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小学作文

2024-04-09

变迁小学作文(精选9篇)

篇1:变迁小学作文

打开我房间的玩具箱,里面装满了五花八门的玩具,摇铃啦,积木啦,拼图啦,布娃娃啦,芭芘娃娃啦……满满的几箱子,玩具见证变迁作文。那个手会动的芭比娃娃是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妈妈经常说,她们那个时代可没有现在这么多、这么好的玩具,她们的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做的。

“有一次,”妈妈回忆道,“我和你姨妈、小姨做了一个毽子。那个毽子可是让我们费尽了心思。先要准备好一个铜钱,剪二块圆的布,然后用它们把铜钱包裹起来,用线笨手笨脚地、慢慢地缝上,有时不小心还会扎到手。这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开始盼望过年,因为这是鸡毛毽子,而鸡毛,只有等到过年杀鸡时才有。好不容易过年了,一杀鸡,我们几姊妹就搬上小凳子,坐在门口等,终于有了鸡毛,就拔下两根有毛筒的来,再笨拙地把它缝在早就准备好的铜钱上。最后,拔下一把鸡脖子上的毛,插在鸡毛筒里,毽子就做好了。我们啦,可是把它当成宝贝啊!”妈妈一脸幸福的样子,“三姊妹都对它爱不释手,一个毽子是小心翼翼地玩,起码要玩上一年,因为只能等到第二年过年时才能再做啦!平时根本想都别想!”

“哇!做个毽子这么复杂,还要玩这么久啊?”我一脸惊讶。“毽子不是到处都有卖的吗?我一学期就要玩好多个毽子呢!”

“那时可不比现在,那时我们买不起玩具。跳绳是我们自己用稻草搓的,娃娃是我们自己用泥巴捏的,机器人是我们自己用废铁丝拧的……”

妈妈的玩具好土哦,哪像我的玩具。瞧我那芭芘娃娃,披着一头金黄的头发,眨巴着明亮的大眼睛,可爱的樱桃小嘴,纤细的手臂,会跳舞的双腿……多么可爱啊!她还有好多漂亮的衣服,还有自己的小孩子,她们有床、有滑板、有头盔、有车子……就连芭芘娃娃的玩具都比妈妈的可爱,更何况我的玩具呢?

“是啊!”妈妈说,“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控汽车、飞机、航模、机器人……数不胜数的玩具进入了你们的‘百宝箱’。这些新时代的玩具还包含了高科技含量。更重要的是,现在这些又好看又好玩的各种玩具,大家都买得起啊!”

“为什么以前买不起,现在买得起啦?”我好奇地问。

妈妈笑着说:“改革开放三十年啦!你们手中玩具的变化就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啊!”

哦,我终于明白啦!

篇2:变迁小学作文

我若有所思的端详着手里三张变化极大的照片,不禁惊讶地目瞪口呆,若不是我亲自拍摄,还真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

1975年,一座用泥土,石块,木头,稻草建造而成的土房子成了我外公的安居地。

我驻足在外公的家门口,用粗糙的木板构成的门映入眼帘,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词就是破败。抬头向上看,屋顶是用仅有的几根木头随意的搭放着,上面盖着一层稻草。我不解的问妈妈:“这么薄的稻草,下雨时不会漏雨吗?”妈妈微微一笑:“当然会啦,只是那时候很穷,而且没有好的技术,只能住这样漏雨的房子。每次下雨后,你外公都要爬到房顶,修补被雨破坏的房顶。而且这房檐经不起风吹雨打,常常需要用木头支撑加固。”我心里一怔。

跨过高高的门栏,眼前的景象更是触动我的心弦。我环顾四周,墙壁是凹凸不平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每逢春天,许多蜜蜂把泥土块钻出许多洞,像是在做属于自己的巢。听说,爸爸妈妈那个时候的孩子都喜欢在这儿玩捉蜜蜂的游戏呢!四周的窗边是用竹子做的,窗帘是用破塑料布覆盖的。仔细观察一番,发现外公的`生活用品竟都是放在两块石头之间的大缝隙中的。走了不多会儿,脚就开始酸酸的了,低头一看,原来这屋的地面坑坑洼洼,走起来很不舒服······我几乎逃似的跑出了房子,只在看一眼,就能让我心酸的想要落泪。

随着时间的变迁,房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爸爸妈妈的居所明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门是红色桐木筑的,屋顶也用平坦的砖块搭成的,看着整齐,明朗,摸着光滑,舒适。夏天避暑,雨天避雨。墙壁变得雪白,没又一点儿污痕,密不透风。窗边变成了银白色的铁,窗户已经有了玻璃,窗帘也已用各色的布料装饰起来。室内的地面是光滑的水泥地。

再来看看我们时候的房间,真是日新月异。 门变成了光亮牢固的铁门,有很多故意留的有形的空隙,铁柱上雕刻着精致的花纹,有龙形的,有蛇形的……各式各样。房顶也用上了形态各异的砖瓦,铺的充满了艺术性。室外的墙壁红砖绿瓦,室内的又雪白一片。窗户变得有各异的颜色,显得极具美感,还用高级的防盗锁屋内的地面也铺了瓷砖,干净整洁又舒服。

篇3:变迁小学作文

1 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价监测制度的初创期 (1979—1989年)

以1979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召开“扬州会议”为标志, 我国中小学体育工作的管理开始步入制度化阶段, 逐步形成了以落实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学校体育器材设备目录等为特征的制度体系。

1.1 实行体育课考勤和体育工作考核制度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颁布, 纠正了“文革”以来以“军体”为特征的学校体育工作传统, 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去衡量。为此, 对于学生要实行体育课考勤制度, 凡全学期缺课超过体育课总时数1/3以上者不予评定成绩, 成绩达不到良好者不能评为“三好学生”, 体育课应作为决定学生升留级的学科之一。而对于中小学体育工作成绩的评定, 其着眼点是“六看”:看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看体育教研组发挥的作用;看体育教学的质量;看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以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通过的人数;看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的程度;看学生的健康状况。这“六看”包括了组织领导、教学质量、课外体育、学生健康等重要内容, 是我国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雏形。

1.2 颁布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是评价学校体育工作, 尤其是学生健康状况的依据。原国家教委于1987年颁布《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具体规定了中学生体育的合格标准和考核办法。《办法》提出, 对中学生应实行体育合格登记卡制度, 对学生的体育成绩每学年按要求逐项登记, 学生毕业时将登记卡放入学生档案并转入高一级学校。《办法》规定, 体育不合格的学生不得评为“三好学生”, 毕业时经补考仍不合格者只发结业证书, 不得报考高一级学校。体育合格登记卡制度的实行, 对提高中等学校体育工作地位、鼓励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1.3 发布中小学体育器材设备目录

由政府发布学校体育器材设备目录, 既为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标准, 也为评估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了依据。1989年11月, 原国家教委发布《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与《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提出了一套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建设的最低标准, 并严加监督落实, 推动各级学校规范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切实改善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1]。

2 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价监测制度的发展期 (1990—2011年)

以199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标志, 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监测制度建设开始进入法制化的新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2.1 落实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

1990年1月, 国务院批准发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 对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部分项目和评分评级标准做了适当修改和调整。与此相适应, 原国家教委于1991年和1992年先后出台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和《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两项法规 (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实施办法》规定, 学生的体育合格标准采用百分制评定, 其主要内容是体育课成绩、《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成绩以及学生参加“两操一活动”的情况[2]。同时, 《实施办法》强调了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的作用, 将其作为决定学生可否毕业、可否报考高一级学校并被高一级学校录取的依据之一。

2.2 实行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

为推动教育综合改革, 原国家教委于1992年发布了《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 凡初中毕业生升学 (即升入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 都要参加体育考试, 其成绩合格则计入升学总分, 并从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体育考试。这项制度与高中学校实行的体育合格情况登记卡制度相衔接, 对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尤其初中学校的体育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2.3 出台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

进入21世纪之后, 我国加强了对中小学体育器材设备配备的管理。2002年, 教育部根据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的精神, 对1989年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 (以下简称《目录》) 进行了重新修订。新修订的《目录》分为必配类和选配类两大类。必配类器材设施是根据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确定的, 要求各中小学必须按照《目录》要求配齐;选配类则是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配备的器材设施[1]。2005年10月,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要求, 全国小学、初中学校体育器材、场地, 凡是已列入《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的, 原则上按照新标准进行购置、配备和建设;体育课教学、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学校运动会等所涉及的有关体育器材、场地的内容, 应逐步与《标准》规定的体育器材、场地标准相一致。这些法规的出台, 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工作评价提供了依据。

2.4 实行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项督导制度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发布之后, 国家把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工作纳入了基础教育的督导检查体系。2003年11月和2005年3月, 国家教育督导团两次对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在此基础上, 教育部于2008年8月制订并印发了《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试行) 》 (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 要求各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 落实限期整改、结果公报和问责奖惩等制度。督导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并作为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2]。《指标体系》的颁布施行, 完善了中小学体育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制度。

3 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价监测制度的完善期 (2012年至今)

2012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和体育报告公示制度3个方面系统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监测评价机制的任务。这些政策的出台, 标志着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监测制度建设进入体系化新阶段。

3.1 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

这项制度的核心, 就是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为此, 教育部要求从2012年起, 各级学校需按照《标准》每年开展一次覆盖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 监测的重点是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运动能力等体质健康素质及其变化趋势[3]。测试工作结束后, 要做好测试结果上报、公布和向学生家长通报等工作。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 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3.2 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

这项制度的核心, 是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基本运动技能的评价。根据教育部2013年5月颁布的《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指标体系 (试行) 》, 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学生体质、监督检查等。评估工作分学校自评、教育部门复核、国家教育部抽查3个层面实施。从2013年起, 学校每年都要开展一次自评;各级教育部门对所属地区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情况进行复核;教育部将组织抽查, 并于次年3月底公布各省 (市、区) 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结果[4]。

3.3 实行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

这项制度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落实。从2013年起, 各省 (市、区) 对本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做出全面总结, 形成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重点报告学校体育开课率、教学实施总体情况、阳光体育运动情况、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4], 并分析学校体育关键指标信息, 填写年度报表。教育部在汇总各地年度报告的基础上, 编制和发布《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 公布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统计信息。除此之外, 各级教育部门都要对行政区域内学校体育工作报告进行公示, 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做法、效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信息, 以各种方式接受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S].教体艺[2002]11号.

[2]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试行) 》的通知[S].教督[2008]3号.

[3]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S].教体艺[2007]8号.

篇4:变迁小学作文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人民教师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概括。本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了阐述和说明,并对新旧规范做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应该如何来学习和贯彻实施规范。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变迁;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39-03

一、规范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规范是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在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规范,诸如:政治规范、经济规范、法律规范、语言规范等。道德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形式,是人们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和关系的基本要求的概括。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人民教师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概括。它反映了人民教师的利益和要求,它是具有特定社会内容的行为标准,既不是空洞的抽象条文,也不是教师个人随心所欲采取的个别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道德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调整教师同他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总和。因此,学习和研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教师实现道德理想。献身教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不同时期的规范及修订原因

(一)198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1984年10月13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由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颁发,要求共六条:

1,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3,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精益求精,勇于创新;4,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5,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学生;6,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二)1991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实践证明,《要求》的颁发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数年来,广大中小学教师遵循职业道德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育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但是,形势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在总结试行情况的基础上对《要求》进行了修订,作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1991年8月13日进行了颁布。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

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3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

4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5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6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三)1997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势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再次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必要的修订,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素质水平,帮助教师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促使全体中小学教师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规范》体现了对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最基本要求,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规范》的八条内容,是通过对教师在学校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及防止出现的道德行为作出的规范,确定了每个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基本原则和应该作到的道德行为。

(1)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6)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7)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8)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四)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在我国的转型时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

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新规范的特点以及新旧规范的对比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条目数量上由原来的八条减少到六条,但在具体内容上得到了充实,并且新规范有了自身更鲜明的特点。

1符合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在第一条中将原来的“依法执教”改为“爱国守法”,这就要求育人者首先自己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清晰的政治方向,依法执教,更符合了“道德规范”的精神层面的要求,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要求。

2对教师的精神境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条中的“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是在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底线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具有比一般人更高的道德修养。关于“志存高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去谈一些空洞、遥不可及的志向,而是做一个好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尽力让每一个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第三条由“热爱学生”改为“关爱学生”。此条目是变化最多的一项。将原来的对学生“严格要求”改为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特别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一项。“5·12”中一批英模教师用自己的行动最好地诠释了“保护学生”,我们常说要“爱学生”,那么在危急关头保护学生,就是“爱生”的最好体现。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而且要做学生的益友,此条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4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四条“教书育人”和第五条“为人师表”是将原来五至八条融合而成。除了原来对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基本要求外,在第四条里增加了“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提到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至少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5注重教师的个人修养,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只有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才能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新的道德规范还对目前教师队伍中有偿家教的问题提出的明确的规范。

6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第六条“终身学习”是新增条目,其中提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也应该是新时期对教师的新要求。新道德规范的这个要求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不能落后于时代,否则何以教导作为祖国未来的学生,何以引领学生去创造未来!

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对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量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正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产物,完全符合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希望、新标准。

四、规范的学习、贯彻与实施

从1984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到2008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看到它经历了四个不同时期的演变,每一时期的变化都是依据了形势的要求,并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不断的完善和修订,体现了时代性和务实性。《规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学习、贯彻与实施,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中小学校、工会要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规范》。通过专题学习、座谈研讨、榜样示范、反例警示等方式,使广大教师能全面深刻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同时还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学习方式,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使学习《规范》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贴近生活,使广大教师积极认同、自觉领会。

2采取多种措施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中小学校、工会要把贯彻落实《规范》与教师培养培训相结合、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加强教师培训等工作中,要始终把师德摆在首位,切实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

3贯彻落实《规范》要坚持齐抓共管,互相配合。各中小学校要把贯彻落实《规范》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和任务落实,要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会和共青团等要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作用。

4贯彻实施《规范》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重在自律。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广大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严于律己,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履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自觉践行师德规范,自重、自律、自省、自强,把良好的师德风尚内化为自觉行为,同时虚心接受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督促及评价。

5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含教师进修院校)应将《规范》同学校的培养、培训目标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奠定师范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提高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中国教育年鉴编委会_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998,

[4]丰捷,解读: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国教育先锋网,2008-09-10

[5]权威解读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央政

[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发布,中国网china.com.cn,2008-09-03

[7]各地各校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掀热潮[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12-10

[8]陈浩,树立新时代教师精神,塑造新时代教师形象——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愚解[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10-2

篇5:变迁小学作文

我很小的时候,我第一次跟随做生意的父母来到了顺德。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到处是泥泞的小路,破旧的自行车在其间来了又去。低矮的平房、简陋的家具、朴素的穿着、人们皱着眉、苦着脸……当时,我幼小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就是我要居住、读书的地方吗?怎么这么落后、荒凉?我不解地问爸爸。爸爸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别看顺德现在这样子,它的发展潜力大着呢!你在这里跟它一起成长,好好留心看着吧!”

于是,我们就在这里扎根了。果然,正如爸爸所说的那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顺德,就像奇迹般地飞跃发展起来了。现在,平整的现代化公路纵横交错,新型的路灯、突现亚热带风情的绿化穿插其间;一栋栋高大的楼房,一座座花园式的别墅、庄园随处可见;人们喜气洋洋、笑容满面,穿着款式新颖的衣裳工作、旅游,谁都是那么和蔼可亲。

不光是我居住的小镇是这样,另外,我还从报纸、杂志上知道,这几年,顺德的各个乡、镇都变得让人耳目一新。如:龙江镇的龙家俱家展会,提升全镇的经济地位;国际的木工机械展在伦教举行,使伦教镇被誉为“中华木工机械第一城”;陈村镇成功举办了中国第五届花博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花博旋风”给顺德尤其是陈村以巨大的物质和精神的回报。

改革的浪潮一浪接一浪,十年间,顺德实现了四大跨越:从计划转向经济市场,从农业转向工业,从农民转向市民,从农村转向城市,这都是聪明的顺德人深化“发展就是硬道理”的结果。

今日的顺德,正与时俱进,积极应对付入世,着力提高自身经济整体的竞争力,又开始了新一伦的冲刺。经济的大发展,大腾飞势必为城市化的大跨越、社会事业的大进步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篇6:运河的变迁小学作文

运河的变迁

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变成了一条小鱼,住在京杭大运河里。京杭大运河是一条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人工运河。它的起点是北京,终点是杭州。

运河的水清澈见底,许多水鸟在水面上自由的飞翔。两岸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到了夜晚,五颜六色的景观灯亮了,运河边上的高楼大厦金碧辉煌、灯火阑珊、美丽极了!一天下午,我和一群小鱼在这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玩耍、嬉戏。这时在一旁的大树爷爷叹了口气,说:“想当年我还是小树苗的时候,这条运河可没这么美丽啊!”我们都停止的玩耍,游到大树爷爷的脚下,问:“运河的过去是什么样的呀?”大树爷爷说:“就让我带你们去看看吧!”只见它挥动了一下双臂,水面上就出现了一个大大的旋涡,我们跟着大树爷爷跳进了旋涡。

我们刚走出旋涡,就看见了一条污浊肮脏的运河,运河边的房子破旧不堪、高矮不一,随处可见人们扔下来的生活垃圾,河面上到处都是腐烂的死鱼,散发着阵阵恶臭,还有许多船正在排队。我被吓得魂飞魄散,只感到自己双眼一黑,身子一麻,就没有知觉了。

篇7:时代的变迁优秀小学作文

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许多东西都能在手机、电脑上查到。以前,每逢年过节,挑剔的妈妈都会带我和哥哥去买衣服,一家店铺,不段试衣服。穿了脱,脱了穿。常常要逛好几家店铺才能买到满意的衣服,真是苦不堪言呀!自从互联网的到来,注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就如,今年过年前,妈妈在淘宝网上为我买了两套衣服。

打开包裹并帮我穿上,瞧了瞧,整了整,妈妈点了点头,十分满意。我十分开心,大声喊道:“我终于摆脱上街买衣服的烦恼了!”这时妈妈不禁感慨万千…… “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刚会走路的我,依稀记得妈妈还有同村的几位阿姨在我们家的后面那两间老木头房子里踢踏踢踏地踩着黄色桌面黑色机身的老式缝纫机。做好的衣服颜色不是很鲜艳,连包装袋都没有。简单点好后放进几个大点的布袋里。第二天天蒙蒙亮,由身强力壮的父亲走几十多里路,挑到集市上去卖。”妈妈停下来了,我忙追问:“那然后呢?”妈妈笑了笑说:“然后啊,随着时代进步,家庭小作坊里的设备,人员数量不断增长。衣服的颜色也随之变得鲜艳绚丽,款式也变得简单时尚。日夜操劳的.父母双鬓斑白,整个人变得苍老。

耳濡目染的我也常常去帮他们,读书也比较勤奋。父母总觉得干这一行太辛苦,不希望我接手,想让我毕业后干点别的。”我打断了妈妈的话,问道:“妈妈是不是那时候互联网没有普及呀?”妈妈笑而不语。她继续说:“大学毕业的我已经可以自立更生了,我劝他们不要再干这一行了,他们已经衣食无忧了,当放不下这份工作,其实这不只是份工作,还是一份情怀,一种舍不得!我其实很想去接受这份工作,帮他们减轻负担。

篇8:变迁小学作文

1.1 初创施行:中学与小学两个序列且副高封顶

1986 年3 月,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签发《中学教师职务条例》和《小学教师职务条例》条例,主要针对教师职务制度做了进一步改革: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由事业编制转为聘任制度,且中学和小学两类学校分别开展职称序列。2000 年,小学中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于山东潍坊市等地区开始添设,该职称与副高级同级。200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新修订版第三十条规定,国内将会建立起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①

1.2 改革试点:变副高封顶为正高封顶

教育不断发展,为建立起相匹配的教师职称评聘体系,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山东潍坊、吉林松原、陕西宝鸡3 个地区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选为试点,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进行深化改革。②

2011 年9 月,人社部、教育部发布人社部发〔2011〕98 号、人社厅发〔2011〕96 号两份文件。该系列文件决定选取深圳、广州、佛山作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③

2012 年8 月,《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并总结了近两年教师职称制度深度改革试点的经验,并决定在此基础上,再花费一年时间,于全国部分地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深化改革扩大试点。④

1.3 改革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常态化评审

为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使中小学教师也能评上对应高校科研单位的教授、研究员级别的正高级职称,人社部、教育部于2015 年9 月7 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该会议旨在针对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开展工作部署,确定在2015 年12 月之前,各省改革实施方案报两部审批,并在2016 年完成人员过渡和首次评审。经过两年左右努力,实现常态化评审,新制度完全入轨。⑤

新制度彰显几大亮点:增设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打破原有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二元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同时,改变过分强调论文与学历的倾向,注重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推动教师资源合理流动,确保乡村和薄弱学校的教师在教师职称评定的优先地位;创新评审标准,确定评审衔接制度,将评聘分开改为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相统一,全面实施“评聘结合”,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2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变迁效应分析

2.1 积极效应

(1)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目的在于鼓励那些具有将强教育教学综合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师。这一制度的确立,对激发众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具有显著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从这一制度中获得由自己能力所带来的利益,比如职位晋升、工资福利待遇等等一系列相关福利;另一方面,职称制度也是对教师工作成绩的肯定与鼓励,可以让教师具有较强的职业成就感。

(2)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目的在于以等级形式表明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综合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其不可替代性。每位教师都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性发展,一方面这是对大时代背景下新型教师诉求的呼应,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职业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3)有利于提高中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首要评定条件与标准是教育教学综合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因此,教师便会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教学与科研能力以获得更高的教师职称,以及相关的职业认可感。

2.2 消极效应

(1)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存在制度性障碍。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于1986 年制定的,该制度分为中学和小学两个单独的序列:中学教师职称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中学高级教师以及中学一级、二级、三级教师;小学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小学高级教师和小学一、二级教师。按规定,小学高级教师是小学教师级别中的最高等级,但也仅相当于为中级,中学高级教师是中学教师职称中的最高等级,但也仅等同于为副高级。故此,教师工作积极性较低,进取心不强,职称评定受限;同时也不利于中小学教师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2)教师职称指标少,晋升竞争激烈。教师属于专业技术岗位,其职称评定指标分配主要根据各学校核定的岗位比例宏观规划而确定,由于准用岗位少,大量薄弱学校并没有职称晋升指标。故此,具备参评资格的待聘人员数量逐年累积,出现“论资排辈”、“熬年头”等现实问题,这不仅严重挫伤了众多教师评职称的积极性,不利于部分优秀教师得到相应的职称称号,也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与长远发展。

(3)教师职称评定重定量考核轻定性。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主要是由人事部门制定,较注重教师的学历、教学成绩以及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定量考核,而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师德表现以及教育教学综合能力与实绩等方面的定性考核甚少,导致了部分教师为职称评定而重科研水平即论文发表,对教师的本职工作即教学尚有忽略,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师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4)教师职称评定重城市教师轻乡村教师。虽然一直强调乡村与城市、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教育相对公平,从教育资源上彰显公平,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但仅在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这个点上,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重点学校教师与薄弱学校教师就已经被区别对待:城市高职称教师的数量明显高于乡村教师的数量,但其评定难度却小于后者,在源头上就已经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3 新一轮中小学教师职称深化改革的启示

3.1 破除中小学教师职称“二元化”樊篱,提高教师职业发展空间

2015 年9 月7 日,由人社部、教育部召开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电视电话会议,该会议提出中小学职称经过改革后的结构体系共分为五个等级,即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其中,最大的特点即提升了职称的最高层次,设置了相当于高校、科研单位中的教授级别的正高级职称,使相关的教师职称制度更加适合当下环境。改革打破了原有中小学教师职称“二元化”樊篱,拓宽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空间,调动了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旨在选拔出教育综合能力强、教学技术精、群众公认、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突出业绩的教师。

3.2 改变过分强调论文与学历倾向,注重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

为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长远发展,适应新视野下新型教师的时代诉求,我们应该确立新型的教师职称评价标准,不仅要体现出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特征,还要从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予以科学的评价,其最终目的在于改变过于重视学历、论文的倾向,注重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的考核。

3.3 适当提高评定比例,扩大评定范围

中小学教师制评审制度的确立,其首要目的在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提高教师的工作成就感。因此,我们只有在评价标准上严格把关,才能体现出该制度的现实意义。而在现实情况中,“论资排辈”、“熬年头”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根本原因就是评审的名额少、范围窄,再加上评审过程复杂冗长,使众多符合参评条件的教师“心有余悸”。因此,为了使众多符合参评条件的教师拥有更多的评审机会,应该适当地提高评定比例。

3.4 向乡村薄弱地区倾斜,推动教师的合理流动

新一轮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强调了乡村地区和薄弱地区教师队伍对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也从大范围内观察到了乡村地区和薄弱地区教师占整个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比例的严重不足。因此,在新的职称评审制度改革中,要求将评审的天平适当地向乡村地区和薄弱地区倾斜,以实现教育在地区分布上的相对公平。此外,新增加了城镇教师晋升为高级职称的硬性标准:有乡村或薄弱地区任教经验,从某种程度上也加强了区域间的师资力量合理地流动。

3.5 创新评价机制,实施评价衔接制度

为了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综合能力与科研能力得到更加科学的评定与考核,一方面要创新教师评价机制,采用试讲与面试答辩一体化且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评价方式;另一方面要使评价人员更加专业化,建立以教学专家、一线教学工作者等组成的业内评审委员会,提高评审委员的总体专业水平。另外,为全面实现评聘结合,使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得到有效衔接,需要将原来的评聘分开改革成为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相统一。同时,为推进乡村地区与城市地区、不同职称之间师资力量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缓解评聘矛盾与竞争力,建立并逐步实施中小学教师跨校、跨地区评聘制度。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几经变迁,尤其是即将改革深化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在中小学职称级别中增设正高级职称,这不仅打破了原有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二元化”,更使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向乡村和薄弱学校倾斜,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同时,改变了注重教师学历、论文发表的倾向,强调师德师风与工作实绩,促使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更趋合理。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变迁

注释

11张泽芳.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探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7):26-29.

22 潍坊教育信息港.2009年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三省市试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9:73.

33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26):84.

44 程启学,高玉峰,么丹彦.关注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3(2):12-13.

篇9:变迁小学作文

课程制度 历史演变 路径依赖

当今世界,全球化与信息化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世界各国掀起了以知识和人才创新为主的教育竞赛。基础教育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积蓄未来的手段势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迎接挑战。其中,以英语学科为代表的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全球化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传统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将视角局限在学科范围中,以语言学和教育学分析教学改革问题虽然可以获得对课改的直观信息,但很难将课程与教学问题融入社会情境与政治变革的宏大历史背景,本文认为借助政治学视角梳理我国近30年基础英语理课程改革或是课程制度变迁的全过程将进一步解释课程变革中的制度变迁问题。

一、基础英语课程制度的历史沿改

基础英语课程制度变迁以国家意志为导向、以政策规范为文本,以国家、学校和学生共同参与为实现途径,旨在实现共同的课程愿景和价值诉求。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制度变化,课程制度变迁总体呈现由单一趋向多元、由盲目趋向科学、由模仿趋向创新的变化轨迹,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可将基础英语课程制度变迁分为拨乱反正与制度调整期、快速发展与稳步提高期、效益提升与超越创新期三个阶段。

1.恢复调整期(1978-1987)

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随后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同年8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提出解决目前中国外语人才紧缺的唯一办法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外语。人们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外语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1979年教育部颁发的《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提出中学外语课和语文、数学一样,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198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指出:外语课程语种为英语、俄语或日语,一般以英语为主。1982年《关于加强中学外语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有条件的中学从初一年级开设外语课,师资缺乏的部分学校从高一年级开设英语课,课时适当增加。小学开设外语课要保证质量,注意衔接。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工作不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系统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新一轮教学大纲制定工作相继启动。由于1978年和1981年的教学大纲主要针对城市重点中小学,脱离了全国的外语教育实际,要求偏高,与教学现状不相符,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教学要求做了调整。同年成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中小学教材的审定工作。在考试制度方面,外语在高考中所占计分的比例呈现出循序渐进,逐年提升的变化,1977年恢复高考时非语言类考生没有外语测试,此后自1978至1980年由录取参考到占计分比例,直到1983年才成为完全计分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以语音、语法、词汇知识为主,翻译和阅读仅占分值的16%和20%。值得注意的是1982年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学外语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凡学过外语的初中生报考高中应考外语,考试成绩从1983年起计入总分。

第一阶段的课程制度建设主要集中在课程文件、教学计划和考试制度的恢复与调整上,初步形成了以政策、法规、规范等构筑的显性课程制度。

2.快速发展与战略转型期(1988-1998)

1987年国家教委高教一司和中学教育司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历时一年零七个月对全国15省市中学英语调查工作结束,调查表明中学外语水平近年来有明显的提高,重点中学学生的英语词汇量由1984年的1600多个增加到1986年的1800多个。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英语水平低下,语言能力较差。在此基础上,1990形成了《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配合新大纲,199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社合编的初中英语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同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发布,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明确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4年,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同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列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配合1992年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衔接,国家教委于1996年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并配合中英合编教材使用。同年国家教委发布《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强调进一步认真落实“两基”的重中之重地位,确保任务按期完成。1997年,为指导外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中学外语教学座谈会,印发《全国中学外语教学座谈会纪要》,针对外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状提出要注意吸收国外现代外语教学思想,研究探索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考英语主要考察语言运用能力,增加写作、短文改错和补全对话题型,命题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

第二阶段课程制度完善主要涉及《纲要》、《大纲》等文件,突出体现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在内容和层次上的进一步深化,明确了改革的方向,人们对英语教育的重视和学习热情空前提高,开拓了基础教育的新局面,促进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蓬勃发展和质量提升。endprint

3.效益提升与超越创新期(1999-至今)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发布,计划旨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素质教育。随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条件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优化结构、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配合纲要的实施,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并组织教材编制工作。同时为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小学在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同年教育部还出台了《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办法》对中小学教材管理体系进行改革,提出教材编写实行立项,教材使用实行审定,出版发行实行竞标等一系列政策。从2002年起,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实验,2004年高中课改进入实验,2010年高中课改全面推开,新课改的理念深入人心。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成立,面向全国进行基础外语教育的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和资源开发工作。在考试制度方面,为配合新课改实施,教育部规定自2001年起高考英语科目增加听力内容,至2003年各省均需采用含听力的英语试卷考试,并对考试程序作出规定。

第三阶段课程制度建设突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把握语言发展规律、外语教学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基础英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并通过与课改配套的政策进一步完善课程制度,转变英语教育的课程理念,为新世纪国际人才的竞争和人力资源储备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制度变迁的成因

1.制度变迁的动因解释

对基础英语课程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一方面考虑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文化观念的改变和利益调整也导致制度的演变。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影响课程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以供需平衡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制度,必然打破传统的以政治利益倾向为基础的课程制度体系。众所周知我国在建国初期处于政治利益和当时国际局势的考虑,英语教学让位给俄语教学,导致英语课程设置萎缩。随着经济转型和市场开放,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文化交流迫切需要基础教育提供外语学科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很自然地选择了以英语、俄语和日语为基础的多语种外语课程体系。其次,在民主政治层面的转型体现为从微观管理的中央集权模式向宏观管理的分权模式转型,课程权力下放和课程建设的多元参与成为直接体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英语教材与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由“人教版”一统天下到“一纲多本”的变化,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实行由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出版社分级管理的机制。新课标在课程管理上提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级管理,在制度建设上探索民主管理与多元参与的课程体系建设。在高考制度上实行由国家命题和部分省市自主命题相结合,听力考查与非听力考查兼顾的高考英语考试等。

对课程变革影响最大的是隐含在制度中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经历了两次剧烈的波动,一次是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次是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讨论,其结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成为主旋律,其本质是人的观念转变。回顾1978年至1986年的基础英语教学大纲可以看出,虽然注意到外语教学的差异性(年龄、地域),但语言课程观念依然沿袭结构功能主义语言观,强调语言构成中语音、语法、词汇、句型所构成的语言系统知识的学习。在教材选材上强调思想内容第一性和寓人于学习之中,足见制度的宽松并未完全解放人们的思想。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外外语教学的理念逐渐引入,1992年基础英语大纲在借鉴国外大纲基础上,经过科学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融入了教学观念、教材、测试、教师等新的要素,并与英国合编了中学英语教材,成为顺应时代要求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成果。这一时期的大纲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处理语言知识、交际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动机的关系,同时注重教师教学与语言测试之间目标、内容与方法的联系等。进入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突出体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础英语课程标准一方面培养学生掌握外语作为国际交流和进一步学习的工具,另一方面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人文素养提高,明确了基础英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同时期的课程制度建设都体现了由思想解放、观念转变到创新生成的交替发展,是改革创新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再现。

2.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

制度变迁是遵循既有路径的惯性的、回报递增式的路径依赖。制度再生产不是突然断裂式的,而是在原有制度基础上调整、提高、转换和增强的,原有制度发挥着重要的路径依赖作用。一直以来,以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为主要教育观念的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占主导地位,使人们忽视了教育内容中的情感、文化因素,而语言学习恰恰需要关注学习动机培养和中西文化的熏陶。受考试制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英语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一门知识课程,即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等构成的语言系统。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才突出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和文化因素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地位,英语听说才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可见传统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对基础英制度变迁的制约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出于对旧的观念体系的安全感而做出路径依赖的选择会简单而易于实现,远大于制度变迁本身的规范作用。此外,我国课程制度变革由于受制度约束的路径依赖导致改革只能采取强制的、渐进演变的方式。基础英语课程制度变迁反应了高度集权、自上而下、渐进演变的制度改革模式,体现了执政的精英集团对教育改革的直接干预和政府的行政决策干预。要摆脱僵化、封闭、低效的课程制度体系需要借助政治力量对课程制度的培养目标、内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因此这种自上而下、强制依赖的渐进式变迁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endprint

3.制度变迁形态的阐释

制度变迁呈现制度稳定下的均衡和制度演变中关键节点的断裂,意识形态交锋直接导致了政治冲突和断裂均衡状态的演变,对“真理标准”和“计划与市场”的讨论是社会心理多元化与意识形态交锋碰撞产生的,两次讨论的结果使制度原有的稳定被打破,并发生断裂,最终导致制度的变迁。我国制度变迁的典型事例证明政府主导的意识形态转变触发了历史性关键节点的产生,由于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在改革中的滞后性,思想觉悟和观念更新往往对打破制度均衡起关键性推动作用。基础英课程制度的渐进演变遵循了观念更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原则,即制度置换与转换的不同阶段,即英语学科从改革开放前的边缘课程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外语学科定位中学阶段的三门主课之一,奠定了其核心课程的地位,是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骤变和原有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的必然结果,是制度在内部要素与外在环境推动下产生的替换。所谓转换,即新的行动者开始出现,并利用现有规则谋求新的目标。在新课程制度环境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直接体现为教师、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手段与目标上的冲突,势必影响外语学习观、教学观、语言观和评价观的更新。当前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作为新的行动者集体出于对学校声誉、个人利益和人才培养的考虑,以素质教育为行动理念,兼顾学习效率,发展公平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以少儿英语、校外语言培训和小留学生出现为代表开始追逐课程制度以外的教育目标。考试内容更注重语言交际,听力考试的结合使得语言能力成为新课改追求的现实,客观上促进课程改革的制度生成与作用。

三、三十年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制度变迁启示

借助新制度主义理论,对基础英语课程制度变革的分析,有助于宏大历史背景与具体历史事件融合的解释性研究。

首先,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变迁为制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基础英语课程改革作为社会制度变迁的缩影也反映政策与观念的微观变化,是研究教育变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变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处在转型升级的改革关键期,英语作为基础学科对推动服务业和国际化人才的作用愈发显现。对制度变迁的分析揭示了制度变迁的历程,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改革的深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也由量变向质变转移。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制度激进式转变有利于课程制度的有效形成与完善,然而在体制完善的同时更需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定式和语言知识观念,形成以外语交际观为载体,教师与学生有效生成的课程理念,并贯穿课程与教学始终。只有当群体利益与精英执政者在教育改革与课程目标上取得一致,制度的合法性才会进一步稳固,因此,从课程制度改革的制度建设到教育理念或教学信念的转变是值得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

其次,从社会制度与社会文化的角度研究教育变革,融入了社会变迁中的连续与断裂的平衡,从国家视角、历史角度分析过去与现在的继承关系,启发我们从经济全球化和教育一体化的世界眼光思考中国教育改革的道路问题。客观分析基础英语课程制度的改革可以发现,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长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强有力话语权客观上影响了世界的格局,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我国英语课程政策调整奠定了政治基础。制度的调整反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社会环境下的利益分配与调整,英语学科作为中国融入世界语境的缩影反映了中国自身社会制度的变迁和进步。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分工的日益密切,加强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任务是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长期性在于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要求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更新观念,创设制度以适应社会对英语课程与教学的新要求;战略性在于英语课程的制度建设应始终立足国情,从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内在矛盾和需求定位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性质,培养国际化思维意识而非全盘西化英美意识,要平衡拿来主义和为我所用的关系。

————————

参考文献

[1] 刘道义.基础外语教育发展报告.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 刘圣中.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的比较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 李娅玲.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周光礼.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治学引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王嘉铭(1980-),男,山东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上一篇:教室文明活动总结修改版下一篇:根据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