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

2024-05-09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通用11篇)

篇1: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该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从生活中总结出经验与感悟,这样学生才能放飞心灵,点燃激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与个性特征,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一个人写东西要有感情地去写,要善于讲自己内心的真话,只有将自己最真实的生活体验写出来,才能让作品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因此,想让学生对作文保持兴趣,教师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艺术源于现实,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的积累,而是写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即使写出来了,这样的文章也只是徒有形式,而没有真实的感情,感动不了读者。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诀窍,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从中发现美,找回自己的写作兴趣。

想要写好现实生活,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新课程标准》在“写作中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教师可以教授他们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事物时做到充分利用五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同时运用,保证它们的完全开放,然后把这些感觉到的形象加以综合分析,找出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方面,加以细致描写,这样就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将观察到的生活放进作文中。例如:校园是学生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然而他们对它的看法怎么样,是不是每个学生的观察都是一样呢?我便有意识地布置这样一个题目――《我们的校园》,要求学生只要围绕校园来写作就可以,而且鼓励他们仔细观察校园的景色,来往的行人等等,结果作文完成之后,我发现同学们的看法截然不同。有的学生对校园清洁工阿姨很有好感,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的运动环境需要改善,有的同学则认为自己在校园中学到了知识,结交了好朋友等等。大家各有各的看法,而且都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次作文练习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收到了很好的写作教学效果。同样的道理,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以自己熟悉的人为写作对象,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以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鼓励学生注重积累知识,经常进行片段写作练习

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样,通过多读书,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也会激发出来,也会写出水平较高的文章。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感兴趣的字词句记录下来,阅读之后反复翻看,这样慢慢地学生就会积累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而这些都可以作为他们的写作资料。例如,在进行《我的妈妈》写作练习时,学生就可以将在《我的母亲》一课中积累到的词语运用到写作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口头表达,多说。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表对于文章写作技巧、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意见。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通过口头表达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三、注重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培养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就是说君子不能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所谓的定型就是不要遏制思想,不要人云亦云,写文章时不要千篇一律。在日常生活里要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才能形成个性,才能和别人有所差别,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有思想和感染力,才能让别人认可。在平时的写作中,要注意在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写文章不怕写不好,就怕写出来的文章没个性,没个性的文章是苍白无力的,是没有活力和生命力的,因为没个性就意味着在写作中没有自己的灵感,没有灵感的写作只会生搬硬套,所谓个性是自己的本色,本色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心,因为里面包含了个人的思想和感情,这样的文章是最具有鉴赏力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创新,想别人不敢想,拓宽自己的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培养他们对语言和文字材料的敏感度。如果学生对于一些写作素材是毫无想法的,那么这样进行的写作就没有什么新意和内容,也不会受到读者的好评。只有让学生保持对文字的敏感度,那么他们才能在接触文字材料时产生灵感,能运用材料进行创作,进而有所创新。

另外,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现实,只有让学生多多接触现实生活,从现实中得到感悟,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小记者采访团、科技实践小组、少年志愿者小组等,并让他们从自己的视角把活动写出来,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经过思考与集体合作,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创新。

初中作文教学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将其作为作文素材,写出真实情感。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习惯和写作创新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海香 初中作文教学窘境及教学建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7期。

[2]黄合成 初中作文教学初探[J].读与写杂志,2011年,第8卷,第2期。

[3]张海萍 浅谈初中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5期。

篇2: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

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文/李海洋

摘 要: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是密切关联、彼此配合的关系,即阅读教学内容为学生写作提供思维方式和素材,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教育体制改革理念,要求教师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出发点,设计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模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体验,增强语文教学指导性,指引学生高效阅读,并积累写作素材。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采取措施加强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关联,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篇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

1.问题描述。

以下三个案例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案例1】Fun with English 7A Unit 3 Let’s celebrate

Main Task教学片段

(After spending most time learning Part A and Part B, including the difficult and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

T: We have learned Part A and Part B, and now time is up. You can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according to the quirements in Part C after class. Now try to remember the language points we have learned today to prepare for the coming test...

(课后,教师既未让学生上交要求写的有关节日主题的文章, 也未对学生写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

【案例2】Fun with English 7A Unit 4 Food

学生书面表达练习评价片段

学完7A Unit 4后,某教师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饮食习惯的文章,但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写法指导。第二天,科代表将全班同学的书面表达练习收齐后交给该教师。第三天,该教师让科代表将还未来得及批阅的练习发给学生,准备在课堂上进行评讲。

(教师将一学生的作品通过投影仪显示在大屏幕上。 )

T:This is Li Ming’s composition. Now would you please try your best to find his mistakes? Then we’ll correct his mistakes together.

(在与学生一起改正了这位学生的书面表达的错误后, 该教师将一篇范文投影到大屏幕上。 )

T:Here’s a sample. You can compare your own writing with it and correct your mistakes by yourselves and then recite the sample.

【案例3】Fun with English 7B Unit 1 Dream homes

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片段

教学任务完成后,某教师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梦想家园”的英语作文。第二天,科代表将全班同学的作业收齐后交给该教师。该教师花了近两节课的时间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认真的批改,并画出了其中的错误,打分后发还给学生。

2.问题诊断。

不难看出,案例1中的写作教学违背了英语语言思维逐渐形成、发展、培养的基本规律, 必然导致学生学习了多年英语后,在中考时连60词左右的基本短文都写不好。

案例2中的评讲方式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由于没有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写法指导,学生作文中肯定会出现许多本可避免的错误。并且,出错较多的那篇文章就这样“赤裸裸”地展现在全班同学面前,作者的自尊心是否受到了伤害?他的英语学习热情是否会因此受到打击?还有,教师虽然提供了范文,但又有多少学生会认真地将自己的文章与范文进行比较,并从中发现问题?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思考,那此次写作训练的收效究竟有多少?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

案例3中的这位教师应该代表了大多数英语教师的作风,工作认真、细致,似乎无可挑剔。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为出发点。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并在学习中积极、有效地加以运用,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对照《新课标》,我们就不难发现案例3存在的问题,即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借助案例,提出有效评价策略建议

1.案例描述。

【案例4】某教师的一次英语看图写作教学流程

在让学生仔细看过4幅图片后,该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tell the story about Tom”,而是实施了以下教学步骤:

①以4~6人为小组展开讨论,说出每幅图片的中心意思及关键词;

②对小组成员的建议进行集体评论,及时肯定学生有用的观点;

③师生共同讨论如何构建文章段落,并选定部分重要词组和句型:

e. g. be late, be worried, have no time to have breakfast, say goodbye to, leave home, ride to school quickly, closed, a holiday,not...but...,etc;

④根据所列词组及句型,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并要求学生互相点评;

⑤要求学生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上进行写作;

⑥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给出范文,并对范文从篇章结构、内容要点、句法、词法、逻辑连贯、标点、书写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提供示范。然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自评和小组互评,并填好“英语写作练习自评、互评表”。

⑦学生根据自评、互评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然后,把修改稿和评价表一起上交。教师快速批阅后,对学生此次写作练习的全过程做出综合评价,并将意见反馈给学生。

(学生非常喜欢通过这样的二次修改来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水平。学生的起点越高,教师的批改要求也越高。 )

【案例5】某教师批改学生经过自评、互评后修改的作文

由于文章已经过初步修改,所以教师批阅的速度相对较快。全部批完后,该教师将学生的作文分成两类。

一类直接下发,因为这些文章行文流畅、用词得当,几乎没有错误,学生看到教师圈点的地方就知道错在哪里,并能自己订正,不需要教师再做详细讲解。

另一类是审题不清,存在语法错误、单词拼写错误、言语混乱等问题的文章。对这一类文章,该教师逐一面批,为学生指出文章中的错误,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是错的,然后让学生自己说说该如何修改,并重新写作,完成后,再进行批改。

【案例6】书面表达My ideal school的作业处理

某教师安排科代表将学生优秀的书面表达展示在班级的English Corner里。

在科代表忙碌的同时,有的学生兴奋地寻找自己的作文,有的则认真地阅读其他同学的文章。

每次写作训练后,该教师都借助校刊或班级的English Corner、黑板报等,张贴学生的优秀习作,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向报刊投稿,或参加写作比赛。这样,学生的英语写作热情被空前地调动了起来。

2.有效评价策略建议。

当前,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这既与写作的题材有关,更与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评价机制有关。

在传统的评价机制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教师要改变观念,从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向注重多元评价转变;要肯定学生的努力、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为此,教师在评价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关注学生英语写作练习全过程的表现,重视形成性评价手段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第二,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英语写作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上文已提及,《新课标》强调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在课堂上,这种多样化主要表现为来自同伴、教师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例如案例4中的教师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后,要求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负责态度,并且提升了学习能力。

第三,要有选择地对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

通常,一个班有近40名学生,所以,同一篇文章就会有近40种写法。如果以一篇文章犯3个错误计算,总共就会有近120个错误。

40篇文章犯同样的错误是不太可能的,即使一半的学生犯类似的错误,那也只能是一两个普遍的错误。所以,仅拿一两篇学生文章做范文来讲评,只能泛泛而谈,除了范文作者,很难保证其他学生对讲评文章感兴趣。

如果教师有选择地对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既是对课堂评价的有效补充,而且针对性更强,将使更多的学生因为得到了教师的特别关注而增强自信心,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第四,要利用多种途径突破英语写作“师生对话”的小圈圈,扩大学生习作的读者范围,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篇4: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引导写作

我国的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样化的教学要求。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目前综合型素质高的教师成为一种需求的主导。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课堂中加入引导写作方面的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在现代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结合写作方面的内容制订教学方案,从而综合性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化的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发生很大的改革,教育的中心开始逐步移到能力培养方面,将教学重点放在通过阅读课程的教学渗透写作方面的教育。在现阶段的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目标性和规范性,只是漫无目的地向前摸索着前进;教师在思想方面未实现全面转变,对于新的教学理念的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在教学方法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而综合性地提高整体的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2.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1作文应包含真实感情

初中生还处于青春时期,根据心理专家的论述,此阶段的学生具有特殊性,他们的感知能力较敏感。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12岁~15岁的青少年感知能力较敏感、情绪波动较大、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和人物具有一定的观察力[1]。但是课堂上一些语文作文老师授课水平较普通,学生难以对作文产生兴趣,课下家长没有进行正确科学的诱导,造成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只有骨架,没有血肉,通俗地说就是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很多观点的阐述都是泛泛而谈,没有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作文中,这就使得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不仅内容空洞,而且情感匮乏。

2.2作文模式切勿过于单一

虽然近些年来素质教育不断地被专家学者提出,国家和相关的教育部门也大力倡导将素质教育真正融入平时教学中,但是高考的指挥棒依旧没有改变,依旧是以学生的分数定天下,因此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在该教育模式下,语文老师为了单纯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开始创作出“万能模板”,所谓的万能模版是老师根据题材和作文要求给学生固定的模式,学生在作文写作的时候学会将模式合理套用就可以[2]。根据现实情况,为了纯粹地提高学习成绩,授课老师的“模板作文”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一些专家在阅卷过程中表示现在学生的作文都大同小异,一样的结构,一样的模式。概括地说是按照总分总的模式写,第一段总起,中间写固定内容,最后首尾呼应。因此,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初中生的思维被限制,出现作文模式过于单一的现象。

2.3教师写作教学方式要不断改革

初中生没有过多的社会经验,容易幻想,很单纯,都有丰富的想象力,按照道理说应该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些老师的授课水平非常普通,并且教学方式不够科学,没有从本质上掌握学生的发展特点,授课是根据生硬的理论知识进行谈论的,因此就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受到限制。比如《一面》这篇课文注重对鲁迅先生外貌的六次描写,其中有三次是详写。“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这抓住了主人公外貌进行详细描写,也为下文中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的情感做了铺垫。但是教师没有将课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只是要求学生从五官描写人的外貌,学生最后写出来的作文都是“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消瘦的身躯”等模式化描写,毫无新意可言。

2.4作文应注重生活气息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平时的课文讲解时十分注重文章的主題思想,于是要求学生的作文进行相应的模仿,一定要对自己作文的中心思想进行概括总结,于是就出现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3]。老师和作文命题者忽视该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强硬地要求学生表达自己还未形成的观点,再加上一些学生都周围的事物缺乏观察力,作文缺乏生活性,显得呆板生硬,毫无趣味。

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写作的有效策略

3.1在阅读中巧做写作的小练习

写作并不是朝夕之间就能成就的事情,是一个需要不断的积累和练习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小的练习进行写作方面的辅助练习,从而让课堂上面的内容更饱满和充实,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地消化课堂内容。例如上文中提到的《一面》,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穿插写作教学,将以阅读为目的的教学转化成以写作为目的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知识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如进行人物描写的作文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写,先找出范文让学生进行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创新。语文教师可以以《一面》中的作者对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详写为范例,教会学生“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描写”,通过分析、讨论、练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从而打破学生过去写作中的思维定势,改变学生只注重“大”方面的描写,忽视细节的刻画,导致写出的人物不够立体、生动、形象。

3.2增强阅读写作指导效果

根据最新教学大纲显示初中语文阅读任务较多,不仅是考试中的重点,还是难点,因此教师在分析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详略得当,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最佳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阅读计划,然后带着阅读任务进行教学计划[4]。指导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任务型学习,以此增强阅读的指导效果。

例如老舍名篇《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文主要描写了济南冬天与众不同的美,与此同时还表达出老舍先生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師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要运用合适的方法教会学生认真体会文中优美的句子,并通过不断模仿、修改教会学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这样就为今后作文写作提供了难得的素材。

3.3在阅读中注重心灵的共鸣

根据实际调查发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初中生对语文作文的写作产生畏惧,甚至是排斥心理,因此写出来的作文质量较低,缺乏真情实感,抄袭痕迹较重,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知识、写作素材等。针对此问题,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运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认真思考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每个经典段落中包含的情感[5]。只有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才能为写作素材提供灵感,比较有效的写作指导方法是教会学生写“阅读笔记”,以此让学生加深对阅读文章中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是值得教师花费较多时间与学生共同学习的经典阅读美文。文章字字恳切、情感真挚、语句优美,作者经历人世间最痛苦的亲人离世,但是受到紫藤萝花的启示,从而树立更坚强的生命意识。这种文章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把握主人公写作心理,并提高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悟能力,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更具有生活气息。

4.结语

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这是叶圣陶教育理念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语文阅读课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传授阅读等方面的技巧外,还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学习。要让学生将两者很好地融汇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语文阅读教学,从而在写作上帮助学生开拓出更多的门路,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彭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从有效走向创新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2]张锦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

[3]王俊英.谈谈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7:60.

[4]简迎春.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0.

篇5: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

《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告诉我们:初写议论文最好多以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一是因为事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是因为事实好找,它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不过,要注意的是,证明论点的事实,一要真实可靠,否则就失去了说服力。假的事实就好比打官司用伪证,是通不过的;二要有代表性,否则说服力就要打折扣。没有代表性的事实,就好比打官司找的都是旁证,而直接的或主要的物证、人证缺失,对官司的胜算就没有把握。有的学生在没有素材的时候,往往会编造我的朋友、同学、亲戚如何如何之类的故事,虽然可能实有其事,但在力度上不如众所周知的材料更能说服人。面对这种情况,倒不如把“我的朋友、同学、亲戚如何如何”换成“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如何如何”,这种做法就是将“普遍的个体行为”概括为“类的行为”,让读者在生活中加以比照和确认,从而产生认同感,这样的文章也就增强了说服力。

篇6: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

《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与评价》学后,感触颇多,我在此就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情况来谈一下有关应用文的感想。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不再学习应用文了,他们也都根本不

知道应用文为何物?我刚接这个班时,学生要请假,一般都

是拿一张白纸,让我在上面签上名字就行了。这怎么行呢!

我让他们必须写请假条,结果纸上就出现了这样的内容:“一

(×)班××××月×日”看到这样的内容,我真是哭

笑不得,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在小学根本没有学习过请假条。

我只好教给他们:“请假条中必须有几个内容:

1、向谁请假;

2、为什么请假;

3、请假时限为几天;

4、请假人是谁;5写

请假条时的时间。”之后,我觉得该可以了,可又写成了乱

七八糟,“×××因为有病,请假一天,请批准。老师签字:时间:“我有事请假,请批准。时间:×月×日

请假人:×××”„„为此,我在班黑板上手把手的把请假

条画了出来,“请假条”三字写于正中间;“×老师”写于第一行顶格写;请假条的内容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其中

要写清请假原因以及请假时限;最后落款先写请假人,再写

时间。讲完后,再让学生进行数次训练,才算初有效果。

这才只是请假条呀,这可是应用文中最简单的呀!

可是现在的课本中这些应用文的知识都已经去除干净

了,学生们又该从哪学起呢?这些应用文的知识都是很实用的,特别是等到了社会上才能显现它的作用,我认为学生们

篇7: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

话题一:初中语文练习与测试命题的基本理论

1.常见题型的功能、特点。

2.了解关于命题的五个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标准差)。

3.命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怎样用现代理念指导命题?

5.围绕考试宗旨,精心设计试题要注意哪些方面?

话题二:各类题型命题问题诊断与技能指导

1.简述填空题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几类问题与技能指导。

2.简述选择题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几类问题与技能指导。

3.简述简答题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几类问题与技能指导。

4.简述探究题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几类问题与技能指导。

5.简述现代文阅读题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几类问题与技能指导。

6.简述古诗文阅读题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几类问题与技能指导。

7.简述作文题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几类问题与技能指导。

8.实践题:根据“话题二”的内容要求,请您设计一套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期末测试题。

话题三:训练题总体设计问题诊断与技能指导

1.命题的总体设计要考虑哪三方面?

2.简述预习题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几类问题与技能指导。

3.简述课堂训练题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几类问题与技能指导。

4.简述复习题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几类问题与技能指导。

5.实践题:请就本学期教学内容设计一课的预习题(或课堂训练题,也可以是一部分内容的复习题)。

话题四:试卷编制问题诊断与技能指导

1.试卷编制的基础性、开放性、科学性和人文性原则的问题诊断与技能指导。

2.试卷编制的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问题诊断与技能指导。

3.试卷编制应注意的吃透课标精神、着眼于学生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四方面问题诊断与技能指导。

话题延伸:训练、测试质量分析技能指导

1.质量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

2.质量分析的类别及相应要求。

篇8: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提高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反映学生语文修养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写作结构混乱、缺乏词汇、缺乏个性等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来简要论述一下教师该如何开展好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工作继而更好地推进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深化实施。

一、巧借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

语文写作历来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问题, 也是一大重点问题。但是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找到较为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而笔者认为在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将范文展示给学生, 一方面还要注意纠正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不恰当之处。通过这样双管齐下的方式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所以, 为了更好地做好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 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巧借多媒体设备来开展教学工作。因为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将范文展示给学生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榜样和对象。但是, 在以前的范文展示教学过程中, 往往采取的是朗诵法, 这样的一种方式使得学生只能在听觉上接收到有关的信息, 却没有办法充分地将有关的信息输入到大脑之中。

所以, 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 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积极地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范文进行展示, 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大屏幕可以让学生在视觉上对范文产生反应, 同时辅以范文朗诵就可以更好地起到一个范文学习的效果。

例如:有这样一段范文:春天到了, 河面上的冰块消失了, 河堤上的柳叶吐芽, 江边的白玉兰也开了。

这是一个简单化的描写景物的范文, 如果只通过朗诵的方式, 那么学生在信息接收的过程中就比较难迅速的在脑海中浮现春天来临的画面。然后借助听和观看文字这一综合性的方式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 而这样的教学实施才是有效的。

二、鼓励学生多积累、多观察

语文作文的写作还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 因为只有多阅读他人的美文, 多摘录他人的经典句子, 多总结归纳他人的经典作文结构。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快地发现作文写作的有效方式, 继而更好地做好初中语文的作文写作学习。

所以, 在征得写作教学过程中, 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多进行积累。并且要时常注意翻阅自己的积累和学会把自己的积累运用到具体的写作中。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学生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 有这样一篇文章《我眼中的父亲》, 这篇文章的第一段是直接对父亲的外貌进行了一个刻画, 随后的三段则是回忆自己小时候与父亲之间的事情, 书写了父亲是如何关心、爱护我的几件小事。在结尾部分, 作者首先用“直到现在, 父亲依然如此……”这句简单的话来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再用一段话来表达我对父亲的爱。

这样的一篇文章就是一篇能够打动人的人, 也是一篇成功的写人作文。所以, 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就通过对别人的好文章进行结构的剖析从而来提升自身的结构作文的能力。

此外, 我们还知道语文的写作很多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所以, 一个善于观察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生活的人, 也是一个能够把这一类的文章写得美轮美奂的人。

因此,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对生活多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找到写作的亮点。

例如:在《我眼中的父亲》这篇文章中, 就有很多内容是来源于我生活中父亲与我之间的故事。而这些生活的素材也就成为了写作者成功刻画父亲这一形象的重要组成。

所以, 任何一篇成功的作文都来源于丰厚的积累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描写。也基于此, 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多积累, 多观察继而实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效率提升这一目标。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语言、风格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的重要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 很多学生都会有稀奇古怪的想法, 甚至会有一些不同于传统作文的写作表达。

而面对这些内容、语言表达和行文风格, 不少教师都视为异类, 甚至强行扭转学生的表达。其实不然, 教师完全可以顺着学生的这种“异类”, 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化的语言和写作风格来实施写作教学。

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叛逆的, 如果教师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来实施写作教学。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教学实施刮目相看, 而且学生会愿意更多地融入到课堂之中, 并愿意听取教师对自己作文的意见。这样, 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宽容、引导下逐渐地形成自己的一种语言特色和行文风格, 甚至会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成为一个语文写作的能手。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是有效且被学生喜爱的。

例如:在“秋天”这一主题的写作训练中, 有不少同学就表达出了“秋天的萧杀”、“秋天的无情”、“秋天的寒意”等思想, 甚至有些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秋天的风带给我一封冷漠的情书。”

这样的一些有别于传统的内容是应当被教师鼓励和引导的。而且随着教师的这种宽容和指导, 学生的表达将更多规范, 学生的思维也将被不断激发出来,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蓝瑞权,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探析[J], 中学教学参考, 2013年第3期

[2]赫红超,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方法探讨[J], 魅力中国, 2013年第2期

篇9: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效率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任务异常艰巨,在教学大纲中,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阅读范文,但并不是所有的阅读范文都有详细的讲解,有的文章甚至是一笔带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不利于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只有那些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文章才能最大限度的被学生所吸收,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教学中必须增加对学生的指导,要能够及时的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筛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阅读范文。当前,要想提高阅读的指导效果,还必须重视将阅读过程与写作紧密的联系起来:首先,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让学生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考虑其感受,进而挖掘作者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以及情感,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的主线以及内容,还能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其次,在弄懂文章主旨、内容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特殊的表达方式,包括文章的写作技巧、文字组织方式以及布局构造等,进而强化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字背后隐含的感情,再让学生摘录文章中一些优美、生动的句子,这就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不少素材。

二、从教材出发,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语言之“美”

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我们发现学生的作文大多是千篇一律。用记叙代替描写,使用也是一些人尽皆知、毫无新鲜感的材料,这样的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平淡无奇,毫无美感可言,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缺乏想象力,在写作过程中不会运用形象的语言修饰文章,不知道如何将书本上收罗到的素材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去。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要依托教材,不断加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细细的品味笔者对人、事、物的情感,进而拓展学生的语文素材,不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比如教师在讲授《春》一文时,就可以着重分析作者对江南春景的描述,其中最引人眼球的就是文中“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薄烟”一句,这句话巧妙的运用了比喻以及排比手法,能够让人形象的体会作者对江南春景的浓浓情意。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探索能够让人、事、物富有生机以及活力的表述,而这最重要的就是善用修辞,朱自清就是善用修辞很好的代表。毋庸置疑,好的作文是从美的语言开始的,教师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当中的美词、美句,再帮助学生将这些美词、美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而精准的运用到写作中去。

三、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环节密切相关,更多的时候我们将其定位为一种借鉴与创造的关系。通过阅读范文,学生可以了解文章的主旨、表达方式以及写作技巧,再通过自己的加工以及写作,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阅读更为优秀的文章。可见,阅读与创作更多的是互补关系。实际教学中,能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以及各版本读物中的例文等,教师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充分吸收优秀作品的基础上,不断的扩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写出富有特色、新颖生动的作文。比如教师在讲授《羚羊木雕》一文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写一篇与课文主题思想相似的文章,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最终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言以蔽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非无法可依,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多一点包容和理解,让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进而写出感人肺腑的文章。

综上所述,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提升这两个模块的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坚持有效指导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统一,让学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发掘素材,积累阅读经验。

参考文献:

[1]张蓉.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

[2]李海洋.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J].新课程(中旬),2013,(05).

篇10: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摘要: 作文教学要走出无话可说,无文可写的困境。我建议学生多读书,注重阅读积累;注重课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注重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注重学生互改和评价,全面提高鉴赏水平、写作水平。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

课文作文

实践活动

互改和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写作训练就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明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作文难,难作文,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感慨。许多同学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开始抓耳挠腮,都说作文难写,为何?那么,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有魅力呢?在此,我谈四点关于写作教学的思考:

一、重视阅读积累。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一点不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知道,“读”是吸收,“写”是输出;“读”是“源”,“写”是“流”;“源”远方能“流”长。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阅读,阅读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又指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尝试运用“阅读积累”的办法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首先,教学生做剪报。报纸上有最新的材料,向我们及时地传递各种信息,养成认真读报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也能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剪报评析,便是积累写作资料,提高学生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剪报的内容没有限制,只要能增长知识、提高写能能力有益的都可剪贴。剪报评析的内容可以就写作特点分析,可以就读后的感想,可以写读后的收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

其次,教学生写读书随笔。让学生每周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文一篇,先读熟美文,在读中感悟词句的优美,巧妙的布局谋篇;再让学生动笔画出优美的词、句、段;还可以让学生重点读一读、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还可以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在原文处做上批注;还可以谈感受,写评语。另外要求学生要经常翻阅,有的句子可以反复诵读,甚至背熟。第三,教学生从语文教材中积累写作素材。语文教材名家名篇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对于这些材料,可让学生归类积累,以便写作时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选用,这样,语文阅读的过程也就是准备写作材料的过程,可谓一举两得。

第四,开展读书系列活动来加强积累。如词语竞赛、成语接龙、诗歌朗诵会、读书故事会、课本剧、作文竞赛、读书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起到检查的作用还能使学生感性地、生动地锻炼听说读写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引导学生开展“摘录、写作、练字”三合一练习,习惯于摘抄一些古典诗文和名人名言,习惯于把看到的时文美文摘录下来,习惯于把自己日常的见闻感受记录下来,习惯于抒写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学生的知识视野被拓宽,情感世界被充实,语文素养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读书方式,也积累了许多语言材料。学生在自己写作之中或多或少、潜意识地运用了积累的材料。我想这就是学生在阅读积累基础上的再次运用吧。重新认识阅读与写作的功能,是学好语文重要前提。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获得必备的基本语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发展的语文能力,成为对国家民族命运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热爱、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和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精华,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创新能力。

二、写课文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寂然凝思,悄焉动容,视通力里。”,这是对想象作用的形象描绘。中学生尤其需要想象,因为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学生阅读时,需要借助于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再现文章或诗词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就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学生写作更离不开想象。因为写作活动是运用具体感性材料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全过程,所以需要想象的配合。有了想象力,就可以使作文思路活跃、开阔,从而写出来的人物、事物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反之,思路迟缓狭窄,词语贫乏,写人写事平平淡淡,不能感动人。根据当前中学生的特点,我们很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学生的写作训练,我们可以设计出各种有助于启发思维活动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发挥想象力的机会。其中,写“课文作文”就是我经常采用的形式,写“课文作文”可使学生思维更活跃、更开阔、更深刻。其方法就是围绕一篇课文,写出一组小文章,少则二三篇,多则四五篇,内容上既互有联系,又可各自独立,这样可以纵横结合,多侧面、多角度、多体裁地写一个人物或一件事。它的优点就在于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思维的发散、扩展、集中、深化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曾有目的地通过写课文想象作文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课文角度考虑,启发学生为那些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的课文补写情节或写续篇,如《变色龙》、《老王》、《芦花荡》;把古诗文改写成散文,如《伤仲永》、《石壕吏》等。通过对故事的改写、续写等表达学生对原作的理解,抒发他们对原作中人物的关心和见解。下面以《羚羊木雕》课文作文教学过程为例: ㈠介绍想象作文的概念。

想象作文就是以一个假设的身份或在假设的环境中,叙述可能发生的事件,通篇以想象为主的作文。

㈡以《羚羊木雕》课文为例分三个方面训练

⒈拓展想象。把课文中未尽之意,按原文思路加以想象与延伸,做到妙笔开生花,续出新格局。针对这个环节我设计了3个写作题卡,让学生选择一题现场写作: ⑴放学回家的“我”看到了出国分别半年之久的爸爸,十分激动,请你播放 一下这段录像吧!⑵在学校里张小路和万芳是最要好的朋友,她们的老师是怎样评价她们?

⑶在家长会上,妈妈和“我”碰到了王阿姨和万芳,妈妈看到了万芳裤子上那长长的“伤疤”,就问王阿姨怎么破的,王阿姨会怎么说?

2、换位想象。将自己与作者换位或与文中的角色互换进行想象。针对这个环节我设计了2个写作题卡,让学生选择一题现场写作:

⑴如果你是万芳,当你的好朋友找你要回羚羊木雕时,你心里是怎样想的? 后来呢?

⑵“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时的 “我”心里肯定会有很多想法,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想?

3、创造想象。为了更好表现人物的品质、揭示事情的本质,写作时可以通过创造想象去补充与拓展文章的简略处、空白处、悬念处。①想象补充人物的语言。

②想象补充人物的心理。即通过对文中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的想象,领悟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③想象补充文章的情节。④想象补充文章的结尾。

针对这个环节我设计了2个写作题卡,让学生选择一题现场写作:

⑴在“我”家,万芳和“我”交换了礼物,即小藏刀和羚羊木雕。万芳回家后便激动地写下了日记,你能向大家读一下吗?

⑵要回羚羊木雕后的那个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深深谈了一下,你愿意公布吗?

这次课文作文许多同学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开始选题、奋笔疾书,几乎每人都有话可写,达到了预期的训练效果。通过课文作文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了,大家对这种训练方式给予了一致肯定。当然,与课文作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课文仿写。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仿写是在对课文语言运用规律进行整体掌握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迁移运用,在这种迁移中,学生感悟到的写作技巧在实践中得到内化,成为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所以,无论是从认知角度还是从创新角度,仿写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

在学习了席慕容的《外婆与鞋》一课后,我让学生学习文中的写法写一篇现场作文,并提醒写作文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1、记叙要具体,要抓住人物事件的特征做细腻的描写;

2、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3、要注意所有的记叙、描写、抒情都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这次现场作文涌现了不少佳作(见附页)。

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显著的特征。中学生最富于想象力,教师是学生想象力的开启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应在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同时,在作文训练时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创造余地,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注重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吕叔湘先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作文创作是否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他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尤其是初学写作的学生所必须遵从的。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如果说“阅读积累材料”是间接的,那么“语文实践活动”则给学生带来了生动的、鲜活的生活积累。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真正克服作文假、大、空的弊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亲身经历积累,使他们在写作时,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身,表达出自己当时的真情实感来。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比如在课余时间我有目的的组织学生玩踢毽子,学生玩得十分高兴。事后让他们写作文。大家有话可说,把踢毽子比赛过程记叙地具体详细,学生写出的同学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等十分逼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实践,则无从谈写作。

我还鼓励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要注意观察身边的一人一事一物,要学生学会写生活札记,要及时地把感人至深的地方表达出来,把精彩难忘的一瞬描绘出来,把耳目一新的事件叙述出来„„告诉他们,这些材料可能比较零碎,不能构成一篇作文,但它们直接来自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积少成多,以后会很有用处。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写文章,从日记写起。写文章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心胸和笔墨,养成发表意见的习惯,同时也会整理自己的思想,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场上的作文。由于这样的思想作指导,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思维灵活了,语言生动了,就能写出表达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我们今天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往往注重外在课程资源,向外去寻找,殊不知学生资源中存在着一个宝库,它是需要我们去开发的。我说要重视学生资源,是说要重视对学生内在潜力的挖掘。

四、注重学生互改和评价,全面提高鉴赏水平、写作水平。作文讲评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和鉴定,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讲评课组织得好、开展得好,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发学生再创作的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由此可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能促进学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于是,我在作文批改方面作了以下几点尝试,特别注重学生互改和评价,力争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简评”扩展式讲评

学生往往认为作文讲评是老师的事,很少有人把自己作为作文讲评课的主人。所以,在刚开始训练学生的作文讲评能力的时候,采用“简评”扩展的方法最为恰当。具体的做法是:教师精心选用一些带简评的习作,让学生读了习作之后,在参考简评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对简评进行扩展、补充,丰富简评的内容。在讲评课上,教师可根据各小组的推荐,也可采用抽签的方法让学生上讲台讲评,对讲评得好的同学予以鼓励和奖励。经过这样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就对作文讲评逐渐产生了兴趣,具备了一定的讲评能力。

2、“模仿”式讲评

经过一个阶段的“简评”扩展式讲评训练之后,学生会觉得作文讲评并不神秘,自己也可试试。这时,教师就应作好讲评的示范,让学生去模仿,怎样去分析习作的立意、构思和选材,怎样去分析习作在写作上的优点与不足,怎样去分析文段的过渡与衔接,怎样去分析习作在遣词造句上的精妙和疏漏,等等。也可让学生模仿别人评语的写法来讲评。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在学生讲评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在模仿中不觉得乏味,让学生在模仿中提高讲评能力。

3、“互改”式讲评

在实际操作中,我把四个写作水平呈梯状的学生排列成一组,每隔一月重组一次。这样安排便于学生相互对比,共同提高。我在学生明确写作要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使用修改符号,每人给文章至少找出一条优点、一条缺点。如此循环下来,每个学生可以批改三篇作文。通过找优点,挑毛病,作比较,从而达到相互沟通,取长补短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鉴赏水平、写作水平。

作文讲评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做作文讲评的主人”,突出学生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循序渐进,有目的有规律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讲评能力,那么,作文讲评课不仅会受到学生的喜欢,更会充满生气和活力。

篇11: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评价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 张娟利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最终的升华,阅读的最终目的也是为写作服务的,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且相互促进的关系。阅读是为写作积累原始素材的,写作也是促进阅读的最终点,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要帮助学生突破作文中的这一瓶颈,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多读,多积累。

一、立足课堂,挖掘教材,充分积累作文素材 很多学生在作文练习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究其原因是他们的知识积累不够,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对阅读过的文章进行积累。现在高中生的阅读量远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150万字的要求。当然究其原因这与从小在应试压力下教师和家长剥夺了他们课外阅读的时间、学校的办学条件限制、高考的升学压力等有关系。但是我们只要抓住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学生的作文也能够写好。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呢?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场所。现在新课标选入教材的文章虽然比以前有所减少,但是所选的文章都是名家名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位古今中外卓有建树的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如经“韦编三绝”苦读而成为至圣先师受历代儒生推崇的孔子;忧国忧民、洁身自好、“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屈原;豪放飘逸、性喜自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沉郁顿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杜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这些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所以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留意、积累这些素材,用它们来充实不同观点的文章内容。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分类归纳时可把素材分为以下几类:爱国,人生,传统美德,气节、节操,理想和现实。这些分类的设置,并非一成不变的,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变动。但在完成这项工作时,教师只能“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不能包办;要求学生要参与进来,小组或个人完成作文素材小册,互相探讨,互相交流。从课文中寻找素材的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在完成课内素材的分类归纳的同时,引导学生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关心时政,自行确定课外题材内容,对身边的鲜活素材进行开发。

二、阅读经典,积累素材,有效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南大徐雁教授在“经典阅读与人生成长”的专题讲座中谈道:“高考作文的高低往往是见识的高低,学生应学会真实而正确的反映个人的感悟。高考的高分作文往往都是不同凡响的文章,而不同凡响靠的就是见识,就是日积月累的阅读积淀。” [1]从大家的经典畅谈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关联,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的原则,阅读是作文的根本,作文是阅读的结晶。阅读经典更是为我们的写作注入了活力,在教材中,在我们身边的经典读物都凝聚了我们本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们更应从经典阅读中去挖掘素材,为我们作文所用,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如在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成语就颇多:完璧归赵、布衣之交、负荆请罪、怒发冲冠和白璧微瑕等。但学生很少单独利用这些成语遣词造句。《劝学》中大量佳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生会记得佳句,但在写作中却很少联系应用。从名著导读这部分来看,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两部经典著作,学生却很少关注书本的经典名著部分。我们不应让经典安静的冷落在一旁,除了课内经典名篇,课外阅读经典更应成为每个学生的良好学习好习惯,这除了学生自己的兴趣阅读外,还应有老师的引导,做好课外经典的阅读和积累,如安排学生每学期读指定的读物,《三字经》,《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不仅扩展学生知识面,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也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搭建平台,开展活动,激发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平台,使学生将自己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收获能够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展现,使他们的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以激发他们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只要有了热情和兴趣,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他们的潜力。而供他们展现的平台很多,我们可以利用班上举行的班级辩论会、学习园地、班级黑板报、校刊等形式进行交流探讨,学生的优秀习作还可以向社会上的一些报刊、杂志等投稿,尽最大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在操作的过程也不能忽视一部分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对他们我们要伸手相助,他们表现出的点点成功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认可,以使他们在写作中找到自信。而且这种活动必将长期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创设平等、互动、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坚持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让学生开放心态,张扬个性,放飞心灵,自由写作,从而笔下生风,写出富有创意的文章来。

四、借助网络,利用资源,提高阅读和写作素材的积累效率 高中生的心理认知能力和计算机技能都远高于初中生、小学生,对于正处于认知和接受能力最强的高中阶段学生来说,利用网络扩大阅读面是非常可行的。与传统的阅读途径(订阅各种作文报纸、杂志、书籍)相比,报纸、杂志仅仅是一座座小岛,网络则浩如大海。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新闻时事、热点话题、名家作者逸事趣闻,甚至天文地理。当然鉴于网络的复杂性和高中生自控能力不强的特点,老师就需要做好介绍和“监督”工作。比如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图书网站,如中华图书网、中国电子图书网等,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各类图书,尤其是那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家名篇、名著,以及中学生优秀作文。

在信息时代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需要的许多信息资源。学生写作往往为材料所困,比如写一些材料作文、议论文,就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资料来丰富作文的内容,而且网络中获得的写作素材更带有时代感和新鲜度。再看每年各省的高考作文命题,无不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比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1作文“高速路上父亲开车打电话被孩子举报”材料就是当年网上热议话题,从高考命题方向看出,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与时代和生活相结合的地方。

在传统的阅读和写作素材积累中老师往往都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做好摘要,这是一个比较费时费力的工作。而在网络环境下这些工作就简单得多。比如美文的摘录,就可以要求学生每周上网至少下载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然后写上自己的评论,说明为什么喜欢这篇文章。这样的读写结合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很大帮助,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完成,省时省力更高效。

通过网络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评改作文是一种很新颖的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每个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亲身体验:在学生时代,当你的作文被当作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这份荣耀感会激励你把下次作文写得更好。事实上作为范文朗读,只局限在自己的语文老师和本班的同学之间,交流的空间并不大。网络这一交互平台的出现,为学生作文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在网上发表作文,拥有更多的读者,这会大大激励学生写作的兴趣。此外,教师评改作文的方式在网络环境下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上传于网上的作文,读者不只是语文老师和同学,也可能是素不认识的网民读者,他们也可以通过在网上留言、发电子邮件等方式评改你的作文。当作文的评改已不再局限于课堂、同学、老师的狭小圈子,作文教学成为了一个开放的体系时,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产生了。

当然,我们看到了网络环境下为我们的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带来了便利,但也应意识到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经典作品的阅读,如一些网络作者即兴式、快餐式的写作方式过于追求简易化、通俗化,从而使得作品的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使得作品的语言表达缺乏推敲打磨,生硬晦涩,让阅读者不知所云。

再者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写作教学必须加强高中学生的语言规范。很多学生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在作文、日记、周记中也会自觉不自觉的使用类似语言,而高考作文的评定恰恰注重三大方面———内容、语言、结构,语言表达在一篇作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高考作文阅卷中强调对错别字的扣分。因此正确引导和规范学生写作用语十分重要。

上一篇:贵州省遵义市2018届九年级联合检测文科综合思想品德试题下一篇:12. 24平安夜的活动策划方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