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趣味对话

2024-04-25

汉字趣味对话(共8篇)

篇1:汉字趣味对话

“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两厅。

“晶”对“品”说:你家难道没专修?

“吕”对“昌”说: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

“自”对“目”说:你单位裁员了?

“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太阳帽?

“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了,没根手杖几乎寸步难行。

“办”对“为”说:平衡才是硬道理!

“兵”对“丘”说:看看战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非了!

“占”对“点”说:买小轿车了?

“且”对“但”说:胆小的,还请保镖了?

“大”对“太”说:做个疝气手术其实很简单。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士”多“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

“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类吧?

“木”对“术”说: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篇2:汉字趣味对话

(一)1、夫对夹说:一个大老爷们也敢戴乳罩?

2、工对巫说:打工仔也敢包二奶了?

3、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4、大对爽说:孩子,这次考试一共才几道题呀,你就给爸爸错了四道?

5、苦对若说:兄弟,早上起来晚了吧,领带都系歪了。

6、口对回说:亲爱的,都怀孕这么长时间了,咋不说一声呢?

7、丙对两说:你家啥时多了一个人,结婚了?

8、非对匪说:老大,入了黑道更得小心,买个房子咋连个门都不装呢?

9、川对州说:哥们,当大款了吧,腰里别着仨手机?

10、胃对胄说:快做手术吧,胃都穿孔啦。

11、申对电说:心情不错呀,小尾巴摇的挺欢哪!

12、掰对分说:咋的,当官有架子了,小手还背着呢?

13、巴对爸说:你可真够孝顺的了,总能看着你背着老爷子到处遛弯。

14、平对苹说:哥们,用点好洗发膏吧,瞧你脑袋脏的,都长草了。

15、波对婆说:女人就是女人,都这把年纪了,还把胸垫得这么高!

16、玉对宝说:你从哪里弄来的一顶大盖帽?

17、外对处说:要想不挨处分,手就别伸那么长。

18、熊对能说:哥儿们,穷成这样啦,四个熊掌全卖了?

19、丘对兵说:腿不粗,力气不小,扛我这轻松,敬佩。

20、乒对乓说:你我都一样,一等伤残军人。

(二)1、北对比说:小样!你扭过头去我就不认识你了吗?

2、比对北说:你懂啥?胳膊腿往一个方向使劲,你那是内耗。

3、日对曰说:兄弟,几天没见,你咋就长胖了呢?

4、日对旦说:你什么时候学会玩滑板了?

5、日对亘说:兄弟,咋整地,升也升不起来落也落不下去了?

6、八对入说:看啥呢,脖子都看歪了!

7、人对从说:能耐不小啊,几天不见就拍拖了。

8、人对众说:被人抬着,高高在上,当心摔着。

9、从对众说:你们俩个顶一个,也没比我高!

10、人对丛说:喂。那对谈恋爱的,不许残踏草平。

11、占对点说:看不出来, 也买车了? 还四个轱轳。

12、夫对天说:咋了,小子,天一冷连头都缩进去了?

13、上对下说:妈呀,不小心摔了个底朝天!

14、尤对龙说:不就少一根嘛,差别咋那么大呢。

15、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16、木对术说:别臭美那,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

17、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18、大对太说:做个疝气手术其实很简单。

19、力对办说:牛啥呀,有钱就拎两包出来横晃呀?

20、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

21、虎对彪说:姐们,这回又生了仨?我咋还没怀上呢?

(三)1、加对另说:两口子处好关系地位要平等,一上一下这哪行呀?

2、臣对巨说:一样的面积,但我是三室两厅;

3、凸对凹说:虽然咱们两房型不大一样,面积可不差呀。

4、士对土说:现在知道小脚的好处了吧.大脚婆娘都是乡下来的。

5.衰对哀说:“兄弟,我更不幸,一支箭穿过洞射中了我的胸!”

6.巾对币说:儿呀,你戴上了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7.尺对尽说:姐,结果出来了,你怀了双胞胎。

8.寸对过说:老爷子,买休闲躺椅了?

9.晶对品说:你家难道没搞装修?

10.日对曰说:你要减肥了。

11.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脸上那痣呢?

12.个对人说:不比你们阿,没根手杖就寸步难行。

13.办对为说:平衡才是硬道理。

14.兔对冤说:我总算找到了一个窝。

15.占对点说:买小轿车了?

16.旦对但说:胆小的,还请保镖。

17.木对术说: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

18.菓对巢说:呦,卷发了?

19.“人”对“丛”说:喂,那对谈恋爱的,不许践踏草坪!

20.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很土哦。

(四)1.“熊”对“能‘说:穷成这样啦,四个掌全卖了?

2.“王”对“皇”说:当皇上有什么好处,你看,头发都白了;

3.“口”对“回”说:亲爱的,都怀孕这么久了,也不说一声;

4.“果”对“裸”说:哥们儿,你穿上衣服还不如不穿!

5.“电”对“曳”说:好好歇会行不,你这姿势不累呀?

6.“丑”对“妞”说:好好和他过吧,咱这模样的,找个人家可不容易呀!

7.“甥”对“姓” 说:谁说生男生女一个样?

8.“怵”对“歪” 说:为啥他们都说咱俩在一起就心术不正呢?

9.“王”对“狂” 说:哥们,穿个皮大衣你就牛了是不?

10.“炎”对“毯” 说:姐们,这么热的天咋还穿着翻毛大衣呢?

11.“星”对“月” 说:别追我了行不,咱俩在一起别人都吐了你知道不?

12.“呆”对“束” 说:兄弟,傻点不要紧,可不能把脑袋掖到裤带里干那些悬事啊。

13.“力”对“咖” 说:兄弟,拎两个大箱子到哪去呀?

14.“丰”对“卅” 说:哟,哥们,这是咋的啦,大白天的咋还躺地上了呢?

15.“春”对“舂” 说:哥们,快点回家吧,裤子开线啦!

16.“飞”对“乙” 说:亲爱的,你慢慢飞,翅膀丢了你怨谁?

17.“斤”对“所” 说:告诉我,你俩真的是双胞胎吗?

18.“戋”对“贱” 说:哥们,跟我装是不?你以为有钱就高贵了吗?

19.“女”对“奴”和“妃” 说:看到两位姐姐我才知道嫁错人的后果是多么严重啊!

20.“吕”对“昌”说: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

(五)1、“自”对“目”说:你单位裁员了?

2、“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3、“大”对“太”说:做个疝气手术其实很简单。

4、“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5、“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

6、怵对歪说:“为啥他们都说咱俩在一起就心术不正呢?”

7、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了,没根手杖寸步难走。”

8、家对冢说:“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要善于推销自己。”

9、杏对呆说:“同样的材料,你组装的产品咋那么傻呀?”

10、虎对彪说:“姐们,这回又生了仨?我咋还没怀上呢?”

11、闫对闩说:“兄弟,还是防盗门好哇,你瞧,三道锁!”

12、苦对若说:“兄弟,早上起来晚了吧,领带都系歪了。”

(六)1、去对丢说:“明明是你捡了一条头巾,咋还说丢了呢?”

2、村对树说:“你咋又怀上啦?”树说:“人家不小心的嘛!”

3、器对哭说:“叫你平时多练练口才,现在被人训哭了吧。”

4、哭对器说:“我哪里说得过你,你上面有两张嘴,下面还有两张嘴哟!”

5、乞对吃说:“要是能糊口,我能做这种没脸见人的事吗?”

6、天对夫说:“结了婚也不能一直顶着呀,累死你狗日的!”

7、卓对桌说:“碰上大忽悠了吧,好好的,咋架上拐了呢?”

8、驴对马说:“大兄弟,跑得快没用,赶紧把户口上了吧!”

9、弋对戈说:“别以为你带了一把剑我就怕你,有种单挑!”

10、长对张说:“你以为你是后羿啊,没事整天背著弓干嘛?”

11、叵对区说:“兄弟,卖假酒了吗?咋又让工商给查封了?”

12、下对上说:“结婚吧,我们的结合才能成就一番霸业的!”

13、巴对色说:“我也想有把刀,脑袋掉了,不也就剩俺嘛!”

14、凸对凹说:“虽然咱俩房型不一样,面积可不差呀!”

15、丛对从说:“咱俩待遇就是不一样,有地毯真舒服!”

16、小对示说:“小样儿,练双杠你还能赶上李小双啊?”

17、毛对手说:“表面上与你一致,已经给足你面子了!”

18、飞对乙说:“亲爱的,你慢慢飞,翅膀丢了你怨谁?”

19、夫对天说:“咋了,小子,天一冷连头都缩进去了?”

20、北对比说:“小样!你扭过头去我就不认识你了吗?”

(七)1、噩对王说:“谁给你盖的房子呀,连个窗户都不安?”

2、贝对见说:“还练劈叉呢,小心别把裤子整开线了。”

3、令对今说:“大兄弟,别忙着追刘翔啦,鞋都掉啦。”

4、川对州说:“哥们,当大款了吧,腰里别着仨手机?”

5、奶对孕说:“等你儿子出生,就跟我孙女订亲如何?”

6、苗对猫说:“带草帽下地干活,你牵只狗躲那去了?”

7、下对卞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还有下来人!”

8、钞对沙说:“少跟我是傍大款,跟你可是误上贼船了!”

9、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10、汤对烫说:“哥们,快点回家吧,你们家后院起火了。”

11、坐对丛说:“两人坐一根杆不累呀,上我们这土堆上歇会吧。”

12、从对巫说:“两口子又是咋地了,还闹上分居了?”

13、车对轮说:“都给你车了,你怎么还只是个轮子?”

14、牛对犇说:“真是天外有天哪,还有比我牛的人!”

15、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16、力对办说:“牛啥呀,有钱就拎两包出来横晃呀?”

17、戋对残说:“让你发坏!被人打得不能动弹了吧?”

18、尚对常说:“臭美啥?有了头巾都不知往哪儿戴!”

19、甲对申说:“兄弟,有时候强出头并不能做老大。”

篇3:汉语汉字的趣味性

一、谐音双关

汉语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个语音对应几个字形”, 也就是“多字谐音”。下面是各种场合中巧妙的“谐音双关”。

“谐音”可用于“诗句”、“对联”、“谜语”中:

(1)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谐音双关为“情”。

(2) 贾岛言醉非假倒, 刘伶饮酒不留零。

“贾岛←→假倒”谐音;“刘伶←→留零”谐音。

(3) 冰冻兵船, 兵打冰, 冰开兵走;

泥污尼鞋, 尼洗泥, 泥尽尼归。

“冰←→兵”谐音;“泥←→尼”谐音。

(4) 谜语:在“金、木、水、火、土”之中, 谁的腿最“长”?

二、拆字

有一种文字游戏叫“拆字”, 即把“字”的结构灵活“拆”开, 根据场合随意附会成趣。“拆字”之巧是其他文字难以企及的。

(一) “拆字”可写成“诗词”或“对联”

(1) 何字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2) 二人土上坐;一犬人边伏。

(3)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此+木→柴”, “山山→出”;“因+火→烟”, “夕夕→多”。

这有关伐木工人的生活。伐木工人不烧煤, 只烧山上到处都有的“柴”;每天中午在林中吃干粮而不做饭, 只在傍晚时才下山回家做饭而冒出缕缕炊“烟”。

(二) “拆字”可用于“酒令”之中

1.“酒令”是筵席上的一种文字游戏, 有很严的格式, 谁违背了格式就罚谁饮酒。

甲:一个“出”字两个“山”,

二字同旁“锡”和“铅”,

不知哪座“山”产“锡”?哪座“山”产“铅”?

乙:一个“吕”字两个“口”,

二字同旁“汤”和“酒”,

不知哪一“口”喝“汤”?哪一“口”喝“酒”?

2.通过“拆字”的“酒令”, 各人可以说出不同的意见:

张、李、刘、陈四个人是朋友。陈犯了错误, 由李负责处理。陈托张和刘去请李吃饭, 席间通过“酒令”说出了看法。

张希望李看在朋友情面上, 高抬贵手, 不要处分陈。

张:有水也是“清”, 无水也是“青”, 去水加“心”变成“情”。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看鱼情看水情。

李坚持要依法处理, 不看面子, 劝张不要管这件事。

李:有水也是“湘”, 无水也是“相”, 去水加“雨”变成“霜”。

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

刘听到李不讲朋友情面, 仍要处分陈, 就说李是仗势欺人。

刘:有水也是“淇”, 无水也是“其”, 去水加“欠”变成“欺”。

龙游浅滩遭虾戏, 虎落平阳被犬欺。

三、谜语

(一) 关于“物”的谜语

(1) 一个亭, 斜柱撑;上边有水流, 下边有人行。

(2) 珍珠白玉女, 身穿绿叶装, 穿衣去洗澡, 脱衣上牙床。[节日食品]

(二) 关于“字”的谜语

(1) 争先恐后。

(2) 两个幼儿去爬山, 没有力气到山巅,

回家恐怕别人笑, 躲在山中不肯还。

(3) 床前明月光。

四、对联

“对联”的特点是一“对”二“联”。所谓“对”是指形式上的成双成对, 即上下联必须字数相等, 相对的字词要词性相同, 结构相似, 平仄相反, 节奏相应;所谓“联”是指上下联的思想内容必须紧密联系、相互照应, 或者相对、或者相反、或者相关地融于一个意境中, 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汉字字形的“方块”性和字音的“平仄”性, 恰巧适合于“对联”的“规整对称, 妙趣横生”的表达方式, 没有“方块”的汉字, 就没有对联。

例如河北赵县赵州桥的对联: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

名词“水”对“人”, “碧玉环”对“苍龙背”, 动词“去”对“行”, 介词“从”对“在”, 方位助词“中”对“上”。联中“碧玉环”、“苍龙背”联想丰富, 比喻精妙。全联动静谐和, 既描述了赵州桥的静态美, 又写出了“水去”、“人行”的动态美。此联只用14个汉字就描绘和赞美了赵州桥的风采和雄姿。

(一) “对联”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

有学者提出:“在我国第一本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1998年问世以前, 我国没有语法著作, 在语文教学中也没有语法教学。”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实际上, 我国长期的行之有效的传统语法教学方式就是“对对联”。著名的《说文解字》、《尔雅》、《文心雕龙》及传统启蒙教学中“对对联”用的《笠翁对韵》等都是语法著作或语法教材。认真研究我国的《说文解字》、《尔雅》、《文心雕龙》、《笠翁对韵》等语法著作和语法教材及传统启蒙教学用“对对联”方式进行的卓有成效的语法教学, 对当前国内的语文教学和国际的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对对联”教学和训练对学习者的要求:

下联字词的“义类”跟上联对应字词的“义类”相同。

下联的“语句结构”跟上联对应的“语句结构”相同。

传统启蒙教学中用“对对联”的方式进行了十分有效的语法教学, 专门为“对对联”教学编写出版了许多教材, 如清代李渔 (字笠翁, 1611-1679) 编写的《笠翁对韵》, 列举许多富有文采的“对子”供学龄儿童朗读和背诵, 对儿童的语法教育具有很大作用。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 出版了新编的《笠翁对韵新注》, 现摘录该书的片段:

[冬]

清对淡, 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 烟锁对云封。

金菡萏, 玉芙蓉。绿绮对青锋。早汤先宿酒, 晚食继朝饔。

唐库金钱能化蝶, 延津宝剑会成龙。

2.对一些“对联”的分析:

(1) “犬行雪地梅花五, 鸡过霜桥竹叶三”的分析:

“犬、鸡”是“家养动物”, “行、过”是“自身移动”。

“雪、霜”是“冬季气候”, “地、桥”是“空间处所”。

“梅、竹”是“观赏植物”, “花、叶”是“植物构件”。

“五、三”是“基本数目”。

传统“对对子”教学要求学生学的“义类” (家养动物、野生动物) 比现代语法教学要求学生学的“名词”, 要细致得多, 深入得多。

(2)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词类的知识: (括号内是现代的术语)

“鹂、鹭、柳、天”皆为“物名” (名词) 。

“黄、白、翠、青”皆为“属性” (形容词) 。

“鸣、上”皆为“行动” (动词) 。

“两、一”皆为“数目” (数词) 。

“个、行”皆为“单位” (量词) 。

(3) 关于结构的知识:

“两+个”、“一+行”都是“数目限定物量单位” (“数词”限定“量词”) 。

“黄+鹂”、“白+鹭”、“翠+柳”、“青+天”都是“属性限定物名” (“形容词”限定“名词”, 即“定语”限定“核语”) 。

“两个+黄鹂”、“一行+白鹭”都是“数量限定物名” (“形容词”限定“量词”, 即“定语”限定“核语”的“定核结构”) 。

“鸣+翠柳”、“上+青天”都是“行动及于处所” (“动词”及于“名词”的“述宾结构”) 。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都是“主体做某事” (“主述结构”形成的“主述型单句”) 。

由此可见, 我国古代不是没有“语法教学”, 而是有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方式, 即“对对联”的教学方式。正是这种传统的高效的“对对联”式的语法教学, 才培养出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王实甫、关汉卿、施耐庵、曹雪芹等众多文学大师, 才创作出唐诗、宋词、元明戏曲和《水浒传》、《红楼梦》等灿烂辉煌的世界名著。

(二) 对联的技巧和魅力

1.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对联情感深挚:

(1)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2.有些对联言简意赅、巧妙工整:

(1) 观海天作界;

登山人为峰。

(2)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有些对联一句之中有反义词或循环语:

(1) 四面灯辉辉煌煌, 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事辛辛苦苦, 历尽春夏秋冬。

(2) 船载石头, 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 地长尺短短量长。

4.有些对联字词重叠妙语连珠:

(1) 月月月圆逢月半;

年年年底接年初。

(2) 峰上栽枫, 风吹枫动峰不动;

路边宿鹭, 露落鹭飞路未飞。

(3) 望天空, 空望天, 天天有空望天空;

求人难, 难求人, 人人逢难求人难。

5.有些对联用语通俗平易近人:

大老爷过生, 金也要, 银也要, 铜钱也要, 不分南北;

小百姓该死, 稻未熟, 麦未熟, 高粱未熟, 送啥东西。

以上事实证明“汉语汉字具有其他语种难以企及的趣味性”, 主要原因是“汉语的无形态、有声调;汉字的单音节、方块形、基元义”。

摘要:本文从谐音双关, “拆字”, 关于“物”和“字”的谜语, 以及对联的技巧和魅力着手, 从中发现和讨论汉语汉字的趣味性。

篇4:汉字的搞笑对话等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两厅。

“自”对“目”说:你单位裁员了?

“茜”对“晒”说:太阳出来了,咋不戴顶草帽?

“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了,没根手仗寸步难行。

“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了!

“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士”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摘自《家庭百科报》)

意思意思

某干事到局长家送礼。

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干事:“没什么,意思意思。”局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干事:“小意思,小意思。”局长:“你这人真是有意思。”干事:“其实也没别的意思。”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干事:“不,是我不好意思。”

(摘自《老年人》)

缘分

黑猩猩不小心踩到了长臂猿拉的屎,长臂猿帮黑猩猩仔细擦洗干净后它们相爱了。后来有人问黑猩猩是怎样和长臂猿走在一起的,黑猩猩说:“猿粪呗!”

(摘自《手机短信》)

急诊

英国著名外科医生缪尔·夏尔普(1700—1778),一天去给一个贵族老爷看病。原来是一点微不足道的皮外伤。夏尔普看完后,开了药方,就吩咐仆人马上跑步到药店买药。老爷一听医生说得那样急,脸都吓白了,连忙问医生:“您让仆人跑步去买药,看来这伤很危险了?”

“如果仆人不拼命跑,我担心……”

“可能出什么事?”老爷问。

“我担心,他药还没买回来,你的伤口就愈合了。”

篇5:汉字的趣味

汉字,又称中国字。最早的形式要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直到现在逐而演变为我们现在所普遍用的楷书,其历史可谓悠久

那我想说为什么汉字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被淹没掉,而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字却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北淘汰掉了呢!我想这应该和文字的趣味性有点关系吧!

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我们咿呀学语开始,父母就开始教我们写汉字,横平竖直,让我们做人要堂堂正正。然后到了小学,老师教我们唐诗,比如说《咏鹅》,当时的感觉就非常有趣。因为读音有平有仄,每首诗都有韵律,让小小的我感到文字的美妙。长大后,慢慢发现汉字的趣味之处表现在很多方面: 一. 有趣的写法

我想去过北京恭王府的人都知道在恭王府的密云洞里,珍藏着一块号称“天下第一福”的福字碑,每个来这旅游的人都想亲手摸一下这公认为“福”字,沾一下福原来这字是康熙为说孝庄太后六十大病。太医束手无策。决定为祖母祈福,斋

“天下第一灵验”的气。为什么这么说呢!祖母祈福所写的。话寿将至,不料染上重康熙帝很是着急,遂戒三日,一气呵成了这幅倾注了对祖母挚爱的福字,并加盖了印玺,以镇天下妖邪。这个福字在写法上暗含“子、田、才、寿、福” 五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从书法角度看,将数个字合为一体却流畅自然,已属罕见,更为珍稀的是,这也是世上惟一的“五福合一”、“福寿合一”之“福”,它又被称为“长寿福”和“天下第一福”。当然孝庄太后自得到了这“福”字,百病全消,十五年后,以75岁高龄得以善终。事后康熙几番重提御笔,却再也写不出其中的神韵,所以民间盛传此福为“天赐鸿福”。

当然还有商业招财进宝,好学孔孟

金木水火土

等等

这些都是利用汉字的特点把

多个字融入到一个字的例子。由此可见汉字的巧妙与有趣之处

二. 猜字谜

我想每到春节,老百姓的乐趣之一就是看春晚吧!春晚上每年都会有猜灯谜这一环节。可见猜灯谜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还是很重要的。猜字谜和猜灯谜都是巧用语言文字的特点。举个例子来说,话说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他们利用了汉字的特点写的隐书多考验一个人的才华呀,再说文人的智力水平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一个国家的实力,这大概也是统治者求贤若渴的原因所在吧!

还有我们都知道风流才子唐伯虎,又一次他给两个妓女题字为风月无边,当然这个风是繁体字的风。也就是虫二的意思,你瞧这多好玩呀!

其实不仅是字谜,有趣的汉字故事还有好多呢!比如说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从此以后张打油名声就此传开。还有我们都知道三苏,其实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也挺厉害的。又一次苏轼故意讽刺妹妹前额宽,就发难道: 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苏小妹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以此来讽刺苏轼的脸长。可见这种既幽默又调皮的戏谑多么有趣!三. 汉字的谐音

对于这个大家日常生活中应该见很多了,比如说在方言方面有趣的笑话。一个乡长开会,由于谐音,村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不要浆瓜,咸菜太贵了。”(同志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了。)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浆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们,乡民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用大碗吧)

又比如说有一位黄先生,他儿子叫黄军,他经常儿子乘8路公交车,所以经常有这样搞笑的镜头:黄先生带着儿子走向车站,看见远处公交站台驶进一辆8路车,立刻对身边的儿子大喊:黄军,快跑,8路来啦!在其他方面比如说诗:

卧春(我蠢)

卧梅又闻花,(我没有文化)

卧知绘中天,(我只会种田)

鱼吻卧石水,(欲问我是谁)

卧石达春绿。(我是大蠢驴)

等等都是大家平常生活中津津乐道的话题 对于外国人而言,汉字的谐音足够让他们出尽洋相啦!比如说:

有个外国人到中国来,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叫魏茂。他在中国找工作。他来到一个公司里,一个人问他:“你姓什么?”他回答:“我姓魏。”“魏什么?”“为什么?难道我姓魏也要说为什么吗?”

又比如说一日与一外国朋友去馆子吃水饺

• 漂亮的服务小姐前来询问。朋友总是不放过任何练习汉语的机会, 抢着说,“睡觉多少钱? “

• 小姐大窘,既而十分生气, 我赶忙解释,他是问水饺多少钱。

• 饺子端上来,我问他要不要芥茉。

• 他又招来小姐,请问有没有“节目”啊?

• 小姐爽快的说,“有啊,您想要点什么样的节目啊? ”

• “就是那种黄色的啦...”

由此可见因汉字的谐音而闹出笑话的事是多麽常见,虽然很有趣好玩但我们要由此吸取教训,更要学好中国字汉字,以免闹出笑话。四. 知识竞赛

作为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或是在参加活动中,难免会有些趣味竞赛。比如说谐音对联。其中最有趣味的一个是北戴河的孟姜女祠有一副著名的对联: 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估计这副对联的读音难倒了不少人吧!它应该这样读:  海水朝(潮),朝(zhāo)朝(zhāo)朝(潮),朝(zhāo)朝(潮)朝(zhāo)落, 浮云长(cháng),长(常)长(常)长(zhăng),长(常)长(chăng)长(常)消。又比如说:

上联: 莲(连)子心中苦。下联:梨(离)儿腹内酸。巧妙利用连和离的谐音将离人内心的苦楚表现出来,展示了汉字的博大精深

还有些歇后语,比如说: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这些由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好好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汉字既然这么有趣味,那么现在是不是有许多人都很好的掌握汉字了呢!我们知道汉字不仅是世界三大古老文字之一,更是唯一现代人仍在使用的象形、形声、会意的字体。汉字不只是符号,它更具深刻内涵汉字之美,让书画家们忍不住将汉字的内涵融入艺术,成就了汉字独有的书法艺术

然而在现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应当承认,新技术的确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因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十分特殊,电脑输入对汉字手写的冲击尤为严重。“五笔输入法”把每一个汉字拆成最多四个部分,倒是让人记住了汉字的基本架构,但写起字来也难免有时会缺胳膊少腿,而太多习惯用“拼音输入法”的人则连汉字的具体构造都记不住。在方便、快捷、高效的文字信息化处理诱惑下,人们由习惯成依赖,由依赖成退让,最后是能“敲字”的决不“写字”。及至万不得已情况下要用手写时,才发现汉字的具体构成竟是如此模糊,写出的字也丑得难以见人。

就这样,一项千百年来被人们运用自如的汉字手写艺术,却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间就陷入尴尬境地,是新技术的罪过还是我们在推脱自身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

无论怎样说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的精华,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学习母语是一种权利”,法国规定“法产商品的商标必须使用法文”,韩国主张“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创造”,俄罗斯甚至把保护母语纳入了国家安全战略。在邻国日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文科大学里书法也是必修课。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

篇6:汉字的对话350字作文

有一天,汉字“买”来到了热闹非凡的`街上。发现许多广告都在用它,就大声笑起来:“哈哈,我出名了!”

这时,汉字“哈”走了过来,对汉字“买”说:“你在叫我?刚刚你说“我”出名了?”说完,拿起手机打给汉字“我”:“我呀,你给过来一下,你出名了!”说完,汉字给过来了,说:“刚刚谁叫我过来。啊?你不是我失散多年的哥哥吗?”“你啊!弟弟,来,我们去叙旧叙旧,好久不见了。”

汉字“你”和“”听见有人叫自己,就跑过来,“谁叫我。额。没人,等等,妹妹/哥哥,你怎么在这。”原来“你”和“”是兄妹关系,五年前它们走散了。

汉字额走了过来,说:“谁说没人,我就是人。”汉字人又走了过来,“谁,谁冒充我,别忘了我才是人”充和忘走了过来,说:“谁叫我。”忘看了看充,哭着说“爸爸,原来你还活着,三年前你失踪了,我和妈妈以为你死了。”

汉字你走到忘的旁边,说:“我还没死!”汉字没听见了走过来,说“你才死了,我没有死!”“你才死了,我有说你吗?”……汉字你和没争吵了起来。

篇7:《趣味汉字造字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心”、“妻”、“孝”、“育”“毓”五个字,理解几种造字法的含义。

2、了解“象形”、“会意”“形声”三种基本汉字造字方法,进一步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象形”、“会意”“指事”三种基本汉字造字方法,进一步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

联系“心”、“妻”、“孝”、“育”“毓”五个字,理解几种造字法的含义。

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所学的汉字是怎么来的吗?(师讲解“仓颉造字说”)

2、今天我们就去看看汉字主要是有哪些方法来造字的。

二、范字为例,认识造字法

(一)象形造字法

1、“心”字来源和演变(相由心生的典故)

《说文解字》:“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凡心之屬皆从心。”

2、象形造字法

汉字这个庞大的家庭中,有不少字是我们的祖先根据事物的样子描绘出来的,实际上也就是简单的图画,也可以说汉字的造字从图画开始的,这类字就叫做象形字。

象形字是一种很重要的造字方法。《说文解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根据实物的形状,画出实物外形的特征。

4、常见象形字的演变

(出示“日 目 木 山 马 刀 鱼 门”字的演变过程)

5、猜猜这些都是什么字?

(出示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学生猜一猜)

(二)会意造字法

1、从弃老到敬老:何谓孝(初始甲骨文的“老”“孝”以及楷书的“孝”)

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好像一位面朝左、长着头发的驼背老人,身前一孩子,以头扶持着老人。我们再把孝字分解开来: 上为老,下为子。

小的时候,可以这样解:上面老的连自己的完整都不顾,把孩子整个的庇护在自己身下,为孩子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蓝天,全力使他们幸福、快乐。

长大了,上边的“老”字和下边的“子”字,又可以这样解:子字成了老字的全部支撑,“子”字把“老”字整个儿背了起来。也就是说子女要把老人照顾老人,安顿老人的责任承担起来,和老人相依为命、让他们安度晚年。

读歌谣记汉字:

侍奉父母孝为先,敬重老者教知礼。

送个斜丿当拐杖,孝子搀扶慢步移。

2、什么是会意字?

《说文解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看字的形状可以知道某种实物形状,再仔细观察指点的部分就知道字的含意了。

会意造字法属于“合体造字法”.《说文解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同“挥”),武信是也。”将两个字合为一个字,呈现新的意义。会意造字比指事造字要广泛一些,会意字一般是合体字,它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样形体组合起来的,也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形体组合起来的。前一类叫同体会意字,后一类叫异体会意字。会意字以两体为基本形式,三体、四体的较少,五体以上的更少。

3、“妻”字的来源和演变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有:“妻,与夫齐者也。”(出示“妻”的甲骨文和小篆)

会意。小篆字形从女,从屮,从又。“屮”象家具形,又是手。合起来象女子手拿家具从事劳动的形象。本义:男子的正式配偶

4、小组学习“毓”“育”

(师给出“毓”“育”字的演变,学生尝试分析这个两个字的内涵和意思)

“毓”:生育,养育。

(出示“毓”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育” 生养:育龄。节育。生儿育女。

养活:育婴。哺育。培育。抚育。养育。

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书育人。(出示“育”字的小篆,楷体)

(三)了解指事造字法

象形字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很少。实物中有些形状难画,而有些抽象意义又画不出来,有很大局限性,于是“指事”方法就产生了。

指事字属于“独体造字法”,《说文解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看字的形状可以知道某种实物形状,再仔细观察指点的部分就知道字的含意了。

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 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下 」、「三」 「凶」„„等等。如这三个字

(出示“本 刃 甘”三个字的“说文解字”图):

三、回顾总结

篇8:学习《通用规范汉字表》对话录

一、《字表》使我对破解两岸汉字难题增加了信心

甲:我最近花了许多时间学习《通用规范汉字表》。收获颇多。其中一点就是:我对破解两岸汉字难题增加了信心。

乙:我也在学。不过我可没有你这样的认识。《字表》里把繁体字几乎打成‘非规范字’, 又继续类推了226个新简化字。这让使用繁体字的人大为不爽,怎么能够说“对破解两岸汉字难题增加了信心”?

甲:你说的这两点确实对破解两岸汉字难题有负作用。对这两点我也持保留态度,留在以后另做讨论。就《字表》本身和国务院批示看,并没有明确把繁体字打成“非规范”,应该算是隐含着一些意思吧。只有王宁组长明确在解说时,把繁体字说成“非规范”。这应该还只能算是个人观点,肯定不是国务院完全认同了的。我们既要注意研制者的观点,更要看重所提出的基本事实。我的增加信心,来自《字表》 的基本事实。

乙:此话怎讲?你指的是什么?

甲:《字表》算是第一次给出了“规范的简化字”的总数量。这一点很重要。大家都知道: 1986年的《简化字总表》收简化字2235个。但由于后来常用字表、通用字表发布时又有不少类推简化。简化字总数一直说不清楚。长期里对简化字总数的心中无数,是很不正常的。这次算是有了个进步。

乙:简化字总数到底是多少:

甲:《字表》附件一之(三)中说: “本表收录了与2546个规范字对应的2574个繁体字”。显然的,这2546个就是规范的简化字。又由这其中有约160余个新类推简化字在GB18030里没有①,其合法、合理性有待进一步讨论。我们就以2386(=2546-160)当作是规范简化字总数。

乙:这有什么重要?

甲:8105个通用规范汉字里,有2386个简化字。这表明简化字占29.41 %,即不足三分之一。这表明,通用规范汉字里,简化字并不是主体。换句话说:说简化字是汉字的主体的说法没有根据。

乙:谁说了“简化字是汉字的主体”?

甲:许多汉字改革家持此观点,这是汉字改革家们的一个核心观点。如一位苏教授就这样说。他在国家图书馆的讲座里讲的。后来在光明日报全文发表(2009-5-28日6、7两版)。 这个主体论是他论证“汉字进入了简化字时代” 的重要依据。

乙:你这个比例仅仅是相对于通用规范汉字的呀?

甲:是呀。这里的2386个,是规范的简化字。 8105是通用规范汉字。《字表》前面的说明第六款里明确地说:“本表对社会上出现在‘简化字总表’及‘通用字表’之外的类推简化字进行了严格甄别才给出了本表中的简化字。”又按照周有光、胡乔木先生的意见“简化常用字好, 简化罕用字不好”。1986年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今后,对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态度,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社会应用”。我们可以认为这个2386个汉字几乎是全部规范简化字。换句话说8105之外不应该再有其他简化字,或者甚少其他的简化字。这样,如果把基数改为其他字符集的规范汉字数,如1995年的GBK1(扩充的汉字编码字符集)字符集中的汉字数21886, 则简化字所占比例为:10.90% ;而当把基数改为当今强制性标准GB18030-2000中的27484时,简化字的比例仅为:8.68%。

乙:这对解决两岸汉字问题有什么意义?

甲:大陆与台湾汉字的差异,主要就是简繁体汉字之间的差异。当今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030-2000是遵循国际文字编码标准制定的,通行于华人世界。简化字仅占8.68%,也就是说大陆与台湾文字差异量还不足9%。如果更多考虑一下台湾情况,取台湾早期的汉字编码字符集“大五码”的汉字数(13053)为基数, 那么简化字的比例应该为:18.28%。仍然可以说大陆与台湾所使用的汉字是大同小异的。差异不到五分之一(<20%)。

乙:这一点和通常的认识可是很不一致呀!

甲:那正是两岸文字差异被夸大了,被歪曲、 被激化、被误读了。此次的《字表》对澄清这一点误解是有好处的。

乙:问题是:调整2386个简化字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呀?

甲:根本不需要全部调整,也不需要大部分调整,只需少量调整就能够解决大问题。由于当今简繁体汉字都成功地实现了电脑化,并且从1995年推行GBK1起,简、繁体汉字已经实现了兼容、共存及便捷地转换。当今一个最烦人的事:简到繁的转换中经常有错。但只要把简到繁的“一对多”改为“一对一”,计算机就能够实现完全自动化的、几乎无差错的转换。 关于最少恢复几个繁体字就足够了?这是有争论的。少者数十,多者近千,大多数是一百多个(详见《汉字书同文研究》第六、第八集)。 此次的《字表》给出了一个有力根据:附件一的(三)里,已经明确给出《字表》里的“一对多”总计96组。作为粗略估计,如果96组里“一对二”占3/4,为72组;“一对三”占1/4,为24组。那么全部需要恢复的繁体字为72+2*24=72+48=120。恢复了这120个繁体字(涉及的简化字数目占简化字总数的:5.03%,已经足够小),计算机就能够帮助使用两种汉字的人,方便地把对方文件,转换成自己熟悉的文件。操作仅仅是弹指一挥间。所以,这个最少120字的结论极有价值。

乙:问题有这么容易吗?《字表》研制组组长王教授曾经说“恢复繁体字代价太大”呀(2009年《字表》公示后的电视访谈)!你这一下子就是120个呀!

甲:实际上,1995年GBK1推行时,繁体字字库及软件已经建立,并且已经以简、繁兼容、共存方式成功提供广大公众使用。当时收入汉字已经达到21886个。当今要恢复繁体字, 已经几乎不需要什么消耗,消耗在1995年前都已经支付过了。这就像已经做好了两道菜川菜、粤菜,吃川、吃粤(类似于用简还是用繁)可以悉听尊便。当今,对于已经成熟的汉字软件来说,简、繁体汉字的使用,对于个人,几乎是可以简、繁体任自由选择了。现在问题就像是: 管家给不给家人自己选菜的自由。从研制者们的言论、文章看,他们几乎完全不知道简、繁体字这两道菜1995年(GBK1实施的年份)就已经烹调好并摆上了同一张饭桌的事实! 就是说,当今所有的同一台中文电脑都是简繁体兼容的。

乙:你这里说:恢复120个繁体字容易, 那为什么44个字形微调及新类推简化字160却出了严重问题,怎么一回事?

甲:这涉及电脑外字问题。下一节再讨论。

二、汉字的身份证、异体字转正及电脑外字问题

甲:《字表》把45个异体字调整为规范字。 此事作为《字表》的一个重要特点、优点广为宣传。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是:《字表》给这些异体字发了“身份证”。而其实,这些异体字的“转正”在1993年就基本完成了。由谁完成的?由国家技术标准。证据在《字表》配套的字典里就能够找到。因为该字典里的附录里给出了汉字的ISO10646编码。如下是字例:

这清楚地表明:上述五个异体字在ISO10646—1993中是存在的,即列入了字符集并且有了字库。而GB13000—1993是与这个国际标准的等价的国家标准。它又是后来1995年的GBK1及2000年的GBK2( 即GB18030) 的子集。所以,这些异体字从1995年起就一直像“上、 下、大、小”等字一样通用于所有中文电脑。

乙:汉字的“身份证”到底谁管?谁发呀?

甲:按说,汉字的“身份证”应该由主管语言文字的国家语委管。但由于汉字电脑化浪潮来得突然、迅猛、意外、神奇,排山倒海、 打破常规,使得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原本就比较缺乏技术常识的国家语委的一些领导、 专家们,对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汉字电脑化浪潮还处于充满惊讶、不理解、疑惑、忧虑的状态中。事实上,在汉字处理电脑化中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四八工程起步调研的1973年,毛泽东批示《光明日报》文字改革专刊复刊,周恩来批示恢复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两位领袖的这两个批示,实际上推动了因动乱停止了的文字改革工作的恢复。汉字电脑化运动和文字改革恢复工作就这样并行地同时展开了。国家语委(前文字改革委员会)还一直忠诚地忙于汉字改革(名称改为语文现代化)。关乎汉字命运的许多重大技术难题的解决,都是以技术工作者为主完成的。语言文字界和信息技术界长期里两股道上跑车,不协调是很严重的。现今的许多问题,包括此次《字表》所反映的问题,就是长期里两张皮状态的表现或后果。但毕竟国家语委是主管汉字的,虽然晚了20年,走一次“补发”的手续,也无不可。

乙:那么,新时期汉字的“身份证”到底什么意思呀?

甲:有“身份证”应该是指“实际上能够为广大汉字用户使用的”,显然,这个“使用” 是通过电脑及网络的“使用”,而非个人手书笔写的使用。一个汉字能够做到这一点,需要: ① 被收入编码字符集;② 在汉字编码表里获得一个位置,或得到一个属于它的二进制代码; ③ 给出它的字形信息,包括一般至少四种字体、 数十种字号的点阵字形信息; ④ 有多种汉字输入法给出每个汉字及相关词、短语的输入代码; ⑤ 有相应的操作系统及文字处理软件。特别是前四款,必须对每一个汉字单独给出。从这五个条件看:1993年,这些异体字仅仅解决了 ① 、 ②、 ③ ;到1995年五条都完备。国家语委最近的发“身份证”仅仅做了这里的①,仅仅有象征性价值,仅仅是办一次‘补发’的手续。 就是说,这些异体字的“身份证”实际上是在1993年就由技术标准发过一次啦。

乙:你还是没有说清楚恢复120个繁体字, 推出160余个类推简化字,以及44个字形微调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120个容易,那160和44就行不通?

甲:关键是电脑外字的概念。那120是GB18030里有的,有“身份证”(具有前述的① 到⑤),是电脑里存在的、收录了的,或者说是电脑内字。而那160个新类推简化字及44个微调字都是电脑外字,即最关键的是,对于这些字,上述② ③ ④ ⑤没有做,特别是②没有做。 电脑外字的最关键特点,可以用②的是否缺失判定。没有这个②就是电脑外字。外字是电脑无法处理的:无法输入、无法显示、无法编辑……

乙:44个字形微调字,是电脑里原来有的呀, 对它们上述① 到 ⑤都有的呀?

甲:原来的那44个字,确实是内字,也是不能够采取简单取消,由44个新字取代的。原来那44个字不仅仅存在于亿万台套电脑设备、 系统里,还存在于同样海量的(电脑外部的) 软盘、U盘、光盘、硬盘等存储器中。不能简单取代,只能新增加44个字形微调字。这新的44个可就①到⑤完全没有了。

乙:现在的160个新类推简化字,和其他电脑里已经有的类推简化字,看起来没有区别呀!怎么就这160个不行?

甲:是的,类推简化字本身之间没有什么不同,但它们提出的时间不同。如果这160个, 在2000年前,在GB18030发布之前告知汉字编码标准小组,那就完全没问题,列入字符集即可。但现在拖到了2013年, GB18030都已经强制性推行了13年的时候,十数亿台套的电脑设备与系统都已经装好了它,想修改就太难了。 这相等于短时间内制作、发放三五十亿张二代身份证那样的麻烦。

乙:不对吧,这160余个新类推简化字在网络发布时,在配套的《字典》、《解说》里都明明白白地印刷出来啦。

甲:请注意:网络发布《通用规范汉字表》 文本时,是一种图形方式。每个字,或者每一行字,都不能相通常汉字编辑软件那样,做编辑加工。这种图形显示方式把“外字问题”隐瞒了起来。《字典》,《解说》里能够印刷出来, 只要商务印书馆的计算机里造了这些外字,就行了。可是广大公众的计算机里没有这些字。 广大公众的计算机上无法显示、编辑、打印这些字。商务印书馆的《字典》的电子版(用光盘或U盘存储的)拿到广大公众的计算机上, 无法正确地显示出来,或者发生乱码现象。外字无法经过网络流通,无法经过光盘、U盘进行数据交流。这些外字仅仅存在于商务印书馆的计算机里。

上一篇:班主任生日祝福语短句下一篇:毕业实习体会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