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辛弃疾词两首 教学设计 教案

2024-04-23

6 辛弃疾词两首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7篇)

篇1:6 辛弃疾词两首 教学设计 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指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南来后,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政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在担任地方官的任上,积极练兵备战的做法,不断遭到投降派的反对和破坏。朝廷对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则一贯是“招之即来,麾之即去”,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政治、军事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岁志未遂而死去。

这里所选的两首词虽作于他的早年、晚年不同时期,但其中心思想却是相同的,即都表现了他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总体风格上的雄健、豪放,两首词也是一致的。只是前期词多些昂扬、激奋;晚年之作则转向了苍劲、悲壮。

《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

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

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

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词的上片以写景开端,清秋时节,楚天辽阔,江水悠长。眺望远山,其形状高而尖的像玉簪,大而矮的像螺髻。这些自然山水虽然多姿多彩,但是在作者的眼中,它们只能引发人的忧愁和怨恨。这时,楼头的落日、阵阵的雁啼,更增添了江南游子的愁怨。下面作者用了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一是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一是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这两个形体语言要表明的是:作者手握宝剑却没有用武之地;空有力气却没有地方使用,他只好用敲打栏杆来发泄自己的怒气。不但作者要赴前线杀敌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没有人理解,就连他此时登山临水以排愁遣恨的心情也无人能领会!在上片里,作者用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一系列自然景物,来陪衬他的游子之思,巧妙地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下片抒情。作者运用了几个历史典故,来表述自己的思想矛盾和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作者先写到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西风吹来,很想吃家乡吴中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便立即弃官还乡。像这样轻易地挂冠离职,辛弃疾是做不到的。又写到三国时的许汜不关心天下大事,只想着买田置产,作者更不屑那样去做。在这里他要说明的是: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决定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下面作者引用了桓温“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来说明自己心中怕的是时光如流水般飞逝,人也会在饱经磨难之后很快地老去。他想到岁月催人老,报国壮志难以实现;想到自己的苦恼并没有人能够理解,就不禁掉下了英雄之泪!在这首词里,作者虽然用了蓝天、绿水、青山、红日,甚至“红巾翠袖”等形象和色彩来陪衬、点染,但读后绝没有柔媚、繁缛之感。因为作者的核心思想是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所以全词始终充满着一种激昂慷慨的情调,放送出一种雄浑、高亢的声音,它们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正是辛词艺术效果的独到之处。

《永遇乐》写于开禧元年(1205),这之前,辛弃疾在福建安抚使任上,因政敌的弹劾而被罢官。他先居上饶,后徙铅山,先后被闲置达八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1203)又被朝廷召入京师,并派他出任镇江知府,这首词便是在镇江任上所作。这时宰相韩侂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65岁的高龄来到镇江任职的。镇江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军事重镇,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了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了北固亭时,联想起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不平!便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在这首词中发泄了出来。

词的上片是缅怀两位古代英雄。一是写孙权,作者感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侵蚀之后,镇江的高山大江依然如故,而曾在这里建都的吴国君主孙权,却已无处寻得了。当年亭台殿阁之间的流风余韵也都已被岁月洗涤净尽。二是写刘裕,传说当年刘裕就曾居住在京口的普通街巷之中。东晋时,刘裕就是从这里起兵去平定桓玄之乱,又率军北伐,战胜鲜卑等军事力量,扫平中原,建立了南朝刘宋王朝。作者对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对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的赞扬,其情感是那么炽热、强烈,这正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下片先是对南朝元嘉年间一段历史的评议:宋文帝好大喜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北伐,结果是仓皇败阵,落得个无功而返。有人认为作者写这段历史是以古喻今,是针对韩侂胄的以北伐邀功而发的,他主张要有备而战,反对草率出兵。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一说法是很有道理的。紧接着,作者的笔锋开始转向了自己,他登高远望时,竟引出了对43年前一段经历的回忆:在他21岁时,曾经穿越过那战火纷飞的扬州古道,奔驰南下。长江北岸在历史上乃是被北魏太武帝占领后建造行宫的地方,后来就成了太武帝的祠庙。那里也记录着北宋末年统治者纷纷南逃的耻辱与仇恨。可是,如今佛狸祠前却是祭神赛社,烟火不断!在这里,作者又是以古讽今,批评人们居然舍弃了被金人占领的国土,忘记了国恨家仇。这番议论正气凛然、言语犀利,正是作者爱国真情的体现。写到这里,作者不禁义愤填膺,他觉得自己来当这个镇江知府简直是被捉弄了,当权者哪里有一星半点要重用自己的诚意!他很羡慕战国时赵国的老将廉颇,廉颇因被人陷害而逃奔魏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赵王想起老将廉颇,曾派人前去探视,看他能否再带兵出征。而自己呢?虽然雄心不减当年,仍然切望为国效力,但到如今却连个前来问讯的人都没有,所以说自己的运气还不如廉颇。这个结句是作者在叹息,在呼喊,这是极富个性的、英雄气十足的叹息和呼喊!是全词苍劲、悲壮的最高音!

这首词的用典最为突出,可以说是一句一典,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现实处境、思想主张和内心情感,几乎全是通过历史典故诉说出来的。辛弃疾的用典总是很恰切,善于用简短的语句涵盖极丰富的内容。辛词刚健、雄放的独特风格和繁富、新颖的典故用法,使他在词史上成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问题探究

1.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处境和心理状态有什么异同?

《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1174)作者35岁时。当时他胸怀报国壮志,从北方率众南来已有12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朝廷从来没有给他过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非常郁闷。这一年的秋天,作者登上了建康城的赏心亭,眺望辽阔的南天、远逝的流水和高耸的山峰,又看到了夕阳西沉,听到了声声雁啼,就更引发出来他的无限忧思。作者既不愿退隐江湖,又不肯贪图享受,他只是急切地希望去杀敌报国,生怕时不待人,就这样白白地老去。而他的雄心壮志却没人能够理解,这正是词人当时内心最大的悲哀!

《永遇乐》是作者写于开禧元年(1205)的作品,这时他以66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镇江)。京口是三国时吴国所置的军事重镇,又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时起兵的地方。所以当作者登上北固亭时,就很自然地联想起在这里活动过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他赞美了古人孙权和刘裕,评论了南朝宋文帝草率出兵的历史,以及隆兴元年(1163)南宋将领张浚北伐失败的往事。南宋朝廷一直偏安江南,不图恢复,致使作者南归43年来,空怀报国壮志而得不到杀敌陷阵的机会。他对南宋朝廷的忘记国耻不思北伐,对自己的无用武之地,感到极大的愤慨!

相比之下,辛弃疾创作后一首词时年事已高,仍旧报国无门,所以更多一些苍凉悲壮之感。

2.在《水龙吟》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

他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关于练习

一 背诵这两首词,研讨下列各题。

1.试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水龙吟》中所抒发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思绪?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永遇乐》一词的主旨归在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上,试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并能够结合作家的身世经历,得出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

1.辛弃疾于绍兴32年(1162)率领北方抗金义军投奔南宋,为的是参加南宋军队北伐抗金。但他从南来至创作此词时已有12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只让他担任一些维持地方治安之类的官职,并没有派他去杀敌陷阵,所以作者心中十分失望和愤慨。当他在秋季登上赏心亭时,眺望寥廓的天空、悠悠的江水、高耸的山峰,看到楼头落日,听到断鸿哀鸣,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处境:他如今流落南方,事业无成!岁月不待人,他急切地希望有用武之地,却不能被人理解。词人深感孤独寂寞,面对楚天清秋不禁怆然泪下。他的“登临意”就是这种要去杀敌报国、建立功业的愿望和对于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的悲痛和愤慨。词中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他的抒情营造了一种苍凉、空阔的意境。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是说武将廉颇被免职后,到了年老时,赵王又想起用他,就派人前去探视。看到了廉颇饭量很大,还能骑马。作者由此联想到自己,他并不如廉颇老迈,却没有人来过问。作者在这里运用典故,是以廉颇自况,表达了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痛、愤慨。这一句集中地体现了全词的主旨。

二 辛词长于用典。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各用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设题意图:词中的典故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典故的主要内容,把握这些典故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熟悉诗词中用典这种特殊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

辛弃疾在这两首词中,写到的历史人物有:张翰、许汜、刘备、孙权、刘裕、南朝宋文帝、拓跋焘、廉颇。历史事件有:张翰弃官归乡,刘备鄙视许汜,孙权始置京口,刘裕起兵北伐,霍去病出击匈奴,宋文帝北伐失败,拓跋焘建立行宫,赵王使者探望廉颇。作者通过这众多的历史人物故事,分别表达了对英雄功业的仰慕,对追求享受、草率从事的行为的批判。抒发了自己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哀与愤慨。(具体分析见“课文研讨”。)

三 为了声韵和谐,词中多有语序倒置的句子。试把下列句子中语序倒置的部分找出来,再从学过的诗词中补充若干例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熟悉诗词中通过语序调整来达到声韵和谐这一特殊写作手法,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声韵的差异,并联系学过的诗词以加深理解。

参考答案:

前一句可以理解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后一句可以理解为“扬州路上的烽火”。学过的诗词中还有一些,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多情应笑我”,可以理解为“应笑我多情”。

四 “英雄”一词在南宋时期的诗词作品中经常出现,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在辛弃疾的这两首词都提到了“英雄”,它们分别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你从其他诗词中再找出几例。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因素理解作品,并由作品回到特定的时代,把握那个时代的文化脉搏。本题需要学生查找资料,交流讨论,甚至联系历史课上学习的有关内容分析南宋时期渴望英雄的深层原因。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参考答案:略。

教学建议

一、学习这两首词,要注意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处境,只有如此才能明白其思想感情产生的基础,看清他的心灵世界,理解他的愤慨与痛苦。

二、用典是本课学习的难点。辛弃疾的词中大量用典,这是他的作品的特色。学习时要给学生仔细讲解典故的来由和意义,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教师的讲解固然非常重要,不过,有时引导学生自己阅读一些诗词的赏析文章,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的两首词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教师可以提供若干篇鉴赏文章供学生阅读,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审美眼光。

有关资料

一、《水龙吟》赏析(许金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路的愤懑怨恨和无限的痛苦。辛弃疾满怀着爱国的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但是,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他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也未受到重视。十多年来,他只是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的僚佐。淳熙元年(1170),他应叶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感慨唏嘘,激情难抑,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一说作于1169年建康通判任上。)

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起句破空而来,写出了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无边秋色。“楚天”紧扣登临的地点,“清秋”点出了登临的时间。楚天千里,浩浩荡荡的长江随着词人的目光流向遥远的天际,境界壮阔,气势雄浑。无边的秋色,空寂苍凉,一片渺茫。置身于如此浩渺壮阔的境界,即使一般人也会触发起一种莫名的宇宙意识,何况满怀报国激情的词人呢?那江天无垠的壮景怎不激起词人满腔的豪情?那滚滚东去的长江怎不使词人热血沸腾?那寥落苍凉的秋色又怎能不令词人悲慨高歌、潸然泪下?因此,开头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却已蕴蓄着深厚之情。开头两句两用“秋”字,并用“无际”加深“千里”之意,这就使境界和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建康临江傍山,所以词人登临赏心亭之际,在前两句写俯瞰江天之后,接着便写遥望远山。假如说写江天是壮阔的,那么写远山就是秀丽的了。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中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以玉簪比喻苍翠挺拔的青山。皮日休《缥缈峰》:“似将青罗髻,撒在明月中。”则用青罗髻形容碧绿层叠的山峦。辛弃疾借用这两位诗人的词语,以“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了远山的秀丽。纵目远望,那千姿百态的山峰,有的苍翠高耸如美人的玉簪,有的层层叠叠如美人螺旋形的发髻,祖国的江山不但有壮阔之美,而且有秀丽之美,这就更加激起了词人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从而也就触发了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愁”和“恨”。于是,在上面景中寓情、以景逗情的基础上,作者便明言其情。但是,为了避免平直,作者不说自己“愁”和“恨”,而是说远山“献愁供恨”。作品用移情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客观景物上,由于词人满腔愁恨,所以连那秀丽的山峰看起来也不令人愉快,而好像是充满愁恨了。这样写来就更加曲折有味。在以远视镜头遥观周围景物之后,作品又把镜头移向了赏心亭上的人。词人原籍山东历城,而宦游江南,故称“江南游子”。家乡沦陷,国家残破,而一人独自徘徊于赏心亭上,就已够悲伤的了,何况又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呢!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楼头,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的哀鸣,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在这里,作品写的是实景;同时,那落日残照又恰好是面临覆灭的南宋王朝的反映,那失群的孤雁也正好是词人自身的写照。情景交融,虚实相兼,形象鲜明,含义丰富深刻。以上“秋无际”从江天中见,“玉簪螺髻”从远目中见,“江南游子”从落日断鸿中见,故陈洵《海绡说词》谓“纯用倒卷之笔”。接着,紧承“江南游子”续写,由即景写情完全转入人事人情。这位感慨万千的江南游子,并不是一般的登楼怀乡,而是“把吴钩看了”,他是多么想手持这锐利的吴钩,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啊!看吴钩,正是词人雄心壮志的表现。然而,他却不被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词人满腔悲愤无处发泄,只能一边走动,一边不断地拍击着栏干以泄其情。而词人这种心情却并无人能够理解,这就更增加了他的悲愤。“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词人的动作和心情是激烈的,那昂扬的斗志和强烈的激情仿佛使人感到它的灼热和跳动。如果说“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是以静态的景物写出了词人的悲凉和“愁”的话,那么,“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则是以动态的人物动作写出了词人的激愤和“恨”。在这里,作品不再用即景写情之法,而是另换一法,以人物动作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同样都避免了直说。作品所展示给我们的是饱含感情色彩的景物和带有强烈激情的动作,而感情的具体内涵却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这样作品便更加深沉浑厚,蕴藉含蓄,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魅力。

词的过片紧承上片结句已转入的人事人情,进一步抒情,但却又换一法,运用典故,通过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即晋人张翰。《世说新语·识鉴》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椽,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里,而辛弃疾则不以隐居为然,因而反用此典说:不要说什么鲈鱼脍之类的家乡美味吧,尽管秋天已到,张翰(词人自指)回家了没有呢?张翰因见齐王将败而辞归,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的危机而隐退。词人之所以耻于弃官归隐,是因为他有着报国的雄心壮志。因此接着又用一典加以申说:“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说,陈登(元龙)因许汜没有大志,很看不起他,自己睡大床,叫许汜睡下床。许汜把此事告诉了刘备,刘备说:“如今天下大乱,希望你能忧国忘家,替社会做些事,你却只管买房置地,假如我是陈登,我将睡在高楼上,叫你睡在地下,岂止是上下床之别!”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我如果也像许汜那样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雄才大略的英雄了。从而表明了词人为国忘私的广阔胸怀,也批判了那些不顾国事、钻营私利的人。但是,南宋政权投降派得势,风雨飘摇,怎不令人忧愁!自己长期不被重用,大好年光白白流逝,又怎不令人感伤。据《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在路上看见自己从前种的柳树已有十围粗了,不禁慨叹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经这样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辛弃疾用这个典故,表现了他怀才不遇、年光虚度的愤慨和苦痛。作品连用三个典故言志抒情,又是另一写法,但同样不直不平,婉转曲折。陈洵《海绡说词》云:“季鹰未归则鲈脍徒然一转,刘郎羞见则田舍徒然一转,如此则江南游子亦惟长抱此忧以老而已;却不说出,而以‘树犹如此’作半面语缩住。”三个典故,一用反问句,一用推测句,一用感叹句,极富错综变化之妙。词人痛苦之极,不禁一洒悲痛之泪。这不是多愁善感的弱者的眼泪,而是不遇于时的英雄的眼泪。词的最后说:“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知音难求,词人的痛苦无人来安慰,因此只好唤取红巾翠袖的歌女来揾泪了。但“倩何人”又表明无人可代为唤取红巾翠袖,因而只好独自哀伤,从而表现了词人的极度孤独与痛苦。下片结句“倩何人”等13字,与上片结句“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感情沉郁,结构严谨。

这首词沉雄豪壮,是稼轩词风的典型代表。论稼轩词风者,多以“豪放”名之,并常以“苏辛”并称。殊不知稼轩之豪放,与东坡之清旷实有不同。稼轩处于国家残破之际,多抚世感事之作,感情极为沉郁。黄梨庄云:“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与陈同父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词苑丛谈》引)陈廷焯云:“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不善学之,流入叫嚣一派。”(《白雨斋词话》)稼轩此词就是豪放中有沉郁之情和蕴蓄之法。秋色无边,江山壮丽,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胸怀报国大志,耻于归隐谋私,可谓豪矣,壮矣!但愁恨郁积,落日哀鸿,叹不为人知,惜年光如水,洒英雄之泪,又何其沉痛悲凉!其豪壮沉痛之情并不直接说出,而是通过景中寓情、移情入景、以动作写情、用典故达意,曲折委婉地道出。作品层层推进,情到至极处,又以“树犹如此”半句缩住。而且其情的具体内容始终未加明言,全靠读者联系当时的时代和作者处境去体会,因而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可谓深得蕴蓄之法。全词在苍凉浑茫的主色上,又以“玉簪螺髻”“红巾翠袖”添抹了一些清秀婉丽的色彩,豪艳相映,刚柔相济。上片用倒卷之笔,多整齐的对句;下片用转折之法,句式多变,故文笔也不平直呆板。正因如此,所以谭献说这首词“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谭评词辨》)陈洵说:“稼轩纵横豪宕,而笔笔能留,字字有脉络如此;学者苟能于此求,则清真、稼轩、梦窗,三家实一家。”(《海绡说词》)因此稼轩词豪放而不粗率,并非一味叫嚣。后人以粗豪学稼轩,则失其旨矣!通过这首词,我们对稼轩词的豪放风格的特定内涵,可以有一个具体的了解。

(选自《辛弃疾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版)

二、《水龙吟》简释(唐圭璋)

此首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起句浩荡,笼照全篇,包括山水空阔境界。“水随”一句,分写水;“遥岑”三句,分写山。“秋无际”从“水随天去”中见,“玉簪螺髻”从“远目”中见,皆用倒卷之笔。“落日”三句,写境极悲凉,与屯田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同为佳境。“江南游子”,亦倒卷之笔。“把吴钩”三句,写情事尤不堪,沈恨塞胸,一吐之于纸上,仲宣之赋无此慷慨也。换头,三用典,委曲之至。“休说”两句,用张翰事,言不得便归。“求田”两句,用刘备事,言不屑求田。“可惜”两句,用桓温事,言己之伤感。“倩何人”两句,十三字,应“无人会”句作结,豪气浓情,一时并集,如闻垓下之歌。

(选自《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三、《永遇乐》赏析(施蛰存)

这首词是辛稼轩的名作,明代的杨升庵(慎)甚至誉为稼轩词中第一首(见《词品》)。但也有人嫌其运用典故太多,不像其他作品之流利自然(宋·岳珂,清·谭献)。这一评论,不能说不对。用典太多,无论作诗作词,都不是高的格调。用典拙劣的作家,尤其显得是“掉书袋”,令读者生厌。不过,辛稼轩这首词是怀古之作,既曰“怀古”,当然怀念的是历史人物、历史事迹。一提到这些人物,这些事迹,就是典故。辛稼轩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任镇江知府时,来到北固山上的北固亭游览(京口即镇江),对此江山胜地,联系到自己有恢复中原的壮志、和当时南宋偏安小朝廷的危殆的形势,不由得想起历史上几个英雄人物。他们的雄心壮志,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政治环境,都和自己一样。可是,他们的壮志未曾实现,事业没有成功,非但生命已经长逝,连一点遗迹都渺不可寻。由此情怀,想到自己也已老了(稼轩此年66岁),是否还能做出一些事业来呢?以上是表现在这首词中间的思想过程。因此,这许多典故也就免不掉了。

现在我们从词句中看作者如何表现其思想。上片第一句“千古江山”,“千古”是时代感,“江山”是现实感。作者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想到古时曾经统治过这片江山的英雄人物。他首先想到三国时的吴大帝孙权(字仲谋)。孙权是个有雄心壮志,要统一中国的人物。可是现在呢,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也无处寻觅了。(“无觅处”三字分开来用。)非但人无觅处,连他当年的“舞榭歌台”,这些反映他的风流遗事的建筑物,也都被“雨打风吹”,杳无踪迹了。接着,作者又想到了刘裕。

刘裕,小名寄奴。他在东晋安帝义熙五年及十二年,曾两次率晋军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洛阳、长安,几乎可以克复中原,可惜后来他野心篡夺晋帝政权,建立自己的宋代政权,放弃了进取中原的计划,以致淮北各地,得而复失。作者想到刘裕早期的功勋,也非常钦佩,所以说“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可是现在刘裕的遗迹也找不到了。只见“斜阳草树”之中,寻常百姓的里巷,当地的老辈相传说,这里便是刘裕当年住过的地方。因为刘裕生长在京口,也是从这里起兵北伐的。

以上是词的上片,怀念两个英雄人物的盛衰。接下去,下片便怀念到又一次北伐失败的历史事实。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七年(450)命王玄谟率师北伐。当时北方的统治者是鲜卑族的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王玄谟草率出兵,没有周详的部署,结果大败而回。所以作者说:元嘉时的北伐,真是冒失出兵,妄想像汉代的霍去病一样,北伐单于,一直打到狼居胥山,封祭山神,凯旋回师。可是,王玄谟的战绩却只落得仓皇地逃回京口。此词中“仓皇北顾”四字,许多注释本都把“北顾”讲作“向北张望追来的敌人”,似乎未达作者之意。“北顾”是流亡到江南的士大夫常用的一个含有政治意义的语词,有“北望中原,企图恢复”之意,故宋文帝在元嘉八年兵败时赋诗云:“北顾涕交流”。后来梁武帝登北固亭,索性把亭名改为北顾亭,以寓收复中原之志。辛稼轩此词是北固亭怀古,因而用了双关的意义。我以为“仓皇北顾”应解释为仓皇败退到北固山下,从此只能“北顾”而已。

接下去,忽然来一句“四十三年”,立刻联系到自己,又联系到当时抗金的形势,从怀古一转而为伤今,笔路可谓雄健。辛稼轩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三年(1162)来到南方,参加抗金战争,到开禧元年登北固亭时,正是四十三年。这时他遥望对江的扬州,还记得四十三年前从北归南的一路战斗情况。所以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在这四十三年间,辛稼轩壮志未酬,南宋小朝廷也始终未能振作。收复中原,徒成虚愿。于是辛稼轩有了不堪回首之感。这一感慨,因望见“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而愈加强烈。原来北魏太武帝在击败王玄谟的军队之后,一直追到京口对江的瓜步山(今江苏六合东南)在山上建立了行宫。这个行宫到后世便被当地老百姓误传为狒狸祠,以为是一座福祐人民的神庙,春秋祭祀,有“神鸦社鼓”的热闹。时代已冲洗掉民族耻辱的意义,这就使辛稼轩愈加悲痛,深恐再过几十年,南宋小朝廷也即将在历史上消失。

词的最后三句,归结到自己。战国时赵国的名将廉颇,年纪虽老,精神还很壮健,还能大嚼米饭和猪肉。辛稼轩以廉颇比喻自己,自以为虽然老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可是,谁来打听廉颇还能不能吃饭呢?这意思是说,有谁能起用我去带兵抗金,收复中原呢?

辛稼轩作此词时,正是宰相韩侂胄打算北伐的时候。韩侂胄是宋宁宗亲信的人,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在忧心国事的士大夫中间取得盛望。辛稼轩作此词的上一年,即宁宗嘉泰四年(1204)正月,韩侂胄已决定对金用兵,希望打一次胜仗,收复一块失地,以增加他的政治资本。同时,他追封岳飞,起用辛稼轩,在抗金派的朝野人士中取得好感。辛稼轩此时的心理状态是很复杂的。他知道韩侂胄的北伐,也是“元嘉草草”的鲁莽行动,但这一举动的意义,却是符合于他的夙愿的。他这些思想上的矛盾,都表现在这首词中。最后三句,也可以认为他有点感激韩侂胄之意。不过,由于韩侂胄这一轻举妄动,在开禧二年,就招来了金兵大举入侵,又造成一次“仓皇北顾”的形势,宁宗皇帝在敌人的威胁下,只好归罪于韩侂胄,杀之以谢罪。后世词人,对这最后三句,也就不敢说辛稼轩当时有感激韩侂胄之意了。

(选自《辛弃疾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版)

四、《永遇乐》简析二则

(一)此首京口北固亭怀古词,虽曰怀古,实寓伤今之意。发端沈雄,与东坡“大江东去”相同,惟东坡泛言,稼轩则实本地风光。“舞榭”三句,承上奔往,极叹人物俱非。“斜阳”三句,记刘裕曾住之事。“想当年”两句,回忆刘裕盛况。换头,叹刘裕自为,不能恢复失地,四十三年自有重过此地之感。盖稼轩于绍兴三十二年知忠义军书记,尝奉表归朝。至开禧元年,又知镇江府,前后相距恰四十三年。“可堪”三句,仍致吊古之意,深叹当年宋之武功不竟,以致佛狸饮马长江,暗寓金人猖狂,亦同佛狸也。结句,自喻廉颇,悲壮之至。

(选自《唐宋词简释》,作者唐圭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二)此词乃稼轩知镇江府时所作。词意乃即景生感,因以寄其忠愤也。起三句,言江山犹昔,而当时之英雄如孙权者,则已不见,言外有无人可御外侮之意。“舞榭”三句,言不但英雄无觅处,即其遗迹亦不可见,言外有江山寂寞、时势消沉之意。“斜阳”三句,暗用刘禹锡吊古诗意,以见与此江山有关之英雄去后,其故居都呈一片荒凉之象。“想当年”二句,极写刘裕北伐时之声威,表示仰慕,以见己抗敌情切。“元嘉”三句,言欲恢复中原必须先有准备,否则必致败亡,因举宋文帝故事以见此意。宋文帝欲恢复中原,王玄谟迎合其意,大言可行。文帝因谓侍臣曰:“闻玄谟陈说,令人有封狼居胥意。”次年,即分命王玄谟等率师北伐,卒乃大败。北魏太武帝遂大举南侵,直抵扬州,江南震动。文帝自登建康幕府山观望形势,故曰“草草”,曰“仓皇北顾”。考此词作于宁宗开禧元年韩侂胄定议伐金之时。稼轩以此事准备不足,近于冒昧,与玄谟贪功相同,故举宋元嘉往事而言。稼轩为各州安抚使时,必储粮练兵以为用兵准备,今见韩氏无备而举事,不免忧虑,故于登览山川之际,感慨及之。或谓侂胄北伐之议,稼轩所赞成,观此词知其不然。“四十三年”三句,则由今忆昔,有“美人迟暮”之感。盖四十三年之前率众南归,其时具有大志,思凭国力恢复中原,乃今老矣,登亭远望,山川如故而国事日非,能无感叹!“可堪回首”三句,更由此而惊心。盖江北各地沦陷已久,民俗安于外族之统治,故于“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如此热闹。此稼轩远闻鼓声不觉惊起之故也。末二句,有廉颇思复用于赵之志,无奈朝廷无复用己之心,故以廉颇自比,而言外叹其不如也。

(选自《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作者刘永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篇2:6 辛弃疾词两首 教学设计 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回顾鉴赏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二、了解辛弃疾的生平

三、试背诵《青玉案•元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能够默写这两首词。

2、了解辛弃疾生平事迹,能做到知人论世。

3、学习诗词中使用的艺术手法,积累知识。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的良好习惯。

2、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培养爱国情操。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

三、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本课所学内容出自苏教版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http:// 要深入体会苏辛二人词的不同,了解两个人的词作是基础。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对苏词进行了有目的的鉴赏,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了解辛弃疾的生平能够做到知人论世,并通过他的两首词学习诗词必备的鉴赏技巧,陶冶学生的情操。对辛弃疾和苏轼的比较将会放在后面的课时中进行。

所选的这两首词,在理解上难度不大,重点是充分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能够知人论世。学习难点是该词塑造人物的主要技巧——衬托。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了辛弃疾和他的相关词作的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给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并从百度文库上搜索了一个课件,作为课堂学习的辅助,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方法

在学生充分阅读词作的基础上,结合课下注释把握该词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疑问记下来汇总到科代表那里一并交给老师。教师再结合学生的疑问进行课堂设计。针对比较突出的问题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形成共识。

五、教学过程

一、由学案上的课前预习导入新课。

背诵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是写给陈同甫的。陈同甫,名亮,是辛弃疾的志同道合的好友。

陈同甫才气超群,喜谈兵。辛弃疾有数词寄之,其《贺新郎》云:“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可见,二人志同道合,均是试图补天的爱国志士。这首《破阵子》写来与之共勉。

这首词是说: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中回到响起号角之声的军营。把烤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悲壮粗犷的战歌。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般使人心惊。完成了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生前和死后的威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1、请概括说说,本词“壮”在何处。壮阔场景(军营、战场)雄心壮志

2、不是已经“了却君王天下事”了吗?为什么还要“可怜”? 作者在梦境中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并没有实现。壮志未酬而年岁已老,“胡未灭,鬓先秋”!

在壮与悲、理想与现实、幻景与实情的强烈对照中,感受辛弃疾壮志难酬而年岁已老的悲愤。

醉态 ———— 醉里看剑 实

战前准备

沙场点兵

梦境 ———— 冲锋陷阵 虚

功成名就

现实 ———— 可怜白发 实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8415415.html

3、能把词写得这么“壮”的人该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史。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http://wenku.baidu.com/view/2db40eed102de2bd96058887.html 【课堂探究】

*阅读《青玉案•元夕》思考下面的问题。http://wenku.baidu.com/view/14f04b39376baf1ffc4fad3b.html

1、一句话概括该词上下阕的内容。上阕: 下阕:

2、请用自己的语言高度概括词人笔下“元夕” 的特点?

3、“那人”是个怎样的形象?词人塑造这一形象时主要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做分析?(讨论)

4、作者塑造这样一位美人,用意是什么?

*阅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思考下面的问题:(讨论)

1、上阕“为赋新词强说愁”中的“愁”是什么含义?联系《破阵子》,看看词中“而今”之“愁”又是什么含义?

2、少年时没有愁,为什么还要写?而今明明要说愁,为什么却说天气了?

3、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境界:http://hi.baidu.com/lxchutao/blog/item/14b7b55148b469858c5430a7.html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没有登高望远,难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没有对寻求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没有千百度的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课后拓展】

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8分)鹧

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l)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台丁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http:///s?tn=myie2&ch=3&bs=%F0%D1%F0%B3%CC%EC%CB%CD%C8%CB%D0%C1%C6%FA%BC%B2%B8%DF%BF%BC&f=8&rsv_bp=1&wd=%F0%D1%F0%B3%CC%EC%CB%CD%C8%CB%B8%DF%BF%BC%D4%C4%B6%C1&inputT=4384 http:///s?wd=%E8%BE%9B%E5%BC%83%E7%96%BE%E9%93%81%E8%A1%80%E4%BC%A0%E5%A5%87&rsv_spt=1&issp=1&rsv_bp=0&ie=utf-8&tn=baiduhome_pg&inputT=21340

六、教学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大家的积极探讨得到解决。由于具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思考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深入,甚至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比’和‘衬托’如何区分?”我觉得这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

当然这堂课也有很多不足:

1、开头的导入能不能有其他的方式更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

2、学生对词的诵读还没有充分展开。

3、学生对衬托和对比的区别是不是真正掌握了,需要再找两个例子进行对比学习。

4、学生讨论的环节上还不是很理想,可能与我的任务分配有关。我想通过这堂课,在以后的班级小组合作中,我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找一些更好的方法,学生之间的配合也需要不断的磨合。

七、教师个人介绍

篇3:《辛弃疾词两首》的教学争议

课堂进行到教师引领学生品读“英雄泪”环节, 学习《水龙吟》的一位同学自主赏析“把吴钩看了, 无人会, 登临意”, 从“遍”“无人会”中品读出了辛弃疾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无人赏识的悲慨。教师补充“看了”一词的品读。品赏之后, 请这位学生朗读。遗憾的是学生朗读的“味”儿不够, 教师就来点示范朗读, 帮助学生感悟。教师深情地读到“栏杆拍遍”时, 便用手拍打讲桌, “砰砰”的声响引来了全场的目光。

评议时, 一些老师认为无需用手拍打讲桌, 感情过了, 教师失态了, 教师显得不够理性。语文教学的确需要理性, 但理性需要感性的铺垫。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理性, 更要有感情。许多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的, 用血泪写成的。当讲到辛弃疾的人生时, 我的感情几乎在燃烧。我也发现同学们的眼眸里闪烁着别样的东西, 在那一刻, 我和学生似乎真正体悟到了语文的神韵。

这个不合乎“常规”的动作还缘自我的一段学习经历。95年上学时, 我的文选老师黄伟先生 (现为宁波大学课程所教授) 在讲授《高山下的花环》里的雷军长大发雷霆之时, 便模拟雷军长的举动:用拳头猛击桌子;还有在安徽师范大学的一次拥有几千人的学术报告会上, 朱良志先生 (时任文学院院长, 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在讲述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中“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这句词时, 用力击打主席台。年近七十的陈钟樑先生在读《七根火柴》时, 声音哽咽, 泣不成声;北京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在朗读《将进酒》时醉意十足, 步履蹒跚。这些画面烙在我的记忆深处, 这就是语文!语文的诗意往往就是一个动作, 一种表情, 一声叹息!它足以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

二、争议之二:分组可否

一节课教授两首宋词, 怎么教?我采用整合的方式处理教材, 作一次大胆的尝试。考虑到辛弃疾的词作用典过多, 若一节课两首词让学生全部学习, 可能难度较大。于是, 我选取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对两首词进行整体感知, 获取直观印象, 再从学生的感受中拈取“英雄泪”一词, 然后分组学习, 一组研读一首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想让学生平均用力, 以致阅读时囫囵吞枣, 浮光掠影, 进入不到诗词的意境中去。只是想以一首词的学习带动另一首词的学习, 学生间相互获取阅读智慧。最后把辛弃疾35岁的作品与66岁的作品链接, 将江南游子和老年廉颇的形象对接, 辅以辛弃疾的人生履历表, 让学生深一层地体悟辛弃疾的悲苦人生, 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事实上, 当我让学生静静注视辛弃疾的照片时, 全场静穆。在此时, 学生的精神得以升华, 灵魂已经震撼!

课后也有老师评价说, 不宜分组, 分组以后, 学生不还是学习一首词吗?必修课能采取这样的上法吗?语文老师要教的东西是教授不完的。只有善于选择, 善于舍弃, 善于整合教学内容,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讨论交流, 倡导小组合作互补学生的独立学习, 是指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 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 伙伴的交互作用, 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 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陈钟樑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我想学生在一堂课里心灵得以震颤, 精神得以升华, 这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三、争议之三:背景介绍

这一堂课教学里, 我没有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课题———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词作品赏——总结。我把背景切到了最后。很多老师以为课前没有进行背景介绍而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沉闷, 学生学习难度加大, 课堂不流畅。

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到“本真”上来。试问, 我们平时阅读作品, 要先去考察作者的身世吗?我们不都是从作品的具体内容入手吗?不放在开头介绍或暂不介绍相关背景, 是因为, 学生在初中学过辛弃疾的词作, 导入时进行了激活, 初中时已经学过关于南宋的历史, 教师还需要着重强调吗?再作索然无味的陈述吗?关键是, 这样做会干扰学生的本真阅读, 可能让学生产生错觉, 以为阅读很容易。从而让学生失去了自主感悟的空间, 失去了和文本亲密接触的机会。阅读困难, 恰恰是教学的起点, 是教学的常态。如果把背景介绍置于讲读后期, 则学生会回过头重新知觉课文中提到的信息, 对注意和学习产生一种逆向影响。一般来讲, 艺术价值很高或采用含蓄的表现手法、言近旨远的文章比较适合于将背景介绍置于讲读之后。

由于背景的提前介绍导致一堂课失败的例子很多。例如, 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 先讲述“大革命”背景, 结果学生读出了什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既是大革命中一位知识分子寻求超脱却无法超脱的困惑迷惘心态的表现, 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美文。如果在讲读之初就介绍背景, 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时代性和思想性上, 而忽略文章的艺术魅力。

篇4:《辛弃疾词两首》的教学争议

课堂进行到教师引领学生品读“英雄泪”环节,学习《水龙吟》的一位同学自主赏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从“遍”“无人会”中品读出了辛弃疾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无人赏识的悲慨。教师补充“看了”一词的品读。品赏之后,请这位学生朗读。遗憾的是学生朗读的“味”儿不够,教师就来点示范朗读,帮助学生感悟。教师深情地读到“栏杆拍遍”时,便用手拍打讲桌,“砰砰”的声响引来了全场的目光。

评议时,一些老师认为无需用手拍打讲桌,感情过了,教师失态了,教师显得不够理性。语文教学的确需要理性,但理性需要感性的铺垫。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理性,更要有感情。许多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的,用血泪写成的。当讲到辛弃疾的人生时,我的感情几乎在燃烧。我也发现同学们的眼眸里闪烁着别样的东西,在那一刻,我和学生似乎真正体悟到了语文的神韵。

这个不合乎“常规”的动作还缘自我的一段学习经历。95年上学时,我的文选老师黄伟先生(现为宁波大学课程所教授)在讲授《高山下的花环》里的雷军长大发雷霆之时,便模拟雷军长的举动:用拳头猛击桌子;还有在安徽师范大学的一次拥有几千人的学术报告会上,朱良志先生(时任文学院院长,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在讲述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中“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这句词时,用力击打主席台。年近七十的陈钟樑先生在读《七根火柴》时,声音哽咽,泣不成声;北京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在朗读《将进酒》时醉意十足,步履蹒跚。这些画面烙在我的记忆深处,这就是语文!语文的诗意往往就是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声叹息!它足以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

二、争议之二:分组可否

一节课教授两首宋词,怎么教?我采用整合的方式处理教材,作一次大胆的尝试。考虑到辛弃疾的词作用典过多,若一节课两首词让学生全部学习,可能难度较大。于是,我选取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对两首词进行整体感知,获取直观印象,再从学生的感受中拈取“英雄泪”一词,然后分组学习,一组研读一首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想让学生平均用力,以致阅读时囫囵吞枣,浮光掠影,进入不到诗词的意境中去。只是想以一首词的学习带动另一首词的学习,学生间相互获取阅读智慧。最后把辛弃疾35岁的作品与66岁的作品链接,将江南游子和老年廉颇的形象对接,辅以辛弃疾的人生履历表,让学生深一层地体悟辛弃疾的悲苦人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事实上,当我让学生静静注视辛弃疾的照片时,全场静穆。在此时,学生的精神得以升华,灵魂已经震撼!

课后也有老师评价说,不宜分组,分组以后,学生不还是学习一首词吗?必修课能采取这样的上法吗?语文老师要教的东西是教授不完的。只有善于选择,善于舍弃,善于整合教学内容,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互补学生的独立学习,是指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陈钟樑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我想学生在一堂课里心灵得以震颤,精神得以升华,这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三、争议之三:背景介绍

这一堂课教学里,我没有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课题——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词作品赏——总结。我把背景切到了最后。很多老师以为课前没有进行背景介绍而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沉闷,学生学习难度加大,课堂不流畅。

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到“本真”上来。试问,我们平时阅读作品,要先去考察作者的身世吗?我们不都是从作品的具体内容入手吗?不放在开头介绍或暂不介绍相关背景,是因为,学生在初中学过辛弃疾的词作,导入时进行了激活,初中时已经学过关于南宋的历史,教师还需要着重强调吗?再作索然无味的陈述吗?关键是,这样做会干扰学生的本真阅读,可能让学生产生错觉,以为阅读很容易。从而让学生失去了自主感悟的空间,失去了和文本亲密接触的机会。阅读困难,恰恰是教学的起点,是教学的常态。如果把背景介绍置于讲读后期,则学生会回过头重新知觉课文中提到的信息,对注意和学习产生一种逆向影响。一般来讲,艺术价值很高或采用含蓄的表现手法、言近旨远的文章比较适合于将背景介绍置于讲读之后。

由于背景的提前介绍导致一堂课失败的例子很多。例如,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先讲述“大革命”背景,结果学生读出了什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既是大革命中一位知识分子寻求超脱却无法超脱的困惑迷惘心态的表现,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美文。如果在讲读之初就介绍背景,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时代性和思想性上,而忽略文章的艺术魅力。

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还需要感性的铺垫,分组教学但并不分“心”,背景介绍亦可灵活处理,无须固定的程式,也没有固定的程式。教师只要“心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材”,学生能在课堂里大有收获,这才是最主要的。

篇5:《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四、根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 ——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 —品味语言的方法。【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名诗对接

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

2、听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抽读(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

4、译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5、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师:是的,我和同学们一样,读完这首词心里涌动着太多的感动和感慨。让我们一起深入词人内心最深处,去触摸他的情感脉搏吧。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学生讨论完成)二)分析词的下片 1、全体男生朗读

八、小结

九、课后作业

九、板书:

上片:江月 山景落日 断鸿 动作:看、拍、会、登

篇6: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必修4第二单元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

★★学习方法

诵读与感悟、合作与探究、点拨与评说相结合。★★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

3、继续学习欣赏词的艺术手法、品味语言。

4、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体会并理解词人的情感。★★课前预习

1、完成《学习指导》“自主探究学习”部分。

2、查阅《学习指导》和《精析精练》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 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 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一、☆★检查预习

1、《学习指导》“自主探究学习”部分。补充注释: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2、作者简介。

3、背景材料:

二、☆★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试读。2.教师范读。

点拨:把握词的感情基调,正确把握读音及停顿。

3、自读。

三、☆★品味语言,探究鉴赏

1、阅读上片,分层赏析。

【上片可分两层。“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是第一层,写远眺四周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英雄 ”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舞谢歌台 ” 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是第二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刘裕出身贫寒,曾

飞云居实用教学案

必修4第二单元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五、☆★名句赏析,拓展延伸

¤¤ 你认为这首词写得最好的是哪一句?请加以赏析。

◆策略点拨:第一步,联想画面;第二步,赏析手法;第三步,品味修辞(包括词语使用);第四步,体悟情感;第五步,感受效果;第六步,综合表述。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完成《学习指导》《精析精炼》本课练习。※※板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片:盛赞历史上多位英雄人物 下片:力表自己抗金主张和态度(大量用典

篇7:6 辛弃疾词两首 教学设计 教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4题。

尹直,字正言,泰和人。景泰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六年上疏乞纂修《大明通典》,并续成《宋元纲目》。十一年迁礼部右侍郎,辞,不许。丁父忧,服除,起南京吏部右侍郎,就改礼部左侍郎。

二十二年春,召佐兵部。占城王古来为安南所逼弃国来求援议者欲送之还直曰彼穷来归我若驱使还国是杀之也宜遣大臣即询量宜处置。诏从之,命都御史屠滽往。贵州镇巡官奏苗反,请发兵,建议将从之,直言起衅邀功,不可信。命官往勘,果无警。是年九月改户部兼翰林学士,入内阁。逾月,进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直明敏博学,练习朝章,而躁于进取,而性矜忌,不自检饬,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直初规礼部侍郎,而旻荐他人。直以中旨得之。次日遇旻于朝,举笏谢。旻曰:“公所谓简在帝心者。”自是怨益深。后在南部八年,郁郁不得志,属其党万安、彭华谋内召,旻辄持不可。诸朝臣亦皆畏直,幸其在南。及推兵部左、右待郎,吏部列何琮等八人,诏用琮,而直以安,华及李孜省力,中旨召还。至是修怨,与孜省等比。陷旻父子得罪,又构罢江西巡抚闵珪,舆论喧然不平。刑部郎袁清者,安私人,又幸于内侍郭闰。勘事浙江,輘轹诸大吏,吏部尚书李裕恶之。比还,即除绍兴知府。清惧,累章求改,裕极论其罪,下诏狱。安、闰以属直,为言于孜省,取中旨赦之,改知郧阳。

孝宗立,进士李文祥,御史汤鼐、姜洪、缪樗,庶吉士邹智等连章劾直。给事中宋琮及御史许斌言直自初为侍郎以至入阁,夤缘攀附,皆取中旨。帝于是薄其为人,令致仕。弘治九年表贺万寿,并以太子年当出閤,上《承华箴》,引先朝少保黄淮事,冀召对。帝却之。

正德中卒,谥文和。

(节选自《明史·尹直传》)

【注】①輘轹(líng lì):车轮碾压。比喻践踏,欺压;②出閤;皇子出宫接受和管埋封国。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占城王古来/为安南所逼/弃国来求援/议者欲送之还/直曰/彼穷来归我/若驱使还国/是杀之也/宜遣大臣即询/量宜处置。

B.占城王古来/为安南所逼弃国/来求援/议者欲送之还/直曰/彼穷来归我/若驱使还国/是杀之也/宜遣大臣/即询量宜处置。

C.占城王古来/为安南所逼/弃国来求援议者/欲送之还/直曰/彼穷来归/我若驱使还国/是杀之也/宜遣大臣/即询量宜处置。

D.占城王古来/为安南所逼弃国/来求援议者/欲送之还/直曰/彼穷来归/我若驱 1 使还国/是杀之也/宜遣大臣即询/量宜处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丁忧,也称“丁艰”。在我国古代,官员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官员则必须停职守制,处于丁忧期间的人皆不得为官。

B.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长方形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政、休致等名称,都指官员辞职归家。D.谥号是一般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颁赐的一种称号,带有评定性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尹直入仕以后,建言积极、有实干精神。他上疏请求修纂《大明通典》,并续写完成《宋元纲目》,在处理占城王以及贵州镇巡官求援等问题上表现出果决、明察的优点。

B.尹直聪敏博学,熟悉朝纲,但求官心切。他一心想要担任礼部侍郎一职,但当尹旻举荐了他人之后,他凭借内宫直接下旨夺得此位,与尹旻之间的怨恨逐步加深了。

C.尹直结党营私,在朝廷内部多不得人心。在尹旻等人的阻挠下,尹直在南部为官八年,郁郁不得志,等他回来便开始勾结万安、彭华、李孜省以及袁清等复仇,后他被李裕任命绍兴知府。

D.尹直被人弹劾,被皇帝鄙薄,后来借上表为皇帝祝贺生日谋求复出,但是没有成功,死后谥为“文和”。

4.把文段

(一)和

(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1)迩京府属吏去者十之五,岂畿辇下独多不肖哉?地艰而事猥也。

(2)给事中陈与郊自度不免,遂言宪臣将以一眚弃人,一举空国。

5.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李小文身上既有传统知识分子追求本真、超凡脱俗的一面,又有和现代科学精种的相通之处,他的特立独行,堪与魏晋名士相比。

②从年初业内喊出全年600亿票房的目标,到最终以457亿差强人意地收官,电影市场沧海横流,希望与失落、野心与焦虑众声喧哗。

③儿子走后,母亲除了倚门倚闾外,每天晚上都在窗前点一盏灯,终夜长明。每晚睡前都收拾孩子的床铺,把被子打开,枕头摆好。

④新的课程改革鼓励中小学分层教学,这一举措将改变以往班级学生固定化模式,有利于彻 底解决当前有教无类的教育问题。

⑤正常的社会关系对于每个人而言,犹如布帛菽粟一样不可缺少,一个人从上学到就业、退休,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A.①④ B.③⑤ C.①③ D.②④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

B.文件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

C.在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作家喜欢用穿越的方式,打通时光隧道,让人物交错出现在古代与现代,来体现自身的理想。

D.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文明素养,特别是对如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尤其为全社会所关注。

7.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大学综合排名存在难以避免的不合理性,①与大学办学质量水平密切相关的校园历史文化积淀、教学管理、学生工作②后勤服务等等,都难以通过显性的数据来表达,具有特别重要性的教学质量③难以量化。④,一些所谓综合实力排行,并不能真正反映大学的水平,⑤其价值和⑥学校的借鉴意义也不如学科排名。①②③④⑤⑥

A 究竟乃至 / 因为 / 对于 B 究竟甚至非常 / 同时对 C 毕竟乃至也因此 / 对于 D 毕竟甚至也然而同样关于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人们见过山羊都会认为它很温顺,见到野猫就会觉得它很凶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秘密在于动物的瞳孔:①,而猫科等动物的瞳孔却是垂直的窄缝。动物的瞳孔形态为什么不同呢?一项针对200多个物种的研究显示,②。竖条状瞳孔和圆形瞳孔有助于一些肉食动物捕猎,而水平状的瞳孔有助于另一些物种从远处发现捕猎者,③。4

第 6 课辛弃疾词两首

(二)1.A句译文:占城王古来被安南遇迫,离开国家前来请求援助.讨论此事的人打算送他回去,尹直说:“他走投无路来归顺,我们知果驱逐使他回国,就等于杀了他.应该派遗大巨马上询问他,再权衡合适的方法处五.“为安南所逼”译为“被安南遇迫”可以为一句,排除BD.“议者”是“欲送之还”的主语,故选A.

2.A 处于丁优期间的一些人由于国家需要,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或有的守制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来应职者,称起复.

3.C “后他被李裕任命绍兴知府”错,被李裕贬为绍兴知府的人是袁清,不是尹直,原文“刑部郎袁清者,安私人,又幸于内侍郭闰.勘事浙江,輘轹诸大吏,吏部尚书李裕恶之.比还,即除绍兴知府”。

4.尹直,字正言,秦和人.景泰五年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授官编修.成化六年,上疏请求编修《大明通典》,并且续写完成《宋元纲目》.成化十一年,提升为礼部右侍郎,他推辞不就,不被允许.遭遇父亲去世服丧,丧期满,起用为南京吏部右侍郊,就地改任礼部左侍郎.

成化二十二年春天,被召回朝廷辅位兵部.占城王古来被安南遇迫,离开国家前来请求援助.讨论此事的人打算送他回去,尹直说:“他走投无路来归顺,我们知果驱逐使他回国,就等于杀了他.应该派遗大巨马上询问他,再权衡合适的方法处五.诏命听从他的建议,命令都御史屠清前去.贵州镇巡官奏报苗族造反,诱求发兵,朝廷议论打算依从他,但尹直说这是挑起事端邀请功赏,不能听信.命令官员前去考察,果然没有敌情.这年九月,改任户部兼翰林学士,进入内阁.(过了一个月,)晋升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尹直明察敏悟博学.熟悉朝廷的章程,但是急于进取.同时,(他)性格骄慢忌妒,不自我检点约束,和吏部尚书尹旻关系不好.尹直当初想任礼部侍郎,而尹旻推荐了他人,尹直靠内宫皇帝直接下旨得到了这个职位.第二天在朝堂上遇见尹旻,他举起药板称谢.尹旻说:“你是所说的从生帝心里选出来的人.”从此二人怨恨渐渐加深.后来他在南京呆了八年,郁郁不得志,嘱咐他的同党万安、彭华设法召(他)回朝廷,尹旻就把持住不准许.众位朝廷大臣也都畏惧尹直,庆幸他留在南京.到推荐兵部左、右侍郎的时候,吏部列出何珠等八个人.诏命任用何珠,而尹直靠万安、彭华和李孜省的力童,让立帝直接下旨召他回朝.从此报讨厌他.等他回朝,马上授予他绍兴知府.衷清害怕,多次上奏章请求改任,李裕用最 终的利法判处他的罪过,被关进钦犯监狱.万安、郭润把这件事托付给尹直,尹直为他在李孜省面前说好话,取得内宫皇帝的圣旨赦免了他,改任那阳知府.

孝宗登上皇位,进士李文祥,御史汤鼐、姜洪、缪樗,庶吉士邹智等人接连呈上奏章弹幼尹直.给事中宋琼和御史许斌说尹直从当初当侍郎到进入内阁,拉拢关系攀附权贵,都是取自内宫皇帝的圣旨.皇帝于是邵薄他的为人,命令他退休.弘治九年,他上表祝贫室帝生日,并且借口太子年纪应当出镇自己拥有的封地,上《承华茂》,援引前朝少保黄淮的旧例,希望被皇帝召对.皇帝拒绝了他。正德年间死去,谧号“文和”。

5.D(①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褒义词。②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对象错误。③倚门倚闾:比喻长辈对子女的盼望和爱护。④有教无类:对各类人平等看待,都施以教育。望文生义。⑤布帛菽粟: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6.B(A成分残缺,在“最大程度地”后加介词“将”;C表意不明,“来体现自身的理想”可以理解为作家,也可以理解为作家笔下的人物; D结构混乱,主动、被动选其一,可去掉“对”或删去“尤其为社会所关注”)

7.C(①毕竟: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结果或原因。究竟:毕竟,到底,强调事物经过变化最终达到的结果。②甚至:强调突出的事例,侧重程度,乃至:甚至,侧重范围。③和前文形成并列,用“也”。④引出因果关系的结果。⑤不填更简洁。⑥表对象,不用表关涉的“关于”)

上一篇:夏玉米下一篇:茶初二日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