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2024-05-07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论文(精选8篇)

篇1: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特点,提出利用虚拟化教学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将单片机的知识点碎片化,建立可视化的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学习互动平台,反馈学习效果;改进考核环节,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虚拟教学环境,可视化教学资源,学习互动平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包含了单片机硬件、软件编程、串行通信及接口技术。要学好《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电子电路分析、C语言编程及传感器应用基础,并且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能力。为了让学生更有效更深入学习《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授课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需求实施信息化教学手段。下面以《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课程标准要求对新教学模式作如下探讨:

1充分利用虚拟教学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在很多教材中都用汇编语言来实现程序设计,教师也把很多时间花在汇编指令的讲解上。汇编语言有着语言简洁、运行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同时单片机汇编程序编写和调试复杂、不可移植、开发效率低的缺点。目前,企业公司在单片机开发项目上大部分使用C语言编程,C语言在功能、结构、可读性和调试维护方面上明显优于汇编语言。为了将课堂内容更好的和企业项目融合,让学生能更快的适应企业,单片机教学引入C语言教学。单片机教学采用C语言编程,就要介绍Keil软件,它提供丰富的库函数和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调试工具,还可以看编译生成后的编译代码,生成的汇编代码很紧凑,非常容易理解,体现了高级语言的优势,学生只要有C语言基础、对单片机硬件了解就可以进行项目设计开发。如果要求学生完成整个开发过程,首先需要进行硬件电路设计,然后要按照电路要求购置元器件、焊接电路,最后进行调试,调试过程中还要求许多辅助的仪器设备。虽然Keil也可以进行硬件仿真和纯软件仿真,但是Keil是没有单片机外围电路的,所以无法实现外围器件的工作状态。因此,在这里介绍一种与Keil配合使用的仿真软件Proteus。它是是目前比较好用的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仿真工具,提供了大量的仿真元器件和设备(包括各种单片机芯片),有各种调试工具、虚拟仪器、显示设备,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可以很快设计出各类电路。在单片机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项目要求,将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在Keil软件中按照要求进行程序设计,然后在Pro-teus仿真软件中进行硬件电路设计,最后验证程序能够在硬件中实现其要求的控制功能,只需要将在Keil软件中设计的程序生成的Hex文件加载到Proteus软件搭建的硬件仿真电路中去,然后执行,就可以观察到仿真的现象。Keil和Proteus软件结合建立单片机学习的虚拟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各自的仿真优势,让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让软件调试和硬件设计更加便捷高效,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学习效率。

2建立可视化、颗粒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将实际工程案例贯穿项目中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会根据项目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先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项目。项目化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一个项目的知识点碎片化、颗粒化。通常学生对于枯燥的文字学习兴趣不大,如果没有老师针对性讲解,有些学生理解这些小知识点也很困难,所以需要对这些颗粒化的知识点进行可视化资源库建设。针对操作性强的重复性的知识点,如Keil软件的安装与开发环境的使用,Proteus的使用以及文件烧录的过程;可以将操作过程录制成微视频或者制作成动画,配以简练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制作成二微码链接放在项目任务书中;对于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如单片机最小系统、定时器/计数器、外部中断、串口通信等,要将讲解内容更加细化,配以图片、视频、动画及教师讲授,让整个课堂更直观,更生动;对于项目实施内容部分,可以将整个过程以项目任务书形式发放给学生,任务书内容包括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需要完成的任务等。所有这些可以制作成教学资源库放在开放的学习网站上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3建立互动平台,反馈学习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是片面的,教师认为简单的知识点,学生可能掌握的不好;教师认为学生难掌握的知识点是否具有普遍性;学生是否全部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还是部分学生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对于类似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互动平台,搜集学生反馈的信息,研究学生反馈的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改进考核环节,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单片机开发项目种类繁多,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知识讲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单片机开发的流程,有单片机开发的思维,有学习单片机的兴趣,学习的目的就达到了。传统的考核环节给大部分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压力,并且陷入填鸭及死记硬背的怪圈。结合新的教学方法和单片机课程的特点,考核环节以项目化考核为主,将一个项目的实施分工细致,如项目设计步骤、项目操作步骤、项目调试步骤、项目总结等,每步给相应的分数,并且根据完成的质量来考核。结束语《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采用KeilC51+Proteus虚拟教学平台,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活跃的互动平台和人性化的考核方式,学生在这样灵活的教学方式中,提高了学习兴趣,课堂变得活跃有趣,成为真正学习交流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许超,吴新杰,张丹.基于Proteus和Keil的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8(1):27-29.

[2]曾成,伍萍辉.基于虚拟硬件环境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试验开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91-93.

[3]赵月静,陈继荣,张永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创新时间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30(1):176-179.

[4]王志强,管恩京,巩秀钢,韩慧.高校的混合式CDIO教学―――以“高校单片机原理”课程为例[J].现代技术教育,,26(1):113-119

篇2: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9月27号,在系部的组织下,我们系一同观看了“河南省创新杯信息化说课大赛”视频,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有很大的感触。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日常的教师教学中,能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如果看不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的物质支撑,就很难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发展服务,就很难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人类技术进步的成果。从这种意义上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信息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里我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发挥网络优势提高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注社会,了解信息在教育中的作用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这些新技术正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既影响着与生产和工作有关的活动,又影响着与教学和培训有关的活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教育也日趋信息化,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符号、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将它们有机组合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与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教学信息以丰富、生动的多媒体形式表达出来,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你讲我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信息技术引发了学习的革命,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借助网络进行问题探索,自主学习。

二、使用信息技术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的优势将推动教育发生新一次更深刻、更广泛的革命。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掌握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应当把信息技术纳入到校本培训中,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备课提供广阔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物质条件。

1、进行了无纸化备课尝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我们可以在电子备课上做一些尝试,就是教师可以在微机、电脑笔记本上先进设计教案、制作课件、选编习题等备课工作。可以如下操作:第一步在备课组内由一名教师主讲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课件设计、选编习题、使用教学资料等方面的内容,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形成初稿;第二步是指定一名教师在微机或电脑笔记本上按讨论的内容打出草稿,完成教学设计的雏形;第三步是每位教师再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无纸化备课与过去备课相比,既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团结协作精神,又突出了教师的个性特长,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过去的备课书写时间长,新材料不容易补充在教案中,教案形成不容易修改,因现在教材变化较快,不易保存过久,而电子备课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允许人人随时修改、完善,可以使用链接的方式,随时补充新内容、新材料,体现即时性、快捷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校园网络系统资源进行信息的收集,为教学服务启到校园网应有的作用。它备有教学同步、优秀教案、多媒体课件、相关教育资源、课件制作工具、同步训练、学科题库、实验演示录像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通过千兆校园网快捷地登录国际互联网,访问相关网站获取最新的教育信息与教育资源,从而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弥补了教材的滞后性,使课堂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2、利用网络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按照要求开好信息技术课,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学校应充分利用两个微机网络教室在每天的六、七节、周六与节假日全部对学生开放,严格管理,学生不仅可以浏览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站,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自己同龄的伙伴交流思想,而且可以收集各地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将学习过程扩展到广阔的世界中去。使他们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乐趣。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网上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自己设计课件、自己操作计算机,向师生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3.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网络教学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材施教是教师长期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只能面向中等层次的学生。计算机网络为个性化教学提供实现的可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构建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满足不问认知层次的学生。同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利用纸笔演算推理的静态学习方式向图形音像变化无穷的动态学习方式转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教学的探究性活动和拓展型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便捷的交互性,教师在网上提出问题,学生在课后利用丰富网络资源进行探究、交流,整理自己的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发布,在交流研讨中,学生不仅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同时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并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网络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搭建了平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要把握信息化时代的契机,在课程改革中,最大程度地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队伍现代化、教学设施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才能在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四、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反思

1、多媒体教学在应用上只追潮流,不看效果。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不断发展与推广,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逐渐成为了现今课堂教学一种必然的趋势。其实,在教学中,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学,只有那些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讲清楚的内容用多媒体教学才比较合适。

2、课堂成为课件展示的地方。

计算机辅助教学辅助解决教学难点的手段,在课堂上,计算机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因而,教师在讲课中不要完全依赖计算机,不要把课堂变为课件展示。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是不能以计算机代替一切的,黑板板书、挂图、学具等作为传统的教学辅助用品,在教学效果上它们具有难以抹杀的作用。

3、信息化教学在制作课件时的局限性和使用上的缺陷。目前市面上流通着各种不同种类的现成的教学课件,但要找到适合本节课内容的,适合该教师讲课风格的,适合该班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课件可算是难上加难了。教师缺乏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无法作出令人满意的课件,有的老师课件做的很精美,也花了大量时间,但繁多的图片、声音、视频等令人目不暇接,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流于形式,用计算机代替板书。

这是教师在使用计算机时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课堂上教师没有任何板书,计算机成了一块电子黑板,电教课成了教案搬家。有些教师为图方便,请计算机教师帮忙,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的:按键,出现课题;按键,出现例题。这样的课成了流水课,教师成了解说员,由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有电子特色的满堂灌。用计算机代替教师的板书是对资源的一大浪费,也是对教师时间精力的一大浪费,同时也抹杀了教师的个性特长。

五、有效避免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误区的对策

1、更新教学思想。

任何一种媒体,无论其如何先进,仍然是一种教学工具,其能否发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掌握了恰当的教学整合思想。否则,即使多媒体信息技术走进了教学课堂,也并不等于实现了现代化的教学。因此,变革教学思想刻不容缓。当代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开展个别化教学和协作型教学的特点,变革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教学形式,促进学习者主动进行知识建构,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2、课件制作应具实效性和多样化。好的课件应充分体现内在美,过分追求观赏性而忽视实用性的做法完全违背多媒体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能只着眼于精彩的图片动画与声音的呈现,而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利用多媒体将知识学习由抽象变形象及化繁为简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蓬点、突破难点。

3、注意掌握讲课的速度和语言的表现力。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板书较少,但学生仍要进行适当的笔记记录,如果教师没有注意这一点。就容易使讲课速度过快,学生来不及做记录,感到听课比传统课堂教学困难,教学效果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在需要学生做笔记时,教师应该留下相应的时间,等大部分学生完成相应的笔记记录之后,再继续播放多媒体课件。与此同时,教师应该适当地提醒学生哪些是需要做笔记的部分,哪些是不需要记录的部分,以免学生面对屏幕上的文字感到无所适从。虽然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清晰、条理性强的特点,但教师在教学时仍要注意自身语言的表现力。

篇3: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一、了解课堂信息技术应用的好处

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主要表现为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课堂内容以影音、图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课堂学习氛围更浓厚。多媒体教学丰富的色彩和画面感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暴涨, 并且激发学生想象力。这对利用信息技术产生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百利而无一害。

通过信息 技术的应 用可以提 出有关问 题 ,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 ,让学生乐 于并善于 思考 ,自己解决 问题。信 息技术操控 下的多媒 体课堂为 学生与老 师的交流 提供了很 好的交流平 台 ,成为教师 节后课后 反馈的工 具 ,通过信息 技术反馈能 使教师获 得更全面 、更系统的 信息 ,节省教师 时间 ,方便师生 交流。信 息技术在 课堂中应 用的好处 数不胜数。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备课及课堂预热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如今的教育事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并且渗透到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 技术已经 融入教育 教学中并 且要顺应 时代潮流 ,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要从课前备课做起。教师在课前要利用信息技术检索出自己能够有效利用的资料和课堂教学内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制定出适合学生适合课程要求的备课内容。信息技术为教师课前备课提供了很多便利, 使教师随时查阅到有关课堂教学内容, 可通过观看视频和资料准确掌握课堂要点,节省课堂时间。在课前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进行预热, 教师课前可以播放一些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和课堂内容有关的视频或者音乐,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及活跃氛围

教师首先要意识到提出问题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通过问题与信息技术相联系,所以首先要提出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将问题情景化, 使问题以图片或其他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引出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利用信息技术提出教学问题, 将问题以影音图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利用信息技术给予学生多种思路展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教师要适当给出学习解题思路,使学生根据生动提醒形成思路。在提出问题和自主解决完问题之后要对问题进行适当解析, 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化的教学工具,在解析问题时有形象的工具展示解析思维,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教师的解析思维,对深入了解课堂问题、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有很大帮助。利用信息技术教学, 将教学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反思及课堂总结

信息科学技术无非是为教育教学提供便利, 使学生乐于学习,使教师便于管理。在课堂任务完成以后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这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系统收集, 这样不仅能够让教师充分了解上课效果,还能够全方面地掌握学生的反馈,避免当面询问学生,而学生难以开口的尴尬,这无疑为教师和学生的课后反思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课后反思知识课堂任务结束后的一个工作,还有一个方面是课堂总结,课堂总结需要教师总结课堂的优缺点并且提出解决方案,避免问题的重复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调查,充分掌握资料,了解自己的不足,通过文献资料或者视频学习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共同进步。课后反思与课堂总结需要教师进行资料的查阅与学生的反馈,无疑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篇4: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手段;教学质量;思想;演示实验;操作实验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助实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物理课堂参与度,进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操作中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为高效物理课堂的顺利实现以及物理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基础性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利用实验手段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在直观的物理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从思想上明确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对于应试教育下的物理教学,我们一直采取的是讲授式教学模式,至于实验则选择的是“背实验”的方法,很少真正将实验当做物理教学的辅助工具来应用于课堂,根本不利于学生物理学习质量的提高。所以,在利用实验手段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一线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明确实验的作用,这样有效地将其与物理教学结合在一起,才能为高质量课堂的实现做好保障性工作。那么,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实验能够将抽象的课堂形象化

高中物理抽象难懂这是公认的,也是影响高质量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而实验的引入不仅能够将知识形象化,而且也能让学生在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强化理解,加深印象。

2.实验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课改下,物理教学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应对考试,而是在这基础上综合素养水平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通过严谨的物理实验的操作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性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对学生健全地发展、对物理学科价值的实现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实验的存在价值,才能有效地将其与实际物理教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高效物理课堂的实现做好辅助性工作。

二、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常见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也是将抽象课堂形象化的有效活动之一。所以,在课改下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以确保学生在自主观察中掌握知识,进而逐步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了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并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在该实验中用到了哪些实验工具?设计本次实验的依据是什么?该如何进行数据分析?等等,引导学生边观察实验边进行思考,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演示实验的展示也能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对高效物理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操作实验的作用

“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锻炼操作能力”是课改对物理教学任务的要求,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更是高效物理课堂顺利实现的保障。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操作实验的作用,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相关的实验工具进行自主实验,并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物理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我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借助“铁架台、打点计时器、纸带、夹子、重物”等实验工具进行自主实验,并通过对纸带上点的分析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同时,在此次实验中,学生还要自主总结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样才能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才能确保学生在参与实验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这对学生健全地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在新时期下,教师要认识到物理教学的价值,并通过有效的利用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进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好保障性工作。

参考文献:

[1]冉振威.如何充分认识高中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5).

[2]孙甫照.中学物理教学应突出实验的地位和作用[J].天中学刊,2004(2).

篇5: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我们的现代化教学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面对整个信息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呈现在面前,使许多人的理想能够很快实现。而运用现代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中,更能发挥更大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我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

三年级,我在讲授《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像很多课一样,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了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这时,我不是把课文中的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向海底世界的大门。学校的局域网里就提供了河北远程教育网关于本课的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组合成小组,自己到网站上去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于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分成了“海底动物考察队”、“海底植物考察队”、“海底探险队”等不同的小组。在我给精心准备的网站中,学生们就像进入了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海底世界,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动物、一种种姿态万千的的植物、一座座奇异的山峰、一朵朵盛开的珊瑚,就那样真切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

大家兴奋地浏览着,热切地交谈着,认真地记录着,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此时此刻,学习是那么快乐而有趣。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自然而然地达成,何用教师再去枯燥地介绍海底的知识呢。由于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有了探究的内容和对象,学生自主搜集和处理信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

因此在小组汇报的时候,学生们就自己小组选取的对象进行了认真而详尽的汇报,其丰富程度连我都始料未及。汇报后,再结合课文的文字理解和感悟海底世界的美丽和物产丰富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

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呢?我觉得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解决了这个难题。

如在教学白居易的《忆江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江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我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我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我动情诵读全诗,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理解诗意时,我演示了课件。在太阳缓缓升起,遍地开放着鲜艳的花朵,春光水碧,红花像燃烧的火焰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不但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而且感情得到了升华。

同样的在讲授《桂林山水》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讲到桂林的山水之美时,播放课件,画面上山川林立,水在潺潺的流淌,音乐响起,把学生带入到山水之间,有亲临其境的感觉,逼真地体会到桂林的山水之美,上课时学生激情高昂,纷纷说将来要到桂林去旅游。这样,在一节课当中,溶入音乐、美育的欣赏,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被动地参与多。

在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

如在《夜莺的歌声》一文教学前,我发现学生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背景了解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是,学生的信息来源之一——校图书馆这方面的资料很少,因此我直接组织学生上网查询,以苏联卫国战争为线索,上网进行拓展阅读。

当学生坐在电脑前,便会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没有陌生感,没有约束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学习。这样,他们有了更独立的思维空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体现,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本)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

如教完《景阳冈》之后,为了让学生的知识面不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只对武松的“武艺高超,疾恶如仇”有所了解,还要对其他人物有所了解,课后布置学生收集大量有关《水浒传》中其他人物的故事,经过加工整理办一期“水浒群英传”的板报。同学们马上分工合作,有的在互联网上搜索图片,有的上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这样学习小组的同学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可见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这样既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又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学生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篇6: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等显著特点,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索然无趣。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丰富生动、富有趣味的数学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变难懂的内容为易懂的知识。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内在动机,真正达到数学生活化的境地。

爱因斯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会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表现出情绪愉快、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心理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而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成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与教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只有互应,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给足他们思维活跃的时间,此外,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直观演示情景

电教媒体包括录音、投影、电影、录像、计算机等。而电教投影图像清晰,色彩逼真,操作简便,替代板书,放大图像,展示过程、显现内容,渲染情境等多种功能。教学时,当学生看到真切的画面,听到有声有色的示范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习兴

趣。

现代教育技术能将知识由抽象变具体,突破时空限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宏观、微观转化,动态、静态转化,扩大直观范围。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而完成理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挥了电化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把课堂教学优化组合,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

比如,在教学加减法时,先用电脑演示一个小丑和四个气球,我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学生自然能马上回答,接着在演示一阵风吹走了一个,再问,风伯伯来了,把气球吹走了一个,现在,小丑的手上还有几个气球呀?通过动态演示,学生便可以马上得出答案,小丑现在还有三个气球,因为有一个被风吹走了,被吹走了的那个已经不再小丑的手上了。通过这一情景演示,学生可以更直观的理解减法的含义,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直观思维。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创新教学的过程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是封闭式教育,在封闭的校园内,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现有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养成了只能单方面的考虑问题,只会寻找单一的唯一正确答案,只会死记硬背,思维不能完全展开,限制了思维活跃度,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进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消磨,并且动力完全是来自老师。

创新精神是人的一种本能意识,任何人都具有创造意识。经过合理的引导、开发、挖掘、训练,这种意识和精神就可能转化为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积极启发学生质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教师再想办法帮助他们,同他们一道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数学教学中,在课堂上我抛弃了一味地讲解,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适时对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在毫无压力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在操作中寻求答案、获得技能。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自主巩固和反馈知识

巩固和反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机械的笔头练习或让学生死记硬背来完成任务,学生总会感到枯燥无味。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巩固知识中的主动性,我们在课堂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创设意境,吸引学生自觉地去记忆所学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巩固效果好。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为此,新课程下,教师的一种新型角色——促进者。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

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众多新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可以不夸张的把这一巨大的变化叫做“信息革命”,它比因蒸气机的发明而引起的工业革命势头更猛,影响也更深远。这场信息革命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是显面易见的,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话来概括这种影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应用于教育,必将会促进教育的极大发展。它带来的将是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革命。

新课程的实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是一条行之有的促进教与学的变革的高效之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化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学艺术的探究者,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任重道远。

篇7: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情绪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情绪在教学中产生并伴随着整个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影响着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的作用,就能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的情感是在活动中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着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当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时,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完成所要学习的内容。而消极的情绪可以使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减弱。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积极情绪,通过激发积极情绪,来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以端正的教态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体育教师的教态对学生可以产生一种直观的、经常的、细致而有形的影响,它是身教的一个方面,当体育教师以端正的教态、饱满的精神、洪亮而清晰的声音,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无疑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振奋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要精力充沛地完成每堂体育课教学的任务。学生也会在教师饱满精神的带动下,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对每节体育课的内容都留下鲜明的印象。

二、以优美的动作、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某一技术动作,教师都要先做正确的示范动作,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学生获得感知材料的第一层次。在这一阶段,教师以准确优美的动作,再加上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情绪感染,就会引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使之对动作产生兴趣,而兴趣又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的动力。

三、教师应善于挖掘体育教材中的情绪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而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情绪因素是任何其它课程所不能相比的,其本身就含有情、理、趣等因素,能否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能否挖掘那些潜在的情绪因素,并进行再创造,开发教材中的多种教育功能,以吸引学生,使之产生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开拓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巨大动力,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兴趣,而是被动地进行学习时,就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钻研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养成运动的意识,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由于体育课层次多、项目繁,从体育课的教学法来讲,包括讲解、示范、练习、比赛、测验等等,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性质、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一堂体育课效果的好坏,不完全取决于所教内容的本身,而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经常变换教学内容和手段。如冬季长跑,这是比较枯燥的项目,学生一般不喜欢,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长跑对人体的好处,并告诉学生“耐力差”是适应现代工作、学习的最大弱点,同时指出长跑也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锻炼和考验,在教学上采用变速、爬坡、越野跑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越是复杂的动作,就越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来完成教学任务,外在的因素不如内在的动机更能促进人对运动目标的追求。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采用新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当然,兴趣应服从于教学任务,我们反对一切从兴趣出发,或迁就学生的兴趣,对那些借口没兴趣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要注意正面引导,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以“点”带“面”,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争强好胜是青少年学生的一种心理特点,活泼型的学生总想通过各种机会来表现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长。在教学中教师要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要,鼓励他们去表现和“尝试”,并以他们的“点”带动全班的“面”。同时,教师既要对学生认真教育、严格管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作风和组织纪律性,又要教态和蔼可亲,作风民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目的地和学生打成一片,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积极情绪转移到学习中,形成稳定的学习情绪,完成教学任务。

篇8: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论文

一、利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 激烈竞争, 促使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出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如何教育培养出社会所需的这种人才, 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比较棘手也正在不断进行探究的问题。

学生的主体作用, 简单地讲,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 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 把学生看成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利用讲解, 板书和录音等其他简单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 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 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 学生施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 但外因再好, 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 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在现实中, 我们经常看到, 同一个老师, 同一本教材, 同样的教学环境, 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因此, 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改变学习者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况,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 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组下进行主动地思考和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从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利用多种途径提高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是学校极其重要的任务, 也是教学的一项独立的、专门的任务, 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以往我们的教学主要是由教师传授, 内容很多是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密切的知识。接受这样的学习,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机械记忆和简单的理解能力, 学生的智能结构往往比较单一、陈旧, 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多媒体进入课堂,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呈现或创设情景———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多维立体情景, 把学生带入情景中, 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从而为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让学生丰富想象, 积极探索求异, 坚持独立见解,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通过设疑创设情境, 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 大胆进行发散创造。

三、将现代教学技术切实有效的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随着多媒体设施进入课堂教学, 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 也避免了坐在教室后排和视力不好的同学伸头侧目地举着眼镜看黑板的现象。现在, 只需轻轻一按, 大量的习题、笔记就可以清晰地呈现在师生眼前, 既方便又快捷。学生也能够轻轻松松地记笔记或做习题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认知感观。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 我们只是才刚刚开始, 就已经显示出了它的极大的与众不同的优越性, 随着它的深入和加强, 它的更大更优越的作用必将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开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只需花少量的人力、物力, 可使教学效率有显著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了它的优越性, 并越来越繁多地把它利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我们就必须清楚地认识,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

言学科, 必须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用英语进行交流, 才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计算机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中的一种, 尽管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 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 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

2. 要切实注意计算机多媒体运用的频度。有些教师误认

为, 多媒体用得越多, 学生参与率就越高, 所教授的语言材料越易于让学生掌握, 效率就越高。因此不论在哪个教学环节上, 都使用多媒体。从表现上看, 学生的兴趣很浓, 但实际上变成了老师表演, 学生看热闹。事实上,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注意的并非是这一课中的知识, 而是多媒体课件中好看的, 好玩的内容, 而对于教学信息学生获取相当有限, 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缺少语言训练的时机。

3. 在制作课件时, 我们应以学生的实际出发, 结合学生的

上一篇:梦想100生活规划下一篇:圣诞节的经典短信祝福语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