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有利于促进综合财政管理改革,亦有助于提高财政配置资产效率,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国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个人的拙见。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国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国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论文 篇1: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探析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预算管理考核绩效方面。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绩效考核

0 引言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经过了多次改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明显问题,所以加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势在必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直接体现了该单位对经费的利用能力,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经费的利用力能,必须加强国内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力能,尤其在预算绩效考核方面。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对员工的绩效考察,对于约束员工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还具有相互监督的作用,进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减少一些腐败事件的出现。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管理,以此来保证行政单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1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1 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意识比较淡薄

在我国,由于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绩效提出的较晚,导致了国内的预算管理绩效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它对于国内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而降低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国内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尤其是预算管理绩效方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忽视,从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这严重限制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会对该单位的行政职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缺乏加强预算管理以及绩效管理的意识。所以应当提高工作人员在此方面的意识,减少工作中一些错误意识的出现。此外,国内的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框架,多数预算管理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所以造成了现在国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方面的缺陷,尤其是预算管理绩效方面。

1.2 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

现阶段,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所使用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不科学,仍然存在诸多缺陷,这也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现状。如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对自身的员工进行工作职责的划分,更不要说对其工作进行科学的考核工作了。这些问题都是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能够充分利用国家所拨发的经费,必须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工作。此外,由于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行政事业职能的发挥。如果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以及绩效管理工作,会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监督,降低事业单位内部出现腐败事件,对于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具有重要作用。

1.3 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有效性不足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事业单位行政职能的充分发挥。由于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所以不能实现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监督,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的机会,提高了一些腐败事件发生的概率。这种状况必定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进而影响事业单位正常工作的进行,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针对这种状况,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一些违法事件的发展,保证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

1.4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的监督乏力

由于国内的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所以多数行政单位只能注重事件发生之后的处理工作,对于事前预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有些事业单位根本不重视事前预防工作。这种监控边缘化现象已经比较突出了,导致在国内的行政事业单位中根本就不存在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并且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察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甚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方面处于空白地带。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导致腐败案件不断出现。这种现象严重限制了国内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事业单位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2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有效对策

2.1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评的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在之前的工作中并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和绩效考察的重要性,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行政职能的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应当重视该项工作。由于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内容比较多、头绪比较复杂、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从基层开始做起,首先应当提高工作人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求事业单位的领导起到表率作用,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事业单位全体员工的意识感和责任感,这是能够实现科学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的基础。此外,为了能够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能,必须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员工自身的素质,为事业单位能够充分实现自身职能营造良好的环境,这也是现阶段国内行政事业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

2.2 完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事业单位必须具有完善的指标体系,這也是现阶段国内行政事业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重视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使该项工作的内容体现在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中,从本质上改变预算管理和绩效考察在行政单位中的地位。其次,针对单位的资金应当进行全面的监控,保证经费的充分利用。最后,如果发生相应的腐败事件,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国家的损失,这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和绩效考察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对一些存在风险的项目进行全面的考察,从而保证项目实施的安全性,这也是保证国家财产免受损失的重要手段。

2.3 加强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有效性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察指标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的职能,发挥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真正作用。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在严格的管理条件下顺利进行。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考核体系,实现对员工的全面考核,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在工作中出现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进而保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对于一些暗箱操作的事件应当严肃处理,并能够在事件发生之后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预算绩效考核的有效性。

2.4 加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绩效考评的监督力度

为了能够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有效性,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监管力度,这也是保证事业单位能够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环节。所以相应的部门应当成立专门的机构从事该项工作,在此过程中一定保证监督工作的合法性,对于违法事件给予严厉处理。该机构主要就是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是否擅自依据自身的预算计划进行采购工作,而该项采购并没有相应的监督,这种状况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在实际的监督工作中,对于类似事件必须采取严厉的手段。所以为了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自身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是保证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部门,它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行政职能地有效执行,事业单位应当完善自身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所以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进而保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獻

[1] 朱妙素.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31:255-256.

[2] 王善花.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J].新经济,2015,Z1:73-74.

[3] 任喜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分析[J].新经济,2015,20:65-66.

[4] 朱帅.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179-180.

[5] 叶晶.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预算管理绩效问题[J].财会学习,2016,11:32+34.

作者:李纯

国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论文 篇2:

试论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

[摘 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有利于促进综合财政管理改革,亦有助于提高财政配置资产效率,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国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个人的拙见。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问题建议

1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不言而喻,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很多单位开始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暴露出许多管理中的问题,涉及国有资产的保全,各项资金的运用,单位资产的管理等诸多方面,而核心的问题是单位资产的高效管理和合理运用。

预算管理是资产管理的前提,资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延伸,为了保证单位制定的预算收支计划得到合理的执行,以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预算管理体制亟待进一步完善,以达到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单位预算管理完善,从细节上讲,就是要加强部门预算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准确性,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完成工作任务的财力保证,是确保单位完成各项业务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单位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标准的部门预算主要有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三个主要的环节,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并且互为条件。预算编制得是否科学合理关系着预算执行的规范和正确,预算执行得好坏又直接关系到财政决算,乃至以后编制下一年度预算计划的准确和合理。

2 预算管理体制中暴露出的问题

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已陆续开始了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通过改革,优化了单位资源配置,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但是,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

2.1 通过预算进行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发挥预算管理应有的作用

预算管理涉及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可以说与单位每个部门和人员都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在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普遍认为预算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在编制预算时缺少调研和论证,使编制出的预算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许多单位负责人也持有这样的想法,导致单位的预算机构形同虚设,预算管理工作十分松散,预算的执行随意性很大。

2.2 预算计划编制方法相对简单,编制时间较短

很多单位的预算编制方法十分简单,使编制的计划比较粗糙。现在在行政事业单位,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是最合理的方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仅凭既往经验来进行编制,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变,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需要调整的现象。行政事业单位机构庞大,预算管理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和人员的积极参与,广泛地进行调研论证。但是,现阶段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基本上都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编制时间很短,使工作人员根本无暇去调研论证,编制的预算比较笼统。

2.3 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来支持全面预算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一般缺乏预算管理的内部监督管理机构,对预算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监管,尽管有些单位设立了相应部门,但无论是在监督手段,亦或是监察力度上都存在很多问题,使监管的效果大大下降,同时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外部监管体制,有很多意见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导致问题一直存在,影响工作效率和单位的形象。

3 完善预算管理的几点意见

针对以上暴露出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的体制,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误,笔者提出几点个人的建议。

3.1 观念转型,合规理财。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之所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单位人员,尤其是单位负责人的管理观念相对落后,没有健全的约束机制造成的。因此,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是完善预算管理机制的基础,各级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完善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各种约束机制,使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正规化、合理化。

3.2 做好预算计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细化编制计划所需的各项基础性工作。预算管理机制的健全,最重要的是要编制合理合规的预算计划,想要将计划做得合理、准确,就必须对编制计划所要用到的各项基础数据有准确的把握,因此各种调研、取证等基础性工作都应该做得细致、扎实,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小细节,各级管理人员和计划的编制人员,应当认真收集各项数据,围绕计划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内容,编制人员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掌握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这样才能使编制出的计划具有可操作性,也能使计划的执行变得更加方便、准确。

3.3 加大预算监督力度,提高预算计划执行的管理。预算管理机制的完善,当然离不开后续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编制出的计划得到很好的实施,起到我们编制计划的根本作用。各级单位管理人员,尤其是单位负责人,应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制定严格的约束制度,实际工作要严格按照计划的要求开展,确保计划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良好的执行,这样的严格管理应当贯穿于整个工作当中,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预算管理机制得到长效执行。

3.4 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当然,好的预算计划的编制除了资料、数据外,编制人员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通过各种渠道,譬如举办学习班、开展各种讲座等活动。提高业务人员的水平,使他们做到规范化操作,科学化编制预算计划,避免闭门造车,以杜绝工作中的随意性,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作者:吕学超

国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论文 篇3:

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若干思考

作者简介:齐素兰(1976— ),女,汉族,山东昌邑人,中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预算管理。

摘 要:为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管理效率,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结合开始引起各界重视。基于此,首先阐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内涵,分析预算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然后结合实际,从资产管理视角深入研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预算管理流程、开展信息化探索、做好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五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文章对于同类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资产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预算管理越来越重要,以往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逐渐地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无法发挥预算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内涵及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内涵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用于反映本单位全部收支状况的综合计划,通过对预算年度单位全部经济活动及相应的资金收支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合理配置单位财政资金,监督和分析执行过程,评价和反馈执行结果,指导单位改善和调整经济活动和资金收支,进而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作用

1.合理安排资金

预算管理通过规划、调配、协调财政资金,能够合理安排单位资金。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通过事前安排和规划资金,事中严格把控各项支出,规避资金浪费,事后客观评价预算完成情况,并将评价结果与部门和员工的奖罚、晋升挂钩,来科学分配各项资源和资金。

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高水平预算管理能够保证单位拥有更高的资金使用效率,资金浪费问题能够随之规避,更加顺畅的资金流动也能够顺利实现。为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合理安排内控审计人员、针对性制定内控制度,从而使得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预算管理无法较好地与资产管理相结合,单位领导未能认识到在新形势下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新要求,“轻资产、重资金,轻管理、重购置”的错误思想较为严重,在重视缺乏下,预算管理不当引发的资产流失、损坏情况时有出现,实物资产形态资金往往被忽视,这就使得预算编制和执行部门很容易因沟通、配合不当面临较大工作阻力。此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各部门争夺资金与项目却不重视预算管理的情况,这种粗放式的预算管理很容易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出现。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员工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预算管理认识不足。

(二)预算管理流程和制度不完善

相關制度能够保障并直接影响预算管理的效率,但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建设存在不足和缺陷的情况较为常见,对预算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限制。在制度导向作用缺失影响下,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权责分工无法明确。资产管理流程有待优化和细化、预算编审机制欠完善,预算管理部门的分工不明确,预算审核流程缺失。

(三)预算编制不合理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单纯将预算管理视作财务管理工作范畴,这种认识下预算编制不合理的问题很容易出现,预算管理效果很容易受到影响。预算编制属于预算管理的基础,但由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专门的预算管理决策机构,且在预算编制流程等方面存在不足,如资产部门和财务部门沟通与协调不足、预算编制无法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等。

(四)信息化程度较低

现阶段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还存在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问题,虽然信息系统近年来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广,但目前如账务处理、部门预算、指标管理等系统相互独立信息系统,相互独立的系统虽然能够省时省力完成信息传递,但无法直接共享的信息数据不利于信息沟通,统计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也会受到制约。由于无法较好实现预算管理相关数据信息的共享,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使得预算管理工作仍存在较大线下审批工作量,工作效率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五)监督和考核存在欠缺

在很多地方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透明度不高情况仍较为常见,这使得公众的监督职能无法充分发挥。对于公众来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报告的公开程度较低,行政人员的公开讲话或新闻报道属于预算信息的主要获取源头,虽然近年来很多政府网站开始披露相关信息,但一般仅涉及整体预算额等概括性信息,预算具体项目信息无法被公众了解。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监督方面,人大审议部门将效率与速率相混淆的情况较为常见,地方预算的审批往往因此被不断压缩,预算仅能够得到一般性和总体性审查,这使得地方预算逐项审议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其次,绩效考核机制在预算编制质量控制方面也存在不足,这种不足使得预算与资产相结合的管理无法得到较好评价,预算改革很容易因此受到限制,基于决算数额预算数额差异的预算质量考核很容易引发突击花钱等问题。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取得预期效果,必须设法提高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保证其认识到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直接受到预算管理工作影响,财政体制改革深化、财政管理水平提高、贪污腐败行为规避、节约型政府建设均可由此获得支持。首先,应从优化行政人员观念入手,被动教育和主动学习属于主要手段。被动教育指的是单位强制性要求、统一组织安排开展的预算管理学习活动,主动学习强调行政人员自我学习、总结预算管理新理念及实践探索。被动教育能够保证所有人员间的同步性,共同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主动学习具有更好的效果,因此需保证被动教育和主动学习的综合开展;其次,应同时关注资产管理工作,以此开展清产核资,解决管理不专、账实不符等问题,为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充分结合提供支持,行政事业单位可考虑聘请第三方机构全面开展资产清查盘点,真正做到“该盘亏盘亏、该报废报废”,保证账实相符、账账相符,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基础能够顺利夯实;第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量会受到资产的折旧、更替、损耗影响,在资产管理单列模式下,资产的盘查与价值估算如未能得到重视,资产遗失等问题将出现。因此,必须保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充分结合,以此保证资产配置和本地使用效率,单位领导必须深刻认识到这种结合的重要性;最后,为更好加深对预算管理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如将宣传与单位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单位领导的带动作用、老员工对新员工的历史传承作用,单位良好的预算管理氛围也能够顺利构建,单位领导人必须充分发挥带头、引导作用,做好对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宣讲,保证全体人员均能够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有效引导员工的情况下,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水平开展将更好得到保障。

(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为解决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首先应健全内部预算管理制度,保证资产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辅以管理清单、管理台账等管理体制。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也需要设法强化,设法实现各环节与流程的细化,并设法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其次,为提升管理能力,必须规避预算管理不当、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制度的建立需结合各地出台的预算管理办法,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成立内部控制委员会,通过配备专业财务人员、岗位职责权限明确、分级授权审批制度建设、预算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预算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即可有效完善;第三,出台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需结合上级文件要求,出台与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方法、资产管理及处置办法。对于预算管理来说,必须设法明确分工,明确管理不当的责任,规避“有过而无责”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最后,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资产配置标准需结合关键凭据和投入前提,应做好常用办公资产购置、公务用车、专项资产的配置标准设置。以专项资产为例,作为少数部门使用的专业资产,由于涉及科研等领域,配置规划应由使用单位自主提出,具体评估应由第三方对口专业公司负责,最终进行审批备案,资产管理可由此顺利开展并更好与预算管理工作结合。

(三)健全预算编制流程

在规范预算管理工作的同时,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流程的健全也需要得到重视,这一健全需结合财税改革实际,保证单位协调分工的完善性与合理性。首先,财务预算资产配置核算需保证审核流程合理性,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审核由单位的资产管理科室、业务科室、预算科室共同负责,资产预算控制建议数由资产管理科室和业务科室共同提出,预算上报需通过预算科室批准。除此以外,各科室开展针对性审核,各业务科室、预算科室、资产管理科室在必要情况下的协调也需要得到重视,具体调整应在统一意见后开展;其次,如需要进行预算与资源配置相关操作的追加,需结合对应要求和流程进行审核;最后,考虑到各部门内部协调配合的重要性,在资产配置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和资产部门必须开展深入沟通与协调,以此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在听取资产部门意见后由财务部门建设高合理性、科学性的工作机制。

(四)开展信息化探索

预算管理信息化也需要得到重视。首先,通过建立专业的管理信息处理平台,即可实现预算管理归口管理,在平台中嵌入预算管理工作、经济活动、资产配置和使用等内容,人为因素影响降低、信息安全保障、财务信息共享、网上办公准确性和效率提升均可顺利实现。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实际开发预算管理平台,同时关注软件应用、硬件匹配、网络分配、操作培训等内容,在做好经费预算后,保证领导责任的全面落实,以此为平台开发提供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其次,结合金财工程标准,健全预算编制及执行、资产管理等系统的建设,以此保证国有资产信息安全,系统的严格应用、全盘资产的严格录入、预算管理与数据的完全对接也需要得到重视;第三,关注预算管理涉及的增量资产支出计划等内容,由此进行的预算编制需要淘汰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开展“二上二下”模式探索,通过充分结合单位的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并科学评估经济发展趋势。在预算管理实践中,资产购置应以增量资产预算审批结果为依据,资产购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能够由此得到保障;最后,信息化探索还需要关注网络为预算管理提供的实时、准确、完整资金运行信息,资金运行异常的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理能够获得支持,辅以不同技术手段做到“运行上有监控、浏览上有权限”,即可做到信息监控和信息共享的兼顾,相关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提升也能够顺利实现。

(五)做好预算管理的监督与考核

为更好开展预算管理工作,还应关注预算管理的监督考核。首先,机制建设应做好预算绩效目标设计,并保证目标编制由申请资金的主体负责,绩效目标工作要求也需要同时明确,辅以针对性召开的培训会,有效落实绩效目标布置。在责任到岗的前提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及时追究预算绩效目标审核问题责任,为保证预算绩效目标的科学性,审核工作需排除相关人员。只有各部门做好分工配合,保证预算执行严格遵循预定目标,财政资金才能够更好服务于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其次,在完善预算绩效监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充分结合深化财税体制要求,通过对预算绩效目标的明确和落实,保证预算绩效监控管理更好实施。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详细解释预算管理绩效监控表的填表要求,并做好对预算执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同时做到责任到岗,即可及时追究相应责任,辅以实地核查、调查取证等方式重点监控财政支出并做好及时纠正,保证各部门及时发现偏差问题,预算管理有效性将更好得到保障;最后,还应重点监督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工作,财务检查、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等部门均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结合资产配置管理制度,需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的预算执行严格遵循通过批准的资产配置,否则不得配备购置。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临时购置资产的,需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预算追求报批,在通过批准后进行购置。如部门不存在申报购置预算的资产,不得进行经费安排。

为做好预算管理考核,可从预算管理考核系统的健全入手,以此建立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定期与不定期考核,可以在资金投放前分析使用可行性,规避挪用等问题。在资金投放后,需要对投放成果开展有效、及时地考核、评价,并严格落实相应奖惩措施。需开展公开、公开、公正的考核,并保证制度合理、奖罚明确、力度得当。此外,预算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經济效益也需要开展综合评审和追踪管理,以此保证预算管理考核能够在资金投入使用的全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

四、结语

结合实际,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在实践中存在一定问题,这类问题包括预算执行缺乏计划、监督和考核存在欠缺等,为此,提出解决方法。为更好开展预算管理工作,预算执行与财务核算的紧密衔接、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充分结合、《预算法》要求的严格贯彻、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强化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谢永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考[J].财会学习,2021(13):54-55.

[2]武锡海.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和财政总预算会计衔接对策[J].财会学习,2021(13):58-59.

[3]隽兆刚.试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J].财会学习,2021(13):66-67.

[4]邢小晶.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21(11):34-35.

[5]陈雨清.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J].财会学习,2021(11):82-83.

[6]程韶卿.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商讯,2021(11):131-132.

作者:齐素兰

上一篇:金融资产基本账务处理分析论文下一篇:质量成本优化发展趋势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