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练习题

2024-04-27

《星星变奏曲》练习题(共6篇)

篇1:《星星变奏曲》练习题

星星变奏曲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训练

1、请找出与“星星”有关的诗词或乐曲各一则。

2、请细细品味,选出错误的一项( )

A、诗歌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僵硬的土地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

B、诗歌的题目借用了音乐术语,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C、一、二两节诗都采用了假设的句式开头,表达了在现实中挣扎而向往光明、温暖和自由的愿望。所不同的是第一节是从反面表达这种希望,第二节正面表达这种企盼。

D、诗歌在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阅读《星星变奏曲》第二节,回答3~7题:

如果大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3、诗歌中的“星星”象征了光明、诗意、春天、温暖和希望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具体的含义又有所区别。你能说出本节诗“谁还需要星星”、“每一首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四处“星星”的.含义吗?

4、请指出所节选的诗句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

5、请谈谈你对诗句中的“寂寞地燃烧”的理解。

6、仿造本节诗中的“如果……,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句式写一段话。

7、《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谁?除此外,你还能再说出几位朦胧诗派的诗人吗?

二、探究拓展训练

阅读诗歌,回答8~11题:

双桅船

舒 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8、朦胧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请揣摩诗意,指出诗中的“双桅船”的象征意义。

9、诗歌往往通过运用许多意象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心态,请说出《双桅船》一诗中所运用的意象。

10、请揣摩诗歌所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11、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含意深刻,请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诗句,把它摘在下面,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参考答案】

1、如:冯延巳《菩萨蛮》金波远逐行人云,疏星时作银河渡。张元干《贺新郎》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儿童歌曲《萤火虫》 莫扎特的钢琴名曲《小星星变奏曲》

2、C

3、第一处的“星星”是没有光明时的一种希望;第二处的“星星”是指艰苦的历程中存留下来的一点点自由和温暖;第三个指在挣扎中保留下来的温暖的火种;第四个指自然界中的星辰。

4、比喻

5、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6、略

7、江河牛汉 北岛、顾城、舒婷

8、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象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

9、“船”、“岸”、“风暴”、“灯”等

10、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而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

11、略。

★ 星星变奏曲教案

★ 星星变奏曲教学反思

★ 星星变奏曲仿写

★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

★ 初中九年级语文《星星变奏曲》优选教学教案

★ 数学思维训练习题

★ 小学作文同步训练

★ 春秋战国的纷争的训练习题

★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答案

★ 《香菱学诗》同步训练

篇2:《星星变奏曲》练习题

(一)《星星变奏曲》 1.朦胧诗: 朦胧诗派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是其代表人物。朦胧诗派的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星星变奏曲》就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2.朗读诗歌并整体感知:(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2)找出诗歌中相似或反复的诗句,说说异同。“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和“如果„„谁不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构成反复句。前一诗节是肯定结构,而后一诗节是否定结构。(3)划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说说它们的象征义。前一诗节:星星、湖、萤火虫、春天、诗、蜜蜂、睡莲、鸟、白丁香、火、旗子等——温情、浪漫、自由——光明的象征。后一诗节:夜、寒冷、冰雪、苦难的诗、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等——冰冷、可怕、残酷——黑暗的象征。(4)把握感情基调。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寒冷残酷的现实的厌弃和憎恶。3.问题研究:(1)如何理解题目中的“变奏曲”? 本诗前后两个诗节在结构上基本一致,但诗歌在意象的塑造,情感的抒发上,形成强烈的对照,这就是变奏曲。(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4)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①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②“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③“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4.小结: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本诗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巧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一气呵成,诗人以“星星”象征光明,塑造一系列最美好的东西,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但诗中的“星星”又有特定的情境和意义,它的光芒,不同于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这正展示现实与理想相背离,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光明的理想。

(二)《外国诗两首》 1.《蝈蝈与蛐蛐》(1)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仅25岁。(2)朗读并分析诗歌: ①这首诗在构思上的特点: 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②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③尾声: “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鸣叫”,理解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的联系: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的特点,从而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2.《夜》(1)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2)朗读诗歌,归纳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以动写静)静谧、美丽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3.小结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一诗虽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娇阳(jiāo)凝望(níng)颤抖(chàn)僵硬(jiāng)B.疲倦(juàn)憧憬(chōng)覆盖(fù)微漾(yàng)C.沉浸(jìn)栖息(qī)银波(pō)昏晕(yūn)D.消逝(shì)朦胧(méng)静谧(mì)闪铄(shuî)2.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我的家乡像跨上骏马,日新月异地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B.小王的衣服做得真好看。C.他整个一生对人类的解放事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D.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4.下列句子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A.感谢你们的热情邀请,我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光临指导的。B.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同学要及时醒悟,努力改邪归正。C.您的意见提得很好,我们一定想办法改进。D.大会主持人对发言的人说:“你说不清楚就不要再说了。” 5.下列用词造句有误的一项是()A.轻描淡写:文学创作中的题材,有的需要浓墨重泼,有的需要轻描淡写。B.脍炙人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C.虚怀若谷:刘伯伯虽然知识渊博,著述很多,可仍然虚怀若谷,平易近人。D.因地制宜: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蝈蝈与蛐蛐》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创作的十四行诗,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B.俄罗斯诗人叶塞宁的《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C.《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派代表人物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光明的理想。D.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既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二)阅读: [文段一] 天空 于坚 天空永远流着 从这个世纪到那个世纪 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 在鹰和闪电的上面 在神的上面 天空日夜流着 没有岸 没有帆 也没有波浪 星星和萤火虫 晓雪 远天的星星 有时只像萤火虫那样 但它毕竟仍然是星星近处的萤火虫 有时会像星星那样 引人注目 但它终归只是萤火虫 1.读过《天空》之后,你能试着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自己对“天空”的感受吗? 2.“诗者,思也”,你认为《天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考?

3、《星星和萤火虫》采用对比手法,通过“远——近”、“星星——萤火虫”的对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4.比较《萤火虫》和《星星和萤火虫》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试写一段赏析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文段二] 雨中曲 都市里生活的人,对于雨常常态度暧昧。闷热时下场透雨,赶到了凉快,赞两句“好雨”!但大多时不以为然,甚至常常抱怨下雨的诸多不便。尤其是骑车的人,雨的光临往往置他们于狼狈的地步,我就遇到过两次。一次是在春城昆明,从云南大学里会了朋友出来,半路上突然下开了大雨。铜钱大的雨滴,砸在脸上,辣辣的。眼前一片白茫茫的的水帘,躲不开,仗着年轻气盛,索性直冲了过去。路旁的行人潜在屋檐下,指点呐喊,不知是幸灾乐祸还是羡慕我的英勇。总之,尽管淋得透心凉,却不感到损失了什么。这是我遇雨的第一次“壮举”。第二次是两年以前,和一位同行到某刊组稿。那家杂志社因原址拆迁造楼,搬到了郊外。我们出门时天色就晦暗了,及至完成任务归来,雨就不客气地落了下来。一路上把我们淋得个不亦乐乎,最后只能摘掉眼镜,穿着背心,在雨中蹬着自行车。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天地间依然是白茫茫一片,我们的自行车像海上的鱼雷快艇般疾驰着,豪壮与狼狈兼而有之,确是难得的又一次巧遇。同行的伙伴是位小有名气的诗人,好像当时从雨中还觅得几行诗句,不知后来发表没有。两次雨中驱车的经验,使我悟出了一点点道理。即在未雨绸缪时,心中常存着幻想或侥幸,以为仅仅是零星小雨,不碍事的。及至雨大了,总想找个地方暂避一时,这种苟安的心情也属正当。可惜往往到此时你的衣服已半湿,路途已过半,感到不如“豁出去”为好!这才胆粗气豪起来,大有睥睨一切的英雄气概。此时举目望去,田野无人,大道无车,仿佛天地宇宙间特意为你安排下洗尘的豪雨。襟怀顿感开阔,不由得信口哼点什么,来庆贺自己探得了雨中奋进的三昧。每看见偶有一步三挪、生怕淋雨的过客,总要投以高傲的一瞥。这一瞥所包含的轻蔑与怜悯,如果此人有知的话,足以使他无地自容。却偏偏忘却了自己先前的踌躇,真应了一句古谚:掉下河的人不怕雨大。细论来,我这被两场豪雨淋出来的感触,委实平淡而浮泛,解嘲多于认真。但我却真见过遇雨不惊、悠闲自如的人。那是在云南的边疆小城芒市。那是个“街子天”,芒市异常喧闹,街市上摆满了土特产,任你尽情地挑选和欣赏。其热闹的程度,并不亚于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甚至还多了许多乡野气息。可是,雨也要来凑热闹。于是一场慌乱,一阵喧嚣,浮尘不见了,只留下一些零星的果皮草屑,而雨却迈着急速的脚步,快乐而放肆地在马路上走动着。人民的慌乱是可想而知的,但我却看到不远处一队斑驳的色带在缓缓移动。近前才看清,原来是一行身着彩衣的傣家少女,挑着各自的物件,排成雁阵,从容地走着。她们的身段婀娜,神态自如,风摆柳般挑着担子,浑似表演着孔雀舞的演员!雨对于她们,好像根本不存在似的,她们那种安然行进的优美姿态,实在难以形容。总之,我被她们吸引住了。一打听,才知道她们是不躲避雨的。傣族人对于水十分酷爱,认为水是吉祥的象征,是洗涤万物的灵泉,因而雨淋到身上,非但没有城里人的惶恐,反感到一种身心的陶醉!雨在边疆,在善良的傣家人中间觅到了知音,寻到了密友,发现了自己在物质意义之外的精神价值,这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不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吗!都市的雨又下起来了。不知此时此地的雨,与当年飘落在边陲的雨,是否来自同一片云朵。我相信在这块开阔的土地上,雨是一视同仁、一往情深的。因此,我愿意再一次果敢地冲入雨中,把自己被都市喧嚣的烟尘污染了的身心,爽快酣畅地洗涤一番!雨,下得更大些吧!1.从全文看,应当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雨中曲”? 2.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都市里的人和边陲小城的傣族少女对雨的不同态度?(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来回答)3.第5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怎样理解“我这被两场豪雨淋出来的感触,委实平淡而浮泛,解嘲多于认真”? 4.比较下面原句和改句的表达效果,说说原句比改句好在哪里? 原句:这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不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吗!改句:这平凡而优雅的傣家少女们的“雨中曲”,正是人类唱给雨的颂歌。5.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农民说:春雨贵如油。作家李健吾说: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是意兴盎然了。本文作者说:雨,下得更大些吧!面对雨,你会有什么感想呢?请以“雨”为话题,或讲述一个小故事,或描写一个场景,或生发一段议论。(可以不拟标题,100—1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 1.B 2.C 3.D 4.C 5.D 6.A

篇3:《星星变奏曲》练习题

对于这首诗, 如果仅仅因为诗歌句式结构上发生的些微变化, 就被称之为“变奏”的话, 那么这种变奏曲也太过于简单和单调了。这时, 我们不禁要问:《星星变奏曲》中的核心意象“星星”的象征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变奏究竟体现在哪里?笔者认为, 这首诗的核心意象“星星”的象征内涵的变化, 是本诗主题变奏的关键因素。而《教师教学用书》对《星星变奏曲》中第二节最后四句的理解, 以及对本诗“变奏”的诠释是值得商榷的。这首诗中, 诗人借助于不断重复的“谁不愿意”和“谁不喜欢”句式, 复叠强化着一片沉积已久、不可渲泄的情绪。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 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 用“星星”象征光明, 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诗的第一节“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 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写人们因为黑暗笼罩了大地, 所以抬头凝望星空, 把星星当做遥远的安慰, 表达了诗人在黑暗的年代里, 对光明的渴望和向往。以下十二行, 是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 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 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 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 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 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 但它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 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 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 随着意象的变换, 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

但是, 诗人并不悲观于恶劣的现实环境, 相反, 第二节重复假设语句, 仍以其强力的诘问“谁还需要……, 谁还会……”试图找出一个极平凡而公正的答案:即使在厄运之中, 人依然向往光明、自由、美。在诗的前半部分, 星星象征着光明, 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 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然而, 到第二节最后四行的时候, 又回到与第一节相同的“谁不喜欢……”的句式上来了: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 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里, 与“星星”这一意象同时出现的其他两个意象“飘动的旗子”、“火”, 共同构成了一组令人浮想联翩的画面。《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来诠释这四句诗的:作者表达了“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 燃烧自己, 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难道仅仅因为看到“火”字, 就可以推断“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吗?这完全是望文生义。笔者认为, 本诗第二节的最后四句中, “飘动的旗子”、“火”、“金黄的星星”构成了一个意象群, 在对这一意象群进行分析后, 我们不难发现本诗中“星星”这一核心意象的象征内涵的变化, 也就能够正确把握本诗变奏的本质了。“飘动的旗子”、“火”、“金黄的星星”这一意象群, 辅之以“涌出”、“升起”这两个动词, 这几句连在一起, 做一个整体理解, 自然会令人联想到“五星红旗”, 联想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国旗。这里的“星星”用“涌起”这个动词描述, “星星”的内涵及其象征意义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里的“星星”显然指的是我们伟大祖国国旗上的五颗金黄的星星, 而不再是概念化的象征“光明和希望”了。尤其“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一句中, 暗示着一个黑暗的动荡时代成为过去, 祖国将迎来崭新的黎明。表达了诗人坚信充满蓬勃活力, 充满希望的祖国必将战胜一切困难, 能“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一定能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对此, 诗人满怀信心, 充满了革命的浪漫主义气息。这首诗中, 诗人由对星星所象征 (代表) 的光明和希望的渴望与追求, 升华或变奏为对祖国光明未来的渴望和歌颂。坚信五星红旗象征 (代表) 的伟大祖国在“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 意即祖国在黎明到来的时候, 必然能给饱经忧患的大地带来“光明”。

由此可见, 《星星变奏曲》的变奏不仅仅是诗歌结构上的变化, 诗歌结构上的变化, 并不像《教师教学用书》上所说“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它只是诗人在表达感情过程中, 诗句结构上发生的必要的调整与变化, 这样的变化, 形成了诗歌句式的参差错落的变化之美, 也使感情的抒发更加激越昂扬, 而非“变奏”的本意和核心。“变奏”一词, 源出拉丁语“variatio”, 原义是变化, 意即主题的演变。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 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所以, 《星星变奏曲》中, 变奏的真正内涵是主题指向的深化和升华。“星星”这一核心意象的象征内涵的变化完成了诗歌主题的升华和变奏, 即由前所述, 诗人由对光明的渴望升华到对祖国繁荣富强充满期待, 期待祖国在改革开放之后, 在新时代的黎明到来时“升起”并“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才是本诗变奏所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外现代抒情名诗鉴赏辞典[K].学苑出版社, 1989.

[3]二十世纪中国新诗[K].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篇4:《星星变奏曲》的三要素教学分析

“三要素”理论是章建跃博士在研究高效数学教学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数学教学分析的理论模型。“三要素”是指:理解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价值)、理解学生(认知起点和思维障碍)、理解教学(学法指导分析)。

一.《星星变奏曲》教学分析过程

1.理解教材——内容及其解析

《星星变奏曲》以主人公对失落的梦的追忆为构思线索,把梦与血淋淋的现实作残酷的、令人震颤的对比,从而抒发诗人心中充满骚动的苦苦渴望。这首抒情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句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这首诗的体裁是朦胧诗,朦胧诗的特点就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的表现经验,使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也就是具有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这在朦胧诗中非常有代表性。在艺术上,它也颇能体现朦胧诗的一些特点。如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而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譬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使得这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这种表现方式,和我国古代的诗词非常相像。

教学重点:对本首诗内容及主题的理解与把握

2.理解学生——教学问题诊断

诗难“教”,新诗更难“教”,当代朦胧诗尤其难“教”。选在人教版新课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的《星星变奏曲》,就是这尤其难“教”的一首朦胧诗,更何况它还有朦胧之外的“变奏”!

初三学生虽然学过一些诗歌,并有初步的一点诗歌鉴赏能力,可学的大多是古诗,现代诗还是在这个单元第一次接触。对于《星星变奏曲》的教学,关键是其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其内容,一是对朦胧诗的理解,二是对《星星变奏曲》的解悟。可朦胧诗是特定年代——文革时期,特定诗人的特定诗歌,是当代的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一种新诗潮。有论者称,朦胧诗,是“诗人在觉醒与叛逆、迷惘与清醒、痛苦与庄严、失落与寻找、追悔与重建的感伤诗情中试图建构的一个新的诗学主题”。像顾城、江河和其他“朦胧诗人”所代表的这一代,都是在文革中长大,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或者是在不断的受伤害中经历成长,而这种成长经历和体验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距离实在太大了,所以这对学生来说,是在接触一块新领域,对这种诗歌的风格——较为隐晦而陌生,当然更难理解的是这类诗的情感。

朦胧诗是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因此这首《星星变奏曲》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的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也是难点。

3.理解教学——学法指导分析

(1)这首诗教学的创新点之一是导入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根据对教材和学生地分析,这首诗有以下几种导入法:①借助音乐导入。多媒体播放星星与有关的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段优美的音乐,随着乐曲进入自由想象的空间,听完后把自己刚才想到的意境说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今天我们来学习江河的一首现代朦胧诗《星星变奏曲》,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导入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想象,但学生想象的那种意境,往往与诗歌的意境想去甚远,不能帮助学生很好的靠近这首诗的感情。②借助朦胧诗导入。用顾城的朦胧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种导入能让学生先从简短的朦胧诗来认识朦胧诗的基本风格,再来学习较难的《星星变奏曲》,遵循学生由浅入难的认知规律,但不够简洁,一开始学生就被导得云里雾里,事实上学生不见得明白,更不用说学习下文了。③介绍朦胧诗的特点和作者导入。这种导入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但可能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以上三种导入方式的优劣分析,这首诗的导入方式可以是这样:首先问平时我们说的“话里有话”是什么意思?谁能解释并举例?这种语言的表意不是很明了,给人一种朦胧感。其次在播放舒缓的钢琴曲的同时,师深情地叙述诗人所处的特殊时代和特定的情感。然后说,江河他们一群进步青年为了要表达自己不能直接抒发而又难以克制的感情,就利用诗歌的形式用朦胧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江河的一首现代朦胧诗《星星变奏曲》。这样的导入既可从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起点,从而初步体会到“朦胧”的意思,又通过听音乐激发学生想象的同时,了解“朦胧诗”产生的背景和诗人的情感,为后面对全诗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做了很好地铺垫。

(2)这篇课文教学的创新点之二是探究诗歌内容活动的设计。如果只是简单地从字里行间让学生体会找到能表达情感的字词,这往往会破坏诗歌的意境。虽然《星星变奏曲》是一首朦胧诗,但诗人没有刻意去追求个人化的意象与词汇,涵义也不是特别的晦涩,“朦”而不“胧”,使“现实的黑暗”与“理想的光明”这个主旨在诗歌中表现非常突出。诗人把“星星”放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星”光。强烈表达了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所以像这类抒情性很强的诗歌,宜于朗诵,通过诵读,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但也不是简单而单一地读,而是有层次地读。教者可采取听读、齐读、寻读、对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也读出诗歌的情韵之流、意境之美。其中特别是“寻读”部分,教者借助“本诗的‘意象’有哪些和各自象征是什么?诗中的中心句(即诗眼)是什么?”的简要提问,引导学生读出了诗人笔下的“一颗炽热的心”、“二种黑暗的现实”(一种写满苦难的现实,一种像冬天般冰冷的现实)、“三个美好的世界”(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个像春天般温馨的世界)。

二.随感随想

1.教学分析的意义

教学分析能使教学“立意”更高,内在逻辑线索更明显,目标定位更准确;教学分析有利于明确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合适载体,从而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并处理教学内容,使组织的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分析有利于明确内容呈现的各种可行方式,从而能使教学方式经历“多选一”的优化过程,并有可能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作出创新,使教学更符合语文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教学分析有利于明确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法指导更科学,教学更有效。教学决策之前的分析是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

2.教学分析的视点

“三要素”教学分析理论给出了相对稳定的分析程式:内容及其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学法指导分析。内容及其解析的视点是把握文本内容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并分析本文给学生带来的教学价值。教学问题诊断的视点有:认知起点和认知障碍(预测学生学习新知识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障碍)。学法指导分析的主要视点有:分析教材内容呈现的各种可行方式,并指出各种呈现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从中选择最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的教学方式;分析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教学目标;分析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学习方法和指导策略,特别是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思维的教师指导方法,进而构建合适的教学过程。

3.教学分析的策略

这一过程就是教师正确解读文本,理解本教材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内涵,认识它的教学价值,进而选择并确定适合本文和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其中教学方式的选择,需要教师对文本内涵多维加工,在可行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激活知识的“生命态”(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沟通,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个人经验的沟通,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命实践的沟通),需要根据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有效指导:思维跨度大时的问题暗示、困惑或认识模糊时的点拨,思维受阻时的“原认知提示语”发问、思维偏离方向时的干预、观念碰撞时的评价,回答不完善时的追问、回答有创意时的激励,以及问题解决后提出反思性的问题等。

篇5:星星变奏曲教案

高新区辛店一中 董慧芳

教学目标 :

1.了解朦胧诗特点及其背景。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朦胧诗的特点;理解诗歌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和信念。难点: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探究体悟“星星”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写作背景

师: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曾经说过“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今天就让我们暂时放下繁重的作业,走进艺术的殿堂,走进《星星变奏曲》,来享受一下诗意的生活。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星星变奏曲》。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师:同学们,读懂这首诗了吗? 生:不太懂,又觉得有些懂。

生:感觉好像是写诗人对光明的渴望。师:那么这首诗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江河等。

师: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朗读一遍课前导语。生齐读。

师:从这段文字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诗人希望生活像诗一样浪漫,心灵像鸟一样自由。生:诗人渴望美好的生活。

师:诗人为什么渴望美好的生活呢? 生:因为他经历过心灵的劫难。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写作背景,看是否如大家所言。老师展示写作背景。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

师:从这些背景文字中,我们明白了诗人为什么渴望浪漫而自由的生活。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诗歌,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怀。

生齐读全诗。

师:朗读了几遍,想必大家对诗歌的内容有了大致的理解。现在请同学们按照我的提示语找出相应的诗句,并且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老师出示提示性语句: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

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 一个春天般温馨的世界:

生读“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师:这位同学读准了节奏,语调低沉轻柔,表达出了诗人对蜜蜂一样的甜蜜生活的向往。如果语速再稍微慢一点效果会更好。

生读“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 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师: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来朗读吗?

生:这个夜晚是柔软的,所以要读得轻柔和缓慢。

生读“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师:读得舒缓轻柔,如果再带上微笑的表情,更能表现诗人对这个鸟语花香的世界的向往。

老师出示提示性语句:一种写满苦难的现实:

一个如冬夜般冰冷的现实: 一颗如火般炽热的心: 生读“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生读“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生读“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师:大家找的都非常正确。只是诗歌的最后几句应该读得再高亢一些,以为这是诗人感情的高潮。我来给同学们范读一下。

师范读“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师:同学们一起朗读这几句诗。生齐读。

师小结:在反复地朗读中我们就总体把握了诗歌内容。面对“两种黑暗的现实”,诗人依然保持着“一颗追求光明的心”,并且描绘出了“三个美好的世界。”

师: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我们不仅掌握了诗歌朗读的技巧,还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那么我想请问同学们这首诗上下共两节,它们有什么异同吗?

生:第一节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柔美的、静谧的世界。第二节反映了苦难、寒冷的社会现实。

师:这位同学非常细心,她关注到了刚才我出示的提示性语句。大家说她说的有没有道理?

生齐说:有

师:也就是说上下两节的情境不同。那它们还有什么不同或相同点吗? 生:诗的第一节用了“如果„„谁还需要„„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的句式,第二节用了“如果„„谁还需要„„谁愿意„„谁愿意„„谁不喜欢„„”的句式,它们的句式相同、结构相同,只是个别字有所变化。

师:还有异同点吗? 生:有。前后两节都出现了许多次“星星”。

师:说得好。诗人为什么多次提到“星星”呢?“星星”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生:象征着光明和美好幸福的生活。多次出现,说明诗人愿望的迫切。师:上下两节的主题意象相同,追求光明的主旨相同。

生:还有不同。上节侧重抒发对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下一节侧重抒发对黑暗现实的憎恶。

师:这位同学对诗歌理解的比较透彻。也就是说,上下两节的感情色彩有所不同。

师生小结: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句式基本相同,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情境、意味形成对比。这种情形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因此题为“星星变奏曲”。

三、品读诗歌,揣摩语言

师:《星星变奏曲》是一杯陈年的老酒,又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其中滋味需要我们品味才能领会。现在请同学们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向同学推荐,从意象、意境、情感或语言方面谈谈喜欢的理由。学生小组合作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在切磋中提高鉴赏水平。

老师示范赏析:

“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蜜蜂”的意象使人联想到春天,联想到甜蜜,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世界的憧憬。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己喜欢的诗句。

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生: 我喜欢“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几句诗描绘的世界很漂亮。

师:漂亮在哪里?说具体一点。生回答不出。

师:从视觉上来说,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落满枝头的鸟,朦朦胧胧的白丁香。师:从听觉和嗅觉上来说呢?

生:有断断续续的音乐声,有白丁香的芳香。

师:对呀!所以,这几句描绘出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营造了一个静谧朦胧的意境,令人心生向往。

师:所以赏析诗句,无论情感也好,意境也好,都可以先从意象方面来分析。

生:我喜欢 “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在那个寒冷黑暗的世界里,诗人是那么的孤独,那么的寂寞,但他依然执着地追求着光明。在那样一个暗无天日的时代,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师:这位同学能结合写作背景来赏析,非常不错!

生:我喜欢“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之句中的“柔软”一词,诗人用触觉上的“柔软”来写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用词新奇生动。

师:眼光很敏锐!诗歌的语言往往打破常规,让人耳目一新。比如“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中的“闪闪烁烁”,本来是视觉上的忽明忽暗、若隐若现,用在诗中却写的是听觉上的时断时续、忽有忽无。这种写法叫做“通感”。

生:我喜欢“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找不到的地方”。这句诗表现出诗人献身的精神,如果没有星星来照亮黑夜,他愿意燃烧自己,照亮黑暗的大地。师小结:这首诗语言精炼而生动,联想、想象丰富,使诗歌含蓄委婉,意境优美。

四、仿写诗歌 表达期盼

师:这样美的诗歌大家想不想模仿一下?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3页,看第三大题。

学生看题思考。

师:我先来给大家示范一句。昨晚我看了一条新闻,说是叙利亚的战争导致儿童们遭受严重的饥饿,瘦得皮包骨头。“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和平/谁还需要忍饥挨饿,谁还会/在战火中东躲西藏/寻找片刻的安宁。” 生进一步思考。

生:“如果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再考试/谁还需要挑灯夜战,谁还会/在深夜里发奋苦读/寻找升学的希望。”

生:我接着他的来说。“谁不愿意在寒冷的冬天睡个懒觉/谁不愿意在双休日玩一玩电脑。”

师:他们两个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啊!我想这是大家共同的心声吧? 生齐说:是!

师:现在我用顾城的一首诗来结束这节课,并且送给奋战在中考战线上的同学们:“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篇6:星星变奏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流派。

(2)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 法。(3)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追求,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感情。教学难点:通过对诗歌重点字词的学习,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1)生初读课文,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凝望(ning)颤动(chan)萤火虫(ying)安慰(wei)闪烁(shuo)朦胧(menglong)疲倦(juan)冻僵(jiang)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明确: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概括这两节诗的大意。

第一节诗:黑暗笼罩大地,向往光明世界 第二节诗:否定现实世界,决心追求光明

三、学生再读全诗,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思考其含义:

第一节:诗——像蜜蜂在心头颤动;夏夜——柔软得像一片湖;鸟——像星星一样,落满枝头。理解这些意象的含义:

(1)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馨如梦的美好感觉。}(2)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在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景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得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和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的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总结: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第二节:苦难的诗;冻僵的夜晚;被风吹落的星星

理解:A、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寂寞。星星的颤抖,是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B、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星” 也被一颗又一颗的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深沉,猖獗肆虐的冷酷无情。C、“寂寞地燃烧”又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孤独,燃烧代表牺牲。

四、介绍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作者江河,是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运动的主将之一。

五、解题

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两节异同:都表达了现实中挣扎而向往光明、温暖和自由的愿望。所不同的是第一节正面表达这种企盼,第二节是从反面表达这种希望。

六、总结:

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明确:诗中的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他对光明的渴望。

七、板书设计:

星星变奏曲

温情 浪漫 ———————————————寒冷、残酷

(对比)附课后练习二:

1、“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这是将“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形成类比联想,以想像中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景象与缀满繁星的景象类比,使人意会到令人向往的诗一般的生活境界。

上一篇:梁场排水方案范文下一篇:防跌倒、坠床告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