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教学案

2024-05-04

诗两首教学案(精选8篇)

篇1:诗两首教学案

七年级(上)语文教学案

课题:郭沫若诗两首

主备人:树林

审核:

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了解诗中想象和联想的作用,能够运用这两种手法进行句段仿写。

3、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

2、理解联想与想象的作用。

学法指导

1、学习诗歌,朗读是关键。诗歌所蕴含的意境、情感、哲理等都需要通过反复的朗读去体会。

2、本诗的时代性很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主题。

预习导学

一、利用工具书或到网上查询以下内容:郭沫若先生在1921年前后的经历与思想动态,归纳整理后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二、读读写写,并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缥缈

珍奇

鲛人

模糊

疏星

三、《天上的街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天上街市图,反复朗读并根据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图画描述出来:

学习研讨

第 1 页

一、预习反馈。

二、初读体会。自由朗读《天上的街市》,初步把握朗读技巧,与小组同学交流后再读,并将朗读技巧(情感、节奏、语调、轻重音的处理等)整理在下面。

二、再读,理解写作技巧。在诗中,诗人由街灯想到了明星,又有明星想到了街灯,进而想到美丽的天上街市,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你能再举一些类似这样的例子吗?

三、美丽的街市上到底有些什么?你能想象一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吗?

四、诗中的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生活(注意抓住关键词语)?

五、你知道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怎样的吗?诗人为什么要改变故事结局?回顾你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同时结合诗中相关的词语,将你的结论写在下面。

六、熟读成诵。根据自己对诗的主题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尝试背诵。

七、用学习《天上的街市》的方法与小组同学协作学习《静夜》,并注意解决下列问题:

1、诗中突出了夜的什么特点?

2、前后两节是怎样的关系?

3、诗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4、本诗与《天上的街市》在写法上有哪些相似点?

课堂小结

你认为学习诗歌应该掌握哪些技巧?请写在下面。

拓展延伸

第 2 页

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给下列的字注音。

迢迢()

皎()

擢()脉()

2、结合句意,理解下列的词语。迢迢:

盈盈: 纤纤:

几许:

3、诗中引用了什么传说?

4、为什么“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用诗中语句回答)

5、如何理解“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此诗跟《天上的街市》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巩固提高

1、用正楷字将两首诗默写在下面的空格内。

家长签字:

2、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请你根据提示完成填空题。牵牛花开放了,好像 月光照在地上,漂泊在外的游子,3、《天上的街市》连用了几个“定能够”和一个“定然”,试分析它们的作用。

第 3 页

3、分别指出两首诗中实写与虚写的句子。

考点链接

一、郭沫若的《静夜》中,借神话传说表达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二、快乐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假如你不够快乐,你应该怎么办? 假如你不够快乐 也不要把眉头深锁 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打开尘封的窗门

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 让风儿熨平前额 博大可以稀释忧愁 深色能够覆盖浅色

1、结合诗歌内容解释

稀释:

覆盖:

2、“忧愁”是什么?诗人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忧愁?

2、仿写练习。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鲁宾孙漂流记》,我们可以品尝到鲁宾孙在荒岛上的酸甜苦辣;读《》,;读《》。

教后或学后记

第 4 页

七年级(上)语文教学案

课题:女娲造人

主备:树林

审核:

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

1、感受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探索。

2、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特别是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

1、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文章中表现出的对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学法指导

1、神话毕竟是神话,它与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学习本文要注意从多角度体会神话的特点,特别是想象与联想手法的运用。

2、要能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

预习导学

1、给下列的字注音并组词

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的词语及划线的字。寂寞:

莽莽榛榛: 非凡:

神通广大: 绵延:

兴高采烈: 眉开眼笑:

疲惫不堪:

3、读课文,用两到三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4、划出女娲造人过程的词句,体会文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划出关键的词语)。

学习研讨

一、自学反馈。交流“预习导学”部分的第1、2题。

二、课文研讨

1、朗读课文,然后复述故事。

2、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女娲造人的过程,科学告诉我们,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女娲造人的故事是不存在的,你能分析出“女娲造人”这一神话传说产生的原因吗?

第 5 页

3、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4、讨论交流:谈谈你对女娲的认识,整理在下面。

5、本文是根据《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下面是两则短文的译文,读后与课文比较一下:译文与课文有哪些区别?作者是借助什么方式使得文章生动、丰满、富有情趣的?

课堂小结

1、你从《女娲造人》的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2、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人类的起源是怎样的?

拓展延伸

一、天地分开,宇宙形成

创世以前,没有天,没有地,只有汪洋一片。水是最早生出来的东西。她是宇宙万物的母亲,在她渺无边际的胸膛之上,渐渐长出山来。山慢慢长大,山体里萌生出后来的天和地。

天是男性,名字叫安。地是女性,名字叫启。安和启结合成为天地之神安启,他们生下大气神恩里尔。

思里尔在父母怀中逐渐长大。他力大无穷。他将父亲安托起来,远远地送了出去。于是父亲天与母亲地就被儿子永远地分开了。

恩里尔与大地母亲一起安排宇宙间的事物。

恩里尔和他的妻子宁里尔生出月神和众星辰。月神纳那在天空中进游,把光芒射向四方。纳那与妻子甫卡尔生出太阳神奥吐。太阳神从东山升起,在西山落下。他与众神一同起床,一同就寝。恩里尔和大地母亲共同给众星宿规定了远行的轨迹,使之各行其路,互不相扰。

安排好天上的事物后,他们又安排大地上的事物。他们创造了大地上的万物,还有黑头发的人类。从此天地间充满了和谐与生气。

1、从文章中看出,天和地是怎样形成的?

2、恩里尔是怎样诞生的?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第 6 页

3、本文跟《女娲补天》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4、“安排好天上的事物后,他们又安排大地上的事物”一句中“他们” 是谁?他们是怎样安排天地间的事物的?

5、太阳、月亮、大气、天地各神之间是什么关系?

6、“他们创造了大地上的万物,还有黑头发的人类。”文章并没有写出怎样造人,请联系上文,发挥想象,写出他们造人的经过。

二、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

不料有一年,宇宙忽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

半边天空坍塌下来,天上露出些丑陋的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的黑黝黝的深坑。在这大变动中,山林燃起了熊熊的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出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人类已经无法生存下去,同时又遭受到从山林的大火里逃窜出来的各种恶禽猛兽的残害。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麽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工夫去追究祸乱的成因,赶忙亲自动手,辛辛苦苦地来修补天地的残破。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拣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把苍天上一个个丑陋的窟窿都填补好。仔细看虽然还有点不一样,远看去也就和原来的光景差不多了。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坍塌,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用来竖立在大地的四方,当作天柱,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像帐篷似地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空再也没有坍塌的危险了。

那时,中原一带,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鼓动洪水,兴波作浪,为害人民。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禽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残害。

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很大的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循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的生活了。

1、这篇文章的题材是:

2、给文章拟一个不超过四个字的标题:

3、天是被谁弄破的?他为什么要撞破天?

4、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5、这篇神话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怎样的愿望?

第 7 页

巩固提高

1、写出下列形近字的读音并组词

藤 腾 娲 祸 澈 辙 掺 渗 蓬 篷 概 慨

2、“这些小人儿在他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人们高兴时常有不同的神情与动作,请想象一下,此时女娲的神情和动作,写在下面。

2、按要求续写句子。

走进校门,便看到一条平直的大道。大道两旁是一排整整齐齐的松柏,……… 请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此时此刻你眼里的松柏。

4、远古时期表现人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愿望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考点链接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根据选段回答,大虫的动作行为前后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武松这一人物形象起什么作用?关于武松你还知道哪些故事(至少举一例)?

教后或学后记:

第 8 页

第 9 页

2、第 10 页

篇2:诗两首教学案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能力目标: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教育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首:《夜》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四、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五、当堂做完《目标检测》

教学课后记:

篇3:诗两首教学案

这里分享九年级下册《诗两首》的课堂教学实践, 以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也希望给同行们提供研讨样本。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个专题为“爱国思乡”的诗歌赏读, 第一课为《诗两首》, 分别选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余光中的《乡愁》。 两篇大师级的诗作, 文字数量不多, 但内蕴丰富, 如何在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同时顺利引导他们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呢? 我认为诗歌的解读需要紧紧联系创作的社会背景展开, 只有身处创作者的时代中, 才能真正走进诗歌, 才有可能真切地体会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我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诗歌创作背景, 了解作者处境, 课上脱稿讲出。 要求脱稿讲出, 学生们必须将前景材料吃透。 果然, 学习《我爱这土地》一诗时, 很多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令我惊喜的是, 部分学生回忆起了七年级下学过的《土地的誓言》一课, 并自觉地将之和《我爱这土地》进行比较。 如此, 学生明确了《我爱这土地》的朗读基调———第一部分:低沉, 悲哀;第二部分:悲痛且执著。 接下来, 给学生时间试读, 同伴之间指出不足, 加以弥补。 然后, 我请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化身为诗中的鸟, 描绘出心中残损的国土, 落魄的家园, 呐喊的民众……就是这样的国土, 死了的鸟却将全部的躯体奉献给了她, 鸟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一问题的回答深度直接检验了学生刚才的想象程度, 有的学生不仅谈到了鸟儿对国土深沉的热爱, 还体会到了像鸟一样随时准备奉献自身的爱国志士的悲壮情怀。 学生们的情感此时已被充分调动起来, 带着这样的深入解读继续第二部分便顺理成章了。 第二部分简简单单的一问一答, 却是全诗最激情澎湃, 最能展现作者对国土深沉强烈之爱的:“常含泪水”和“爱得深沉”是需要酝酿情感加以深刻理解与朗读的。 我让学生先指出“泪水”为何而流, 再自由讲述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如何做到“爱得深沉”。这样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继续联系时代背景解读诗歌的做法, 收到了极好的课堂效果。

有了前一首诗的学习方法借鉴, 教学《乡愁》一课时, 我便有了信心。 我仍然让学生说诗人境况与时代背景, 好在九年级的学生对近代历史已有一定了解, 知道特殊历史时期海峡两岸的分隔事实, 作者余光中, 一生都处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 多次与亲人分别。 1971年, 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 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乡愁》这首诗。 可是, 大陆学生是很难体会到这种“有家不能回”的痛楚的, 上课伊始, 我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 几个台湾青年去一位伯父家做客, 让青年们感到奇怪的是, 伯父家居然供奉了一只破碗。 原来, 1949年, 国民政府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之前, 抓了一大批青壮年, 为将来反攻大陆做好准备。 这天早晨, 这位伯父端着家里的碗来买早饭, 不明就里地就被大兵抓走。 几番辗转到了台湾, 索性碗没有丢, 这只碗就成了伯父从家里带出的唯一物件, 以后每每思念故土与亲人, 伯父就只能将所有的情思寄于碗上。 海峡两岸互通往来后, 伯父得以重回大陆, 但早已物是人非, 陪伴他的最后只有这碗。

这个故事讲完后, 许多同学唏嘘不已, 此时他们已经渐渐被故事中的思乡情怀感动了, 《乡愁》 一诗读来便见情怀见深度。 接着, 让学生提取诗中的四种物象,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四个不同时期的故事, 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 将一位浪迹台湾苦苦思念故土的游子的故事娓娓道来。 我挺佩服学生的想象力:贴着邮票的信写了什么样的内容、拿着船票与新婚妻子作别的神态心理、冰冷坟墓隔断的母子深情、浅浅海峡带来的人间痛苦在学生的笔下丰满了起来。 展示完毕, 再请学生读, 这次读则是带着理解的朗读, 是带着对具化乡愁和虚化乡愁的双重理解的, 情感自然而然到位, 诗歌的价值在学生的思与读中便提升了。

《 诗两首 》 的教学实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 提供了丰足的空间进行展示, 将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首位。 我坚信, 只有在内驱力推动下展开的学习活动才是有效的, 即使在大考压境的环境中, 也要尊重学科特点, 创造学生喜爱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收获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 真正乐享语文课堂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徐国荣.教材解读:应首先注重教学内容的确定[J].江苏教育, 2008 (9) .

篇4:《乡愁诗两首》教学设计

播放浪漫萨克斯演奏曲《回家》,屏幕上出现诸如“明月”、“海峡”、“小桥流水人家”、“匆匆而过的人流”等富有意境的画面,让学生沉浸在音乐和画面的遐思之中。

乐毕。学生可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师导入:听了这首曲子,真的使我想家,催人回家,如果身处异地他乡,一腔乡愁便油然而生。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天下常有背井离乡的无奈,离愁别绪也就会常消常涨。因此,“乡愁”这种情结也就成了文学艺术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首抒写乡愁的诗。

二、增设情境,简介背景

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所知简介背景,然后点击,屏幕显示: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席慕容,台湾当代诗人、散文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9年迁居香港,1954年赴台。一方面,两位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一往情深,极其钟爱,他们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新意;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不免经常流露出来。

师提示:两位诗人的祖籍在哪里?实际上他们身居何处?请同学们齐读打横线的话。(读毕)那么,这种乡愁的滋味是怎样在诗中穿透出来的呢?

三、渐入情境,朗读余诗

1.学生自由读余光中的诗。

要求:(1)标出停顿和重音;(2)体会诗的结构美。

2.教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

要求:体会诗中的情感。

师提示:这首诗是游子内心深处流出的深情而忧伤的恋歌,所以宜用较缓慢的语调,深情地、略带忧伤地来读,重音落在四个具体的意象上。

3.体会后,齐读。

四、想像情境,品读欣赏

1.设计主问题,品读全诗。

(1)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这首诗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乡愁?

(2)找出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表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它们突出了这四样事物的什么特征?

(3)这首诗的主题是怎样逐层升华的?

2.分组讨论、总结,教师适时点拨。

3. 教师小结。

余光中倾诉心中的“乡愁”,借助“时空距离”,采用“托物寄情”的手法,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和层节中,把个人思乡之情层层推进为家国之情。诗歌的主题由个人思乡之愁升华为家国之情,使诗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板书附录一)。

4. 背诵这首诗。

五、延伸情境,阅读迁移

1。朗读席诗,自取角度、自设问题,品读席慕容的《乡愁》诗。

师提示:品读涛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我们可以从诗的结构形式、诗的语言、诗的意境、诗的修辞方法、诗的情感等等方面人手。

点拨:体会两个新奇富有创造性的比喻“故乡的面貌,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和“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明确: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怅惘,类乎通感的写法,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独特而有新意,脱离了俗套;再则,诗人6岁就离开了大陆,对故乡的记忆的确很模糊,似乎只存在那“雾里的挥手别离”的模糊而怅惘的记忆。第二个比喻,诗人用不可能的事(现实中并没有那种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来比喻,为的只是说明:乡愁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2.朗读、背诵全诗。

3.学生小结全诗的特色(板书附录二)。

4.教师小结,提升情境。

“愁”,有人说是离人心上的秋,是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情愫。而这两首诗都把抽象的“乡愁”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诠释出来了。其实,在许多诗词中都采用了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如,下列诗词句:“‘愁’,离人心上之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落红万点愁如海”、“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把“愁”喻为“一江春水”,真是“此愁绵绵无绝期”。把“离愁”比为“春草”,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剪不断,理还乱”,把“离愁”喻为“丝麻”,言其多而乱;把“愁”比成“海”,言愁之深之广;把“愁”比为“三千白发”,言其绵绵之长。这都是把抽象的情愫具体形象化了,正是诗歌通常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六、拓展情境,扩张阅读

诗,可声情并茂地读,更可用唱和的方式来渲染诗情。下面我们就欣赏由台湾歌手罗大佑演唱、台湾诗人余光中抒写的《乡愁四韵》,这种演唱的方式会更快捷地引着我们走进诗人的心灵。

1.播放《乡愁四韵》音画。

宇幕:“乡愁四韵”诗行。

背景画面:四组意境优美的风光画,每组两幅画面。第一组画为大海系列,第二组为晚霞系列,第三组为飞雪系列,第四组为腊梅系列。

播放方式:随着歌词的递进,画面每隔2秒切换一幅,第一节诗依次由一组系列画配合。

2.独立完成创新思考题。

(1)诗中把抽象的乡愁化成了哪四个具体的意象?

(2)这首诗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如:味觉、____、视觉、嗅觉、____,这让读者感到触物伤情的乡愁占据了诗人的全部身心而产生共鸣。

(3)仿写诗句。

把诸如“思念”、“苦闷”、“烦恼”、“孤独”、“寂寞”等抽象情愫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来作比。

示例: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思念是____,思念是____。

注:拓展(1)(2)题可在课内完成,仿写诗句可视时间松紧安排在课外。

七、营造佳境,深情收束

教师小结(播幽婉的《乡愁四韵》的乐曲)。

乡愁是什么,它就是一枚邮票,一张船票,一方坟墓,一湾海峡;乡愁的滋味是什么,是醉酒的滋味,是沸血的烧痛,是家信的等待,是母亲的芬芳;乡愁意味着什么,有远行就有思念,有分离就有断肠人,它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我们真希望那湾浅浅的海峡不再是游子的断肠处,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早日同唱一首团圆的歌。

附录三

“愁”,离人心上之秋。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B“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D“落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

E“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附录四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作者单位:长沙市第19中学)

(摘自《湖南教育》)

篇5:诗两首教学案

联想和想像的运用是这两首诗的一个学习重点。这两首诗都选自郭沫若的诗集《星空》,它们的结构、手法、情调都颇为相似,但描写的具体景致不同,由此唤起的联想和想像也不同。《天上的街市》描写的是繁星满天的晴朗的夜空,想像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而《静夜》描写的则是白云遮空的夜空,想像了“鲛人”在天河岸边的“对月流珠”,突出了静谧的氛围。学习中,要仔细体会诗歌中联想和想像运用的重要性,培养想像力。

此外,这两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学习中应反复吟咏,分清节奏,念准重音,把握其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读出其内含的感情。[典题例析] 例题:《天上的街市》一诗中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像的?试分析其作用。

解析:本文是考查学生对联想和想像这两个概念的了解和掌握。所谓联想,就是由此事物想到彼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个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且彼此有一定的联系:或在空间或在时间上相接近;或相似;或有对立关系,或有因果关系„„所谓想像,则是在原有感悟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

参考答案:在本诗中,诗人根据“街灯”和“明星”的相似点——星星点点,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既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顺着这一联想,诗人在后三节进而展开想像:天上有美丽的街市、天市上陈列着珍奇物品、天上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将虚构的“ 仙境”与现实生活相融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缥缈()():

2、笼罩():

3、鲛人():

4、疏星():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明”字不同于其他三个()

2、“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灯笼”的正确解释是()

3、下列各项按意思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我想那/ 缥缈的空中 b、那隔着河的/ 牛郎/ 织女

4、“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不信,请看那朵流星”,这两句诗都用了句中逗号,对其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你看”之后使用逗号,能引起读者的特别注意。b、这两个逗号都为诗人与读者作感情交流增加了情趣。

d、这两个逗号都很好地表现出诗人与读者指望着星空交流的情态。

三、填空题。

1、《天上的街市》和《静夜》的作者是,原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代表作有诗集《 》、《 》,话剧《 》。

2、《天上的街市》一诗以 和 描绘了一幅天上的美景,把读者带进了神话的境界。诗中主要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 和对理想生活的,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3、《静夜》全诗紧扣住一个“ ”字,对人间世界和天上世界进行了描写,以笼罩天地的“ ”营造出 的氛围,使这首诗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训练二

一、阅读《静夜》这首诗,完成文后问题。

1、本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极为相似:都是在 的基础上,转而进入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与神往。

2、在诗的第⑴节中,诗人用、、、、这些意象,描述了静谧的夜景。

3、诗中借“ ”的传说,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2分)

4、诗的第⑴节中的“漏”字若改成“露”字,好吗?为什么? 答:

5、要读好一首诗,分清节奏,念准重音十分重要。你能否试着给第⑵节诗标注朗读节奏和重音。(节奏用“/”标示,重音用“.”标示。)

6、面对月亮和白云,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想像?试用一两个优美的句子描述出你心中的图景,表达你的情感。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问题。乡愁四韵 余光中

⑴给我一瓢长江水呀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⑵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⑶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⑷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7、请找出诗的⑴、⑵节的韵脚:

8、诗中的“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分别象征了“乡愁”的哪些特征?(请摘引原文的语句回答)长江水—— 海棠红—— 雪花白—— 腊梅香——

9、诗中主要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并突出了乡愁之深。请摹仿这两种修辞手法各造一个句子。答:

10、诗歌中将“乡愁”寄托在“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这四种意象中,想一想,还可以将“乡愁”寄托在什么意象中?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答:

11、古往今来,“乡愁”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你能否再写出几句与乡愁有关的古代诗句呢?【要求写出作者及朝代】(至少写三句。)答:

《郭沫若诗两首》训练一 《郭沫若诗两首》训练二

篇6:诗两首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学习诗歌朴实、真诚的语言,理解诗歌的表现角度。

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选择。【学法指导】

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要注意作品背景的介绍,设想假如你是诗中那个“你”,你会从诗中得到哪些教育。从作者的劝慰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背会这首诗,将会给你更多启示。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哲理诗,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路”象征了什么。找出升华全诗主旨的句子,看看全诗结构有何特点,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知识链接】

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课前预习】

1、读一读,写一写

伫(立 涉()足 延绵()萋萋()瞬息 忧郁()幽()寂 尴()尬()

2、查一查,理解词义。

幽寂: 尴尬: 延绵: 萋萋:

3、朗读诗歌,用“/”在诗句中标出诗歌的节奏。【合作研讨】

一、检查预习

二、学教过程

1、《未选择的路》中的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既然是选择道路,作者为何要写“未选择的路”,而不写已选择的路?

2、“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过去了的”指什么、为什么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3、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4、读一读,想一想,这两首诗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练练测测】

一、写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

忧郁()

镇定()

怀恋()伫立()

幽寂()

延绵()

二、根据示例填空。示例:荒草(萋)(萋)

白雪 岁月 人海 神采 温情 得意

野心 忧心

三、在横线上填上成语所缺的字。

跋山___水 曲径通___ ___息万变 ___而不舍 举___不定 一如___往

四、填空。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

,作者是

国诗人

,史称“

”,他的诗歌代表作有《

》《

》《

》等。2.《未选择的路》作者是

国诗人

。【拓展延伸】

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

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不要 【作业布置】

收集以“路”和“生活”为话题的励志名言。

如: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我的收获】

篇7:关于《诗两首》教学设计

2、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⑴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母子之爱,体会母子情深。

⑵ 《课程标准》还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裕于表现力的语言;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确定以情感人,以读带动,以师为主导,以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⑶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指出,要在整体感悟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这是我确定教学目标另一个依据。

【过程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⑵ 师生同读、同议、同评、同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策略

1、上课之前,我用配有音乐又带有激情的朗诵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本课的感情基调。在教学过程中,背景音乐始终萦绕在课堂,使学生沉浸在那种欢愉而深沉的氛围之中。

2、在本课的教学中,读是一个学习的重要手段。我采取的方式有:示范读、指名读、小声读、选择读、默读、齐读、男女生分开读等。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技巧,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我首先按品读──品味──品析的步骤引导学生学习第一首诗,然后再由学生按照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自学第二首诗。以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感熏陶,导入新课

师生齐读《游子吟》,引出“母爱”话题,奠定本课情感基调。

二、品读全诗,体味情感

1、简介作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基调,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2、学生自由朗读此诗,揣摩体味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怎样朗读来表达诗人的这些情感呢?

3、学生回答并试读。

4、教师范读。

5、学生挑战读:选出一节你认为可以比老师读得更好的诗句读读。

6、学生齐读,进一步体味诗人的情感。

三、品味全诗,理解内容

1、学生默读全诗,独立思考:

⑴ 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结合课下注解理解)

⑵ 诗中写了“我”与母亲几次怎样的嬉戏(描绘了几幅画面)?(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

⑶ 妈妈见到我,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结合上下文理解)

2、分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4、完成练习: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幅画面,首先读一读,然后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自己的话描述当时的情景。注意: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样的环境?我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爱的?

屏显三幅画面:

⑴ 母亲祷告时,悄悄的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⑵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⑶ 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5、先独立思考,再相互说说,最后,集体交流。

四、品析用词,体味精妙

1、在诗人的笔下,金色花有哪些特点?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最好?为什么?请同学们讨论。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男生读1、2、3节,女生读4、5、6节,男女生齐读7、8、9节。

五、学生自学冰心的《纸船 寄母亲》

1、简介作者冰心的有关情况。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这首诗(屏显)。

读 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达诗人的感情。

讲 可以讲一讲你对这首诗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者描述诗中的画面。

问 你有疑问的地方,还可以问同学、问老师,请求帮助解答。

写 喜欢写的同学,可以仿照诗人的写法写一、二句表达母爱的小诗。

唱 喜欢唱歌的同学,可唱一首与诗人感情相类似的歌。

画 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幅画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做 心灵手巧的你也可折一条纸船,一只千纸鹤送给母亲,写上你最想说的话。

篇8:诗两首教学案

关键词:庞德,译诗,意象传递,认知,意象派

埃兹拉·庞德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贡献不仅在于其清新硬朗、严谨深奥的诗作,还在于其极富文字魅力与感染力的译诗。历史鬼使神差般的安排和庞德自身对中国文化的推崇成全了他与中国文化、中国古典诗歌的姻缘,自1914冬,庞德开始研读东方学家厄内斯特·费诺罗萨的笔记遗稿,而后整理并翻译出版了中国诗集《华夏集》,共收录十九首译诗。诗集一经出版,便引来争议无数。

本文选取庞德早期根据汉武帝刘彻的诗作《落叶哀蝉曲》所翻译的Liu Ch'e和晚期《华夏集》中根据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所翻译的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并运用意象派诗歌理论和庞德的翻译理论对二者分别进行评析,从意象认知的角度探讨庞氏诗译为保留诗味而另辟蹊径的独到翻译策略。

1 意象派与庞德的翻译思想

作为意象派诗歌运动的核心人物,埃兹拉·庞德倡导直接描写主客观事物,不使用无济于表现事物的词语,而关于韵律,主张采用乐句,而非呆板的节拍。意象既可以是构思时浮现脑海的影像,也可以是经过作者真情处理的客观反映。庞德本人非常重视翻译,关于翻译他曾这样说道:“翻译为诗歌艺术提供模式,正如给鬼魂注入血液一样。”(Hugh,1971:150)字里行间,翻译虽然还是被庞德视为获得诗歌创作灵感的渠道,但在翻译创作的过程中,庞德也总结出了具有意象派理论特点的翻译心得。关于诗歌翻译方法,庞德的见解早在1910年出版的《罗曼司精神》一书中便初露端倪。书中,他主张诗歌不应当过分强调直译,而是要注重再现文本中所蕴含的意象和感情,关注整首诗的意境和美感的传递。直译只能做到概念上的一一对应,并不能实现意象和感情上的忠实原作。只有意象生动重现,感情适当赋值,原诗的意味才能真正保留下来,而这是机械直译所不及的。1911年至1912年间,庞德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一系列译诗,并加之十二篇翻译理论文章一起成集,题为《我搜集奥西里斯的残肢》。庞德借用奥西里斯复活的神话传说照应他在该集序言中提到的名为“闪光的细节的方法”。在庞德看来,语言是有能量的,写在字里行间的单词和文字细节,不仅仅是印刷于纸上的符号,而是作者刻于磐石上的意象,实在而永恒。他倡导在翻译中精确地再现原作的词语和细节,关乎诗歌翻译,即要最终再现诗歌中所蕴含的意象。这种翻译观给了译者更大的空间,译者被看作是艺术家,一个能够铸造词的人,其主观能动性受到了认可。但也是这种翻译观,使庞德所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屡遭批评——改动、创造的成分过多;也正是这种翻译观,使他的译诗不仅保留了汉语诗的古典风格和东方的异国情调,更为英美读者真切重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2 译诗评析

2.1 Liu Ch'e评析

Liu Ch'e一诗译于《华夏集》之前,属庞德的早期译诗作品,改自Herbert Giles 1901年出版的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一书中翻译的《落叶哀蝉曲》。王宏印教授曾评论道:“《刘彻》一诗,毕竟是创意翻译,或创译,基本上还属于翻译的范畴。”(王宏印,2011:291)这是一首蕴含深刻美学主张的诗,不是简单的概念对应翻译,更不是天马行空的随意改写。庞德以其意象派诗歌观的独到审美,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境域,呈现了这场唯美的千年“同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认知模式,意象的“同一”能做到的也仅是认知层次的“同一”,而非绝对同一。

Liu Ch'e这一译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与原诗相差深远的题目,庞德为何未把包罗丰富意象的隽永诗题“落叶哀蝉曲”照搬译入英文?推测其中定有颇多难割之情:其一,在汉语中,落叶与蝉皆是意味深长、吟咏不尽的意象,落叶萧瑟,悲自然之秋,悲人生之秋,而蝉更是悲秋思绪的代言、哀时伤逝的触发,隐含着汉武帝对逝去美人李夫人的无尽感伤与怀念;而在英语中,二者并无相应内涵,倘若直译,不但达不到汉语中意象的等效,还会造成对英语读者的困扰,不解其中蕴含的感情,不明题目与诗文的关系;其二,不论是汉语诗歌还是英文诗歌,题目应当尽可能地简短凝炼,避免冗长,这一点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心照不宣的共识;汉语中的五个字“落叶哀蝉曲”,译为英语则不是五个单词能够表达的,英语的逻辑性较强,需要冠词和逻辑连接词的补入,虽然庞德“常常希望翻译或写作中所采用的拼合与并置的方法能创造出新诗的建构方式”(蒋洪新,2001:79),并且在译诗中也时常运用省略冠词和连词的艺术手法来突显意象的生动鲜明,但这一点在他这一早期译作中并未有所体现;其三,全诗咏叹汉武帝刘彻对李夫人的思念,以Liu Ch'e这个中国古代帝王的名字为题的诗歌定然比直译更能给目的语读者留下深刻的异国印象,体会中国诗歌的独特韵味。

尽管庞德在翻译诗文时“扩大或夸大了落叶的堆积和尘土的吹拂所引起的悲凉感——有点把中文诗的静写成英文诗的动了”(王宏印,2004:151),并用落叶与尘土铸就了一个比原文更加博大苍凉的如坟冢一般的意象,不可否认这与庞德深厚的诗歌创作功底及其所专注的意象派诗歌创作导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实际上此举更是一种对原有意象所做出的合理延伸,为英美读者的接受搭建了一座认知平台。虚房冷宫的凄凉,中国古代宫廷的情境,英文读者很难直接体会,但如坟冢一般的庭院凄风扫落叶的意象反而更加能切中他们的神经,易于触发悲凉愁绪和对逝者的感慨、思念之情。由静到动的转变,中国古诗中含蓄低沉的表达戏剧性地置于更符合目的语读者阅读和欣赏习惯的“Scurry into heaps”与“lie still”的一动一静中,不失为意象的巧妙翻译,真正做到了让细节闪光夺目。

“庞德按照意象派的创作原理,删去了结尾的部分,增加了‘一片叶子黏在门槛上’的创意”。(王宏印,2011:281)原诗最后略带抒情议论的两句,经庞德大刀阔斧的加工转为这一凄美而意味无穷的意象,这是庞德受原诗感发出的灵感创意,是对原诗意象刻画的深入和扩展,进而补充了目的语读者所熟悉的“潮湿叶子”的意象。庞德认为意象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是感情激增后的灵感抒写,在这里庞德真实呈现了他读诗之时的真情实感,并作为意象带有认知色彩的一部分使英美读者的理解和赏析直接了一些,也容易了一些。

2.2 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评析

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选自《华夏集》,译自费诺罗萨的日语标注笔记,相比庞德的早期译作Liu Ch'e,行文更显意象派技巧,无处不见淡雅唯美的意象,无处未感清朗而略带忧伤的离愁别绪。

题目翻译看似背离原文,实则推测可有一下几点原因:其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实际上是一个省去主语的短句,一个包括状、谓、宾、补在内的复杂结构,如若翻译成英语定是冗长,甚至长过诗行长度,无论是在视觉审美上还是在诗文阅读的习惯性上,这都是不合时宜的;其二,省去了“黄鹤楼”、“孟浩然”和“广陵”这三个都需要加注的名词,加入了“the river Kiang”这一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典型意象,与下文照应的同时,也使诗文更加流畅,更具中国诗歌的特色,在风格上也更贴近原诗清晰明了的特征,既为目的语读者减轻了阅读障碍,也为他们呈现了一个具有异国情调的鲜明诗题。

中国古诗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象构造就有着很强的画面感:诗人伫立长江畔,目送友人辞别黄鹤楼,一叶孤舟渐渐消失在天空尽头。之于整首诗的意象传递,庞德翻译未有失当之处。原诗中既有动态意象“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也有静态意象“黄鹤楼”、“烟花”、和“碧空”,而在译文中“烟花”被赋予了动态的特质,在江上渐渐模糊远去,正如水墨画的铺水接气,使景物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与此同时原诗中渐行渐远的“孤帆”却变成了静态意象——“his lone sail blots the far sky”,故人的“孤帆”已变成了点缀天际边的一个小点,恰如水墨画中的点景人物,以点色的手法塑造出灵动的意象。如此巧妙变换的动静结合,既避免了审美对象的缺失,也为译入语读者呈现了一幅与原诗意境相同的鲜动深远的画卷,其中的些许变换丝毫未影响读者对诗中意象的认知体会,反而使诗文更具中国水墨淡雅的特色。虽然庞德在翻译时割舍了原诗中仅有的一个代表色彩的词——“碧空”的“碧”,但这无色彩的选择更加贴合中国水墨画的意境,另外虽然“碧空尽”在汉语中是一个凝炼而含义丰富的词组,但若转为英文“the far blue sky”则略显拖泥带水,背离了原诗简洁明了的风格,比起“the far sky”反而失去了原诗意味。

原诗最后一句的翻译,加入了连词“and”,表示时间的词“now”和主语“I”,并拆分为两句进行表述,既背离了原诗的形态结构,也背离了“庞德后期作品中大量出现不用连接词的铺叙并置”(赵毅衡,2003:252)的翻译选择。斟酌个中缘由,这非庞德随意之所为,而是从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角度出发,特意之构句。汉语中有主句和无主句同时存在,但英文则不习惯无主句的存在,因此插入“and now I see”可使上下句之间自然衔接。在这一句的处理上,庞德通过对“river”和“long Kiang”意象的突出强调,准确捕捉到了原诗作者李白想要表达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所寄托的依依惜别之情。

3 结论

对于跨文化的汉诗英译,任何一位译者都很难提供一个与原文完美对应的翻译,能做到的只是从不同的侧重点考虑,为读者提供一个在译者自身看来尽可能接近原诗的译本。庞德从意象的读者认知角度出发,关注意象在译诗中合情合理地再现与鲜明灵动的重塑,尽力弥补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亏损,为英美读者呈现了对中国古诗内涵意蕴的恰如其分的英文意象阐释。

参考文献

[1]吴其尧.庞德与中国文化:兼论外国文学在中国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Hugh,Kenner.The Pound Ezra[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 nia Press,1971.

[3]王宏印.新译学论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蒋洪新.庞德的翻译理论研究[J].外国语,2001(4):77-80.

[5]王宏印.英诗经典名译评析:从莎士比亚到金斯伯格[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前置式学习模式在美术欣赏课的探索论文下一篇:“北京银行杯”马连道全国斗茶评选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