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陈学华

2024-05-07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陈学华(共9篇)

篇1: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陈学华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四川省双流县东升二中陈学华

伴随着新课程的步步深入,我不由得感到它的魅力所在。我们只有真正将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充满生机,才能使语文教学逐步提高。通过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让我们的课堂富有活力。

一、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语文课堂教学讲究一个“活”字,只要课堂活起来了,课堂教学就会显得妙趣横生。当然,一堂好的语文课还需要教师具备渊博的学识,良好的心态,幽默的语言等等,但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调控课堂的气氛,让语文课“活”起来。

首先,音乐引入,诱发情感。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的导语显得非常重要,良好的开头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为整堂课“活”起来奠定基础。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导语是可以用“得体”的音乐来渲染课堂气氛,创造良好情景的。如在教学《我的母亲》一文时,我用歌曲《烛光里的妈妈》作为导语引入,恰当的运用了与课文感情基调相符的乐曲,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首感人的音乐,一个动人的小故事,一句妙趣横生的设问都可以作为一堂课的导语,只要我们设计的合理,就能起到激活课堂气氛的作用。

其次,图像再现,沟通情感。为了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恰当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再现课文中的情景,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沟通、交融。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安塞腰鼓”这种舞蹈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我播放了一段声像结合的“安塞腰鼓”的表演场面,学生屏息凝视,看完后不禁竖起大拇指赞叹“安塞腰鼓”这种舞蹈真带劲儿,真过瘾。以此激发了学生对这种舞蹈的热爱,对生命中奔腾的活力的赞美。又如在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为了有力的揭露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哄抢国宝、火烧圆明园这一丑恶行径,我播放了《火烧圆明园》的有关片段。通过具体可感知的画面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雨果对英法联军罪恶行径的厌恶,又激起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

师生互动,平等参与,常让自己惊喜,还时常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尝到了成1

功的喜悦,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因而,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不妨“解放”学生的眼睛、脑子、双手、嘴巴以及他们的空间,让他们在新课程陪伴下“动”起来。

首先,要动口去说、去唱。说的形式很多,可以朗读、叙述、辩论等。如:在教《羚羊木雕》一文时,我让学生就父母令“我”去向好朋友万芳要回羚羊木雕这件事做的对,还是不对展开辩论,正反方你一言我一语的展开论述,这样在活跃的气氛中,让学生不仅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明白了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纯真的感情,而孩子在事前也应该给父母商量一下,征求父母的意见„„这样学习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教育,何乐而不为呢?再如:我们学了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后,我便教学生唱这首歌,一听说要唱歌,同学们热情高涨。在这美妙的歌声中,学生既背下了这首词的内容,又在优美、悦耳的旋律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和熏陶,更加深了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

其次,要动手去画、去写。在学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时,我让学生根据诗的意境,充分的发挥想象,给这两句诗配上画,并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其余学生在纸上画。学生个个兴趣盎然,画出自己心目中大漠奇丽壮阔的景象。又如:在教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想像,给自己喜欢的段落配画。从中他们不仅理解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这五幅图的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小练笔也能让学生“活”起来。如学习《再塑生命》一文后,我让学生就这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我班的一位学生在文中写道:“我以前总认为自己很不幸,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便抛弃了我和母亲。从此,我便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也因此缺少了幸福。自从‘认识’了海伦之后,我才真正懂得自己不知有多幸福,拥有那么多东西。海伦·凯勒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我从她身上找到了战胜生活的勇气,‘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读后,我很有感触,想不到一次练笔,让我看到了一个学生的思想变化。

再次,还要动脑去想、去演。如教《皇帝的新装》一文中“皇帝穿新装”这一故事情节,我便让学生在了解这节内容的基础上,四人一组进行排练,教室里成了一台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而且学生在演练的过程,对皇帝丑态把握的更准确,对童话中夸张的修辞手法也感受得更加深刻。这种学习过程。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究者,体现了学生的主人地位。

三、让我们的课堂闪现生活色彩

对于学生来说,教材仍然是一种间接经验,要让学生能真正的理解教材,会用教材,莫过于让学生去感知和实践,再现生活。如:在教《喂——出来》这一课时,我就安排了这样一项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当一次小记者,采访校长、老师或亲戚,让他们谈一谈对环保这个问题的看法。采访前,学生要做好如何提问的准备,可有的学生虽已胸有成竹,却总也不敢去采访,不知开始怎么讲,于是,我就帮助他、鼓励他,让他树立自信心。采访后,我又让他们谈谈这次采访的感受。有的说:“这项活动使我学到了好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有的说:“这次采访锻炼了我的胆量。”有的说:“这次采访我感到很快乐,很过瘾,希望老师多给我们这样的机会„„”这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我认为新课程是一个新鲜事物,要一下子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还不是容易的事,这还有待于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慢慢探索,不断完善,真正做到语文教学常教常新,真正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篇2: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陈学华

一、设计有效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生好动爱玩,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小游戏、小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上第十册“分数的加法、减法”时,在课堂开始时,先对以往知识回顾:3/4的分数单位是什么?4/5是几个1/5?……在学生口头回答完问题之后,便可以引入一些活动。在此,教师可以拿一张白纸,折成四等分,撕掉其中的一等分之后,问学生还剩多少。以此类推,就可以较为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加减的意义。

再如上到四年级下册的四则运算时,在教师讲完基本知识点之后,就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相互出题,进行四则运算的比赛,这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就会提高,课堂教学也由教师单纯的讲授转向师生的互动了。同时在学生出题及到黑板上进行一步步运算时,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并进行教学调整,让课堂更加生动灵活。

在小学比较低段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如在上一年级“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游戏来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让一位学生扮演收货员,自己扮演顾客。假设学生在卖15个苹果,而教师想买7个,提出问题“那么还剩下几个桃子?”,从而自然而然地将教学引入。

同时,在数学教学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也可以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如在上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四周或者结合生活的其他事物来找出生活中的长方形,并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总结长方形的特点。教师最后再加以总结。这样,学生不仅较为具体的掌握了长方形这个概念,也将长方形同具体事物结合,便于以后教师对长方形的深入教学与应用。

二、重组教材,使课堂焕发生命力

小学数学教材把教学内容分为较为独立的课时,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教材内容加以巧妙的重组,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上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可以将小数与分数结合进行教学。而分数又可以与除法进行联系。如0.4,即2/5,也就是2除以5。这样学生既能轻松掌握小数的由来,也能够分清三者的关系,不至于混淆。同时,在掌握小数与分数的转换的同时,教师又可以加以拓展,让学生思考1/3与小数之间的转换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就会使课堂不至于呆板无趣,学生的思路也会随着教师的知识整合而形成一个内在体系,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各位教师在应用教材重组的教学方法时,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班里学生的学习情况、特点,辩证的加以整合。

三、创设情境,让课堂充满乐趣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情境法教学想必也是大多数教师常用的方法。它不仅简单易行、设计方便,而且往往效果也不错。

如在上“能被2、5整除的数”时,教师可以采用“将生活实际引入教学”的情境创设。“新学期开学之初,为了增加大家的课外知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班里一些同学带来了一些课外书。第一天,有5个组来借,书刚好能平均分给这两组。第二天,班里又带来了很多书。这天有5个组来借,这些书正好可以平均借给这5个组。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第一天和第二天班里有多少本书才能平均分给2个组和5个组呢?”教师在此就创设了一个生活中借书的情境,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情境。教师通过这个故事问题的提出,巧妙地引入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了乐趣。

再如教师在上“表内乘法”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开火车”的情境。表内乘法的教学,不仅仅靠教师的教学,同时也要学生的记忆。因而,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既快速又能够主动准确地掌握这些内容。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些卡片,在卡片上写上表内的一些乘法,然后顺势问学生,答对了就跟着开小火车,答错了就继续当等火车的人。这样,就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来记乘法了。

四、小组合作,让课堂充满活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小组活动有利于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现在有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个环节。但是如何成功的进行小组活动,还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下面,笔者简单举两个例子。

如在上四年级“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制作三角形。每组学生都去制作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并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讨论这两种三角形的特点。通过小组的三角形制作及讨论,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

再如上“圆”的相关知识时,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让每个小组用圆规画圆,合作讨论是什么东西改变从而改变了圆的大小?并记录下画出一个圆的步骤等。

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等原因,将小组合作的方式用于一二年级往往效果不太明显,用于高年级则效果显著。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成功应用于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当中,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笔者通过多次实践了解到在低年级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再现生活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篇3: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味”;书声;阅读;写作;质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课堂上,要确保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力求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展示得自然妥帖,有艺术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这就是语文课上语文的味道。

语文味并不是摸不着、看不见、非常玄乎的。要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一、书声琅琅,读出语文味

“读”是我国传统教学强调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一种手段。它是理解读物内容,吸收语言资料,表述内心世界不可逾越的途径。古往今来,多少人对“读”做过推崇与肯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是读与理解的关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是读与表达的关系,“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讲的是读与思考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读与写作的关系,而这些,都说明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对改变先前阅读教学繁琐分析的弊端,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用大部分时间“讲课文”,就是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在此,我主张以“读”为主,以“讲”为辅,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有的放矢地读。我认为应该把时间充分让给学生去读,通过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字、词,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一堂语文课,我们不妨拿出五分之二的时间来“读”,让语文课书声琅琅。如果是语言精炼、文笔优美的散文、诗词等,时间还可适当延长。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我是这样设计朗读教学过程的:第一遍读,让学生从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弄懂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新词;第二遍读,主要是从读中去理解课文;第三遍读,则是让学生仔细揣摩,既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更深入理解,也是对语言文字的反复玩味,主要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鸟的天堂的鸟多和欢的特点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谁能读出鸟数量多的特点?”“谁能读出鸟欢的特点?”“谁又能读出鸟的天堂的美?”通过这些问题,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试读。在读与评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美丽景象,体会到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之情。这样一来,“读”代替了老师所谓的分析提问,既减轻了负担,又加深了印象,还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岂不一举三得?

二、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改进作文教学

学生作文,既是表达方法的练习,更是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练习。特别是学生新学到的词语句子,如果能够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用一用,对学生内化这些语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不仅是指写作方法上的结合,也应该包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结合。因此,作文练习不仅是作文课的事,也是阅读课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课的作文和作文课上的作文应该有不同的分工。以扩大学生语言积累,内化课文词句的作文练习,主要应该在阅读课上进行。因此在阅读表达课上,应该结合课文的特点,适当地设计作文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并掌握课文中的词句以及一些写作方法。

我们在阅读表达课上设计的作文练习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基本模仿课文的语言说一段话或写一段话。这种练习的目的既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二是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这种练习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自己在学习语言上的进步。三是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说话写话。比如《白鹅》中描写白鹅各方面特点时采用的是总分结构方法,我们就让学生模仿总分结构的写法来写一种动物的特点。

三、质疑与思辨,点缀语文味

在很多的语文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质疑,例如:省略号的“作用”等等,学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课堂上师生生成出了“改一改”“像作者一样写出来”这些智慧的火花。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意味着教师为使学生习得语言可以选择这样的“例子”或者创造性地运用这个“例子”。教师在学生对“这个省略号用得不好”提出质疑时,带着学生打破教材权威性的观念,对学生的看法予以认同,并让学生来改一改,写一写。虽然具体在这里的处理是否恰当有待讨论,但这种做法对培养、树立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是影响深远的,课堂上学生思维、语言得到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这不就是“语文味”十足的课堂吗?

总而言之,无论课改如何推进,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应该能够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唯有情和智和谐共生,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才能闪耀出动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梁丹丹.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J]. 文学教育(中),2012(10).

[2] 陈兰. 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J]. 文学教育(下) ,2014(9).

[3] 尹疆捷. 让语文课堂真正充满“语文味”[J]. 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9).

[4] 周理刚.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7).

[5] 邹全胜. 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9).

篇4: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一、“知人论世,反复咀嚼”,悟出“语文味”

语文教师的素质往往决定了语文课堂上“语文味”的浓淡。教师如能“知人论世,反复咀嚼”,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出文本的情感点,并摸清学生的情感点,然后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传达情感,就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一)找准作者的情感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联系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品悟文字的温度,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刻之处。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 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 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语言看似平淡,实则情愫涌动。“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令人深思:反动当局为什么要残杀无辜青年?接着一个“埋”字暗含流血之多,作者积恨积哀之深。现实令人“苟延残喘”,在白色恐怖之下,作者艰难地活命,并且“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乍看以为作者就此放弃,实质是表达了要在沉默中爆发、化悲痛为力量的情感!

作家用文字塑造形象,借助显性语义来表达隐含的情感,包括人际语境、社会语境赋予的被省略的意义和言此指彼的言外之意。所以,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文本,披文入情,揣摩作者的情感点。

(二)尊重学生的多元化解读

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往往就会产生不尽相同甚至大不相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多元品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求同存异,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解读文本,设想他们在阅读文本时会出现的情感碰撞。教师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当学生思维喷涌、见解多元时成功引领,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表见解、破除疑虑的地方。如在《心声》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读完文章之后,笔者和他们进行了这样一段对话:

师读完文章,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主人公京京太可怜了,他都这么不幸了,还这么受到排挤,我很同情他。

生2有的时候,老师难免会带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们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差的,认为学生成绩差就什么都差。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里说的“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其实,京京又何尝不是一样!

生3我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公平些,不要这么虚假!

师你们的老师———我,会这样吗?别说假的, 要说实话。

生4你?还好吧,至少不会像文中的程老师一样作秀。

(全班大笑……)

在课堂上,作为引领者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发言,并且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作出评价。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赞赏,当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出现偏差时,不能马上予以否定,而是要宽容,要给予鼓励。在鼓励的同时,与学生一同细究文本,通过有效追问让学生理解文本真正的内涵。也就是说, 在阅读过程中对待学生要宽容,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回答问题、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二、“动情诵读,静心默读”,读出“语文味”

作者内心无以言表的满腔情感是通过字、词、 句表达出来的,“观文者”想要“披文以入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读”。通过“读”,语言有了温度,理解有了深度,情感有了厚度“,语文味”就呼之则出了。

(一)读要注重目标指引

无论是动情诵读,还是静心默读,都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读。是为了读准字音,还是为了体会感情? 是对课文的大致了解,还是对某句关键句的细细品味?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读”的目的是为了感悟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生成“语文味”。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朗读为起点,边读边悟,再悟再读,既可几句连读,也可整段吟诵。 总之,要围绕预设目标,以“读”攻“读”,达到读者与文本的共鸣、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二)读要注重方法传授

教师在设定好合理的目标的同时,还应适时教会学生读的方法,授人以渔。如帮助学生养成按顺序阅读的习惯,即不要无目的地跳读,或只挑拣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 遇到一篇文章必须先通读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又如引导学生多读重点,边阅读边思考。除了诵读全文外,对重点内容的反复阅读也是阅读的关键。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对于文章的重点部分,必须分步阅读、着重阅读,并且边阅读边思考,甚至可以拿笔和纸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

(三)读要注重向课外延伸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品味语言的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如在每次上课前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念一段自己平时所摘抄的优美语段,或者在周记中老师给予好评的段落。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汇的积累,同时也激发学生朗读与写作的兴趣。又如举行朗诵比赛,一方面可以在班里掀起朗读文章的热潮,另一方面也能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再如让学生互相介绍好书,即依照自己的标准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好书。这样,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就会行动起来, 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

三、“圈点批注,摘抄书作”,写出“语文味”

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圈点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对学生而言,养成这种好习惯对阅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字的读音、意义,到句段的联系照应、文章的结构层次、遣词造句的特点”作圈点批注,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如浙江省特级教师赵群筠在执教《春酒》一课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读,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写,即通过“示范—归纳—运用”的流程,给文中描写“我”的精彩之处作批注,并加以评点。在教学中,赵老师既有胭脂斋评点《石头记》、朱熹集注《诗经》、金圣叹评点《水浒》的示例,也有课文句子的示范,让学生意识到评点句子可以从句子的词语、修辞、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运用这种批注方法。教学过程如下:

师请大家从文中挑选一句描写“我”的精彩之处作批注,并且写评点。可以写一点,也可以写多点,不必面面俱到。

(学生注读,大约5分钟)

师请选一句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说你是怎么批注的。

生1我选的是“其实……偷偷把杯子里,好几回……八宝酒了”,这段细节描写写出了孩子特有的调皮,古怪精灵,一个“偷偷”给人一种小孩特有的调皮可爱之感。

生2我选的是第3段,“我……走来走去…… 酒全洒在……上了”,“我”的动作,“我”不舍得喝这又香又甜的八宝酒,也表现出了这个小女孩的天真烂漫,“我”摔了一跤,却仍把杯子捏在手里更可以看出对春酒的喜爱。如果不是真正爱的东西,肯定早就丢了。

师你真的很了不起。我觉得你比刚才那位同学分析得还要深刻,她都已经够深刻了,你读出了文字所特有的味道……读书就要这样从字缝里去读。你点评得太棒了……

篇5: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语文味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2)09-045-01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相信你也有过这样的问题: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是“语文味”。

多年来,语文教学大多行走在它的边缘。而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感受与领悟能力的丧失,在语言面前迟钝化。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必须体现在真实的教学环境里

时下,开课老师追求的是 “课堂气氛活跃”。什么叫“活跃”?就是问问答答,你说,他说,大家说。发问之后,举手如林;回答之后,掌声四起。为了达到这种气氛,开课者费尽心思,甚至“不择手段”,也就不足为怪了。包装与演戏,是当今公开课为追求“活跃”而犯的通病。开课教师常常讲究包装,上课表演性强,做秀给听课教师看。课前大都把问题透给学生,以便课堂上能准确回答;选好口齿伶俐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大显身手;讲课时按操练好的程序“复制”,只要求学生按部就班。期间,教师不时来些俏皮话,对能回答问题的同学肉麻吹捧。一节课下来,居然也热热闹闹,掌声不断。这也引发了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思考:语文课堂要不要披上华丽的装饰外衣?课堂上五彩缤纷,热热闹闹的表象里,究竟有多少语文的成分?这样的课堂,这样流水线式的教学模式能制造出“语文味”吗?

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体现浓浓的“语文味”,一定要真正回归语文,我们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不是靠包装与表演,让学生徜徉在字、词、句、段的密林中,用自己的情感与体验去关照语言文字,沉浸其中,品味再三,让学生自由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更好么?让课堂成为一个能用简单词语构建的一个使心灵震撼飞扬的快乐场所。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失去了“真实”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味”更是无从谈起。

其次,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必须体现在琅琅的读书声中

清代著名的蒙学教育家崔学古说:“得趣全在涵泳。” 宋代的朱熹也提倡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眼到是看,口到是读,心到就是理解领会。因此,语文课要上成言语实践课,那么,朗读的作用是万万不能忽视的。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读、精读,读出语文的博大精神,读出语文的隽优神韵,读出语文的神采飞扬,正如一首歌中唱的: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语文教学中怎样指导朗读呢?

1. 重视范读。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还能在范读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朗读,自然就读得格外投入了。

2. 注重评价。

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在朗读的指导中也是如此。对于学生来说,一句由衷的称赞和夸奖,可能让他们终生受益。教师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充分地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那么每一个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便会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即使学生朗读不到位,我们教师也要藏起批评的锋芒,尽量把不足之处蕴藏在优点之中,可以这样说:你读得很好,如果能读得更响亮或更深情一点,就更好了。这样学生在评价中既得到了朗读指导,又提高了朗读水平,在这样的课堂中,还愁学生不会朗读吗?

3. 引导品味。

朗读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在读中细细品味语言的内涵,就像人们喜欢品茶品咖啡一样,当学生手捧教材看到那一行行优美的文字时,一定要引导他们好好地用心去品味,这样他们才能尝到书的甜,闻到字的香,感觉到文字的美了。感悟有多深,朗读就有多真。不应在学生还未走进文本、没有品词析句、没有体会情感的时候,引导他们读出感情。若教师急于完成预设的任务,急于展示预设的精彩,结果往往索然无味,也不能深入体味感情。有效的朗读要求学生在不断地对话中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地解读,读懂了字词句,才能收获朗读的硕果。“感悟”即“静思默想”、“潜心会文”,教师要给学生感悟的扶梯,让孩子们默默读书、细细品味、静静思索,充分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碰撞。

第三、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必须体现在促成学生的情感共鸣上。

语文是最富有情感美的学科,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语文教师应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教师讲课冷冰冰,似三九天之冰雪;象机器人一样虽有声而无情,虽有形而无内涵。这无激情的教学,必然得不到有激情的听课。这样的教学活动,台上台下死水一潭,教学效果必然不尽如人意。而教师要想使学生受到文本情感的感染和激励,首要的是自己要情动于中,要深入文质兼美的文本中深受感动。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篇6: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一、营造创新氛围, 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 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 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要使学生毫不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 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 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 讨论、质疑的机会多, 创新机会才多。教师只是学生的“朋友知己”, 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 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更好地积极参与学习, 并在学习中得到个性发展、张扬, 激发创新意识。具体做法: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学会倾听, 并且不是站在讲台上听, 而是走到学生当中, 与学生进行身体与思想上的零距离接触, 让学生感到, 老师不是权威者, 而是听自己意见的朋友。这种情况下, 学生思想的火花会迸发而出。如:我在上《争论的故事》一课时, 问:“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难题?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一位学生说:“老师, 我觉得这兄弟俩真笨, 为什么他们不各射一只呢?”这时, 全班同学都议论开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我觉得他说得对, 两人各射一只, 不就两全其美吗?”有的说:“我认为不对, 因为故事中的兄弟俩已经争论不休了, 当时他们根本没想到。”……正是因为老师的倾听才有了这么自然的心灵对话与思想共鸣。

二、改变学习方式, 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 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 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 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正因为如此,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 主动去合作, 自己去获取?我们知道, 学贵有思, 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 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 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 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语文学科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 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例如在学《我也是普通一兵》一课, 当学生通过学习课文, 对刘少奇十分敬佩时, 老师说:“假如你也是船民中的一员, 你会对刘主席说些什么话?”由于学生已经与文本进行了深刻的对话, 所以学生能毫无造作地、真情实意地有感而发, 他们会说得很感人。这样学生就学会了自主感悟, 学会了合作交流,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而且使他们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 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放教学的过程,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1.情景俱佳的语段, 动笔画一画。如《桂林山水》山有怎样的美呢?老师设计了“课中作画”活动, 请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 自己去“游览”并对桂林的山进行“写生”, 再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这巧地的设计,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 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反复看图, 仔细地阅读文章, 深入文字内部, 再画出“写生图”, 并在讨论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再作修改, 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 在视听结合、手脑并用中, 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助于其学会学习。

2.有争议的地方, 自由辩一辩。辩论有助于师生、生生碰撞思想、交换资源。如《放弃射门》一课, 老师以“福勒应不应该放弃射门”为题, 让学生在书中找根据, 联系自己实际各抒己见, 辩论中学生或旁征博引, 或反驳, 或补充, 不断地在自己、同学见解的基础上完善, 经过激烈的辩论, 福勒人性美更为凸现, 学生也在辩的过程中领略到世界上有很多的东西是比自己的利益更重要的。辩, 激发了思维, 陶冶了情感。

3.在教学中设疑, 大胆猜一猜。“猜”, 能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如在《认识对联》的教学中, 老师先出示了这样一副对联“问生意如何?打得开, 收得拢;看行情怎样?醒的少, 迷的多”。请学生各猜一样商品, 并说说为什么。学生很快就猜出了是伞和酒, 还回答了理由。在猜谜和说理由的过程中, 学生潜移默化感受到对联的特殊、有趣, 而且发现并认识到抓住所述事物的特征是对联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优化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互动中发展

现代媒体辅助教学, 动静相宜、声画并茂,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使抽象变得形象, 使复杂变得简明, 使不可见变得可见, 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充分考虑突破重难点的实际需要, 改进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互动中发展。如《麻雀》一课学生很难理解老麻雀在面对庞然大物的猎狗, 在毫无生机的情况下“像一块石头似地在猎狗面前”, 是怎样“强大的力量”使它坚定地这样做呢?老师将震撼人心的一幕制成课件, 让学生亲眼看见老麻雀义无返顾地从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落下来, 再反复带领学生读课文, 让学生感觉、感知、体会母子间的真情真爱, 在学生的幼小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老师还充分利用直观的板书, 请学生上台演示、解说老麻雀怎样飞落下来保护幼子, 同时牢牢把握住学生情感的主线“如果你从小麻雀身边走过会怎样做”, 学生马上上台把小麻雀移上了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直观的课件、互动的板书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 落实了“爱”的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充分整合, 教师提供教学的资源, 又让学生参与到资源的互换、共享中来, 学生个体不仅学到了知识, 掌握了方法, 而且用自己的所获振奋了整个群体。

篇7: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27-1

一、会心品读,读出语文味

1.从富有感染力的描述中创造语文味。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富有感染力,这种教学语言的使用可以说是一种教学修饰,或是一种教学技巧,它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听着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描述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这种美的语言熏陶下,学生的语言才会变得丰富起来。

2.从饱含感情的诵读中创造语文味。

诵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前提和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学生进入文本的最佳方式。文本中喜怒哀乐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节奏、优美欢快的语言都可以通过诵读来显现。学生在充分的诵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使原本无生命的语言文字符号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诵读形式多种多样,精彩纷呈。诵读的方式有多种,如范读、领读、齐读、对读,还有分角色读、分小组读等等。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选择最佳诵读方式。读到忘我之境时,师生往往投入其中,学生、教师、文本一切融为了一体,“课堂中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程少棠语),浓浓的语文味扑面而来。

3.从词句的品读中创造语文味。

品读词句是学生阅读文本的关键。所谓品味,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选点,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品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品出文章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如在教《小儿垂钓》这首诗中,笔者把“遥招手”和“遥摇手”作比较,让学生说说两个词语的不同之处,在比较中学生理解了“遥招手”的意思,接着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动作表演“遥招手”,让学生深刻了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学生通过精彩的表演把垂钓孩童专心致志钓鱼的样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正是抓住“偷”“遥招手”等字的品析、揣摩、让学生感受到了诗歌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对垂钓孩童的喜爱之情也油然而生。一个“偷”字写出了孩童的天真、活泼。“遥招手”则细腻地刻画了孩童垂钓的专注。更多的语文味在语言文字中,引导学生品出了味,也教出了味,课堂也因此焕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们都知道,每一篇文章,他的语言都是有温度的,是通过字或者是词句体现出来的。语文的课堂,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细细品味,理解、玩味让学生受到一种良好的语文熏陶,感受语文学习的独有乐趣。

二、理解感悟,悟出语文味

我们知道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的有机统一体,深刻的思想内容总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来呈现,恰当的表达方式能使作者的创作意图得到更好的展现。既然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那么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内容受到思想感情熏陶的同时,就不能忽视指导学生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两者应该并举并重,不能顾此失彼。

如教学《第一朵杏花》中竺可桢爷爷和小孩子对话的片段。

……

文中竺可桢爷爷和小孩子的对话描写将人称、提示语全部省略了,读起来特别紧凑,把竺爷爷当时急切、兴奋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同学们领悟到这种表达方式的妙处,笔者组织了让学生加上对话人称和省略对话人称的进行对比朗读,在这样的对比中孩子们很快读出了两种写法的区别,通过比较揣摩,加深体验,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竺爷爷搞科学研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同时使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程度提高了。果然,在后来的课外小练笔中,笔者常常发现这些点滴的表达技巧被好多同学恰如其分地自觉运用了,这可是真正的潜移默化。

由以上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只要把握教材特点,找准训练点,在教学中,理解内容与感悟表达方式不仅完全可以统一起来,而且可以相得益彰。但是,领悟表达的同时不能将其硬生生地从语言环境中剥离,作为单独的知识来讲授,一定要与理解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感悟中领会到作者用词之精妙,品味到语言之韵味,只有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体悟,才能促使学生对语言的内化和吸收,进而为学生能够进行“由内而外”的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善用媒体,营造语文味

如今,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巧、好”,善用媒体,能营造语文味。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株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宽松氛围,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富有语文味。

其实,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说话、写文章。”《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篇8: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面对课改,最重要、最困难的也许是教师观念的更新,这也是现代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新观念的树立,除了通过必要的培训外,更要靠持续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实践来巩固,这对于当前的语文教师来说尤其重要。语文教学改革强调在教学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1.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良好的习惯,将会决定学生今后的前途和命运。当然,习惯的养成,特别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在教育学生上,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取得一致的意见。曾见到这么一个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无论拿什么东西都乱丢,穿着的鞋子也到处乱扔。过了一年这个孩子上学了,在学校和在家里一样,拿着自己的书,教室的粉笔等同样乱扔。有一天,他的这种行为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和家长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位学生很快地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并且学会了关心其他同学,学习成绩也上去了。

2. 唤起学生的兴趣

教育是不能强迫的,不论教什么,都应先努力唤起学生们的兴趣,只有在学生们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时,所教的东西才会取得好的成效。日常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教育素材,一草一木,一块石头……只要我们启发得当,就会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前,可先讲故事,然后把语文内容编成纸牌,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接受这些知识,或者把所教的内容编成小品、戏剧等。这些教法比一板一眼地教给学生知识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扩展学生们的知识面。

3. 给学生一个想象的世界

人生的幸福一半来自想象。不懂得想象的人,就不懂得幸福。对于小学生来说,拥有想象的能力比继承百万家产更有意义。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美的课文,无论是字、词、句,还是整篇课文,都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聪”这个单字时,我们可以对学生讲一个故事:从前,有这么一个好学生,无论他学什么东西都是两只耳朵认真听老师说,两只眼睛盯着老师看,嘴巴跟随老师轻轻地念,心里跟随老师记,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个学生积累的东西多了,慢慢就变得聪明了。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这个字,而且更记得牢。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可以根据所教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编成儿歌、传说,把内容具体地表演出来,这是强化学生想象力最有效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正直、亲切、勇敢等优良品质。

4.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目前,许多家长讨厌小孩问问题,就连好多老师也不例外。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学生的成熟程度允许他们有越来越多的自由,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敢于为自己的不同见解争辩。当然,当学生提问时或者发言时,会有那种偏离现实生活、偏离课文内容、偏离教师预想的现象出现,这时,老师该怎么办?是让学生暂时打住,还是任其继续说下去,我想,应该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正确的处理,最好不要禁锢他们的思想、无视他们思维活动的存在。否则,就会影响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让学生积极提问,并不是什么都放任不管,老师要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的性质给予合理引导和推进,深入理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5. 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创造能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注重引导学生审美、寻美,踏步于审美感知的领悟阶段,而忽略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语文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欣赏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欣赏作品里的优秀人物形象,可以激发学生追求正义、勇于献身、埋头苦干、建设祖国的热情……老师如果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和推动,就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审美创造能力呢?自然和社会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场所,有目的地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学会观察,用文学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用绘画的技巧画出自己对自然、社会及生活的认知,只有这样,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这不仅可以使他们身体健壮、精神饱满,而且在写作中,描述自然界的美和社会生活的美的同时,学生本身就是创造美。生活是美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生活就没有美,只有充实生活,获取真切的体验,才能使学生在作文中进行美的创造,美的表现。

篇9: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呢?现以教学中的片段实录为例加以阐述。

[案例]

……

生:中国相对来说比较人性化,国外相对来比较理性化,所以外国人很多想法,都和中国不一样。他是写在战国时期,现代的中国人对传统的思想都是很敏感的,不是有句叫“孝字当先”吗?他会有子子孙孙这样一种想法,子子孙孙也会努力地帮他开垦……也不是开垦……

师:完成他的事业。

生:完成他的想法。或者说,他死了,子孙完成他的遗愿,也都是感觉很符合常理的。

师:很符合中国人的常理,请坐。

其实从文章写作的角度,特别有趣的,这篇文章其他都写得非常简洁,唯独在某个地方,它反复强调,其实那段话,缩减成一句话就够了,怎么说?

(众沉默)

师:“而山不加增”,前面怎么说?一句话就够了。

生:子孙无穷匮。

师:“子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一句话就够了,但是它要绕、绕、绕,它在强调,强调什么习惯?我们都喜欢儿孙满堂。中国人注重血缘,这个很重要。谁来补充?

生:我来补充,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要团结。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大家一起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愚公的成功始于团结,中国人十分推崇团结。

师:非常好,我们一直到现在还在强调集体主义,对吧?团队精神。还有没有同学要发表意见?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里,愚公是个老人,是最重要的。

师:这怎么样?为什么说他是老人,就最重要?

生:因为他“年且九十”,比较老呀,中国有道德的人,都是老人。老子、孔子……

(众笑)

师:胡子一大把。

生:所以他的语言,说出来的话,比较有权威性。

师:他一说话,下面子孙有没有人表示反对意见的,都同意了?

生:刚才提到,中国是“老人崇拜”的,连武侠小说的顶尖高手,都是老年人。老人都去移这两座山,更有教育意义,因为人家都知道,人老了,力气也没有了,连小孩都不如的。所以他用老人,在人一生中最弱的时期去移山的话,可以显出他志向的远大。

师:就像鲁迅在《希望》里面曾有这么一段话,他说,“在我老的时候,回忆起以前的往事,那苍白的颜色,就像内心里把生活孤立起来……”,那个时候,大家也都知道,鲁迅的主张并不是得到很多人的赞同。

这更让我想到,三毛在她丈夫刚刚去世的时候,她心里是非常孤寂的,但她始终有一个美好的愿望,相信有一天,在天空里会看到她丈夫的影子。所以说,她始终选择活下去。所以,请不要忘记鲁迅说的那句话,──“希望之为虚妄,正与绝望相同”。(众鼓掌)

愚公这个话题,还可以继续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讨论,大家课后,再花点时间去想一想,好吗?下课!

[反思]

这个教学案例让我们感受到师生浸润其中的浓浓的语文味。咀嚼玩味,你会发现这感觉源自教师的教学语言……

一、评价性语言:鼓励学生正确的认知

在这个课堂教学片段中,教师有三处正面的评价性语言,“很符合中国人的常理,请坐。”“非常好”等,还有多次评价,“根据这位同学的说法,愚公移山下面可以加个破折号,一个副标题,愚公移山——一个老人是梦想”, “胡子一大把”等不是泛泛而评,指向性非常明确。这分明是教师在利用评价性的语言指导学生品味语言!

更何况,“愚公移山——一个老人是梦想”这样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形式本身就是对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示范。

语文味由此而来!

二、补白性语言:激发学生情感的体验

教师引用鲁迅在《希望》里面的一段话,三毛选择活下去的语言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补白。此处的补白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丰满了教学内容,激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更有文学味,更趋厚实感。

语文和情感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性永远是语文最撩动人心的地方。然而,相较于现代文而言,文言文教学中的情感性可能是隐性的。本案例中,这些立足于文本的情感的原点就在教师巧妙适时的补白性语言中被捕捉、放大、呈现,直抵学生心灵最深处的!

上一篇:2016-2017第二学期师德计划下一篇:2024年度晋江市教育信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