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的灵魂

2024-04-21

师德教育的灵魂(精选8篇)

篇1:师德教育的灵魂

理想教育是师德的灵魂

我是资源环境学院的专业任课教师,兼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在安阳师院地理系做专业教师工作21年,我始终把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职业信条,20多年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工作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诠释着一个教师对师德的认同。近日通过学习,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决定,更是体会到理想是师德教育的灵魂。一 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职业操守

信念是心灵世界的核心。崇高的信念是大学教师创新知识、关爱学生、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我喜欢教师职业,当年教师是我的第一志愿。喜欢上课,喜欢课堂上用一言一行牵动几十双眼睛的感觉,把上课作为人生的一种享受。也深感身上的责任重大。作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她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从教以来,共讲授了气象气候学、土壤生物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地理科学导论、旅游学概论、中原文化景观等12门专业基础课程,超额完成了教学教学工作量。

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式多样,讲课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学生的喜爱。她备课认真,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教案,从重点、难点,到作业,力求掌握准确,贴近实际。在讲课时充满激情,十分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提高讲课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下注意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并不断拓宽讲授的领域,扩大知识面和信息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同学和专家组的肯定。

教学中坚持教学科研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共发表论文20多篇,完成科研课题多项;作为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真正起到了桥梁作用,认真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工作,组织并编写了教研室所开设全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为2007年学院本科教学评估提供了必要的材料,较好地完成了职责内的考试、改卷、教学质量检查、学科建设、重点课程培育的任务。二 教书育人的风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大学的根本职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发挥率先垂范作用,不仅要在教学科研上站住脚,还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深深地理解习近平同志所说的“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的含义。深深知道中国梦”希望在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进步。所以教学中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和核心信仰,始终乐观向上,不断完善自身,坚信天道酬勤,恪守为人师表。坚守人民教师的职业的操守,传授学生爱国、爱人之道,塑造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授业就是要给学生传授为人立世的知识本领,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健全人才;解惑,就是当学生遇到学习生活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解疑释惑。不但传授有形的知识,更要传递给无形的信念。我作为专业教师,第一届本科班多年的班主任,从第一届本科生入校,那时地理专业因就业问题,入校的多数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对学校不满意,对专业前途迷茫,学习动力不足,有退学、转系想法的学生很多,我总是用各种机会进行学术理想树立、专业发展、职业人生规划,从学科发展前沿角度进行教育,过后很多学生走出了思想的困境,扬起理想的风帆,找到了自己的奋斗之路,大部分多有了理想的归宿。三 心怀师爱 甘做人梯的品德

从教的18年,见证了资源环境学院的点滴发展。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心无旁骛,专心治学。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的师爱源起于我在中学和大学多位恩师,在大学和读研期间,多位名师在论文指导和授课中,都给我为人敬事的深刻启发,让我受益终身。我总是对学生说:“我的恩师是怎么教育培养我的,我也就怎么培养你们”。我希望恩师的这份师爱通过我和我的学生延续下去。从心底感受到中国特有的师道的厚重,师爱是人永远的财富,一个人无论有多大成就,有多少头衔,在可敬的老师面前永远是赤诚的。师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无私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学生 “亲其师”,才会 “信其道”。所以我始终用师爱支撑我每一节课,面对每一个学生,用我的知识换来每一个学生一双隐形的翅膀,让学生翱翔理想的天空,甘做人梯,笑看桃李满天。

从2001年第一届本科生开始,我就担任班主任,鼓励学生树立考验目标。从2004年的开始,连续五年利用暑假冒着35度以上的酷暑,给学生进行考研辅导,利用自己的各种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找资料,找关系,推荐导师,经自己联系过的学生读研的近20名,辅导的自然地理学考验考试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总之,20多年的年的年华,我奉献给了我热爱的讲台,换来的是学生的展翅飞翔,看到学生们一个个被国内各重点到校录取为博士、硕士研究生,看到优秀的毕业生载誉归来的演讲,我感到骄傲!作为一名教师,岗位虽然平凡,但追求却可卓越,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依然会以“平凡、平淡、平实”的态度;践行“乐观、豁达、刚毅”的精神,换取学生的“昂扬、飞翔、不凡”。

2013-6-4 8月1号,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在《求是》发表文章,强调坚决反对“军队国家化”和“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的错误观点。要求各个军种、军区进行一次严肃的整顿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运动。“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做到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关键时刻不含糊,任何时候都对党忠诚老实。”

篇2:师德教育的灵魂

《新京报》报道,8月6日,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称,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改进师德建设,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今年9月和10月要在两个省份率先试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改革试点,“严把教师入口关”。

这些年,教育都得到了跨越发展,可也存在不足,“升学率崇拜”让有些教师成了加班加点的推动者,“回扣风”让有些教师成了“教育贿赂”的追随者,还有,“教师办班热”、“教师收受礼品”等教育拜金主义等,让高尚道德受到了扭曲,产生了变异。又加上学校各种考评制度注重成绩、升学率等,教育现代化标准注重教师的业务能力、个人业绩,而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缺乏刚性要求,道德高尚不能得到高回报。有专家说“现在的师德建设体系,重专业素质考察,轻师德修养评定;重眼前经济利益,轻长远社会效益;重外在规范要求,轻道德内省作用”,很多教师也就放松了道德追求,教育现代化缺乏厚德载物、源远流长的教育熏陶和感染,需要纠正。

所以,教育部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将重视师德提升到国家战略、国家行动上,提升了对师德发展的史无前例的重视度,对于师德规范和良性发展,是一个积极引导。杜绝出现不良行为,改善教育品质,努力栽培更多“君子教师”,对于教育魅力的提升以及教育整体形象的提高,是一个积极促进。

重视师德建设一直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所以出现师德懈怠和不良现象的增加,就是因为这个所谓的“重视”一直很虚,比如师德不良的人,在各种晋级和职称评定中并没有受到淘汰和处罚。所以,教育部的规定也在批评这些管理懈怠,师德规范一定要落实,不能让“老好好思想”害了整个师德发展。

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用较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无声育人,只有多培养自己的一身正气,慷慨正直,这份“身教”才能生出更好的感染效果,更令人景仰。所以,强化和提升师德,真的是一种时不我待的自我省察,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反思。

篇3:浅谈师德乃小学教育之灵魂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词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被誉为“ 百个孩子的最美妈妈”的最美乡村教师张桂梅,血液里没了学生,心脏就不会跳动的乡村教师杜顺,三尺讲台给她战胜癌症的力量的最美乡村教师庄巧真,山村教书25年的“ 傻姑娘”薛跃娥;还有最美乡村教师孙影、任影、达芳等等,他们是我们这些扎根于农村教学基层教师的写照、楷模、榜样。 他们的事迹感动着广大的基层教师,感染着扎根农村的一线教师,他们的感人事迹为全社会诠释了何为“ 师德”,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清新的正能量, 这股正能量转化为扎根农村教育的许许多多乡村教师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然而,由于当前教育还沉浸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之中,俗话说“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在小学毕业重奖、 中考重奖、 高考重奖等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我们的教育似乎变了味,师德淡化,令人痛心。 诸如:教师不能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根据学习成绩给学生排名,无形中把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笑脸相迎,对学习成绩差的“ 后进生”却冷眼相对。就当前农村来说,爸爸妈妈外出务工,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学习成绩偏差在情理之中,城市的孩子的学习由父母亲辅导,而他们呢!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缺失亲情的关爱,自卑、内向,甚至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然而,有些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缺乏一名教师应有的良好品质,遵循“ 学习成绩论”,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注重学习成绩的好坏,严重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不注意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没有用一个老师应有的爱心去关爱学生,反而出言不逊,挖苦讽刺、恶意中伤、罚站、罚抄题,甚至体罚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甚至给学生造成了终身的心理阴影。 这使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启蒙老师,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的一言一行、衣着打扮、兴趣爱好等直接影响着学生。 曾经听北京市西城区教科所副所长、 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研修管理处主任王立军专家的讲座,讲到关于一个叫“ 泰迪”的男孩成长的故事,汤普森老师开学第一天对自己新教的五年级学生说:“ 我会平等地关爱你们每一个人。”但接下来她对班上一个穿着邋遢、精神萎靡不振、名叫泰迪的男孩并不像开学时说的那样做,她厌恶泰迪,甚至在泰迪的错题上打上一个大大的红叉,反而有些快意。汤普森老师在检视学生以往的成绩单时发现,泰迪在一年级、二年级时老师的评价相当高:“ 聪明、勤奋、干净”,她带着疑问才了解到泰迪上三年级时妈妈因病去世,直至此刻他才意识到问题所在,他为自己先前的做法感到愧疚,圣诞节她收到了泰迪较其他同学最廉价、掉了几颗水钻的一条旧项链和半瓶香水,在同学们都嘲笑泰迪时,汤普森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一边赞叹这条项链的华美,一边戴上了项链,并在手腕上洒了香水,放学后,泰迪对老师说:“ 老师,你今天闻起来就像我妈妈以前一样。”孩子们走后,汤普森老师哭了足足一个多小时。 从那天起,汤普森老师不仅是教书,更注重育人。 从此,她格外关注泰迪,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泰迪的心智开始复苏,很快成为班上的佼佼者,泰迪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高中、大学、深造成为医学博士,当泰迪每读一所学校都会给汤普森老师写信,信中他把汤普森称为自己最好、最喜欢的老师。当泰迪结婚前夕他给老师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自己的父亲已经去世,他邀请汤普森老师在自己结婚当天以新郎母亲的身份参加婚礼。婚礼那天,汤普森特地戴着那条项链,还喷了那瓶香水,泰迪记得那是妈妈去世前最后一次用过的香水。泰迪和老师拥抱时说:“ 谢谢您对我的信任,您让我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您让我明白自己可以有所作为。 ”汤普森老师热泪盈眶,轻声而语:“ 不,泰迪你错了,是你教会了我,直到遇见你,我才明白了教师的真谛。”泰迪的故事告诉我们师德是细节的发现和关注,故事告诉我们师德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何等的重要。 教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爱不受人喜欢的孩子, 在农村所谓的后进生或者大量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尊重他们的人格,呵护他们的自尊心。 研究发现,这些儿童最需要的不仅仅是别人的帮助,而是最渴望受到尊重和理解。

篇4:爱的教育 师德的灵魂

身为一名教师,与有时代特征的学生相处,你会感觉到他们被赋予时代特征的个性,也许他们的言语和表现少不了几许执拗、卤莽;也许他们的思维和行动欠缺几分理性和沉稳,但只要用心发现,他们其实很想与你接近,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渴望着你的关注,企盼着你的关爱,在意你的关怀。这就需要爱的教育,师德的灵魂。

一、爱是学生渴望的一种心理需求

一个孩子在入学以前主要是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父母的教育指导和自身行为是他们的第一导师。进入学校以后,教师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孩子们很自然地期望老师的爱,渴望老师也象父母那样关心照料他们,体贴爱护他们,教师就成了他们成长的第二导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高大的,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心目中,教师简直就是完美无缺的人物,是圣人的化身,他们希望自己长大以后也象教师那样做人。因此,他们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依恋心理。在高年级的学生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开始意识到教师的爱与父母的爱的区别和作用,他们所认识到的教师的爱已远远超出了家庭的范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仍然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在得到了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以后,常常会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更大的干劲。当他们遇到痛苦和挫折时,教师的同情和开导能使他们得到更大的安慰;当他们犯了错误以后,教师公正的评判和真诚的帮助能使他們感到获得了最大的谅解,从而鼓起前进的勇气。所以,当教师给学生以爱,当教师以自己热诚的感情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时,则会收到预想或超出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爱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能爱孩子的人,她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精心的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对学生无私的奉献。这种爱,不是出自于个人恩怨,而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职业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了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教好学生。

三、教师如何在教育中展开爱

爱的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相互承担、相互给予的责任。如果只有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爱而没有形成学生的反馈式的爱,那这种爱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因为这样的爱是片面的,危险的,只能产生对学生的溺爱,而没有达到爱的教育的真正目的。而对学生来讲,不仅要学会如何接受爱,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施爱予周围的人。

首先,要关心了解学生的特征。学生在学校里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赞许和肯定,即使是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在他们眼里都是一种“爱”,都会使他们感到是一种安慰和鼓励。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家庭环境等,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找到合适的爱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教育环境中感受到浓浓的关爱。

其次,不要溺爱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教师不论是对平时表现好的学生还是表现差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严格要求。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难教学生”,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爱的精力和艰辛的劳动,只有对其严格要求,加强教育,才能促使他们从后进转化为先进。对待平时表现好、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正如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言:“聪明人更加需要受的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希奇的、有害的事情,??会自己毁掉自己。”所以教师仍然要一丝不苟,严格要求。

再次,爱学生就要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存在着差异,不要动不动就“差生”来称呼学生,其实他只是某一方面有点困难而已,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来想尽一切办法来补困。

第四,爱的公平教育更需要要公平对待学生。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是非分明,办事公正,表扬不过分,批评不偏激,审情度理,实事求是,决不可感情用事。教师要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能得到教师的公平评价,使他们轻松愉快地生活在班集体之中,每天都沉侵于教师和同学们的爱的深深包围中。久而久之,在爱中成长的孩子就学会了自爱和爱人,师德的灵魂就得到了再生和升华。

最后,用爱倾听每一个孩子心底的声音。热爱一个孩子就等于塑造一个孩子,而吝啬不舍得给孩子投入爱,无异于毁坏了一个孩子。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成功的培养为一名农庄主席。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那些家庭背景特殊的孩子,很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老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爱去滋润他们,让他们在愉快中接受教育,在愉快中成长,在愉快中完成学业。

篇5:师德师风演讲稿:爱是教育的灵魂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 大家早上好!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是教育的灵魂》。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

爱是一张张温暖的笑脸,一句句贴心的话语,一双双支持的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我们人民教师的信念。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在教育战线上,我是一名新兵,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也曾经疑惑于自己的选择,这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职业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我有一丝的退却。但是短短两年来,我目睹了太多太多敬业与奉献的忙碌身影,聆听了太多太多不畏艰苦,孜孜不倦的感人事迹:我们亲爱的张小玲老师,身体不适,却坚持在三尺讲台上辛勤的耕耘;我们的梁春艳老师,每天晚上都批改作业到十一二点;还有张小英老师,基本上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免费为学生补课……

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一段段真挚的师生情,让我不再彷徨,让我勇敢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在孩子中间,那种放松融洽的气氛深深的吸引着我。慢慢地我爱上了这份职业。这种爱是我工作的动力,这种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开始学着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诉说,学着细心的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学着用最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将心中那份浓浓的爱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就拿亮亮小朋友来说吧,他身体瘦弱,个子矮小,因为父母亲外出打工,自己与年过七旬奶奶相依为命。这个孩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回家没人管教,学习基础较差,但作为他语文老师的我没有放弃他,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找他谈心,让他充满了自信,找回了自尊,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每天分早餐的时候,我总是给他多一些分量,让他吃饱。每当这时候,他腼腆地笑了,他感觉到了老师在给他施爱。此时我的心里觉得暖暖的,有种说不出的骄傲与自豪。

孩子“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所以说爱是走进孩 子心灵的金钥匙。只有爱的阳光才能把坚冰融化;只有爱的雨丝才能使枯木逢春。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结合,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正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还是布满沼泽,我都将一如既往,永不退缩。

篇6:师德教育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直播讲座观后感1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教师行业也不例外,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学得简单,教者教得愉快,确实是件不容的事。教师每一天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在这种状况下,就更应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近段时间来,透过学习《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职责感和使命感,应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的职责,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就应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能够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我感到欣慰。人的一生是就应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二、善待学生,安于教学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公平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理解“差生”,从不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帮忙他们找差距,给他们安排适当的主角,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到自信。

三、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职责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能够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以前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保密。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不允许教师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四、廉洁从教,严于律己

廉洁从教是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在新的形势下,把廉洁从教作为教师道德规范,更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代替教育活动规律,不把育人过程等同于商品交换过程。近几年来有些人把教育活动作为营利性活动,把赚钱当作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廉洁从教是教师堪称人师的人格前提,是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重要资料,也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教师廉洁从教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构成和发展。

1、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大义为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钱、名利的x拒腐蚀、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群众与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始终以廉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与世人作出表率。

2、公正执教。廉洁从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

3、廉洁自律,洁身自好。教师应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持续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师德修养,养成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的习惯。从小事情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要长期坚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使教师廉洁自律的形象成为无形的教育力量。

总之,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长时间的教师自身的高尚人格来感染和教化学生,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言行去实践,以求得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故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透过学习我决心以于漪为榜样,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用心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潜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贡献!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直播讲座观后感2

学习《新时期师德修养》,无疑是一股清风荡涤我心中一些阴暗斑点,使我更加看清了前路,明确了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这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师德的内涵:一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二是教师对待受教育者的道德;三是教师对待同事和教师群体的道德;四是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我想这是根据教师工作的内容和接触的对象来划定的四个范围内的道德吧。我想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待教育事业:

忠诚并献身与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在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指导下,在处理个人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时候,应采取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就是所谓的“甘为人梯”、“燃烧的蜡烛”精神。

二、对待受教育者: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强调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境界。要求教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严格要求而又尊重信任学生。

三、对待同事及教师群体:

坚持教师集体和其他教师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在教育现实中要表现为理解、团结和谦让。

四、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

真诚相待、主动参与。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家长交往的时候,表现出一种对家长的坦诚的沟通愿望,以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发起或者参教育有关的社会性活动。

经过学习,我思考自己,反思自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

我想首先需要奉献。“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行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只有对“怎样做一名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提出对自己更高的要求。

其次,我应该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教师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我曾想“平平淡淡的一生,倒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正因如此,我羡慕那诗意的生存,羡慕那丰富多彩的人生,不甘于过平淡、庸常的生活。如今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传递者。因此,师德的形象,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形象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共同携手撑起那片教育的蔚蓝天空吧。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直播讲座观后感3

在20x年寒假师德师风学习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老师职业的时代性与创造性,进一步体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大好处。现将学习心得表述如下:

一、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从本次学习中,我认真品味了“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这句话。是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敬业奉献,教师要想干好教书育人这一工作,就务必要有良好的师德与高尚的修养。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师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身为教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师德修养上不断鞭策与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干好、干实。

二、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做好榜样育人。

我们常常引导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样,教师也就应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此来教育学生,从而到达为人师表的教育目的。作为教师就就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身为教师就就应一切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教书育人“爱”字当先,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常言说“无德无以为师”,良好的师德就是教师爱学生的体现。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身为教师要对孩子有深深的爱,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心,那他如何能够担当教师的职责?师爱是教师务必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因此,身为教师,就务必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这样才不愧为师。

总之,本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用一颗赤诚之心去工作,去奉献,以高尚的师德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直播讲座观后感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学校在上星期二下午举行了学校青年教师师德演讲的活动。在活动中我感受很深。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在师德演讲中,我的心得体会主要有: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全心全意为学生和家长服务的宗旨,要做一位有道德素质的小学教师,做一位让学生和家长都愿意接近的教师,首先自己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懂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高尚教师道德的人。

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启蒙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小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教育是事业,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还要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要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校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小学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热爱学生,是小学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

这种爱,是不能以血缘关系和个人好恶为转移的,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能干的孩子,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孩子,要让每一个孩子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小学生很善于观察与思考,对你的一言一行,他们都在观察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反应。如果他们切实地感到老师是在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你产生欢迎的倾向,喜欢接近你,并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

总之,我认为提高教师道德的学习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全体教师的道德修养,形成好的教师风气,这样整个教育事业才能得到前面的发展。

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师风直播讲座观后感5

“为人师表”这个词从我上学起到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认识了这个美丽而有内涵的词。我成了为人师者,也曾无数次地不断理解这个词的内涵,也曾努力地不断以这个词为镜子,不断地鞭策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说起教师的工作,真是感慨万分。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教师自我良好的修养。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去做的:

一、拥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要有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

常言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你必须要有一桶水。”它比喻教师要想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首先你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因此,多学习基本知识技能和课外知识,也成了师德师风建设的一部分。因为随着时代的深刻变化,学生的学习知识也不只是围绕着单纯的书本知识学习而学习,他们懂的也许我们不懂,因此,这就不断地要求教师:教书育人也是随着时代的步伐在前进,只有教师自己本身不断充电,充实自己获得比学生更多的知识,才能培育好下一代人的成长。

二、要带好一个班集体,首先要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往往是小学生心中的偶像,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工作中我率先示范,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就现在我带的一年级来说,学生年龄偏小,在家里娇生惯养,只会接受别人的爱,却从来不知道怎么去关爱别人,自私的行为很严重。有一次劳动课,学生们有的干、有的玩。你说大家一起动手吧,有些人仍无动于衷。从那时起我天天和他们一起值日,边干边支配他们怎么做,做什么,怎么找活做,怎么合作干,慢慢的值日工作基本有了明显的进展。平时看到教室哪里卫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我就亲自去打扫,使学生不好意思再打扫不净;如果班级地上有纸,我就弯腰捡起来,时间长了,学生也这样做。工作上,从来就不迟到、早退,这样学生也不好意思迟到。

总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任何对学生有影响的场所和事情上,注重身教,以身作则、行为示范,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也得到学生的首肯。

三、努力工作,树立无私奉献的师德形象

人们把教师比喻成一支默默无闻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教育工作是艰苦和复杂的,教师必须要有责任感,勇挑重担,树立坚定的理想,克服教育教学上的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以及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一下几点:

1、教师要爱岗敬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阳光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我总是以自己能成为该职业中的一员而自豪。我很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学生,做到教书又育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德育人,教学上,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儿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没有权利不爱自己的学生。我们能为取得成绩的孩子感到高兴,也能谅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失误,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是他们学习上的好帮手,更是生活中的知心朋友。

2、教师要尊重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天,教师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在教育中,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的老是才是“好老师”。师生间真挚的情感,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教师要对学生保持一颗挚诚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不偏爱个别优秀生,也不歧视个别学困生,特别是去帮助一些自信不足的学生,肯定他们的成绩,多给一些鼓励。当然,在跟学生交朋友,相互关爱的同时,我想自己也应该时刻把握其中的度,防止失去威信这种现象的发生,做到严字当头,爱字包容。

3、教师要爱护学生

教师要有爱心,爱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种人格风范。我认为没有爱,教育就难于开展,任务就难于完成,效果就不理想。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无数的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先生从侧面教育我们不能冷落,岐视学生,应该信任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用深情的爱去激励他们。

师爱应该是一种无私的爱,无私在于师爱是不求回报的,我们应该凭着“带着一颗心来,不衔半根草去。”的思想,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理智之前,还是误解之后,我们都要一味地奉献付出,决不可以把对学生的爱与个人的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懂得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们。

4、教师要理解宽容学生。

有人说:“宽容就是去拥抱学生,让他觉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宽容就是去包容学生,让他觉得你看到了他的不是却没有揪住不放;宽容就是允许学生反对,让他觉得你不是学习的而是学习的伙伴……”我还想说,宽容就是平等,让学生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跟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宽容就是理解,学会了理解,你就拥有了宽容,也拥有了爱。试着去理解学生吧!正像赞科夫所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有了理解,你不会为学生调皮捣蛋而光火;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辩解顶撞而发怒;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幼稚无知而生气。你只要想想:学生还只是个孩子呢!你只要想想,我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呢!你的心就平了,气就顺了,你就能够冷静地采取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忘擦黑板了,我会说:“该我值日了吗?以后可得事先通知我,以免耽误上课。”值日生低下了头,为自己的失职难过。学生忘带作业了,我会不经意地问一声:“早饭吃了吗?”学生一愣,继而会心一笑,他明白了作业是不应该忘记的。讲台上,我讲兴正浓,讲台下,一位学生睡意正酣,我摸摸他的头;“不舒服吗?”他摇摇头。“那是老师的催眠曲唱得太棒了!”他脸红了,睁大了眼,挺直了腰。是啊,他们还只是孩子。孩子怎能不忘事?孩子怎能不贪睡?作为从孩子走过来的大人,作为教师,你不能对孩子的错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你也不必为学生的过错大动肝火、小题大作。善于爱的教师会小心翼翼,“拐弯抹角”地去启发、去教育。这样,学生即便做错了事,也不必提心吊胆等着挨批;就算挨了批,感受到的却仍然是教师深切的爱。

作为新时期山区的人民教师,应该抛开功利观念,要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修养,始终保持一颗甘愿平凡的心,敬业、爱岗、爱生,甘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工作,去感动更多平凡的人。共同撑起教育美好的明天!

篇7:师德教育的灵魂

师德情怀情怀可以反映一个教育工作者灵魂。在语文课教学中要体现教师的师德情怀情怀。应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师德情怀放在首位。“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中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方法。它为教师工作竞争力度带来巨大的变革,它影响和渗透师生的关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师德情怀,教师必须做到亲重学生、感情投入等。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语文,不同的人在语文知识中获得不同的发展”。在新的教学领域中师德情怀观念更为引人关注,因此,新课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规约教师个体行为,同时也确定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和道德观等全面不断完善的人。教学思想的更新,已成现当代教育者迫在眉睫需求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的师德情怀对学生的发展进步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因而,在语文教学中的

育人要求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师德情怀水平。在教育教学中要有信心为学生创设情境,把语文教学溶入到生活密切相关的关键所在,使学生形成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新一代人才。

二、“以学生为本”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是尊重学生的求知欲,转变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要教学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要更加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的最新成果,学习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师道等知识,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师德情怀素质,真正做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相互统一。要重视引导学生着眼未来,充满理想。

三、加强对“后进生”进行正确地引导,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对“后进生”的教育,首先是要告知学生“后进”的原因,懒于用脑,学习无信心,而长期这样坚持给学习带来的不良后果。从思想上让学生知道学习是基础,教育学生认识转化语文学习的深远意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只有先在思想上有清晰的认识,才能表现在行动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生”群体进行教育,为课堂教学服务。对后进生群体要倍加关爱,作为教师或其他同学都应该尊重他们,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减轻思想压力。在教学中,本着关心爱护的教育原则,对他们多投入关心、耐心和爱心,用毛毛细雨滋润他们的心田,用微风拂去他们的阴影。

篇8:师德——学校的灵魂

关键词:为人师表,师德,教书育人,希望

师德, 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是教师这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国家的兴衰, 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 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 师德则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兴衰。智育可以使学校一时声誉鹊起, 德育才可以保证它立于不败之地, 它是一所学校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师德就是学校的灵魂。很难想象一所学校的教师, 职业倦怠、师德缺失, 能够打出学校品牌特色。教师肩负着点亮和启迪学生心灵的责任, 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师德如太阳一样光灿照人。作为一名好教师就要具备良好的师德风范。

一学为人师, 身正为范——师德的灵魂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几乎是吐词为经, 举动为法。著名教育家斯霞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 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事、衣着穿戴, 都是学生议论的话题乃至效仿的范式。

教师的言谈举止, 耳濡目染, 可能影响学生一生。雍正尊师托子孙, 宋濂求师百里外, 杨时立雪程门……从古到今, 在人们心目中, 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仰的职业。“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这都透出对于教师的景仰。但这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教师真是使命神圣、道远任重。我们的当务之急, 就是要远离浮躁, 务求学识深广——学而不厌、业精专攻, 积极进取而创新多能, 独辟蹊径而有风格个性, 而更要修养品行, 如公平公正、以身作则、勇于认错、宽容待人、信守承诺等等。孔子说过:“其身正, 不令则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有学识、有高尚的修养, 这是师德的根本, 学为人师, 身正为范, 才有资格为人师表。有了这样的老师, 才能托起一所学校的希望。

二心怀敬意, 爱心奉献——师德的核心

能够有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爱岗敬业的精神;有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诲人不倦、甘于奉献情怀——这, 也是为人师的高尚境界。

敬业是师德的先决条件,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奉献是师德的关键。对教育事业心怀敬意、恭亲勤勉;对学生能用赤诚的心去感化, 用严父慈母般的爱去引导——能为事业、为孩子竭诚尽智、鞠躬尽瘁、默默奉献, 能“俯身孺子甘为牛”, 这样为人师才可以当之无愧。把教育当作神圣天职, “育苗有志闲逸少, 润物无声辛劳多”, 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也是爱心的保证。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言辞。大爱无疆——要当好一名教师, 就要循循诱导, 用心呵护, 为学生营造爱心的海港;仁爱深广——热爱学生, 就要有教无类, 爱得专心致志, 爱得真挚无私!“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然而, 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也不都那么容易。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往往要严慈相济, 这种爱虽然神圣, 但并不可能都为孩子所接受。慈爱固然可以令人感到阳光般的温暖, 严格的爱, 有时则往往会使师生疏离。因此, 虽然严格——乃至惩戒也是必要的唤醒, 我们还是当以鼓励为主, 使之如柔条之于芳春, 如和风微雨的滋润, 如和煦阳光的暖照温馨。如对于后进生, 就要多鼓励, 多表扬, 只要发现他有一点点进步, 就要及时给予肯定欣赏, 满怀热情与真诚, 饱含期待与信任, 就可收获情感教育的硕果。师爱也是师德之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教师始终能够饱含仁爱之心, 当好园丁, 才有希望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胜景。

三教书育人, 恪尽职守——师德的根本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帮助学生提高志向水平, 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恪尽职守、严谨治学、教书育人, 我们教师责无旁贷, 这也是师德的根本。因此, 教师不但要勤于学, 还要敏于行, 勤于反思总结。务求积淀厚实的文化底蕴, 积累丰富的情境知识——积蓄文化知识与实践智慧,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艺术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这是最终赢得广泛认同与社会信任的根本保证。教书育人, 质量到任何时候都是硬道理。但是, 它无疑涵盖着学生灵魂塑造的质量。我们不仅要引领学生学好文化知识、习得技能, 培养各种能力, 更要关注其精神的成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要用足够的教育智慧, 始终保持教育激情, 以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学生, 始终关注学生心智的同步健康成长。

教师不仅应具有教书育人的智慧才能, 更要有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范, 求真知, 做真人, 不断加强道德修养, 自强自尊, 用自己的无限忠诚, 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 使学生的心田永驻温馨和煦阳光, 托起明天的太阳。

回看往昔, 浮云舒卷。那些过往英雄豪杰, 可以如飘过的云烟, 而崇高的师德却可以千载流传。不是吗?千秋仁义之师、万世人伦之表的孔子, 就以其深广学识、高尚品德, 成为永远的风范。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 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 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智慧文明的播种者, 更是莘莘学子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 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 而是一种精神情感的体现, 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现。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教师有崇高追求, 师德高尚, 就能托起一所学校的希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废墟的召唤》导学案下一篇:信息技术教科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