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性质教案

2024-05-08

技术的性质教案(精选9篇)

篇1:技术的性质教案

《技术及其性质》教案

第一时 [题名称] 了解技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通用技术》程开设的背景;

2、让学生了解《通用技术》程的实施及评价;

3、让学生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改造大自然而产生的;

4、让学生了解技术发展史。[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 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注意问题] 分组学习,以强扶弱,互助学习,共同进步。[学习时间]

时 [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通用技术》程开设的背景

1、国际技术教育进展状况

英国:《国家程》中就有《设计与技术》程

要想成功地在明天的社会里与日本、德国及美国竞争,我们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富于创造性的年轻人。假如今天的教育是落后的,那么明天在国际上的表现也将是落后的。——撒切尔夫人(英国首相)

美国:《2061计划》五大领域中“技术”是其中一方面 “所有这一切使得要让人们理解并适应现代技术的概念和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从个人的角度,人们可以为自己选择用于工作或家庭的最好的产品,可以适当地使用和进行操作,在发生故障时能进行排除,从而获益。从社会的角度,受过教育的公众会更好地利用各种机会使有关技术利用方面的决策更加理性和负责。”

2、我国基础技术教育现状

一直以学校强调学术性的程,理论性的东西比较多,对技术型的程开的比较少,特别动手能力强的开的更少,如以前的劳技也是在余时间以第二堂的形式来开设的,这样一来拉开了我们与其它国家的距离,在我国经常出现先进设备开发出来了,我们购买进来后不会用或功能用得很少。

3、社会发展对新程的要求

(1)、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个高速发展、高度发达的国家不仅要有领先的科学,还要有与科学发展相匹配、相协调的技术,同时要求国民具备越来越高的技术素养。这就需要从青少年开始加强技术教育。

(2)、我们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技术程的开设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提高他们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3)、新程中的技术教育应既区别于专攻一技之长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区别于强调劳动的德育功能加上技能培训的传统的劳技程。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它的内容需要现代化,需要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技术教育接轨。

我国的通用技术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它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1、二、《通用技术》程的实施及评价 第一章

技术及其性质(2时)

通用技术开设背景、时安排、教学评价。(技术、技术发明、技术创新、设计)布置分组(4人1组)第二章

设计的基础(3时)作业:读三视图制作模型 第三章

怎样进行设计(时)引入纸桥模型设计 第四章

制作(3时)纸桥模型设计 纸桥模型制作 交流、优化、评价 作业:镜框设计 第五章

设计的交流与评价(1时)镜框 考试(1节)

三、技术的起源

出示一幅图片人类祖先(光身赤脚)正在思考,介绍人类祖先当时的生活环境:天寒地冻、野兽出没、食物缺乏、一到晚上只有月亮或星星照明,生活条极为恶劣。设问:这种自然条下人类祖先在想什么。

问题一:如何遮身御寒?解决办法:起先把大片的树叶串起来穿起来,后来把动物的皮毛穿起来,到织布到现代各种各样的衣服,从而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配合图片)

问题二:如何获取食物?解决办法:起先从自然界中去获取,可以食用的果实、树皮、树叶、动物等等,后来对一些植物进行了种植,从而有了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产生,有一天闪电雷鸣引起森林大火,烧死了一些动物,发现吃起很香,而且很卫生不会生病,从而有了烹饪加工、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配合图片)

问题三:如何抵御野兽、捕获野兽?从而有什么样的技术的产生。(工具制造技术)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技术产生和进步都是起源于人类改变自身生存条、改造自然的愿望,满足人类的某些需求。分析:下列技术主要满足人类的什么需求? 制陶技术(煮食和存放食物)、摄像技术(保存历史资料)、建筑技术(解决人类住的需求)、印制技术(印制资料方便交流)

四、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我们一般看到技术就会想到科学,“科学技术”是用得比较频繁的一个词组,但最早技术起源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它不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而现代技术则是更多地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实现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愿望。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科学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存在某些自然现象,从而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发明和创造并改造世界,技术是方法和手段。相反,某些技术发明也促成科学原理的发现。技术和科学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

五、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一)技术发展史

1、石器时代

距今20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已在使用工具,那些工具只是用石快制作出来的,只起到简单的作用;到1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有了比较精细的石头工具,有了栽种和饲养,人类由游牧生活改变为定居生活,后来随着冶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出现了铜器和铁器,实现了技术的第一次变革。

2、中国的四大发明(1)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是人类技术史上一大事。但旧中国在上面写上的是许多不平等条约。(2)印刷术:宋朝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现在活字印刷已被电脑排版印刷所代替。

(3)指南针:在航海和航空起着重要的作用。

(4)火药:点燃后在瞬时能产生极大的威力。中国发明的火药,外国人把它制成武器来侵略中国。

3、技术的第二次变革是蒸汽机的发明及应用

蒸汽机的发明及应用,促使了第一台用蒸汽机带动的火车,大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现代文明时代。

4、、技术的第二次变革是计算机的发明和近十年来高速通信网的发展

计算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并且导致了的信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1946年第一台高速电子管数字计算机发明成功,先后经历了晶体管、集成电路,到现在的微处理器(286、386、486、86、赛扬、奔腾、迅驰)。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主要以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交换技术发展为主要标志。

(二)案例分析:计算机及网络对人类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计算机及网络对人类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实现了远程教育、网上交流、信息搜索、网络商务、网络会议在线交易、远程管理、网络社区、网上办公、远程医疗等等。网络时代存在问题:(1)使人沉迷其中P9(2)不良信息的传播(3)网络时代远离现代人的几事:户外运动(整天对着电脑)、收到鲜红的玫瑰(网上发个玫瑰、手机发个彩信)、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天可以打18个电话,聊3个小时的天)、好好地吃一顿饭(如果是生意人,在吃饭的时候也是收集信息,或谈天或打电话)。

对技术要科学的使用,能促进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使用不当,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带来灾难如:火药、原子能、农药P9。

六、堂小结

我们要正确、全面地认识技术的作用和地位,将有助于我们今后能正确地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消除技术的一些负面影响,从而能更好地适应末来迅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布置外学习与实践] 内容:了解当今最新技术成果P10。补充资料:

寒暄口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邮政时代:见信如面。此致敬礼!电话时代:你是哪位?他人不在!呼机时代:速回电话!

手机时代:你在哪?哦,打错了!

网络时代:你是谁?男的还是女的?(网络时代人的双重性格)

后网络时代:有人吗?你是人吗?

(高智能机器人的产生)

篇2:技术的性质教案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技术产生源自于目的性,即技术是人类为改造大自然而产生的。(技术的性质之一)2.了解技术的发展史。

3.理解技术的性质,能够通过一些例子说出所反映的技术的性质是什么。4.能对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技术各方面的影响,即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性质之一)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初步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的方法,培养热爱技术的观念,提高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技术的人文精神的理解。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技术的性质

4.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能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难点:

1、对技术史上某一事件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

2、理解技术的性质

3、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上节内容回顾:让学生回顾并理解“技术是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在理解技术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技术的起源、历史和技术的性质

课堂语言:

师:一周没上课了啊,上节课学的什么还记得吧?(倾听同学们的反应)

师:在上节课中,我先请同学们列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技术,然后解释说“技术是非天然的,是人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后来,我又给同学们介绍了天天向上栏目中复旦大学四位男生的两项发明,介绍完之后让同学们说出自己想要发明的技术产品,并且说出发明的理由,从而得出 “技术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二、课堂内容预习:利用5分钟时间来完成自主预习案

理解了技术的定义,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首先给大家三到五分钟的时间来完成我们学案中的自主学习案部分的五个问题,待会我会找同学来给我们对一下答案。

生:(边翻书边找答案。有的同学一字一字的看,我就会说要学会快速阅读的能力,尤其是在英语的阅读理解中,要先读题,快递阅读文章,然后根据题目去文章中找答案,让学生学会根据问题,快速阅读并着重理解重点部分的方法。当三四分钟时,提示学生再给学生一分钟时间,如果感觉写不完,就先把答案在课本上找出来;如果找完了的同学,提示他,写一遍胜过读十遍。)

师:我看同学们都做得差不多了,我找同学来给我们对一下答案。

生:如果学生比较活跃,举手的很多,就让举手的学生来回答;如果学生不活跃,就巡视教师,随机找学生来回答。如果有的学生没有带课本,或者在课堂上开小差,则避免找他回答。如果学生回答的不对或者不准确,找其他同学来补充。仔细倾听并思考学生跟教材不一样的回答方法,比提出合适的鼓励和引导方法。

三、课堂内容学习:逐个学习本节重点内容技术的性质以及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一)技术的起源

首先看第一部分,技术的起源。我们如何来理解 教材中 技术最早起源于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和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这句话呢。

我就通过设置一个情境来帮助大家理解。大家不是都喜欢穿越时代吗,现在就让你们沿着时光隧道穿越到远古时代,穿越到原始人的那个时代,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晚上只有星星和月亮给我们照明,还时不时有野兽出没。如果你是人类的祖先,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你会如何来解决如下问题呢?

第一个问题: 如何遮身避寒?

学生的可能反应:如果有学生举手,那就请举手的同学来说;如果学生集体说,能分别概括出要点,那就提炼要点并总结;如果学生说的比较乱,就挑同学起来说.教师总结:原始人先穿树叶,发现树叶不够暖和,就发现动物的皮毛不错,后来发现动物的皮毛也不够暖和和美观,于是就有了布,有了纺织、印染技术的出现。

第二个问题: 如何获取食物?

学生的可能反应:吃树叶, 吃肉。

教师总结:原始人开始先去采摘树上的野果,发现某一种野果很好吃但又不能大量的采集到,于是就有了农作物种植技术。

同学们就通过这个创设的情境来理解教材中:技术最早源于人类寻找食物、捕获猎物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技术的历史这一部分我们在历史课上有所涉及,就不再展开讲。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第二个重点问题: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我们伟大的邓爷爷经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甚至科学和技术都连一块来说,比如“科技“,那我问大家一个问题:”科学与技术是两个相同的概念吗?如果不是,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吗?”

在我们教材第四页这个篮框了有一句话,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同学们再在我们这个蓝框的旁边记上一句话,科学是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我们如何来理解这句话呢?

举一个指南针的例子,我们发现指南针之所以指向一个固定的方向,是因为地球有地磁的南极和北极,我们说这是科学,回答的是 为什么的问题,我们利用指针的磁性和地磁的磁性相互作用的这种方式制成指南针,这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就像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里发现了镭,而且研究了这种化学元素的的性质。镭这种元素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居里夫人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代价去发现这种元素、研究它的性质呢,这根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在居里夫人发现了镭的特性以后,人们很快就发现镭可以用来治病,于是在镭特性的基础上,发明了治病的镭疗技术。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居里夫人发现镭以及镭的特性,这是科学,回答的是镭是什么的问题,而根据镭的特性发明镭疗技术,这是技术,回答的是“怎么办的问题”。

问题三:如何抵御野兽、捕获野兽?

学生可能反应:用木棍,用石头

教师总结:用木棍,用石头,用青铜做刀枪,于是有了 工具制造技术。

(三)技术的性质

来看第二个:技术的性质

在我们逐个理解教材上提到的这几条性质之前,同学们先来回答我的几个问题:

1、实践性

请同学们在教材上实践性旁边加一个“目的性”,用括号括起来。

这里的实践性指的就是目的性,指的是人们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对来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这个小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过程是什么?

这样的方法会有什么样的问题? 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讲法。

2、综合性

技术的综合性其中一方面是指每一门技术都可以看成由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而成。我们先来看一下案例:

3、创新性

4、相关性

5、专利性

最后一项内容:技术的影响

篇3:浅谈建筑砂浆的技术性质

关键词:定义,分类,技术性质

一、建筑砂浆的定义和分类

建筑砂浆和混凝土的区别在于不含粗骨料, 它是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按适当的比例配制而成, 它在砖石结构中起胶结作用, 把块体材料胶结成整体结构。在墙面、地板及梁柱结构的表面用砂浆抹面可以起到防护、垫层和装饰作用。除此之外, 砂浆还可以用于大型墙、板的接缝和镶贴瓷砖、大理石、水磨石等。经过特殊配置, 砂浆还可以用于防水、防腐、保温、吸声、和加固维修等。

综上所述, 建筑砂浆按用途分为砌筑砂浆、抹面砂浆、防水砂浆、耐酸砂浆、保温吸声砂浆和加固维修砂浆等;而按所用胶结材料不同, 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石膏砂浆和水泥石灰混合砂浆、聚合砂浆等;按生产和施工方法可将砂浆分为现场拌制砂浆、预拌砂浆和干粉砂浆等。

二、砂浆的技术性质

(一) 新拌砂浆的和易性

1、流动性 (稠度)

砂浆的流动性是指砂浆在自重或者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能。影响砂浆流动性的因素, 主要有胶凝材料的种类和用量, 用水量以及细骨料的种类、颗粒形状、粗细程度与级配, 搅拌时间, 除此之外, 也于掺入的混合材料及外加剂的品种、用量有关。流动性好的砂浆, 便于施工中在砖石表面铺成密实均匀的砂浆层, 抹面时也可很好的抹成均匀的薄层。

砂浆流动性的大小用“沉入度”表示。通常用砂浆稠度仪来测定, 即标准圆锥体在砂浆中贯入的深度, 单位用mm表示。深度越大, 说明砂浆流动性越大, 即砂浆越稀。

通常情况下, 基底为多孔吸水性材料, 或在干热条件下施工时, 应选择流动性大的砂浆。相反, 基底吸水少, 或湿冷条件下施工, 应选流动性小的砂浆。

2、保水性

保水性是指砂浆保持水分的能力, 也即砂浆中各组成材料不易分离的性质。保水性不良的砂浆, 在运输、停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泌水, 流浆, 使砂浆与基底黏结不牢, 且由于失水影响砂浆正常的黏结硬化, 使砂浆的强度降低。影响砂浆保水性的主要因素是胶凝材料种类和用量, 砂的品种、细度和用水量。在砂浆中掺入石灰膏、粉煤灰等粉状混合材料, 可提高砂浆的保水性。

砂浆的保水性用分层度表示。分层度愈小, 砂浆保水性愈好。

(二) 硬化砂浆的性质

1、砂浆的强度

砂浆在砌体中主要起粘结块体材料和传递荷载的作用, 因此需要有一定的强度。这里砂浆的强度是指采用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 在规定条件下养护28天后测定的抗压强度平均值 (单位MPa) 。建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可以划分为M2.5、M5、M7.5、M10、M15、M20等六个强度等级, 特别重要的结构宜选用M10以上强度等级的砂浆。

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

(1) 水泥的强度等级与用量

(2) 水灰比

(3) 集料状况

(4) 外加剂的品种与数量

(5) 掺加料的状况

(6) 施工及硬化时的条件

2、粘结力

由于砌体材料是靠砂浆粘结称为整体的, 因此粘结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整个砌体的强度、耐久性、稳定性和抗震能力。一般来说, 砂浆的粘结力随其抗压强度的增大而提高。此外, 也与砌体材料的表面状态、清洁程度、湿润情况以及施工养护条件有关。

3、变形

砂浆在荷载或者温度、湿度条件发生变化时, 容易变形。如果变形过大或者变形不均匀, 就会降低砌体的质量, 引起沉降或者开裂。在拌制轻骨料砂浆或者加入料量过多的砂浆过多时, 要注意配合比控制, 防止收缩变形过大。应采取措施防止砂浆开裂, 如在抹面砂浆中, 为防止产生干裂可掺入一定量的麻刀、纸筋等纤维材料。

4、抗冻性

严寒地区的砌体结构对砂浆抗冻性有一定的要求。按照对砂浆经受冻融循环次数的要求进行抗冻试验。试验后质量损失数不大于5%, 抗压强度损失率不大于25%, 则砂浆抗冻性合格。

三、结语

建筑砂浆是土木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 它起着粘结砌块, 构筑砌体、传递荷载的作用, 是砌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正确的设计、拌制和使用砂浆, 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节约原材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建筑砂浆材料赵立群樊钧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年

[2]解决建筑砂浆胶凝材料目前存在问题的技术途径叶建军襄樊学院2008年

[3]土木工程材料周士琼中南大学2004年

[4]浅谈建筑砂浆的构成及技术性质俞定辉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2009年

[5]新拌砂浆和易性王世芳哈尔滨建筑大学2005年

篇4: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关键词:体验活动;观察与分析;探索;再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167-0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调查,问: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8/18)

教师献疑:我认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9,你们同意吗?

二、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1、折:找出第一组相等的分数

(1)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学生用3/4来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2)师:老师还能变出一个新的分数,你们相信吗?(教师竖着从中间对折)问:这回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了?(6/8)(3)师:你们能像老师一样通过对折再找出一个分数吗?(3/4、6/8、12/16……)(此时学生会以很浓的兴趣开始这项活动,会说出很多的与3/4相等的分数。)

2、撕

(1)课前每个学生发一张红色长方形纸条。

(2)发出指令,学生把纸条上面一层的红色部分撕去。

纸条被平均分成2份的同学请撕去它的1/2,

纸条被平均分成4份的同学请撕去它的2/4,

(3)比较:相互比较一下自己的纸条被撕去的部分,发现了什么?

(4)幻灯片演示撕的过程,再次证明撕去的部分相等。

(5)板书找到的第二组相等的分数。(3/6、2/4、1/2)

(如果说折纸是学生独立的活动过程,那么这个环节就是学生与学生初步交流的机会,学生在对比中就会发现自己的结果与别人的一样,在惊喜之余又发现了一组相等的分数。)

3、站立游戏

(1)将部分学生按座位分成左右两排,全体正座。

(2)教师指令:左边的6同学请站起2/6,右边的6个同学请站起1/3。

(3)其他同学比较2边同学的结果,竟然是一样的。

(4)又发现一组相等的分数,教师板书。(2/6、1/3)

(借助学生的身体来体验相等的分数,这一个环节是前两个环节的升华,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按教师指令做的同时,感知了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的方法。)

三、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通过动手操作,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组相等的分数,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规律吗

2、观察第一组相等的分数,小组讨论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是如何变化的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启发点拨

(1)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如果再从右到左观察你会发现什么呢?

(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为了方便记忆,你们能把这两个发现合为一句简练的话来概括吗?(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0除外)。

(4)小结: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我们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你认为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5)解决女生占全班总人数的4/9这个问题。

(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自己一步一步的总结出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更规范、简练的语言来概括。)

四、运用规律

1、书中“试一试”

2/3=()/186/21=2/()3/5=21/()

2、六对分数,通过连队线找出两相等的三组

3、游戏时间

课前给学生发下了分数卡片,其中有两两相等的,请一个同学读出自己的分数,另外一个持有与之相等分数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站起并读出分数。(教师也与学生一起来活动。)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动手与观察、思考,有了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象这样的规律在数学中总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同学们肯勤动手去做,用眼去观察,动脑去思考,就会发现。

篇5:技术的性质教案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准备题

1元 =()角=()分

2、在下面()里填适当的小数。

3角=()元30分=()元100毫米=()米 0.4里面有()个0.10.40里面有()个0.01

2、引入:今天继续研究小数。

二、体验发现,理解性质

1、出示例5: 指名读题,分组讨论。师:0.3元=0.30元为什么?

学生: 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师: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0.30 0.3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小数部分末尾的0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完成“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思考与调整0.100米 米毫米0.10米毫米米厘米 0.1米米0.100米()0.10米()0.1米(填<、>或=)

(1)学生自主填空。

(2)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3)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4)观察板书:

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三、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课件出示例6: 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0.4=()3.16=()10=()学生自主改写。

交流:(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篇6:分子的性质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分子的性质

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

准备品红和氨的扩散实验的仪器

准备空气和水的压缩实验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设问激趣 创设情境

把一瓶空气清新剂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打开瓶塞

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

学生思考 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设问激趣,导入新课 过渡

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

小结: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形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

展示图片:教材P49图3-2、3-3

看图想象分子的存在 让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借助图像进入微观世界 演示实验3—2:品红的扩散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

观察现象;

思考讨论。

锻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做氨水在空气中的扩散实验

请同学们猜想:为什么B杯中的溶液变红了?

小结

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该实验 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按实验要求观察现象:B杯中的溶液变红了。

学生猜测,讨论 培养学生的探究的能力 观看实验:酒精与水的混合

思考:为什么1+1≠2

继续观看微观模拟图

小结:分子之间有间隔 观察现象:1+1≠2

篇7:小数的性质教案

【教学内容】 第58~59页的例题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的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个整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自学提纲】:

思考:

1、什么叫做小数的性质?

2、我们在进行化简或改写时都是根据什么?方法有什么不同?要注意什么?

3、(多媒体出示)橡皮和铅笔的单价0.3元和0.30相等吗?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入

1、出示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的能力。

(3)在活动中初步感悟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2、出示自学随堂练习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小数点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数的意义和大小都不变。„„„„„„()2、0.06=0.6„„„„„„„„„„„„„„„„„„()3、908的末尾添上两个“0”,数的大小不变。„„„„„()4、150.00元可以改写成150元。„„„„„„„„„()

二、连线。(吧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10.01 20.1 4 4.800 50.00 1.60

10.010 16.0 2.1 4.0 4.8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自主探究 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请谁来汇报一下? 生:2.00元,师:是多少钱呢?生:2元。生:3.50元。师:是多少钱? 生:3元5角

师: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2找等量关系。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3思考探索。

(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板书如下:

(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 生: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生:小数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小数的末尾添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实例作证,深入体验。

1、探究新知,反馈预习

之前通过小组合作预习的方式,合作交流了例5:(多媒体出示)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现在我们同学来汇报一下结果: 生:(1)把“元”化“角”来证明。

(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 = 0.30元)生:(2)用画图的方法来证明。

生:⑶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证明了0.3元 = 0.30元,也就是说0.3 = 0.30。从左往右看,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了“0”,小数大小没变。

从右往左看,在小数的末尾去掉了“0”,小数大小也没变。

2、教学“试一试”,加深体验,得出结论。

让我们再次用事实来验证一下,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会不会发生变化?

(1)示试一试(多媒体出示)。在上面找一找,指一指0.100米,0.10米,0.1米的位置。

比一比,想一想:这三个小数在尺上的位置有什么特点?(相同,在同一个点上。)这说明这三个小数的大小怎样?(相等)(2)引导学生比较,小数末尾“0”的变化。

从左往右看,在小数的末尾分别去掉了一个“0”,二个“0”,小数大小没变。

从右往左看,在小数的末尾分别添上了一个“0”,二个“0”,小数大小也没变。

(3)引导学生小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教师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4)让学生齐读小数的性质。(5)学习化简。例2 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那么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处呢?根据小数的性质,我们遇到了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板书:0.70=0.7 105.0900= 讲述: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化简。

提问:小数里的其他“0”可以去掉吗?(不能)为什么?(那样会改变小数的大小)

完成教材第59页“做一做”第1题。(6)改写小数。例3.有时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把小数改写成整数的形式。

板书例3.交流、改写方法、集体订正。完成第59页“做一做”第2题。

四、随堂练习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90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的.

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 18 0.06 700 3.0

908 104.03 150 10.01 42.00

五、达标检测

1学校小卖部进了一批冷饮,你能帮忙设计一下价格标签吗? 盐水棒冰每支5角 随便 每支1元5角 可爱多每支2元5角

2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面的圈内涂上黑色)化简102.020的结果是()12.2 12.02 102.0200 102.02 ○

○ 要求学生回答:化简的依据是什么? 3.判断题。(打“√”,错的打“×”)(1)0.080=0.8

()(2)4.01=4.100()(3)6角=0.60元

()(4)30=30.00

()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让学生按顺序回答,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下面的每组数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个“0”?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

(1)3.09

0.300

1.8000

5.00(2)0.0004 12.002 60.06

500(3)0.090 12.00001 0.50605060 30.0 要求学生思考后,按顺序回答。5.(1)改写。原数0.7770 改写成一位小数 改写成两位小数 改写成三位小数(2)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10.01 20.1 4 4.800 50.00 1.60

10.010 16.0 4.0 4.8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抽查评讲,检查全班练习效果。5.做游戏。

(1)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50变成5.0,500变成5.00)

(2)贴数游戏。让自愿参加的十位学生,每人拿一个数(卡片),教师板书“50.3”,要求学生在“50.3”的下面贴上与它相等的数,不相等的贴在旁边。

50.03 5.30 5.3 50.300 50.30 503 50 五十又十分之三 500.3

六、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们利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一个小数化简或改写。课后作业:P53页5-7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0.100米 = 0.10米 = 0.1米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反思:

例1教学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教材结合现实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观察、比较和归纳,探索小数的性质。例题让学生借助直尺图自主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它们也是相等的。依据情境图和得到的等式进行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上述等式存在着“小数末尾去掉0或添上,小数的大小不变”的特点,从而归纳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篇8:技术的性质教案

关键词: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性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 信息技术教育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体现的, 也有通过单独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来实施的。无论是哪一种方式, 都有作为教学实施依据的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在高中阶段,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领域的课程, 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并强调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课程的定位决定了技术教育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显然,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阶段,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形成相互衔接, 前者为后者打下基础的一个体系。

1 信息技术课程是立足于实践的课程

高中技术课标指出: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 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 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 仍有一些教师简单地将“实践”等同于“操作”, 如将“制作小海报”等同于文字录入、编辑、修饰;也有一些教师用演示 (教师演示或个别学生演示) 代替 (部分代替) 学生的实践, 因而弱化或忽视了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教师对技术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 如对“实践”、“亲历”和“体验”重要性以及在这一基础上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的认识等。另一方面, 仍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如将“技术”当作“知识”来教, 或还常常担心讲不细、讲不透等。在“全员全程参与”上,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视基础薄弱学生, 一方面是认识上的问题, 另一方面, 也因为学生基础差异大而难以实施。事实上, 通过设置“基本任务” (尽管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但对于基础薄弱学生而言, 却是非常重要的)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参与的过程而不仅看结果等是促使学生全员全程参与的有效途径之一。

技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 但又不同于科学, 科学知识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 而技术的作用在于应用和解决问题。因此, 为学习者创设亲历实践的背景、环境和条件, 引导学习者在“做中学”和“学中做”, 是体现技术教育“实践性”特点、有效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2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 也是新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

在体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综合性方面, 我国在中小学开展的一些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如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等。事实上, 一个数字化作品的形成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 不仅包括了创作作品所需要的技术, 还涵盖了围绕作品主题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教育的“综合性”启示我们: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孤立地让学生进行“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 而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去解决综合性的信息技术问题。基于这一点的认识, 就不难理解在我们的教学中, 不能简单地将“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等同于文件的复制、移动和删除, 不能简单地将“学生成绩统计分析”等同于制作Excel表格, 不能简单地把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等同于学习常用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 不能简单地将“分析南海局势”等同于利用互联网搜索关于南海局势的信息, 等等。

3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注重创造的课程

高中信息技术课标指出: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 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 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从我国的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活动涌现的众多优秀作品, 从学习者运用互联网及信息交流工具不断改善和拓展学习交流的方式和途径, 从更多的中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种学习和交流活动等, 都可以看到学生们敢于设想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创造”的性质启示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 还要应善于鼓励和引导学习者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尝试解决问题和开展各类学习交流和创作等活动, 如制作班级主页、制作多媒体作品、开展跨学校跨地区的学习交流等。韶关市浈江区执信小学的学生曾经以“如何从书信交流过渡到网络时代”为主题, 利用互联网和电子邮件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学校建立联系, 进而成功推动了两地学校之间的校际协作式的学习交流, 这正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

我们相信, 随着如大数据、物联网和智能化工具等走进我们的生活, 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新思想、新途径和新方法还会不断地涌现, 信息技术教育将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4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高中信息技术课标指出: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 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 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

众所周知, 信息技术已经几乎渗透到当今社会的每一个领域, 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并已经形成了改变了世界的信息技术文化。信息技术文化 (信息技术的内容、思想、方法等) 成为了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 当今的信息技术不只是一门科学, 而且是一种文化;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不只是传授一种知识, 更是培养一种素养。因此,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 重视人文教育, 注重培养和弘扬人文精神, 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是提高学习者包括技术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信息社会合格公民、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时代要求。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我们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发挥好信息技术环境自身的优势, 从培养品质 (如积极、规范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等) 、鼓励创新 (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体现技术创新的本质) 、强调协同与合作 (网络环境和技术的支持为协同与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平台, 也扩展了交流的时空) 、尊重个性发展等多个方面来渗透人文教育。

篇9:技术的性质教案

关键词:深松;土壤;影响;水分;容重;养分

中图分类号:S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3-0062-03

1 深松技术的应用发展及研究现状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耕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理化性质。人畜踩压及各种农机具压实特别是铧式犁的长期翻耕,致使土壤耕层底部形成坚硬的犁底层,有效耕层变少,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深松是指超过正常耕层深度的松土作业,但不翻土、不打乱土层,仅破坏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及蓄水能力。

土壤深松技术是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之一,是改善土壤、提高产量的一项根本性现代农业技术。国内外对这一技术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在国外,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以色列和巴基斯坦等国已将深松耕作视为少耕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广泛应用。在英国,应用深松耕地的土壤面积占总耕地面积40%以上。在美国,70%以上耕地采用取代铧式犁的少耕、免耕法,其中大部分耕地应用深松改善土壤。20世纪60年代,我国各科研单位才开始相关技术的研究,并已在部分地区进行深松耕作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我国正大力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深松技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备受重视。

1.1 深松作业的方式

深松技术按作业性质可分为全方位深松技术和局部深松技术2种。全方位深松技术利用深松铲进行全面松土并打破坚硬犁底层,在土壤中切成梯形的截面土垡后铺放回田中,创造出“上虚下实、左右松紧相间隔,紧层下部拥有鼠道”的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结构土壤层,提高土壤通水透气、储蓄雨水能力,改善土壤耕层特性。局部深松(即行间深松)是利用立柱式深松铲进行间隔松土作业,松土区域与不松土区域相互间隔,使耕层土壤虚实共存,并且深松铲能够打破坚硬犁底层,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

1.2 深松机具的发展历程

伴随着土壤耕作的历史,深松机具的发展分为3个历程。

第一个历程是人们最开始使用的以凿式犁和深松铲为代表的深松机具。它们的使用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利用在横垂面内呈竖直安装的刀杆上凿尖或箭式铲松动土层。该类机具现已改进成铲柄与铲头的形式。其工作原理方面的改进则是采用弹性铲柄,以加强碎土作用。凿式铲类深松机具工作时,利用竖直刀杆上的凿尖对土壤施加无侧限挤压作用,进而使土壤得到松碎。但在深层,竖直杆件只压紧土壤并不产生松碎作用,徒耗能量。其工作阻力增加而松土范围却非常有限,松土系数只有0.3左右,并且在松后的土层中留下竖直沟缝,存在跑墒的后患。

第二个历程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人首创斜柱犁,其结构特点是在斜置铲柱的下方装一水平铧。该犁避免了铲柱挤压土层而形成垂直缝隙这一弊端,工作时犁的斜置刀杆扩大了对土壤施加无侧限挤压作用范围,从而获得了较大的松土范围。斜置刀杆与底刀的结合,其结果使土壤产生抬升运动,土壤因受拉伸应力的作用而破碎。因此,在减少阻力和改善土壤松碎效果方面都较前者有实质性的进步。但也有明显的缺点,即作为一种单侧刀的土壤耕作部件而受力不对称。

第三个历程几乎与第二类深松机具同时产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前苏联首先将一种梯形框架式的工作部件用于土壤深松,国内将这一深松机称为全方位深松机。该机具深松土壤时,充分利用刃的切割作用对土壤进行刨削式加工,可使松土系数达0.8~0.9,并使土壤因受剪切应力与拉伸应力的作用而破坏,在土层中不产生大空隙,使无用动能消耗降至最小,因而能收到松碎程度好、牵引阻力小的效果,耕后不会在土层中留下垂直缝隙。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我国自行研制的ISQ—250型全方位深松机克服了前苏联研制的全方位深松机配套动力大、在国内难以推广的缺点,各项指标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且兼有鼠道犁的功能,在适宜的结构参数下在耕层底部形成一纵惯作业行的鼠道。目前,该机具已在我国推广使用。

1.3 深松机具的发展现状

国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深松作业机具,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各种型式配套机具。目前,国外比较新型的深松机具主要有侧弯刀式深松机,振动深松机,深松、整地和播种联合作业机等。法国贝松 HELIOS-LM-900型深松机深松效果均匀,不混乱上下土层结构,并且作业阻力小,牵引动力消耗少,工作效率高。德国的雷肯Labradoi深松机最适合打破犁底层和深松行车道,它可使用2个或3个深松腿,作业深度最高可达到65 cm,能实现最佳深松。由于深松齿可以调整,所以它能调至与任何拖拉机后轮宽度一致,深松行距10~225 cm,配套功率132.3~154.4 kW。

我国对深松机械技术重要性的认识稍晚,从20世纪6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相应研究。很多科研院所、农场等单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深松机具的设计和制造生产方面取得一些进展,目前已通过试验并投入实际生产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由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多功能振动式土壤改良机,采用自激往复式惯性振动源,开创了我国耕整地机械振动式作业先河。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生产的“V”形全方位深松机,黑龙江省生产的“L”形全方位深松机和凿齿式全方位深松机是我国常用的全方位深松机。由沈阳农业大学黄毅等设计的深耕合笼施肥机可实现深开沟、化肥深施及起垄整垄联合作业,配合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可实现秸秆深埋还田。

2 深松技术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载体,是种植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耕作方式会使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不同的变化。大量的研究表明,深松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有着积极的影响。深松耕作可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形成“上虚下实,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建立松紧适宜的土壤环境;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并具有一定的蓄水保墒、抗旱防涝、减少水蚀风蚀作用。

2.1 深松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土壤含水量是土壤理化性质中最活跃的因素,对其他性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决定作物对水分利用的难易程度,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传统耕作阻断了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之间空隙的连续性,导致土壤含水量降低,并且土壤各层之间的含水量变化差异较大。深松耕作能增加水分入渗,降低地表径流蒸发,从而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强土壤对干旱的缓冲能力。在具有阻碍根系伸长的坚硬犁底层土壤中,坚硬土壤的低孔隙度限制了水分移动,而深松耕作打破了犁地层,通过提高水分的入渗与贮存来提高作物土壤含水量。总之,深松能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和水分渗入深度,将雨水有效储存在土壤中,扩大土壤的水库容。

2.2 深松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土壤容重是反映土壤紧实程度、孔隙状况等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其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在土壤质地相似的条件下,容重小表明土壤疏松多孔、结构性良好;反之则表明土壤紧实板硬、缺乏团粒结构。较高的土壤容重是机械化农业生产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对土壤理化特征及作物产量有显著影响。土壤容重增加会降低土壤孔隙度及空隙连续性,破坏土壤结构的均匀性,使土壤水分、养分及氧气的交换值下降,延缓土壤生物过程。耕作是调整土壤结构(紧实度、孔隙度及导水率)最常用的农业措施,能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深松耕作能够有效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

2.3 深松耕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耕作方式直接作用于土壤,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影响养分转化,进而影响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有机质含量增加,可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提高养分有效性。深松能够更好的打破连续多年旋耕形成的坚硬犁底层,形成良好的耕层结构,创造良好的土壤水分及养分条件,明显提高玉米根长、根深及根量,从而增加根系生物量,促进微生物生长发育,通过根系残体的分解增加土壤碳素。深松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传统耕作处理。大量的研究指出,土壤氮素循环与碳素循环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全氮含量变化与有机质变化基本一致。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处理使土壤全N,P,K含量增加。

土壤有效养分是指能够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其主要来自土壤中各种迟效态养分转化及各种速效养分。迟效态养分转化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受耕作措施的影响。深松措施可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有机氮的矿化分解,有利于土壤速效氮数量的增加;深松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促进土壤缓效态钾的释放,进而提高土壤有效钾的含量;深松可提高土壤pH值,使土壤趋于中性,利于无效磷素有效化。深松利于土壤养分转化和利用,使农作物产量得到一定提高。

2.4 深松耕作对土壤微生物和腐殖质的影响

细菌、放线菌、真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耕作方式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壤三大微生物的组成。传统的铧式犁耕作使耕地存在坚实的犁底层,导致土壤通透性和蓄水保墒能力降低,影响微生物生存与繁衍。研究表明,深松可以增加土壤含氧量、有机碳含量,扩大耕层深度,改善土壤结构,利于土壤的气体交换,进而促进好氧性微生物活化和矿物质分解。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改善深层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实现微生物的多样性,促进土壤腐殖化。

3 结语

上一篇:班主任高二工作计划下一篇:观看《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心得