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跟上脚步范文

2022-06-15

第一篇:让灵魂跟上脚步范文

慢一点,让灵魂跟上脚步

曾几何时,人们变得忙碌起来,不断加快自己的脚步。然而被时代的浮躁与节奏所支配的人,异化为一台台快速运转的机器......为什么我们不为可以慢下脚步,等一等心灵呢?

诚然,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速度的力量是无可替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凡事快就有成果。试想,一个厂家,如果仅仅追求高生产量,势必会压缩成本并尽力缩短单位时间,其生产质量也可想而知,最终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残酷淘汰,得不尝失。又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跃进”,掀起了一股全民大炼钢的热潮。“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一个个雄心壮志的口号,都只片面强调了速度快,使得当时共和国元气大伤。连企业、国家都有过如此惨痛的教训,更何况我们呢?

难道每天两点 一线的生活是我们追求的吗?难道“活到老。挣到老”是我们的人生目标吗?如果速而无度,那焦灼的心灵只会被落得更远。

寻访古人,可以感受到他们大多是幸福的。古之圣贤孔子早已深谙“欲速则不达”的哲理,并用此来教导为政苦闷的子夏,亦或那陶潜晨兴理荒秽的平静生活,尽管清贫,但他慢下来。没有再向着仕场苦苦奔跑,这抹从容,何不为他内心撷取一瓣清香,为他人生平添一份亮色。是的,也许就是这“缓慢”而不失其态度的处世之道,方能充实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1 当然,慢下来,需要的是一个端正的态度和一颗平静的心。阅读书籍,是一个享受、慢下来的过程。如果带着急功近的心态去阅读,得到的只是肤浅 认识,而且阅读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诚如阿尔卑斯山路边的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呀!”为何不慢下来,在诗中跟随先人足迹,感悟豪情壮志;为何不慢下来,在文中获得启迪,沉浸在荷塘月色的和谐之中...... 纪伯伦叹道:“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当快步向前走,心灵跟不上自己时,我们就会迷茫回望当初的起点。朋友们,其时慢下来时,与“落叶飞花同呼吸”,亦或“物利两忘,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让心灵跟上脚步,就不会忽略掉我们拥有的,就如“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尔”。

慢一点,让灵魂跟上脚步,风景更美!

第二篇:《让灵魂跟上脚步》读后感1000字

郑州工厂加工科 杨宗瑞

喜欢旅行的人们都有这么一个信仰——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我也喜欢旅游,而身体在工作岗位,灵魂在思考如何把工作做的更优。既然自己不能"在路上",那就看看在路上的人吧。

《让灵魂跟上脚步》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万科董事长——王石。作为一位地产大鳄,他纵横商海,一方面日理万机,一方面修身养性。

他的双脚征服过高山,丈量过极地,跨越过戈壁,他从未停下脚步。当他的脚步追随唐代玄奘和尚的足迹,他与自己的灵魂有着无数的对话。玄奘之路,几千年来一条通往佛教圣殿的路,一条连接两大文明古国的路。几千年来,佛教在两端,而路的中间,充满了古兰经的声音。步向佛教的历程中,内心要经历伊斯兰教的洗礼,这条路,变迁了多少历史,有着多少宗教的挣扎?!

一位探险者到南美雨林探险,他雇佣了两个印第安人做向导,前三天都很顺利,然而到第四天时,两位向导说什么都不走了。探险者不解地问:"为什么?"印第安人回答说:"我们有一个古训,行走三天后必须休息一天,这样才能让灵魂跟上脚步!"

贝弗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完成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机关里面繁重劳累的工作、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家庭亲属之间的家长里短,让我们感到紧张不安、身心疲乏,给我们带来越多越多的紧迫感、郁闷感和失落感。

也许我们并不是天生的工作狂,然而迫于生活与竞争的现实压力,总是无法让自己停下来。在许多人的内心中都难免面临一种恐惧:一旦自己脚步放慢,等待自己的可能就是被命运淘汰!

于是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应酬,换来的是身心疲惫、神情恍惚、精神空虚。所以,我们要积极地面对压力,学会管理压力,让灵魂跟得上自己的脚步!

这本书的第七课提到工作态度——爱拼才会赢。工作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人说工作是人到成年以后必然的经历,有人说,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不得不工作养家糊口。

更多人认为,通过工作不断学习,积极进取,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工作的态度就是最明显的竞争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轨迹,有的成为核心成员,受领导器重,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一著名的诗句:我们走的太久了,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我们每个人也不妨问问自己:剩下的道路我们将怎样前行,灵魂赶上来了吗?如果答案是模糊或者是否定的,请让我们耐心守望,静候灵魂跟上前行的步伐。

第三篇: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读后感

有了孩子之后,有时间开始看育儿方面的书。知道了小巫,小巫是学教育学的、在海外工作生活过,老公是新西兰人,一个中西合璧的家庭。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给了她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更为开阔的视野吧!看了她写的前面两本书《给孩子自由》和《和孩子划清界限》,受益非浅,于是利用假期又看了小巫写的《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一书。

本书分为三大篇,上篇《教育国际化》,作者分析了中国教育现状,提出教育全球化、人才国际化。中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谈论到关于儿童文学、关于手工、阅读、兴趣班等问题,倡导家长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下篇《让孩子做孩子》则是通过事件展示孩子间的冲突、交际等问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看完书,感慨万千,现就文中关于孩子的“缺点”,谈谈自己悟出了一些教育和人生道理。

第一次看见这句话是在小巫的《和孩子划清界限》中,还是一个章节的题目,当时我吓了一跳。怎么可能呢?看了书才明白小巫的观点:“一旦你把孩子不被你接受的行为看作是“缺点”,必须“纠正”,你就把孩子放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成了你的“假想敌”。一旦你对这些“缺点”宣战,你就把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渊。"

在《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成》这本书里,小巫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还提到了中美两国的老师、家长看待孩子的不同态度:“美国老师和家长的看法与做法恰恰相反。在他们看来,人只有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里,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向前走。成年人完全接纳孩子,才能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而孩子必须对自己感觉良好,有足够的自信,方是成长的真正动力。

更何况,到底什么是孩子的缺点呢?很多成年人看不顺眼的地方,恰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表现,甚至就是孩子天生的性格特征。但是成年人出于内心的恐惧,不能够坦然接受,而是一律贬斥为“缺点”并要求孩子加以改正,孩子感觉对此无能为力。这种恨铁不成钢式的百般挑剔和苛求完美,非但不能激励孩子进步,反而是对孩子极其沉重的打击。”

这些话,我觉得说得非常到位。

第一,我们定义的“缺点”本身就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事实上,人(不止是孩子)所谓优点和缺点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勇敢和冒失、谨慎和畏缩、乖巧和懦弱、张扬和骄横……都是人的性格特点在不同情况下反映出来的不同侧面,甚至是别人出于自己的价值观、个人好恶主观给贴上的标签。

第二,很多情况并不是孩子怎样不好,而是大人急功近利,急于让孩子达到自己的理想,或者恐惧把自己的“缺点”(其实就是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遗传“给孩子。其实,据我观察,孩子的性格特点确实有一些遗传因素,另外家长的思维定式、行为习惯也会非常强地影响到孩子,使孩子形成类似的特点。

第三,我觉得成年人做得最好的,就是细心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兴趣、特点,因势利导,让孩子找到最适合他的方式,把他的特点用在最能发挥的地方,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长处了。

第四,保护孩子的自尊自信比培养他的任何技能都重要,因为人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学习。自信是人追求卓越、勇于进取的最原始的动力,也是人最可贵的心理优势。由于害怕孩子“骄傲”而打击孩子的自信,我觉得是得不偿失。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更清醒、更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骄傲”“不骄傲”上面。

小巫还举了茵茵和文文这两个鲜活的例子,就像北美很多学校一样,小巫的儿子Sam所在的双语国际学校也邀请家长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小巫作为家长,每个星期都抽出一个上午去他们年级A班当志愿者,协助老师的工作。Sam的班主任白丝小姐,安排的助教工作内容是帮助办理两名英语进度比较缓慢的孩子。接着小巫认识了茵茵和文文这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相处的很愉快……

“小巫心想,他们能够在这所学校上学,能够从师于白丝小姐,真是天大的福气。换个环境,他们会遭受到怎样的打击、抱怨、歧视和白眼呢?文文的害羞、安静、怯懦、小声说话、不会认字、不能回答问题,等等,都会被列举成“缺点”吧?他是不是每天都会承受“改正”的压力呢?在一个以成绩论英雄的养育文化里,他肯定是不及格的学生,也多半会贴上“笨”、“儍”的标签,被孤立、鄙视、冷落、乃至淘汰。而白丝小姐在描述文文的时候,对负面用词慎之又慎,却毫不吝啬溢美之词”此时,我想在自己的教学中也会面对类似于茵茵和文文这样的孩子,我更加坚信了自己曾经的认识“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是花就有盛开的那一天,用花苞的心态对待孩子,用爱和耐心浇灌孩子。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在父母心中,在老师心中所有的孩子都是优秀的,都是没有缺点”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应和家长共同努力,努力引导孩子做好每天该做的事,不急躁,不懈怠,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就让我们用花苞的心态对待孩子,用爱和耐心浇灌孩子。让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小巫在书中还写了好多自己的观点,希望还没有看过小巫《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这本书的朋友抽时间也看看,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会有和我不同的收获。

第四篇:为了跟上姑娘们的脚步,伍迪·艾伦选择阅读

今夏的戛纳,伍迪·艾伦携他的第46部长片《咖啡公社》来到电影节。怀旧的色彩,絮絮叨叨的对白,有评价说,影片中“伍迪·艾伦”的元素一个不少,但相比其经典之作,《咖啡公社》只能算作伍迪·艾伦长长的电影名单中的一个普通作品。

虽然《安妮·霍尔》《开罗紫玫瑰》《午夜巴黎》早已奠定了伍迪·艾伦的高度,但新片依旧无法掩盖他的才华。《咖啡公社》中,他亲自上阵,演绎了文学味儿十足的旁白,轻快的语速将他的“话痨体”发挥得淋漓尽致。

除却编剧与导演的身份,他同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书痴”。电影以外,文艺青年们爱惨了这个为《纽约客》《纽约时报》撰文、出版过文集、获得过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的老爷子。

“据说伍迪·艾伦大部分的写作都是躺在床上进行的。他的卧室有红色的墙壁,壁炉上方有一张玛丽莲·梦露的铅笔素描。双人铜床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书籍。左边的桌子堆放着他近期阅读的书。”

那么,关于阅读,伍迪·艾伦又有什么见解呢?本文选自《伍迪·艾伦谈话录》(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新浪读书经上河卓远文化授权发布。

伍迪·艾伦

访谈: 伍迪·艾伦 & 埃里克·拉克斯

翻译: 付裕 纪宇

EL :你对语言学的兴趣是如何产生的呢?

WA :自学成才的优劣之一,其实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弊端,就是你为了能受到完满的教育而博览群书。对于自学的人来说,很平常的知识之间都会有惊人的鸿沟。所以可能我是读过几本语义学和语言学方面的书,但那是很随性的。你和我谈话期间,如果提到了六门我学过的科目,你就会觉得我很博学。但要是突然提到每个大学生都知道的东西,我就可能由于自学却偏巧遗漏了,也许那还是个很简单的东西。

比如,我的语法非常糟糕。真的很糟糕。每次往《纽约客》投稿都会被改得一塌糊涂。他们永远会说:“你不能这么说话,这不是良好的英语表达。”(电影剪辑)桑迪·摩尔斯也总在纠正我写的旁白。我把索尔贝娄在《泽利格》里的台词给他看时,他说,“我把这块儿改了行不行?这语法不对啊。”其实我根本就不会语法,但那是学校里教授的基本知识。这样的东西还有很多。

EL :你经常读诗歌吗?

WA :我近期重读了很多诗歌。我还拥有很多一直以来的最爱。如果你前几年和我谈过诗歌,我会说诗歌就好比给某个人一张纸或一幅画布,他把颜料倒上去说,“好啊,库宁和康定斯基就是这么做的啊,这种画我一天能画十幅。”他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想告诉他,“他们不是那么做的。只是你在浇颜料,就以为他们也在浇颜料,但他们不是。”

我对诗歌也是这个看法。我一直喜欢诗歌,但我对它了解得越多,就越发觉叶芝的伟大,就越能欣赏他。我欣赏很多诗人,我知道大家都喜欢艾略特,当然了,在我看来他是伟大的城市诗人。但就诗歌能够达到的程度而言,叶芝简直令人惊叹。我一直喜欢艾米丽·迪金森,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罗伯特·弗罗斯特和E.E。卡明斯。我还喜欢菲利普·拉金。

我觉得如果我受到过更好的教育就可以写诗,因为一个喜剧作家会有些诗歌的底子。你也要考虑语言的微妙性,它的乐感和韵律。俏皮话里少了一个音节就能毁了整个笑点。这些全靠感觉。又是编辑会改正我故事里的某些地方,我就说,“你不觉得哪怕加上一个音节,整个笑话就完了吗?”

笑话也好,俏皮话也好,有些很精微的东西,和你在诗歌中做的一样。依仗着词语的和谐,用非常简练的方式去表达思想或感情。这些都是不自觉做到的。比如你说,“我不怕死,只要到时候我不在场就行。”这种精简语言的方式表达出的东西是多一个词不行,少一个词也不行的。也许试一试,我也能找到更好的说法去表达我的想法,但基本上这种说法是最合适的了。这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数出来的。诗人就是这样进行创作,不靠数数来创造韵律,靠的是感觉。

EL :你曾经不是说你用了很久才懂得欣赏莎士比亚吗?

WA :我现在对莎士比亚已经比以前欣赏多了。让我觉得美丽的,真正卓越的是他的语言,而不是他的戏剧本身。那些台词写得太美了。我觉得他的喜剧没有一部是好笑的,但对白是那么华丽,那么绚烂,你完全被征服了。他的戏剧本身很笨拙,而且趋附大众。他的悲剧有一些真正动人的瞬间,但构建的一点都不好。所以你愿意看他的主要原因是他语言的高度。

EL :你的片子总会开一些哲学玩笑,比如在《爱与死》里面。哲学你读的多吗?

WA :我开始并不知道我对哲学感兴趣。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而且哈琳当时也正在学,让我很有劲头。(哈琳·罗森,他的第一任妻子。两人1956年结婚,当时她17岁,伍迪20岁。1962年离婚。)当然还没到要去上大学学习的地步,但我自己读书时总会不自觉地转向哲学类的东西,它们格外吸引我。如果我有机会受完教育的话,说不定我就会去大学念哲学专业。

EL :你最爱读哪些哲学家?

WA :最激动人心的还是德国哲学家,但一开始读柏拉图的时候也很激动。那种东西给人艺术性享受,尼采也一样。我觉得黑格尔很无聊,但你得咬着牙读进去,最后必须承认的是,最靠谱的往往是那些理性主义、实用主义的哲学家,它们基本都枯燥一些,但不容辩驳。看到最后,伯特兰·罗素更加言之有理,引起我更深的共鸣,但他就没有加缪、让·保罗·萨特、尼采这些极富戏剧性、以令人震悚的方式阐释生死问题的人那么激动人心。

EL :德国表现主义怎么样?

WA :我小时候就喜欢德国表现主义。以前我去现代艺术博物馆时,总是对凯尔希纳、施密特·霍特鲁夫、诺尔德的展馆着迷。我就是与它相投,我热爱它。

EL :对文学批评怎么看?

WA :我刚看完乔治·斯坦纳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研究(《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较观:旧批评视角下的研究》),又重读了《白痴》,现在正在看。斯坦纳这本书很好看,这种比较研究只有一部分学者做得来,斯坦纳是其中之一,以赛亚·柏林也算一个,这些人都是伟大的老师。威廉·巴雷特的《非理性的人》也堪称经典,他能把一个学科通俗化,让我这种脑残的人能够理解。

EL :这个有点过于自贬了,但你在林肯中心电影协会给鲍勃·霍普的致辞中,说看了霍普和克劳斯比坐在骆驼背上唱着“就像《韦氏大词典》,咱也有羊皮外套”,“我立刻就知道了这一生要做什么。”这个评价很高,但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呢?

WA :那是在我非常年轻的时候。小时候我就喜欢喜剧,爱看鲍勃·霍普和格劳乔·马克斯,他们陪我长大。十几岁时,我学得像霍普一样爱开玩笑,俏皮话随口就来。后来我长大些,有了点文化——十七八岁吧,我就想去剧场或者干演艺这行。我的兴趣在于写戏剧,想给剧院写本子,但还没想写喜剧,当时想写的是易卜生和契诃夫的那种东西。我知道我有喜剧天分,因为当时就已经写喜剧挣钱了。我的喜剧不断成功,但我总希望能跨越到严肃性作品上来。这对我而言一直是困难重重,更别说我根本不敢丢弃让我名利双收的东西,冒险去写那些最后可能只沦为肥皂剧的戏剧。

EL :可不可以理解成你把自己写喜剧的高超能力看成是一种诅咒呢?

WA :我从不觉得在喜剧上成功是一种诅咒。我觉得这挺好的,因为可以写些很幽默的东西,还可以当演员。这些都在为我实现最高理想准备条件,那就是去创作一些沉重的、戏剧性的作品——不论是作为作家,还是作为导演。我从没觉得这是什么多余的累赘。

EL :你写了这么多电影,给人物取名字是不是很挑战的事?有些名字会一再地出现,比如希尔——你姨妈的名字。

WA :人们总是问我怎么给人物取名,我总是说为了打字方便,我会倾向于一些简短的名字。我曾经用过很多次露易丝,因为打起来很顺手。还会有很多布林特和格雷,总是什么布林特先生,格雷先生。还有亚伯或希尔。我从来不起普里西拉或穆加特罗伊德这样的名字。

EL :你什么时候接触契诃夫和其他的“严肃”作家的?

WA :是高中快毕业时,我开始约会女孩子,但她们觉得我没文化。我觉得那些女孩真漂亮:不化妆,带银饰,背皮包。我约出来一个,她就会对我说,“我今晚最想去听安德列斯·塞戈维亚的音乐会。”我就问,“那是谁呀?”她再说一遍,“安德列斯·塞戈维亚。”我完全不知道她在说什么。或者有个女孩说,“你读过福克纳的这本小说吗?”我说,“我看笑话书。我这辈子就没读过书。我啥都不知道。”

所以为了跟上姑娘们的脚步,我必须得读。我一下子就爱上了海明威和福克纳,菲茨杰拉德差一些。然后就开始读戏剧。我记得刚开始写喜剧时对埃比·巴罗斯(他的一位姻亲——伍迪的舅舅娶了巴罗斯的姑姑)说,“我真想去写电视剧。”

他说,“你不会想一辈子都写电视剧吧?”

我说,“写呗,怎么不行呢?”

他说,“你应该考虑一下剧院。如果你真有天分,想写喜剧对白,你就应该去剧院。”

我说,“可能电影更好吧。不是所有做戏剧的人都想去做电影吗?”

他说,“不,恰恰相反。加州所有的电影编剧都希望能给百老汇写一部戏。他们都这么想。”

那时候电影编剧一文不值,就是个无名氏,作品被随意切割,但写戏剧就是大腕了。所以我也开始去看了点戏剧,那时我18岁。

第五篇: 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

-------论影片《洗澡》的主题思想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精神支撑到物质至上,在这一路的行走与奔波中,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我们的心灵是否就此蒙昧尘埃,我们是否遗失了什么。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去思索,新时期的国人究竟得到了什么,精神文明建设究竟建设了什么。在现代都市文明与近代四合院文明的交汇与碰撞之中,影片《洗澡》引领我们一同沿着水的方向,追溯水的背后纯净文明的至深力量,实现了对心灵的释放以及对灵魂的救赎,回归生命的最初状态。

还原生活的质朴,追寻生命的本真。影片《洗澡》采用较为平稳的叙述方式,讲述了生活在市井中的平凡澡堂男人们的故事。影片《洗澡》并没有采用绚丽的剪辑,而是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刻画多处细节,在细微之处表现澡堂文化背后的纯净文明对人类的净化作用。

毋庸置疑,濮存昕先生所饰演的大明就是这份纯净文明的接受者与熏染者。影片在开始的部分,便着力刻画了现代都市中的高科技淋浴设备,而后来,我们惊奇的发现,它四合院中的洗车设施用着诸多相似的地方。或许,我们是否可以说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偶然?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们向钱看齐,丢弃了理智,冷漠了情感,以至于最终逐步演变为一个没有思维、没有温度的冰冷的物质。幸运的是,他获得逃离的机会。因误会父亲重病而赶回家的大明,在与父亲相处的几天里,明了了父亲与傻弟弟之间相互依靠、相互扶持的亲情,理解了父亲与邻里和他的顾客之间日积月累的默契和无需言语的友情,终于从最初的不屑一顾转变为历亲历为。暴雨之夜,他爬上屋顶,帮助父亲一同修补房屋。在此过程之中,二人没有任何多余的话语,只是一丝不易被察觉的眼神交流。而在这之中,我们悄然看到大明的情感取向的微微转变。从某个层面上来说,朱旭先生所饰演的老爷子突然死亡,为集中展现大明的情感取向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大明逐渐从干大事、挣大钱的现代经济桎梏下脱离出来,毅然肩负起经营澡堂生意、照顾智障弟弟的任务,重新找到了人有思维、有良知、有情感这些基本品质。

澡堂悬挂着庄子“上善若水”的牌匾。庄子追求无欲无求、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力图实现自由散漫、轻松恬淡的精神境界。不得不承认,傻弟弟二明是由于自己的知足善乐,内心得到了真正的快乐与满足,获得了丰盈的充实感。他正是在没有压力的生活之下,找到了生命最初的动能,真正达到了生命的原生态。

影片《洗澡》中的水,已不再单单只是一个物象元素,它更加上升到一种文化指向。“圣湖的水不仅能够洗涤身体,而且能够洗涤心灵…”陕北的干旱少雨,这在客观上的确为人们对水的崇敬起了推动作用。然而,他们对沐浴净身的虔诚,对洗涤心灵的信仰,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水,已凝结成澡堂文化中的一个符号象征,演化为东方文明的一条传播路径。

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也许,我们无法像大明一样幸运,恰好遇到逃离与重生的良好契机。然而,在被市场经济拥挤着上前的同时,不要忘记环顾四周,放慢速度,停下脚步,等等曾经被自己舍弃的理智,等等曾经被自己淡忘的情感,等等曾经被自己抛弃的灵魂。没有刻意描绘边缘人的生命轨迹,没有刻意追求不同一般的故事,以水为媒介,以澡堂为活动中心的《洗澡》,以独特视角展现出了全新的文化取向。而此时此刻,影片《洗澡》已不单单是对生活在市井之中的澡堂平凡男人们的讲述,更是对生命、对生活的思索与对社会、对人性的探索。

中国经济依旧蓬勃发展,国民素质也应赶上时代的脚步。现代都市文明与近代四合院文明绝非对立,在利益之路上,不妨回头看看,放慢速度,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藉着《洗澡》为我们引领的精神源泉,追寻那一湾水的轨迹,回归,生命的原生态。

上一篇:人民警察法试题范文下一篇:软懒散庸乱整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