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诗意栖居

2024-04-30

让灵魂诗意栖居(共8篇)

篇1:让灵魂诗意栖居

让德育诗意地栖居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那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觉到愉悦和美的存在的生存。教育是崇高的职业,触摸的是灵敏的心弦,谱写的是诗意的乐章。让德育过程变成一种美丽的状态,让学生像接受新年礼物一样接受教育,这就是我们共同追求的诗意德育。那么,如何让德育在班级中诗意地栖居,潜移默化地渗透呢?

一、营造“家”的氛围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求,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并相互关心和爱护。研究表明,那些善于严格确立集体意识的教育者能够帮助班级形成良好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对集体的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个班级,便是“家”的原型。打从接手班级,我努力地把它打造成一个“家”。当这个诗意的“家庭”形成后,孩子的心灵也便安放其中,德育的无声渗透也就切实可行了。

1.给“家”起名 每个人的“姓名”都寄托了父辈们无限的祝福和希望。而一个集体,我们也可以给它起名字,通过它寄予集体里所有成员对集体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每带一个班,我都会跟孩子们征集班名。天真的他们总会拿起手中的笔冥思苦想,像在完成一份重要使命,想出自己认为合适的班名。于是,一个个意寓深刻的班名便一一涌现了。“春笋班”、“追梦园”、“凌云班”、“益德苑”……一个个班名的诞生,不都寄寓了同学们对班集体美好的期盼吗?不都彰显着同学们的理想和追求吗?名字已不仅仅是名字,通过品评赏析,在学生心间播撒的是一种种美好和无痕的教育。

2.为“家”打扮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优美、高雅、富有教育性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我们的教室自成一“家”,干净、整洁、美观而温馨。同学们将“布告栏”改为“家情栏”;将“批评栏”改为“温馨提醒栏”;特设“家庭信箱”,沟通师生情感,拉近师生距离;还有“合家欢乐”的中国结和每天同学们在黑板上写的警句格言相伴左右,真可谓是“金言满堂”。经过大家的精心设计和布置,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了无限的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同学们积极向上。

3.让“家”富有 一直认为一个人有钱却没有内涵,他就不算是一个真正富有的人。一个班级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文化修养,打扮得再漂亮也不是真正的“美”。于是,我打算在家的“空气”中喷洒些文化的芬芳,让“家”变得更加有内涵,更加富有。古韵悠悠,让学生在唐诗宋词的诵读中陶冶情操;德育故事,让学生在《弟子规》中学做真人;勤学经典,让学生沿着文化名人的足迹摸索前行。当学生大声朗诵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诗意话语的时候,我想,德育已不需要明言,因为这些感人的话语已如春雨般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了。

二、构建“爱”的乐园

夏?D尊先生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感恩教育应该成为德育的主线。在班级中构建“爱”的磁场,用“爱”磁化学生的心灵,把班级营造成“爱”的乐园,才能让德育诗意地栖居。

1.“爱”的熏陶 “读一本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确,书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能提升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我们平时要求学生与书交朋友,多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提高写作能力方面考虑。其实,我们忽视了它的另一面,那就是从中教会学生做一个有爱心、有修养的人。

2.“爱”的感悟 学校里,班级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而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所以,作为一位班主任要有一颗敏感的心,一种敏锐的洞察力。重阳节时,我让孩子们为长辈献“孝心”,并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感恩教育。

3.“爱”的行动 学习生活中的真善美,给了孩子们真实的感动。怎样让他们有创造感动的能力,是“爱”的教育的最高境界。作为教育者可借助每次活动,引导孩子们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心。

有了爱心,教育方法就显得处处灵验,没有爱,再好的教育方法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德育栖居的地方,便是一个具有文化芬芳和浓浓爱意的温馨家园。在“家”里构建“爱”的磁场,让师生生活在“爱”的包围中,这是德育诗意化的必然要求。

4.“爱”的评价 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自评、同学间的相互评价、老师的评价……无论哪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天真烂漫,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作为教育者,不妨设计一些充满童趣的方式,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获得真善美的启迪。

我为班里的孩子特意设计了一个道德象征物――凤仙花种子。班里哪个孩子有了进步,我就奖励给他一颗种子,种在班级准备的花盆里。很快,教室里好几个花盆都开满了红红的凤仙花。教室也因为这些花儿,变得格外美丽。当老师们走进教室的时候,看到这些花儿,心里充满了感动。我想孩子们种下的不仅是凤仙花的种子,他们种下的还是一颗颗道德的种子,他们收获的将是幸福的人生。

育人即育心,惟有诗意德育,才能扣响学生的心弦,滋润学生的心田。苦于德育工作一筹莫展的同行们,不妨试着将德育渗透于班集体的任何一处细小的毛孔,让德育诗意地栖居于班集体中。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实验小学)

篇2:让灵魂诗意栖居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柔媚的湛蓝中》写道: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

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栖居》中这样解释:“如果生活纯属劳累,人还能举目仰望说:我也甘于存在吗?是的,只要善良,这种纯真,尚与人心同在,人就不无欢喜以神性来度量自身。”

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在滚滚而逝的江水前,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清风徐来的明月之夜,苏子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生命是脆弱的,人生是短暂的。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及五阴炽盛。生死的无常,欲望的牢笼,让很多人的灵性良心迷蒙在梅雨季节的烟雾中。灵与肉终其一生,不断地争斗与牵绊。

窗外碧绿的湖水,轻轻的涟漪荡漾在风中。即使告别了春天的阳光,绿树依然郁郁葱葱成长。此刻,反复听着同一首歌,柔婉的歌声在空寂的办公室里回旋,特别喜欢里面的`一句歌词:别说话,微笑吧,回头是灿烂的霞。站在楼顶,看远处的高楼林立,马路上流水似的车来车往,天空苍茫,脚下的这片土地,依旧炙手可热。

终日案牍间劳形,到了周末,总期盼着去僻静的乡野感受原始的风。离开乡土已经二十多年,颓败的老屋也倒了,空荡荡的园子里那棵桂花树也不见了,只有记忆不曾散去。池塘里的荷叶片片如云,绿云间,袅娜的莲花盛开,“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无数的蜻蜓在荷田上飞舞,生活如此静谧美好!庸常日子里的那些琐碎、疲惫和无奈的叹息,在这里统统忘却,眼前只有大自然赐予的美丽与神奇。夏蝉在它的舞台高歌,梧桐枝间,杨树林里,它欢快地唱着,一声声的鸣唤着我的童年,像春雨温润着我落寞的心灵。

这些日子在看有关教育的论著,对教育,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气息”,教育应该是活的,不应该是死的,它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灵肉交流的活动。

曾经,我经常对学生说荷尔德林的这句“人,应该诗意地栖居”,我希望他们能“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但我自己却仍然像那片陷在生活漩涡里的落叶,找不到方向。去年高考前夕,一位女生下晚自习后来到我面前,说想找我聊聊。

在那个初夏的夜晚,我和她聊了很久,告诉她只要尽力了就不遗憾,哪怕考不上,再来一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等以后回头想想现在的岁月,也是一种幸福。虽然她去年没有考上大学,但是今年她第一时间把考上大学的喜讯告知我,我为她祝福,也为她高兴。

李镇西老师认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我想如果一个人在付出的时候是幸福的,那么这种教育就是成功的,而如果只追求知识、名次等外在的荣誉,忽略了人最真实的情感,这种教育从长期来看,必然是弊大于利的。

篇3:让灵魂诗意栖居

一、诗意情境, 走进诗歌

所谓情境实质上就是一个富有形象感, 充满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 生活阅历浅, 表象储备贫乏, 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此, 创设合适的情境, 对于帮助学生走进诗歌, 从而理解诗歌大有益处。

(1) 利用自然情景, 营造课堂氛围。古诗《春晓》《咏柳》《山行》等自然特征明显, 比较形象, 因而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特征, 营造出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比如《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季节性明显, 生动形象。在学习之前, 我把学生带到春风吹拂的柳树下, 充分发挥自然情景的认知教育功能, 让学生迎着和风, 站在柳树旁, 抚摸着柳叶, 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情景中, 走进诗歌, 为课堂上的教学营造了自然惬意的课堂氛围。又如理解“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通过展示红叶图片, 唤起了学生心中“红叶似火”, “红叶像天边的火烧云那样鲜艳, 那样壮观”, “红叶像喝醉了酒似的姑娘, 多么娇艳”等等形象, 充分领略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丽景致, 体验到了诗人对秋天热烈的歌颂与深沉的爱恋之情。

(2) 结合生活情景, 奠定感情基调。李绅的《悯农》、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诗是通过描写生活的某一情景来抒发感情的, 教学时可以通过结合生活情景, 为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奠定基础。如《悯农 (一)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在导入新课的时候, 我问学生:“你们看到过在烈日下劳动的农民吗?”“看到过。”“辛苦吗?”“辛苦!”“怎么个辛苦法?谁来说说。”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 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 产生了粮食来之不易的想法, 从而奠定了本课的感情基调。又如教学《游子吟》, 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 揭示了母爱的伟大。诗歌语言朴素而内涵深厚, 动人心弦。导入新课前, 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 我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身上的衣服一般是谁给你们买的?衣服脏了谁帮你们清洗?衣服掉线了呢, 又是谁给你们缝补?”当学生从一个个平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中引起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感激时, 我适时吟咏“慈母手中线, 游子……”并揭示了课题。全诗教学进入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3.运用多媒体, 引导学生入境动情

古诗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为学生创设氛围, 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1) 音乐烘托法。一首优美的乐曲, 能感染人, 愉悦人, 如果在古诗教学中自然融洽地引入音乐的手段, 并使二者完美结合, 那么, 课堂教学将诗意流淌, 真正达到了以其之情, 动己之心的目的。譬如教学立意欢快的诗文时, 我配以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学习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 则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在诵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 我配以《离别曲》这段舒缓、低沉的旋律, 让学生随着音乐旋律, 附和着、想象着, 在吟咏中进一步感受朋友离别时情深义重的情感。这有力地感染了学生, 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体味诗歌的情感。当然, 在选取乐曲时, 必须使音乐的色彩、节奏等同课文的审美意象相协调, 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走进诗歌, 领略诗歌, 把古诗深深地印于脑海之中。 (2) 画面激趣法。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 描述自然风光和生活情境的诗文为数很多, 教学此类诗文时我常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 我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 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幻灯片, 学生们被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和豪迈的气势深深震撼了, 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我创设的情境之中。这种如梦如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潜在的想象力的驰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诗意朗读, 理解诗歌

有的学生上学前就能背诵很多古诗, 但背起来往往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可以更进一步地领会诗的意境, 诗的感情, 感受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1) 读出音乐美。诗歌原来是用于唱的, 是抒发人类情感的载体。尽管今人无法听到古人的歌唱, 但诗歌的节奏, 整齐的结构, 韵脚都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 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出来。诗歌的节奏, 犹如进入古典诗词那个辉煌殿堂的“敲门砖”。不会诗的节奏, 就无法与诗人沟通, 沟通不了, 你就无法悟其境, 品其味了。在古诗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 让他们多听范读, 然后在此基础上画出正确的停顿标记。一般来说, 五言诗的节奏是“二二一”或“二一二”, 七言诗的节奏是“二二三”或“二二一二”。诗词吟诵自有曲调, 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拨动学生的心弦, 触动学生的情思, 学生在反复的吟诵模仿中, 掌握朗读的要领, 了解蕴涵在和谐音律中的诗词之内涵。

(2) 读出感情。萧涤非说:“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 诗人完成一首律诗, 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像《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 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 而是为了通过抑扬顿挫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 其实何尝不可以看做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有的诗歌音调要缓慢、低沉, 像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缓慢低沉的语调有助于读出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同情沦陷区百姓的痛苦生活;有的则要用热烈诚恳的音调来朗读, 如《赠汪伦》强烈表达了诗人与汪伦之间深千尺的深厚情谊;而《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则要用热情奔放的音调来指导朗读, 才能把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澎湃激情表现出来。读得其法, 文中的字句就会活起来, 文章整体也会更具形象性, 在潜移默化中, 读者就会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

三、诗意想象, 感悟诗歌

诗是语言的艺术, 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 故要欣赏诗歌, 必须发挥想象、联想。如教学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时, 通过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使影像、动画、声音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与诗人一起展开想象, 感悟诗歌所蕴涵的意境美, 由桃花盛开联想到“春江水暖”, 进而想象鸭群在春江中浮游嬉戏的欢快情景;由蒌蒿、芦苇联想到“河豚欲上”, 进而想象春天来了, 河豚也该逆流而上了……这样, 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的和谐。让学生在走进诗歌、理解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 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 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 以多变的形式, 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不但整体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还能将诗歌理解得更加透彻。比如在学过《宿建德江》后, 有位学生就这样写道:夕阳西下, “我”慢慢地划着小船停泊在烟雾迷蒙的沙洲边, 阵阵江风夹着丝丝凉意袭来。“我”站在船头不禁泛起思乡的愁绪。放眼远望, 空旷的原野没有边际,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低。俯身近看, 江水清澈, 圆圆的明月离我那么近, 仿佛日夜思念的亲人就在身旁。这种诗意化的表达, 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这一首诗歌的意境, 还能让学生弥久难忘, 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时也创造出了一种个人化的诗歌境界。

四、诗意延伸, 拓展升华

诗词教学应通过联系并赏读同类题材作品中的相关诗句, 去领略各有千秋的风格美。比如, 教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歌写的是游子思乡情怀, 诗意反复跳跃, 含蓄深沉, 既朴素自然, 又曲折有致。当赏读诗中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时, 为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怀, 我让学生在记忆中搜寻写思乡怀亲的诗句, 学生找出的诗句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通过类比, 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诗人在异乡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的心情。同时, 让学生课后去采集、品赏诸多写思乡的诗句, 学生不仅感受到一腔愁绪经过不同诗人的点染, 变得情态各异、生动感人, 还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样的延展互补, 学生扩大了知识面, 积累了知识面, 增强了对其他同类作品的品赏能力。

篇4:灵魂在“流观泛览”中诗意栖居

关键词:陶渊明 《读山海经》 “乐”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的思想极其复杂。他一方面有儒家的入世精神,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又深受老庄道家的出世思想的影响,同时又受佛教影响,重视对人生的参悟。陶渊明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想归隐。辞去彭泽令之后,他参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之后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生活。归园之后他写了许多田园诗。他的田园诗主要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以及躬耕陇亩的生活体验,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这是一个由仕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情景生动逼真,在农耕生活的描写背后,隐含着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以及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这种善于将田园生活诗意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意义和浓郁诗味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最为显著的艺术特色。

《读山海经》是一组组诗,共13首,一般认为,《读山海经》组诗属于“咏怀诗”,是诗人读《山海经》、《穆天子传》后有感而发,寄托诗人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读山海经》(其一)是组诗中的第一首,也被称为“序诗”。就这首“序诗”本身来看,带有陶渊明的田园诗味。这首诗写诗人归隐田园之后幽居自得、耕余读书之乐。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从开头至“吾亦爱吾庐”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写诗人的“归园田居之乐”;从“既耕亦已种”至结束是全诗的主体部分,写诗人的“耕余读书之乐”。

诗人写归园田居之乐,集中体现在“吾爱吾庐”上,即现在所说的“我爱我家”。 那么,“家”究竟有什么值得诗人“爱”的呢?在全诗开头的环境描写中,出现了田园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诗意化的景物意象:草木,绿树,小屋、小鸟等,所有这些意象在诗中营造了典型的田园氛围,使诗歌具有陶诗一贯的恬静风格。陶渊明在诗歌中,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家”本身的外在建筑特征以及内部的陈设、装潢等,但给我们每一位读者留下了和谐、温馨而又充满自然生机和活力的美好印象。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孟夏”和“长”点明草木得其天时而恣意纵横的动态生长过程,突出了草木繁茂旺盛的特点。诗人面对自然界如此自由健康、充满无限生命力的草木怎么不会引发对这种自由健康生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绕屋树扶疏”其神来之笔就在于一个“绕”字,它一方面写出了绿树环屋生长的情态,透露出自然无限的生机,让读者想象出树影婆娑婀娜的美好画面;另一方面,以动衬静,突出了田园的安谧,整句勾勒出宁静而富有生气的周边环境;与此同时,诗人与自然之间的那种亲近感油然而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众鸟欣有托”,字面上是说鸟儿遇此嘉木“欣然有托”,实际上想要传达的是作者得此家园而“吾爱吾庐”。此句看似写景,实则写自己选择“幽居自得”的生活方式后,精神得以安顿的快乐欣慰之情。如果说归园之前的诗人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那么如今的陶渊明终于实现了“鸟归林”、“鱼归渊”的美好愿望。陶渊明诗歌中的鸟常与树结合在一起,这种类型中的“鸟”是寻觅精神归宿的陶渊明本人的象征,而树木则是他最终精神家园的象征。田园能让诗人快乐的根本原因也在于诗人在这里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句诗既是全诗的诗眼,也是领悟诗人耕余读书之乐的关键句。那么诗人的耕余读书之乐具体表现在那几个方面呢?下面分别从读书的环境、读书的情形、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目的四个方面作进一步说明。

(一)读书环境:清幽宁静,远离嚣尘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这是描写诗人的读书环境。陶渊明的“家”或者说陶渊明的读书环境的最大特点在于“隔”。这是一个很有分量的动词。陶渊明的大量诗文中,都有“隔”的影子“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归园田居》其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以及《桃花源记》中那与世隔绝的田园世界等。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这个“隔”字?这个“隔”字里面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从上面所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是有意让自己从一个世俗的世界抽身出来,进入另一个理想的田园世界,这个田园世界的象征物就是一个小小的“家”。诗人把这理想的田园世界与世俗的世界隔离开来、隔绝开来,甚至要把自己封闭在田园世界中,这种隔绝很彻底,“颇回故人车”句大有老子“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总之,“隔”字至少蕴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说明诗人对清静无扰田园生活的热爱;二是隐含着诗人对世俗生活特别是官场生活的坚决否定,表现出诗人与世俗生活的决裂思想。那么我们又如何来评价陶渊明的“隔”呢?

“家”在陶渊明诗中固然有着封闭性的特点,家把作者跟世俗世界隔离开来,但这样的“家”同时具有开放性。为什么这么说呢?

陶渊明把自己封闭起来,为自己关闭了一扇世俗之门的同时也为自己打开一扇自然之门。陶渊明诗歌中的“家”已经不再是实实在在、有着固定空间的封闭“小屋”,在这里,“家”成了“自然”的同义语,有着无比的开放性。陶渊明在世俗社会、世俗官场这一“樊笼”以外,发现一个“天空任鸟飞”的自然宇宙。……在这样的“家”里,人与自然高度融合,浑然一体,陶渊明的灵魂得到放飞,精神得到自由。所以,陶渊明会在《归去来兮辞》中这么说:“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陶渊明的家虽是一个人的,却是别有洞天的,诗人在这样的“家”里,泛览群书焉能不乐?

(二)读书情形:高雅闲适,浪漫诗意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这两句诗中值得关注的一个字是“欢”。饮酒是陶渊明一生的嗜好,饮酒也成就了陶渊明流传千古的22首《饮酒》诗。在这首诗中,饮酒又与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人一边读书,一边享用着自制的美酒、自种的蔬菜,这是何等高雅、何等自得啊!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得到,陶渊明这两句诗中的每一个字,陶渊明每一个动作细节都自然流露出别样的幸福。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在一般诗人眼里,春雨是最惹人喜爱的。杜甫有《春夜喜雨》一诗,诗中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陶渊明的眼里,孟夏多情之雨决不亚于春雨,它滋润着诗人的心田。韩愈诗《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陶渊明看来,这微雨、好风同样给诗人的生活带来了自然界灵动的信息,这有风有雨、有树有木、有花有草的田园不也是“绝胜烟柳满皇都”吗?着实让人怜爱。诗人能在这微风细雨中读书,又是显得何等的诗意啊!这诗意不也具有“风声与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味道吗?

(三)读书目的:放飞灵魂,忘怀得失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陶渊明读书的目的很清楚、也很简单,就在于一个“乐”字。在低首抬头读书的顷刻之间,就能纵览宇宙的种种奥妙,这难道还不快乐吗?难道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而且透过全诗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的读书之“乐”并不在于读书本身的“乐”,他只是把读书作为隐居的一种乐趣,一种精神寄托。何以见得?我们不妨来看看陶渊明采用的读书方法。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陶渊明采用的读书方法是“流观泛览”,用陶渊明自己的话说即“不求甚解”。陶渊明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这种读书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注重会意。何为会意?会意就是要求读者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品的意,这种读书方法强调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读者对作品的领悟能力,参悟人生,与此同时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如果说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的话,那么,陶渊明的读书也有欧阳修的一点醉意吧!正如陶渊明式的弹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蓄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琴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晋书·陶潜传》)放飞灵魂,忘怀得失是陶渊明读书之乐的根本所在。

《读山海经》(其一)这首诗以“乐”字为核心,主要写诗人归隐田园之后归园田居之乐、耕余读书之乐,从中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人格和精神的不懈追求。就全诗而言,归园田居之乐、耕余读书之乐这两部分内容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如果说诗歌的上半部分要展示的是读书需要有一个“自然和平”的客观环境的话,诗歌的下半部分展示了读书更需“清雅安闲”的主观心境,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诗意读书的环境。在诗意化的读书环境中达到放飞灵魂、忘怀得失,最终使得自己的灵魂得到诗意栖居。

篇5:让灵魂诗意栖居

2月14日,两院院士、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建筑学家吴良镛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吴良镛一生中获得的最重要的荣誉。

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南京城南谢家祠。他名字中的“镛”,乃古乐器——奏乐时用来打节拍的一种大钟。父亲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强音。吴良镛从小爱好广泛,喜欢吟诗作画,读完《红楼梦》后,突发宏愿,希望将来也建造一座像大观园那样秀美的园林建筑。

1940年,吴良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大学里,吴良镛的才华很快显露,他发表在校刊上的文章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梁先生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便让他当自己的助手。得到梁思成先生的赏识,吴良镛欣喜不已,这也让他能有机会看到梁思成从国外带回的最新的建筑领域前沿资料,开阔了眼界。从此,梁先生成了吴良镛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

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荐下,吴良镛赴美留学深造。在美国求学期间,吴良镛深受沙里宁的器重。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沙里宁对弟子吴良镛不吝溢美之词:“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种称之为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来自于一般的人类文化发展,而且来自于中国实际生活的发展,一种新与旧的结合,基于中国自身的坚定不移的精神……”

1950年,正当吴良镛想继续深造时,忽然收到恩师梁思成的信函——“新中国急需建筑人才,见信速归!”吴良镛赶紧收拾行囊,回到祖国。归国后的吴良镛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执教,与恩师梁思成一样,他的刻苦勤奋也是出了名的。吴良镛学术思想前卫,讲课时妙语连珠;为人随和风趣,也很正派,亦师亦友,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平时生活也很朴素。

20世纪50年代初,针对建筑人才匮乏的问题,吴良镛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建筑专业要与建筑教育相结合,从而更有效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生力军。在吴良镛的努力下,清华建筑系人才辈出,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

改革开放后,高瞻远瞩的吴良镛提出了许多系统的设想与建议,一直致力于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之路。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进行旧城改造中,吴良镛也遇到了与恩师一样的困境,为保护北京历史遗迹四处奔走呼吁。为此,他对北京旧城区进行调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类四合院”的住房体系构想,这样既能满足民众现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老北京的建筑古韵。他的“有机更新”理念,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菊儿胡同改造中得以应用。在他看来,城市和人体一样,永远处于新陈代谢之中,应该保留相对完好的,逐步剔除破烂的没有文物价值的,但是新的建设要自觉地顺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剔旧。

吴良镛认为,北京的旧城改造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创造一种社会型住宅,因地制宜,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美观舒适的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风貌相吻合,做到两者相得益彰。按照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的理论改造完成的菊儿胡同今非昔比,白墙黛瓦,柳绿花红,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象,既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筑特色,又弥漫着现代生活气息,体现了吴良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成为北京危房改造中的典范之作。1993年,菊儿胡同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一位英国建筑评论家说:“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导借鉴意义。它既能保持城市历史底蕴,又能使城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新旧交融,相得益彰,开辟出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径。”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吴良镛从小受到《红楼梦》的影响,有从事建筑工作的人生理想。他父亲对他也有这样的期望,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强音。

B.本文选取了吴良镛人生中的一些片段,表现了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创造性、热爱祖国与人民的建筑学家的精神品质。

C.吴良镛在建筑方面的才华,得到梁思成的赏识,也得到世界建筑大师沙里宁的高度评价,沙里宁认为吴良镛身上有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代性的精神。

D.为了保护北京的古建筑,吴良镛不仅呼吁各方面重视历史遗迹,而且亲自调研,针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自己的科学见解,并得到实施。

E.吴良镛深受恩师梁思成的影响,工作刻苦勤奋,重视保护历史遗迹,因此菊儿胡同得以成功改造,并获得世界大奖。

8.世界建筑大师沙里宁赞美吴良镛,说他的工作有“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这种精神具体指什么?具体体现在吴良镛工作的哪些方面?(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何说“梁先生成了吴良镛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其实,在吴良镛的身上也体现着一种诗意的栖居。结合文中吴良镛的人生经历,谈谈哪些因素让他“诗意的栖居”。(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解析】 A项,“也有这样的期望”错,吴良镛的父亲对他的期望并没有具体到建筑方面;C项,“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代性的精神”错,由原文第四段可知“中国现代性的精神”来自于多个方面;E项,使得菊儿胡同成功改造的因素有很多,吴良镛的行为只是其中之一。

【答案】 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8.【解析】 “中国现代性的精神”指…独钟,并远赴美国留学深造,有较高造诣;其思想前卫,为人随和风趣,也很正派,生活朴素;设计理念时时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等。

篇6:在周庄,诗意栖居

周庄人的民居客栈

这里有枕水而居的老民居,在古镇生态保护下的民居客栈,正是领略周庄原生态民俗的去处。因为这里是周庄特色的家庭旅馆,有思想的周庄原住民们,把周庄的文化做到自己家里,把老房子腾出来,开客栈里,接待游客。在民居客栈里,住客可以跟原住民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活动。

有一位客栈的老板很有意思,他每天晚上请一位评弹演员到自己院子里做演出。住店的客人像原住民一样坐下来,喝喝茶,听听曲,就像在家里听自己专场的评弹演出,一种融入周庄的幸福与和谐的感觉瞬间强烈地被感受到。

民居客栈的代表之一,贞字系列客栈“贞固堂”寥寥4间客房,分布在古色古香的民居之中。穿过摆放着木桌和案几的前厅,用一把造型古朴的钥匙打开房门,雕花大床靠着东窗,对着一方天井,木质的桌椅散发着旧时的味道。这一瞬间,就会有原汁原味的感受。

周庄对民居客栈的重视,整合了客栈资源,打造“周庄人家”的品牌客栈,而原汁原味的周庄生活,成为民居客栈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支撑,

精雕细琢的文化客栈

文化、精品、特色等词语成了周庄树立住宿品牌的关键词。精品文化客栈贞丰轩客栈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特别注重融入周庄文化元素,将兰格画布、万三财文化等化为艺术品,将荷花、锦鲤等水乡文化元素装饰巧妙地在客房及院落、走廊,传递着轻松惬意的舒适感觉。贞丰轩还把相邻的“马晓晖二胡文化沙龙”纳入其功能体系中。此外,还引进和打造的还有“古琴雅集”、“摄影沙龙”、“古筝会所”等,形成周庄精品客栈打造的新模式、新特色等。

周庄还注重引进高端文化客栈入驻古镇区,花间堂•季香院花间堂的前身是周庄当地有名的大宅子―――戴宅,位于中市西街贞丰桥畔,始建于民国初年,由浙江商人戴氏三兄弟几经选址建设而成。坐北朝南,共五进,每幢四进二厢房,形成了前店有坊、下店上宅、深宅大院的水乡建筑格局。改建后的花间堂以经营周庄特色的高档休闲度假式客房为主,既有精品酒店的独特个性与管家式服务,又可尽情享受度假式的休闲写意。同时设有小型会议室、花间书苑、红酒吧、SPA等。花间堂把周庄人文植入客栈,与客人分享美与欢乐给游客带来不同的住宿感受。

篇7:诗意地栖居(推荐)

文 | 木之欲

你想象过自己如诗人一样在春的草坡上打滚放歌吗?这无关年龄、地位、财富、智慧、才华,但一定要有趣,要有一双发现情趣的慧眼!

俺们蠢蠢地存在,柔柔地裹胁在岁月的河流里,如一条软肿的虫。也许,你忙碌而辉煌,自我感觉真的很好;也许,你悠闲而平淡,一眼望过去直接可以看到生命的尽头。这并不妨碍你存在的本质——相对伟大的自然,你质朴得和空气、水、砂石无异,再怎么特别伟岸,终究会以坠落的姿态卑微地滑向大地的怀抱。

当你的骨肉和土壤大气融合,重归尘土,你会成为一枝花?一棵草?总之可以永生了,这才是生命的循环!

所以,栖居地对待人生的过程吧!不是定居,没有不朽,你坐过的凳,睡过的床又会换上不同的角色!睡一觉,住一段,临走了发现那呆过的旅馆客舍只是栖居的道具。难道住到水晶做的房子真的就可不朽?就可以拒绝腐烂循环的命运?

花在春天里开,也在春天里败。有春天就有花开花败,有花开花败,差不多就有春天,这真是不错的逻辑!

那么,你欢笑或痛苦,以什么样的表象坦露在那一望无垠的原野,如云飘在天,似风从田土掠过,你的感觉确实改变不了这里的丁点。

篇8: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课堂

什么是诗意?词典里这样阐述: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顾名思义,诗意的课堂,就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美。让语文教学多一些诗意,就要深入解读文本,参透文本之中的情感,文本之中的意味,就要让教师的情、学生的情、文本的情,三情相融;把语言的美、人性的美、形式的美、内涵的美,四美合一。

一、情满课堂,三情相融

“情是文之经”,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语文课本上入选的课文也不例外。要让语文课充满诗意,让语文“味”浓起来,我们的语文课就要富有情感,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这是由语文的人文性和情感因素决定的。

1. 教师动情在先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用真情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在激起学生情感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应该起到示范作用,对待有情感的文章如果淡漠处之,没有情感,那么学生就不可能动情,不可能受到语言和人物形象的感染。读《第一次抱母亲》必然会涌动对母亲的浓浓爱意;读《庐山的云雾》就会感受庐山的秀美壮丽;读《歌唱二小放牛郎》激起内心对英雄的崇敬;读《在大海中永生》激发对伟人的深情缅怀……让自己动情,然后才能让学生入情。

2. 学生披文入情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一种“对话”,是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互动。这需要老师怀情而教,学生动情去学,用浓郁的情感去触动学生平静或不平静的心,进行情感教育。教学时,老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吟咏,咀嚼文中语言的匠心之处,使学生产生出如闻其声,如见其貌的感觉,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那种境界。王菘舟老师教学《慈母情深》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这一句,老师创设情境:“听过震耳欲聋的声音吗?感觉是怎么样的?”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到听到这种声音是令人烦躁,感觉吵闹的。带着这种感觉再读书,自然就领会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母亲的工作环境如此的恶劣。

师:当噪声传来时,你烦,但我的母亲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到了秋天、冬天,我的母亲还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读:……

如此“一咏三叹”,更是推波助澜,让课堂激荡学生的情感、老师的激情。学生仿佛走进文本内核,来到梁晓声母亲的工作车间,听到了这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震耳欲聋噪声。真是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二、美溢课堂,四美合一

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只要潜心挖掘,并尽可能加以展现,都能够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诗意的语文课堂是美的,这份美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语言之美,吸引学生心灵

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语言的丰富性和动人的表现力。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语言美是创造美的氛围的第一要义。在教学中,教师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都应情不自禁、油然而生。如教学《思乡组诗》时,孙双金老师深情叙述:“天上的月亮好比是故乡,水中月亮是现在生活的地方,天上的月亮、水里的月亮互相思念。故乡是什么?故乡是白发的亲娘、故乡是儿时的伙伴;故乡是小桥流水、故乡是绵绵思量。”在老师浑厚动情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绵绵的乡愁,课堂弥漫着浓浓的乡思。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文章的体验进行情感的外化,巧妙地运用体态语言,通过自己丰富的表情给学生以直觉的体验,使学生沉浸在美的天地里。

2. 人性之美,体现和谐自然

诗意的课堂应是和谐自然的,师生处与同一平台。课堂上,老师应努力营造民主、轻松的氛围,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样的课堂,处处彰显人性的美。如有位教师执教《坐井观天》时,有位学生读句子:“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结结巴巴地,老师没有打断他的朗读,也没有刻意让他重读,只是让他说说这样读的理由,结果学生回答:因为这只青蛙呆在井底太久了,长时间没有说话,所以才会结巴。全场想起了掌声。这掌声是送给学生的,更是送给老师的。因为老师尊重每一位学生,课堂才会出现这样的和谐美。

3. 形式的美,营造美丽意境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像个万花桶,形式多样、自主的课堂张扬学生的个性;合作的课堂尽显学生的智慧;探究的课堂彰显学生的灵动;情境教学再现课文的情景、想象教学让学生自由翱翔……形式多样的课堂、丰富多样的教法,让学生在课堂各显身手,展示自己的才华。支玉恒老师执教《歌声》时,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自由提问,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充当学生的引领者。颇有“四两拨千斤”的味道,学生能够在合作中找到学习乐趣。

4. 内涵的美,提升学生价值

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是长河大浪淘沙而成精品,是历史上那些对历史现实进行过深邃思考,具有高度智慧的文化精英带给后代的心灵足迹。翻阅小语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蕴含着美: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伟气魄,有《庐山的云雾》的秀丽多姿,有《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的彭德怀、《闪光的金子》中的徐虎……它们就像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卷,向学生展现了千姿百态的世界。教学时,需要我们引领学生在文字中畅游,细细品味,发现文字中蕴涵的美、品位语言的美、人性的美……

上一篇: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外交部职能介绍下一篇:礼记一则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