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教学设计

2024-04-22

诗两首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诗两首教学设计

《我爱这土地》教案 艾青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二)、过程与方法

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诗歌主题。培养爱国情结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 理解关键诗句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 :象征的表现手法和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式:

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把握诗歌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认真体味诗歌蕴涵的深沉情感。

3、探究欣赏法: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四、教学课型:新授课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内容 在家自学部分

一、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如上网查询、查阅字典和图书馆查阅等)了解艾青的有关简介和代表作品。

二、读准下列字词音

嘶哑 汹涌 刮着 腐烂

四、预习课文,思考问题:

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如何理解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在校教学部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一直对一句歌词很感兴趣,那就是:”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我昂起头,深情常望土”,这描写的是风雨中昂头向前的英雄形象,之所以能勇敢地昂首向前,原因在于有一片海阔天空,更因为有一方实实在在的土地。土地给了人们许许多多的感触,今天我们将要来学习的是《我爱这土地》。(板书课题:《我爱这土地》)

2、解题:

师:题目中包含哪些事物? 生:我、土地

师:他们是以什么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

生:以爱为纽带,所以全诗的主题就是爱,题目突出全诗的主题。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深爱着这土地,整首诗的感情应该怎样表达出来呢?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朗读,(第一遍要求听准词句的读音,再听要求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深沉和悲,第三次听要求停住停顿。学生齐读一次,分男女生各读一次)2.。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老师补充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已经到了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在沦陷区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我在网上找到了四张图片:第一张是几百、几万人像蜂似的逃难,一张是所有的日本士兵围成一个圈,在观看他们的士兵活埋我们中国人;一张是一个瘦弱的女人在一个破罐上拼命的找食物;一张是一个人爬在贫瘠、没有任何农作物的土地上,我不知道他是饿得趴在地上喘气还是已经死了。这就是当时人们的生活。面对敌人疯狂肆虐,我们中国人是不是毫无感觉,(不是的)例如艾青,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3、鉴赏诗歌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在诗中找出关键字词,讨论那里表现了诗人的爱)师:我在诗中是什么? 生:鸟。

师:作者把自己假设为一只鸟,假设这只鸟在干什么? 生:歌唱土地。

师:鸟儿一般是用清脆的喉咙进行欢快的歌唱,课文中的鸟是这样唱的吗? 生:不是的,是嘶哑的唱。

师:既然一般的鸟儿叫声都是:清脆的、婉转的、悠扬动听的,为什么诗中的鸟是嘶哑的呢?

生:本身嘶哑(乌鸦)、饱受磨难、用尽气力。师:一直在歌唱,唱到声音都嘶哑了。师:为什么要这样对土地唱呢? 生:土地正被暴风雨打击着。师:暴风雨在这里象征着什么? 生:日寇对中国的践踏和摧残。

师:那么后面汹涌着悲愤的河流、无止息的激怒的风、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是不是也指日寇的摧残呢?

生;不是的,而是我们中国人民对祖国遭受欺凌的悲痛、愤怒的反抗、光明的未来。师:(归纳)暴雨打击,激起河水汹涌,风声呼呼,发出愤怒的吼叫,战胜风雨后,安静祥和,迎来了温柔的黎明。

师:然后我这只鸟死了,为什么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生:活着要尽全力为土地歌唱,死后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土地的怀抱,将最后的“营养”献给祖国,与祖国融为一体。

师:为什么鸟儿会这样,文后有答案吗? 生: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小结:前面以假设开头,假托鸟儿为土地歌唱,抒情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当感情积累到一定的,人就会不由自主的爆发出来。所以后面以设问开头,高度凝练的概括了主题----爱的深沉。归纳中心:

师:这是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心声呢? 生:不是 师:(归纳)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全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第二课时

三、合作探讨

1、诗歌中把自己比喻成一只鸟儿,写了鸟儿的生和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为什么鸟儿用的是“嘶哑的喉咙”来歌唱?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是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心声,是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全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2、全诗一共选取了几个鲜明的诗歌意象来写?这些意象都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请讨论每个意象到底象征着什么?

(意象:作者要表达一些内心的情感,借用一些物象来表达,那就是意象。当物象成为意象是,就有了一些内涵在其中,就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土地:遭践踏的国土,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 河流、风:满腔的悲愤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光明与希望

四、拓展延伸,培养情操:

1、师: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来抒情,他会怎么改写: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 的喉咙歌唱: 这被 所滋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 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 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 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嘴角常含 ?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05年3月31日

可从下面词语中选出最能表达诗意的填空:

(笑容、笑眼、埋葬、融化、夕阳、朝霞、啼血、圆润、愤怒、激情、感动、猛烈、狂风暴雨、和风细雨)点拨背诵:

对这首诗,我们要抓住关键的字词来强化对他的记忆,达到快记快背的效果

四、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乡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把握诗中的意象

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体悟诗中作者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找到记忆的恰当方法能够结合该篇自己创设意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理解诗中的意象,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学以致用,自如想象,创设新意象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课前播入《乡愁》曲,创设氛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一:同学们有没有三五天或较长时间的离开家、离开过父母?你想家了吗?想家时是什么感受?生列举,师述同感,引出小诗:

“„„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觉得到,谁也说不清。”——王慧敏《想家的心情》(媒体配乐)

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呢?(媒体示图)尤其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导入二:,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

(二)了解余光中

学生根据所积累的资料,简要地介绍。补充(媒体示):

余光中祖籍大陆。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一往情深,承继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新意;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不免经常流露出来(是他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对此,他在一篇散文中曾不乏风趣幽默地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老婆,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

代表作《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被称为乡愁诗人。

(三)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就是——缓慢的。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

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新娘∕在那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外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里头

大陆∕在那头请学生个别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并适当指导:

第一、二节,语速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节,注“呵”的变调,应读为轻声,读出适当的颤音(生列离别)

第四节,音调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齐读

(四)解读全诗,以便更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感知

你投入了怎样的感情去朗读?(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细细体会

(1)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

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这一点,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要把这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地表达出来,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借助了一些形象的事物,也就是借助了意象,什么是意象?(P108)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

找一找,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想象构图

其实诗人是巧妙地运用了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托物寄情。诗是精当而储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诗中有画)

(1)教师用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

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

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

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

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

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

母亲还在原地,她的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

解析:母子别——邮票小小,含情依依。(媒体示)(朗读时注)

(2)学生轻读,作画(媒体音乐)

(3)说一说,适当评论(学生自评,师评结合)

明确:

第二小节:夫妻别——船票窄窄,相思殷殷。(媒体示)

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

第三小节:生死别——坟墓矮矮,哀痛深深。(媒体示)

第四小节:诗人在他的诗《从母亲到外遇》中这样写道:“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故土„„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故国别——海峡浅浅,乡愁浓浓(媒体示)

(4)结合媒体所示,问:第四小节表达的情感,跟前三节比有何不同?

前三个意象联结的是亲情、爱情,这节连接的是爱国情。

感情的升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5)请一生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或齐读当堂记忆

通过朗读,想景悟情,我们己经感受到诗人独具的艺术匠心。简单陈述意象美。像这么美的诗,不把它记下来岂不可惜?

注:切莫死记硬背,找规律。

每一小节的第一句都是表示时间,从小时候到现在。叠词。还有每一小节的开头都是“乡愁是„„在这头„„在那头”。

把这些词想一想,然后,我们试着一起来记忆一下——(单独记,齐忆)

五、拓展,仿句

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思乡情绪。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吗?(适当穿插评,表扬)

例: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乡愁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

乡愁是母亲头上的乱发,理也理不清。

乡愁是一湾湛蓝的海洋,望不着边际,看不到底。

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

六、小结当堂

一个深秋的夜晚,夜深了,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了门窗,洒进了屋里,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一股思乡之情如潮水般地涌出,一首诗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七、布置作业(见附练习)

篇2: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关于作者

普希金,俄国的伟大诗人。

二、本诗主题

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读了这首诗后同学们一定会有像高尔基所说的我开始读普希金诗时,好像我走进了 树林中的一片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的感觉。

首先朗读全诗,了解诗的大体内容。

1、读准下列字词的音:

忧郁 向往 瞬息

2、解词:

忧郁:忧伤,愁闷。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3、学习本诗,思考:

⑴ 这首诗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

生活是本教科书,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战胜挫折,真正学会生活。

⑵ 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诗人用诚挚的语言倾诉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假如受到了生活的欺骗,不要消沉,要积极面向未来,战胜自 己,做生活的主宰。

《未选择的路》

一、关于作者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著名诗人。他出版过十多部诗集,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作《波士顿以北》集,另外还有 《山罅》、《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他的诗歌独具风格,以口语入诗,生动朴实地描写了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他的诗充满了美国的乡土气息,流传广泛,深为人 们喜爱。

先朗读本诗,熟悉全诗。

1、读准加粗字的音:

伫立 涉足 萋萋 诱人 幽寂 人迹

2、解词: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3、学习本诗,思考:

⑴ 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这句话象征了什么?为什么?

我选择了其中的一条象征了如何抉择人生的道路;这条路上人迹罕至,代表着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魅力。

⑵ 本诗能寄寓着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慨的句子是哪些?

一片树林里分开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⑶ 这首诗语言有什么特点?

篇3:诗两首教学设计

这里分享九年级下册《诗两首》的课堂教学实践, 以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也希望给同行们提供研讨样本。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个专题为“爱国思乡”的诗歌赏读, 第一课为《诗两首》, 分别选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余光中的《乡愁》。 两篇大师级的诗作, 文字数量不多, 但内蕴丰富, 如何在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同时顺利引导他们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呢? 我认为诗歌的解读需要紧紧联系创作的社会背景展开, 只有身处创作者的时代中, 才能真正走进诗歌, 才有可能真切地体会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我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诗歌创作背景, 了解作者处境, 课上脱稿讲出。 要求脱稿讲出, 学生们必须将前景材料吃透。 果然, 学习《我爱这土地》一诗时, 很多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令我惊喜的是, 部分学生回忆起了七年级下学过的《土地的誓言》一课, 并自觉地将之和《我爱这土地》进行比较。 如此, 学生明确了《我爱这土地》的朗读基调———第一部分:低沉, 悲哀;第二部分:悲痛且执著。 接下来, 给学生时间试读, 同伴之间指出不足, 加以弥补。 然后, 我请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化身为诗中的鸟, 描绘出心中残损的国土, 落魄的家园, 呐喊的民众……就是这样的国土, 死了的鸟却将全部的躯体奉献给了她, 鸟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一问题的回答深度直接检验了学生刚才的想象程度, 有的学生不仅谈到了鸟儿对国土深沉的热爱, 还体会到了像鸟一样随时准备奉献自身的爱国志士的悲壮情怀。 学生们的情感此时已被充分调动起来, 带着这样的深入解读继续第二部分便顺理成章了。 第二部分简简单单的一问一答, 却是全诗最激情澎湃, 最能展现作者对国土深沉强烈之爱的:“常含泪水”和“爱得深沉”是需要酝酿情感加以深刻理解与朗读的。 我让学生先指出“泪水”为何而流, 再自由讲述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如何做到“爱得深沉”。这样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继续联系时代背景解读诗歌的做法, 收到了极好的课堂效果。

有了前一首诗的学习方法借鉴, 教学《乡愁》一课时, 我便有了信心。 我仍然让学生说诗人境况与时代背景, 好在九年级的学生对近代历史已有一定了解, 知道特殊历史时期海峡两岸的分隔事实, 作者余光中, 一生都处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 多次与亲人分别。 1971年, 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 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乡愁》这首诗。 可是, 大陆学生是很难体会到这种“有家不能回”的痛楚的, 上课伊始, 我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 几个台湾青年去一位伯父家做客, 让青年们感到奇怪的是, 伯父家居然供奉了一只破碗。 原来, 1949年, 国民政府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之前, 抓了一大批青壮年, 为将来反攻大陆做好准备。 这天早晨, 这位伯父端着家里的碗来买早饭, 不明就里地就被大兵抓走。 几番辗转到了台湾, 索性碗没有丢, 这只碗就成了伯父从家里带出的唯一物件, 以后每每思念故土与亲人, 伯父就只能将所有的情思寄于碗上。 海峡两岸互通往来后, 伯父得以重回大陆, 但早已物是人非, 陪伴他的最后只有这碗。

这个故事讲完后, 许多同学唏嘘不已, 此时他们已经渐渐被故事中的思乡情怀感动了, 《乡愁》 一诗读来便见情怀见深度。 接着, 让学生提取诗中的四种物象,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四个不同时期的故事, 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 将一位浪迹台湾苦苦思念故土的游子的故事娓娓道来。 我挺佩服学生的想象力:贴着邮票的信写了什么样的内容、拿着船票与新婚妻子作别的神态心理、冰冷坟墓隔断的母子深情、浅浅海峡带来的人间痛苦在学生的笔下丰满了起来。 展示完毕, 再请学生读, 这次读则是带着理解的朗读, 是带着对具化乡愁和虚化乡愁的双重理解的, 情感自然而然到位, 诗歌的价值在学生的思与读中便提升了。

《 诗两首 》 的教学实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 提供了丰足的空间进行展示, 将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首位。 我坚信, 只有在内驱力推动下展开的学习活动才是有效的, 即使在大考压境的环境中, 也要尊重学科特点, 创造学生喜爱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收获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 真正乐享语文课堂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徐国荣.教材解读:应首先注重教学内容的确定[J].江苏教育, 2008 (9) .

篇4:《乡愁诗两首》教学设计

播放浪漫萨克斯演奏曲《回家》,屏幕上出现诸如“明月”、“海峡”、“小桥流水人家”、“匆匆而过的人流”等富有意境的画面,让学生沉浸在音乐和画面的遐思之中。

乐毕。学生可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师导入:听了这首曲子,真的使我想家,催人回家,如果身处异地他乡,一腔乡愁便油然而生。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天下常有背井离乡的无奈,离愁别绪也就会常消常涨。因此,“乡愁”这种情结也就成了文学艺术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首抒写乡愁的诗。

二、增设情境,简介背景

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所知简介背景,然后点击,屏幕显示: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席慕容,台湾当代诗人、散文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9年迁居香港,1954年赴台。一方面,两位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一往情深,极其钟爱,他们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新意;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不免经常流露出来。

师提示:两位诗人的祖籍在哪里?实际上他们身居何处?请同学们齐读打横线的话。(读毕)那么,这种乡愁的滋味是怎样在诗中穿透出来的呢?

三、渐入情境,朗读余诗

1.学生自由读余光中的诗。

要求:(1)标出停顿和重音;(2)体会诗的结构美。

2.教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

要求:体会诗中的情感。

师提示:这首诗是游子内心深处流出的深情而忧伤的恋歌,所以宜用较缓慢的语调,深情地、略带忧伤地来读,重音落在四个具体的意象上。

3.体会后,齐读。

四、想像情境,品读欣赏

1.设计主问题,品读全诗。

(1)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这首诗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乡愁?

(2)找出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表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它们突出了这四样事物的什么特征?

(3)这首诗的主题是怎样逐层升华的?

2.分组讨论、总结,教师适时点拨。

3. 教师小结。

余光中倾诉心中的“乡愁”,借助“时空距离”,采用“托物寄情”的手法,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和层节中,把个人思乡之情层层推进为家国之情。诗歌的主题由个人思乡之愁升华为家国之情,使诗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板书附录一)。

4. 背诵这首诗。

五、延伸情境,阅读迁移

1。朗读席诗,自取角度、自设问题,品读席慕容的《乡愁》诗。

师提示:品读涛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我们可以从诗的结构形式、诗的语言、诗的意境、诗的修辞方法、诗的情感等等方面人手。

点拨:体会两个新奇富有创造性的比喻“故乡的面貌,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和“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明确: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怅惘,类乎通感的写法,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独特而有新意,脱离了俗套;再则,诗人6岁就离开了大陆,对故乡的记忆的确很模糊,似乎只存在那“雾里的挥手别离”的模糊而怅惘的记忆。第二个比喻,诗人用不可能的事(现实中并没有那种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来比喻,为的只是说明:乡愁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2.朗读、背诵全诗。

3.学生小结全诗的特色(板书附录二)。

4.教师小结,提升情境。

“愁”,有人说是离人心上的秋,是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情愫。而这两首诗都把抽象的“乡愁”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诠释出来了。其实,在许多诗词中都采用了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如,下列诗词句:“‘愁’,离人心上之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落红万点愁如海”、“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把“愁”喻为“一江春水”,真是“此愁绵绵无绝期”。把“离愁”比为“春草”,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剪不断,理还乱”,把“离愁”喻为“丝麻”,言其多而乱;把“愁”比成“海”,言愁之深之广;把“愁”比为“三千白发”,言其绵绵之长。这都是把抽象的情愫具体形象化了,正是诗歌通常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六、拓展情境,扩张阅读

诗,可声情并茂地读,更可用唱和的方式来渲染诗情。下面我们就欣赏由台湾歌手罗大佑演唱、台湾诗人余光中抒写的《乡愁四韵》,这种演唱的方式会更快捷地引着我们走进诗人的心灵。

1.播放《乡愁四韵》音画。

宇幕:“乡愁四韵”诗行。

背景画面:四组意境优美的风光画,每组两幅画面。第一组画为大海系列,第二组为晚霞系列,第三组为飞雪系列,第四组为腊梅系列。

播放方式:随着歌词的递进,画面每隔2秒切换一幅,第一节诗依次由一组系列画配合。

2.独立完成创新思考题。

(1)诗中把抽象的乡愁化成了哪四个具体的意象?

(2)这首诗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如:味觉、____、视觉、嗅觉、____,这让读者感到触物伤情的乡愁占据了诗人的全部身心而产生共鸣。

(3)仿写诗句。

把诸如“思念”、“苦闷”、“烦恼”、“孤独”、“寂寞”等抽象情愫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来作比。

示例: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思念是____,思念是____。

注:拓展(1)(2)题可在课内完成,仿写诗句可视时间松紧安排在课外。

七、营造佳境,深情收束

教师小结(播幽婉的《乡愁四韵》的乐曲)。

乡愁是什么,它就是一枚邮票,一张船票,一方坟墓,一湾海峡;乡愁的滋味是什么,是醉酒的滋味,是沸血的烧痛,是家信的等待,是母亲的芬芳;乡愁意味着什么,有远行就有思念,有分离就有断肠人,它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我们真希望那湾浅浅的海峡不再是游子的断肠处,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早日同唱一首团圆的歌。

附录三

“愁”,离人心上之秋。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B“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D“落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

E“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附录四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作者单位:长沙市第19中学)

(摘自《湖南教育》)

篇5:《诗两首》简单教学设计

2、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步骤。

3、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

教学过程:

与学生交流,导入

新课:

有没有较长时间离开父母的经历?为什么离开?离开后想些什么?想家时怎么办?

思念亲人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感情。作家冰心在远离亲人、思念父母的时候,就把这种感情融化在一篇篇优美动人的诗歌、散文中。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篇:《纸船寄母亲》。

投影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师有感情的朗读,渲染气氛。

附投影: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笔名出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心、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纸船》选自《繁星》,是作者赴美留学途中所做。这是作者第一次远离祖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当她孤零零的随着航船在海上漂泊时,对亲人、对母亲倍感思念,于是作者把自己复活的一颗童心寄托在小小的纸船上,写成了感人至深的不朽诗篇。

学生朗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注意把握节奏和重音。(放悠扬而略带忧伤的背景音乐)

请一位同学朗读,学生互评,再读。听录音,比较一下哪些地方读的比我们好。我们读得还不够好,是因为的诗歌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请同学们默读,品味揣摩语言,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及最精彩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注意精彩语句的朗读指导。

学生自己品读,便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读完后给同学们描绘一下。

师总结欣赏诗歌的方法步骤(投影:诗歌欣赏的步骤:

1、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

2、品味揣摩,感受诗歌语言美

感悟诗歌意境美)

3、联想想象,感受诗歌图画美

学生进行背诵比赛。

过渡: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是永恒的主题。父母无私的爱不仅会使子女无限思恋,而且也会赢得子女纯真的回报。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感情。请同学们用学到的方法赏析这首诗,注意同学间的交流与帮助。

小结:今天我们所学的两首诗都是描写、歌颂亲情的,它使我们更加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亲情的无私。在生活中,我们更要珍惜这份感情,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回报亲人,回报社会。如果同学们还想进一步了解泰戈尔及其作品,请在课下阅读:(投影:推荐阅读:

《泰戈尔抒情诗选》

《泰戈尔其人其作》)

作业:模仿《金色花》

篇6:高一语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1、积累字词,能读会写“嗅、叠、匿笑、花瓣、沐浴、祷告、妄弃、惊讶、倘若、无端、至爱”等词语。

2、了解两首诗歌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3、熟读背诵两首诗。

〖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两首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德育目标

两首诗展示、歌颂母爱。学习它,激发我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喉献给我们至爱的母亲。

【教学重点】

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熟读背诵两首诗。

【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如《金色花》中“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纸船》中“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借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朗读形式多样,个体大声朗读,学生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听读磁带等。

2、采用诗歌五步教学法。知诗(知内容)──说诗(说诗意)──想诗(想意境)──悟诗(悟情感)──品诗(品特色)。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两幅挂图(泰戈尔、冰心像)、录音机、示范朗读带、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两首诗歌,整体把握诗意;重点研读《金色花》;指导学生自读《纸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教师出示挂图(泰戈尔、冰心画像)。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泰戈尔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泰戈尔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惟独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艺术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的两首精巧的诗歌,一首是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金色花》,一首是冰心的《纸船》。

二、学生朗读两首诗,教师给予必要的朗读指导

1、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畅。

多媒体显示:

⑴ 下列诗句加粗字字形正确的是(错的订正在横线上)()

A、你会溴到这花香 B、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C、我从不肯忘弃了一张纸 D、有的被海浪打湿,粘在船头上

⑵ 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A、匿笑 B、无端 C、至爱 D、沐浴

教师任选几个学生回答,明确:

⑴ B(A、嗅; C、妄; D、沾)

⑵ 匿笑:偷偷地笑。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至爱:最爱。沐浴:洗澡,又比喻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造句略。

2、要求学生美读课文,读出语调、语速、重音、节拍,读出情感。

教师作朗读技巧提示(多媒体显示):

朗读诗歌,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金色花》轻松活泼,应读出儿童特有的调皮。《纸船》诗行较长,语调宜慢,应读得深情、忧伤,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⑵ 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诗歌诵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如《金色花》可稍快一些,《纸船》就要稍慢一些。

在同一首诗歌当中,语速并非一成不变。诗歌情感有发展,语速随之有变化。如《金色花》中妈妈责怪的语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语速宜稍快一些。

⑶ 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诗歌诵读,有轻有重,有音长音短,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字词句的轻重及音长音短,要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来判断。

⑷ 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诗歌诵读,需要正确处理好停顿。节奏自然鲜明,诗歌才富有韵律美。“一般说来,顿号后的停顿最短,逗号后的停顿长一点,分号和冒号后的停顿再长一点,句号、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的停顿再长一些。”对于标点符号处的停顿,我们容易判断,那么无标点符号的地方,又如何停顿呢?我们要明白的是,诗歌有其特定的节拍,现代诗一般是两个音节一拍或三个音节一拍,如“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有时也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断定。

现代诗歌诵读,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朗读,它具有很浓的表演性,需要读者掌握一定的技巧,将情感投入其中,反复吟咏,方能渐入佳境,最终达到“诗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3、教师范读,学生放声朗读。

4、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三、师生共同研读《金色花》

1、学生齐读《金色花》,整体感知诗意。

2、学生谈读诗的整体感受,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⑴ 把学生分为六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谈读诗的整体感受。

⑵ 各组选代表全班交流,概说诗意。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3、教师选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幽意。

4、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投影显示:

⑴ 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

⑵ “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⑶ 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

⑴ “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⑵ 妈妈为全家付出了很多,妈妈的奉献是无私的。我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⑶ 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自然又惊又喜,嗔怪孩子。嗔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妈的感情。

5、悟读诗歌,进一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向较高的理性层次靠近:

提问: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思考,明确: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6、品读全诗,学习借鉴本诗的手法: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情是本文的独特手法。请同学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现对父母的爱。

(如时间不允许,课后完成也可)

四、指导学生自读《纸船》

1、教师分发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人手一份。资料内容如下:

⑴ 关于冰心: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汉译外国文学作品。她1923年于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于1921年参加由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

⑵ 关于冰心《纸船──寄母亲》的创作背景:

冰心在1923年初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得了金钥匙──“斐托斐”名誉学位的奖赏,并接受了燕京女大的姊妹学校──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赴美留学。1923年8月17日,冰心离开融乐和美的家庭,乘船赴美。离乡背井的生活使冰心万分苦恼。《纸船──寄母亲》是在太平洋舟中写成的。诗的构思是将怀念母亲的至情寄托于童心复归的天真行为之中:她叠成许多小小的纸船,抛到海里。

冰心在去国的三年中由于远离母亲,常常沉浸在母爱的怀念中,所以她这三年中为母爱放歌,占了她这一时期作品的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文学中抒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

2、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3、按照《金色花》的研读思路,指导学生自读《纸船──寄母亲》。

按照知诗──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的学习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也可提出以下问题,指导学生自读:

⑴ 诗人为什么要用纸折叠成小船抛进大海里?

⑵ 诗人叠纸船时,情态、心境、感情怎样?

⑶ 诗人叠好的纸船有的被风卷进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湿了,沾在船头上,可她为什么仍然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⑷ 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此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⑸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酌情给予指导。一定要注意适度适量,不可越俎代庖。

明确:

⑴ 诗人在太平洋舟中,无法与母亲通音信,惟有幻想纸船能载着她的一颗永爱母亲的心飘到母亲的怀抱中。

⑵ 情态:含着泪;心境:不灰心;感情:爱与悲哀。

⑶ 因为诗人心中存着永远的希望。

⑷ 本诗写“纸船”的文字占了大部分篇幅,但“纸船”只是一个情感的寄托物,本诗的主旨在于抒发游子对慈母的深切眷恋之情。因此点睛之笔是:“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泪”和“悲哀”是由于深爱母亲却又不得不与母亲离别,远隔千里不能与母亲朝夕相处,对母亲日夜思念的滋味是难受而痛苦的。这句诗直接抒发了女儿对母亲深情的爱,表达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的。

⑸ 这首诗抒发了热爱母亲、思念母亲的情感。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中介物──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且富有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游子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创设情境,诱导学生想像,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假如,今天冰心奶奶决定再次修改《纸船》,她老人家邀请同学们参加这次诗歌评改会,你如果在被邀之列,你准备说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聚焦于“从舟上抛下在海里”一句,“抛”能否替换为“放”?“舟”能否更写实些,换成“大轮船”?有的认为“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一句中,“爱”和“悲哀”过于直露,应换成形象的词语,等等。

教师以鼓励为主,不必动辄评判。重在参与,重在自主。

五、课堂小结

《金色花》是一首着重从描绘孩子动作、心理的角度来表现母子亲情的散文诗,全诗想像丰富、新奇而美妙,抽象的母子深情物化为美好可感的具体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鲜活而深刻的印象。《纸船》是来自远离家园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两诗主题相近,手法相似,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灿烂的金色花,轻盈的纸船承载着浓浓的亲情。同学们,沐浴在母爱中的我们,该选择什么来寄托朴实纯真的母爱呢?

学生齐背《金色花》《纸船》。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依据提示默写《金色花》中的部分诗行,并尝试着仿写一节。

当你沐浴后,______________

当你吃过午饭,_______________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答案:略

七、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泰戈尔的《新月集》《飞鸟集》,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关于组织“诗歌朗诵会”的设想: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搜集整理2~3首吟诵表现母爱的诗篇(以现代诗为主),每组选举代表参加朗诵比赛。

2、写作活动设计:

⑴ 沐浴在浓浓的母爱中,我们幸福而陶醉。请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写一段话或一首诗均可。

⑵ 你有过远离父母只身在外漂泊流浪的经历吗?当你想念母亲时,你想用什么来承载你的“爱与悲哀”?

⑶ 在小时候,我们肯定有过美好的心愿,想帮助妈妈减轻劳苦,以表示自己长大了,结果却适得其反,引来了妈妈的嗔怪以至责备。岁月的沙滩积淀了人生中至为宝贵的黄金般的记忆,采撷一瓣心香,献给我们的妈妈,好吗?请写一篇文章,借鉴《金色花》的写法,不少于500字。

3、开放探究:

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⑴ 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⑶ 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⑷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参考答案

⑴ 排比 拟人

⑵ 发展 贡献 牺牲

⑶ 鼓励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献、自我牺牲。

篇7: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的面对人生选择。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想象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课前准备】

根据提示,阅读这两首诗;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

板书课题,出示相关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背诵这首诗。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亚历山大·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不仅是俄罗斯文学之父,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

三、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首诗,独立思考,仔细品味、感悟诗歌个的语言。

思考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特指在生活中应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性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问题探究

质疑: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与之抗争,只能等待。)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回成为亲切的怀念?

(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五、朗读背诵

试着当堂背诵这首诗。

六、体验与反思

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学习体会,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生活,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七、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2、根据体验与反思的要求写300字左右的短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未选择的路》。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现在,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诗歌《未选择的路》。前者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后者则告诉我们将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如果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话,那么《未选择的路》对人生的选择又是怎样的呢?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大意。

2、认识慎重的选择人生的意义。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认真阅读这首诗,最好是默读。深入思考每节诗歌的意思,然后把握全诗,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思考题: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我们学过的《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都采用了这种写法)

2、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荒草萋萋,十分幽静。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经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些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有很多,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诸多不竟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表达的意思。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选择,更要慎重对待)

三、问题探究

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

(诗歌虽然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却是未选择的路,以引起人们对未选择的路的思索,所以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有什么不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积极乐观,而《未选择的路》则表现得有些忧郁)

3、这首诗歌可能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面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活泼的性格,进而正确的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愿大家都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五、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篇8:诗两首教学设计

关键词:庞德,译诗,意象传递,认知,意象派

埃兹拉·庞德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贡献不仅在于其清新硬朗、严谨深奥的诗作,还在于其极富文字魅力与感染力的译诗。历史鬼使神差般的安排和庞德自身对中国文化的推崇成全了他与中国文化、中国古典诗歌的姻缘,自1914冬,庞德开始研读东方学家厄内斯特·费诺罗萨的笔记遗稿,而后整理并翻译出版了中国诗集《华夏集》,共收录十九首译诗。诗集一经出版,便引来争议无数。

本文选取庞德早期根据汉武帝刘彻的诗作《落叶哀蝉曲》所翻译的Liu Ch'e和晚期《华夏集》中根据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所翻译的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并运用意象派诗歌理论和庞德的翻译理论对二者分别进行评析,从意象认知的角度探讨庞氏诗译为保留诗味而另辟蹊径的独到翻译策略。

1 意象派与庞德的翻译思想

作为意象派诗歌运动的核心人物,埃兹拉·庞德倡导直接描写主客观事物,不使用无济于表现事物的词语,而关于韵律,主张采用乐句,而非呆板的节拍。意象既可以是构思时浮现脑海的影像,也可以是经过作者真情处理的客观反映。庞德本人非常重视翻译,关于翻译他曾这样说道:“翻译为诗歌艺术提供模式,正如给鬼魂注入血液一样。”(Hugh,1971:150)字里行间,翻译虽然还是被庞德视为获得诗歌创作灵感的渠道,但在翻译创作的过程中,庞德也总结出了具有意象派理论特点的翻译心得。关于诗歌翻译方法,庞德的见解早在1910年出版的《罗曼司精神》一书中便初露端倪。书中,他主张诗歌不应当过分强调直译,而是要注重再现文本中所蕴含的意象和感情,关注整首诗的意境和美感的传递。直译只能做到概念上的一一对应,并不能实现意象和感情上的忠实原作。只有意象生动重现,感情适当赋值,原诗的意味才能真正保留下来,而这是机械直译所不及的。1911年至1912年间,庞德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一系列译诗,并加之十二篇翻译理论文章一起成集,题为《我搜集奥西里斯的残肢》。庞德借用奥西里斯复活的神话传说照应他在该集序言中提到的名为“闪光的细节的方法”。在庞德看来,语言是有能量的,写在字里行间的单词和文字细节,不仅仅是印刷于纸上的符号,而是作者刻于磐石上的意象,实在而永恒。他倡导在翻译中精确地再现原作的词语和细节,关乎诗歌翻译,即要最终再现诗歌中所蕴含的意象。这种翻译观给了译者更大的空间,译者被看作是艺术家,一个能够铸造词的人,其主观能动性受到了认可。但也是这种翻译观,使庞德所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屡遭批评——改动、创造的成分过多;也正是这种翻译观,使他的译诗不仅保留了汉语诗的古典风格和东方的异国情调,更为英美读者真切重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2 译诗评析

2.1 Liu Ch'e评析

Liu Ch'e一诗译于《华夏集》之前,属庞德的早期译诗作品,改自Herbert Giles 1901年出版的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一书中翻译的《落叶哀蝉曲》。王宏印教授曾评论道:“《刘彻》一诗,毕竟是创意翻译,或创译,基本上还属于翻译的范畴。”(王宏印,2011:291)这是一首蕴含深刻美学主张的诗,不是简单的概念对应翻译,更不是天马行空的随意改写。庞德以其意象派诗歌观的独到审美,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境域,呈现了这场唯美的千年“同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认知模式,意象的“同一”能做到的也仅是认知层次的“同一”,而非绝对同一。

Liu Ch'e这一译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与原诗相差深远的题目,庞德为何未把包罗丰富意象的隽永诗题“落叶哀蝉曲”照搬译入英文?推测其中定有颇多难割之情:其一,在汉语中,落叶与蝉皆是意味深长、吟咏不尽的意象,落叶萧瑟,悲自然之秋,悲人生之秋,而蝉更是悲秋思绪的代言、哀时伤逝的触发,隐含着汉武帝对逝去美人李夫人的无尽感伤与怀念;而在英语中,二者并无相应内涵,倘若直译,不但达不到汉语中意象的等效,还会造成对英语读者的困扰,不解其中蕴含的感情,不明题目与诗文的关系;其二,不论是汉语诗歌还是英文诗歌,题目应当尽可能地简短凝炼,避免冗长,这一点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心照不宣的共识;汉语中的五个字“落叶哀蝉曲”,译为英语则不是五个单词能够表达的,英语的逻辑性较强,需要冠词和逻辑连接词的补入,虽然庞德“常常希望翻译或写作中所采用的拼合与并置的方法能创造出新诗的建构方式”(蒋洪新,2001:79),并且在译诗中也时常运用省略冠词和连词的艺术手法来突显意象的生动鲜明,但这一点在他这一早期译作中并未有所体现;其三,全诗咏叹汉武帝刘彻对李夫人的思念,以Liu Ch'e这个中国古代帝王的名字为题的诗歌定然比直译更能给目的语读者留下深刻的异国印象,体会中国诗歌的独特韵味。

尽管庞德在翻译诗文时“扩大或夸大了落叶的堆积和尘土的吹拂所引起的悲凉感——有点把中文诗的静写成英文诗的动了”(王宏印,2004:151),并用落叶与尘土铸就了一个比原文更加博大苍凉的如坟冢一般的意象,不可否认这与庞德深厚的诗歌创作功底及其所专注的意象派诗歌创作导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实际上此举更是一种对原有意象所做出的合理延伸,为英美读者的接受搭建了一座认知平台。虚房冷宫的凄凉,中国古代宫廷的情境,英文读者很难直接体会,但如坟冢一般的庭院凄风扫落叶的意象反而更加能切中他们的神经,易于触发悲凉愁绪和对逝者的感慨、思念之情。由静到动的转变,中国古诗中含蓄低沉的表达戏剧性地置于更符合目的语读者阅读和欣赏习惯的“Scurry into heaps”与“lie still”的一动一静中,不失为意象的巧妙翻译,真正做到了让细节闪光夺目。

“庞德按照意象派的创作原理,删去了结尾的部分,增加了‘一片叶子黏在门槛上’的创意”。(王宏印,2011:281)原诗最后略带抒情议论的两句,经庞德大刀阔斧的加工转为这一凄美而意味无穷的意象,这是庞德受原诗感发出的灵感创意,是对原诗意象刻画的深入和扩展,进而补充了目的语读者所熟悉的“潮湿叶子”的意象。庞德认为意象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是感情激增后的灵感抒写,在这里庞德真实呈现了他读诗之时的真情实感,并作为意象带有认知色彩的一部分使英美读者的理解和赏析直接了一些,也容易了一些。

2.2 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评析

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选自《华夏集》,译自费诺罗萨的日语标注笔记,相比庞德的早期译作Liu Ch'e,行文更显意象派技巧,无处不见淡雅唯美的意象,无处未感清朗而略带忧伤的离愁别绪。

题目翻译看似背离原文,实则推测可有一下几点原因:其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实际上是一个省去主语的短句,一个包括状、谓、宾、补在内的复杂结构,如若翻译成英语定是冗长,甚至长过诗行长度,无论是在视觉审美上还是在诗文阅读的习惯性上,这都是不合时宜的;其二,省去了“黄鹤楼”、“孟浩然”和“广陵”这三个都需要加注的名词,加入了“the river Kiang”这一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典型意象,与下文照应的同时,也使诗文更加流畅,更具中国诗歌的特色,在风格上也更贴近原诗清晰明了的特征,既为目的语读者减轻了阅读障碍,也为他们呈现了一个具有异国情调的鲜明诗题。

中国古诗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象构造就有着很强的画面感:诗人伫立长江畔,目送友人辞别黄鹤楼,一叶孤舟渐渐消失在天空尽头。之于整首诗的意象传递,庞德翻译未有失当之处。原诗中既有动态意象“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也有静态意象“黄鹤楼”、“烟花”、和“碧空”,而在译文中“烟花”被赋予了动态的特质,在江上渐渐模糊远去,正如水墨画的铺水接气,使景物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与此同时原诗中渐行渐远的“孤帆”却变成了静态意象——“his lone sail blots the far sky”,故人的“孤帆”已变成了点缀天际边的一个小点,恰如水墨画中的点景人物,以点色的手法塑造出灵动的意象。如此巧妙变换的动静结合,既避免了审美对象的缺失,也为译入语读者呈现了一幅与原诗意境相同的鲜动深远的画卷,其中的些许变换丝毫未影响读者对诗中意象的认知体会,反而使诗文更具中国水墨淡雅的特色。虽然庞德在翻译时割舍了原诗中仅有的一个代表色彩的词——“碧空”的“碧”,但这无色彩的选择更加贴合中国水墨画的意境,另外虽然“碧空尽”在汉语中是一个凝炼而含义丰富的词组,但若转为英文“the far blue sky”则略显拖泥带水,背离了原诗简洁明了的风格,比起“the far sky”反而失去了原诗意味。

原诗最后一句的翻译,加入了连词“and”,表示时间的词“now”和主语“I”,并拆分为两句进行表述,既背离了原诗的形态结构,也背离了“庞德后期作品中大量出现不用连接词的铺叙并置”(赵毅衡,2003:252)的翻译选择。斟酌个中缘由,这非庞德随意之所为,而是从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角度出发,特意之构句。汉语中有主句和无主句同时存在,但英文则不习惯无主句的存在,因此插入“and now I see”可使上下句之间自然衔接。在这一句的处理上,庞德通过对“river”和“long Kiang”意象的突出强调,准确捕捉到了原诗作者李白想要表达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所寄托的依依惜别之情。

3 结论

对于跨文化的汉诗英译,任何一位译者都很难提供一个与原文完美对应的翻译,能做到的只是从不同的侧重点考虑,为读者提供一个在译者自身看来尽可能接近原诗的译本。庞德从意象的读者认知角度出发,关注意象在译诗中合情合理地再现与鲜明灵动的重塑,尽力弥补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亏损,为英美读者呈现了对中国古诗内涵意蕴的恰如其分的英文意象阐释。

参考文献

[1]吴其尧.庞德与中国文化:兼论外国文学在中国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Hugh,Kenner.The Pound Ezra[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 nia Press,1971.

[3]王宏印.新译学论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蒋洪新.庞德的翻译理论研究[J].外国语,2001(4):77-80.

[5]王宏印.英诗经典名译评析:从莎士比亚到金斯伯格[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十月期末国旗下演讲稿下一篇:over开头的单词及其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