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2024-05-07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0篇)

篇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郏县新世纪小学牛世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也悄然走进了课堂,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直观性,赢得了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青睐。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理念、新思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了过去思想品德课上“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打天下”的语言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了一幅幅声形并茂的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思维。为促进学生确定道德自我发展目标,产生内化,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推动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呈现出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下面笔者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并结合自己的思品课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许多科学家,他们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就是对某一事物具有浓厚兴趣。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但思想品德课自身较强的理论性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1、音乐导入,开端激趣。

上思想品德课的新课伊始,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如:教学人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我的朋友圈》中《朋友挨个数》一框时,上课伊始,我播放了周华健的歌曲《朋友》的Flash,一开始教室里安静极了,而后有的同学开始小声的跟着吟唱,再后来是全班同学一起唱。欣赏完之后,我不失时机的提问“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吗?„„”这种视听结合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兴趣盎然的进入本课的学习。

2、形象欣赏,讨论激趣。

《思想品德》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不是追求德育或道德规范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因此,教师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如教学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男女有别》中《我们的交往很正常》一框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些学生很熟悉的异性交往不正确方面的情景和材料,欣赏完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谈情境中异性交往的是与非,最后讨论出了正确的交往方式。

二、多媒体展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理解

1、联系社会生活。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等特点,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说教,使教学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采用多媒体教学,能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把内容呈现给学生,使抽象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道德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讲人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手足情深》中《五十六朵花》一框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在欣赏中犹如身临其境,乐而忘返,使学生感受到了我国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文化,把这个泱泱中华大国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联系时政背景。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时政联系比较紧密,为此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时可联系当前的时政背景材料进行教学。如本人在上人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飞天梦想》中《神舟五号》一框时,如果讲神舟五号就显得有点过时,不能体现与时俱进,为此我就在网上下载了神八飞天的视频材料,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获得生动直观感受。

3、联系现实生活。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缺乏的制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计算机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展现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我在教学时政热点科学发展观时,学生对这个概念不是很理解,于是本人就联系现实生活,从网上下载了一个视频材料,这个视频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某地招商引资,引进了许多企业,于是乎经济大干快上。但是这些企业都没有上环保设备,最后导致该地大气和水污染严重,群众意见很大,最后企业不得已,只得投巨资安装环保设备,这就是先污染后治理,没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典型例子。学生通过观看这个材料后,教师再联系郧西的环保实际加以适当讲解,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辅助,学生是不会理解的这么快的。

4、联系时事热点。

思品教学不可能不联系时事热点,为此我在教学中紧扣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和情感教育,如南方冰冻雨雪灾害、汶川特大地震、道德模范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我都从网上下载了一些视频材料,通过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受到形象直观的情感、道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运用课件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图等进行实时处理,形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为学生提供了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教学的时空维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新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使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尤其是一些多媒体展示的小栏目,如“畅所欲言”、“你争我辩”、“焦点评述”等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无疑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课件制作科学美观,符合学生感知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教师的制作的PowerPoint本身素材很不错,但在制作时忽视了色彩搭配,字显得过小,严重影响了教学较果。为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课件制作中,要坚持科学美观,要注意课堂结构,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讲究美学,注意色彩对比,特别是文字呈现要醒目,易辨认,注意背景色,冷暖色适宜,字特别是不能过小,但也不能过大,若过小,学生远距离看不清;若过大,使媒体板面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同时,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在媒体“板书”(不是黑板板书)设计方面也应着重体现四点:一是选择板书的形式要准确,体现教学意图;二是板书的内容要精,概括准确,详略得当,能够画龙点睛,特别是操作步骤要层次分明、一目了然;三是板书文字精美,色彩协调,布局合理,给学生以较好的视觉感受;四是注意板书的易操作性,辅以适当的音响、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并不是“教材搬家”、“板书搬家”、“习题集搬家”,也不是片面追求课件的花里胡哨,更不是利用现代化包装,进行高密度的“满堂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对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法,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篇2: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及教师的传统教育方法,使学生往往感到思想品德课很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运用,打破了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创新精神。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茂、动静结合、形象直观的特点。教师通过现代化多媒体快乐的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提供的声、像信息结合在一起并把视听等信息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满足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引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在教学中耳闻其声、眼见其形,从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教材,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多媒体课件教学,声像并用,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静止的语言文字“生动”起来,促使学生为之愉悦,为之兴奋,以致产生浓浓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可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 像等多媒体要素的优势,进行有机整合。创设与讲解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态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可以提高课堂实效。

二、多媒体课件教学化静为动,增强动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则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双方处于“活化”的状态。

三、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时代性,情景交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内容新、时代性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局限于教材,那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多媒体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

四、使用多媒体课件,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能否顺利解决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完成学目标,是衡量一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通过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的有机合,可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几个视频文件的演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片面到全面从现象到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使用多媒体课件快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青少年学生品德修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适合课文内容的动画片,影像资料等,把课文单调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体场面,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良好的道德情感,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情、景、理”的相互交融之中明白道理,升华情感,指导行为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

篇3: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方式

实践证明, 信息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 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多媒体可以为教学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 可以利用它创造一个交互环境的微观世界, 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下面,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1 运 用信息技术的播放功能提 高观摩效果

用MP3、DVD、VCD点播系统取代录音机, 加快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特点的认识, 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 进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向学生传播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对新课程新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反复回访教学实况录像, 在自学的基础上, 教师给予讲评, 师生共同教学, 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落到实处, 同时还可以记录有保留价值的思想品德教学资料供以后教学参考、研究之用。材料分析题是每年中考 必考题, 是当前中考试题中普遍采用的、分值最大的、要求最高的体型。它一般是以重大时事政治、 社会热点和社会生活实际等背景材料为情境, 设置几个问题, 注重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理解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要解答好此类试题, 必须掌握好它的特点、类型及解题方法。为此我们专门制作了《材料分析题解法例谈》的光碟, 向学生播放,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将光碟带回家观摩继续理解学习, 直至掌握为止。可以说不断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信息意识, 让信息意识内化为每个学生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为将来高一层次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多 媒体课件的广泛运用提高 了学习效果和效率

利用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等制作教学课件, 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将思想品德课的相关知识内容制成课件, 并附加必要的技术讲解与图文, 将其清晰、完整地展示出来, 学生学习起来容易多了。课件还可以把教学重点内容特别标示出, 以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课件既浓缩了教学内容, 又涵盖了更多的教学信息, 因此, 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如果条件已经成熟, 还可以建立思想品德网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与安排, 循序渐进地布置学生学习相关内容,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能力和需要随时点击该页查阅和学习。如此, 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缩短了教学时间, 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 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效率。

例如, 在执教九年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 需要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 分别选择不同角度的资料。有的选择长征精神; 有的选择女排精神;有的选择抗洪精神; 有的选择载人航天精神; 有的选择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精神……虽然角度不同, 思维空间也不一样, 但目标却是一致的———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 信 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要 适时、适度, 不能滥用

当然, 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 但它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 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可有的教师误认为它是一种“全能媒体”每节课必言多媒体, 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 好像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或者没有从多媒体的角度来看待多媒体, 整堂课不管是课题、例题, 还是课文中的字词句等, 一切由电脑来完成, 一堂课下来, 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 本”。或者为了赶时髦, 为运用而运用; 有时随意呈现, 喧宾夺主;有时教师变成了放映员和解说员, 学生成了知识的灌输对象;有时片面理解教学效率, 追求课堂容量, 偏离学生实际;有时屏幕全能化, 忽视了板书的作用, 众多因素造成了教学上的失误。因此对多媒体的使用还需要考虑在什么情况下使 用, 而不是滥用。

4 拓 宽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学 中运用的途径

4.1 改善硬件环境

教育部门要不断地改善多媒体辅助思想品德教学的硬件环境, 加强、加快多媒体教室的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网络化教育体系, 努力增加资金投入力度以促进思想品德教学软件的开发。 计算机网络教学运用于教学, 从物尽其用的角度来看, 它可运用于网络, 它的彻底开发得益于技术的协作辅助, 技术走在前头, 教学运用才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4.2 合理利用 CAI 课件

CAI课件要以其独特的功能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发智力, 启迪思维, 培养能力。教师通过课件实现教会、教懂、教 活、教精, 让学生达到乐学、善学、活学的境界。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把图片、 音乐和影片放置在网页中锁定程序, 或在源代码中自行编写, 以达到把视听觉材料有机整合的目的。例如, 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时, 软件只能从知识的角度告诉学生中华文化总的特点是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但此课重在学生的互动活动, 这是课件所无法取代的。

总之, 信息技术极大地优化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资源,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结合教学实际巧妙运用, 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春艳, 郭连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 (14) .

[2]舒启亮.思想品德课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透析[J].科技资讯, 2006 (12) .

篇4: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运用

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是为了传承前人的优秀思维成果,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铺平道路,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随着讨论与思考的深入,启迪学生在人格完善上的自觉性,完成自我醒悟、自我选择、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一、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具备健康人格的教育活动。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识的授予,更要塑造受教育者完善的人格,完善的人格包括强健的体魄、较强的学习能力、积极的情绪以及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等。使在学生的思想世界观还没有完全成熟时品德教育将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帮助其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今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育的重要性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人文性、思想性,决定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品德教育有助于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大部分的初中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自控力、思想偏激、团队意识差、心理承受力差等,这是由年龄发展所决定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涉及大量的人文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更有利于品德教育的开展,在教学时注重品德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

2.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收入的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大量的信息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另一方面大量的负面信息,暴力、色情也充斥着生活,使人们的思想受到负面信息的消极影响。学生思想单纯,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要积极抵御不良信息的影响,就要求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观的塑造。

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功能的具体体现

品德教育的过程能够完整地体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全面性、深度性、发展性的教学功能。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将知识与品德教育理念相结合,以思想品德教学的三个特征为展点,使开展品德教育事半功倍。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有了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各种多媒体应运而生。以学校教学为例,有了电子信息技术以后,对于学校的教育发展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多媒体的应用,使传统教学模式向数字化教学模式转型。而学生在接受多媒体方面,也更容易产生兴趣,理解得更透彻。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引入社会热点问题

现代的思想品德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品德教育的闪光点,有的意在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感,期间描写了舍生忘死、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有的歌颂亲情,有的歌颂友情。不仅有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更有做人的准则。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适时比较、分析解读中,体会人物内心,逐渐强化其思想的闪光点;而多媒体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内容以外,多参考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在自己的思想中,对人生、社会引发更多的思考,甚至可以讨论不同的理解,积极探寻其问题的内在含义和社会影响。这种直观的视频方式,学生在观看时,会对其形象更有代入感。

2.通过互联网模式进行课外品德教育的强化

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平等轻松的氛围,鼓励学生自我思考。同时,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品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课堂。把信念和行为方式具体化的有效方法是生活实践,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形成稳定的人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达,课外活动的形式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且,沟通与分享更直接,给学生创造了理想的输出平台。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性格尚未完全定型,比较害羞与敏感,很多情绪都不敢或不愿与人面对面地交流。而在网络分享中却可以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得到他人的支持与共鸣,化解消极的因素,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3.利用网络平台设计问卷,强化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效果

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素养和教育教学经验,更要具备坚强进取、求真务实的学习精神。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全面思考如何能够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学习效果,如,可以取消一些小的测试,将随堂测试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在网页上,让学生在网页上进行测试,当结果正确时,教师设计一些鼓励的话弹出给学生一种满足感和新奇感,当错误时,可以弹出一些参考安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这个问答平台中,没有对错,只是不断强化的过程。

综上所述,初中时期由于學生的人格在逐渐地形成,而思想品德教学又具有尤其独特的人文特点,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更是教书育人的宗旨和使命。

参考文献:

[1]王亚楠.品德教育浅谈[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6(3).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金小梅.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品德教育[J].教学研究,2011.

(作者单位 江西省广丰县五都镇中学)

篇5: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为了适应世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就要把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整合。也就是在思品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与知识,接受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新手段、新形式,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品内化目的,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确实提高教学实效。通过对这两年新课程的理念的不断深入理解及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探索,我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课整合的重要意义首先表现在有力的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设了生动情景,激发了学生兴趣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课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教学《世界文化之旅》一框时,首先让学生们通过多媒体浏览了世界多个国家特有的文化,观看了多个国家的文化习俗,使学生一饱眼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道德情感,灌输为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触景生情”。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创设出和谐的、动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教八年级上册《我爱我家》一框时,讲课之前,我先让同学们看了一段视频:父母在子女生命垂危时,不分日夜、不眠不休的照顾孩子,甚至恳求医生宁愿拿自己的生命来交换。看得过程中学生们大都流泪了,他们深切感受到了父母对儿女的爱,深刻了解了父母的伟大,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接着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家》,让学生聆听表达家庭温暖的歌词,感受家庭的爱更加深刻。

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的品德课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因此,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可选用当今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他们用知识指导行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教学《网络交往新空间》一课时,让同学们亲身使用网络,感受网络的巨大作用,同时,让学生看到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学会正确利用网络的优势。

教学实践告诉我:思想品德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现实生活、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蕴含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随时注意收集。把它们融入到思品课中去,教材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就能明显增强。

综上所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因素,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态下,在令人信服的实事中,接受教育,明白道理,对提高思品教学实效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对信息技术与思品课堂整合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例如,以往的思品课往往是一只粉笔、一言堂的灌输式,而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我们反而不如孩子们反应快,在很多方面他们远胜于我们,我们没有理由在站在讲台上发表长篇演讲,而应该更多的让孩子们发表见解。既然网络是五彩的、社会是多元的,我们也应该抛弃答案唯一,在坚持是非标准的大前提下,允许他们发表不同见解,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增强角色体验,拓展渠道,注重前伸后延;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思品教育资源,让乐于自主学习的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从而充分展现其“主角”形象。

篇6: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通城麦市中学

摘要: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有效整合,可以有效提高教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思想品德 教学 运用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大有优势。它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于达到教学的效果,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利于营造情境增强感染力,利于增大信息量并加深理解。思想品德教师应当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同时也让学生掌握现代化学习手段,让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发挥独特的魅力,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思想品德教学必须改变过去以单一的手段、单纯的方式向学生被动灌输,空洞说教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教学信息。下面我就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1)、教师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利用多媒体文字和图片的导入新课,以及在教学中播放,展示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的作品中进入新课。

当然文字材料的导入不一定有文字欣赏性,可以是一个故事,或一则消息、新闻等。在教学中用各种漫画和图片更能直观、形象、生动地把握事情的实质,进而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如讲《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来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欣赏中犹如身临其境,乐而忘返,使学生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

(2)、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在教学中播放,优秀的CAI 课件集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

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设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基本上能够大容量的展示教学内容,形象化地表现知识形成过程,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把它们更好地应用于课堂。在教学《享受学习》一课,通过计算机演示埃及的金字塔、恐龙、轰动全球的“罗兹威尔外星人”等。这不仅加大了学生的信息量,也带给他们一种神秘而有趣的感觉。更让他们体会到不断探索、发现、学习的过程也将会是快乐的过程、享受学习的过程。

(3)、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具,进行多媒体教学软件创作。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增加了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但是,计算机媒体技术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手段之一,综合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使新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才是每个政治教师应当的选择。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上的优势(1)、生动激趣,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集于一体,有助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的只是图片和文字,如果在教学中把图片,音乐,动画结合起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说,教学《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这一框时,可以播放动物在野外自由生活的视频,唤起学生的注意,在课堂气氛活跃时,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美丽颜色和无限生机的图画或影像,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学生的印象深刻,:在《身边的诱惑》这一课的学习中,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漫画:某少年从看不健康书刊开始,发展为打架斗殴、持刀抢劫,最终落入法网。学生看后可以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青少年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这样形象化、具体化把具体事例呈献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2)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其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地球的叹息》时,给学生搜集了许多资料图片和事例材料,让学生去了解、体会,学生在这种形式下通过了解和体会各种情景材料,质疑旧观点,提出新观点,使已有知识和新生知识逐步融会贯通,思维能力得到了增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强,也比较抽象,单凭课堂上教师讲,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而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借助多媒体传递信息,可以节约教师讲解、板书、做图的时间,大大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信息量,使学生能在同样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功效。

如以《日新又新我常新》来说,我在这个课件的结尾又增加延伸部分,搜集了本班几位学生的照片,再加上他们对自己的文字介绍,以让学生观看,然后请同学课外写一段关于自

己的全面的评价。加深了学生对如何评价自己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科学利用互联网,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延伸到课堂以外,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因此,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理解能力,从而节省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课外活动,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发挥,做他们自己 爱做的事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图等进行实时处理,形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教学的时空维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新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尤其是一些多媒体展示的小栏目,如“畅所欲言”、“你争我辩”、“焦点评述”等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无疑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学领域必将发生相应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实施,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想品德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媒体的优势,走出媒体使用的误区,积极投身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科研中,积极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教材、教学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构筑思想品德新课堂,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增进教学实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伴随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了课堂。以其拥有的强大表现力、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直观性赢得广大思想品德(下称思品)教师的青睐。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理念、教学新思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了思品课上始终演泽着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儿童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幅声形并茂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思维。促进学生确定道德自我发展目标,产生内化,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

一、激发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它在人的实际活动中产生,对人的活动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老师在思品课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极好机会。



1、多媒体运用。增效“理”“行”情感。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把静态枯燥的教材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从而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牢牢吸引住学生的视线,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教学《爱护有益的动物》一课,先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在这些叫声中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后,引导学生边听边想是哪些动物?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时,再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的颜色和无限生机,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学生的印象深刻,懂得有益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贵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进保护动物的情感。



2、多媒体运用,以情境激发情感。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情境可激发相应道德情感。如上《保护环境》一课时,教师先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在地球上辛勤地劳动、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着的情景,当声像同步的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后,引发思考 :为什么“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而后,教师又播放地球上美丽、生机勃勃的景色,配以激情的旁白,正当学生遨游在美丽的青山碧山之间,如痴如醉时,教师随着演示地球遭到严重污染的画面─“被污染的小河”,鱼儿打着伞挡住人们往河里乱扔的酒瓶、鞋子、垃圾等杂物。教师讲述这条河原先是多么清澈美丽的,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前后两种情境的设置,激起强大的反思,学生在强烈的震惊中激起大脑皮层神经的兴奋,燃起强烈的求知欲望的火花,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美丽家园 ─地球。这样变静为动,动静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家园的情感及责任心。

二、激发兴趣

现在学生的厌学情绪很大,有一些学校厌学学生的比例达到30%左右,而厌学的学生是有方向性的,有的学生厌学这门课,但不厌学那门课。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厌学的现象呢?我深入思品听课中不难发现,有23.2%的老师在上思品课时照本宣科,有69.2%的课未使用教具上课。这样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实践证明,哪个老师有注意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生厌学率就低。为此作为一个教师不能只顾教书,不管学生的反映,必须研究学生的学,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思品课教学,激发兴趣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故事开端激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使之成为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兴趣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如《诚实守信》一课的开始,教师播放故事,让学生边欣赏《狼来了》的画面,边听配乐录音,听后请学生讨论:天真的牧童在山坡上焦急地呼喊“狼来了”,为什么山坡下的人听到后不去求助?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什么?继而提示课题。以“趣”引路,学生的学习欲望就空前高涨。在学生热烈交流中明白了道理:做人要诚实守信。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讨论明理激趣。《品德与生活》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不是追求德目或道德规范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教师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出现画面去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如教学《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时,将画面分解成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1)当你到火车站买票,有人不排队在你前面插队时;(2)当你被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扰得无法看演出时;此时你看到、听到的情景,对这种行为有什么看法?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道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不仅使传递的信息充分表达出来,而且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

三、激活思维

新课程倡导的“要使儿童感受到这门课程的‘个人意义’(罗杰斯语),让它有助于儿童的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帮助儿童在生活中成长”。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精神呢?教师就要力图培养学生的思维。思维是以概括性和间接性为特点的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思想活动是以问题为起点的,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表现在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上。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力图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主动性,积极性的表现。



1、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思维。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新观念的心理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进行变革,发现新问题。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儿童在生活中成长的目的。例如教《科学造福人类》一课时,精心设计课件,让一幅幅科学为人类带来了幸福的真实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从实例中感悟到科学为人类产生巨大的力量后,再引导学生从画面中看到什么,说说科学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20年后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怎样?让学生设想理想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驰骋在想象的世界里,从各个方面对今天的生活状况进行创新思维。有的说,到那时,人类可以自由地生活在宇宙中;有的说,那时的人比现在健康长寿,因为医学发展到能成功克隆器官和置换器官;有的说,那时已没有废物,因为所有的排放物都是一种生产的原料,形成原料链——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研究社会,畅想美好的明天,奠定了创新未来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走近世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思想感情。



2、多媒体课件激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朝着许多不同方向,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的思维,它是要求学生能摆脱别人的影响,有苟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和方式,提出与众不同的多方面的设想和见解,使思维具有独立性和首创性。很难设想一个在学习过程中从来不敢或不会发表一点与众不同见解的学生,日后会有什么独立的创造。所以教师应多方设法鼓励并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敢于求异,不因循守旧。在具体训练方法上,则应从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如教《不上当受骗》一课时,教师只靠文字的说教难以使低年级的学生理解和作出行为的正确判断。教师设计这么一个行为辨析画面课件:双休日,小明一个人在家,这时,来了一个自称是他家“远方亲戚”的人朝着小明家敲门。小明想:不接待嘛,不对,对客人得热情有礼貌;接待嘛,自己又怕不认识他,万一是坏人,不是上当受骗了吗?小明应该怎样做?才能既文明而又不上当受骗?此时学生都进入了积极思考、辩论、交流。有的说,从猫眼中窥探,在答应开门的片刻,打电话告诉楼下邻居的阿姨;有的说,对不起,门被反锁了,锁匙被我妈妈带走了,请你等一下,我打电话告诉妈妈;种种的想法无法不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的道德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提高辨析是非的能力,而且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当一个人在家时,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收集学习资料,详实数据、真实背景等感知内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篇8: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四大特点

1. 提供更为理想的教学环境, 新的教学模式, 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 学生学习的空间开放了,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 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体。

2.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原则, 让学生在各种任务情境中进行体验, 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以“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 突出了“做中学”的教学原则, 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的教学宗旨。

3.讨论交流协商合作学习, 针对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问题, 让学生在网上进行讨论交流的形式, 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阐释自己的观点, 又可及时借鉴他人的意见, 实现共同提高。

4.促进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教学过程, 实际上是学生完整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过程。显然,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使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5.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效果。从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思想品德课任务性学习和E-leaning (电子学习) 中, 我们可以感觉得到, 互联网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 它对于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过程来说, 有以下五种效果:

(1) 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思想品德课的应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 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作用。这样, 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思想品德课堂的刻板和被动, 而更多地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 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 而是音乐、动画、阅读、交谈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都是非常重要的。

(3) 互联网的超文本特性, 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阅读或思考问题过程中, 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 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和按传统文本的线性、顺序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相比较, 前者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4) 而基于互联网的任务性学习和E-leaning (电子学习) 能为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提供协作式学习, 并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人际关系。

(5) 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 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 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 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

1. 教师创设情景引导。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 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 让学生主动学习。如, 在教学《家乡巨变》一课时, 运用网络资源提供的材料——红山农场今昔的图片以及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探索学习。教师根据本课的知识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根据材料中红山农场今昔的变化制作上课课件, 帮助学生确立目标, 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正确的网络搜索。

2. 网络资源共享。

本节课是利用Internet网络和教学网络, 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特性, 创建的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学生利用Interne网络直接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自觉的学习能力。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学生发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时也掌握了如何在网站上搜集信息, 又将信息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思维方式也会有所改变。

3. 学生实践参与。

教师的课件具有良好的导航性, 相关搜索引擎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学生开展协作讨论, 相互交流自己的意见, 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 信息内容的检索, 并让学生利用教学网络交流信息资源,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4. 学生归纳总结。

在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之后, 还可以对资源进行共享, 并加以归纳总结。学生在网上下载练习, 完成后提交, 也可在教学网、学校校园网或QQ上进行交流。

篇9: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现在信息技术的的优势

1、生动激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集于一体,有助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比如,教学《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这一框时,可以播放动物在野外自由生活的画面,唤起学生的注意,在課堂气氛活跃时,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美丽颜色和无限生机的图画或影像,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学生从心里认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贵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进保护动物的情感。

2、调动多种感官,发挥主体作用。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光听讲没有实感。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化虚为实,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3、扩充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综合各种媒体的功能,传递大容量的信息,为教师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丰富教学的内涵和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只靠课本的内容的讲解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必须作适当的补充,现代教学技术就能速度快,效率高的完成这一任务。

4、发挥交互作用,转变学习方式。现代教学媒体还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条件,实现师生双向交流。教师可以有效地监控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自我控制学习步骤,还可以反复练习巩固知识和技能。

二、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时存在的误区

1、“信息飞逝、满堂灌”。课堂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像是讲座或者学术报告,老师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或者引用大量信息。大屏幕成了信息海洋,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信息量过大、呈现速度过快,超过一般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出现“信息飞逝”的现象。这样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忘记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2、重视课件制作,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现代教学媒体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课件的制作,将备课的主要精力花费在制作课件上,将上课的过程演变为播放课件的过程,忽视了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于是,课堂上就见教师轻点鼠标,将学生带入预设的教学程序中,画面精美生动,学生应接不暇,但是自主思维却处于几乎停滞的状态,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三、走出误区,提高实效

1、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要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双向交流是教学的灵魂。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活动形式,教学媒体的使用不能将师生关系演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关系,媒体发挥的是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动作、面部表情、言语解说和示范中展示出来的教学基本功等富有生命力的因素是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在教师对学生、对教育满腔热情的情感下,在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下使用教学媒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媒体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坚持教学手段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原则,现代信息技术只不过是辅助教学工具,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导都是人,不应让机器唱主角,不应喧宾夺主,应注意教学手段运用的适度和简捷。

2、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切合实际,在课件制作上要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原则。信息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应是为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而服务的。选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要服从实际教学需要,切忌哗众取宠,忽视实际效果。在课件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明确教学要求,布置学习任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强指导。制作多媒体课件,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原则,应围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设计课件,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为切入口。

3、重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教师使用的课件都是上课前准备好的。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需要预设,但不能预设地太死太严,应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空间,学生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会生成很多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生成的新情况作出应变处理。重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学领域必将发生相应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实施,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想品德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媒体的优势,走出媒体使用的误区,积极投身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科研中,积极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教材、教学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构筑思想品德新课堂,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增进教学实效的作用。

篇10: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杨金虎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而传统的思品教学偏重灌输,而讲授灌输对学生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行为的指导都起了阻碍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成了接收器,被动地学习,就不能适应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要把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整合。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品内化目的,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确实提高教学实效。通过对这两年新课程的理念的不断深入理解及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探索,我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课整合的重要意义首先表现在有力的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设了生动情景,激发了学生兴趣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课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教学七年级上册《亮出你自己》一课时,课的伊始我请同学们看了一段2004年中国奥运健儿勇夺金牌的录像,在这段录像中集纳了各种体育项目。本来就喜欢体育的他们一下子被牢牢吸引住了。看的过程中我允许他们叫出自己认识的运动员的名字,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动物身上,给予动物更多的关注,从而兴趣盎然的进入本课的学习。

可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道德情感,灌输为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触景生情”。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创设出和谐的、动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教学《师生之间》一课时,我先回忆自己童年时代得到老师关怀和培养的事例,表露出自己对老师教诲的真诚感激之情,并以一声“谢谢您,老师!”引起全班学生的情绪共鸣。接着,播放录像《烛光里的微笑》,再出示一幅平时老师关心学生的画面,让学生从录像中赵老师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事迹联想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体会认识到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最后,在课件MTV《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说说想对老师说什么,想为老师做什么。此时,学生已经很想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了。可谓情到深处,一触即发。

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的品德课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因此,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学中可选用当今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他们用知识指导行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我在讲《团结就是力量》一课时,在学生汇报完自己的调查资料后,我适时播放2003年上半年,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支援抗击“非典”的斗争的影片片断。这众志成城的伟大民族精神深深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他们的内心充满了自豪的情感。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思想品德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现实生活、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蕴含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随时注意收集。把它们融入到思品课中去,教材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就能明显增强。

四、活现榜样形象——强化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课程标准》的原则。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是坚持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在思品教材中容纳了许多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他们便是学习的榜样。可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们并不完全相信,他们总爱追着我问:老师,真有这个人吗?(是不是为了教育我们编出来的人物)他还活着吗?他长什么样?”可见,孩子们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榜样,而教材的介绍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则能直观展示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

但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对信息技术与思品课堂整合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例如,以往的思品课往往是一只粉笔、一言堂的灌输式,而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我们反而不如孩子们反应快,在很多方面他们远胜于我们,我们没有理由在站在讲台上发表长篇演讲,而应该更多的让孩子们发表见解。既然网络是五彩的、社会是多元的,我们也应该抛弃答案唯一,在坚持是非标准的大前提下,允许他们发表不同见解,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传统的先分析典型事例再导行的固有模式正在发生着变化。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增强角色体验,拓展渠道,注重前伸后延;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思品教育资源,让乐于自主学习的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从而充分展现其“主角”形象。在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促其内化导行的内驱力。如教学《公共生活中的礼仪、礼貌》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当前社会上的一些文明礼貌用语,在课堂上进行5分钟新闻发布会,学生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实践成果,另一方面感受到掌握文明交往的技巧,收获很多,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而这不正是在培养学生收集信

上一篇:四川大学网络教育下一篇:交流教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