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发展道路模式

2024-04-20

集约发展道路模式(精选6篇)

篇1:集约发展道路模式

物流园区集约化经营新模式

物流园区集约化这种新的经营模式核心在于布局集中、资源集聚。促进物流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共享相关设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规模效益。

传统的物流业相对低端化、零散式的特点阻碍了城市发展进程,如大车进城卸货、转运、拼车等造成城市道路拥堵;大车维修、货代等业务不规范,也成为交通隐患;物流业经营特征不明确,甚至是混杂经营,使产业集群效益难以发挥。这些制约因素催生了物流业有发展无规模、有市场无产业、有经营无效益的局面。物流业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集约化、园区化、产业化的道路在逐步的形成中,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综合服务效率,适应行业发展的整体需求。

需求资源集聚。多家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的物流需求,聚集在一个平台运作,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物流模式被打破。在这聚集化的园区里可以“无缝对接”。

供给资源的集聚。多家专业物流企业和社会车辆,由“散兵游勇”进入一个平台。众多“专而精”的专业物流提供者,共同完善这全而优的物流信息平台,作为中国最大最专业的物流行业网站—中国物通网,已经投入这物流园区之中,其中物信通是中国物通网专为物流企业或从事物流业务的车辆与个人在网络上开展业务量身打造的一套高级服务,物信通服务可以让潜在客户优先找到自己、让客户更信任、找货、找车更容易的一整套高级服务。物信通是从事物流服务企业的诚信标志,开通了物信通服务,就能够让合作方信任自己,打消对方的诚信担忧。

服务资源的集聚。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物流功能,可以说是“齐聚一堂”。

物流资源的“整合”效应。随着社会化分工的越来越细,目前出现了货运服务、生产服务、商贸服务和综合服务等多种类型的物流园区,物流资源集聚、集约化经营,有利于减少土地占用,缓解交通、环境压力;有利于加强市场监管,优化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专业分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篇2:集约发展道路模式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趋向。通过集合人财物、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趋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企业集团集约型财务管理的优势在于:为实现集团整体的财务战略、财务政策与财务目标提供保证;促进全盘资金的监督、控制和合理、高效利用;便于对子公司、分支机构的监控,使得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活动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一、多元化、集约型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由于不同的子公司都有各自不同的经营内容,经营特点与管理模式大相径庭,而且彼此都为平等独立法人,如不加以适当集权,很容易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集团整体效益低下。针对这种业务多元化的情况,集约型财务管理模式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有利于总体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激发各子公司或业务部的积极性,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有利于对各子公司或业务部的业绩评价;有利于总体战略的执行和战略目标的实现等。

(一)强化集权,适度分权

总体来看,集约型的财务管理是集权前提下的分权体制,过度的集权与分权都会影响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从企业实践来看,绝对集权和绝对分权是没有的,恰当集权与分权的结合既能发挥集团总部的财务调控职能,激发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有效控制子公司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有利于克服过分集权或分权的缺陷,有利于综合集权与分权的优势。集权与分权结合是以集团经营目的为核心,将集团内重大决策权集中于总部,而赋予子公司自主经营权和其他决策权,它可以有效地将集权与分权的优点集合起来。

(二)会计制度多元化,内部控制统一化

会计制度多元化的存在对集约型的财务管理提出了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制度,来规范集团内部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以提高各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与可比性。另外,制定内部财务制度时也需要重点突出各层次的财务权限和责任,包括各自在筹资决策、投资决策、收益分配决策等各项财务活动中的权限和责任,以实现集团内部管理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三)实现财务集中制管理

实施财务委派制,实现财务管理的集中化。对各品牌企业的财务人员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和办公,组织业务学习和加强业务培训,财务部门不是按不同的子公司来设置科室,而是按财务职责的合理分工来设置,分为会计主管、总帐会计、成本会计及资金管理员等。这种设置方法使母子公司财务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事业部能及时掌握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

(四)成立会计中心

1.财务人员统一管理。根据集团各财务模块工作实际需要和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有计划组织财会人员轮岗交流,为财会人员的业务进修、专业培训和经验交流提供便利条件,并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学习,旨在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和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能力,大力促进财会人员的大局观念和责任感,从而为集约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2.依照《会计法》等会计法规和制度,对各单位进行会计集中核算、资金集中支付和监督。按规定办理各单位各项结报业务,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及时、准确地为各单位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分户核算;为各单位编制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并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资料;对各单位的会计资料和会计档案进行整理、归档、保管。

3.会计中心网络信息一体化。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利用管理系统和财务软件,将各个企业的财务信息都集中在计算机网络上,财务负责人及财务主管可以随时调用、查询总部及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全面控制集团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减少经营风险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五)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集团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而且有利于明确集团与子公司各自的责权利,减少摩擦、增强凝聚力,实现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为了搞好预算管理,需要设立预算委员会,负责预算的编制、审定和组织实施及调整。

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集团的各级预算部门可通过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和实施适当的激励措施来保证各级预算目标的完成。一般来说,子公司的预算控制在于企业利润目标控制,也就是子公司对经营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调整的一个过程。

(六)构建子公司的绩效考评体系

首先,子公司不但要确保资本金的安全和完整,还必须做到盈利,完成集团下达的目标利润指标;其次,针对子公司不同的业务范围、不同的经营方式需要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绩效考核时,不仅要看公司净利润、资产负债率、工程款回收比例、坏帐损失等数据,同时还应将工程的优良率、社会影响等设立影响系数一并综合考虑。第三,对子公司的绩效考核,必须在消除集团总部对其施加的影响后,还原到正常状态下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和合理性。

财务人员控制系统、财务制度控制系统、财务目标控制系统和财务信息控制系统等构建成的有机整体,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机制环境,才能保证企业高效、及时、完整、良好地运行,保持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

二、结论

总之,多元化业务下集约型财务管理必须构建完善健全、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财务控制系统,以人为本,把投资者、经营者、财务管理者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监督、经营、决策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进行经营管理创新和财务管理创新,为适应新的经营战略方针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财务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林铭玲,建立集团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发展研究2008年第12期

篇3:集约发展道路模式

广州市作为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城市发展历程相当漫长。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受经济、科技、政治等因素影响, 广州城市发展也各不相同, 城市空间格局体现着时代的烙印。从广州建成到现在, 城市空间发展可以概括为集约———扩张两个主要时期。

2 集约式发展

从秦朝开始直到明清时期, 广州一直作为南海郡、番禺地区的州治所在, 一度还作为南越国的都城。该段时期的广州受到当时的经济条件、政治环境等影响, 城区较小, 从空间结构上看, 呈现集约式发展的趋势。

2. 1 历史背景

秦始皇33年 ( 前214) 平南越后, 秦始皇征服岭南后, 设三郡, 在广州地区设南海郡, 南海郡治和番禺县治即今广州市越秀区, 南海郡尉任嚣在番山、禺山上 ( 今中山四路仓边路附近) 修筑番禺城 ( 史称任嚣城) , 这是广州设立行政区和建城的开始。秦汉时南海郡行政管辖范围北至观坪石, 东至福建的漳浦附近, 西至湛江, 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秦末大乱, 前204年, 南海郡尉赵佗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 据有岭南 ( 今广东、广西大部、越南北部) , 建立了疆土“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 定都番禺 ( 今广州) , 是为今岭南地区第一次建都城, 前113年, 南越国丞相吕嘉叛乱, 立赵建德为南越王, 并联络东越 ( 今福建境内) 发兵反汉。次年, 汉武帝调集大军10万分兵数路进军南越国。

公元217年, 交州刺史步骘将州治迁回番禺, 扩大城池, 后称为步骘城。元封五年改属交州, 州治为广信 ( 今广东封开) 。226年, 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 “广州”由此得名。晋代广州仍称南海郡, 为州治所在, 唐代广州称为广州都督府———岭南道的道治与都督府治所在地; 广州都督府行政界线南至宝安、中山, 北至清远, 西至四会; 怀集, 面积约4.2万平方千米。917年, 刘龑建立南汉国, 定都兴王府 ( 广州) 。后梁贞明三年 ( 917) , 清海、靖海两军节度使刘岩立国, 国都广州。国号初名大越, 年号乾亨, 次年改国号为汉, 并在广州地区设置咸宁、常康二县, 以模仿帝都长安, 史称南汉。1680年, 南明绍武帝朱聿谪在广州建都。

2. 2 自然因素

尽管从秦朝开始, 南海郡管辖范围较大, 但是作为州治所在的广州城, 范围不大。直到明清时期, 城区范围才缓慢扩张, 但是也不过约10平方千米[1]。广州所在地区的自然因素是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

2. 2. 1 北部山地

广州北部的白云山, 最高海拔382米; 而其北面的五岭山地, 环拱于广州与岭南地区的北面由东到西绵延数千里, 海拔高度约1400米, 成为一道天然屏障, 将广州和岭南地区与内陆的中原地区隔开[2]。北部的数道山脉, 使得广州的城市发展自北向南。

2. 2. 2 珠江

历史上的广州南临珠江, 城区的南界便是珠江边。古代岭南地区主要交通方式是水路运输, 这使得广州城的扩张往东西方向发展。

2. 3 政治因素

古代中国讲究中央集权式管理, 以天子为中心。因此, 古代中国的城市, 包括广州城, 都是以皇宫、皇城、官府为城市的几何中心。这也意味着, 城市中的官员、商贾、百姓, 都趋向于往城市中心集聚, 衙门、商店、书院等设施皆围绕城心布局。古代广州的城市扩张, 只不过是城心人口增多逼迫近距离外迁的结果。

2. 4 交通因素

古代的交通以陆上的马车和河上的船只为主要方式, 这注定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有限。因此, 古代广州的先民们, 主要在城区内活动和生活, 较少越过城墙。

由此可见, 古代时期的广州城区范围较小, 城市结构呈集约式发展。

3 扩张式发展

从清朝开始, 广州城市空间呈现出扩张式发展。对该时期进行细分, 又可划分为清朝至新中国成立的缓慢扩张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停滞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快速扩张时期。

3. 1缓慢扩张时期

缓慢扩张时期是指从清朝至新中国成立的这段时期。

明朝广州成为唯一通商口岸, 商业大为发展, 十三甫等地区经济往来频繁, 城市发展迅速。鸦片战争时期, 广州沙面岛设立英法租界, 广州城区继续往西发展, 荔湾地区成为商贸区, 广州也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与此同时, 清朝、民国时期的政府官员、商人开始在广州城的东部丘陵地区即东山一带建造豪宅别墅, 广州城的版图也突破了东边护城河即东濠涌, 开始往东边扩张。

但是受制于当时的交通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该时期广州城区的扩张多为自发性行为, 没有统一策划和安排, 规模小、速度慢。

3. 2 停滞时期

停滞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这段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的29年间, 广州的房屋建设、市政设施建设、公用设施建设等, 是以工业为中心、按建设生产城市的目标来安排的, 广州城市空间发展与住区分布的变迁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 是政府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引结果。这时期主要是以工业建设为主, 住房建设很少。在“建设生产性城市”的指导思想下, 广州开始陆续在郊区兴办工业, 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有南石头、赤岗、员村三处工业区, 稍后又增辟鹤洞工业区, 70年代则发展到黄埔区, 基本上形成以旧城区商业、文教、行政机构聚集的单中心加卫星城 ( 工业区) 的空间格局。住区建设主要有工业区配套住宅、知识分子住宅、旧屋改建、华侨新村以及水上居民住宅几类。[2]

该段时期广州城市的发展, 打上了深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广州的城市定位没有延续前期华南商埠的传统, 反而抑制了商业区的扩张, 转而另外建立孤立的工业区。城区的扩张表现在郊区工业区的兴建和简单的生活配套, 工业区与老城区之间还间隔着大量的农村和农田。城市的空间表现为老城区 ( 单中心) 加上工业区 ( 触角) , 城区面积没有明显扩大, 城市人口增长缓慢。

3. 3 快速扩张时期

快速扩张时期是改革开放后到目前的这段时间。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城市空间形态变化显著。广州中心建成区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为156. 90平方千米。截至2004年, 中心建成区的总面积达到542.76平方千米, 相当于1979年建成区面积的3.46倍, 净增加面积385.86平方千米左右, 平均每年扩展15.43平方千米。广州市建成区的扩展基本上呈现以旧城区为中心向周边扩展的方式, 在不同时期内的扩展速度差异非常明显。广州市西部近邻佛山市的南海、三水和顺德, 城区已经连在一起。所以广州以向东、东北和东南方向扩展为主。[1]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在改革开放后出现如此大的变化, 有着深刻原因。

3. 3. 1 经济因素

1978年后, 广州吸引了大量港资、台资、外资企业, 三来一补、外贸加工行业发展兴旺, 这导致了新工业园区的出现, 如开发区、保税区、番禺工业园、花都汽车城、南沙新区等。同时, 伴随着人口流动政策的放宽, 外资经济带动起来的广州也吸引了大量近郊农村、外县、外省人员进城打工。既有进入工厂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 也有进入金融、科教文卫等部门的。城市面积扩大了, 城市人口中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以1979—2004年广州市建成区的扩展为例, 对不同年份的建成区面积和当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进行相关分析, 得到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863384。通过对建成区面积和GDP的拟合发现, 三次多项式拟合最优, 拟合方程为y =0. 0002x3- 0. 1256x2+ 27. 606x - 1504. 7, 复相关系数是0.9982[1]。

3. 3. 2 政治因素

2000年编制完成的“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确定了广州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取向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 确定了两条城市功能拓展轴, 东移轴和南拓轴。广州市的城市空间结构, 由传统的“云山珠水”的自然格局、单一中心的城市结构跃升为以“山、城、田、海”的自然格局为基础, 沿珠江水系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3]。

3. 3. 3 交通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 广州经济的发展对交通有着强烈的推动作用。城区内的内环路、过江桥梁的兴建、地铁线网的铺设、环城高速、华南快速干线的开通、对外高速公路的完善、高铁的修建、机场的搬迁等, 对广州城区的扩张有着极大的推动和辅助作用。

4 结 论

通过历史资料的整理以及近期TM遥感数据对比可以发现, 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遵循着从古代集约式发展到现代的快速发展的转变。每个发展模式和形式都不是偶然或者随机的, 而是受到当时当地政治、经济、交通、科技等因素同时制约。因此, 可以预计, 随着广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 广州城区将会继续有条理、有计划地向外不断拓展, 同时, 内部结构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牟凤云.广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与时空演化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 2007 (5) :95.

[2]曾珏霞.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下的住区分布研究[J].城市观察, 2010 (5) :180.

篇4:工厂化集约化的新模式

正在建设中的天津和泰丰食用菌有限公司落户在宝坻区方家庄镇,是一家集金针菇育菌、栽培、包装、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生产深加工企业,项目占地130亩,分成两期建成。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1200平方米,将建成包括育菌室、栽培室、操作室、包装室、仓库等6座全钢结构的高标准智能温室,现已进入了设备最后调试的阶段,管理人员、操作工人已经结束了培训,600瓶金针菇原种正在进行为期20天的繁殖、培育,预计9月初第一批金针菇便可上市;二期工程将续建9座全钢智能温室。

据了解,为适应金针菇的生长对温度、湿度的特殊要求,这些智能温室的墙体、屋顶及地面都是采用聚氨酯彩钢保温板组装而成,建成后的养菌车间将被细分成16个培养菌室,保证养菌室内的温度在一年四季达到12-15摄氏度,确保金针菇的顺利繁育和栽培

天津和泰丰食用菌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台商投资的集金针菇育菌、栽培、包装、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生产深加工企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8亿元,规划占地13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分成两期建设。全部建成后可日产金针菇40吨,年创利润3000万元。该项目不仅为当地提供就业400人,也将带动方家庄镇及其周边地区设施农业向高端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

从南到北布局全国高端市场——记和昌食用菌有限公司

和泰丰食用菌项目是由台商投资。早在1975年,目前公司最大股东之一的黄文治和几位朋友就成立了和昌食用菌有限公司,开始摸索种植瓶装金针菇。从最初玻璃瓶到现在的塑胶瓶、从最初的几个人投资的小作坊到如今在全国拥有3家自动化工厂,他们经过了一系列的研发。

1992年,和昌食用菌有限公司由台湾迁往广东,经营状况一直良好。由于受当地土地规划调整影响,1998年在广东省又投资建设了占地80亩的和兴食用菌有限公司。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南方市场需求,公司去年开始扩建,目前二期设备正在安装调试,预计年底可达到日产金针菇30吨的能力。兴建于2005年的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和成食用菌有限公司也已经投产,日产金针菇10吨,主要市场在中部地区,目前二期工程在进行前期的准备,预计今年年底可日增加产量5吨。

由于金针菇的市场前景好、营养价值高,沈阳一户经销商每天从广东和兴公司采购金针菇3吨左右,全程的冷库运输使公司成本增加的现状。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们坚定了在北方投资建厂、开拓北方市场的决心。

2008年,黄文治与其他股东来天津考察。位于京津唐腹地的宝坻,交通便利,与他们的市场定位不谋而合。而且方家庄镇是京津地区知名的沙发制造基地,镇域内拥有大小家具制造企业近300家。而所处的黄庄洼地区拥有优质水稻种植面积20万亩,是重要的水稻产区。此外,方家庄镇附近也是京津重要的玉米种植产地,而木屑、米糠、玉米芯是生产金针菇的培养基元素,接近原料产地以及方家庄镇设施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吸引他们投资于此。

从手工作坊到智能房工厂化

金针菇属于低温菇,品种纯正,菇体洁白,菌盖软滑,菌柄脆嫩,香味浓郁,但对生产条件具有严格限制。不同的生长期对温度、适度、空气中的CO2量、光线等有不同的要求。为适应金针菇生长对温度、湿度的特殊要求,整个智能温室的墙体、屋顶及地面都是采用10公分的聚氨酯彩钢保温板组装而成,保证室内的温度一年四季保持在5-15摄氏度之间,确保金针菇的顺利繁育和栽培。冷藏室的温度保持在2摄氏度左右,这样可以使金针菇保存2-3个星期不变质。自动化传输带遍布工厂的各个角落,使整个生产过程全部采用智能化控制、自动化机械作业。

金针菇在生产流程上可分为养菌、栽培两大阶段,期间经过原材料搅拌、装瓶、高温杀菌、降温接菌、养菌、栽培、包装7个环节。首先将发酵好的木屑与玉米芯、米糠按照2:1:1的比例混合65%的水经过三个搅拌装入瓶中,再经过4个小时,其中包括1个半小时121度的高温杀菌,菌基降温冷却后,便在无菌无尘的环境中接种上金针菇菌种。为确保金针菇的质量,在菌种的培育环节中,他们从每天培育的100栏菌种中选出68-70栏优质的菌种进行接种。然后把瓶装菌种放到养菌库繁育26天左右,便结束了养菌阶段。金针菇的栽培阶段要在栽培库中进行,栽培库被细分成16个培养菌室,每个培养菌室里并排而整齐地摆满8座长10米、宽4米的柜式铁架,室内安有空调、超高压加湿机、超声波、抑制机等设备,为金针菇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环境,经过28-30天的生长,便可以采摘、包装、出售了。

篇5:集约发展道路模式

徐州市 卓 磊

近年来,在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工业化发展极为迅速,工业化水平已达60%,在全国大建、扩建开发区、新城区的背景下,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特别中小制造企业发展面临瓶颈,推行土地集约利用势在必行。联东集团历经十载,研究、探索产业园区经营与土地集约发展,所创新的“联东U谷”模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产业园区概况

(一)产业园区定义

产业园区是一个一般概念,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广泛意义上的产业园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在中国,产业园区是在2003年,由国内领先的产业园区运营商联东集团率先提出的,是工业地产的升级与换代。

根据联东集团对产业园区的定义,产业园区是围绕着微笑曲线,构建的产业价值莲一体化平台,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实现土地的整体开发与运营。以独栋写字楼、高层办公楼、标准化厂房、中试研发楼为开发对象,整合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打造产、学、研产业集群,帮助政府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帮助企业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发展力的新型产业形式。

实际上,确切了解产业园区的概念,还需要了解产业园区与商业地产之间的关系。

(二)产业园区与商业地产区别

1、客户。产业园区与传统商业地产的最大区别在于目标客户的不同,商业地产的客户在于商家,而产业园区面对的两大客户是 政府与企业。

2、选址条件。产业园区选址条件更为谨慎,产业园区首先要分析城市产业特点,城市产业的阶段未来培育产业的方向,如城市的影响力、吸引力等等,一般都是选址在一、二线城市的发展主轴线或者产业集聚的开发区。

3、功能类型。商业地产的功能比较多样化,例如:购物功能、餐饮功能、娱乐功能、休息功能、商务功能等等,但产业园区的功能更全面、更为突出,例如:打造企业集聚、提升城市形象、建立退出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等。

4、产品设计。商业地产的产品类型主要有:高层写字楼、购物中心、商铺等,产品设计主要是因为产品、功能而异。而产业园区的产品设计完全不一样,产业园区的产品类型主要有:独栋写字楼、高层写字楼、配套服务商业中心、标准化厂房等,产品设计主要考虑办公需求、机械需求等,主要解决满足企业生产、办公等需求。

5、招商类型。有一位专家曾经说过,产业园区是块高级蛋糕。如果说卖住宅的是小学生,卖商业地产的是大学生的话,卖产业园区应该算作研究生了,产业园区的招商范围很庞大,需求也更加多种多样,企业不仅要考虑企业的成长环境,还有更多的软性因素需要考虑,因为产业园区的招商人群不仅要了解企业需求,更要深入企业中来,对企业运营及未来发展有更加准确的把控。

(三)产业园区的优势

产业园区的发展,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及便利条件,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企业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产业集群,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概况来讲,产业园区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中小企业形成规模,向专业化、集成化发展,产生较 强的规模效应。

2、有利于促进产业区域分工和新型产业基地形成。

3、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节约治理环境的成本。

4、有利于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5、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

(四)产业园区中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

1、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普遍较低

由于产业区园部分工业的性质决定了往往以单层厂房为主,其工业区容积率较低。同时也由于部分开发区建立较早,当时企业进区门槛低,集约用地意识不强。

2、部分开发区投入产出强度偏低

部分产业园区工业用地出让较早,土地价格不高,工业园区以引进项目为核心,侧重于满足企业要求,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控制用地规模,导致项目用地规模大,投入产出强度偏低。目前来看,开发区普遍的情况是,20%的土地产生了80%的需求。

3、土地闲臵问题明显

当前产业园区土地利用过程中,有的产业园区由于规模面积过大,点多分散,相对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土地闲臵。有的产业园区区位不理想,招商引资困难,无资金开发。有的产业园区投资商只炒地皮,不投资开发。也有的投资商开发资金不足或中途拆资,建设停滞。这些都致使产业园区大量土地处于闲臵状态。

4、企业退出机制不健全

一般来说,工业用地使用年限50年,而大部分产业生命周期短于50年。制造业不景气背景,会有大量的工厂倒闭或闲臵。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退出机制,存在大量的工业用地闲臵或低效低产出的状况。

5、只招商、不选商 由于大部分园区都有政府主导开发,出于政绩和招商压力,在招商过程中,不少园区违背产业规划,不加选择盲目引进,最终造成项目不落地形成企业空巢,或是产业链条混乱成为大杂院,带来土地资源的严重闲臵和浪费。

二、联东U谷模式

自2003年,联东集团进入产业园区领域以来,总结出了联东独特的发展模式,联东U谷通过搭建一个实体经济平台,实现企业、政府多方共赢。据集团负责人介绍,此模式不仅把政府从一种繁重的招商、服务这种经济活动中解脱出来,促进了土地集约和税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能将能源集约、中小企业选址难的两方面矛盾彻底解决。联东每进入一个新的城市,首先就是全方位调研当地企业的需求。

三、联东产业园区对集约利用土地的作用

1、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结构优化是系统优化的核心,通过合理优化园区内的产业结构,通过土地臵换等手段引入上下游产业延伸其产业链,在园区内部尽量减少生产运输交流等成本,可以在整体上提高园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在土地日益稀缺的今天,联东U谷在盘活存量用地节约利用土地方面颇有一套,在充分调研企业需求,满足企业实用性、舒适度的基础上,联东U谷还可以提高容积率,向空间要土地,进而提高土地使用率,一般企业拿地自建的容积率在0.5-0.8之间,联东的产业园区容积率一般建设在1.5以上。

2、建立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用地机制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土地出让价格偏低,使企业缺少集约利用土地的动力,甚至出现“圈地”胜于生产的不正确发展思路。要以市场力量约束和激励用地。通过优化用地规划和征地机制,建立和完善土地出让的市场机制,建立土地转让和闲臵 的处理机制,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

3、建立企业退出机制,挖掘存量用地

按规定,城镇工业用地的最高年限是50年,但从1990年这个条例出台到现在,很多企业倒闭了,土地还在闲臵。根据联东U谷数十年运营产业园区的经验来看,产业园区在挖掘存量方面存在很大潜力,对中小企业实行灵活的进入、退出机制,将土地资源利用情况持续化。如:联东集团北京金桥产业园区,依据园区发展和企业需要,采用土地逐级开发,金融、人才、产业链条、厂房面积等共同联动,促使企业有效发展。

4、建立产业园区土地效益的选择模式

效益不仅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表现在产业选择、投资标准和企业的臵换等方面。“联东U谷”模式之所以得以发展,就是得益于与传统开发区建设的差异化。一是设臵产业门槛,用于评判项目是否符合本地的产业政策和园区长远发展规划。大部分开发区在“初次创业”时往往为设臵产业门槛或门槛较低,一些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较差的项目得以入驻,占据了有限的土地资源。二是设臵投资门槛,入园企业必须达到一定的投资强度才能进入园区落户,进入园区后又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享受联东平台服务的待遇,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一律不得入园。

篇6:坚持集约用地 促进科学发展

促进科学发展

XX市国土资源局

XX东临上海,西接XX,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尤为宝贵。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统筹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和潜在价值,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XX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是土地从“平面资源”到“空间资源”的认识深化过程,是集约用地观念从“要我集约”到“我要集约”的思想转变过程,也是集约用地投资措施从“单一投资强度控制”到“既看投资强度,又看产出效益的多元化控制体系”的完善过程,更是XX市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一、XX市实行集约用地的背景及历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针对XX实际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路,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回顾XX市集约用地的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不断完善深化的阶段:

1.确立投资强度发展理念。2002年,在对全市1800多家工业企业用地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一个以单位土地面积投资额为杠杆的“5432”集约用地机制,又先后于2004年(提高到“6543”)和2008年(提高到外资不少于55万美金,内资不少于400万人民币)三次提高投资强度标准,明确以投资强度为主要内容的招商引资工作要求,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企业用地规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推行“三集中”发展模式。2003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导向作用,科学制定产业功能片区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大力推行“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将农村1437个居民点按照集中居住的原则全面规划,确定合并集中为173个农村新型社区,从而使土地资源得到整合,用地结构得到优化,集聚效应得到显现。

3.建立“八个度”用地机制。2006年,在反复实践、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投资有强度、配套用地有限度、企业厂房有高度、土地开发有进度、产业转移有梯度、盘活存量有力度、土地整治有深度、市场化运作有透明度”等“八个度”的集约用地机制,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走出了一条集约用地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XX节约集约用地的经验做法

1.企业投资要有强度。以投资强度为手段控制企业用地规模,是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的一项有效措施。2004年国务院28号文件下发后,我市进一步提高投资强度定额标准,从2002年最初提出的“5432”调整为“6543”,即:外资工业项目投资强度XX出口加工区每亩不得低于60万美元、XX开发区每亩不得低于50万美元、各镇配套区每亩不得低于40万美元。民营企业工业项目每亩总投资不得低于250万元人民币。凡不符合上述用地定额标准的项目,在建设用地预审时一律核减用地规模,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2008年,全市外资平均投资强度达到了58.98万美元/亩,内资平均投资强度达到了430.33万元/亩。2009年1—9月份全市外资平均投资强度达到了59.8万美元/亩,内资平均投资强度达到了501万元/亩。同时,对投资规模在500万美元以下的外资工业项目、2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民资工业项目,不单独供地,鼓励进驻原创型企业基地,租赁标准厂房取得生产经营场所。全市规划建设了八大原创型基地,吸收过去工业小区和创业“孵化器”的长处,建设标准厂房、提供公共配套设施和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推出规划一体化、工厂立体化、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原创型经济发展新载体。

2.配套用地要有限度。第一,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不影响城市景观、城市消防、城市生态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和建筑高度,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自2005年下半年起工业项目的容积率要求从0.6提高到0.8以上,建筑系数从30%提高到50%,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以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7%,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5%。对容积率偏低、绿化率偏高的现有工业企业,鼓励业主经规划审批后在原厂房上加层,或利用厂区内的绿化用地、空地建造厂房。第二,严格控制企业在厂区范围内建造员工宿舍楼和中层管理干部住宅。对投资额超过5000万美元或外来打工人员超过3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确需在厂区内建造的宿舍楼和住宅,须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但不得以任何形式销售,相关部门不予单独分割发放证照。不符合在厂区内建造的,由开发区、各镇统一规划、合理布点、集中建设,用于安置企业员工。第三,对具体建设项目的绿化控制指标适当下调,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规划设计方案时严格控制,不允许在工业开发区(园区)或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花园式工厂”。

3.地上建筑要有高度。鼓励企业用地向空中发展,对企业建造多层厂房的,第二层减半收取基础设施配套费,第三层起免收基础设施配套费。对于一些不符合集约用地标准的老企业,通过增资或收地的形式提高集约用地水平。与此同时,企业对于土地的使用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纷纷向上争取“空中优势”,很多厂房都在三层以上。像XX先创电子有限公司,厂区占地面积为7.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14.4万平方米,层高达到5层,容积率达到2.0。2009年,我市开始探索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过招拍挂方式成功出让了两幅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将出台专门的政策文件规范地下空间的管理。通过向“空中”、“地下”要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4.土地开发要有进度。为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开发利用,我市实行建设用地的全程管理,明确开发进度,避免了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第一,加强用地预审,从源头上把好集约用地关。明确各类建设规划方案必须经市政府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各类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向市规划、国土部门预报,由规划部门审定项目选址,国土部门核定用地面积后供地,有效地规范用地秩序。第二,实行建设用地全程监管。对所有签约项目,都需在合同中明确项目开工的时限和进度。对已经供地的建设项目,建立用地跟踪管理制度,定期查验,随时了解每宗建设用地的建设进度和用地情况。从2006年10月份开始,对新批工业项目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三个月内未动工的发预告书,满6个月仍未动工的,将报市政府审批收回土地使用权,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

5.村庄整理要有深度。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每年都有大量农户需要动迁。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把农民动迁工作与村庄整理、小城镇建设、现代化示范村建设和集约用地有机结合,我市从2002年开始,凡在城市化建设和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农民宅基地动迁的,我们不再安排独家宅基地,而是统一建设高标准的多层公寓小区,实行“拆一补一”的安置办法。通过动迁安置,一是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完善了配套设施,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同时,还避免了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二次动迁”;二是一户农民一般可以补偿到2~3套商品公寓房,可以住,可以卖,还可以出租,既有长期的房屋租金收入,又有一次性的房屋出售收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通过村庄整理,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据调查测算,全市农村平均每户宅基地面积(包括公共用地和失去利用价值的边角地等)约为0.8亩,通过建设农民动迁小区集中进行安置,平均每户用地仅为0.3亩左右,每户可节约用地0.5亩左右,节地率达到62.5%以上,近几年节约土地2万多亩。

6.产业转移要有梯度。土地的集约利用首先需要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要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寻求区域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一,强化规划的导向作用,科学制定产业功能片区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用地结构。通过提高供地门槛,对投资规模、项目、区位的引导,促进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提升了产业层次,推动经济建设逐步转向高技术、高品位的轨道。通过强化土地供应管理,合理安排二、三产业供地,有效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2008年与2001年相比,第二产业项目供地面积占比下降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项目供地面积占比上升14个百分点,产业供地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2003年以来,我局与省社科院先后联合开展了《XX实现“两个率先”与土地保障战略》和《XX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课题研究,通过对全市1800多家现有工业企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开展了从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整合产业区域布局的角度,提出了提高产业和企业集聚程度的政策建议,为实践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实践中,我们积极通过政策引导,重点发展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投资密度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的行业,有计划地把那些投资强度低、占用土地多、排放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7.盘活存量要有力度。为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近年来,我们加大了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一方面,通过征收土地闲置费,督促企业按时开工建设,防止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对被认定的闲置土地,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无偿收回、协议收回和法律法规确定的其他处置方式进行处置,对依法收回的土地重新进行市场化配置。近四年来,我市累计盘活存量土地近3万亩。

8.市场化运作要有透明度。国土管理部门负责土地出让的实施,出让信息全部在国土资源局外网、《中国地产交易网》和《苏州日报》上发布,市纪检委、监察局负责监督,市公证处全程参与,做到了程序清楚、操作规范、监督到位,实行“阳光操作”。2000年首次尝试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获得成功;2001年全面实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取消协议出让;2004年国务院28号文件下发后,根据XX土地市场发展需要,市政府明确要求试行工业用地挂牌出让,经过充分准备,2005年4月19日,首次尝试玉山镇两宗工业用地挂牌出让喜获得成功后,2007年,全面实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2008年,围绕“土地出让”这条主线,实行土地交易电子监察平台,进一步规范我市土地市场运作。今年,为进一步促进土地交易业务的规范有序,保证了土地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我局探索实行了土地交易“两个分离”,即对土地交易业务“管办分离”制度,将管理土地交易业务的工作人员分离出接办竞买的报名业务,由原来的一处报名发展到多处报名,确保报名信息的分散,从而有效防治报名信息泄密以及竞买者相互串标等扰乱土地交易市场行为的发生;另一个是对土地交易现场实现“功能分离”,将竞拍现场与等候现场进行分隔,营造优良的环境,确保竞拍现场公开、公正运行。

三、下一步探索最严格的节约用地的设想和思考 下一步,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具有XX特色、有效保障发展的土地供给新机制,推进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1.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建立拓展发展空间机制。城市总体规划、镇村规划以及各项行业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本着科学、合理配置的原则,保证重点区域、重要载体、重大项目的规划调整,尽可能优化我市的发展规划。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保障发展用地机制。优先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实事工程土地供给,服务XX率先发展;优先保障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以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土地供给,服务XX科学发展;优先保障解决民生问题的项目土地供应,服务XX和谐发展。

3.以收购储备为手段,优化支持城市建设机制。积极发挥土地收购储备调控土地市场供需关系的作用,建立完善土地收购储备支持城市建设新机制。

4.以企业转型为前提,建立优化用地配置机制。积极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优先供地,不断优化用地结构。

5.以集约用地为核心,建立高效用地倒逼机制。实行用地计划差别化管理,对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不够的、出让金到账率不高的、促开工不到位的区镇减少下达用地计划数量。

6.以高效利用为目标,建立土地立体开发机制。积极鼓励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管理、供地方式、产权登记办法。对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地下工程采取划拨供地,对经营性地下空间建设项目实行地价优惠鼓励政策。先行在东部副中心、西部副中心、娄南商贸区、花桥经济开发区等条件较为成熟的区域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点。

7.以存量挖潜为重点,建立土地再次利用机制。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强度和产出效益。

8.以质量并重为原则,建立耕地资源保护机制。既要保证耕地的数量,又要注重耕地的质量。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加快推进花桥“双置换”工作,有效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9.以农村改革为动力,深化集体土地流转机制。适度放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使用范围,保障土地所有权的合法权益。继续实行村级集体预留用地政策,壮大村级经济、致富农民。

上一篇:语的成语下一篇: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