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办法

2024-05-05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办法(精选11篇)

篇1: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办法

经济合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单位经济合同的管理,规范对外经济行为,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经济合同,是指我单位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与公司企业、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民事主体订立的合同。包括买卖合同、服务合同、建设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保险合同等经济合同,但不包括人事劳动合同。

第三条 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及纠纷处理,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对价有偿的原则。

第四条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违法活动,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牟取非法利益。

第五条 单位作为付款方的合同,应遵循“先有预算,后签合同”的程序,承办部门在合同签订前应履行相关支出预算的审批手续。

第六条 经济合同应由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委托的授权人签订。涉及我院重大经济事项的合同,应通过单位党委会或办公会集体决议。

第七条 承办部门是经济合同订立、履行、变更或解除以及纠纷处理的牵头部门,承担合同事务全过程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

第八条 单位与外界的经济活动,合同金额在5000元及以上的,原则上必须签订经济合同。第九条 订立合同前,承办部门必须了解、掌握对方的经营资格、资质等情况,不得与无经营资格和资质的单位订立经济合同。

第十条 合同内容应完整,合同的基本要素应齐全。合同要素应当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格或报酬、履约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法等条款。

第十一条 合同及所附资料应当语言规范、字迹(符号)清楚、条款明确、表达严谨、无歧义。

第十二条 国家规定采用标准合同文本的则必须采用标准文本。除主合同之外,与主合同有关的文书、书信、图表等均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第十三条 合同金额1万元以下的简易合同,由承办部门负责审定。合同金额大于1万元的合同应实行流程审批制度。首先,承办部门对拟定的合同文本进行初审,并填写“对外签订的合同(协议)审核表”,交相关归口管理部门联合会签;对于涉及专业知识的合同应提交相关领域的专家审核,对于重要的经济合同应提交单位聘任的法律顾问审签;最后经xx领导审签后,该合同方可签订。

第十四条 合同文本审定完成后,承办部门持合同文本及“对外签订的合同(协议)审核表”,到院办公室盖章。

第十五条 对外订立的经济合同,严禁在空白文本上盖章,严禁我方签字后以传真、信函的形式交对方签字盖章。

第十六条 单份合同文本为多页(2页及2页以上)的,应标注页码,并加盖骑缝章。

第十七条 合同盖章生效后,由院办公室按规范的编码规则对合同进行编号并登记。

第十八条 合同文本原件由办公室负责保管和归档。

第三章 合同的履行 第十九条 合同依法订立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双方应当实际、全面地履行合同内容。合同承办部门应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合同的履行。

第二十条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变化,承办部门应当对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能力进行跟踪调查。如发现问题,承办部门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应实地调查合同标的情况和对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

第二十一条 承办部门在合同履行中遇履约困难或违约等情况时,应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并通知法律顾问,维护我方合法权益。

第二十二条 接收标的必须经过严格的验收或检验程序。对不符合合同约定标的的,应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向对方提出异议。

第二十三条 承办部门应将合同的副本或复印件及时送交院财务处备案,作为财务部门收付款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 财务处依据合同及收付款凭据履行收付款工作。对合法有效的合同,财务处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进行结算。

第二十五条 对具有下列情形的业务,财务处有权拒绝付款: 1.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而未订立书面合同的; 2.未经合法授权或超权限签订的合同; 3.收款单位与合同对方当事人名称不一致的。4.其他不符合财务规定的事项。

第二十六条 收款单位名称变更的应出具证明材料。实际付款单位与合同对方当事人名称不一致的,财务处应当督促对方当事人提供代付款证明。

第二十七条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对方所开具的发票或收据必须先由具体经办人员、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按照财务开支审批流程签字完成后,再转交院财务处审核付款。

第二十八条 合同履行过程中承办部门应指定专人妥善管理合同资料,对工程合同的有关技术资料、图表等重要原始资料建立出借、领用制度。

第二十九条 凡与合同有关的来往文书、电传、信函、电话记录都应作为履约证据留存。

第四章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第三十条 承办部门发现对方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当催告对方当事人尽快履行或采取有效补救措施,收集、保存有关催告证据和对方不履约的证据。

第三十一条 承办部门收到对方要求变更或解除合同的通知时,必须在2日内向院领导汇报,必要时应通知法律顾问。

第三十二条 我方遇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履行合同时,应当及时收集有关证据,并立即通知对方当事人,同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降低影响或减少损失。

第三十三条 我方因故需变更或解除合同,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说明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原因,尽快与对方当事人进行沟通,达成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协议。

第三十四条 变更或解除经济合同必须出具书面协议,严禁口头约定。第三十五条 变更或解除合同文本,依照合同的订立流程经承办部门、相关部门审核,报领导审批。必要时,应交单位法律顾问审核。

第三十六条 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文本,作为原合同的组成部分,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五章 合同纠纷的处理

第三十七条 合同发生纠纷后,应当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积极收集、整理有关证据。第三十八条 合同发生纠纷后,合同承办部门、人员应立即报告相关领导。必要时应告知法律顾问咨询解决办法。

第三十九条 合同纠纷发生后,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

第四十条 在处理合同纠纷过程中,预期因对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应当及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第四十一条 为解决合同纠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应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和期间内进行。

第四十二条 合同纠纷需要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或诉讼活动的,应委托有资质的代理人协助纠纷的解决。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经济合同涉及商业秘密的,有关人员应保守秘密,不得向任何第三人泄露合同条款或内容。

第四十四条 发现对方当事人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时,应当立即向相关领导报告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四十五条 凡因未经授权或超过授权范围签订合同、故意或过失审查不严、未按规定处理合同事宜造成我院重大损失的,追究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行政与经济责任。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办公室应按将履行完毕的合同及有关资料(包括与合同有关的文书、图表、传真件以及合同审核表等)整理后,交 档案室归档。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实施。

篇2: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办法

第二条 使用市级财政资金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管理适用本办法。

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依法通过招投标方式达成的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合同,是指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和民事活动中,作为一方当事人和合同相对人签订的契约性法律文件。

第四条 签订合同的主体包括市政府、市政府部门、市政府和市政府部门所属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使用市级财政资金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

禁止临时机构、议事协调机构和部门内设机构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

第五条 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实行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合同风险评估制度和报告审批制度。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合同包括:

(一)标的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合同;

(二)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或重大投资项目合同;

(三)关系重大公共利益,社会影响较大的合同。

第七条 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应当明确具体负责合同谈判、起草、履行等事宜的承办机构和承办人。

以市政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承办机构为具体负责合同承办工作的主办部门;以市政府部门、市政府和市政府部门所属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使用市级财政资金的市级机关事业单位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承办机构为其负责合同签订具体工作的内设或下属机构。

第八条 承办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负责合同项目的调研、评估,提出初步意见;

(二)审查合同相对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履约能力等;

(三)负责订立合同的协商与谈判,合同文本的拟定与修改;

(四)负责将合同文本等资料报审查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五)根据审查机构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六)负责合同的履行;

(七)负责合同纠纷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

(八)负责保管合同文本及与履行、变更、解除合同有关的文件资料,并按规定整理、移交。

第九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是合同的审查机构。

审查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对报送的合同依法进行审查,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

(二)指导或参与合同纠纷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活动;

(三)审查备案合同;

(四)监督合同履行,对合同履行中产生的风险,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条 提交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的合同,市政府法制机构一般应当在收到合同文本草拟稿以及相关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并出具审查意见书。

承办机构应当根据审查意见书的要求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调整。

第十一条 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合同文本一般应包括合同标的、权利义务、履约期限、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等主要条款。解决争议的方法选择仲裁的,应当明确具体的仲裁机构。

第十二条 订立合同,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一)立项。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应当经本单位领导集体讨论通过方可立项;属于本办法规定的重大合同的,还应当报市政府审批同意。

(二)谈判、协商。承办机构组织有关人员与合同相对人进行谈判、协商。

(三)合同文本拟定。承办机构根据谈判、协商结果拟定合同文本。

(四)审查。合同签订前,承办机构应当将合同文本及有关合同相对人的资产、资质、信用、履约能力、知识产权状况调查材料,合同谈判、协商材料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机构意见,合同订立依据,批准文件及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等材料报送审查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五)报批。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规范性文件规定应当报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合同,由承办机构按照有关程序报请批准。

(六)签字和盖章。合同应当由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授权其他人员签字的,应有法定代表人的书面授权。签字后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

第十三条 合同签订后或履行过程中需要签订补充协议或者变更、解除合同的,参照本办法第十二条合同订立的程序办理。

第十四条 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使用的房产、地产以及重要办公设施等需要出租、出借的,由管理、使用该项资产的机关事业单位作为合同的`承办机构报请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审批,并履行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一)至(五)项规定程序后,由市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和承办机构共同与合同相对人签订出租、出借合同。

第十五条 重大合同签订前,承办机构应当组织对合同签订的风险评估,重点从政治、经济、环境、法律、社会稳定等方面对合同签订和履行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和评估。

第十六条 承办机构应当在合同签订后7个工作日内将合同文本和相关资料报送市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第十七条 合同签订后,承办机构应当全面负责合同的履行,并及时对履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 合同相对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办机构应当提出相应对策或者建议,及时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解除权、违约责任追究权等法定权利:

(一)出现不可抗力;

(二)合同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修改或者废止;

(三)签订合同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四)合同相对人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商业信誉,以及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五)合同相对人预期违约;

(六)其他可能影响合同履行的情形。

第十九条 重大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本办法第十八条所列情形的,承办机构应当及时向市政府提交预警报告,并抄送合同审查机构。

第二十条 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承办机构应及时与合同相对人进行沟通,查明情况,客观评估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可能对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权益造成重大损害或使公共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承办机构应及时向签订合同的机关事业单位书面报告,并抄送合同审查机构,同时做好风险防范应对工作。

第二十一条 合同纠纷应当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经协商、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签订书面协议;经协商或调解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按合同约定的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

第二十二条 通过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合同纠纷,承办机构应当全面收集证据,按照诉讼时效的要求以及仲裁、诉讼规则做好应对工作,防止因应诉不当导致败诉。

第二十三条 合同纠纷处理过程中,承办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放弃属于市级机关事业单位一方享有的合法权益;

(二)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 合同履行完毕后,承办机构应及时将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整理归档,不得随意处置、销毁。

承办机构应当根据合同的重要程度,设定合同文件资料的保管期限;一般合同的文件资料应当保管以上,重大合同的文件资料应当永久保存。法律、法规、规章对合同文件资料的保管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五条 应当归档保存的合同文件资料主要包括:

(一)正式签订的合同文本原件;

(二)合同履行过程中签订的有关补充协议、变更协议;

(三)各种批准文件;

(四)合同前期谈判过程中的背景资料、往来函电、会谈纪要及与合同签订有关的传真、录音、录像等;

(五)其他与合同签订有关的文件资料。

第二十六条 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签订合同的第一责任人,对签订合同承担领导责任。

第二十七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加强对本办法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督促其纠正;情节严重的,可提请市政府研究并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一)按规定应当报送审查的合同,承办机构未报送的;

(二)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未通过即签订合同的;

(三)不按规定进行合同备案的。

第二十八条 承办机构、审查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监察机关或其他有权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签订合同的;

(二)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收受贿赂,与他人恶意串通,损害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利益的;

(三)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超越职权,导致市级机关事业单位遭受较大经济损失的;

(四)未妥善保管合同资料、档案材料,导致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在诉讼或仲裁中败诉的。

第二十九条 有关部门、单位要同时加强对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签订合同的监管。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签订的合同,要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报送监管部门备案;主业内的重大投资和非主业投资合同应当报经市政府同意后方可签订,其合同文本由签订合同的企业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报送市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第三十条 各市区和高区、经区、工业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签订合同管理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威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篇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订立的合同种类

行政事业单位订立的合同种类有很多, 根据合同内容主要分为:买卖合同、供水供电供气合同、借款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委托合同等多种类型。其中买卖合同主要指单位采购办公用品与设备、专用设备、无形资产、存货等签订的合同;租赁合同主要是指出租人将资产交付给承租人使用或经营, 承租人支付租金, 双方签订的合同;技术合同主要是指单位就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与咨询等确立的合同。

二、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保障机构运转, 履行各项职能, 并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参与了众多经济活动, 与不同的单位签订不同类型的合同, 但在经济合同管理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 没有统一归口管理

1. 未明确经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第五十四条规定“单位应当对合同实施归口管理…”。由于经济合同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专业性较强, 行政事业单位对合同管理往往较为分散, 由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政府采购部门、法务部门等分头负责, 对合同管理中的一些重要事项, 如建立评审专家库、组织专业的谈判小组对重大合同进行商务谈判、部门间的沟通等, 缺乏相应的部门统一协调, 整体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2. 合同档案未归口管理。

一是有的单位没有对合同档案进行归口管理, 档案分散在各个业务处室, 导致难以掌握合同签订、履行的整体情况;二是单位各部门合同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甚至遗失合同资料。合同档案包括合同审批流转手续、合同正本、合同前期调研、招标、认价等材料, 全面反映了整个经济活动的详细情况, 档案管理不规范, 对合同签订监督以及合同执行的跟踪管理都十分不利。

(二) 对合同事前审查重视不够

1. 采购需求审查不到位。

根据《采购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第658号) 要求, 采购前采购人应制定明确的采购需求, 并且加以论证, 专业性较强的还需请专家论证。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采购前开展的工作尚未达到此要求, 对事项的认定往往比较粗放, 对如何制定、论证、提交和审查采购需求未做明确要求, 也没有相关责任规定, 源头管理不严, 弱化了后续监督, 可能导致合同效益不高。

2. 缺少必要的前期审查。

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 同时对签订合同的主体缺乏专门的资格审查等造成的。合同签订前, 对合同另一方的诚信度、履约能力、资质等情况未做详实调查了解, 给合同履行埋下了隐患, 增大了单位可能承担损失的风险。

(三) 合同书面签订不规范、不完整

1. 合同条款不严谨。

存在合同条款有漏洞, 关键事项约定不明的现象。有的合同到财务付款审查时才发现分期付款金额加总与合同总金额不相符, 合同支付方式、票据提供等难以实现。

2. 双方签名及签订时间不明确。

在合同具体签订时, 存在双方签名、签订日期栏空白的情况, 易产生误解, 给合同执行带来隐患, 如发生违约将对维权产生不利影响。

(四) 合同管理与财务管理相分离

合同签订、履行等信息往往只有具体执行部门了解, 财务部门未能及时跟进, 如合同签订后, 往往是等到结算时, 才会向财务部门提交合同副本和相关单据申请付款, 有的合同事项并未列入年初预算, 导致合同履行时需申请调整预算, 既不利于工作开展, 耽误工作进程, 也加大了预算执行难度。在行政事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中, 合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果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对合同的签订、履约、收付款情况等进行监督, 将增大单位承担经济损失的风险。

三、建议

针对上述行政事业单位在合同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

(一) 理顺管理机制, 明确职责分工

1. 明确合同归口管理部门。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财会[2012]21号) 第五十四条规定“单位应当对合同实施归口管理…”的要求, 结合单位管理体制, 明确部门 (如法务部门) 负责牵头组织梳理、完善管理制度, 保管合同档案, 组织重大经济合同谈判、管理合同专用章等, 实现合同归口管理,

2. 明确各方职责, 建立沟通机制。

明确业务部门、合同归口管理部门, 以及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在合同管理中的职责, 同时建立沟通机制, 部门之间定期核对合同签订、履行与支付情况。

3. 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

结合现行法律法规要求, 出台或修订制度明确合同管理各方的职能职责、签订经济合同的范围与条件, 合同审批权限等, 并对经济活动关键环节设计具体流程, 明确要求, 规范实施。

4. 加强合同档案管理。

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应定期整理更新、报告合同签订与履行情况, 同时各部门均应建立职责范围内的合同台账。

(二) 强化源头管理, 加强对合同的事前调研

1. 强化采购需求审查。

采购活动实施前应制订采购需求, 进行立项审查, 对采购目标、服务要求等进行前期论证, 对于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 必须组织相关技术专家、法律专家、财会专家等进行论证, 力求使采购需求切合实际, 避免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并充分了解市场信息进行合理估价, 根据金额大小及重要程度, 分级进行立项审批。

2. 加强合同签订前期审查。

虽然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政府采购, 但是为了降低风险, 合同签订前应对签订合同的对方当事人的诚信状况、资质情况、履约情况、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等进行充分调查, 并对其资金情况、专业技术能力、产品质量保障、合同签订价格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论证、调研。

(三) 加强合同审查, 强化监督

1. 加强合同审查。

合同签订过程中, 严格按流程进行审批;严格审查合同文本, 明确约定事项;规范、完整签署合同, 避免出现漏洞, 留下隐患。

2. 强化合同执行评价及监督。

根据不同的合同类型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对合同进度、完成情况、预期效果等按期进行评估, 强化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管理与控制, 及时发现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另外, 通过审计等手段规范合同签订行为、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四) 认真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随着新《预算法》的颁布, 以及各项政府采购规章制度的出台, 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合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政府采购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内容, 是签订经济合同的依据, 预算编制时一定要遵循精细化、实事求是、科学有据的原则, 为预算执行打下坚实基础, 为合同签订提供有力支撑。

(五) 加大合同成果利用

加大合同后续跟踪管理, 保障合同成果有效利用,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摘要:经济合同管理需结果与程序并重,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实现物有所值的采购目标;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管理, 规范经济活动实施过程, 有效防范舞弊与预防腐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与依法行政的深入推进, 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将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等方面对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并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建议

参考文献

[1]杨军, 陈春侠.科研事业单位实行政府采购存在等问题及对策探讨[J].交通财会, 2012 (03) .

[2]陈胜.科研事业单位合同管理的关键风险点机器应对措施[J].西部财会, 2012 (08) .

篇4: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办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合同管理;风险防控

合同作为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一种法律手段,在经济交往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属于中国特有的组织机构,因其特殊性,致使管理上的责任模糊,失职追究不严格。就合同管理而言,少数行政事业单位因签订合同对内容条款的疏忽、用词不严谨或对合同管理不严格,产生单位经济业务风险。因此,合同管理有必要成为行政事业单位风险防控需要关注的重点。

一、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的风险

合同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必然产物,是现代化交易进行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合同管理是指合同参与的双方根据所签订合同自觉地履行其职责和义务,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合同可以有效地对双方进行约束,但与此同时,合同也具有潜在的风险,签订合同就势必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风险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单位在制定和履行合同时没有进行细致的规划和管理,没有风险意识,以致出现的结果与预期目标产生区别,导致承担责任,造成经济损失。

二、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的风险原因

1.在签订合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法律意识缺失

行政事业单位的法律意识不强,在签订合同时,经常出现使用不规范格式的合同书、合同未注明具体的签订日期、未明确标出合同签订双方,或者出现口头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增加合同管理的风险,造成单位经济损失。

2.行政事业单位签订的合同不规范、条例不明确

在行政事业单位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合同的条例不够明确,容易产生歧义;合同的相关条款不够全面,有漏项;合同的付款方式未明确,或签订的合同的付款方式不利于单位资金的支付,不利于财务筹措和使用资金;合同的条款表述不够明确等现象的出现。一旦发生纠纷,就会难以判断双方的责任。

3.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的管理不规范,合同条款未能很好的执行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部分单位未对合同进行统一归口管理现象;合同未进行单位统一编号;签订补充合同的附意性大;对基本建设项目中的签证、设计漏项、变更设计方案等增加的建设内容未以具体的合同内容加以固化;对与外单位的经济往来合同的工程尾款或收入款不能及时收回,或难以收回,形成长期挂账而无人催收的局面。由于合同管理上的不规范,造成单位经济损失隐患。

三、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合同管理的风险防控

1.树立法律意识,熟悉签订合同的流程

(1)在签订合同之前,要对对方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在签订合同之前,应对签合同的另一方单位的主体权限、业务资质、企业性质、履行能力和信誉进行关注和调查。确认对方有营业资格证等相关证件。一般情况下,公司不能与自然人签订经济合同。

(2)比较对方履行合同的能力。调查合同签署方是否有履行责任和义务的能力非常的重要,不能与无法承担民事责任的公司进行合同的签订。

(3)签订前做好自身主体资格的审查和承担能力。在与对方签订合同前,行政事业单位要审查自身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合同签订的相关法律、本单位是否具有偿还能力以及合同签订的资金是否得到财务部门的批准,是否有资金保障。

(4)签订书面形式合同。首先,在签订合同前要对合同上所有的条款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无误后再签订合同;其次,在签订正式的合同时,要关注空白处,以免给其他人加入其他不合理条款的机会;再次,在签订前期合同时,应要求对方先加盖公司公章;为了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双方都应采用钢印章;最后,要在合同正式签订后,对签订的合同进行现场见证,以免日后由乙方自行改动合同,以此保障单位的财产安全。

2.明确应签订合同的经济活动范围和条件

行政事业单位合同中应以明确的条款界定经济活动的范围,如对经济业务事项有特殊要求,应在格式合同的基础上加以补充。

3.实现合同归口管理合同签订后应及时交合同管理部门、监督部门和财务部门。(1)应指定专门的部门、专人管理合同;对合同实行统一连续编号;

(2)建立单位的电子合同,把所有的合同电子化,扫描存档,编制目录以利于查阅和比对。

4.有效监控合同履行

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的签订应有单位的监审部门参加。对大金额的付款合同的履行,监审部门应实行全程跟踪审计;对单位收入合同,建立合同抽查比对制度,了解合同款入账情况,减少单位呆账的发生。

5.建立合同纠纷协调机制

在合同中要有条款,明确产生纠纷的处理方式。

6.加强财务人员参与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财务人员参与合同的订立,可以减少因付款方式而带来合同执行的财务风险;财会部门应当根据合同履行情况办理价款结算和进行账务处理。未按照合同条款履约的,财会部门应当在付款之前向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四、总结

合同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关注重点之一,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的重点,合同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单位的正常发展,同时也是保障单位正常运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赖长璐,贾小伟.新模式下公司内部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电力安全技术,2012,10(01):97-157

[2]王萌,贾亚飞,张宝.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10,10(01):97-159

[3]闫正友.事业企业单位人事管理包括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安徽水利财会,2009,06(09):35-77

[4]付超.关于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百家之言,2010,11(01):96-145

篇5: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办法

全文

()字第号

(被诉单位名称):

本会决定受理与你单位的经济合同纠纷一案,现将其申诉书副本送与你们,并将有关 事项通知如下:

一、在申诉书副本送达回证上注明收到时间,签收后将回证退回本会。

二、在收到申诉书副本十五天内向本会提出答辩书和有关证据。不按时提交答辩书或者 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处理。

三、填写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或者委托代理人的受权委托书,于年月日前送交本会。

19年月日(印章)

附:法定代表人证明书一份,委托代理人受权委托书二份。

颁布 单 位: 国家工商管理局

篇6: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办法

19    年    月    日

---------------------------------

|  申请人|                |单  位|                          |

|----|--------|---|-------------|

|被申请人|                |单  位|                          |

|----|--------------------------|

|  申标  |                                                    |

|  请的  |                                                    |

|  理及  |                                                    |

|  由采  |                                                    |

|  、取  |                                                    |

|  保的`  |                                                    |

|  全措  |                                                    |

|  的施  |                                                    |

|----|--------------------------|

|  承办人|                                                    |

|  意  见|                                                    |

|----|--------------------------|

|  仲  裁|                                                    |

|  委员会|                                                    |

|  批  示|                                                    |

|----|--------------------------|

|  备  注|                                                    |

篇7:行政事业单位临时用工合同范文

甲方名称:法人代表:

地址:

乙方姓名:身份证号:

住址:

甲方因工作需要,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意招用乙方为临时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政策,经双方协商同意自愿订立本合同,并共同遵守如下条款:

一、合同期限

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合同期满,本合同自行终止。如甲方需要继续留用,经乙方同意,双方可以续订合同。

二、工作任务

甲方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乙方在本单位内不同岗位工作,乙方应服从安排和调遣。如若甲方安排的工作与本单位无关,须经乙方同意,否则乙方可以拒绝。

三、劳动时间与劳动报酬

(一)劳动时间:甲方实行每周5日,每日8小时工作制,确因工作需要加班加点的,加班要提前通知乙方,由甲乙双方商定,按规定发给加班加点费。

(二)劳动报酬: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乙方的岗位和承担任务,甲方每月向乙方支付工资人民币元。加班

工资按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四、劳动福利待遇

(一)每月按元计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用,随同工资一起发放,由乙方向相关部门缴纳。甲方不再承担其他任何福利费用。

(二)节日物资发放与单位在职职工等同。

五、工作纪律

(一)严格遵守单位行政管理规定。

(二)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三)维护单位形象,爱护公共财物。

(四)上班工作时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五)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不得投机取巧。因工作失误造成行政后果的,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六、劳动合同的变更、终止、解除和辞职

(一)甲方因工作原因需要变更合同的相关内容,须经乙方同意,并重新签订合同。

(二)合同期满后即终止执行。如工作需要,甲方继续招用乙方,需要经乙方同意,双方重新签订合同。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双方一致同意的;

(2)符合本合同第六条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

(3)乙方不能胜任所聘工作岗位的;

(4)乙方因伤病,不能按要求出勤工作的。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自行解除:

(1)甲方因国家政策规定不允许招聘临时工时;

(2)乙方被除名开除、劳动教养或判处徒刑的。

(五)乙方在合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辞退;

(1)严重违犯劳动纪律,影响工作秩序的;

(2)违反操作规程,损坏设备,造成经济损失的;

(3)服务态度恶劣,损坏单位形象的;

(4)有贪污、盗窃、赌博,营私舞弊等违法行为,尚未构成刑事责任的;

(5)无理取闹、打架斗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或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六)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辞职:

(1)经国家有关部门确认,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无有效劳动保护措施,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

(2)甲方不按合同规定发放工资或连续两个月不支付工资的;

(3)甲方不履行劳动合同,或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政策,侵害工人合法权益的;

(4)经国家批准应征入伍的。

(七)甲方或乙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除第六条第四款所列情况外,必须提前半个月通知对方。

七、违约责任

任何一方违反劳动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对方有权根据责任和造成的后果要求经济赔偿。违约方向无过错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1000元。

八、劳动争议处理

合同履行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协商解决,或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因开除,辞退违纪职工以及职工辞退,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可直接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九、本合同自双方签订之日起,任何一方不得擅自修改或变更。本合同未尽事宜,须经双方协商。条款与法律、法规、政策有抵触的,按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执行。

十一、本合同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甲方主管部门备案一份,涂改或未经合法授权代签无效。

甲方(签章):_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

篇8: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质的组织机构, 主要从事公益性事业,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这些单位内部的一切经费的支出都由国家财政拨款,包括工作人员的工资、日常的办公开销等等。 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很多方面的部门,科学、民生、文化、卫生、教育等等,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经济管理目标与实现很重要。

1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社会服务性,也就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性质;另一个方面是公益性质,具体表现在举办公益活动等等。 在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其公益性又出现了新的特点,有时候公益性和市场化发生了连接,比如像广播电视台这样的单位,也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范畴,但是现在他们又有营利的性质,制作节目也会为单位带来一定的收益, 所以凡事都并非绝对,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世界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要结合当前的现状和特点来进行,不要脱离现实,去讲一些乌托邦,否则就背离了我们分析问题的初衷。 当然我们还是主要基于他们的非营利性质来进行研究。

2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类别与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目标主要有筹资经济管理目标、 投资管理经济目标、成本管理经济目标和分配管理经济目标等, 不同管理目标有着不同的特点,其实现方式也不尽相同。

2.1筹资管理目标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所有的组织都要适应,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的管理部门更要起到表率作用,适应这种变化。 筹资管理目标的改变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要改变之前对财政的过度依赖,虽然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要靠财政拨款,但是经济新常态的变化,这些单位也有自己创收的可能,既然如此,可以自力更生,又何必全部依赖财政支持, 尤其是一些财政吃紧的地区,更要避免对财政的过度依赖。 二是不断发展创收的渠道,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很多单位都可以发展创收的渠道,可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比如文化部门可以通过打造文化产业为单位创收, 充分运用市场的力量筹措资金,如果文化部门都可以这样创收,其他部门更有了多种筹措资金的渠道。

2.2投资管理经济目标

现在投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 很多个人都将资产分为多个部门进行投资,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效仿进行多元化的投资,这是惯例资金的重要手段。 而且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这种投资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科研部门,经常会有一些对外投资的需要, 这是一个机遇,能否把握好这个机遇也是对这些单位的考验,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所以要做好投资管理。

2.3成本管理经济目标

在行政事业单位对经济管理的过程中, 一定要有一个成本的概念,花钱要有成本管理的意识,这体现出计划性和节约性的原则,因为钱如果没有成本概念,就容易导致没有计划的花,甚至胡花乱花,这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浪费,所以确立成本经济管理的目标很重要。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这种核算体系还有待完善,缺乏统一的体系,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弊端,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 因为这是关系到一个单位财务管理状况的重要问题,也关系到整个行政事业体系内部经济管理的发展方向。

2.4分配管理经济目标

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工作是由多个部门共同完成的,所以要分配好管理经济目标,明确分工。 一是要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要照顾不同部门的利益,这样他们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 三是要最足成员的需求。 四是要确保公平公正。

3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实现措施

3.1科学制定绩效考核目标

作为非盈利机构, 行政事业单位的分配管理不存在所有者权益倾向的问题,其主要的分配任务是协调内部员工额收入。 行政事业单位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分配机制。 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各部门成员的工作节点情况、工作目标完成等情况进行细化考核,计算出绩效得分,以考评结果为依据,合理开展评价与比对。 绩效考核要注重过程管理,要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结果兑现奖惩,真正发挥出绩效管理制度在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监督、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内在潜力的作用,从而有效优化经济管理。

3.2预先确定资金支出领域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的支持领域必须要提前确定,因为这是国家的钱,不是个人的钱,却是由个人花出去的,当个人在花国家钱的时候,如果不是有强烈的责任心,就会出现浪费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公饱私囊的情况,所以要体现确定资金支出的领域和方向。 首先要明确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责,做到责任到人, 明确分工,当具体的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出现问题才容易追责。 其次要权责分明,权力和责任和清晰,不能混在一起,不能交叉。 再次要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和集中也是为了避免浪费,如果出现多头管理,就会造成多头浪费。 最后要做到资金的管理透明化,让社会公众可以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3.3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所以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很重要,这种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度管人,只有制定了严格的制度, 人们才有规矩可循, 才能在有秩序的轨道上运行,在不会触碰底线,因为触碰了就会受到制度的惩罚;二是制度管事,在具体的每一件事都有制度的安排,事情只有在这样的安排之下才能有序进行;三是制度管账,只有制度管账,账目才会清晰。

3.4严格控制三公经费

三公经费是指公款接待、公车使用、公费出国留学。 在八项规定实施以后,国家对三公经费的控制越来越严格,采用各种方式加强对三公经费的控制。 例如,要严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消费,禁止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车私用、私占国家公共财产;加大公务招待费用支出控制力度,坚持勤俭节约,限制公务接待费用,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严格出国进修的考察考核,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成本。

3.5进一步使管理会计与中国的经济转型相接轨

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方面必须积极响应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比如在营改增政策的推广中,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消化税负的能力等方面进一步与市场经济相接轨, 从而达到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保证行政事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建筑领域的日新月异。

4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也是身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 必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虽然这些单位具有公益性,但是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要竞争的,这些单位也要适当参加竞争,才会催生市场经济的活力,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

摘要: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是很重要的职能部门,负责国家社会的管理和服务,这些单位工作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发展,所以要重视其管理职能,尤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因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哲学中众所周知的原理,所以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中经济管理工作对国民经济流通及为关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爱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探索[J].交通财会,2010(3).

[2]李奇.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J].科技咨询导报,2007(7):141.

[3]田保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河南科技,2007(8).

篇9: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措施

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推动性。从某种角度分析,行政事业单位是为大众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且资金由政府拨款,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公共服务所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尤其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中,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得到稳定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将经济管理目标作为发展的基础与保证,推动自身的发展。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

1.筹资经济管理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是满足其公益性,在发展中经济资源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筹资渠道发生了十分重要的变化,并形成多元化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中行政事业范围的资金来源并不再局限与政府的拨款,还可以接受社会部门的捐助以及科研成果的收入等。另外,还可以向世界银行进行贷款。但是从某种角度分析,因为资金来源不同,并且所使用的时间长短不同,资金的风险程度不同,所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筹资经济管理目标比较差。

2.投资管理经济目标

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投资活动主要是指单位对资金的投放以及实用,包括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购进、长期股权投资等。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设规模得到扩大,且对外投资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诸多科研单位,对外投资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度。与此同时,投资风险也演变的越来越重要,在新时期积极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成本成为了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所在。

3.成本管理经济目标

当前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序发展中,经济管理活动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不再局限于资金的预算以及收支管理之上。根据笔者调查,当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采取以绩效为主的经济管理模式,往往需要按照最大化的目标实施成本管理。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但是从某种角度分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核算体系,尤其的行政事业单位改革逐渐深化的发展进程中,成本核算体系需不断完善才能真正满足成本管理的经济目标。

4.分配经济管理目标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分配经济管理目标主要是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趋势而言,是行政职业单位各个部门以及内部成员的收入分配管理。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严格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出准确的分配方案,并且要对内部成员进行考核,对收入进行分配,只有真正保证分配管理考核次数的适当性,才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考核成本。因此在新时期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分配管理经济目标需要以降低分配成本为主,需要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起内部成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

二、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实施的对策

从上文中可以清楚了解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经济管理目标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且成为了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为进一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序发展,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与分析:

1.需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考核目标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分配管理经济目标的目的是帮助单位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明确化。比如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可以依据部门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种情况不仅可以将考核的作用以及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出员工的潜力。

2.需实施全面的内部经济管理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每一项经济活动都需要依靠规章制度加以约束,并且只有经过规章制度的完善才能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进步。比如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活动中,需要严格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要将物品的采购、服务项目等积极纳入到预算管理之中。此外,采购单位不能徇私舞弊,要实施公开招标的形式,对于参与招标的供应商需要具备经营规模,要保证利用合法供应商。

3.实现对经费开支的控制

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得到深化发展,与此同时,积极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成为了最为主要的内容。除此之外,在新时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的控制以及支出可以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目标,并且还可以实现三公经费的透明性。比如行政事业单位的用车标准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并且优秀人才出国进修也需要进行限制,避免出现随意出国观光的现象,还要进一步对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招待费用的控制,要将勤俭节约的理念融入其中,实现对经费开支的有效控制。

4.实现资产、预算以及财务的有序结合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提供资金支持,并且还可以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序发展与进步。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新形势只有将资产、预算以及财务管理进行结合,才能真正对财务内部控制环境进行控制,才能真正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序发展。

三、結语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扎下行政事业单位需不断改革,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在经济管理目标的指引下提出有效的建议与措施,如此才能让行政事业单位在未来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得到创新发展与进步,才能真正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与保证。

参考文献:

[1]冯海燕.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0:102-103.

[2]罗红辉.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09:102+104.

[3]周国超.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与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273.

[4]高成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与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1:40-41.

篇10: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自聘人员合同

一、合同期限

甲方安排乙方从事

工作任务,合同自

****年**月**日起至

****年**月**日止;聘用期为一年,根据工作需要下年再聘,重新签订合同。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

1、甲方根据单位工作需要,通过双向选择聘任乙方工作岗位,其岗位职责按签订的岗位聘任合同责任书执行。

2、甲方根据乙方的岗位及工作要求,为乙方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设施,保障乙方的安全与健康。

三、报酬和保险、福利待遇

1、根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甲方支付给乙方每月按?标准,以货币按月核发乙方应得的工作报酬,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2、甲方按规定为乙方办理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其中,乙方个人应缴纳的部分,由甲方按月从乙方的工资中代为扣缴,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3、乙方在合同期内的工作制度,公休假日、女工保护待遇,因工负伤,致残和死亡待遇,非因工负伤和患病待遇均按国家及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四、工作纪律

1、甲方应明确并切实加强单位内部的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做到职权清楚、责任明确、考核严格、奖惩分明。

2、甲方有权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单位的有关真丢,乙方有违反的,甲方可按规定给予必要的处理。

3、乙方应努力学习政治文化,积极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忠于职守,服从领导,团结同志,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4、聘期内工作表现由甲方负责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的依据之一。

五、聘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

1、因特殊情况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本合同的相关内容,也可解除本合同。

2、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1)在试用和聘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聘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甲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5)乙方患病或者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6)聘期内考核不合格的。

(7)聘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聘用合同达成协议的。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乙方可以解除聘用合同:(1)试用期内的。

(2)甲方未按照国家规定或聘用合同支付工作报酬或者提供工作条件的。(3)按照国家规定乙方考入普通高考、中等专业学校,应征入伍以及经甲方同意调出的。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聘用合同终止;(1)聘用合同期满。

(2)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的。(3)乙方被开除、自动离职以及死亡的。

5、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不得终止或解除聘用合同:

(1)乙方因工负伤,经有关部门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乙方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乙方是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六、甲乙双方解除合同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其中有本聘用合同第五条第2款的第5、6、7项情形的,应提前30天通知对方。

七、违约和解除合同责任

甲方或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本合同所约定的,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1)合同期内,一方违反合同有关条款规定,应付给对方违约金

元;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2)乙方系甲方出资培训或引进的,乙方违约或提出解除合同,如双方订有协议,培训费或引进问题按协议规定办理;如双方没有签订协议,甲方可适当收取费用,数额以甲方所支费用为基数,乙方受培训或引进后为甲方服务的年限,每服务一年递减20%的比例计算。

八、聘用合同争议处理

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市人事部门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九、双方其他约定: 1、2、3、十、其他事项

1、本合同一式三份,由甲乙双方签字盖章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一份存入档案,并报镇组织科审核备案手续。

2、本合同应当由当事人签字,确因故需代签的,须经合法授权,否则,代签无效。

3、本合同在生效后,若有条款与国家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抵触的,以国家新的法律、法规或政策为准。

4、本合同未尽事宜,按国家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甲乙双方依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商定。

甲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

****年**月**日

()鉴字第号

乙方(签字)

见证单位(组织科)年

****年**月**日 合同

鉴证部门(盖章)

鉴 证 人(签字)

篇11: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办法

通过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的审计,核实其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

一是经费支出是否合规合法,有无将救济、科研、农业、教育、基本建设等专项资金(基金)挪作他用的问题;债权债务和往来款项业务是否真实,有无通过应付款为其他单位办理不正当业务或截留应当上交国家收入、出借单位资金牟取私利等问题;预算外收入是否合法,有无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收入不入账或账外设账等问题;预算外支出是否符合规定范围,有无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乱发钱物和铺张浪费等行为。

二是固定资产是否人账建卡,安全完整;增减变动手续是否齐备,有无管理不善造成流失问题;有无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固定资产;或通过降低转让价格获取好处的问题;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是否全部人账、专款专用。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单位将经同级财政部门签署意见的《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和报废固定资产的原始凭证复印件、鉴定资料、有关证明传递到中心,中心据以记帐。若发生清理费用,行政单位直接列支,事业单位减少“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发生残值变价收入,单位应及时上交财政专户,返还时,行政单位增加“其他收入”,事业单位增加“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未使用“修购基金”科目的,则相应调整“修理费”或“其他收入”。

三是单位的对外投资活动是否严格遵循财务制度规定的对外投资的基本要求,有无对所创办实体占用单位的房屋、设备等有形资产和技

术、专利等无形资产不进行有效评估计价、不收取占用费、无偿使用、所有权变相转移等造成国有资产在创办经济实体中流失的问题。四是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是否在国家有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部门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是否建立了现金出纳制度、报销制度、借款制度、一支笔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有无因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或领导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以及其他经济事故问题。

通过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资产和财务状况的认定.合理划分离任与继任领导的责任界限。

查清即将离任领导到任与上届领导交接时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以及即将离任领导与下届领导交接时或此项审计时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从而做出鉴定,分清前后两届领导经济责任,这是前后两届领导极为关注的一项内容。因为资产和财务状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体现离任领导的业绩情况,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为其自身的经济责任提供服务,而且能使新任领导掌握单位的基本财力和其他财务信息,了解接任的是个什么摊子,便于加强管理和正确决策。同时为审计评价对比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审计的方法通常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采取审查核对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的办法。主要认定固定资产金额及种类,财政拨款和预算外收入账面余额,应收款和应付款余额及明细,实有货币金额,并作为审计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简要说明。固定资产的金额要以实地盘点的固定资产原价为准,重点注明房屋建筑物、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和其他贵重物品,以及作为贷款抵押的资产

实有数;认定往来账款时,对数额大、时间长的款项要进行实地调查,对合同应收未收款项或应付未付款项和呆死账要特殊说明,以体现债权债务的真实性。资产和财务状况的认定结果,除在审计报告中重点阐明外,最好以表格形式,如固定资产明细表、应收款明细表、应付款明细表等,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这样便于有关部门全面了解财务情况。

通过经济责任目标、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考核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

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对其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的审计和评价,还要运用与其相关的经济指标的考核情况来充实评价内容,使审计评价具体翔实、有理有据、公证力强。一般说来,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运用的经济指标主要有: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各项财政、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资产增长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如固定资产增加额,离任时比到任时增减差额;预算外收入累计额,任职期间组织预算外收入累计数;抵支收入完成率,实际完成与财政核定的抵支收入额之比率;自行抵补行政经费率,抵支收入和预算外支出中中补充行政事业经费数额之和(预算外支出中除用于招待、奖金、补助、赞助等非正常支出以外的各项支出合计)与预算外收入累计数的比率;债权(债务)差额及任期内新增债权债务;资产负债率,债务与资金来源的比率;违纪资金率,违纪金额与资金来源的比率。通过对实际指标同计划(预算)指标比较,本期指标和上期(上年同期或历史最高水平)的实际指标比

较,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经济决策、管理决策等进行全面量化考核和综合分析比较,以便客观地评价其经济责任。通过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审计,全面掌握领导干部在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及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责任。

主要包括重大的对外投资、基本建设、招商引资等出台的宏观经济管理措施及制度建设情况。要对任期内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决策事项进行重点抽查。从最初的可行性调查开始,到决策过程、决策形成、决策实施、决策效益等情况进行审计或调查。通过审查决策资料,查阅相关会议纪要原件及相关记录,同参与有关经济决策及具体执行人座谈等形式,掌握领导干部重大的经济决策项目及内容,梳理出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相关的重点审计项目和具体执行的各个环节及其执行结果,全面搞清重点问题的每个环节和细节,查明领导干部有无超越职权决策、盲目决策和个人武断等问题,客观评价经济责任。通过被审计领导干部执行廉政规定情况的审计与调查,考核其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情况。

对领导干部本人遵守廉政规定情况的审查,首先要通过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资料的审计,从账面上收集证据,看其收入来源的合规合法性是否如实申报,有无非法收入等。其次,利用群众举报线索进行核查,也是审查领导干部个人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对群众举报与财政财务收支、特别是与领导干部本人经济责任直接相关又可以通过审计手段能够核实的问题,应全面加以调查核实。查实领导干部决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落实经济责任,防范审计风险;对

上一篇:民族团结沟通计划下一篇:社区与和谐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