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案

2024-05-22

古诗两首教学案(共11篇)

篇1:古诗两首教学案

5.古诗两首(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第朗诵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课前预习] 1.常规预习:①读→读准生字,读通诗文;②写→认真读帖,书写能自主写好的生字;③注→在文中批注古诗中的注释,理解生词,梳理自己已经读懂的内容,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④查→查找与本课有关的一项课外资料(选做)。2.预习自测:

①我觉得《题西林壁》这首诗该这样读,我会照样子划停顿号。我能标出平翘舌音并读好它们。(翘舌音用。标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知道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这首是诗人,游历,所作的。“,”是其中的名句。

② 研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句后的作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从诗句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重--()反义词:暗--()

(2)诗句中“山穷”与“柳暗”,“水尽”与“花明”,“疑无路”与“又一村”,互相对应,你发现了吗、你能找出与上面写法相似的诗句吗? 诗的前两行写的是诗人的景观,后两行写的是诗人。

[导学思考]

1、诗人曾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联系诗句想象作者会是怎么观察庐山?每次都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观?每次观察的结果一样吗?

2、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精练反馈]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第朗诵并背诵古诗,默写《游山西村》。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预习自测]

1、照学习《题西林壁》的方法,划划停顿号和翘舌音的字,再努力读正确通顺。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我能大概读懂古诗的意思:从题目我知道了诗人()游历的是(),在这个乡村里人们生活(),我是从()()知道的;村里的人待人()我是从()()()等词体会到的。诗中可见诗人对农家生活。

[导学思考]

1、诗中“山重”一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其表面的意思是什么?

2、其实它不但表现行路人的感受,在许多别的事情上也同样适用,你体会到了吗?在什么情况下,你也会说这联诗句?试着说一说。

[精练反馈] 请在下面的两段文字中填入适当的诗句。

(1)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轻易放弃,哪怕遇到一百次的失败和挫折,我们也要有再去进行第一百零一次的尝试。我们坚信,即使处在“

”的黑暗之中,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迎来“

”光明。

(2)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这正像苏轼所说:“

[拓展延伸] 《示儿》 陆游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篇2:古诗两首教学案

课题 1、古诗两首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设计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

方法

设计 1、情景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理解古诗,让学生打开心窗,放飞想象,受到美的熏陶。

2、朗读感悟法:通过教师的范读以及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理解古诗的内容。

前置性学习设计 1、熟读并尝试背诵两首古诗。

2、借助课下注释,尝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3、画出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

4、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背诵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导入。

二、检查前置性学习收获,整体感知。

1、抽读古诗

2、提出问题

三、理解诗意,感悟意境。

1、熟读古诗,创设意境:学生齐读古诗,并想象,如你是大诗人李白,在敬亭山,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与孤相同意义的词,让学生体会出李白的孤独并朗读出来。

2、指导朗读。

四、对比读,深化美。

1、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2、理解诗意。

【重点难点】

重点:背诵诗词,了解意思,想象意境,体会感情。

难点:读诗词,想意境,感悟语言美。

【生字全解】

识字:徽、螺、谐。

写字:绵、亭、潭、螺、谐。

重点指导:亭:下面不要写成:子

【辨多音字】

mó(打磨)

磨mò(石磨)

【词语全解】

闲:悠闲。厌:满足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近反义词】

近义词:和谐--和睦

【诗句赏析】

(一)《独坐敬亭山》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也在看着我,x好像再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过。

一、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读顺,交流相关资料。

二、学习《独坐敬亭山》

1、用自己的画说说从插图看到了什么?

强调“厌”的古今不同意。

2、再读古诗,读流利读准确。

3、思考:李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感情朗读,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幽静。

5、用自己手中的笔在白纸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画面。

三、学习《望洞庭》

1、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2、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3、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五、拓展延伸

交流搜集的山水风光的古诗或名句。

六、布置作业

1、背一背:背诵默写这两首古诗

2、画一画: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把它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李白、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二)《望洞庭》

1、“湖光秋月两相和”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2、“潭面无风镜未磨”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3、“遥望洞庭山水翠”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4、“白银盘里一青螺”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篇章指导】

本课理解句意是难点,可要求学生把初读理解词语放进句子去试着讲讲句子的意思,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再做点拨。

【写作特点】

《独坐敬亭山》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望洞庭》通过丰富的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4、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shuǐtánhéxiéqingluó

()()()

2、默写《独坐敬亭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个人修改创新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鸟飞尽

云独闲

山相对 课后反思

篇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赠刘景文》一诗中前两句写景, 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 突出菊花傲霜头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 说明秋景虽然萧瑟冷落, 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看到的枫林景色, 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这首诗内容形象生动, 色彩明丽, 尤其是名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这两首古诗语言凝练含蓄, 意境深邃幽美, 能启迪学生的思想, 陶冶他们的情操。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 以“图”为辅线, 以“说”为支点, 以“思”为动力, 以“导”为原则, 引领学生踏上秋之旅, 欣赏秋之色, 体味秋之美, 咀嚼秋之韵, 表达秋之情, 升华秋之魂。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 踏上秋之旅

1.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 第一组课文中, 前面几篇写的都是哪个季节的美丽景色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的秋天。

(2) 让学生联系前面几篇课文说说秋天美丽的景色。

2. 过渡语“今天, 我们要学习两首赞美秋天的古诗, 和作者一起走进秋天的美景里。”

二、初读课文, 感知秋之色

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同桌互相练读, 互相纠正字音, 把课文读流利。

2.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 出示生字, 指名拼读并扩词, 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读音。

(2) 教师带读生字, 巩固读音。

(3) 去掉拼音, 指名认读生字, 重点交流以下生字的识记方法。

3. 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画出描写秋天景色的词句。

(1) 同桌间互相交流。

(2) 指名说, 相机突出以下关键词。

4. 师归纳, 突出秋之色。

三、指导看图, 体味秋之美

1. 出示课文插图, 同桌一起观察, 找找图中是如何突出诗人笔下的秋天美。

2. 组织学生交流。

图上有哪些景物, 最美的是什么?

(1) 《赠刘景文》图上主要是景物———荷、菊、橙、橘。

(2) 《山行》图上主要景物———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3. 根据图意吟诵相应诗句, 把诗句读得和图一样美。

四、朗读感悟, 咀嚼秋之韵

1. 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 尝试理解诗意。

2. 小组间互相质疑、解疑。

3. 重点指导字词。

(1) 荷尽, 荷花凋谢;擎雨盖, 这里指荷叶;菊残, 菊花凋谢;傲霜枝, 不怕秋霜的菊花枝条;君须记, 您一定要记住。

(2) 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石径, 石头小路;生, 升腾;坐, 因为。

4. 同桌互相说诗意, 要求把句子说通顺。

5. 重点指导诗句。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1) 让学生通过朗读, 抓住“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傲霜枝”等, 了解到荷花和菊花的不同特点, 感悟菊花傲霜的品格。

(2) 通过朗读, 突出“已无”和“犹有”的对比之意, 加深对菊花傲霜斗寒的体会。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 作者乘马车在山间穿行, 为什么停了下来?

(2) 出示“香山红叶”精美图片, 让学生体会“红于二月花”之美。

5.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深层次指导朗读。

(1) 指导学生断句。

(2) 指导读出节奏, 读出秋之美。

课件播放音乐《秋韵》和秋景图片, 指导学生读出对秋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6. 指导背诵, 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秋之韵, 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课堂练笔, 表达秋之情

1. 教师启发:“同学们, 秋天这么美, 你们喜欢秋天吗?”

2. 学生回答, 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赞美秋天的话。

3. 写话。“我喜欢秋天,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教师巡回指导, 讲评, 选择作业展示。

六、拓展延伸, 升华秋之魂。

1. 介绍一首写秋天的古诗, 师生一起诵读古诗。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2. 结束语。

篇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4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寄情酒更浓、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会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阶梯引领,逐层悟情

1.晓诗音。

学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学情调查:哪些同学课前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借助注释把它读正确。

(生自由读诗。师板书课题。)

预设:

(1)读准多音字“舍”、“朝”、“更”。

(2)题目的正确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在弄懂题目的意思之后,再正确朗读。

(齐读古诗,检测学习效果。)

2.明诗意。

(1)我们学古诗仅仅会读是不够的,(板书:知诗音。)还要——(板书:明诗意。)

(2)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

朗读品悟;了解诗人;运用串词连句法;读诗文、想画面,结合注解。

(3)同桌之间试着来说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意思。

预设:

对“浥”、“更尽”、“新”的理解。

3.悟诗情。

(1)寄情酒更浓。

过渡:通过你的讲解,一幅朋友送别图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元二与王维到底是怎样的一对朋友呢?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预设:

抓“劝”、“更”、“尽”等字的理解,感受好朋友送别时的情景。

抓“酒”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感情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千古名句来体会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事世难料情难舍。

过渡: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车马已经备好,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

预设:

出示《元二出使安西图》来感受渭城与安西之间的距离。

对比古今的交通工具,来体会古人离别容易相聚难的特点。

介绍背景: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后便去逝,此次的告别竟成了绝别。

师:(板书:悟诗情。)是啊!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谁记住了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份送别的情意吧!

(3)触景情更深。

过渡: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师配乐读诗。)是什么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

预设:

抓“雨”、“柳”。等景物来感受朋友间离别的愁绪是越来越浓。

配乐读全诗来感悟此景让老朋友更加的难分难舍。

二、方法运用,自主解读

1.在我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描写送别的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诗。(投影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同桌之间运用方法合作学习。

3.汇报:

(1)读准音。

(2)明诗意。指名汇报、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4.对比学习悟诗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联系我们刚才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都是写送别,都是送好朋友(故人),都有景物的描写。

王维借“雨”、“柳”、“酒”抒发了对元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又有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呢?

多元理解“黄鹤楼”、“烟花三月”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离别的悲伤。 理解“孤帆”、“尽”、“唯”,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李白送孟浩然时的依依不舍。

5.能不能把这首千古佳诗记在心中?师生共同背诵。

三、拓展延伸,多元抒怀

1.你还了解了哪些描写送别的诗?

2.总结:不论是以酒相送的酣畅淋漓、以目相送的默默无语,说到底都是因为朋友之间的一份真情,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才被称为民族的瑰宝啊!

3.今天我们在一起度过了40多分钟,马老师马上就要离开你们,想不想送送我呢?想想怎样送呢?

4.师生话别,共勉。

篇5:《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说它易,是指完成古诗的背诵、默写即可,应付考试、作业绝对没有问题。

就我班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于背诵都能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完成,即使后进生也能在一天之内追上其他同学。但是以往的测试中,古诗的默写是个难点,总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不住某些字的书写,究其原因是以为对易错字的意义掌握不牢。

结合这种实际,我在教学时把两首古诗用大字板书在黑板上,讲到重点诗句、字词时我就在黑板上相应字词的旁边写上意思等知识点,同样要求学生和我一样在书上记笔记,这样我才可以觉得踏实。记完之后,我在课堂上不断地强化提问他们,以增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对于书写,我先教他们按照诗歌的格式在本子上抄写,等背会之后,再教他们默写。

篇6:《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一、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而教师要适时指导、相机点拨,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中,实施教学。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自读自悟的环境和交流讨论的机会,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如学习杜甫的《绝句》时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等。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环节的有效调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又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二、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古诗教学要强调诵读。让学生充分地读,从读中发现问题,由读来解决问题,把读和想象、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诵读中感知形象,体味语言,赏诗中景,悟诗中请,揣摩诗歌意境,感受诗词魅力。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进入诗人描绘的画面、境界。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色彩、动静等描写,激发想象,再现画面,充分感受生机勃勃的大好春色,想象诗人闲坐草堂欣赏清丽明快的优美景色的情形,体验诗人愉快的心情。

两首古诗中都有不少生动传神的动词,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味,体会其艺术魅力。

篇7:《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王金雀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诗词的形式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以下是我教学本课的点滴收获:

一、提供充足时间,引导学生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而对于古诗文的体会、感悟,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肯定难以理解。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我出示事先抄写的小黑板,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想意境,悟诗情。

(4)背诗文,能默写。然后向学生介绍了作者杜牧,让学生自己解释了诗的题意。然后我就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结合词语手册理解个别难字,再让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五一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也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

二、巧妙利用简笔画,帮助想象意境;

篇8:古诗两首教学案

探究两位教师的设计理念, 可以看出, 朱增明老师的设计以掌握学习方法作为重点, 意图借助这两首诗的学习, 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这一类诗的方法, 并懂得归类学习的策略, 从而完成由“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而张志奇老师则以“爱”和“情”为切入点, 将两首送别诗进行整合教学, 在类比和对比中理解诗意, 体会诗情, 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 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由此可见, 朱老师讲求学习方法, 以一挂千, 扶放结合, 注重学生赏析技能的提升;而张老师则以情动人, 力求使学生感受到知己分别时的离愁别绪, 体味到友谊的珍贵以及对生命的感悟。由于角度的不同,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两个设计也是风格迥异, 各有千秋。

首先, 朱老师的三步读诗法, 即“读出节奏———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充分体现了古诗教学的“精髓”, 那就是抓住“诗、情、画、意”四个着力点, 化繁为简, 既提高了学生的赏析能力, 又提升了其审美情趣, 同时诗人与老朋友深厚的情谊又被教者通过层次多样的朗读、感悟有机地融入三步之中:读懂诗意, 整体把握情;想象意境, 赏析词句体悟情;反复诵读, 体会情。通过教者独具匠心的设计, 学生不仅感受到诗作所带来的感动, 更为重要的是初步具有并了解了分类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方法, 而这种意识的渗透关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可见, 朱老师教学设计的立意高远, 大语文观的意识已深深根植于心, 并将其付诸于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法, 势必会极大提升学生的文化积淀与综合素养。

如果说朱老师的设计大气高远中带着典雅, 那么张老师的设计则是精致婉约中蕴含着深情。课伊始就以古曲《送别》渲染气氛, 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 而在将要结束本课的时候又以古曲《阳关三叠》作结, 诗作中的离愁别绪、彼此深情如涓涓细流将伴随着学生流淌到课外。首尾乐曲的运用, 既烘托了气氛, 又成了学生情感的催化剂, 使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完美统一。不仅如此, 张老师的设计在婉约中又饱含深情。提到深情, 就不能不说说张老师设计中的引读环节:

师:是啊, 过尽千帆眼不见, 一心只送孟浩然。此时此刻, 当孟浩然坐的帆船渐行渐远, 只留下李白一人伫立江边, 在他眼里只看到——— (生接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李白不忍离别, 渴望再看一眼孟浩然, 于是他又登上黄鹤楼, 可是见到的依然是—— (生接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引导学生读后两句的时候, 教者发自内心的深情引读, 使学生不禁进入诗中意境, 为情所动, 随情而读。在教师的引领下, 学生通过想象当时分别的情景, 走进了诗句, 走入了诗人的内心, 体会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感受到了两位友人深厚的友情。这一环节无疑是本课的亮点, 学生在教师富有意象性语言的引领下, 对诗人与朋友之间离愁别绪的体悟达到了高潮。有了如此引读, 根本不需要琐碎繁冗的逐字逐句讲解。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 更主要的是提升了学生意象捕捉的能力, 促进了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

篇9:《古诗两首》教学实录及评析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还有追求是无止境的意思。

师:你说出了两层含义,很全面。让我们再来看一句诗。(出示)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语言相当精炼。其实,像这样的古诗句很多,表面上讲的是一件事、一处景,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样的诗,通常被称为“哲理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生齐读课题)

【评析】“宋人诗歌多说理”,《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这两首古诗富含哲理,学生读来觉得较为艰涩。用学生熟悉的诗句导入,既巧妙地引出了“哲理诗”的概念,又凸显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直入主题,亲切而又自然。

师:(出示两首诗)放声读,字音要读准,诗句读通顺。

(生自由读诗,而后汇报读。其间提醒“徘徊”(huái)“渠”(qú)“为”(wéi)的读音)

师:通过预习,有些字词的意思可能懂了,有些诗句有点蒙蒙眬眬的感觉,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生质疑)

师:不懂怎么办呢?

生: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解答疑问。

(生在小组中讨论解疑)

【评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预习能力,完全可以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再及时反馈预习效果,夯实深入学习的基础。

师:现在,读懂了多少呢?先说说《冬夜读书示子聿》吧。

生:我们读懂了“古人学问无遗力”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古人做学问是非常认真的,往往不遗余力。

师:是的,“无遗力”,就是不遗余力。它让你想到哪些成语?

生: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师:你又想起了哪些成语故事呢?

生:囊萤映雪、闻鸡起舞。

生:凿壁借光、悬梁刺股。

师:还能让你想到哪些诗句?

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是啊,这些都是在讲“古人学问无遗力”。现在我们再读这句诗时,内涵就更加丰富了。(生齐读)

【评析】引领学生读懂“哲理诗”的深刻内涵,准确理解诗中关键字词的含义,是关键。如何实现呢?倘若只空泛解释,那么理解就是呆板、干涩的。教者这里的三个追问既是对教学目标的明确——深刻地理解诗歌内涵;也是对教学内容的精选——抓住“无遗力”,读出诗词背后的意境,更是一种有效的提问——语文课堂学习就是帮助学生“爬坡”的过程,思维与语言同时得以提升。

生:我们读懂了“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少年和青壮年时期所花的工夫,要到老了才会有所成就。

生: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功夫,是不断积累而来的。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说到了“gōngfu”这个词。是同一个词吗?

生:不是。

生:第一个同学说的“工夫”就是诗中的“工夫”;第二个同学说的是电影《功夫熊猫》的“功夫”。

师:这两个词容易混淆,我们不妨来辨析一下。

(出示选词填空题)

生:(总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则侧重于表示本领。

师:是啊,从少到老,古人做学问,强调日积月累,要花毕生的工夫才能有所成就。

【评析】“工夫”与“功夫”,学生常有误用的现象,就是因为对于词语的意思未能透彻的理解。此处借助选词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辨析,准确理解诗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师: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你想到了谁?

生:我想到谈迁。他从小立志,二写其稿,终于写就了《国榷》。

师:那“始”的意思就是?

生:才。

师:做学问,仅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够吗?

生:绝对不够,还要学会实践。

生: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师:“纸上”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书本上啊!就是指书本知识。

师:那么,看电视、上网、听广播或是听别人说算不算“纸上”?

生:不算,应该就是指书本。

生:我也觉得不算,因为它们不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陆游说的“纸上”其实就是听别人说的意思,电视、广播和网上也是听别人说啊,并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生:我也是这样想的。其实陆游谈的就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此语一出,掌声四起)

生:所以,只要不是自己亲身实践得来的,都应该算“纸上”!

师:你们这么说的依据在哪里?

生:陆游诗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就是亲自实践。那么凡不是亲自实践的都应算做“纸上”!

师:说出了道理,很好!(出示《说文解字》)“躬”,从身,弓声。指的就是身体,引申为“亲自”。(生做笔记)这句诗启发了无数的后人去探求“知”与“行”之间的关系,时至今日,仍然发人深思。让我们一起来诵读。

【评析】一个看似跑了题的提问,一开始的确让学生发怔,但继而,他们就开始思考,并试着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了——真正促进学生深入思维的提问,就是有效的。

师:读到这儿,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出示):(一个寒冷的冬夜,外面是 ,书房内,陆游和自己的小儿子子聿正在灯下读书……)下面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生纷纷将整首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与整理,说得自然而又深刻)

师:“少”与“老”,“纸上”与“躬行”,诗人陆游在比中明理(板书),巧妙地将人生哲理传授给儿子,也授予我们这些后人,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生探求。

(全班感情朗读全诗)

【评析】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将整首诗的意境由学生之口缓缓呈现在我们眼前“比中明理”,对于诗歌写法的一点提炼,水到渠成,学生易于理解,也为另一首诗歌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师:宋人诗歌多说理。朱熹曾这样评价——“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你们知道朱熹是谁吗?谁来简单介绍介绍?(生简介朱熹)

师:借这首诗,朱熹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先自学,可以凭借刚才的学习方法加强理解,想象意境,一会儿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我们全班交流。

(生先静思默想,勾画,认真自学;而后小组合作学习;最后,生按小组汇报了主要的学习成果)

师:你们学得凝神静气,讨论得异常热烈,交流时侃侃而谈,老师为你们叫好!但是,我还有个疑问,你们刚才谈的都是这一方水塘啊,那干脆把诗题《观书有感》改成《观塘有感》好吗?(师板书)

生:(急切地)不能改!不能改!这样用水塘来打比方,阐明的道理就更加形象、更加生动了。

生:我补充。因为诗人正是把学习新知比作这方塘活水来说道理的。

师:那么,谁能用“要问 ,是因为 。”来说说读书学习。(生纷纷用自己话说)

师:朱熹就这样用比喻帮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板书:喻中明理),实在高明啊!

(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师:而今,当我们读到这句话,不仅仅会想到方塘,还会想到很多很多。(出示)在下列情境中,你能理解这句诗的含义吗?

片段1:我们班的赵彤同学文章写得好,屡屡见报。有同学采访她,请她谈谈诀窍。她笑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片段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夏洛蒂满怀激情创作《简•爱》,一气呵成。《简•爱》故事动人,描写细腻,一问世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轰动了文学界。

(生结合语境,自由阐述)

【评析】古人的“理”是从生活中悟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哲理诗”,自然也应将这“理”放归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之中去。这样,学生对于“哲理诗”的理解,也就不会感到艰涩难懂了,还能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产生新的启发——语文学习,因此焕发出生命力!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哲理诗,给你什么感觉?

生:原本枯燥的道理,经诗人用了“比中明理”和“喻中明理”的方法一说,就显得生动、形象了……

(课末,师引用王国维的话概括“哲理诗”的特点,并建议学生拓展阅读《冬夜读书示子聿》另一至两首,《观书有感》其二)。

【评析】对“哲理诗”感觉的归纳,恰是对于这两首诗写作特点(比中明理、以喻明理)的一次提炼,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深切地体会到诗作中的思辨之美,就一定会生发出自主学习与感悟其他“哲理诗”的激情。再加上本节课有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们在这节课上不仅得了“意”,得了“言”,还得了“法”,作业又为他们提供了亲身实践的机会——目标明确,精选内容,有效提问,让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享成功的喜悦!

篇10:《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自读几遍就能理解其大意。因此在备这一节课时,我把对古诗朗读和诗意理解的环节进行了压缩再压缩,尽可能地精简,以求不做无用功。那么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呢?就用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和学生一起赏析这首精致的小诗。

在本课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题,要求学生体会本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这道看似简单的练笔题,其实并不容易。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解古诗含义当成目标的话,那么不少学生会把这道练笔做成是翻译古诗。这样以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荡然无存。我所设想的,就是能引导学生一起赏析这首古诗,和学生一起去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节和感情。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才有可能写好那道练笔题,而我也能从这样的作业中得到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最真实有效的反馈。因此,我把本诗的最主要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能体会古诗意境,展开自己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将本诗改写成文。

有了这明确目标之后,那么我的整个课堂教学都将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为它服务。以下就是我的主要教学流程:

一、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上面提到过,这首古诗非常浅显,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朗读之余就能读懂。在教学过本课之后,也证实了我的预想,我只需在“只”,“云深”这两处稍一点拨,学生就完全准确地读懂了这首诗。

二、再读古诗,触摸心情

这一环节我分两步走,首先是引导学生将诗句里的“一问一答”读成“三问三答”。“你师傅呢?”“采药去了。”“哪里?”“此山中。”“具体去往何处?”“云深不知处”。

有了这样将对话过程具体化的环节,我就引领学生走向第二步:触摸作者在这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松下问童子”:兴奋急切,满怀期待;“言师采药去”:顿感失望,心有不甘;“只在此山中”:萌生一丝希望;“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无可奈何。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结合朗读的指导,学生也很快把握了诗人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深读古诗,体会意境

通过前两个环节,学生把握了情节,读懂了情感,于是教学往更深一层递进——体会意境。这首诗的意境体会,主要是通过“寻找隐者的影子”来实现的。贾岛苦苦寻找的那位隐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引导学生从诗中的每一处文字去试着寻找隐者的“影子”。最明显的一处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采药”。首先,古时候,懂医术的人,除了专门的大夫外,往往是学识深厚的人,看来这位隐者是位贤士。其次,隐者隐居山林,往往是不问世事,这位采药的隐者却很可能是心系黎民百姓,为民采药的,看来这又是一位扶贫济困的仁者。另两处则是需要通过老师的点拨的,即“松”和“云”。这两处景物分别象征的隐者坚贞的的品质和高洁的性情。最后,我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解读:你觉得作者最后离开时的心情是如何的?有的同学坚持认为,他是一无所获,失望而归;却也有同学认为,他虽未能一睹隐者的庐山真面目,但却从“松”、“云”之物,及“采药”之事上已领略到隐者的气质风范,所以是不枉此行的。其实,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无论是哪种结论,都是建立在对古诗意境较为准确的把握基础之上的,体会意境才是我的目的,又何必去追寻这最后的答案一致呢。

四,指导谋篇,改写成文。

在布置学生改写古诗时,我提了三方面的要求:

1、必须是完整的故事,除了对话这一主要情节外,要有适当的开头和结尾。

2、在整个故事的叙述中,必须写出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

3、要有两处景物描写。一是在开头,对隐者所居住的山林的描写,二是对作者所见“云深“之情景的描绘。

这样的教学设计课容量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学生开始动笔的时候离下课仅有五分钟左右了,大部分学生只能完成一个开头。但当批阅学生的练笔本时,我发现学生中不乏佳作。可见,本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实在的。这堂课,让我更真切的感受到:明确目标是备课(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而服务目标则是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的基本宗旨。

《所见》教学反思

(一)古诗《所见》中,有个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那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当他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时候,是那样自在神气!当他想去捉蝉的时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严羽曾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因此,诗趣,应该是我教学这堂课的灵魂所在。只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种诗趣,他们才能在学习全过程中全心投入,浑然忘我。而一旦学生领悟到这种诗趣,那么他对诗的意境就体会得更真切。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领悟到这种情趣呢?我主要实施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

第一,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觅得诗趣。

诗重趣,想觅得诗趣,须进入诗境。想象是通往诗境的佳径,只要通过想象,才能欣赏到绝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我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小牧牛》的笛声中,仿佛看到小牧童朝我们走来,让学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蝉的神情中,想象闪现于牧童脑中的念头……于是,整首诗不再是20个汉字的排列,破纸而出的是嘹亮的歌声,是生动的画面,是盎然的诗趣。

第二,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诵出来的,诗只有朗读出来,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这一课中,诗歌的理解,诗意的体会,诗情的领悟,都是通过吟诵来完成的。在吟诵中,学生体味到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十足;在吟诵中,学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吓跑蝉儿的心思;在吟诵中,孩子们化牧童为“我”,化“我”为牧童。以求达到:“文章读的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二)觉着自己的教学,只在一个理想化的设计状态,与实施中的现实相距甚远:只是一个合格的编剧,不是一个处变不惊、万事皆于吾掌的机智性导演。

觉着自己的教学,还是不够耐心、细心、清新、静心。尤其,在公开课时,做秀味儿过重,以至真正该实施的与沉淀的东西,浮于空中,即便沉了,也只沉于案头,不在心灵。

在备课时对教材的想法太过多、过杂,备后又没多方及时求证、摧烧。最终,十分感性地走进去,却没能理性的走出来。呈现了一片繁繁琐琐、絮絮叨叨之景,一孤堆拉杂之象:

一、唯教案独尊,不敢越教半步。

上课时,被教案所缚、所累,畏手畏脚。对于那些在设计好的教案外和教学课堂外突然出现的在有效教育资源,没能积极对待、及时抓取。

二、放不开,收不拢。

放不开:因为是公开课,所以十分害怕学生暴露问题。常在学生未回答完或偶遇思路不畅时,打断了他们的发言,直接自己道出答案。以为这样,教学就会如预设地那么流畅,熟不知,自己正残忍地熄灭了他们思维的火花。

收不拢:在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没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相互比较鉴别、思考,没能引导他们把发散的思维再回拢起来,进行理性(诗理)地梳理与提升,以至错过了有益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和深刻性的良好契机(但此处,我有许些质疑:一年级学生学习古诗时,需要进行这个部分吗?他们能接受吗?)。

另外,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应善于将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短促、急促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甜美、柔和、慢速的语言,让语文知识的呈现更富语言的艺术性、情感性。

篇11:5《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是宋代苏轼所写的一首记游诗,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理,旨在告诉学生要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复习背诵导入——揭题解题——知作者——吟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拓展——背古诗。虽然教学过程应该说比较清晰了,但我个人认为古诗词的教学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以为学生对于古诗的朗读、背诵会很困难,没想到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熟练的朗读古诗,甚至能流利地背诵全诗。看到学生们这么高昂的学习情绪,我也更有信心了。

首先学习的苏轼的《题西林壁》。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想让学生一起朗读这首诗,然后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采用同桌互相交流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这个问题抛出之后,我让学生们模拟表演试试看,自己坐在教室里,是否能看到整个教室的面貌,这样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当然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也就明白了世人所写的意思。这时我用幻灯片出示了作者在不同角度观看庐山时的景象,生动的画面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深刻。

但是也存在些不足:

1教学古诗重在诵读和积累。要让朗读真正走进课堂,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如小组读、自由读、比赛读、全班读等方法,读出诗句的语言美、音韵美、韵律美,从而增强语感,以读促悟,感悟诗句所蕴含的情感,达到积累语言的效果。2课上我的语言激情不够,没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的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有些死板。相反,如果我的语言能激情四射,收放自如的话,就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也会跟随你语言的抑扬顿挫,绽放学习的热情,主动地学习,这样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3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游山西村》教学反思

《游山西村》,作者陆游,是宋代著名诗人。作者围绕一个游字贯穿全文,描写了山西村村民纯朴的民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尤其是最后两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在《游山西村》中,“游”字贯穿全诗,我的教学也围绕“游”字展开。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读了古诗之后,谈一谈自己对题目的认识。之后马上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到山西村游玩,游得高兴还是不高兴呢?结果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是玩得很高兴;另一种认为玩得不高兴。

我没有及早下结论,而是要求孩子们自己再次阅读古诗,通过对诗中的词句的理解,看作者究竟游得高兴不高兴。于是课堂就在学生的思索辩论中轻松地进行着。教学结束之后,我思索着,觉得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感慨良多:

1、“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这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布鲁纳)”。当学生的认识没有统一,或是没有达到教师认为的高度或深度时,教师不必端出正确的答案,更不必马上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教师此刻要做的是,将学生的答案搁置一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对文本的深层次的阅读,使他们自己感悟到文本中蕴含的情绪。此时,教师再稍加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会更加清楚。

2、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学习的情境。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教师优美诗意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所营造的意境。

上一篇:平安江西志愿实施方案下一篇:基层服务性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