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2024-05-02

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通用8篇)

篇1: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任城区教育科研优质课说课稿

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南张中学 文霞

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说科研课题研究达成的目标】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要考虑到个别差异,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农村中学而言,由于受到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制约,各种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很不理想,很多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因此生源参差不齐。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必要进行分层次教学。一般网上强调的都是“分层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分层教学”在数学、化学、英语和物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几乎没有涉及到政治领域。于是通过简单地尝试和参考其他科目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我们的科研课题研究预计达成以下五个目标:

1、学生通过分层次教学的学习和参与分层次教学相关的系列活动,获得潜能的开发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2、师生共同参与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将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教与学的方式,确立新的教学行为模式,在实践与反思过程中探索、提高;

3、丰富和完善分层次教学的教育内涵。

4、构建渗透分层次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和实施策略。

5、探讨体现学生主体性、合作性、创新性精神,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学生多种潜能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简言之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利用分层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说在本节课或本次活动中落实达成目标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及特色与创新】

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更好的落实达成目标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方法、手段: 首先,学生水平的动态分层。

在平时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根据学生政治学科成绩和作业、学习态度、课堂反应情况,我们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分为高中低三层。高层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浓厚、抽象思维能力强、成绩好;低层学生思维混乱、记忆力弱、学习政治的兴趣不高,成绩又不理想;中间层次学生介于以上二者之间。当然,以上三个层次的划分不是固定的,要随着教学进程的开展,作不断的调整,以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师要在精心钻研新课程标准、教材和细致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力所能及的教学目标,量身定做,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达标的喜悦。当然,在具体制定达标要求时,要注意认知、情感和技巧相结合,注意与本地、本校、和本班学情相结合。为了让各层次的学生顺利完成他们的教学目标,我们利用学校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设计和组织了有趣的、让学生喜闻乐 见的方式方法,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如:生动的场景动画、小品表演、故事讲述、即兴演说、生活写真、幽默漫画、提问抢答、时政知识小竞赛等。每次教学活动尽力做到气氛活跃,以趣激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既能激起学生们学思想品德的兴趣,教师又能从中分析评估学生们的进步情况,有利于下一步教学的实施。

再次,教学设疑的分层

分层设疑需讲求科学性、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要充分照顾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使学生有所得,有所思,激发潜能,促进创新。一般情况下,课前复习、新课导入、基本概念和理论都可以整体设疑,带有规律性探索、要求深入理解等内容需分层设疑。在教学中要把面向全体和个别对待的关系调理恰当,使每位同学都有所得。对于低层次学生,提出最基础的问题,一点一点地启发诱导,避免因知识跨度过大而使其无所适从,失去信心;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要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略加提高,提出一些需经过思考后才能回答、通过比较才能判断的问题;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一些较难、较深的问题,启发、锻炼其概括、抽象思维的能力。

下面,我举一个教学实例加以简单说明:如七年级下册第8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中关于“民族精神”这一概念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进行如下的分层设疑:

对低层学生的设疑:(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对中层学生的设疑:(1)新时期发扬民族精神有什么意义?

(2)新时代有哪些体现民族精神的事迹、人物? 对高层学生的设疑:(1)现阶段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2)今天,我们应怎样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可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明确什么是民族精神?同时对于中、高层学生来说,他们通过思考、探究,能明确新时期发扬民族精神的意义以及中学生怎样为弘扬民族精神做贡献等道理。

第四: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分层

练习不单是使学生再现、巩固、理解、深化所学知识的手段,也是保持学生持久学习兴趣的手段,因此,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设计除了突出重点、难点之外,特别需要注意把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做到从整体着眼,照顾局部。使低者学有所得,中间者有所思考,高者有所创新。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5课《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时,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

1、调查、了解我们的班级和校园里在近段时间发生的让你感触很深的真善美或假丑恶的行为,并说明它的影响。(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

选做题:

1、请同学们搜集颂扬真善美的名言警句,并把它们写出来。

2、2011年10月13日下午,佛山市南海2岁女童小悦悦(化名),几分钟内先后被两辆车辗轧,十几个路人经过却未施援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见并将悦悦救起。请利用所学知识评析此起事件。

必做题要求各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要求有能力、有余力的学生尽力完成。这样可以给低层次的学生一个能完成作业的机会,提高他们向上递进的信 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抄作业现象;让中等层次学生拥有一个客观的分析和辩证的思考过程,让他们达成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让高层次的学生拥有一个实践体验和表达交流的过程,他们必须在搜查资料、开展探究活动、主动的建构对外部信息解释的基础上,亲自动手才能完成。这样就激发了各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使获得成功的学生能再接再厉,使学习困难的学生能放下包袱,迎头赶上。

当然,在分层次教学中我们还进行了评价分层和复习考试分层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上我们力争达到:问题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不过,这些目前做的还不够好。

【说参与本课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困惑】

实施分层教学法后,我发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信心也增强了,同时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极大地优化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但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及时捕捉时事政治热点,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等,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当然在探索的道路上,也遇到了不少的难题,存在一定的困惑,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困惑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堂落实情况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落实分层教学仍不够到位,目前成效显现的不明显。

2、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但这样一来,会不会引发低层次学生的自卑心理,对自己降低要求,而优秀的学生会不会产生骄傲心理,对基本要求不屑一顾,眼高手低。

3、课堂提问的层次性

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虽然为各层次的学生都创造了参与课堂的机会,但一节课难的问题不易太多,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容易受挫,觉得自己缺乏回答问题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不愿举手回答问题。有时问题设计不合理时会出现不同层次学生乱起哄的现象,怎样达到一种“活而有序”的局面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4、布置课后作业的层次性

作业一般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批改作业时,对低层次和中层次学生的作业要批改的格外仔细些,有时需要进行面批,对高层次的学生可让他们探讨一些较深的问题,启发他们深入钻研。但这给老师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面面俱到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有时感到力不从心。

但是,我认为无论怎么做,爱心、细心、耐心、恒心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爱心是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灵魂所在!有一颗爱人之心,其他都不在话下!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分层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就会让分层次教学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加以指正。谢谢!

篇2: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进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中心的数字化时代,整合了传统教学媒体诸多优势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业已悄然地走进了学校,走进了我们的课堂,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关系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白板实验,很多师生对白板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新技术加入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怎样呢?就当前初中政治教学而言,电子白板的教学优势何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和预设性的完美融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生活化是思品学科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讨论和形成解决问题的一定策略是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形式。而电子白板无疑在情境创设方面具有比传统课堂教学更明显的优势,图片、动画、音视频等资源都可以很方便地运用于情境创设,并可在解决问题时展示多种策略,让学生进行优化选择。

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在思品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它的开放性特点和生成性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将自己的回答及时写在白板上,而且答案的各不相同,可以感受到它的动态变化。再让学生来纠正答案,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的新教学理念。另外交互式白板事先准备的只是教学用的素材,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有预设的即时生成。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生成性资源地有效利用能让课堂教学更富有生命力。

2、交互式电子白板和现行教育技术的有效融合

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学习是政治学科重要的学习内容,新版教材尽管整体上淡化了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的学习,但事实上仍不可避免地保留了一部分,如公民方面的一些权利概念、国情国策方面的一些政治理论、政策等。这些基本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通过电子白板教学,展示这些基本知识,注释强调一些关键字词或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白板技术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于一体,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提升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屏幕演示功能,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容易和方便,而且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方便、生动、有趣。

3、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实时教学评估的高效融合

各学科教学中,习题讲评是一项重要内容,思品学科也不例外。传统的习题讲评基本上都是师生分别看着自己手中的习题进行,偶尔教师也会在黑板上对少数需要特别强调的问题进行集体板书讲评,但又比较费时,效果相对较差。运用电子白板进行习题讲评,可以通过照相功能将习题全部录入白板,然后逐题进行板书讲评,师生都可以在习题上进行圈点标注,使学生对解题中的注意事项一目了然。还可以将有典型错误的学生习题作业录入展示给全体学生看,教师或学生在白板上指出其错误,进行即兴点评,使学生对错误认识的清清楚楚,这是传统的黑板或多媒体教学所做不到的。当然,还可以让学生上白板进行随堂练习,教师随堂讲评,效果也不错。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影响

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在政治课堂教学环境中的使用,利于教师发挥导学作用,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改进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对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一)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1、丰富的呈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不同于其他教学多媒体的主要区别在于白板的交互性。骰子工具可用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幕布工具的恰当使用更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一个好帮手。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抢答比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每一次抢答体验都是对以往知识的复习、巩固,新的知识也变成了乐于接受的“商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电子白板的视觉效果,比如色彩、隐藏、动画等多种教学功能,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尤其是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和概念时,电子白板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强大的交互功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电子白板所配备的感应笔可以让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非常便捷地改变笔的粗细、颜色,还可以利用钢笔修改器画出如直线、圆、半圆、正方形等各种图形。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随时进行互动,对重点和难点随时进行注释或圈圈点点,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提高学习的效率。课后,教师甚至还可以把记录着教学痕迹的课件以特殊文件的格式保存起来,放在资源库中,以便学生巩固复习,温故知新。

(二)对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1.灵活的演示模式,培养教师的创造性思维

众所周知,被教师广泛使用的传统教学软件如PPT等在课堂上演示时,必须由教师事先根据备课思路做好幻灯片,一张一张地按顺序播放出来,而且播放时无法对其进行编辑、标注等操作。因此,传统的教学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与传统教学软件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当课件处于演示模式时,教师可以利用页面管理工具、页面选择器等对活动挂图的顺序随时进行调整;利用钢笔工具、突出显示工具、橡皮工具、撤消工具等可以对挂图内容(文字或图片)随意地进行注释、拖动、擦除等。这些工具的运用,创造了课堂中更多的师生互动,为教师体验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进而使教师的专业获得发展。

2、多种资源的整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教法多样化

软件中的资源库可以说是教师教学素材的百宝箱。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背景、文字、图片、声音、视频、链接、活动挂图等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可以提前储存到资源库中不同的目录下,以便教师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调用各类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传授新的知识,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是熟练应用白板技术的重要环节。白板系统为每个学科准备了大量的学科素材,但不是现成的、固定的课件,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特定的教学设计和目标,应用资源库中的素材形成自己的教案,白板技术使教师应用资源库中的资源自我生成数字化教案的过程变得非常方便。

3、提高教学效益,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学的计划性更强

教师不仅用电子白板授课,同时电子白板也是教师备课的好帮手。教师可以把整个电子白板上的教学过程储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成为自己学科教学的电子档案和课程资源,成为教师今后授课、总结和反思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新技术加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变得不再是原先由教师预先设定好的,而是动态生成的一个过程,将知识的建构变成了可能。同时,教师也真正的可以从一个知识传授者变成一个有效的学习引导者、帮助者、组织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突现,在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于电子白板的交互性的特点,他们可以与自己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教师对话。

三、对政治课应用电子白板教学的思考

我们思品课应用电子白板教学是否还有其它方面优势,这值得我们教师进一步去探讨。因此对政治课应用电子白板教学课后教学几点反思。

1、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结合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思想品德教师往往只是从问与答、分小组、做游戏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互动,这些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一定互动效果,但实质很难使学生真正的与教师交流并参加到教学中来,而交互式白板借助其在外观和操作上接近黑板和触模屏,无须严格的专业训练的特点,使得学生们直接就可以对白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一些具体操作,而这样就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平台。另外以往我们在使用图片、资料时只能把图片、资料展示出来而不能对图片、资料进行操作,而现在交互式电子白板就为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直接在图片上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2、学生与学生在互动中结合

当然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仅是属于思想政治教师的同时也是属于学生的。在课堂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完全放手把交互式电子白板交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白板充分体现自身学习主体的价值,自己针对问题交流探讨解答。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可以从解答问题的同学身上掌握学生对知识上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捕捉到学生认识的差错进行及时的纠正。

3、师生与资源在互动中结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教学课件的随时暂停控制与标注,使思想品德教师能够更加自主的应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弥补了很多课件交互性较差的缺陷,同时一些教学课件或小测验式的练习题学生也可以通过白板对其进行操作,修改,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篇3:分层次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 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但应该学会知识, 而且要求他们掌握如何学习, 自我增加知识, 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老师要为他们创造学习条件, 鼓励他们自觉主动学习, 引导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分层教学是在原有班级不变的基础上, 按照考试成绩与学生心理个性特点、学习方式、兴趣爱好、掌握知识的水平与接收快慢的程度等各个方面状况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优等学生为A, 中等学生为B, 学困生为C。然后把备课、讲解、批阅作业、辅导以及考试等各个环节的目标层层落实到位的教学方法。通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 能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因材施教,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层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进行分层

从初一入学之初, 就按照学生的成绩及他们对学习英语兴趣爱好、自信心、能力水平以及内在潜能等进行层次的划分。将他们划分成A、B、C三类层次。对于那些基本功非常扎实且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划归为A层, 基础尚可且有一定的上进心的学生划归为B层, 英语基础差且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划归为C层。再将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并让A层次的学生担任组长, 每个组长负责辅导B层与C层的学生各一至两个, 督促与检查他们的作业、背诵课文、解答他们的疑问等等。当然, 教师学生的学习状况变化随时调整他们的层次, 此举旨在提升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能,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因为学困生在小组内将获得更多的辅导, 所以他们的英语水平有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2、对教学目标实行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 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足够的学习机会, 都能获得较好的收获, 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能够得到真正的确保。目前的新教材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上也有显著的层次划分。教学过程中针对各个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特点, 需要制定不一样的学习目标。通常A层的学生在全面吃透教材内容的前提下, 老师应该侧重他们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 让学生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各个环节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对于B层的学生, 主要掌握教材内容, 争取不出现遗忘、缺漏以及记忆混淆等问题, 让学生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各个环节获得一定的提升。对于C层的学生, 主要侧重于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 当然也可以适度补充一部分其它内容。老师应该尽量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战胜焦虑以及自卑情绪, 摆正学习态度, 调动学习潜能, 逐步提升学习成绩。

3、对教学内容实施分层

按照新教材难易程度的差别, 将教学内容分成三类:基础知识为第一类, 比如短语、新单词、以及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 该类知识要求每个层次得学生均能够掌握;第二类为重点以及有关语言知识点的应用, 比如课文中新出现的语言知识点, 要求C层次得学生作基本理解就可以了;第三类为难点以及练习册上打*号的知识点, 对于C层次的学生不作任何要求。老师将各个层次学生的任务以及目标利用小黑板标识出来。

4、练习作业的分层

英语的学习仅靠老师的讲解与演示, 不进行作业练习, 学生是很难取得牢固的英语基础知识以及娴熟的英语水平的。在日常的学习英语过程中, 各个层次的学生往往被大量千篇一律的作业所拖累, 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感觉作业太难知难而退;老师也由于他们不能准时完成作业而不高兴。因此面对各个层次的学生, 怎样有效利用作业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英语水平、训练英语思维能力呢?那便是对课后的练习作业实施分层。不过课后的练习作业应该难易适度, 作业量也应该适中。在对作业进行批改时, 不同层次的学生批改方法也适当有所差别是。比如, 批改学困生作业时, 每一道题都需要批改, 尽量使用符合学生具体学习情况、个性的针对性强的鼓励评语。同时也可以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让优秀生讲讲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方法, 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 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巩固优秀生的知识。

5、课后辅导的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后辅导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学困生的辅导重点在于找出学习中遇到主要困难, 帮助他们总结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 树立起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优秀生的辅导重点在于推荐阅读优秀的课后读物, 充实词汇量、语法知识, 丰富文化视野,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 在初中英语应用分层次教学方法, 可以细分学生层次, 使处于同一个层次的学生从一相同的起跑点出发, 做到人人都能学有所成。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而言, 可以克服潜在的自卑心理, 重拾学好英语的信心,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陈安福:《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篇4: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初中化学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化学学习的基石,学好其基本知识和技能是中学生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初三是學习化学的起始年级,学生对化学充满了期待和好奇,这正好是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找出差距并缩小差距,打牢基础形成知识体系,做好初中和高中连接的一个重要时机。充分利用这个时机能很好地打好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找到一个契合点,值得深思和探讨。

我校班级的编排是根据学生学科的总成绩按不同的分数段以大致相同的比例编入不同的班级,一个自然班的学生在学识水平上是有差异的。如何面对全体学生教学,促进全体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又能解决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一对矛盾;如何有效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初中化学由原来的两年课程变为一年课程,课堂容量变大,上课时间较少,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一般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因此,“分层次教学”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显得比较重要。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最优化,这是我校化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教改方面的肤浅做法。

一、合理安排小组

我校现在正积极实施“345高效教学模式”,课堂采用小组教学的模式。通过了解学生的学情,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让老师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小组所处的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真正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学生的座位按优差搭配的原则编排,这种安排给教师按层次教学带来了便利,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良学生的表现,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之中。

二、有效合作交流

小组活动能较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组员之间的互动才能真正地合作学习和交流,才能发挥优秀学生的特长,带动学困生一起进步。小组汇报时不能只停留在一方说,另一方听。而要根据自己的学情,提出疑问让汇报者给予解答。如不能解答,由老师引导学生加以解决。合作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或者是围绕中心论题多向的。因此为了确保分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一定要把握住在分层教学中,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条件下、作什么准备之后,学生才有可能发表对问题的看法,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交流和讨论。学生为讨论做准备的过程,就是“跳一跳”的过程。只要学生充分的参与合作交流,教师就能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为学生提供一个“跳一跳”摘桃子的机会。

三、设置作业超市

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面向中等学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学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

四、辅导形式多变

具体地说,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提倡“三超”,即旧知超前铺垫,新知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不受大纲约束,侧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对中、差生主要让他们参加动眼、动口、动手操作化学实验,培养其观察、理解、表达、实验的能力;而优生主要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五、评价方法分层

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六、综合分析调整

每学期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两到三次,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新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在我们的教学中不能一刀切!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色,我们必须采取分层次教学,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永远不感到自己落伍;让全体学生和家长对学生考上高中的希望不至破灭;让每一位学生都赢得未来;让每一个学生的强势智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为全体学生顺利升入高中打好基础,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打好基础。

篇5: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西充县槐树初级中学教师

吴庆先

摘 要: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具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优越性。新课程强调“关注体验式教学”,它对于弥补当下思想品德课中的不足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转变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观念;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走出课堂,在实践体验中开发创造潜能。本文从思想品德课程的现状出发,得出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着重强调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与反思。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思想品德 运用 反思

一、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现状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思想政治》更名为《思想品德》,这也表明:初中思想教育淡化教材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和活动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新教材、新课标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变革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纵观当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存在书里书外“两层皮”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课外表现的又是一套;学生懂得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在课堂里、在试卷上能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却未必能把它转化成具体行为。当然,造成这种“学而不信,知而不行”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但学校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实当中,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常常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中,我们只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却忽略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培育,使得道德认知的教育、道德情感的培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处于分离状态。结果学生接受的是思想品德课程知识(目的是为了对付考试),而真实的、丰富的社会生活的真谛被遮蔽了。

以上现状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观念,变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从过去知识传授者这一主要形象中解放出来,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体验式教学

1、(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来看,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教材学习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模拟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理解的一种教学方式或者学习方式。

体验式教学方式有三层含义:首先,它以教材的知识学习为基础;其次,这种体验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再次,这种体验活动可以是真实的实践,也可以是虚拟的,也就是说,可以是学生真正参加真实社会生活,从中获取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也可以是参加模拟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二)体验式教学的作用

1、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体验式教学倡导学生实践与体验,肯定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的能力,课堂上通过学生主动的实践与体验,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在感性认识中进行学习。

2、让学习成为“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循环渐进的过程

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以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受,模拟真实等活动方式,获取感性材料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去认识抽象的概念。学生可以在活动之前先接受在生活中早已有的概念并在活动中运用,用“试一试”、“比一比”、“做一做”等体验方法,将“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再现”,使之成为丰富思维的活动,学生正是在这种“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体验”与“认识”的交互作用,促使自己行为和认知的统一。3.、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教学

体验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把课堂教学由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自我体验、感悟知识为主体;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自主探究的场所;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氛围。

4、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增强教学的民主意识

体验式教学法创建的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形式,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既是师生信息的交流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

2、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亲切、温暖的情感,从而产生积极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下愉快地学习,并能主动克服困难,奋发进取。

三、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应用

有关专家认为,课堂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体验式教学法”围绕这一目标,在操作上坚持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感受怜惜、思考讨论获得体验,教师进行指导和启发,将学生的体验上升为个体的经验。这种学习符合学习和发展的规律,促进了知识的有效转化。此外,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体验,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树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信念,提高了教学的德育效果。在这几年的“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中,概括了以下几种常用的“体验式教学法”的操作方式。

(一)情景体验法

体验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问题情境体验

问题情境体验是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主动思考、参与和体验的过程。在教学中,笔者喜欢根据不同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思想上的焦点,设计能引起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特别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上),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境”。

2、艺术情境体验

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地引用名诗佳句,可以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由此创设教学情境可培养学生对人生、集体、对自然、对社会的美好情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例如让同学一起朗读一段优美的话语,同时播放音乐背景,使学生能够将认识、理解上升到感情层次,达到思想教育的较好效果。

3、漫画情境体验

思想品德教材内容枯燥、抽象,漫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对人的感知活动有调节和支配作用,巧用漫画,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力与思维能力。例如我在上七年级上册《丰富多样的情绪》

3、这个内容时,课前让学生用漫画的形式把四种情绪类型画出来,上课时作为导入方式,让学生置身于漫画情境中,加深对“喜怒哀乐”的认识,调动和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生活体验法

生活体验法是指学生通过参加社会活动来体验事物,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生活体验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进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例如在学完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这一框题后,笔者布置学生回家完成一道家庭作业,为父母剪一次指甲或洗一次脚,要求完成后父母写一个反馈意见,最后学生写心得。通过这样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加深了对这一框题知识的理解,也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体验。

(三)角色体验法

所谓角色体验,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故事、事件的情节,扮演各种社会角色,领会各种社会角色的责任,体验相应角色的感受,练习“承担”相应角色的义务,学习承担一定社会角色所应有的态度和所需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学会选择和判断,让学生在道德冲突中探寻和建构,让学生对善恶作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观念,践行正确的道德准则。在讨论八年级下册《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让学生模拟一些销售场景,深刻地体验到了消费者和销售者的角色。从中获得的体验无疑比教师乏味的说教好得多。

(四)阅读体验法

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定的材料,使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引起心灵的共鸣,达到认识与情感相统一。因为受阅历等限制,学生的体验是有限的,在直接体验不足的情况下,多阅读优秀作品,同样可以丰富人生的各项情感体验。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珍惜我们的学习机会》这个框题时,面对我们这些常年生活在农村的小孩,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普遍在学习上有畏难情绪。根据这些客观原因,在学习这个内容时,教师就选用一段鼓励的话语供学生阅读,学生阅读完后,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要求重点围绕“学习的甜”

4、来进行探讨。课后,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写反思,从一篇篇的反思可以看出经过阅读材料的学习,学生燃气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并且制定了学习目标。

四、对体验式教学的反思

1、由于各个学生存在各种差异,其水平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其体验也各不相同。在教学时,笔者认为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要尊重差异,不能强求划一,要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形成丰富的体验。教学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个性尊严。一方面,不应该用成人标准简单地评价学生,另一方面,不能机械地采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待不同的学生。

2、体验有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之分。积极的体验使人精神振奋,产生愉悦感和充满激情,而消极的体验则使人产生挫折感、懊丧感,对事物失去信心,但消极的体验在科学的引导下同样也可以转换为积极的因素成为动力,使人充满斗志。

3、设计一个适用体验式教学的材料,是一件很花时间的事情,平时要注意做个有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了解社会现实,有意识地积累各种有用资料,教学过程要尽量借助于现代教学技术,才能使课堂的容量增大到体验教学法要求的容量。

4、体验式教学法要与经验式教学法紧密结合,注重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体验上升为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切身体验,将人类的经验和个体的经验实现融合,形成对前人经验的再认识、再创造,进而成为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这才是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

总之,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亲力亲为,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体现了思想品德的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努力,让体验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发挥应有的积极的作用。

篇6: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它能够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 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有以下四点

一、精选案例。案例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收集到的典型人物、事件或人物和事件的有机结合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案例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不但不必可少,而且还决定着实施效果的好坏。因此,选用的案例必须典型、精致、简练、具体、真实、富有时代感和幽默感,并且适合学生特点,学生比较感兴趣,每个案例都要有其自身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设计的案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但必须是为教学服务的,与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对应,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热点,能反映时代特色,要有典型性和说服力,难易适中。

(一)直接从课本中选取案例,方便适用。如在教学《享有财产继承权》时我选用课本中的案例:王教授有一儿一女,自己单过。老伴去世后,得到女儿、女婿精心的照料。儿子、儿媳则显得十分冷淡。王教授对于女儿、女婿数年如一日的关爱十分感激,于是立了一份遗嘱,将自己购买、居住的两居室楼房留给女儿,并作了公证。王教授病故后,姐弟俩为继承父亲的遗产发生了争执。姐姐坚持按父亲的遗嘱处理遗产,弟弟不同意,起诉到法院,要求与姐姐均分。通过这一案例的分析,学生就很容易弄清我国继承法的两种继承方式和有效遗嘱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查阅资料收集案例,针对性强。如初二思想品德课下册《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我选的案例是:某消费者夜间到公用电话亭打长途电话,被多收了1.2元。该消费者通过多种途径,均未能解决,最后向人民法院起诉。几经周折,最终胜诉。对此,人们反应不一。有的人认为,“一块二”的官司不值得打。因为既费钱又花精力,只为区区1.2元不值得。1.2元的官司,到底值不值?为什么?学生通过这一案例的讨论分析,既了解了维护权益的途径,又增强了维权意识。

(三)从电视、网络上搜集案例,直观鲜活。还如《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将小品《打工奇遇》片段搬上课堂,学生立即兴致高涨,教师适时点拨:“赵老太打工的酒楼,180元

一杯的“宫廷玉液酒”其实是……80元一盘的“群英荟萃”其实是……”这样,弥补了思想品德课内容、形式单一的缺陷,调动了学生的其它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致。

(四)学生自己编案例,事半功倍。学生自己举得案例比较适合学生口味,能事半功倍在教学《未成年人保护法》时一位学生编了这样一了案例:15岁的留守儿王小新,刚读初三因上课纪律差,不做作业,经常被老师赶出教室,于是他经常旷课,父亲让他辍学随父亲外出打工。但他大多数时间沉迷于打电子游戏,还结识了社会上一些游手好闲的“朋友”,多次在一所小学附近抢劫小学生的钱物,殴打小学生,被公安机关拘留。一记者为抢新闻,将他的姓名、年龄、学校、住址及表现在报纸上进行了登载。通过这一案例设计,把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和自我保护串在一起,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中轻松的学到知识。

二、呈现案例。这既可在讲授知识之前,也可放到讲授知识之后。既可以在讲授某一块知识时呈现,也可以在讲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之后呈现。常用的呈现方式有:

(一)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分文字案例;

(二)运用投影仪将案例投射到黑板上;

(三)教师口述或生动形象地描绘案例中的内容;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案例;

(五)利用即时的刺激或环境制造真实的案例,或学生自己表演案例;

(六)用活动的形式模拟再现案例,如小品、短剧表演、记者采访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感受。

三、分析讨论。要控制好课堂教学中的分析环节,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景,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便于学生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闪现思维的灵活性,在互相启迪中,达到对问题的深入领会和把握,以求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分析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一)个人分析。要求学生做好个人分析。(1)先快速的阅读一遍案例,了解其大意,然后再仔细阅读一遍,确定案例中哪些材料较为重要。(2)分析案例材料、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在练习本上写下关键性内容。(3)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思考。

(二)小组合作。具体做法如下:(1)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人数一般以2—4人为宜。

(2)在上述个人分析的基础上,向小组成员简介自已所作的分析以及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

法。(3)针对不同的见解及存在的疑难,谈谈自已的见解。注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规定时间,以提高效率,教师的职责是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研讨、学习和探索。

(三)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各组交流学习情况。根据不同的事例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概括起来,交流方式主要有三种:(1)辩论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能够引起较大争论的问题进行辩论。(2)宣读分析报告式的交流。这种方式让学生扮演主讲人的角色,来接受其他同学的咨询,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推理性的事例。(3)角色扮演式的交流。这种方式让学生模仿事例中的情景,挑选一些学生分别扮演事例中的角色,解决事例中的疑难问题。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情节比较复杂、角色分工较为明确的事例。其实,在全班交流中,经常是两种甚至三种交流方式同时使用。

在分析环节中,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做好笔记,它既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又可在自已发言时,避免重复别人的观点,还可为日后的回顾保留有关的信息。教师的职责,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归纳总结: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概括、提升,对回答虽有不足或明显错误但富有创意的发言、建议,要及时给予鼓励,对存在的不足或问题给予弥补。

四、总结指导。一个案例展示讨论之后,一定把案例体现的观点、规则、规范落到实处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案例反思提炼,向更深层次思考。在讨论中学生提出的想法有的客观正确,有的幼稚偏激。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加以引导、点拨,做认真细致的总结。教师要及时总结讨论中的优缺点,分析案例问题的重难点,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有时还需要对案例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分析。当然这既不是标准答案,也不是大家发言的简单罗列,而是使教师自己的分析在合乎逻辑的情况下,能有所创新,让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认识能进一步扩展、升华。同时让学生在方法论方面再受启迪和提高。教学实践中应经常在案例课后布置学生写相关的小论文。

实施案例教学法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案例的选取要典型。不是越多越好,注重要精,切合教学目标。围绕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来选材。问题本身有较强的思考性,最好有一个两难情景,可引起学生深入思考。

(二)展示案例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案例展示以后,还要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问题,如讲未成年人保护,我们还可以设置正反两方面的问题。以多种方式如图片、文字材料、音频材料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到有变化。

(三)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总结归纳,一个案例展示讨论之后,一定把案例体现的观点、规则、规范落到实处,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案例

反思提炼,向更深层次思考。把自己得出的观点做好笔记。可用多种方式总结,如矫正性总结、纲要信号性总结、强调性总结、激励性总结等

篇7: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作者:吹麻滩中学韩文俊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课在讲授理论的同时,以情感为最佳的导入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感化学生的情感,改变传统思想政治课枯燥只重理论而忽视情感引导的现状,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情感渗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应用,提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因素、发挥情感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情激学、以情明理、以情导行,进一步完善教育目标、增强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情感渗透 以情激学 以情明理 以情导行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针对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信心不足以致教育教学效果不佳等各种问题不断出现,教师必须自身更新教育观念,采用新的行之有效、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初中思想政治课在讲授理论的同时,以情感渗透为最佳的导入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感化学生的情感,改变传统思想政治课枯燥只重理论而忽视情感引导的现状,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情感渗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应用,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因素、发挥情感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情激学、以情明理、以情导行,进一步完善教育目标、增强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一、激情教学,突出语言美

在政治课教学中,富有激情、形成有吸引力的教学语言风格,应当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情感渗透教学的一个重要表现。政治课教师若上课没有激情、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就不可能走出一条留下美的轨迹的教学之路。因此,要使教学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教师必须富有激情、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教师富有激情、独特的语言风格所营造的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气氛,诱发着学生的情感共鸣,对上好每一堂思想品德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⑴豪放的美豪放就是气势浩瀚、激越高昂、豪壮刚舰英武奔放的语言格调,即人们常说的阳刚之美。形成豪放的语言风格的要素,主要表现在对词语声音色彩的大量选用上,“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博大高远、气势恢宏、色彩鲜明、胸襟开朗是豪放的主要特征。豪放的语言风格能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给学生一种豪壮英发的动感美。例如在讲到初三《思想政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这一问题时,我是这样说的:“我国的宏伟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目标,集中代表了全国人民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愿望,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强国之路,正在向这个宏伟目标挺进。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康乐的崭新形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⑵柔婉的美柔婉是与豪放相对应的语言风格。柔婉的特点是语句优美,情意缠绵,韵味深长。柔婉风格的语言,大多来自于使用语句的变幻多姿,短句急而促,长句舒而缓,偶句匀称凝重,奇句绮丽洒脱。这些句式错落而谐调地结合起来,造成一种情调婉转的艺术效果,使学生久久难忘。例如在讲 “怎样才能实现宏伟目标”时,我进一步阐述:“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今天的奋斗。强国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虽然困难多,毕竟在克服;虽然路遥远,毕竟脚踏地;虽然是梦想,毕竟能实现。”这一语句,通过一波三折、一唱三叹的抒情格调,反复强调和逐层烘托出实现宏伟目标的希望、决心和感情,用语言声调描绘出奋斗之歌的多层次旋律,使学生在逶逶迤迤的情绪意蕴中,加深并巩固教材内容的深刻意义。⑶灵秀的美灵秀就是绮美绚丽的语言格调。它能给学生以错落有致、轻松谐趣、色彩斑斓的优美感受。灵秀风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如何使用形容词和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它的节奏既充满着强烈、深厚的情感,又回荡着起伏不停的音律,能增强对教学内容的形象描述和抒情感。例如在讲授 “选择希望人生”这一问题时,采用绮美绚丽的语言格调,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理智面对学习压力;理性选择未来道路;拥抱美好生活;用形容词和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联系到一起。富有激情的阐述,青春的心灵,需要知识的营养去滋润,终身学习将为人生增光添彩;青春的辉煌,需要理想去激励、去创造,智慧的选择将为理想插上理性的翅膀;青春的成长,需要经受一点的考验,用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去面对学习压力,我们从中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有成长的快乐。

⑷回环的美回环就是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又回过头来用前一句的开头做后一句的结尾的语言格调。教学中一句优美的话语就是一颗璀璨的珍珠,把这些彩色的珍珠两端串结成圆圆的项链,就是回环。这种修辞手法通过语序回环往复的巧妙配合,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相互排斥或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它结构严密、上递下接、语势连绵、音律流畅,用之则可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讲授初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一问题时,我是这样复习提问的:“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是什么?”(学生答,略)接着,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说:“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就必须有正确的路线做指导,这条正确的路线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宏伟目标的提出依据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情决定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坚持党的基路线是实现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保证。”这段语句,每句内部意思衔接,揭示了“宏伟目标——基本路线”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含义深刻,精辟警策。加之结构整齐匀称,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传递出和谐统一的美的节奏,使学生听后情趣横生。

⑸含蓄的美语贵含蓄。含蓄就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正如苏东坡所云:

“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其特点表现在把烈火般的感情蕴蓄在冰冷的语言里,必须在细细体会之后才感到炽热逼人;它不是直截了当地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人自去体味。在讲授初二《思想政治》 “青春悄悄来”时,涉及到青春期心理、生理变化等问题。我针对这个班学生中出现的“早恋”现象,讲起了这样一件事:“今年秋末冬初,我家阳台的花盆中,不知谁无意丢下一粒西瓜子。不几天,我惊奇地发现,花盆里竟然长出了嫩芽,而且一天一天地长高,变成了藤并开出了一簇簇小小的果花。过了不久,花谢了,居然也结出了苹果般大小的西瓜。可惜没过几天,霜冻就来了,叶落尽了,小西瓜也长不大了。我这才明白: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是要受到自然生长规律的惩罚的。今天,发生在同学们中的一些事情又引起了我的思索,你们是否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启迪呢?”同学们听后,颇有感触,早恋现象在这个班竟慢慢地消失了。上面这件事,既含蓄又不虚假。我只是在结尾时看似轻描淡写地点了一句,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比喻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耐人咀嚼,发人深思。如果我正面直言说教,只会引起学生的对抗心理,结果会事与愿违。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富有激情,在授课语言上狠下功夫,或豪迈奔放、或婉约低沉、或含蓄不露,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和优美的课堂语言感染学生,达到情感渗透在教学中成功运用的目的。

二、以情激学、提高学习积极性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近年来,由于中考政治命题越来越活,学考脱节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丧失信心。有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政治课教学的恶性循环。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也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但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教,方能见真功夫。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于是我开始尝试用一些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首先我运用了“情感渗透”教学法。

⑴情感投资,以爱结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学生中,对孩子们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说故事。学生遇到困难时,积极帮助其解决,这些很快赢得了学生的敬意和信任,我的话,他们也爱听了。这大概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吧。

⑵真情实话,以情诱学。我给初一学生上第一节课时,我问了几个他们关心和好奇的问题:一是大家是否觉得随着我们年纪的增长,我们在与异性同学交往时变得越来越别拗,不好意思?二是大家和原本没有隔阂的父母变得生疏了些,容易和父母发生争吵?学生听完之后,很多同学马上说就是这样的,你怎么知道的?一双双惊讶的眼睛望着我,着急的想要知道答案。我望着孩子们天真的眼神,告诉他们只要认真的学习政治课啊,就能从中找到答案。于

是,学生就有了好奇,想要试验老师的话。而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让他们去实现自己想要的答案,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变得越来越浓厚。

三、以情明理 彰显教学德育功能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

⑴语言含情,讲活知识。我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如讲妈妈对子女的关怀时,我富有感情的为学生朗读了《游子吟》,并逐句讲解,同学们听完后都想起每天妈妈在临行前唠叨出门时要多加点衣服,骑车要小心等场面。当我问他们听完这首小诗有什么感想或想起了什么场面时,学生纷纷有感而发,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更能体会到父母唠叨中包含的关爱和提醒。

⑵故事渗情,吸引学生。书上的例子大多比较简单,有的例子时间较远,我就进行增补或系统形象化。如时传祥,我用口头和体态语言,生动地描述他如何背大粪桶,不怕脏臭和讥讽,感动得学生啧啧称赞。讲“为人民服务”的内容时,我适时地补充孔繁森的例子,描述他如何在大风雪天,把自己棉大衣脱下给九十多岁的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又是如何几次卖血抚养两个藏族孤儿。悲壮的语调,赞叹的表情,形象的手势象磁铁般地吸引住学生,他们深深地被英雄事迹所感动。

⑶教具育情,形情交融。为了增强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我在举例时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到故事就在触手可摸得身旁。譬如在讲哪些行为是尊重老师的行为,哪些行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时,我列举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小明在快上课时看见李老师提着一块小黑板正走向教室,于是主动跑上去帮李老师提到教室。上课时,小明听了一会儿课就开始讲小话,不时,还去扯前面女生的头发。下课后,小明又和几个同学聊起数学老师,他说我们的数学老师一天到晚总绷着脸,又黑,不如就叫“黑板”!他的话引得周围的同学哄堂大笑。我让学生从中去分辨哪些行为是尊重老师,哪些是不尊重的?既能让学生明理,更能在故事中回归生活,知道在生活中如何与老师和睦相处。

四、以情导行 拉近师生距离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因此,我竭力以情感化,导之以行。

⑴教师身先士卒,作出表率。常言到:身教重于言教。如讲“关心他人”时,我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一般,思想上鼓励他们进步,主动当他们入团介绍人;学习上耐心辅导;有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在他们烦恼时,耐心听他们的诉说。讲“热爱劳动”,在学校大扫除中,我不怕脏累干在前。发现教室有垃圾马上拾起放在垃圾桶里,讲桌脏了,立马擦干净。从我的行动中,同学们懂得了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⑵以情启思,明理践行。如讲“孝敬父母”的内容时,我列举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并引导学生们讨论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述说父母在饮食、起居、学习等各方面对自己的关心。我又问:“你们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教室立即静下来。一会儿,有个别同学说出了父母生日,但语气还不大肯定。我叹息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我启发大家:“想一想,怎样报答父母生养之恩?不要口头,而是要行动,一星期后向我汇报。”结果没过三天,就有不少同学对我讲了他们如何帮助妈妈刷锅碗、洗衣服,给妈妈做生日卡,还有的述说怎样跟爸爸到煤厂买煤,累得满头大汗把煤拉回家的事。

⑶严中有情,端正学风。动之以情,不是对学生错误的一味迁让,而是包含着有理有节的批评。正象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切。”一次,有两个出名的捣蛋学生,在课堂上扮猴相、出怪调,课后被叫到办公室。我对他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帮助他们挖根源,分析危害,使他们明白“严是爱、纵是害、不管不问能变坏”的道理。他们终于认真地检查了错误。从此,二人改掉了坏毛病,还争着为班集体做好事。实践证明,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把情感渗透体现在思想品德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促使学生爱学、会学,将枯燥的理论和鲜活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徐勇,龚孝华.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赵昌木.论教师成长.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3)

陈琴等.论教师专业化.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6)

篇8:分层次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一、将学生分层设置

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科学的分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在经过多种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将班内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为综合素质好的学生, 学习态度认真积极, 理解力强, 基础扎实, 成绩较稳定;B层为中等学生, 学习态度较积极, 有上进心, 理解力较强, 但基础不够扎实, 成绩中等, 有时欠稳定;C层为各种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 学习积极性不高, 自觉性不足, 缺乏信心, 基础和理解力较差, 成绩欠佳。教师将三个层次的学生状况制作成档案, 以具体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成绩和能力, 跟踪每个学生的动态化过程。

二、分层次实施教学

1. 分层次设定教学目标。

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教学的最终归宿。因此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A层的学生要求达到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注意扩大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强化其在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实际运用, 加强其思维品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C层的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要着重培养其学习兴趣, 帮助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加强“双基’的训练, 提高其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层的学生要使其牢固掌握“双基”,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并进行一定程度运用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较高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 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层次。

2. 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提问。

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就在于是否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能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最大的收获。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时, 要把基础性的问题由C、B层的学生回答;逻辑性强, 难度系数大的问题由A层的学生回答, 这样使提问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与此同时,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由C层的学生回答, 以此激励各组互相竞争,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 分层次留置作业。

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层次留置作业, 可分为必做和选做。作业如果留置不当, 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增加学生的抄袭现象。因此留置作业一定要按对应的层次, 对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在留置作业时, 分为必做作业、同步选作、练习卷选作, 对于B、C层次的学生, 只要其完成必做作业即可, 但鼓励其做选作作业。对A层次的学生, 在要求其完成必做作业的同时, 还要求其完成选作作业。这样, 既保证了练习的效果, 又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

4. 分层次进行评价。

考试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它具有达标、检测功能、矫正强化的功能。教师要严格按照学生层次来命题, A层的全做并有发挥题, B、C层的要求把基本题做对就行。教师要转变观念, 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评价。只要B、C层次的学生达到了分层次教学的目标, 教师就要给予优秀, 甚至嘉奖, 这样就会大大激发C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励B层的学生向更高一级努力。

5. 对重点层次进行辅导。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搞好分层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措施。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C层学生的辅导, 加快对困难学生的转化。辅导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可以适时采用作业初步过关法、作业面批、成立课外补课小组等多种形式, 及时重点做好C层学生的矫正和补救工作, 对他们关爱多一点, 消除他们学习上的障碍, 给予他们成功的体验, 树立起学习自信心。

三、分层次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要注意的问题

1.各层次的学生是动态变化的。

随着教师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 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会相应得到提高。学生的层次是动态的、变化的, 教师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学生层次调整的科学方法, 为学生设置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

2. 要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分层次教学法的良好实施依赖于多个因素,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教学中, 教师要循循善诱, 善于及时发现并鼓励其闪光点, 从而保证分层次教学的开展。

3. 不公开划分学生层次。

上一篇:初一C班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陕西建设高等教育强省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