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2024-05-07

20《古诗两首》教学反思(共12篇)

篇1:20《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因此,教材中适当编排了一些古诗词。怎样进行古诗词教学最有效呢?下面以我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说说如何把“读”作为诗词教学的主旋律。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体朗读中,了解诗词大意。教学伊始,今天我们就以“读”为主来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打开书,先读通顺,再借助文中的插图、注释,想一想这首诗大概讲的什么意思。学生初读,自学。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因此,在开课伊始,我不是按惯例不读课文就解释诗题,而是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和插图自读,了解大意,整体把握。这样不仅做到解题不离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读中了解诗题,了解背景,把握基调。(1)、交流诗题意思,指导读出节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读题目,即读出了节奏,又读出了内容。学生清楚的知道谁送谁、送的地点、送的目的地。(2)、了解背景,指导读出味道。出示黄鹤楼的图片,插入传说。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文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选择在此辞别,虽是惜别,但更富有诗意,因此在读“黄鹤楼”时声调可以稍上扬。(3)扬州是个什么地方呢?扬州——美丽的江南城市,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尤其春天的扬州到处歌舞升平,到处柳絮如烟,繁华似锦。“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4)孟浩然此去扬州要做什么?心情怎样?他要去游玩、散心。心情自然轻松、愉悦。(5)想象你是孟浩然,带着你即将下扬州的心情读诗题呢?在这富有诗意的阳春三月,李白送别好友去那个令人神往的扬州,心情会怎样?那肯定是即有惜别之情,又有羡慕之情。这个时候,假如你是李白,带着送别好朋友的惜别之情、羡慕之情读诗题。让学生再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朗读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在诵读时要先把握作品基调。“人生自古伤离别”,许多人认为离别是伤感的,而本首诗中的孟浩然并非如元二出使荒僻的安西那般无奈。扬州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众多才子佳人聚集于此,作为“风流天下闻”的大诗人孟浩然,此行的愉悦心情可想而知。而喜爱游山玩水的李白自然为好友高兴,在情深意重的惜别之中,也流露出了一丝羡慕与向往。因此,了解背景,为“入情入境的诵读”打下了基础。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自然学的有情趣。

读中感悟诗情,进入诗境。(1)品读“故人西辞黄鹤楼”说说李白为什么要送别孟浩然?他们是什么关系?你了解他们之间的交情吗?(2)品读“烟花三月下扬州”配乐想象“烟花三月”的扬州。融想象与诵读中。(3)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让学生再读中知道,“孤帆”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只帆船上。另一方面: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刮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屹立。此时,只看见那滚滚的江水向东流去„„诵读这两句诗时既要有节奏又要音断气连,尤其是“流”字拖长音,有孤帆远去之感。通过读,感受诗人对好朋友的深情厚谊,体会诗人目驻神驰的情态和怅然若失的心情,此刻李白的心也早已随友人一起去了。再次让学生感情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教学到这里时我指出:流就是留,是不舍,是牵挂,是羡慕,是诗人对好友绵绵不绝的情谊。这时,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练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觉得小学生没有丰富的文学积淀,因此,教学不能枯燥的分析、机械的背诵,也不可“深挖”式地鉴赏。应当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放飞想象,品读语言,做到有感情诵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入境。并在读中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从而使朗读指导“虚”“实”并用。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们积累背诵。同时指出: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的聚散离别,请你用几句话,写一写与亲人或好友离别时的场景或心情,并恰当运用学过的诗句来表达。这样的教学,不仅增加诵读积累的数量,也是一种初步的对比学习,激发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最后的练笔意在读写结合,古为今用。

《送元二使安西》课后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是诗人送友人元二奉命前往安西时所作的送别名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这节课上,我力求让学生感受到了送别的难舍难离。教学时按照“古诗四读法”让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谈自己对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和感受,从诗句中感悟其中的深意。

曾记得:学古诗,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这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步骤,也是学生自学古诗词的一般思路。

教学开始,背诵相关的送别诗,将学生的课外积累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第二步,知诗人,通过学生课外积累和课上老师出示,对于诗人有一定的了解。第三步,读通诗句。会认两个生字和两个多音字,一个“朝”,一个“舍”,通过“舍”字的演变,让学生感知中国汉字的魅力同时,也学会了“舍”的意思。

第四步:知诗意。

通过学生自己去抓字眼,明白诗句中一部分字词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然后通过问学生“读者这样的诗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展开想象的翅膀,既理解了诗意,有悄悄地内化语言文字的内涵,吸收营养。

第五步:悟诗情

我考虑如何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来充实这些略去的画面,让他们在读悟之间有所见。因为唯有如此,诗歌短短的28个字才能在学生头脑里丰满充盈起来,升华成一种美妙的境界;学生也才能真正走入诗人的情感,与诗人达致心灵契合。这首诗中,作者的情感都凝聚到了一杯酒里。追忆往昔,遥想将来,太多太多的话想要对故人说。临别之际,诗人却只是一次有一次地举起酒杯来“劝君更尽一杯酒”。诗人想说的话,想表的情都化为了一杯酒,这一杯酒的分量由此可见。不难发现,酒即是这首诗中负载诗人灵魂,折射诗人心志的一个意象。

对于教学而言,学生所有想象的画面,所有由画面激发出的情感,最后也归宿到一杯酒里。于是,“体会酒中之情”作为我这堂课的暗线,穿插在全诗的教学之中。

首先,创设情境。诗人王维陪着元二一夜喝酒到天亮。质疑:诗人会在这一夜说些什么?来体会两位友人之间的不舍。

再创设情境,元二此去的地方为安西,他会遇到什么困难,作为好朋友,“你” 会对他说些什么。再次体会友人之间的不舍和担忧„„

接着出示图片:阳关路,想象元二一路上会遇到什么,“你”会对他说什么。从中体会出担忧、关爱„„

最后点出,王维在元二去安西后不满六年就于世长辞,世人作曲《阳关三叠》来纪念此段友谊,配乐诵读。情感升华。

不断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他们是深深的友谊,是绵绵的思念,还有王维对元二无限的担忧和关怀。当学生体会到了这一点,这一杯酒便具有了跨越时空、贯穿古今的活力,将学生与诗人的心紧紧地系在了一起,读起来声声入情。

但我总觉得本堂课还不够完美,学生领悟诗意没有说出诗的韵味,在后面的朗读感悟中,并没有使整体的学生完全地投入,去读、去体会,希望以后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读诗的兴趣更加高涨。

篇2:20《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20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词蕴藏着中国悠久灿烂文化历史,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的文字,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来抒发思想情感。在教学20古诗两首的时候,记下自己的点滴思考。

一、 解诗题,识作者

古诗词是对生活的凝练,它源于生活,所以要先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时代背景、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小儿垂钓》是唐朝诗人胡令能仅存的四首诗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诗题,解诗题。诗题即是诗眼,读好了的诗题,学生的学诗的情感也就调动起来了。在第二次读诗题时,学生读出了美,读出了小儿垂钓时的乐。这为学习此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的时候,简介作者和诗的写作背景,对学生理解古诗有很大的帮助。

二、读诗句,悟诗情

小学语文《课标》中对中年段的学生提出了学习诗文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古代诗人对字的用法是非常讲究的。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词教学中的重点。“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由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在结构上,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因为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由于语言的简洁平实,所以学生理解诗意不难,背诵诗歌也不费力。

古诗教学,诵读诗句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中各种形式、各种程度的诗句诵读,充盈着40分钟的课堂。自己读诗句,结合字词的意思理解诗句,并先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做到了面向全体,并适时进行个别指导,顾及个体。

二、启发想象,丰满小儿形象。

苏教版古诗《小儿垂钓》,这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描写农村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想像读诗句,感受小儿形象。“读读诗句,展开想像,在你的脑海中出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在讨论“蓬头稚子”时,孩子们都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

在学习《小儿垂钓》一诗时,我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遥招手”出发,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用“遥招手”而不用“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纷纷举手发言。“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儿,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嘘,别出声。不然我就钓不到鱼了。”“请你再靠近一点,我会轻声告诉你的。”……从他们精彩的发言中不难看出,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具体的语言文字,知道诗人抓住了孩童瞬间的变化,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孩童的神情意志,令大家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从细微之处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语言文字,也在学习做人。

三.在对比中感受儿童的天真可爱

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孩子们从整体的感知一下这两首古诗。分别说一说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根据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去阅读古诗。必要时,可以逐字逐句的进行咀嚼。应该说,这两首古诗,都不难懂。这也是这两位作者一贯的风格。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实自然,毫无雕琢修饰的痕迹,在写作的手法上都具有“词浅情深”的特点。

第一首诗中最能表现孩子可爱的是什么地方? “不解藏踪迹”才是最能表现孩子天真、可爱。偷完莲蓬竟然不知道藏起自己偷的踪迹,只有孩子能做出来,是孩子偷完莲蓬后的原生态表现。孩子的可爱,孩子的天真,从此句中尽出。

《小儿垂钓》中,最能表现孩子可爱的又在什么地方?在“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还是让我们想想成人钓鱼时的样子吧。 这两首诗旨在告诉阅读的学生,诗从两个角度写了儿童,写了儿童的天真可爱。学生读完之后,可以学习诗歌写人的方法与技巧。前者“不解藏踪迹”,由虚击实,写出了儿童傻乎乎的样子;后者用白描的手法,虽只写出孩子的动作,但孩子特有的天真,充分留白的孩子神态,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余地,韵味十足。

[读诗句,理诗意,悟诗情--《20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

★ 论文: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 知党史 悟党恩征文

★ 知否知否李清照全诗

★ 己亥杂诗的诗意

★ 己亥杂诗诗意简写

★ 禅境、诗境与好课六年级作文

★ 思念的诗句——《杂诗》

★ 己亥杂诗(其五)的诗意

★ 描写秋天的诗句整首诗

篇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赠刘景文》一诗中前两句写景, 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 突出菊花傲霜头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 说明秋景虽然萧瑟冷落, 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看到的枫林景色, 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这首诗内容形象生动, 色彩明丽, 尤其是名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这两首古诗语言凝练含蓄, 意境深邃幽美, 能启迪学生的思想, 陶冶他们的情操。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 以“图”为辅线, 以“说”为支点, 以“思”为动力, 以“导”为原则, 引领学生踏上秋之旅, 欣赏秋之色, 体味秋之美, 咀嚼秋之韵, 表达秋之情, 升华秋之魂。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 踏上秋之旅

1.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 第一组课文中, 前面几篇写的都是哪个季节的美丽景色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的秋天。

(2) 让学生联系前面几篇课文说说秋天美丽的景色。

2. 过渡语“今天, 我们要学习两首赞美秋天的古诗, 和作者一起走进秋天的美景里。”

二、初读课文, 感知秋之色

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同桌互相练读, 互相纠正字音, 把课文读流利。

2.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 出示生字, 指名拼读并扩词, 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读音。

(2) 教师带读生字, 巩固读音。

(3) 去掉拼音, 指名认读生字, 重点交流以下生字的识记方法。

3. 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画出描写秋天景色的词句。

(1) 同桌间互相交流。

(2) 指名说, 相机突出以下关键词。

4. 师归纳, 突出秋之色。

三、指导看图, 体味秋之美

1. 出示课文插图, 同桌一起观察, 找找图中是如何突出诗人笔下的秋天美。

2. 组织学生交流。

图上有哪些景物, 最美的是什么?

(1) 《赠刘景文》图上主要是景物———荷、菊、橙、橘。

(2) 《山行》图上主要景物———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3. 根据图意吟诵相应诗句, 把诗句读得和图一样美。

四、朗读感悟, 咀嚼秋之韵

1. 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 尝试理解诗意。

2. 小组间互相质疑、解疑。

3. 重点指导字词。

(1) 荷尽, 荷花凋谢;擎雨盖, 这里指荷叶;菊残, 菊花凋谢;傲霜枝, 不怕秋霜的菊花枝条;君须记, 您一定要记住。

(2) 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石径, 石头小路;生, 升腾;坐, 因为。

4. 同桌互相说诗意, 要求把句子说通顺。

5. 重点指导诗句。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1) 让学生通过朗读, 抓住“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傲霜枝”等, 了解到荷花和菊花的不同特点, 感悟菊花傲霜的品格。

(2) 通过朗读, 突出“已无”和“犹有”的对比之意, 加深对菊花傲霜斗寒的体会。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 作者乘马车在山间穿行, 为什么停了下来?

(2) 出示“香山红叶”精美图片, 让学生体会“红于二月花”之美。

5.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深层次指导朗读。

(1) 指导学生断句。

(2) 指导读出节奏, 读出秋之美。

课件播放音乐《秋韵》和秋景图片, 指导学生读出对秋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6. 指导背诵, 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秋之韵, 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课堂练笔, 表达秋之情

1. 教师启发:“同学们, 秋天这么美, 你们喜欢秋天吗?”

2. 学生回答, 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赞美秋天的话。

3. 写话。“我喜欢秋天,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教师巡回指导, 讲评, 选择作业展示。

六、拓展延伸, 升华秋之魂。

1. 介绍一首写秋天的古诗, 师生一起诵读古诗。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2. 结束语。

篇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4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寄情酒更浓、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会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阶梯引领,逐层悟情

1.晓诗音。

学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学情调查:哪些同学课前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借助注释把它读正确。

(生自由读诗。师板书课题。)

预设:

(1)读准多音字“舍”、“朝”、“更”。

(2)题目的正确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在弄懂题目的意思之后,再正确朗读。

(齐读古诗,检测学习效果。)

2.明诗意。

(1)我们学古诗仅仅会读是不够的,(板书:知诗音。)还要——(板书:明诗意。)

(2)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

朗读品悟;了解诗人;运用串词连句法;读诗文、想画面,结合注解。

(3)同桌之间试着来说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意思。

预设:

对“浥”、“更尽”、“新”的理解。

3.悟诗情。

(1)寄情酒更浓。

过渡:通过你的讲解,一幅朋友送别图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元二与王维到底是怎样的一对朋友呢?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预设:

抓“劝”、“更”、“尽”等字的理解,感受好朋友送别时的情景。

抓“酒”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感情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千古名句来体会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事世难料情难舍。

过渡: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车马已经备好,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

预设:

出示《元二出使安西图》来感受渭城与安西之间的距离。

对比古今的交通工具,来体会古人离别容易相聚难的特点。

介绍背景: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后便去逝,此次的告别竟成了绝别。

师:(板书:悟诗情。)是啊!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谁记住了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份送别的情意吧!

(3)触景情更深。

过渡: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师配乐读诗。)是什么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

预设:

抓“雨”、“柳”。等景物来感受朋友间离别的愁绪是越来越浓。

配乐读全诗来感悟此景让老朋友更加的难分难舍。

二、方法运用,自主解读

1.在我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描写送别的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诗。(投影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同桌之间运用方法合作学习。

3.汇报:

(1)读准音。

(2)明诗意。指名汇报、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4.对比学习悟诗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联系我们刚才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都是写送别,都是送好朋友(故人),都有景物的描写。

王维借“雨”、“柳”、“酒”抒发了对元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又有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呢?

多元理解“黄鹤楼”、“烟花三月”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离别的悲伤。 理解“孤帆”、“尽”、“唯”,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李白送孟浩然时的依依不舍。

5.能不能把这首千古佳诗记在心中?师生共同背诵。

三、拓展延伸,多元抒怀

1.你还了解了哪些描写送别的诗?

2.总结:不论是以酒相送的酣畅淋漓、以目相送的默默无语,说到底都是因为朋友之间的一份真情,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才被称为民族的瑰宝啊!

3.今天我们在一起度过了40多分钟,马老师马上就要离开你们,想不想送送我呢?想想怎样送呢?

4.师生话别,共勉。

篇5: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人间真情”。我们知道,“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本单元选取的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都是引导学生在感受爱、表达爱、奉献爱的过程中体会爱的重要性,把握正确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古诗两首》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抒发了人世间最普通的友人离别之情,作为感情基石,为学生学习后面的课文打下了基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送元二使西安》作者王维也是以景衬情,一杯酒道出了心中对朋友全部的深情挚谊。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生字,会写“孟、浩、陵”等七个生字。在教师的引导下知道“舍”是多音字,是翘舌音,本课中读四声,不读三声;“陵”的右下部分是折文。

2、通过自读、指名读、赛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3、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了解每首诗的大意。

4、抓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尽、唯”,体会诗人对好友的无限依恋之情。抓住《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更”,感受诗人与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5、通过课内拓展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从中感受友爱、友情的温馨。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2、通过课内拓展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从中感受友爱、友情的温馨。教学资源:

师:课件、微课。生:导学案。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

“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2、预习检查: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

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èi)。

3、学法“引路”,自学古诗。

a、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我们应怎样来学习古诗? b.归纳如下学习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4、“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

a、指名简介李白。

b.说说诗题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c.指名学生朗读,注意咬音的准确。

5、明诗意。

a、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古诗。

b、查字典或借助课文提供的注释,把它们“移注”到诗行中,读懂诗句的意思;记下不懂的问题,标注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全班交流。

6、入诗境,悟诗情。

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从具体的诗句中体会到的?

7、围绕“学法”,自主合作学习。(提示:指导各组采用不同的汇报形式,如:介绍李白与孟浩然;说诗句意思,用逐句朗读逐句解释的方法;抓住“黄鹤楼”“之”烟花”“尽„‘唯见”等重点词,解释、朗读、品味;抓课文插图,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画面,小组合作将李白与盂浩然在黄鹤楼边依依惜别的情形表演出来等。)

8、小组汇报、交流。

(提示: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来想象烂漫的春天景象,并能用

一小段话描写下来,当场点评。)

9、诵读诗句,体会情感。

a、找出一对近义词(孤——唯),想象:当时李白伫立在岸边,他可能做了些什么? b、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李白与孟浩然的心情。

c、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拓展延伸,自主学习

1、出示唐朝王维的《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

a、罢:完了;完毕。b.柴扉:柴门。

2、出示自学要求。

a、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该诗。

b.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自学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尝试赏读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

2、预习《送元二使安西》。

第二课时:《送元二使安西》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上节课所学的两首古诗。

2、在浩如烟海的诗歌王国里,有关友情的古诗也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又要和同学们一同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内外联动”,扩大“容量”

1、先出示课文中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再出示唐代高适的诗:《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董大:高适友人,生平不详。曛:太阳落山时的余光,这里指昏暗的意思。

2、学生按照上节课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这两首古诗。

3、学生交流、汇报。

(形式自选。可先说第一首,也可先说第二首,更欢迎两首一起说。)

a、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意境。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故人”与“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一样吗?分别指谁?

c.“故人”一词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的哪个词相似?体会两位诗人与友人别离时的心态一样吗?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三、自由“选点”,进行“练笔”

1、请学生就这四首古诗做一番赏析,从中品读出友情的珍贵。

2、师出示小练笔要求:

自由选择下列的一道题,进行描述性的练笔。

a、当时李白伫立在黄鹤楼边,目送着好友的船渐渐远去的帆影,请展开合理想象,把李白的神情、动作等描述下来。

b.王维与元二借酒饯行,请想象一下,当时二人会有怎样的表情流露,并会说些什么?

c、请用具体、生动的文字,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场景描述下来。

3、学生练笔,师课堂巡视。

4、师生点评学生练笔。

四、课堂总结:

请学生们尝试用一句话谈谈自己对友情的理解。

五、作业

1、默写《送元二使安西》。

篇6:四上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依依惜别。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相关的人物、地点的资料,读熟诗句。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有哪些?《山中送别》,生齐背。

2、在古代,由于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了,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

3、请大家打开书本第100页,第20课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都是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解诗题

1、生一起把课题读一遍吧。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到广陵)

(二)、知诗人

1、谁来说说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

2、谁来说说孟浩然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读诗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述了一件什么事?

2、这首诗里面有五个生字,谁愿意来读?(孟、浩、陵、辞、唯)

3、齐读生字。

4、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指名读。

5、出示节奏(七言诗,可以是二二三节,用笔划一划节奏。)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师范读,请注意朗读时的节奏。

7、你也想读读这首诗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8、学生齐读古诗。

9、抽读,全体同学当小老师评价,适时鼓励。男、女读。

10、分组比赛读,要整齐、声音洪亮,读出感情,生互评。

(四)解诗意

大家把诗读得这么好,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其实读懂古诗有个好助手,就是借助书上的注释,我们就可以逐字逐句地读懂古诗,下面请大家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不懂的可以同位之间相互讨论。还不懂的可以作记号,等下提出问题。

1、前两句:“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指的是谁?“西辞”是什么意思?这里的“辞”字,你们能给它组个词吗?(告辞、辞别)诗中的“辞”字就是告辞、告别的意思。(组词也是理解字义的一个好方法)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所以说西辞。“黄鹤楼”点明了送行的地点,“烟花三月”是什么意思?点明了时间。为什么是下扬州而不是上呢?(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3、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在这繁花似锦的三月,诗人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共饮美酒,吟诗作赋。是何其的美!但今天,老朋友却离李白而去。心中是多么的依依不舍,请同学们齐读1、2句。

这两句的意思是?

一、二句意思:(古诗有多种翻译法,可以是直译,也可以是意译。)

☆(李白)在(西边的)黄鹤楼送别老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里,老朋友坐船顺流而下到东边的扬州去。(出示齐读)

4、老朋友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望呀望呀,他在望什么呀? 生:望那只船

5、“孤帆”是什么意思?

6、在唐朝胜世,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有很多帆船,可李白为什么说是“孤帆”呢?因为此时此刻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所以李白自然只看到孟浩然乘坐的那只帆船。

6、从这个“孤”字,你还知道了什么?

这小小的一个“孤”字,就把诗人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7、当时的李白孤孤单单地站在那里,看呀看呀,一直看到孤帆远影在碧空尽。“尽”是什么的意思?(消失)。孤帆已经消失了,但李白还在那里久久凝望,此时,孤帆虽尽,什么是未尽呢?(他们的友谊、情谊)真是“帆影尽而情不尽”呀!

8、这是多么深的情谊呀!谁来读读第3句?(请2生读)

9、齐读第3句。

10、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孟浩然说,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出李白当时在想些什么? 出示:故人的船渐渐远去了,李白不禁想:(A,老朋友,我真想陪伴你坐船,将你到广陵;B、好朋友,我真舍不得和你分开啊;C、老朋友,你在他乡一定要过得好好啊)

11、汇报

12、这深深的祝福,这依依不舍,这浓浓的情意,就像这滚滚长江之水连绵不断。让我们一起来读读3、4句。(指导读3、4句)3、4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在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五)入诗境—悟诗情。

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帆影已消失,而诗人李白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真是余味无穷。从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诗人送别老朋友时的心情怎样?(恋恋不舍、依依不舍,依依惜别)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

三、朗读并背诵古诗。

(1)李白在默默地看着好朋友孟浩然离去,诗句于是在他心中喷涌而出,一起读古诗。

(2)人生离别多,多少年以后,当我们和亲朋好友离别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满怀深情地吟诵起这首诗。(齐读)

(3)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这两位好朋友---李白和孟浩然。你也一定会想起这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练习背诵。谁能把这首诗背出来。(5)全班背诵。

四、拓展

1、黄鹤楼这一别,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深情厚谊。时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怀,他又为这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出示: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帆去远,心相随!多么的情深意长呀!

五、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诗背给家长听;

2、一首古诗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回家找一找由这首古诗改编的歌《烟花三月》听一听。

六、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地点:黄鹤楼(西)广陵(东)

人物:李白孟浩然 时间:烟花三月

表达情感: 依依惜别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会写2个生字(舍、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谁来背一背? 2.师:谁来说说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

3.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4.师板书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1.解诗题,知作者。2.读诗句,明诗意。3.入诗境,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1)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送:送别元二:王维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护府

(2)介绍时代背景。唐朝的时候,国势强大,很多国家都想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长安城经常有人被派到国外去出使。而每一次出使,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既高兴又忧伤的事情,高兴的是可以为国家建功立业,做出贡献,忧伤的是要和多年的老友故交分别。这一别就是海角天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

安西在哪?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附近。理解了题目的意思,谁再来读题?(3)简介作者。

谁送元二?生:王维师:谁了解王维?(4)出示王维简介。

王维(公元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山西永济人。他少年聪慧,9岁以文才出名,他通音律、绘画,长于书法,开创中国文人画画风,他的创作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晚年他过着退隐生活。2.读诗句,明诗意。(1)自由朗读古诗。

打开课文,老师有两个要求:1.自由读。2.反复朗读,直到把诗读正确读的很有味道为止。

(2)指名读,正音。

指读古诗,主要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入手。读完后让其他学生来评价。注意多音字:朝舍更尽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意。(4)汇报。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浥: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店。新:焕然一新。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请。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更尽:再饮完。

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向西行走。故人:老朋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3.入诗境,悟诗情 画中物

(1)默读古诗,边读边感受,如果我们为诗配上画,你觉得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从诗句中圈出来。

(2)你想画些什么?(边交流边板书:朝雨、客舍、柳色、美洒、故人)画中情

预设一:渭城的景

①、过渡语:是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说说你看到的雨是怎样的吗?从哪里读出来的?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

③、柳:道路两旁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柳树?从哪句话读出来的?柳色为什么是新的?

④、指导朗读第二句。

⑤、雨后,让我们闭目深呼吸!有什么感觉?(清新、清爽)⑥、指名朗读一二句诗。⑦、齐读一二句诗。

⑧、好一幅朝雨客舍柳色图呀!(师补充板书:图)预设二:美酒故人

①、猜猜看元二要出使安西是怎样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③、课件出示地图。

【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课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

④、课件出示安西阳关的图片,(师: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看了图片,使你想到了哪些词?

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你想对即将远行的元二说什么? 指导朗读。

⑤、这一杯杯喝下去的只是酒吗?是王维跟元二依依相送的情!

四、赏读古诗。

1、就在他们分别六年后,王维去世了,此次分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铭记这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读全诗(配乐)

2、不幸的消息传到元二耳中,元二是怎样的心情?(伤心、痛苦)他一句句吟诵着两人离别时的王维留下的诗句。(师读诗题,学生接下去读。)后人还把这诗谱成了曲子。我们来欣赏课件《阳关三叠》)

3、听着这伤感的旋律,让我们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静静地抄写一遍。

4、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把它背出来。

五、作业

送别诗表达了我们离别时的情谊,寥寥几句就流露出友人间真挚的情感,让我们课后关注更多的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板书:景:朝雨客舍柳色

篇7:《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说它易,是指完成古诗的背诵、默写即可,应付考试、作业绝对没有问题。

就我班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于背诵都能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完成,即使后进生也能在一天之内追上其他同学。但是以往的测试中,古诗的默写是个难点,总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不住某些字的书写,究其原因是以为对易错字的意义掌握不牢。

结合这种实际,我在教学时把两首古诗用大字板书在黑板上,讲到重点诗句、字词时我就在黑板上相应字词的旁边写上意思等知识点,同样要求学生和我一样在书上记笔记,这样我才可以觉得踏实。记完之后,我在课堂上不断地强化提问他们,以增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对于书写,我先教他们按照诗歌的格式在本子上抄写,等背会之后,再教他们默写。

篇8:20《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探究两位教师的设计理念, 可以看出, 朱增明老师的设计以掌握学习方法作为重点, 意图借助这两首诗的学习, 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这一类诗的方法, 并懂得归类学习的策略, 从而完成由“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而张志奇老师则以“爱”和“情”为切入点, 将两首送别诗进行整合教学, 在类比和对比中理解诗意, 体会诗情, 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 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由此可见, 朱老师讲求学习方法, 以一挂千, 扶放结合, 注重学生赏析技能的提升;而张老师则以情动人, 力求使学生感受到知己分别时的离愁别绪, 体味到友谊的珍贵以及对生命的感悟。由于角度的不同,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两个设计也是风格迥异, 各有千秋。

首先, 朱老师的三步读诗法, 即“读出节奏———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充分体现了古诗教学的“精髓”, 那就是抓住“诗、情、画、意”四个着力点, 化繁为简, 既提高了学生的赏析能力, 又提升了其审美情趣, 同时诗人与老朋友深厚的情谊又被教者通过层次多样的朗读、感悟有机地融入三步之中:读懂诗意, 整体把握情;想象意境, 赏析词句体悟情;反复诵读, 体会情。通过教者独具匠心的设计, 学生不仅感受到诗作所带来的感动, 更为重要的是初步具有并了解了分类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方法, 而这种意识的渗透关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可见, 朱老师教学设计的立意高远, 大语文观的意识已深深根植于心, 并将其付诸于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方法, 势必会极大提升学生的文化积淀与综合素养。

如果说朱老师的设计大气高远中带着典雅, 那么张老师的设计则是精致婉约中蕴含着深情。课伊始就以古曲《送别》渲染气氛, 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 而在将要结束本课的时候又以古曲《阳关三叠》作结, 诗作中的离愁别绪、彼此深情如涓涓细流将伴随着学生流淌到课外。首尾乐曲的运用, 既烘托了气氛, 又成了学生情感的催化剂, 使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完美统一。不仅如此, 张老师的设计在婉约中又饱含深情。提到深情, 就不能不说说张老师设计中的引读环节:

师:是啊, 过尽千帆眼不见, 一心只送孟浩然。此时此刻, 当孟浩然坐的帆船渐行渐远, 只留下李白一人伫立江边, 在他眼里只看到——— (生接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李白不忍离别, 渴望再看一眼孟浩然, 于是他又登上黄鹤楼, 可是见到的依然是—— (生接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引导学生读后两句的时候, 教者发自内心的深情引读, 使学生不禁进入诗中意境, 为情所动, 随情而读。在教师的引领下, 学生通过想象当时分别的情景, 走进了诗句, 走入了诗人的内心, 体会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感受到了两位友人深厚的友情。这一环节无疑是本课的亮点, 学生在教师富有意象性语言的引领下, 对诗人与朋友之间离愁别绪的体悟达到了高潮。有了如此引读, 根本不需要琐碎繁冗的逐字逐句讲解。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 更主要的是提升了学生意象捕捉的能力, 促进了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

篇9:《古诗两首》教学实录及评析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还有追求是无止境的意思。

师:你说出了两层含义,很全面。让我们再来看一句诗。(出示)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语言相当精炼。其实,像这样的古诗句很多,表面上讲的是一件事、一处景,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样的诗,通常被称为“哲理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生齐读课题)

【评析】“宋人诗歌多说理”,《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这两首古诗富含哲理,学生读来觉得较为艰涩。用学生熟悉的诗句导入,既巧妙地引出了“哲理诗”的概念,又凸显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直入主题,亲切而又自然。

师:(出示两首诗)放声读,字音要读准,诗句读通顺。

(生自由读诗,而后汇报读。其间提醒“徘徊”(huái)“渠”(qú)“为”(wéi)的读音)

师:通过预习,有些字词的意思可能懂了,有些诗句有点蒙蒙眬眬的感觉,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生质疑)

师:不懂怎么办呢?

生: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解答疑问。

(生在小组中讨论解疑)

【评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预习能力,完全可以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再及时反馈预习效果,夯实深入学习的基础。

师:现在,读懂了多少呢?先说说《冬夜读书示子聿》吧。

生:我们读懂了“古人学问无遗力”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古人做学问是非常认真的,往往不遗余力。

师:是的,“无遗力”,就是不遗余力。它让你想到哪些成语?

生: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师:你又想起了哪些成语故事呢?

生:囊萤映雪、闻鸡起舞。

生:凿壁借光、悬梁刺股。

师:还能让你想到哪些诗句?

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是啊,这些都是在讲“古人学问无遗力”。现在我们再读这句诗时,内涵就更加丰富了。(生齐读)

【评析】引领学生读懂“哲理诗”的深刻内涵,准确理解诗中关键字词的含义,是关键。如何实现呢?倘若只空泛解释,那么理解就是呆板、干涩的。教者这里的三个追问既是对教学目标的明确——深刻地理解诗歌内涵;也是对教学内容的精选——抓住“无遗力”,读出诗词背后的意境,更是一种有效的提问——语文课堂学习就是帮助学生“爬坡”的过程,思维与语言同时得以提升。

生:我们读懂了“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少年和青壮年时期所花的工夫,要到老了才会有所成就。

生: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功夫,是不断积累而来的。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说到了“gōngfu”这个词。是同一个词吗?

生:不是。

生:第一个同学说的“工夫”就是诗中的“工夫”;第二个同学说的是电影《功夫熊猫》的“功夫”。

师:这两个词容易混淆,我们不妨来辨析一下。

(出示选词填空题)

生:(总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则侧重于表示本领。

师:是啊,从少到老,古人做学问,强调日积月累,要花毕生的工夫才能有所成就。

【评析】“工夫”与“功夫”,学生常有误用的现象,就是因为对于词语的意思未能透彻的理解。此处借助选词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辨析,准确理解诗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师: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你想到了谁?

生:我想到谈迁。他从小立志,二写其稿,终于写就了《国榷》。

师:那“始”的意思就是?

生:才。

师:做学问,仅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够吗?

生:绝对不够,还要学会实践。

生: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师:“纸上”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书本上啊!就是指书本知识。

师:那么,看电视、上网、听广播或是听别人说算不算“纸上”?

生:不算,应该就是指书本。

生:我也觉得不算,因为它们不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陆游说的“纸上”其实就是听别人说的意思,电视、广播和网上也是听别人说啊,并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生:我也是这样想的。其实陆游谈的就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此语一出,掌声四起)

生:所以,只要不是自己亲身实践得来的,都应该算“纸上”!

师:你们这么说的依据在哪里?

生:陆游诗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就是亲自实践。那么凡不是亲自实践的都应算做“纸上”!

师:说出了道理,很好!(出示《说文解字》)“躬”,从身,弓声。指的就是身体,引申为“亲自”。(生做笔记)这句诗启发了无数的后人去探求“知”与“行”之间的关系,时至今日,仍然发人深思。让我们一起来诵读。

【评析】一个看似跑了题的提问,一开始的确让学生发怔,但继而,他们就开始思考,并试着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了——真正促进学生深入思维的提问,就是有效的。

师:读到这儿,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出示):(一个寒冷的冬夜,外面是 ,书房内,陆游和自己的小儿子子聿正在灯下读书……)下面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生纷纷将整首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与整理,说得自然而又深刻)

师:“少”与“老”,“纸上”与“躬行”,诗人陆游在比中明理(板书),巧妙地将人生哲理传授给儿子,也授予我们这些后人,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生探求。

(全班感情朗读全诗)

【评析】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将整首诗的意境由学生之口缓缓呈现在我们眼前“比中明理”,对于诗歌写法的一点提炼,水到渠成,学生易于理解,也为另一首诗歌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师:宋人诗歌多说理。朱熹曾这样评价——“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你们知道朱熹是谁吗?谁来简单介绍介绍?(生简介朱熹)

师:借这首诗,朱熹想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先自学,可以凭借刚才的学习方法加强理解,想象意境,一会儿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我们全班交流。

(生先静思默想,勾画,认真自学;而后小组合作学习;最后,生按小组汇报了主要的学习成果)

师:你们学得凝神静气,讨论得异常热烈,交流时侃侃而谈,老师为你们叫好!但是,我还有个疑问,你们刚才谈的都是这一方水塘啊,那干脆把诗题《观书有感》改成《观塘有感》好吗?(师板书)

生:(急切地)不能改!不能改!这样用水塘来打比方,阐明的道理就更加形象、更加生动了。

生:我补充。因为诗人正是把学习新知比作这方塘活水来说道理的。

师:那么,谁能用“要问 ,是因为 。”来说说读书学习。(生纷纷用自己话说)

师:朱熹就这样用比喻帮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板书:喻中明理),实在高明啊!

(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师:而今,当我们读到这句话,不仅仅会想到方塘,还会想到很多很多。(出示)在下列情境中,你能理解这句诗的含义吗?

片段1:我们班的赵彤同学文章写得好,屡屡见报。有同学采访她,请她谈谈诀窍。她笑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片段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夏洛蒂满怀激情创作《简•爱》,一气呵成。《简•爱》故事动人,描写细腻,一问世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轰动了文学界。

(生结合语境,自由阐述)

【评析】古人的“理”是从生活中悟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哲理诗”,自然也应将这“理”放归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之中去。这样,学生对于“哲理诗”的理解,也就不会感到艰涩难懂了,还能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产生新的启发——语文学习,因此焕发出生命力!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哲理诗,给你什么感觉?

生:原本枯燥的道理,经诗人用了“比中明理”和“喻中明理”的方法一说,就显得生动、形象了……

(课末,师引用王国维的话概括“哲理诗”的特点,并建议学生拓展阅读《冬夜读书示子聿》另一至两首,《观书有感》其二)。

【评析】对“哲理诗”感觉的归纳,恰是对于这两首诗写作特点(比中明理、以喻明理)的一次提炼,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深切地体会到诗作中的思辨之美,就一定会生发出自主学习与感悟其他“哲理诗”的激情。再加上本节课有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们在这节课上不仅得了“意”,得了“言”,还得了“法”,作业又为他们提供了亲身实践的机会——目标明确,精选内容,有效提问,让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享成功的喜悦!

篇10:《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一、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而教师要适时指导、相机点拨,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中,实施教学。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自读自悟的环境和交流讨论的机会,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如学习杜甫的《绝句》时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等。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环节的有效调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又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二、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古诗教学要强调诵读。让学生充分地读,从读中发现问题,由读来解决问题,把读和想象、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诵读中感知形象,体味语言,赏诗中景,悟诗中请,揣摩诗歌意境,感受诗词魅力。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进入诗人描绘的画面、境界。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色彩、动静等描写,激发想象,再现画面,充分感受生机勃勃的大好春色,想象诗人闲坐草堂欣赏清丽明快的优美景色的情形,体验诗人愉快的心情。

两首古诗中都有不少生动传神的动词,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味,体会其艺术魅力。

篇11:《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王金雀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诗词的形式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以下是我教学本课的点滴收获:

一、提供充足时间,引导学生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而对于古诗文的体会、感悟,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肯定难以理解。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我出示事先抄写的小黑板,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想意境,悟诗情。

(4)背诗文,能默写。然后向学生介绍了作者杜牧,让学生自己解释了诗的题意。然后我就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结合词语手册理解个别难字,再让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五一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也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

二、巧妙利用简笔画,帮助想象意境;

篇12:20古诗两首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页至102页。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两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事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的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为朋友送行。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的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学情分析

有些学生已经会背诵这两首诗了,因此主要引导他们理解诗意。课前老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中所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等,可以为理解古诗做好准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学习古诗的重点。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反复吟诵,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小黑板、音乐磁带。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李白和王维的生平,收集并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二课时: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诗文,求正确。

1.读过《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同学请举手。(学生都读过了。)2.会背的请举手。(学生几乎会背了。)

3.这首诗同学们都会背了,还学什么?(诗意、送别时的情景等)

4.要真正学会一首诗,会背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谁来读一读,要读得字正腔圆。

5.指名读,正音——齐读。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以此为起点展开教学。学生会背但不一定读得正确,而读正确是语文学习的前提,所以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二、析诗文,明大意。1.学生自学,明大意。(1)学生自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用你习惯的读书方式,认认真真地读读这首诗,结合课本向你提供的信息,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交流并进行相应的板书。● 送别的地点:黄鹤楼

● 送往之地:广陵即扬州,指导写“陵” ● 送别的人:李白送孟浩然 ① 他们是什么关系:好朋友 ② 从哪儿看出?(故人)2.互动合作,演送别。(1)想一想,演一演

俗话说“黄金万两易得,知已一个难求。”忘年之交的朋友就要分别了,此时此刻,他们定有千言万语要说,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师生合作演一演。生生合作演一演。

(2)此情此景,你体会到什么?(惜别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演一演,拨动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共同领悟、体验、联想,感受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三、品诗文,悟诗情。1.惜别之情

(1)品读三、四两句诗,你从哪些字眼儿体会出惜别之情? ● 孤帆

当时的长江是水上交通要道,江上是“百舸争流千帆竞”,而李白却“过尽千帆皆不是”,因为他心中只有孟浩然,眼中只有孟浩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碧空尽

水天相接的地方,天连水来水连天。李白一直望到船消失在天的尽头。●唯见

此时正值春暖花开,莺歌燕舞,春光无限。他不见春风又绿——江南岸; 他不见千里莺啼——绿映红;

他不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他不见沙鸥点点,帆船片片„„

所有的一切,他都看不见。只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天际流

李白望着船,望着船消失的方向,望着望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他可能会站在什么地方望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可能会站在江边望,想多呆一会儿,多说一些话。

可能会站在楼的最高层望,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设计意图】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2.向往之意

李白望着望着,仿佛望到了什么? 3.小结朗读

美好的季节,美丽的扬州,美好的友谊,诗人能不心驰神往,他多想和朋友一起——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可是他只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就这样望着望着,心中涌动着万般不舍,充满着无限向往,提笔写下了这千古绝唱——(学生齐诵全诗)

四、写诗文,传友情 1.写诗文,赠友人

“同学们,我国古代文人常将诗词书画赠与友人,以示友谊。请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下来,送给好朋友。

我国古代文人还常常写诗赠答,可是老师找了好多书也没找到孟浩然回赠给李白的诗,备感遗憾,你能否当一回大诗人孟浩然,写诗回赠李白。你还可以自由创作诗歌,话不在多,有情则诚。”

写诗文,赠友人(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请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下来,送给好朋友。●你能否当一回大诗人孟浩然,写诗回赠李白。●你还可以自由创作诗歌。出示:

2.交流诗文,适时点评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基于本班学生有与好朋友分别的经历,李孟之别正触动学生的心弦。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当堂测试题:

一、先解释黑字,再解释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 烟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巧妙导入,激趣感染。

1.导语: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古诗吗!那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咱们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看谁猜得准,背得快。(课件出示:有关《小池》、《绝句》的图景,接着出示《赠汪伦》的图景并配上音乐)【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的进入送别题材的古诗意境中。

2.过渡:是呀,李白的这首〈赠汪伦〉写出了古人那种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板书课题)

二、读懂诗题,了解作者。1.让学生齐读课题。

2.从题目中,你们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王维 送 元二)3.如何理解“使”?(生:出使)出使到哪?(生:安西)4.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对于作者王维你们了解多少?(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谈自己对王维的了解)

【设计意图】诗缘情而发。所以学习古诗,首先让学生明白诗题的意思,了解诗人,这样可以为后面学习古诗奠定基础,也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

三、理解诗意,入境悟情。

(一)粗读正字音。1.过渡:同学们对王维的了解可真多!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自由朗读几遍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生自由读)

2.相机点拨“渭”和“浥”的读音。

3.谁愿意把诗流畅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全班读)

(二)细读解词句,品诗情。理解第一、二句诗。1.过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看看王维在这首诗中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我们先来看看看诗歌的第一二句。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多读几遍这两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字词,然后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主要点拨学生理解以下重点词: “朝雨、浥、客舍、青青、新”,并结合“朝雨”图、“客舍”图、“柳树”图去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理解字词,是创造了直观.生动情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为下面悟诗情奠定了基础。

3.这么美的地方是在哪?(渭城)那你告诉同学们渭城在哪?(学生答)请你们认真的看图,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美景描绘出来?(指名答)

4.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可是这么美的景色王维和元二有没有心情欣赏?(没有)为什么?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5.教师预设学生会这样汇报,教师相机激励性评价:

生1:因为元二是王维的好朋友,而元二要走了,他们很伤心,所以没有心情欣赏。(你真会理解)

生2:因为他们要离别了,大家都很舍不得,所以没有心情欣赏。(你的感受可真深!)

生3:因为他们充满了离别愁绪,心里很难过,不舍得离开,所以没有心情欣赏。(你也很会体会!)

理解三、四句。1.过渡: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朋友之间要分手了,元二要到哪里去了呢?(安西)

2.要经过哪?(阳关)阳关在哪?(学生答)过渡:(出示线路图)同学们请看,这是渭城——这是阳关——这是安西,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如果是照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呀!

3.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当时阳关以西,是这样一幅情景。你能说一说吗?(指着图说)让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阳关以西荒无人烟,黄沙满天,也就是一路上陪伴元二的只有那荒漠和无尽的荒草。

4.过渡:元二即将远行了,好朋友要分别了。这一走,也许两年,也许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能相见。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呆会告诉老师。

5.学生思考、汇报,教师预设学生会这样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体会王维和元二深厚的感情,以及王维对元二的关怀:

生1:元二,你这一走,我们可能很久都不能相见,但我会想你的。你路上可要小心,注意安全呀!(真不愧是好朋友呀!)

生2:元二,你这一走,不知何日才能回来,记住多给我写信呀!一路上陪伴你的只有荒漠,一个人影都没有,你可要多带些水和干粮去,不要渴了和饿着了。(多么无微不至的关怀呀!)

生3:元二,路途那么的遥远,这一路上只有你一个人,我又不能陪在你身边照顾你,你可要注意身体呀!(真会为好朋友着想!)

生4:元二,等你回来以后,我们都变老了,我都认不出你来了。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对话,去解读和领悟王维的内心,这既是一种想象语言训练,又是对朋友情的感悟。实际上还表达了学生自己的心声,文与人.人与己的相遇交融。

6.过渡:所以王维劝元二(出示后两句)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因为(生读)——西出阳关无故人。(齐读两次)

7.这两句诗中有两个词,老师想考考大家?哪两个词呢?请看(点击更尽、故人)谁理解了?(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8.这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谁来说说?(学生说诗意)

9.过渡:元二奉了皇上的旨意要到塞外去守护边疆,这一去,不知何日才能相见。王维百感交集,对朋友的深挚情谊都浸透在了这浓浓的酒之中,所以他又劝元二(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生)西出阳关无故人。(课件出示最后两句)

10.喝下这杯酒了吗?(生:喝下了)

11.顺势引导学生,预设学生可能会这样回答,通过点拨,导读,让学生融入诗情中:

师:这是一杯怎样的酒?(生:离别的酒)

师:既然是离别的酒,喝一杯够不够?那么王维又劝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又是一杯怎样的酒?(生:友谊的酒)

师:友谊的酒就更应该多喝一杯。——(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还是一杯怎样的酒?(生:祝福的酒)

师:祝福的话儿太多了,知心的朋友,再喝一杯吧!——(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更是一杯怎样的酒?(生:浇愁的酒。)

师:离别的愁说了说不完,远行的人,喝了这杯浇愁的酒吧!——(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感情朗读醉诗境。

1.过渡:已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再喝一杯,元二就要走了,请同学们站起来让我们在音乐声的陪伴中,用深情的朗读送送元二吧!——《送元二使安西》„„(课件出示诗歌,并配音乐《阳关三叠》)(全班读)

2.指导学生背古诗,配上音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诗的词句,感悟诗句.走进诗的意境,是深入理解古诗内涵.体会作者感情的重要一环。整个环节的设计是“以读为本”,始终让“读”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以“以读代讲”的魅力,去引领学生进行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感受王维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四、拓展诗,升华情。

1.过渡:其实在浩瀚的唐诗宋词中,像这样送别朋友或思念亲人的名篇佳作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诗词呢?

2.学生背诵其他送别诗。

3.老师这也收集了两首,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然后教师讲这两首诗的诗情。(课件出示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

4.过渡:同样是送别诗,所表现出来的韵味是不同的。你们自由读读这两首诗,体会体会。(随机:自由读,分组读不同的诗,全班读)

【设计意图】以一首诗带动学生对同类诗的了解,既拓展了学生视野,又增加了学生积累,让其进一步了解了不管是怎样的送别诗,所体现的诗境都是人间真情。

五、小结:同学们,读了这些送别诗,不管是怎样的送别都书写着同一个字——情。“人间最美是真情”。就让我们今后继续畅游在古诗的海洋里,不断诗化我们的心灵吧!

六、作业超市(自选作业:三选一)

1.做个小书法家:默写古诗并把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摘抄到积累本上。2.做个小画家:通过绘画画出诗的意境。

3.做个小作家:把对这首诗理解的情境写成小短文。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当堂测试题:

一、先解释黑字,再解释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尽: 阳关:

上一篇:抗洪英雄事迹报告下一篇:智慧树里的亲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