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中的社区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体育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当它与科技加工手段和商业营销理念揉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爆发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一种硬实力。因此,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当前形势下尚未成熟的体育文化产业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体育文化中的社区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文化中的社区管理论文 篇1:

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现代风险与危机消解

摘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存在形式的持续萎缩和部分要素的不断异化等现代风险,以及文化群体数量减少,文化人才流失和文化团体生存困难等传承危机。研究发现,现代竞技体育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制度的缺位和传统体育文化多元保护网的缺乏,构成了传统体育文化现代风险与传承危机的根源。因此,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重构体育文化体系,健全法律保护制度,构建多元文化保护网成为消解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风险的關键。

關键词:传统体育文化;现代风险;传承危机

一、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风险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近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甚至逐渐被人们淡忘而走向边缘化,部分传统体育文化即将失传,造成了体育文化多样性的危机。

20世纪中期以来,风险话语不仅风靡整个西方理论界,也成为中国学者思考中国现实的重要理论取向,现代风险正是这一话语的重要表现形式。所谓现代风险是工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所带来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文化变异等人为制造的不良结果。

对于文化来说,这种现代风险正是人类文化在发展中遭遇到的各种“暗礁”、“逆流”对其的限制、否定和消耗。其内涵包括自然环境恶化对文化的生命力威胁,现代性的侵蚀造成了文化形式的萎缩和人类活动对文化要素所造成的异化,具体到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它所蕴含的现代风险主要表现在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存在形式的持续萎缩和部分要素的不断异化三个方面。

(一)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人类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任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其所处环境密不可分,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民族传统体育就是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根据其生产生活的环境因地制宜创造而来的。如蒙古族擅长的各类马上运动正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宽广的大草原,长期过着马背上的游牧生活而使然。而生活在水边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人则发明了“叉草球”这种以捕鱼为原型的体育项目。但是,现代工業社会的发展使环境遭到破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生态系统自身调节与自身适应出现了问题,进而影响了民族体育项目的生存与发展。另外,体育旅游开发导致大量游客的涌入,各种旅游配套设施的修建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给原始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如秦巴山地体育旅游的开发,大量游客的涌入带来各种人造垃圾,不仅一定程度上对当地原始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而且对民族体育的异化带来了生存环境的恶化。

(二)传统体育文化的存在形式持续萎缩

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西方体育文化价值为中心的竞技体育,不断地侵蚀着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理念,使原生态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形式和当地人们的文化需求发生了错位,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逐步减弱,目标群体的规模持续萎缩。特别是现代化的电视、广播、网络等电子传媒的广泛普及,人们的娱乐方式由村寨集体化的自娱自乐转向了家居内的观赏。据调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区,电视普及率在村寨已达到90%以上,以前侗族人民喜欢聚集在鼓楼边,唱大歌,吹芦笙,而今此种现象很少见,人们夜晚大多呆在家里看电视。最终,造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意识的改变,使其从主要文化的存在,变为人们节日之余,喜庆之余的生活点缀。

(三)传统体育文化的部分要素不断异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体育文化的部分要素正在发生变异,传统体育作为公开表演的娱乐节目,成为旅游品牌与旅游消费的内容,成为一种文化产品,使许多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两方面都发生了变异。如在旅游景区,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表现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用品堆满货架,但本族消费者却日益减少,外族消费者对这些物品的需求也大多出于新奇,而随着新鲜感的减退,这些物品便被束之高阁。在传统体育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或旅游代理人在盘活和开发旅游景点中,过浓的商业化味道很容易使其景点文化失去原有特色,团体旅游呈现“麦当劳式”的快餐化。在民族传统体育表演上,也看不到人们对其传统体育文化的狂热和发自内心的喜爱,这就导致传统体育文化原有要素的不断异化。

二、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快速提升和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弱化与衰颓之势,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其传承和发展的文化背景,生存形态和生存环境逐渐消蚀,呈现出传承危机之势,具体表现为传统体育文化群体数量不断减小,人才不断流失,传统体育文化团体生存困难。

(一)传统体育文化群体数量持续减少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学生是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群体,是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的必要条件,但各类学校现代体育项目的普及和社区传统体育活动内容的减少,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影响,使原本传播路径较少的传统体育文化日见萎缩。另外,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推进,民族地区原有传统体育文化空间逐步开始瓦解,熄灭了当地人民的参与热情,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接受了现代化的文化价值理念,对这些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更是无兴趣可言,更不用说是积极参与、学习、继承和发扬了。如纳西族民间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正日趋衰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歌谣谚舞蹈衰微没落,民间歌手寂寥冷落,年轻的民歌手如凤毛麟角。总之,在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传统体育文化群体数量越来越小。

(二)传统体育文化人才不断流失

优秀艺人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活的载体,但是目前传统体育文化人才的流失却相当严重。一方面,老一辈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才相继退休或去世,而后辈传统体育文化艺人严重匮乏。据报道,由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低,没人肯学唱,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戏目前也濒临失传,据调查,现在会唱凤阳花鼓戏的人可能只有一人了。另一方面,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过去民族艺术学校的招生,可谓“门庭若市”,但是现在中学生要么考上正规大学,要么就辍学到城市打工,这些民族艺术学校的招生形成了“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由此可以看出,传统体育文化人才正面临着严重缺乏和后继无人的局面。

(三)传统体育文化团体生存困难

作为我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体育文化团体,其生存状况的困窘,直接威胁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作为传统体育文化团体主力军的各种民族体育组织,很多处于困难的生存境地,它们很少得到财政支持,自身筹集资金难度

较大,一些企业活动捐资筹办体育活动考虑较多的是投资回报,他们会考虑一些市场效益较好的体育项目,而较少会考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文化团体活动范围狭窄,致使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能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开展,如少数族群和特殊群体中开展,某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诸如苗族的穿花衣裙赛跑,土家族的撒尔嗬、舞草把龙,回族的堆人山,蒙古族的踢牛嘎啦哈等,已随着时空的转换和社会的演变逐渐被人们淡化甚至遗忘。

三、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风险源

在全球化的今天,现代竞技体育的巨大挑战和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制度的缺位造成多元保护网的缺乏,破坏了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生存土壤,造成传统体育文化的不良反应,使传统体育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导致人们对它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和认识,客观上造成了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危机和传承断裂等问题。

(一)现代竞技体育的巨大挑战

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成为必然,现代竞技体育在这种趋势影响下逐渐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使西方体育精神与价值逐渐成为我国体育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挑战,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传统体育文化的不适应性浮出水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丧失。具体来说,西方竞技体育特别是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体育项目及其运行机制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构成了围攻之势,成为网络、电视和报纸等主要媒体报道的焦点和热点,而传统体育文化却很难在主要媒体上占有一席之地,这进一步强化了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现代风险。以电视媒体为例,他们为了迎合观众的刺激需要,更加注重体育项目的精彩程度、表面形象和激烈程度,以及场外丑闻等等。而民族传统体育却没有这样的特点,相反他们更强调技巧性、娱乐性、游戏性和趣味性等特征,因此很少受到媒体的青睐,使传统体育文化处于被现代体育文化同化的风险之中。

(二)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制度的缺位

制度能够促使一种文化的形成,脱离了制度的维护,已经形成的文化,也会逐渐淡逝。对传统体育文化来讲,目前尚没有關于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专门规定,缺少關于传统体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基本法,且现行立法层次较低,立法侧重于行政保护,强调政府在非物质文化管理中的责任,忽视了非物质文化权利和权力救济的内容和程序建设,不利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协调统一,也不利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社会和文化建设,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则是流于形式,无人问津。

总之,我国政府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扶持力度比较弱,關于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制还相当不健全,甚至可以说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无法可依。

(三)传统体育文化多元保护网的缺乏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仅靠政府、组织、法律或民间等一元主体无法担任这一巨大任务,需要多元主体共同构筑有效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网,可现实并非如此。首先,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其次,理论研究不足,缺乏专业保护队伍。目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形成专业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队伍,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传统体育文化研究者很少下基层进行调研和进行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实践。最后,专门从事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民间团体还很少,没有有效地参与到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中来。总之,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还不系统、不全面,或者说是不均衡,多局限于影响较大的几项运动的研究(如武术),而对其它项目或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性研究较少涉猎,没有形成系统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网。

四、传统体育文化危机消解的对策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如何应对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如何确立自身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引起了持续不断的争论。我们认为重构体育文化体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法律保护制度,构建多元保护网是消解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风险的關键。

(一)重构体育文化体系,应对现代风险的挑战

蕴藏于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符号和价值信仰是传统体育文化的本质属性,重构传统体育文化的關键在于挖掘和遵从这些文化理念,发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深邃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内涵,一种境界,一种道德和精神升华的最高境界”等。当然,重塑传统体育文化精神还要重视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将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和普及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在学校开设传统体育文化知识、技能和趣味讲座,并列入学生的选修课,提升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程度。同时,塑造社会教育环境,在文化场所和宣传栏开展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宣传工作,提高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认知度,推广和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精神。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法律保护制度

法律保护是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制度供给中重要的一种正式制度安排,它以国家的意志和强制力为保证,有效地保护传统体育文化权利。政府作为法律制度制定的主体,应尽快出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法律保护提供依据。同时有關部门可以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之际,增加传统体育文化法律保护专章或法律条文,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方的实际,颁布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保护专项法规制度。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具体保护中,政府在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和研究上要投入必要的专项资金,保护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项目、絕技和传人。总之,政府不仅要在法律上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提供依据,明确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法律地位,而且在具体保护策略上要做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三)建构多元文化保护机制,消解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

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决定了其保护应该是立体、整体和系统的多元文化保护。多元文化保护机制强调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其产生、发展的环境密不可分,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要在相应的地理区域和文化环境中实现。这就要求不同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工作要因地制宜地实施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且濒危的传统体育文化文化遗产采取重点扶持的保护政策,一方面要在体育部门成立“传统体育项目指导委员会”,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传统体育项目的重点保护政策;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对濒危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记录和整理,同时要给生活困难的优秀传统体育传承人以适当的资助。总之,建构传统文化生态保护网要优先保护体育文化传承人,建立专业保护队伍,同时要发挥民间非营利性文化组织的作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发动全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共同开展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工作,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更加有效和顺利。

[参考文献]

[1]李丽,文化风险的多维透视[J].学术交流,2007(12):190-194,

[2]杨元英,李志清,全球化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1):94-96.

[3]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思想战线,1998(5):30-35.

[4]朱磊,凤阳花鼓戏只剩一人会唱[N].人民日报,2008-01-14(11).

[5]徐晓军,张必春,论农村原生态文化的现代风险与传承危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0):107-115.

[6]古柏,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08(6):26-29.

[7]万义,白晋湘,龙佩林,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定位与发展导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81-83.

(责任编辑 易民)

作者:袁校卫

体育文化中的社区管理论文 篇2:

论中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优势及其发展策略

摘要:体育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当它与科技加工手段和商业营销理念揉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爆发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一种硬实力。因此,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当前形势下尚未成熟的体育文化产业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认为:1)由体育文化到体育文化产业的逻辑推理是成立的;2)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优势包括:我国文化产业取得飞快发展、我国具有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人们体育消费环境得到改善、体育消费观念发生积极性转变、体育基础产业已经形成规模;3)发展策略包括:转变观念,正视体育文化产业的实际价值和地位、积极保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优化体育消费结构、找准产业开发的切入点、积极培植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

关键词:体育文化产业;时代优势;策略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可见,世界范围内以文化软实力为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然而,作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却长期处于自然增长的状态,缺乏创新,对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受到传统体育产业思维模式的干扰而不能充分发挥其文化层面上的经济效益,体育文化产业的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因此,笔者按照由文化到体育文化,从文化产业到体育文化产业的思路进行逻辑推理,试图找出我国实行体育文化产业化运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发展的优势条件并给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1 “体育文化产业”概念解析

1.1 由文化到文化产业的演变

从古希腊时期大量文学经典问世到现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驾齐驱的21世纪,“文化”一直是人们极力“圈定”的人类现象。人类学之父泰勒、我国学者胡适、梁启超、梁漱溟以及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都对“文化”一词进行过界定,但都因为各自的切入点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定义。从范畴学角度,它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制度、教育等文化;从文化学角度,它又可以分为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功能学派、历史学派、社会学派以及新进化学派等主要文化学流派。因此,对文化内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学者见仁见智。“理解文化,我们不妨按照恩格斯所说的:‘在科学上,一切定义都只有微小的价值’,通过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时代意义来界定文化有时候比套搬一种文化的概念更为有益”。

由于西方工业化发展起步较早,因此,一直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在中国产生,它标志着我国物质、精神文化水平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经济学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它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并结合其它各种投入,从而为整个社会提供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凡高的油画、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自由女神雕像等文学艺术作品以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式被大量复制出来,电影、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的飞快发展拉开了文化产业的“序幕”。美国凭借着自己的“三片”文化,即代表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使自己成为引领世界文化消费潮流的行业巨头;近几年,韩国的影、视、歌娱乐文化在中国掀起阵阵波澜,一部《大长今》在中国电视剧收视排行榜上创下新高,日本料理的饮食文化已不再是北京城内才可以见到的独特风景,它已经悄然迈过了普通工薪阶层的心坎。

可见,文化不只是意识形态上的东西,它同样可以转变成为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用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体育文化也不例外。

1.2 体育文化产业的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

“体育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提法,但是从体育文化到体育文化产业的逻辑推理是成立的。查阅近几年的文献资料发现,“体育文化产业”的称谓一直与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含混不清,尤其与体育产业之间更是难以说清,可谓“名不正、言不顺”。从逻辑上讲,鲍明晓教授认为:“体育与产业结合构成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的形成催生出新的体育文化”,那么体育文化同样可以与产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即“体育文化产业”。另一方面,现代语境下,体育文化(physical culture)已经涵盖了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内容,远远超出了顾拜旦“身体文化”的范畴,“体育文化已经与哲学、宗教、道德、美学、医学、伦理、法学以及现代建筑、机械、纺织、电子、营养品、食品等多种文化领域实现联合,成为现代社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人类文明成果达到充分展现和社会取得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有学者把体育文化分为体育理论、体育道德建设、体育公共文化服务、体育新闻事业、体育文化创新、民族体育文化保护、体育旅游文化等7个方面。总之,体育文化资源种类异常丰富,是对其进行技术加工和商业化包装的前提保障,也是实现产业效益的重要因素。

整体看来,体育文化产业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产业没有多大的区别,其实不然。如有学者说体育文化产业是“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还有人说“是通过无形的体育精神和有形的体育物质来获得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产业”。这些表述都没有从本质上说出体育文化产业的内涵。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体育文化产业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体育文化产业可以认定为:一种以“体育文化”为产业资源,包括“创意、生产、再生产和交易”4个主要环节,以创造性技术加工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新型产业。“诸如体育竞赛的录象带、体育歌曲的录音带、体育影视的放映、体育邮票的发行、体育漫画的制作、体育雕刻的销售、体育建筑的设计、体育珍藏品的拍卖、运动会徽的设计以及纪念章的出售等产品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它们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体系完备的产业群”,显示出强劲的经济活力。

因此,体育文化产业在文化唱主角的21世纪必将发挥出更大的文化传播效应和经济创造效益。

2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2.1 我国文化产业取得飞快发展

自我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直接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快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0个5年计划的建议》文件中正式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指导战略。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产业爆发出来的巨大的经济活力。2001年我国文化产业产值为210.68亿元,2002年增跃到250亿元,增幅18.66%,2003年达到307.30亿元,增幅

22.88%。随着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行,我国在电影业、唱片业、广播电视业、网游业、动漫业等文化产业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将进入新一轮高增长空间,结构变化将向着技术和资本结构发展。另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为文化产业保驾护航,如《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等。因此,体育文化应当趁此机会尽快建立自己的产业实体,以图更好更快发展。

2.2 我国具有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异彩纷呈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预备了丰厚的资源。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性、趣味性将成为国家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例如:美国的篮球文化、橄榄球文化、街球文化,巴西的足球文化,日本的相扑文化等等,都具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我国拥有56个民族,无论体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还是人文文化都是一个体育文化资源大国。像姚明、刘翔等优秀运动员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领域里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也是很好的文化开发资源。我们也可以像国外一样拍摄自己的体育电影,如《功夫熊猫》,人物纪录片,如《乔丹》等。像成龙、李連杰、中国女排、“跳水梦之队”等人文文化都是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宝贵资源。

2.3 人们体育消费环境得到改善

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使人们有暇顾及体育消费的文化档次。以北京市为例,“截止到2003年底,北京市体育场地面积总数为3191.7万m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19m2(按常住人口1456万人计算),远远超出了《北京体育奥运行动规划一群众体育专项规划》中提出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08年达到1.2m2”的目标”。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数目剧增,居民体育文化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国际体育运动服务机构和体育用品销售连锁店在国内已经形成庞大服务网络,直接带动人们对体育广告词等文化理念的欣赏品位的提升。如ADIDAS广告词“Impossible is nothing"、匹克广告词“I can play“、鸿星尔克广告词“TO be NO 1”,因此,对体育品牌文化理念的热情追逐将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2.4 体育消费观念发生积极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人,人们经济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健康意识得到强化,使得现代体育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已经由过去的感性消费上升到理性消费。据资料显示:“老年人在信息接受型体育消费中目的明确,为了获得较清晰的关于“体育健身、健康咨询”相关知识与信息而愿意进行相关消费。“高级知识分子对体育消费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广泛的认同性,有92.4%的高级知识分子认为健康投资有必要,其中有64.2%的高级知识分子认为非常必要”。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中,“花钱买体育,花钱促健康”已经成为共识,为“健康投资”和实施“健康储备”等新型体育消费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5 体育基础产业发展已经形成规模

我国体育基础产业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尤其形成了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竞赛服务业、体育娱乐表演业、体育场馆经营业为主要产业支柱的实体,这些基础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已经上了一个层次。在生产要素基本持平的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突破唯有在企业文化上下功夫。比如,国际体育用品市场上“Made in China”品牌标签逐渐增多,像李宁、安踏等品牌均与国外优秀团队、个人签定长期合作关系。在国内也已经形成了以浙江、福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据报道:“浙江省生产体育用品的单位共2014家,其中,体育用品生产企业1281家(其中小型企业1150家,中型企业117家,大型企业14家),占63.6%,个体户733家,占36.4%”。因此,体育基础产业的扩大离不开文化形态的包装,对产业文化的深层次挖掘既是一种现有文化的突破,又是原有文化基础的合理延伸。

3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3.1 转变观念,正视体育文化产业的价值扣地位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体育文化力的竞争普遍受到国家和民族的关注,“体育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不是一个新名词、新概念,而是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这一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经济增长形式的出现,它还能有效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我们应当积极转变观念,正视体育文化产业的价值和地位。体育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是有区别的。

首先,虽然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要,都具有明显的产业性质,但是它们的研究对象表现为前者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现象文化表现形式的概括和提炼价值,它具有对现有体育文化现象进行深加工的特点,“而后者的研究对象是体育产业部门及相互间的经济关系”[6],它是对体育即成资源进行直接销售的表浅产业现象。其次,前者的主管部门应当是国家文化管理部门,如广电总局、文化部、宣传部等国家机构,后者的执行主体是国家体育总局以及下属分支机构。再次,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的首要功能是弘扬体育文化精神,传播体育文化知识,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和意识导向作用,而后者则以创造经济效益为主,实现社会效益只是它的附带功能。因此,对于体育文化产业的价值定位问题我们不能“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长期闲置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器物”怪圈。

3.2 积极保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新式体育文化享受的热情不减,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被无情地推到了历史舞台的边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随着中国学术界对各民族民间文化和艺术遗产抢救和保护呼声的日益高涨而翻然醒悟”[11]。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文化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渐流失甚至消亡。我国民间文艺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说:“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一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民间体育艺人何尝不是如此。余秋雨先生曾说:“各国友人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普遍乐观,但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国的文化遭遇着严重危机,社会经济和精神文化两者在发展上明显失衡。”不仅如此,一些欧洲国家对“少林寺、少林武术、少林功夫”等商标抢注已经成为一股热潮,这对中国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来讲犹如一场噩梦,如果我们不意识到它的严重性的话,这就是噩梦的开始。

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这一种体育文化资源进行积极保护。从其他文化资源保护的实际效果来看,静态的保存和一成不变的维护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动态的,在不断地开发利用和发展创新中进行保护是主要途径。

3.3 找准体育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的切入点

为了避免与体育产业开发产生冲突和矛盾,我们有必要

理清体育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的突破口。原国家体委于1996年颁布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1995—2010年)》把我国体育产业分为三大类别:第1类为体育主体产业类,指发挥体育自身的经济功能和价值的体育经营活动内容,如对体育竞赛表演、训练、健身、娱乐、咨询、培训等方面的经营;第2类指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体育相关产业类,如体育器械及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等;第3类指体育部门开展的旨在补助体育事业发展的其他各类产业活动。综观我国三大类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其主要形式有2种,一是一过性体育服务类,二是体育实物产品销售类。这两大类产业形式均存在科技投入不足,资源加工不深的不足,往往用“大场面、强灯光、大镜子、大音响”的方式吸引观众,一场比赛结束很多人感到头昏脑涨,背离了享受体育乐趣的初衷。在经济、科技全球化发展更加深入的时代,物质文明的发展已经趋于同质化,精神文明将是保持不同国家文化多元性的标志性财富,因此,体育文化产业的切入点在于那些为人们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张显人文价值、满足审美需求以及理性审视体育乐趣等产品的开发,如读一份体育报刊、杂志,欣赏一副体育摄影作品就像品一壶香茗一样回味悠长,能够“涤烦疗渴”。

3.4 优化我国群众体育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制约着体育文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升级。随着人们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使人们体育消费行为趋于理性,对满足精神文化建设的体育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改善体育消费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据2000年进行的一项对我国三大经济地区上海市、武汉市、合肥市和兰州市不同社区的1945位城市居民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用于购买体育服装和体育用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59.1%,22.9%用于购买体育报刊和体育彩票,而体育服务支出仅占18%。而1990年的法国、德国居民体育服务产品消费占整个体育消费的62%,西班牙则高达78%[12]。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局面,通过体育文化知识的普及推广让广大消费者意识到改变消费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育消费行为绝不是买一两件运动服,一双运动鞋那么简单。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行为可以愉悦身心、缓解精神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体育陶冶情操,升华心灵。这是体育文化产品的供给享用才能够实现的,不是物质产品能够代替的。因此,改善我国体育文化消费需求结构,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对体育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3.5 积极培植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

“中国的体育文化产业要发展,要使优秀的文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要有一定知名度的体育文化品牌”[13]。品牌对于一项产品来说至关重要,对于体育文化产品而言,它的推广销售还得依靠宣传载体——知名体育人士。比如:像姚明代言中国联通,刘翔代言可口可乐,李连杰代言柒牌男装,他们的消费取向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件物件的服务状况、款式,更多的是他们对企业文化的宣传效应。由此可见,在体育文化这个大型资源库里创建具有独特风格的品牌有2种途径。一是可以通过自身体育文化与外来体育文化进行文化对接,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品牌。这显然是很难实现的,如中国国画与西方素描、速写等创作方式结合发展了几十年,至今没有创造出诸如吴昌硕、赵之谦等人的惊世之作。其次是在悠久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寻找突破口。“奥运——百年体育品牌;中国——千年文化品牌”已经在北大百年论坛上吹响,这让我们看到了创建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的民族渴望和时代心声。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才是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创建的根本源泉,我们必须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大胆选择具有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国内外文化机构或个人进行品牌推广。

4 结束语

体育文化产业在世纪之初被提出来绝不仅是一个新名词、新概念,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提出以文化产业为依托,以一切体育文化现象(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为着眼点,对它的文化内涵利用产业思维进行创意开发、生产、再生产、销售而产生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产业形式。它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体育产业的积极补充,它的蓬勃发展对宏扬民族体育精神、传播优秀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具有重要作用。2008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留下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世界体育文化品牌,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创造提倡“科技、人文、和谐”理念的人类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江蓝生,谢绳武.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

[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8.

[3]花建.软权利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33.

[4]鲍明晓.体育产业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体育科研,2005(4):22.

[5]卢元稹,郭云鹏,费琪,等.体育产业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口].体育学刊,2001(1):41-44.

[6]胡愛本.体育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07—208.

[7]周登嵩,李林,刘昕,等.北京市城乡体育发展差异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8):1013—1020.

[8]金再活,王淑霞,孙斌.21世纪中国老年人体育消费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2):1639—1641.

[9]朱琦.普通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618.

[10]林建君,李建设.浙江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4):447 448.[11]王俊奇.从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引发对“保守主义”的文化思考[J].体育学刊,2008(2):95—99.

[12]曹可强,胡爱本.我国体育市场开发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6(4):7—10.

[13]陈飞飞.体育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1):23-25.

作者:袁金宝 张宝强

体育文化中的社区管理论文 篇3:

论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与农村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

中小学学校体育与农村社区体育二者的深度融合是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但由于两者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以及组织形式等的不匹配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与所在社区群众体育的结合并不紧密,在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方面都没有实现高度共享,学校和社区各自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要实现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其融合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组织形式、经费保障和具体结合方式。

本文所述农村学校及农村社区指县及县以下的学校和社区。农村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是农村体育的两大组成部分。前者为后者提供体育场地设施,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而社区体育反过来又能为学校师生提供社会实践和发挥特长的舞台,二者相辅相成。农村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融合是农村社区体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需要了解在农村,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融合的内在要求,认真分析当前两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当前发展农村群众体育运动,促进农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

从农村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过程来看。学校体育与农村社区体育深度融合是未来体育发展的方向,从实际情况来看,两者也完全能够深度融合,从而有效地促进双方的发展。从其关系来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终身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深度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二者融合发展的理念相对滞后

理念的落后很根本上影响了农村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融合。不应将二者的融合仅仅看作是单纯“资源互补”,二者的融合也不仅是学校和社区双方的事情。两者真正意义上的融合,首先是双方人财物方面的互相支持,双方长期的互动必然引起彼此制度层面的变革。其实质是学校文化对农村文化的正面促进和农村文化对学校文化的渗透。这一过程也是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的有机渗透和共生共长,“学校与社区融合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实际的运作中,表现为学校或社区为利用对方的有利条件各自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一些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学校和社区之外缺乏第三方来策动。目前二者的融合既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杠杆支持和内在的需求动力,也缺乏必要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二者的融合存在较大的偶然性、随意性和盲目性。

1.2 二者融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健全

要实现农村学校和社区各类体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就需要对学校体育资源以及社区其他单位的体育资源进行统筹和协调。要保证这一工作,就需要有一定的制度形式予以保障。国家及地方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更需要的是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这是两者融合的短板。农村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应有县级政府负责,但多数县份没有建立例如校社区联系会议等机构。也就无法机制性地为相关活动的实施提供人力、物力和经费支持。农村社区网络化体系远未建立,双方融合管理的体制也没有确立,学校以及社区其他单位的体育资源无法统筹利用,社区体育工作无法统一安排,社区的各项体育活动无法统一协调,社区各种体育组织形式无法得到统一规范和管理等。于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显碍比较松散或容易流于形式。

1.3 二者融合的组织形式缺乏多样性

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机制,以及经费保障,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的组织形式也缺乏多样性,且无发展后劲。两者的融合还限于“结合”这个层次。一是“政府拉动式”:一般是为了完成当地政府下达的体育任务和大型庆祝活动,由学校和社区共同组织临时性的团体。它根据政府下达的任务而组建,也随着政府下达任务的完成而自行解体;二是“兴趣共聚式”:这种组织形式它是以具有一定体育或文艺特长的人为骨干,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由社区内(包括社区内学校)不同的人群而组成的体育或健身组织,这种组织形式虽然具有群众基础好,影响面大,无准入门槛的限制,但由于没有一定的组织章程和工作规范,缺乏一定的组织和管理,因此,它带有松散性的特点,缺乏持久发展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

2 如何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

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融合互动,不是学校、社区的一项阶段性、突击性的任务,它是学校走向社区,创建现代学校,构建终身体育体系一项长期性的系统程。因此,要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必须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2.1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融合理念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单靠学校或社区是无法推动的。要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既要靠政府,更要利用市場。首先要发挥政府在二者融合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政府要通过社区体育立法或制定相关的社区体育政策把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融合、以及融合的管理体制、运作方式等明确下来,要按照责权对等、权责分明的原则,不仅要明确学校或社区其他单位对国家或政府投入的公共体育资源享有特定的权利,同时,要明确学校或社区其他单位利用国家对其投入的公共体育资源为社会社区服务的义务。此外,国家还要积极引导新增公共体育资源的投向,促进不同社区公共体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和协同发展。其次要以市场的方式来运作,实行有偿使用,有偿服务等。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融合理念,既能强化学校或社区在融合问题上的基本责任,又能充分调动学校和社区参与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终身体育体系的建立。

2.2 构建促进融合的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

部分农村社区已经形成了居民(村民)委员会为中心的社区体育小区模式,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模式以及学区体育模式。从两者融合的角度看,学区体育模式最为适宜。此种模式打破了体育部门内部循环的封闭管理体系,加强横向联系,增强社区和学校的开放性。相对稳定的组织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的可靠保证。可建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管理机构,比如学区体育委员会,管理调配各种体育资源,协调和处理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融合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具体问题,该机构应包括体育管理部门、学校、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等各方代表。学区体育委员会作为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半官方组织,负责具体统筹和协调。学区体育委员会应建立相应的工作章程,以规范学校和社区其他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学区体育委员宜采取议事制的制度形式,讨论决定有关学区体育的重大事宜。从实际工作来看,可以分别设立机构负责社区(包括学校在内)体育活动的组织、策划和总务后勤工作。

2.3 打造体现融合的竞赛活动或组织形式

规范的竞赛活动或组织形式既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深度融合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关键。较为稳定和多样的活动和体育组织形式可以有效地将社区内学校和其他单位以及不同的人群组织起来,进行有指导的体育锻炼,使社区体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不断提高其质量。因此,要实现这一点,一是学校和社区共同组织竞赛活动,学校参加社区举行的各种体育竞赛,担任裁判或教练员工作。也可以相互合作,以社区名义共同组队参与上级单位举办的运动竞赛项目。同时,学校和社区合作利用场地器材、人才,开办各种体育培训班。二是成立社区体育俱乐部,依靠社区内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各种项目俱乐部,师生、社区成员可根据自己爱好和特长,平等参加俱乐部的活动,为社区培养体育人才。三是建立社区体育辅导站。以有条件的学校为主,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设施,利用寒暑假和业余时间为社区提供有偿或免费的服务与辅导。

2.4 建立促进融合的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满足竞赛活动正常开展的经费保障机制。首先,县级政府作为主体要加强对社区体育的经费投入,此项经费应包含促进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融合的投入。其次,作为受益者,学校和社区单位需要交纳一定体育竞赛活动经费;第三,由县级政府牵头建立相应机构(企业)开发社区体育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通过经营开发,获取一定的经营收入。另外,还应积极争取单位或个人的捐助等。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深度融合的必要基础。

3 探索体现深度融合的典型结合的具体建议

3.1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融合

可以将社区体育中心和学校体育馆联合,将政府在两边投入的资金有效相融合,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场馆、设施的规格、档次,这样既可满足学校的常规体育教学活动及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競赛等,又可解决社区对运动场及设施的需要;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能使场地设施得到较好的管理和保养。

3.2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人员的融合

学校体育教师是学校与社区体育融合互动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学校的体育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他们的组织、策划以及运动指导能力是社区极为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可以作为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参与社区体育建设,可以加强体育课的基础地位,带动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好知识与技术、技能。提高学生才干,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进一步提高体育课质量。还可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把体育运动带人家庭。学校也引入社区体育能人,将社区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带到校园,促进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3.3 社区体育赛会和学校体育赛会的融合

在学校和社区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各有一定的相对稳定的体育竞赛活动和赛会形式。可以尝试把学校和社区开展的一些内容相似或形式相同的竞赛活动或单项运动会加以分类,采取合办的形式,或由学校为主举办,或由社区为主举办,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的实质性进展。

农村社区体育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发展也不平衡。缺乏场地设施、经费、指导队伍,这是当前制约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比较而言,学校拥有较丰富的体育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实现与社区的资源共享,不仅对发展社区体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必然对学校体育自身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使学校体育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双方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对农村群众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王爱民(1977- ),江苏省射阳县人,硕士,苏州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拓展培训、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

作者:王爱民

上一篇:铁路运输全面预算管理论文下一篇: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