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审计盈余管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学术界基于高管变更视角研究盈余管理的文献大多侧重CEO视角。本文首先梳理了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相关文献,其次,单列整理CFO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文献,最后,对CFO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做展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外部审计盈余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外部审计盈余管理论文 篇1:

基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外部审计探讨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及方式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当前,上市公司运用盈余管理的主要是为了不断粉饰财务报表,美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获得更多的资金,同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了详细了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笔者选取了2008-2011年代表着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的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2009-2011年主板上市公司的平均销售毛利率相对平稳下滑,2011年受到整体经济形势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平均净利润增长率都有所下降,当然其中也有盈余管理现象有所遏制的作用。

从表2中显示,2008年至2010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支出都是小幅升高,财务费用有一定波动,可以看出这三年的“三费”支出得到合理控制,再加上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度下降,所以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使利润率稳步提高。

根据表3的数据显示,2010年非经营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下降了8.2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这说明主板上市公司在操纵盈余管理中对非经营性损益依赖可能有所下降。

从表4数据可知,2010年公允价值计量影响程度下降迅速,因此2010年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上盈余管理的空间有所下降。

从上述各表中可总结:2010年度,各项资产价值回升使减值准备大幅减少,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主板公司总体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与“三费”合理控制、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以及非经常性损益有着密切关系。虽然现行会计准则制约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但上市公司仍可以通过操纵债务重组收益、证券投资的确认时间、公允价值的计量来进行盈余管理。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 (1)频繁使用资产重组。为了使当期财务报告显示的经营成果更美观,在会计准则允许的条件下,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会利用一次性业务,在当期将相关损失和费用全部冲销,这有利于以后的会计期间实现较高的会计利润。如ST寰岛(000691)于2007年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兼并、资产剥离、资产出售和股权转让等各种资产重组方法来虚增利润,在2007年中出现了净利润3 725.05万元的大跨度转亏,成功实现“摘星”。 (2)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由于企业及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各不相同,并且现行会计准则并未给会计政策变更设置过高的“门槛”,因此管理层拥有较大的利润操作空间。如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起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这一会计政策变更使公司2007年的所有者权益增加了13.22亿元,使得每股净资产显著提高,资产负债率明显得到改善,与仍采用成本模式的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相比有明显优势。(3)管理应计项目。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虽能处理好收人与相应费用配比的问题,但仍然有较多待摊项目和应计项目存在,因此,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仍有较大空间调增利润。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化,应计项目的确认具有更大的操作弹性,从而给盈余管理提供了利用空间。如华夏建通的控股子公司世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未向北京越洋互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交付构成社区大屏幕系统组成部分的液晶显示屏及大屏幕框架的情况下,已将1225万元软件收入计入200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利用与关联方的交易。 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大多是以偏离市场的不公允价格进行,其目的是调节企业的收入水平。据五粮液年报显示,2008年五粮液与进出口公司之间的关联购销额达到 41.33亿元,占其当年营业收入总额的52%。2009年五粮液此项关联交易将达44.79亿元左右。有多家券商测算,此项关联交易潜在利润额在10亿元左右。在巨额关联交易的背后,却是上市公司利润与股东回报的“双低”。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CPA行业的影响

(一)增加审计风险 (1)违约风险。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基本上都是风险导向审计,因此审计自身存在的固有限制会影响CPA发现重大错报风险的能力,所以假如企业管理层掩盖盈余管理现象,审计人员即使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有时也无法发现重大错报现象,因此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违约风险。(2)违法风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审计师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逐渐突出,作用也越来越大。如果审计人员工作失误或具有欺诈行为,将会给利益相关者造成重大损失,甚至会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如果审计人员与上市公司管理层恶意串通合谋从事盈余管理,或对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心知肚明而不予指正时,其将承担相应的违法风险。(3)违反职业道德的风险。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遵守诚信、独立性、客观和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保密、良好执业行为等一系列原则。但由于上市公司有内部或外部的盈余管理动机,上市公司很可能会贿赂审计人员,这时一些审计人员可能会经不起利益诱惑,与上市公司合谋操纵盈余管理,从而违反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二)考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能力 注册会计师应当持续了解并掌握当前法律、技术和实务的发展变化,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始终保持在应有的水平上,确保为客户提供具有专业水准的服务。但在审计业务的实际操作中,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整体水平有限,并不是项目组所有成员都能达到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能力,并且注册会计师是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所以上市公司较为隐蔽的盈余管理行为很难发现。

(三)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公信力 审计人员在向公众传递相关信息时,应当客观、公正、得体,避免损害职业形象,这才能保证“经济警察”的形象。如果审计人员因盈余管理致使审计失败,社会公众及其利益相关者将会对审计行业失去信心,另外还会追究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相应的违法责任。即使审计人员没有导致审计失败,但由于上市公司的经营失败也会使社会公众对审计师甚至整个审计行业失去信心。

三、外部审计应对盈余管理的对策

(一)接受审计项目阶段 会计师事务所及各个项目经理应该根据相关审计执业准则的规定,慎重决定是否接受新的审计项目或继续保持与被审计单位业务往来,对具有盈余管理行为的客户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在接受新客户的业务前或决定是否保持现有业务或考虑接受现有客户的新业务时,会计师事务所应通过执行相关程序,来识别和评估会计师事务所所面临的风险,以便了解客户的诚信问题、评估自身是否具备执行审计业务所必须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以及是否能遵守相关职业道德的要求。审计人员应该与客户进行会谈,了解客户业务构成、人力财力物力、经营战略、企业文化以及所处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行业与宏观经济等信息,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初步判断客户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在初步了解业务环境后,考虑承接业务是否符合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认真拟定并保管好业务约定书,并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索取管理层声明书。

(二)审计计划阶段 在执行具体审计程序前,注册会计师应先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恰当的审计计划,防止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影响审计目标的实现,使审计质量不能得到合理保证,影响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审计人员应提高自身对盈余管理现象的谨慎性和敏感度。审计项目组应结合被审计客户的经营状况和行业背景等特征,并通过与企业管理层、内部审计人员和各级员工加强沟通所获取的证据、被审计客户的财务与非财务状况、以前各个年度和本期中期财务报告的审计报告来分析判断被审计客户当前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如果被审计客户存在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体系不完善,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召开不符合相关规定,会计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状况不匹配,财务指标在临界点附近,非正常交易(关联方交易和非经常性交易)的利润占会计利润的重大等现象,就可以推断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三)风险评估阶段 审计人员应当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并将其获取的风险评估结果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依据。风险评估程序是无法省略的环节,因为其为审计人员在许多重要环节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提供重要线索,因此注册会计师应重视风险评估阶段相关工作。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阶段的主要工作有:一是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内、外部环境,并深入了解客户的性质、目标、战略、内部控制及其经营情况,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相关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等外部环境;二是要识别和评估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重点有识别和评估特别风险以及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将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四)进一步审计阶段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总体应对措施,并确定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确保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范围。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向项目组全体成员强调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重要性;将审计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或具有相关特殊技术的专业人士用于应对特殊的盈余管理行为。在具体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该从着重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分析债务重组的类型、意图及其方式,并判断对被审计单位影响的重要程度,对于影响重大的经济事项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报告中给予充分披露;二是根据获得的被审计单位高级管理人员及股东大会的相关会议记录来判断其是否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现象,并关注资产的确认是否恰当、计量是否公允、相关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三是关注与关联方金额较大的经济交易事项,判断是否存在被审计单位与关联方串通虚构交易或实现不公平交易实现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效果;四是关注大额的非经常损益项目,发现是否存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特殊性实现盈余管理;五是关注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是否改变,如果其改变相关会计处理方法,再考虑这一改变是否存在相关会计法律、准则、制度等法律、法规的变更,或者是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其他相关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等正当理由支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五)审计项目完成阶段 在完成了对财务报告具体审计程序之后,注册会计师还必须根据相关审计准则的要求确保有效实施审计完成阶段的工作,结合前几阶段获取的审计证据,发挥自身的专业判断能力,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报告。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自身获取的审计证据,评价被审计单位是否符合持续经营假设,是否存在利用或有事项操作利润现象。在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时,可分为:项目组内部复核(项目经理现场复核和项目负责合伙人复核)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重视三级复核的落实,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范围,保证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汪立、李小晗:《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审计要点》,《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第11期。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编辑 园 健)

作者:耿彦军 孙淑萍 张柯贤

外部审计盈余管理论文 篇2:

基于高管变更视角的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摘 要:学术界基于高管变更视角研究盈余管理的文献大多侧重CEO视角。本文首先梳理了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相关文献,其次,单列整理CFO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文献,最后,对CFO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做展望。

关键词:高管变更;盈余管理;CFO

盈余管理研究始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十年来成为我国理论界研究热点问题之一,而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研究为其中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旨在梳理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有关文献,特别关注CFO变更与盈余管理,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

我国早期有关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极少,原因有三:其一,高管变更信息披露少且不规范;其二,高管变更数据难以获取;其三,高管变更原因相对单一。随着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事件越来越多,信息披露越发详细,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发表。

而在国外,相关制度较完善,针对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处于成熟阶段,研究成果包括有效契约观、信息传递观和机会主义观(朱红军,2004)。有效契约观认为高管通过盈余管理保位有助于减少企业重新签订高管人员任免的契约成本。信息传递理论则认为高管的变更对企业当期业绩的影响是暂时的,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向市场传递企业未来良好前景。机会主义观则认为,为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高管变更时继任高管可能存在投机心理,利用盈余管理操纵经营业绩。

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盈余管理动机。首先,对于即将离任的高管而言,为了提高离任后的薪酬水平,高管在任期最后一年存在明显调增会计盈余的行为(Dechow & Sloan,1995),盈余管理方式倾向真实盈余管理(李增福、曾晓清,2014;路军伟、刘瑶瑶、杨凡,2017),尤其是异常销售操控(金莲花、王梓冲,2018)。其次,为在代理权竞争中获得胜利,高管存在调增会计盈余的激励(DeAngelo,1988)。最后,出于“保位”目的,高管也会利用利润平滑来协调公司当前业绩和未来业绩的关系(DeFond & Park,1997)。

其二,盈余管理程度。高管变更前两年不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黄文伴,2011);变更当年存在显著的负向应计盈余管理(暴金玲,2007),若董事长同时变更情况下,负向盈余管理程度更甚,此现象延续到变更后两年,且盈余管理方式新增了盈余管理结果相对隐秘的真实盈余管理(林永坚、王志强、李茂良,2013)。

其三,盈余管理影响因素中的CFO特质。当继任高管为内部晋升,其将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调低当年利润,若前任高管为非正常离任,盈余管理程度更显著(李增福、曾晓清,2014)。当继任高管为外部招聘,与以前年度决策无关,变更当年的负向盈余管理程度较之内部晋升的负向盈余管理程度更甚(杜兴强、周泽将,2010;关健、段澄梦,2017),相对增加变更后年度的会计盈余(Strong & Meyer,1987)。

二、CFO变更与盈余管理

基于高管变更视角的盈余管理研究,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偏向CEO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王进朝、陈丽、林宇,2010)。但从专业角度观察, 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财务总监或首席财务官)主导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和会计工作,是CEO的战略合作伙伴(杜胜利,2004),上市公司的CFO一旦发生变更,很可能引起CEO对盈余管理决策的变更;其次,CFO变更对对外盈余信息的公布及股价波动都存在影响,不仅需要发布变更公告,而且在当年年报需要予以说明(赵莹、夏光宇,2014)。因此,研究盈余管理,CFO是一个绕不过的重要因素,CFO变更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也值得深入探讨。

有关CFO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动机和盈余管理程度等方面。CFO变更前一年,出于提高离职后薪酬,或是“保位”目的,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Geiger & North,2006),即将发生CFO变更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要比未发生CFO变更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高(何嘉玲,2013);而继任的CFO为体现其比离任CFO更能胜任CFO这一职位,变更当年倾向于负向盈余管理调低当年会计盈余,随后年度正向盈余管理调增会计盈余(苏文兵、施建军、杨惠,2010),但这一结果在实证上可能不显著(何嘉玲,2013)。

值得关注的是,国外有关CFO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直接文献少之又少,国內更甚。笔者认为原因如下:其一,我国上市公司对CFO认知错位。CFO为西方舶来品,定位于战略决策者,其职能包括资金管理、信息管理、投资管理和管理控制(杜胜利,2004),为CEO提供战略决策支持。而我国的总会计师或财务负责人职能基本仅限于资金管理,“账房先生”的角色,更多的是战略决策参与者而非决策者。即,应计盈余管理的主体为CEO而非CFO(英艳华、 孙瑞娟,2009;刘蔚、英艳华,2009)。其二,我国会计准则不断完善,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应计盈余管理的空间,盈余管理大多转向真实盈余管理(沈烈、张西萍,2007;林永坚、王志强、林朝南,2013)。真实盈余管理包括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最终决策者为CEO而非CFO。CFO能否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取决于CEO是否同意。据此推测,CFO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文献少就显得理所当然了。改变此现状的契机在于我国CFO职能的转变。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基于高管变更视角的盈余管理研究大多集中CEO视角,其研究方向有三,分别为盈余管理动机、盈余管理程度和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基于CFO视角的研究甚少,分别为盈余管理动机和盈余管理程度,基本延续了CEO的研究路径。

基于CFO视角的盈余管理研究虽少,但有关CFO特质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近几年来逐渐增加。基于任命关系的CFO和CEO合谋对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叶德珠、吴梦真、杨冰,2019),任职时间相似性增加了正向盈余管理程度(叶剑明,2014)。李晓玲、胡欢、程雁蓉(2015)认为女性CFO的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低于男性CFO的上市公司;而刘笑霞、李明辉(2018)则认为女性比男性的盈余管理动机更强,而且出于谨慎心理,更多偏向选择隐蔽性更高的真实盈余管理。同时,刘笑霞、李明辉(2018)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行事风格越趋于稳健,因而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学历和专业化程度越高,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李澍、李明、靳清(2019)则从兼任视角出发,认为CFO兼任董事的非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更高。

综上所述,未来CFO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方向如下:其一,可从CFO特质入手,即离任或继任的CFO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化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如何,包括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和盈余管理程度;其二,继任CFO来源,内部选拔与外部招聘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别;其三,CFO作为CEO的战略伙伴,若CEO和CFO同时变更,或CEO兼任CFO,是否增强盈余管理力度;其四,可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会计准则日趋完善,又或是外部审计的存在,CFO在变更时是如何抉择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 朱红军.高级管理人员更换与经营业绩[J].经济科学,2004(4).

[2] Dechow P M, Sloan R G. Executive incentives and the horizon problem: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5(14).

[3] 李增福,曾晓清.高管离职、继任与企业的盈余操纵——基于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的研究[J].经济科学,2014(3).

[4] 路军伟,刘瑶瑶,杨凡.高管同期离任与盈余管理合谋——以真实盈余管理为例[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12).

[5] 金莲花,王梓冲. CEO可预期变更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8(19).

[6] DeAngelo H.. Managerial Competition, Information Cos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Use of Accounting Performance Measure in Proxy Contes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8(10).

[7] DeFond M. L. and Chul W. Park. Smoothing Income in Anticipation of Future Earni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23).

[8] 黄文伴.管理者薪酬契约、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9] 暴金玲.上市公司高管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探析——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J]. 财会研究,2007(7).

[10] 林永坚,王志强,李茂良.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1).

[11] 杜兴强,周泽将.高管变更、继任来源与盈余管理[J].当代经济科学,2010(1).

[12] 关健,段澄梦.CEO变更与盈余管理——基于PSM和DID方法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7(1).

[13] Strong, J. and Meyer. Asset writedowns: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Security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 1987(42).

[14] 王進朝,陈丽,林宇.上市公司业绩变化与CFO继任特征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

[15] 杜胜利.CFO职能及其演变——关于CFO职能的中外调查对比研究[J].财政研究,2004(11).

[16] 赵莹,夏光宇. 浅析CFO变更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网友世界,2014(11).

[17] Geiger, M. A. and D. S. North. Does Hiring a New CFO Change Things: An Investigation of Changes in Discretionary Accruals.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6(4).

[18] 何嘉玲, CFO变更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商情,2013(7).

[19] 苏文兵,施建军,杨惠. CFO变更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沪市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

[20] 英艳华,孙瑞娟.盈余管理动因的契约理论分析[J].西部财会,2009(3).

[21] 刘蔚,英艳华.盈余管理动因的契约理论分析[J].会计师,2009(3).

[22] 沈烈,张西萍. 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7(2).

[23] 林永坚,王志强,林朝南.基于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4).

[24] 叶德珠,吴梦真,杨冰.CEO、CFO合谋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基于任职时间的考虑[J]. 武汉金融,2019(5).

[25] 叶剑明.CEO、CFO背景特征相似性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J]. 财会通讯,2014(27).

[26] 李晓玲,胡欢,程雁蓉.CFO特征影响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科学决策,2015(5).

[27] 刘笑霞,李明辉.女性CFO真的更少进行盈余管理吗?[J]. 管理工程学报,2018(4).

[28] 李澍,李明,靳清. CFO兼任董事与公司盈余质量[J]. 财会月刊,2019(20).

基金项目: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项目编号:2018年WQNCX297),阶段成果。

作者:王嘉发

外部审计盈余管理论文 篇3:

企业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摘要: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由来已久,过去,此类研究的关注焦点几乎都集中在应计盈余管理上,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除了应计盈余管理外,另一种盈余管理方式——真实盈余管理,已大量存在于实务之中,并逐渐受到了更多企业管理人员的青睐。本文对比分析了企业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概念、操作手段、影响因素及实施后果,并针对如何抑制企业的总体盈余管理水平提出了一点建议。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概念

盈余管理经验研究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自此盈余管理研究作为国内外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一直备受关注。过去,学术界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几乎都集中在应计盈余管理上,然而近年来,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应计盈余管理的学术研究和实务之间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这就使研究者逐步将目光投向了过去经常被忽视的另一种盈余管理方式——真实盈余管理。

在过去,会计准则制度尚不完善、监管力度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应计盈余管理通常比真实盈余管理更容易实现,成本也更低廉,往往更受企业管理者的青睐。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的完善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强,应计项目操控的空间缩小,成本升高,潜在风险进一步加大,已有大量证据证实,管理者有强烈的动机选择隐蔽性更强、灵活性更高的真实活动操控盈余,真实盈余管理已大量存在于实务之中。

一、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概念界定

在会计研究中,会计盈余通常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但尚未实现现金流入的应计利润;另一则是由经营活动产生的,已经实现现金流入的盈余。据此,盈余管理也可以分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大量研究表明,管理者不仅会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选择或会计估计的方式来操控应计利润,也有动机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活动来进行盈余操控。

Healy(1999)在《盈余管理述评及其对准则制定者的意义》一文中将盈余管理定义为: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以及通过构造交易事项变更财务报告时的一种有目的的干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误导股东对公司内在经济业绩的判断,或者影响那些以报告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博弈结果。该文首次将盈余管理完整的定义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两类。此后,国内外大量学者对两种盈余管理的概念进行过扩充与重述,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核心内容大致相似,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学者观点,本文将两种盈余管理的定义概括如下:

真实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构造真实交易活动或控制企业相关活动的发生时间,调节操控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的盈余管理活动。

应计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者在法律和公认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调节操控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的盈余管理活动。

真实盈余管理由于涉及真实交易活动,通常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而且可以发生在任一时点,外部利益相关者或监管者难以观察到公司内部的这种幕后安排,因此更具灵活性和隐蔽性,在监管日趋严格、诉讼风险日趋加大的市场环境下,真实盈余管理日益受到更多企业管理者的青睐。

二、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操作手段

实施会计准则后,我国的应计盈余管理表现形式主要包括:(1)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其转回来对公司盈余进行管理;(2)通过变更固定资产相关政策调节各期会计利润;(3)管理层利用我国尚不完善的公允价值评估体系有意识的借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盈余管理;(4)扩大可予资本化的一般借款范围,拖延办理在建工程的竣工结算时间;(5)通过对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划分时点的把握来扩大或缩小资本化或费用化的金额,调节各期损益等。

相较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形式更为多样,手段更为灵活,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公司真实活动的操控,达到调节控制盈余的目的。目前已经得到证实的真实盈余管理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增减酌量性费用。酌量性费用是指开支水平可以由管理层决定的费用项目,如研发费用、宣传费、职工培训费等。这些费用开支通常面向未来,对公司当期的生产活动影响甚微,因此,酌量性费用很容易成为管理者操控盈余的手段。大量研究表明管理层会通过增减当期的酌量性费用调节盈余,实现盈余管理目标。(2)生产操控。生产操控是指企业通过调节当期生产量来实现当期盈余目标的行为。产品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数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因此,管理者可以通过扩大产量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进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已售产品成本,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利润;同样,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削减产量,提高单位产品成本,进而增加生产成本和已售产品成本,降低当期的经营利润。(3)销售操控。销售操控是管理者通过加速销售或更改销售时间来平滑当期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当管理者预计本期的经营业绩不尽人意或无法达到事先预计时,通常会有动机通过提供销售折扣或放宽信用政策来吸引顾客大量购买,临时性的增加企业销售量,加速收入的确认时间,提高本期利润。同样,当管理者认为有必要平滑企业几个经营周期内的经营利润时,则有动机人为推迟销售的时间,以调整不同期间的销售收入以达到盈余操控的目的。(4)改变非流动资产的处置时点。由于非流动资产处置时所获得的收益,即其账面价值与账面净值之差,也计入当期利润表,因此管理者有时可以通过改变资产处置时点来操纵盈余。当公司经营业绩没有达到预期时,可通过转让持有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已增值有价证券等获取收益,增加企业当其利润。

除上述几种方式之外,管理层还可以通过关联交易、股票回购、现金股利政策等方式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三、影响企业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偏好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的总体盈余管理水平是有限的,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管理层不可能无限制地操控企业盈余;同时,在特定条件下,企业盈余管理的总体需求也是有限的,只需要达到企业相应的盈余管理目标即可。因此,管理者总是会在两种盈余管理方式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的盈余管理组合方式。总体来说,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组合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实施成本与收益。盈余管理作为一种为个人或者公司谋取私利的行为,从实质上看是偏离正常形式和最佳经营决策的,因此它的实施必然是具有一定的成本的。管理层在进行盈余管理决策时必然会进行盈余管理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力图选择一种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行为,而且管理者对成本收益的分析,不仅只考虑实施成本与当期收益,还要考虑盈余管理行为对以后各期收益的影响。因此,管理层是在权衡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盈余管理组合方式。

二是实施可行性。几乎所有企业都有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实现企业盈余目标、粉饰企业财务报表的动机,然而,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活动的能力却是有限的。一方面,管理者在进行应计盈余管理面临诸多的限制,例如,会计弹性的大小将会限制应计项目的操控空间,持续使用应计盈余管理的公司会面临更高的监管风险及诉讼风险等;另一方面,公司内部也存在一些抑制真实盈余管理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公司所有权性质、高管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债务契约等,通常公有企业、具有很高银行债务或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能力都会受到限制。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在能实现的范围内选择最易实现的盈余管理组合方式,达成企业的盈余目标。

四、两种盈余管理行为的实施后果

从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段来看,应计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的实际盈利,只是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因此,从企业自身来看,应计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危害十分有限。与此相反,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通常偏离公司的最优业务决策,很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危害企业价值。因此,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危害更大。

过去,人们通常寄希望于完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外部监管、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来抑制盈余管理。然而,这些手段虽然对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效果显著,但在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方面却收效甚微。监管部门无法对基于真实交易的盈余管理行为实施处罚,外部审计师也无法对基于真实交易的盈余管理行为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此,随着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在实务中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完善的准则制度、强有力的外部监管以及高质量的外部审计不仅难以抑制企业的总体盈余管理水平,反而使企业管理者放弃操控应计项目转而选择操控隐蔽性更强、对企业危害也更大的真实活动,如此很有可能会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即会计准则制度越完善、监管力度越强、审计质量越高,对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甚至整个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反而越大。

五、结论

基于本文分析,笔者认为要真正抑制企业的总体盈余管理水平,监管部门和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都必须改进思路,在关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同时更应关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审计机构应特别关注容易进行真实活动操纵的领域,一旦发现企业存在真实盈余管理,应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正确客观的披露,并考虑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监管部门应针对真实盈余管理出台相应认定标准及专门惩罚措施,使具有这类行为的企业受到相应惩罚。

参考文献:

1.蔡吕.盈余管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陈波,于翠婷.交易操纵盈余管理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3).

3.曹国华,林川.CEO 变更、公司业绩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盈余与真实盈余的检验[C].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

4.李彬,张俊瑞.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以费用操控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9,(2):71-76.

5.刘启亮,何威风,罗乐.IFRS的强制采用、新法律实施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C].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09.

6.申慧慧.环境不确定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审计研究,2010,(1).

7.张子余.盈余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作者:周瑶

上一篇:优化高职金融专业论文下一篇:金融危机催生并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