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分配制度

2024-05-03

盈余分配制度(共8篇)

篇1:盈余分配制度

福农村顺平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

盈余分配制度

盈余分配是合作社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和发展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专业合作社在沟通农户与市场的联系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而合作社的盈余直接影响到合作社成员的切身利益和合作社组织的稳定性。因此,年终按要求规范盈余分配尤为重要。

一、盈余分配的要求及顺序

合作社经营所产生的剩余,称之为盈余。可分配盈余是在弥补亏损,可供当年分配的那部分盈余。《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在弥补亏损后的当年盈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可分配盈余按照下列规定返还或者分配给成员,具体分配办法按照章程规定或者经成员大会决议确定:按成员与本社的入股(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

(二)按前项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作为合作社运营使用的流动资金。

合作社在进行盈余分配前,首先应编制盈余分配方案,方案应详细规定各分配项目及其分配比例。盈余分配方案必须经合作社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必须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其次,应做好分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清理有关财产,结清有关账目,以保证分配及时兑现,确保分配工作的顺利完成。

合作社的可供分配的盈余,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配:(1)弥补上年亏损。主要是弥补上年亏损额。(2)提取应付盈余返还。应付盈余返还是指合作社可分配盈余中应返还给成员的金额。可分配盈余是指合作社在弥补亏损后的当年盈余。现行财会制度规定,应付盈余返还按成员与本社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成员的金额,返还给成员的盈余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具体返还办法按照合作社章程规定或者经成员大会决议确定。

(4)按前项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作为合作社运营使用的流动资金。

二、实施方案

1、关于入股:①股份为1万元/股,农户以所占用土地入股,价格为4.2万元/亩计算所占股比,公司见收益后,农户土地价格按照当地镇政府当年土地征收最高价重新计算;②福农村村委按1万元/股入股,上不封顶;③村组外有意向入股人员最低入股金额限定10万元占股10股,且所入股份不得超过土地关组所有股东所占股份之和,不论公司是否见收益,不得退股。

2、以福农村村民委员会、顺平渔业公司所获得的项目资金,资金全部投入公司运转操作,福农村委占股份55%,土地关组占股45%;若项目资金需还付利息,则利息由福农村委承担,土地关组承担福农村全村在档贫困户按300元/户〃年的资金帮扶的责任,以项目款到账日期为准开始计算;若不需还付利息,则土地关组对福农村全村贫困户的资金帮扶责任自动取消。

3、公司至成立之日起3年内,公司以300元/亩〃年的价格付给所占用土地的农户作为生活补助款,3年后自动取消补助款的发放,农户以所占股比多少,按公司效益进行分配。

4、全村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279户,一户一产业入股贫困户279户,各户入股1000元,所占股比0.1股,入股后,在公司未倒闭(申请破产时)之前,不能转让(可以按法定的继承关系进行继承);在前三年公司未盈利之前,可享受300元/户·年的生产发展金,三年后按入股所占股比进行分红;

篇2:盈余分配制度

社员盈余分配制度

一、分配对象。参加盈余分配的人员为持有本社《社员证》的社员。

二、分配核算。合作社在进行年终盈余分配工作以前,财务人员要做好财物清查,准确核算全年的收入、成本、费用和盈余,清理资产和债权、债务。财务核算结束后,向理事会提交盈余分配方案。

三、盈余分配顺序和办法。合作社的盈余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提取盈余公积金。按照章程或成员大会决议规定的比例提取,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者转为成员出资。若累计有亏损,首先弥补亏损,抵亏后的公积金余额再用于扩大生产经营或者转为成员出资。

2、向社员分配盈余。合作社的盈余经过上述分配后的余额,按照交易量(额)向社员返还,分配比例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按照出资额、成员应享有公积金份额和国家财政扶持资金及接受捐赠确定为社员的份额向社员进行分配,分配比例不超过可分配盈余的40%。入社不满一年的社员,根据社员实际出资和入社时间,按时间段按比例进行分配。

四、审批程序。理事会接到合作社财务部提交的盈余分配方案后,组织召开有监事会成员、管理人员、社员代表参加的理事会扩大会,听取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经理事会审核后,提请社员(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方可执行。

篇3:企业盈余管理制度的相关问题探讨

(一)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企业与关联方之间采用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价格进行交易以实现提高或减少企业收入的目的;有的母子公司通过托管经营手段, 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给母公司或其他关联方经营, 收取固定回报, 这样上市公司回避了不良资产的亏损, 反而因此获得一些利润;或者母公司或其他关联方将稳定、获利能力强的优质资产以低廉的价格由上市公司托管, 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等等。

(二) 利用巨额亏损进行盈余管理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 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则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 其主要动机是为了应对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政策, 避免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在我国, 公司上市相当不易, 若被终止上市, 对上市公司而言意味着一种稀缺资源的白白浪费, 公司的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都将遭受损失。因而, 通过实施盈余管理以尽可能避免亏损或连续3年亏损, 成了上市公司管理者的现实选择。一些巨额亏损公司的真实亏损可能远低于其报告亏损。上市公司会尽力避免连续几年亏损, 往往在首次报告亏损的年度将亏损做大, 以便“轻装上阵”, 有利于在以后年度扭亏为盈。而在权责发生制下, 预计一些损失或多摊销一些费用往往被认为是谨慎性原则的结果, 是现行会计准则所允许的, 并不会引起注册会计师的注意, 也不容易被外部信息使用者所洞悉。特别是当上市公司出现连续2年亏损后, 公司为避免第3年继续发生亏损而导致被摘牌时, 就会广泛采用“巨亏”的办法, 以使公司当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大幅度下跌, 以后期间却出现反弹。

(三) 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资产减值会计是目前我国亏损上市公司通过巨额冲销和收益最大化实施盈余管理的最大法宝。按照现行规定企业应对应收账款, 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8项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在上述资产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 相应的计提减值准备。其会计处理方法是将计提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的费用或损失, 当已计提准备的资产价值回升时, 相应地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并冲减当期的费用或损失。而对资产实际价值的判断有很大的弹性, 如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判断, 对无市价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判断, 对无形资产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和市价的判断等。这就为企业管理者通过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冲回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四) 盈余管理的正面效应

1、帮助企业度过暂时的财务危机。

当企业处于经营困难。又急需投资资金时, 往往采用利润前推措施, 即将后期的利润提前确认, 使企业当期利润得以提高, 企业将容易筹集到资金。如果企业所筹资金运用得当, 则可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2、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对于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实施利润平滑手段, 可以向外界传递出一种生产经营稳定的信息, 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稳定股价, 也有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达到。

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采取利润逐年后移措施, 使企业业绩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有利于树立企业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的良好企业形象, 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企业若能抓住有利时机, 调整生产经营管理, 提高市场占有率, 有利于企业的长远目标的实现。

4、维护合同的有效性, 减少订约成本。

从有效契约论的角度说, 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 而签订契约是要花费订约成本的, 而且由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 所订契约总是具有不完全性和刚性。有效契约论认为, 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可以灵活面对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刚性, 降低契约成本, 提高企业价值。如通过盈余管理使财务报告中的数字处于债务契约中限制性条款的范围之内, 就可以避免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重新谈判成本。管理者有一定的盈余管理能力, 对于维护有效合同也是必要的, 但是这种盈余管理必须以管理者不进行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刻意损害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为条件。

5、盈余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由于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 如所有者、供应商、债权人存在信息不对称, 即管理者掌握着企业的真正内部信息, 盈余管理也可以看作是管理者内部信息传递给其他利益相关人的一种工具。通过盈余管理可以向其他利益相关人传递企业经营稳定的信息, 保证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和资金的供给少受干扰, 使经营更加平稳, 而且企业遇到突发事件时, 盈余管理也给管理者一个缓冲空间, 以保护自身和企业的利益, 并且维护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因而, 盈余管理也是财务管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6、盈余管理对国家税收也会产生的

影响如果企业采用利润前推管理, 即将后期的利润往前推, 如改加速折旧为直线折旧, 减少坏账损失的提取比例, 推迟计提长期投资的减值准备等, 便会使企业当期的利润得以提高, 从而增加企业上缴所得税,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五) 盈余管理的负面效应

1、对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

过度盈余管理使报表上的盈利信息成为数字游戏, 而管理当局通过这种盈余管理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传递不真实的盈余信息, 将误导其决策, 使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 产生“不利选择”行为, 影响个体间财富分配、累计风险水平、消费和生产、企业间的资源配置, 从而使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 损害了整个社会的效率。盈余管理使投资者无法区分普通股之问的差异, 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

2、降低盈余信息的质量。

现代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会计信息要对使用者的决策有用, 必须具备两个主要的质量特征, 即相关性和可靠性。盈余管理违背于会计信息的中立性, 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不当的盈余管理使报表上的盈利信息成为数字游戏, 从而使会计信息成为无用信息, 严重损害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3、过度盈余管理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准则。

会计信息最基本的原则是客观性原则, 即真实性原则, 而会计的基本职责则是客观真实的反映和监督所发生的经济信息, 因此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应为诚信原则。但是这种过度的盈余管理, 人为包装和整理, 使会计信息失真, 严重违背这一原则。

4、对企业的长远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尽管盈余管理短期可能给企业带来一些好处如收益年平稳化给人以收益稳定增长的印象, 从而有利于公司度过暂时的经营困难, 吸引投资者。但对本企业的长远利益将产生不利影响。盈余管理将破坏投资者对收益质量的感觉, 导致他们对公司的不信任, 市场价值下降, 不仅使公司的经营目标难以实现, 而且会影响公司的声誉, 对公司今后发展极为不利。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盈余管理运用不当, 或者没有把握一个“度”, 不仅不会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而且会使企业的经营困境进一步加剧, 从而对管理者本人和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因为从一个足够长的时间看, 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者减少企业实际的盈余数量, 但会改变企业的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与分布。因此, 管理者在实施盈余管理时, 如果不追求长期目标, 只顾短期利益, 不采取切实措施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提高经营业绩, 最终将导致企业收益下滑, 损害投资者利益, 而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市场形象造成损害。因此, 必须对盈余管理进行规范与引导。

二、盈余管理的规范与治理

(一)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第一, 完善报酬契约, 为了防止代理人以损害公司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为代价追求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西方发达国家解决这种利益不一致的办法一般是通过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的方法。以激励经理人致力于提高企业真实绩效。这一做法现在已被我国的一些企业所采用。第二, 由于我国经理人市场的缺乏, 企业经理的任命和考核由政府负责, 经理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脱钩, 导致其盈余管理行为往往会以企业利益为代价来谋求个人利益, 危害极大。通过建立经理人市场, 充分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 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第三,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 并赋予独立董事一些特殊权利, 负责对一些重大事项发表意见。独立董事除了要向股东大会负责外, 同时还对证券监督机构负责。从而能够有效地发挥董事会的监督作用, 加强对经理人的监督。第四, 建立管理参与制。管理参与制是使处于服从地位的雇员或其代表有机会参与决定公司发展目标的决策。

(二) 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现有会计准则允许过多的选择, 有关规定不甚具体明确, 缺乏可操作性, 这就给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对防止管理当局操纵盈余具有重要意义。准则的制定者应更清楚地设计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运用条件, 建立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同时, 要花大力气做好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的宣传指导工作, 既要重视技术指导, 又要重视会计准则经济功能、经济影响与经济实质方面的指导, 完善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之间的配合协调机制, 以增强会计准则执行的经济价值及其硬约束力。

(三) 加强外部监督

在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审计责任的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 通过审计准则的安排, 由外部审计机构提供被审计企业盈余管理的评价报告,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减少企业过度的盈余管理。发现问题应进行严厉的处理, 加大惩罚力度。同时, 监管机构还应加强正确引导, 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树立起公允、合法、一贯地进行会计盈余报告的正确理念。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 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建立注册会计师赔偿机制。对违规注册会计师的惩罚, 应由目前的行政处罚为主, 逐步过渡到行政处罚与经济处罚并重。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迫使注册会计师强化风险意识, 提高执业水平。

(四) 改革现行有关于上市、配股、停牌等规定

改革现行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完善企业考核与评价体系。改革现行管理者单一业绩考核制度 (往往是利润指标) 以及公司上市、配股、停牌等单一指标约束, 借鉴会计重要性原则, 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这一体系应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克服原有单一指标的不足, 以便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审查和评估。

(五) 加强对会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地方官员的教育

提高其素质, 使其充分认识到不当盈余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 从思想上减少盈余操纵的驱动意识。盈余管理的实施不能作为企业的权宜之计, 而应该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在正确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后予以合理使用, 否则不仅不能带来正面效应, 反而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市场形象造成损失。

摘要: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但不当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甚至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文章通过分析盈余管理常见的手段及其效应, 提出对不当盈余管理进行规范。

关键词: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盈余管理效应,盈余管理规范

参考文献

[1]、郑朝晖.资产减值会计与利润操纵[J].商业会计, 2003 (11) .

[2]、刘晓.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经济管理, 2001 (23) .

[3]、魏明海等.盈利管理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4]、朱文.盈余管理利弊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6) .

[5]、许波.企业盈余管理:一种基于中国国情的分析[J].财会月刊, 2004 (4B) .

篇4: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制度分析

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证券市场呈现井喷行情,连续上涨。受巨大财富效应的吸引,证券市场的利益各方对盈余数字史无前例地关注,盈余管理再次成为国内外经济学、会计学和财务管理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一、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一)报酬契约动机

不论薪酬是与业绩挂钩,还是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相联系,还是由控股股东发薪,用来反映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会计盈余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另外,报酬有显性报酬与隐性报酬之分,前者即为公开的年薪,后者则多指非金钱的好处,如声望、政治前途、公款消费的机会等,尤其当上市公司是国有股占控股地位的时候,薪酬制度与人事制度缠绕在一起,对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而言,声望和政治前途也许是他们更为看重的报酬。当然,这些隐性报酬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而评价管理人员业绩的重要依据是会计盈余,故在隐性报酬的驱动下,上市公司管理层也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

在中国特有的额度制下,仅有少数企业可以获准发行股票,并且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故为了取得上市资格,公司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尤其是经营业绩不佳的公司,通过某种手段获得了上市资格,更需要通过盈余管理来获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另外,一旦获准发行股票,公司过去的经营业绩又会直接决定或间接影响股票的发行价格与股票的顺利发行,盈余管理显得更为重要。财务包装作为公司在IPO之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司完全有机会在财务包装的过程中进行盈余管理。

(三)配股动机

中国上市公司取得上市资格后,最大的受益是能从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尽管证监会制定的配股政策有一演变过程,但始终包含着对会计盈余指标的要求。

配股价格的高低关系到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数额以及顺利与否。业绩优良公司的配股价格无疑可以定价高一些,配股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为了提高配股价格,上市公司也会进行盈余管理。

(四)防亏或扭亏动机以及保牌动机

上市公司一旦带上ST的帽子,筹资难度就会加大,资金成本也会上升,甚至暂停上市,在壳资源珍贵的情况下,意味着壳资源的丧失。所以第一年亏损的公司,扭亏或防止连亏是重要目标,若扭亏无望导致第二年亏损,第三年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亏损,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

(五)银行借款动机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企业间接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直到上市后开辟了直接融资渠道,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才有所降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行,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意识普遍加强,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无疑是控制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因为是中国企业中的佼佼者而被选中上市的,故相对于非上市公司,更容易拿到银行贷款。但对于扣上ST帽子的上市公司以及亏损公司而言,取得银行贷款则要困难得多。另外,这些亏损公司或ST公司直接融资已不可能(不能满足配股要求),故从筹资角度考虑,免亏或避免跨入ST行列是经营业绩不佳公司的首要目标,盈余管理则是实现其目标的重要手段。因而银行借款动机只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间接动机,且出于此动机的上市公司数目较少,多为业绩不好的上市公司。

(六)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

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涉及到责任的交接和奖金等报酬的确定,管理人员有可能利用职位便利进行盈余管理。

(七)市场动机

市场动机包括:1.改善二级市场形象。证券市场上,现任的大股东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清楚公司资产的质量和发展前景,相对于潜在的投资者而言,他们拥有内幕信息。通过盈余管理,释放出业绩良好的信号,以达到改善二级市场形象的目的。2.便于二级市场炒作。中国股市发展仍处于不成熟阶段,二级市场投机盛行。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串通,通过盈余管理将利润做高,股价同步炒高,再借新制度实施之际,将以前有水分的利润挤出来。3.为购并增加筹码。由于上市资格的不易取得,众多的非上市公司试图通过购并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购并谈判中最关键的是购并价格,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的股权无疑可以卖一个好价钱。故上市公司有可能为购并增加筹码而进行盈余管理。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在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多样,本文主要讨论会计管理手段,即上市公司依靠自身力量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及空白规范领域进行的盈余管理。

(一)应收账款管理

由于新制度给予上市公司坏账核算方法的选择权,盈余管理的空间加大;另外,应收账款与公司的销售收入密切相关。在经济环境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政策(包括信用期,折扣率等)的放宽或收缩,无疑会影响到销售收入的变动,自然也会引起利润的波动。这属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很难被外部信息使用者察觉。

(二)存货管理

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避免了残次冷质存货通过“待处理财产损失”科目长期挂账的做法,能有效地降低公司资产的经营风险,但也带来了新的盈余管理手段。

(三)折旧管理

上市公司只需要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就可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由于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一般比较大,想在折旧上做文章的也多,因此,每年注册会计师在对公司固定资产科目进行审计的时候,主要关注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和估计是否变更,并对折旧额进行测试,防止公司多提或者少提折旧来调节利润和资产。如今,新准则要求公司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方法及预计净残值至少每年复核一次,只要与原估计有差异时,就应当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净残值,并且调整的方法采用未来适用法,不用追溯调整。因此,上市公司只要找到证据证明其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与原估计有差异,就可以进行会计估计变更,对业绩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四)长期投资管理

上市公司可以利用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来进行盈余管理:在子公司亏损时多采用由权益法向成本法变更,而在子公司盈利时实行由成本法向权益法的变更,从而增加公司的账面利润。

(五)不良资产管理

公司的资产中,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及待处理财产损失基本上不具备盈利能力,资产的质量较差,这四个项目统称为不良资产。其中,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的账龄已远远超过正常的信用期,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具有潜在亏损的可能;待处理财产损失是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的盘亏和毁损,其经济实质是经营过程中已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根本不可能为公司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若处理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和待处理财产损失,必然引起当期利润的下降。上市公司出于某种动机意图增利时,往往将上述两者不予处理,仍放在资产负债表中,此种做法也称潜亏挂账。潜亏挂账多为濒临亏损的上市公司和扭亏的公司使用,以达到当期增加利润的目的。

(六)各项准备管理

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均无确定标准,这些成为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新兴手段。

(七)借款费用管理

篇5:农机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方案

盈余分配是处理成员与组织之间以及成员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的核心。为了保护社员的合法权益,体现合作社的本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合作社章程,经成员代表大会通过,形成以下盈余分配方案。

一、参加盈余分配的人员为本社社员。

二、合作社在进行年终盈余分配工作以前,要做好财产清查,准确核算全年的收入、成本、费用和盈余;清理财产和债权、债务。合作社的盈余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提取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按10%的比例提取。用于扩大生产经营,弥补亏损或者转为成员出资;

2、提取公益金。公益金按5%的比例提取。用于成员的技术培训、合作社知识教育以及文化、福利事业和生活上的互助经济。其中,用于成员技术培训与合作社知识教育的比例不少于公益金数额的2%;

3、向社员分配盈余。合作社的盈余经过上述分配后的余额,按照交易量(额)向社员返还,返还比例不低于60%;

篇6: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关键词】盈余管理;应计利润;动机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目前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一般可以从“信息观”和“经济收益观”两个角度来理解。Scott、Schipper和Healy对盈余管理的定义是目前学术界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WilliamK.Scott(2000)是最早给盈余管理下定义的。他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不违背GAAP的前提下,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理人自身利益或(和)企业市场价值实现最大化的行为。这是一种狭义的概念,将盈余管理定义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范围之内,采取的方法仅包括会计政策选择。Scott从经济收益观的角度,强调企业的管理者对会计盈余或利润的控制。在此观点下,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令管理者满意的财务成果,而会计盈余是决定财务成果满意与否的重要依据;而Schipper(1989)则认为,以信息观来看待盈余管理更有意义。信息观认为,盈利是许多决策和判断的重要信号,会计数据的重要属性便在于其具有“信息含量”这一特性。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广义的概念,即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为目的而对财务报告对外披露过程进行干预和歪曲控制的“一种披露管理”。在此定义下,盈余管理不仅是对财务结果的控制,同时还可以存在于对外披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涉及的盈余管理范围比前者大;Healy和Wha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运用职业判断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时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以公司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Healy和Whalen的定义也是广义的,将改变企业投资的时间安排和规划交易也包括在盈余管理的范围内,并突出了盈余管理的动机问题。

我国的会计学者对盈余管理的一般定义是: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或其他方法,寻求对自身有利的利润结果。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也还存在着一些分歧,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盈余管理是否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即盈余管理是否合法合规;二是盈余管理的方法是仅指会计方法还是包括非会计方法,如交易的构建和交易时点的安排等。孙铮、王跃堂(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空间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秦荣生(2001)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魏明海(2000)认为,盈余管理又称利润操纵,是指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一)应计利润总额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模型:

(1)Healy模型(1985)。Healy模型是用估计期总体应计利润的平均值来作为事件期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估计值,并假设企业每年的非操纵眭应计利润的均值是不变的。

(2)DeAngd0模型(1986)。与Healy模型有所不同的是,DeAngelo模型是用事件期的上一年的总体应计利润来作为事件期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估计值。

(二)应计利润分离法

由于在计算非操纵性应计利润时考虑的因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模型。(1)Jones模型。该模型假设,由于公司的营业收入增加和固定资产规模扩大,应收应付项目及折旧额等相应的应计利润也会随之增加。所以,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应该是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固定资产规模的函数。

(2)修正的Jones模型,该模型认为,定期增加的信用营业额是营业收入中被人为操纵的部分,所以,回归方程中的营业收人的增量应扣除应收账款的增量。

(3)行业模型。行业模型认为,在同行业公司中,决定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因素变化是一样的,而不是设计模型来直接估计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决定因素。

(4)截面Jones模型、与Jones模型相比,截面Jones模型参数只是不用时间序列数据估计,而是用截面数据估计。

(5)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与修正Jones模型相比,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中参数也是用截面数据,而不是用时间序列数据估计。上面5种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中,有些事时间序列数据模型,有些则是截面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是根据每个公司估计期时间序列上的数据,估计出每个公司的一个总应计利润和相关主导变量之间的回归系数。因此,时间序列模型需要样本公司有较长时间序列的数据,并且要求公司在估计期每进行系统性的盈余管理。截面模型假设样本公司在同一行业中没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其实根据事件期每个行业的公司数据,估计每个行业的总应计利润和相关主导变量的回归系数。由于上述5个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上,所以有关的争议很多,而且实际应用的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异。

(三)具体项目法

具体项目法是专门针对具体的应计利润项目进行的研究。比如,对坏账准备货保险行业的索赔损失准备进行研究。

(四)盈余分布法

篇7:剖析盈余管理的目的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

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

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

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

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级雇员。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代理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管理激励机制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迅速向股东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它又使管理者更积极地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报酬最大化、更多晋升机会等。为此,管理者就有动因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净利润。这样,下一得到奖金的概率就会增加。相反,如果净利润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管理者在计算报告利润时就会尽量去除超过上限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利润得不到奖金。只有当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这才会有增加报告利润的动机。此外,管理者在卸任之前通常会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调增报告利润,以获取最后一次高额奖金。同样,业绩较差的企业管理者在任期将到时,为防止或推迟被解雇,也会利用盈余管理来粉饰真实业绩。但是,一旦管理者的变动得到确定,管理者便可能降低当期利润,以增加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在实行承包制的企业中,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的可能性更大。

管理者报酬与会计利润挂钩的制度原本是用来消除股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但实施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非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加深了危机。最终的结果是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获取了巨大的私人利益,而股东、底层雇员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2.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在实施盈余管理过程中又会有一些具体目的。与其终极目的不同的是,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政治前途的发展等终极目的的实现。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筹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司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二是避税目的。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三是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四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一是筹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司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

二是避税目的。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三是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四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是完善会计规范。首先要求公司在改变会计方法和原则时,应尽可能详细地披露其改变对利润的影响,包括增加财务报表附表,详细列示所有调整项目。其次坚决反对以重要性为借口,为故意虚报业绩开脱责任。再次对收入确认提出严格要求,特别要避免收入的提前确认。

二是加强审计监控。注册会计师行业应明确对被兼并公司研究开发费的审计原则,对公司兼并中有关巨额冲销、资产重组以及收入确认等事项的规则应加以补充、完善。外部审计师必须把信息的完整性放在首位,不允许以追求效率而忽视效果的审计方法取代完整的审计程序。

篇8:盈余分配制度

我国退市制度于2001年便正式诞生了,但实施10多年以来的直接效果并不理想。截止到2015年3月10日,我国股票市场共有93只股票退市,其中A股83只,B股10只。83只A股中有43只股票因为连续亏损而被退市 ,占比达到51.8%;有26只股票因为吸收合并而退市,占比为31.3%,这两种情况是我国上市公司退市的最主要的原因,这和我国相配套的退市制度有很大的关联。详细的退市原因情况如表1、表2:

此外对A股退市情况进行年度考察如表3:

2015年1月26日 , 宏源证券被申万宏源以吸收合并的方式退市,而后重组上市。1999年7月12日琼民源A退市,其退市原因是证券置换,重组后上市,即中关村。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退市是2001年4月23日的PT水仙退市, 其退市原因是连续三年亏损,学术界对此案例有很详细的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退市主要集中在2004年到2007年, 近些年来,上市公司退市情况比较稀少。

从保留下来的“连续三年亏损”的财务退市指标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上市公司有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 (谢柳芳,朱荣,何苦,2013),与其他上市公司相比,ST公司更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使得在ST当年“扭亏为盈”从而避免被退市。但是,为了掩饰公司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ST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国外学术界对退市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探究影响公司退市的因素,比如公司市值,公司成长性,公司现金流等(Massoud,2004;Leuz,2004)。另一方面是研究公司退市后的影响,其中较关注公司主动退市的影响(Stanlay Block,2004)。

而国内关于退市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我国退市制度的影响和效果方面。从退市效果上看,被ST的上市公司在争取保留上市资格后,其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均没有很好的改善( 冯芸 , 刘艳琴 ,2009); 从退市制度影响上看 , 我国绩效差的上市公司比重过高,并且数量仍然在不断增加(李自然,成思危,2006);据此刘浩然(2012)提出可以在退市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充分性、投资者救济途径和投资者司法诉讼成本三个方面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

我国退市制度规定, 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会被ST,如果在第四年仍未扭亏为盈就会被要求退市。当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作为指标来衡量是否退市时,上市公司管理层具有很强烈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平滑公司利润,不但可以避免被退市的危险,还可以给投资者以改善经营状况的错觉。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与非ST公司相比,ST公司在当年更有动机进行应计盈余管理。

由于代理关系的存在以及信息不对称,公司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会产生利益冲突。对于公司管理层是否进行应计盈余管理,外部投资者以及债权人很难得知。我们认为如果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可能在信息披露时对一些会计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从而影响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和假设3。

假设2:当公司进行应计盈余管理时,可能会影响其信息披露质量。

假设3:ST公司为了避免退市的危险, 进行盈余管理,平滑利润,公司在信息披露时便会有所保留,从而导致其会计报表披露的信息质量降低。

三、变量、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一 )变量

1. 信息披露质量 (RATE): 对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度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根据已有的文献, 有以下三种衡量方式:(1)通过专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打分 ;(2)寻找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如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3)直接采用官方公布的信息披露质量指数。深圳证券交易所从2001年开始对深圳A股进行信息质量进行披露。本文采取第三种方法来衡量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深交所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的标准包括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合法性四个方面,并依次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2011年之后改为A、B、C、D四种 ,其代表的内容相似 )。本文采取王雄元(2006)关于信息披露质量的做法,把信息披露质量的定性评级转化为定量描述, 对四个等级分别进行了赋值,分别为4、3、2、1。

2. 盈余管理(DA):本文采取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操纵性应计利润,并取其绝对值(DA)来衡量应计盈余管理。方法如下:

首先,按行业及年度对式(1)进行回归,得到参数β0、β1、β2,然后代入式 (2)计算出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NDACt), 最后用式(3)估计操纵性应计利润(DA)。

其中,TAt=NTt-CFOt,CFOt是第t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NTt是第t期的净利润,At-1是第t-1期的总资产;ΔREVt是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额,ΔRECt是应收账款的变动额,PPEt是第t期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3. 被特别处理公司 (ST):本文对于那些在当年是ST的公司的股票进行赋值, 对于ST的公司赋值为1,*ST的股票赋值为2,其他赋值为0。

(二 )数据

我国于2006年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且于2013年将创业板的退市制度对于连续亏损的要求从净利润变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因而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007年至201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A股公司。根据以下原则剔除样本:(1) 剔除金融保险股;(2) 剔除数据缺失样本;(3)剔除期间退市公司样本 ,并对连续变量进行缩尾处理 ,最终得到2736个样本 , 其中2007年-2012年的样本 量分别为457,456,457,454,456以及456个。

本文第一部分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其余部分: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信息披露质量的数据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zse.cn)。

(三 )描述性统计

表5提供了本文使用的变量的描述统计。RATE的平均值为3.79, 说明在深证A股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整体水平中等偏上。从ST的数据描述来看,平均值为0.21左右,说明被ST的股票不多,标准差也较小。对于应计盈余管理指标DA来看,平均值为0.07,系数为正,说明平均而言,整体的应计操控盈余为正向管理,这与上市公司有正向盈余管理的预期一致。Roe的标准差为18.13,最小值-95.28到最大值56.26相差比较大,说明在深证A股中的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差比较大,效益差的公司还是充斥在我国的资本市场。Mchange的平均值0.29说明高管变更频率较小,除非有特殊情况,高管一般不会出现变更。STATE的平均值为0.56,说明实际控制人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各占一半。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 )检验假设

为了检验假设1,本文借鉴吴锡浩和周晓苏(2014)的模型进行检验:

为了检验假设2,本文借鉴吴锡浩和周晓苏(2014)的研究,采取以下模型进行检验:

为了检验假设3,本文采用以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

根据我们的分析,ST公司为了避免退市的危险很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因而模型(4)中的β1预期为正;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有动机对其财务报告信息进行“模糊”处理,从而降低信息披露的质量,因而模型(5)中的α1预期为负;如果模型(6)中的系数α1显著为负,说明ST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显著低于非ST公司;如果模型(7)中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ST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降低是由于进行了盈余管理导致的。从而假设3得到验证。

(二 )应计盈余管理与ST公司

表6展示了应计盈余管理与ST公司的回归分析结果。虚拟变量ST公司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表明ST公司有很强烈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求避免退市的危险,这一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1。此外公司规模Lnsize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规模呈现负相关关系。

注释:括号内为t值,* p<0.1, ** p<0.05, *** p<0.01。

(三 )应计盈余管理与信息披露质量

表7是信息披露质量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结果。由于因变量RATE是虚拟变量, 因而本文采用逻辑回归方法得到估计结果。从回归的结果来看,盈余管理指标DA的系数为负,但是并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会导致其信息披露质量下降,尽管这一因果关系并不具备统计显著性。此外多个控制变量显著影响了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比如:公司规模越大,扣除非经常性损失的每股收益越高,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就越高。回归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管变更较少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注释:括号内为t值,* p<0.1, ** p<0.05, *** p<0.01。

(四 )信息披露质量 、ST公司与盈余管理

表8展示了信息披露质量、ST公司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结果。变量ST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为负,表明在现有的退市制度下,与非ST的公司相比,受到退市威胁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相对较低。在模型中加入盈余管理指标DA后,其回归系数为负,但是并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这一结果与上述分析结果一致。其余控制变量的分析结果与上述分析结果相一致。

注释:括号内为t值,* p<0.1, ** p<0.05, *** p<0.01。

(五 )稳健性检验

为了使本文结果具有可靠性, 本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对于应计盈余管理,我们采用的过分减值指标作为替代变量代入回归模型,研究结果相似;对于信息披露质量,我们采用机构投资者在当年的持仓比例进行替代,代入模型,分析结果也与前文一致;其他控制变量如用资产负债率代替权益乘数等替换回归,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可以认为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07-2012年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在现有退市制度下的退市制度安排,盈余管理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由于我国退市制度主要强调财务指标的标准 ,使得某些不合格的上市公司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从而避免退市,但是公司的质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2. 被ST的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往往比较低 ,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其信息披露质量降低,尽管这一关系在统计上并不具有显著性。

上一篇:2023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展望下一篇:答应不再爱你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