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学华的《尝试教学》

2024-04-24

邱学华的《尝试教学》(共6篇)

篇1:邱学华的《尝试教学》

邱学华的《尝试教学》

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立足于中国国内的学情和中国自己的教育理念,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从学生的自身本性和特色开展教育研究,走教研之路,而非只是满足于教书。

在古代的先贤和教育家中,就已有对如何教育有过详细的阐述。在《易经》中就有“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是强调要让学生自己主动求知,而非教师的主动,在这里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动学习。

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是要让学生主动求知,只有在学生有学习和求知的渴望时,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那时才是最有效的。其实中国人在教育子女的思维上,出现一种惯性思维,比如一旦孩子遇到什么困难,家长立马就去帮助解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动手,但是早在孟子就提出过“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里就是一种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一种符合学习特点和事实规律,从现代的科学探索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任何一项发明或是一点进步的改变,都不是一次能够成功的,而是经过反复的尝试,只是最后一次成功了罢了。

但是现在的功利教育和应试教育,以及受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教育没有尊重人的个体发展,而是在学校,社会,家长和老师的成人化和利益化的压逼之下,扭曲发展,畸形发展,儿童和少年接受的不是净化心灵和提升道德的教育,而是追求名利的狭隘的教育。

按照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教育的最高境界只有在共产主义的社会中才能实现。

篇2:邱学华的《尝试教学》

一个完整的尝试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六个步骤:尝试准备→尝试问题→尝试指导→尝试练习→尝试评价→再次尝试。各类学校的各门学科都可以按照上述的通用模式来设计各自的教学操作程序。根据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和“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基本操作模式,其教学程序分成七步进行: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一)第一步:准备练习

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

(二)第二步:出示尝试题

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也就是给学生尝试活动提出任务,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题目?”“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同桌的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如何解决尝试问题。

(三)第三步:自学课本

这一步是为学生在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老师应提醒学生:“这道题你们还不会做吧,请翻开课本看看例题是怎样做的,再想想这道题应该怎样做。”自学课本前,教师有时可提一些思考问题作指导。自学课本时,学生遇到困难可提问,同桌学生也可互相商量。通过自学,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时机成熟就转入下一步。

(四)第四步:尝试练习

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要环节。尝试练习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有多种形式。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在哪里,为后面讲解提供信息。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同桌学生之间也可互相帮助。尝试练习结束后,就转入下一步。

(五)第五步:学生讨论

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对此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要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看法也可以争论。其实,在对尝试题评议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在尝试讲道理了。学生互相讨论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尝试的结果是否正确,听教师讲解已成为他们的迫切要求。教师讲解火候已到,就转入下一步。

(六)第六步:教师讲解

这一步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会做尝试题,可能是按照例题依样画葫芦,并没有真正懂得道理。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以后,教师还要进行讲解。这里的讲解同过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因为现在学生的起点不同,他们已经自学过课本,并亲自做了尝试题,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也就是在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进行教学。

(七)第七步:第二次尝试练习

这一步是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在第一次尝试练习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后,得到了反馈矫正,其中大部分人会有所领悟。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以及把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应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溃这一步对中差生特别有利。第二次尝试题不能同第一次相似,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它一般同例题稍有变化或采用题组形式。第二次尝试练习后,教师可进行补充讲解。

以上七步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学生完整的尝试过程;它也是一个有序的可控的教学系统。在这七步中,第一步是准备阶段,第七步是引伸阶段,中间五步是主要环节。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教学模式为教师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提供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但是教学情况是各不相同的,生搬硬套一个模式是不科学的。因此,以上的7步基本操作模式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应用。但“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不能变。因此,从基本式可派生出许多变式。这里略举几种主要变式。

变式1:调换式。把基本式中某几步调换一下。例如,第三步“自学课本”与第四步“尝试练习”可以调换一下。让学生先做尝试题,尝试解题之后,再让学生自学课本例题加以对照,检验尝试结果。这样调换的条件是学生解答尝试题有一定的基础,估计独立做尝试题困难不大。这样调换的优点是学生不受课本束缚,能更主动地去探索,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符合学生看到尝试题后急于想试一试的心理特点,如果硬要学生按部就班先看课本再尝试,反倒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变式2:增添式。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在基本式上增添一步或几步。例如,可以增添一步学生讨论。出示尝试题后,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有的胸有成竹,有的模模糊糊,有的一知半解。这时如果先让学生议论一番,则可以互相启发,有利于尝试练习。这种议论可以采用三三两两的自由议论式。有些教学内容实践性较强,如小学的自然、中学的理化、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或计量知识,可以在尝试练习前后增加一步尝试操作。

变式3:结合式。当学生比较熟悉和适应尝试教学以后,基本式的7步就不必分得那么清楚,可以有机地结合进行。如出示尝试题以后,学生可以一边自学课本,一边动手做尝试题,即把第三、第四两步结合起来;第五、第六步也不要截然分开,即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可以结合进行,教师参加学生的讨论,在讨论中把需要讲解的内容穿插进来。这样做比较自然,既节约时间,又灵活机动。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结合式应用比较普遍。7步基本教学程序多在开始时使用,一旦学生已经熟悉,就应该灵活应用。如果还是照套7步基本式,学生反而会觉得厌烦。“自学课本”与“尝试练习”这两步结合进行,是先看课本再练习,还是先练习再看课本,让学生自己决定。一部分学生觉得做尝试题有把握,就先做练习再看书;一部分学生做尝试题有困难,就先自学课本再练习。这种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即按各类学生的内在需要决定教学程序,不强求一致,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策略。

变式4:课外预习补充式。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这就产生了一个突出矛盾,即7步全放在课堂里进行时间不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出现了课外预习补充式。课外预习补充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把基本式的前几步提前到课前作为预习。上一堂课结束前,教师出示下一堂课的尝试题,可作简单的指导。学生在课外自学课本,解决尝试问题。下一堂课开始,教师立即检查尝试结果,接着进行“学生讨论”、“教师讲解”以及“第二次尝试练习”等环节。把尝试过程延伸到课外的做法使课内课外协调一致。课外预习是尝试的开始,学生自己探索,初步解决尝试题;课内是尝试的延续,检验尝试的结果,巩固尝试过程中获得的新知识;本课结束时,布置预习,又是下一次尝试的开始。整个教学过程以尝试为核心,学生始终处于尝试的状态。这样做,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超前学习意识。过去学生在课外只是被动完成上一节课的作业,往往感到厌倦。现在课外是超前自学下一节课的内容,学生会感到新鲜好奇,愿意去尝试。

篇3:邱学华小学数学尝试教学特质研究

1.尝试教学的实质。

尝试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由教师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2.尝试教学的特征。

“尝试教学具有其鲜明的特征,归纳成一句话: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从表面上来看只是上课的前后顺序变化了,但是实质上教学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的地位变了,从被动地位转化为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变了,从主宰者转化为引导者;课本的作用变了,从习题集转化为自学本;学生之间的关系变了,从各听各的转化为合作交流。”

二、邱学华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模式探讨

1.基本操作模式。

(1)准备阶段。

教师要做好知识和心理两方面的准备,一是营造尝试氛围,激发学生进行尝试的积极性,而是准备好与即将学习的小学数学知识相关的练习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以旧引新,为做尝试题做好铺垫。

(2)尝试阶段。

教师出示尝试题,引导学生自学课本。通过学生的尝试练习,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接下来组织学生讨论,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提供信息,不必从头讲起,有时三五句话就能说明白,这样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3)延伸阶段。

在尝试练习结束以后,再进行一次练习是对所学新知识最好的强化,这一步对中差生的作用是最大的。但要注意这次的尝试练习题不能与第一次完全相同,否则就失去了第二次尝试的意义。

2.灵活变动模式。

“根据学科特点、班级特点、学生特点、教材特点以及教师特点的变化而灵活应用。增加一步或减少一步,几步互相交换或合并均可以。但万变不离其宗,‘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精神不能变。”

3.整合模式。

尝试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决定了它可以与其他教学法互相融合,“可以吸纳很多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如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合作教学、愉快教学、分层教学、结构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三、邱学华小学数学尝试教学策略研究

1.及早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自学。

引导学生在上课伊始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教育学方面来看,儿童有了注意方向,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尝试题,引导学生尽快自学课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激励主动参与,增强合作意识。

“一堂课不能教师带着学生跟着教案走,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听取,可以通过学生讨论来解决,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能够增强合作意识。

3.减少教师讲话,增加学生练习。

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就是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控制自己的讲解时间。传统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说的话越多,学生练习的时间就越少,做不完的题只能课下完成,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所以,学生要在练习中学,教师要在练习中讲。

4.重视信息反馈,当堂订正错误。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这种学习方式进步快,也是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吸收消化知识的效率高,在课堂上不留疑点,防止学生在课下有抄袭作业现象。

四、结语

篇4:邱学华的《尝试教学》

所以,在采访邱学华的时候,他留给笔者的印象不只是一个教师、专家、学者,还是一个有历史担当、人格追求与创新品质的大写的人。

邱学华的整个生命丰富至极,很难在本文有限的篇幅中完整地呈现出来,所以,笔者只是在其几个相对重要的生命节点上,截取了某些生活与精神的片段,以让大家初步了知他的步履之“道”。尽管如此,相信读者仍然可以从中读出邱学华对教育的巨大贡献,以及他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世界,进而去触摸其走向大成功的生命之“道”。

附小任教初搞尝试

1951年,16岁的邱学华到江苏省武进县郑陆桥塾村中心小学任代课教师,第二年便转为正式教师,并被校长提拔为教导主任。3年后,年仅20岁的邱学华走上了校长的岗位。

1956年,邱学华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1960年大学毕业的时候,邱学华的同学大部分被分配到边疆工作,而时任党总支书记张波认为邱学华德才兼备,将他留校当了助教。

刚一毕业,邱学华就在著名算术教学权威沈百英教授的直接指导下,开始为大学生上教学法的课。

在大学里搞科研有两条路径:一是关起门来查资料、文献,然后再撰写研究成果;二是不但学习理论,更深入到基层,从一线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观点。第一条路径简单易行,容易出成果。第二条路径困难辛苦,没有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是不可能搞出成果来的。不过,如果真正坚持下来,也许会有一个突破与超越。

邱学华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后一条路径。

他请求教育系领导让他到附属小学搞教学改革。

如愿以偿之后,他干脆将铺盖一卷,住进了附小。除在大学每周上三节课之外,其他时间他全部“泡”在了附小里。他不但担任小学算术教学任务,还兼任了附小的教导处副主任。

正是因为天天在教学实践之中,邱学华发现了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厌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尽管在教育界早已有人提出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上课要以学生为主”等理念,可是学生为什么还是“主”不起来?为此,邱学华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主要问题出在“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题。学生完全处在被动的位置上,怎能“主”起来呢?

于是,邱学华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反其道而行之,把“先讲后练”改成“先练后讲”呢?上课先让学生做题,然后教师再讲。这是尝试教学法的雏形。

当这些想法落实到课堂上的时候,学生很快有了积极性。他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成了主动探索的主人,学习效率大大提升,考试成绩也越来越好。

邱学华将自己的设想讲给教师们听,邀请教师们到自己的课堂上观摩听课。于是,教师们开始向邱学华学习,让课堂也有了新景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他学校的教师也陆续来听邱学华的课,向他请教进行课堂改革的问题。当他的改革经验与实践成果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时候,他在上海小学数学界也就有了一定的名气。

邱学华认为,当时在课堂教学上的尝试与改革,其实就是今天尝试教学的序曲与前奏。没有当时的尝试,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尝试教学法。

1963年,邱学华破格进华东师大红专研修班,成为重点培养对象,于是,他开始着手小学算术课本史的研究。在沈百英教授的推荐下,他去杭州拜访俞子夷先生。俞先生是中国小学算术教育界前辈,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就有西湖边俞子夷先生家里,邱学华以学生的身份,向他虚心求教。俞子夷为这个远道而来求知若渴的年轻人而感动,将其一生的研究成果和盘托出。邱学华一边谦恭地听着,一边迅速地用笔记录。而俞子夷的文章,邱学华则于晚间一一抄录下来。

三天时间,紧张而又兴奋。两万多字的笔录文稿,成了老人给予邱学华最珍贵的精神馈赠。

农村中学自研教学

1965年,正当邱学华执着于课堂教学的时候,席卷全国的“四清”运动中止了他的改革路,他随学校工作队到安徽定县搞“四清”运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华东师大工作队回到了上海。因为出身不好,邱学华无权参加这场“波澜壮阔”的运动。他也因此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与研究小学数学之中。

1970年,邱学华决定离开华东师大,主动要求调到妻子下放的江苏溧阳农村工作。

邱学华到溧阳县教育局报到,局长问他:“这里没有大学,你到哪里工作?”他说:“我到中学。”他希望能到妻子下放的茶亭公社中学任教,以便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局长答应了他的要求。

邱学华到中学报到,校长问他:“这里不是大学,你教什么?”他说:“我教数学。”其实,他心里明白,教中学数学自己是不合格的,这只不过是一个别无选择的选择,因为他自己只有初中数学的水平,而且多年不用,不少内容已经忘却了。

不过,没有什么能难倒邱学华,他一边自学,一边教学。先自学例题,看懂了再像学生一样认真做练习题,并体会与琢磨做题时有什么困难,如何突破这些困难。

教初中数学尚可应付,可教高中数学,就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书上的不少题做不出来,如何去教学生?自尊心很强的邱学华,又不好意思向别的教师请教,那样会让人们笑话:“一个大学教师连课本上的题目都不会做!”因此,他就一边查阅参考书,一边思考解题的思路,直到彻底明白为止。

邱学华在想,为什么不把自己这种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呢?当年在华东师大附小搞的“先练后讲”的实验,为什么现在不在自己班上实施呢?

于是,他让学生先自看例题,再尝试着做题,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再进行讲解。这种“先练后讲”的新教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由此喜欢上了邱学华的课。结果,他这个“不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所教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居然在全县处于领先的位置。

邱学华在华东师大附小教学期间,就与小学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在溧阳农村教中学,他对小学数学的研究依然情有独钟。所以,完成中学教学任务之后,他就挤时间到附近的农村小学搞三算结合数学实验。

在一般人看来,从一所大都市的大学,来到贫穷的农村,一定是痛苦至极的。可邱学华不这么认为,他在这里找到了感情的归依,一家人其乐融融,这种幸福感在上海是绝对不可能体验到的。

在溧阳农村的9年,邱学华亲自实践的“先练后讲”的教学方法,为“文化大革命”后尝试教学法的诞生做好了准备,也让他的数学教学研究走向更深的层次。

常州师范生命转折

一、调任常州师范学校

1979年,邱学华全家回到家乡常州,他被分配到常州师范学校负责教师培训工作。这正是邱学华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他很想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更多的教师分享,让他们走上教学改革之路。

1980年,全市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开班,地点就设在常州教师进修学院。连续三期,邱学华既是组织者,也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

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常州市各县(区)的数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邱学华决定依托培训班的学员开展“先练后讲”新教法的教学实验。

邱学华认为,培训固然重要,“实战”更加必要。不到教学一线亲自“作战”,培训的理念就很难落到实处。为此,他没日没夜地行走在各个实验学校,传播他的改革理念,与实验班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改革的方略。

邱学华与实验班的教师共同制订实验方案,教师们上课的时候,他就认真听课,并作实验记录,有时他还亲自上示范课。然后,再与教师们共同研究,让教师们明白什么样的课才是最有效的课,必须让学生大胆尝试与主动参与。于是,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并形成了热烈积极的学习氛围。

正是在持续不断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邱学华归纳梳理出了这种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操作模式,大致分为五步:第一步,出示尝试题;第二步,自学课本;第三步,尝试练习;第四步,学生讨论;第五步,教师讲解。这五步教学流程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不同情况,可以灵活应用。

有了教学模式,再加上邱学华的直接指导,教师们很快进入尝试教学的状态中。

一年后,实验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在一次“三步应用题”测试中,学生自学课本后做尝试题时,实验班的正确率达到88?郾2%,而普通班只有54%。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班平均96?郾5分,而普通班只有80?郾6分。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不只是一个理念,而且已经化为现实。

二、三本专著正式出版

那个时代,真正有知识的人少之又少,有知识又有教学实践经验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而邱学华,则是凤毛麟角之中的佼佼者。

当时,各出版社急需出版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图书,而这方面的作者资源又奇缺。于是,很多出版社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邱学华。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写出有水平的教学方面的著作,对于邱学华来说,当有水到渠成之势。1979年,他的五本著作相继出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积累,到这个时候井喷出来。其中一本《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研究》第1版就印了80万册。

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也盯上了邱学华,希望他能到高校一展宏图。他也希望再次回到高校,尤其是华东师范大学,去圆那个未圆的梦想。

但邱学华没有走,他决定留下来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力。

在有些人看来,他也许失去了一个大鹏展翅的良机。可是,这也许正是后来成就他尝试教学大业的一个正确抉择。

大学未必成就大业,小学也未必不能铸造辉煌。而邱学华,似乎是专为小学数学研究而来的。他对小学数学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甚至成了他生命的维系。

三、访问日本提升自信

1980年,是邱学华生命中的一个转折。

邱学华怎么也没有想到,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赴日本考察代表团名单里,竟然有他的名字。

他成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出国的教师。

整个江苏省,只有三位教师榜上有名,另外两个是南京师大附中校长胡伯良和南通师范二附小李吉林。代表团所有成员中,只有邱学华一个是非党人士。

这支江苏省基础教育界的精英队伍,在团长徐航副厅长的率领下,高高兴兴地抵达日本。

让邱学华意想不到的是,代表团所到之处,都因他们的到来,升起了五星红旗。那一刻,从来没有过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多少年来的自卑心理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自信。用他自己的话说,那绝对是一次凤凰涅槃,精神再生。

这次出访,对于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的研究,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而对于他的生命传奇,也是一个绝好的节点。

(未完待续)

链接:

邱学华,江苏常州人,1935年7月生。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小学荣誉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6岁当农村小学代课教师,1956年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深造。毕业后留校任“小学数学教学法”教师,后任中学教师、常州师范学校校长、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现特聘为常州大学尝试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常州市湖塘实验中学名誉校长,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继续为基础教育及理论建设工作。著作、编著和主编图书282本,主要有《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论》《尝试教学新论》《尝试教学理论研究》《尝试教育研究》《尝试教学策略》《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中国小学数学四十年》《邱学华小学数学教育文集》《儿童学习数学的奥秘》《小学数学课外阅读》《解应用题的钥匙》等,在国内外教育杂志上发表近700篇文章。1989年获首届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1999年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4年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邱学华对尝试教学研究执着坚持长达半个多世纪,沿着“先练后讲教法→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理论→尝试教育理论”,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教育理论建设的成功道路。邱学华认为,一项教育理论的价值在于有更多教师应用,使更多学生受益,把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成一种生产力。因此他不辞辛苦奔走于全国各地,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尝试教学法的应用范围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使用教师有80多万,受教学生达3000多万。有国外专家评论:这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教改实验。尝试教学法已走出国门,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

篇5:邱学华尝试教学研究之路

邱学华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尝试教学理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思考酝酿,八十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历经从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理论→尝试学习理论,直到尝试教育理论,整整用了50年。本文先简要介绍其发展历程,再扼要阐述尝试教学的特征以及操作模式,最后从尝试教学研究发展的轨迹中引发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建设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尝试 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理论

“教师先不要讲解,让学生先试一试”,以“先练后讲,先学后教”为特征的尝试教学思想,在中国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这使我感到由衷地高兴。

从我16岁开始当农村小学代课教师算起,到现在已从教六十多年了。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在我从教六十多年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进行了尝试教学研究,前后整整搞了五十年,可以这样说,我一生大都行进在尝试的路上,同尝试有着不解之缘。因尝试而思考,因尝试而智慧,因尝试而创新,因尝试而走向成功(柳斌语)。

一、尝试教学研究的历程

1、准备阶段

五年的农村小学教师生涯,使我热爱教育事业,喜欢孩子,也使我有了许多困惑:为什么教师教得辛苦而得不到好效果?为什么同一个教师教同一个班级,而学生成绩有差异?能不能找到使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理想方法„„。当时我只是一个高中才读半年的辍学生,没法解决这些困惑问题,我决定报考大学。那时我已经是农村中心小学的校长,只能一边工作,一边自学,1956年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我向往以久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我是带着问题进入大学的,好像一头饿牛闯入了牧场,如饥似渴地拼命学习。每天早早起来读外语,中午从不午睡,总是一吃完午饭就到教室去啃书,晚上则泡在图书馆。几年时间,我读遍了图书馆里大部分小学教育方面的藏书,读了许多世界教育名著。从教育理论著作中,发现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虽各有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相信学生,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这个思想就成为我今后从事尝试教学研究的主导思想。

1960年我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按照我的特长,教小学算术教学法。从农村小学教师成为一所重点师范大学的教师,我上大学非但不要一分钱,而且还要拿工资。我对祖国和人民培养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我立志要为建设中国的教育理论发奋工作。

5年的小学教师生涯给我打下了教育实践基础,4年的大学教育系的学习又为我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这为我今后从事尝试教学研究做好准备。

2、萌芽阶段

当了大学教师后,在我面前有两条研究的道路:一条是关起门专心搞研究,广泛搜集资料,汇集各方面的观点,再作理论上的分析,就能写出论文和专著,这种办法既省力又容易出成果;一条是深入中小学搞教育实验和调查研究,再从大量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升到理论,作者简介:邱学华(1935),男,江苏常州人,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小学荣誉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尝试教学理论和小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而教育实验周期长,又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往往既费时费力又难出成果。但我觉得第一条路大都是重复别人讲过的话,理论分析得再好也是别人的东西;第二条路虽然艰苦,但搞的是自己的东西,能够产生新方法、新思想和新理论,从古至今的大教育家,从孔子到陶行知,哪一个不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产生他们各自的教育思想呢?我毅然决定走出大学校园,深入教学第一线搞教育实验。

我主动向教育系领导请求到师大附小搞教育实验研究,为了工作方便还兼任副教导主任。决心已下,我把铺盖搬到附小教师宿舍里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工作。我就一边在大学上课,一边在附小搞实验。由于大学上课不多,每周4课时,我大部分时间在附小,所以,很多人弄不清我是大学教师还是附小教师。

我当小学教师时遇到的困惑问题:“教师教得辛苦,为什么得不到好效果?”一直盘旋在我脑海中。经过长期的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的根子出在“先讲后练、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始终是一个被动接受者。由此,我产生一个大胆的设想,改革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上开刀,能否把“先讲后练,先教后学”改成“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反其道而行之。

“让学生先做题,然后教师再讲”,这种“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办法其实这就是尝试教学法的雏形。我和附小教师一同搞试验,发现这种方法效果好,学生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也上升了。但那时政治运动不断,无法搞系统的教学实验,后因“文革”而中断。

3、初试阶段

文革中,家庭情况有了变化,原来我妻子在常州当小学教师,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她被迫带着我的老母亲和两个幼小的孩子下放农村去“闹革命”了。为了照顾家庭,我毅然离开上海,主动要求调到江苏溧阳县农村。到溧阳后,我被分配在一所农村中学。校长问我:你从大学来的,教什么学科呢?我说教数学吧。其实我心里明白,教中学数学我是不够资格的,我只有初中基础,而且多年不用,大部分都忘了。

我一边自学,一边教。先自学例题,看懂了再认真做练习题。做题时遇到困难,我又不好意思问别的教师,大学教师连中学数学书上的题目都不会做,不成了笑话。这样逼着自己思考,查阅参考书,直到弄明白为止。有了这样的亲身体会,我就知道学生学的时候难在哪里,怎样去突破难点。学生反映邱老师上课听得懂,学得会,都喜欢上我的数学课。

后来,我想用这种方法自己都学会了,为什么不把这种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要求学生先自学例题,再做尝试题,遇到困难再听我讲解。这已经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尝试教学模式的雏形。结果,我教的班级数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由于我亲自进行教学实践,有亲身的体会,这为我八十年代启动尝试教学法实验研究作好了准备。

4、尝试教学法实验阶段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我们全家回到家乡常州。

我被分配到常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后划归常州师范学校),负责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培训数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这为我开展教育实验创造了条件。

“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新教法重新在我头脑中浮现,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鼓舞着我,时机已经成熟,在1980年我决定进行系统的教学实验,用科学的教育实验方法验证我的设想。尝试教

教师还没有教,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再讲。改革的步子太大了,大部分教师都不能接受,不敢实验。我找到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的学员劳动中路小学徐庭春老师,他一口答应,就在他教的四年级数学科上开始试验。我制订了教学实验方案,大家共同上课,他上课我听,我上课他听。

由于有了六十年代的思考,七十年代的亲自实践,加上在华东师大教育系已初步掌握了教育实验方法,因此实验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年后,实验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在一次“三步应用题”测试中,学生自学课本后做尝试题的正确率,实验班达88.2%,而普通班只有54%。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班96.5分,而普通班只有80.6分。在其他学校,实验班也取得同样的教学效果。实验取得了成功,实验证明:先练后讲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原来大胆的设想,已经成为现实。

当时有一个问题我琢磨很久,为这一新教法起什么名称,曾想用“五步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引导发现教学法”、“先练后讲法”等,都不理想。早晨骑自行车上班,是我思考的好机会,早晨空气新鲜,头脑清醒,心情舒畅,许多好主意都是在这时想出来的。一天早晨,在骑车上班路上,我忽然想到,取名为尝试教学法。“尝试”两字在中国通俗易懂,而且能揭示这一新教法的本质特征,能够区别于其他教学法。学生先练是带有尝试性质的,教师先不讲,先让学生试一试,可能做对,也可能做错。我觉得用“尝试”比较贴切,比用“发现”“探究”更切合学生实际。

我用了三个多月时间,经过反复修改写成论文:《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和研究》,在《福建教育》(1982 11)杂志上发表。意想不到的是,这篇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新观点震动了大家。各地教育杂志相继转载,各地教师纷纷开展试验。各地试验都取得成功,证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观点是正确的、有效的,全国掀起了一股尝试热。

正当我沉浸在实验初获成功的喜悦中,意想不到的打击已经来了。1983年,在西安举行的一次全国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上,一位小学数学教育界权威人士在大会上公开指责说:“不要提这个法,那个法,小学生还能自学?”大家心里明白他指的是尝试教学法。在教育杂志社编辑的座谈会上,他更露骨地指着《福建教育》杂志社编辑陈笑晴说:“你们《福建教育》不要乱发表文章,要跟中央保持一致。”这顶大帽子真够厉害的。

这位权威人士的话被当成“西安会议精神”传达到全国各地,一时间尝试教学法受批判的消息不胫而走,各地实验纷纷下马,有些教育杂志也不敢发表报道尝试教学实验的文章了。在江苏情况更糟,一位参加西安会议的江苏代表,在江苏各地传达西安会议精神,宣称“小学生不能搞自学,尝试教学法是错误的”。于是,江苏大部分学校的实验都下马了。在常州,原来反对尝试教学法实验的人找到了“理论依据”,讥笑说,“邱学华想创造新教法,异想天开”,“邱学华犯错误了„„”。当时,我只是师范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面对内外夹攻这么大的压力,我没有胆怯,“文革”中的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还怕这些?可是实验将会夭折,“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教学理念将会落空,我焦急万分。当时,“文革”刚结束,极“左”思潮还存在,人们思想中还是一切要“唯上”,那位权威人士的“要跟中央保持一致”这顶大帽子谁都受不了。

这事如果发生在过去,尝试教学法可能会被一棍子打死。但是现在不同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江苏省教育厅和常州市教育局给予了支持和帮助。他们排除干扰,支持我的实验研究。1984年,我被任命为常州师范学校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同年底被授予“特级教师”称号,又被选为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并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事实证明,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尝试教学实验,邱学华没有犯错误。

《福建教育》杂志顶住压力,继续报道尝试教学法实验研究,连续发表我写的《再谈尝试教学法》、《三谈尝试教学法》等。广大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理会这位权威人士的指责,他们相信实验的效果,尝试教学法以其观点鲜明、操作简便、效果显著而赢得大家的信服,实验范围不断扩大。

1985年4月,由24个单位联合发起,在常州市举行全国协作区第一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有来自全国各地400多位代表参加。这是第一次举行全国性的尝试教学研究活动,受到教育媒体的关注,《中国教育报》、《福建教育》、《江苏教育》、《湖南教育》等十几家教育报刊社都派记者到会采访报道。《中国教育报》以最快速度在头版刊登了张玉文记者采访的新闻稿,标题是“常州等地开展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的机关报,张玉文记者这篇报道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再加上教育理论界人士的参与和支持,华东大师名誉校长刘佛年教授、李伯棠教授、华中师大姜乐仁教授、河南师范大学陈梓北教授、上海市教研室特级教师顾汝佐先生等纷纷亲自撰文从理论上阐明,学生在尝试中学习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尝试教学法终于顶住了权威人士的压力,走出困境,继续向前发展。

我国著名语文教学法专家、华东师大李伯棠教授首先提出尝试教学法同样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浙江省绍兴市语文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在绍兴县许多学校开展语文尝试教学法的实验并取得了成功,全国有许多学校开展把尝试教学法应用到常识、音体美等学科的实验。许多中学也自发地开展应用尝试教学法实验。尝试教学法已从小学数学学科拓展到中小学各科,已成为普适性很强的通用教学法。

按理说尝试教学研究已大功告成了,但是广大教师迫切需要更具体的操作方法,理论上必须进一步提高,光靠写几篇文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此,我决定写一本专著:《尝试教学法》。

当时工作十分繁忙,既要当校长,又要搞研究,还要到全国各地推广尝试教学法、我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写作。白天利用点滴时间思考问题打腹稿,晚上抓紧写作。对我来说已经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就这样前后将近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这本著作,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回答了“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命题,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语文、常识以及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提出具体的操作模式。我国著名教育家、我的导师刘佛年教授和日本国立横滨大学片桐重男教授为该书题词。此书出版后大受教师欢迎,推动了尝试教学法的推广与应用,几年里再版重印数次,总印数达10万多册,这在教育理论著作中是很少见的。1989年举行全国首届教育理论著作评选,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参加评选的都是一些著名教育理论家撰写的著作,结果仅评选出49本书获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出乎意料的是,《尝试教学法》一书竟获此殊荣。

1992年,举行全国第六届常识教学学术年会时,国家教础教育司专门发来贺电:“尝试教学法在十年来的实验中,取得了很好效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中,并且实验分布在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促进了我国各地教法改革的广泛开展”(1)

5、尝试教学理论研究阶段

尝试教学实验研究发展迅猛,许多县、市都在大面积推广,需要我亲临各地去指导,同时尝试教学法还需在理论上进一步提高。而师范校长行政事务繁忙,我家住在常州城区最西边,而学校在最东边,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往返要两个小时。时间矛盾越来越尖锐,或当校长,或辞去校长搞研究。我思量再三,又作出一个大胆出人意料的决定,辞去校长职务,集中精力深入搞尝试教学研究。许多朋友都劝我不要轻易辞去师范校长职务,“有官不当,有权不要,是傻子。”“尝试教学法已经大功告成,见好就收吧”。我认为个人当不当官是小事,2亿多中小学生需要新教法是大事。主意已定,我坚决向上级提出辞职请求, 1988年式调离常州师范,到常州市教科所当一名普通研究人员。后来常州市委组织部把我作为知识分子能官能民、能上能下的典型。

辞去校长职务又婉拒了当所长的安排,在教科所做一名普通研究人员,使我换来了最宝贵的时间。在师范当校长,我搞研究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吃了苦还要被旁人说“不务正业”。调教科所后,搞研究是我的正业,我可以正大光明全身心地投入,心情感到特别轻松愉快。教育局和教科所领导非常关心照顾我,一般不布置其他任务给我,让我集中精力搞尝试教学研究。

从1988年到教科所,直到1996年退休,这段时间是尝试教学研究大发展时期。我从多方面抓紧工作,形成攻关态势。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忙,真是比在师范当校长还忙,不过都是自己主动要去做的,没有任何人逼我,再苦再累心里也是欢畅的。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有了新的思考:“为什么尝试教学法在中小学各科都呈现积极的反应,是否反映了一种教育规律在起作用?”尝试教学法是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始实验,尔后发展到语文、常识等学科;又从小学发展到中学、大学;又从普教发展到幼教、特教、职教。大量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是带有普遍意义的,这是凸现了一种教育规律。因此,我萌发出把尝试教学法升华到尝试教学理论的设想,提出“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研究课题。

这项研究得到国家教委和中央教科所的支持,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批准,这个课题列入“八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尝试教学研究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项雄心勃勃地研究计划开始了。

构建教学理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联合各方面的力量过关。经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的批准,成立了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把全国各地有志于尝试教学研究的同志凝聚起来,在各地建立实验学校。我以实验基地学校为依托,组织106个子课题配合,我的研究重点也逐步转向理论层面。

经过五年的研究,我终于写成了“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主题报告,106个子课题也相继写出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汇编成近60万字的论文集《尝试·成功·发展》,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6年10月,在湖北省十堰市举行全国协作区第八届尝试教学学术年会,同时举行对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专家鉴定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金宝成主任主持并委派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查有梁研究员为首的专家组进行鉴定。

专家组听了来自全国各地代表的发言,又听了运用尝试教学理论上的观摩课,然后再审读课题的研究主报告。他们对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专家组鉴定意见中有三条主要结论是:

一是尝试教学理论,主要是在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升华出的现代教学理论。二是尝试教学理论,从实践到理论已经历了15年的实践检验。尝试教学法普适性强,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三是这一课题的成果,为基础教育的学科科学改革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新尝试。(2)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通过专家鉴定,标志着尝试教学法已升华到尝试教学理论。这项研究成果在1999年荣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按政策我可以延长到65岁退休,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1996年我按时办理了退休手续。退休后,我在尝试教学研究上开始新的征途。

“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课题虽已结题,但并不表示研究的结束,而是开创了一个新的起点。一种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同时还要加强理论建设,必须有厚实的理论基础。退休了,我更知道时间的宝贵,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加快尝试教学研究的步伐。

从1998年开始着手编写《尝试教学理论丛书》,一套8本,有理论建设的、有中、小学各科具体应用的、有幼教、职教具体应用的。这套丛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它将不断充实和完善尝试教学理论体系,并作为奠定尝试教学理论的基石,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没有助手,只能日以继夜地工作,从编写、打印、校对、发行样样都干。几乎是每年出一本,直到2009年才全部完成。这8本书,总字数达200多万字,花费了十年时间,没有一定的意志力是难以完成的。

这套丛书中最主要的一本是《尝论教学论》(近50万字)从理论实质特征、历史渊源、理论依据、操作模式、直到中小学各学科运用,比较完整地提出尝试教学理论的框架和实际应用。

6、尝试教育理论研究阶段 “先让学生试一试”,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精神。它有强大的生命力,拓展的空间是巨大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1998年10月,我在湖南省张家界市举行的全国第九届尝试教学学术年会上作了“尝试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的主题报告,提出把推广尝试教学法同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论文发表在《湖南教育》(1997.10)

2000年10月,在山东济南市举行的全国第十届尝试教学术年会会上,我作了“在尝试中创新”的主题报告,把尝试教学与创新教育结合来。完整地提出“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的新观点。论文“尝试中创新”发表在《福建教育》(2000.10),又在《中国教育报》(2000年6月)开辟了“邱学华谈尝试与创新”专栏,连载6篇文章。

2002年10月在广州市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尝试教学术年会上,我作了“尝试教学与新课改”的主题报告,把尝试教学理论同实施新课改结合起来。论文《尝试学习与新课程改革》发表在《福建教育》(2002.11)

2008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十四届尝试教学术年会上,我作了“尝试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的主题报告,提出大尝试的构想,尝试思想不仅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而且可以运用到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课外活动、家庭教育中,构建尝试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论文《请不要告诉我,让我试一试》发表在《人民教育》(2011.13—14)

2012年10月在四川省宜宾市举行的全国第十六届尝试教学学术年会上,我作了“尝试教育理论研究与发展”的主题报告,进一步提出用尝试教育思想指导课堂教学,跳出智育看课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研究把尝试教育思想应用到德育中。出版了论文集《尝试教育研究》(2012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前,尝试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还在进行中,正在筹划出版“尝试教育理论研究丛书”一套18本,准备再用6年时间完成。

二、尝试教学理论的要点

我对尝试教学研究长达半个世纪,用了近20年时间酝酿思考和亲自摸索性实践,再用30多年时间进行系统的教学实验,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并进行理论概括,直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尝试教学理论。在长期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形成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理念:

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学生能在尝试中成功

根据这个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尝试教学理论体系。这一教学理论的架构为:

1、以“先让学生试一试”为指导思想;

2、以“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为理论核心;

3、以中华教育思想的精华为理论支撑;

4、以“先练后讲,“先学后教”为操作模式;

5、以全国范围3000万学生为实验基础;

6、以长达30年的教学实验为实践检验。

1、尝试教学的实质

“尝试”两字似乎是很普通的字眼,但它却蕴含着博大精深、不可估量的内涵和价值。它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理,透发出无穷无尽的教育价值。尝试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

尝试既然这么重要,为什么不把尝试思想引进教学活动中来?为什么不用“尝试”的办法教学生呢?正由于这个想才引发我50年的尝试教学实验研究。所以,柳斌先生说过:‚邱学华的贡献在于把‚尝试‛这个概念引进到教育、教学中,这本身是从哲学高度上进行思考。‛(3)

怎样用“尝试”的办法上课呢,不就是“先让学生试一试”吗。把本堂课要教的内容,先让学生试一试,练一练,学生才知道哪里已经会了,哪里还不懂,然后再听教师讲解。这不就是学生学习的本来面目吗。因此,尝试教学的实质可表述为:

尝试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它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后练”“先教后学”教学模式,不是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只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条件,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使学生的尝试活动取得成功。

小学语文有一篇课文叫《小马过河》,把尝试的含义诠译得非常清楚: 这篇课文,叙述了一匹小马要过河,老牛对它说水很浅,能淌过去。松鼠对它说水很深,会淹死的。弄得小马没了主意,回去问妈妈。妈妈对它说: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你去试一试,就明白了。小马听了妈妈的话,果然去试了试,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这篇课文,通过童话揭示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规律:认识来自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它也说明,“试一试”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因此这篇课文把尝试的含义诠译得具体形象,淋漓尽致。

对于尝试,邓小平高度概括成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摸着石头过河”,意思是,要知道河的深浅,不要站在岸上看,要亲自去尝试,摸着石头过河。他带领全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经济特区”“一国两制”都是他伟大的尝试。

“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这两句话是简单朴素的真理,为世人所公认,充分说明了尝试的重要意义。

2、尝试活动的界定

人的尝试活动至少应由三个要素构成:

(1)尝试活动的主体,指进行尝试活动的人,这是首要的条件;

(2)尝试问题,既然尝试是一种针对性的活动,必须明确去尝试什么,解决什么问题;(3)探测活动,它是联系主体和问题的纽带,也就是尝试主体解决问题的过程。现实社会有各种的尝试,一般有四种:

(1)生活中的尝试,是指学走路、骑车、做饭、穿衣服,拿筷子等一般是属于技巧性的。

(2)科学研究中的尝试,是指有目标的科学实验,一般是属于发现性和创造性的。(3)社会改革中的尝试,是指社会变改中的改革,如社会革命、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医疗改革等,一般属于试探性、实践性的。

(4)学校教育中的尝试,是指尝试教学、尝试德育等,一般属于学习性的。

根据以上分析,学校教育中的尝试是一种特殊的尝试活动,它既是尝试活动,又是教育教学活动。这种尝试活动具有三个特点。

(1)通过学生的尝试活动达到学校教育中的一定目标,尝试问题非常明确;

(2)学生是在班级授课制环境下的尝试,有教师的指导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它是一种有指导的尝试;

(3)尝试形式主要是解决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目标所提出的尝试问题,任务比较明确和单一,又可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能够使学生的尝试争取成功。

上述分析,说明我们所提的尝试,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在“尝试错误说”中所提的尝试是有区别的。桑代克的理论是从动物实验中的尝试引出的,这是一种盲目尝试,动物必须通过不断尝试,不断错误,才能学会一种技能,把动物实验迁移到人的学习是不科学的。对人的学习来说,我主张“尝试成功说”,由于人的尝试学习,可以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以及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学生的尝试活动能够争取成功。我在《尝试数学论》中专门有一章谈“尝试成功说”阐明我的主张。(4)

3、尝试教学的特征

尝试教学活动有其鲜明的特征,归纳成两句话:

先练后讲 先学后教

其实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先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指导讲解。传统教学的特征一般是“先教后学,先讲后练”,尝试教学同传统教学截然相反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从“先讲后练”到“先练后讲”,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会引起教学过程中的深刻变化。

(1)学生的地位变了,从被动地位转化为主体体位;(2)教师的角色变了,从主宰者转化为引导者;(3)课本的作用变了,从习题集转化为自学本;

(4)学生之间的关系变了,从各听各的转化为合作交流。

虽只是前后位置的变动,恰能引起课堂教学一系列的根本变化,而这些变化,不需要教师刻意去做,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尝试教学模式本身所决定的。

上面所讲的这些变化,如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化,指导学生自学课本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都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教育理念。这里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必须抓根本,抓住教学模式这个根本,从“先讲后练”到“先练后讲”,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一步走对,全盘皆活。

4、尝试教学操作模式体系

尝试教学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根据各种不同教学情况变化的要求,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已形成一套操作模式体系。它有三大类:

第一类:基本模式(适用一般情况的常用模式)分七步进行: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第二类:灵活模式(灵活应用基本模式的变式)

包括①增添式(增加一步、两步)②结合式(把自学课本与尝试练习结合起来、把学生讨论与教师讲解结合起来)③调换式(把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可以调换)④超前预习式(把前面三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放在课前预习进行)

第三类:整合模式(把尝试教学模式同其他教学模式整合)我历来主张提倡一种教学法,并不意味着排斥另外一种教学法,它们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相互融洽,综合应用。实际上一堂课不可能只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法为主,多法配合”。

尝试教学法有很大的兼容性,可以吸纳很多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如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合作教学、愉快教学、分层教学、结构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因而各地学校可以产生各具特色的尝试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留有巨大的空间。如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宜兴实验中学的结构尝试教学模式、深圳松坪学校的“先学后研”尝试教学模式、河南罗山的愉快尝试教学模式等,给教师选择有较大的空间,达到既有模有无模的境界。

5、尝试教学的实践效果

建立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育理念上的尝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1)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民族素质。

30年来有几万份的实验报告和论文表明,运用“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尝试教学法,都能取得积极的效果反应,不管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沿海还是边疆都能促使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特别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效果更为显著。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宁夏回族自治区、湖南省湘西自治区、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等地的教育实践已经得到证明。藏族、蒙族地区他们主动把尝试教学研究文章翻译成藏文、蒙文给教师学习。

(2)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教师不先讲,为什么学生能做尝试题,靠的就是让学生自学课本,从课本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因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智力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一般经过一个学期的应用和培养,学生自学课本后,解答尝试题的成功率可达80%以上。一所薄弱中学的初二班数学课,学习因式分解,先让学生自学课本10分钟,然后做10道因式分解题,结果全班平均成绩达93.27%。(5)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和创新精神。

运用尝试教学法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敢于“试一试”的精神。学生天天要上课,课堂 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强大的,使学生从小就知道:“做到做不到,试一试就知道”,“试一试,就有50%的成功机会”

而尝试是创造的前提,不去尝试,何来创新。四川省眉山师范附小李志军讲的一则个案,当年他教的小学生竟能做出数学高考题,后来这个学生考取了清华大学。这个案例非常说明问题,尝试教学模式应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6)

(4)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尝试教学模式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尝试题,让学生自学课本后先尝试练习,然后教师再有针对性讲解。这样可以留有充裕时间让学生的作业做到当堂练习,当堂解决。许多实验学校可以做小学不布置家庭作业,中学的家庭作业的时间,每门科不超过半小时。上面提到的李志军老师16年无家庭作业并达到高质量的经验以引起大家的关注。(7)

(5)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推动教育科学研究 运用尝试教学法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必定会促使教师的教育思想转变,教学方法改革必然引起课堂结构、作业批改、考试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因此,尝试教学法的推广使用会引起学校教育的整体性改革,从而又能加速师资水平的提高。正如原宁夏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周卫先生指出:‚尝试教学法在我区的推广与应用,其意义远远超过其方法本身,它有力地促使教师的教育思想转变,使全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出现新局面。‛(8)

尝试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撰写的实验报告、论文、教例有10万多篇,公开发表的有3500多篇。从实验教师中已经走出许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6、尝试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深远影响

运用尝试教学法上课,重要的在于学生掌握尝试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无数事实证明,潜移默化的作用十分强大,教师天天给学生上课,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的旧教学法,教师把知识嚼得很烂喂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什么都跟着教师走。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人云亦云”、“依样画葫芦”、“随大流”等思想方法和习惯。这样的人是没有多大出息的。

如果采用“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尝试教学模式,大胆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练习,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这样从小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逐步形成一种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长大以后对于不懂的事理,不会做的工作,都能有“让我试一试”的精神,自己去解决。这种敢于尝试的探索精神是极其可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需要大批敢于尝试、敢于探索的闯将。

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人们探索精神的强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作为一个清醒的教育工作者,目光要放远一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并不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关系到民族的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兴旺。

“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尝试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以尝试的精神,自学的方法,自己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尝试学习方式同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自学方式是一致的。在学校里采用尝试教学,已经在模拟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自学方式,这样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尝试学习模式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7、尝试教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尝试教学理论吸取了不断发展的中华教育思想的营养,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教育的优良传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在中国这块沃土上产生和发展尝试教学理论,这是历史的必然发展。我国教育历史悠久,尝试思想自古有之。远在3000年前的殷周时代的《周易》(也称易经),以原始的方式记录中华上古文明,在其第四卦“蒙”卦中,石破天惊地指出:“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为师长不应强迫孩子学习,而应该等待孩子来求教。这表明中华远古教育文明从一开始就从原始的生命直觉上提出“童蒙求我”,这在人类教育史上是非常了不得的发现。尝试教学法,先让学生试一试,使学生遇到困难,就会产生“童蒙求我”的需求。由此可说,尝试教学思想源自(易经)中的“童蒙求我”。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思想已经闪耀着尝试教学思想的光辉。孟子更明确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我国最早的教学论著作《学记》中的名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这里已经显露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特征了。宋代的朱熹主张,学生的最佳学习过程是自己读书,自己思考,反对别人把学习内容领会了再向学生灌输。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胡适、叶圣陶等都主张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学习。叶圣陶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惟有让他们自己去尝试”(9),并说:“无论成功与否,尝试都比不尝试有益得多;其故就在运用了一番心力,那一番心力是一辈子要运用的,除非不要读书。”(10)

中国从古到今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都闪耀出尝试教学思想。所以说,尝试教学理论并不是我的发明,我只是吸取了中华教育思想的精华,并在大面积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提炼,不断完善和不断升华,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人民教育》(2011年第13—14期)出版了《“尝试教学”专辑》并在编者按中指出:“植根于中国教育土壤,经过30年的持续的实验、研究与推广,尝试教学首先以其思想、理念的科学性、创新性、成为教学改革中极其生命力的教学理论之一,同时又因其在实践中有比较完备的操作模式,易于教师把尝试的思想运用于课堂,而其充满实践的魅力。”

三、50年尝试教学研究引发的思考

50年的尝试教学研究,几乎用了我一生的时间,感触良多,从尝试教学研究发展的轨迹中,引发了我许多思考,或许能对研究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有所参考。

1,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源泉。

从尝试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证明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源泉。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才有生命力,才会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我的许多新方法、新思想都是在教育实践中萌发出来的。

走出书斋,投身到教育实践中,虽然道路艰难困苦,但有取之不尽的泉源和无穷无尽的乐趣。在教育试验中,应该平等对待实验教师,不要以指导者自居。不能单做指挥员,同时也要做战斗员,自己要亲自上研究课,取得第一手实验资料。

我能亲自给中小学生上公开课,成了我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到各地讲学,都是先讲理论,再借班上课,大受教师欢迎,他们觉得亲切可信。这样,走一地,传一片。这对推广尝试教学法起了极重要的作用。

2,继承和发扬中华教育思想,走自己的路。

中国教育理论界一向崇泽,看不起集自己的东西,翻开教学论著作,全是外国的教育理论。纵观近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先是学日本,后来学美国,建国以后又“全盘苏化”学苏联,现在又全面“开放”,外国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潮涌进中国。

事实证明外国的教育理论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教育思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走自己的路。暮回首,我们的出路还是在中国深厚的教育和文化的根基上,还是在自己的国土上。

3,教育实验周期长,必须坚持长期作战。

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一是周期长,小学一轮是6年,中学一轮又是6年,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必须经受长期的时间检验;二是实验对象是学生,一般自然科学实验的对象是物质,失败了可以重来,而教育实验失败了,将会影响孩子的心灵,是无法挽回的。必须谨言慎行,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尝试教学研究已经搞了50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我准备再搞10年,到那时已是近90岁的老人了,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还要干下去。一生中能做好一件事就不简单了,做一件事除非你放弃,否则你永远不会是失败者。

所以,搞教育实验的人,千万不能浮躁,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要经得起诱惑。4,教育实验要面向农村,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学校在农村和山区。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如果在农村山区取得成功,才算是真正成功了。目前农村山区经济尚不发达,教学设备并不先进,教师水平也不高,这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广大农村山区教师急需的不是羞涩难懂的外国教育理论,他们需要的是教育观点鲜明,操作程序明确,表述语言清楚的教育理论,尝试教学理论正符合这些要求,因而受到他们的欢迎。锦上添花固然好,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

我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在“老少边穷”地区。我几十次到黑龙江北大荒,10多次到湖南湘西山区、跑遍了云南所有的地州、两登雪域高原拉萨、到过内蒙古阿盟左旗最贫困简陋的简易小学。这样做,我并不感到辛劳,反而觉得是我的福份。

一项教育科研成果不能写本书得个奖就算完事,这里也有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问题。我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广大教师掌握新思想和新方法,使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如果把自己关在书斋里讲空话是办不到的,应该到教学第一线去摇旗呐喊,放下架子扎扎实实去做推广工作。

朱永新在《中华教育思想研究》中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农村小学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首先在农村。现代教育家陶知行、梁漱溟等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但真正取得成效的可能首推尝试教学法。”(11)

5,组织各方面力量,形成研究团队。把志同道合的人组织起来,形成研究团队,依靠集体的力量把尝试教学实验规模越做越大。这是尝试教学研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我们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成立了“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尝试学习研究会”,后来又开通了“邱学华尝试教学在线”网站()。有了研究、交流、展示的平台,能够把大家凝聚起来。

研究团队主要有四方面人员组成:一是各级教科所、教研室教研人员,二是广大第一线教师,三是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四是高等院校专家教授。有了这支研究团队,再加上有2400多所实验学校作为基本队伍,就不会重蹈过去教改实验大起大落的厄运。

我一再申明,尝试教学理论不是我个人发明,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3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教学改革的成果,凝聚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绝非个人力量能够办得到的。

6,中国的教育理论要走向世界 由于历史原因,在国际教育理论界很少听到中国的声音,缺少话语权。中国教育界对外宣传负面较多,使外国人误解我们的教育还是封闭落后,停留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这种妄自菲薄的现象令人寒心。

我们要有自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教学改革方向己取得骄人成绩,各具特色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经验不断涌现,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现在中国的基础教育应该是世界第一流的。

我尽自己所能努力使尝试教学理论逐步走向世界。尝试教学论文已译成日文、英文、德文、俄文在国外教育杂志上发表,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海外版)》多次向海外作了报道,2011年在广东深圳举行首届尝试学习理论国际研讨会。美国佛州大学教授、国际著名智能测量专家瓦格纳指出:‚它的‘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思想将学生推向前台,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创新。‛‚尝试教学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实验之一‛。(12)日本国立横滨大学片桐重男教授指出:‚尝试教学法先让儿童进行思考讨论,然后给予指导,它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法。‛(13)澳大利亚南澳州教育厅课程开发中心专家约翰·特纳指出:‚我认为邱先生主张尝试学习和澳大利亚许多学校里好的教学实践之间有很近的相似性。‛‚而据我所知,很多中国班级班额都很大,所以我认为邱先生的尝试学习方式更适合中国学校的实际情况。‛(14)尝试教学理论已引起国际教育界的关注,正在逐步走向世界,我感到欣慰

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在教育上应该有所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经验,可以对世界作出贡献,愿我们大家为此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贺信载于《尝试教学法新进展》,气象出版社,1992年版,扉页。(2)柳斌,《因尝试而走向成功》,载于《尝试教育研究》,2012年版第5页。

(3)专家鉴定意见全文载于《尝试教学新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185页。

(4)邱学华,《尝试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193页。(5)邱学美,《初中数学“超前尝试教学法”实验报告》,载于《尝试创新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6)(7)李志军,“在尝试中走向成功—16年无家庭作业并到达高质量的奥秘”载于《人民教育》(2011年13—14期合刊)第66—67页。

(8)宁夏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实验报告,载于《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页。(9)(10)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6页、第83页。(11)朱永新,《中华教育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807页

(12)(美)瓦格纳,“尝试学习理论具有创新性和系统性”,载于《尝试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13)(日)片桐重男题词载《尝试教学法》,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扉页。

篇6: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简介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每一种教学理论都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交流的是“尝试教学理论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概括地说是:主要特点:先练后讲

三个为主:学生为主 自学为主 练习为主

四个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尝试教学法的五个步骤: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学讲解

应用尝试教学法的新授课一般结构

(一)基本训练(5分钟左右)

(二)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

(三)进行新课(15分钟左右)1.出示尝试题 2.自学课本 3.尝试练习4.学生讨论 5.教师讲解

(四)巩固练习(6分钟左右)

(五)课堂作业(10分钟左右)

(六)课的小结(2分钟左右)[按]教学方法改革了,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结构也必须改革。旧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适应尝试教学法的应用,因此在试验尝试教学法的过程中,同时创立了“六段式”课堂教学结构。尝试教学法的五步基本程序和六段式课堂结构的结合,教师们简称为“五步六结构”,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易学易用,大大推动尝试教学法的推广应用。

(一)传统结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教师上新授课的结构,大都采用苏联五十年代凯洛夫《教育学》的五个环节: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新授;4.巩固练习;5.布置家庭作业。这个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一般规律,但已不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这种传统结构,是为传统教学方法而设计的。

如果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先练后讲”为特征的尝试教学法,这种结构就不适应了。

(二)新结构的设计与实践

在尝试教学法的试验过程中发现,先进的教学方法同陈旧的课堂结构产生了矛盾,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实施尝试教学法也发生困难。在试验尝试教学法的同时,对课堂结构进行了改革。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六段式”课堂结构。一堂数学新授课大体包括六个阶段,以下把每个阶段的作用、要求和时间,逐一加以分析。

1.基本训练(5分钟左右)

包括口算基本训练、应用题基本训练、公式进率基本训练等。小学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要靠天天练,这样做,把基本能力的训练落实到每一堂课之中。同时,上课一开始就进行基本训练,使学生立即投入紧张的练习中,能安定学生情绪,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基本训练题的设计要注意为新课服务。

2.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

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揭示新课题。一般要编拟一道准备题,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经旧引新,能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为学习新教材铺路架桥做好准备。同时,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堂课学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以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扬帆奥运中信息窗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为例: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会准确估算并能运用估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齐读学习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请看自学指导:

3.进行新课(15分钟左右)

这是新授课的主要部分,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新课,如教师讲解、学生自学、演示实验等。由于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必须突出重点,集中全力解决关键问题,切不可东拉西扯,拖泥带水。另外,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太多,宁可少些,但要学得好些。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一课中:先学环节

(一)看一看

学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同学板演,课本34页的做一做,35页的第二题,其余的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时间3分钟(教师根据学情自己掌握时间)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4.试探练习(第二次尝试练习,6分钟左右)

一般采用几个学生板演,全班学生同时练的方式进行,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要了解差生的情况。这一步是一次集中反馈,通过板演评讲,教师可以重点补充讲解,解决中差生学习新知识存在的问题。这一步可以说是 “进行新课”的延续,又为下一步学生课堂独立作业扫除障碍。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一课: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我们一起来议一议。

1、评议第一题:提问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若错,追问错在哪?师适时板书。

小结:我们在进行乘法估算时,要根据实际需要,有时估的稍大一些,有时估的稍小一些。

评议第二题:方法同上,强调注意审题,看问题中的单位与条件中的单位是否一致,不一致还要进行单位换算。

5.课堂作业(10分钟左右)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提高练习效率,应该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安静地在课堂里完成作业,这是一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不要一刀切,要面向中差生,可为优秀生另外准备“超产题”。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回辅导,特别对差生,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种“课内补课”的效果特好。如:当堂训练(练一练)环节

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练习十2、3题 练习十 1、4题

6.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学生做完课堂作业并不是课的结束,因为学生通过亲自练习,发现了困难,需要得到解决。同时还有一个迫切的心情,自己做的作业,到底哪几题对了,哪几题错了。所以,应该安排这一步,做好一堂课的结束工作,这样一堂课的安排就善始善终了。

这段时间里,首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再重点归纳小结。由于学生经过了十分钟左右时间集中练习,再听教师归纳小结,体会就更深了,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然后可以当堂公布正确的答案,使学生当堂就知道,哪几题对了,哪几题错了,便于课后立即订正错误。如有必要,再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也可以预告明天学习的内容。

如: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从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尝试教学法的五步基本教学程序,并不是一堂课的全过程。而是“进行新课”这一阶段中的五个步骤,一堂完整的课,“进行新课”的前后还有其他阶段。

经过试验证明,实行这种课堂结构教学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

(1)突出新课教学的重点。新授课主要是进行新课教学,新的结构六个阶段全部围绕新课教学展开,能够保证较好地完成新教材的教学任务。

(2)增加练习时间。新的结构几乎安排一堂课的二分之一的时间进行练习,从基本练习到巩固练习,再到课堂练习,要求逐步提高,层次清楚。这样能保证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消化巩固,当堂解决问题,不留尾巴到下一堂课去。

(3)改变了“满堂灌”、“注入式”的旧教学方法。新的结构,增加了练习时间,“进行新课”时间只能控制在15分钟左右,促使教师改变“满堂灌”、“注入式”的做法。

(三)新结构的理论依据

1.系统理论的应用

课堂教学可以看作一个教学系统,课堂结构中的每一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有效地发挥这个教学系统的整体效果。

尝试教学法的五步基本程序和六段式课堂结构,组成了新授五步六段式“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系统,在这个教学系统里以”解决尝试题“为核心。

2.反馈理论的应用

新的结构充分应用了反馈的原理,安排了两次集中反馈:

第一次集中反馈--第二次尝试练习。

进行新课结束,通过尝试练习,使学生及时传出对新知识理解程度的信息,如发现问题,教师能及时进行补充讲解,起到调节作用。

第二次集中反馈--课堂作业。

通过课堂练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能够及时反映出来,如果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

3.最佳时间理论的应用

一堂课40分钟,哪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学习效果较好,就是一堂课的最佳时间。

上一篇:团支部工作总结大学下一篇:低利率在校学生贷款,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