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跳出世界诗歌

2024-05-03

让灵魂跳出世界诗歌(通用8篇)

篇1:让灵魂跳出世界诗歌

让灵魂跳出世界

以旁观者的姿态

俯视这个世界

看那可笑的正义

正在张牙舞爪

而愚昧的人们

却甘为奴隶

让灵魂跳出世界

冷眼旁观

静静地看着

那卑微的爱情

沦为金钱的仆人

在人们渐渐绝望的心里

慢慢死去

让灵魂跳出世界

用心去看

那所谓的友谊

却是只存在于童年的记忆

而现在朋友?

只是称呼而已

……

让灵魂跳出世界

看清这真实的一切

不要再欺骗自己

这是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赤裸裸的现实

残酷的现实

让人心痛的现实

不要否认

也不用辩解

所有的解释

都只是徒添无奈

在黑暗里

在深渊里

恶魔们在放肆的大笑

笑那愚昧的人们

笑那可笑的正义

笑那卑微的爱情

而我的灵魂

只是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无能为力……

篇2:让灵魂跳出世界诗歌

我把日子

过成了钟摆

在家和单位之间

来回摆荡

来来回回

重复着

一个个时日

把灵魂摆出了窍

空剩一副皮囊

灵魂象个浪子

漫无目的地

去旅行

见到淤塞得只剩一角的池塘

水里游着一群蝌蚪

摇着长长的尾巴

涌动地争着找妈妈

他很伤感

恳求泥沙

在蝌蚪未找到妈妈前

脚下留情

不要把池塘淤塞干净

他站在摩天大楼楼顶

看霓虹灯闪烁的城市夜景

光怪陆离,眼花瞭乱

不由自主地仰望天空

悬挂的月亮

不变的

才是真

才永恒

心才觉得静

他登上高大雄奇的山岭

对天高声喊叫

他要呼出满腔浊气

一身束缚

给身心松绑

给肺腑排污

来一次蜕变

让大自然的真实

给自己来一次彻头彻尾

的脱胎换骨

他纵身跳入大海

与鱼儿为舞

不问东南西北地

恣意滶游

不管风吹浪打

过一回海澡隐

洗净一身尘埃

然后

拿起一把锐利的.锋刀

把迷失的心

割开一道囗子

用无常的针

穿起岁月的丝线

逢补

让痛

篇3:让灵魂跳出世界诗歌

一、加强朗读, 体验情感熏陶美

语言是表现诗歌特征、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点, 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 就能弄清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从而能够对作者所流露出的各种情感感同身受。我国的汉字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诗人对于汉字的运用可谓是掌控自如, 信手拈来, 显示出高超的文学修养, 他们往往只用一个字, 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 古诗词的一大特点, 就是高度的凝练美, 起到“留白”的艺术效果, 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对于小学生, 教师可以让他们用近义词进行替换, 然后多朗读几遍, 去反复比较因字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意境。用字不同, 表达的情感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 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为这个“绿”字, 可谓是神来之笔, 使得这两句诗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名篇。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绿”字换成“过”“吹”“经”“满”等进行对比, 反复诵读, 比较出不同的艺术效果。经过比较可发现, 只有“绿”字才能将春风给江南岸带来的变化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

二、动笔绘图, 感受诗歌描绘美

美需要自己去感受, 但是在感受到了美之后, 还需要将美表现出来。学生在感受到了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和美丽情境以后, 下面一步就是学会去描绘出自己心中的诗歌景象。小学生由于年龄尚浅, 绘画仍然是一项非常适合他们的教学手段, 通过绘画, 学生可以将诗人用文字描写的抽象的场景转化为直观的画面。例如, 在学习了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之后, 那只美丽的白鹅在湖中浮游的场景, 无疑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一项任务:“用自己手中的画笔, 画出你心中的白鹅戏水的场景。”学生根据第一句诗“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画出神态高昂的鹅, 紧接着“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学生画出鹅在湖水中划水的动作, 然后就可以给学生以启示, 让学生注意到这首诗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鲜艳的色彩对比, 红、白、绿、青等颜色交相映衬, 构建成一副鲜艳的图画。另外, 教师还可以为这幅画补充一些场景, 例如蔚蓝的蓝天、淡淡的白云, 让诗歌的场景变得更加丰富一些。绘画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

三、陶冶情操, 享受诗歌意境美

现代教育崇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 主张德、智、体、美全方位共同发展, 其中美育是指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与心理, 以美好的事物去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 唤醒他们内心美好的一面, 例如童心、童趣与同情心、善良等。俗话说“从小看到大。”人的性格与品质, 往往都是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 美育也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古典诗词中蕴含了优美的意境, 是用来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素材。学生在用诗歌陶冶自己情操的时候, 也让自己融入到了诗歌所描写的优美意境之中, 情景交融, 情与景交相辉映, 充分感受诗人所流露出的情感。例如,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 开头两句“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构建出了一副壮美的黄河远眺之境, 成为千百年来无数人所赞赏的经典景象。登高望远, 张目远眺, 顿感空间上的开阔, 宇宙的广袤无垠, 许多道理也就自然而然的彻悟了。跟随着诗人登楼的脚步, 学生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 心灵得到了升华, 美育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四、展开想象, 引导学生欣赏美

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 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对诗人所描写的情境进行合理的发挥和想象。想象是艺术的根本, 是文学的生命力, 没有了想象, 诗歌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与生命力, 自由浪漫的诗歌就会异化成生搬硬套的八股文。不仅是诗歌本身, 而且对于诗歌的审美来说, 想象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诗歌审美的过程, 其实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融入了想象的诗歌审美, 才能让学生对诗歌内容产生共鸣, 从而感诗人之所感, 想诗人之所想。例如,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描写了一个壮观奇幻的场景: 红日照耀下的香炉峰高耸入天, 稳立大地, 紫红色的烟雾缭绕在周围, 李白的诗歌风格是豪放飘逸的, 在创作时, 李白往往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和想象, 这也就需要学生在鉴赏时也展开想象的翅膀, 跟上诗人的节奏, 将一条倾泻而下的飞珠泼玉的瀑布想象出来, 感受诗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以及对于自然界玄妙的创造力的大胆想象与赞叹。试想如果没有了想象, 那么也就无法体会到诗歌的绝妙之处了。

总而言之, 诗歌审美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应该把美学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 教会学生正确审美的方法, 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情操得到陶冶, 了解到古代仁人志士的广阔的人文情怀。因此, 美育的发展目标, 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来实现。

摘要: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通过诗歌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文章围绕加强朗读, 体验情感熏陶美;动笔绘图, 感受诗歌描绘美;陶冶情操, 享受诗歌意境美;展开想象, 引导学生欣赏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诗歌,教学

参考文献

[1]沈健.也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 2015 (2) .

[2]张德玲.坚持三步走, 提高阅读能力不用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3) .

篇4:让诗歌陶冶灵魂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抑扬顿挫的节奏,清新优雅的意境,以及脍炙人口的佳句,和朗朗上口的格式,使得诗歌很受学生的喜爱。诗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教师务必要重视起诗歌教学,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教会学生如何审美。

一、加强朗读,体验情感熏陶美

语言是表现诗歌特征、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点,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就能弄清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从而能够对作者所流露出的各种情感感同身受。我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诗人对于汉字的运用可谓是掌控自如,信手拈来,显示出高超的文学修养,他们往往只用一个字,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古诗词的一大特点,就是高度的凝练美,起到“留白”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对于小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用近义词进行替换,然后多朗读几遍,去反复比较因字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意境。用字不同,表达的情感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为这个“绿”字,可谓是神来之笔,使得这两句诗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名篇。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绿”字换成“过”“吹”“经”“满”等进行对比,反复诵读,比较出不同的艺术效果。经过比较可发现,只有“绿”字才能将春风给江南岸带来的变化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

二、动笔绘图,感受诗歌描绘美

美需要自己去感受,但是在感受到了美之后,还需要将美表现出来。学生在感受到了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和美丽情境以后,下面一步就是学会去描绘出自己心中的诗歌景象。小学生由于年龄尚浅,绘画仍然是一项非常适合他们的教学手段,通过绘画,学生可以将诗人用文字描写的抽象的场景转化为直观的画面。例如,在学习了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之后,那只美丽的白鹅在湖中浮游的场景,无疑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一项任务:“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你心中的白鹅戏水的场景。”学生根据第一句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画出神态高昂的鹅,紧接着“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学生画出鹅在湖水中划水的动作,然后就可以给学生以启示,让学生注意到这首诗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鲜艳的色彩对比,红、白、绿、青等颜色交相映衬,构建成一副鲜艳的图画。另外,教师还可以为这幅画补充一些场景,例如蔚蓝的蓝天、淡淡的白云,让诗歌的场景变得更加丰富一些。绘画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

三、陶冶情操,享受诗歌意境美

现代教育崇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主张德、智、体、美全方位共同发展,其中美育是指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与心理,以美好的事物去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唤醒他们内心美好的一面,例如童心、童趣与同情心、善良等。俗话说“从小看到大。”人的性格与品质,往往都是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美育也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古典诗词中蕴含了优美的意境,是用来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素材。学生在用诗歌陶冶自己情操的时候,也让自己融入到了诗歌所描写的优美意境之中,情景交融,情与景交相辉映,充分感受诗人所流露出的情感。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开头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构建出了一副壮美的黄河远眺之境,成为千百年来无数人所赞赏的经典景象。登高望远,张目远眺,顿感空间上的开阔,宇宙的广袤无垠,许多道理也就自然而然的彻悟了。跟随着诗人登楼的脚步,学生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心灵得到了升华,美育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四、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欣赏美

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诗人所描写的情境进行合理的发挥和想象。想象是艺术的根本,是文学的生命力,没有了想象,诗歌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与生命力,自由浪漫的诗歌就会异化成生搬硬套的八股文。不仅是诗歌本身,而且对于诗歌的审美来说,想象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诗歌审美的过程,其实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融入了想象的诗歌审美,才能让学生对诗歌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例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写了一个壮观奇幻的场景:红日照耀下的香炉峰高耸入天,稳立大地,紫红色的烟雾缭绕在周围,李白的诗歌风格是豪放飘逸的,在创作时,李白往往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和想象,这也就需要学生在鉴赏时也展开想象的翅膀,跟上诗人的节奏,将一条倾泻而下的飞珠泼玉的瀑布想象出来,感受诗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界玄妙的创造力的大胆想象与赞叹。试想如果没有了想象,那么也就无法体会到诗歌的绝妙之处了。

总而言之,诗歌审美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应该把美学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审美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了解到古代仁人志士的广阔的人文情怀。因此,美育的发展目标,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沈健.也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15(2).

[2]张德玲.坚持三步走,提高阅读能力不用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

[3]张萍.古诗词活动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1).

篇5:跳出应试束缚,回归诗歌神韵

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真正喜欢这一文学形式的学生并不多, 考试中对这一题型的恐惧程度在整份试卷中也是数一数二的。笔者认为, 这种现象与教师平时诗词教学中的许多误区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难, 学生对诗歌望而却步, 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在考试中得分, 常常对诗歌进行非常详尽地“技术性”分析:从字词意思到句式特点, 从表现手法到语言特色, 讲得是条分缕析, 清清楚楚。学生只要记住一些套路, 好像就可以在考试中无往而不利。这种呆板、僵硬的教与学的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让最空灵、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诗词失去了其特有的韵味和美感。长此以往, 只能导致学生想象力和领悟力的丧失, 使原本对诗词就有点排斥的学生更加厌学诗词, 自然也达不到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文化品位的目的了。

我们应该跳出应试教育的束缚, 还诗歌那份空灵的神韵, 让学生真正喜欢诗歌。在教学中, 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在诵读中感受诗词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

新课程实施后, 由于总课时减少, 语文教学内容又有所增加, 所以进度就偏紧, 有的语文教师教授诗词时就偏重于分析, 课内的朗读训练就越来越少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早在60年前就批评当时学生“吟诵功夫太少”, 告诫国文老师, 学生从探究中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 还应有亲切的体会, 不知不觉间将理解与体会都化为自己的东西, 这才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用。这些话都强调了诵读的重要性。诗词的音乐美、节奏美不是通过内容分析可以感受到的, 诗词朗朗上口, 或铿锵, 或婉约, 或轻快, 或舒缓, 都必须通过诵读才能真切地体会到, 汉语的优美和诗词的语言特征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诵读才能感受到。通过诵读, 还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词中的艺术形象。同时, 诵读又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 有着传递语言信息、触发感情、引起共鸣的特殊功能, 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所以指导学生学习诗词的第一要领就是要反复诵读。

诵读必须做到有效, 怎样才算是有效诵读呢?首先不能是漫无目的, 不能像语文早读课那样朗读, 而应在教师指导下诵读。教师要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 即使自觉水平一般, 也要自己示范, 当教师自己进入状态, 有感情地诵读时, 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学生就能自然感受到该如何去诵读了。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说的就是这种身教的效果。教师的诵读能营造一种氛围, 使诗词所描绘的景物和画面如在眼前, 学生通过想象, 可以很好地感受到这种氛围, 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激发朗读的兴趣和积极性。范读时还可以恰当地借助多媒体来营造气氛、渲染情景, 然后通过不同形式指导学生诵读, 可以先个别读, 然后集体读, 配乐读等等。当学生能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时, 诗词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我在教授杜甫的《登高》一诗时, 先让学生在课外整理杜甫的生平情况, 写成小短文, 在课堂上配上名曲《胡笳十八拍》 (该曲节奏和缓, 又比较低沉, 能较好地渲染诗歌的意境氛围) , 由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 这样学生不但轻松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更重要的是提前进入了诗歌学习的情境中。然后, 在音乐声中, 多媒体自动展示了一些萧瑟的秋景图片, 我自己则开始了声情并茂的范读, 学生对诗歌的意境和形象很自然地就有了较真切的体会, 同时还得到了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二、在品味中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

诗词的生动形象和深远意境, 都是通过千锤百炼的语言来表现的, 所以品味语言是诗词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精妙的语言不但可以描摹美不胜收的视觉听觉感受, 还可以营造出无限美妙的诗歌意境。“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中的“落木”“萧萧”“滚滚”, 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中的“闹”字, 无一不为后人所称道。语言品味越深刻, 对诗词的理解就越深刻, 许多诗词的个性化阅读都是从语言品味生发开去的。

品味语言包括品味炼字的精妙、修辞的生动、风格的鲜明以及表达技巧的高超。语言品味最忌讳人云亦云, 别人的心得体会, 特别是一些名家、行家的解读体会固然正确, 但直接据为己有, 就有如吃别人嚼过的甘蔗渣, 是无法真切体会到诗词语言的优美的。在平时的诗词教学中, 我的做法是:课前把诗词抄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 诵读过后, 请学生自由评注自己觉得最美的诗词语言, 用简洁的语言把自己的体会写在黑板上,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深入点评。不求完整, 但求有自己的体会, 可以在小组内继续交流。教师要在方法上做一些示范和点拨, 可以给出一些范例, 规定出基本思路和方法, 让学生在分析语言中更规范。

在品味语言中, 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在大脑中营造意境。诗人简单的几笔描绘往往能营造出形象而深远的意境,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等, 莫不如此。在品味语言中, 能体会意境之美, 诗词的理解就事半功倍了。许多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人在创作时点到即止, 传达的意蕴却在言外, 此时更需要学生对诗词意境有所感悟才能充分把握诗人的情感。李商隐的《锦瑟》就是这样一首诗,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光从字面是无法读出什么东西的, 优美字句后面的意境是那样的凄美和朦胧, 可以想象得出诗人在创作时的心境也是一样的充满凄凉和无助。

三、在感悟中领会诗人的真性情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诗人的人生理想和即时情绪在诗歌中都会有个性的展现, 在美丽的语言外壳下有着丰富的情感。在感悟中, 诗词会带给我们审美的愉悦, 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失意时诵一句“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让王勃的豪气激荡我们的心胸;高兴时喊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痛快淋漓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 情动而辞发;观文者, 披文以入情。”这句话告诉我们, 诗人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是不同的心理过程。诗人借助文字巧妙地表达情感和道理;读者借助对这些文字的理解, 去感悟诗人深藏于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文字背后的理趣。所以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必须引领并教会学生去感悟诗中的情感和道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诗歌教学中至关重要。

首先, 要从意象入手, 去领悟诗人在诗歌中所营造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 皆情语也。”意思是说诗人的情感在景物描写中流露, 借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含蓄的情感, 所以意象就成为我们解读诗人内心情感的一把金钥匙。诗歌中所咏之物为“象”, 咏物所言之志为“意”, 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诗歌中极富美感的形象, 即为“意象”。

若干个意象就可以形成一个意境, 引导学生去体悟意境是诗歌教学中领悟诗人情感的重要方法。指导学生发挥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在意象的带领下, 在头脑中重新营造出诗歌中的意境, 就能做到披文入情, 让自己的心无限贴近诗人创作诗歌时的心, 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诗人的真性情。如元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开头的六个意象就勾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又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古道西风瘦马”, 又给画面增添了苍凉凄苦的感觉;“夕阳西下”, 几丝惨淡的光线, 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当我们在头脑中把这种意境再现出来的时候, 我们自然就能领悟诗人内心的无限愁思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古典诗歌中的一些常用意象, 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了某种情感的载体。如:杨柳代表惜别, 菊花代表傲视, 圆月代表思念, 落叶代表失意, 古迹代表怀旧等等, 解读这些意象群, 就成了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

其次, 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也是我们领悟诗人内心情感的理想窗户。这些关键词有时也可称作诗 (词) 眼, 是诗词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它们或对意境有极强的表现力, 或是作者情感的一个宣泄口, 抓住这类字词, 对理解全诗的意旨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西风梨枣山园, 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 老夫静处闲看。” (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一个“偷”字, 童趣尽现, 一个“看”字, 闲适无尽。又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一个“独”字勾勒出一个孤独的垂钓者形象, 同时又刻画出钓者傲岸不群的个性特征。所以说抓住了诗眼, 就像开启了诗人心灵的一扇窗户, 诗人的喜怒哀乐就尽现于我们眼底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让学生喜欢中国古典诗歌是最好的传播之道。在教《滕王阁序》的时候, 虽然高考仅要求背诵两段, 我也没有作特别要求, 但我的学生中有很多人会全文背诵, 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回答是文章太美了, 因为喜欢就把它背住了。

参考文献

篇6:气韵:让诗歌灵魂颤动

【关键词】诗歌;灵魂;气韵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诗词传统中有一个强大的观念,就是破除字句的雕琢,追求作品的整体气韵。什么叫“气”?可以理解为,来自生命的内在冲动。如果诗人有一等的胸怀,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个别字眼。当然,这也没有取缔诗人的炼字炼句,而是形成了一种曲折的美学追求:诗人仍然在炼字炼句,但是“炼”的结果就是使人察觉不到“炼”的痕迹。至于“韵”,笔者认为:主要指文章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刘汉藩说:“气韵生动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发展规律。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及其自由形式的显现,是作者心路历程和时代精神的再现,是理想信念和智慧力量的闪光,从而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刘汉藩《中华诗词·诗词意境开新宇》)所以我们在对诗歌进行细读时一定要注意抓住诗歌的整体气韵。

《梦》的气韵美表现在其跌宕起伏的韵律美。在鉴赏诗歌时,气韵可通过音节来体会,而音节又体现在字句之间。诗歌是能表现人的情绪和思想状态的声音艺术(就算默读,也有个无声的节奏),所以音乐节奏是诗歌气韵生动的助推剂。但应该注意,这个音乐节奏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来自于情绪和呼吸的自然律动。诗歌的音韵美是一首诗歌一半的生命,它能诗歌给整体带来一种和谐美,气韵的流动美,让诗更有生命感。李白非常熟悉音乐和舞蹈,这使得他的诗歌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言有尽而意无穷。

《梦》的气韵美表现在其瞬息万变的情感美。李白生性自由,追求解放,才思敏捷,他凭才气写诗,凭气质写诗,反对雕琢辞藻。《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气韵美即在于李白通过主观的抒情,以豪迈奔放的气质来运笔,他的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如滔滔逝水,不可遏止,极其奔放,全诗感情共有五次变化:向往——陶醉——惊异——失落——慷慨。诗人凭借激烈的情感,不断换韵,情到韵出。起句情感苍茫,意境渺远,天姥山虽可睹,但在浮云中时隐时现,可望而不可及即,现实与愿望的矛盾在此句中一览无遗。继而连续用四个句子极力渲染天姥山之雄奇高伟,它横夭而出,连四方八千丈的天台山也相形见绌,情怀顿时激昂不可抑制。“因梦”成行后,幻境层出,奇景迭现,他沉浸于剡溪美景之中,攀至半山腰,又不由为所见的壮阔景观所激荡。暮雨将至,熊咆龙吟,林栗巅惊,令读者的感情也随之沉郁凝重,至此情感由渺茫而激昂而宁静而高昂又沉郁,已有数转,但作者并不就此收束,继而随电闪雷鸣创造了最瑰奇绚烂的想象,接着描绘气象万千的神仙世界,可谓动人魂魄,惊心眩目,情感更是排山倒海而至。但是忽而梦醒,无限恍然,情绪大起大落,起承过渡,全无痕迹。这时诗人的感情本已沉至谷底,似乎再不能激扬了,但末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如奇峰突起,不卑不屈的巍然正气冲天地而出,情感波澜迭起,全诗在情感的瞬息万变间一气呵成,气贯长虹,表现出劲健的风格。诗中之气韵,也随跌宕起伏的情感,有平有偏,有顺有逆,有强有弱。胸中之气宜平,笔下之气宜顺,自然之气宜强,气强言宜,可谓气韵生动。

《梦》的气韵美还体现在它的飘逸绝尘。在古人看来,诗文的格调源于心胸、气质,这体现了一个人的神采、襟怀和气韵。诗的气韵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诗人本身的气韵。李白接受过儒家、道家和纵横家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他合则留,不合则游,放荡不羁,蔑视权贵,濯足清流的思想性格。在他笔下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的非凡自信,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的放荡不羁……而《梦》这首歌行体诗歌飞腾想象,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完全打破了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至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失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李白乘着飘逸之气,轻身飞扬,穿云触月,抚摩苍空,气韵飘逸,凸显了他自由自适的气质。在梦境仙踪、兴会标举的背后,透射出人间的大不得意,但他最终从中跳脱出来,决意“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寄意于清风朗月,托身于仙山洞府,在现世可能得到的真实的快乐中求得心理的平衡,以超迈洒脱的仙姿,飘逸朗远的神韵,消弥其内心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和不能自拔的痛苦。他的儒雅、沉静、飘逸、从容、开阔的优美气度使《梦》带上了浓郁的潇洒飘逸的气韵,既标举风神情韵而又浑然天成。

纵观整首诗歌,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情思无限,气势奔放,韵味无穷。如果说,音韵是骨架,情感是血肉,那么气韵便是神髓。当情溢了,气满了,韵自然而然地也就出来了。故而徐而庵说:“太白诗以气韵胜。”

篇7:唯有高贵的灵魂可以让世界发光

她說在市场上,卖菜的一大长串,每个摊位上的青菜都是个头硕大、精神饱满的样子。在市场的尽头,有个瘦瘦巴巴的老头,穿着很是干净得体,他也在卖菜,他篮子里的菜也像他一样,瘦瘦巴巴的,却也干干净净。这老头看上去像个退休的干部,听旁边卖菜的人讲,他退休在家闲不住,到郊外刨了一块儿地,种点儿小菜,自己家吃不完,就拿出来卖了。旁边那些卖菜的都忍不住揶揄他:“那么多退休工资,还差这点小钱啊,好好在家享清福得了。”他只是笑笑,说:“确实不差这点小钱,我就寻思着,这些都是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的干净的菜,管他是谁买了去呢,也就多了一份健康,这不也算是一件好事吗?”或许是因为他篮子里的菜实在太小,不水灵的缘故吧,一直没人来买。妻子却买了很大一把,妻子对我说:“种的是干净的菜,卖的也是干净的菜,有什么可怕的呢,一颗干净的心,是用钱多少可以衡量的吗?”

妻子和那个退休卖菜的老人一样,都有一颗干净的心,高贵,闪着钻石般的光。

有一天中午,我们到一个生意很火的小餐馆去吃饭。正吃饭的时候,来了一个乞丐,向店主要一些施舍。店主心烦得很,一直往外轰他。乞丐也赖皮得很,怎么推也不走。我们有些看不过眼,就顺手扔过去一枚硬币。不承想他因为被店主推搡着而没有接到那枚硬币,那硬币顺势掉进了旁边的一个垃圾桶里。

乞丐不依不饶起来,他非要店主把他的钱捞出来。他的理由是,这是别人施舍给自己的钱,这钱就已经属于他了,因为店主的缘故,它掉进垃圾桶里,所以店主就要替他捞出来。

最后店主实在没有办法,妥协了,强忍着气愤替他捞出了那枚硬币。乞丐带着胜利者的微笑,向我们挥挥手,昂首走了出去。

我们举起杯,向着那个倔犟的背影。那是我们在为一个乞丐不肯低头的尊严,干杯。

妻子曾经和我说过她18岁的时候,在一个砖厂做出纳员的一些事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年轻的苦力,虽然干着无比沉重的活儿,可是却一点都不邋遢,相反都很爱干净。在工作间隙,哪怕是因为停电而暂时休息的半小时时间里,也会赶回自己的宿舍,把脏衣服洗一洗,然后换上干净的衣服到砖厂院子里站一会儿。

“那是因为你在那儿吧,那些小伙子是干净给你看的吧。”我开着妻子的玩笑。

“或许是吧。”妻子并不否认,“不管怎么说,就算他们的身体是卑微的,但灵魂却是高贵的,是值得让人尊重的,和他们相处久了,你就会发现,他们的身上有一种不肯向恶劣环境屈服的光。”

多深的黑夜都不用害怕,只要你有高贵的灵魂,自然会发出光来,引领你走出所有的暗夜。

(图/刀刀 编辑/杨逸)

篇8:诗歌让世界更有意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诗歌分成了旧体诗和新诗。诗、词、歌、赋、曲多有鲜明格式、有复杂或严格的韵脚。我们一想到诗歌,就会想到押韵,想到整齐的行列。虽因现行普通话的简化处理,去掉了很多复杂的声调,而导致唐诗宋词的一些篇章读来不再押韵,但总体来说,押韵成为普通读者对诗歌的一个共识。但这个共识是错误的,而且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成见。

中国早期韵文如汉赋等也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押韵、对仗等规则,使得韵文的创作只能带着镣铐跳舞,到后来,人们就开始突破韵文的约束,而开始创作自由体的散文,从而能够更加直抒胸臆,写人状物。到唐宋时代,自由体散文大家辈出,而为鼎盛。从此,强调押韵的诗歌和不强调押韵的散文,各走向自己的巅峰。但诗与文,也常常是互为咏叹的。例如,唐代大诗人王维在十九岁时就写过杰出的长诗《桃源行》,对应着陶渊明的散文名篇《桃花源记》。而陶渊明自己就另有名诗《桃源行》诗文相配。另外一个例子是天才诗人王勃去南方交趾(今越南)探望父亲途中经过江西南昌,参加当时洪州牧阎伯屿滕王阁诗会,以一篇《滕王阁赋》和一首《滕王阁诗》的绝配,冠绝群伦,千古流芳。

以此可知,文章体裁的变化,随时代和现实而变化。在格律、押韵无法满足表达需求的前提下,自由体的散文和小说都出现了。而突破整齐行列的词曲,也在有规律押韵的前提下,调整句式为“长短句”。这些都是文学体裁随时代现实而流变的例子。我们今日读者,其实不必太拘泥于成见,认为诗歌一定要押韵,一定要整齐行列。古人都能突破,以新态度、新胸怀来变化,今人更应该胸怀宽阔、广泛容纳。

王国维先生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是通常的分法。“唐诗宋词元曲”格律鲜明,有自己的规则,韵文的好处,是短小精练,便于记诵。但泥于格式和韵脚,略有些不自由,跟日常话语脱节,渐渐失去活力。而小说类语言则更为通俗,明清以降成为联系日常生活的最重要表达,不同体裁可以说不可代替,各擅胜场。

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已近百年,摆脱韵文约束的新体诗,虽历经种种磨难,仍取得很高成就。新文化运动前后,旧体诗完全割裂的新诗体质尚弱,艰难前行,以胡适之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先驱者的最初创作实践,还都不太成功。闻一多、徐志摩等著名诗人,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才逐渐成熟。相比之下,与传统文化有直接精神传承的新散文,最早取得突出的成就,而新小说在第二个十年间也出现了较优秀的作品。新诗因为是自由体,并且无法从传统文化中获得能量,一直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是到了五四之后的第三个十年,因穆旦等新一代诗人的出现,新诗开始有了新气象。此后,他们被中断了三十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才重新得到认识。而这个时候,更新一代的诗人,正在萌芽中生长。

新诗虽然没有严格的格律、韵脚,但在长期的探索中,也形成了独特的美学品格。诗歌的语言运用,把各种繁复意象,多变情感,交错在精练、想象力丰富、情景还原力突出的诗句里。在拓展汉语表现力上,在语言世界的表达中,新诗有着卓越的贡献。

新诗题材丰富多变,语言运用自由,意象磅礴充沛,而在评价上很难整齐划一,因此,新诗流派琳琅,当代诗人之间分歧巨大,呈现巨大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这本来是好事,也是诗歌创作力的体现。但这些成就,却无法在现行语文教材中得到体现。

现行的语文主要教学方式之一,要求教师“教透”课文,要求学生“读透”课文,对一篇课文的字、词、句、段、节、章,无所不至地加以过度阐释,把作家、诗人可能根本没有想到,根本不曾表达的意思,额外地硬加在作品上,从而用“完全消化”的模式来加以“寻章摘句”,来加以考试和评测。这种教法和学法破坏了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特有的完整性,遮掩了惟有这种完整性才能发出的语言和思想的辉光。如此一来,无法被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读透”的、其美学品格和诗意空间丰富层叠、思想趣向复杂多变的当代优秀诗歌因此无法进入语文教材里。正在学习黄金时代的中小学生,也因此被隔绝与当代诗歌的接触。

在与优秀教师进行广泛而充分的交流之后,我编写诗歌分册时,将不按诗歌发展的时间段和流派来选择,而是以某些主题、素材来归类,如诗人描写“季节”一组,描写“风景”一组,描写“时间”一组,描写“爱情”一组,描写“庄稼”一组,描写“动物”一组。这样把不同诗人的不同作品混排在相近的主题下,方便中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阅读。

相对而言,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对当代诗歌缺乏有效阅读经验,对当代诗歌的学习比较困难,很多人一说到当代诗歌,第一反应就是“看不懂”,“不明白”。有一次,我在微信一个教师群里贴出诗人西川的一首诗《请不要取消我的复杂性》,一位语文老师跟着就说,当代诗歌都是垃圾!我的一位朋友、著名语文老师樊阳在私信里跟我说,他不同意那位老师的观点,于是带着这首诗去了学校,他要在自己的一个人文阅读班上为我做实验,看那些初中生们读不读得懂这首诗,排斥不排斥这首诗。第二天,他给我回信说,班上有三十名学生,除了两个孩子不知所云之外,大多数都能说出一点感想。有七八个学生,还能说得很深刻。大家的认识都是:人是复杂的,爸爸妈妈不要取消我们的复杂性,老师不要取消我们的复杂性。

我接到这个回信,心里感到很温暖。阅读当代诗歌,不一定需要想着“读透”,阅读经典作品也一样,要先读起来,在具体的阅读中获得直接的语言和故事的感受。经过一定量的阅读积累,你就会对当代诗歌有一种直接的、细腻的感受。

我个人认为,阅读有三个层次:第一层,直接阅读,不要深究;第二层,多次阅读同一部作品并感受作品的用词、结构、人物、叙事的特殊魅力;第三层,深入研究同一类作品并查找、学习、研究、对比各种不同的资料,形成整体的把握和感受。

第一层是普通阅读,第三层是专家阅读。

我们不应该苛求每一个人一开始就作专家阅读,这样会对尚未养成阅读习惯,尚未积累足够的阅读材料的普通学生形成压力,甚至让他们感到乏味。

我一直认为,我们今天的教师和家长,都太忽视学生的理解力,甚至打压他们的理解力,总以为他们这也不懂那也不懂,但孩子们的理解力永远超过我们。他们也许缺乏足够的经验,但是只要我们不打压他们,他们就能磨砺自己的认识,拥有自己的思考天地。

要改变这种“不懂”和“不明白”,需要有效的阅读积累和训练,要先读起来,从具体的语言、意象中,慢慢地感受那跳动中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冲击。不要专门去抓出一个所谓“准确”的理解,也别试图得出标准答案,更不要用“看不懂”作为借口,让自己远离诗歌。从语言上讲,远离诗歌者,就会远离梦想,远离语言的乌托邦。

从春天开始,承受着疑问的目光,我阅读了几千首当代诗歌,我不必挑选诗歌界认为最杰出的诗歌编入这本诗歌分册里,我只要按照相近的主题挑选过了语言基本面的作品,汇聚在这里,事情就做成了。

三十年来,当代诗歌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遗憾的是,这种成就被我们的中小学语文完全抹煞了。从中学毕业之后,千百万新人类怀着对当代诗歌无知且轻蔑的态度,走进了泥潭般的成人世界。

认为当代诗歌毫无价值,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带给老师和学生的最大成见之一。

语文老师最通常的态度是:读不懂!最激烈的态度是:当代诗歌都是垃圾!最碉堡的态度是:没有押韵算什么诗歌?

这三种态度如浓重的雾霾一样,遮蔽了当代诗歌创作的光辉。

容我一条一条地与各位读者交流,为此我要付出一整年的代价。而你们,你们只需要一个积极的、开朗的态度:不要事先排斥,要抱着开放的态度,宽阔的心胸,要相信交流的力量。

首先做一个小测验,各位知道世界上最短的诗是哪一首吗?

不要看答案噢。

好吧,时间到!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生活》,作者叫北岛,原名叫赵振开,大多数人只知道他叫北岛。用北岛这个名字,赵振开几乎走遍了世界——他和他的诗歌形影相随,前后跟脚,在北欧、在南非,用诗歌播种下汉语种子,等待有一天发芽开花。

北岛写过很多诗歌,还写过几个短篇小说,出过几部散文集。

但北岛最厉害的地方,是他创作出了一首古今中外最短的诗。

拖延了这么多段落,你们可能一眼看不见下面的答案了吧?

好,谜底揭晓了。

生活

你们答对了没有?

读到这首诗,读者可能立即分为两批:一种敬畏,一种不屑。

不屑者大概会立即反应说:这也叫做诗?如果这也能叫做诗,那我也会写!生活:虫。生活:土。生活:谷。生活:牛。生活:空……好吧,你可以无限地列下去,而叫做“生活:网”的这首诗的作者只能有一个:北岛。是他先把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的。所有其他的模仿,都是跟屁虫。

2012年诗人乌青的一首“神作”《对白云的赞美》在网络上流行:“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特别白特白/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啊——”

无数从来不读诗的网民都被这首诗激怒了。

网络上对这首诗一片怒火。

“这也叫诗?”“诗可以这样写?”“这样的诗我一天可以写一百首!”

就在这种愤怒中,乌青童鞋像一个坏蛋一样爬上了高高的枣树去掏鸟蛋。鲁迅家院子的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你们可以继续想下去:一棵枣树上什么也没有,另一棵枣树上有一个鸟窝,以及鸟窝下的一个“鸟人”。

鲁迅这个广为传播的句子,也挑战了几乎所有读者的忍耐力。

有没有人去质疑鲁迅呢?现在没有,过去很多。现在很多人崇拜,过去很多人不屑。现在很多人分析,过去很多人不屑一顾。这样的句子,我们一天可以写出一百句:我家门前有两块石头,一块是鹅卵石,另一块也是鹅卵石。诸如此类。很抱歉,你写了一百句,你也不是鲁迅。同样很抱歉的是,在乌青童鞋写出这首诗,写出这些句子如“非常非常十分白/特别白特白”之前,你一句也写不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你从来不敢挑战语言的等级秩序,你不敢冒犯那些石头的尊严不敢得罪语言稽查官。乌青童鞋帮你干掉了这些语言的看门人,你才发现原来那个神秘、恐怖、威慑的庄园可以长驱直入。

不过,在你们长驱直入时,先驱者乌青童鞋爬上了枣树。如果他不爬上去,就被你们踩扁了,被你们跺成白色的肉酱啦。语言的暴徒和语言的魔术师,差别就在这里。

你可以不喜欢《对白云的赞美》,但别吹牛说你一天能写出一百首这样的诗。实际上,到现在为止,你们仍然也一首都没有写出来。

人们之所以感到被乌青这首“口水诗”的“冒犯”,并进而愤怒,是因为他们对诗歌拥有一种顽固的“定见”。人们会把一些固定的看法强加给诗歌,例如这些词汇:庄严、高雅、严肃、悲愤、忧伤、大气、祖国、歌颂等等,形成对诗歌的整体“偏见”式认知。一些过于严肃的诗人,也把自己对诗歌的一些顽固见解,强加到诗歌的整体上,强迫所有诗歌都要“严肃”、“庄严”、“高雅”——而在所有这些强有力的严肃词汇面前,戏谑的、不严肃的诗歌撒了一泡尿,走了。

乌青就是这样的人,他的诗歌就是对着“庄严”撒的一泡尿。

如果读者认真去看,会发现乌青对诗歌的分行非常“狡诈”,他选择的词汇也极其“坏蛋”,这样一些“贫乏的复沓”,撕下了严肃者的面皮,让他们感到疼痛。从写诗的角度,我认为是很成功的。不知道是谁规定诗歌必须优雅、庄严、肃穆的,为何不能游戏呢?

虽然谁也不愿意把乌青童鞋跟鲁迅先生放在一起比较,但他们写出的这些带着轻蔑和冒犯的句子而遭到唾骂的现象,是有极大相似性的。乌青童鞋可能永远不能得到鲁迅先生这样的名声,但他写出的诗歌所激起的愤怒,与鲁迅先生的句子造成的“伤害”是一样的。

乌青用如此“贫乏的语言”——敏感的读者肯定立即就想到不久之前那些更加贫乏的“革命话语”,而乌青这首诗也是对这些贫乏革命话语的有趣反讽——就激发了各种情绪,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且不管是哪一种能量,正能量或负能量,就此诗所激发的现象,可以看到语言运用的威力。而我们如果深入地思考诗歌、语言和社会互动的力量,从这首或许是有意“贫乏”的诗歌中,我们也可以这么想:难道这不是对我们贫乏的日常生活、无趣的精神世界的深刻反讽吗?

诗歌语言、或者说诗性语言就像一把梯子,让普通人可以从地板爬到阁楼上,让不同距离的事物,在瞬间就被联接到一起。

一旦拥有了梯子,你立即可以爬上很多地方。

但拥有翅膀的鸟,却对此不屑一顾。

从鸟的视角,人是多么愚笨啊。他们连爬上一堵墙,都需要一架梯子。他们过一条小河,都需要一座桥。他们爬一座小山,也要开一条路。而对于飞鸟,它们只要张开翅膀,整个天空都是道路。

好吧,我不小心把“天空”和“道路”这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了。人类模仿鸟儿飞翔,以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金属的飞机。用各种不同金属造成,通过螺旋桨、喷气发动机推动、展开僵硬翅膀爬行在空气上的飞机,是一种没有生命的假鸟,但假鸟的身体里,却藏有许多有生命的人类。这样想想,也真的很有趣。

这个世界太复杂了,只有诗歌魔法才能打破复杂事物之间的藩篱。优秀诗人才能自由穿行在各种事物的边界之间,才能打破成见的障碍,如同飞鸟在空中飞翔。飞鸟如同一枚魔法的缝衣针飞来飞去,把天空、白云、风、森林、河流、草地,全都缝在了一起。

诗歌,打破事物之间固有的藩篱,是一种语言魔法。

但在一个麻瓜世界里,人们不懂魔法、不知道魔法、不相信魔法、甚至讨厌魔法。这石化的心灵,是无法接受新鲜事物的。

“麻瓜”这个词是风靡全球的魔法小说《哈利波特》里最了不起的发明,专门指那些没有特殊能力、也不懂魔法的普通人。这些普通人自以为是、无知无畏,内心和身体跟神奇魔法都无缘。他们就像一块顽石,永远都不可能开窍。但普通家庭偶尔也会生出一位有特殊魔法能力的人,小说里女学霸赫敏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出身不好”的女巫师。赫敏热爱学习到了疯狂的程度,有一次竟动了时间魔法,在同一时间听了三门课。

生而为麻瓜不要紧,出生在麻瓜家庭也不要紧,关键是要有开放的心灵,要有接受新生事物、感知未知事物的能力,对自己不懂的魔法要有好奇,要敬畏未知世界。

天生不懂魔法的普通人,如何通过一堵墙的阻隔?在我们这个平凡的物质社会,人与人之间,门与门之间,都隔着一堵很大的墙,连门也都是一扇墙,阻隔的功能大于通行功能。

有一天,我一早上班,忘记带钥匙了。

站在门前,盯着门上的钥匙孔,我想尽办法仍不得其门而入。站了一阵,忽然觉得整件事情很荒谬。如果懂魔法多好,我只要对这把锁说:芝麻开门!它就开了。带钥匙神马的,多麻烦啊。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里的,阿里巴巴只是说了一句“芝麻开门”,就进入一个堆满稀世珍宝的山洞。如果我也能用一个口令就打开房门该有多好。接着我想,在冬天,那些被关在什么地方的花朵,是听到谁的口令,全都开放的呢?是春风的指令,还是基因的决定?这些思考跳脱了事物的限制,应该都算是诗的意境了。于是,在四月十四日,被门挡在了门外,我写了一首诗。其中一段如下:

什么口令可以瞬间解开

被冬日禁闭着的枝叶

在春天的每一个早晨

所有树木花草都听到了

整装待发的命令

我们通常认为,树木花草是不会听什么“整装待发的命令”,但谁真的明白万事万物的核心秘密吗?植物们一定听到了我们听不到的某些声音,有耳朵听到的,不用耳朵也能听到。不用耳朵听到的,有耳朵不一定能听到。

“整装待发”通常形容列队出发的队伍,但我们可以用来比喻植物的生长。

这是一种词语让不同事物互通的简例,也是词语之间直接转换的简例。

好吧,不让我进,我就转身走开,去延安路绿地,我在汽车发出震耳欲聋噪声的高架路路边,看到了一株白色的花树,正在旁若无人地开放。让我们几乎无法忍受的巨大噪声,对这棵花树似乎毫无影响。它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开了,跟春天有关,跟雨季有关,但无关噪声,无关高架路,一棵花树有自己的秘密。这些秘密,就是诗,是诗意,是诗歌。当你对这样的秘密产生好奇,诗歌就诞生了。

诗歌是好奇心的甜美果实。

所以,读者也应该保有好奇心,宽容心,打开自己的心结。

而你也可以说,语言、词语、句子,这些组合的文字游戏,也可以是很有意思的诗。例如“平仄”这个很普通的词,在诗人张小波2011年7月写的一首极短诗《献给平》里,产生了新的意义:

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

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啊,平。

好吧,别着急,别那什么。诗人写这首诗是“献给平”的,他在“仄”的节奏里,发现了“平”的秘密。可以说,“平”的意义,是通过这一连串长长短短的“仄”的铺垫呈现出来的。“平”的出现,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如果你是一个女孩,如果你是“平”,那该多好。——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啊,平。——这就是节奏感。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当代诗歌也产生了大变化,由此前第一第二代诗人关心宏大主题,例如国家、民族、土地之类,转向小世界,如个人、内心、私事。小叙事、日常生活进入了诗歌叙事。语言选择上,更加中性,更加平静,而不再采用色彩浓烈的词语,如“热爱”“奉献”等。这跟中小学语文里的一些“诗歌”的趣味,几乎完全相反,从这里开始,我们开始进入阅读。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著名诗人顾城的一首诗作为结尾: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上一篇:儿童水墨画特点浅析及教学策略下一篇: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