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

2024-04-20

对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共12篇)

篇1:对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

对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

姓名:饶文勇

摘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党和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保障煤矿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确立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关键词:安全、生产、方针、认识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党和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保障煤矿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确立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安全第一,即确定了安全具有最高价值,处于最为优先的地位,其他价值处于从属地位。也就是说,在生产活动中,首先要树立人是最宝贵的思想,要优先考虑人的生命和健康免受危害和威胁,安全第一方针的精髓在于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并把它置于最高地位,不管伤亡人数是多少,每起伤亡事故都是悲剧,都是应该努力加以避免的,因为人的生命损失是不能靠生产创造的财富挽回的,而财富可以再创造。

从安全生产的具体实践来说,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各级政府,煤矿管理人员及职工把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切实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当生产建设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是第一位的,要努力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预防为主,就是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上面,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要实现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在事故预防与事故处理的关系上,只有以预防为主,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之中。“预防为主”意味着依靠科技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一切不良条件和行为。“预防为主”要求对矿井自然灾害因素和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要事先辩识、分析和评价。从管理高度研究如何有效预防、控制事故,指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予以实施,达到防止灾变、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

要把煤矿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到实处,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安全五要素到位和“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安全生产“五要素”即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这五要素涵盖了保障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全面而科学,只要在这五要素落实到位,事故就会得到有效揭制,安全状况就会好转。“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安全管理,安全装备和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三个基本

保证,缺一不可。

二是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标准,企业管理的全部内容和生产的全过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任何决定、办法、措施都必须有利用于安全生产、把坚持“安全第一”方针作为选拔、任用、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把安全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承包内容,把安全技措工程,安全培训列入和月份生产和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人财物优先保证安全生产需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安全指令和文件,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到安全生产全过程,业务保安要搞好,安全教育要广泛深入等。

三是要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为了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必须坚持以下措施:

1、强化安全法制观念,必须树立依法行事,依法治理安全的观念。出了事故,不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党纪责任,而且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煤矿主要负责人作为安全第一责任者的责任,严格执行矿长下井跟班制度,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责制,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岗位,分解到每一个人;

3、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

5、加大煤矿安全监察力度,做到从严执法,公正执法;

6、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使全体职工学好安全

生产方针、安全法律、法规,了解本矿安全现状,本矿安全措施、熟知安全技术知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自觉遵守法律规章,以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7、关口前移,做好事故预防工作,把预防工作放在主要位置,预防事故在先,处处谨慎,坚决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以达到防止突变,控制事故之目的;

8、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事故发生后,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

9、加大对事故责任人处罚力度;

10、要切实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权利。

为此,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一系列重大部署,坚持抓不懈,警钟长鸣,切实做好煤矿安全工作,以促进煤炭工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篇2:对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

学号:102号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之一,其煤矿大多属于地下开采,且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开采技术复杂,生产环节较多,随时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

目前,我国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伤亡人数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情况,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更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政治面貌,这些情况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影响极大,这与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际价值更为不相称。尤其是在当代越来越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更为重要,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为主、以人为本”,因此安全生产既是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前提,也是确保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没有一个安全生产的局面,煤炭企业的各项工作都不能顺利进行,显然,安全生产即是广大煤矿职工和家属的强烈愿望,也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

纵多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总是以人的不安全因素行为起始,以人的伤害最大而告终,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由此而生。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旨意就在万事以人为先,即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把人的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当生产建设等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树立人是最宝贵的思想,努力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经营的各项指标,因此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产生最大的经济利润”。才会有生产经营活动的产生,生产经营活动又需要人去操作,人去管理,而管理则要以人为主体,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要想得到利润就必须生产,要生产必须有人组织,有了人就必须要安全,由此可见,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势在必然。

煤炭生产,作为一个特种行业,就在于它随时都有五大自然灾害的威胁,那么煤炭生产、安全第一,就成为煤炭行为行业的必然属性,要想安全生产,其关键就在于加强企业管理。而在管理活动中,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人管理,上下衔接形成一条以人为主体的管理链。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故此,一切管理必须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而确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边就要求煤矿企业在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把安全工作考虑在前,为确保生产安全,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这些制度的建立,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人,原因有二:其一,这些制度必须是能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其二,这些制度必须由人去操作,要具有可操作性。否则,你的规章制度就是一纸空文,毫无实在意义。无论是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或是生产经营管理,均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要使企业全体人员能够明确整体目标,各自的职责,工作的意义和相互关系,从而在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和创造性的完成各自的任务。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问题,作为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来讲,我认为关键要作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预测预报

提高认识,就是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生产行为准则,把人放在万物、万事之首,只有人才是第一位,最重要的因素,凡事都要想去先保证人的安全,想信只能有了人的安全,其它的生产目的才能明确,目标才能实现。前面我们讲到企业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试想,我们不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盲目目冒险蛮干,一旦发生死亡事故,按照上级文件规定:死亡一人,直接赔偿20万元以上,停产整顿,并处罚款等,请问,这是怎样的一笔利润帐。所以我认为企业主要负责人,一定要提高以人为本的思想认识。

预测预报,就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前提下,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技术手段,事先对灾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条件、危害等作出全面的分析预测。比如:对瓦斯积聚的原因,爆炸的条件,冒顶的预兆,顶板压力的显现周期等事前作出分析、预测,然后及时的用各种可能的手段作出预报,使所有从业人员知道。了解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的条件、原因,甚至是时间、地点等,从而小心防范,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尽一切可能阻止灾害事故的发生,或者遇到事故时,临危不乱,积极的自救互救,确保人的生命安全或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防范措施、重在落实

防范措施,是指为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在灾害事故发生前,所编制的预防事故发生的保护性的措施。如:“一通三防”方面和防尘、防火、防水措施;预防冒顶事故的措施;作业规程,安全措施;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等,一定要在来前预先编制,贯彻到所有从业人员中去,使人人知道,并掌握预防措施。这是安全生产的前奏。

重在落实,主要讲的是有措施是绝对保证不了安全生产的,措施有了,这只是写在纸上的条条,要想真正的安全生产,关键在把措施落到实处,这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比如说:我们措施要求,采掘工作面必须洒水防尘,但现场实践中,有人认为洒水麻烦,不愿洒;你说加强支护,预防冒顶,他不愿运柱,却少支柱,削弱支护强度等,如此的作法,你说要能安全,能不出事故吗?回答是:不出事是偶然的,出事才是必然的,由此认为:要想确保安全生产,防范措施,重在对其逐条落实到现场。只有当我们把防范措施落实到了现场,我们的安全才有保证,也才能保证。

三、强化培训,提高自保互保能力

强化培训,是指对从业人员采取强制性的培训教育。目前乡镇煤矿中,采掘一线职工基本上全部是农民工,文化程度极低,安全意识较差,职工队伍流动性大,安全教育缺乏,违章作业现象时有发生,从业人员自保互保能力差,人的不安全因素较为突 出。所以,要想 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强化职工教育培训势在必然,迫在眉睫,现实中,有部份职工安全意识较差,你让他接受教育培训,他认为没有必要,干几天我就走了,学不学没关系,你讲的只是书上写的,只是理论;我是工人,只要有力气,会干活就行了,对于这部份人员,最好的办法就是强化培训,否则就不准入井作业,这也就是我所理解的强化培训。

通过强化培训,职工的技能、素质得以较好的提高,知道为什么要定那么些规章制度,要学那么多的规程、措施;掌握了灾害事故发生的原因、预兆、危害等;知道怎样干是违章,怎样干才是正确的,怎样干才能保证安全;了解到自己岗位的安全责任;懂得了当发生灾变时,怎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安全时;这就是员工的自保能力。只有在员工自保能力提高后,才有可能实现员工自身或本岗位的安全。只有员工实现自保后,才能实现员工的互保。

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只有在员工或岗位上实现了自保和安全生产后,才有可能实现员工之间的互保,此时才会有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实现,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安全生产。反之,企业实现了安全生产,员工的人命才会安全,身体才会健康,以人为本的目的才能实现。

篇3:浅谈对刑事工作方针的认识

侦查是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是刑事诉讼程序的一个重要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刑事诉讼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规定,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人民检察院是法定的刑事侦查权的机关,对分管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的行使侦查权。

刑事侦查是公安机关以刑事案件为目标,依据国家法律,运用侦查策略、手段和刑事科学技术,发现、控制犯罪和揭露、证实犯罪的一种专门活动。刑事侦查工作的任务,是通过侦查破案、揭露和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保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包括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两方面的内容。打击犯罪就是要对破坏社会秩序触犯刑法的犯罪分子,采取有效的措施,把他们查获归案,并使其受到应有的惩罚。预防犯罪就是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防止和减少犯罪案件的发生。

(一)通过侦查破案,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

刑事侦查工作的任务主要是侦查破案。因为刑事案件发案率高,危害性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安定。所以,在整个治安工作中,这项工作占有突出的地位。

(二)通过预防犯罪,减少、控制刑事案件的发生

打击犯罪固然很重要,但预防犯罪同样是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无打不安,无防不稳。在某种意义上讲,预防犯罪是一项治本的工作,通过预防犯罪减少刑事案件的发生,这是社会秩序得以安定的标志。发案率降下来了,刑事侦查部门才更有精力去侦破那些大案、要案,摆脱“破不胜破”的被动局面。因此,通过预防犯罪来减少刑事案件的发生是刑事侦查工作任务的又一重要方面。但是,这个项工作的面很广,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只靠公安机关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预防犯罪,从宏观角度讲,它是全党、全社会的任务,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综合治理。

二、刑事侦查工作方针的形成

刑事侦工作方针是在长期斗争中不断总结,完善发展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刑事侦查工作就提出“及时破案”的方针,并在1955年第一次全国刑事侦查工作会议上确定下俩,这对当时集中搜查和打击犯罪分子,加强专案侦查,提高破案率,保卫党的中心任务的完成,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60年代初期,根据十多年的刑侦工作的基本经验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刑事犯罪活动的严峻情况,对原方针做了适当的补充,增加了一些内容,即“抓住时机、积极侦查、依靠群众、及时破案”的方针,并将其写进了1963年制定的《刑事侦查工作细则(草案)》中,这一方针比“及时破案”的方针要充实丰富很多。十年动乱中,遭到毁灭性破坏,刑事侦查工作也彻底被否定。粉碎“四人帮”以后,公安部于1978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治安工作会议,通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认真总结28年刑事侦查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刑事侦查工作16字方针做了调整和修改,把“抓住时机”改为“抓住战机”,这样更富有战斗性,把“依靠群众”由第三句,放在方针的首位,这充分体现了依靠群众是刑事侦查工作的基础,这就形成了“依靠群众、抓住战机、积极侦查、及时破案”的16字方针。到了80年代又增加了“先发制人、速战速决”的方针。

三、刑事侦工作方针的内容

(一)“依靠群众“是做好刑事侦查工作的基础

依靠群众同刑事犯罪作斗争是公安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刑事侦查的特色。依靠群众是依靠大多数包括依靠犯罪嫌疑人家属在内的广大群众。

(二)“抓住战机“是刑事侦查工作的关键

抓住战机就是抓住最有利于我们侦查破案,而最不利于犯罪分子隐匿逃跑的时机,突出一个“快“字。

(三)“积极侦查“是对刑侦工作的基本要求

积极侦查对刑事侦查工作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接到报案后,侦查指挥员要高度重视,闻风而动,迅速组织力量认真勘察现场,分析判断安庆,采取各种侦查措施、手段积极开展侦查,以主动进攻、速侦速破。二是在日常工作中,有计划又不做地加强基础业务建设,积极主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搜集情报、信息,发现线索主动进攻,发挥侦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严密控制犯罪活动场所和重点犯罪嫌疑人,一旦发现预谋犯罪线索,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将犯罪消灭在预谋阶段。突出“干劲“。

(四)“及时破案“是刑事侦查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

刑事犯罪的现行破坏,无论是已经实行或正在实行都具有现实危害性,给国家、集体和个人生命造成严重损害。刑事案件只要查明案情,查清犯罪事实和犯罪人,取得确凿证据,就应破案。

近年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刑事侦查工作的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考察,从而对刑事侦查工作方针的表述产生了新的认识。新的刑事侦查工作方针应该表述为:利用社会资源,依托信息科技,整体协同侦查,依法高效办案。

1. 利用社会资源

利用社会资源,是指现代刑事侦查工作必须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社会资源,以弥补侦查专业资源不足的压力,提高侦查能力和效果。利用人力资源,是现行刑事侦查方针中“依靠群众”含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和延伸,即直接利用群众协助侦查,直接发掘、利用群众所掌握的案件情况开展侦查。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由于人口流动的增加、人际联系纽带的减少,公民目击犯罪、获取有关犯罪情况的机率大大减少现代社会侦查工作中必须善于通过经济杠杆和证人保护机制,实现对人力资源发掘、利用的最大化。

2. 依托信息科技

现代侦查必须以信息和科技为支撑点和基础。以侦查信息系统为平台整合各项公安基础业务、刑侦基础业务;以行动技术和刑事科学技术为依托加强侦查手段建设,拓展侦查手段的类型与内容,提升侦查手段功能与水平。信息主导下的侦查工作,将推动侦查活动由人力密集型侦查方式向信息密集型侦查方式演进,实现侦查工作的信息化。侦查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必然要求实现对各类信息———侦查专业化信息、公安信息、其他政法部门信息、社会信息采集、发掘、整合的最大化。

3. 整体协同侦查

整体协同侦查主要是指通过有效的协作方式,对分散的侦查警力资源及其他侦查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侦查活动由行政地域封闭走向行政地域开放,由警种领域封闭走向警种领域开放,使侦查资源的整体功能在侦查中得到充分发挥,使侦查效能得到整体提高。

整体协同侦查包括不同区域的整体协同侦查和不同警种的整体协同侦查。强化侦查协同,是犯罪活动流动化、犯罪手段现代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形式有组织化对侦查活动的必然要求。不同区域的整体协同侦查,是指通过对不同区域的警力资源及其他相关侦查资源的整合,使侦查活动打破画地为牢的封闭化侦查格局,实现“立足本地,破全国案件,抓全国逃犯”的侦查战略目标。不同警种的整体协同侦查,是指通过对不同警种侦查资源的整合,使侦查活动打破刑事警察或其他单一警种单打独斗、包打天下的侦查格局,形成立体作战的侦查模式。

实行整体协同侦查,通过有效整合侦查资源,可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侦查整体力量阵容,使“有形战线、无形战线、虚拟战线”多管齐下,构成侦查活动的恢恢法网,提高侦查打击犯罪的整体战斗力。

4. 规范刑事诉讼职权主体

人与法之间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连接的,法的良莠与人的素质高低之间是互为补充、互相制约、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好的法律需要高素质的人来实施,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同样,刑事诉讼法的准确适用必须依托司法人员来进行,因此,刑事诉讼法适用主体的职业素质对于刑事诉讼法的准确适用有着决定性作用,相关法官、检察官、警察等司法人员素质不高是我国面临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推进以及职业竞争机制的确立,我国法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近年来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尽管法官精英化的目标还相距甚远,但是已有根本性的进步。在把好法官入口的基础之上,应加强法官的职业培训,向其灌输法官职业共同体的理念,强化其职业道德的教育。

5. 依法高效办案

依法高效办案包括依法办案与高效办案两方面的含义。

依法办案,是指侦查办案活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依法办案是依法治国方略对刑事侦查工作的必然要求,刑事侦查工作必须完全纳入法制的轨道。

高效办案,是指侦查办案必须追求高效率、高效益、高破案率的侦查目标。这是由中国的特定国情决定的:必须着力加强刑侦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和刑侦业务的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侦查体制改革和侦查机制创新,积极但又必须十分慎重地推进刑事诉讼程序的改革与刑事证据立法的完善。

篇4:对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

关键词:安全生产;成本投入;经济效益;相互关系

一、事故致因关系

凡是发生事故都是有规律和原因的。之所以发生事故都是能量的失控,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存在的缺陷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通过对北露天煤矿2010年至2012年发生的一起轻伤事故,二起不列级非伤亡事故。对三起事故进行分析,就可以折射出成本投入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案例一:2010年12月21日推土机司机包某在保养时,不慎将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夹伤,造成轻伤事故。案例二:2011年9月7日 12号前装机司机徐某在地销煤现场作业清煤向后倒车时,不慎与星火3909号常某的拉煤上站自卸车相撞,造成前装机水箱漏防冻液和发动机护罩变形串位轻微非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为9500元左右。案例三:2012年4月23日挖掘机司机李某在保养时,由于未挂牌检修和进行交底,盲目起车,造成发动机粘缸发生一起一般分伤亡事故。经济损失10余万元。

发生上述三起事故原因的共同点:(1)不安全行为是操作者安全意识不强,存在着侥幸和麻痹大意思想;(2)不安全状态是设备检修没有排除完故障危险点,盲目操作,倒车不认真观察,明知有危险,在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冒险操作;(3)管理上的问题是不重视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执行规程,违反规程和制度。

整改对策:(1)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和安全投入,严格执行检修挂牌和检修交接班制度,坚持班前检查制度,强化安全检查与监督。(2)加强设备保养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杜绝违章行为,举一反三,落实各级安全责任。(3)结合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注意观察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归根到底就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安全责任、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员工自身素质不强,防范事故能力差。要逐步解决这些薄弱环节,需要适当加大成本投入作为依托,才能做到安全生产重在落实,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各类事故发生。

二、事故与成本的关系

良好的安全环境是靠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呢?从上述事故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要保证不发生事故或少发生事故,必须要根据本单位特点,对安全措施的落实给予适当投入。要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就必须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投入,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安全操作技能;要保证人员安全就必须在危险场所或道路特殊地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遵守安全警示提示,做好自我保安;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就要为一线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志,定期公布检测数据;控制粉尘最有效的方法是持续对采场和运输道路洒水降尘;开采采场底部煤炭,就必须加大疏干排水的投入。如此种种都离不开有效的安全投入作保障才能实现。因此说,保证安全离不开安全资金投入,没有适当的安全投入,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只是一句空话。

三、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就煤矿整体而言,企业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花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煤矿成本除了人力、设备投入外,那就是安全成本。一些急功近利者错误认为安全投入就是白花钱,属于肉包子打狗式的投入。结果,事故隐患增多,人员安全素质下降,“本质安全”度降低,必然事故事件不断发生,甚至酿成大事故。所以,有头脑、聪明的煤矿负责人都对安全成本“情有独钟”,决不追求“最小化”投入,换取事故不断出现作为代价。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目的适当投入安全成本,以保证生产顺利可靠进行,保证安全与经济效益得协调统一。

四、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煤矿安全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得到安全稳定发展的大问题。煤矿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以保证安全生产为前提。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是要保证必要的、适当的安全生产投入,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是煤矿企业减少事故、有效落实安全措施和控制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减少企业因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控制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其实就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我们只有摆正和协调好安全生产与成本投入的关系,摒弃安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的错误行为,真正把安全放到第一位,才使煤矿安全责任、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有效防控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

篇5:对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

影响约束很大,不同的地质构造和煤层的赋存条件决定了必须采取不同的开拓开采方法,并且带来了许多自然灾害,如瓦斯、煤尘爆炸、矿井火灾、顶板冒落、矿井透水等等,这些都是煤炭生产特有的不安全隐患,人们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巨大的不幸。而且煤炭生产系统复杂、工作场所黑暗狭窄,人员集中,采掘工作面又随时移动,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会使移动的采掘工作面不断出现新情况和问题,如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可能会导致重大灾害事故,这就给安全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在煤矿生产中,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各生产环节都必须相互配合,互相适应,而每一个环节又会发生一些特有的事故,致使打乱生产秩序造成生产过程中断,甚至人身的伤害,为此,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采取切实的安全措施,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生产虽然生产过程复杂,不安全因素多,但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控制或基本控制矿井中的各类灾变事故是现实和可能的。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就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煤矿部分领导和职工尚未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把安全第一的方针深入地贯彻到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没有处理好安全与煤矿生产建设的关系,甚至有时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根据统计表名,我国煤矿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安全第一的方针是人们经历了多次惨痛教训,付出了血的代价才认识到的。煤矿各级领导和职工应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了取得生产上的主动权,摒弃靠侥幸过日子的状态,就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方针。多年的经验教训证明,什么时候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煤矿生产事故就下降,生产就搞的好;什么时候忽视了安全,煤矿生产事故就增加,生产肯定就搞不好。因此,要搞好煤矿生产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安全就是生命,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就要服从安全。安全第一方针也是根据我们国家的性质和社会生产目的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护人民的利益,在组织和发展生产、提高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的同时,就要竭尽全力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也是从工人阶级的立场和革命人道主义出发而规定的神圣职责。安全第一的方针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有实质的内容和要求;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在煤炭产过程中就应该做到:

1、把安全第一作为煤矿生产建设的准则。在煤田地质勘探、矿井设计、计划、生产、建设的全过程和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及全体煤炭系统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优先满足安全的需要。如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坚决服从安全,不消除事故隐患不许生产,不安全不准生产。

2、主管领导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上至主管矿长下到基层区队长都要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要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命令、条列、规程。指挥生产建设安全要先行,要优先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业务保安制度,让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负担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抓紧,人人抓紧,并给予每个矿工保护自身安全、参加安全管理的权利。

4、坚持预防为主。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要预先熟悉并掌握矿井的自然灾害因素;预先分析发生各种事故的可能性和地点,预先采取防治措施;预先制定事故处理计划;同时,必须进行科学管理,文明生产,为矿工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环境。

5、制定安全法规,严格安全检查。在煤炭工业的生产中,要制定煤矿安全法则,作为执行安全第一方针的标准和保障。煤炭系统各企业事业单位都要根据安全法规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以保证安全第一方针的具体执行。要建立安全监察机构,配备足够的原则性强、业务水平高、工作扎实的干部,并给予他们能足以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能力要建立严格的安全奖法制度,对违章造成事故的责任者必须严肃处理。贯彻执行好安全第一的方针,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必须认真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与生产是辨证的统一,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没有安全的生产是不可能的。安全第一的方针是在生产的范畴内制定的,是以安全与生产中的其他经济、技术指标(包括产量、质量、效率、成本、利润)相比较而提出来的,所以,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是生产,没有煤矿生产就无所谓煤矿安全,而安

全第一的对比条件则是矿井生产中的各项经济指标。也就是说,在组织生产中完成各项经济指标时,要把安全指标放在第一位。煤矿各级领导要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在讨论、研究生产时,首先要讨论、研究安全工作,在计划、布置、检查、生产的同时,首先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安全工作。负责生产的工作同志,要重视关心和主动

搞好安全工作,负责安全工作的同志,要通过搞好安全为生产服务,促进生产计划的完成,保证稳产高产。

2、群管于专管的关系。安全工作要以专管为指导,群管为基础,做到专管与群管的密切结合,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及《煤矿安全规程》和各种技术措施,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3、规章制度和技术措施与工人技术水平的关系。有关安全生产的合理的规章制度是煤矿职工同自然做斗争的经验总结,能够保证工人的安全生产。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并坚决落实执行合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还要注意制定重大的安全技术措施,创造工人能够安全生产的物质条件,要组织工人学习安全生产的技术知识,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对安全技术规程能弄懂、弄通、会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做到安全生产。

4、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关系。实践证明,保证工程质量、就能保证安全,消除事故隐患,就能稳产高产,工程质量的好坏对矿井安全生产有直接关系,许多事故的发生,是有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因此,一定要严格工程质量、这是煤矿生产的特殊要求,要坚持执行各种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严禁用行政命令强制工程验收,以确保安全。

5、精神(艰苦奋斗)与科学态度的关系。把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科学态度紧密结合起来,在指挥和进行生产时,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和煤矿安全的规章制度,不能瞎指挥,盲目蛮干。实践证明,只有尊重科学按规程办事,就可以避免伤亡事故,就能保证安全。

篇6:对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

“临时抱佛脚”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但却经不起明眼人的审查、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问题与隐患能隐藏一时,却也能在不经意时爆发,它若爆发,随之而来的,会是可怕的事故。对安全与隐患,轻易地相信自己的经验判断,而没有及时地采取措施,热衷于临时突击,当问题被查出,本身受到处罚,心里才明白平日里的不重视、不作为是多么地危险,然而此时的后悔与叹息,又有何用呢?

“没有铁打的基础,撑不起高楼”。安全工作,只有一点一滴地日常积累,让安全真真正正地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安全生产工作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这样才能做到事故预防和在事故面前从容镇定、游刃有余。

四、安全生产要强化细节管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也许太多的人,总不屑一顾安全管理的细节,殊不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

安全生产无小事。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带着“显微镜”深入一线检查隐患,运用“放大镜”及时整改隐患。要从大局着眼,从细微处人手,想在心理、挂在嘴上、看在眼里、跑在腿上,时刻绷紧安全这个弦。始终关注细节,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安全管理尤其要注重从细节入手,不忽视每一个细微环节,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漏洞,不留下任何一个死角,只要能抓住这个细字安全工作就能落实到实处。

五、搞好安全生产基层班(组)长职能转变是重点

搞好班组长职能转变。首先要加强对班(组)长的教育,搞好班(组)长的安全学习培训,通过教育,使班(组)长改变原有重生产轻安全的思维方式,弄明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现场管理与安全的关系,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其次,要加强对班(组)长的考核和管理,要经常不断地严格考核班(组)长的安全工作情况,好的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给予奖励,差的要严肃地进行批评帮助,给予处罚。要树立典型,通过电视、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介绍他们的经验,宣传他们的事迹,使广大班(组)长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再次,对于安全上不称职的班(组)长要及时撤换,把班(组)长的工资奖金和安全挂起钩来,以利于班(组)长职能的转变。

六、强化培训,提高素质,筑起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要按照“强化培训、分级管理、考核发证、提高素质”的总体要求,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使安全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培训质量。可以采取生产安全口的主管人员及基层管理人员到专业培训机构脱产学习,区队操作人员企业内 部强化培训,员工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七、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要做好安全工作的现场管理,领导干部、安监干部、业务科室有关人员等就应经常深入井下了解、检查安全情况,但机关人员往往8点班下井多,二班、夜班下井少,而夜班正是工人们精力不佳、容易发生事故。所以要把安全工作重点放在中、夜班,实行巡回检查,特别是加强了对边远地点和零散作业区的检查。安全监督检查,不但要有量的要求,而且要有质的要求,安全监督检查员不能仅限于提出问题、查出隐患,还要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区队解决实际问题,处理隐患。另外,对于查出的安全隐患,安监部门要整理分类,及时向领导汇报,向有关业务科室通报,并勒令责任单位及时处理。

八、加强技术管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井防、抗灾能力

科技是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而且科技必须通过管理才能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煤矿应当加强技术管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具体说来有四:一是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优化巷道布置,搞好采掘接替,增强生产后劲,为安全生产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创造了一个宽松环境。二是要抓好“一通三防”工作,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坚持“抓小防大”、“只认瓦斯不认人”,把瓦斯超限当作事故来进行追究根源,积极从系统上、工艺上进行通风瓦斯管理,防止瓦斯积聚超限,切实做到“一通三防”重中之重。三是要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不放过任何一处出水点,认真搜集水量、水压、水质和气味,分析水源和路径,提出防范措施。

技术管理与工人实际操作相结合,深入实际在安全规程范围内如何与实际相结合。技术管理不能脱离实际。技术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在实践中指导生产,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改进。地质条件改变了,其技术措施应随之改变,而技术措施改变离不开工人实际操作中的经验总结。要发挥现场第一线工人的聪敏才智,深入现场和工人打成一片,总结经验,吸收好的东西。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是长期的工作,我们必须牢牢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在实践中,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抓安全促生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政治、经济效益,并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来保障安全生产,我们的煤矿企业才能做到少出事故和不出事故。

内蒙古宁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篇7:对煤矿安全文化的几点新认识

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求得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依托。但也有不少的人认为,企业文化无非就是出几本宣传手册,组织一些员工开展文体活动,搞搞培训而已。其实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只有对安全文化认识清楚了,才会感觉值得去做,才有心劲去做成做好。随着几年来安全文化建设的初步实践,我对安全文化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些认识是:

安全文化的地位是煤矿的首要撑天柱。安全文化是列为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之前的 置管理,实现环境刷新。要以文化行,就是用文化来改变从业人员的行为。要通过班前礼仪,准军事化训练等方式,对矿工进行训练。通过训练改变矿工自由散漫的行为,形成训练有素的矿工队伍。环境和行为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两个重点,缺一不可。

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是一手抓本质一手抓载体。企业愿景、精神、使命、作风是安全文化的本质体系。企业形象、环境、行为规范、安全礼仪是载体。本质体系是目标,载体是实现目标的桥和船。我们既不能只抓安全文化的本质而忽视载体,也不能只抓载体而忽视本质。只有一手抓本质一手抓载体,两手都要硬,才能达到安全文化的本质。

篇8:对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

1.1 机电工作者受教育程度低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机电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对煤矿机电操作的安全与否影响重大。在20例事故中, 负责人仅接受了小学教育的占38%, 接受了初中教育就辍学的有39%。这一数据反映了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机电操作人员受教育程度低下, 安全意识淡薄。我国煤炭产业长期以来都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多数企业不得不通过后期教育来提升员工素质及工作技能。常出现后期教育不全面、教育方式与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方式相脱节的现象, 培养的员工技能及素质仍然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也当然不能防止工作中的安全事故发生、工作方法不当的事件再现。由于煤矿专业人才不足, 专业人才的工作力度及压力在不断加大。

1.2 机电人才仍需培训

近些年, 我国煤矿产业快速发展, 相关煤矿机电人才培养场所也在不断扩大。但也不能避免的带来了人才培养方式不合理等问题, 这也会造成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合格, 这与企业对人才素养要求较高是相矛盾的, 所以相关教育场所的经济收效也不高。为了获得经济来源, 这些场所难免会动歪脑筋, 借帮助考试生舞弊过关来增加收入。这又使得多数人对培训工作不重视, 采取应付的态度, 让机电专业人才培训难以做到位。

1.3 机电设备换新和维修工作有待提升

煤矿的需求量较大且需求不断加大, 多数煤矿企业在生产服务中多重视产量, 而忽略产煤过程和产煤质量, 因而对机电设备的投入资金较少。当前, 我国许多机电设备多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要么设备设施过于老化, 要么设备服务时间过长, 处于即将退休状态。这对于煤矿生产都是极为危险的, 可能随时都会引起煤矿事故爆发。另一方面, 还有许多机电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 导致机电设备出现很多问题。煤矿企业对维修工作的认识也存在局限, 对相关工作的投入资金也较少。

1.4 深度开采给机电设备带来的影响

目前, 我国矿井深度多为600m~800m, 还有些矿井超过1000m, 矿井的深度在不断加深。也带来了煤矿机电运作难度不断加大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 如:线路网络复杂、供电线路长、负荷增加等。矿井深度的加深, 同时带来了其他设施设备出现重大问题, 若不及时处理, 也会致使重大事故降临。

2 如何防止煤矿机电事故

2.1 科学管理综采机电设备

员工的受教育程度越高, 对企业施行的管理方式越高效。要是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低, 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也会不高, 就时常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这样便不利于企业的管理。但是接受过高水平教育的管理人员会严格按标准管理相关部门, 提高企业的管理效果。所以在落实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 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不可或缺。良好的管理策略为煤矿发展带来美好前程, 为煤矿企业发展注入鲜活血液, 提高企业经济收益。所以煤矿企业要尽全力引进高素质、高技术人才, 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不断为企业发展创造竞争优势。

一个切合煤矿发展的综采机电设备管理队伍, 能促进煤矿人才在相应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 发掘人力资源管理对促进生产的巨大潜力。要通过良好的煤矿管理方法来加强企业管理, 增加企业发展动力, 从而提高企业收益, 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活力和竞争力。

2.2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选拔一定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比如:考核过关后, 方可让员工入职, 但是考核一定要是公平、公正的, 而且要是严格的, 不能让舞弊盛行。通过规律性的组织技术大赛, 让员工自主的学习相关知识, 而不是被动的“填鸭式教育”, 不是强迫员工学习, 而是通过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 开展鼓励性教育。对技术性要求高的特殊工种, 要少用临时工, 让高素质、有能力的人去做这项工作。但是也别忘了对所有员工都提高工作要求, 让他们有独立解决各项设备问题的能力, 以免出现了问题, 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还要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让工人有更好的工资及工作环境, 减少优秀员工跳槽行为。

2.3 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力度

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一直是机电设备的重头戏, 应该采取科学的维修保养措施, 挣脱传统的束缚, 发挥创新的能力使用新型设备进行检查, 一旦检测出故障所在就立即维修, 以免问题扩大化破坏其他设备, 一定要有没有完全维修好绝不使用的执念。企业在招聘设备人员时一定要求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对于机器设备等要经常检查, 而且是彻底的检测, 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因为设备的运行都是环环相扣, 哪怕只是一个细微的问题也会影响整个运行过程, 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严重时会造成人身伤亡。在检测过程中, 一旦发现问题要迅速维修, 并且要刨根问底, 查清问题的原因所在。另外对于管理者来说, 对于设备操作员要有一定的严肃性, 做到两个不放过, 即未处理损坏问题不放过, 损坏责任人未严肃教育和处理不放过。员工上下班做好交接工作, 并且双方对于设备的损坏程度和损坏原因进行登记。

2.4 加大设备的投入和改造

随着社会对煤炭需求的加大, 煤矿生产也要提高效率。首先, 操作人员方面, 要求少而精, 必须减少人员的投入, 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责任感。其次, 流程方面, 要使用一流的工艺流程。最后, 设备方面, 要加大设备投入的资金, 使用高功率的采煤机和综掘机, 更新各种设备系统, 如变电所检测系统和轨道检测监控系统等。使我国煤矿产业完全达到安全高效的能力。

2.5 完善相关建设制度

企业长久发展光有行动, 而缺少了指导行动的策略是极为危险的。有了行动, 企业会变化;有了良好的行动指南, 企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所以企业要制定良好的行动指南, 即合理的规章制度。把安全责任制度细化到每个人, 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感, 从而安全生产。但是还要坚持奖罚分明, 来推动员工主动学习, 让他们自主提升自己的素养, 从而完成生产的效率提升。

3 结语

煤矿企业只有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 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提高员工素质, 才能做到安全高效生产, 才能增加企业盈利。

摘要:煤矿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煤矿机电系统又是极为重要的部分, 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直接影响煤矿生产的效果。本文针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综采机电设备出现的难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煤矿机电,综采设备,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艾军.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预防煤矿机电事故发生[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2:81.

[2]付超, 等.煤矿机电设备的事故与对策[J].化工管理, 2013, 22:154.

篇9:对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

关键词:煤矿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对策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47%的矿井属于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在当前煤炭市场的推动下,部分煤矿存在突击生产或盲目超产现象,造成近几年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除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意识外,关键是建立煤矿井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形成煤矿井上、井下可靠的安全预警机制和管理决策信息通道。所以当前现代化矿井的生产不仅要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生产自动化的问题、又要了解各种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信息。建立安全生产、调度和管理网络系统,对井上、井下安全生产全面了解,靠及时准确的信息指挥生产和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煤矿设计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作用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传感器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防爆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矿井安全生产监控领域应用的产物,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机电设备的利用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中心站(包括应用软件、计算机及外围设备);②信息传输装置(包括传输接口、分站、传输线、接线盒等);③传感器和执行装置。具体来讲,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指对煤矿的瓦斯、风速、一氧化碳、烟雾、温度等环境参数和矿井生产、运输、提升、排水等环节的机电设备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用计算机分析處理并取得数据的一种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可以为各级生产指挥者和业务部门提供环境安全参数动态信息,为指挥生产提供及时的现场资料和信息,便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另外通过对被测参数的比较和分析,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报警、断电和闭锁,便于制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及时指示最佳救灾和避灾路线,为抢救和疏散人员、器材,提供决策信息。

二、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存在的几个问题

①诊断功能有待加强,系统的可维护性低

现场设备在线故障诊断、报警、记录功能不强,现场设备的远程参数设定困难,影响系统的可维护性。作为管理维护监控系统的辅助手段,部分系统只能对系统的通讯状况诊断,不能详细地判断故障的性质和故障点。但实际工作中要求能迅速判断出分站、传感器或电缆故障之间,或短路报警与真实超限之间的区别,为维护人员提供故障的类型和方位,以便于迅速处理故障地点。

② 现场管理和维护水平欠缺

尽管我国各省市煤炭管理部门都强制性要求各大、中、小煤矿的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而且近几年再次加大了对矿井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但一些地方国有煤矿,特别是乡镇小煤矿,多数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而不能正常使用和维护已装备的系统,甚至对系统配接的传感器根本不进行调校。另外,在大多国有煤矿还存在着监测监控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已经存在的监测监控管理制度执行不严、对监测监控系统的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③ 通信协议不规范,可集成性差

因为没有一个符合矿井电气防爆等特殊要求的总线标准,所以现有生产厂家的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几乎都采用各自专用的,互不兼容。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缺乏互操作性、互换性,因此可集成性差,不易于系统功能扩展。在使用中,个别系统虽经多次升级改造,仍不能实现系统资源的有效共享,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孤岛”,严重阻碍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④ 传感器质量和性能差

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配接的甲烷传感器和CO传感器已成为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和监测煤炭自燃发火灾害预测的关键技术装备,并越来越受到使用单位和研究人员的普遍重视。但在现场使用中,虽然系统主机、分站以及软件已经不断进行升级,但国产安全检测用的传感器几乎全部采用载体催化元件,长期以来我国载体催化元件一直存在使用寿命短、工作稳定性差和调校期频繁、灵敏度漂移以及制作工艺水平低等缺点,严重制约着矿井有害气体的正常检测。另外《煤矿安全规程》中对甲烷传感器的调校有严格的规定,调校工作需要专用器具和标准气样,对调校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很多煤矿往往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等原因而不能按时对系统进行维护和调校,甚至从不调校,严重制约了矿井有害气体的正常检测。

三、 提高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良好运行的措施

① 规范监控系统统一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不规范将造成设备重复购置、系统补套受制于人和不能随意进行软硬件升级改造等后果。为了改变标准不统一的局面,国家出台了很多规范性规程和标准对监控系统及信息传输协议等进行规范,如《矿井安全监控新标准、新规程汇编及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设计与选型手册》等。建议各监控系统统一通信协议,统一采用SQL数据库,采用统一数据格式,这样可以很方便对系统进行维修、补套、升级,也可以很方便的建立矿、公司(矿务局)两级数据存储中心,并与上级监管系统联网,实现系统资源共享。

②发展专家诊断、专家决策系统软件

科研院所应开发专家诊断、专家决策系统软件。专家诊断应具有对故障的智能分析、判断功能,改变系统自检功能单一、简单的情况。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正确指示最佳救灾和避灾路线,为抢救和疏散人员、器材提供决策。

③研究和开发出高品质的传感器

国产安全检测用甲烷传感器几乎全部采用载体催化元件,严重制约着矿井瓦斯的正常检测,与国外同类传感器比较差距较大。所以国家科研院所应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传感器应用的可靠性。

④加强技术培训,完善管理制度

监测监控系统维护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在日常监测管理工作中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和操作水平,每月应组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对新调入的安全监测员,重点加强对其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合理利用售后服务和兄弟矿井相互指导的便利条件,确保矿井监测系统维护的顺利进行。另外要建立细致严谨的管理制度,及时完善有关监测监控管理的规定和制度,有效提高相互监督、相互预警的能力。

四、总结

安全监测系统是生产、安全及管理方面的一个实时监控系统,通过本系统可以使管理层快速、及时、准确地获取生产相关数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从而避免或减少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 搞好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煤矿安全[J].山东煤炭科技.2008年第3期.

篇10:对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认识

复习思考题

1.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是什么?

2.试述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组成。

3.《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有哪些?

4.《矿山安全法》立法的目的是什么?

5.《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对存在哪些 重大安全隐患和行为的要求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

6.《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制定目的是什么?

7.新《煤矿安全规程》有什么新的特点?

篇11: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几点认识

一、落实治理干部责任制。切实树立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 的思想。在煤矿行业,不抓安全的干部不能当干

部,当了干部也不是好干部。做干部治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任何时候都不能

放松安全,任何地方都不能忽视安全,任何事情都不能冲击安全,任何人都有责任搞好安全。

二、生产组织要得力。由于人的文化基础和技术素质的差异,工作组织之中不能一刀切,要全理搭配,班组长

要合理组合,职工也要合理组合。这样安全生产上能更好的实现互保联保。并且能各用其长,学中干,干中学,督

促进取,扬长避短。

三、制度化、规范化。安全治理是一个系统化的治理,不能单一行事,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能信口雌黄,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出行为规范的工作制度,同时,制度需要有它的强制性,但更要具有它适宜的民主化和人性化。

在强制的基础上掺合着亲和性是目前安全工作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一些违章行为不能一

罚了之,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利害对比,要在违章人性化之中加大惩罚力度也是必要的,使其思路

想通了,经济上痛了,触其灵魂。

四、注重超前防范隐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采用“四定”,即定

隐患名称,定整改措施,定整改责任班组,定整改责任人。加大隐患的督查力度,对不按规定各时限进行整改的班

组,责任人,采取通报批评或罚款,在生产中始终坚持“五不生产”,“四不放过”,严格按照规章办事。

五、要重视安全设施上的投入。一切事故的原因归结起来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所造

成的,我们在千方百计教育好大家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安全设施的投入,加大设备的本质

安全性能。

六、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增强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我们要有计划地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知识,组织职

工观看事故展览,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让广大职工明白:假如企业和职工发生一起工伤或工亡事故,将会给企

业和职工带来多大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非凡是给职工和职工家属造成多大的精神创伤,以正反两方面引导教育职工

以思想上切实重视安全生产,时时处处坚持安全生产,千方百计防止和杜绝种类违章事故的发生。

七、强化现场巡视。现场巡视是矿山安全生产治理的必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 的发生。

现场巡视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因素,如不安全状态、潜在危险等,能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保持和创造

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

八、做好宣传,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安全宣传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重在长抓不懈,持之以恒。宣

传安全生产必须联系实际,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新措施、新条例、新规定。宣传安全生产,要树立典型,先进的经验,积累先进的工作方法,要想使安全生产

在宣传上取得更大更好的宣传效果,就要好把握内容的创新。

九、培养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职工是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力量源泉。因此,搞好全生产必须培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广泛发动和紧紧依靠职工,把治理的着重点放在提高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上来,通过抓好人的治理去搞好现场治理,把安全规程落实到搞好安全生产和各项具体工作之中。

综上所述,搞好安全工作就是要做到首先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能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做

到事前能预防,事发能避免,事后能总结教训,最终保证安全生产。

篇12: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

华树煤矿 调度室栗海强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必须是职工作业的岗位保安制,职能部门的业务保安制,专业部门的安全职责制和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制相结合,多方面相辅相成,必须同时加大工作力度,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煤矿,尤其是井工煤矿,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和运输提升事故,时时威胁着矿工的生命。煤矿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恶劣,作业条件差(阴暗、潮湿、巷道狭窄),而且职业病严重。产出的每一块煤里都浸透着矿工的辛酸和汗水。所以我们必须把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群策群力、齐抓共管。“人命关天”,“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时刻提醒着我们。应该怎样把安全工作搞好、搞实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严格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建国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些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为企业搞好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证。近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加大力度,对无证开采的小煤矿(或非法开采的小煤矿)进/

4行了整顿,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保障了煤炭产业的良性发展。实践证明,只要认真贯彻执行好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就为生产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煤矿各级领导要严格按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指挥生产,以法治矿、从严治矿;每个职工严格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作业或操作;依法办事,按章办事,是搞好煤矿安全的基本保证;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以保证煤矿“安全第一”的方针真正得到贯彻执行并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门跨学科,跨门类,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煤矿企业生产建设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哪一个方面稍有疏忽或失误一,都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事故,就可能死人伤人。如果安全管理不好,造成事故,不仅影响生产和效益,还影响到职工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产生不良的政治影响。所以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三、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工作岗位安全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矿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必须完善。因此,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煤矿企业必须严格地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业务保安责任

制和工种岗位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起来,就需要每个单位、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负起职责范围的安全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抓,层层有人管,形成网络。使每个职工都有参与安全管理的权力,并做到业务保安、自主保安、互助保安和“三不伤害”。从而为煤矿安全生产打好坚实基础,提供可靠保障。

四、认真组织。严格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检查是一项很严格很严肃的工作。煤矿企业进行经常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突击性和日常性的安全巡回检查,是国家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所明确规定的,也是搞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克服“三松”倾向和“三平”的不良作风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煤矿企业的各级干部都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安全教育培训是软件、是比较重要的智力投资,同时也是煤矿企业强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三个并重”(即管理、装备和培训),充分说明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磨刀不误砍柴功”,这句老话对于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是再恰当不过了。实践证明,这也是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途径。

六、搞好事故预防和处理工作。

搞好事故预防,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预先熟悉并掌握矿井自然灾害因素和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从管理角度研究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按照“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加以实施。有组织地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抢救处理、调查处理和结案处理等,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达到弄清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吸取事故教训。拟定防范措施,整改存在问题。

上一篇:小 学 美 术 教 学 论 文下一篇:感恩青春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