一”、“两”二字,但是,思想中“一”、“两”之对立统一关系无处不在。从《老子》始“一”、“两”的对立统一的辩证范畴真正确立起来。

至于《易传》,“一”与“两”之哲学范畴则更为系统、完善。《易传·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而“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易传·系辞》中的“太极”概念便来自《庄子》。这里,“太极”是指宇宙本体,《庄子·天下》称之为“太一”,也就是老子的“道”。“两仪”或指天地、或指阴阳[2]。《易传·系辞》作者据此而归结为“一阴一阳谓之道”的统一原则。《易传》中“一--”两个符号来自社会自然现象的抽象。“一”与乾、阳相对应,代表积极、刚强、进取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与坤、阴相对应,代表消极、柔弱、退守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一--”这两个符号有学者认为就源自于古写的数字“一、二”[4]。

“一”作为与“两”对立范畴,与“一”作为数名字之“首”“始”之义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一”在中国哲学史上,与宇宙发生观或作为世界本原密切相关之“一”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意义及对中国人思维与思想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庄子·天下》谓老聃“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其中“太一”即指道而言。那么“一”究竟指的是什么?陈鼓应先生认为:“‘道’是绝对无偶的,用数来表示为‘一’。”[5]《老子》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帛书《道原》:“一者其号也,虚其舍也。”帛书《十大经·成法》:“一者,道其本也。”《韩非子·扬权》:“道无双,故曰一。”《淮南子·原道训》:“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高诱注:“一者,道之本也。”严遵《老子指归》卷一:“一其名也,无有其舍也,无为其事也,无形其度也。”[6]因此,“一”与“大一”(作为同义复词同“太一”)即是“道”的别称。

但是,在《老子》五千言中,“一”字出现十四次,除了一两处用作数词外,其他均用作哲学范畴。《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因此,在《老子》中,“道”的所指,其他意义所指也沿着其哲学系统的脉络,从宇宙万物生成的“实体”意义、世间万物运动“规律性”发展到为人生准则的“道”。《老子》中,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学的实存者,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地方“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或典范。因而,同是谈“道”,而意涵却不同[7]。“一”作为“道“的代称或数字表示(虽然不是每一处都由“一”来指称),在《老子》中因而也具有不同的意义。

冯友兰先生说:“《老子》的宇宙观当中,有三个主要的范畴:道,有,无。”[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说的“一”,即“有”。说“道生一”,也就是说“有”生于“无”[9]。对于此意,冯友兰先生认为“道”作为世界本原是形而上之“共相”,是无,是不可言说的。“有”产生出万物。有是一,二和三则是“多的开始”[9]。

作为老子继承者的庄子,接过一这个哲学范畴,更加明确提出了“万物皆一也”(《德充符》)、万物一齐(《秋水》)及“道通为一”(《齐物论》)等命题,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作了反复的认证。庄子的“一”相较老子而言,无论在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方面,都要更丰富、更深化了。庄子的“一”不仅有世界万物意义之本原、宇宙发生之‘第一因“的意义,而且有世界之统一性、通达“道”之境界之意。

同时,在庄子的思想中,“一”作为世界万物之“统一”性或“天人合一”的思想多次出现。庄子“道通为一”的“一”是万物不同使其自己的“一”,包含沟通“多”与不同之全体或总体,也就是天地万物之总称或统一性。

因此,庄子的“一”具有统一万物,消解彼此之异,从而达到“通”“一”之境界。而“天人合一”合一的思想也由此而生。“一之者,与彼无殊”之“一”又描绘了一种达到“通一”或“道”之境界的状态。

“一”字作为汉字中最简单的文字,其产哲学范畴产生于社会历史实践,而且最初的哲学意义与其作为数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矛盾又为“一”、“两”这一对哲学范畴的丰富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而在老子之后的中国哲学史中,这种对立统一的思想广为存在,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普天之下”、“四海之内”就是其生活的整个世界,形成哲学思想便以“一”代之。因此,“一”之整体性,统一以及消解差异,与物通一,从而回归美好生活之意愿便由此而生。而这一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看人待物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周瀚光.先秦哲学之“一”考[J].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83,(5),原刊社会科学(上海),1983,(5).

[2]陈鼓应.《易传·系辞》所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兼论《易传》乃道家系统之作[J].哲学研究,1989,(1).

[3]赵纪彬.关于“一”、“二”范畴的形成过程问题[J].人大复印资料 哲学研究,1965,(2).

[4]宫哲兵.晚周时期“一”、“两”范畴的动态研究[J].人大复印资料,1983,(3),原刊齐鲁学刊:曲阜师院学报,1982,(6).

[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魏启鹏.太一生水札记[J].中国哲学史,2000,(1).

[7]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见《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23.

[8]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4.

[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1版[M].赵复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06.

篇5:变迁作文1000字

搬家前的少年宫与景山相隔一墙,一进大门就有一种古典的意蕴,大家欢乐的笑声,给古老的宫殿一缕生机。在艺术院内,古老的教室,甚至一棵大树都比我们的年龄大上不少,而同学们就是在这一棵棵大树的看护下成长。

春天百花盛开,大家在校园内聊天,做游戏,十分快乐。夏天烈日炎炎,大家要么待在凉爽的教室里,要么在树下乘凉,还有的同学到一棵极低的松树下摘松果。秋天落叶纷纷,一进入校园你会经常看见几个同学凑在一起,一个同学说:“你看我这一根,绝对赢!”

另一个同学看了看,说:“绝对不行,你那根太嫩了。”而另一个同学兴致勃勃地炫耀:“你看我这根,绝对是老根,不信你来比比!”原来,这是同学们在玩“拔根”的游戏,它就是一人拿一片杨树叶,用它的茎来与另一个人手中拿的茎来拉,看哪个人手中的茎先断,则那个人就输了。而在银杏树下,一些同学则玩起了“打树叶仗”,将树上落下的银杏叶抛向对方。值得一提的是银杏树上落下过银杏果,有人就去捡那些果子,有人可以捡上一篮子。冬天只要一下雪,大家就都跑到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

那时的合唱团,老师经常说:“在屋里安静地坐会吧!屋顶都要被你们掀开了。”而我们却还是在外面玩耍,跑步。

可是,当少年宫搬家后,似乎一切都变了。

少年宫由大楼组成,不像以前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要走路,而是要爬楼梯了。合唱团在3楼,课间休息时,大家只是到3楼的平台上活动一下,极少有人会跑到楼下去——如果跑到楼下的草坪上不停歇再跑回来早就上课了。我们似乎更加便利了,我们有一个电视来看演出的光盘,同时我们丢掉的是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听说少年宫里有植物园,可是我还没有见过一眼,似乎它只是给来少年宫参观的学校开放,而忽略了少年宫里面的学员。还有就是少年宫这个大楼内就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地下一层是冬季,一至二层是春季和秋季,三至五层是夏季。原因就是因为空调。在暑假时,在地下一层的人恨不得穿上冬装去,而三层却很热,穿着短袖还需要带把扇子,到了10月教室里还是穿着一件衬衣就可以了。

现在的合唱团,老师常说:“别光看手机了,出去运动会儿吧!”

篇6:变迁作文600字

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让所有的事物都变了样。原来的煤油灯变成了电灯;原来的木房变成了高楼大厦;原来的`农田也被建起了落地房……

“哈哈,你来追我呀!”“不跑了,不跑了,我们来玩过家家吧!”“你当妈妈,我想当爸爸!”我翘着小嘴洋洋得意地说。夕阳的余晖洒在玩得不亦乐乎的小女孩们,似乎夕阳也会留恋这些小女孩的天真笑容……“宇轩,吃饭啦!”接着便洋溢着我的呼喊声。

那是老的电视台,我以前在那住了七八年,和那里的小孩也玩了七八年。

“什么?这里要拆?”“嗯,上次有几个政府的人来说的!我还听说,四月份就拆了……”回家的路上无意间听见了这些话,我的心被掏空了似的。我回到就问:“妈妈,这儿要拆啦?”“没有吧!好像是前面的那栋和右面的那栋……”“哦……”我虽然很庆幸自己家没被拆!可是那些房子里的老阿婆可都是我的朋友啊!

躲得过,逃不过。在政府的逼迫下,那些老人还是搬出了她们原来的家。拆,我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挖土机,挖着房屋的地基。然后再轻轻的碰一下就一下子变成了废墟。突然发现童年的回忆

多么不堪一击,真怕就这样轻轻一碰,就成为了废墟。我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在尘土飞扬的破木头堆上,你很难想象它原来的面目。

回忆从前的点点滴滴。从斜陡的坡路上去,你会发现一棵长在墙上的梧桐树,被砍了无数次,也长出来无数次。再往上走就是一棵很大很高的香樟树,秋天的时候总是掉一地的叶子,一下雨就

会变得很滑。还有一个保安亭,以前住着一个老头,很强壮,每到晚上9点就关门。我最喜欢那颗吸着强的石头,站在上面挖一颗小一点的石头就可以当粉笔画,拿去跳格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如今,在我看来不过就是一块平地罢了,树也被砍了许多棵,变了,变了……全变了。

篇7:变迁作文600字

听奶奶说,她小时候全家5口人,住在只有3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子里。冬天,窗户上挂个帘子,屋里生个炉子也暖和不到哪里去;夏天,夕照的太阳足足晒个半天,屋内像蒸房一样热;夜间,一家人坐在外边乘凉,很晚才回屋睡觉。

1983年,奶奶和爷爷在农村结婚的时候,东拼西凑盖了三间砖瓦房,明亮窗户,青砖铺地,让村里人很是羡慕。奶奶说她很开心,终于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美中不足的是离上班的地方太远。

1990年,奶奶调入县城工作,爸爸也到了上学的年纪,爷爷和奶奶找人批了一块宅基地,在县城盖了一座独家小院,这比老家的`瓦房气派多了,水磨石的地板、便捷的自来水,还有温暖如春的暖气,更重要的还是两层高呢!爸爸在环境好的条件下长大、结婚,我也在这个家里度过了童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爸妈为了让我上学方便,在的时候,买了一个130平米的单元楼,安有电梯,南北通透,客厅明亮,还有宽敞的厨房和卫生间,条件美极了。在这里我们家新添了我的弟弟。姐弟俩经常会在客厅里玩滑板车、玩积木……十分快乐。

篇8:变迁作文1000字

关键词:社会变迁,档案工作,影响因素

档案是人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在整个社会环境系统下, 档案及档案工作都是其组成的一部分。它的生存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矛盾和冲突, 同时, 更存在多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笔者试图通过探讨档案工作与社会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 反映出档案工作模式的变迁情况, 以助于今后档案工作的开展。

一、档案载体演变与档案工作

自文字发明始, 人类就开始了对能承载信息的物质载体和记录材料孜孜以求的探寻与创造。我国信息记录材料或载体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时期, 是直接取材于未经过加工的自然物, 对原始信息进行简单记录的时期;第二时期, 信息载体是纸、木、帛等, 以刀、笔书刻或以印刷刻印的传统信息技术时期;第三时期, 信息载体特征是光、电、磁等介质, 以文字、声音、图像等作为记录方式, 我们称为现代化信息时期。伴随着社会信息载体的变化, 档案工作模式也在不断发展, 几经变迁。

(一) 基于传统载体的档案工作。

原始社会初期, 结绳、贝壳、刻契、珠串等物是最初的信息贮存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 此后又出现了符号和图像等更为形象的表意方式。文字出现后, 信息的载体更加多样化, 有泥草、兽骨、金石、竹木、丝织品等, 并以手写、刀凿、篆刻、熔铸等形式来显示其信息内容。但是, 由于物资的局限性, 很少涉及经过思辨升华成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层面上的东西, 缺乏理性高度。东汉蔡伦系统整理了造纸术后, 东晋末年, 统治阶级开始推行统一的公文用纸, 从此纸张就被沿用至今, 成为传递文明、存贮信息最主要的载体。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从此, 纸张与活字印刷术共同构成了传统信息技术时代的两大支柱。纸张伴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变得机械化和自动化, 二者的有机结合使信息记录准确度和效率大大提升并以几何倍数激增。总之, 传统信息技术贮存的特点是以轻薄柔韧的纸张为载体, 以自动化印刷为书写方式, 记录信息量大、传阅方便、信息保存时间长。所以, 与传统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档案工作也发生了变化。此时, 由统治阶级独揽图书、情报信息过渡到向社会半开放, 甚至全面开放的阶段, 也促进了档案与历史科学研究的结合。

(二) 基于新型载体的档案工作。

近代社会, 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 新技术、新材料、高科技的信息载体的出现, 使社会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把感光、磁性、半导体材料与声、光、电、磁等形式相结合, 使得信息与记录存贮方式向大量、高速、迅捷、技术化迈进, 摄影缩微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激光技术包括近年来新崛起的云技术等, 可以使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获取信息在几秒之内传播出去。

总之, 以社会信息载体为视角, 我国的档案信息记录方式从形态到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从传统的手工记录到自动化机械记录, 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生动具体的图像, 从静态到动态、从平面到立体、从个体到集群的转换。如今的档案工作是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凝结, 是文明进步、科学发展的基石, 是服务于社会, 不断为社会创造出巨大价值的平台。

二、经济政治制度完善与档案工作

国家政治经济的兴衰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模式。历朝历代, 档案工作都是为政治经济服务的, 并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而进步。

(一)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档案工作。

在阶级社会中, 档案工作不会因制度的变化而改变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根本目的。奴隶制也好, 封建制也罢, 档案工作在其经济政治关系的制约下, 体现奴隶主、封建地主阶级的意志是不变的。近代资产阶级在取得统治地位后, 对具有封建性的档案工作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不仅有利于资产阶级巩固政权, 更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政治状况, 决定了档案工作要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宗旨, 维护广大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跳出了以往作为压迫人民工具的藩篱, 成为了广大劳动人民进行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建设的有力助手。

(二) 社会经济政治体制与档案工作。

因世界各国的国家体制的不同, 在档案工作管理体制上可分为两类:分散制和集中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采用的就是集中统一管理制度。除体制之外, 政治民主化进程也影响着档案工作, 民主程度的不同导致各国在档案开放程度上也不尽相同。信息时代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信息环境, 所以, 我国档案开放在时间、范围、程序上都迈出了一大步, 许多档案馆在档案信息的宣传、开放鉴定、展览、网站建设上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随着我国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上的逐步改革和完善, 档案开放将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文化形态发展与档案工作

档案工作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下孕育而生。文化自身具有继承、连续、发展的性质, 各个民族所创造出的文化模式和类型是根植于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之下的。文化的影响不会因原有文化模式中的政治、经济基础消亡而消亡, 它会久远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乃至行为方式。档案的历史, 源远流长, 历代相习, 是研究文化变迁的基础资料, 有利于我们对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的认知。所以说, 档案不仅能反映文化变迁, 更是人类的一项精神文化财富。

(一) 民族文化心理与档案工作。

民族心理即民族性格, 指的是一个民族普遍具有的、相对稳定的、根深蒂固的思维活动特征和传统。它是文化现象生成形态因素中的重要方面。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及历史渊源等因素都对民族心理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我国自古生长于东亚大陆上, 三面陆地, 一面临海。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国的地理环境, 陆路交通并不便利, 再加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方式和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的千年延续, 必然造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在具有朴素的整体思维优点的同时, 又存在着笼统思想, 重实用轻理论等缺点, 这必然对我国档案科学理论体系建立和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古代乃至于近代档案工作一直与相近的图书、修史工作相混淆, 所以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档案馆。以上情况阻碍古代档案学思想早期萌芽的产生和近代档案学理论向科学化、系统化的发展。

(二) 中国市场经济下的文化与档案工作。

在整个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社会变迁本身就是对人类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伸, 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与超越。继承与延伸, 是数千年以来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的非理性因素作用的结果;否定与超越, 则表现在建国后尤其是文革期间以现代形式对传统文化非理性因素的恶性张扬所形成的反现代文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形态, 或者说是文化形态, 一方面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规定性, 另一方面又具有市场经济一般的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精神应包含有自由、平等、竞争、变化、开放、理性等方面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变化下, 我们不仅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旋律下进行档案体制改革, 还要对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这项任务不仅具有紧迫性, 而且责任重大。

四、档案意识增强与档案工作

档案意识是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水平与敏感程度。因为个体的差异, 每个人的档案意识都会有所不同, 社会的档案意识就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体档案意识集合而成。它反映着整个社会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知态度和重视程度。档案意识也在历史范畴的概念之下, 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而变化。我国档案意识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古代的是封闭官方档案意识, 现代的半官方、半公开档案意识, 近代的全民开放的档案意识。以下是对三种社会形态下档案意识发展进行的剖析。

(一) 封闭的官方档案意识。

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19世纪中叶的中国, 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君主集权制国家, “君权神授”的文化思想, 把档案的御用性表现的淋漓尽致。档案工作机构是封建官僚体制中的一部分, 档案工作人员则是由皇帝指派的政府官员, 只有统治阶级内部的少数人享有档案利用权, 有时甚至档案的编纂、国史的编修都要受到皇帝的监控。封建统治者视档案为政治的重要统治工具之一、视档案为王公贵族之书、视档案为修身养性、道德教化的教材。

(二) 半开放、半官方的档案意识。

1911年的辛亥革命的爆发, 标志着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瓦解,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就此建立。历史的巨变, 深刻地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此时, 档案利用范围从官府行政利用的特权中解放出来, 逐步扩展到历史研究等科学利用上来。另外, 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 我国档案工作初具公开意识, 还萌发了档案教育的思想。这一时期, 一改此前极度封闭的官方档案意识, 档案开放观念初步形成。具体体现在一部分官方文档向民众公开, 不少学者开始认识到档案在史学研究领域的价值和作用。因此, 此时的档案意识特点是官方利用与公众利用参半, 是二者结合过渡阶段。

(三) 开放的全民档案意识。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 中国完善了社会法制体系, 社会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进入21世纪后, 我国进入了新兴的信息社会。在这一历史背景与现实环境下, 档案意识呈现出档案构成、社会化、档案利用休闲化的特点, 人们开始重视档案的人文价值, 视档案为全社会公民的共同财富和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

从本质上讲, 信息社会的档案意识是在后工业社会的大背景下产生出来的, 它所涉及的纵深尺度远是此前两个时代遥不可及的。但我们并不能为此沾沾自喜,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就是我国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公众的档案意识和对档案开放利用程度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 我们在提高全社会、全民族的档案意识上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于静.档案工作模式与信息技术演变[J].图书馆学刊, 2001.123

[2] .周毅.试论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J].档案学通讯, 2002.02

[3] .张翠英.苏建功.论档案文化形态的社会功能[J].山西档案, 2006.S1

[4] .杨晓虹.论古代档案工作发展缓慢的文化因素[J].辽宁大学学报, 1992.02

篇9:名、字、号的历史变迁

◎名的发展史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时天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周代以后对命名有所讲究。春秋鲁桓公六年,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五则”)。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随着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中对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条之外,还规定了“六不”:即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在命名方面除了对“五类”“六不”同样讲究外,还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

魏晋以后,一代代的学风、思潮,从命名即能看出一些。如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将军刘牢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杨衔之等。

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人。

唐宋时,道炽一时,僧也极红,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儿名塾(土),孙名钜、钩、鉴、铎(金),曾孙名渊、泠、潜、济、浚、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

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

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晋介之推,虞宫之奇,郑烛之武,佚之狐,之为虚字,不算。还有一个“不”字,韩申不害,楚萧不疑,赵国赵不倦,汉代程不识,不危、不惑等皆如此。

另外,汉人取名有这样的喜好:

1.尚英武,雄浑劲健。像胜、武、勇、超、猛、固、彪、举等很常用。

2.见贤思齐、追慕圣人。如张禹、赵禹、邓禹,陶汤、张汤、赵汤,周昌、王昌,张尧、黄舜等就体现这一特色。

3.求长生长寿。如万年、延寿、寿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名常见。

王莽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春秋》“讥二名”,《公羊传》:“二名非礼也”,可能是单名多于双名的原因。西汉15帝,二人复名;东汉13帝,全单名。

西汉至东晋,54帝,4个复名,单名94%。东汉以后,尤其两晋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时间佛名盛行:金刚、力士、文殊、目连、药王、般若、三宝随处可见,以带佛气。僧、佛、摩、梵、昙,直取佛名也很多。

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用单名易于避讳。

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

五代时,因《尚书·太甲上》有“旁求俊彦”,《伪孔传》有“美士曰彦”。故而,据正史载,五代共有87人以“彦”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为时尚。

元末,张士诚原名九四,“士诚”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还不知,典出《孟子》:“士,诚小人也”之句。

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至今,从名家族谱中可看出这一现象。其字当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贵、昭庆、德祥、龙凤、昌盛等。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就以中国第一家族孔门为例。1744年,乾隆为孔子后裔定了三十个字为: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垂维佑 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令贴又在这三十个字后续了二十个字: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而清代满族贵族则喜欢用安、福、永、泰、保全、常荣、桂祥等吉利字命名。

顺便一提,古代的女子有姓无名,在家只有小名、乳名,对外则称某某氏。

◎中国民间命名习惯

节令法:以生时节令,花卉为名,如春花、梅、桃、李、夏雨、秋实、秋雨、秋艳、冬晓、冬梅、腊梅等。

地名法:纪念孩子的出生地,如杭生、浙生、沪生、渝生、杭宁。

盼子盼财法:如来娣、根娣、玲娣、招娣、延娣、来宝、来发。

动物法:阿牛、阿鼠、小鱼、小狗、小龙、阿龙、小骏(马)、小凤、凤儿。

体重法:九斤老太、九斤姑娘(加护身符的重量)。

性变法:女当男养,亚男、冠男、家骏、家雄;男当女养,新妹、宝姬、秋月等。

排行法:大牛、二牛、三小、小牛,大囡、二囡、三囡,根大、根亮(两)、根山(三),张益(一)、张耳(二)、张山散(三)等。

五行法:如前述朱熹一家祖孙五代。

综合法:如润土(节令加五行)。

近现代人们的命名同样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民国年间多崇尚洋名,叫玛丽、海伦、彼德、约翰、汤姆的很多。在文革期间,人们起名青睐红、建、卫、忠、青等字。而到了现在,人们倾向于朦胧、洋名、多字名,希望在名字中充分体现个性。

nlc202309030411

◎字的含义和由来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1.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2.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3.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明显。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号的称呼和由来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自号且乐道人。

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頫是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彝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艺号(赠号):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龢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

3.以封爵、谥号为号。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使用鲁迅笔名。30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一个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名、字、号才能很根本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当我们的身份标识变得简单而不是深刻时,人生的深度也许就会止步。

上一篇:二零一零年下期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学计划下一篇:关于大众对电常识认知程度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