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既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沉疴,严重影响着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又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过程中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涉及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人员安置、乡镇财力缺乏和乡镇事业单位的准确定位。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对策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综合改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现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现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论文 篇1:

行政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创新的策略探究

摘要:事业单位是隶属于国家的政府机构,是具有行政编制的组;它辅助政府机构分担部分职能。行政管理如同事业单位管理者、组织者,是事业单位开展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浪潮下各行各业高速发展,更高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对于事业单位开展工作服务社会非常必要。由于历史和环境局限性,现行行政管理工作存在诸多或大或小问题。知晓行政管理在事业单位重要意义,那么在发现问题后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势在必行,这样才能保障事业单位有序运转,服务社会。本文就如何创新行政管理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创新;策略探究

事業单位主要行使部分政府管理职能和服务大众;是从事文化、教育、科技等以社会公益为主的非盈利机构。事业单位中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组织工作效率。社会在发展,只有行政管理工作同步发展和调整,才能有效的服务社会和行使监管职能。适合自身运行的行政管理模式是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事业单位顺利改革的保障。可见事业单位中行政管理工作能否有序开展影响整体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事业单位中行政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价值

事业单位开展工作需要行政管理制定策略方针,指明方向。在事业单位大系统中,行政管理犹如枢纽,它是连接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的纽带。所以说行政管理是开展一切事业单位工作的必要条件。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事业单位作为服务和监管部门必须调整自身状态与战略,紧跟时代步伐。那么事业单位中的行政管理作为指定策略方针者,更需与时俱进。在社会竞争中保持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国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让事业单位中的行政管理工作无后顾之忧。空前的反腐力度与司法制度不断完善也为行政管理工作提供的稳定的工作氛围。这些都为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清扫了创新路上的障碍。

行政管理者们要转变意识,提升思想观念。意识都只有创新管理,才能走出困局,加快发展。抓住机遇提升自身素质,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管理团队。让事业单位在服务与监管工作中正确认识问题,准确决策,让事业单位走上长远健康的发展道路。

二、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策略

(一)强化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制度是任何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是必要条件;无论是国家、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只有合理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讓行政管理工作在约束力中良性开展,保证工作方向不偏离。规章制度明确,所有人员工作才有指导;文化氛围是靠良好的执行力去维护。管理者精力有限不能事必躬亲,靠制度去约束去分配,才能巧妙的处理各项事务。工作中出现问题不可怕,有了问题和矛盾的产生才能完善体制。事业单位要更好的服务群众,就是要广泛听取全部员工的意见。作业在各个岗位的员工的需求与发展被充分考虑、接纳,才能制定出更公平、更真实、更贴合实际的管理制度。行政管理才能在事业单位推广社会工作中做好管理角色。

(二)推陈出新 实现现代化行政管理

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过程,要大胆接受新思路。社会高速发展日新月异,有些落后机制已不能跟上时代步伐,不满足社会需要,成了服务社会的绊脚石。好的机制则能为事业单位注入一股清流,一股好风气。学习国内外优秀大企业的管理方式,在事业单位管理中推行激励管理方式,明确职责,各司其职。把优秀的员工推到最前面让大家学习。通过员工奖惩制度完善、激励手段与激励层面等制度的完善,提升全员工作的激情。通过先进的管理手段、管理设备,提高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中各项工作效率,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质量,从而实现行政工作的现代化管理,让行政管理工作更规范化更科学化。

(三)意识与理念的转变

上面我们讲到通过引入激励管理方式来引导大家工作。但是只有真正的意识与理念转变,才能将制度百分百贯彻实施,才能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主动服务广大群众。

首先,社会迅速发展过程中各种观念涌现,作为行政管理者职业素养与知识储备是基本素质要求,更要率先学习先进理念与思想,提高敏感度。

其次,现阶段事业单位的部分工作人员认为吃着国家的铁饭碗,思想意识跟不上,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不扎实。时代在变革,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要下大力度让工作人员转变理念与意识。通过绩效机制,提升大家的服务意识,加强自身业务能力;不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要积极主动,要快速高效,要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三、结束语

大时代环境下,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取得成绩,但是问题也是不能忽略的。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事业单位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对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事业单位走向如何把握,行政管理创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更加深入思考与探索。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不能停留在嘴边与纸面,需要行政管理者意识的转变,素质与素养的提高,管理制度的完善;行政管理工作创新可谓任重而道远。要切切实实的落实的每个行政管理者的心中,实施在每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中。

作者:马睿

现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论文 篇2:

论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摘要]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既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沉疴,严重影响着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又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过程中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涉及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人员安置、乡镇财力缺乏和乡镇事业单位的准确定位。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对策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综合改革。

[关键词]乡镇;事业单位;综合改革

要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必须妥善解决复杂而敏感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问题。乡镇事业单位问题实际是计划经挤时代遗留而逐步积累下来的体制性难题。当前乡镇事业单位体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格格不入,这不仅影响着基层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而且影响乡镇致权职能的发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无法再拖的沉疴

乡镇事业单位当前的问题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了实现全能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全面控制,在建立庞大行政机构的同时,还建立了与各部门相配套的事业单位,即所谓“七站八所”。在管理体制上,这些机构多数属于县甚至省的派出机构。1987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省委、政府多次强调,要完善乡镇政府的整体功能,发挥乡镇站所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作用,要求将乡镇事业站所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但省、市、县一些业务主管部门从部门工作和自身利益出发,利用掌握的资金项目、物资分配等手段将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作为各种评比的重要条件,干预乡镇事业站所的管理体制,造成目前“条条管理”、“条块结合管理”和“一乡两制管理”的复杂管理模式。在职能上,乡镇事业单位在设置之初更多的是辅助行政机构进行行政管理和社会控制,而其服务功能则处于次要的地位。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调整,乡镇事业单位的职能萎缩或被市场取代,事业单位实际上处于无事可做的尴尬境地。

乡镇事业单位不仅成了进一步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障碍,而且衍生出一系列次生难题。

第一,乡镇事业单位难题是基层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大隐患。由于大量乡镇事业单位人员长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部分人员生活陷入贫困状态。相对于90年代以前较大的纵向落差和相对于当前公务员巨大的横向落差,使不少人产生明显的相对被剥夺感和不满情绪。在这次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中,不少原乡镇事业单位人员不断到组织人事部门上访。2008年暑假,笔者在江苏省x市F县调研得知。原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的上访给县组织部门造成巨大压力,他们的要求主要有两点:一是参照改革试点中的做法重新上岗,享受财政金额拨款;二是补发长期以来拖欠的工资。就当前形式而言,其中任何一点都是县政府所无法完全满足的。当前金融风暴愈演愈烈的情况之下。原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的生活和安置问题所带来的压力将更是基层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大隐患。

第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难题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必须逾越的障碍。当前乡镇事业单位由于角色不明,职责不清,人员不定,既影响了乡镇各机构之间运转的协调。又影响了乡镇政权职能发挥和行为的规范;而乡镇事业单位资产的闲置和流失则有损乡镇政府的廉洁和透明。因此,乡镇事业单位目前的状况与“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乡镇事业单位目前的状况很难承担起其本应发挥的提供公共服务和协助政府社会管理的功能,与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明显相左。

第三,乡镇事业单位难题也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治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要降低交易成本首先必须界定产权。当前大部分事业单位一方面既非行政机构,又非完整市场主体;另一方面既履行部分行政管理的职能,又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这种模糊的角色定位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甚至会直接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乡镇事业单位服务型功能严重缺失,致使作为社会治理支柱的公共服务缺乏。

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

当前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难题既有历史积累的原因,也有当前社会转型造成的不适应;既有制度和体制的原因,也有人的因素。因此改革中所要面对的难题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解决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难题就要解决体制不顺畅和结构不协调的难题。乡镇事业单位改革难题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其根源在于原有体制设计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从乡镇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财务管理上看,县与乡之间实际存在相互夺利和相互推责的利益博弈关系,凡是有利可图的,双方激烈争夺;凡是要承担责任的,双方都试图推卸。最终结果造成对某些单位双方都试图插手,但对某些单位双方都不管不问的状况。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既限制了事业单位服务职能的发挥,又使得乡镇对事业单位缺乏自主权;造成事业单位既身在乡镇,又不属于乡镇管辖;既以乡镇为服务对象,又与乡镇没有共同利益的状况。

第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必须妥善处理人员安置难题。由于现行管理体制上的责、权分离和人员安排上的不正之风,使不少乡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私招乱雇现象严重,造成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员出不去,致使冗员充斥。还有。乡镇政府受行政编制的限制。将大批超编人员安排到事业站、所,事业单位成了乡镇政府的“蓄水池”,安排到事业站、所的人员有90%以上均属于“近亲繁殖”,造成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严重失调。

第三,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还必须克服当前日益严重的财力匮乏难题。经费不足,工资没有保障,是当前乡镇农业服务机构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据对山东省509个乡镇事业单位的不完全统计,这509个单位全年开支不到360万元,年平均每人1591元,若每人每年开支按2000元计算,现有经费占实际应有数的80%。而以上状况随着税费改革的推进。尤其是农业税被完全取消之后而变得更加严重。

第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必须解决其角色的重新定位和功能的重新设置的难题。在计划经济时代,事业单位属于财政供养单位,事业单位行使了大量行政管理职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被视为是“官员”。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事业单位的角色和功能也应该有根本转变,其主要职责不应该是行政管理,更不是执法和监管,而是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不是公务员,而是单位雇员。但目前不但官方对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角色和功能缺乏明确的表述,甚至学界也还未达成共识。

三、沉疴新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综合改革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凸显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又为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乡镇事业单位

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多个方面综合展开。

第一,必须科学界定县乡政府间的关系,理顺乡镇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归并乡镇事业站、所。要坚定执行中央有关乡镇站所体制改革的政策规定,原则上将目前由条条管理的事业站、所全部下放到乡镇管理。各省、市要采取强硬措施,改变有关行业部门现行的物资、资金、项目发放渠道和形式,堵住干预乡镇站所设置的源头。同时,设置乡镇事业机构必须精干简化,安排人员必须结构合理。可要可不要的机构,坚决不要,一个机构能办的事,决不设两个机构;一个层次能办的事,决不设两个层次去办。要结合乡镇站、所近几年机构和人员编制情况,在乡镇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制定统一的乡镇站、所人员编制方案,采取硬性的精简比例,制订科学合理的编制与人员结构比例标准,严格按编制和人员结构比例配备人员,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应不少于60%。

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妥善处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中人员安置问题。人员安置问题是有一定政治敏感性的问题,尤其在当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当前。解决人员安置问题必须注意的几个原则是:一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竞争上岗,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和任人唯亲;二是要坚持以功能需要为准的原则,绝不能因人设事,防止人员臃肿问题重新出现;三是要坚持保证分流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原则,防止因改革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四是要坚持谨慎对待历史问题的原则,对历史拖欠既应积极对待,但又要根据具体财力状况逐步解决。

第三,着眼于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坚持城市支援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当前“乡财县管”的体制,一方面造成乡镇财力萎缩;另一方面其责任扩大义务增加,导致多数乡镇不堪重负。当前,构建合理的财政体制必须坚持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坚持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方针,以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在财政收入上,增加乡镇政权体制内的收入,防止和抑制其体制外征收。在财政支出上,加强对乡镇财政支出的指导和监管,增加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支出,节约行政管理支出。从而为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撑。

第四,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科学界定乡镇事业单位的职能,重新界定乡镇事业单位在科学发展和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乡镇机构该履行的职能、该提供的服务,不仅不能削弱,还要逐步加强。”从功能上看,乡镇事业单位在科学发展中起着发展科技教育、提供技术服务、促进社会就业、保护资源环境、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等复杂而全面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它不应该履行行政管理的职能。

第五,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进行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乡镇事业单位的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巨大,而且是涉及面广、政治敏感性强的问题。因此,对此问题的复杂性必须有足够的估计,坚持以乡镇行政机构改革为先导,以重新界定事业单位职能为重点,“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的原则。

作者:黄汝娟

现行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论文 篇3:

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评价

一、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而在国内却是近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武汉大学是国内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较早的学校之一。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998年教育部在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明确规定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专业建设与发展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从1998年该专业在国内出现,到2007年底,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高校从最初的2所已经发展到400多所。该专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当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沿革

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前身为创建于1986年的原湖北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1998年原国家教委(以下称教育部)调整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目录后,原湖北医科大学于1999年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学制五年。2000年,四校合并后新的武汉大学成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归并到新的公共管理学院,学制也调整为四年。目前,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归属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几经调整后,该专业在各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二、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历史演进

(一)专业课程体系的内涵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一般认为,专业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全部课程及其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高等学校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反映一个专业所开设的全部课程,包括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上。

专业课程体系应当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进行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高等学校专业培养目标是各专业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它是由特定的社会区域(如教育工作领域、医疗卫生工作领域、工业生产领域和农业生产领域等)和特定的职业层次的需要决定的。

专业课程体系实质上就是专业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与统一,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质量的根本要素,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知识基础。显然,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的纲领和灵魂,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反应。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紧紧围绕其培养目标来进行。

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明确界定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综上所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紧紧围绕其培养目标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也必须兼顾学校和学科的自身特点。

(二)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历史演进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科自身发展主要原因,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几经调整,直至2006年才趋于稳定。

1.第一阶段(1999年—2000年)

这是我校公共事业专业课程体系探索阶段。

1999年,原湖北医科大学成为湖北省首家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生的高等院校,开始了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之路。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1999级,五年制),该专业总共开设了54门课程(不含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下同)中,总学分202.5(含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21学分,下同),其中医学类课程有17门,占总课程数的31.5﹪,学分83,占总学分数的40.1﹪;全部学分中,必修课182.5分,约占90﹪,选修课20分,约占10﹪。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该课程体系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课程数和总学分数都较多(与学制五年有关,更与其培养目标与模式相关),二是医学类课程及学分所占比重较大,三是选修课比重偏低。

2.第二阶段(2000年—2003年)

这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新定位阶段。

新的武汉大学成立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原来湖北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归并到新的公共管理学院,这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专业平台与学科背景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武汉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包括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五个研究方向,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会保障基地,公共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国首批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教育培养单位之一。相比国内其他院校,武汉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历史悠久,师资及科研等实力雄厚,各二级学科门类齐全,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导地位,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与地位。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利用武汉大学这一全国知名综合性大学的背景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强大的优势建设和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重新定位是该专业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先后于2000年和2003年两次对包括课程体系在内的培养方案进行重大改革(下以提及的调整后的数据均以2003年方案为依据)。

首先,对学制进行调整,由原来的五年制改为四年制,总的学分数由原来的202.5分调整为2003年方案中的155分,下调幅度达到24﹪左右。

其次,对开设的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总课程数减少,由原来的54门调整为48门,其中医学类课程数大幅度下降,由原来的17门调整为3门(分别为医学概论,预防医学和社会医学),下调幅度达到近82﹪;二是开设了公共管理者一级学科10门公共平台课程,分别为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宏观和微观)、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学原理、公共政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理论等;三是,全部课程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必修课学分为109分,比重由原来的约90﹪调整为约71﹪,而选修课学分比重则上升为约29﹪,增幅度较大;四是在大幅减少医学课程的同时,增加了与医疗卫生相关的经济、管理等课程,如药品经济,药事管理、健康社会学等。

3.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

这是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新阶段。

以武汉大学提出的“厚基础,淡专业,宽口径”的学生培养新模式为依据,结合该专业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等因素,本专业于2006年秋再次调整了课程体系。与前两次相比,这次调整的力度不是很大,总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拓宽培养口径,除此之外,课程数和总学分适当减少、一级学科平台课程不变、减少医学课程、加大选修课比重。

根据课程体系调整的指导思想,新方案中总的课程数由48门下调为44门,学分数由155下调为132(不包括实践教学与毕业论文共14个学分,毕业生必须获得140个学分),医学课程仅仅保留了一门“社会医学”,选修课比重由原来的约29﹪上升为约31﹪。调整后的方案最大特点是培养口径进一步拓宽,更加突出了公共事业管理涉及的各个领域及发展前沿,课程具体表现为:增加了公共金融与投资、非营利组织营销、教育事业管理、科技事业管理、文化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众多涉及公共事业领域的主干课程。

三、对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分析与评价

公共事业管理是个新兴专业,就全国范围来说,发展迅速,但问题也十突出,特别是课程体系的建设更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离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总得来说,武汉大学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比较科学合理地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对课程体系方案历次改革的评价

1999年,原湖北医科大学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该校的学科特点及其整体发展等因素,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于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这是比较科学和合理的。众所周知,卫生事业管理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承担着提高卫生机构管理水平,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使命。作为卫生领域的管理人员,对医学知识有一定的综合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原湖北医科大学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须适应社会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并充分发挥医学院校自身的学科优势,突出医学特色。因此,医学课程就理所当然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也成为其区别于其他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但是五年的学制以及较高的学分设置,一方面延长了本科阶段的学习时间,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此外,选修课的比重过小,减小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不太利于管理人才的培养。

2000年和2003年的两次重大调整,顺应了改革和发展的潮流,更符合武汉大学的实际情况和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势与特点,在全国开创了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平台,综合利用各二级学科的师资、科研等资源优势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先河,也彻底改变了各专门高校(如医科类、师范类、财经类等高校)轻管理重所属专业的传统,实现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质的飞跃。特别是公共管理各二级学科专业统一开设10门公共平台课程、扩大专业选修课程的培养方案,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与2005年国家公共管理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公共管理类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相吻合,而且我们所建立的平台更大、更宽。

2006年,在武汉大学强调“”的学生培养新模式和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该专业课程体系再次调整,调整的重点是在坚持卫生事业管理为主的基础上减少医学课程,同时增加其他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相关课程。

(二)现行课程体系方案的优势与不足

现行方案是在2000年和2003年两次重大调整之后的又一次调整,与前两次调整相比,这次调整是在坚持原有专业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了“厚基础,淡专业,宽口径”的指导原则。经过三年的实践,其优势和特色正在逐渐体现出来,但是其不足也是比较明显的。

1.优势和特色

主要表现在:

首先,与教育部制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十分吻合,体现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现行方案包含了大量体现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管理技术与方法的经济、管理等课程,10门专业平台课的建设强化了该专业的公共管理学科背景,这完全符合教育制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同时,保留了大量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卫生法学、医疗保险等卫生经济与管理方面的课程,体现了该专业偏重于卫生事业管理的专业特色。

其次,课程体系内部结构更趋合理。这主要体现在:进一步明确了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核心专业课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对通识教育课又细分为通识教育必修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核心专业课(即专业方向)又细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一律为必修课。所有课程总学分132分,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另外设置14学分,此学分为必修学分,毕业生取得140学分以上就可毕业。学分具体构成及比重见表1。

第三,为毕业生就业途径的拓宽奠定了基础。该课程体系由于较大程度上实现“厚基础,淡专业,宽口径”的指导精神,毕业生的专业基础和相应的学科基础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科视野也更加开阔,就业已经远不限于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工作了,企业、政府、教育,文化、金融等部门都将成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事实上,从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没有实行此培养方案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已经反应了这种变化,而新方案下的毕业生必将进一步强化这种趋势。

2.缺限与不足

尽管该方案的特色和优势比较突出,但仍然不能忽视其存在的缺限与不足。

(1)课程结构不尽合理。这主要体现在:一是选修课和必修课比例不太合理。在全部146个学分中,选修课只占43分,其中包括全校通识选修12个学分,在31分的专业选修课中,大部分是指定性选修课。实际上,可供学生选修的学分是比较有限的,这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灵活性。

二是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严重失衡。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只有14个学分,其中还包括了毕业论文6个学分,所占比重不到全部学分的10%。这与公共事业管理这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很不相称。

(2)课程内容不够完善。首先,新课程体系方案,在加大公共管理平台课程建设的同时,增设了不少其他诸如文化管理、教育管理等课程,培养口径确实拓宽了,但实质上也显得有点杂乱,淡化了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其次,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些方法课程明显不够,如国内知名大学本专业普遍开设的“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等课程,我校却未设置;此外,现行方案中没有开设专业外语课程。

(3)课程的学期安排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是各学期的课程教学不太平衡,总的来看,第一、第二学年安排的课程偏多,第三学年有点偏少;另外,专业方向课大多开设在第三学年,第一学年几乎没有。

四、进一步完善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结合武汉大学及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以下进一步完善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几点建议。

1.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对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进行科学合理定位

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平台,把我校公共事业管理定位卫生事业管理方向,适当兼顾其他方向,这是比较恰当的。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好武汉大学医学、卫生等相关学科的优势。目前在编教师中大部分具有医学或卫生等学科背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优势很可能不复存在。因此,着眼于未来,在保持现有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特色的同时,应当重新思考和选择新的专业方向,那些符合社会发展又有强大需求的专业方向,如应急管理、文化管理等方向可以纳入选择的视野。

2.增设选修课程,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

在学生毕业应该获得的总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增设其他具有方向特色的选修课,如文化管理类或者应急管理类课程。以此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也更能体现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与爱好,从而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3.适当增加实践课的比例,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现代管理理论知识和管理工具方法,尤其要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因此,课程体系中应当适当实践类教学课程。各有关方面应当加强与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公共事业组织之间的联系,创造条件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公共事业管理,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管理技能的必要途径。对这些实践工作可以设定教学大纲和教育目标,学生达到要求则给予相应的学分。

4.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语课程

通过专业外语的教学,使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术语,了解专业英语和大学公共英语的异同点,熟悉公共管理英语的翻译技巧,掌握基本的汉译英与英译汉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英汉互译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管理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外语课程的主要内容应当包含管理职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公共部门改革、公共政策的实施、公共部门市场化等主要理论和知识。重点是结合公共管理专业课程,培养学生阅读管理专业英文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5.调整和改善师资结构,适应新的课程体系

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的师资,其教育和科研背景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等领域,管理、经济以及法律背景相对不足,且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拓宽培养口径特别是如果要增设专业方向,就必然要调整和改善师资结构,通过现有教师转型和引进高水平具有各种相关教育背景的年轻教师是加强师资力量和改善师资结构的必然选择。

作者简介:石超明(1970—),男,博士,武汉大学公共管理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作者:石超明 沈 晓

上一篇:金融衍生产品危机研究论文下一篇: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