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的变迁教案

2022-06-27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视机的变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电视机的变迁教案

《海陆的变迁》示范教案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要求:

.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3.通过大陆漂移一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教学准备:师:、图片、挂图

生:剪刀、白纸时安排:1时。

一、海陆是变迁的师:出示大连星海湾新旧图片。这两张图片反映的是大连哪一个旅游景点呢?生:星海广场。

师:新旧对比这里发生什么变化?生:海湾由人工填成了陆地。师:自然界中有没有这样的变化呢?出示材料(台湾海峡海底发现煤矿、喜马拉雅山顶发现海生动物化石)生:自然界也存在海陆变化。师:确实海陆是变迁的。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而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动态。(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生:(观察、分析、讨论)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机会总是垂青善于观察、思考的人。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阅读一下《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生:阅读。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过程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们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同学们都学过剪纸能否用这种剪纸的办法证明一下你的观点。生:讨论,用剪刀、白纸活动。师:巡视,指导。师:谁能把你们讨论的方法演示一下呢?生:上前演示。师:结合学生演示评价。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咱们同学做事也是一样,要注意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谁来介绍一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生:魏格纳最终为科学而献身。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生:认真观察,坚强意志品格。生:敢于怀疑,勇于实践。大陆漂移假说师:魏格纳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师: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生:分组讨论。生:以前没有大西洋,后来非洲、欧洲与南北美洲慢慢漂移开才形成大西洋。生:太平洋在逐渐缩小。师:太平洋将来命运会怎样呢?生:会消失。师:大家把书翻到教材第3页,谁能解释一下图2.16?生:以前南美洲和非洲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会出现古老地层吻合。师:看图2.17解释一下。生:因为它们原来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有相似的物种分布在不同的两个大洲。师: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生:讨论。生:煤是树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树是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说明南极大陆以前不在这里,而是在一个温暖多雨的地方,后来才漂移到这里的。师:所有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都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成立,魏格纳用生命代价收集证据,验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这给我们以很大启示,同学们前面讲得都很好。我们对大陆漂移假说探讨这么多还有什么怀疑么?生: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师:提得很好。大家回去后收集材料,下节我们一起讨论好吗?

三、板块的运动1.两大地震带: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师:出示世界地图,分别演示有关日本的地震、印度尼西亚的火山、美国的圣海伦斯火山、智利的火山文字或图片资料。师:我们刚才领略了几个国家著名的火山地震情况,这些国家分布在哪儿?生:太平洋沿岸。师:依次演示意大利的埃特纳火山、维苏维火山、庞培城,阿富汗及印度的地震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师:这几个国家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生: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一带。师:为什么地震、火山多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一喜马拉雅山一带?2.六大板块师:出示六大板块图。生:它们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师:哪些板块交界处?生: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生: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非洲板块。师:为什么在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师:做个小实验,四人一组,一只塑料瓶上漂浮2—3块薄泡沫板,挤压底部,发现什么现象?受到什么启示?生:四人一组,做实验、讨论。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生:四人做实验,讨论启示。生:①板块内部结实,板块交界处不结实,不稳定。②火山、地震集中于板块交界处。师:火山、地震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生:①山崩地裂;②房屋倒塌;③桥梁断裂:④形成湖泊、温泉,旅游,疗养。师:人们可上天揽月,遨游太空,却不能人地三尺,研究究竟,那么,如何预报地震、火山?生:民间总结的震前预兆知识;生:仪器测量;生:现代仪器的使用;师:演示各种仪器。师:随着科技的发展,将会有更先进的仪器为人类造福。3.两大山系:

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师:出示有关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的有关图片、文字材料。师: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如此年轻雄伟,科迪勒拉山系如此狭长,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师:用两手挤压两本厚书,会发生什么现象?再挤压一本书,会发生什么现象?生:①两书交界处隆起;②两书交界处凹陷;③一本书也会发生隆起和凹陷。师:板块受挤压会怎样?生:形成山地、洼地、海沟或其他。师: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小组讨论:根据图中箭头表示,试着用板块运动分析阿尔卑斯山一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红海的形成原因。生:分组讨论师:巡回了解讨论情况。生:阿尔卑斯山一喜马拉雅山系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的。生: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生:红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反运动形成的。师:演示喜马拉雅山和红海的形成过程图。师:正是地壳板块的张裂运动和碰撞挤压运动,才使地球表面形成千奇百怪的不同形态。师:千奇百怪的形态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有什么证据?生:不是的,喜马拉雅山在不断长高;红海在不断扩大;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师:这是为什么?生:地壳板块在不停地运动着。师:是的,20世纪60年代,地理科学家研究表明,地球表面并不是由一整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而且,板块是运动的,由板块运动引发了大陆漂移,形成今天这样的地表形态。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生:

第二篇: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 走进新时代教案

【课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

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创作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特征,并能作出简要的概述。

2、认识几位当代作曲家,了解其主要作品。

3、熟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音乐主题。

4、感受了解中国新音乐的多 【课 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 【学 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创作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特征,并能作出简要的概述。

2、认识几位当代作曲家,了解其主要作品。

3、熟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音乐主题。

4、感受了解中国新音乐的多样性风格,并能进一步关注中国新音乐的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当代作曲家及作品、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作品的多样性风格及多元化发展特征 【预习导学】

一、《百年沧桑》之《南海渔歌》

【背景搜寻】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经历了百年风云之后,香港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朱践耳的交响诗《百年沧桑》就是为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而创作的。它完成于1996年,同年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等单位主办的“迎接97香港回归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的金奖。

作曲家在总谱的首页上写下这样的题记:帝国主义的炮舰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给中国人带来了屈辱和困难,由此,激发了人民的觉醒。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坚持斗争,走过了一条从斗争到最后胜利的漫长道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存! 这段文字,为我们听赏和理解这部长达22分钟的大型作品,提供了线索和依据。根据音乐的结构和情绪的转换,可以分为入侵—苦难—觉醒— 挖掘你的潜能 铸造巨大的成功 成功源于合作

抗争—胜利、欢庆五个段落。整部作品,用交响音乐的艺术形式,高度地概括了中国近一百多年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脉络。

【音乐分析】这一部分分为引子、呈示部、中段、再现段、尾声。

引子:富于东南沿海音乐特点的十面锣在钟琴、钢琴、竖琴等配合下,敲响了欢庆的节奏,音乐显得清新秀丽。经过浴血斗争取得胜利的中国人民,心中洋溢的喜悦之情表达的真切而美好。

呈示段:乐队激情的演奏出明亮、优美的《南海渔歌》主题。 中段:仿佛是对过去的再一次追忆,曲调抒情。 再现段:是第一段的移调再现,情绪更为饱满。

尾声:打击乐器奏出行进式的节奏,管弦乐奏出了号角般的不断上升的音调,仿佛象征着中国人民迈着有力的步伐,向着统一和更加繁荣富强的美好明天不断前进。

二、《东方红日》

【背景搜寻】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精心策划下,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的大型交响曲《东方红日》,被委约由中央音乐学院郭文景教授创作。2002年10月17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的《东方红日》大型交响音乐会上,由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首演此作品。郭文景认为,他写的是一部“中国20世纪风云激荡的革命斗争史”。他说,在很多人心里都有很强的“英雄情结”。都充满了对英雄的向往、崇敬和赞美,对改变本民族历史和国家命运的英雄尤其如此。这部作品以交响乐的艺术表现手法,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所走过的8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光辉业绩,表达了中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抒发了人民群众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表现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在中

弘扬你的个性 描绘不凡的人生 领先来自争锋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豪迈精神。

【音乐分析】这部交响曲,在采用《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国歌》作为素材进行交响乐处理的同时,按照中国人的欣赏趣味,尽量保持乐曲旋律的完整性。交响乐本身是从西方传进来的,是西方音乐的陈述方式。它的特征是以短小的创作动机,如同一枚石子激起水中的涟漪一样,不断的重复、变换、走行向纵深。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与之不同,中国的乐曲是线性的。这部交响乐中有意表留了乐曲的完整形式,而没有将之揉碎,同时还补充写作了一些别的主题作为扩充,以增加交响乐的厚度及丰富感。

前面三个乐章主要的是歌颂三代领导人。第四乐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 歌颂对象,那就是中国人民。第一乐章《日出》用《东方红》的旋律来歌颂毛泽东;第二乐章《春天》用《春天的故事》的旋律来讴歌邓小平;第三乐章《新时代》用的则是《走进新时代》的旋律来颂扬江泽民;而第四乐章《伟大复兴》,用的则是《国歌》的旋律,以此来表现中国人民的精神。第四乐章在用《国歌》的旋律时做了改变,选择了古典音乐中的经典形式——帕萨卡利亚,把二拍子的《国歌》写成了三拍子的庄严地萨拉班,像巨人的脚步一样。

三、《大漠之夜》

【背景搜寻】在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音乐作品评奖中,我国著名作曲家、吉林艺术学院教授尚德义创作的混声四部合唱《大漠之夜》(邵永强词)在声乐作品中一举夺魁。 【音乐分析】作品以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作为艺术形象,刻画了在无边的沙漠的夜晚,一队骆驼在穿行的景象。,这大概是骆驼行进的速度,始终给人以骆驼行进的真实感。钢琴模仿驼铃、或单音、或不同音位的小二度,清脆悦耳,形成不可或缺的音响、意境背景,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引子部分中,女高音悠长连贯的“啊”,男高音唱答句,仿佛漫漫长夜。四个声部混声唱空五度和四度的长音,表现出沙漠的空旷辽远。呈示段:男声部轻声开始,然后各个声部逐渐的加入,音色、音响逐渐的加浓,体现出驼队由远而近的意境。中段:这一段是骆驼的颂歌,钢琴左右手轮流演奏琶音,仍然伴有驼铃声,歌唱的旋律很有光彩,热情的歌颂了骆驼的品质,实际上是借此比喻社会的建设者。女声部演唱空六度或空五度“啊”,男声部唱答句,是沙漠里闪烁的光芒,是对骆驼精神的由衷赞扬。再现段:再现了呈示段的主题。之后,合唱队分六个声部唱空五度和空四度的长音“啊”,音响逐渐减弱,驼队由近而远。

四、《多耶二号》

“多耶”是一种古老的广西侗族传统舞蹈形式,由领唱者喊唱出现编的歌词(曲调与节奏都是即兴的),其他人围成圈慢步舞蹈,并且一齐唱和“呀多耶”。1980年陈怡随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生到广西采风,受到侗族同胞跳多耶舞的欢迎,萌生了创作的契机。1984年,陈怡创作了钢琴曲 弘扬你的个性 描绘不凡的人生 领先来自争锋

----------------------------《多耶》,1985年获得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比赛的一等奖,并被选为1994年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曲目。1985年又创作室内管弦乐《多耶》。1987年,应中央乐团指挥陈佐湟的委约,取原素材再作大型管弦乐队版的《多耶第二号》,色彩更为丰富,气氛更热烈。 三部作品在国内首演之后,多次被美国钢琴家、香港交响乐团、英国BBC爱乐乐团等在各地进行演奏,并且获得听众的好评。美国报纸称赞陈怡的大型管弦乐队版的《多耶第二号》“是一部经过深思熟虑与琢磨的充满朝气与表情的作品”;“是远离于怯弱的音乐,它将明快的信息由一条感官的热线传递给每一位热烈响应着的音乐家”;“成功在于它的幽默,创作性和它的无拘无束的自由”。

五、《水调歌头》

【背景搜寻】是陈其钢1991年应荷兰新音乐团委约而作的一首男声与室内乐队的作品。作品中的男声唱词全部来自宋朝苏轼为中秋而作的名篇《水调歌头》,因此,很多时候国内的听众习惯把这首音乐作品叫做《水调歌头》。作曲家在对自己作品的诠释中说,他并不是在用他的音乐再现宋词的情境,而只是借这篇词抒发作曲家个人在当时特殊的生活遭遇中的一些特殊感受。尽管如此,仍然让人感到,这首以鲜明的现代作曲手法创作的音乐表现出的情境与苏轼的词竟然如此相似。 【练习】

1、《百年沧桑》这首作品的体裁是 ,是为 而作。

2、《东方红日》的曲作家是 ,作品体裁是 。 挖掘你的潜能 铸造巨大的成功 成功源于合作

3、《水调歌头》是宋朝诗人 词,作品的体裁是 。 【导学过程】 【课前准备】

1、 收集有关苏轼及其词作《水调歌头》的相关资料以及不同版本的音乐作品。

2、 寻找一首新时代特色的歌(乐)曲,与老师分享。 【新课学习】

(一)《南海渔歌》

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

1、《南海渔歌》音乐大致分为几部分?

2、乐曲中你最喜欢那段音乐,为什么?

3、乐曲运用了那些乐器来演奏?

4、乐曲反映了什么题材内容?

3、【哼唱音乐主题】哼唱南海渔歌主题

(二)《东方红日》

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

1、作品中各乐章选用的歌曲的曲名是什么?

2、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大漠之夜》

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 弘扬你的个性 描绘不凡的人生 领先来自争锋

1、听辨合唱的形式

2、找出合唱中最喜欢的一段

3、讨论:《大漠之夜》在合唱与伴奏上有什么特点?

3、【学唱】学唱一段自己最喜欢的片段

(四)《多耶》

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

1、谈谈对音乐的印象

2、乐曲中运用了哪些乐器演奏?

3、讨论:乐曲表现了什么?

4、评论:这部音乐作品为什么会走出国门受到外国人民的好评和喜爱?

(五)《水调歌头》

1、【自主学习】根据预习,了解作曲家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欣赏讨论】播放音乐

1、听辨:这首歌曲有什么重要的特色?

2、谈谈自己对词作的理解,想象出苏轼创作时的心境与情境

3、【完整欣赏】聆听体现特色的片段

1、模仿歌曲中最感动你的一句,进一步感受、体验音乐

2、引导评论:“吟诵式”的作品表现了作曲家的个性与哪些方面的创新?

3、谈谈你对词作和三个音乐版本演绎的看法。 挖掘你的潜能 铸造巨大的成功 成功源于合作 【活动与创编】

试比较《多耶》中的主题音调在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性格。 侗歌 京调 【布置作业】

通过本单元学习,请就音乐与时代的关系,写下你的理解和体会。

第三篇:北师大版第11课_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学设计:红城中学 杨碧娟

课程标准

知道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学习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并分析其原因

3、学习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和中山装、旗袍的基本知识,尝试通过服饰的变化了解社会的变化

4、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逐步形成以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查阅、搜集有关资料、图片、影视录像、旧服饰,并将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加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多途径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点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编辑本组的研究成果,并分组陈述、讲解,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及网络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人类的生活必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和电影,以及受西方影响发生的剪发辫、改称呼和服饰等变化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2、我国的旗袍在今天世界服饰界占有重要地位,说明了人类对美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照相、电影的出现以及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等社会生活的表现。难点是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尝试从服饰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这一课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剪发辫、改称呼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时会有难度,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讲解。 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中,有不少学生是实践活动组的成员,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让他们去探究与本课内容中与实践活动的相关知识,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二的学生基本上已经能使用网络查询和下载资料,90%的学生已经能使用Word、WPS、以及PowerPoint等编辑和制作学习课件,但不是很熟练,但学生善于表现的个性和急于探究的心理,使他们对网络教学有浓厚的兴趣。 教师准备

制作校园历史网站,将大量与本课有关的文字、图片、电影等编入网站,便于学生查询和使用。 学生准备:

1、利用各种资源(旧服饰、老照片,或图书《老照片》、《百年中国》、《旧中国大博览》)等书籍和资料,或借助互联网,以及观看相应的影视作品如(《西洋镜》、《定军山》等),搜集与本课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加工,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采访社区的老人,了解当时社会变迁情况。

3、制作展示研究成果所用的课件,存入软盘或者U盘,以便在课堂微机上使用。 教学方法:

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本课采用网络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确定研究目标、亲自动手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制作课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适当给予点拨。

板书设计:

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照相的出现

发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 传入: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

作用:为当时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瞬间,更为后人提 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二,电影的出现

诞生:1895年,诞生于法国

传入: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 发展:1905年,中国人拍摄《定军山》,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

三,习俗的变化

原因:辛亥革命后,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表现:剪发辫,改称呼 四,服饰的变化

原因: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

表现:西装,中山装,高领服装,旗袍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照相吗?喜欢看电影吗?你们知道照相和电影是什么时候传人我们中国的吗? 学生: A:喜欢 B:不喜欢

教师:不管你们喜不喜欢,现在的照相和电影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必须的一部分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出示图1)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几张图片,想一想:人们怎样留下记录?(出示图2,3) 学生:照片和影片

教师:对了,现在我们来学习“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出示图4),这是早期的照相机,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达盖尔偶尔发现碘化银具有感光的性能,而且碘化银的潜像可以在水银蒸汽下显示出来,这样他便发明了照相术,19世纪40年代传人中国,照相术在清朝的宫廷十分盛行,慈禧太后、末代皇帝溥仪和末代皇后婉容等都十分喜欢拍照片。特别是慈禧太后,她一生共留下七八百张照片,其中有生活照,也有化妆照,她有自己专门的照相师--裕勋龄(附裕勋龄人物像),她对摄影术的好奇,使我们看到了慈禧太后晚年的生活。不久,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有了照相馆,拍照留影逐步融入社会生活。 照相的传入和运用,和正在发生着巨变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同步,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它锁定的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段,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证据,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出示图5,6,7)。我们想一想:照相的传人为我们带来什么改变呢?

学生:为当时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瞬间,更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出示图8) 教师: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发明电影,一年后传人中国,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反映“西洋影戏”,1905年,在北京开丰泰照相馆的沈阳人任景丰找到当时的著名演员谭鑫培拍摄了《定军山》,这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中国的电影事业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萌芽时期,1917年,我国有了第一所自己的电影企业——“商务印书馆影片部”,到了30年代,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1931年,还诞生了我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同期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和电影作品,《渔光曲》这是一个渔民家庭的悲惨故事。故事发生在旧中国东海渔村一个贫苦善良的渔民家里。他叫徐福,被渔霸欺压剥削得一贫如洗。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他的妻子生下了双胞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徐福到海上打鱼,不幸葬身大海。父亲早亡的小猫、小猴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租何家船以捕鱼为生。因军阀混战,生计无法维持。后来,小猴不幸受重伤,在姐姐凄婉的《渔光曲》歌声中死去。

《渔光曲》于1934年6月在上海公映后,连映3个月,造成轰动效应。主题歌《渔光曲》十几万张唱片一抢而空。 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从而使本片编导蔡楚生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电影艺术家。

很快,电影就深入内地,普及开来。这就是北京早期的电影放映场所之一──西单文明茶园。它是北京第一个允许女子进入的戏园。(出示图9,10,11,12) 生活习俗的改变

1.剪辫令----民国初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的关于全国男子剪去辫子的法令,规定所有男子自法令颁布日起20天内一律剪去辫子,逾期不执行者,以违法论罪。这个法令所到之处,掀起了巨大的剪辫浪潮,拖在中国男人脑后长长的辫子最终被剪掉了。(图13,14) 想一想:中国人没留辫子前是什么发型?为什么说剪辫子成了革命的标志?(图15)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发辫的由来----中国古代的人们笃信儒家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教训,男子与女子一样蓄发不剪,或披散于肩,或束于发顶,这种汉民族的风俗经历了四千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周边的少数民族,有剃掉一部分,留一部分蓄辫的。宋朝时的金人是剃掉头顶发,编辫垂肩。满人的发式就是同金人一致的,因为他们同出于女真族。清军入关后,为了铲除汉人的民族意识,清王朝以“天下一家,君犹父也,父子一体,岂容违异”为由,于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剃发令,全国男子一律剃发留辫。当时这个法令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但这些反对最终都失败了。天长日久,人们剃发蓄辫成了习惯,拖在脑后的一条长长的辫子就成了清朝国民外貌的最大特点。 2. 孙大总统令:革除旧有称呼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令内务部通知各官署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称:官厅为治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治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来恶称。民国还制定新礼制以鞠躬礼为主。(图16,17) 服饰的变化

1. 西服----西服最初是欧洲人的传统服饰,后来在近代传入中国。其基本样式为翻领、前襟有扣、袖口有扣、长至臀下。但是,它也有变化发展,如前襟有双排扣或单排扣,下摆或直角或圆角,领子或大或小。西服设计合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服已经在中国城市中十分盛行了,解放之后,由于西服有资本主义之嫌,长期在中国社会中消失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社会与世界的接轨,西服再次在中国盛行开来。

2. 中山装----是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为革命党人设计的新款服装,他借鉴英国式猎装并对传统服装改良的产物,具备好看、实用、方便等优点,经孙中山提倡,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在服装上的改革精神,人们把这种服装叫中山装。民国十八年制定宪法时,中山装被定为礼服。中山装是传统与时代的完美结合,从此成为中国男子的典型服装,并且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山装一直是中国男子日常服饰和正规服饰的代表。(图18)

3. 旗袍----旗袍是属于“长袍”类的女装,是由远古秦汉时代的“深衣”演绎而来的,历经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演变与发展,起先是指男女通用的长袍,后来到了近代就成为女子的专利了。清朝时的旗袍宽大、平直,长可至足,而且多用绣花滚边修饰。到了20世纪20年代,辛亥风暴推翻了封建王朝,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和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加之受外来服饰的影响,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新式旗袍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美。旗袍的长度变短,腰身收紧,领子变高并且系扣,线条分明,成为极有东方女性端庄典雅、含蓄风范的改良旗袍。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附图片:摄于1916年的身着时髦的新式高领女装的女学生;摄于1921年的新女性的照片)尤其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全国效仿,几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在传统与现代的思想潮流碰撞中,旗袍越来越贴近时代和生活,变得经济便利、美观适体。深受中国女性的喜爱, 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服饰,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40年代省去了复杂的装饰,旗袍更加简洁、轻便、适体,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着,在全国十分流行,成为城镇女性日常用装。旗袍的种类和款式很多,有单旗袍、夹旗袍、棉旗袍,有长袖旗袍、短袖旗袍、无袖旗袍,有高领旗袍、矮领旗袍、无领旗袍,有长旗袍、短旗袍,等等。另外还可以在外面套毛衣、马甲、西服上衣等,搭配灵活多样。这种中西融合的典雅的旗袍,成为中华民族女子服饰的代表。(图19——27)

讨论: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

师生一起总结全课: 一,照相的出现

发明:19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 传入: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

作用:为当时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瞬间,更为后人提 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二,电影的出现

诞生:1895年,诞生于法国

传入: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 发展:1905年,中国人拍摄《定军山》,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

三,习俗的变化

原因:辛亥革命后,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表现:剪发辫,改称呼 四,服饰的变化

原因: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

表现:西装,中山装,高领服装,旗袍

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新的历史课程理念,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较为准确的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在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和突破上,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又考虑了初中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手段采用上注重了适当和便于操作的原则;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注重了灵活性。

在本节课中,教师能正确地评估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学习水平,使历史课堂教学信息难易程度适当,多数学生经努力都可以接受。这样,既不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厌学心理,又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智能的发展。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主导的教师,其任务并不在于把教材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平铺直叙、完整无损地讲给学生,而在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师生共同活动,深入发掘教材内涵,提炼重点和难点,将其外化成一个又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通过一定的逻辑程序,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加以解决。这些启发性问题,可使学生积极思索,对开拓其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大有裨益。此外,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发现问题,让这些问题有机地契入我们的课堂,迅速地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对反馈信息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矫正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本节课堂观察、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和学习气氛等来看,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设置大量的情景。历史是有趣的,但是历史教材本身作为教育的载体是枯燥的。要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历史情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从感知历史发展到感悟历史,实现情感的升华和价值观的提炼。我设计的几个历史情境,使课堂增色不少,它大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近代,让他们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体验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情境激发兴趣,这是本课成功的保障。此外,本节课的成功之处还表现为促进学生基于问题的学习,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进一步发掘与本课相关的更深层次的隐性知识,也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本节教学仍然有它不足之处。如:学生搜集资料较多,由于课堂时间关系,未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后面设计的内容较杂,教学流程不够流畅,让学生认识还不深刻,这将促使我在以后教学中去探索、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

第四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中国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进步。培养学生用视频、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安排学生采访或社会调查,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为第一手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制度,数据。用数字有力说服,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的胜利,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交通、通信的进步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情景创设、讲授法、问题导学、课件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1世纪的中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与在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联系,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课我们将具体了解这些变化。

(二)、新课讲授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2、衣: 从买衣凭布票,色彩、样式单一到衣着丰富多彩。

衣: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改革开放后:布票

90年代以来

(2)食:从食物比较单一到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

食:改革开放前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粮票”改革开放后北京的粗粮票(买玉米面)米票(可以买大米)

(3)住:改革开放前,人们住房比较拥挤,改革开放后,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装修和居住环境改善。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油票(可以买食用油)改革开放前

(4)行:改革开放前是自行车,改革开放后,接亲使用轿车。

便捷的高速公路民航飞机自行车潮

(5)用:改革开放以前是四大件——三转一响,改革开放后是新四件。

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电脑住房电话手表 汽车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物质供应严重匮乏,限制了人们提高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物质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一)交通

1.图片展示:

材料一:

中国高铁

材料二:到2016年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12.4万公里,特别是高铁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高铁的运营里程已经达到2.2万公里,运营里程占到全世界高铁总量的65%左右。

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行驶中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2016年,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

2、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通信

1.图片展示:

2.改革开放后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迅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3.引导学生思考:通信事业发展的影响? 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课堂总结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交通、通信体系完善了。而这些巨大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拼搏,是老一代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伟大梦想的实现,也是我们继续阔步前进的起点和基础。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文化强国梦,经济富民梦,也是民族复兴梦,中国梦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精神追求!

(四)、课堂练习:

1.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景象有(

)

①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

③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 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通讯手段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

3、改革开放前,我国发行布票、粮票和油票的根本原因是( )

A.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B.防止人口流动

C.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严重匮乏 D.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

(五)、板书设计

丰富多彩营养均衡休闲娱乐电信网络

(六)、教学反思

第五篇:电视机的变化教案

——《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惠农区燕子墩学校 胡海玲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大家对生活中各种物品越来越要求多样化和便利化。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消费需要,工农业生产也要不断完善、改进和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工农业生产就是在这样一种关系中相互促进着,即生产必须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的生活需求又促进着生产的发展。让学生从小认识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有利于他们认识和适应社会。同时,让他们明白人类的生产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人们生活的改进依赖于什么。

本课教材就是在这样的意图下建构起来的。教材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引发学生思考产品为什么会不断更新,从中发现产品的更新是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而变化的,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教材设计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总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生活的经验和需求,自主设计,实践创造。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认识生活中电视机的发展变化,认识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能力目标:通过调查发现生活中产品的不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有设计、更新产品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并进行简单的设计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祖国不断强大,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理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产品更新、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当孩子在生活中发现产品不足时,能进行简单设计去解决问题。

(四)教材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时:本课预计2课时

二、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从出现电视机到现在的高清等离子电视变化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等形式从出现电视机到现在的高清等离子电视变化进行小调查。

2.让学生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自己熟悉的产品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

3.问问父母或产品销售人员,这些产品为什么会不断变化更新。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课在教法与学法设计上尽可能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目的是使学生从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向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转变。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本节课我便在变化上做文章,上课时,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同学们从你们上学到四年级,你们能说说学校的变化吗?”(板书:变化)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层面展现学校的变化。接着我将及时引入本课主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小到我们的集体,大到社会、国家,在每个时期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交流、研究我们生活中的“变化”问题。首先我们先来研究研究电视机的发展变化。”(板书:从电视机说起)

(二)新授部分:

活动一 找一找电视机的变化

1.在课前我们就针对电视机做了一个调查,收获一定不小吧,(交流要求:你是从哪些方面调查的?怎样调查<调查的方法是什么>?通过调查有什么感受?)

现在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的收获吧!(学生分小组交流调查结果,师巡视和学生一起交流)

电视机是我们每一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件物品,学生对它再熟悉不过了,课前我让学生回家询问家长调查一下自己家的电视机是否进行过更换,什么原因,及更换的时间、款式和功能。上课后我首先会让他们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调查情况有的会很详细,有的简单,但对电视机的变化都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并随机问学生通过调查有什么感受?

(板书有关话题:生活需要、科技发展、生活水平)

这样从儿童的家庭生活手入,让学生通过自己亲眼所见的、调查得出的知识来说说电视机的变化,会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说自家的变化,也能激起孩子们的自豪感。

2.你们家换过电视机吗?那么你们家换的是什么电视机呢?又是因为什么换电视机的呢?是现在这个电视机好呢?还是以前的好?但你想过没有以后还会换吗?

3.大家可知道我们最早用的电视机是什么样的吗?你们家里有吗?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4.根据同学们的调查情况和课堂上的交流回报,我估计学生受年龄和地域(我校地处农村,大部分学生无法上网)情况的影响,无法真正体现电视机的发展变化,于是我根据情况向学生介绍我家的电视机更换情况。“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像你们这样大时,家里只有一台黑白的14寸小电视机。(课件)频道要用旋钮,搜索节目还要用天线控制,有时候信号不好,什么也看不清。你们猜猜老师当时收看这台电视的心情怎么样?(学生众说纷纭,多数猜一定是不高兴。)其实老师当时还高兴得很呢!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一台电视收看就已经很满足了!不过渐渐地,我也像你们刚才说的那样,渴望能有一台色彩更鲜艳,收看更便捷的电视机。终于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家里新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还是日本原装的那,听爸妈说还很难买那!,大家再猜猜,我这回又是怎么想的?(学生又猜错了)为什么?是呀,还想看更好的呢!”教师幽默、风趣的谈话方式,使课堂轻松愉悦。

5.知识拓展

(1)多媒体课件展示电视机的发展史,从黑白电视机、到彩色电视机、到大屏幕电视、到低辐射电视、到高清晰度电视等。让学生感受到电视机的发展变化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又会课件出示环保的低辐射电视机——不伤眼睛的液晶电视机,还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等离子电视机、即将大量投入市场的3D电视机、惹人喜爱的卡通电视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电视机的变化)

(2)你所看见的电视机,哪些地方还需改进?(让学生通过对电视机的发展变化想象未来的电视机的变化方向)

(3)你设想的电视机是否会产生?为什么?(让学生通过争论发现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在不断的变化)

(4)学生通过了解之后,很自然地会发现产品的更新是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而变化的,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我趁热打铁问:刚才咱们说了这么多关于电视机的话题,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呢?(结合板书谈感受:生活需要、科技发展、生活水平)

6.学生的感受不会很全面,教师及时的进行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了,这样就促进人们产生很多新的需求,新的需求又会促进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板书箭头)为了引入下一环节,我会很自然的拿起桌上的一个小杯子说:今天出门,为了携带方便,我就带了这么一个轻巧又不易损坏又不漏水的塑料旅行杯,多方便呀!同学们,你们有吗?拿出来?这真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创造!(板书:需要 创造)

【设计意图】:从黑、旧——等离子电视机。体现生活需要、科技发展、生活水平。

活动二:寻找身边其他方面的变化

1.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第一小组从我们生活中穿衣服变化谈,第二小组从吃的方面谈,第三小组从住房方面谈,第四小组从出行工具方面谈。(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何从电视上或网络上了解的情况交流)

2.结合自己从上学到四年级学校情况发生的变化。(从学校的合并,教学楼的建成,免费车接车送,语音室的投入使用等方面交流)

3.小组讨论产品为什么会不断变化。除了这些东西在越变越好外,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在发生变化呢?小组讨论讨论,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发现(学生开始讨论,教师积极参与和学生共同讨论)学生说自己所发现的东西。

因为课前我都让孩子们做过调查,所以他们在小组交流及班级汇报中一定能够很快地说出来。此环节目的在于通过感受周围事物的变化,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发明。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其他事物的变化进一步体现生活需要、科技发展、生活水平。

活动三:“金点子”行动

1.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的经验,列举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产品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怎样改进?(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小组内讨论,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

3.每个学生根据小组的反馈意见,对自己的设想进行修改。

这一活动是一个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环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设计出更方便于生活的日常用品,也会梦想自己的创意能成为现实,热爱科学,努力学习良好氛围油然而生。我也会及时评价与总结:从同学们的创意里,我深受启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小发明家小设计师正在冉冉升起!这样把大家把你们的金点子贴在这张爱心卡上,我下课粘到学校宣传栏里,让全校同学一起分享。这是学生们的尽头会更足,使课堂学习气氛达到高潮。

总结:

同学们很会发现,说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通过了解电视机的发展变化,知道了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发展变化了。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把你想说的写在教材“我的总结”栏目里!

四、板书设计

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创造

生活需求 科技发展

社会进步

【设计意图】:

1.突出重点难点,形成知识结构

2.引导学生学习思路,便于探求

五、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

(一)预测教学过程的成功之处及原因

1.本节课我力求避免讲大道理,学生回答内容紧紧围绕生活实际,特别注重课堂平等的学习氛围的创设,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并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教学内容层层递进,能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二)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足

1.本课的教学毕竟是以学生的信息收集、汇报,课堂上以多媒体的展示为主,学生观察。若教学此类内容,有实物展示,教学效果会更佳。

2.学生年龄小,对较早的电视机认识不够,从收集的材料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预设改进的思想

1.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让活动的开展从生活中的素材入手。

2.教师的准备尽最大努力到位,让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基础上开展活动。

上一篇:电视与新媒体融合下一篇:导师对研究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