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角色变迁

2024-05-04

社会角色变迁(精选九篇)

社会角色变迁 篇1

一、高校教师社会角色变迁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1.从“单位人”到“社会人”转变下的角色冲突

人的社会角色和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紧密相关, 在计划经济时代, 高校教师是“单位人”, 住的是单位集体分配的房子, 教学区和生活区相隔无几, 高校教师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象牙塔”里进行科研和教学, 经济压力和社会事务干扰较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迅速推广, 出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 教师住房货币化、医疗和保险等企业化运营等情况。一方面社会资本和商业服务全面向高校教师开放, 教师的生活成本提高, 有的还要承受高房价的压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各种规则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高校教师的现实生活, 社会生活上的追逐功利与教学研究中的淡然和超脱发生角色冲突。高校教师已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 昔日“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者们开始把目光投向社会, 他们用在教学和科研上的时间逐步被挤压, 投入在学生身上的精力也越来越少, 师生之间感情的淡漠也随之出现。

2.“角色期望”与“角色行为”对比下的角色失范

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中, 教师角色被定义为:“教师的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实际角色行为;二是教师角色期望。”自古以来教师就被承担着传递文化、施行教化、培养人才的社会角色, 人们经常冠以“园丁”、“红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美誉称赞教师职业, 对教师产生了很高的角色期望, 经过群体的默认和长期的积淀, 已经形成了一种集体意识。而作为社会精英的高校教师, 这种角色期待的标准就更加严格, 社会和大学生对高校教师赋予的角色期待就更高, 更多的寄予其教师、研究者和社会良知的多重角色。但在现实生活中, 高校教师身上的角色期望与实际角色行为并不一致, 有时存在角色失范现象。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近些年爆出很多有关高校教师“学术抄袭”甚至“招生潜规则”等负面新闻, 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利益和感情, 减低了教师的公信力, 降低了社会及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 严重扭曲了师生关系的精神实质, 从负面角度解构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3.从“传道”的传统社会到“引导”的信息化社会变迁导致的角色转型

传统中国社会赋予教师崇高的道德使命, 教师代表社会向年轻一代施教, 是礼仪教化的代言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对学生有着绝对的支配权力。信息化社会带来的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将这种单向、不对等的师生关系打破了。“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言人, 而是探索过程中的参考者与协调者”, “教师角色变成了一个学习团体中平等的成员。”“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可见, 在信息化社会里, 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传授信息为主, 而是以演绎智慧、塑造人格和培养学生的心智为主。这也是当代信息社会给高校教师提出的角色转型要求。

二、大学生社会角色变迁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1.“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背景下的角色认同困境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高校扩招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 使得大学生在社会成员中的优势地位日益下降, 从“天之骄子”到“普通劳动者”的巨大转型和变化对大学生的冲击是很大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生的角色认同困惑。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大学生”这个角色身份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某种特殊的意义, 往日的“精英文化”转变为用高昂学费换取的“文化消费”。遗憾的是, 这种付出极大代价的“消费文化”, 对大学生而言, 并不能达到原来的角色期待视野。这种角色转变, 对这一代青年大学生而言, 意味着痛苦和彷徨。这种心态严重干扰着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和价值诉求, 进而使得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身份和意义产生新的认识, 师生的交流变得迟钝和单调。

2.“接班人”到“创业者”的角色失衡

计划经济体制下, 大学毕业生实行的是工作分配的就业方式, 新形势下, 大学生就业体制由原来的计划分配转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对更多的学生而言, 就业其实是“创业”。从“接班人”到“创业者”的角色转变, 在某种程度上对高校师生关系产生了各种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 不可能对就业形势视而不见, 他们十分关注当下就业需求和招聘模式, 他们积极参加各种考证培训班, 对于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常常带着明显的功利色彩, 有的甚至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和科研任务。此外, 在就业和创业问题上, 目前大学教育还没有能够充分实现大学生学习改变命运的角色期待, 造成了大学生主体内部角色的失衡和困惑, 而且, 由于家长、学生和高校教师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 使得大学生在由“接班人”到“创业者”角色转变的过程中, 又增加了若干外部角色冲突, 高校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3.“主动求识”到“被动挑选”的信息接收模式带来的角色蜕变

首先, 经历了“十年寒窗”, 意气奋发的学子在迈入大学校门之后很多会突然迷失方向。高中时背负高考重压, 成为笼中鸟。大学是一个选择自由度极高的地方, 没有了高考的目标, 学习生活需要高度自觉。在这个自由空间里, 如果缺少一个新的既定目标, 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失去了飞行的方向感, 就是一种不知所措的角色迷失, 这一现象在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其次, 互联网把人类带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 给人们提供了更快更好的信息平台, 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习惯通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获得信息和知识。大学生本来就已经很弱的主动求知意愿又被海量的信息淹没, 高校教师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被各种媒体消解了很多, 这种现实进一步弱化了高校教师的必要角色。

三、角色变迁语境下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1.“物化时代”高校要积极搭建适合师生角色扮演的“人性舞台”

梅贻琦先生曾这样形容大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校犹水也, 师生犹鱼也, 其行动犹游泳也, 大鱼前导, 小鱼尾随, 是从游也, 从游既久, 其濡染观摩之效, 自不求而至, 不为而成。”梅先生的话说明教师“导”学生“从游”的重要性, 同时也提醒我们“水”的重要作用, 为师生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是十分重要的。鉴于此, 学校管理一定要渗透人文关怀, 理解人、尊重人, 塑造师生互动的“人性平台”, 体现师生人格魅力的互动。因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在教学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建立的。学校要想方设法搭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 让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 愿意投入更多的业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例如, 耶鲁为解决学生人数剧增后引起的摩擦以及导师与学生之间无法很好沟通的缺陷, 建立住宿学院制度, 让住宿学院在课程学习之外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了相互交流的机会, 不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课外活动中都营造了一种亲密合作的氛围。在耶鲁, 大部分教师都融入了校园生活, 他们经常到住宿学院的餐厅吃饭, 这样就让学生获得了与自己老师随意交流的机会。

2.“数字化时代”师生迅速完成角色转换

数字化时代给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带来了便利, 但是数字化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应把主要任务从单纯传递知识向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等方面转移。后现代课程观倡导者多尔将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形容为“平等者中的首席”。“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 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 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之中……”因此, 教师要改变自己“传教士”或“园丁”的角色惯性, 尊重、信任、热爱学生, 主动营造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启发、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应当争取在学习过程中消解纯粹“受教育者”或“花草”的被动与消极的角色, 以一种求知者的真诚和勤勉去打动老师, 对教师的行为、思想、情感应给予理解。

3.“娱乐消费文化”语境下对终极价值的坚守

近年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象牙塔内与象牙塔外的界线越来越淡漠, 甚至泯灭了”, “大学不知不觉地社会化了, 政治化了, 市场化了”。校园内外两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和同化逐渐加快, 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难免对高校师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有的教师视科研为名之所在、校外活动为利之所在, 降低了正常教学标准, 不关注学生的需要, 忘记了“师垂典则, 范示群伦”的神圣职责。而收费上学使部分学生感觉与学校形成了一种交易关系, 削弱了师生之间产生更深层次感情关系的基础。

但大学理应是研究学问、探寻真理的地方, 无论人们思想如何浮躁地随波逐流, 高校都应该以一种卓然的孤傲和镇定, 让置身于其中的师生去掉心灵枷锁, 让思想和精神自由成长。因为一个民族需要有一群仰望浩瀚知识星空的人, 无疑高校师生应该成为这群人中的一分子。无论人类发展的轨迹走向何方, 世界上存在的诸如真、善、美、正义和良知等终极价值是不会改变的, 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辉的价值, 值得高校教师在汹涌的商品经济大潮面前, 拥有一份坚定的执着和理想操守底线;值得当代大学生克服目前的干扰和困难, 不懈的追求。这种对终极价值的追求, 必将在新的高度整合当代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关系, 创造一个值得高校全体师生精神向往的高地。

摘要:在新时期社会转型的背景下, 高校教师在由“单位人”到“社会人”、由传统的“传道者”到“引导者”转变过程中存在角色冲突;对大学生而言, 大众化教育瓦解了他们身上的精英文化标签, 信息化社会改变了原有的知识传播途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社会角色的变迁影响着高校的师生关系。增强角色适应, 坚守终极价值, 搭建师生关系互动平台就成为当前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关键词:社会角色变迁,高校教师,大学生,高校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奚从清, 俞国良.角色理论研究[M],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843.

[3]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08.

[5]刘述礼.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120.

[6][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238.

重做:幼儿教师的角色变迁 篇2

04090424 徒婷婷 追溯幼儿园发展历史,1800年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一个棉织厂当厂长的时候,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工厂幼儿园,接收两岁以上的儿童,取名为婴儿学校。1837年德国人福禄贝尔在布兰肯堡开办学前儿童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并组织训练幼儿教师,创立幼儿园教育体系。真正的幼儿教师从此便产生了。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就应当有其正确的社会角色。不可避免地,幼儿教师的社会角色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不断地变化。当还没有真正的幼儿园之前,是有类似幼儿教师这种角色的存在的。他们在他们的活动场所里充当着“训育者”、“看护者”的角色,主要就是起着儿童们的玩伴,以及保护他们不受到伤害的作用,在道德方面,他们教儿童以做人的道理。所有的一切并没有涉及到知识的学习,而是更注重“看护”,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幼儿教育的特点,也是当时幼儿教育的局限。正是这样的局限,折射了当时社会上的人们对幼儿教育的不够重视,人们的幼儿教育思想不够成熟,从而出现了幼儿教师的定位不够全面的现象。幼儿教师并不能给自己定位,而是社会早就给幼儿教师定下一个标准,然后用不同的人去填充这个职位。结果必定是千篇一律。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了。他们不仅研究儿童的身体发展的规律,而且还研究儿童的心理,他们认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协调一致的,不能钳制任何一方面的发展。但这仅仅是一些专家、学者的看法,并没有被所有的社会大众所知晓且接受,所以,在社会上没有也不可能形成一种风气——学前教育很重要。因此,限于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的未达到,更多的家长认为,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这个方面是权威、专家,所以值得信赖。而这一期间,幼儿教师的角色慢慢地就从“看护者”转变为“教育者”和“社会文化的承担者”了,同时,儿童也成为了受教育者。幼儿开始接收各方面的知识,但很多都是来自官方提供的课本,并不是来自直接经验。从我自己的幼儿园经历来看,在幼儿园里,不仅要学习一些简单的唱歌、跳舞,还要学习数数、写一些简单的汉字,比如要会写自己的名字,由于我的名字笔画比较多,还花了不少时间呢。不过,此时的幼儿教师也没有忘记最初的使命——进行道德教育。但,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更注重的是管理儿童的纪律,当纪律好了再关注知识的获取,知识获取好了再关注道德教育。但往往幼儿教师在第一环节的时候,就没有把握好,所以就更不必说后两个环节了。所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幼儿教师担当着“调停者”的角色。就这样看来,幼儿教师的现实角色与需要是不对等的,但是作为幼儿教师,他们的力量是弱小的,这就更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来调节这种不平衡,使供需平衡。这也是幼儿教师这个团体给社会提出的要求。

幼儿教师在另一方面也作为一个“服务者”,与幼儿及幼儿家长建立联系。说幼儿教师是服务者,是因为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亲子班、早教机构层出不穷。他们的机构性质是服务性的,上课内容与幼儿园很相像,并且,在这样的机构不断出现后,让很多家长对于学前教育也有了一定的误解,加上家长们通过网络、电视等学来的非专业的学前知识,对幼儿园及学前教育的认识更加模糊。所以,作为幼儿教师,要怎样才能尽到一个幼儿教师的职责呢?用专业知识进行服务就

是其中一条。

总的来说,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往往有以上几种角色,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些角色。同时,在社会大背景中,幼儿教师还是一名社会工作者,还在家庭中承担角色。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幼儿教师除了和孩子打交道外,还和幼儿园里的其他工作者沟通,比如园长、同事等。幼儿教师有获得工资的权利,这就是他们作为工作者的角色获得的。在工作过程中,幼儿教师一直要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避免有更多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幼儿教师要做好“家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这就是担当了“家园使者”的角色。因为这是做好幼儿工作的很重要的一步,所以幼儿教师必须在这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来应对各种类型的家长。

同时,幼儿教师和每一个人一样,他们都是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的。他们会是家人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有着不同的角色,这里就不赘述了。

浅析秦岭北麓区景观角色变迁 篇3

摘要:

秦岭北麓的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分割中国南北龙脉的一部分,是中国一千多年政治文化的中心,这一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资源,无论在生态建设、城市格局、旅游开发,战略地位等研究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西安历朝历代的山水城市格局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秦岭北麓;景观角色;变迁

一、秦岭北麓与终南山

自古以来,秦岭就充满着令人向往的神秘色彩,就连它名字的由来都还是个谜。直到公元一世纪,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下“秦岭,天下之大阻”这句话之后,秦岭才有了正式的文字记载。

笔者将本文研究范围界定在秦岭大西安段北麓区,西起周至东至蓝田以及临潼区内骊山北麓,涉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灞桥、临潼六区县。通过对史料的整理研究发现,古之终南山区域完全在本研究界定的秦岭北麓区范围内。因此,本文也将有大量研究围绕终南山展开。

“终南山”作为秦岭中部最重要的一段,早在《尚书·禹贡》有关雍州的记述中已有:“雍州,终南、淳物,至于鸟鼠。”张衡《西京赋》:“于前则终南、太一,隆崛崔崪,隐辚郁律,连冈乎嶓冢,抱杜含鄠,郃沣吐镐。”描写终南山占据着有利的地势,保护着都城。宋人所撰《长安志》载:“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明代嘉靖《陕西通志》曰:“终南山乃关中南山,西起陇凤,东逾商洛,绵亘千里有余”。《关中记》曰:“终南太乙左右三百里内为福地”。汉代有班固的《终南山斌》, 唐代有王维的《终南山》,描写了终南山“白云四望合,青霭入看无”的挺拔高耸和“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的自然景观。

二、秦岭北麓的景观特征

(一)西周时期

1.秦岭,华夏之龙脉,天下之大阻。这时还处在半农半牧时代的秦人未能跨越这八百里秦川,人类活动多延水系进行。

2.兵家争夺之战略要地:秦岭为秦人在关中的聚集形成了安全之势,纵灌八百里秦川的渭河水成为秦人立足关中的生存之本。

3.仙居之地:云仙雾绕的秦岭北麓已经吸引到开国元勋姜子牙等高人隐居。

(二)秦汉时期

1.秦王朝是我国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时代的开始,也是邮驿制度的开创者,这一制度使秦朝道路网迅速延首都咸阳扩展开来,联系秦岭南北的子午谷道、陈仓古道成为沟通南北的重要命脉。

2.皇家狩猎场:秦皇、汉武所建之上林苑等都在终南山的中段和西段东端向北扩展。

3.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秦岭北麓发现大量道观遗址,道家鼻祖老子的《道德经》在这里著成。

(三)隋唐时期

1.长安后花园:帝王离宫别馆的首选:如隋之仙游宫、宜寿宫,唐代新建则有太和宫、附建太子宫等。

2.佛教盛地:1600多年前就坐落在这里的寺院——草堂寺,安葬的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巨人——鸠摩罗什。另一位巨人玄奘,去世后也葬在能看到“万山之祖”的秦岭脚下——少游塬兴教寺。

3.交通发达:驿站星罗棋布,“驿”既负责国家公文书信的传递,又传达紧急军事情报,还兼管接送官员、平息内乱等各种事务 。

4.文人隐士之首选。

(四)宋元明清

1.迁都:北宋开始,秦岭北麓破坏严重,导致秦岭守护了13个王朝的都城长安不得不东迁汴梁,但如今还能找到南豆角古城等遗迹。

2.明清,大批不堪剥削和压迫的无地农民进入秦岭山区,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砍伐森林,把深山老林变成了耕地,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灾日渐频繁。

3.村落、寺庙成无规则式散落。

三、秦岭北麓的综合角色

(一)中央国家公园的北大门

权威地理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曾给秦岭下过这样的定论:“秦岭是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西安,一个特大型城市,能够以一处植被茂密、水源丰富、野生动植物众多的山脉为邻,实在是一种得天独厚的福分”。

(二)华夏翔龙的圣爪

《禹贡》告诉我们,昆仑有三龙,秦岭为中龙;葱岭有三干,秦岭为中干。中国大陆山脉有三条四列,秦岭居中,为中条,是中国大陆地络阴阳的分界。如果将秦岭比作一条长龙,秦岭北麓则犹如龙爪,将八百里秦川紧紧盘踞脚下。关中平原东临函谷关,西连大散关,南望武关,南有秦岭屏障,可攻可守,龙脉地气,丰盈冲天。

(三)父亲坚实的臂膀

秦岭,千百年来始终如一位胸怀大智、含而不露、刚毅隐忍的圣者,端坐中国大地中央,用他宽厚的身躯挡住南下的寒风,遮蔽了北上的酷暑,使古老悠久的华夏民族愈老弥坚,生生不息。出于对中华大地一座不可或缺山岭的深切依恋,我们将他比作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更包含了对它所标榜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感恩与赞礼。如果将秦岭比喻成父亲,那么秦岭北麓就是父亲坚实的臂膀。

四、结语

莽莽秦岭造就了中华大地千秋不朽的人文地理、自然万象,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堆积起来的文化圣山。秦岭北麓区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神农氏在北麓西段尝百草,炎帝部落在北麓西段宝鸡一带生息壮大,蓝田猿人在北麓东段繁衍生息,距今6000年以前的半坡人,留下了一个完整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周秦汉唐的绝代风华,佛道儒交相辉映的文化光芒,得天独厚的历史自然因素留给这一地区丰富的景观资源待我们挖掘与品味。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宋敏求.长安志:卷7[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3]贺业矩.考工计营国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4]孙新飞.从《西都赋》看西汉长安的建筑及规划.时代建筑,2013

[5]汤道烈,王树声.关中地域历史文脉考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

世界秩序变迁与中国的角色定位 篇4

关键词:世界秩序,冷战后,中国,角色定位

一、世界秩序变迁概述

世界秩序的变迁与权力结构的变动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无论世界秩序是权力均衡的产物还是权力垄断的结果, 自世界进入近代以来, 我们看到, 处于权力结构上层的大国的兴衰带动了国际权力变迁, 带动了国际制度创新, 带动了国际文化转换, 从而推动世界秩序的兴衰更替。英国、法国、荷兰等主权国家群体的崛起曾缔造了威斯特伐利亚秩序;拿破仑法国的崛起导致了维也纳秩序的形成;德国的统一与崛起使维也纳秩序开始崩溃;凡尔赛体系一半是针对德国的进一步崛起的;而美国的崛起是华盛顿体系形成的标志, 雅尔塔秩序则完全是苏美崛起后的秩序。由此看来, 大国的崛起总是伴随着世界秩序的变化。

冷战结束以后, 学术界一直在讨论目前处于何种世界秩序之中, 有所谓的“多极”、“单极”以及“过渡期”格局的争论。然而, 国际格局与世界秩序都是社会建构而成, 不是纯粹客观的东西, 具有相对性。在一个多元发展的世界上, 运用“极”研究世界秩序并不全面, 只是从相对意义上讲的。依据一些学者的界定, 本文以为, 后冷战时代的世界秩序存在两个关键特征:一是霸权主导下的多极化, 二是全球各国相互依存与冲突。

1.霸权主导下的多极化。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推动着大国力量对比循着“不均衡—均衡—不均衡”发展, 但只要未超过一定的度, 仍将保持该体系的主要特征。通过历史考察, 最常见的多极体系模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5∶5∶3∶1.5∶1.5”模式。这个数字来自1992年英、美、日、法、意5国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规定的主力舰的吨位比例, 虽然只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但可以借用它说明大国实力大致均衡的一种模式。这里没有一个超强的国家, 英、美、日任何一国与其他两国的合作都将是一个强大的联盟。另外一种是“8∶3∶3∶3∶1”模式。这里采取了1850 年英、法、德、美、奥5国的工业实力的近似比, 来形象地说明多极国际体系的另一种实力构成状况。实际上这是一种存在着实力超强国家的多极体系模式。英国尽管在实力上超过任何其他两国之和, 但显然不能完全操纵国际事务, 因为任何后三者甚至两者的联合都足以对英国的霸权政策构成挑战。目前美国的情况也是如此, 美国的战略学家往往想从19世纪的英国国际战略中汲取经验。英国的战略就是均势战略, 时而压普, 时而压法, 时而压俄, 总是维持大陆的势力平衡。目前美国的新布什主义, 形式上是所谓的“自由民主与反对全球暴政”, 但实质上还是过去的势力均衡战略。因此, 霸权主导下的多极化是目前世界秩序的一个显著特点。

2.全球各国相互依存与冲突。

冷战结束拉开了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幕帷。这与早期殖民主义时代的全球化性质不同:它的基本方式不是用武力手段来占领与殖民, 而是通过信息手段来渗透和合作。科技创新浪潮与全球化浪潮交织, 共同构成了全球性经济扩张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历史潮流。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认为:“除非有天灾人祸, 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而技术进步的趋势本身不可逆转。”此说并不完全。因为真正的不可逆转的力量是造成技术进步与全球扩张的资本力量。这种客观的经济力量不以人们的好恶为转移, 必然要逐步通过国际市场在经济与信息上的相互渗透实现全球化, 把由历史和地理条件生成的国际秩序单元卷入到全球经济系统中, 生成既充满利益冲突与激烈竞争, 又相互依存与合作的世界秩序。

二、中国的角色定位

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 中国抓住历史机遇,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正在变成一个对地区和世界事务越来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和平崛起的力量与速度建构着世界秩序, 涉及到中国与世界大国的权力斗争和合作、制度较量和谈判, 以及观念冲突和互动。而反过来, 世界秩序对中国崛起的方式也提出了要求。因此, 中国要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 必须正视时代的特征与要求, 在国际体系中做一个积极自主的参与者, 妥善处理与整个国际体系、包括与占主导地位的西方世界以及美国这个唯一超级大国的关系。

第一, 维持并发展中美关系。

良好的中美关系是中国发展的国际基石, 因为世界秩序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是“美国治下的多极体系”。从战略理念上要有“三个承认, 一个避免”:一是要承认中国的发展正引起美国的担心, 特别是中国军事力量的正常建设, 却引起了美国战略界的一些忧虑。二是要承认美国会采取适当的战略与战术控制中国发展。美国在世界上大致有15项安全承诺 (美国对“里约组织”的承诺, 美国对“北约”的承诺, 美韩同盟、美日同盟, 美国与6个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各种准同盟) , 其中有5个与中国有关, 即核心安全承诺中的美日同盟、美韩同盟;非核心安全承诺中的美澳联盟、美菲联盟以及美台准联盟。这些联盟可能会在未来的中美东亚战争中发挥作用。三是要承认美国有一大部分战略家主张以合作心态对待中国崛起, 期望中国继续改革、走和平式崛起道路。认为中国的崛起“不会像前苏联在过去那样对美国形成霸权威胁”, 相反, “最可能的方式就是通过发展经济, 并把部分经济力量转化为军事力量”。这样一种和平式崛起缺少了“大规模的领土征服, 中国将只能是一个东亚的地区霸权国家, 而不能在整个欧亚大陆称霸”。因此, 中国的崛起是不足畏惧的。这三个“承认”说明, 不能总体上否定美国的全球作用, 正如美国的战略家所言, “另一个超级大国的出现, 并不否定美国的全球作用, 也不否定我赞同的选择性干预战略。如果新兴的超级大国不是顽固地采取敌视态度, 美国可以与之开展某种程度的合作。如果它采取了敌视态度, 美国仍然可以有选择地向海外进行军事介入, 只不过需要强大盟友更多的合作, 尤其是从势均力敌的新兴竞争对手的地区邻居那里获得更多的合作。如果正在出现的下一个超级大国咄咄逼人, 充满敌意, 这种情况就可能会到来”。中国最应避免的正是采取这样一种“充满敌意”的战略面貌。

第二, 从“天平理念”出发调动欧洲因素。

欧亚大陆的两端像一个天平的两侧。美国在维持一种大陆的平衡。大陆一端的安全, 会影响到另一端的稳定。美国如果不依靠联盟的力量, 无力同时影响大陆两端。大陆两端的力量处于平衡的时候, 美国也许才能被迫接受。目前所以美国没有全力对付中国崛起, 是因为欧洲也在崛起, 俄罗斯也在重新崛起, 而这两者崛起的后果对美国的影响也许更为直接。如果美国为了更好地对付中国的崛起, 可能会放手发动日本的力量, 以确保美国对大陆两端影响力的平衡能力。同样道理, 美国为了对付俄罗斯的崛起, 必须继续保持北约的东扩与欧盟的东扩。未来美国任何遏制中国的行动, 不可能离开盟国的支持。因此, 中国的均势外交是必要的, 中国必须取得其他地区大国特别是欧盟与俄罗斯的支持。

第三, 维护地区和平。

无论是东亚、西亚还是南亚地区, 中国周边地区发生动荡的潜在危险有很多, 不安定的因素随处皆是。所以, 中国应该继续与周边国家一起, 共同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笔者以为, 目前中国远远算不上一个世界性大国, 即使有一些世界性影响, 其国际利益的延伸仍然有局限性。 但中国却是一个地区性大国, 对东亚和周边地区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 有责任和能力维护地区和平, 况且维护地区和平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 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继续成长。中国和周边几乎所有国家都具有良好的经济关系, 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合作如火如荼。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从经济开始, 然后发展到地区安全论坛。在上海合作组织中, 安全、军事合作已是重要内容。但中国仍然应该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与其他国家日益增多的经济摩擦, 二是国际经济合作体制的维护与更新。

第四, 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一个大国的发展, 在权力、制度与认同三个维度同时展开, 其中权力维度最活跃, 认同维度最不活跃。然而, 权力崛起也最明显地挑战世界秩序。中国要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 在保持经济、军事实力合理增长的同时, 应在制度特别是文化领域彰显自身贡献。中国能够对世界有较大贡献的领域中, 文化最有可能性和现实性, 因此, 现在必须继续巩固在世界意识形态与大国认同体系重构中的地位。以反恐、反核、和平主义、民主政治、环保等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性意识形态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中国的反恐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并有力地维持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只有中国继续融入并参与世界性意识形态重构, 才能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俞正梁, 陈志敏, 苏长和, 等.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276-281.

[2]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3]罗伯特.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M].郭树勇, 译.秦亚青, 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J].中国社会科学, 2005 (3) .

[5]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社会角色变迁 篇5

1 从传统教学到网络环境:教师行为与角色的变迁

系统论认为, 教学行为不仅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能等的构成体, 而是由一个行为主体及其相关的因素、在整个教学中显性和隐性的行为构成的。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扮演者一个“教学者”的角色, 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 呈现出“以教为主, 学为教服务”的错误倾向, 导致教学过程中师生主客体错位, 成就了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扮演权威型的角色, 构建了整个教学设计过程、讲授过程, 这就决定了教师是“讲坛上的圣师”, “先知先觉之师”以及信息的权威拥有者。因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演”的角色, 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教师作为知识的复制者和灌输者, 其教学行为的主要承担着帮助学生记忆和存储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的教学任务, 教师只负责复述课本的知识, 借鉴前人的观点的思想, 只是解说和注解书本上的各种条框。而网络时代, 教师角色转换, 意味着教师的真正功能将更加凸显, 教师原有的不适应网络时代的角色将不断地被解构, 被消除, 被更换, 而整合为新的角色。教师的社会地位、身份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全新变化, 教师在网络社会中应有自己的角色定位, 及时地进行角色转换, 即将由知识学习指导者、文化知识传授者、课程教材执行者、教育教学管理者逐渐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知识体系建构者、课程教学研究者、人际关系艺术家。

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比较关注教学行为的点在于自己在课程中的角色和表现, 单方面的传输知识。因此对于教师而言, 自身知识的精准性及广博性制约了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及课堂的精彩程度。为此, 教师必须苦心钻研教材, 准备例题材料等诸多细节活动, 教学行为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较低。而随着网络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变迁, 以及网络教学开放性的原因, 教师其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导师, 其行为是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知识,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行教学策略设计时, 加强教师的引导性作用, 变“教学”为“导学”。

这种教师行为与角色的变迁的作用在于使学习者获得有效学习绩效的同时产生较高的学习满意度,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活动已成为学习者进行自主化、个别化和协作学习的主要模式。

2 教师行为与角色之间关系的动力建构

网络教学的广泛应用, 传统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新型的教育理念正在形成, 新型的教育模式正在建立,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变了教育活动中信息的呈现方式, 改变了教学的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与传统方式下的教与学的目的、过程及环境有很大的不同, 网络环境下教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 而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教的目的不再是培养单一掌握基本知识的理论人才, 而是指导、帮助学习者, 使之成为具有个性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教与学的环境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室, 而是通过教育技术建构起来的充满信息、易于获取信息的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由传统环境转变为网络教学环境这一教学环境的变化是教师角色与行为之间的变迁的根本性动因, 综合表现在多个方面和层次推动着教师角色和行为的变迁。而系统理论和建构主义都认为, 教师的角色和行为应该相符合, 表现出一致性, 网络教学中的教师也不例外。网络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的变化驱动着其行为上的表现的变化, 行为的变化又作用于角色的扮演, 两者表现的关系便可以得到一个它们之间动力转换的模型。

教师的角色和行为的变化处在一个循环转换推进的系统中。教师由于所处的教学环境由传统的讲台面对面教学转换为网络多媒体教学, 其扮演的角色和表现的行为都在不断变化之中。由系统论观点, 与此变迁相适应, 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学为中心将不复存在。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将从长者、智者和权威的旧的角色地位转变为集合教学性、管理性、社交性和技术性、协作性、指导性、帮助性于一身的新角色。

如此教学环境下, 教师被视为成功结合计算机与学科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是网络教学环境的创造者, 其行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大的引导作用。教师在网络教学中扮演的角色的转换必然会作用于教师自身的行为上, 这就会驱使教师从旧的行为 (如权威者而严厉教学、教授灌输学生知识、准备指定内容的教案等旧行为) 转换为新的行为 (如权威下降而为学生更多的提供服务;介绍引导学生学习;找寻、分析、甄别和设计网络教学资源等等) , 以适应当前网络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实现教学目标, 新的行为又会作用于旧的角色上, 促使其转换为新的角色以适应教学需要, 如此循环往复。

3 教师行为与角色相互驱动产生的效应

在网络教学这个大环境中, 教师会采用两类网络教学模式, 即集体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在其中扮演的主导角色也会有所差别, 但无论是哪种模式, 教师的行为与其自身角色往往是息息相关的, 并且相互作用, 以期达到角色与行为的整合, 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在集体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与行为的变迁转换的效应呈现“双赢”效果。在采用集体教学模式这一路径时, 教师会在整个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并采用讲授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景。基本的概念、理论框架构建后, 教师作为讲授者、设计者、引导者的角色的任务已经结束, 接下来学习的细节基发散思维方面的学习就需要学生去实现。学生可以在Web上搜寻信息, 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针对教师给定的题目讨论交流, 进而思维风暴, 对题目透彻的了解。难题也因为网络的迅速可以传输到教师的计算机上, 此时教师的指引者角色便体现了, 寻常的难题可以通过留言簿、论坛、语音等手段对提问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典型的错误可进行网络系统广播功能进行系统指导, 以达到借鉴效果。在集体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教师摒弃了以往“教师主体”的教育思想, 行为上奉行交流者、参与者的姿态布置交流的课题, 在网络互动过程中, 语言温和, 循循善诱, 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这样, “学生主体”的网络教学得以践行, 教师的角色与行为“正位”, 对于师生而言, 是个双向受益的双赢学习过程。

而在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角色与行为的变迁转换却表现为碰击的过程。自主学习模式中整个系统是平行开放的, 没有信息的控制者, 只有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参与的双边实践活动。教师承载着角色期望, 教师在教学中所承担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将让位于指导者、组织者、研究者、学习者的新角色。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自主、实时交互以及信息的即时交流大大增多, 教师与学生容易形成“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双向互动行为。迅捷的网络环境使得教导者, 师生关系的主线由“主导、从属”到“交互、协作”, 教学活动是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师是引导设计者, 从而推动了教学行为的变迁。原先围绕“教师”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授课形式及师生关系转化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行为, 师生通过多媒体的媒介接触, 对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参数得到完整的评价, 有利于师资水平的提高。另外一方面, 网络情境下教师行为对如今教师角色正位提供了参考标准, 推动了教师角色的强化。宏观上, 教师应该介绍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计划和进度;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学习资源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采取哪些学习策略使自主学习取得最佳效果, 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等等。微观上教师也要学生的差异进行个别指导, 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总之, 教师不仅仅担任是讲授者、监督者等传统角色, 而且要升华成为引导者、设计者、终身学习者诸多角色, 以此避免了教师的角色和行为的缺失带来的不良影响。

4 教师行为和角色关系良性互动的实现

随着网络教学促使传统教学环境的变化, 网络教学中教学对象的多样化、教学依赖资源的变化、教学环境人文特点突出、教师权威的变化, 都在驱动着教师的边扮演的角色与表现的行为处在不断转换之中。如何实现教师角色和行为的关系良性互动对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该要实现必要的一些角色和行为的转换。

4.1 促成学生主导地位, 变自身为引导者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传统的教育者是“牧羊人”的形象, 他挥动着羊鞭, 起承转合, 乐此不疲, 结果是“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而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或是自主探究、或是小组协作, 教师再也不能“灌输”、“填鸭”了, 这也归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

这种促成教师的主要角色和行为由“教”变为“导”是必要的和务实的, 因为在信息时代, 人们很容易从网络等媒介中获得信息和知识, 教师已不在是知识的拥有者, 学生可能通过各种信息途径获取比教师更多、 更精确的知识。因此, 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可能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 教师的任务更多的体现在“导”上。教师的职能和角色由主导转为辅导, 由台前转入台后, 由只管教授不管接受与否的旧行为转向了解学生需求、按学生需要供给的新行为, 昔日定时、定点、定员进行面授的教学行为方式转为今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信息的采集、分析、加工和传播的新行为方式。

4.2 整理优化网络资源, 充当教学设计师

在“知识爆炸”的网络教学的环境下, 教师不仅自身也要扮演“挖泉人”的角色, 不断挖掘“活水源”, 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和价值实现。还要为了学生的充分参与和自主学习,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即进行信息资源的设计, 确定学习某种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学生所拥有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网络资源极为丰富, 者就需要教师整理优化, 而由于网上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区别, 教师的角色、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因此教师的课程设计行为也发生很大变化。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在自己教学的全过程中, 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状况、了解个人的学习风格和期望、 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了解学生周边有哪些促进其发展的资源, 只有在充分分析学习需求的情况下确定的学习主题和按照主题做出的教学设计, 才能够“通教知学”, 具有最实用的价值。

4.3适应网络教学新环境, 成为人文关怀者

由于网络学习特殊环境, 其中人文关怀、人文氛围相对缺失, 以致学习者容易产生孤独感, 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为了解并解决这类问题, 教师要成为学习者的“知心朋友”以了解学生心理, 保证相当的人文关怀, 以成为充满人文精神的教学环境设计者。教师首先必须重视与学习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还要掌握一定的关于心理学的知识和交谈的技巧, 从语言行为等方面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减轻负担, 实现良好的交流。教师这一角色的扮演以及其行为的表现涉及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开掘、培养和训练, 对学习者心智的健康, 学业的完成、终身学习能力的获取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朱曦.论传统教育模式与网络教育模式[J].科技信息, 2009, (27) .

[2]陈奕宏.网络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定位[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 (3) .

[3]蒋华, 王涛.从建构主义教学观看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教师角色[J].成人教育, 2005.

[4]张建琼.国内外课堂教学行为之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3) .

[5]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社会角色变迁 篇6

一、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法律不是一个自足的国王, 也不仅仅是一套规则和概念的体系, 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是由经济与社会铸造而成, 都深刻地蕴涵在一个社会的结构之中, 社会调整与变迁也必然最终引发法律秩序的调整与变化。法律既引导社会变迁亦受社会变迁的影响, 法律与社会在相互变革与崔动中臻于成熟。

1、法是社会变迁的反应

法与社会变迁研究的先驱者弗利德曼 (Wolfgang Friedman) 教授曾经提出过如下命题:相对于社会变迁而言, 法既是反应装置又是推动装置;在这两种功能中, 尽管法对社会的被动反应得到了更普遍的认识, 但法对社会的积极推动的作用正在逐步加强。上述命题揭示了法律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

2、社会变迁与法制变迁之间关系的类型化

另外一个也叫弗里德曼 (Lawrence M.Friedman) 的著名学者曾经对此作出了鞭辟入里的描述与分析认为, 如果以变动的起源和结果为标准来考察对应于社会变迁的法制变迁, 在理论上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其他关系可以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第一, 起源于围绕法律系统的外部环境的社会变迁影响到法律系统, 并且与此相应的法制变迁仅仅限于法律系统的内部;第二, 起源于法律系统的外部环境的变迁通过法律制度最终仍然作用于外部环境, 即仅仅把法作为媒介的社会变迁;第三, 不是由社会变迁引起的法制变迁, 即变动的原因以及变动的影响都只发生在法律系统内部, 外部环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第四, 由于法制变迁而引起的社会变迁, 即起因在法律系统内部, 但影响却波及外部环境。

3、法与社会的相互进化

法律体系在社会变迁中并非全然主动、独立于社会之外, 法对社会的反应也并不是单向性的, 且不一定是线性的。其本身即是社会创造的一种制度, 在许多场合, 法的反应都体现在法与社会的某种互动过程之中, 并导致法与社会的相互进化。这种相互进化, 终将会使法律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发挥对社会乃至对人类生活、思考方式的影响。但是法律对社会变迁的回应与调整并不是一种严谨的因果对应关系, 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回应, 法治对社会进化的回应有些则是通过长期的积累才得以完成的, 有些则与社会变迁并不完全一致,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迥异的社会结构下具有共同的法律制度, 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相同的法律传统。

二、法在社会变迁中的具体变化

在学者的不断研究和抽象理论概述中, 我们不难分析出法律对社会变化发展的作用。无论是梅因的从“身份法”到“契约法”, 还是卢曼的从“神法”到“法律家法”再到“制定法”;对法律类型的抽象归纳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社会变迁类型的近似描述与反映。

1、人类需求变化引起的法律变化

法律因人与物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像法律史学家观察过去几百年和几千年的历史那样去观察我们自己的时代, 我们会发现, 即使我们现代的婚姻家庭法也首先是一种产生于生活在家庭中的人之需要的秩序, 而不是由法律的规定而形成的规则和秩序。它随着人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法律关系和法律制度的发展。所有的法的历史发展均立足于这样一点:人及其相互关系在任何特定的时代具有很鲜明的特性, 以至于他们只可能是他们那个时代当时呈现的样子, 因此也在时间之流中经受一种永恒的变迁。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微小的变化积累成为比较大的聚合体。

2、人类团体中力量对比关系变化而引起的法律变化

团体自身力量对比关系, 即属于同一团体之个人的力量对比关系以及构成更高秩序的团体之各团体间的力量对比关系是一种永恒的社会变迁的一种。力量对比关系中的每一次变化都必然引起团体内部流行的社会规范的变迁。因为团体为了共同目标将其成员统一起来, 为了整体的利益, 要求所有成员和群体遵守本团体规则。然而, 团体中的个人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目标, 在任何一个比较发达的社会, 他甚至能够参加多个团体, 这些团体对他们提出各不相同、或者相互冲突的要求。随着团体内部力量对比的变化, 这种平衡就会不断发生变化并且引起法律的变化。

3、法律变迁在法律文件中的反应

法律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社会变化发展的基础之上, 而所有的社会发展则在于人及其关系在时间进程中发生改变。变化了的人将在变化了的法律关系中生活;而且, 既然法律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法律行为来建立的, 那么在时间的进程中, 一些新的法律行为将会出现, 一些旧的法律行为将会消失。特别是一些新的团体得以建立, 一些新型的契约得以签订, 一个时代的活法必定被法律文件所采纳。历史所记述的巨大差异就是通过这种变化的广泛积累才形成的。并且与社会之法永不停息的发展适成对照, 僵化不变的国法经常停滞落后。

三、结语

近代社会集市变迁研究 篇7

一、中国传统集市的产生及特点

(一) 传统集市的产生

集市的产生源于人类的以物易物活动, 原始人类把自己过剩的物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可以看做是最早的集市交易。不过, 原始人类的这些活动只是停留在基本的阶段, 而且受制于生产力的因素, 这种交易并不经常发生。最早关于集市的记载出现有《易·系辞》中, 曰:“鹿犧氏没, 神农氏作, 列廲于国, 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货, 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由此看见, 最早的集市交易是由统治者发起, 固定时间, 以服务民众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不过, 这种初级的集市没有固定的场所, 且以简单的经济交换活动为主, 内容上较单一。

从秦汉到清末, 由于不断发展的商品经济的推动, 统治者逐渐放开对集市的限制, 使得集市贸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明清时期, 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集市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清代中叶, 全国主要省区集市数量已超过两万, 与明代中后期相比, 至少增长了一倍。” (1)

(二) 传统集市的特点

1. 数量稀少

中国传统集市, 多发源于大的都市, 主要服务于城市居民。在广大农村地区, 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农村地区还是主要以自给自足的方式进行生产。因此, 不会有太多的农产品进入交换环节。数量稀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政府控制。为降低人口的流动性, 禁锢人民于土地上, 因此政府直接加强了对集市的控制。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曾记载, “市有垣, 从门从了”, 说明市的周围是筑有围墙的, 由此可见政府对市集的控制程度。

2. 自发性强

传统集市虽然数量稀少, 发展缓慢, 但是自发性还是比较强的。在城市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原称“市井”。《史记·平准书》对其解释是:“古未有市, 若朝聚井汲, 便将货物与井边货卖, 故言市井”, 这种集市是由于靠近水井取水方便而自发形成的。在东晋时期出现过的草市也可以证明集市自发性强的特点。晋代城市居民需要燃料, 但是柴草不便堆积于城市里面, 因此在城市郊区逐渐形成草市。草市除了售卖燃料, 更多的是其他小商贩看准农民需要购买其他用品的商机, 结而相售, 因此使得草市逐渐出现。

3. 品种单一

传统的市集, 深受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在集市上交易的物品大多以农副产品为主, 且加之交通不便, 售卖商品多以当地出产为主。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时令性和结节性也比较明显。宋人的《成都古今记》就曾有“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 十一月梅市, 十二月桃符市”的记载。

二、近代中国集市的变迁

近代中国集市的变迁并不是从1840年以后开始的, 而是开始于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后, 集市的发展有经历了一个更为重大的变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集市变迁虽始于明清, 但直到今天它的变迁仍然没有结束, 而是呈现出多种不同的特色。

(一) 发展速度快, 数量增多

传统的集市, 逐渐从城市中走出, 开始向低一级的市镇和更为低级的乡村市场发展。明中叶, 朱仙镇、汉口镇、景德镇、佛山镇这四大名镇逐渐兴盛。江浙一带, 农民养蚕为生, 丝绵种植业发达, 促进了市镇的兴起。此外, 市镇为主体的集市数量也不断增多。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番禺、顺德等十余州县统计, 永乐年间共有墟市33个, 嘉靖时增至95个, 万历时更发展到176个。 (2)

(二) 宗教色彩减弱, 专业性强

与中国传统集市相类似的还有庙会。庙会是以宗教祭祀活动为主, 伴随有商业交易活动。不过发展到近代, 即使作为庙会本身, 它的宗教色彩也日渐淡化, 转而成为主要以商品交易和出行游玩为主的民众生活的一种方式。到近现代, 庙会赖以生存的庙宇也逐渐消失。据《潍县志稿》记载“潍县176所坛庙寺观, 到30年代, 19所已废或倾塌, 仅存遗迹, 18所改为学校, 9所改为镇公所、公安局、民众教育馆、钟楼等, 改变了原有性质的共达46所。 (3) 宗教性质的减弱, 使得各种专业性的集市开始出现, 皮毛市、骡马市、土布市等专业性强的集市不断涌现。

(三) 工业产品涌入, 种类繁多

传统的集市交易大多以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为主。发展到近代, 工业产品开始涌入到集市中。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就曾有热水瓶、镜子等现代工业产品的出现。列强把中国作为产品的倾销市场, 在集市上是最显而易见的。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在出售简单的原材料的同时也开始交换自己不能生产的工业产品。清代对18个省的118个府的126个县志所记商品进行抽样统计, 商品种类达155种, 主要产品是棉花、棉布麻类等。 (4) 到了光绪二十七年, 则有”洋人心计甚工, 除洋布大宗之外, 一切日用皆能体华人之心, 仿华人之制, 如药材、颜料、瓶盎、针钮、肥皂、灯烛、钟表、玩器, 悉人购求, 贩运来华, 虽僻陋市集, 靡所不至”。 (5) 由此可见, 工业产品不断进入市场, 既丰富了市场, 又加剧了对中国传统小农经济解体的促进作用。

三、近现代中国集市变迁的原因

(一) 内因

首先, 近现代集市的发展离不开逐渐开化的国内环境。清代中前期稳定的国内环境大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像水稻这种粮食作物可以达到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粮食丰盈。这就促进了经济作物种植的增加, 进而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增多的直接结果是用于交易的产品的增加。

其次是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逐渐淡化。商贩是由农民逐渐转化过来的, 他们最初只是提供某种简单的服务, 后来伴随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他们也开始从原来的商品的直接出售者变为了商品的倒卖者。商人这一阶层的出现, 极大的丰富了商品市场。对财富的追逐, 使得更多的人从事商业, 人口流动性增加又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集市的变迁。

再次是交通便利, 运输业繁荣。这个原因产生了两种结果, 第一种是它加速了全国各地的商品流通。另一种结果是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开始逐渐的出现了服务于此的新集市。水路和陆路运输的繁荣, 直接加速了商品的交换和流通。

(二) 外因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另一个因素。通过暴力战争手段打开中国的大门, 一些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直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 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很快的成为了西方列强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工业产品的倾销之所。

中国的农业生产开始服务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 列强对农产品出口的控制, 对农产品的商品化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商品流通渠道被打开, 农村商品经济开始获得快速发展, 反过来又推动了农村市场的发展。

现在的市集虽然与传统的市集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不同, 但是这种货物交易的方式仍然存在了下来。市集的变迁可以看做是整个中国近代变迁的一个缩影。虽然它不像其他变迁那样明显, 但是作为与民众最为相关的生活方式, 它的变迁比诸如政治制度那样的变迁对民众的影响更大。对市集的变迁我们不能做好与坏的评价, 只能当做是一种历史的发展潮流。如今, 集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 也许他们还可以从这种古老的交易中体会到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味道。

摘要:集市, 自它产生之日起, 就成为了大众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最直观的反映中国底层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制度下, 小农经济是其主导, 中国传统集市也具有了鲜明的农业经济的特征。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 传统的集市也受到帝国主义资本的冲击, 加之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集市虽然缓慢发展但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将对社会转型大背景下集市的变迁做一次探讨, 试图从另一个方面来研究社会变迁的情况。

关键词:社会变迁,集市,乡村

参考文献

[1]何莉宏.民国时期华北乡村集市的变迁[D]西安:西北大学, 2003年.

[2]张世花, 吴春宝.变动中的农村集市——我国农村集市研究的理论综述[A].农村观察.2010年, 第2期.

[3]刘振群.从历史上看农村集市贸易[A].商业研究, 1993年, 第3期.

[4]陆益龙.从乡村集市变迁透视农村市场发展[A].江海学刊, 2012年3月.

[5]吴晓燕.集市变迁与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A].求实, 2009年3月.

[6]龚关.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A].近代史研究, 2001年第1期.

[7]行龙, 张万寿.近代山西集市数量、分布及其变迁[A].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4年第2期.

从社会变迁看教育离乡 篇8

但是,我们看到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已经增加了城市教育的负担。造成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不平衡发展,教育在农村的发展后劲不够,而且呈现出下滑的趋势,教育离乡现象已经非常明显。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有一章叫作“文字下乡”,道出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所面临的教育落后的状况。正是这种状况的存在,他才提出了所谓的文字下乡。农村人从本质上来说是缺乏知识的,他指出必须通过文字下乡来提高农村人的文化知识水平。但是现在看来,中国的教育已经开始脱离乡土社会。这并不是说农村的教育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中国,农村的教育和城市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的教育质量由于师资、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本身就处于一个劣势状态[3]。教育离乡现象的存在将会使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差距更大,进而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

一、社会变迁所涉及的主要方面

1. 人口变迁

人口变迁包括人口的增长、人口的移动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的人口总体上呈现出一个增长的势头。而且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移动的规模也在不断地加大,主要是由农村向城市的移动。就人口结构而言呈现出复杂多变的趋势。

2. 农村社会的变迁

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实施,对农村的社会变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以及最近几年所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都有力地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3. 教育体制的变迁

教育变迁作为社会变迁中的一大方面,对社会变迁起到了有力的智力支持。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组成了教育体系的主要框架。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已经明显加强,教育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4. 经济体制的变迁

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迁。国有企业的改革,私营经济的发展,由经济体制的变迁所带来的是经济的良性发展与国门的开放。经济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

二、社会变迁导致教育离乡的现状分析

1. 人口流动与教育离乡

人口流动会引发教育离乡,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广大农村学生进入城市接受教育,导致农村学生人数减少,城市学生人数增加。这就进一步要求国家加大对城市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弱化对农村教育的扶持。

最近几年来,中国的人口呈现出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的态势。据有关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11亿, 平均年龄为27.3岁,流动人口中有78.7%为农业户口,以青壮年为主,这些人主要分布在社会服务领域,多集中在低薪或高危行业。在人口流动中主要是以农民工为主体。很多农民工选择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城市就业,而且这些农民工大多将自己的孩子也带到了城市接受教育。在农村,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数量在逐年递减,有的乡村小学一个班级的人数甚至不到10个人,有的一个学校的总人数也只有二三十个人左右,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教学压力。农村中小学人数不断下降的现象已经迫使国家和政府对农村的教育资源采取有力的整合。尤其是最近五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合并。很多村办中小学通过有力的整合在办学规模上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是,我们看到农村中小学的合并对于一些地处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并不是给他们带来了便利,而是增加了他们的上学负担,在许多山区小学,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变成了寄宿制学校。因为撤点并校后很多学校离学生的家非常远,学生必须选择住校,有的小学生,年龄还非常的小,他们的自理能力还没有达到一个可以完全照顾自己的年龄。这使得农村的学龄期儿童不仅从时间上,也从空间上脱离具体的生活世界直接进入到抽象系统的封闭式系统中,可能导致他们在认知和人格发展上的先天不足,尤其是他们的社会化将遇到可以预知的困难。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缺乏乡村经验和家庭天伦的滋润。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中国的农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市跑。”[4]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入而造成的。人们迫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开始盲目地向城市跑,城市犹如一个磁场在吸引着农村的人口。随着人口的流动,大量的村庄学校将在中国消失,教育资源的整合可能意味着中国乡村文化的没落与终结。人口流动规模的进一步发展会加快教育离乡现象的再次高涨。

2. 城市化与教育离乡

城市化的推进已经让教育离乡问题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5]。最近几年来,政府所实施的各项政策都在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例如户籍制度的开放,广大山区移民的搬迁,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城市规模扩大等举措的实施,这一切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据有关数字统计,201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占据总人口数量的42%,达到5亿多,这样庞大的城市人口数量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资源的集聚,教育资源开始偏离农村,从而大部分聚集在城市,出现了教育资源的离乡,虽然在现阶段中国的农村人口仍然多于城市人口,但是农村所占有的教育资源和城市相比微乎其微。在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师资源大量缺乏,校舍等存在很大的隐患,农村教育处在崩溃的边缘,最近几年国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比如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孩子的学杂费,以及蛋奶工程的实施,还有大学生支教等项目,这一切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但是从根源上还没有解决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6]。

由于城市化不断发展,教育离乡现象在削弱农村教育的同时对城市的教育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许多城市的中小学班级人数不断增加,班级的规模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于城市教育的投资力度。政府在投资城市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农民工的承受能力,给予农民工的子女免除借读费。这些政策的实施也促使了农村孩子向城市的集聚。总之,城市化的加快造成了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的差距,教育质量的差异,进而走向教育离乡。

人口流动与城市化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现实中人口流动和城市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表现,他们和其他种种因素相互聚合构成了社会变迁。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社会变迁导致了教育离乡。

在中国现阶段社会变迁虽然导致了教育离乡的出现,但是只要我们从全局出发,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教育离乡的现象还是可以控制的。

三、扭转教育离乡的途径

1. 加大对于农村的扶持力度,减少人口流动

当前造成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还是农村贫困落后的局面。广大农民为了摆脱这种遭遇而盲目地向城市流动。虽然我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们看到农村的整体面貌还有待改善。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于农村的扶持力度,要让农村真正地富起来,走上小康之路。最近几年来国家实施了许多措施来扶持农村的建设,比如农业税的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免除,新型合作医疗的推行。这些惠民措施的实施有力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力度还不够,农村贫穷的现象还存在着。

对于农村的扶持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包括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想办法提高农民的幸福感,这其中包括农民的收入状况、生活质量、孩子接受教育的质量、享受的医疗保障等各个方面。只有这几个方面总体得到了提高,农村才会留得住他们。所以,我们应该对症下药,比如兴办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当地的剩余劳动力,鼓励一些大型企业向农村发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对农村的有效扶持将有力地控制农村学生向城市的流动,对中国最近几年来存在的教育离乡现象有一定的弱化作用。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更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促进城乡的有机统一。

2. 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发展

当前情况下,从全国的教育投资来看,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在有的少数贫困地区,九年义务教务还没有得到保障,还存在适龄学生无学可上的现象,有的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生们坐在危房中读书的现象很常见。在城市,学生享受着不断更新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而且还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这种公平的缺少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正是由于以上所存在的种种教育不公现象,许多家长宁愿花高昂的代价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城市接受教育,这使得很多农村的学校变为空校,农村的学校不得不实行撤点并校措施来应对这种现象。所以,国家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尤其是要在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教师的配置上下工夫。要继续鼓励师范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城市学校也应该帮助农村学校的发展,给予农村学校在教学方法,管理经验上一定的指导,城市学校可以和农村学校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

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应该对农村有所倾斜,尤其是一些政策方面,要给予农村相应的支持。在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快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以此来加强与城市学校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促使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总之,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切实解决农村与城市在教育经费上的差距过大现象。政府不但要发挥作用,而且应该与社会福利与慈善机构携手来解决经费的问题。不要让农村的教育因为缺少经费而停滞不前。只有农村的整个教育水平上去了,才能相对缓解农村学生的外流现象。

3. 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当前情况下,随着教育离乡现象的发展,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和城市相比,差距很大。重点高中与重点大学来自于农村学生的数量在逐年下降。在中国农业大学所作的一项调查中,1999年至2001年这三年间农村新生比例均在39%左右,但自2002年起,农村新生比例开始下降,2007年跌至最低,仅为31.2%。这与农村的基础教育质量落后现象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农村教育质量的下降,也与农村的师资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的农村师资力量求大于供,农村许多的教师,还是由以前的民办教师转化而来。教师的年龄普遍较大,这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都比较陈旧,创新能力不够,而且基本都不是所教专业出身,大多数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还进行着农业生产活动,有沉重的经济负担。很多教师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只把教学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缺乏进取精神。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在加大对于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的同时,必须加大农村学校的教师与城市教师的交流力度。尤其应该多与城市的年轻教师交流,接受他们的新思想,新观念。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办一流教育,才会出一流人才,才能建一流国家[7]。城市化变迁导致了教育离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对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政府来说,却不能借口社会变迁而放弃自己提供公共生活服务的职责。农村社会的没落与教育离乡有很大的关系,乡村教育盲目向城市转移,会使中国社会走向单面化,从而进一步扩大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伴随着社会变迁的步伐,在加快城市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只要采取合理措施,教育离乡现象在中国还是可以得到扭转的[8]。而要做到这一点,从公平教育投资、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和目标出发,大力增加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切实改善甚至大大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不要让农村的教育因为缺少经费和人才而停滞。扭转或缓解教育离乡,不仅是对中国农民和农村的负责任之举,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公平和稳定的战略之举。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吴忠才.论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当代教育论坛, 2007.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

[4]李守金.农村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熊春文“.文字上移”的社会学解释.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

从称谓语看社会变迁 篇9

关键词:称谓语,社会体系,社会变迁,语义演变

一、对亲属的称谓的时代变迁

中国自古就重血亲,21世纪之前大多还是大家庭生活, 按照类别来讲,对亲人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类:爷爷、奶奶、 外公(姥爷)、外婆(姥姥);岳父、岳母、爸爸、妈妈、伯伯、 伯母、叔叔、婶婶、姑姑、姑父、舅舅、舅妈、姨夫、姨母; 哥哥、姐姐、嫂嫂、姐夫、弟弟、妹妹、弟妹、妹夫、堂哥、 堂嫂、堂姐、堂姐夫、堂弟、堂弟妹、堂妹、堂妹夫、表哥、 表嫂、表姐、表姐夫、表弟、表弟妹、表妹、表妹夫;女儿、 儿子、女婿、媳妇;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孙子、孙女、 外孙、外孙女……可能各地方言的确切叫法又有所不同,但是这些通俗叫法却是为大家公知且最常用的。

其实,这些对亲属的称谓,从古至今并没有改变许多, 而且像“爸爸”“妈妈”甚至还是在世界范围内以相同的发音叫了成百上千年。然而,在新时期我们会发现,某些亲属称谓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例如“堂”“表”关系中如“堂哥”“表妹”,我们常常会省略“堂”“表”字,直接称为“哥哥”“妹妹”,导致现在的青少年没有“堂”“表”观念,从而“外”“从”“堂”“表”的使用虽然在书面用语上还能常常见到,但口语使用上频率却越来越低。再则,另一些称谓语的指意功能在扩大,例如现在许多人都将嫂嫂、大姑子、 姨姐称为“姐姐”,婆婆、岳母都称为“妈妈”。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妈妈弟弟的妻子,也就是我小舅舅的妻子,按理来讲应该称为“舅妈”或者“舅母”的,但无论是我还是我的表姐,亦或是我的表哥,我们都没有按照常规来称呼她,而是叫她“** 姨姨”。按照我们的回忆,在舅母结婚之前我们都是这样称呼她的,而她过门后觉得我们叫她“舅妈”显得生分了,于是我们延续之前的叫法叫她“姨姨”。这种没有改口的情况还发生在我表姐夫身上,结婚之前我们都叫他 “哥哥”,所以表姐表姐夫结婚后我们依旧称他“哥哥”。事实上,这种不改口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我家,据我了解,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从影视文学作品都能反映出这些。

这些称谓之所以发生变化,其实还是和社会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大家庭剧减, 三口之家的数量越来越多,家庭成员数量变少,因而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显现逐渐减少,一方面造成了诸多亲属称谓使用频率的减少,可能很多城市的独生子女一年才能见到远亲一面;另一方面甚至可以想象出,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的后代将不会再有“表哥、表姐”“堂哥、堂姐”, 这些称谓也必将逐步被遗忘、被淘汰。再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亲友之间可能不会像男耕女织时期有大量的时间来往沟通感情,大部分亲属在重大节日或过年才能好好一聚,因而会对亲情更加渴望,称谓上也会叫得亲昵。

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随着社会发展、思想开放,对长辈直呼其名的现象越来越多,例如对堂表兄、堂表姐,很大一部分人会以“名字+ 哥哥/ 姐姐”的方法来称呼。在许多地区,对于同辈份的人更是直呼其名,甚至对年龄比自己小但辈分比自己大的人更是如此。当然,这里的叫名字一般来讲都是小名,显得较正常称谓也更加亲昵。但其中最为特殊的例子是,现在许多城市孩子也会以父母名字取代“爸爸”“妈妈”的叫法,这种情况下有直呼父母全名的,有“老李”“老王”“小马”这样以大小冠之以姓氏的,还有“臭爸爸”“香妈妈”的叫法,此外,随着港台电视电影在大陆的热播,尤其是近期“爸爸去哪”节目的热映,“爸比”“爹地” 等称谓在00后大为流行。这些现象的产生,反映了“家族本位”思想已经逐渐被“人本位”思想所代替——这也是一种空前的解放与和谐的氛围。

二、社交称谓语的词义转化

社交称谓语一向十分讲究,如尊称对方父亲为令尊/ 令严,尊称对方母亲为令堂/ 令慈,尊称对方女儿为令爱/ 令媛,尊称对方儿子令郎/ 令嗣/ 公子;自己的父亲为家严/ 家父,自己的母亲为家慈/ 家母,指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妹/ 弟,自己儿女谦称小犬,自己妻子谦称拙荆/ 贱内,自己谦称为在下/ 鄙人。这些虽然一直保存到现在,在我们父辈偶有用到,但在80、90后中已经几乎不再使用了。

如“汝、尔、子、而、公、君”等尊称,我们一般做“您” 来讲,而古时常常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称,现代人由于没有了表字,所以用姓、名表谦称的含义也不明显。自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来,尊卑的阶级观念逐渐被废止,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因而现代文明给人观念的影响就是,对人有礼貌、 谦虚、礼让,但也没有必要过分贬低自己,古时那些称谓大部分也就被人遗弃了。

现在的社交称谓语虽然少了古时那么多的等级要求,但也并不意味着随着古用语被废弃使用、实际社交用语减少了。相反,由于观念的开放,表达形式反而更加丰富而生动。 最主要的形式,是姓名称呼类,可称呼全名,只称名的半称以及用“老/ 小”加姓的半称。第二种显得亲密,而第三种显得庄重,也最为常见。此外,无称代称也很常见,比如“喂”, “您好”“劳驾”“嗨”等等,倘若完全不了解对方,一般会用上述几种引起对象的注意。此外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为表亲昵,面对小孩子时常常跟随小孩子的叫法叫自己的熟人 “爸爸”或“妈妈”。

当然,时代在发展,称谓语的用法也在不断改变。“同志”,“先生”“小姐”等词就是带有时代印记的,也是社交称谓语中意义变化最大的几个。

《辞海》中对“同志”这个词有三项释义:1、志趣相同的人;2、政治理想相同的人,同一政党成员相互的称谓;3、 我国公民彼此之间的一般称谓。在古文中,“同志”当取志同道合的人之意,如《国语》中写道“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也有“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因而这个词既可当名词也可当代词,都是较高雅的知识分子之间的称呼,也显示出了古代文人的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 但终归是对友人的惺惺相惜的情谊。而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革命党人之间却开始互称“同志”。孙中山也曾呼吁: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再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一大”党纲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意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 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于是,在中共中央领导的通信或是讲话中,常常能听到“某某同志”的说法。而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词带上了一定的政治色彩,与“敌人” 一词词义相对立,无论是熟识的还是陌生的人,“同志”俨然成为了最普通的称谓,譬如“邓小平同志”“雷锋同志”。“同志”并同“师傅”这些称谓盛行一时,可以算上20世纪后半期的时代标记了。到了20世纪末尤其是21世纪以来,“同志”一词的含义被彻底颠覆,成为了“同性恋”的代名词。 从1988年香港Lesbian d and Gay Film Festival时有人建议将“同性恋”翻译成“同志”开始,这一称谓便逐渐深入人心,甚至还被英语世界国家接受和采纳。相比早期的“基佬”“玻璃”“兔子”等对同性恋人的蔑称,“同志”一词更加包容,也显示出了时代的进步与开放。

而“先生”一词的意义也有很大的变化。古汉语中,它的意思是有学问的长者,后来逐渐被大量用在私塾老师的称呼上,在后来逐渐指先人、父兄、老师、文人、丈夫、管账的、 行医的、算命的、当官的等等,在民国时期则大量用于对男性的尊称;80年代,人们称“爱人”为“先生”,显得十分时髦,这也和改革开放有很大的关系;90年代以来的现代汉语中,则多指四种人:老师、学者、丈夫或一般男性的尊称,而这四种又以前两种最为常见。当然,现在则有十分特殊的一种用法,即在女士名字后附带“先生”两字以表对这些做出特别贡献的女士的尊敬,如宋庆龄先生,常香玉先生。 这种用法出现在学术界和文化界,而且越来越常见了。

对应“先生”的“小姐”,被称为“被国人毁掉的一词”, 足见其意义的变化之大。旧时“小姐”指的是有钱人家里仆人对主人女儿的称谓,后来多用来指对年轻女子的尊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小姐”一词都是尊敬的褒义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的开放,一些色情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桑拿、按摩室等各种娱乐休闲场所的变味,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被用在那些从事色情产业的年轻女子的身上,与“公关”一词一起,受到众人的鄙视,终于经过多年的深入人心, 现在已经完成了含有更多贬义成分的变迁。而“美女”也与 “小姐”一词境况相似,原本是指美丽的女子,后来发展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几乎可以指代所有女性的称谓语,例如商场中推销员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美女,有什么需要吗” 等等诸如此类,甚至在发廊或美妆地段,60、70岁的女子也会被叫做“美女”,数见不鲜。到了现在,“美女”一词由于使用过于泛滥,渐渐有了贬义,开始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在所谓“丑女”的身上,具有讽刺意味。

三、新时期媒体流行语发展成为称谓语

21世纪尤其是家用电脑普及、互联网高度开放与发展, 网民的数量越来越多,由此也诞生了另一种文化——网络文化,当然,在这种文化下,网络流行语盛行,尤其是诞生了一大批新的称谓语。这种情况反映了草根阶层迫切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呼声,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强大的社会生存压力下人们的自嘲与无奈的心酸。

由网络产生的称谓语首先要数“亲”——这个以往仅限于男女之间的特定称谓,已经被泛化为相当于“喂”这样的一般称谓,其使用者也扩大到90后。最开始是在淘宝上的卖家回应买家问题时,会用“亲”指代顾客,如“亲,你好”“亲, 稍等一下”,显得礼貌而令人温暖,这最初可能只是作为营销策略的一种,但却逐渐普及到整个淘宝、所有电商乃至成为了日常用语。所以现在我们看到,除了关系亲密的情侣之间可用此称谓,陌生人之间也常常使用。由“亲”发展出 “亲爱的”,也用于非情侣之间。需要提出的一点是,由销售行业发展出来的流行称谓语当代以来占据很大比例,如“宝贝”“乖”等,原本是父母近亲或情侣之间的称谓,却被使用在顾客身上,使人听之莫名增加亲近感,也更愿意在此消费,这也是营销手段在新时期的一大特点。

如果说“亲”只是新时期称谓语意义的丰富,那么“屌丝”“白富美”“高富帅”等词则是广大网民的原创了。“屌丝”,也写作“吊丝”、“吊死”、“叼丝”,最初源自D8元老级会员操笔帝一篇文章创新性的开创“屌丝”一词,后被雷霆三巨头吧会员用以嘲讽李毅吧会员,而李毅吧吧友欣然接受这一蔑称,并以“屌丝”自居,由于李毅吧人数众多,后得以火遍网络。它并没有确切的意义,适用范围十分宽广, 任何一个生活中不顺心的人对自己的自嘲都可用“本屌”等。 而与之意义相对应的,“白富美”与“女神”指漂亮的女子, “高帅富”指身高高、帅气而又有钱的男子。近日“高富帅” 又有了新的说法——“土豪”。不同于旧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土豪恶霸,现在则泛指有钱人,“土豪我们来做朋友吧” 的说法也变得流行。其实,这些“屌丝文化”不过是又一种网络亚文化的崛起,它意味着中国人更多的获得了自己诠释生活的角度与权利、宣泄着对不公平的不满与自嘲,亦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具有了当代社会的鲜明特征。

受韩潮来袭,大量韩国电影电视剧进入大陆千家万户中,韩剧中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大叔”的称谓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民的视野中,甚至在最近的益达的广告中白百合也是开口闭口“大叔”地叫。当然,“大叔”的意思已经不再是之前的亲属关系,甚至超越了年龄的关系,指女孩对同辈人的卖萌和傲娇。于是在网络上,我们越来越多看到大量女孩对青年男子也称“大叔”,这一称谓语随着流行也渐渐有了亲昵的因素在里面。

上一篇: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策略下一篇:多媒体与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