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体育教学中的音乐论文

2024-04-29

试议体育教学中的音乐论文(精选14篇)

篇1:试议体育教学中的音乐论文

试议体育教学中的音乐论文

一.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1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采用合适的音乐

音乐会引起人内心情感的变化,有时会使人精神充沛、充满力量,有时会让人心情放松,这取决于不同音乐的运用。例如,在熟知的健美操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选择一些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伴随着动感的旋律,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又如,在武术教学中,一般会选择《中国功夫》、《精忠报国》等类型的音乐,在音乐的影响下,学生可以将自己想象成一位武林高人,从而热血沸腾地投入到练习中。体育运动种类丰富,针对不同的种类要选择相匹配的音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2针对不同的运动阶段选择合适的音乐

体育运动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运动准备阶段、教学阶段、放松阶段。不同的阶段要采用合适的音乐,才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如果运用的不合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运用准备阶段是教学活动开始的基础,身体从放松的状态过渡到紧张的运动状态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音乐的使用会缩短这个适应过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早早进入状态。准备阶段应该选择一些节奏感强,能激发学生运动热情的音乐,使学生取得良好的热身效果,为接下来的训练打好基础。教学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该阶段音乐运用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应根据不同种类体育项目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音乐,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把握,使学生在音乐的陪伴下将动作充分地展现出来,还可以避免学生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放松阶段是帮助学生放松身心、驱逐疲劳感的阶段。紧张的训练会使学生身心疲惫,此时,应选择一些节奏舒缓、优美的.音乐帮助学生放松肌肉、舒缓心情。

3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音乐

受年龄、性别等的影响,学生喜欢的音乐会有所差别,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音乐时,尽量选择一些该年龄段学生熟悉的音乐。一方面,学生熟悉音乐的节奏,能将音乐跟体育很好地融合起来,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熟悉的音乐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激情澎湃地投入到训练中。

二.结语

音乐不仅能使人消除紧张感、身心愉悦,还能使人精神焕发、注意力集中,将音乐引入体育教学可谓是成功之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选择合理的音乐,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不同的运动阶段、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发挥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美育和体育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篇2:试议体育教学中的音乐论文

平溪镇中心完小

姚水珍

【摘 要】 快乐教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的需要,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生动可感、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教学活动中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能自主地领悟学习材料、感悟人生、陶冶情操,促使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和创造精神,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完整地统一学生的主体性之中。【关键词】 快乐 教学法 兴趣 激情 求知欲等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逐步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快乐的情绪,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即——兴趣教学法。

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学生,只要一到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学得十分高兴。这说明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乐的因子,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显性,有些人比较隐性而已。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对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因此,快乐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和“我爱学”。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乐而忘返。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乐学呢?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充满激情。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能愉快主动地学习,教师的情绪状态或者说是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儿童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时期,容易激起共鸣。教师的激情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小学生,这种感染作用尤为突出。教师宽广的知识面、旺盛的激情,尤其是发自内心的教学激情,就犹如让学生服用了强烈的兴奋剂,使他们乐在其中。所以在上数学课时,就要求每个教师对事业、对学生必须充满爱、充满激情,唯有这样,愉快的教学才能成为可能。

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孩子是纯真的,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应该纯真、生动活泼起来。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二年级的《平均分》一课时,导入时,“为表扬学习认真努力,发言大胆的同学,教师特别准备两盘核桃(一盘多,另一盘非常少),想不想吃?(分给两组代表)教师这种分法有没有意见?什么意见?你们打算怎样分才公平呢?”造成两组学生分核桃不公平的矛盾冲突,使他们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很自然就会思考怎样分才公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也就生动活泼起来了。

三、用适宜的教学鼓励来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

真正的快乐莫过于希望的实现和努力的成功。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的某个思路或方法被教师肯定和同学们的赞赏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可见,教师的鼓励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的重要因素。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表扬和激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许多有经验的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多层面的奖励评价。比如在课堂上当众表扬,集体为之鼓掌,平时组织学生定期评选如发言奖、思路奖、书写认真奖、进步奖等等。这种奖励,可以是语言上的,也可以进行实物上的,如小红花、奖状或本子等等。虽然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最珍贵的。它不仅大大强化了他们的成功意识,而且有助于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友情,时时激励学生对学习数学投入更大的热情。

四、通过操作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创作。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学具进行操作性活动,使学生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等感知学习内容,发展学习思维。如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时,首先,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知道我们将用学具进行9 3=?的学习,并使他们知道怎样操作;其次,学生动手操作。如:先数出9根小棒放在左边,再数3小根小棒放在右边。从3根里取出一根,和9根放在一起,是10根,捆成一捆。右边还有2根,两边合起来是12根;再次,让学生大声地口述操作过程,从“9根小棒加3根小棒”过渡到“9+3”。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把具体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加深了对抽象知识的认识,体验到参与知识的情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3:试议体育教学中的音乐论文

一、注重对民族乐器和乐曲的了解, 使学生产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自豪感

我国的音乐文化历史悠久, 在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 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吹奏乐器, 距今约有八千年的历史;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 距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 令人陶醉。在民族乐曲方面, 远古乐舞中舜时的《韶》乐是一部著名的宗教性乐舞, 公元前500多年的吴国大夫季扎在鲁国看了《韶》乐演出后感慨地说:“德至也哉!大也!如天之无帷也, 如地之无不载也。”他所说的大意是指作品《韶》内容丰富狂野, 恰似天一样覆盖着万物, 像大地一样负载着一切。后来,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齐国观看了《韶》乐演出后感言:“不图为乐之于斯也, 韶尽美也, 又尽善也。”又如, 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孝行览》记载:“伯牙鼓琴, 子期知音, 子期死, 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这就是乐曲《流水》所描述的动人故事。1977年8月22日, 美国发射的“航天号”宇宙飞船所携带的唱片里就录入了《流水》这首中国的古典乐曲。再如, 典雅优美的乐曲《春江花月夜》, 我国中央人民广播艺术团民族乐团在德国演出时, 全剧场的观众都陶醉了, 当乐曲达到高潮时, 雷鸣般的掌声淹没了剧场。如今, 这首乐曲深受国内外听众的青睐, 已成为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国的民族乐器和乐曲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就借用了我国民间的“鲜花调”作为音乐素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更是我国民族交响乐的典范之作, 被许多西方音乐家称之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 美国的冰上舞蹈家曾经将其改编为冰上芭蕾的伴奏曲。

以上都是我国民族乐器和乐曲的经典篇章, 高中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向学生作介绍, 可以使他们产生对祖国音乐文化的自豪感。

二、善于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奠定基础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佳的“园丁”, 它是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究的内驱力。正如苏联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说:“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一般情况下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因此,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 合理利用多媒体, 巧妙设计出栩栩如生的动画教学情境, 化静为动, 化无声为有声, 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作者在执教“京剧基础赏析”一课时, 就在导入环节应用多媒体展示了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京剧脸谱, 并伴随着韵味十足的京调音乐, 许多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 饶有兴致地期盼京剧的正式开场。再如, 作者在执教《绿叶》这首歌曲时, 运用多媒体声、光、色、形合一的优势, 创设了美妙的情境:灿烂的阳光下, 树木郁郁葱葱, 远方的牌坊旁“躺着”几所小茅舍, 小河流水潺潺, 再配上动人的背景音乐。在如此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视听觉都被积极调动起来。此时, 作者先要求学生给画面自编歌词, 然后反复朗诵, 接着给画面配上《绿叶》的原歌词, 最后制成简单的MTV让学生尽情欣赏优美的画面, 倾听悦耳的歌声, 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 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学唱中将歌曲的情绪自然地表现出来, 爱国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在高中音乐情境教学中, 我们务必选择与作品内容直接相关的视觉画面, 既可以是直接的演奏场面, 也可以是间接的主题联想画面。例如, 在引导学生欣赏江南笛王赵松庭的笛子演奏曲《早晨》时, 作者采用多媒体展示了令人神往的春晓图:在一片葱苍茂密的树林里, 一缕晨曦透过林隙微露, 万籁俱寂, 一两声鸟鸣让人无暇遐思……此时, 动听笛声悄然响起, “笛子独奏《早晨》”的流动字幕从左向右慢慢移动, 突然, 字幕化作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如此的情境导入, 学生很快就进入了预设的教学意境之中, 使学生产生无限的美感, 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怀油然而生。

三、巧妙结合戏曲民歌精华, 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绚丽多姿的戏曲与民歌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代表, 假如我们在践行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利用戏曲民歌精华, 能更好地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而戏曲民歌艺术含有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 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把握戏曲民歌精华的同时, 也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 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稍有现代戏曲知识的学生, 都能简略了解杨子荣、郭建光和李铁梅等典型的艺术形象, 如果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让他们学唱, 一定能有效振奋学生的精神和斗志。当然, 歌颂民族英雄主义和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是丰富多彩的, 例如, 《岳母刺字》、《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红灯照》和《秋瑾》等戏曲都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操的好素材, 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民歌短小精悍, 深受学生喜爱, 诸如《解放区十唱》和《解放区的天》等歌曲都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这两部作品反映了“八年抗战”时中国人民英勇杀敌和解放区的军民轰轰烈烈地开展“生产自救,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通过对民歌的学习和欣赏, 能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从而增强了实现中国梦的责任心。

篇4:试议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数学;探究性;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是说实施新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数学,即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学习数学。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谈谈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一、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所谓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等探索活动,从而主动获得知识、技能,并能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

(一) 问题性

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进行探究性学习,问题设计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示例、习题、公式、概念、定理等为学生创设探究的出发点,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索的情感。

因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探究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就决定什么样的思考,思考决定行为。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探究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因此,问题设计要做到:(1)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乐意接受问题的挑战。(2)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障碍性。“障碍”是导致问题有价值的根本原因,在学生跨越障碍有困难时,教师理应是学生跨越障碍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 实践性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似乎显得并不很突出”,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自己动手去实践,学生在深入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参与性

探究性学习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参与地位。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主体参与就没有教学活动的产生,主体参与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质量。教师应把数学教学设计成教学活动的过程,实践活动是学生数学认知发展的基础,把数学教学设计成教学活动的过程,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取知识,在探究中不断创新。

(四) 开放性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问题的开放性就是指条件开放(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结论开放(多结论或无固定结论的)或者解题策略开放(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去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一个实际问题。由于问题开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思考和想象可能的情况,在思考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得到培养。因此,教学设计具有开放性,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直观再现数量关系和灵活解读数学信息的能力;三是可以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养成不满足于一种方法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三、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终点,经过教学实验和研究,我们把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确定为:设疑激趣——质疑探究——归纳总结——尝试应用。

(一) 设疑激趣

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设置具有一定容量和开放度的问题,使学生处以急于想解决问题,但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却难以解决的问题情境,形成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思想最积极的状态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目标。

(二) 质疑探究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观察、实验、联想、归纳、推演等探究活动,从中发现新知识和新方法,解决提出的问题。

(三) 归纳总结

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形式,归纳出探究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一般结论,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四) 尝试应用

篇5:试议体育教学中的音乐论文

一、欧式风格应用中的问题

可以说上述典型的欧式景观风格在我国都有非常成功的案例。位于合肥市的“金色池塘”的二期就成功应用到露天客厅这一风格,在这种欧式风格中人们的私密性得到很大的保证,同时又与大自然实现了亲密接触。上海的信达郡庭就成功应用了英式自然风景这种风格,细节设计细致,为人们营造了典型的英伦风格。而武汉的丽水佳园则体现了充足的法国风情,充满了浪漫气息。可以说欧式风格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有重形式、忽视功能,尺度设计不够合理,多种元素应用不够科学。重形式,轻功能是我国小区应用欧式景观的一大缺点。在景观建设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美感和形式,忽视了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完全按照图纸来进行施工,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地区特色。尺度设计不合理是影响景观实用性的重要因素。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注重平面尺度的合理性,平面尺度太大,这样一来景观的.实用性大大降低,人们无法感受到景观的人文性。这违背了我国建筑风格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多种元素应用不够科学。在景观设计中,很多开放商过于追求效果,把多种元素都应用到景观建设中来,这样一来多种元素的应用就不够协调,给人很大的矛盾冲突感。

二、改进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景观的功能居住环境的建设与改进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居民。人才是整个居住环境的主体,所以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人类的各个方面的需求,不要单纯地追逐形式和美感,以为人们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为主。空间设置一定要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在欧式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浓厚的人文气息,为什么在我国就没有表现出厚重的人文关怀?这是因为在引用的过程中照抄照搬西方模式,没有与我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心理结合起来,所以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实际进行创新。

2.尺度设计合理,以整体性原则做指导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小区的特点合理规划尺度,保证尺度的合理与科学。我们知道,完整的居住环境包括建筑和景观这两大因素,为了实现居住环境的统一和谐,我们一定要保证景观的设计与建筑风格相结合,实现统一规划与调度。

3.提高植被覆盖率,实现植物的多样化植被可以说是大自然最直接的代表。所以为了实现山水城市,我们要在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并且实现植物的多样化。我国小区的植被覆盖率比较低,植被分布比较零散。这样一来植被的作用完全没有发挥。小区的自然特色没有体现出来。

三、结语

篇6:试议高校体育分层式教学论文

1大学体育教育分层教育的依据

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分层教育法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有了很多的科学依据的基础上提出的。首先,但从分层教育法来看,其非常符合每个人在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客观个别差异,我们称之为因材施教。每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在方方面面都存在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差异是由先天的身体因素以及后天的生活环境所造就的。体育教育中每个人个体差异方面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身体素质水平的差异以及运动能力。这些不同的个性差异表现在能力类型的不同以及发展水平在表现时间上的差别。分层教育法正是依据了每个单独个体在能力方面的不同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分层教育法非常符合教学阶段的目标性,体现依据不同时间来教育。由于每个学生在身体天赋方面的差异,为了能够让每个学生在教学环节都能够挖掘出自身最大的潜能,在学习中充分发展,就不能采取常规的教学方式,而通过一定的标准将学生进行分类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针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水平的不同,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而学生在接到任务要求之后采取何种方式达到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在因材施教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以及动作技能等多方面出发,将新课标作为施教的依据,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以贯穿于大学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最后,分层教育方法非常适合“掌握”和“接受”这一对不同的概念范畴。学生的可接受原则要求我们安排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要以能够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为标准,让他们不论从智力方面,还是体力和精神上都不会感觉到过重的负担,同时还能够获取到更多的知识或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以超过95%的学生能够达到此标准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否做到了符合学生实际接收能力的原则。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要能力差异来自学生学习一类体育项目的速度,而不是最终达到的高度。

2分层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在对分层教育法的目的以及意义有所了解后,我们在具体的实施中注意实施方法的合理性。大学体育教育要面对的学生不同于中学生,在思想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因此对于体育教学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这方面要多与学生沟通,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精心研究教学方法的改动措施中更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许多学生由于自身运动细胞较少,所以体育教育方面产生一定意见,甚至不愿意参加体育教育。教师要针对这一类学生做好相应的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

1科学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并不是在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方面都过硬的,所以制定的目标不可太高。在充分了解大学生的个人基本能力之后,要注意整体目标与每个学生的个人目标相结合,同时制定出长期的训练目标。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在目标的达标测试过程中,都会有部分的大学生在该项目中表现的不如人意。针对该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将这些大学生集中起来,从思想上给予支持,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要明白这项达标测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困难,每个人都要在达标测试中放松自己的心态,将最好的状态拿出来,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让他们明白体育项目是需要长期坚持加以锻炼才能够提高的项目,那些能够达标的同学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这方面能力的锻炼才做到的,并不是天赋有多高。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演示,让每个大学生亲演练,然后让他们在课下多做这方面的训练,挑战自我。其次,大学体育教师还应该将课中目标与学生的课外目标相结合,将课外目标作为实现课内目标的有效手段。在面对这些运动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时,不能去挖苦,而是通过耐心指导,加强锻炼。事实表明,这些学生通过课外目标的设定,加上坚持不断的锻炼,在体育项目中都表现得非常好。

2客观来把握学生的层次大学生的分层与老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大学体育分层教育法中一定要以大学生为基础,以教师的指导为前期来进行,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来调控整个教学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依据教学目标,分布进行体育项目的教学。首先是练习手段和方法的编制,这些手段和方法也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手段编制,让学生更快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要对照目标对学生进行及时地指导工作,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一个及时的`了解,进行反馈和矫正。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其次,学生的层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学生在开始阶段可能表现平平,但是运动天赋比较高,会让他们通过不断的训练,能够很好完成教师制定的目标。所以,学生的层次划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此为依据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科学的评价,不断调整教学的方法。

3做好个别辅导工作分层教学方法是要力争做到因材施教,所以个别指导工作是否成功,直接关系着不同层次学生是否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这也是分层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在坚持分类对待进行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目标,提出不同要求,让技能较好的同学进一步完善的同时,要让能力差的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课程既定的目标。教师要注意在实施个别辅导的过程中,要看到针对性与及时性,同时注意教学的反复性,一定不能因为急于求成而放弃个别教育。

3结语

篇7:试议体育教学中的音乐论文

一、新世纪我过社会体育的几种主要类型

随着全民终身体育的观念深入人心,新世纪社会体育的迅速发展呈现多元化,根据社会体育的不同形式与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健身型所谓健身型就是指进行社会体育锻炼的目的单纯只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参加这种社会体育的人们,没有任何的功利思想,在运动量上往往都是应人而异、量力而行,但是这种类型的人往往会认为运动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通过持之以恒的运动,达到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的目的。

2.娱乐型娱乐型的社会体育活动是指为了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精神压力或调整情绪波动而进行的娱乐性质的体育项目,如跳舞等等。现代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生活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很多人们生活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长久如此,使得人身心疲惫,不仅有害与心理健康,还会造成很多身体上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为了摆脱生活上的压抑,释放自己的重压,很多人会选择这种娱乐性的社会体育,这也是未来的一种必然趋势。可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人们对于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娱乐性的社会体育项目会作为未来的一种主要的社会体育类型得到不断的发展。

3.职业型职业型的社会体育项目是指以高水平竞技为主的运动。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传播,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各种竞技类的比赛越来越多,由于这类比赛的社会观赏性,决定了职业型的社会运动得到了不断发展。随着职业竞技的要求越来越高,竞技比赛的公平性与观赏性的不断提升,使得职业竞技已然成为促进各国之间友谊的一种方式。我国的.职业型社会运动发展迅速,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新世纪我过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特点

高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旨在社会型人才的培养,所谓社会型人才是指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体能素质作为高素质人才所必须的一种素养。因此高校应该与社会相适应,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基本点与出发点,展望未来。然而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系统并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进行相关改革。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角度可以看出,未来高校体育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注重培养出学生坚持锻炼的好习惯。评价一个国家社会体育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体育人口的百分率,高校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属种,自然也需要高度重视。经过高校对于学生锻炼意识与体育精神的教育,使得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了健身的好习惯,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同时还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对于生活更加热爱,并且使社会的体育人口比例得到增加。因此,作为高校培育人才不可推卸的一种责任,高校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与健身好习惯的养成,激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参加室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更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加适应以后的社会。

(2)高校应加大对于体育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使得体育环境发生根本性转变。目前,高校的体育设施越来越齐全,然而一些高校的室内体育场合依旧实施收费制度。这种制度的设定是极不合理的。对于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进入图书馆;对于身体的锻炼,却只有一些室外的场合可以进行选择,而一些室内的运动场合却需要收费,且收费一般比较高。这显然不利于高校体育的发展。并且体育项目繁多,体育教学课程时间又少,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对多种体育项目了解却又没有一项精通,自然不会提起他们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爱好与热情,显然不利于高校体育的开展。所以应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资,放宽学生对于体育场所的局限,高校体育课程争取使学生熟练掌握一种运动项目,使他们有所特长,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进而带动社会体育的发展。

(3)对于体育专业型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应贯穿于高校体育教育之中,提升专业型体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专业型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保证的同时,对于他们的文化素质的提升也同样重要。同时还应当注重于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等等社会技能,否则就会导致大量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出现,这种情况应当予以避免。就算是一名职业型的运动员,其素质和涵养与他们的竞技能力同样重要。只有高素质高水平的运动员才更容易得到对手的尊重。

(4)高校体育将在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人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竞技运动职业化的不断推进,高素质、高水平的运动员越来越被社会所需要,因此高校对于职业型运动员的培养将肩负更大的作用与意义。目前专业运动队和单纯的运动学校有很多的弊端,例如不注重文化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得运动员没有文凭,在退役之后很难就业,这无疑会造成一个国家的负担;运动学校的管理水平不够,使得培养的运动员的道德水准低下。而高校在这一方面就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可以为专业型体育学生提供独到的校园生活环境,可以给他们进行相关文化课程的学习与熏陶,所以高校将在培养优秀运动型人才发挥其重要作用。

三、结语

篇8:试议体育教学中的音乐论文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学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缺少创新观念的培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基于不断创新的基础之上,正是基于此种自然规律,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才必须在教学中除了传授音乐知识的基础之外,还要不断渗入音乐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以往传统高职院校的传统音乐教学中,仅仅将音乐知识作为课堂授课重点,虽然这是一种对教材以及教案的负责,但却忽略了教材之外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一味采取填鸭式教学,不但索然无味,使学生提不起对音乐的兴趣,自然也就很难激发出学生对于音乐的创新能力,也就无法达到当今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标准。 因此教师必须重新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展开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 带动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二)音乐教材陈旧内容缺乏创新

音乐教材是教师的主要授课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对于音乐的最初接触平台,因此如果教材设计得过于死板,缺少创新意识的培养,那么也就自然无法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当前高职院校的音乐教材较为缺乏新意,这也是影响音乐教学中渗透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音乐教学授课地点过于局限

音乐源于生活,源于自然,很多优美动人的乐曲,都是源于自然的灵感。当今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往往仅局限于课堂之中,不但不利于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提升,更人为切断了音乐与自然、与生活的连接,也就不利于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变传统的音乐授课方式,也是提高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一个契机。

二、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优化教学设计构建具备良好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工作应当设置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于教学的主要授课者是教师,可以首先从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出发,构建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音乐教师队伍,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自身良好的创新精神不断带动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此外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模式上都要加以创新,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适当加入创新课程,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创作,通过技能训练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

(二)在各项音乐技能教学中加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应当在音乐教学各项音乐技能的培养中,加入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作曲教学本身就是一项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 在教学中,先训练学生通过音乐要素分析作品的能力。例如让学生欣赏一首作品,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音乐元素对作品进行简单分析,并且可以让学生分析完第一乐句后,根据所给的节奏,自行创编出下一乐句。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能很好地锻炼其音乐创造能力。

在声乐教学时,教师同样也可以融入创新因素,例如要求学生为歌曲重新作词,也可以把歌曲演变成音乐小品,同时也可以自主选择歌唱形式,甚至将不同的演唱形式运用于一首歌曲中,这些方式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适当变换音乐教学地点

音乐的创造灵感往往来源自生活、来源于自然。因此仅在教室中进行音乐教学,会让音乐脱离真正的来源,也就成为无根之水,缺少生命力、感染力。素以音乐教学可以适当改变教学地点,多组织些户外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然中聆听天籁,在聆听中感受到音乐的启迪,得到新的感悟,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创新灵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加入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当今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需要,更是音乐艺术领域不断前行发展的源动力。因此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就必须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鼓励学生参与音乐独立创作,使学生的音乐创新潜能得到最大化开发,使对音乐创新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渴望,最终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摘要: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急需创新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中的音乐专业必须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虽然当今高职院校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些许成就,但包括在教学硬件设施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探索出全新教学方案,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为社会不断输送高素质创新型音乐人才。

篇9:试议体育教学中的音乐论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爱国主义 良好品德 心理健康

初中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一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还需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

秦皇岛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要求:根据语言思维密切联系、文道统一的原则,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章过程中,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结合文章主题思想和形象感染,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良好道德、心理教育;在指导课外阅读和作文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给学生以多角度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印象深刻的影响。按照此要求,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了以下方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涵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学习唐诗宋词,我极力挖掘诗人们爱国情感的表达。每次充满感情地范读课文,都能把学生带进诗的意境中。杜甫的忧国忧民,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色彩;陆游和辛弃疾的的爱国主义精神,奏响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他们成为后人敬仰、效仿的楷模。

我们的祖辈如此,文学大师鲁迅又何尝不是爱国的典范?

我在讲授《藤野先生》时,引导学生深入领悟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鲁迅先生初到东京,看到那些醉生梦死的清国留学生,不惜笔力,描绘他们丑态百出、无所事事的样子,表达了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去仙台的途中,记录了日暮里和水户,展示了他的爱国情怀。到了仙台,受到特殊照顾,感受到作为弱国国民的悲哀。特别是“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使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强烈刺激。他意识到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也只能做给别人示众的材料,应该彻底拯救他们的灵魂。鲁迅先生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但在那时那地他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用笔做投枪、做匕首,直刺敌人心脏,与那些“正人君子”作斗争。我用鲁迅的爱国精神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让他们假定那两个事件发生时,自己身临其境会是什么感受,怎样去做。学生慷慨激昂的陈述了自己的想法。

在学习《最后一课》时,我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面对国家的沦陷,似懂非懂地接受了韩麦尔先生的引导,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体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那么,我们现在学好汉语,写好规范字就是爱国的表现。随时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爱国的具体做法。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良好品德教育

新时代的中学生,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他们热情奔放,聪慧能干,但同时个性张扬,逆反心理强。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同时学会感恩父母,具备责任感呢?

我们学校现在实施的小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团体意识,特别是好、中、差学生的搭配,又要与其余组竞争,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积极性颇高。

例如,在学习《斑羚飞渡》时,我精心布置了预习,制作了精美的课件,然后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被逼上伤心崖,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让年轻的斑羚获得新生。

借此,我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学生谈到蚂蚁遭受火灾时,抱团滚出火海,一层一层的蚂蚁被烧死。结合这些故事,让学生自我剖析,谈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另外,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我又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特意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母亲》。学生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的喜爱、赞美之情。特别是杨金龙同学,母亲身患癌症,但却依然细心地照料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记忆犹新,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他本来写作水平并不高,但由于有真情实感,站在前面读给大家听时,同学们都哭了,他自己也是泣不成声。师生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加以鼓励。

一个人富有强烈的责任感是有所作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而起重要作用的正是学校的教育。

学会和谐相处,学会感恩父母,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这些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我校申报课题《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探究》,作为课题主持人,在做问卷调查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他们情绪不稳,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稳定;人格偏执扭曲,耐挫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青春期间困惑等。并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如打架、骂人、说谎、吸烟、赌博、考试作弊、厌学、逃学、给别人要钱、与老师对立、不接受教育,是非观念淡漠,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仅有一次,是来之不易的。教育学生只有尊重生命,才会爱惜自己,进而爱惜他人。

在教学《敬畏生命》一文时,我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热爱这来之不易的生命。

在学习《再塑生命》时,让学生了解到作者海伦.凯勒,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后来,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在莎利文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她身残志坚,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试着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有爱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尤为重要。

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从而为新形势下的大语文谱写出崭新的一页。

篇10:试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论文

一、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意义

因此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成为了学生和老师关注的重点。如何才能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这是每个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探索的问题。实行新课改以来,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得到极大的改变,高效课堂建设迅速开展起来。高效课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仅从这一点来说,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要建立高效课堂,首先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而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但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现今,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有很多,老师要充分借助数学中的趣味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千变万化,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课。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在数学课堂上认真听讲,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二)建立合作制度,成立专门的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该教学方式,建立专门的学习小组,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在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但可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老师每堂课都要给小组布置学习任务,由小组负责人将任务分解并分配到人头,集合小组成员的所有智慧解决问题,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老师要及时出面进行指导。

(三)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思路。在现今时代,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遏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鉴于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改革教学思路和方法,不得过多的干预学生的自由发挥,只需要在学生出现偏差时,对其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必须要脱落对教科书的依赖,要不断变换角度和内容,让学生每堂课都能感受到不同,以此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枯燥乏味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不但可以减少老师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显得更为直观,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还能够促使教学方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老师可以将影视、图片、文字等教学元素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结束语

篇11:试议体育教学中的音乐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实现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创设情境,触景生情

选入中职语文课本的都是情辞兼美的文章,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情,在情感共鸣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多媒体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它不仅能有效的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并茂,向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我在上《沁园春?长沙》这篇文章导入课文时,利用了多媒体播放湘江秋季的美景,在滔滔江水中,朗读声响起,让学生在美景与旋律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革命者的壮阔胸怀。这样,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2.唤起期待,激发兴趣

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努力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他们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深入剖析作品。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在教《沁园春?长沙》一课时要求写一篇文章《今天,我站在橘子洲头》。教师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有历史走到现实,有课本走向生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教材中有些文章言虽尽而意未完,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时能走进文章,产生共鸣,同时又能走出文章,想象迁移,灵活运用。激发其思维,训练其想象力和创造性,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里,学生思维整体结构获得优化,向追求“独到”、探索“最佳”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3.整合资源,彰显个性

讲授情感比较复杂的作品时,教师千万不要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当与学生一起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用心钻研教材。在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倾听,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并组织学生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学习《胡同文化》时,老师可能会问第一个问题:(1)如何从“胡同”中发现“文化”的背景,以及如何认定作者的情感?(2)“大白菜”的内涵是什么?(3)庭院和胡同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有了这些问题之后,让学生独立阅读,在一个初步的了解后,提问学生阐述主要观点,再由其他学生评价,老师进行评估总结。学生的见解可能不同,但正因为有了这些不同,才能呈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

4.合作学习,生发新知

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条件,一般由3~5人组成基本组织形式的学习小组,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试点研究教学活动,通过协调彼此在快乐、和谐和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和教学,促进学生达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技能的形成,它的主要奖励依据是学习小组的总成绩。它这一教学策略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以良好的质量,教学效果的非智力方面的发展,他们的理论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这种理论和方法主要在中小学的语言教学中适用,并获得了显着效果。例如:中职语文中的《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这是中职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文言文词语课程,虽然文章不长,但是文言文的学习对学生来讲还是难度很大的。采取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学生在通过各种形式对全文进行诵读后,各个小组的成员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研究。学习同一部分内容的同学编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对一些经典文本的特殊含义的话来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通过学习交流掌握精髓后,教师应严格检验,掌控学生的行为,回答学生的提问。最后,各个小组代表组成在整个班级中进行交流发言。由学生和教师分别对学习做出评价。

篇12:试议体育教学中的音乐论文

一、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当前的语文教学则往往把教学目的定位在知识传授上,而忽视人这个根本。因此,师生关系上无平等可言,无民主可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统治地位、权威性神圣不可侵;学生只能臣服,绝对听从教师,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发扬民主,才能解决学生愿学的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魏书生、于漪、宁鸿彬等教师的成功教学中得到充分证明和找到大量范例。要使教学民主得到充分体现,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不是一句“热爱学生”所能概括的,而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激励、合作、服务基础上的,“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主动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帮助学生去吸取、探索知识,有区别地引导他们,而非统一模式塑造他们”。在语文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下的教学民主则表现为:学生有读书、思考问题的时间,有提问题、训练语言应用的机会,有发表见解、参与辩论、纠正别人错误的权利,有求同存异、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探索新途径的表现。

二、突出思维能力和习惯培养为重点

当前的语文教学在方法上较普遍地强调语文知识的传递和接受,看重结论,因此学生的思维潜力得不到开发,训练得不到强化,形不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主体性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既适应未来发展又适应终身发展,这就不得不抓住思维能力与习惯培养这个重点。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有了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人的`主体性发挥才有质量和效益。所以我们说,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基础。当前语文教学中这方面应重点落实好单纯的认知性学习转化为认知与实践相结合性学习,重视好三个问题: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三主”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二是实现教学重点的转移,即不把记住现成结论放在第一位,而是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学生观察、体悟、感受、发现、运用、创造放在首位;三是遵循语文学科思维培养的基本原则,如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相结合、发展思维与知识教育相结合、语言的课堂学习和社会应用相结合、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同时开发等。

三、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积累

首先,只有让学生多诵读课文,才能充分调动起知识和经验、理智和情感,有效地消化课文。有人总认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如果占了时间去读书,就没教师分析讲解时间了,达不到对课文的准确深刻理解。诚然,学生通过读书获得的理解也许确实没有教师讲得准确深刻,但学生在诵读课文中不但获得了对课文一定的消化,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主体地位,其知情意等都得到了调动和训练,这正是主体性发展教育所竭力追求的;而靠教师讲,则主要只能塞给学生一些现成结论,而且这些结论还不一定正确。其次,只有让学生多多背诵经典诗文,才能丰富其语言积累;也只有语言积累丰富了,才可能有效内化为语言感受与应用能力,提高语文素质,获得主体性发展。

篇13:试议体育教学中的音乐论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爱国主义,良好品德,心理健康

初中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这段时期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一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 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 还需渗透德育教育, 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

秦皇岛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要求:根据语言思维密切联系、文道统一的原则, 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 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文章过程中, 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结合文章主题思想和形象感染, 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良好道德、心理教育;在指导课外阅读和作文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给学生以多角度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印象深刻的影响。按照此要求, 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了以下方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涵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 因此, 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 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学习唐诗宋词, 我极力挖掘诗人们爱国情感的表达。每次充满感情地范读课文, 都能把学生带进诗的意境中。杜甫的忧国忧民, 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色彩;陆游和辛弃疾的的爱国主义精神, 奏响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他们成为后人敬仰、效仿的楷模。

我们的祖辈如此, 文学大师鲁迅又何尝不是爱国的典范?

我在讲授《藤野先生》时, 引导学生深入领悟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鲁迅先生初到东京, 看到那些醉生梦死的清国留学生, 不惜笔力, 描绘他们丑态百出、无所事事的样子, 表达了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去仙台的途中, 记录了日暮里和水户, 展示了他的爱国情怀。到了仙台, 受到特殊照顾, 感受到作为弱国国民的悲哀。特别是“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使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强烈刺激。他意识到凡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也只能做给别人示众的材料, 应该彻底拯救他们的灵魂。鲁迅先生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 但在那时那地他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 用笔做投枪、做匕首, 直刺敌人心脏, 与那些“正人君子”作斗争。我用鲁迅的爱国精神教育学生,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让他们假定那两个事件发生时, 自己身临其境会是什么感受, 怎样去做。学生慷慨激昂的陈述了自己的想法。

在学习《最后一课》时, 我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面对国家的沦陷, 似懂非懂地接受了韩麦尔先生的引导, 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体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那么, 我们现在学好汉语, 写好规范字就是爱国的表现。随时给学生以启示,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 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爱国的具体做法。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良好品德教育

新时代的中学生, 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 他们热情奔放, 聪慧能干, 但同时个性张扬, 逆反心理强。教学中, 怎样让学生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 同时学会感恩父母, 具备责任感呢?

我们学校现在实施的小组教学方式, 增强了学生的团体意识, 特别是好、中、差学生的搭配, 又要与其余组竞争, 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积极性颇高。

例如, 在学习《斑羚飞渡》时, 我精心布置了预习, 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然后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被逼上伤心崖, 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 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 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 让年轻的斑羚获得新生。

借此, 我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学生谈到蚂蚁遭受火灾时, 抱团滚出火海, 一层一层的蚂蚁被烧死。结合这些故事, 让学生自我剖析, 谈认识, 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另外, 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我又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 特意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母亲》。学生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的喜爱、赞美之情。特别是杨金龙同学, 母亲身患癌症, 但却依然细心地照料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记忆犹新, 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他本来写作水平并不高, 但由于有真情实感, 站在前面读给大家听时, 同学们都哭了, 他自己也是泣不成声。师生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加以鼓励。

一个人富有强烈的责任感是有所作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 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 而起重要作用的正是学校的教育。

学会和谐相处, 学会感恩父母, 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这些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我校申报课题《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探究》, 作为课题主持人, 在做问卷调查时我发现, 有不少学生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他们情绪不稳, 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 缺乏自信;学习困难, 考试焦虑, 记忆力衰退, 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成绩不稳定;人格偏执扭曲, 耐挫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 青春期间困惑等。并表现出种种不良行为, 如打架、骂人、说谎、吸烟、赌博、考试作弊、厌学、逃学、给别人要钱、与老师对立、不接受教育, 是非观念淡漠, 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 仅有一次, 是来之不易的。教育学生只有尊重生命, 才会爱惜自己, 进而爱惜他人。

在教学《敬畏生命》一文时, 我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热爱这来之不易的生命。

在学习《再塑生命》时, 让学生了解到作者海伦.凯勒, 她的眼睛看不到, 耳朵听不到, 后来, 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在莎利文老师的耐心教育下, 她身残志坚, 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 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 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 应该试着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有爱心。在教学中, 我们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 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尤为重要。

篇14:试议体育教学中的音乐论文

【关键词】:数学游戏;数学教学;教学价值;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以及在初中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入数学游戏和收获体会等几个方面,并结合若干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运用数学游戏,挖掘和发挥数学游戏的作用,将对优化数学教学和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学游戏是一种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的智力娱乐游戏活动。”数学游戏的这一界定,明确了数学游戏必须既是数学问题又是游戏,同时具备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一本很好的数学游戏选集能使任何水平的学生都从自己最佳的观察点面对每一个题材。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的内容,而且还体验到了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而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会对学生今后一生对待各种数学问题的整个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数学游戏的教育价值不容置疑。

一、数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第一,数学游戏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方法。因为游戏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通过具体的经验去为今后必须学习的内容作准备。例如折纸游戏: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进行折叠,纸片上留下折痕会揭示大量的几何知识:全等、对称、四边形的性质、相似……如果纸片能够一直折下去,当对折30次后,它的高度比珠穆朗玛峰高度的10倍还多。通过计算,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不算不知道,数学真奇妙”。还可利用游戏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数学活动具有将抽象的知识通俗化的作用。比如,在研究“视图”时,可引入游戏:先在桌上放一个茶壶,各小組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让学生把观察的结果画下来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试着去解释。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集体评价和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通俗化。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观察、鉴别、分析能力,根据直觉用笔画出自己的感觉,用自己的方式来研究世界、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嘴表达、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第二,数学游戏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的精神。数学游戏作为智力游戏的一种,在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有许多游戏看似复杂,用常规方法也许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但若能放开思路,打破常规,灵机一动,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就可能事半功倍,得到一种简洁而优美的解法。这种思维方式是解决数学游戏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数学游戏也锻炼了人的这种思维能力。

第三,数学游戏还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数学态度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游戏是培养好奇心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由游戏的性质决定的——趣味性强、令人兴奋、具有挑战性等。好奇心又为探索数学现象的奥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就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高级的心理追求和精神享受,充满了乐趣。许多数学家开始对某一问题作研究时,总是带着和小孩子玩新玩具一样的兴致,先是带有好奇的惊讶,在神秘被揭开后又有发现的喜悦。另一方面,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勇于创造的研究态度。

二、数学游戏在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在引言、绪论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对于教科书的第一节课,每个学期的开始,每一章的开始,一般都可以安排一节绪论课。例如七巧板游戏:它是我们祖先运用面积的分割和拼补的方法,以及有相同组成成分的平面图形等积的原理研究并创造出来的。七巧板作为一种平面拼图游戏,它还可用于儿童启蒙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识别图形的能力,因此它可作为平面图形一课的引例。再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的数字1与字母x对话的游戏可作为求代数式的值一课的引例。

2、在新概念的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比如在研究“正方体的展开图”中,可以通过将一个正方形沿着它的几条棱剪开后,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多剪几个,然后观察一共可以剪出几个不同形式的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从而得出平面展开图的有关概念。

3、中考题中融入数学游戏。在近两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了以游戏为背景材料的题目,这类题目将数学问题置于常见的游戏中,使问题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并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扑克牌游戏。

小明背对小亮,让小亮按下列四个步骤操作:第一步:分发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2张,且各堆牌的张数相同;第二步:从左边一堆拿出2张,放入中间一堆;第三步:从右边一堆拿出1张,放入中间一堆;第四步:左边一堆有几张牌,就从中间一堆拿几张牌放入左边一堆。这时,小明准确地说出了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你认为中间一堆牌的张数是多少?简析:此题把列代数式及代数式的化简等知识融入扑克牌的游戏之中,让考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第一步后每堆牌的张数是x,则第四步后中间一堆牌的张数是x+2+1-(x-2)=5。

上一篇:六(下)课内文言下一篇:送单身朋友的光棍节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