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苏轼》教学反思

2024-04-10

《走近苏轼》教学反思(共11篇)

篇1:《走近苏轼》教学反思

《走近苏轼》教学反思 高年级语文小课题组 吴元清

按学校的安排,我们课题组由我上了一节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我选的内容是《走近苏轼》,选择这个内容,一是近来组织学生进行复习,背诵了许多的古诗词,加上学校组织经典诵读活动,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氛围比较浓厚,但在教师的指导方面,却缺乏有效的交流。二是词由于格律、用词方面的诸多限制,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较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少,需要在课外阅读方面加强一些。但上完以后,感觉问题多多。

一、学生对词的意思理解颇为费力。

由于课前对学生的已有知识估计不准确,以为在给定了注释的情况下,学生应当能理解词的大意。但在课堂内,学生的表现却很平常,主动参与讨论的学生太少。虽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应当是能达到理解大意的要求的,但是在课堂里,他们并不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使课堂气氛一直很沉闷。

二、课堂内朗诵和记忆名句的目标未能达成。

原计划在课堂内能够请一些同学来朗诵一下这三首词,同时多给一下学生自己练习的机会,可是在上课时,由于在理解意思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所以学生几乎没有了练习朗读的机会,更不用提课堂内背诵名句甚至是背下来一首词了。

这节课反映出来的问题: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在课间的闲暇里,也常看到学生在捧着一本本的书在看,但都不是老师们心目中的“经典”,学生们更乐于看《做好学生有点累》、《我的同桌是班长》、《男生日记》等比较“时髦”的书。对于那些千古传诵的名篇,却没有多少认同感,真正让他们静下心来读读这些东西,他们就会感动力不从心。

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大因素。从这些年我对一些后进学生的观察来看,学生课堂内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情况。一些平时不爱做作业的学生,如果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学生的的成绩也不会是很差的;反之,就算一个学生能“认真”完成作业,却不能积极思考,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那他的成绩也不会很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花很多的时间来想办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三、小学的语文活动中应当多讲讲诗人的故事,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时候,能自然而然地想到诗的际遇、生平,能联系具体的生活环境来理解诗词的意境,诗句的含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理解成为有源之水。老师们在课堂内对作者的介绍,应尽量避免使用那些公式化的、刻板的、不带一点感情色彩的介绍,而应当多使用那些能激发学生共鸣的材料,如趣闻、轶事等,让学生首先在情感悦纳这个人,进而产生了解的愿望。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课堂上,我并没有给学生呈现课前准备好的作者资料,而是让他们去体会,虽然这样的认识既不完整,又费时费力,但留给学生的印象,却是久远的。

四、课堂里老师的讲解过多。在这一节课里,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由老师说出来的,但我并不认为这有多么不合适。老师的作用,在于学生完成不了时候,及时给予帮助,提示,也包括讲解。所以在这一节课里,我也想表达这样一个想法,老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并不能单单以老师在课堂上占用时间的多少来衡量,而应当以学生的有效思考、记忆、讨论的时间为度。有时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也在积极地思考,努力的消化老师的讲解,那这样的讲解,就是必要的,也是符合科学的学习过程的。

篇2:《走近苏轼》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走近苏轼。

2、通过品读赏析感悟苏轼。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怎样学习名人。

二、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怎样学习名人。

三、教学难点:通过品读赏析感悟苏轼。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这些名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那么,你最崇敬的人物是谁呢?(学生谈感触,各抒己见)。

看来,同学们所崇敬的名人各有不同,今天,老师想把自己一直以来崇敬的名人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走近苏轼。(出示课题)

(二)简介作者,整体感知

1、检查课前搜集。

2、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思考:整体看来,苏轼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三)理解“苏轼”,研读赏析

1、品读全才的苏轼之诗作代表《饮湖上初晴后雨》及词作代表《明月几时有》。

2、提问补充苏轼的豪放派代表作《密州出猎》等。

3、学习了苏轼的诗词,你的感受是什么? “(方法:先自主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展示谈体会)

(四)仔细品味,深入了解。

通过苏轼书画作品的简单赏鉴以及民间苏轼的有关知识加深了解和体会。

(五)课后活动

整理搜集苏轼的其他名作,品悟。

写出你在进行完这次实践活动的收获与感想。要求:内容充实,情感真挚,不少于500字。

(七)教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苏轼有了一个生动而全面的了解,他是诗词文书法绘画皆绝的千古一人,他也是个凤毛麟角式的人物,他还是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甚至可以说,苏轼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崇敬与仰慕,更多的是一种震撼与感动!

篇3:《走近苏轼》教学反思

有一次布置作业,忽发奇想,把印制好的试卷搁置一旁,要求学生自由写些文字,属于随感或者随笔之类。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一再强调,这不是考试作文,大家一定要放开写,老师看重的不是文体、字数与主题,而是你们心中最想表达的那一份真情实感。总之,就是想放开来让学生去抒写心中的所思所想。

假期结束,收上来的文字出奇地清新,仔细地读了所有文章后,被下面的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感喟不已,学生有着如此诚挚的情怀与深刻的认识,一些话语就如同那个在皇帝新装展示会上的小孩的晬语,很微弱,却是振聋发聩的!

大家一起来品读这名学生对教育的评价与呼吁吧!

给学生留一方净土

给学生留一方净土,一方属于他们自己的净土,给他们权利与自由。青春年少是张狂的,是热血沸腾的,是勇往直前的,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没完没了的作业,也不单单是ABC, XYZ……也需要快乐,需要自由。

要想给学生一方净土,要靠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校园应该是未受污染的“桃源”。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今天听说某某同学与某某同学早恋了,明天听说某某把某某打伤了,某某又偷看不健康书籍了……这还是校园吗?校园是孩子做梦的地方,必须让这些“异物”“怪象”远离孩子,以防污染他们纯洁的心灵。

现在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管了。发出这种高见的时候,老师们是否也该问问自己是否有责任呢?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什么,是冷冰冰的题目,知识是没有温度的,可是人有啊!要让孩子“乖”一点,请给他们的压力少一点。

学习是一个过程,它要求老师和学生巧妙地配合,并非老师问什么学生就要答什么!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这就要求老师要有高超的授课技巧,让孩子想学、要学,教学归根到底是一门艺术,一门培养人的艺术。然而,老师们很少想着用什么“教学艺术”,而是使出浑身解数,都在强调自己的学科重要,恨不得要学生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某一门学科的学习上。

请列位看官搞清楚了,学生与诸位一样都是人,一天24小时,就算三年不睡觉也很难达到您所谓的标准。每到高考时分,各所中学拼了命地去竞争所谓的本科达线率,可是上大学是出路,但不是唯一的出路呀!现在,一些高分低能的学兄学姐们,大学毕业即意味着失业,而再看看现实,做大老板的又有多少上过大学的?上清华北大能成材,不上清华北大也不一定不成材!

给学生留一方净土,让他们自己耕耘,自由耕种吧!

无论孩子多么不成熟,但在他们心里总会有自己的独立认知,或许这样的认知还没有完美到无懈可击的程度,但作为拥有独立人格的学生,他们的认识总有其合理的地方。

读罢文章,我的心是怦怦跳的,不是快乐,而是由学生文章带来的心灵震颤。

心灵震颤之一:学生是如此地压抑。读这篇文章,最大的感觉就是学生似乎在利用文字来宣泄。应该说,学习有点压力是正常的,可是压力大到让学生难以支撑时,自然而然地便会更加倾慕自由。一些具有叛逆性格的孩子,甚至会产生对立情绪,认为考试是为老师考的,学习是为父母学的,消极对待每一门功课,成绩也一落千丈。应该说,自由是人的本性追求之一,自由活动也是人的本质之一,也是人和其它自然存在物的不同因素之一。处于繁重学业压力下的学生更需要自由活动,这种追求本身没有错误。不过,教育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正如金庸在《笑傲江湖》的后记中所言:“充分圆满的自由是根本不可能的。”面对这样的现状又该如何缓解孩子们的压力呢?这是我们的教育绕不过去的问题!而且必须处理好、协调好,才能促进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心灵震颤之二:学生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与评价是如此地片面。学生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自然会有自己的思想。但是,有思想并非都是正确的思想,一些学生因为自身阅历的局限以及个人教育经历的挫折,所形成的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评价,往往比较片面,有的甚至偏激。每年的高考作文都会有一些奇文、怪文。写例文的这名学生对于学业与出路的看法显然是片面的,求学过程是一个人必须要经历的成长阶段。只是由于某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不再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繁难冗长的演算与练习,把孩子们的灵气剥蚀殆尽,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导致学生们的情绪也越来越抵触。“现在,一些高分低能的学兄学姐们,大学毕业即意味着失业,而再看看现实,做大老板的又有多少上过大学的?上清华北大能成材,不上清华北大也不一定不成材!”这样的揭露也并非无中生有,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现实中:爱迪生是一个报童,可他有两千八百多项发明;已故台塑创始人王永庆先生念的书也不多,能从一个卖米的小商人成为世界巨富……但是,我们不能因这样的个别现象的存在而否认教育对人的自身发展的意义,或者产生学习无用的思想,因此而放弃学业。如果这样的社会现象普遍化,引起更多人对教育的不信任,甚至抵触,那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讲是一种损失,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将是一场灾难。我们的教育必须避免“每到高考时分,各所中学拼了命地去竞争所谓的本科达线率”这种舍本逐末现象的出现。

心灵震颤之三:我们的考试是如此地禁锢孩子的生命。一位热心的网友(邱华国)曾经算过这样一笔帐:现今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要花多少时间应付考试?期中考试:平均2天/次,共24次,为48天。期末(毕业)考试:平均2天/次,共24次,为48天。月考、单元测验、统测等:依照平均每月1次,每次1天,每学期4个月、共24个学期计算,则为96天(事实上,许多学校的考试时间很有可能要比这频繁得多)。三次毕业班模拟考试:以小学2次4天,初中2次4天,高中2次4天,共计12天。还有中考、高考等,一般为每次3天,故另加2天。一般中考、高考会影响中学正常学习2~3天,考虑到通过调课等方式可以弥补一下,算他4年(毕业班不重复计算),每年1天,共计4天。得到考试时间为210天。如果再加上为了考试的复习时间670天+评讲试卷100天=980天,而一个学生12年的总学习时间为2370天。以上三种时间(即为了考试而花费的时间)占学习总时间的比例为980/2370=41.4%。

多么可怕的一笔账!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孩子们成了什么?我们的教育在做什么?是引领孩子成长,完善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意志,还是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哪里还有时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一系列冰冷数字的考核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望而生畏,还有多少心情与耐心和学生促膝交流,春风化雨地熏陶,谆谆不倦地引导……教育堪称国器,其影响力可想而知,需要的是给予孩子健康生命的激荡,领着孩子从冰冷的考试怪圈中走出来,张扬他们的生命活力!

我们的教育把孩子引向何方

读了学生的文章之后,逼迫着我不得不去追问:我们的教育要把孩子引向何方?

记得朱永新先生曾经呼吁过,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高考数学达到现在的初中水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挖掘得那么深。想想也是,很多人的工作并不与数学挂钩,笔者从事的是语文教育工作,上学时对数学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可由于长期接触不到数学教学,以致现在辅导小学生的奥数都很困难,更别谈初中的数学了,但我的工作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在谈到欣赏人物绘画时,我会与学生讲黄金分割理论;谈记忆规律时,我会画出遗忘曲线……这么说并不是要否认数学的重要性,任何人思维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的影响,笔者曾经也很喜欢数学,可当面对越来越多的繁难题目时,便渐渐失去了兴趣。数学教育领域的权威们一再呼吁,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我不知道这个数学思想是个什么概念,但我敢肯定,既然是思想,就不会是单一且没有意义的繁难计算。现代科技已发展到人人可以拥有掌上电脑,人人可以上网,可我们却还在守护着往日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做着毫无生气的繁难计算,而这些计算又完全可以通过计算器很快地找到答案!

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离现实有多远,能否把一些无意义的教育内容减去或者弱化,腾出时间领着学生认识、关注自然与社会,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美国的教育有着实用主义的传统,尽管后来遭到批判,可这个教育潮流并非一无是处,它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促使他们关注现实,学以致用!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似乎总圈定在一个圈子里,似乎与现实总隔着一层纸,缓慢而艰难地前行着,一次次的教育改革,最大的受益者是一大批“理论家”与出版社,他们不仅“疯狂敛财”,还要进行话语灌输,把一线教师弄得无所适从!而“理论家”们却很少甚至从没有踏入现实的课堂一步,也难怪,他们的理论本身就是建构在自己臆造的空中楼阁之上的。

当然,我并不否认理论的先导意义,我也是不断地寻求新的教育理论的探求者之一,希望以新的理论来帮助举步维艰的中国教育尽快走出困境,问题是任何理论的价值只有根植在实践中,才会找到生命力。否则,再“合情合理”的理论,也会遭遇实践的尴尬,甚至比旧理论的负面效应更大!或许正是这些,才使得我们的教育离现实越来越远。

中国的中学生是好样的,一次又一次为祖国捧回奥赛金牌,这可比“大人们”风光多了。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本土尚没有真正地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尽管我们可以对外国的评审委员不屑一顾,可要想找到真正对世界文化产生震撼影响的人的确很难,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不如他们?

记得网上有篇文章谈过一件有趣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初,中美两国曾经互派教育考察团,考察对方国家的教育现况,美国教育专家上交的报告说:中国的教育抓得很实在,可能用不了20年就要超越美国。而中国的官员则汇报说:美国的教育太低效了,孩子也不用功,我们用不了20年完全可以超越美国。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这个故事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造成那么强烈的反差?那就是我们的教育离现实太远了,学而无用的东西太多了。现在是课程越开越多,有人戏言:“全面学习,有可能会导致全面平庸。”让孩子们更加无所适从,只得丢失很多接触社会与自我独立创造的时间,孩子们的负担越来越重,已经严重地戕害了孩子们的身心,还美其名曰:读书改变命运。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可是,教育界在“读书改变命运”口号的幌子下,施行的却是“做题(考试)改变命运”!我不知道一个人到底靠什么改变命运,这句话放在科举时代以及大学毕业包分配的年代,可能还有说服力。但是,当一纸文凭不能代表一切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要高唱着“读书改变命运”这样堂皇的调子!

篇4:走近苏轼

第一,由于苏东坡本人心智才华的卓越,深深地印在他的每一行诗上,正如我所看见的他那两幅墨竹上的那乌黑的饱墨之光,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照人,就犹如他蘸笔挥毫是在顷刻间之前一样。这是天地间一大奇迹。

第二,苏东坡的资料较为完整。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的札记、他的遗墨,他的私人书信,在当代把他视为最可敬的文人而写的大量的闲话漫谈,都流传到现在了。

东坡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虽然饱经忧患沧桑,但他的人性温和厚道,并没有变成尖酸刻薄。今天我们之所以喜爱苏东坡,也是因为他饱受了人生之苦的缘故。

事业中的苏东坡

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他有始终坚定不移的做人原则,二则是他在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主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他的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又曰:词达而已矣。苏东坡很巧妙地描写了他自己的为文之道,其行止如“行云流水”只要作者的情思美妙,他能真实精确的表达出来,表达的够好,迷人之处与独特之美便自然而生。

东坡去世之后,南宋的高宗皇帝坐在新都杭州,开始阅读苏东坡的遗著,越读越敬佩他谋国之忠,越敬佩他的至刚大勇。为了追念苏东坡,把苏东坡的一个孙子苏符赐封高管。所有这些举动,都使苏东坡身后的名气地位达到巅峰。到孝宗乾道六年,赐他谥号文忠公,又赐太师官阶。

不管怎么说,能使读者快乐,是苏东坡的一个特点。苏东坡的快乐就是写作之时。欧阳修说每逢收到苏东坡新写的文章,他就欢乐终日。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诉人说,每逢陛下举箸不能食时,必然是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是苏东坡贬谪之时,只要有他的新作,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之面感叹赞美之。皇帝的赞美使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苏东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生活中的苏东坡

苏东坡坦白直率,有时候脾气火爆。但他有一个娇妻,时刻在尽贤妻的责任,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是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 苏东坡把人人当好人,但是太太则有自知之明,她警告丈夫要提防那些过于坦白直率的泛泛之交,要提防与丈夫认为“天下无坏人”的大前提提下,所照顾的那些朋友。

苏东坡的麻烦在于看不出别人的短处。妻子对他说:“提防那些人,速成的交情靠不住。” 苏夫人的智慧是来自“君子之交淡如水”得来的。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远不会对水生厌。真诚的友谊不会特别表白的,真正的友谊彼此不用通信,因为我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需要些什么。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东坡有时候说话会出言不慎,子由告诉他说:要了解说话的人,有人可以推心置腹,有的不可以。 他讲话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朋友认为东坡直言无隐,玩笑戏谑,则使人害怕。在亲密朋友之间,东坡谈笑风生夹杂惊人的双关语。很多人听他说话,都觉得他随时可以吐露真理,仿佛不论何事,只要是真,便值得说出口来,没有什么禁忌!他的气质,他的生活,就犹如跳动飞舞的火焰,不管到何处,都能给人生命温暖,但同时也会把东西毁灭。

苏东坡有浩然之气,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性格,与生俱来,有生活中的遭遇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的:“浩然之气、不依行而立,不侍立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

篇5:走近苏轼

春色浓如酒之际,读到《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一书,直欲酩酊数日。

这本书有着泛黄的古旧色调的封面,封面上按藤杖、坐盘石、醉态萧然的画像,以及酣墨淋漓、云烟满纸的题字,对我来说如同故友召唤。一气读完,我又一次走近了苏轼,一个旷世奇才,士大夫心仪神往的人格典范,民间妇孺喜闻乐道的豪士雅客,有一派刚直不屈的执著风节、一颗善于解脱的智慧心灵和一副眼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的善良心肠。苏轼的魅力是一个谜,是因为他的身上包含了最大限度的人性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能使传统文化通过他这个载体历久弥新地在当代社会呈放光彩。人们对苏轼所创造的文化世界,冠之以“苏海”之称。这虽然是片“汪洋渺弥、横无涯际”的海,但至少我们可以“走近苏轼”——这四个字是王水照先生去年年底在复旦时一次演讲的题目,而由先生和其弟子崔铭所著的这本书则是我们走近苏轼的极好向导。

著述最忌随人后,何况传主是这样一位旷代伟人。现代为苏轼作传的人很多,最有影响的是林语堂先生,在他老辣恣肆的笔下活跃的完全是“林语堂式的苏东坡”。又如曾枣庄的《苏轼评传》,再现的则是“学者眼中的苏东坡”。在历史学家那里,苏轼是一个夹在北宋变法与反变法斗争之间的政治家。在一般读者的眼里,“一百个读者眼里便有一百个苏东坡”。这本书刻画了这样的苏轼,“决不是一个道貌岸然、可望而不可即的圣贤,而是一个生活在现实之中,有血有肉、有着常人一样喜怒哀乐的普通人”,“是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一位智者”(结束语)。于是,传记以平和亲切的姿态、娓娓而谈的方式一下子走近了苏轼,也走近了普通读者,同时,它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实在很多。“信史”与“戏说”

坚持“无一事无来历”,是作者写作的一个根本原则,此书因之可作苏轼传记的“信史”,这从“后记”中作者对苏轼容貌的考订中即可见一斑。在当代文坛特别是影视剧创作中,我们看到了太多与历史真实相差甚远的被“戏说”出的人物,其中大多数为帝王将相

才子佳人类。为文学家作传记,其生动性不亚于“戏说”,而其严肃性又能作到事事皆有凭据的,非此书莫属。作者能作到两者的完美结合,“实在有赖于有关苏轼的种种材料,在他本人和其他宋人的笔下,原已十分丰富、鲜活,无需我们再作太多的虚构了”,然而这也与作者的写作技巧相关。

如在体例安排上,全书十二章,下面并不分节列标题,而是自然分出若干段,用一句话或作概括或导引,类似于章回小说的写法但亦不全同。这种别开生面的安排既能使全书眉目清晰,又能达到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之功。又如材料处理上,尽量避免冗长的介绍叙述,而出之以生动活泼的笔触。以苏轼的政治遭遇为例,苏轼一生历经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个朝代,这是朝廷内部政局多变、党争不断的时代,苏轼一生的坎坷经历是由他的政治命运决定的,然其身外的复杂政治势态即使用皇皇巨著来阐释也不嫌冗。传记作者颇能举重若轻,十分善于用场面描写和人物对话来再现当时的政治环境,神宗、曹太后、王安石、司马光等人物虽着墨不多,也能栩栩如生。如第二章神宗召见苏轼的问答、第五章神宗与祖母曹后的对话、第八章苏轼与王安石的会面、第十章苏轼与司马光、程颐的矛盾,场面历历在目,人物声情俱现,大可径直搬入剧本。

“传心”的艺术境界

苏轼大量文学作品以原生态的形式成为他一生最真实的形象写照,也成为后世接受他的直接媒介,那么,以他的文学创作作为全书的基本构架,引导我们追溯漫游于“苏海”之间,应是最恰当的一种方式。著者取材的重点就放在苏轼本人的作品,而恰好在这里著者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以细腻灵敏的艺术感悟和流畅优美的文笔将苏轼的作品演绎得极其动人。如对于《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一诗,著者这样写道:“不曾饮酒为什么会突然觉得头脑昏沉、神思恍惚?我的心已随着你渐远渐逝的身影一同离去。寂寞的归途,你尚且可以一心系念家中的老父,而我,行走在异乡的旷野,用什么来安慰心中的孤独?”“呵,子由,今夜寒灯相对,你可会想起怀远驿中我们曾经相约的誓言?何时才能相见?何时才能一同听夜雨萧瑟连绵?”(第一章)我想,若苏轼灵光重现于今日,从他笔下流出的白话新诗一定就是这样了。这样的例子在传记中俯拾皆是,不仅与原作珠联璧合,毫无佶屈聱牙之病,而且流转生情,诗味浓郁,这是传记深深感染打动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想起冯煦曾评秦观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此语亦可借来评本传记的作者:“他人之传,传才也;先生,传心也”。在作者的笔下,我才明了为什么东坡的侍妾朝云每唱到《蝶恋花》词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之句时,就泪满衣襟,而东坡自朝云亡后终身不复听此词的原因:“苏轼一生升降沉浮,忽南忽北,朝云为此而哭;人生在世,苦多乐少,欢娱稍纵又逝,朝云为此而哭;人命如纸,一呼一吸之间便有生离死别之虞,朝云为此而哭”。我也更能理解苏轼终身难解的深刻的思乡情结,他恋恋不忘绿如蓝的江水、翠扫空的峨嵋、不论钱的白鱼紫笋,与弟弟的夜雨对床之约,甚至是与朋友对坐庄门吃瓜子炒豆的旧事,是呵,“乡愁就是这样:一些琐碎的日常经验,一种遥远的亲切温暖的感觉,它融化在思乡者的视觉、听觉乃至味觉之中”。能真正走近苏轼的人,方能契悟其中的委曲深衷。古今风流一脉,千载知音心曲,当令读者唏嘘。典范意义的凸现 苏轼性格与才能的多个侧面及其一生命运起伏,均能在此传记中得到大致完整全面的勾勒。苏轼曾说过一种“八面受敌”读书法,即:“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此。”若用于今代著述,恐很多未必能当得起或不合适。以此法来读《苏轼传》,却可别有收益。如要了解苏轼一生行迹,但作此意求之,读者即可追随苏轼踏遍宋朝杭、密、徐、湖、黄、颖、扬、定、惠、儋等州与汴京、凤翔等地,历览大半个中国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经了苏轼的生花妙笔,再经了传记作者的发明,使读者捧册在手坐游兴浓,得到山水与文学的双重审美享受,不亦乐乎!如要了解苏轼词的创作情况,若连贯起第三章“现存苏轼词集表明,他从通判杭州开始填词”,第四章“这时,苏轼的词的创作迈出了具有划时代的一步”,第七章“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苏轼俯仰今古,浮相联翩,写下千古绝唱《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若干段落,那么举凡苏词创作的发展历程、优秀词作的鉴赏、其继承与突破、词史上的定位、以诗为词的特点及其评价等等,就尽皆包含在内了。虽不可能达到学术著作的深度,但材料之全面、评论之公允、鉴赏之精微,足可当文学史来读。又别作数次,求苏轼儒释道互融共摄的思想历程、书法绘画的理论创作成就之类,亦如此。

篇6:走近苏轼 教案

成都市温江区东大街第一小学

刘瑶

一、游戏导入

1、在优美的歌声中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1)竹外桃花三两枝,()。

(2)一年好景君须记,()。

(3)欲把西湖比西子,()。你有何发现?

2、苏轼就是我们这堂课的主人公,谁来说说你了解的苏轼。

老师这里有个较为系统的说明,去看看吧,你有何收获?

3、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苏轼的诗词世界略观他的一声,体会他的五味人生。

二、学《江城子·密州出猎》,悟壮志满怀。

1、受政治**的影响,苏轼的一生辗转于不同的地方,在杭州任期满后,38岁的他调到了密州。在这儿,他治理了蝗虫灾害,造福了一方百姓。两年后,也就是在他40岁之际,他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景。

2、在阅读时,我有一些阅读要求,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词,读准读通。

(2)词中哪个字体现了他此时的心情?(3)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心情?

3、谁来读一读这首词?

4、哪个字足以说明他的心情?(狂)

(真会找,有时我们用一个字就能破解一首诗、一首词,在这里我们称它为词眼。)

5、哪些地方看出狂呢?

(装备齐全,足以让他狂;随从众多,足以让他狂;百姓倾城,足以让他狂。)

6、然而这些还不够,他内心还有一个强烈的愿望,似一只猛虎使他发狂,这是什么愿望?

(射天狼、征战等)。是啊,宋朝此时饱受北方西夏和辽的袭扰,苏轼渴望——,虽年已四十,他仍(壮志满怀)。

7、再读词,读出豪迈之气。

三、合探《西江月·世事》《定**·莫听》,悟黄州心境转变

1、然而,愿望终究落空,不久苏轼受人谗害入狱。这就是宋朝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他在监狱待了四个月,一度认为自己必死无疑,但被好友进谏救出。之后他以罪臣的身份被贬至黄州,暂居黄州定慧院。接下来两首词均创作于黄州,记录了苏轼当时的心情。

2、这两首词交由你们去探索,送你们一个锦囊,这将大大帮助你理解诗词。(出示两词的创作背景)当然,也有一份合作学习要求。(出示学习要求)学习提示:

(1)熟读两词后,选一首进行合作探究。

(2)结合写作背景,抓关键字、词、句,体会情感。

3、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五分钟)

4、小组汇报学习成果(1)《西江月》:

A、从“凉、愁、孤、凄凉”几字词看出诗人初贬黄州后孤独、寂寞、悲苦、凄凉的心情

B、明白这种心情来源于被贬的悲愤、友人的远离、佳节的反衬。C、读出这种愁情。

D、苏轼初到黄州的另一首词,与这首词在感情上颇为相似,名为《卜算子》。(2)《定**》:

A、从句子“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体会苏轼逐渐豁达的心境。

B、体会“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语双关,既指自然中的风雨,也指人生中的风雨。

C、读出这份豁达。

D、还记得《临江仙·夜归临皋》吗?不就是此时的心情吗!

5、黄州的苏轼在寂寞中反省,在反省中成熟。他胸怀坦荡,更加乐观,他开始种田,于是便有了东坡居士;他物我两忘,便有了流传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逆境于他已不再是逆境,而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雕琢。

四、《食荔枝》再悟旷达坦然

1、当他再度辗转,来到更偏远的惠州时,快60岁的他写下这样的诗《食荔枝》。

2、自探诗,出示要求:(1)熟读古诗。

(2)他在诗中表达了什么心愿?

3、请女生来读一读古诗。

4、他的心愿是什么?(长作岭南人)

5、我们都能看到岭南十分偏僻,当时所有的文人都避之不及,他却想做岭南人,真的是这些水果使他有这样的想法吗?(不是)那是什么?(是坦然,是随遇而安,是豁达)

6、无巧不成书,十多年前,苏轼的一位友人同样也是被贬到岭南,苏轼在诗词中曾这样写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不正是今天苏轼现在的内心写照吗!

7、可见东坡已是化失为得,超然物外,尽显旷达坦然。他在自己身上,克服了这个时代。

8、我们再来读一读本诗,读出那份悠然。

五、小结

篇7:走近苏轼主题班会的主持稿

节目五:看录像短片媒体播放《中华勤学故事》

女:“发奋读遍天下书,立志识尽人间字。”说得多好呀,我们也要向苏爷爷您学习,从小开始立志,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

男:苏爷爷,传说中您有个妹妹叫苏小妹,你们两个全都博学多才,见面儿就研究诗。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呢!请听短剧《苏轼兄妹联句》。

节目六:短剧《苏轼兄妹联句》

旁白生(赵林琪):话说才子苏东坡长得这模样儿是大连鬓胡子,大长脸。(出场)这苏小妹呀,长得也并不难看,就是眼窝儿略深,有点儿往里眍。眼窝儿往里一眍,就显着前额骨突出啦。(出场)前额骨突出可就有名称啦(用手拍前额),说句现在的通用语吧,叫什么呢?叫——奔儿头!用我们常熟话讲叫——“突额铬头”嗐!有一天哪,兄妹俩坐在一块儿谈诗论文。

苏小妹(熊承琳)说啦:“有这么两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您看中间嵌入何字作‘腰’为好呢?”

旁白生1:古代诗人对诗句特别讲究,精心锤炼,反复推敲,要求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

苏东坡(王梓德)一听挺高兴:(作窃喜状,口中低语)嘿嘿,这苏小妹素常倚仗才学好,性情高傲,想不到也低声下气求教来了。(稍加思索)就说:“‘轻风细柳’中间可以加个摇动的“摇”字;“淡月梅花”中间可以加人映照的“映”字。那么这两句可以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小妹把头一晃,说:“再思!“(旁白:“让我再想想。”)

苏东坡一听:“噢,这俩字儿不好。那改为:轻风‘舞’细柳,淡月‘稳’梅花,怎么样?”

苏小妹把手一摆,说:“欠妥!”旁白:“又不行!”

苏东坡:(皱眉苦思状)“轻风‘吹’细柳,淡月‘看’梅花。如何?”

苏小妹把眉一扬,说:“太俗!”

苏东坡心想:(低语)嗬!怎么这么费劲哪?就说:“依小妹之见呢?”

苏小妹说:“最好改成: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湖花。兄长您看如何?”

苏东坡仔细一琢磨:(作沉思状,低语)“轻风跟人一样,小心地“扶”着那细细的柳条儿;淡月失梅花,月色淡淡,照得梅花似有若无,这是月色朦胧之美。好!”

苏东坡赶紧站起来给苏小妹作了一个揖,说:“贤妹才思敏捷,愚兄不及也。”

旁白生:那意思是你填上这俩字儿作腰,来得真快呀,佩服佩服。

哪儿知道苏小妹噗哧儿乐啦(扑哧一笑,说):“此乃宿构,聊以相试耳。”

旁白生:就是说,昨天晚上我就编好啦,今儿特地来憋憋你!

苏东坡心说:(低声语):“嘿!你早就想好词儿啦成心来考我!”抬头一看他妹妹这深眼窝儿……一琢磨(低语):嗯,跟她开个玩笑,就说:“小妹,我想做一首七言绝句,刚有两句,你给续上两句如何?”

苏小妹(微微笑说):“兄长请讲。”

苏东坡说:“数次试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一听:怎么着?说上我这深眼窝儿啦!我没招你呀,咱们不是在一块儿研究诗句的腰字儿吗?你做哥哥的填不出好字来,就讽刺我这深眼窝呀?你怎么不说说你那大连鬓胡子呀!好,我给你也来两句。就说:“口角儿回无觅处,忽闻须内有声传。”

旁白生:那意思是:看看你自己吧,那大胡子长得都找不着嘴啦!嘿,她倒不吃亏儿!

苏东坡又说了两句:“迈出房门将半步,额头已然至庭前。”

旁白生:那意思是说苏小妹刚迈出房门半步,那奔儿头已经到了前院啦!这奔儿头是够大的啦!

苏小妹一听:嗬,又冲我这奔儿头来劲啦。行,我再回你两句。“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朝方流到腮边。”

旁白生:就是说苏东坡呀,去年从眼睛里流出一滴眼泪,整流了一年才到腮帮上!哎,这脸也太长啦!

篇8:《走近细胞》教学反思

本章内容中有关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教学,我在授课的几天前就询问过学生“有没有使用过显微镜”,结果三个班的同学中只有少数人是用过显微镜的,所以我觉得先帮学生复习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步骤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在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操作,学生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也能减少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显微镜的损坏。

我演示完显微镜的操作后,就请有兴趣的学生到讲台试着操作一下。有一个班的学生面面相觑,很多人想去操作又不好意思,因为怕出差错,最后我指定一位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去操作,结果还没操作完就下课了。而在另一个班,却有学生主动大胆地到讲台去操作,带动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下课后都还有同学因为没轮到他操作显微镜而惆怅。我问那个上讲台操作显微镜的学生以前是否使用过,他却说没有。原来,他按照我课前的要求,利用课余的时间,认真复习了初中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内容,还根据课本预习了使用高倍镜的有关知识。

从这件事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学生课前预习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和学生都能认真贯彻三段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9:走近老师教学反思

臧春雨

雄关漫漫,星辰大海。准备教研组的公开课已经很久,可以说早已心虚气短。而对于今年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改变不适应,也因为准备时战线拉得太长,心神疲惫,再加上身为年轻教师经验缺乏,因此在教学中也出现一些失误和不足。课后我就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

1、本节课设计的活动主要有四个。活动一:我们老师很重要,活动二:我 们老师很特别,活动三:镜映你我,活动四:拓展空间。虽然活动的设置看着很流畅,但是总感觉活动的重点不能突出,每个活动都平均用力。

2、“我们老师很重要”这个活动内包含了太多的小活动。有“分享成长过程中给你深刻印象的老师”、“认识从古至今的几位思想家,并抢答填空”、“了解成为一名老师需要具备的条件”、“最美教师仲威平”。让整个活动冗长儿没重点。

3、“我们老师很特别”这个活动让学生描述老师的特征风格,有的同学描述优点,有的同学描述缺点,展示时没有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导致一部分同学本身想表达而不敢描述。

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走近老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第一框。本框题内容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等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老师,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本节课需要完成的知识目标较少,但更重要的是达到情感目标。而本节课我过于注重了课本上的知识,是教教材,而没有做到用教材教,没有真正地从学生的真实体验出发,升华学生的情感。没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老师的伟大。

2、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不高,忽略了个别同学的学习状态,缺少教育机智面对课堂中的突发情况。

3、导入时的漫画效果体现不明显,语言表达没有感染力。

4、情景剧第一幕“小奇哪些行为是不妥的”这个问题在学生展示回答时有位学生说“因为他背后捅刀子”,对于学生的这个答案没有继续进行正面的引导。

5、课堂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在“了解教师职业”这一目中耗费时间太多,设置的活动冗长,前松后紧,导致最后拖堂。

二、今后教学改进的措施

1、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避免“头重脚轻”,对重难点的讲授应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2、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

3、充分研读教材,学会整合知识,通过活动的设置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体验感悟。重点把握重难点的解决,重点突出。

篇10:《走近法律》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复习道德、纪律规章、法律的区别,法律的三个特征。由法律的三个特征自然过渡到这节课要讲的内容:法律的作用。第二步是利用一个个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派代表发言,解答案例中的问题,学生可以质疑或补充,从而理解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作用,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法律规范和保护我们的例子,加深对法律作用的掌握。第三步是引导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归纳,然后做练习,从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选取的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让学生围绕问题分组讨论,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要回答问题,甚至有的学生还围绕某一问题展开了辩论。记得材料中有这么一个问题: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是下节课的内容,我出这一问题是想看看学生处理生活纠纷的能力,没想到学生一番争执后,一个平时上课不爱发言的学生答道 :“先想办法与对方沟通,如果不妥,再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他回答的如此准确,以至于赢得了学生的一片掌声。

篇11:走近残疾人教学反思

火车站小学

鲍泉泉

《走近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话题,现在的孩子由于受到人们不正确的价值观的影响,对残疾人有一种鄙视感。要让他们扭转这种观念,并走近残疾人是困难的,如何让孩子们的情感自然生成?甚至为之落泪?情到深处泪自流,孩子们的情感是真实的,没有深刻的亲身体会,无论老师用多么忧伤的语言,他们的泪水是出不来的,毕竟他们不是演员,生活是他们真正的教材!

一、将“体验”进行到底

通过再次钻研教材,我揣摩出了编者的意图,只要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有感受,体会到残疾人的痛苦并知道去帮助他们,干吗非得要他们哭呢!没有流泪并不等于他们的心没有被震撼,没有眼泪并不等于他们不会理解、关爱、尊重残疾人,更不等于以后他们不去帮助残疾人。于是,我们设计了体验活动,并放慢了节奏,抓住学生瞬间的感悟,来体会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我们设计的“把衣服的拉链拉开,把右手伸到背后,用左手把衣服重新穿上”“蒙眼写字”的游戏,在学生无意识的状态下体验了失去一只手的残疾和盲人的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真切的感受!起初,学生中有的觉得好玩,但随着体验活动的进展,学生感受到在他们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从而深深地体会到了残疾人生活的困难。体验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把自己的感受同大家一起分享,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每一个在社会上生活的残疾人,都是可亲可敬的。

二、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首好听的乐曲,只要前奏一响,就能拨动起听众的心弦,可谓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既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做好铺垫,犹如磁铁般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心随我动”,创设不同的情景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设计,让学生如饮甘泉、如品香茗,流连忘返。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使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1、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在理解残疾人这一环节,通过倾听残疾人的心声,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嘲笑,我们的讥讽就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这种痛苦比身体上的残疾还要可怕,这相当于让学生承诺,今后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这是对本节课要落实的思想教育的一个检验,学生知道怎样做了,就说明他们的确是受到了思想上的一次洗礼。

2、利用图片创设情境

为了使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在第四部分,我播放了残奥会的图片,引出残疾人虽然身有残疾,但却有着美好幸福的人生,这种情景创设,有效地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地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小组交流主要是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并且通过他自己的收集和整理,他会对了解到的残疾人印象更加深刻,从而受到思想的洗礼和人格的熏陶。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由原来的同情残疾人转变为尊重残疾人,这是一个心理上的大变化。

3、利用图片创设情境

情感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展示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利用视频观看《千手观音》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心灵感受。

整堂课教师没有太多的说教,而是一直扮演着引导学生体验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和学生共同走近残疾人的世界,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唤起了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注,深刻地体验到了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残疾人为达到目的较常人更多的付出,也增进了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

上一篇:春到校园作文500字下一篇:物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