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教学设计

2024-04-26

苏轼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苏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反复诵读诗词,体会诗词含蓄蕴藉的特点。

二、品析诗词的语言,读懂诗词饱含的深情。

三、学习领会借古抒怀,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四、学习作者豪迈、乐观、旷达的胸襟,正确地看待人生得失。

重难点、关键点:

一、体味诗词含蓄蕴藉的特点。

二、借景抒情,借古抒怀等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多媒体助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感知:

1、范读课文(多媒体视频录音)

2、教师示范朗读,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

3、学生细细品味,自由阅读。

三、根据作者身世、境遇,揣摩词的意境

学生交流、汇报作者有关情况,教师补充,帮助学生知人论世,进入作品情境。

四、赏析景物,缘景明情

1、引导学生赏析课文描绘之景,探究词人描绘什么景色,以及写景的目的。

2、景物与人的关系。探究写古人古事,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五、学习《定**》

学生依照上面方法,自主学习探究。

1、学生依据节奏,自主阅读

2、根据阅读提示,领会作者寄托的感情。

3、总结该词的写作特点。

六、总结本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按生活、学习两方面总结。

七、作业:

1、根据生活经历或所见之景写一篇短文。

2、课外将本文与其他“怀古”类诗词比较阅读。

篇2:苏轼教学设计

通过课文的阅读鉴赏,让学生学习通过意象的分析、词句的品读理解作品内涵,体会作者情感,了解作品风格,并能够联系已学的相关作品和所了解的作者生平思想,对作品作比较深入的分析鉴赏,从而把握诗歌阅读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

第一,作品结尾部分“人间如梦”的感叹。这是这首词在内容理解上的一个始终成为疑惑的问题,有人认为与前句不协调,以低沉之哀叹留下了消极的尾巴,有人认为这是苏东坡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也有人说,苏东坡内心本来就充满矛盾痛苦,因而也就有了表达上的矛盾。这是作品解读的难点,又是作品理解的关键,对这一句有正确解读,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所以,这一点首先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

第二,这首词的“豪放”。苏东坡自称此词为“壮词”,后人也认为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那么,从哪些方面能读出“壮”来?豪放表现在哪里?这也是需要细细品味,不能模模糊糊,在一派“豪放”声中敷衍过去的。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式与过程】

教学方式:

以小组讨论为基本学习形式。在个体阅读、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内同伴的互动交流,力求思考的深入和全面;在全班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和对问题的深入认识。

教学过程:

一、阅读文本,解读诗句,理解内容。

鉴赏的前提是理解作品内容,所以第一步是解读诗句。在朗读诗作,独立阅读的基础上,老师给出六个问题,学生在小组中与同伴交流切磋,并进行大组交流,求得正确的解读。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初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在学生有疑惑时,老师予心点拨;在学生理解有误时,教师予以矫正;在学生的理解有待深入时,教师予以引导。

六个问题:

1.“大江东去”两句,写了怎样的景色?为全词铺设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2.“故垒西边”三句写什么?与上句是什么关系?为何说“人道是”?

3.“乱石穿空”三句,写了什么景?是怎么写的?

4.“江山如画”两句是什么意思?与开篇两句有什么关系?与下阕是什么关系?

5.“遥想”几句写的是谁?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代表了什么?

6.“故国神游”者谁?“多情”的又是谁?这三句表达了什么意思?最后两句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二、问题探讨,深入理解,品味鉴赏。

在理解作品内容,正确解读诗句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两个重点问题进行讨论,而后进行全班的探讨,以求较为深入的理解。

在这一环节,同样尊重学生的感受和领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

(一)两个问题:

1.“人间如梦”的感叹,有人认为与前句不协调,以低沉之哀叹留下了消极的尾巴,有人认为是苏东坡对人生深刻感悟。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联系《赤壁赋》及苏轼其他作品作简要分析。

2.苏东坡自称此词为“壮词”,你能从哪些方面读出“壮”来?

(二)教师对两个问题的认识:

1.“人间如梦”的感叹,是苏东坡参透人生之后的感悟,来源于身世际遇中荣悴巨变的强烈反差和内心深沉的苦闷。正因为词人深怀为国效劳,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又深受政治斗争的连累和迫害,在两者的碰撞冲突中,激越之壮怀与悲凉之哀叹交错呈现,是极其自然的。

细读作品,“人间如梦”的感慨由周瑜赤壁故事而来,千古英雄早已烟消云散,芸芸众生岂不如梦似幻飘忽渺茫?这与《赤壁赋》中望见赤壁,想到一代枭雄曹孟德,发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感叹的语句,岂不十分相似?而下句“一尊还酹江月”由此句而发,表达寄情江月,豁达看待人生的心愿。可见,“人间如梦”不是消极哀叹,恰恰是达观的表现。

对于苏轼来说,“人间如梦”既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又是欲摆脱烦恼,挣脱世网的武器。正因为他有着深厚的忧患心理,因此一生中常有大苦闷、大烦恼,但他具有透彻知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聪明,因而能够失意泰然,成为识透天命的达观主义者。

他的许多作品都显示了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比如学生学过的几个作品:《题西林壁》,横看与侧观,身处其中与跳出局外的角度变化,能识庐山真面目;《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的西子湖变幻出晴天和雨中不同的美妙;《水调歌头》,尽管兄弟分隔遥远,但求人长健,心相印,既然“难全”,那就千里与共;《赤壁赋》,以变与不变两个角度看待水与月,就会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放大眼量,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心胸自然就豁达了。

因此,“人间如梦”的感叹,正显示了苏轼既忧患人生又热爱人生,既严肃执着又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此词为“壮词”,首先表现在以词怀古,抒写远大抱负和身世之悲,打破“词为艳科”的窠臼。其次是绘雄奇之景,抒壮阔之情。“大江东去”,江水呈奔马轰雷之势,有动感伟力;“千古风流”,思接千载,显浩缈时空。“乱石穿空”,江山雄奇,吞吐江涛,展示词人舒卷风云的浩逸胸禁。“羽扇纶巾”,周瑜的英雄形象,显示词人高远的人生理想、政治抱负和心中潜藏的深重的人生忧患。叹息年华虚度,壮怀难仲,苦闷怅恨,身世之感深沉而悲壮。第三是全词基调壮阔,气势庞大。词汇与意象,是意境的建筑材料,这首词以“大江东去”起调,以“人间如梦”煞尾,集飞动与沉雄之势、豪放与深沉之风于一体。高唱入云,惊心动魄。

此词写景、怀古、抒情三者结合,大开大合,纵横古今,笔力奇崛,意境宏阔,不仅是苏轼生平的得意之作,而且也是一篇可与婉约词派分庭抗礼、标新立异的壮词,开一代词风,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曰,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坡为之绝倒。”此说颇能显示苏东坡此词豪放。

三、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篇3:苏轼教学设计

《后赤壁赋》是苏教版《唐宋八大家(选修)》中的重点篇目,主要对高三学生开放选修课程。此教学案例为《后赤壁赋》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进行了初步分析,使学生初步感知作品表达的情感。本课通过网络探究,使学生对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复杂思想感情有一个较为深层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立足文本,结合网络资源,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

2.使学生提高从网络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分析、整理的能力。

3.从苏轼的人格中汲取力量,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搜索网络资源,针对有效信息,分析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从丰富的资源中走近苏轼,感受苏轼的伟大人格,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五、网络环境与资源

1.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

2.提供“苏轼中文网”、“百度苏轼贴吧”,以及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前赤壁赋》)的秋天,到“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后赤壁赋》)的冬天,时间又过了三个月。三个月前,“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领会到了清风、明月皆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造物者之无尽藏”,获得了精神上的暂时超脱。此次重游赤壁,苏子心情如何?

(二)提出问题

师:昨天,我们初步赏析了文章,那么你能从文章中体会苏轼怎样的心情呢?

生:旷达。

师:什么样的心情可以称之为“旷达”?

生:“旷达”是寄情山水,从山水中找到快乐。

生:“旷达”是坦然面对自己的处境。

生:“旷达”是不把苦难放在心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设计意图:学生此时对“旷达”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通过以前的学习,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知道苏轼这个人是“旷达”的,可什么是真正的“旷达”,从哪里能体会出“旷达”,学生并不了解。)

(三)探究

师:我们都认为苏轼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是旷达,但前人对此却有不同的评价。(出示P P T)林语堂认为“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余秋雨则说“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据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越”。请根据课文和我们学过的相关诗文,结合网络资料,对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思想感情进行探究。

要求:

1.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上网搜集材料,并把有用的材料放到D盘的文件夹中。

2. 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讨论,对各自搜集好的材料,进行适当取舍,在辨别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小组的主要观点,推举发言人,其余同学做PPT、Flash、或者Frontpage等展示课件。

(四)交流

小组1我组认为,苏轼此时的心情是矛盾的。课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阴森恐怖的景色,让人一看就觉得压抑痛苦。但是,在课文最后,我们看到苏轼梦见了一只鹤。根据我们搜索到的资料,(呈现Flash动画)“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的孤鹤历来是道家的神物,乘鹤是道化升仙的标志”,苏轼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力量。苏轼此时,既有痛苦,又有得道出世的心情,很矛盾。

(F l a s h的运用,恰到好处地展现了“鹤”这个传统意象的特点,为学生理解道家思想和此时苏轼的心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小组2我组认为苏轼的心情是洒脱的。因为“乌台诗案”中,苏轼本以为自己难逃一死,他连绝命诗都写好了(P P T展示“绝命诗”),但最终他还是保住了性命,仅仅是发配到了黄州去担任团练副使。这个时候,他肯定有逃过一劫的庆幸,有着重生般的洒脱。

(“绝命诗”的展示,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有的同学看完后面色凝重,有的同学唏嘘感叹,都被诗歌的内容所感染了。)

小组3我组认为,苏轼此时是孤独而痛苦的。事实上苏轼到黄州,名义上是个官,可他不仅没有任何权力,还时时刻刻被人看管。他写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当地的官员以为他想自杀,很紧张。在这种心情下,他怎么可能洒脱!我组认为,苏轼的心情还是痛苦的。一方面没有人身自由,另外一方面,物质生活困乏,(苏轼此时不享受俸禄,但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刚开始他都是寄居在寺庙里的。)此时的他就是一只“缥缈孤鸿”(《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小组4我组也认为苏轼很痛苦,而且还很消极。因为本身道家思想就是消极的,同时苏轼自己也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想通过游山玩水,消极地逃避这种痛苦,而且他还想像陶渊明一样归隐,不问世事。他已经没有早期的雄心壮志了。

小组5苏轼还是有壮志雄心的。不然为什么要一个人登赤壁?而且登赤壁时,别人都跟不上他。他登上赤壁,这就是一种雄心的表现。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遥想公瑾当年”,是多么慷慨激昂!难怪后人评价他的词,“非关东大汉,手持铁板,大唱大江东去,不能尽兴矣!”我们承认他有痛苦,文章最后鹤飞走了,他也很苦闷。但是,苦闷中,他思考人生,不停地从山水中汲取力量,不断写文章,写出了这么多好诗好文,我很佩服他。

小组6苏轼经历了很多苦难。但是苦难中,苏轼也在思索!他的这么多文章、诗歌,都是他思索的成果。因为这些思索,苦难才没有把苏轼压垮,他还是那个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的豁达的苏轼。创作于《后赤壁赋》同期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苏轼洒脱豁达心境的最好佐证。(配乐展示《定风波》)

(音乐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略带萧瑟的氛围,我们一步步地走近这个可敬的老人的悲惨生活,也更透彻地感受到他不因悲惨境遇而消极沉沦的伟大人格!)

(设计意图:人的本身具有多面特质。通过讨论,学生对苏轼在黄州时期的情感已经分析得比较全面。学生虽没有得出统一意见,但这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而且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渐渐感受到苏轼的伟大人格。)

师:同学们通过网络搜索到丰富的材料,并且将材料与课文进行很好的融合,产生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定的道理,越来越接近苏轼的心灵。下面,我也想说说个人的想法。

师:苏轼曾自言在黄州的境遇:“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此时的他,是孤独与寂寞的,亲情疏离,友情渺渺,前途茫茫。但他并未沉沦于苦难。相反,他以一种略带消极的姿态实现了积极的超越,他寄情于山水,从佛、道两教的思想中汲取了力量。于是乎,有了千古名贴《寒食贴》,有了气势磅礴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了空前绝后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五)升华

师:苏轼早已仙去,但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任我们挖掘。

师:有的人生于顺境,一生无忧,却终于平淡,被历史忘却;而有的人处于逆境,一生流离,却从逆境中汲取力量,最终成就辉煌,留名千古,苏轼便是如此。苏轼的遭遇,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生:有人说“苏轼成全了黄州”,确实,黄州赤壁因为他而天下闻名;我倒觉得黄州也成全了苏轼,因为困窘的境遇让他成熟了。

生:作为普通人,我们都害怕挫折,但是从苏轼身上看出,并不是所有的挫折都是灾难,也许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种历练,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圆满!

(设计意图:学习伟人的作品,一方面是让作品本身具备的文学美感打动我们,同时,伟人的精神世界更值得我们探索,因为他们的人格可以激励我们面对困难。)

(六)课后作业

师: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课上交流讨论的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为《东坡印象》。

(设计意图:网络资源丰富,课堂交流时间有限,还有很多优秀的资源并没有展示出来。《东坡印象》作为课后的练笔,是对网络资源的提炼、升华,也是与苏轼伟大人格的再次亲近。)

设计思路

引导高中学生理解古代文人的人格,首先应从分析人物的情感入手,对情感的分析,又要借助网络,从中提炼、分析能展现人物情感的资料。网络作为有效的载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它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使其在浏览资源的过程中,感受诗人情绪,一步步感受诗人的伟大人格。这种通过网络手段,感悟诗人人格的方式,比起停留于课本分析要来得深刻许多。

让学生动手制作课件,这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很好方式。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多在于思考,而缺少动手操作的方式,很难令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因此,让学生制作展示性的课件是帮助他们提升认识的很好手段。

学生将文字性的结论辅以生动的画面和略为凄清的音乐,也是烘托人物情感的好方法。诗歌是所有文体中最为自由,也是最注重情感的,因而文字、画面与旋律的交织使学生的情感被最大化地激发出来,使一节“语文课”变为了一堂“文学赏析课”。

点评

语文,是学生个性差异表现最突出的学科,也是资源极为丰富的科目。高中语文教学要想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利用广泛的语文资源。语文能力是一种多维的能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趋向差异很大,这一直是语文教学难以因材施教的难题,那么能不能借助信息技术使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更合理、更充分的发展?

邵志娟老师的这种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给我们作出了一个响亮而肯定的回答。网络课是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完美整合的一种模式。这节课思路非常清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由已知探寻未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换意见、看法,在交流、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点评

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本堂网络课中,我看到了一个亮点。这个亮点,不是机械地让学生上网查资料来解决问题,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展示自己的结论。这样一种手段,我以为,它已经使信息技术真正为课堂所用,真正对促进学生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为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它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尤其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没有涉及太多的实践活动,而孤立的脑力思考,往往不能使学生走入学习情景,所以,学生通过课件制作,获得了情感升华,自然而然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篇4:苏轼诗词教学例析

一、苏轼诗词教学思想解读

在传统的诗词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只是重视对诗词本身内容的解读,很容易忽略掉诗词背后的内涵知识,这就导致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脱离教学内容实际、文化背景探索浅薄情况的产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对初中苏轼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传统的初中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的初中苏轼诗词的内容,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例如,《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文中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文章表达了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针对学生对苏轼的人生经历、历史典故等十分感兴趣的情况,对《记承天寺夜游》所描写的月夜景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可当作者想到自己因为有关新法的诗句,被人说是以诗讪谤而被捕入狱,面对月夜美景却又无比孤独,凄凉。但他还是能够自我排遣,表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述的过程中,将诗词中的语句进行有效的分析,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苏轼诗词的理解程度。

初中苏轼诗词教学中,在分析苏轼诗词的艺术价值时,还要通过诗词了解作和的情怀。为初中苏轼诗词教学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苏轼诗词教学策略探析

1.对苏轼诗词内容的深度思考

为了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苏轼诗词的具体内涵,就需要在教学策略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初中生学习诗词知识的实际特点,制定出合适的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了解诗词背后蕴含的文化精神,促进学生对于诗词知识的深度理解,进而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剖析初中苏轼诗词的内涵为基础,促进学生对诗词理解程度的提升。

例如,在苏轼诗词《江城子》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剖开诗词内容的表面,对苏轼的个人特点、个人精神进行深入的挖掘。以“苏轼为什么要描述自己出城打猎的形象?”并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对于文章表达的苏轼豪迈、渴望为国效力的心理进行生动的描述。具体来说,在研究苏轼诗词内容的过程中,核心内容就是理解苏轼的豪放精神,这是苏轼文章的一种共性特点。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苏轼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首先弄清楚苏轼诗词的精神内涵,即“豪放精神”,然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分析研究,进行后续教学过程的设计,最终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诗词的基本内容和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诗词的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分析苏轼诗词的特点,提升学生对于诗词知识的理解程度。

2.对苏轼诗词剖析方式的改革

为了充分的发掘出初中苏轼诗词的内涵,就需要在对苏轼诗词剖析方式的研究中,充分结合初中生的语文诗词学习特点,进行对语文诗词剖析方式的改革:首先,要保证诗词剖析方式能够结合初中诗词知识和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其次,要保证语文诗词剖析方式可以实现和诗词作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的紧密结合,拓宽诗词知识教学的普及渠道;最后,要保证制定的教学方式能够结合知识点内容进行紧密的搭建,以便于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蕴含在诗词中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苏轼《水调歌头》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诗词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并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对《水调歌头》涉及的文化知识的进行探索研究。以《水调歌头》中一些千古传唱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词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诗词的语句美和意境美,植入这篇诗词的教学主题,寻找到《水调歌头》中的核心知识点,即“思念之情”,并将《水调歌头》中涉及到的典故都总结出来,可以根据《水调歌头》中涉及的概念,得到诗词中的具体内涵,学生也就可以更快地完成对于诗词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初中苏轼诗词的教学策略制定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去探索苏轼诗词中蕴含的文人精神和知识典故,合理利用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初中语文教材中苏轼诗词的理解程度的提升。

篇5:《苏轼词》教学设计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课文(人教社第四册)所选两首词又堪称是苏词的代表作。因此,学习这两首词,能使学生了解苏词,了解苏轼,进而欣赏苏词,学习苏轼的人生态度。

文学是人学。人们在学习文学作品时,除获得知识、了解社会、受到熏陶、得到享受外,往往更重视作品对自己人生的观照价值。这种观照价值因人而异,因作品而异。但总该有一个普遍的尺度,总是离不开文本这个“形式”的。因此,这两首词的教学设计,重点放在文本的研讨上。从形式结构到思想内容,从艺术特色到感情基调,从而推想出作者的审美态度及背后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并从中获得借鉴价值。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及作者对待人生“风雨”的态度。

2、理解并学习词中写景、咏史、抒情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3、感受苏词豪放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这两首词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和作者的人生态度。

2、把握这两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赤壁赋》首段导入:壬戌之秋……。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的文如此的精彩,那作为豪放派奠基者的苏轼的词又是怎样的风貌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与《赤壁赋》写于同时期同一地点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他的《定**》。

二、老师范读,全班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回顾《赤壁赋》的写作背景,并总体感知词的结构。

1、回顾写作背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不准佥书公事”,前此一年,苏轼已经营了东坡,盖好了雪堂,颇有终老于此的打算。在黄州的那段日子,苏东坡开始钻研佛道。以后的作品也就染上了佛道思想的色彩。

2、让学生概括词的结构:

上片:赤壁

(描景)

(铺垫)

江:淘尽人物

赤壁:三国周郎

江山:多少豪杰

下片:怀古

(对照)

(抒情)

遥想当年——公瑾——雄姿英发

多情应笑——我(苏轼)——早生华发

四、研讨词中语句的含义及特点:

1、首句写景有何特点?

明确:①境界阔大:“大”“千古”包容着时间和空间的广泛内涵;②风格雄浑:“东去”二字势不可挡,“淘尽”二字势不可回;③显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④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脉相承——历史的长河带走了一切,就是风流人物也不能幸免。对历史的咏叹升华为哲理的咏叹。

2、作者为何说“人道是”?

明确:作者不去深究真正的赤壁在何处,而是将错就错,假托赤

壁以抒胸怀。清人朱日浚《赤壁怀古》“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就是这样说的。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

明确:“穿”以动写静,“堆雪”以静写动,“惊”“拍”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卷”“千”境界广阔。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可补哪三个字?

明确:“竞折腰。”

5、“初嫁”“出嫁”有何不同?

明确:初嫁,刚刚出嫁。

6、“小乔初嫁了”时周瑜二十四岁。赤壁之战,周瑜三十四岁。苏轼有意为之,这是为何?

明确:以绝世美人为英雄作陪衬,使人物不仅有“雄姿英发”的一面,也有温柔缠绵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突出周瑜“少年得志、春风得意”的形象。

7、“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明确:夸张、借代。

8、概括周瑜的形象。

明确:少年得志、春风得意、英俊潇洒、本领高超、扭转乾坤、从容镇定。

9、“多情应笑我”的主语是周瑜?是苏轼?

明确: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主语是苏轼更确切一些。

10、怎样理解“人生如梦”?

明确:①理解一:所谓“人生如梦”,既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指命运如梦般的难以自我把握。即《临江仙》词所说的“长恨此身非我有”。这是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同时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

②理解二:苏轼禀赋中,原来有一种积极用世之意。因此,在与周郎的对比中,表达了一种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带有一种消极苍凉的思绪。(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五、理解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人生态度。

1、作者写赤壁“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聚焦于周瑜?

明确:明写史,写周瑜,实写苏轼对自身命运的关注:

周瑜 苏轼

年龄:34岁 47岁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这里既有对周瑜的仰慕,更有对自身一生坎坷、命途多舛的观照。

为下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2、“多情”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表达了苏轼对周瑜的仰慕,体现了苏轼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

3、“人生如梦”是消极悲凉之辞,是言不由衷的感慨,是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辞,还是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

明确: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4、“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①理解一:借酒浇愁。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②理解二:痛苦消解后的超脱、自适、旷达。

(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5、从词中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既执著于人生又超然物外,既深切地感受到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的痛苦,又力求自我超脱、消解痛苦的旷达。

六、词的感情基调:

关于这首词,有“热烈沸腾,豪迈奔放”说,有“消极悲观,内心矛盾”说,你认为怎样?

明确:①理解一,热烈中有理性的思考;痛苦中有力求自我超脱的旷达。

②理解二,虽有壮志难酬的苦闷,在常人看来也有一些苍凉消极的思绪,但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七、了解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明确:①写景不离人,景是人物活动之景。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

②咏史,写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的向往和人生追求,更有作者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对自身经历坎坷、命途多舛的观照。

③景中含情,史中含情。直接抒情则是在与周瑜形象的对比(咏史)中,感到壮志未酬、华发早生后进行的。其抒发的感情含有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表现了作者的豁达、豪放的人生境界。

④三者完美结合,了无痕迹。

八、背诵这首词。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片:赤壁

(描景)

(铺垫)

江:淘尽人物

赤壁:三国周郎

篇6:走进苏轼教学设计

后侯小学 袁鹤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

2、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苏轼作品;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基本模式】搜集——整理——交流——总结

一、本课主题:了解苏轼的生平和作品。

二、教学方式:阅读与寻找、收集与整理、表达与交流、评价与总结

三、教学准备:

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下时间搜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PPT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文人墨客书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流传至今,你读过哪些呢?你又了解哪位文人呢?

在第二单元古诗词的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苏轼创作名篇《题西林壁》的经过,透过文字感受了诗句蕴含的哲理,以及苏轼不同的人生观念。课后,大家又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走近这位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名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学习收获,了解他的非凡成就,解读他的人生魅力。

(二)全班交流

1、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你眼中的苏轼。

2、交流了解到的苏轼的作品。

3、选出代表上台展示自己搜集成果。(为大家介绍苏轼)

4、其他同学发表见解。

(三)教师小结

1、仕途坎坷的苏轼。

2、多才多艺的苏轼。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

3、苏轼的诗词作品

《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城子 密州出猎》、《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有名作品。可欣赏以这些作品为词编的歌曲。

4、小结

假如将苏轼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是的,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值得我们用毕生精力去研究,去学习的。

(四)拓展作业

每位同学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我眼中的苏轼》

(五)推荐读物:

篇7:《走近苏轼》教学反思

按学校的安排,我们课题组由我上了一节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我选的内容是《走近苏轼》,选择这个内容,一是近来组织学生进行复习,背诵了许多的古诗词,加上学校组织经典诵读活动,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氛围比较浓厚,但在教师的指导方面,却缺乏有效的交流。二是词由于格律、用词方面的诸多限制,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较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少,需要在课外阅读方面加强一些。但上完以后,感觉问题多多。

一、学生对词的意思理解颇为费力。

由于课前对学生的已有知识估计不准确,以为在给定了注释的情况下,学生应当能理解词的大意。但在课堂内,学生的表现却很平常,主动参与讨论的学生太少。虽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应当是能达到理解大意的要求的,但是在课堂里,他们并不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使课堂气氛一直很沉闷。

二、课堂内朗诵和记忆名句的目标未能达成。

原计划在课堂内能够请一些同学来朗诵一下这三首词,同时多给一下学生自己练习的机会,可是在上课时,由于在理解意思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所以学生几乎没有了练习朗读的机会,更不用提课堂内背诵名句甚至是背下来一首词了。

这节课反映出来的问题: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在课间的闲暇里,也常看到学生在捧着一本本的书在看,但都不是老师们心目中的“经典”,学生们更乐于看《做好学生有点累》、《我的同桌是班长》、《男生日记》等比较“时髦”的书。对于那些千古传诵的名篇,却没有多少认同感,真正让他们静下心来读读这些东西,他们就会感动力不从心。

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大因素。从这些年我对一些后进学生的观察来看,学生课堂内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情况。一些平时不爱做作业的学生,如果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学生的的成绩也不会是很差的;反之,就算一个学生能“认真”完成作业,却不能积极思考,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那他的成绩也不会很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花很多的时间来想办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三、小学的语文活动中应当多讲讲诗人的故事,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时候,能自然而然地想到诗的际遇、生平,能联系具体的生活环境来理解诗词的意境,诗句的含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理解成为有源之水。老师们在课堂内对作者的介绍,应尽量避免使用那些公式化的、刻板的、不带一点感情色彩的介绍,而应当多使用那些能激发学生共鸣的材料,如趣闻、轶事等,让学生首先在情感悦纳这个人,进而产生了解的愿望。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课堂上,我并没有给学生呈现课前准备好的作者资料,而是让他们去体会,虽然这样的认识既不完整,又费时费力,但留给学生的印象,却是久远的。

篇8:苏轼教学设计

“凡书画诗文成大功者, 必经感、觉、悟三境界。夫感者, 师其物也;觉者, 师其心也;悟者, 师其性也”。 (《陈传席教授论艺录》白锐整理) [1]苏轼是文章大家, 他对万物的妙感, 对大千世界领会和顿悟, 能中得心源, 以手写心, 以心悟理, 任性而发, 达到出“神”入“化”之境界。这也正是今天中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地方。他们缺乏从小到大点点滴滴地去感知大千世界, 更缺乏以手写心, 以心悟理的境界, 写出的文章自然内容苍白, 缺乏感染力。下面是我在阅读教学苏轼作品中感觉悟的一点粗浅体会, 写出来请语文同仁斧正。

1 感

感, 即感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陈传席教授解释说, “夫感者, 师其物也”。什么是“师物”呢, 那就是模仿, 模仿自然, 模仿前贤。苏轼是师物高手, 如他对月亮的描写。在《水调歌头·明月何时有》一词中, 他能从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天》脱化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想飞往月宫, 所以他对月亮比李白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 又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让读者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

《记承天寺夜游》对月亮的摹写更是巧妙:“庭下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这是纯模仿自然, 他用“积水”写出了月亮光的“空明澄澈”并把竹柏的倒影比作水中的藻荇加以烘托, 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 相映生色, 互相渲染。他笔下的月亮也不像唐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繁词叠句, 只轻轻几笔便意境全现。所以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论说“《记承天寺夜游》因其即兴偶感之美, 颇为人喜爱。[2]”《赤壁赋》中也有相类似的摹写“……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不仅描摹出月于东山冉冉升起的状貌, 更写出了月光之下山水景物之美。在此美景之下的人, 诵诗、饮酒、赏物,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似乎要离开人世飞入仙境, 其快乐的心情无以言表。

2 觉

“觉者, 师其心也”。何谓师其心?就是中得心源, 先有所思, 后以用手状其思 (以手写心) 。人们的感官器官相同, 但感受万物之美的感觉效果却迥异, 而收获的内容更是相差甚远。正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所言“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苏轼与他人的区别在于他是以手写心, 能通过对自然的摹仿写出自己的心理变化, 抒发出自己真挚的情怀。苏轼被贬黄州以后心情抑郁这是自然, 但这正好给了他时间感受大千世界。

当“月色入户”时, 他睡不着, 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找乐趣也!一个人乐不起来, 于是寻张怀民, 而后到了寺庭中看到的是“庭下如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皓月当空, 满庭月光亦真亦幻令人如痴如醉, 以至于暂时忘却了心中的忧愁, 获得了霎那的灵魂的升华快感, 精神上因此时的美景而得以暂时解脱, 这种以手写心, 可谓神来之笔。无独有偶, 在熙宁九年 (公元1076年) 中秋之夜, 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至天亮, 写出了千古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表达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抒发对人间生活的无比热爱, 寄托了“中秋之夜的美好祈愿”[3]。

在苏轼看来, “凡物皆有所观。苟有所观, 皆有可乐。”《超然台记》所以他一生无所往而不乐, 也就无所往而不记。无论是在朝为官, 还是被贬在外都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他在朝为官政论史论自不用说, 他每被贬一地, 诗文便留在一处。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县他写下“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杭州他又说:“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3 悟

“悟者, 师其性也”。何谓师其性?师其性就是任性而发, 不知然而然随其意。正如苏轼自己所言:“吾文如万斛泉源, 不择地皆可出。所可知者, 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 如是而已矣。”《文说》、《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 只有84字, 是心胸中自然流露的代表作。“元丰十年十月十二日夜”交代作记时间, 一个“夜”字突出了题目。只有“夜”才有月色入户之景, 方有“闲”时, 然有“闲人”之游。于是寻张怀民月下游寺见美丽月色于庭中。文章最后止于不可不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闲人”二字正是作者的深悟。这里有个人被贬心情抑郁的抒发, 也有进取心的表露。“在政治漩涡中损伤的心灵只有在清净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 才得以恢复, 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寄托。”[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更是悟的出神入化, 作者由天上美丽的明月, 联想到琼楼玉宇的美好, 悟出了高出不胜寒的道理。由明月的圆缺变化天气的阴晴, 悟出人生的离合悲欢, 从而发出“千里共婵娟”的中秋祝福。由于命运的捉弄, 反倒给他创造出另外一种生活乐趣, 他极力的追求和领悟另外一种生活美, 从京城贬到杭州, 他说:“我本无家便安往, 故乡无比好湖山。”《夜到杭州》, 贬到黄州, 他感叹道:“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甚至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 他仍泰然处之, 并从中发现新的乐趣:“九死蛮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总之, 苏轼不愧为才子的称号, 他对万物世界的感觉与悟, 可谓“巧妙奇特入化”。他看山则理喻于山, 观湖则情溢于水, 赏月则能悟出人生的真谛。他的感觉悟境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并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热爱生活, 观察生活、积极创新做出更大的成绩。

摘要:苏轼作品经常出现在语文课本中, 领悟其作品的精神内涵和写作特色, 对于当今的中学生精神境界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有着重要的意义。须得仔细地观察生活, 感知大千世界, 才能有所思、有所悟。

关键词:苏轼,感知,领悟

参考文献

[1]书法导报[N], 2011, 11 (23) .

[2]林语堂, 张振玉.苏东坡传[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 (11) :207.

[3]苏轼.《水调歌头》赏析——袁行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八下人教社.

上一篇:茶文化说明文中学作文下一篇:伤人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