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学方法初探

2024-04-15

分层次教学方法初探(共8篇)

篇1:分层次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按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基础好的学生学习上有吃不饱的感觉,而基础差的学生则难以听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中英语 分层次 因材施教

为了避免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面向每个学生及每个方面的角度出发,着重介绍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和实验。这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实行这种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智力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达到“困难生转化、中等生提高、优等生拔尖”的教学效果。

一、分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可接受性

原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智力、体力、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在承认学生存在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为全体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教育,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平等性原则。

2.激励性

苏联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教师要善于用语言和行动来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促进他们的最优化发展,积极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

3.灵活性

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情况,实行阶段性调整,使分层具有动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给学生分层,设计教学目标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使教学有的放矢。首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差异,根据分层教学的原则,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为优生;B为中等生;C为后进生。在平时备课时,根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1)基本性目标:要求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知识。适用于后进生。

(2)提高性目标:把基本目标提高一个层次,将各知识点综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用于中等生。

(3)高水平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着重培养综合运用的能力、技能与技巧。适用于优等生。

例如教授高一下册Unit14Festivals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基本性目标:掌握打电话的基本用语。

提高性目标:根据课文的对话内容,编一个相似的对话。

高水平目标:根据日常生活的实际,编一个对话。

这样,较好地兼顾了三个层次的学生,收效不错。

2.实验目标

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新《大纲》的要求。满足不同智力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达到“困难生转化、中等生提高、优等生拔尖”的教学效果。

3.分层辅导,分层测评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辅助环节。课内层辅导主要针对堂上的分层目标、分层练习进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与练习。课外辅导重点放在培优辅差上。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对优生辅导则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

分层目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达标测评。要检查一节课的效果如何,这一环节就必须要体现分层教学的特点,进行分层测评。因此,准备练习的时候,就必须要根据该节课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进行出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题可做,都能从练习中得到对知识点的巩固。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后进生成绩普遍提高,差生减少,优生增多,较好地解决了“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使各类学生都尽可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智力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面向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和谐地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陶冶,促进心理健康,促使人人成功。

篇2:分层次教学方法初探

一、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分层次教学最早出现于美国,并于上世纪引入我国。因材施教是分层次教学的宗旨与精髓,根据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水平以及个性差异进行班组划分,然后以更加灵活的方法,展开针对性教学,以充分调动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热情与积极性,使不同层次学生可以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域”得到充分发展。分层次教学作为一个很好的新型教学模式尝试,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二、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模式实施措施

(一)树立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理念

要想有效的推广与实施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模式,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树立分层次教学理念。高职院校领导与钢琴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分层次教学模式一种创新性很强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材施教,有效的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钢琴教师应该明确3个基本点:①树立学生个性差异的观点,承认学习主体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适应学生的学,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优发展;②钢琴教学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包括每一个学困生,因为他们都有充分发展的潜能,在钢琴教学时不能以牺牲部分学生的发展作为代价来谋求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③要处理好学生间的差异,使其成为可供开发运用的教学资源。

(二)调整高职钢琴教学内容

(1)优化高职钢琴教学大纲:可以将高职钢琴学生在学时间划分为钢琴基础训练、选修、主修3个阶段,并分别安排一系列的教学课程,明确教学目的、丰富教学内容,使得学生通过钢琴3个阶段的学习真正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水平。①钢琴基础训练阶段,可以从伴奏能力、钢琴技巧、教学理论及指导几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钢琴素养;②钢琴选修阶段。可以加入伴奏训练以及学习成品伴奏的教学内容,采用集体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现代教学措施强化伴奏学习与训练,并加强与巩固学生的钢琴技巧;③钢琴主修阶段。在加强学生钢琴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让学生参加即兴伴奏大课学习,并增设钢琴教学指导、钢琴教学法、钢琴文献、钢琴艺术史等选修课程。

(2)编写钢琴分层次教学教材:我国高职钢琴教学还没有专门体系的教材,大多是沿用演奏专业的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实施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的小组课与集体课,根本就无法发挥出分层次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编写专门的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教材,来实现分层次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比如,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对高职院校选择的钢琴教材进行一定的修改,等等。

(三)树立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评价观念

(1)建立标准化题目,实行分层次分级考试。考试前,由学生在标准化题库中抽取考试曲目及其考试顺序,给考生相应的准备时间,但是时间不宜过长,以检查学生的钢琴基本功,并在必要时可以让考生当场视奏。另外,为了体现分层次分级考试的公平与合理性,不同级别、不同年级的钢琴考试,可以给考生不同的准备时间。

(2)量化评分制度:统一评分标准,构建分层次等级考试量化评分制度,根据各项量化指标对考生表现进行客观打分,综合考查考生钢琴弹奏的艺术性、完整性、技巧性与思想性。另外,对于不同班组的考生,设立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量化指标与评分标准。

(四)培养合格的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教师队伍

(1)了解钢琴分层次教学规律:所谓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就是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有机统一在一个教学过程中进行。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水平将学生分层,并进行教学目标分层,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目标要求以及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与测评,即因材施教。要想做好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教师,就必须理解以上钢琴分层次教学规律。

(2)掌握因材施教方法,即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产生的非普遍性问题所采用的教学方式[1]。因材施教方法不仅要求教师对学生钢琴专业方面以及非钢琴专业方面有全面的了解,还要熟悉教育学、心理学问题,在进行钢琴分层次教学时,采用本专业范围内教学法的同时,还要适时运用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成功经验。

(3)培训提高、实践摸索、总结积累: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还刚刚起步,因此,可以聘请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颇有心得经验的专家、教师来高职院校开展示范课,对高职钢琴教师加以引导与培训;并有计划、有步骤的举行集体备课、听课观摩、论文交流等实践活动,来研究并落实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具体措施;定期举行阶段性的座谈会、工作总结会与研讨会,交流、反馈分层次教学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采取及时措施加以调整与完善,并对过程资料加以汇编形成有效经验,在高职院校加以推广,全面提高高职钢琴分层次教学教师队伍的素质。

参考文献

篇3:初中语文分层次教学初探

针对以上弊端, 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尝试施行分层次教学, 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主动参与, 逐步达到整体优化、整体提高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 给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 协调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把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置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 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相互适应的一种教学策略。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 按学生水平分组

分层, 是分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采用对学生前期学习基础及学习习惯进行深入调查和学生自我评价、参考近期检测成绩三方面相结合的方式, 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组。A组学生基础较差, B组学生基础一般, C组是基础好、反应快的学生。A、B、C三组的比例是1∶2∶1。此时的分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随着学生学习习惯及成绩的改变, 教师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最终达到A组成员逐步减少, B、C组不断扩大的目标。

(二) 具体操作过程

从理论上讲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分别实施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分层。但基于处于尝试阶段, 没有成熟的经验, 所以我的分层次教学主要放在课堂教学、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三个方面。

(1) 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 调动师生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中要完成教学目标, 同时也要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 保证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课堂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阶梯式上升的规律, 要求不能过高, 层次落差不能太大。要保证C类在听课时没闲着, B类学生能听懂, A类基本听懂, 并得到及时辅导。此外课堂教学节奏要适当, 做到精讲多练, 避免“满堂灌”, 尽量减少重复类的话语, 节省下来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练习。

(2) 课堂练习分层

为了巩固课堂知识, 落实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设计分层次的课堂练习。我把课堂练习分为:基础性练习和拔高性练习。基础性练习3个组的学生全做, 题目安排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拔高性练习不宜过多, 既要有利于A类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也要有利于B类学生有所提高, 还要有利于C类学生的充分发挥。例如, 我在教学《口技》这一课时设计以下练习题: (1) 朗读课文。 (2) 小组翻译句子。 (3) 重点实词意思识记。 (4) 体会侧面描写在文中的妙处。 (5) 类文拓展。其中问题 (1) (2) (3) 要求三组学生全部完成, 问题 (4) 要求全体思考但提问对象集中在B、C类学生中, 问题 (5) 主要留给C类学生, 达到优化提高的目的。这样设置问题以后学困生在课堂上也能积极思考, 举手回答问题, 并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找到自信。同时也避免了优等生坐等时间, 吃不饱的现象。

(3) 课后练习分层

课后练习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情况布置。作业量要适中, 将基础题、适中题和较难题分别布置给A、B、C三组学生做, 让学生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同时鼓励学生跨层次完成作业, 在连续三次跨层次完成作业后, 提出申请, 由老师和小组长一起讨论决定是否纳入高一级小组。

三、分层教学后的几点思考

分层教学的实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实施分层教学,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分层教学,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但是, 在实施的过程中, 由于内外因素协调得不太好,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 分层次教学要对教案、作业进行重新分类, 同时分类以后教师必须将每一类学生的名单牢记在心, 特别是对A、C类学生名单更要了如指掌。这就对教师对学生的掌控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其次, 分层教学的施行, 必须先优化分层评价, 否则教师在平均分的“紧箍咒”下把大量时间分配给A类学生, 而C类学生得不到真正的优化。B类学生处于一个不前不后的尴尬位置。从近期利益来看, 分层评价减轻了老师对平均分过低的后顾之忧, 但从长远来看, 当每一个学生从分层次教学中获益以后, 就不存在平均分落后的状况, 反而是提高平均分的有效方法。

篇4: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初探

关键词:分层教学;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82-01

在教学中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1、学生的水平不一,能力有高有低,讲课的难度很难把握,讲难了成绩差的同学听不懂,讲简单了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单独辅导时间和精力又不允许。2、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再多再好,学生学习不主动,上课没有效率,下来以后依然不能处理和解决问题。针对这两点我提出一点个人想法:在上课前把上课要讲的内容让学生提前准备,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分别布置,在讲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大量参与,最好是学生能够完全主导课堂。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既能因材施教又能最大限度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层次的教学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并可以根据自己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的层次,在师资的分配上是相同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真正做到了在大课堂的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对高中物理进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他肯定人的尊严、价值,主张发挥人性,追求自我实现,为心理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应该以个人的主观意识与经验为研究的主题,认为决定个人行为的动力是内在的意识经验与动机,而非外在的刺激或潜意识本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抱着积极的态度,认为人类具有实现自我及潜能的倾向,视人为主动的、理性的成长,最终目的是在追求有价值的目标,实现各种潜能,基于这些论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协助学生发展人性,促进自我实现。

分层教学正是基于学生有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前提,充分的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策略,引导、协助、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一、高中物理分层教学所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基础上的。实验中,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差异,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启发他们自觉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2、动态性原则:分层中要注意防止给学生“贴标签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切忌以静止观点看学生,既要看到差异,也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动态的观点实施分层教学。这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实施分层教学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应及时根据信息反馈进行动态的调整和动态的评论,使进步者得到鼓励,退步者得到警示。

3、主体发展性原则: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今天,更要着眼于明天。教师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必须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态度的养成。必要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促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借鉴,不断完善各自的学习方法,找到一条自己独特的有效学习途径,形成学会学习的能力。

二、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

1、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教材、新课程的一般要求和各层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水平,设计、制定出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使目标的难易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既可以实现又不是轻松实现。教学目标的分层包括课时目标分层、阶段目标分层、长期目标分层。这些分层,对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起到定位、导向、激励作用。

2、课堂教学过程分层

备课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巩固训练到作业布置,都坚持各层次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果说前两个分层是备课环节中的备学生、备教材活动,那么这个分层施教则是教与学在上课环节的结合活动,有一定的操作难度。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方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各方的“分"环节,通过同课异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课外辅导分层

学科辅导以不增加课时,不搞全班性补课为原则,分层次辅导。如帮助A组学生成立物理兴趣小组,参加提高性辅导:帮助B组学生成立互助自学小组,参加补缺性辅导;帮助C组学生成立补差辅导小组,进行补偿性辅导。辅导实行分类型、多样形式的辅导,使自学、讨论、上课、讲座、选修、竞赛;课内、课外相结合,或个别指导、或分层补救、或小组互助,灵活安排,对症辅导,讲求实效。

4、教学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是注意差异性、及时性和激励性,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具体情况,并及时加以鼓励,更强调纵向对比。分层评价,能明显地使学生发现自己所取得的成功和发展,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并形成良性循环。具体做法是以个体评价为主,宜粗不宜细,多鼓励、表扬,并扩大评价的范围、内容(口答、概括、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不仅仅只是书面测验),帮助学生在失误、失败时正确归因(个人努力程度、完成的策略方法、身体和环境因素),重树成功的信心。

篇5:分层次教学方法初探

--------非实验课教学模式初探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它是以生物学科为背景,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和社会要求进行选择和排列生物科学内容,以求得学生的人格形成于学力形成的学校教育的一种载体。

面对课改要求,分层次教学就显得尤为的突出和重要,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的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次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为提高教与学的高效性,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提升,加强课堂中的“精讲,精炼,精点拨“的落实,注重过程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落实的有效性,下面就以课堂教学中的新授课型做以说明:(由于时间关系)

(生物非实验课有三种类型:新授课 复习课 讲授课)

新授课

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学案导学,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教师精讲,多元化评价--------学生展示,当堂训练-------形式多样的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课后辅导(扶优,帮弱)

二,具体操作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根据课题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恰当的情景,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的导入到对新知识的获取当中。2.明确课时教学目标,在导入新课后,先说明本课时的学习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他们在这一节课中需要掌握那些内容。

(二)学案导学,学生独立思考

1.通过集体备课,结合教师的个人特点,编制适合教材内容,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的导学案。

2.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提高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3.小组讨论导学案中和教材中相关的思考题,让这些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

(三)发现问题,教师精讲,多元化评价

1.教师在学生独立学习时,可巡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花费较多的时间关注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及时指导其学习方法和学习中的困惑。

2.教师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加以精讲 3.教师根据学生基础情况,构建和本节课相关的知识框架。

4.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加以引导,使得本节课的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突现。5.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一些看法,理解,参与的积极程度作出恰当的评价。宽严合适,游刃有余!

(四)学生展示,当堂训练 1.学生在教师精讲后,对自己的导学案完成情况做以检查,对那些比较抽象,难理解,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知识,教师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多次展现,检测教学效果。

2.师生一起来分析为什么会造成这些错误,今后如何去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3.对每一类错题都设计几个交式训练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

4.通过交式训练,归纳,整理出这一类题目解决的方法和思路,明确此类题目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哪些,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

(五)形式多样的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

成功的课堂小结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课堂小结是我们完美课堂教学,巩固学生学习知识,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知识框架,有机整合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根据不同的课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合理设计课堂小结,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在课堂上学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收获,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和提升。我们千万不能忽略课堂小结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可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多样化作业。可以是通过写在作业本上的,可以是基本概念记背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查的,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实验设计,也可以是下一节课的预习,或是本章,本节所学内容的总结等等。我觉得我们作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堂或课后动起来,能让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能力技巧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六)课后辅导(扶优,帮弱)

我们课后辅导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知识能力方面:让基础好一点的学生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使基础弱的学生知道上课该干什么,学什么;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和他们成为朋友。我们经常说“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喜欢我们,喜欢我们所带的课,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将对我们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是我对我们生物学科非实验课高效模式的一些想法,有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陇海中学生化组

篇6:分层次教学

所谓的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再根据这分组情况在班级教学中制定相应的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实施分层次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学生存在着差异性。其次,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多样性。再次,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和国外的个别教学模式为分层次教学提供可行性。最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内容较为抽象,而且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涉及面极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运用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行有效分层教学具有极大意义。

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开展分层次教学呢?其重要的教学措施及过程如下:

1.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和学习态度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本是思想品德科基础较差者,学习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失去学习的信心;B层学生大部分属于成绩中等者,他们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不稳定,只会做模仿性习题,另有一些学生属于“偏科”型学习失败者,他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干扰,导致思想品德成绩不理想;C层学生基础扎实,学习兴趣浓,学习毅力强,思维敏捷,成绩优秀。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实施分层次教学,教师应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用书,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着重分析重点难点,并制定出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一层次为基本目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需要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的教学内容。第二层次为发展目标: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即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和分析的教学内容。第三层次为提高目标:独立分析和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和开放性习题,侧重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性学习。

3.备课分层

这是根据设定的不同层次总体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研究知识的分化点。要做好备课分层,就要做好以下两点。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这种客观存在的层次差异,不仅教师心中有数,往往大多数学生也能心领神会。师生间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常常由于教师怕伤害一些中、下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难以启齿,不好明确。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

4.教学分层

学习组织方式: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主。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可以5~7人为一组,好、中、差等生都要分配好;可以定期轮换组长,组长负责检查学习情况,个别指导。小组内合作,互相帮助;小组间进行竞赛。

5.作业分层

首先,课堂练习分层。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即设计出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基本要求一致,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三个层次的水平一致。其次,布置有弹性的作业与练习。一般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做题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其次,布置有弹性的作业与练习。

6.测试分层

测试内容着重在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拟订出不同层次的测试题,如分两份试卷测试,让学生自选。也可以采用同一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附加题或选做题等形式。总之,检测的内容、深度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以考核教学目标的落实。

7.评价分层

首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再次,对三类学生的评价要求不同。对A组和B组学生的作业要批改得格外仔细,有时进行面批。对C组学生可浏览抽批,或选择评价,或同他们探讨较深的问题,启发他们深入钻研。其次,对三类学生的评价要求不同,同样的题目,同样的答案,后进生会得到“优秀”,中等生得到“良好”,优秀生只能得到“及格”。再次,实施鼓励性的课堂教学评语与考察评价。

8.课外辅导分层

要做到因材施教,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进行分层次辅导既是补差,又是补优。对于后进生,教师要让他们正确面对困难,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其次,帮助他们找出问题,以及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布置适量针对性强的练习,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另外,对优等生可进行兴趣小组形式的辅导。

篇7:分层次教学总结

实施分层次教学以来,我的感触很深,认为这种教学法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成果可说明一 切,为了更深入的研究教法,做总结由下:

一、教育要面对学生整体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外,还必须从观念、方法等方面进行更新,跟上时代脉搏,以往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目光聚集在少数“尖子生”身上,对一些所谓的“后进生”“差生”关心不够,使这部分学生有受冷落的感觉,久而久之,将丧失学习兴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差生,这是教育的失败。

当前的教育是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需要他们之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合作,而每个学生又都有自己的长处,这就要求教师把目光放到全体学生的身上,培养他们的志趣,塑造他们的个性,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挖教材、巧妙设问

目前的教学主渠道是深堂教学、教师驾御教材的能力,设问的艺术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材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的具体情况及自身的特点重新组织教材,知识由浅入深,层次分明,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启发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物理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教师的问题一定要面对全体学生紧紧抓住每名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完全投入到问题中来,在课堂情趣设立中,教师认真处理好形象生动和严密准确的关系,做到语言生动而不失严密,形象而不失准确。

三、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物理学习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能否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建立都离不开物理模型,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的很紧密,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可转他为物理问题,教师必须训练学生从各种具体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培养学生分析,体会建立物理概念,探索物理规律和科学方法。

四、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两种,我们在处理实验时,把每个实验设计成开放性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均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起到指导的作用,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重新设计实验,改进操作方法,在不违背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敢于标新立异,这样做保证了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发挥余地,使实验课真正成为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课程。

五、习题教学

做练习题是为了在学习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习寓于物理习题中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学习物理的方法,在习题课教学中有的教师简单的东西,学生一看就懂,就不必理采了,一开始就掌一些复杂的东西分析,这样做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思维情绪,挫伤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所以上习题课时,要精心选题、精心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对一些复杂的并且有代表性的习题要采取多步设问的方式层可能降低难度,使大多数学生能进入状态,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班级,当难度的习题尽量不讲,对现成的习题要进行改造,从不同角度设问,让学生用不同的物理思想和观点来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六、注重学生学习指导

我校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视,学期都请尖子生做学法指导交流,大部分学生受益非浅,学法指导应贯穿教学始终,一线教师应是学法指导的主力军,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基础差异,我们的学法指导要针对性,不能一概而论,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确立不同的目标,依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指学法使他们真正能学德其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纠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改进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观念在更新做为一名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研究教育理论,跟上这个时代,成为一名站在时代前列的教育工作者

分层教学工作总结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并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因此小学教育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现就本班开展的分层教学实验取得的成绩及不足作如下总结;我认为教师首先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承认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上进的机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单复互补,分层施教,分类指导”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A(优等生)、B(中等生)、C(差生),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分层安排 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人的个体差异之上的。可以让有差异的学生,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学习内容,这是在实际教学完全可以实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因此在教学内容中,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针对学生层次,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按其重要性及其难易程度划分为若干层次,即分为: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基本层次”,多数学生经努力后可以达到的“中等层次”,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达到的“较高层次”。对差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要求学会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掌握基本方法,会做基础题,发展基本能力;对中等生要求在熟悉熟练上下功夫,发展综合能力,逐步转变为优等生。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并注意对A层学生要设计一些灵活和难度性较大的问题;对于C层学生关键培养学生的兴趣,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简单,坡度要小,让他们尝试到成功感;从畏惧厌烦学习转到愿意学习上来。启发释疑是分层施教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注意分层设问激疑,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都有发问、回答问题的均等机会。

二、教学目标分层制订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注意制订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并做到在保底的前提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水平。在具体实施上,我做到给学生以自由度。也就是由学生自行决定自己的目标,不强制学生按自己的预定目标进行学习,并让学生可要求老师按不同目标要求给予检测,给学生创造追求最高目标的权利,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方法分类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具体情况,分层适时有效进行分类指导。对A层次的学生,以“放”为主,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中有“扶”,“扶”在引导深化理解和深入探究上。对B层次的学生,实施半“扶”半“放”的策略,在适当点拨之后,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或先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探究,在遇到困难时,我适时予以指导。并注意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每个学生创新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又注意做到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上课时,尽量做到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掌握知识。对C层次的学生,以“扶”为主,“扶”在引导深化理解知识和指导归纳学习方法上。

四、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分层,进行弹性处理,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练习的弹性处理,即要在练习的设计上,精心设计必做题和选择题。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重在巩固基本知识,培养初步的应用能力,达到学习的最基本要求;选做题面向A层次和B层次的部分学生,重在发展智力和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对各个层次的学生的作业,分别进行布置,对优生,我设计一些基本题让他们完成,并让他们探索思考拓展题。对差生,诊断他们学习本课中的疑难,采取有效方法补救,让他们完成基础题;对中等生,要求他们自我复习巩固,完成基础题和提高题。

五、考核评估分层激励 在实施了分层教学以后,对学生的反馈评价,我也进行分层实施。在进行考核时,我将考核分为单元关检测和阶段性检测。并依照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每份题都包括放缓题、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四大类:放缓题面向差生,仅供C层次的学生完成;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必做;提高题面向中等生,C层次学生选做,A层次和B层次必做;拓展题面向优生,B层次学生选做,A层次学生必做。考核后,对已达标学生提出“巩固性”或“拓展性”的目标;对未达标学生,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互帮互助小组进行“矫正帮助”。以确保各类学生都达到预定的阶段目标。

六、学习辅导分层实施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其目的是查缺补漏,同时更要做好对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帮助工作。因此,我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后进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对后进生耐心辅导,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体会到付出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恢复自信心,以“我也能行”逐步克服潜意识中“失败者”的形象,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逐步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学习自觉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中等生的辅导,我注意启发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等生我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融会贯通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各类学生我均注意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书法家”、“小作家”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这样激励了每一个学生不断认真学习,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了希望。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做到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学得“痛快”(先痛后快乐),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分层的不固定,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促进了教学的互动,这有利于建立民主的、平等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形成互帮互学、携手共进的团体精神。同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做到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长善救失,扬长避短,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学习了他人的经验,尝试并实践了实行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效果显著。我将继续探索与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经验总结

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要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的要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因材施教,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这正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所指出的:“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布卢姆认为,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就是要求我们当老师的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要打破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一刀切”、“一窝煮”的局面,就要在目标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研究,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这一点也是我们当前目标教学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难度极大、又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目标教学中实行目标分类,学生分层。目标分类即把目标分为达纲目标和发展目标。达纲目标教学大纲规定要达的目标。达纲目标又可分为基层目标和高层目标。发展目标即是提高目标,它高于大纲、教材要求的目标。学生分层是指按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层,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培优扶差,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达到大纲、课本的基本要求的教学目标,又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起点上前进一步,实现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小语阅读教学中怎样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呢?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与体会:

一、制订教学目标要体现层次性的要求

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小学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即是听、说、谈、写的训练,而每一课又有每一课的具体要求,有每一课的训练点。制定教学目标就要从大纲、教材出发,从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去考虑达纲目标和发展目标(即提高目标)。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才恰当、全面、具体,体现了层次性。如一位老师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三课时,制定的目标是:(1)读懂第5自然段,会回答课后5、6两题。(2)认识课文开头提出问题,中间记事,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3)能用提出问题开头的方法,自选内容写一、二段话。从课后题目、教材内容、大纲要求来看目标(1)、(2)是达纲目标,是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而制定的目标(3)就是提高目标,是部分学生能达到的。以上的教学目标,是老师充分考虑各层学生的实际。体现了目标分层的特点。

二、承认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实行预习分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睦学生善于独立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适宜在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情景中学习。在这里,有的学生需要更具体的说明解释,有的学生需要更多例子才能理解一些概念,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激励与强化,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一听就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了让学生能更快适应新课的学习,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预习。这一点对高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在下放预习提纲时不分层次,统一要求,势必影响学生的自学兴趣,这样学生绝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预习时可试回答课后问题。要求学生预习时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题。第1题全班要完成,第2题大部分学生要完成,第3题,会做的就做。这样分层预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样做,就会促使学生向上一层次靠拢,向高层次发展,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三、在课时目标教学基本式的几个教学环节中落实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目标制订好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是关键。信息论告诉我们,只有老师讲,学生答的教学,最好的也只能获取15%左右的信息量。如果只是单一的全班教学,课内提问就会成为老师与少数优生的对话,多数学生只是学习的陪客。长此以往,大多数学生就会越来越怯于或懒于思考与表达,没有兴趣学习。没有全体学生共鸣的全员教学形式,定属低效率的教学了。因此,我们必须把分层教学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突破口,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才有希望提高。

1、前提测评要有层次性

布卢姆认为,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变量有三:认知前提基础、情感前提特性、教学质量。影响作用分别占50%、25%、25%。在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往往重视后两个变量而轻视前提认知基础。目标教学则特别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检测评价与提高。这是目标教学最重要的一次初始行为。强调前提测评的重要作用,是因为它是目标教学的第一环节。在学新课之前,对本节课预备性,基础性和相关性的知识与技能的检查,其作用在于判断具体学情,查缺补漏,为建立新的知识作铺垫,打基础。所以,前提测评的题目要分层,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为新课作铺垫。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如高年级教材一般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可出示前提测评的题目:A、读准生字的字音。B、能正确朗读全文。A题可提问中下生,因为读准生字的字音是单一要求,而且能独立识字是大纲对高年级的学生的要求,中下层面的学生过关就即是全体学生都过关了。如果不过关,就要做补救工作,否则给日后带来更多遗漏问题。B题则提问中等以上的同学。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恐防中下层学生熟字回生,让中等以上的学生读,可以带动中下层的学生。其实这也是一个补救的做法。这样做,使各层面的学生同时得到发展,为学习新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经验总结

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要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科是要关注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从而较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呢?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分层制定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果实。小学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即是听、说、谈、写的训练,而每一课又有每一课的具体要求,有每一课的训练点。制定教学目标就要从大纲、课标、教材出发,从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去考虑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才恰当、全面、具体,体现了层次性。如我在执教第七册语文第30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时,制定的目标是:“

1、读懂第5自然段,会回答课后5、6两题。

2、认识课文开头提出问题,中间记事,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

3、能用提出问题开头的方法,自选内容写一、二段话。”从课后题目、教材内容、大纲要求来看目标一、二是基本目标,是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而制定的目标三就是发展目标,是部分学生能达到的。以上的教学目标,是我在充分考虑各层学生的实际的制订的,体现了目标分层的特点。

二、分层指导预习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善于独立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适宜在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情景中学习。在这里,有的学生需要更具体的说明解释,有的学生需要更多的例子才能理解一些概念,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激励与强化,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一听就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了让学生能更快适应新课的学习,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预习。这一点对高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但如果我们在下放预习提纲时不分层次,统一要求,势必影响学生的自学兴趣,这样学生绝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预习时可试回答课后问题。要求学生预习时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题。比如,第1题全班要完成,第2题大部分学生要完成,第3题,会做的就做。这样分层预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样做,就会促使学生向上一层次靠拢,向高层次发展,达到分层推进的目的。

三、分层实施教学 目标制订好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是关键。如果只是单一的全班教学,课内提问就会成为老师与少数优生的对话,多数学生只是学习的陪客。长此以往,大多数学学生就会越来越怯于或懒于思考与表达,没有兴趣学习。没有全体学生共鸣的全员教学形式,定属低效率的教学了。因此,我们必须把分层教学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突破口,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才有希望提高。

首先,分层设问。就是在教学设计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既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注意学生起点,设计一些层次较低的问题;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一些层次较高的问题。这样,就能把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协调起来,就能形成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智能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的局面。其次,分层提问。问题的设计既然已经分了层,老师在提问时就要注意分层实施,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触及,都动起来,做学习的主人。这样做,就可以解决后进生吃得消,优生吃得饱的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得更有信心。另外,还要有足够时间让中等生和后进生考虑问题。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当前,尤其要花力气提高中等生和后进生上。在上课时,由于设问分层和提问分层,中等生和后进生就可以用别人思考两个题的时间去思考一个题,这样逐步提高,就可以向高层面靠近,在达到低层面目标后做好“培优”的准备,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四、分层实施评价

1、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终了环节,往往是安排在教学过程以后的。但布卢姆他不主张这样做,他把教学评价引入教学过程,提出了形成性的评价教学。我在实施评价时,不像传统教学那样一刀切,或一定要把评价放在教学过程的后面,而是运用成功的理论,对多个层面的学生及时进行客观评价,把评价贯穿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效果比较好。

2、评价时要注意教学艺术的灵活运用。上课时由于采用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中必然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回答不同的问题,完成不同的作业,并给予评价。在评价时,我特别注意语言的艺术,对后进生以鼓励为主,并稍微降低评价标准,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对中上的学生要求稍高,如归纳段意,讲出大概意思,后进生只要基本答出来就可以表扬,给予肯定。但中上生错漏一个字也要纠正,并指出归纳要准确,不能随便。这样,就可使几个层面的学生都不成功的机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我们抓住这股力量,激发各类型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就能推动各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争取小学语文教学的大面积丰收。

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上传: 左晓金 更新时间:2012-5-24 7:03:06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以人为本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契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应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二、三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层次中又有多种层面的存在,这种分层教学势必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因材施教

教师要在课尝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第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的去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来。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了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分层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可是课堂分层教学的模式是什么呢?这是每位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想分层教学不可能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如果教学有什么模式,那么教育教学又有什么可研究的呢?所谓“教学模式”其实是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而教育、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把某种教育、教学方法当作一种模式硬套在一堂课上,我想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事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让同学们进行评议,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解放,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享学生自己的成果的目的。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总的原则是:少而精,难易适度,要富有选择性,适合不同层面同学的需要。

分层评价

每个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文化知识方面各自都有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法、形式和标准,在应试教育中,人们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即文化知识考试成绩好,一切都好;文化成绩差,那就一文不值。结果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大量的学生被迫厌学、弃学,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给社会带来了极为消极的负面影响。它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视了学生客观存在的着差异,直接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而酿成恶果。课程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局面。可见,评价学生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年级语文分层教学阶段小结 这一周里五年级显得特别的混乱 因为学校实行等级分化教学 将学生分成A、B班级教学很不幸我接的班就是B班

全年级最差的学生都被我一人揽下 记得第一天将学生分班见面时 55名学生里 男生就占了48人这四十八个男生中就有一大半的人曾经是我们办公室里的常客 看到这情景 我的脑门不禁流下了三点大汗珠

第一天上课 我给他们讲了我教学的一些习惯 问他们能不能接受 他们都很自信的回答能接受于是在我的严格尊重 鼓舞下他们的听写成绩由5个错词 上到了第三课里变到现在的一个不错 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我所做的还是值得的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他们了他们上课都爱表现自己了 回答问题时 举手的越来越多 上课读书时 声音越来越响亮原本课堂上没有机会发言的同学现在在B班中得到了开口的机会 这种针对他们的基础和能力现状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更积极、更自信 上课之余我还会利用课间、课余时间对那些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义务辅导 让他们扎实基本功 增强自信心 可是 我发现我的课时量不够 对他们的教学一节两个课时完成的教学我得花上3节课 这是分层的弊端

篇8:中专物理分层次教学初探

一、分层次教学概述

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按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 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层次, 然后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课外辅导、教学评价等, 使各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 并使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都能得到提高。在学生每上完一次课后, 让他们都有一种成功感激励自己, 从而使教师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分层次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统一模式, 做到既不压制学习好的学生, 又不放弃基础差的学生。分层次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 高中学校也在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 并且伴随着中专招生制度的改革, 中考对中专学校已无多大意义, 其结果导致中专学生的质量逐年下降, 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学习成绩差异不断增大, 两极分化的现象极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 我们一直提倡的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目前我校实施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方式。

分层次教学体现学生自主选择, 并且可根据自己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层次, 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真正做到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

物理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它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 并且同一个知识点在程度、要求、讲法、侧重点等方面可以存在相当大的区别, 所以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将会较好地适应中专物理课的教与学。

三、对中专物理进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1. 它符合因材施教的理论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 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 这样我们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 教学最优化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耗费的合理性着眼, 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要求:除班级教学这个传统的教学形式外, 还必须对程度不同的学生采取区别教学和个别教学的形式。

四、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1. 全体性原则

对于中专生来说, 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受到家庭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造成了现在中专生的个体差异非常大。教师需细心观察、深入了解, 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全方位研究观察, 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及辅助手段, 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 把目光从少数人转向全体。

2. 情感性原则

现在的中专生, 有的学生来自于离异家庭、问题家庭, 他们缺少关爱, 对外界事物反应敏感。作为一名中专教师, 更应注重对于学生感情的投入, 把满腔热情倾注到教学上面, 把全部的爱献给学生, 尤其给予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师生感情融洽, 分层次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 动态性原则

教师给学生分层次时要注意防止由于“贴标签”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它不是人格好坏的分层, 切忌以静止观点看待学生, 应既要看到他们的差异, 也要看到他们发展的潜能, 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动态的观点实施分层次教学。

五、中专物理分层次教学的策略

1. 学生分层

由于学生刚入中专就学习物理课程, 作为物理课教师, 应对全班学生的入学情况进行了解, 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观察。同时, 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物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智能水平的差异, 再结合中专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及性格的特征, 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几乎没有学习过物理知识, 接受能力很差, 学习积极性不高, 他们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了解课文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B层是成绩中等学生, 对于初中学过的物理知识所剩无几,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练习;C层是成绩优秀的学生, 既能掌握课文内容和独立完成课后习题, 又能主动帮助A层和B层同学。对学生的分层不是固定的, 而是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 要防止对学生“贴标签”, 教师应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进行调整, 使学生始终能处于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之中。

2. 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因材施教的理论,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目标。A层:了解基本概念、生活常识性的小问题。B层:了解、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实验的描述。C层: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能运用理论进行分析、推导、判断。

3. 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是分层次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 不但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安排授课内容时, 以B层为主, 同时兼顾A、C两层, 并时刻调动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 提高他们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一些比较难的问题, 课堂上可以不讲, 让C层学生课后解决, 若有问题教师可以单独辅导。

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分”与“合”的关系。教师可利用板书或多媒体, 将全班共同要求掌握的内容和各层次所学内容分别展示, 然后分别指导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内容完成自学。教师要注意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行指导, 使学生分别获得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利用好分层提问、分层练习、分层指导、分层作业, 努力做到整个课堂的分合有致。

总之,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 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使他们的才智和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上一篇:高中生600字家读后感下一篇:八上文言文专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