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2024-04-22

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通用14篇)

篇1: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一、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其专著《智能的结构》中,对智力进行了重新阐述。他认为,智力除传统的语言和数学智能外,还包含节奏、空间、动觉、自省、交流等七种智能,它是基于特定的社会及文化环境价值标准,个体用于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或创造出有效产品时所必需的能力。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力,智力通常是以复杂的方式进行组合运作的,这是对于传统的“一元理论”的挑战。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及发展,为我国传统教育注入了活力,也为我国教育实践改革提供了契机。

二、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现状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相关研究如下:

1.课程改革

多元智能理论对新一轮课程评价的改革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对新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上,还体现为对其评价标准、原则和方法的完善上。

2004年,福格蒂等在《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中阐述了多元智能和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实施跨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策略与课堂案例,对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建立有意义的教育和评价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霍力岩在《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中对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谢世谦则在《多元智能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中指出,课程评价在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发展,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2.教学改革

与传统的一元论智力观不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的,它是多种不同智能在不同人身上的特殊组合,受个体所属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性。这一新的智能观对我国教学观念的变革产生了很大影响。

钟祖荣等主编的《多元智能理论解读》一书在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观念变革的影响。Linda Campbell等在《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书中,将多元智力理论运用到中小学教学实践中,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而在《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中,为拓展教师的思维,林宪生详细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小学各学科中的应用。托马斯?阿姆斯特则在《课堂中的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书中总结了许多教学案例,为中小学教师将多元智能运用到教学实践的各个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而柏灵则在《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的教学基本观》中,从多方面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观对教学的影响。

3.智力评价

2004年,贝兰卡在《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一书中,以多元智能理论和真实性评价为依据,就如何为每一种智能设计特定的表现标准以及如何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深入探讨,提供了教学范例与评价工具,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戴维?拉齐尔在《多元智能与量规评价》中,比较、分析了量规评价与传统评价的不同。传统的评价,以纸笔为主要形式、侧重于考查语言与数理逻辑智能,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量规评价,则全面反映了学生不同智能、不同程度的表现水平,有助于师生运用智能的各个方面来深化其对于课程的理解。

4.差异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全新的智能观:个体身上至少同时存在着九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差异的学生观、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观、个性化的课程观、多样化的教学观、多元化情境化的评价观等深刻体现了个性化教育的理念,为我国当代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汤姆林森在《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中,阐释了多元能力课堂,论述了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如何关注并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不同秉性、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层次等来开展差异教学,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书中大量的差异教学策略与案例,对于启发和提高有效教学亦颇有帮助。张敏、刘?f波编著的《多元智能案例研究:学生、教师和学校》,则通过50个教学案例来阐述多元智能理论是如何影响和改变实验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生活的。

此外,多元智能理论提高了教师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国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提供了契机。

三、若干思考

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教育改革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不少学者进行了反思与总结。2007年,霍力岩在《重新审视多元智力: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中,对多元智力理论进行了整体性的再思考,分析了该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为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者、学习者与实践者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反思。他与赵清梅在《多元智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中,分析了多元智能理念具有情境、发展、多元及独特性特点,就“多元智力化评价与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总之,多元智能理论之所以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受到追捧,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因为它既契合我们重视差异教育与多元发展的后现代精神,又关注到了我国当前教育中较为忽视的一些重要层面。

参考文献:

刘奇慧.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模式[D].扬州大学,2011.编辑薛直艳

篇2: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

摘要:对来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讨论了自我效能感产生的背景、理论框架、研究发展及未来趋势. 作者: 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 Author: Zhang DingkunFang LiluoLin Wenqua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北京,100101 期 刊: 心理学动态 PKUCSSCI Jour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S IN PSYCHOLOGY 年,卷(期): ,7(1) 分类号: B84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 机标分类号: 机标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未来趋势理论框架国内 基金项目: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心理学动态 --1999,7(1)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对20年来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讨论了自我效能感产生的背景、理论框架、研究发展及未来趋势.

篇3: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矿山企业生产设备的动力来源主要是异步电动机、井下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掘进机、小绞车及泵站用电动机等。这些电气设备满载时的功率因数为0.8左右,轻载和空载时功率因数更低,供电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在电力网络运行中,功率因数越大,越有利于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因此有必要通过无功补偿的方法提高供电设备的工作效率。

1 无功补偿效益及就地补偿方式

通过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可以减小电源与负载间的无功功率互换规模,提高电源容量的利用率,从而使发电设备容量得以充分利用。

1.1 无功补偿效益

1.1.1 降低线路损耗

线路或变压器中的有功功率损耗为:

其中:P为线路或变压器输送的有功功率,W;Ue为线路的额定电压,V;R为线路或变压器的每相阻抗,Ω;cosφ为功率因数,φ为功率角,(°)。

当功率因数由cosφ1(提高前功率因数)提高到cosφ2(提高后功率因数)时,若忽略提高功率因数而减少电压对负荷电压的影响,则线路或变压器输送的有功功率减少值为:

其百分数比为:

当功率因数由cosφ1=0.8提高到cosφ2=0.96时,可降低功率损耗30%。因此,采用降低线路损耗的方法对长距离供电线路节电效益显著。

1.1.2 降低线路电压降

对负载端进行无功就地补偿,减少无功功率,可以降低线路和变压器中的电压损失。三相对称负载下,电压减小量为:

其中:X为线路电抗,Ω;I为线路电流,A;Q为无功功率,Var。

在线路末端装设补偿容量Qc后,线路电压损失减少值为:

1.1.3 提高供电设备能力

在视在功率S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无功补偿可以提高有功功率。当有功功率的增加量为ΔP时,所需的无功功率补偿容量为:

无功补偿与增加有功功率的关系为:

在具有相同有功功率负荷的条件下,提供无功补偿可以减少视在功率。视在功率由S1减少为S2所需要的无功补偿容量为:

变压器可以减少的视在功率为:

1.2 无功就地补偿方式

矿山企业的负载大多数为感性负载,一般采用并联电容的方法提高功率因数,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图1(a)为电路图,图1(b)为以电压为参考向量做出的向量图。其中,φ1为原感性负载的阻抗角,φ为并联电容C后线路总电流I与U间的相位差。显然并联电容C后,线路电流减小,负载电流与负载的功率因数仍不变,而线路的功率因数提高。

由图1(b)还可看出,并联电容前、后电流的有功分量不变,而无功分量变小。这说明通过电容C补偿了一部分无功分量,使有功功率P不变,无功功率Q减小,提高了电源容量的利用率。需要说明的是,提高功率因数是指提高电源或电网的功率因数,而负载的功率因数并没改变,即输出同样的有功功率,电源供给的总电流I减小,电源可以带更多的负载,输出更多的有功功率。另外,图1(a)中,增大并联电容C,IC将增大,I将进一步减小,但并不是C越大、I越小。因为当C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电流I将超前于电压U,出现过补偿情况。

供电部门要求用户负载的功率因数大于0.9,工矿企业常在变配电室中安装大型电容器来统一调节。这种采用电容器在母线上进行集中无功功率补偿只能解决前面线路的损耗问题,而母线以下支路得不到补偿,一旦出现谐振,危害较大。如果实现设备低压终端无功就地补偿,不仅能避免上述问题,而且适于电网收费侧的无功补偿,节能效果更好。

低压无功补偿按照补偿装置与被补偿设备的形式不同可分为随机补偿、随器补偿和跟踪补偿。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主要是补偿励磁无功;随器补偿为固定补偿方式,用于补偿配变空载无功;跟踪补偿采用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低压大用户母线的方式,通过投切电容组来补偿无功峰荷。按照补偿电容投切方式的不同又分为静态补偿和动态补偿。静态补偿补偿容量固定,不随用电设备的无功变化而调整;动态补偿补偿容量随用电设备的无功变化及时调整,能实现良好补偿。

2 无功就地智能补偿装置设计

2.1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方法

无功补偿容量与无功补偿实现的目的密切相关,计算方法也有差别。

(1)根据提高功率因数确定补偿容量。若电网或设备最大负荷日的平均功率为Pa,功率因数由cosφ1提高到cosφ2,则补偿容量为:

(2)根据降低线损的需要确定补偿容量。若补偿前流经线路的电流为I1,补偿后流经线路的电流为I2,则补偿容量为:

(3)根据提高运行电压的需要确定补偿容量。欲将补偿母线电压由U1提高到U2,则线路电压增量与补偿容量Qc的关系为:

2.2 补偿装置设计

补偿装置的主电路由继电接触器系统组成。根据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值,用控制器发出指令自动投切电容器C1、C2,…,Cn,实现最佳补偿。

2.2.1 无功就地智能补偿装置结构

无功就地智能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分别采集电压和电流信号,信号经降压、限幅后,再通过电量变送器转换为4 m A~20 mA标准信号。利用采集到的电压、电流信号计算出实时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再根据PLC内部程序设定的控制方案,用输出隔离电路控制接触器的工作状态,完成补偿电容的自动投切。系统本安操作箱可设置系统工作状态,完成手动/自动切换。文本显示器TD200通过PLC内部程序控制显示数据,显示量包括功率因数、电压、电流值。控制软件采用SIEMENS STEP 7编程,具有效率高、易于维护、可靠性高的特点。系统还使用CP243以太网模块进行远程数据传输,通过WEB浏览器,用一台联网的工控机控制系统。

2.2.2 控制器硬件组成

补偿装置的控制器为本安兼隔爆型PLC控制器,采用西门子公司S7-200型PLC为控制主机,该机由PLC机架、CPU、数字量I/O、模拟量输入、电源、通讯等模块构成。其中,CPU226主机输入和输出点数为40点,最大可以扩展248点数字量和35点模拟量,增加了通信口的数量,通信能力大大增强。为满足现场控制的需求,PLC扩展了模拟模块EM235。EM235具有12位分辨率、4点模拟输入,用于电压信号与电流信号的采集。在本系统中,EM235为单极性输入,量程为0 V~5 V,分辨率均为1.25 mV。以太网模块CP243用于实现数据联网传输。

现场显示及操作设备TD200通过特殊的通讯电缆与PLC连接,具有文本信息显示、过程参数显示和修改、设定实时时钟、选择通讯速率等功能。文本显示区为可以显示两行信息(每行20个字符)的液晶显示LCD,显示从可编程序控制器中读出的信息。共有9个按键,其中5个键提供预定义上下文的有关功能,另外4个键由用户自定义,作为开关量输入点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与TD200通过TD/CPU电缆通信,TD/CPU电缆还为TD提供电源。由于现场环境比较恶劣,为避免工人的误操作,采用工人所熟悉的按钮作为控制键,将TD200按键的功能转换到按钮上,而TD200用来作为显示面板,便于操作工人监视设备的运行情况。

2.2.3 应用效果

通过对无功就地补偿智能装置的现场应用,实现了如下目标:功率因数提高到0.95以上,降低了线路损耗,提高了现有输配电线路负荷能力;改善了线路供电质量,提高了设备端电压;由于线路电流减小,导线截面积减小。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针对煤矿井下较大功率的感性负载,采用分散动态的补偿策略,研发了基于SIEMENS S7-200 PLC的矿山智能无功就地补偿装置。该装置能够随着用电设备的无功变化及时进行补偿容量投切控制,使其功率因数提高到0.95以上,提高了输配电线路的负荷能力,改善了线路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1]武予鲁.电动机及其综合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与使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2]程晓波.无功就地补偿技术在排水泵站中的应用[J].电力电子技术,2000,34(5):43-44.

[3]渠云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数字与电气控制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陈江海.异步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的研究[J].电气开关,2002,40(5):17-21.

篇4: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1983年,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其专著《智能的结构》中,对智力进行了重新阐述。他认为,智力除传统的语言和数学智能外,还包含节奏、空间、动觉、自省、交流等七种智能,它是基于特定的社会及文化环境价值标准,个体用于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或创造出有效产品时所必需的能力。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力,智力通常是以复杂的方式进行组合运作的,这是对于传统的“一元理论”的挑战。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及发展,为我国传统教育注入了活力,也为我国教育实践改革提供了契机。

二、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现状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相关研究如下:

1.课程改革

多元智能理论对新一轮课程评价的改革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对新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上,还体现为对其评价标准、原则和方法的完善上。

2004年,福格蒂等在《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中阐述了多元智能和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实施跨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策略与课堂案例,对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建立有意义的教育和评价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霍力岩在《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中对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谢世谦则在《多元智能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中指出,课程评价在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发展,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2.教学改革

与传统的一元论智力观不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的,它是多种不同智能在不同人身上的特殊组合,受个体所属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性。这一新的智能观对我国教学观念的变革产生了很大影响。

钟祖荣等主编的《多元智能理论解读》一书在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观念变革的影响。Linda Campbell等在《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书中,将多元智力理论运用到中小学教学实践中,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而在《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中,为拓展教师的思维,林宪生详细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小学各学科中的应用。托马斯·阿姆斯特则在《课堂中的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一书中总结了许多教学案例,为中小学教师将多元智能运用到教学实践的各个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而柏灵则在《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的教学基本观》中,从多方面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观对教学的影响。

3.智力评价

2004年,贝兰卡在《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一书中,以多元智能理论和真实性评价为依据,就如何为每一种智能设计特定的表现标准以及如何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深入探讨,提供了教学范例与评价工具,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戴维·拉齐尔在《多元智能与量规评价》中,比较、分析了量规评价与传统评价的不同。传统的评价,以纸笔为主要形式、侧重于考查语言与数理逻辑智能,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量规评价,则全面反映了学生不同智能、不同程度的表现水平,有助于师生运用智能的各个方面来深化其对于课程的理解。

4.差异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全新的智能观:个体身上至少同时存在着九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差异的学生观、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观、个性化的课程观、多样化的教学观、多元化情境化的评价观等深刻体现了个性化教育的理念,为我国当代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汤姆林森在《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中,阐释了多元能力课堂,论述了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如何关注并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不同秉性、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层次等来开展差异教学,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书中大量的差异教学策略与案例,对于启发和提高有效教學亦颇有帮助。张敏、刘竑波编著的《多元智能案例研究:学生、教师和学校》,则通过50个教学案例来阐述多元智能理论是如何影响和改变实验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生活的。

此外,多元智能理论提高了教师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国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提供了契机。

三、若干思考

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教育改革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不少学者进行了反思与总结。2007年,霍力岩在《重新审视多元智力: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中,对多元智力理论进行了整体性的再思考,分析了该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为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者、学习者与实践者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反思。他与赵清梅在《多元智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中,分析了多元智能理念具有情境、发展、多元及独特性特点,就“多元智力化评价与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总之,多元智能理论之所以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受到追捧,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因为它既契合我们重视差异教育与多元发展的后现代精神,又关注到了我国当前教育中较为忽视的一些重要层面。

参考文献:

刘奇慧.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模式[D].扬州大学,2011.

篇5:自我的理论及研究进展

关于自我的理论及研究进展

在西方心理学上,自我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课题.长期以来,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采用各种方法技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在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该领域富有意义的理论研究成果、实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提出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作 者:郑思明  作者单位: 刊 名:龙岩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ONGY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0(1) 分类号:B842 关键词:自我   自我概念   结构理论模型  

篇6: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摘要: 关键词:

一、公司事务公证的概念

公司是最常见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一种法人组织,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模式,也是大中型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将公司区分为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按公司内部管辖为标准,可将公司分为总公司(但对外不得称为总公司)与分公司;按公司外部控制为标准,可将公司分为母公司与子公司等。

公司事务范围很广,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公司事务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证明公司创立、登记、运营、改制、并购、解散等行为及相关法律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二、公司事务公证的内容和种类?

(一)公司的创立事务公证。如:发起人协议公证、公司章程公证、公司股东创立大会公证、合资(合作)经营合同公证等。

(二)公司重大活动公证。如:股东(大)会公证、董事会公证、监事会公证以及上述机构通过的各项决议、会议记录公证等。

(三)与公司资产、股权相关的公证。如:资产清点、财产分割等保全证据公证、股权转让、股票承销等公证。

(四)公司的并购、分立协议和拍卖、招标公证。现场监督类公证,开盘摇号、拍卖、商铺招标等。

(五)公司的法人资格、资质,法定代表人的资格,公司授权委托等事项的公证。

三、公司事务公证审查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公司的法人资格、资质等证明文件一般都有期限,在一定期限内有效,审查时应当注意其有效期限。

(二)公司章程素有“公司小宪法”之称,是公司最基本的法律文件,办理许多公司事务公证都应当仔细查看公司章程。

(三)普通公司、上市公司、外资公司、金融公司等不同类别的公司,在内部治理和外部法律限制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办理公证时应当注意这些差异。

四、如何办好、拓展公司事务公证?

公证员应当有饱满的政治热情,精湛的职业技能,严谨的思维方式,渊博的法律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谦虚谨慎、努力进取、品德高尚、诚实信用、忠于职守、不徇私情、自觉维护社会正义和秩序。加强公证队伍的建设,提升公证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公证工作实现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提升公证人员的形象

1.提高公证人员的业务水平。作为一名公证执业人员,对业务掌握熟练程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拥有过硬的业务技能,渊博的法律法规知识,是一名合格公证人员的必要条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复杂的公证事务,公证业务领域越来越广,当事人要求公证处办理的公证种类也越来越多,对公证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证员不仅要熟悉相关法律规定,而且要有应变各种情况的经验,这就要求公证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转变旧观念,适应新形势。

2.提升公证人员的道德品质。国家将行使证明的权力赋予公证员,公证员是公正、公平的化身。从公证员特殊的职业地位来说,社会对公证员的道德品质要求得更高。根据2010年12月28日《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十五条要求公证员应当道德高尚、诚实信用,谦虚谨慎,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品行。因此,提升公证执业人员的道德品质,是办好、拓展公证事务的重要途径之一。3.贯彻公证人员的服务精神。公证属于法律服务行业,公证处是一个中介组织。公证员在受理公证事务的时候,除非法律明文禁止,否则当事人只要申请,公证员就应当受理,受理时做到热情接待,文明服务,耐心细致地解答当事人提出的问题,该要的材料要说全,不能让当事人来回跑;对不能办理的公证事项要耐心解释原因,不能一个“不”字了之;对一时有纠纷的公证事项要细心做工作,直至解决纠纷后再办理。通过优质文明服务,让当事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真正体现文明高效的服务水平。所以公证员应当树立服务意识,认识到公证是一种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活动。

(二)注重在重大活动中的应变及掌控能力的培养,充分展示公证活动的价值

公证行为作为一个具有法律效益的行为,对于其重要性以及内涵的展示无疑对于人们对公证行为的了解具有积极的作用。借助于大型活动中的应变以及掌控能力的培养,可以积极提升当下公证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让他们可以随机应变各种事情,从而全方位的提升公证活动价值,让其可以更加受到人们的认可,实现公证活动本身的有序开展。在现代对于人才要求多元化的今天,公证人员自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与价值,要能够对于不同场合所发生的意外事件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以及处置能力,结合不同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合理的预案处理,从而更好地让给重大活动都能够得到顺利的实施以及完成。

(三)提供优质的服务

当现代市场竞争制度下,顾客的需求以及偏好决定了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由此,就要求现有公司事务公证处理必须要能够满足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如提供上门服务以及免费的咨询服务等等,让每一个顾客都可以获得宾至如归的感觉,从而提升顾客满意度,让每一个顾客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服务体验。

篇7: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

申报指南

(2007年)

公安部科技局

二OO七年三月

一、编制说明

“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支持各级公安机关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工作,为公安机关维护稳定、打击犯罪、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服务群众等各项工作提供理论支撑,重点解决制约当前公安工作业务领域中的瓶颈问题,为领导决策和公安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2007年公安理论与软科学计划项目指南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二十公”、2006年全国“三基”工作会议以及第三次全国公安科技大会精神,按照《公安部关于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决定》的有关要求编制。

为了使项目申报和研究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根据往年计划执行情况,2007年指南主要侧重于“三基”工程建设、警务工作模式、预防和打击犯罪、公安科技建设及科技强警等方面中有关科技工作的内容提供选题,申报人员可以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本着对热点问题抓紧研究,对重点问题超前研究,对敏感问题要及时研究的原则,结合所列方向和领域科学设计选题,积极开展申报。

二、申报指南

一、公安理论

重点研究新形势下社会稳定的规律,创新维护社会稳定的机制、方法,实现全面、动态、可持续的和谐稳定,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水平;研究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的特点,提高化解社会矛盾、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水平;研究如何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化解矛盾,预防、处置好群体性事件,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把握社会结构的变化,创新公安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研究,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水平等。

二、公安软科学

1、“三基”工程建设

“三基”工程建设的规律特点、长效机制研究,基层公安机关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方法与机制研究,科技应用平台、工作流程与规范研究,建立健全民警科技培训体系研究,公安科技信息服务、科技咨询交流方式方法研究,社区和农村警务发展战略以及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机制研究等。

2、警务工作模式

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警务工作模式研究,适应现代警务工作模式的保障机制研究,指挥调度系统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机制研究,建立完善治安和重要活动场所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交通、火

灾事故和刑事案件等现场处置与紧急救援相关机制研究,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技术体系研究,智能交通管理体系研究,重特大火灾的防治对策研究等。

3、预防和打击犯罪

人体个体识别技术体系研究,互联网安全防控体系研究,虚拟社会管控机制研究,毒品犯罪、经济犯罪以及其他恶性犯罪的对策研究等。

4、公安科技建设及科技强警工作

篇8: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关键词:破碎理论,破碎机,发展趋势

0引言

通过采用一定的外力作用,把相对较大的一些颗粒转化为相对较小的一些颗粒,这一过程就叫做破碎。在这一过程中所应用到的设备叫做破碎机。在我国的冶金行业、煤炭行业、建筑行业以及化工行业等多个领域内均会用到破碎设备。根据以往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选矿企业中,仅破碎与粉磨的物料所需的成本投入就占据了整个生产流程成本投入的一半以上,而对于破碎和粉磨设备的资金投入又占据了整个选矿企业资金投入的一半以上。所以,破碎工艺对于整个工业来说占据着关键的位置,而且破碎工艺也对整个生产工艺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社会与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冶金、煤炭等行业涉及破碎的物料总量趋于几何级数的扩张,而相应的破碎工艺也逐渐的凸现出自身的重要性。而在物料破碎时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作用,而且各种因素均和设备性能发挥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破碎设备自身性能好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破碎设备的生产效率及自身的能耗多少。而以破碎设备的节约能源与资源消耗为出发点,以提升破碎设备的生产效率为目标,采取优化措施以改进破碎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而增加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是未来破碎工艺的必然要求。同时对破碎的理论进行不断的深化探索,开发出更高效节能的破碎设备也是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1破碎理论研究现状

1.1层压破碎理论

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学者们在进行单颗粒的破碎实验时得出,当物料在空气里完成一次破碎时产生的碎片,在撞上金属挡板后会出现非常显著的二次破碎现象。在对单颗粒进行一次破碎时,其碎片所拥有的动能值是所有破碎所需能量总和的45%左右。所以,要是可以将二次破碎所具有的相应能量更加高效的利用起来,那将会极大地改善系统的工作效率。部分学者认为,采用相对小的、持续的作用其破碎效果要较作用时间短、而作用相对大的冲击具有更好的破碎效果。并且还针对冲击力以及挤压力所产生的料层破碎作用做了一定的探讨。结果表明:采用静压所达到的破碎效率是100%,而采用单次冲击的方式其破碎效率约为40%。因此,要想更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同时改善系统效率,要尽量使用静压的方式对物料进行破碎,而避免采取冲击的形势对物料进行破碎。要是让大量的脆性材料粒子在50 MPa以上的压力下,可以通过料层粉碎而减少大量的能源消耗。而根据上述的两个观点所形成了相应的层压破碎理论。

1.2自冲击破碎理论

和层压破碎理论的形成时期相差无几,自冲击破碎理论也是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由著名学者布赖恩·巴特立以及吉木·迈克康纳建立的。以往的冲击破碎主要是通过旋转着的锤头,对所要破碎的物料进行直接的冲击,而所用到的锤头也会随着破碎的进行很快的被消耗。而自冲击破碎形式却是通过物料颗粒之间相互撞击而完成对于物料的破碎。其是让一些物料颗粒经由旋转设备而得到较高的动能,而让这些物料和另一些采取自由落体而倾倒下的物料形成一定的冲击,而被衬的内墙则是由部分的物料所组合而成的自衬式组件,这样就避免了设备自身出现较大的磨损问题。设备内部的自衬体不但使设备不易被损坏,同时自身也作为物料被破碎,这样使得整个系统达到了持续的破碎→形成相应的自衬体以及排料→再次破碎这一次循环过程。采用这种形式进行物料破碎可使物料拥有相对好的粒形,使得产品的针片状含量通常不大于10%。

2破碎机的研究现状

2.1颚式破碎机

美国学者首次发明出了颚式破碎机。这种形式的破碎设备具有组成简易、便于生产、性能稳定以及便于维护等特征,被快速的应用于冶金、矿山、煤炭等多个领域中。而我国则是以其为原型对颚式破碎机进行了升级改造,使颚式破碎机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以及较高的生产效率。所研发改造的破碎机主要包含简摆双腔式、双动颚、外动颚均摆以及振动颚式等类型的颚式破碎机。

1)简摆双腔颚式破碎机。此种类型的破碎机可以获得相对大的破碎比例,所生产的产品颗粒较细,同时将间歇式的破碎过程升级为连续式的破碎过程,极大地改善了系统的破碎效率。2)双动颚式破碎机。此种类型的破碎机将设备的前墙去除,而且设置为双破碎机形式,对置组合。同时,在相应的偏心轴上安装上一对开式齿轮,这样就确保了动颚可以同步的工作,不仅实现了物料的强制排出,也使系统的破碎能力大大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服役周期。3)外动颚均摆式破碎机。此种类型的破碎机把动颚和相应的连接杆分开来,使得系统通过对机构参数的调节来控制动颚的运动。此种类型破碎机拥有相对大的破碎力,并且设备的高度不大,这样也相应的降低了给料高度,使系统的破碎比有所提升,同时也极大地节约了破碎所需的能源消耗。4)振动颚式破碎机。此种类型的破碎机借助于不平衡的震动装置所形成的离心力,同时加上所产生的高频率的震动来完成对物料的破碎,可以获得相对高的破碎比,同时也拥有较高的破碎强度。

2.2旋回式破碎机

此类设备主要用于破碎相对坚固的材料,大多在有色冶金、建材等领域内运用。旋回式破碎机通过自身带有的上机架形成稳定的锥体,而动锥则设置在设备的主轴位置上,锥体上全部安装有相应的衬板衬料,并形成破碎物料的内腔。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使相应的动锥实现一定的运转,从而达到对相应物料连续破碎的目的。同时,所破碎的物料依靠自身重力而排到设备外部,这使物料进行破碎时采取连续作业,所以具有相对大的破碎效率。和颚式破碎机相比而言,其所拥有的生产能力是各颚式破碎机所拥有生产能力的2倍多。所以,旋回式破碎机因自身拥有较大的破碎比值、较高的产能以及相对少的能源消耗等特征而被广泛的应用。

2.3圆锥破碎机

这种类型的破碎机能够用于破碎一些细碎以及中碎的、硬度差异性大的物料,可以实现连续的生产,并且破碎效率也相对要高,被各种矿产的开采所使用。圆锥破碎机包含有内、外锥以及相应的动力结构,通过设置在主轴之上的偏心装置而带动相应的动锥完成旋转,而动锥所对应的内衬不断的往复的靠近与离开固定的内衬,让其中的物料受到一定的压力和弯曲作用,实现对物料的破碎。而我国对圆锥破碎增设了液压装置,可以让排料口实时地进行调整,这样不仅增大了破碎容量,也提升了物料的进击颗粒粒径值,具有效率高、破碎均、节能化等优点。

2.4冲击式破碎机

冲击式破碎机原理又可以划分成锤式破碎以及反击式破碎两个形式。采取锤式的方式是通过高速运动的锤头,对物料进行冲击以及物料被撞到内衬上所形成的撞击来完成对物料的破碎。在物料被破碎一定程度时,就会经过设备下方的筛条而排出系统外。而反击式破碎的方式则是物料在高速运动转子作用下,而被撞击到内衬上与衬体形成撞击,从而将物料破碎。现阶段,最受关注的应当为自冲击式破碎方式,其是让部分的物料经由相应的设备而具有很大的动能,而另一些物料则自由的下落,并于前者形成冲击,同时破碎腔里还具有相应的物料衬体,使物料在破碎腔内互相之间不断的冲击而完成破碎作用。这样的破碎方式可以明显地降低设备的耗损,并且利于后期的设备维护。

3破碎理论和破碎机的发展趋势

不同的破碎理论以及破碎设备在各个领域中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不断地推动破碎工艺的创新与进步。不过,不同的破碎理论依然有着自我的局限性,而破碎工艺又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此使得目前破碎理论逐步的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所以必须形成多学科融合的、全面的、系统的破碎理论基础,以更加整体的、细致的对物料破碎本质加以探索。目前,关于破碎设备的研发不断的朝着大型化、智能化、节能化的目标前进,所以我们也应当不断的研发新型的耐磨材料,并逐步提升破碎设备的信息化程度,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破碎工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宇杰,隋宝峰,王桂清,等.论现代破碎理论与破碎设备[J].山东工业技术,2015(1):21-22.

篇9:粗糙集理论及发展现状研究

关键词 粗糙集 模糊集 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O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大规模数据库的广泛使用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庞大的信息量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由于人的参与以及自然语言中存在的模糊性和歧义性使得数据与信息不够准确,甚至不完整。如何处理这些模糊的、不确定的、不完整的大量信息,从中获取潜在的、正确的、有利用价值的知识?

粗糙集(Rough Set)理论是一种刻画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工具,能有效分析和处理不精确、不一致和不完整等各种不完备信息,并从中发现隐含的知识,揭示潜在的规律。 它对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非常重要,且为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决策分析和支持系统、模式识别、粒度计算、近似推理等领域的信息处理提供了很有效的理论框架。

1 粗糙集理论基础

1.1 与知识相关的定义

定义1 知识库:假设R是在论域U基础上的一个等价关系,那么,U/R则表示为该论域U上R的等价类构成的集合,所以,一个关系系统K = (U,R)就是一个知识库。并且,一个知识库对应着一个划分。通常情况下,我们用等价关系来代替分类,因此,知识库代表了对论域U的一种分类能力。

定义2 不可分辨关系:如果P€H誖且P≠Q,那么∩P(P中全部等价关系的交集)也是一种等价关系,称其为P上的不可分辨关系,记为(P),此时U/(P),表示成ind(P)上的等价关系簇P的等价类构成的集合,即与P相关的知识。

1.2 上、下近似集、正域、负域、边界域

定义3 上近似集、下近似集:给定知识库K = (U,S),S表示论域U上的等价关系簇,则€HOX€H誙和论域U上的一个等价关系R∈IND(K),定义子集X关于知识R的上近似集和下近似集分别为:

上近似:(X) = {∈U:[]R∩X≠€HT}

下近似:(X) = {∈U:[]R€H誜}

定义4 正域、负域和边界域:(X) = (X)称为X的R正域。表示论域U中R的某个或某些划分完全属于X。(X) = U(X)称为X的R负域,表示根据知识R,肯定不属于集合X的U中元素组成的集合。上近似和下近似的差(X) = (X)(X)称为X的R边界域,表示根据知识R,不能肯定属于集合X也不能肯定属于集合一X的U中元素组成的集合。由此可知,集合的不确定性是由边界域引起的。

1.3 信息系统

定义5 信息系统:四元组IS = (U,C,V, )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中U = {,,…},为对象的非空有限集合,即论域; = {∣∈C}为属性的非空有限集合,每个∈C(1≤≤)称为C的一个简单属性;V = ∪表示信息函数 的值域,为属性的值域; = {∣:U→}表示IS的信息函数,为属性的信息函数。

当€HO∈C,€HO∈U,()没有缺省值时,我们称信息系统是完备的,否则是不完备的。如果在知识系统KRS中,令A = C∪D(C∩D = €HT),其中C称为条件属性集,D称为决策属性集。若D = €HT,则知识表达系统就是一个信息系统(信息表);若D ≠ €HT,则称知识表达系统是一个决策表。

2 粗糙集理论的背景及应用

粗糙集理论是波兰科学家Z· Pawlak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关于数据分析和推理的理论。1991年Z·Pawlak出版了第一本关于粗糙集的专著《Rough set:theoretical aspects of reasoning about data》,成为粗糙集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加拿大召开第二届国际粗糙集理论与知识发现研讨会,由于当时正值数据库知识发现(KDD)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一些著名KDD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介绍了许多应用扩展粗糙集理论的知识发现方法与系统。我国对粗糙集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王珏等人在将粗糙集理论引入作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5月在重庆举行了第一届中国粗糙集理论与软计算学术研讨会(CRSSC)。

粗糙集理论与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库等理论相结合,开发了多个原型系统,其中有代表性的有Rosetta系统、KDD-R系统、LERS系统等。粗糙集应用在许多方面。

2.1 连续属性的离散化

一般来说,数据库中的属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连续(也称定量)属性,表示对象的某些可测性质,其取值自某个连续区间,如温度等;另一种是离散(定性)属性,这种属性值使用语言或少量离散值来表述,如性别等。在大多数情况下,同一个数据库中既包含连续属性,也包含离散属性。粗糙集理论为处理离散属性提供了很有效的工具,但遗憾的是不能直接处理连续属性。所以,连续属性的离散化是制约粗糙集理论实用化的难点之一。目前已有一些离散化方法:Slowinski在研究一个医疗诊断决策表的粗糙分类时,利用粗糙集理论将这类数据转换成定性词或词汇表示的属性值,如低、中、高等,在医疗诊断实践中,这种转换一般是根据专家的经验标准来完成的,像这样利用领域知识进行连续属性离散化的方法称之为S方法。

2.2 不完备信息处理

由于一些原因,如对数据测量的误差、数据处理和数据获取的限制等,造成数据丢失,而经典粗糙集理论只能处理完备的信息系统。为了利用粗糙集理论处理不完备数据,很多学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基于对等价关系的泛化来解决的。如相似关系、容差关系、限制容差关系等。粗糙集理论在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增大了其实用性。

2.3 粗糙集与模糊集

nlc202309040638

粗糙集和模糊集在处理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问题方面都推广了经典集合论,都能处理不完备数据,但方法不同,粗糙集强调数据的不可辨别、不精确和模棱两可,模糊集则注重描述信息的含糊程度。虽然有一定的相容性和相似性,但它们的侧重面不同:粗糙集理论的计算方法是知识的表达和简化,模糊集理论的计算方法主要是连续特征函数的产生;从集合的关系来看,粗糙集强调的是对象间的不可分辨性,而模糊集强调的是集合边界的病态定义上的,即边界的不分明性;从知识的“粒度”的描述上来看,粗糙集是通过一个集合关于某个可利用的知识库的上下近似来描述的,而模糊集通过对象关于集合的隶属程度来近似描述的;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粗糙集研究的是不同类中的对象组成的集合关系,重在分类,而模糊集研究的是属于同一类的不同对象间的隶属关系,重在隶属程度。因此粗糙集和模糊集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但它们又不是相互对立的,在处理不完备数据方面可以互为补充。目前已有的模糊粗糙集模型有Radzikowska模型、Morsi模型、Dubois模型、Greco模型、MI模型、Wu模型等。

2.4 粗糙集理论与神经网络

粗糙集和神经网络是数据挖掘中是常用的两种技术,但它们在处理信息时存在两方面的差别:一是人工神经网络处理信息时,一般不能将输入信息空间的维数减少,所以输入的信息空间维数较大,网络不仅结构复杂,而且训练时间很长,而粗糙集方法通过挖掘数据间的关系,不仅可以去掉冗余输入信息,还可以简化输入信息的表达空间;二是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中,粗糙集方法对噪声较敏感,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有较好的抑制噪声干扰的能力。用无噪声的训练样本学习推理的结果去处理有噪声环境中的信息,一般应用效果不佳。所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把粗糙集方法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前置系统,有以下优点:

(1)通过粗糙集方法去掉冗余信息,使训练集简化,以便减少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时间;

(2)通过粗糙集方法减少信息表达的属性数量,减少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的复杂性,同时也减少后继流程中信息作为网络输入时的特征值计算时间;

(3)使用人工神经网络作为后置的信息识别系统,有较强的容错及抗干扰能力;

(4)因为粗糙集理论在简化知识的同时,很容易得出决策规则,所以也可以作为后续使用中的信息识别规则,将粗糙集方法得到的结果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得到的结果相比较,从而作进一步修正。

3 结束语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颖、有效的软计算方法。虽然该理论产生至今只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在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且粗糙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还处在继续发展中,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其中,共同促进该学科在更多的实际应用领域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国胤,姚一豫,于洪.粗糙集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09,7(32):1229-1246.

[2] 陈奇南,梁洪峻.模糊集和粗糙集[A].计算机工程,2002,8(28):138-140.

[3] 黄正华,胡宝清.模糊粗糙集理论研究进展[A].模糊系统与数学,2005,4(19):125-134.

[4] 胡可云,陆玉昌,石纯一.粗糙集理论及其应用进展[A].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41):64-68.

[5] 夏红霞,刘春燕,邹承明,吴青,李宝.粗糙集在神经网络结构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4(36):41-43.

[6] 杨传健,葛浩,汪志圣.基于粗糙集的属性约简方法研究综述[A].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1(29):16-20.

篇10: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摘要】本文在梳理社会组织发展的历程中发现,社会组织对我国扶贫脱贫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接着研究了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政策依据与理论基zk,进一步肯定了社会组织参与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如何让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读者把握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脱贫的作用与意义,更重要地在于希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组织;扶贫脱贫;政策;理论;建议

一、研究背景

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脱贫工作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到十八大前、十八大初至今这三个阶段。首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由于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以及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组织在扶贫、脱贫工作中收到的成效甚微。再加上这一时期的社会组织数量上很少,所以其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比较小。到了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解除各种约束社会经济发展的枷锁,这一时期的社会组织数量每年不断地攀升,社会组织在扶贫投入的资金上也不断地上升,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贫困地区与贫困户,收到的成效很多。就投入资金来说相关资料显示,1986-2000年间,全社会投入扶贫资金总计为2310.4亿元,其中社会组织总投入567亿元。十八大后,由于习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对贫困地区人民的惦记以及多次亲身调研考察贫困地区与慰问贫困户,从而提出要大力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贫困问题,要激发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脱贫工作中来。这一时期,由于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与引导,社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不仅在数量与资金投入上大大增加,而且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在于扶贫工作已由“政府主导”向“社会组织主导,政府引导”转型,这种转型非常有利于社会组织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力量,并使其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下,深入到扶贫、脱贫工作中。

二、政策依据与理论基础

(一)政策依据

近年,关于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相关中央政策层出不穷。如201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2011-2020年农村扶贫工作的纲要,在纲要中明确指出扶贫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社会帮扶,共同致富,肯定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脱贫的作用。2014年2月,在国办印发的扶贫工作意见中,阐明了要建立有利于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制度。同年5月,在创新扶贫社会参与机制一方案中,明确了扶贫工作的大格局。此外,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强调社会力量在扶贫中的作用,并在推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意见中,强调了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虽然潜力巨大,但同时,也点出了在参与扶贫工作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到了2015年12月,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决定中,提出要建立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脱贫的机制,从而为实现长久的脱贫提供动力。次年12月,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中,具体地明确要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资源配置等一系列工作。近期,于2017年12月5日发布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一文,更加坚定地阐述了参与脱贫攻坚是社会组织的重要责任,及全国性和省级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指出了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重点领域等,点出了社会组织在参与扶贫工作中的诸多关键方面。

总体而言,社会组织参与扶贫、脱贫攻坚的工作是具有强有力的政策依据。

(二)理论基础

1.市场失灵

众所周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被许多理论所论证过的。中国不遗余力地要从西方引进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推动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就可以看出市场机制的巨大优势。

市场机制通过供求关系来调节价格,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尽管市场的优势很大,在面对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等问题下,有时却显得无能为力。由于扶贫、脱贫在很大程度上隶属于公共问题,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方面及其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市场在这方面的作用必然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受到约束。另一方面,按照西方的市?鍪Я槔砺郏?政府可以克服由于市场的失灵而带来的问题。但这不免又会带来其他的问题,由于政府官员制度极其繁杂以及官员只注重自身的地位与舒适,只看收益,不注重成本,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政府在扶贫、脱贫工作中的低效率与高成本。由于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扶贫专项资金很容易出现拨付不及时、被挪用的情况。再加上各级政府在扶贫、脱贫问题中责任不明确,有时候更是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在扶贫、脱贫工作的后期,不在于向贫困地区一味地投入资金,而在于如何对贫困户进行扶智、扶志,而政府人员由于大多数只看重自己的绩效考核,很难真正地对贫困户进行细心指导。可以见得,政府在扶贫、脱贫工作方面也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不利于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

面对政府在扶贫、脱贫工作中的局限性以及市场在这方面的失灵,把社会组织引入到其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作用。虽然社会组织在配置资源方面很难达到市场机制配置的低成本与高效率,但与政府的低效率与高成本相比较而言,以及市场与政府在扶贫问题上容易出现的失灵与局限性,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长处。比如社会组织与市场相比较,更加关注以人为本,注重因人因地分配资源,而不是机械地配置资源达到最优的状态;与政府相比,可以更加灵活地开拓扶贫、脱贫的各种新方式与新模式以及更容易注人新动力,从而摆脱政府扶贫工作的僵硬化与固定模式等等。简而言之,在公共产品供给、资源的人性化配置、关注贫困户的感受及灵活性方面是政府与市场所不能及的。

2.多元治理理论

篇11: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不同于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本学期政治课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我们脱离了课本,不再按章按节的一步步的进行,这样使得同学们上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而且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本学期政治课老师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几大主题: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当代中国与实践。每一个专题由老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讲解,使我们收获颇丰。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听党指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步,这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科学主义密不可分。20世纪后期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苏东剧变之所以发生,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在思想理论、体制制度上长期处于僵化状态,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上的困难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使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从现实原因来说,苏东国家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甚嚣尘上,思想理论的混乱引起政治上混乱,从而失去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方向。从历史吸取教训,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回答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与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不仅指明了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且阐述了未来新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一般特征。

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全面坚持、一经贯之。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推动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篇12:多元智能理论及研究现状

建立工业循环经济体系理论及对策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大的方面入手研究秦皇岛市工业循环经济体系建立.横向研究是从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的理论入手,首先考虑循环经济应该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下建立才可获得最优效益;然后研究影响循环经济体系建立的瓶颈因素有哪些.纵向则根据秦皇岛市的具体情况,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秦皇岛市工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即:传统工业改造、区域间循环经济合作和小城镇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

作 者:张宝安 ZHANG Bao-an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刊 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年,卷(期):15(1)分类号:F4关键词:循环经济 资源再生 规模化

篇13:自我理论及研究概述

一、什么是“自我”

西方心理学中有两个词都译作“自我”, 一个是“ego”, 一个是“self”。“ego”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有关人格结构三部分:本我 (id) 、自我 (ego) 、超我 (super-ego) 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这里, “自我”从个体成长过程中分化出来, 代表理智与机智, 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自我”

giveness in the context of adolescent friendship conflicit in

Social Development:History, Theory and Research, 1998:

会按照现实的原则, 调节本我与现实的冲突, 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关系。它的活动一部分是意识的, 一部分是潜意识的。而“self”指的是个人的反身意识或自我意识 (selfconsciousness) , 詹姆斯、米德、库利、罗杰斯等心理学家关于“自我”的研究都是从这种层面上出发的。概括地讲, 两种“自我”之间的区别主要如下:1.ego只是主体, 而self既可是主体, 也可是客体。2.对立面不同。弗洛伊德的ego与本我、超我、现实相对, 而self是与他人相对。3.精神分析意义上的ego带有无意识活动的性质, 而self是与意识活动相联系的[1]。

在“self”层面上, 最早对“自我”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可以追溯到詹姆斯。詹姆斯把“自我”作为知觉对象来研究, “自我”也称为自我概念 (self-concept) 。对于自我概念的研究, 后来不同的学派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不同的定义。国内外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 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己的方式;自我概念是通过经验和对经验的理解而形成的自我知觉;

W.Damon (Series Ed.) &N.Eisenberg (VOL.Ed.) ,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5thed., pp.701-778) .New York:John Wiley&Sons.

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的特点、能力、外表、态度、情感和价值等方面的整体认识;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自身的整体, 包括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图式及对社会角色和关系的理解。

尽管心理学家对自我概念的定义各有不同, 但是这些概念之间有共同点, 那就是都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知觉, 是人们思考他们自己的方式。

二、自我研究的三个方向

对自我的研究一般分为三个取向, 一种是自我结构理论研究, 一种是自我发展研究, 还有一种是心理测量方向的研究。

(一) 自我结构理论研究

1. 詹姆斯的自我结构理论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是最早从科学心理学角度研究自我的先驱, 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 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 (I) 和“客体我” (Me) 。“主体我”表示“自己认识的自我”, 主动地体验世界的自我;“客体我”表示人们对于自己的各种各样的看法, 如人的能力、社会性、人格特征及物质拥有物等。客体我由三个要素构成:物质我 (material self) 、社会我 (social self) 和心理我 (mental self) , 这三个要素都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侧面[2]。詹姆斯认为这些要素以某种方式整合在一起, 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自我感。

詹姆斯对自我概念的成分分析, 开辟了对自我概念进行元素分析的道路, 影响了以后的心理学家, 也为自我概念的测量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 米德的自我结构理论

与詹姆斯一样, 米德也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我’是有机体对其他人的态度做出的反应;‘客我’则是一个人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3]主体我是自我主动、自主的部分, 具有不确定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断对他人、群体、社会和自然环境作出反应。而客体我是“概化了的他人”和团体规范的总和, 具有稳定性、必然性、普遍性, 是从他人的立场上评价和预测自我的反思方面。

米德认为主体我与客体我相辅相成, 客体我引导主体我的活动, 同时, 主体我的活动定义并扩展客体我。这两者共同构成了整体的自我。

3. 罗杰斯的自我结构理论

罗杰斯将詹姆斯与米德的自我结构理论整合在一起, 他认为自我分为主我与宾我。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 宾我是自我意识的对象, 也是自我意识的主体。主我在宾我的范围内活动, 但是因为主我具有前瞻性, 能够超越宾我的范围, 所以人的行为才可以具有创造性。

另外, 罗杰斯还区分了自我的两种概念: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现实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感知, 对自己意识流的意识, 也就是说个体能意识到的真实的自己。理想自我是指一个人按照一定要求对自己最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观点。罗杰斯认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两者之间差距过大将会导致心理疾病, 两者和谐一致时才会引导个体人格健康发展。

4. 伯恩斯 (Burns) 的自我结构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伯恩斯提出了一个同时包括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的自我结构图, 他将自我概念理解为自我态度系统, 包括现在自我、理想自我 (最语义成为的自我) 和他观自我 (即自己认为别人所觉察的自我) , 这三种自我在内容上均包含物质的、社会的、学术的和情绪的自我。

5. 马卡斯 (Markus) 的自我图式

马卡斯认为人们形成自我的认知结构, 这些认知结构被称为自我图式 (self-schema) 。[4]自我图式是关于自我认知的内化, 来自过去的经验。它组织、指导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过程。马卡斯认为自我概念是被动的、客观的、静态的, 而自我图式则是主动的、动态的。马卡斯认为自我概念可以被视为关于一个人特征的所有特殊图式的集合体。[5]

(二) 自我发展理论研究

1. 米德 (G.H.Mead) 的自我发展理论

按照米德的观点, 自我的发展经历3个阶段:模仿阶段 (发生在1岁以内, 在这个阶段, 孩子和他的母亲进行手势交流, 母亲是孩子的重要他人, 即生活初期经常来往并对自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 母亲的拒绝与孩子的受挫———孩子知道母亲的期待是什么) ;游戏阶段 (2—4岁之间, 孩子们扮演他人的角色游戏, 并通过游戏来实验重要他人所期待的态度和动作, 在这个时候, 孩子开始把自己看作是社会客体) ;博奕阶段 (发生在4岁以后, 开始与家庭以外的许多团体发生关系, 把家庭看作是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一个群体, 并开始关心非家庭的社会期待与要求, 形成概括化他人期待与要求) [6]。当个体内化了社会的价值观、态度、规范、目标时, 自我便形成。由上可知, 米德在他的理论中非常强调社会交互作用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

2. 埃里克森 (E.H.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要经历一系列的自我统一性危机, 这些危机对自我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自我发展八阶段理论: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 ;自主对怀疑和羞愧 (18个月—4岁) ;主动感对内疚 (4—6岁) ;勤奋对自卑 (6—12岁) ;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12—18岁) ;亲密对孤离 (18—30岁) ;产出对停滞;自我完整对绝望。埃里克森认为个体面对这些危机的方式或态度时, 对自我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通过适当的方式度过危机, 就会促进自我成熟, 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的理论第一次对各个年龄阶段的自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他的理论更加强调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强调自我发展的自主性。

3. 洛文格 (Jane Loevinger) 的儿童自我发展理论

洛文格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将儿童的自我发展总结成了十个阶段: (1) 前社会性, 特征是“物我的分化”。 (2) 共生阶段, 儿童独立意识逐步发展, 但仍与母亲保持一种“共生性”。 (3) 冲动阶段, 独立意识产生, 儿童有冲动性的行为倾向。 (4) 自我防卫阶段, 儿童懂得了很多规则, 有了自责意识, 学会了为了避免惩罚而利用规则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5) 遵从阶段, 接受群体的规则, 并以此来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 (6) 自知阶段, 认识到自己并不总是符合社会的要求, 也认识到了偶然性与意外的存在。 (7) 良心阶段, 完成了规则内化, 具有了真正的自我反省能力。 (8) 个人主义水平出现, 体验到了复杂的内心冲突。 (9) 自主阶段, 有了角色和职业的概念, 认识与处理内部冲突的能力得到发展。 (10) 整合阶段, 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

(三) 自我概念测量方向的研究

1. 沙沃森 (Shavelson) 的自我概念多纬度多层次研究

沙沃森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有层次、多纬度、有组织的结构。沙沃森认为对自我的知觉是根据个体的实际行为和对这一行为的反应与评价形成的。

在沙沃森的模型中, 一般自我概念处于最顶层, 分为学业与非学业的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又分为具体学科的自我概念, 非学业自我概念又分为社会的、情绪的与身体的自我概念。多维度多层次研究对为自我概念的研究从理论转向测量提供了理论框架。此后, 许多研究和量表的编制都以这种模型为理论基础。

2. 马尔歇 (Marsh) 等人的自我概念量表

马尔歇及其同事以Shavelson等的自我概念理论模型为指导, 编制出了比较完善的自我描述问卷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s, 简称SDQ) 。SDQ分三种, SDQⅠ是用来测定青春期前学生的自我概念, SDQⅡ是用来测量青春期学生的自我概念, SDQⅢ是用来测量成人的自我概念。在大量的测量研究中, Marsh及其同事于1984年编制出了SDQⅡ和SDQⅢ。SDQⅡ和SDQⅢ有13个次级量表, 136道测题, 测量自我概念的13个方面, 即数学技能、语言技能、一般学业能力、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体能、外表、同性关系、异性关系、亲子关系、宗教信仰、诚实性、情绪稳定性、自尊等自我概念[7]。

3. Song-Hattie自我概念模型

Song和Hattie对自我描述的开放式问卷中获得的题目进行因素分析, 最后抽取了7个因素构成了Song-Hattie自我概念模型。他们把学业自我概念分成能力、成就和班级三个方面。能力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功的信念, 成就自我概念是指对现实成就的情感和知觉, 班级自我概念是指在班级活动中的自信。他们把非学业自我概念分成社会自我概念和自我表现自我概念, 社会自我概念包括家庭和同伴两个方面, 自我表现自我概念包括自信和身体两方面, 与人们怎样向他人表现自己有关[8]。

三、我国自我研究的状况

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近几年来国内的自我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我国的研究者对自我的研究主要开展在以下方面:

(一) 翻译介绍国外的自我研究理论

如李维 (1989) 翻译了简·卢文格所著的《自我的发展 (ego development) 》, 赵月瑟 (1992) 翻译了乔治·H·米德所著的《心灵、自我与社会》, 陈浩莺等翻译了乔纳森·布朗的《自我》, 詹启生、乐国安对百年来自我介绍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概述, 等等。

(二) 采用或修正国外自我概念量表进行实证研究

我国研究者在实证测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国内较早进行实证研究的是魏运华, 他采用问卷调查结构访谈等方法确定了儿童的自尊结构模型, 并对自尊的结构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 编制了“儿童自尊量表”;苏林雁等对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了修订;周国韬和贺岭峰 (1996) 则修订了Song-Hattie的自我概念量表, 对我国初中学生自我概念进行研究。

(三) 结合本民族文化进行自我理论探索

国内外的研究都已经证明, 在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中, 自我的本性和重要性是不同的。国内的自我理论和测量工具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的。因此, 杨中芳等学者提出了从本土化角度研究中国人的“自我”。结合中国的文化, 金盛华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作了研究;李德显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黄希庭编制了中国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 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社会行为与自我概念的相关关系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 他们的研究都为自我研究本土化提供了实证资料。

我国的自我研究尚处在发展阶段, 仍面临着许多问题, 比如有关自我的一些概念比较模糊, 实证研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局限, 传统文化对国人自我概念的影响还需追寻等, 这些问题都有待探索。

摘要:自我研究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众多心理学家对它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并形成了许多富有争议的论断。本文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对几个不同方向的自我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回顾, 并略述一下国内近几年的自我研究。

关键词:自我,自我概念,自我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益明, 金瑜.两种自我 (ego和self) 的概念关系探析[J].心理科学, 2001, (3) .

[2]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 北京[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4]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5]Markus.H.Self-schemata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lf[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7, (35) :63-78.

[6]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7]刘萍, 王振宏.国外自我概念研究中的理论模型建构评述[J].西北师大学报, 1997, 3 (2) :81-86.

篇1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及现状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理论;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73-0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关理论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民族文化、世界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中熏陶、浸染中习得的。

1、阅读方法简介

在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汲取“营养”的黄金阶段,我们在指导他们阅读的时候,更应该注重给予他们方法,授之以渔。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比较适合孩子们。

批注笔记法就是在阅读时把文章要旨、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它的作用就是提出自己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批注笔记的形式有3种:一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上;二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三是“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写读阅读法是笔读阅读法的一种。主要是指通过默写来帮助阅读的方法。具体做法是选定自己喜爱的一篇或一段文章,用心读上几遍,大致记住了,就开始默写。默写时,不记得原话的.就用自己的话写,写完之后与原文对照,看看哪些地方不如原文。

长时间读同一内容的书,容易疲劳,收效也不大,两三种不同内容的书交替阅读,可调剂精神,使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寒暑假读书,最好采用这种读书法。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2、阅读教学方法

如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仍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症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是紧密联系着的。如果不能弄清学生在课堂上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教师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作为认识的主体,学生在阅读课(主要反映“讲读”)上认识活动的规律是什么呢?我认为应当把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认识活动和学生在其他学科讲授课上的认识活动做一对照。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比如数学、物理),可以把学生的认识活动概括为“接受知识信息──加工知识信息”的过程。而阅读课上能否这样概括呢?阅读课上学生也要接受一些语文知识的信息并完成对这些语文知识的加工,这是没有疑问的。但阅读课上学生的大量认识活动是“接受课文信息──加工课文信息”,这也是显而易见的的事实。课文信息显然与知识信息有着很大的区别。接受和加工“知识信息”,这是对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概念、原理、定律进行思维操作;接受和加工“课文信息”,这是对以各种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形式呈现出来的、没有既定内容限制的语言材料进行思维操作。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展开,如今,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构建理想的课堂已经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开放、民主、优质的课堂,彰显创新的课堂,闪现生命活力的课堂,特别是涌动智慧的课堂,已经成为我校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理想境界的热点话题。

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用智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用智慧驾驭语文课堂教学,用智慧激起学生的生命活力。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阅读课堂枯燥乏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频繁枯燥地解词析句,机械的字词句训练,大声地读课文,诸如此类。学生每天都是机械的背诵课文,理解词语也是抄抄词典。慢慢地,学生开始厌恶语文学习,讨厌进行阅读,从而就会形成会阅读的厌倦感,严重就会影响学生对语文的抵触感,从而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枯燥,课后作业机械的训练,老师在课堂上的平淡讲授,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对阅读失去了兴趣,堵住了他们获取知识的道路。学生写的作文最能反映其阅读的质和量,每每看到他们的作文,就会感叹读书太少。又常常反思,为什么孩子们不愿意去读书呢?或者是读了就读了,怎么不能内化呢?这些问题都源自于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是就阅读而阅读,没有用心,没有入脑,没有投入精力,阅读的内容就是在头脑表层中过了一遍,读完不久,头脑中依然是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了。

3、学生缺乏阅读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用各种线条画画关键词句,读读段落,老师讲解等等,但是老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却很少。教师在“授之以渔”方面做得非常不够,没有用心去了解学生实际,也没有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如何走进文本?如何体会作者的意图?如何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等等,我们的学生太缺乏了。每次看到他们做阅读理解题时,不难发现他们理解文本的能力确实不足,阅读方法十分缺乏。

4、老师低估孩子的能力和阅读量

课堂上,老师的问题过于简单,过于频繁,问题的提出根本无益于阅读质量的提高,即使用点效果也不明显。无效的问题不仅浪费了课堂宝贵的40分钟,同时也使孩子们觉得学无所得。孩子本来已经懂的东西,老师不断重复,不仅不能提高学生能力,长期如此,还会让学生心生厌恶之感。因此,如何以学定教还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也是今后语文教师亟待教育的问题。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必备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升指导学生阅读的能力,让学生会阅读,能阅读,能读好,能从阅读中吸取“营养”,提升语文整体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亚马逊邮件回复下一篇:微商实战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