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分层次教学法在中职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0

中职教育本质上是就业教育, 传统的“学科本位”理念不再适应现代的中职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理念深深扎根于中等职业教育之中, 实习教学作为就业前技能训练的最关键一环在中职学生的职业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 提升操作技能既保证了教育对象能力的提高也满足就业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由于受到“普高热”和高校扩招的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下降素质下滑, 如何利用有限的中等职业资源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接受大批中考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 学校内学生总体文化素质偏低的同时, 学习能力两极分化现象十分突出。尽管近年来, 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和建设, 但就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现状来看, 普遍存在实习设施不足, 师资缺乏, 实习课变成了“观摩课”“示范课”状况。项目化分层次教学方法, 是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分解成多个项目功能块, 把教育对象按学习能力强弱分成为多个合作小组, 通过教师引导各小组协调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在实习教学中采用该教学法, 可达到培养学生的参与与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对改善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培训大有裨益。

1 实习教学内容项目化

从事专业实习的教师 (或教师组) , 对本学校的专业的方向、能力要求、发展动态、市场需求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要求进行调研, 开发本专业的教学大纲, 有条件的可以参考行业相关资料, 联系本学校的实际情况, 最后形成一个系统的实习包。这个实习包包括本专业全部专业实习内容。如数控专业可以设立钳工实习, 普通机械加工实习, 数控加工实习, 有条件的还可以开设模具加工实习等等。同时, 将实习包细分化, 划分为多个技能项目功能块, 每个功能块中再划分为更细的项目功能块。就拿普通机械加工实习中的车工实习来说, 车削操作的实习项目便可分解成为 (1) 车端面 (2) 车表面 (3) 车台阶 (4) 车锥面 (5) 切断 (6) 挖孔 (7) 车螺纹 (8) 滚花 (9) 车特形面 (10) 配合车削⑾车刀修磨等等项目功能块。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 (专业教师交流, 行业办学经验, 网上查阅资料等等) 对技能训练内容进行改良和补充, 使项目功能块更适合本学校的实习操作。

学校应鼓励专业老师全员参与专业实习项目功能块的制定, 设计中不一定很完善, 不过需在实习教学中对内容进行充实完善。在校本教研中, 项目功能块的划分应注意以下要点:

(1) 以就业为导向, 充分考虑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2) 以提高职业技能为核心, 把动手能力放在首位, 发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势。

(3) 工作任务为导向, 突出项目的可操作性, 每个项目都有较强的动手实践操作内容。

(4) 项目内容要有高、中、初级别的区别, 如在同一数铣指令编程加工时按难易程度可列出多种操作内容, 供不同层次接受力的学生组使用。

2 分层次的原则与层次监控

2.1 教学对象层次化

良好的合作达标小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良环境。学生在这样环境里充满着朝气和活力, 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学生既乐于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又容易在共同活动中接受教育, 相互诱发增强自我教育力量。促进学生的转变, 又催发了优秀学生成批成长的共同效应。在班级进入实习操作阶段之前, 以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为主要依据, 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组。从管理学角度考虑, 每组以4到7个同学为益, 因为在教学实践中, 有许多的操作学生人数不宜过多, 人数过多影响层内的教学指导效果;过少起不到层内学生相互交流的效果, 同时会造成班级组数过多, 加大了教师对全班的管理难度。每周实习教学完成后, 实习指导教师对本周实习效果进行总结, 并实时恰当地调整层次小组成员。

2.2 层次辅导

实行多形式的辅导, 采取教师的不同层次的辅导与学生层间辅导相结合。具体办法是:教师对不同的组别采取明确操作内容和要点, 重点关注中间组别的学习情况, 发挥优秀组的学生能动作用, 及时辅导落后组。如此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 同时也加深了同学间的友情, 促进班级向好的方向发展, 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2.3 层次考评

按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是实施层次教学的基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要求。操作过程中有不同的操作要求, 在我国国家技能考级中, 操作高、中、初级技能就是依照学生技能达到的程度进行评定。实习指导老师可以借鉴相关技能资料, 根据学生的技能层次选择考核内容, 优中差生尽管在内容上相同, 但是在要求上不同。成绩的好坏只在同组的学生中进行同级别评价。

3 实习课项目化层次教学的运作过程

3.1 项目化分层次教学初期 (酝酿期)

分组阶段:老师主要依照学习能力强弱大体进行分组, 组的取名避免出现歧视性的名称, 如将实习学生分为动手组 (较差组成, 通过加强动手训练来提高技能) , 思考组 (普通组, 重点加强知识技能学习) , 创新组 (优秀组, 主要需培养创新意识和指导能力) 。同层次的几个同学分为一组, 将一个班分为多个组。

在实习教学实施过程中, 分组后, 不急于从事操作性的实践, 利用课堂化教学形式, 在项目中开发一个以提高学生实习兴趣的基础操作项目 (可以加入一些游戏之类的活动) 或是一些基本操作常识, 该项目建立在全班所有学生都能完成的基础上。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各组别内的学生有一个感情的磨合期, 训练各组内部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

这个阶段很重要, 教学中急于求成, 实习一开始就动手操作, 没有将管理意识深入到每个学生中去, 学生之间不协调不合作会将造成后继管理失控。这个时期是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同学生之间感情的一个融合期, 尽管该时期教学的内容很轻松, 但老师同学生的思想交流却很重要。

3.2 项目化分层次教学中期 (磨合期)

这个时期, 开始实习操作的内容训练, 学生开始按照老师给出的项目内容进行操作。因各个实习项目功能块都有高、中、初要求, 教师按照实习组的能力分配相应的实习操作内容, 以保证不同层次的组完成操作的任务时间大致相同。

本阶段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强调组内的合作意识, 要求组内人员大家齐思考齐动手完成实习任务。

3.3 项目化分层次教学后期 (适应期)

教师将同一项目的高、中、低子项目分配给创新组、思考组和动手组。充分发挥同组成员的能动性, 共同配合完成操作内容。有意识的将创新组培养成为教师的帮手, 去辅导思考组和动手组的完成任务, 思考组提前完成任务后可参与创新组的高级任务, 动手组的同学提前完成任务的参加普通组的内容操作。思考组是班级中层成员, 实习训练进度以思考组为中心, 对提高组有更高的要求, 培养创新意识和辅导能力, 花更多的时间关心动手组, 让该组人员多动手, 从操作中体会成就感, 克服学习上的畏惧心理。

该阶段是实习教学的主要阶段, 实习指导老师应尽快将学生引领到这个阶段。适应期阶段的特点, 实习训练的效率得以充分体现, 各小组协调工作, 学生教师任务引领下有序进行项目训练, 各层次的学生能力都得到提升。

4 项目化分层次教学法实施效果表现

较好地解决了教学要求统一和中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两极分化之间的矛盾。同时在教学中形成一种“递进”机制, 使学生思想感情处于激发状态, 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使各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同一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勉、互励, 互相尊重与信任。互相认可和接触使他们体验到一种归宿感, 主体能力得到展示。他们有了充分展示自我, 表现自我的机会, 尝试到了成功的乐趣, 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提高了学习兴趣, 形成了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健康心态。

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所有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训练,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体现了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 而且形成了师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合作意识。

促进了教师对教学思路,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学生的心理, 学生的发展变化等方面的研究, 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 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新思想, 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 积极性, 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水平, 促进、培养、提高了教师的敬业爱岗精神。

5 结语

现阶段, 因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和办学单位软硬件不足, 中等职业学校出现技能人才培养困乏的状况, 通过应用项目化层次教学方法, 可以有效改善中职技能人才培养现状。近几年, 我校作为西部一所中等职业学校, 通过全方位改革, 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 专业建设也在不断加强, 但是与中等职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相距甚远, 学生的素质下降、师资缺乏、实习设施紧张给技能人才培养增加了不少的压力。我校教研室在引进现代教学理念的同时,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在实习教学中采用项目化分层次教学法, 分别应用于电子电器、网络硬件、数控、模具等专业, 取得良好效果, 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

摘要:项目化分层次教学法实行教学内容上的项目化, 将实习内容整合成为若干可操作项目功能块, 以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实施和学生学习方向的确定;同时, 在教育对象内进行分层次教学, 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对在同一层次内的学生组合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单元。教师合理利用教育单元的能动性选择相适应的项目难度, 以达到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实习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项目化,分层次教学,中职教育,实习教学,就业导向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7.

[2] 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4.

[3] 周林林.项目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06, 6.

上一篇:针对炼油厂现有装置常压污油污水系统改造的技术探讨下一篇: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应紧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