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然生态哲学理念论文

2022-04-28

摘要: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常常会使人类面临严峻的考验,同时也进一步唤醒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审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主题,探究人与自然如何实现和谐共生,并通过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强调全人类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必要性与客观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自然生态哲学理念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马克思自然生态哲学理念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摘要〕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意蕴主要体现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要善待自然;人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要尊重自然规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生态哲学思想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愈加放射出真理光芒:作为理论基础,为解决全球性生态问题指明了方向;作为实践根据,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人与自然;时代价值

自人类诞生以来,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人类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生态哲学应首先回答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进行剖析,客观地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人与自然之间不是截然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当今自然环境恶化,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生态危机凸显,导致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破坏和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危及社会持续发展,人类应正确面对一味发展带来的生态负面效应。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确立保护优先理念、打响生态“保卫战”,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意蕴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提出“生态哲学”概念。1866年,德国科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创造并使用了“生态学” ( ecology),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提起海克尔的观点,虽没提出“生态哲学”,但马克思主义包含着内涵丰富、见解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要善待自然

早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就已存在,相对人类而言具有先在性和客观性,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不能也不会离开自然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1 〕, “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 ,“人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2 〕126。因而,不论是从起源上来看还是从发展途径上来看,人类都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其基础地位并不因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而改变,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永远摆脱不了对自然界的天然依赖,否则人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马克思认为,人靠无机自然界生活,人必须依赖各种各样的自然产品才能生存发展。换言之,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提供了人类进化的物质条件,奠定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二)人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要尊重自然规律

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能量、信息等资料 ,同时也是人类的劳动对象。劳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人类特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也是体现人类主体性、能动性的过程。 “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3 〕518。通过能动性的劳动,自然界按照人类的预期演变成自在世界,是人内在需求价值的外在表现。

规律决定着事物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列宁认为,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自然界也有其自身存在发展的客观规律。尽管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劳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改造自然界,使之“为我所用”,但人类无论如何都不能脱离、超越自然界,必须了解、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类通过实践深刻地改变了自然界的原本面目,但人类片面认为“人定胜天”,把对自然界表面的、暂时的掌握理解成整体的、永恒的控制,忽略了“天人合一”, 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其教训是深刻的。人类和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依赖自然界,尊重规律,使自然界按照客观规律发展,对人类 “有百利而无一害”。“为了自身需求来征服和掠夺自然,是以子孙后代的利益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代价的,必将遭到惩罚。因此人类通过实践作用于自然界,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无机身体时,应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4 〕。人类应控制自我,预见自身行为的影响并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实现科学、永续发展。

(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与社会紧密相联,人与自然的矛盾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冲突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解析了人类面临的问题,认为既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要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从人类社会发展维度看,历史划分成自然史和人类史,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的。在对待自然上,人类的错误观念引发了人与社会的对立,而人与社会的紧张又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的狭隘认识和偏执行为。因此,两种“和谐”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理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我们会发现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的出现,主要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失调,反映在人类史中就是社会制度的落后。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与自然的社会结合方式,它的性质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方式,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私有制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占有物质财富来满足消费和维护统治,为获取更大的社会权力,征服其他民族,就要不择手段地垄断自然资源。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现象更加突出,特征更加明显,危害更加严重。18世纪中叶,英美等国家通过原始积累,利用先发优势,在攫取自然资源、掠夺廉价劳动力和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工业革命,抢先进入大工业文明时代,剥夺了绝大多数民族和国家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历史机遇。马克思扬弃了从社会契约论到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认为异化真正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最深刻的社会关系,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特别是整个自然界都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马克思指出,我们不反对利用自然,而是反对资本主义为了一己私利对物质资料的控制与垄断,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由于劳动异化,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严重对立。资本家为追求剩余价值,疯狂掠夺资源,残酷剥削工人,自然界变成了资产阶级盘剥工人、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工具。资产阶级盲目扩张,最终违背客观规律,打破了自然界的内在平衡,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日趋紧张。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法解决,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办法是从不能办到这一点的资本家统治阶级手中夺取社会生产和社会分配的领导权,并把它转交给生产者群众——而这就是社会主义革命” 〔3 〕653,也就是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私有制。“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2 〕77。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妥善化解,同时还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和谐。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是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的前提,只有建立共产主义生产关系才能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才能真正消除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时代价值

作为立党立国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其生态哲学思想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愈加放射出真理的光芒。

(一)作为理论基础,为解决全球性生态问题指明了方向

生态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结果,与政治制度紧密相联。马克思强调要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来科学认识并正确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依据社会发展趋势,要建立先进制度,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一定要探索两种“和谐”。为实现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提供了人自身内在需求尺度和自然界本身尺度这两个尺度。从自然界本身尺度上看,必须承认资源的有限性,尊重自然和遵循客观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自然界是人类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发展要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不超越自然界的承受程度,否则将导致“物极必反”,人类自己毁灭自己。从人自身内在需求尺度上看,人和自然关系的不协调,主要是“私有制异化”放大了人类贪婪,罔顾长远发展。面对人类自我发展而遗留的生态问题,即世界森林面积正以每年2 0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每6个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平均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沙漠 〔5 〕,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的这种行为将会给后代带来怎样的影响。所以,必须抛弃造成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我们既要发挥人类的主体性、能动性,也要考虑到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长远性,考虑到社会制度的差异和特点,更要考虑到自然的客观性、有限性、内在价值性,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全球性生态问题。

(二)作为实践根据,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蒸蒸日上,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极大提高,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问题。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形势严峻: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土地荒漠化加快,地下超采、水位下降,酸雨、盐渍化问题突出,河流断流、湖泊退化日趋严重,草原、森林生态功能衰竭,农村生态环境高度污染,矿产资源过度开发加剧生态破坏等,这些生态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当前,我们应汲取以下教训,即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经济发展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牺牲大多数落后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那么经济社会发展就会面临重重障碍,并且现实中已经暴露出了种种生态问题,所以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对之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于1992年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3年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作出具体部署,党的十八大强调生态文明事关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必须加强制度保障,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更高的战略层次,这是总揽全局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解决全球性生态问题特别是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根据,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必须以自然为物质基础,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生态文明作为最新的文明形态,把人类看作自然这一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持可持续发展,从长远利益出发,促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是保护好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不以牺牲后代人的需求为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共处共赢,其实质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所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在理论上是一脉相承的,在实践中是高度契合的。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4-375.

〔2〕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岳世川.敬畏自然的人文视野与现实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再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8-12.

〔5〕黄顺基. 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61.

责任编辑 周 荣

作者:刘长利

马克思自然生态哲学理念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探究

摘要: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常常会使人类面临严峻的考验,同时也进一步唤醒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审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为主题,探究人与自然如何实现和谐共生,并通过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强调全人类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必要性与客观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

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常常是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个重大威胁,更是对世界各国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大挑战。然而当人类把目光聚集在其防控和治疗的同时,更应对其产生的根源,特别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进一步去探究及反思。

一、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审视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基础思想保障,是指导人们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危机的重要法宝。

然而,近年来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甚至会给人类造成直逼生命的威胁,这不禁让人发问,这病毒是否应验了恩格斯笔下“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人类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此不妨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来审视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西方社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总体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自然高于人的神学自然观,另一种是主张人高于自然的机械自然观。不同于以上两种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并以唯物主义为基础,提出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的思想。

自然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数百万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人虽然可以改造自然,但人类在向自然汲取资源,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既促进自然发展也会因其对自然资源无尽的索取造成对自然发展的负面影响。所以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便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这句经典语录为人类敲响了一味征服和改造自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警钟,近年来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再次严厉地报复了人类。这些公共卫生事件警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人都不能将自身的价值凌驾于自然之上,无论人类如何进化,都不可能摆脱自然而独立存在,而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被破坏,人类的行为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就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提出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人与人构建成为社会,进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性是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重要体现,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因利益冲突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在需求和欲望的促使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性便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得以体现。

(三)尊重善待自然

随着工业文明后期的发展,产业能力迅速提升的要求,致使人类对地球资源造成的消耗与污染急剧加速,这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即便如此,一些人仍然自信地认为,万物的一切应该臣服于人类的利益,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大自然是供人类不断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库。然而当大自然的地震、海啸、飓风、传染性病毒来临时,这种盲目自信便会瞬间黯然失色。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即使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创伤是难以弥补的。

因此,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认为,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又以自然界为生存基础,就必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每一次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都应唤醒民眾要成为“生态文明人”。做一名“生态文明人”不仅要具有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理性意识,将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相统一,更应尊重每个人的生态权益,尊重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作为一名“生态文明人”也应意识到若自然资源被大量破坏,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将更加有限,人类的建设发展也会因长期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限制。为此,请尊重善待自然。

(四)人类行为要遵循客观自然规律

自地球诞生以来,病毒已经在自然环境中存在数十亿年,而其之所以开枝散叶、种类繁多,离不开其在演化过程中与野生动物宿主之间形成的互为依托的平衡关系。然而,人类在欲望和利益的驱使下,对野生动物进行的捕杀、交易乃至食用,可谓是亲手开启了病毒传播的“阀门”,使人类自己深受其害。

虽然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但是人类应懂得,人对自然的改造不可随心所欲,这种改造必须合理。而所谓合理的改造,前提就要求人类需要学会认识自然规律、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从而把自身的目的性与自然的规律性结合起来。人类一旦忽视或违反自然规律随意利用自然,必将反噬苦果。

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已敲响了警钟,只有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人类才能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在我国的继承与发展

近年来在我国突发的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是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严峻考验。

面对考验,在党中央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国迅速打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阻击战。而这些斗争不仅是保卫民众生命和身体健康的防控战役,更印证了我国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必要性与客观性。

在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思想和方法得到了积极运用,中国共产党充分研究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先后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党的十四大把加强环境保护列为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命题,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从而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应用的时代体现。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黨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上述一系列要求,都充分彰显了我国对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发展与运用。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在迈进文明社会的征程中必须面对但又未能很好解答的重大课题。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面对近年来在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面对其给全世界带来的灾难和考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思想应引起全人类的思考和重视,人们要切实铭记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规律性认识和历史教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消费理念转变、法规制度完善,让全球打赢以烈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努力和成果,成为全人类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11.8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18

[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2019.10.31

[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020.10.2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9)

作者:尹俏

马克思自然生态哲学理念论文 篇3:

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摘 要: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基于总体布局转化的动因,重新梳理总体布局转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意蕴,自觉地汲取中华民族自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思辨传统。在把握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同时,将其作为促进人本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求总体布局转变的价值诉求更为清晰。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推动建构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

关键词:“五位一体” 转化 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环境

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算得上是近百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一次生态危机,我国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应对此次生态危机,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就。深入探讨总体布局转化的理论底蕴,把握这一理论生成的实践依据,无疑是我们践行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致力于构建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的制胜法宝。

一、转化的动因:唯物史观的理论导向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回顾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化路径,首要的是在满足中国具体现实需要的内在逻辑中对其加以审视。即科学地回答唯物史观为何是总体布局转化的动因,何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总体布局的理论导向。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就是人,要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因此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布局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滿足中国人民的吃、喝、住、穿。解决中国人民最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2],唯物史观中“能够生活”的价值判断奠定了其发展的基本走向。回顾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化路径,可以发现“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3],根据马克思对第二个事实阐释内容,他将第二个事实归结到第一个历史活动中。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境状况,仅从单一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种新的需要,其生产本身具有潜在性,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之中隐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种“新的需要”,可以发现所谓“新的需要”并非具有随意性地以人自然的生命本能为基础,而是从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出来的。表明人通过其能动性可以打破自然的“枷锁”限制,并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本身所不存在的需要。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将原本以满足“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会的发展要旨,转而指向了“美好生活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从总体布局的形成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化,这是一种从“能够生活”到“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更充分说明总体布局的转化不是外在的理论阉割,而是基于社会存在本身的历史建构。无论是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还是满足其高端品质生活的需要,都必须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为前提条件,充分体现了总体布局转变问题上的唯物论。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然、中国生产力进步必然。回望马克思唯物史观“像一根红线贯穿着党的一切文献”[4],总体布局主题转化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不同的时代历史背景和物质基础运动发展的结果。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转变路径不断丰富发展了我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为了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拥有更公平的经济生活、更和谐的社会生活、更优秀的文化生活、更美丽的生态生活,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概念,总体布局的转变正是在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国人民正在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我党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视为满足人民新的需要的主要障碍,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化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导向,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融入了中国具体实践的血脉精髓。

二、转化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意蕴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专门论述生态学的直接性著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缺少生态哲学意蕴。我们作为人本身所面对的生存环境,不仅仅指向自然环境还包括了社会环境。

首先,面对自然环境,人类为了满足“第一个需要本身”而从事“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的劳动。但是,人只有和自然界相结合,才可能产生使用价值,进而满足人“能够生活”的前提需要。概言之,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同时也是一切财富创造的必要因素。在人面对生存环境中的自然环境时,只有保护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面对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处理人与人关系时就渗透了一切人类的改造自然的活动。人能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也就是说,惟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协作实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相互牵制。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人的现实性实践活动连结着这两重关系,也就是说这种联结中介决定了人与环境和谐共生。这就要求我们要遵循环境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改造自然。无论是“自然化人”还是“人化自然”,都科学阐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理念的基础理论保障,指导我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二法宝。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中,把自然资源与物质经济的关系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做比喻,更加形象化地帮助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理解环境保护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保护了生产力,这是一种相互促进的优化形式,改善生态环境才能真正促进发展生产力,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推动建构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

深厚的生态哲学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历经千年而不衰。它区别于西方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的对立思维模式与善于批判的思维模式。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就具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思辨傳统,先前西汉文化孕育的哲学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基本品格和价值尺度。其中,“天人合一”的信仰体系和道德境界就是其中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点。生态伦理文化的核心思想和最高命题也就是“天人合一”的信仰体系。道家的天人一体,遵循自然的哲学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文化精髓,更是道家和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基础。老子和庄子提出的天人合一,蕴含了丰富的现代生态文化理念。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投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坚定决心与信心,以自己的行动向人民群众庄严的承诺:“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5],这在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致思轨迹。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基于总体布局转化的动因,表明了我党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为依据,汲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生态意蕴,继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思辨传统。在现实物质发展条件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天平之上,我党急需找到平衡两种关系的砝码,不仅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建设,还要敦促人民树立生态环保意识,重视人民群众对美好品质生活的审美体验,力求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三、转化的价值诉求:实现人本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化,实际上是对人类工业文明产生的生态问题的反思,也就某种程度上生成了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最终致力于构建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本身和谐共生的新的文明形态。换言之,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中,还是在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对未来共产主义向往中,都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

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诉求就是人类解放,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人类解放的题中应有之义。唯物史观不是孤立地谈论生态问题,而是在人类的社会中去解决生态危机。马克思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就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其发展的辩证运动中,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必然发生变革,到那时人与人之间就没有金钱关系制约,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全面的解放。人与自然就会和解,人与社会的对立也会消失,人与环境和谐共生,人类也将进入生态文明的时代。

马克思通过对共产主义的理论界定阐述了他对和谐社会应有秩序状态的认识,换句话说,构建了一种和谐社会的秩序模型。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着眼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这也是其所欲达成的人类社会的终极目的。不难看出,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之下,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每个人与一切人之前都处于一种和谐关系。因此,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就能够塑造出具备生态文明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态人”,把人从自然界中解放出来,并赋予人能够熟练运用自然规律的本领,人随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人类社会的和谐状态是超越阶级局限的产物,这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希望看见的存在方式。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一个人的力量都不能够抵挡住外来的侵袭,也无法独自面对纷繁芜杂的外部世界。马克思认为,只能通过“共同活动方式”来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个人,因为个人基本是无法被其他人的积极作用所影响的。通过“共同活动方式”,人与人在彼此关联、彼此熏染中形成了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力量。正因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逐步和谐,最终为社会主义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昭示了唯物史观的实践旨归。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践的目的就是去解决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冲突。现如今,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统一,我们可以向“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寻求帮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解,科学地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里“为了谁”“造福谁”的问题。共产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和“异化”的消亡,促成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中国共产党饱含真挚的许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态环境需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是造福人民的必由之路。我党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社会养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把握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同时,将其作为促进人本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求总体布局转变的价值诉求更为清晰。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推动建构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

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化,也就体现了实现人本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已经能够满足广大人民“能够生活”的基本生存底线。现如今,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化,表明我党为了人民“美好社会”的发展前景做出努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人的生存、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作为实践旨归,“美好生活”中的“生态文明需要”不仅仅是我们追求的预期目标,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53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5]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作者简介:马毓壑(1993—),女,汉族,黑龙江建三江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责编:芝荣)

作者:马毓壑

上一篇:药学实验教学规范化管理论文下一篇:医学教育下卫生事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