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三生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家越来越重视初中体育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接受初中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在体育活动当中还可以掌握众多种类的体育技巧与方法。将应急生存教育融入初中体育课堂当中,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代教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提升体育教学的教育价值。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体育教学中的三生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教学中的三生教育论文 篇1:

三生教育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摘要:“三生教育”是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个层面的新型教育理念。“三生教育”的应用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社会生命的和谐发展,加快实现素质教育的步伐。体育教学以加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本文将探究三生教育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三生教育;体育;教育

目前为止,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很多令人叹息的青少年事件。有些学生漠视生命,肆意践踏他人或者自己的生命,如清华,北大先后的投毒事件、高校学生自杀事件等等。还有的学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不注重身体锻炼,或者生存能力低下,生活意识差。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发展科学的教育观。三生教育观拥有着先进性和科学性,为教育界所推崇。而体育教学本来就秉持着生命健康等目标,与三生教育观相一致,因此我们应该将三生教育观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这样能更好树立学生们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随着社会生活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素质,原因就在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体力劳动减少,运动量减少导致了身体素质水平的下降。体育教学的要求从健康第一转变到重视身体素质上正是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现代体育教学以体育指标测试为主,目的是评估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状况,督促学生加强锻炼,重视生命健康。生命健康是体育教学的基础,为了使体育教育更适应人们身体素质的变化,我们应该发挥三生教育观的重要指导作用。

三生教育观中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个理念与体育教学息息相关。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都强调生命的基础性,体育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生命又何谈身体素质?生命教育是体育教学的根本所在。体育教学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各种生存技能,避免生活中的各种危险,因此生存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内容相互关联。体育教学中的各种体育活动增加了生活乐趣,提高了生活质量。体育教学可以说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生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指导理念,体育教学就应该以生命教育为根基,以生存教育为关键,以生活教育为重点。

“三生教育”扎根体育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将三生教育观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呢?下面我们就从体育理念,课程设定,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来探析。

一、树立三生教育观,贯彻正确理念

正确的理念引导人们做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合理行为。青少年处于年龄较小的阶段,容易受不成熟冲动的思想支配,因此,树立科学的三生教育观对于青少年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把生命可贵,健康第一位作为体育教学的基础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应该遵循这一基础价值理念,把体育教学的重点永远放在人的生命健康上,指引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并且培养自身长期锻炼的生活习惯。

宣传三生教育观,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青少年虽然年纪尚小但是也已经在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着自己的思想。学生们有着自己的主见和看法,不会因为畏惧老师而用心参与,更不会因为老师的呵斥而严守纪律,相反可能还会因为叛逆而做出过分的事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放下身段,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要求学生,而是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给他们激励和关心。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愉快、温馨的氛围中积极学习“三生教育”的价值理念。

二、设立符合三生教育观的课程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体育教学也是这样。三生教育观强调的生命理念、生活理念和生存理念,都要体现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的日常是组织学生们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学要想真正贯彻三生教育观,就得增加新的课程内容。

安全教育的内容必不可少,在体育教学的理论教学中应该加入生命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比如在某些体育事项中应该避免出现哪些身体损伤,出现了意外应该如何应急处理;在遇到生活问题时,应该如何疏导自己的心理,如何坚定对生命的信念,如何用跑步锻炼这些健康的方式发泄情绪等等。另外,在不断完善的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以常规的体育项目为主,还要增加各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存技能,让学生们遭遇意外时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课程内容的丰富不但激发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而且让每位学生更好地创造发展。

三、改革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导向,能更好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目前大多數的体育考核评价体系都以体能检测为主,这并不完全符合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三生教育观与生活联系紧密,目标是坚定学生对于生命的信念,加强学生的生存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评价标准体系应该做出改动,以三生教育观为理念导向,结合国家健康锻炼标准和以往的体育指标,建立新型全面的评价体系。

新型的评价体系应该增加对学生日常生存、生活能力的考察。比如建立日常机制,考察学生每天的锻炼情况;增加新的测试内容,测试学生面对紧急情况的自救或者救助别人的能力等等。体育教学新型评价体系的建立还需要我们结合三生教育观不断的探索。

四、结语

体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生存、生活。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将三生教育观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们心怀对生命的敬畏和生活的热情,学习体育技能和生存技能,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更好地生活。

参考文献:

[1]李辉.“三生教育”理念引领下的跆拳道教学研究[J].运动,2017(22):105-106.

[2]李忠静.浅谈“三生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J].昭通学院学报,2017(a01):154-156.

[3]黄佺,黄志刚,李立.结合“三生教育”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18(1):101-105.

[4]潘晓波,陈媛媛.“三生教育”视域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17(8).

(通讯作者:潘晓波)

作者:李江红 潘晓波

体育教学中的三生教育论文 篇2:

将应急生存教育融入初中体育课堂的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家越来越重视初中体育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接受初中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在体育活动当中还可以掌握众多种类的体育技巧与方法。将应急生存教育融入初中体育课堂当中,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代教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提升体育教学的教育价值。文章讲述了生存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的可行性,提出了将应急生存教育融入初中体育课堂的具体措施,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应急生存教育;初中体育课堂;可行性分析;具体措施

将应急生存教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课堂能够有效地提升青少年的综合能力,让体育与生活实际进行充分的结合。生存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在内容方面具有一致性,学校体育课堂能够为生存教育提供一定的教学场地。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应急生存教育与初中体育课堂进行融合,教师需要在生存教育理念下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实现教学课程模式的创新,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体育与应急生存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一)生存教育与学校体育教学在内容方面具有一致性

生存教育主要指的是帮助青少年在面对危险的时候能够采用有效的方法躲避风险的教育。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生存教育,提高生存能力,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坚强刻苦的意志和克服恐惧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可以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进行生存教育,如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非直立奔跑和投掷等活动与生存教育内容便具有一定的一致性[1]。

(二)初中体育为生存教育提供良好的场地

初中体育能够为生存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场地。学校体育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与特点,利用初中体育的教学课堂进行生存教育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和科学性,能够促进初中体育与生存教育的相互融合,实现生存教育的常态化与持续化,保证学生在长期的生存教育活动当中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促进生存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体能和各项身体素质。

二、生存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的具体措施

(一) 将生存教育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设计当中

教育部门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明确生存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的地位,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思想层面上重视生存教育。开展生存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便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足够的生存技能,帮助学生在危险的生活情景当中及时应对,培养学生应急生存技能和急救自救的好习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存技能,需要将生存教育理论与训练情景课程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训练情景课程实践当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生存教育理论。采用生存教育理论与训练实景课程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初中体育运动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认识到生存技能的重要性。为了能够促进生存教育和初中体育教学课堂的进一步融合,可以利用一些政策优势,更好地发挥生存教育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2]。

(二)科学设置生存教育体育课程

生存教育的主要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生存理论和专业化的生存技能。为了更好地发挥生存教育的教学作用,教师需要注重生存教育操作性的发挥。在设置生存教学体育课程的时候,应当根据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设置,保障生存教育课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了能够灵活地运用应急生存技能,可以引导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在设置生存教育课程内容的时候以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为主要依托,帮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当中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在初中体育教育阶段,教师要注意开展自救互救的情景化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在发生事故的时候具备基本的逃生能力。除此之外,学校也要要重视体育教师的培养,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根据教学情况引进专门的师资人才,促进生存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相互融合[3]。

(三)注重生存教育情景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教育的基本理论,灵活运用生存教育理论,促进生存教育与初中体育的相互融合,教师在生存教育教学课程当中,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在体验过程当中提高自己生存教育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与教学进度设置科学合理的虚拟情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尽管我国现阶段生存教育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与国外相比仍然处于落后地位。因此在生存教育过程当中可以吸取国外先进的生存教育教学理念,注重营造真实化和情景化的课程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的教学环境当中运用生存技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突破传统初中体育呆板的教学模式。在开设新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时候,要以生活细节为依据,让学生寻求一种真实生活经验的迁移与整合,将生存教育逐步融入体育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生存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身体素质。

(四)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科学综合评价

通过对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课程评价的好坏与学习质量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与其他体育活动相比,生存教育课程具有独特性,因此在进行课程学习评价的时候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突破传统的评价方法与理念。传统的考试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日常表现,所以要突破传统的评价理念,创新评价方法。可以采用鼓励、交流、直接、辅助的开放性的评价方式进行科学的评价,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学习评价。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学习变化情况,以此来让学生真正理解生存技能知识。教师还可以重新设置期末考试成绩的分值范围,如生存技能理论知识的考试占70%,学生日常表现占30%。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科学评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生存教育与体育教学课程的相互融合,打造高校的体育教学课堂[4]。

三、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领域的发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活动当中需要注意生存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在体育教学课堂上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科学设置教学内容,调动学生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生存教育与初中体育教学课堂的相互融合,能够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当中提升生存教育技能,帮助学生在面对危险的时候能够进行自救,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佺,张绣亮,关鹏.渗透“三生教育”理念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架构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8(7):101-105.

[2]李冲,史曙生.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评估现存问题及改进思路[J].体育学刊,2018,25(4):1-5.

[3]王聃.大学生体质健康与生存教育契合的路径依赖[J].体育与科学,2018,39(3):55-58.

[4]张善斌,朱佳滨.生命教育渗透学校体育的内涵与途径研究[J].體育文化导刊,2017(11):125-129.

作者:徐银兰

体育教学中的三生教育论文 篇3:

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生“三生教育”的现状研究

摘 要 对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生的三生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三生教育的内容不了解,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和家庭的三生教育缺失,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湖南省普通高校 三生教育 现状

“生命教育”这一理念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率先提出的,并在美国加州设立了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1991年5月14日,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通过《关于俄罗斯普通学校青年应征训练》的253号决议,要求在普通学校中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中废止《青年应征训练》课程,代之以《生命安全基础》课程。《生命安全基础》课程是人类在其活动领域中,预防自然和人为危险、预防各种有害因素的理论和实践的一种科学知识体系。由于受到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触动, 2008年8月,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全省各高校、省属中专学校开展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试点工作。本文对湖南省普通高校的三生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以图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部分学生对三生教育的内容不了解

三生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系统教育,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通过实施“三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终实现能为自身、为家庭、为社会、为人类缔造幸福生活的人生价值。

(一)对生命教育的认知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和发展生命。尊重生命是基础,珍爱生命是关键,发展生命是目的。经过调查46.2%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的重要性,有36.5%的学生不认识自己的生命,32.6%的学生不尊重生命,23.4%的学生不珍爱生命,63.8%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发展生命。

(二)对生存教育的认知

“生存教育是关键”。生存的概念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危机状态下的生存,涉及生存意识和逃生、救护知识。我们调查发现,26.5%的大学生不知道在危机状态下如何生存,他们的生存意识淡薄,逃生和救护的知识很缺乏。

(三)对生活教育的认知

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28.4%的学生对生活的意义认识不清,18.6%的学生对生活缺乏热情,没有正确的生活观。

二、大学生三生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教育的缺失

通过调查发现,82.6%的中小学没有开设三生教育课程,在升学的压力下,大部分学校只重视升学考试的课程,所以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三生教育的基本内容,与升学考试没有关系的课程都靠边站,三生教育没有列入学校课程,要想在中小学开展就更难了。

(二)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教育中的三生教育缺失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对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不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很多的家长,唯学习成绩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差点无所谓,我们调查中发现,32.6%的学生家长对三生教育一概不知,46.8%的家长略微知道一点,但没有很重视对孩子的这方面能力的教育。

三、普通高校开展三生教育的对策分析

对大学生生命、生活、生存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一)正确引导大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对大学生将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三生教育”基本内容与学生一起分析,让大学生认识到“三生教育”重要性,使他们从思想上重视三生教育,尤其是对刚入学的新生,我们要抓住契机,对其进行 “生命、生存、生活”的系统教育。培养人的生存能力,是每一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生存中所需要的每一项技能,都是通过教育来获得的。当前,不少学生的生存能力较弱,我们必须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学习有关自护、自救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远离危险与侵害,从而使生命得以维持和延续,同时又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充分利用体育课程资源进行三生教育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命安全、生存技能需求与体育运动中身体基本素质、技能的相关性,启发学生关爱生命,重视自身健康的意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与兴趣。使体育课程由要求学生学习转化为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由学会体育向会学体育转变。

通过对自身健康、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在掌握各专项运动技术、技能的同时,通过情境模拟教学,提高学生掌握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的逃生技能及自护自救技能。

通过各种生存模拟的教学,了解自身身体素质的薄弱环节,以及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逃生时身体的承受能力,加强学生在各种非正常状态下进行走、跑、爬、攀登、跳跃等素质的提高。同时,加大学生对身体素质薄弱环节锻炼的意识和力度,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从事体育锻炼,不断促进在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通过团队挑战项目,逃生模拟练习等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团队间沟通、协助、配合,发挥集体的力量克服困难。通过活动中角色的转换,使学生亲身体验在困境中帮助别人与被别人帮助的感受。在学会做人的过程中树立对自我、群体、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竞争意识,提高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社会新闻资源

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部分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把生命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学生对自己、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责任感。以培养自信、乐观、顽强、自律、宽容、合作为主线,结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需求,构建沟通学生心理的桥梁,采取预防与疏导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节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把生命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学生对自己、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责任感。以培养自信、乐观、顽强、自律、宽容、合作为主线,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需求,构建沟通学生心理的桥梁,采取预防与疏导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通过心理咨询室,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节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通过课程教学中通过犯罪心理分析、案例分析、情商教育及心理拓展项目,增强学生自尊和自信心,在学会生存的过程中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五)通过日常活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生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让他们先学会做人,即按照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去为人处事,严以律己,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号召同学们互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反映,学校可以通过课余的一些活动强化“三生教育”,比如乒乓球比赛和篮球比赛等,进一步落实“三生教育”的课程化,丰富了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形成“学生天天有活动,人人有特长”的良好局面。通过强化“三生教育”,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转变,举止言谈规范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结合“三生教育”的实践实验研究》(XJK011CTM005)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钟娟.云南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三生教育”结合探讨[J].教学探索,2010,18(4):67-69.

[2]邬燕红,季建成,王红英.培育生命价值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6):89-92.

[3]李清,季建成,邬燕红.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5):61-64.

(陈芳单位:湖南大学体育学院;李琼志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黄文武单位:湖南大学体育学院)

作者:陈芳 李琼志 黄文武

上一篇:电力系统财务税收政策论文下一篇:创新思维能力生物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