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与和谐社会论文

2024-05-05

社区与和谐社会论文(通用6篇)

篇1:社区与和谐社会论文

摘要: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具有娱乐性、自发性等特点,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社区音乐文化;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43-02

从我党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进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我国,作为在城市社区中悄然兴起的音乐文化,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营造了广大居民守望相助的人际氛围与和谐共处的人文环境,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

一、社区音乐文化的特点

社区音乐文化是相对于社会音乐文化而言的,它是指在当代社会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范围 ,以全体或大多数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文化生活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音乐文化活动。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社区音乐文化的需求有了明显增加。无论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表演形式、艺术特色千变万化,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即是社区居民这个群体里流传,为了陶冶、愉悦参与活动的每个社区成员。

相比较而言,社区音乐文化具有显著的自娱自乐的特点。社区音乐文化既不会像专业演员那样为了提高表演技术水平而参与,也不可能像青少年学生那样为促进自身的艺术特长而进行学习。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社区居民参音乐文化活动的动机,他们或为了娱乐,追求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或为了强身健体、美形、美姿、美态。根据活动的具体需要(事情、人、形式等)和特定的环境,这些音乐文化活动的动机也会有一些变化,或单一,或综合。这就决定了社区音乐文化必须具有自我娱乐的特点,并以此区别于其它社区文化活动。

另外,在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中,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在其业余时间里,自觉自愿来进行的。社区成员由于存在年龄、职业、种族、爱好、个人需求、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在组织集体活动中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社区居民会针对自己的体质特点、兴趣爱好等来自主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在目前我国社区中,大多数人的娱乐、保健等需求,都是靠自己的调节与控制来实现的。社区音乐活动的参与者十分广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施过程也较复杂,因此也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无论是在专门的娱乐场所,还是在街道、公园绿地,人们都可以随意选择相适应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音乐文化活动。

二、社区音乐文化的功能

首先,社区音乐文化活动具有休闲娱乐的作用。社区音乐文化同其他音乐文化一样,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能让人迅速地得到审美带来的愉悦感,广大居民在观赏和演出中满足了审美愉悦。在这些活动中,通过音响运动引起机体的感性与理性的思维活动,调动机体积极能动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体验在居民生活中更为明显。居民在开展音乐文化活动时,参与人数多,而且人们之间有着比较亲密、合作的关系,能够比较完全地释放出自己的情绪,彻底地从精神上获得娱乐的享受。人们通过轻松快乐的审美享受来积蓄精力和活力,这也是音乐文化区别与其他文化形式的标志性特点。例如,有的社区居民们日常举办的戏曲文化节、戏迷社等组织形式的日常性演练活动,使居民在美的享受中充分体验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放松,提高居民生活、工作的积极性,为营造和谐安详的社区氛围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音乐活动作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成为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特点,也自然成为社区居民比较喜欢的一种的娱乐休闲方式。

其次,社区音乐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教化的作用。一方面,社区音乐文化中贮存着较广泛的知识信息,健康美好的情感以及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等。比如有的地方戏曲音乐多以历史故事、人伦道德作为剧情内容,对自然、历史、社会等的正确认识,对和谐美好社会的热爱与追求,对丑恶、犯罪的讽刺与惩罚等等,运用各种感情色彩的乐调向人们传达的思想观念直接被人们吸收和接受,使人们受到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社会伦理道德的熏陶。在社区里开展音乐活动,摆脱了常规的、空洞的说教,以音响为表现手段,将教育的内容用生动活泼的音符形式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对人的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净化和教育作用,对培养居民的道德修养,形成健康积极的社区氛围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居民音乐文化活动,让居民在音乐文化活动中感悟人生的美、生活的美,让音乐给人们带来和谐和安宁,让人们体会音乐带来的美的意境,从心灵上对周围事物产生美的感受。通过社区音乐文化的建设要将音乐的魅力传输给人们,让人们充分享受音乐文化带来的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再者,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群体生存、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存在、传承和演变的。社区音乐文化是综合的艺术,既反映一定时代的艺术生活趣味,又是市民文化生活的风俗写真,与文学、美术、舞蹈有着内在的相近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贴近广大群众的欣赏习惯与欣赏水平,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域的重要的文化传承,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无论对于社区音乐活动的参与者还是旁观欣赏者来讲,当代社区居民音乐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群众性的社会活动,它通过日常性的音乐活动必然会使居民之间发生并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音乐的和谐及共同的旋律拨动着每个人的情感和弦,社区音乐活动的每个参与主体必须集中个人的注意力同活动群体中的他者保持一致,这就形成了某种精神凝聚力。

三、社区音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进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发展城市社区音乐文化,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已成为大势所趋。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和谐来自人的健康、全面的发展,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关系到精神文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偶像性、复制性、平面性、平庸性不利于精神文明的大众文化也在日益发展。这种不利于人文精神的传承,不利于人走出内心空乏、无所寄托的精神状态,对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的构建具有消极的影响。通过全面开展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好了,身体素质高了,邻里关系和谐了,音乐成了人与人之间交往和联系的最好纽带。社区音乐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社区音乐能够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是指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所要求和表现出来的协调得当或融洽和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谐社会必须是公平的、公正的,这个 和谐最核心的问题是人与人的和谐。社区音乐是从居民的娱乐角度出发,在公正、公平的环境下,人们进行陶冶情操的一种自我娱乐方式,不存在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冲突。同时,音乐活动时的组织形式有别于正式组织的结构形式 ,社区音乐文化的组织氛围比较轻松,人际关系比较平等,情感比较融洽,因此活动时人们容易产生信任感,便于交流、沟通、合作,对改善亲子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同学关系、亲属关系、同志关系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

国家应加强社区音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地位、作用及目标、任务的研究,并加强媒体宣传,树立典型,示范引导,以丰富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另外,大力倡导和鼓励每一个人参与运动,并与体育运动、家庭的尊老爱幼等活动有机结合。如在社区修建、提供免费或低偿音乐文化服务、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文化娱乐项目等。同时,国家应对特殊人群制定更加优惠、有利的政策,同时对社区所面临的专业音乐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资金的支持等实际问题,进行客观、可行的研究对策,努力创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局面。

★(本文所属项目为湖南理工学院科研项目,编号010y13。

篇2:社区与和谐社会论文

【内容摘要】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近现代,哲学上对法与政府,法与社会之间合理性的探讨没有停止过。通过对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法与社会关系的重现,对近代法治国家进程的认识分析,这对我们当今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合理性法法治和谐社会

对于治理国家而言,法治既是一种战略资产,又是一种发展动力;既是一种物质财富,又是一种精神财富。有了法治政府,政府施政和国家强制力才具有政治学和道德哲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在哲学和政治学上对法进行合理探讨对我们建立和谐社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在哲学上关于法和社会(政府)的探讨

在政治哲学意义上,宪法是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物。在政治实践意义上,法制政府就是宪法之义在行政程序中具体体现。18世纪法国艺术家雅克.路易.大卫创作了著名油画《苏格拉底之死》,他用高超的视觉艺术手段表现了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上的“苏格拉底难题”。苏格拉底深知自己是城邦非正义法律的受害者,但他还是拒绝了众多弟子劝他越狱逃走的建议。他以自己之死践履了他对城邦法律的“约定”:既然已默认要守城邦之法,不管其正义与否,越狱逃走的“失约”都会以欺骗行为败坏城邦的法律及其本有之义。在苏格拉底看来,法律比生命更重要!

虽然我们能够领悟到柏拉图终生抱守的“无法律之城邦”之信念的幽深蕴含,但当我们仔细品味它的《法律篇》时,始知他对现实之人性和哲学王之不易得,亦有明智之知,因此,法治之“优次”选择便成为改造城邦的现实手段,这也是柏拉图晚年极力凸显法律至尊地位的深层原因。亚里士多德在著名的《政治学》中,反复疏证法治的重要性,终于证成法律是“最优统治者”,“法治当优于一人之治”的至理,从而使法治不再仅仅停留在工具层面而是进入到本体论层面。

柏拉图对法的看法掩映在其带有神秘色彩的政治学说中。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而世间的正义是宇宙理念的体现,它运用于一切人和事,“理性的命令就是法律”,人定法则是理念法的摹本。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不受主观愿望影响的理性,并将自然、法律和理性等同看待。对自然法理论作出重大贡献的斯多葛派则认为,理性是宇宙的统治力量,渗透于万物之中的自然法是“普遍的规律”,是“正当的理性”。古罗马人直接继承了斯多葛学派的理性主义精神,把法分为永恒的自然法(体现理性和正义)和制定法(服从于自然法)。西塞罗指出,自然法的本质就是正确的理性,自然理性是与人类本性相一致的真正法律,它存在和发展于一切文化背景下的人类心灵中,并对所有人都一样,指导着人们应当作什么。到中世纪,西欧大陆虽然出现过研究罗马法的世俗法学家,但在占统治地位的神学面前,法哲学和政治学一样,沦为神学的婢女。

文艺复兴以来,近代启蒙思想家如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以自然法为基础,赋予法以理性的特征,开创了以“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论”等为代表的法哲学。特别是到黑格尔那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法哲学体系。然而,启蒙学者的法哲学理论归根到底是唯心主义的法学理论,虽然他们曾真诚地相信将把人类带进一个理性王国,但是同他们的美好构想相比较,按照他们的理论建立起来的社会和政治、法律制度却很让人失望。“所谓平等,充其量不过是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平等;所谓人权,不过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所谓的契约,不过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19世纪中叶开始,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的阶级成为自为的阶级。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基本构架。马克思通过对唯心主义法哲学观的扬弃,形成他的唯物主义法哲学观。马克思在成功运用劳动异化理论揭示市民社会异化的本质的基础之上,对立法和执法问题、人权问题、济贫法的社会效果问题进行了探讨。马克思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立法和执法不平等现象,同时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不过是现存关系的保护;另一方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上的不平等必然造成执法上的不平等的严重弊端。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产阶级的人权,认为资产阶级法律的人权原则依然是奴役人的法律制度,是由现实的社会关系的状况决定的。通过这些理论,马克思逐步形成了现实社会关系决定法社会经济关系决定法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思想。

当代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的人治型价值规范体系向现代的法治型规范体系的历史转型。在这场转型中,我们不仅面临着实现从侧重政治功能的法律向强调社会功能的法律的转变,而且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原理,重新建立起法与人民、国家、社会的正确关系。①

二、法治在政治层面上的表现

法治的概念、产生和发展

法治有两层含义,一是以法而治,用法律来管理,就是要立法,有法可依;二是依法而治,就是有法必依,依法办事。法治是主张严格依法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思想,产生于奴隶制末期,封建制初期。我国古代以商秧、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就其法制与法治进行了确切的区分,法治就是运用法律制度来管理社会和治理国家的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就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地遵守法律、法规,坚决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原则和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 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手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②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 面,其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法治与人治的对立统一

(一)任何国家都有法,但不一定都有法治,只有民主制的国家才可能有法治。法和国家一样,是阶级社会的历史产物,法是由国家制定,并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以实现国家强制力量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和国家一样,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不同类型的国家,有不同类型的法,从奴隶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法,统称为“剥削阶级的法”,而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法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维护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世界各国的“法”在语源上都兼有“公平”和“公正”的含义,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公平概念,而法总是与国家统治阶级的“公平”概念相呼应的。

(二)法治与人治的关系。人治是我国历史上儒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孔子曰:“为政在人”。《孟子.公孙丑上》孟轲也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贤人政治”。这实际上就是主张人治,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国王只要是一个有知识的哲学家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不需借助于法律进行统治。而与之相对应的法治,是我国古代法家治国的一种政治主张,“以法治国”,“以法为本”,在法律上强调“法不①

②《中国法治政府》,第6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第16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阿贵”的法治思想则已含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而近代意义上的法治则是资产阶级革命后才有的,主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罪行法定之义”,“法律至上”等等,认为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国家统治权的行使要以法律为依据,这是资产阶级法治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人治与法治回答的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国家的问题,前者认为应当依靠至君明主,贤臣良将,后者则认为应当依靠法律治理国家,依法行使主权。

三、法治与和谐社会

首先,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特征,这一论断从马克思法哲学的逻辑可以推断出来。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原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首先就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实现法治,把人民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其次,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原理,法治是将“和谐社会”由理念变为现实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认为,法是保护、巩固个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论述道:“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执行了它的①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来”。正因为如此,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才有可能清晰地界

定政府活动的范围,使民众与政府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才有可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第三,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原理,法治是实现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只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具体地、历史地考察法与市民社会、国家的关系,才能建立起适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法律制度。而且只有建立这样的法律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马克思法哲学对建设中国法治政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建设中国法治政府的目的是促进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法治的存在不是超越阶级、超社会、超历史的,不同的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着法治的性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在价值取向上的基本特征是:通过依法治国,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地位,保障人权的真正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国法治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伦理观,处理好法与国家、政府的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必须树立法律至上原则。法律至上原则是法治的核心、灵魂和最根本内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之上,实际上是人民利益和意志至上,是人民至上。法律至上并非否定党的领导,而是与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权威是一致的,因为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党的政策和人民意志的具体化、规范化和权威化。由此可见,法治对于一个社会的存在、成长、稳定与和谐都具有重要价值并成为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和生长点。

不论从哲学上还是从政治层面上来讲,合理的法律制度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更要以史为鉴,对历史上的法治思想批判继承,为建立法治政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保证。

参考资料: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国法治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篇3:社区与和谐社会论文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以关键词“社区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指导员”、“和谐社会”为检索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谷歌学术网等学术性网络媒体上查阅并下载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相关文献80多篇,进行仔细阅读、理解与分析,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走访了解武汉市社区的居民对社区体育文化现状的态度及认识,与居民进行面对面交谈同时发放问卷。

(3)数据统计法。

运用数据统计软件对问卷和文献中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武汉市社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1)社区内体育场地以及体育设施现状。

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属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之一,据调查发现(表1),有86%社区内拥有健身器材以及一些场地供居民使用,虽有88.6%的居民有锻炼意愿,但利用其进行体育锻炼只占56%,这说明社区的健身器材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同时也反映出社区管理者不能对社区体育设施进行优化管理。

(2)社区举办体育活动经费来源。

调查发现(见图1),社区举办活动缺乏专项经费支撑。经费来源渠道不多,主要由上级主管政府部门提供,占总量的42.70%,其次是企业赞助,占36.70%,其他部分通过广告赞助及其他渠道,占20.60%。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缺乏,影响活动开展,同时,政府在体育文化建设这一方面,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投入比例,反映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经费来源不具有稳定性,同时也说明活动经费不足也是制约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之一。

(3)社区体育指导员配备情况。

社区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社区从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有的社区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而这仅有的社区体育指导员还是已经退休且热爱体育运动的社区居民。大部分的社区居民希望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由此可见,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乏也是制约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又一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2.2、武汉市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状况

体育制度文化外在表现形式包括两部分: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有关体育的相关政策的宣传活动,他们对社区居民有具有宣传与教育作用。而根据调查,目前武汉市大部分社区的体育组织处于无组织状态,以及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状态。

(1)社区体育制度执行情况。

社区体育管理机构对社区体育的发展方面具有导向作用,他们通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完善社区体育制度、推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等手段来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社区体育管理机构通过严格的执行社区体育制度来发挥他们的效力。由图2知,64.29%的社区居民不清楚社区举办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执行制度情况,说明社区举办活动的管理制度未深入人心,与体育相关政策的宣传活动还有待加强。23.81%的社区居民认为社区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大,说明社区管理者负任不清,制度不明,使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社区体育的管理的体系不能很好的运转。

(2)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及福利保障情况。

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保障方面,国家建设部在《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民区文体设施为125-245m2/千人的建筑面积,用地面积225-645m2/千人的底面积。限制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因素中,一些居民认为是社区服务体系不完善,尤其是体育场地设施,另外一些居民认为是社区体育福利保障方面相对落后,缺乏人文关怀。人的社会福利的实现是离不开社区的,多元化社会保障体制也离不开社区这个重要载体和支持,社区在实现人文关怀,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方面,有着政府、市场和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功能。

2.3、武汉市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情况

(1)社区居民对体育价值的认识。

体育价值观决定和支配着人们的体育行为趋向和选择。有些居民体育锻炼目的比较明确如强身健体,增加交往层面等。居民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塑造完美体型以及健康体魄的效果,是体育文化的魅力所在之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基础就在于人的全面发展,社区居民通过参与体育运动,相互认识,在建立一定情感的基础之上相互帮助,培养社区居民互帮互助的意识,逐渐形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潜移默化中来为社会服务。还有些居民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和目的,这就需要社区不断加强宣传和完善活动场所的建设。

(2)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意识。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居民意识到超过30分钟以上的健步走可以锻炼身体多个器官,还促使脑部释放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使人心情放松保持愉悦,从而对健康产生促进作用,从而使人们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健康的益处,体育活动意识在进一步增强。

(3)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举办情况。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见表2),39.71%的社区1-2个月举行一次体育活动,说明社区领导对社区体育活动足够重视;社区体育工作者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多渠道的资金支持;社区居民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热情高涨。而35.29%的社区半年以上才举办一次体育活动,主要是社区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举办社区体育活动,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社区举办体育活动的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2.63%的居民对社区举办体育活动非常满意,是社区管理者与社区居民在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因为共同的价值观是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21.05%持满意态度,原因在于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热情高涨;社区体育队伍建设较完善,具有良好的全民建身氛围。60.53%的居民认为一般,是因为社区举办的体育活动缺乏大众性,居民参与度不高。还有15.79%居民对社区举办的体育活动不满意,由于社区领导对社区举办的体育活动重视度不高,不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对体育文化的需求。

2.4、社区体育公共体育文化现状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既关注人类,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携手,生物与非生物共进,时间与空间协调,实现与未来的对话,过去与现在统一。体育如同人类活动一样,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社区体育活动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也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二者必须相统一,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武汉市社区公共体育文化不够完善。

3、结论

(1)社区健身器材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实际需求;社区管理者不能对社区体育设施进行优化管理;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投入比例,经费来源不具稳定性。社区需要专业性的社区体育管理人才,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区的需要;

(2)社区相关领导对有关体育知识以及体育信息宣传力度不大,缺乏有关体育健身知识讲座;武汉市社区体育组织多数处于无组织状态和锻炼者自发形成状态;

(3)社区举办体育赛事少之甚少,但是,从居民对健康人士角度分析,人们对体育健康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体育活动意识在不断增强;

(4)截止到目前,武汉市社区体育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然而,社区体育活动环境比较差,出现乱、脏、不安全状况,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共享率比较低,房产商追求利益最大化,回避小区体育设施建设。

4、建议

(1)由政府牵头,以居委会为依托,培养已有的社区体育活动团体,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壮大组织力量,在此基础上,开发社区已有的体育资源,健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让社区体育文化走上规范化轨道;政府要加大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经费的投入,积极动员赞助,建立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机制;

(2)社区管理者与社区居民在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是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办好一批社会效益显著的社区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把丰富多彩的社区体育文化理念融入到社区发展上来,配备社区体育指导员,引导社区居民和社区体育管理者积极投身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3)建立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服务体系。增加社区内部居民与社区内个单位组织之间的联合,拓宽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渠道。要努力构建体育文化精品工程,形成社区传统体育项目,促进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

(4)全民健身被列为2016年“七大任务”之首,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法律保障,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5)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来营造良好体育锻炼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就进一步发挥社区体育文化在城市文明创建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建设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宗有智.对我国社区体育指导员培养途径的思考[G].中国成人教育,2005,10.

[2]张明星.济南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3,05.

[3]周晨虹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6(1).

[4]吴亦明.社区保障与社会福利机制的再选择[J].泰山学院学报,2003,25(2).

[5]徐娇,于可红.基于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模型构建[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4).

[6]徐丽娟.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

[7]韩俊伟.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开展现状调查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篇4:“中”与和谐社会

当前,全国人民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引下,同心同德,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宗教界也积极行动起来,既要构建宗教内部的和谐,也要构建道教与其他宗教的和谐,更要融入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当此之际,重温道教传统文化的“中和”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的要义

“中”字,在《说文解字》里从“I”(竖部),解曰:“下上通也,引而上行,读若囟(音信)。囟之言进也”。又释:“中,内也。俗本和也,非是,当作内也”。中字是一个会意字,通常都从“口”(音围),大意是四方之中。其实,它的本义是“中直”。《注》中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

“中”的引申义很多,用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和事物,其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例如,木工制作梁柱或家具.用墨线取其直,谓之“中绳”,在这里,“中”是“直”的表意,因不直便不成器,故又有“准确”的意思。古代儒家讲“中庸”,是讲伦理道德的,其核心思想是“中正平和”,即所谓不偏不倚不乖戾,以常道治国。“执其两端,用其于民”(《辞海·中庸条》)。在这里,“中”是“正”的意思。“庸”是平常、常道的意思。引申开去,则为不走极端,取“中间”或“调和”之义。所谓“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一中庸》)。佛教有“断见”和“常见”之说,断者不生,常者不变,皆为“偏”,而迁流无常。相续不断。是为中道。在这里,“中”又是“动”的意思。即运动、变化,没有永恒的,一成不变的“中”。

道教对“中”的解释最为复杂,几乎涵盖了时间、空间、人体、意念等各个方面。大致说来,“中古”、“中宵”等是表示时间概念的,如对中宵的解释“亥时尽而未尽,子欲来而未来,介乎亥子之间,谓亥子中间得最真”(《道教大辞典·1993年版·中宵条》)。“中五”、“中斗”、“中罗”是表示空间概念的。如“天五生土,以《易》言之,寄位坤。日主,日真土”(李道纯《中和集》),中斗谓五方九斗居中之星,中罗谓天界之名。“中”用之于人体修炼者更是多得难以计数。如中宫、中田、中窍等等,究其本义,大多指的是方位,属于空间范畴,也有一些成了难以理解的“隐语”。就意念(包括思维、行为、理念)而言,最关键的是“中道”和“守中”,唐·李荣《老子注》云:“极下虑之滞有,举之令不有也;不有不空,合于中道也”。这一观点与儒家之“中庸”,佛教之“无常”大致相同。如“不静不躁,处于中和,人道之基也”(道教大辞典·1993年版·中道条)与儒家“喜怒止于中,忧惧反之正”(《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如出一辙,并无二致。

道门中人,最注重“守中”。通常是针对人体的修炼而言的,但若仔细领会,则“守中”一词非仅局限于此,它可以上升到道教的最高信仰——“道”来理解。望文生义,“守”是动词,指意念,而“中”则玄之又玄,颇费参详。老子云:“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在这里,“中”是相对于“动”,“数”而言的。说的是虚静。《伍真人丹道九篇》云:“中也者,乃虚空之谓中也”。进而与“空”相联系。守中又谓守一,指意守中丹田,但《老子相尔注》则说:“一者,道也……,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融汇贯通,则“守中”便是“守一”,“守一”便是“守道”,而且是“守中道”。

道贵中和,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平衡。这种和谐与平衡,相比于儒家的“治国平天下”,格守人伦道德的思想理念。则要广阔得多了。如《洞玄灵宝中和经》云:“道言:道以中和为德,以不和相克。是以天地和合,万物萌芽,华果熟成,国家合和,天下太平,万物安宁。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庆”。又云:“天地不和,阴阳错谬。灾及万民。室家不和,忿忿相加,以致祸殃”。这里道教把社会人伦的和谐与天、地、人三者的自然和谐联系在一起,既有人伦的教化,更有深层次的哲理。

以上引经据典,寻章摘句,无非是想探索“中”的含义,归纳起来,“中”有通之义,内之义,直之义。正之义,和之义,动之义,半之义(中间)。道之义,真可谓“一个中字藏宇宙”,岂可等闲视之。

二、“中”的渊源

谈到“中”的渊源,人们大概会很自然地想到儒家的《中庸》,因为它集中阐述了“中”的理念。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中”的阐释,早在《中庸》之前,相传为伏羲“观天象,定八卦”乃至于后来在殷周之前广为传播的《易经》中就已经有了。六十四卦中有“中孚卦”,辞曰:“柔在内而刚得中”。解曰:“上能以诚信,下必信行”,孚,诚信也。

《黄帝内经》是讲人体和医药的,但其阐发的思想何尝不是道家的“中和”理论。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上古天真论》)、“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出处同上)等等,无不体现着“中”、“和”、“顺”的基本哲理。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和”的内涵和观念以及使用的语境也不断地变化与丰富。进入东汉,在道教典籍中已反复多处出现“中和”的说教,《太平经》便十分重视这一概念,甚至已上升到一般的哲学范畴。经云:“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又云“故纯行阳,则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则天不肯尽生。当合三统,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圣人治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气不通,百事乖错”(《和三气顺帝王法》)。以上仅仅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中”的理念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积淀。

“中和”思想沿续到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世界和平、和谐、合作、发展。以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论,追根溯源,仍是中华民族“中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不过,应该看到,我们现在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现代高度发达的文明为背景,用更高的视野,更科学的态度来理解和实践“中和”理论的。

三、“中”的启示

通过对“中”字的多种含义及其渊源的探索,我们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启示之一:“中”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在存在与思维之间,还有一个适中问题。也就是说,对立着的双方还有一个统一。平常人的思维定式,习惯于非此即彼,非阳则阴,非进即退,非我即敌,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到极端的位置。诸如此类的例

子很多。希特勒自以为强,目空一切,将自己置身于与世界各国为敌的境地,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蒋介石视共产党为心腹之患,竟置民族整体利益于不顾,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结果为中国人民所唾弃。而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斗争中,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却能独具慧眼,创立了第三世界的理论,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启示之二:“中”又是科学的运用。齿轮离不开中轴,测量离不开中线,而秤有两端,中间却有一根绳子,起平衡的作用,这就是“中”的妙用。

启示之三:“中”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中之为德。一曰“正”,即公正、端正、正直;二曰“和”。即为谦和、平和、和谐;三曰“虚”,即虚怀若谷,宽宏大度并以虚为用。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来大力提倡并相延不替的传统伦理道德。当年孙中山提出“天下为公”,其渊源即《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句。对“公”字的解释,王夫之说:“私欲净尽,天理流行,则公矣”(《思问录·内篇》)。这种伦理思想对于维系人们的集体观念,国家民族观念乃至于扩展到对整个人类的博爱精神,一直起到了极大的鼓舞教化作用。

有公乃能容。《道德经》云:“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有容乃大,历史上“贞观之治”成就了大唐盛世。最能体现中华泱泱大国之风,而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又使中国以谦虚的大国,与世界各国平等相处,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启示之四:“中”是人们立身处事的行为准则。从“中”的要义中,我们可以领会到“中”是变化运动的,是相对真理中的绝对真理,仍以秤为例,大秤和小秤,其秤星的间距各有不同。而“定盘星”的位置自然也就因秤的不同而各异。人们立身处事。就是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物。找准“定盘星”的位置,才可称之为“有德”。例如,在关系到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的重大问题面前,“忠”就是“中”。在两军对垒。生死存亡之际。“勇”就是“中”。就个人修养而言,仁慈、孝悌、俭朴、勤奋,无不与“中”字相联系。所谓执中、守中。就是要有高尚的情操。

四、“中”的运用

世界是一个多元的混合体。人与天地、人与人(包括国与国)、人与山水草木、鸟兽昆虫相互依存,组成了有机的整体,这就是道家所言的“三才定位”。然而,“道”的自然属性又赋予“人”成为宇宙的主宰。人既为主宰则意味着对这个世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与天地、自然,特别是人类自身如何和谐相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要想打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唯有掌握好“中”的理论和“中”的运用。

首先,守中者必须守常。常字亦有多义。如“八尺为寻,倍寻为常”,“三纲五常”等等。但人们讲得最多的是“平常”,“经常”。譬如人生,有顺有逆,有荣有辱,有富有贫,何必心生不忿?惟以平常心待之,则怨念不生,乐天知命,自然百病不生。老子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道德经·第十三章》就是告诫我们要以平常心待人待物,才能“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另外,“常”有“恒”的意思。“归根曰静,复命曰常”,人只有回复到自我生命的真正自然本性,才能体悟到宇宙的永恒法则。守中者,必持之以恒,认准的道路坚定不渝地走下去,才能不离正道,久必有成。

其次,守中者必须“知足”。所谓“知足者常乐,知止者常安”。人类从远古一路走来,似乎欲望和追求乃与生俱来的本性。然而,人毕竟是具有高等智慧的生命,自然会明白:盗天、盗地、盗物,最终都将毁灭自己。由此,则适可止,“有所为有所不为”,“可持续发展”就成了题中之义。总之,节欲寡欲必将成为人类要走的路。

再次,守中者必须“行善”。善乃美好之义,即“善者不欺”。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国与国,或有意见相左,或有利害冲突,难以避免,此皆为争斗之源。明白了“中”的道理,就唯有广行善道,宽容大度,不以大欺小,不恃强凌弱,平等和善相处,则战火不生,人类才能有持久和平。

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可谓无处不在。父子尊卑之间以慈、敬为道,即可亲情永久:行业同事之间以诚信为本,则怨忿不生:贫富贵贱之间,以平等待人,则和能生财;经济发展过“热”或过“冷”,以“温”、“稳”处之,则能稳健发展;社会变革剧烈激荡,则以“法”治之,以“德”辅之,则能长治久安。总之,“中”的运用灵活多变、把握不易,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按照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联系实际,适物而用。就能无往而不胜。

篇5:利人利己与和谐社会

中国历来是个追求和谐的道德大国,人们把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精髓总结为“仁、义、忠、孝”。但是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物质文明显然比精神文明占据了人们更多的青睐,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人们所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于是在人们追求各自利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利己或利人的选择,存在着利益冲突,产生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因此,人们如何处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利益问题,如何正确看待利己与利人的关系问题,成为了一件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事情。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利己与利人的关系。

对于利己与利人,不外乎四种关系:利人利已,不利己利人,利己不利人,不利己不利人。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雷锋的“行程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是人们一直崇尚的最高的道德准则,也就是利人为先。他们有着凡事都以人民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默默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不求回报。其实,为了达到和谐社会而普遍推广这种理想化境界成为了上级阶层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与人文气息的一贯作风。而回归本心,返璞归真也的确是作为普通人的美好愿望。人性本善,是我一直坚信的不变准则,我们都愿意以一颗阳光的心去温暖给予我们生命的自然,坦荡磊落的遨游于天地之间。新生,凋零,落叶归根,在生生不息的繁衍中遵循自然的法则循环。然而事情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险象环生的境遇,人心叵测的事实,追求攀比的心理与人性的质变扭曲无不成了恶性循环的导火线。

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也许大多数都排在了“利己不利人”的行列之中,人们更愿意先考虑好自己的利益得失再去权衡他人,当我们批判这些自私的人类时,他们振振有词:“我们也曾善良的想过做利人利己的事情,可是在充满各种欺骗,敲诈,诬陷等的社会压力下,我们也无能为力,只好袖手旁观,保护好自己。不是我们自己而是这个社会让我们选择了利己不利人。”我倒是很认同他们说的一部分,这个不和谐的社会让某些人产生恐惧,继而产生自我保护的想法与自私自利的行为。然而殊不知,危险止于此,行动始于此,良好的社会风气往往需要身先士卒的勇气与精神层面的引领。

不利己不利人的事情当然也是同时存在于这个“色彩斑斓”的社会中,他们在创造不和谐社会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他们的人性已然收到某种因素的影响而变质扭曲,不惜牺牲自己来破坏社会,只为寻得一时的刺激与快感,他们触犯法律与道德底线,但是即使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却仍旧不知悔改。制造既不利己又不利人的新闻事件似乎成了他们炫耀的资本。

我想人们心中还是倾向于“利己利人”的态度。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才是和谐社会人们应具有的心理素质,既考虑自己又考虑他人,寻求利益最大化,获得双赢。那么我想“利己利人”本身就是如何创造和谐社会的最佳答案。这是最理想也是最现实的态度与行为。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不仅要思考对自己有利,还要思考对别人有利,把利己利人作为唯一的标准,衡量做事的得失,或者把利己利人作为为人处事的根本出发点,决定取舍,那么,矛盾就少,纷争就少,从而开始了一段理想主义的良性循环。

篇6: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谐”这两个字,成为了近些年各种媒体和人们日常交往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这说明,中央提出“和谐”的问题,是深得民心的。

我觉得,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就是代际和谐和家庭和谐,也就是如何对待老年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就会影响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完成。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离不开一个“孝”字。我认为,“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它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围绕着“孝”,我讲三个问题。一,“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对儿女,出于本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慈爱。为了儿女,他们甘受千辛万苦,以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诗经》上说:父母生我、养我、出入抱我并且照顾我,长大又教育我,父母的恩德无以言表。山东曲阜孔庙有一篇《劝孝良言》,把父母对儿女的爱描写得生动感人。在这里我节录了一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十月怀胎娘遭难,坐不稳来睡不安。儿在娘腹未分娩,肚内疼痛实可怜。一时临盆将儿产,娘命如到鬼门关。儿落地时娘落胆,好似钢刀刺心肝。把屎把尿勤洗换,脚不停来手不闲。每夜五更难合眼,娘睡湿处儿睡干。倘若疾病请医看,情愿替儿把病担。三年乳哺苦受遍,又愁疾病痘麻关。七岁八岁送学馆,教儿发奋读圣贤。衣袜鞋帽父母办,冬穿棉衣夏穿单。倘若逃学不发奋,先生打儿娘心酸。十七八岁订亲眷,四处挑选结姻缘。养儿养女一样看,女儿出嫁要庄奁。为儿为女把账欠,力出尽来汗流干。倘若出门娘挂念,梦魂都在儿身边。千辛万苦都受遍,你看养儿难不难!”同学们,你看山东曲阜孔庙这个《劝孝良言》,写得多么好啊!

在这里,我再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名字叫《母亲是钟》。是一个成年人为纪念去世的母亲而写的文章。他小时候家里比较穷,没有钟表,上学时不知道时间,所以要经常跑到隔壁的店铺里面看时间。看来看去,店老板烦了,说要看表就自己买一个去,老跑到我这里看什么!他听见了,很委屈地回去和妈妈说。妈妈说:“孩子,我们人穷志不穷,人家不让看就算了,以后上学妈妈给你当钟表,告诉你时间。”到他上中学时,有早自习,妈妈为了不耽误他上早自习,夜里怎么也不敢睡踏实,要看看星星走到什么地方了,鸡叫了几遍,然后让自己的孩子起来上早自习。总的来说,母亲的估计是八九不离十。但是有一个冬天,天阴云密布,看不到星星,也没有听见鸡叫,母亲沉不住气了,就把孩子叫起来吃点东西去上学了。可到了学校一看,大门紧闭,传达室里的钟显示,刚刚凌晨两点。回家吧,山路崎岖不好走,可在这里吧,穷人的孩子穿得单薄。所以,他在校门口一直跑步,跑到五点多校门开了才进了学校。回家后,他给妈妈讲这个事情,妈妈非常难受,抱着他流了泪。第二天他放学回家,看见桌子上放着一个崭新的小闹钟,母亲脸色苍白躺在床上。小妹妹说:“母亲卖了血,买了这个小钟。”

什么叫母爱?这就是母爱。母亲的伟大在于母爱,母爱的伟大在于无私、对儿女的无私奉献。正因为父母对儿女这般牵肠挂肚的爱,所以儿女从小就对父母有一种依赖的情感;长大懂事以后,就想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情感,就是“孝”。“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这个字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在书写的过程中,把“老”字的下部省略了,上面是“老”字的头,下面是儿子的“子”,老子在上,儿子在下,这就是现在的“孝”。《说文解字》说:“孝”即善事父母者。那么,我对“孝”也有自己的解释:在孩子小时候,“父”在上面呵护着他;孩子长大了,父母也衰老了,孩子在下面背着父母,这就是“孝”。“孝”字的构成,体现了父慈子孝,充满了深深的爱,也体现了和谐。

把人们这种亲情回报的纯朴情感,提升到理论即孝道的高度,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圣孔子和孟子的功劳。孔夫子论孝,一个是讲“孝”的意义,他认为,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他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事。再者,是讲“孝”的内容,重点是三条。第一,是“养”;第二,是“敬”;第三,是“谏诤”。“养”就是让父母吃饱穿暖,生活无忧;“敬”就是在人格上要尊重父母。在《孝经》第十五章,曾子问孔子,唯父之命是从,就是孝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从前天子有谏诤之臣,虽然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父亲有了谏诤之子,就不会陷自己于不义。所以,只要有不义之事,就应该谏诤,唯父之命是从怎么能说是孝呢?

可见,孔子并不赞成愚忠愚孝。孟子在孔子提出的“养”“敬”和“谏诤”的基础上,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人们对父母之爱延伸到其他的老年人,这是了不起的发展。孔孟这些对于“孝”的精彩论述,成为高悬古今、照耀世界的真理。我认为,孔孟这些关于“孝”的精辟论述,不仅两千多年前是正确的,现在是正确的,就是到了共产主义,也是正确的!孔孟关于发掘总结人性的真善美并以之教导于民众的伟大行为,使他们成为人间圣贤。综上所述,“孝”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它的本质是爱,有爱就有孝;它的表达方式是亲情回报,是感恩;它的作用是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在家庭和社会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孝”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汉代以后,董仲舒把“孝”提到了不适当的高度,要“以孝治天下”。同学们,光靠“孝”是治不了天下的。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加起来才能把天下治好。文化大革命中,把“孝”踩入地下,大批孔孟之道、孝子贤孙。我认为,把“孝”捧到天上也好,踩入地下也好,都不过是加到纯真的“孝”上的历史的尘埃,丝毫也不能掩盖“孝”这一颗明珠的光芒。因此我认为,“孝”的本意是好的,是纯净的,是人与生俱来美好的品德。应该正本清源,还“孝”以本来面目,理直气壮地加以提倡。

为什么说“孝”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呢?第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夫子,就把“孝”这种情感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第二,我们的法律是双向的,父母必须抚养子女,子女必须赡养父母,而西方的法律是单向的,只规定父母对子女的义务,所以,“孝”也是我们中国的特色。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带着一批部长到澳大利亚作访问时,给澳大利亚的华侨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当时有不少白头发的老年人没有位子,温总理说:“请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举手。”然后,温总理要求坐着的部长为这些老人让座。这件事在国际上传为美谈。中国的总理是敬老的。但是我认为,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和周围的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在对孝道的认识和实践中,是有差距的。

二,当今时代需要“孝”。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人们惊奇地发现,我们对“孝”的需求是那样迫切。我们的老年人需要“孝”。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达1.59亿,占人口总数的12%。中国的老年人是全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亚洲的二分之一。从总体上讲,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而且,中国的老龄化以每年3.3%的速度在增长。目前,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医疗条件也有改善,但一些人认为,人老了,不中用了,是包袱累赘,因而对老年人冷漠歧视。联合国世界老年人大会要求人们公平友善地对待老年人。2004年3月,预防年长者自杀亚太地区会议在香港召开,根据保守的估计,一年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其中5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准老年人占了20%,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在我国老年人自杀原因中,家庭原因是引起自杀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自杀成为他们最后的也是无奈的抗争。所以说,老年人需要“孝”。我们的青年人和儿童也需要“孝”。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应当精心培养,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我国不得不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家里形成“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人们由于爱幼的本能而且隔代更甚的规律,我们的儿童往往被娇惯溺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以我为中心、淡化亲情回报、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冷漠的人。这对孩子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是很不利的。因而,我认为应当以

孝道为切入点,加强儿童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孝敬父母,做一个有良心的人。

对同学们讲孝道教育,不必讲什么大道理,古代孝老敬老的故事就是好教材。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教育的“教”字,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先学孝道,再学文化,这就是教育。在《孝经》里面也能找到根据。孔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首先是德育,其次才是智育。我认为,青年人进行孝道方面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同学们,个个都要当孝敬父母的好青年。应该是“爱与知识同在”。学生应该讲“三心”:第一是感恩之心,二是危惧之心,三是要有进取之心。有感恩之心,才有道德良心;有危惧之心,才不敢胡作非为;有进取之心,才能奋发图强,有所作为。“三心”之中,感恩之心是基础。我们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千千万万的社会工作人才,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要从爱自己的父母做起,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我们的党,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然后,我们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的社会需要“孝”。我们正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诚信法则。但目前情况是,市场上假冒伪劣的东西仍然猖獗,诚信成为亟需解决的大问题。对此,一方面要依法惩治,另一方面要加强诚信教育。我认为,诚信和孝道是相通的。诚信要求在市场交换中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孝道讲求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真诚回报。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在市场经济中一般是不会作假的。因此,在国民中进行诚信教育,对于形成健康的市场氛围,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的国家也需要“孝”。要把国家治理好,不仅需要法制,还需要德治。德治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家庭美德方面,第一条就是孝敬父母。我认为,关心下一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关心上一代则苍白无力。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孝子不一定都是国之栋梁,但国之栋梁必定都是孝子。

三,弘扬孝道需要广做宣传。

大家知道苏州有个寒山寺,寒山寺建寺三百年,一直无声无息。但到唐朝有个叫张继的人,写了一首《枫桥夜泊》的诗,这首诗把寒山寺的夜晚描述得美妙

绝伦,这样,寒山寺从此才闻名遐迩。所以说,宣传的作用是很大的。那么我们搞孝亲敬老,也需要宣传。所以,我们总结了十条

第一条,孝亲敬老,是人的高尚品德的一面镜子;

第二条,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第三条,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

第四条,怎样关爱自己的儿女,就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父母;

第五条,只有像关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爱公婆,才有可能使自己的父母得

到同样的关爱;

第六条,第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爱无言,父母的大爱常在无言之

中,做儿女的应该细心体会才是;

第七条,中华传统,尊师如父;

第八条,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时,我今不敬老,我老谁敬我?

第九条,当官不敬老,不是好领导,当官又敬老,人人都说好;

第十条,忠和孝都是人爱心的表现,孝是小家之爱,忠是大家之爱,孝是

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升华,当忠孝不能两全时,为国尽忠,也就内

涵了为父母尽孝之德。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合同管理办法下一篇:医院信息化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