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感受与建议

2024-04-07

大学体育课感受与建议(通用9篇)

篇1:大学体育课感受与建议

职业发展教育课学习感受及建议

内容摘要: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使我受益匪浅,教会我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有很多心得体会。介绍自己对该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 心得体会 就业 建议 1职业发展教育课对我的影响

1.1我对职业发展教育课的认识及心得体会,看法和建议。

上了三年的大学职业发展教育,每个学期都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了在大学里体会不到的社会上面的知识和阅历。在开设这门课程之前,我对职业发展教育这门课程有着一个很不恰当的观念,未来存在变数,所以职业规划只是空想而已。可以说我是抱着这种消极的态度上这门课的。但是,在上了这门课程以后,我彻底改正了这种错误的想法。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个人都要未雨绸缪,树立自己的理想,规划自己的每一步。

首先,要肯定的是职业发展教育课程的杨阳老师对这门课程所做出的努力付出。课程每一部分都是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而设计,而且内容生动有趣。老师的努力使我们受益匪浅,她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位学生尊敬。下面我就来谈谈上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正确把握目前的就业形势和用人趋势,了解和熟悉国家、省市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端正了我的就业观念。正如上面所说的,自此之前,我都是对未来一片茫然,觉得一切与工作相关的事情都可以留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再去考虑,有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但是上了这门课程以后,我意识到比别人早走一步就越能靠近成功一点,晚一步就可能遭到淘汰。因此,现在就应该为以后做好准备,各种择业和就业的条件从此刻就应该去创造和实现。通过这门课程我知道: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就没有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钻研,就不可能有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如今,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还有一年即将离开校园进入自己的职业生涯,迎接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的挑战。虽然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说法,但对涉世未深,缺乏职业规划能力的我们来说,第一份工作能否选好并且做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帮助了解职业发展趋势,树立公道的择业观念,培养了我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这门课程学习,我清醒的认识到:职业道德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根本,也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根基。在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职业道德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现代社会与职业市场的迅速变化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可以帮助我们大学生坦荡地驰骋于职业疆场。我们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达到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并使之不断发展,就业之后就可以迅速转化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第三,形成了我良好的职业心理。在上此课程之前,我认为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主要取决于职业能力、知识素养等因素,而忽视了职业心理的作用,但当我学习了本课程之后,我明白了加强职业心理的准备与修炼,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试能力,形成未来职业发展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对大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职业心理方面,我收获最大的是职业心理的自我调试。我认为,每个大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职业心理问题,而正确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是我们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良药”。在这门课程的帮助下,我的职业心理得到了强化,使我更加有勇气和信心面对将来的工作职业。

第四,指导毕业生把握求职对策,促进顺利就业,增加了我很多就业知识和技巧。在课程中,老师讲述了很多的面试技巧、就业注意事项,而且介绍了许多学长的求职经验,还有企业成功人士的任职或创业的卓见,课件与媒体文件结合,使这门课程丰富多彩。这对于我们这些还没有过多接触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

在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学习获益的过程中,我也对该课程的改革产生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应与有效的测评方法、手段相结合。例如在美国,高校会按照学生规模配备足量的专职和兼职教师,负责心理测试、能力评估、求职咨询等工作的学生职业顾问。主要任务是借助心理学测量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经验,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倾向、气质类型、人格特征、职业适应性等进行测评,并做出解释,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观念,为学生进行职业决策提供依据,并指导他们将职业规划战略融入其终生规划之中。

职业测评是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该方法在我国高校中还很稀缺。因此,在大学职业发展教育中各高校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过程中尤其重要。我觉得最好应该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模拟演练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有效提高就业指导的实际效果。

第三,紧随社会发展脚步,抓住职业变化趋势。我国现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各专业领域也会产生变化,尤其对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专业领域更是如此。因此,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应加强结合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拓宽学生观察社会的视野,培育学生自身知识及技能的增长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思想。

第四,要具备一定的求职技能。尽管求职技能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技能就是“两会”:一是会写自荐书信,写出的自荐书信能扬长避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等;二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的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哪些该说、详说,哪些改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

第五,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如不正之风,设骗欺诈,信息泛滥等等。因此,还应具备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当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能够较准备地鉴别信息的真伪,防止上当受骗;二是能够捕捉最佳决策时机,防止因脚踏两只、三只船等丧失最佳机遇。

通过三年职业发展教育课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要把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拥有实力的同时加倍努力,不断学习新事物,做到思路清晰,行动一致,为未来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2:大学体育课感受与建议

本以为,体育课是一门类似“折磨”人的课程,但是,第一次上完体育课才发现,大学体育课不仅不会让人觉得难受,而且还很吸引人。说实话,一星期中最轻松的莫过于上体育课了。肖老师每次上课脸上总是洋溢着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这从一开始就让体育课注入一种和谐的气氛,老师和同学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共同享受与彼此相处和互动的时刻。特别是练剑术和篮球时,肖老师总是细心地纠正我们错误的动作。下课时会和同学热心聊天,完全没有所谓的“架子”,而是把我们当朋友,我喜欢这样的老师!

虽然李老师是中途才教我们的实习老师,但她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而且与我们年龄相仿。在授课时各种动作都很标准到位,上课很仔细,你能够使我们全身心投入课程学习当中。虽然我们相处时间不算太长,但每次上课都没有距离感和陌生感,彼此配合的还是不错的吧。

其实,比较感兴趣的,还是体育课上的游戏环节,能让人感到很轻松,希望以后增加类似的内容,一是可以活跃气氛,提高同学们的参与性;二是可以把游戏与运动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大一上学期的体育课主要学习剑术和篮球。我以前从来没接触过剑术,但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并没对此产生陌生感,而是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它,因为觉得老师把剑舞的那么好,就受感染,自己也想学好。其实以前我对篮球不感兴趣,觉得女孩子力度不够,个子也不够高,学不好篮球。现在可不那么想了,从第一次上篮球课开始,我就有点喜欢它

了,虽然自己的技术不高,但我一直很努力的跟着老师学习运球、传球、接球、投篮。。这些基本动作。在这期间,自己在篮球这方面的有了一些了解,也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

我能这么快适应大学的体育课,很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两位老师。我这个人学习有些被动,一个好的老师会让我对该门课产生很大的热情,而一个不好的老师会让我对该门课失去兴趣。所以很感谢两位好了老师,让我能够尽情享受大学这门令人轻松愉悦的体育课。

篇3:大学体育课感受与建议

1 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重庆4所高校 (涵盖教育部重点大学、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 的普通学生为样本, 共发放问卷360份, 有效回收309份, 有效率85.8%。其中男生127人, 女生152人, 缺失30人;理科101人, 文科207人, 缺失1人。

1.2 研究工具

以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包括自编的开放式个人信息和锻炼特征 (包括运动项目、频率、单次时间和坚持时间) 及锻炼感觉量表 (The Exercise-induced Feeling Inventory, EFI) [1]。EFI由加拿大Gauvine等人研制, 包括精神振作感、平静感、疲劳感和积极参与感4个分量表, 各3个题项, 采用5级评分法, 依次计为0-4分。在研发者的报告中,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2-0.91之间。本研究中使用的量表正文源于《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2]。

1.3 数据管理与分析

对自编开放式问卷锻炼特征的结果进行分类和项目编码, 运动项目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绳、仰卧起坐、跑步、排球和健美操;单次锻炼时间 (单位:小时) 包括<0.5、0.5、1、1.5、2、>2;间隔时间 (单位:天) 包括1、2、3、7、>14;坚持时间 (单位:月) 包括<1、1、2、3、6、12、>12。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 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信度分析、多样本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样本数据EFI量表得分与信度

EFI四个维度精神振奋感、平静感、疲劳感和积极参与感得分的平均数 (标准差) 分别是6.46 (2.93) 、5.39 (2.60) 、6.49 (3.15) 、7.69 (3.00) , ɑ系数分别为0.81、0.63、0.86、0.82, 这与陈坚等对该量表的信度检验结果一致[3]。

2.2 不同性别和专业大学生课余锻炼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采用Likelihood Ratio法对不同性别和专业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特征的构成比进行多样本2检验, 发现:不同性别和专业大学生运动项目差异显著, 分别为2 (7, 219) =43.178, p<0.001;2 (7, 221) =73.779, p<0.001。女生倾向于选择乒乓球、跑步、羽毛球和健美操, 而男生倾向于选择篮球和乒乓球;文科生倾向于选择乒乓球、羽毛球和跑步, 理科生倾向于选择乒乓球、健美操、篮球和跑步。

不同性别大学生单次锻炼时间差异显著, 2= (5, 256) =13.504, p<0.05, 女生多数集中在1小时之内 (占76.5%) , 而男生多数介于1小时至2小时之间 (占69.2%) 。不同专业大学生单次锻炼时间差异显著, 2 (5, 257) =17.751, p<0.01, 文科生多数集中在1小时以内, 而理科生在2小时以内的各个时间段分布较为均匀。

不同性别大学生间隔时间构成比差异不显著, 2 (4, 249) =2.958, p>0.05;文理科大学生间隔时间构成比差异显著, 2 (4, 251) =13.092, p<0.05, 超过一半的文科生间隔一周甚至更长时间锻炼一次, 而有33.8%的理科生间隔一天锻炼一次, 另有48.1%的理科生每周锻炼一次。

不同性别大学生坚持时间构成比差异显著, 2 (6, 231) =31.633, p<0.001, 女大学生多数 (85.3%) 持续时间在半年以内, 而54.6%的男生至少坚持锻炼1年;不同专业大学生坚持时间构成比差异显著, 2 (6, 232) =13.761, p<0.05, 文科生各个时间段的比例较为均匀, 而理科生各时间段的差异较大。

2.3 不同课余体育锻炼特征大学生的锻炼感觉差异分析

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锻炼特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感觉差异, 以Scheffe法对差异显著的结果进行两两比较, 结果摘要见表1。不同运动项目大学生锻炼感觉差异均显著, 但两两比较不显著;不同单次锻炼时间大学生的精神振奋感、平静感和积极参与感差异显著, 两两比较显示单次锻炼1小时和2小时者均比单次锻炼不足半小时者具有更高的积极参与感 (p<0.05) ;不同间隔时间大学生的精神振奋感、疲劳感和积极参与感差异显著, 事后检验显示间隔2天锻炼1次者比间隔1天或7天锻炼一次者、间隔3天锻炼一次者比间隔1天锻炼一次者具有更高的精神振奋感 (p<0.05) ;间隔2天或3天锻炼一次者均比间隔1天或7天锻炼一次者具有更高的积极参与感 (p<0.05) ;不同坚持时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感差异显著, 但事后检验不显著。

注:*p<0.05, **p<0.01, ***p<0.001。

3 讨论

3.1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特征

本研究结果所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运动项目的性别差异与国内相关研究[4]一致, 即男生更倾向于对抗性与活动强度大的项目, 而女生则倾向于形体锻炼和对抗性较小的项目, 且男女生都对乒乓球和羽毛球表现出较大的兴趣。这种差异反映出一定人口统计学背景下个体锻炼的特征倾向。因此各高校或院系在为学生提供支撑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和专业特点, 有针对性地增设与学生性别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

尽管国内外关于获得积极心理效应的最佳锻炼特征的研究结论不一致, 但多数研究认为个体坚持较长时间、每周至少2次、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能够取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应[5,6,7]。反观本次调查情况, 锻炼特征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较小。由于本次调查体现的是学生自发锻炼的情况, 可见有相当比例的学生缺乏锻炼的科学知识, 需要指导。

3.2 不同锻炼特征大学生的锻炼感受差异分析

本研究最大的发现是, 对于自发的课余体育锻炼, 锻炼时间特征不同的个体其锻炼感受差异显著, 并发现单次锻炼1小时或2小时的个体比锻炼不足半小时者具有更高的积极参与感, 相比间隔1天或1周锻炼一次的个体, 间隔2天或3天锻炼的大学生具有更高的精神振奋感和积极参与感。这些能够带来积极感受的锻炼特征与现有研究发现的能够带来较好锻炼心理效应的锻炼特征[5,6,7]较为一致。结合个体锻炼感觉可以有效预测其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8], 本研究猜测个体锻炼感觉很可能是身体锻炼引发心理健康效应的一个中介变量。即便该假设不成立, 关于不同锻炼时间带来不同锻炼感受的研究结果也启示课余体育锻炼指导者, 一方面在给予锻炼者的运动处方中, 应告知合宜的锻炼时间特征, 从而使其尽可能收获积极的锻炼感受, 以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另一方面, 也可以指导学生在锻炼时, 适时觉察并评估自己的锻炼感受, 并根据锻炼感受适当调整锻炼时间特征, 从而使其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最优化。

4 结论

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和时间特征具有一定的性别和专业倾向性, 并因锻炼特征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锻炼感受, 因此在课余体育锻炼指导中既要注重参与者的性别与专业特征, 也要充分关注其即时的锻炼感受, 从而使其身体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最优化。

参考文献

[1]GAUVINE L, REJESKI W J.The Exercise-Induced Feeling Inventory: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J].Journal of Sport&Exercise Psychology, 1993, 15 (4) :403-423.

[2]张力为, 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50-52.

[3]陈坚, 姒刚彦, 夏明.《锻炼诱导情绪问卷》的检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1 (7) :48-50.

[4]殷征辉, 王承杰.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3 (6) :848-849.

[5]毛志雄, 付舒, 高亚娟.锻炼心理学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31 (1) :69-75.

[6]姚家新, 张力为, 李京诚等.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3 (1) :1-10.

[7]殷恒婵, 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体育科学, 2004, 24 (6) :37-39.

篇4:大学体育课感受与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并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深刻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一基本理念充分显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它说明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以达到其主要目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强调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否则学生就不会喜欢体育课,也就不会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二、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概念

课程资源是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即是指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根据这一概念,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亦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素材性资源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学组织与教法、课程目标、体育情感与价值观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条件性资源主要包括实施本课程的人才资源、财力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体育器材用品资源等。

三、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已经习惯于全国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的体育课程管理体制。由专家们根据体育学科的逻辑编制的统一大纲,把各学年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进度安排得十分详细周到,全国各地都按照统一的大纲实施体育教学。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学生的基础等差异很大,以致于不少地方由于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执行大纲。原大纲包含着大量的未经改造的竞技体育内容,其中一些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望不可及,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未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关注有关健康的知识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有关健康的知识不可忽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选用一本好的教材外,还应当经常通过各种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广泛搜集有关材料,及时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应灵活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宜的教学时间,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等,从而努力使每一个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有利于调动学校和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条件较好的学校和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可在达到某一目标的前提下,将高一级的某一目标作为本学习阶段学生的发展性目标,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篇5:听课感受与建议

教师利用身边的实例,让学生去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离生活越来越近,学生会很感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生活的衣食住行中都有物理现象,物理的乐趣。另是教师能发掘身边的物理课程资源,使他们学到一些方法,养成一些建模的能力。生活中的现象是生动而且复杂的,要从中提炼出物理学的规律或相应的定则,需要去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这就包含了建模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还有更高层面的要求,比如对神奇的大自然的探索。

老师还动员学生一起做了很多小实验,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些小实验包含很多物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成本实验由于更直观、简洁,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功能。老师对学生稍加点拨,就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运用低成本实验,学生的参与面更广。一堂“光的折射”课,老师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每组一个纸杯,一枚硬币放在杯底,学生后退至刚好看不见硬币的时候,缓慢加入清水,发现硬币看似浮起来了。这些实验除一是学生的参与面广,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很深,还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去感受现象,建立物理概念。这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也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讲课内容为“光的折射”。教师:一块泡沫板,你们注意看,上面沾着一条鱼,将它放到浴缸中,这是一根用来叉鱼的铁钎,为了瞄准,我们做了一个瞄准器,注意观察。我现在就来叉鱼了,我瞄准了,那到底叉到了没有。同学上来体验。他用的非常好,首先是课堂引入的时候用这个实验让学生瞄准鱼去叉的时候根本叉不到,这就会引发他们思维的冲突和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就会思考,我明明瞄准了为什么没叉到。通过后面的实验探究把光的折射规律搞清楚以后,后来在课的结束时再重新来解释叉鱼没叉到的现象。而且学生也明白了叉鱼要瞄准人眼看到的鱼的下方去叉。我觉得这样一个实验既用于了课前的引入也用于了课后用物理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上面,前后呼应。我感觉这样的一种课堂教学实践非常好。首先他用一个现象让学生产生迷惑,而这种迷惑是学习的一种动力,使他产生一种好奇,这样一种动力会让他一直有一种冲动或者一种兴趣跟着老师一直往下走,这是很重要的。那么接下来让他带着问题学到最后老师解释为什么没有叉到鱼和用什么样的角度才能叉到鱼,做了一个前后呼应这也是很好的。

教师把物理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更好的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能放手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去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结合具体的实例去分析,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就会降低,学生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上建立起物理的概念和规律。“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个理念让学生感到物理有趣;“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物理的有用,一个有用,一个有趣,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篇6:三亚旅行的感受与建议

三亚旅行的感受与建议

三亚旅游局:

您好!鉴于我对本地旅游的既喜爱又担忧,我想把自己的建议向您说说,如果您能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看看,将不胜感激!

三亚,是个被大自然宠坏了的地方。大自然把最宜人的气候、最清新的空气、最和煦的阳光、最湛蓝的海水、最柔和的沙滩、最风情万种的少数民族、最美味的海鲜„都赐予了这座海南岛最南端的海滨旅游城市。

听说三亚的海水很蓝很蓝,喜欢大海的我向往去三亚旅游已久,它在我心中是个神圣的地方。怀着满心的激动与喜悦,2010年暑假我和男友及好朋友一起去了三亚旅游。

第一天

到了三亚汽车站,一位好友的男友(三亚人)来接我们,说:“这附近房价较贵,我带你们去一个很便宜的住处去吧?”我们欣然同意(来旅游不能把钱都花在车费、住宿费上吧?)。

坐车好久后才到了住处,结果才知好友的男友所说的很便宜住处是一晚上100元,心中不免感叹一番,那么再贵点是多少呢?没办法,先预定了两个晚上的房间。

进房摆放东西后已是中午了,那位好友和其男友声称不饿就让我们自己去吃饭。我和男友以及另外三个好友出了住处去找吃的,可走了好远也没吃饭的地方,心想三亚这个旅游地怎么找个吃的地方这么

难呢?继续走,终于看到了一家肯德基店,两个好友决定不再找了去吃肯德基,我们其他三个人决定,又找了很久终于见到了一家小饭店,进去后发现里面环境还挺不错的。点饭时,才发现这里面还真是贵啊,记得当时男友点了盖浇饭十几元,我就吃了个普通的云吞八块,另一个朋友一份炒粉也是十多块。真的是一个普通的午饭都那么贵啊!吃完午饭就回了住处,也许大家都坐车太久太累了,就没有出去逛,回住处就睡觉了。

到了傍晚好友的三亚男友请我们吃海鲜,到了一个感觉挺偏僻的地方我们上了一艘小船,到水中的大船上我们享用了一顿大餐。虽然地方偏僻,但由于可口,生意还蛮好的。

吃完了晚饭我们转车去逛街,那位三亚男孩带我们逛的地方和在海口我们逛的地方差别不大,但是衣服却都是特别的贵!正因为这个原因,逛街的兴趣不是很大,因为知道自己不可能买,就也懒得去试穿了,其他好友估计也是这个意思均未试穿任何衣服,逛街逛得毫无意思······

逛了会街我们就步行回去了,走了很远才到住处,其实期间好多次好友都想坐车回去了,不过大多数人都想看看三亚的风景,最终寡不敌众均走路回去了。

第二天

早上,大家都起得挺晚的,等大家都洗漱完毕后我们一起去吃饭,仍是找了很久找了家早餐店。里面早餐很普通但却贵的很。吃完早餐开始了我们今天的旅游项目。

首先去了免费旅游区--大东海,那里就像海口的假日海滩一样,不过这里比假日海滩更大更热闹,这里的水也比假日海滩更蓝更清澈,当然这里卖的东西也更贵。好友的三亚男友想和好友一起下海游泳,但好友说如果我和男友这对情侣也去游的话呢她才去,无奈之下三亚男孩求助我们,我和男友就同意了,但是等到了买泳衣时,我发现在海口卖15元的泳衣这里卖50,我就退却了,还没怎么去玩呢,怎么舍得把为数不多的钱花在买泳衣上呢?就悻悻地和男友离开了······(由于我们的退出,好友也不游泳了,那位三亚男孩气的要死......)

玩了一会,我们就商量去哪一个收费的旅游景点呢。看了三亚男孩介绍的几个收费景区,哪个不是160以上呢?大家都在犹豫,不去吧,都已经来到三亚了;去吧,就为了,去观看观看,就花那么多钱,不舍得啊。毕竟我们还都是学生,最后决定先坐公交车前去看看吧,到了再说······

在车上三亚男孩结识了一个称自己是··酒店的经理,同意我们免费进里面,但是在里面玩什么项目的话呢,自己出钱。我们进了里面,发现好大啊,有温泉,有大海,这酒店真是太棒了。进了里面后,三亚男孩还想游泳,我们不好推辞了,就陪伴他们一起游泳

了······玩了很久,其他没下海的好友就没什么玩的了,就在沙滩上的椅子上躺着等我们。天如此的热,我们也不好让他们等太久,就游了个小尽兴,就一起上岸回去了······

晚上又是像昨天一样去逛街了,不过由于两个好友闹了矛盾,其

他人逛街的就是不是很尽兴了,早早就回住处了······

第三天

大家决定今天就返回学校了,因此每个人都睡到很晚才起床,洗漱完毕后就收拾东西一起吃了饭,就坐车返回了。

感觉很累,坐在回去的车上不知不觉睡到了目的地。

感悟

这次的三亚旅游让自己很失望,在三亚待了三日两晚,没有怎么去哪里玩,还弄的满身疲惫,我一直在思索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1552字)

1.应建立明确的行政主体,切实加强统一管理!

三亚有些地方荒废了,挺可惜的,其实可以好好开采起来的。三亚旅游区,没有规划好,太零散了,去哪里都得坐车,可是一下坐到目的地,又不能看沿途风景了。比如说:吃饭地方、住宿地方和玩的地方距离很远······

其实,三亚这个旅游城市,可以再加以利用其资源好

好进行规划一番。这就需要三亚旅游局能够与当地居民协商,处在什么位置就可以如何投资什么旅游项目。比如说:这一带地区有住房,那就需要在附近有饭馆,另外还要有些娱乐性的活动,比如小吃街、卖衣、卖特产······

这样的话,人们找住处、吃饭都很方便了,当去旅游景点回来,由于时间限制不能再去其他景点时,就可以在附近逛逛街了。那么我想很多人会很愿意来三亚旅行的。

2.运用多种行政手段,强化行政监督和处罚力度!

住房、吃饭、衣服以及旅游景点收费太贵了!个人觉得,三亚旅游局应该加以控制,其实没必要收费那么贵,按照一般收费就可以,少赚一点,顾客多点就赚回来了。反而太贵的话,家庭收入一般的人即使想来三亚旅游,也会望而却步了!

另外,现在还要很多消息在报道三亚宰客现象,其实真没必要,服务好的话,会赢得很多回头客,又不是宰了这一次你就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利润,得不偿失啊!

希望,三亚的旅游不要过多的以营利为目的,若能够大众化一点,走平民和富人均可以来此地旅游的路线,以把三亚向中国各地宣传出去从而引来各地游客来进行文化、风俗的交流为目的,会对中国,尤其是三亚的各方面发展更有利。

3.三亚旅游应多往自己特色方面发展,切忌模仿!

旅行过程中发现,在不同的购物街有雷同的产品;另外,在一些娱乐场所,也发现一些产品的趋同,旅游产品的供需错位,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自然会被市场淘汰。低水平重复建设必然导致恶性价格竞争。模仿不但自己不会成功,而且使那些已成功的旅游区陷入恶性竞争之中。

三亚是一个热带城市,没必要模仿其他旅游城市设置一些娱乐项目,比如过山车之类的。人们来旅游时,玩的、用的、吃的、见到的全是这个城市具备的特色产物,那么对海南三亚的感受一定更逼真、更令人难忘!

4.提高景区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管理干部的培训!

旅行过程中还发现,三亚旅游景区主要旅游通道周边绿化程度低,城市生态,景区环境已不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连接景区的旅游的道路及景区内游览通道的建设滞后,污水、垃圾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迫在眉睫,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政府调控资源的行为。

此外,景区的保护与利用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政府管理者在保护的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更容易受短期利益的驱动,在旅游景区出现了不发展不破坏、小发展小破坏、大发展大破坏的两难局面。

总而言之,因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人们对三亚寄予厚望。三亚是海南的三亚、全国人民的后花园。全国人民共同献计献策,一定会把三亚建设得更好。虽然短时间做不到,但只要坚持不懈,我坚信能做到。(1096字)

这是我的一些鄙见,希望三亚旅游局百忙之中能抽出些空闲来翻阅一下,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共2648字)

此致

篇7: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感受与建议

培训即将结束,此次培训是从2009年12月15日至2010年1月15日,这个跨年度的培训,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足足一个月的时间,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的感受与建议。

感受:

一、这次培训虽然让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但却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如在制作演示型课件时,由于课件制作不熟练,元旦那天,我通过仔细阅读学习材料,制作了一次又一次,删除了一次又一次,足足花了八个小时才完成。

二、我们班的辅导教师何老师确实是一个很细心、很负责任的老师,每次有学员不按时登陆学习,她都会及时地提醒;做作业时需要注意什么,她都会提醒我们;讨论帖中,有哪位学员抄袭别人的,她也会委婉提出批评,鼓励学员自己动脑、动手写。

三、在班级讨论区中讨论有关教学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建议:

一、模块五作业:制作演示型课件这个教学活动应该改进一下,让大于2MB的课件也能上传。制作课件时,我制作了十张幻灯片和插入一个音频(一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结果不能上传,我只好删除了五张和重新插入一个简短的音频才上传成功,不过却影响了课件的质量。

篇8:大学体育课感受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发展,改革建议

1、前言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 学生面临繁重的课业要求和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 在学习生活之余, 体育锻炼显得尤为重要。大学体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体育的教学自从进行改革以来, 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要适应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新情况, 大学体育就要在认清教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继续深化改革, 不断创新, 取得更大的发展。

2、大学体育的教学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 体育已经从简单的身体运动发展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体育文化是“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手段, 增强人的体质,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有目的, 有意识的活动”, 大学体育就是这种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2.1、大学体育的教学发展

学生进入大学阶段, 不仅要获得知识的增长, 也要重视身体素质的提高。大学体育是大学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伴随着大学教育产生, 并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教育方针制度的影响下, 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

现阶段, 生存竞争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剧, 加之在大学生身上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也越来越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健康的身体和强壮的体魄是大学生应对挑战必不可少的因素。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 大学体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2.2、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学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教学内容陈旧, 与中小学的内容存在着重复, 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体育项目的数量较少, 大部分只局限于传统的体育项目, 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

教学方式单一, 授课模式多采用课堂式的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 属于一种被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 而且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并没有主动选择的机会。

考察机制单一, 一直沿用以分数定胜负的方式, 并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作为单一客体的特殊性。身体素质和基础的不同, 使得教育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公正性, 打击了一部分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3、大学体育的改革建议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大学体育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传统的教学上进行改革与创新, 以科学的态度, 创新的意识不断提高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3.1、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 大学体育一直把“增强体质”作为教育的唯一标准, 只重视学生竞技能力和对抗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对大学体育教学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新时期新背景下, 大学体育不仅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更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参与意识, 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把“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重视学生健康意识、健身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有所收获, 并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 要把道德教育和体育教育结合起来, 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等精神品质,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2、丰富教学内容, 不断进行创新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培养的需求, 大学体育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不断进行创新, 增加教学内容, 增设更多的体育项目, 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选择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引导, 使学生在自主选择过程中兼顾兴趣和自身素质, 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项目。同时,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应适当加入对新兴体育项目相关知识的介绍和讲解, 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 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3.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模式, 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 加强教学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坚持“以人为本”, 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 努力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采用多层次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 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 把大学体育教学拓展到更加广阔的范围。可以采用建立体育活动的社团、开展体育比赛等一系列方式, 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 以多种方式、多元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

3.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传统大学体育的考察侧重素质和技术, 更加注重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 要打破这种传统的观念, 把结果评价转入到过程评价。针对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基础, 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考察手段, 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给予全面的考量和公正的评价。不能采用简单的考试成绩评价制度, 要把健康和身心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从运动技能、体育知识和兴趣态度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 做出客观地评价, 从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的同时获得对自身发展的正确评价, 调动学习积极性。

4、结语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阶段, 对增强学生体质、保持身心健康、培养良好习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社会的迅猛发展, 我们必须以新的眼光来审视大学体育教学, 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 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加以改革, 建立起一套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教育需求的新的教学体制。

参考文献

篇9:感受台湾文化与大学教育

关键词:台湾 风俗 大学教育

1 台湾人的友善

在一次海峡两岸交流活动中,我亲身感受到台湾人的友善。去年暑假,我有幸接待了来自台湾南部的老师和同学们。吃饭间,便跟旁边的台湾女孩聊了起来。言语中,我能感受到她对西安的喜爱之情。她和她的同学们住在“闹市区”,所以酒店服务员一再提醒他们要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包最好能随身携带。对于这样的提示,我们有时都觉得很厌烦,甚至认为这些提醒是一种束缚。但是,她认为必定酒店的服务员不仅是尽自己的职责,而且也是为她们好。我记得服务员来上菜时,她总是小心翼翼的挪一下位置,又非常有礼貌地向服务员点点头,一来二回总是这样,搞的服务员倒有些不好意思。她却说这很平常,因为这应该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习惯。她见我不能吃海鲜,非常友善地将她那一碗刚刚盛好的清汤递给我。我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她来大陆,应该我好好招待她。临别时,她还向我赠送了小礼物,我格外欣喜。我送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希望她在西安玩的开心。车子就要开走了,她不住的向我挥手,嘴里还在念叨着谢谢。那一幕就仿佛我在台湾偶像剧里看到的,也真应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2 台湾人的热情

在台湾交流学习期间,我觉得台湾更像一个传统的中国社会。我遇到的台湾人都很有礼貌,很热情。记得刚刚去台湾,我们在高雄的一个巷子里办理电话卡,完了之后,大家想兑换一些台币,方便暂时零花用。我们询问了一位中华电信的前台,她给我们描述了路线,我们万分感谢,可是她又怕我们找不到,就亲自带领我们去到一家银楼,还向银楼的管理员介绍了我们,看我们都兑换的差不多了才一个人离开。或许你会觉得大概别人觉得我们是大陆过来的交换学生所以才这么对我们。可是后来很多次,我们渐渐有了台湾腔,他们也分不清大陆人还是台湾人,我们去买东西或者是问路,他们依旧很热情,甚至在找不到路的情况下还是亲自带我们去。我被他们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友善和热情深深的感染了。

他们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这座城市洋溢着旖旎的热带风情。就像陈斌华说的,“走在台湾的街头巷尾,我从来不觉得恐惧、孤单和陌生。我爱这寻常的风景,因为它是红尘,它生动,它真实。它会让我们确信,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和我们一样的中国人。我们曾经走过歧路,但我们终将殊途同归”。[1]

3 我所感受到的台湾大学教育

我所在的大学是台湾南部的一所私立学校。它是由企业家林义守先生创办的,学校也是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的——义守大学。我就读于其中的大众传播系,它是一个实践性特别强的专业,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全新的教学模式,先进的硬件设施,还有热情的老师和同学。义守大学对于课程规划及教学内容,皆本着“理论与实用兼顾、授课与实验并重”之原则,积极鼓励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兼具实用性及学术性之研究,使学生能知行合一、手脑并用,毕业后能学以致用且能胜任其工作。义守大学教学中的小组作业居多,有些科目被分到和台湾同学一组,开始我们还很诧异他们总是懒懒散散,不好好做事,难免会有抱怨,可是接触多了,才发现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特别满,没有课的时间要么在打工要么在参与社团活动,至于作业都安排在了这些之后,而且你会发现尽管他们作业起步比我们晚甚至有些人会迟交但是质量却惊人的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实践出真知!有些东西真的只有你自己亲身经历了才能体会到它的真正价值,并将它牢记于心。

印象最深的就是色彩学那门课。我们分成N个小组,各组抽选一种颜色,并去你的生活中搜集带有这些颜色的东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副作品。我们组选取的是黄色,当时信心满满,甚至在完成作品的时候依旧觉得我们是最好的。可是当我们去参观其它组的作品时,我们傻了,我们的思维真的太狭隘了,我们以为自己抽到了简单的单色老老实实的完成了一个现实生活中已有的拼图就可以得到高分,完成期中考试。可当老师向我们介绍其它小组的作品时,我们真的好惭愧。如果是我,我无法做出他們当时的效果,甚至我的脑子里一丁点儿思路都没有。我只是窃喜我的题目简单,可以顺利完成拿到高分,却没有想过他们私下搜集材料的艰辛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4 结语

海峡两岸同宗、同祖,具有相同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别具特色的中华民族风俗习惯。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大学教育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别是非常正常的。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随着两岸各方面交流合作的不断加强,两岸各具特色的优秀文化、风俗习惯和先进的大学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必定会相互借鉴、促进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斌华著.自在台湾:一个大陆人的十年行旅[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10.

[2]王仲.两百年来台湾文化变迁概述——兼论两岸文化交流的对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3]徐鲁航,薛军力.台湾文化的形成与特点[J].汕头大学学报,2006(04).

上一篇:矮的英文是什么下一篇:市商务局科普宣传月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