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两首教学流程

2024-04-21

儿童诗两首教学流程(精选6篇)

篇1:儿童诗两首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难忘的童年,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悠悠的白云,灿烂的阳光,那远远的小山里藏着童年无尽的快乐„„也有人说,童年是一首诗,作家高洪波和张继楼就把童年的乐趣写进了儿童诗里,让我们一起去学习24课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板书)。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位作者,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关于他们的资料。感谢你的朗读,学习这一课,我们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请大家读一读本课的阅读链接。

二、初读儿童诗。

那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首儿童诗,想一想,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在书上做一下批注。

三、检查预习:

1、下面老师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词的掌握情况:同学们预习得真好!扫清了字词障碍,相信这节课我们一定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2、谁来说一说你读了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感受?(板书 想象 生活)师:这两首诗,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想象,一首,如水墨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四、学习《我想》

1、首先,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欣赏《我想》的课文朗读中触摸作者高洪波神奇的幻想。(出示要求):

诗歌中的“我”有什么愿望,哪一个愿望最令你神往?说说你的理由。师:谁来交流一下你的答案。听了大家的汇报,老师的手、脚、身体似乎也想融入这美丽的大自然中了呢。这首诗歌中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找到他们吗?(出示课文)你们真会思考问题!“安、接、装、种”这些动词写出了作者神奇的愿望,请同学们读读最令你们神往的段落,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看谁表演的最生动。通过刚才的表演朗读你能够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吗?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这首小诗真美!

3.同学们在老师的提示下美美的读读这首小诗吧:在那桃花盛开的春天,“我”想象自己的小手安在了桃树枝上„„(读第一节);旭日、和风,垂柳拂岸,“我”想象自己的脚丫接在柳树根上„„(读第二节);阳春三月,蓝天白云,风筝飘飞,“我”想把自己的眼睛装在风筝上,„„(读第三节);春暖花开,绿草成茵,“我”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读第四节)作者的想象多丰富呀,老师也有一个美丽的愿望与大家分享:

我想把手装在风筝上。摸一摸蔚蓝的天空,采一缕金色的阳光。飞啊,飞——尝一尝白云棉花糖。

同学们,你有什么愿望呢?让我们先来静心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那会带给你触动心灵的力量!你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吗?模仿诗歌中的句子说给你同位听一听!过渡:生命的力量让人感动!你们的诗更让老师陶醉!读学生诗歌。

童年是一首美丽的小诗,童年也是一幅五彩的图画。接下来,让我们到《童年的水墨画》里,感受别样的童年时光吧。

五、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1.请大家朗读这首小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幅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在书上做一下批注。

小结:同学们真是会读书的好孩子,这首小诗分别描绘了街头读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三个场景。请同学们读读你最喜欢的那个场景,小组交流一下你喜欢的原因。

精读江上:大多数同学都喜欢《江上》这一小节,请你来读一读。你从他的朗读感受到了什么?是呀,从他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童年的无忧无虑,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孩子们在江上玩耍的快乐场景生动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同学们写诗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各种修辞,使小诗更生动!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小诗,再次感受一下童年的快乐。

5.同学们,你们的童年时光最令你难忘的场景在哪里?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了照片,请几位同学从图库中找出你的照片,并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仿佛回到了令人难忘的童年时光,真为你们拥有这样幸福的童年而感到高兴!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再来读读这两首诗。想一想儿童诗有什么特点?同学们真会学习啊,儿童诗的确具有这样的特点:出示儿童诗特点。

七、儿歌朗诵

老师写了一首诗,送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

如果你也感兴趣,就拿起笔来写写诗吧,生活之中处处是素材,插上想象的翅膀,你会写出更美的诗篇!

八、作业超市

1、阅读自读课本第七单元《纯真的童年》,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

2、搜集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3.推荐书目:《儿童诗歌集 板书设计: 24 儿童诗两首

《我想》 想象 《童年的水墨画》 生活

篇2:儿童诗两首教学流程

编写人董爱华审核人李松梅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出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引导学生们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

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引导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学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比较鉴赏,模仿习作

篇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赠刘景文》一诗中前两句写景, 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 突出菊花傲霜头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 说明秋景虽然萧瑟冷落, 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看到的枫林景色, 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这首诗内容形象生动, 色彩明丽, 尤其是名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这两首古诗语言凝练含蓄, 意境深邃幽美, 能启迪学生的思想, 陶冶他们的情操。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 以“图”为辅线, 以“说”为支点, 以“思”为动力, 以“导”为原则, 引领学生踏上秋之旅, 欣赏秋之色, 体味秋之美, 咀嚼秋之韵, 表达秋之情, 升华秋之魂。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 踏上秋之旅

1.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 第一组课文中, 前面几篇写的都是哪个季节的美丽景色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的秋天。

(2) 让学生联系前面几篇课文说说秋天美丽的景色。

2. 过渡语“今天, 我们要学习两首赞美秋天的古诗, 和作者一起走进秋天的美景里。”

二、初读课文, 感知秋之色

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同桌互相练读, 互相纠正字音, 把课文读流利。

2.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 出示生字, 指名拼读并扩词, 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读音。

(2) 教师带读生字, 巩固读音。

(3) 去掉拼音, 指名认读生字, 重点交流以下生字的识记方法。

3. 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画出描写秋天景色的词句。

(1) 同桌间互相交流。

(2) 指名说, 相机突出以下关键词。

4. 师归纳, 突出秋之色。

三、指导看图, 体味秋之美

1. 出示课文插图, 同桌一起观察, 找找图中是如何突出诗人笔下的秋天美。

2. 组织学生交流。

图上有哪些景物, 最美的是什么?

(1) 《赠刘景文》图上主要是景物———荷、菊、橙、橘。

(2) 《山行》图上主要景物———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3. 根据图意吟诵相应诗句, 把诗句读得和图一样美。

四、朗读感悟, 咀嚼秋之韵

1. 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 尝试理解诗意。

2. 小组间互相质疑、解疑。

3. 重点指导字词。

(1) 荷尽, 荷花凋谢;擎雨盖, 这里指荷叶;菊残, 菊花凋谢;傲霜枝, 不怕秋霜的菊花枝条;君须记, 您一定要记住。

(2) 寒山, 深秋时节的山;石径, 石头小路;生, 升腾;坐, 因为。

4. 同桌互相说诗意, 要求把句子说通顺。

5. 重点指导诗句。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1) 让学生通过朗读, 抓住“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傲霜枝”等, 了解到荷花和菊花的不同特点, 感悟菊花傲霜的品格。

(2) 通过朗读, 突出“已无”和“犹有”的对比之意, 加深对菊花傲霜斗寒的体会。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 作者乘马车在山间穿行, 为什么停了下来?

(2) 出示“香山红叶”精美图片, 让学生体会“红于二月花”之美。

5.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深层次指导朗读。

(1) 指导学生断句。

(2) 指导读出节奏, 读出秋之美。

课件播放音乐《秋韵》和秋景图片, 指导学生读出对秋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6. 指导背诵, 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秋之韵, 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课堂练笔, 表达秋之情

1. 教师启发:“同学们, 秋天这么美, 你们喜欢秋天吗?”

2. 学生回答, 并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赞美秋天的话。

3. 写话。“我喜欢秋天,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4. 教师巡回指导, 讲评, 选择作业展示。

六、拓展延伸, 升华秋之魂。

1. 介绍一首写秋天的古诗, 师生一起诵读古诗。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2. 结束语。

篇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4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寄情酒更浓、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会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阶梯引领,逐层悟情

1.晓诗音。

学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学情调查:哪些同学课前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借助注释把它读正确。

(生自由读诗。师板书课题。)

预设:

(1)读准多音字“舍”、“朝”、“更”。

(2)题目的正确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在弄懂题目的意思之后,再正确朗读。

(齐读古诗,检测学习效果。)

2.明诗意。

(1)我们学古诗仅仅会读是不够的,(板书:知诗音。)还要——(板书:明诗意。)

(2)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

朗读品悟;了解诗人;运用串词连句法;读诗文、想画面,结合注解。

(3)同桌之间试着来说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意思。

预设:

对“浥”、“更尽”、“新”的理解。

3.悟诗情。

(1)寄情酒更浓。

过渡:通过你的讲解,一幅朋友送别图在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元二与王维到底是怎样的一对朋友呢?再次默读古诗,想一想: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预设:

抓“劝”、“更”、“尽”等字的理解,感受好朋友送别时的情景。

抓“酒”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感情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千古名句来体会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事世难料情难舍。

过渡: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车马已经备好,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

预设:

出示《元二出使安西图》来感受渭城与安西之间的距离。

对比古今的交通工具,来体会古人离别容易相聚难的特点。

介绍背景: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后便去逝,此次的告别竟成了绝别。

师:(板书:悟诗情。)是啊!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谁记住了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份送别的情意吧!

(3)触景情更深。

过渡: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师配乐读诗。)是什么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

预设:

抓“雨”、“柳”。等景物来感受朋友间离别的愁绪是越来越浓。

配乐读全诗来感悟此景让老朋友更加的难分难舍。

二、方法运用,自主解读

1.在我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描写送别的诗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诗。(投影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同桌之间运用方法合作学习。

3.汇报:

(1)读准音。

(2)明诗意。指名汇报、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4.对比学习悟诗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联系我们刚才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都是写送别,都是送好朋友(故人),都有景物的描写。

王维借“雨”、“柳”、“酒”抒发了对元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又有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呢?

多元理解“黄鹤楼”、“烟花三月”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离别的悲伤。 理解“孤帆”、“尽”、“唯”,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李白送孟浩然时的依依不舍。

5.能不能把这首千古佳诗记在心中?师生共同背诵。

三、拓展延伸,多元抒怀

1.你还了解了哪些描写送别的诗?

2.总结:不论是以酒相送的酣畅淋漓、以目相送的默默无语,说到底都是因为朋友之间的一份真情,他们都是在以情相送。因为有了情,这些文字才被人们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才被称为民族的瑰宝啊!

3.今天我们在一起度过了40多分钟,马老师马上就要离开你们,想不想送送我呢?想想怎样送呢?

4.师生话别,共勉。

篇5:《儿童诗两首》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儿童诗两首》之一《我想》简短的语言符合学生朗读口味,生动的画面迎合学生本身的想法,所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受到熏陶和启迪。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小诗,告诉老师: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里?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觉得最美的愿望,说出最喜欢的画面。有的说把小手安在桃树上,比放感觉更轻,有的说“牵着万缕阳光”用了拟人,仿佛看到小手牵着阳光的手;有的说“悠”看出悠闲地荡着秋千,一边还唱着春天的歌。在讲到蓝天是我的课堂的时候,我让学生想象课堂上可能有些什么?学生联系诗歌,与作者一道沉浸在一连串美妙的幻想中,沉浸在童年生活的快乐中,他们说小鸟是我的同桌,白云是我课桌,太阳是我的老师„„带着丰富的想象,感受着优美的语言文字,然后让学生用自己语言朗读,他们的情绪被激发,情感被点燃,读着听着,简直是美的享受。

当学完整首诗时,我给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让他们学着也尝试创造自己的诗,按照每一小节的格式和内容,把自己身体的某些器官想象进去写。最后,他们都交上了自己的得意之作:

我 想(马龙)

我想把自己的眼睛 装在一只雄鹰上。飞翔在蔚蓝的天空下。看天空多晴朗,望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飞啊,飞——

蔚蓝的天空就是我的家。

我想把自己的脚 放在一只骏马上,奔驰在碧绿的草地下。闻着清新的空气,望着辽阔的草原,跑啊,跑——

草原是我美丽的家园。

我 想(闵煜元)我想把耳朵

放在海滩上。

聆听着海鸥美丽的歌声。

倾听着海风的阵阵风声。

听啊,听——

听出海风的优美旋律。

我想把鼻子

放在风筝上。

闻着草木的阵阵清香,嗅着各地美食的飘香。

闻啊,闻——

闻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我 想(庞文华)

我想把头发安在柳树枝上,汲取甜美的营养,让风带着飘动。

飘啊,飘—— 大地是我的游乐场。

我想把鼻子安在风筝上,闻着花朵的香气,闻着草地的清香。

闻啊,闻——

风筝是我的翅膀

我想把眼睛安在天空上,看白云多柔软。

望太阳是多么光芒,瞧那天空多么宽广。

看啊,看——

天空是我的课堂。

无论要去哪里,都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篇6:《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

西把栅中心校 云清清

家,是我们生活中最舒适温馨的港湾,一天中的疲累,只有回到家中才能得以释然。这里让我愉快,让我能放下一切,就像回归“室内桃源一般”。我爱我的家,爱这里的一窗一门,爱小窗户里透进来的屡屡光,爱这里平凡的不奢华的陈设,爱这里的人,每一个人。

我爱我的老公,敬爱我的父母、公婆,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影响的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成员,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就从孝顺谈起吧,在父母的眼里,我是个孝顺孩子,当然,刚刚参加工作的我,对父母的孝心还是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但是,我的心意没有减少半分,我在努力地做好一个女儿力所能及的事,做好一个儿媳应尽的义务。

其实,我做这些事习惯,源于我母亲的身教。母亲没什么文化,她不会和我讲太多出彩的道理,她给予我的是身教。

从我有记忆以来,我的姥姥就患有精神疾病,最愁人的一件事是姥姥总尿裤子。我从小看在眼里的,就是母亲为姥姥洗尿脏的裤子,从里到外,无论冬夏,只要看到姥姥和妈妈在一起,人们看到的场面多数是妈妈弯腰搓洗着一大盆裤子,姥姥坐在炕沿上赤裸着下身围着被子摇摇晃晃地坐着,嘴里说着谁也不懂的话„„母亲的这种身教影响着我们家中的每一个孩子,我从初一会洗衣服时,第一次给姥姥洗了裤子,裤子上的味道很浓,冬天里秋裤、棉裤又厚又大,我端了一大盆水,准备好了搓衣板和洗衣膏,可能是由于手上力度不够大吧,一时不能征服这堆尿裤子,再加上裤子上的味道呛鼻子,原本的一大盆温水也冰凉了,我不想洗了,在心里埋怨姥姥,心里有很多不好的想法和怨气。可是我又想:我现在半途放在这里算什么,再让我母亲来接着?她洗了这么多年,我心疼她,况且,如果以后我亲爱的母亲也需要我呢,我难道不能向妈妈伺候姥姥那样照顾我的父母吗?我坚持下去洗完了,就这样,我逐渐接替了妈妈的工作,我长大了„„

有一回正在洗,突然上小学的妹妹看到了,她不可思议的悄悄舅妈说:“姐姐给奶奶洗尿湿的裤头呢!”我舅妈和她微微一笑,我也和她微微一笑,我们什 1 么都没有说。相信这个小小的姑娘此刻心里一定有自己的心事了吧!这样若干年后,就在前几天,听到姥姥念叨:“我身上很干净呢,毛毛给我洗澡了。”此时,我笑了,妈妈和舅妈也笑了,这是欣慰的一笑,这是我们家族中爱的力量,这力量在生根,在传承呢!

我深刻体会到了身教神奇魅力。

虽然我还没有孕育孩子,但是,我丝毫不担心我以后的孩子在孝顺父母上会打折,因为在我们的大家庭里,有最好的家风,家里每一个成员的身教都是后辈儿孙最好的财富。

上一篇:崇尚科学 珍惜生命 反对邪教下一篇:绝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